供销社主任的会议讲话(精选8篇)
——在全省供销合作社合作指导业务会暨统计培训工作会
上的讲话 单昆生
(2011年10月29日)
同志们:
全省供销合作社合作指导业务暨统计人员培训会今天在美丽的普洱茶的故乡开幕了。首先,我代表省社党组对全系统从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对为会议提供支持服务的普洱市供销合作社的领导和同仁表示衷心地感谢!向为此次会议付出辛苦和劳累的各位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地祝贺。今年的会议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召开,一是说明省社高度重视此次会议,要求在年底以前抓紧最后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年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盘点,力争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大幅度的超额完成;二是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省社年初安排部署了一系列的工作,为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需要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解并对明年的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会前合作指导处对会议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向和主任作了汇报,和主任要求开好 此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一是通报和交流2010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情况,分析研究今年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二是征求《2011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办法》;三是表彰统计工作先进个人和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统计同工种竞赛先进单位和个人;四是对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统计联网直报和统计工作基本技能进行培训;五是听取各地对明年合作指导工作的意见建议;六是安排部署今年和明年合作指导及统计工作。由于会议时间短、内容丰富,希望大家集中精力开好会议。有关合作指导和统计方面的工作,合作指导处将进行安排部署,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省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在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是供销合作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一直是供销合作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她随着供销合作社的诞生而产生。长期以来,在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分管和从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推动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在推动全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不断发展。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全系统合作指 导和统计工作在各级供销合作社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按照中央、总社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政策要求,紧密联系各地实际,深入调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不论在思路观念上,还是方法方式上,都发生的较大变化,合作指导与统计工作在发展“两社一会”、推进“四进村”实现“五个有”、建设“乡村流通工程”和培育龙头企业、构建“两个服务体系”和推进“二次创业”的各项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推进全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不断探索合作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行形式,夯实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经营基础和服务基础,恢复重建经营服务体系和为“云南经验”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将继续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的“二次创业”中进一步发挥基础性工作的作用。
(二)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是供销合作社各项工作中最具创新性的工作之一
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日常工作,也是一项创新性较强的具体工作,特别是在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探索中,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创新性、挑战性得以充分显现。加之从事此项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创造性工作,更加使其创新性和挑战性得到充分显现,为推动全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可喜的是在改革发 展中,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一改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延续传统的工作思路,刻板的工作方法和程序化的工作内容,在实际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1982年供销合作社开始探索机制体制改革以来,传统的工作方法和程序基本打破,如何使各级供销合作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成为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者们苦苦思索和追求的愿望。现实告诉我们,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是一项没有现成经验和做法可以学习借鉴的探索性改革,是一次靠自身积累消化体制机制积淀的债务包袱的“革命”。如何按照不同时期改革供销合作社和发展供销合作社的要求,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地改革发展的成功方法和路径,推动了供销合作社事业不断前进,全省从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者们,在各级供销合作社领导的支持下,按照上级社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实际的改革发展之路,各地从发展“两社一会”到“二次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典型,创新出一系列促进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在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已经成为供销合作社各项工作中最具创新性的工作之一。
(三)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是最体现志愿者精神的工作之一 供销合作社事业本身就是志愿者的事业,是为有志于为供销合作社事业做出奉献的人所从事的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从我省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的历程看,一代代供销社人从创造“扁担精神”开始到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无论兴衰起伏,艰难困苦,供销合作社仍然在困境中崛起,在低潮中发展。究其原因,就是有一批批供销合作社的志愿者撑起了供销合作社的“天”。从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将伴随着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其间,曾经有许许多多乐于奉献的老一辈从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志愿者们,为了供销合作社的未来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天仍然有一大批为了供销合作社的“二次创业”而不辞辛苦的奉献者们,不断探索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竭尽全力在为实现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目标而辛勤工作;将来仍然会有一批批有志于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志愿者们为供销合作社的未来而默默奉献。实践证明,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已经成为供销合作社各项工作中最能体现供销合作社志愿者精神的工作之一。我们为能够从事此项工作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二、围绕中心,服务全局,在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两个服务体系”中强化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职能
(一)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必须围绕供销合作社的中心开展工作 供销合作社的各项工作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围绕供销合作社的中心工作——改革发展而展开的。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作为有机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重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心工作。当前,全省供销合作社的中心工作就是建设“乡村流通工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搞好社有资产管理。其中,涉及合作指导和统计的工作主要有:“两社一会”的发展及标准化、规范化和示范社建设,流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发展和“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和“两个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工作,以及全省供销合作社各项工作成果的经济统计汇总。近年来,全省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紧紧围绕全省供销合作社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效能,为全省中心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工作成果的统计汇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如何更进一步适应中心工作的需要,全面反映中心工作取得的成果,我们的工作还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坚持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好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使之真正成为供销合作社中心工作的推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供销合作社的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必须围绕中心工作而工作。
(二)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必须服务于供销合作社的全局 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整个供销合作社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业务工作。业务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供销合作社的全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供销合作社的全局就是加快改革发展,实现“二次创业”。其中,前者的手段,后者是目的。要加快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实现“二次创业”的目标,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需要进行长期而艰苦的努力。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和省委14号文件精神,以实施“新网工程”、建设“乡村流通工程”为契机,加快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加快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通过开放办社,依托社有企业联合社会企业、组织和战略投资者等共同培育和打造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集团,建设“两个服务体系”等等就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供销合作社的全局。从当前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开展的工作情况看,如何树立全局意识,服务好供销合作社的全局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进一步学习领会“两个文件”的精神实质,以此统领合作指导和统计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全局的意识,提高服务全局的能力,实实在在地做好服务全局的各项工作。因此,不断深入学习和领会“两个文件”精神,紧密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是从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三)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要在服从和服务于中心工作 和全局工作中强化职能
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只有在围绕中心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全局中才有需要,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因此,在服从和服务于中心和全局工作中强化工作职能,是做好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如何做好组织发展和打牢基础的工作,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经营基础和服务基础,为改革发展和“二次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强化职能就是要在推进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中,紧密联系各地实际,积极探索强化各级供销合作社基础的新方法、新路径和新成分。当前,各级供销合作社的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就是要将基础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思考,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广成功方法,才能进一步做好和发展好我们的各项工作。
三、抓住机遇,大胆探索,继续在推进供销合作社的“二次创业”中做好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
(一)紧紧抓住“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全省实施重大发展战略的机遇,切实加强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
今年,国家和我省为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等重要机遇期,全省供销合作社在“两强一堡”建设中如何发挥好其职能作用,加快实现“二次创 业”的目标,是“十二五”时期全省供销合作社最需要研究的重大战略,最需要把握的重要机遇,最需要推进的重要工作。作为从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各位同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政治敏锐性。把对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有关实施重大发展战略与贯彻落实“两个文件”结合起来,从中找出供销合作社参与建设发展的切入点,在积极参与建设和开发中促进供销合作社在与全省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中做强做大。
——加强数据准确性。对各级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成果的反映要全面准确,实事求是,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各地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统计工作者必须按照要求做到依法统计,依规上报,应统尽统,避免遗漏,确保国家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成果的全面准确反映。
——加强工作责任感。责任感是从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尤其在当前各级供销合作社各项工作量大、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需要我们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工作中做到提前思考研究,超前布局谋划,主动参与操作,认真分析总结,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加强工作主动性。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有较强的主动性,这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全系统从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各位同仁,不计得 失,默默无闻地工作在第一线。但是,也有的主动性不够,工作讲条件、讲困难,能脱就脱,能推就推,能应付交差就行,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对此,要坚决克服与工作不相适应的消极情绪,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切实做好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
(二)紧紧抓住建设“新网工程”和“乡村流通工程”的重大发展机遇,切实加强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
“新网工程”和“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重点和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各级供销合作社按照“两个文件”要求,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基本构建起了覆盖全省城乡的“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中心超市或配送站、村有综合服务社(农家店)等的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从目前整个体系的运作情况看,与发展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为此,要强化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强化连锁配送功能。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核心在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功能完备、方便快捷,安全高效、价格合理。目前,全省重点建设的农资、日用消费品两大网络在连锁经营、统一配送方面有了雏形,在农产品、再生资源、信息网络和市场网络体系建设方面有所起步。但是,距离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在强化网络的连 锁配送上下功夫,切实发挥连锁经营的作用,搞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
——强化乡镇建设重点。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中,全省做大的“短板”和“瓶颈”是乡镇中心超市和配送站的建设。如何使短板加长,突破瓶颈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成为各级供销合作社要研究重视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研究新的联合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才能有所突破。
——强化消灭空白网点。农村综合服务社的发展速度已经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发展工作中的必然结果。但是,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仍然突出,特别是发展总量与现实状况不相符合,就是发展空间有限与空白村同时并存。如何消灭空白村,成为发展综合服务社的难点。从目前情况看,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在规模上做文章。同时,要加大在人口较少的自然村发展便民店的工作力度,力争“十二五”期间使经营服务网点遍布乡村。
——强化统计数据汇总。统计数据汇总难是改革改制以后统计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统计工作的新方法,对解决难题有了一些帮助。由于基层统计人员不足、不稳定等问题一直影响全系统的统计数据汇总工作。特别是联网直报以后,数据采集难度加大,直接影响数据汇总。加之新发展的“两社一会”和新吸纳的企业不熟悉供销合作社的统计工作,更增添了工作难度。如何破解,仍然需要各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加强统计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工作,确保统计工作有人管、有人干,统计成果有人报。
(三)紧紧抓住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机遇,切实加强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
——强化创新发展方法。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对所引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工作方法和成效进行认真分析总结,从中找出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不断探索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新方法。要积极利用现有的土地流转政策,积极发展供销合作社主导的、产业成熟度高的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按照产业链发展要求,找准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认真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的发展模式,不断复制相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强化业务指导服务。要把乡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站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和突破的难点进行安排部署。今年通过41个试点县的试点和县级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的推动,此项工作开始在试点县有所突破。为此,要认真分析研究和总结如何为乡镇指导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提供业务指导,如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服 务的问题,确保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落到实处。各试点县供销合作社要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服务工作,防止试点工作流于形式。
——强化政策支持重点。要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政策执行不
一、要求不同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积极争取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解决。对带共性的问题要积极向省社和有关部门反映,力争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强化依法规范运作。要不断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结其依法规范、正常运作和民主管理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推广,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加强民主管理,防止大户或少数人操纵专业合作社。要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等骨干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紧紧抓住全省供销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供销合作社企业集团的重要机遇,切实加强合作指导
——强化政策把握。今年省社提出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供销合作社企业集团的工作。工作开展至今,反映突出的问题是对政策学习把握不够。对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与企业集团的区别不了解,政策不掌握,以至于在工作难推动。有的对组建社有资产管理公司缺乏正确认识,工作进展缓慢。更为突出的是对供销合作社原有的企业没有完成公司 制改造。最近,省社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未完成企业公司制改造的供销合作社要争取在现行优惠政策到期前完成相关工作。对不具备条件的要积极争取创造条件。
——强化方法指导。各级供销合作社是组建企业集团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强求一律,也不能脱离实际。从目前各地工作情况看,依托供销合作社参股控股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的工作难度较大,最大的问题是自然人股东与供销合作社的想法难以统一,因而组建工作基本难以推动。对此,要积极做工作,争取统一思想认识以后再推进。对暂时不具备组建企业集团的可以选择组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先迈出一步。切记新组建的龙头企业一定要避免与现有企业的经营业务相一致,防止同质竞争。
——强化统计服务。对新组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统计工作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统计范围的确定、统计数据的采集和统计报表的填报等要认真分析,正确指导,防止误解而影响工作。对此,各地可结合实际提出意见与省社共商。
(五)紧紧抓住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切实加强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队伍建设
——强化领导重视。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近年来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才取得了一定成绩。希望各级供销合作社领导一如既往的重视和支持各级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为其提供工作条件和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适应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要求。
——强化人员素质。各级供销合作社要高度重视提高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者的素质,为其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让他们有条件参加各种相关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从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各级从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人员要提高增强自身素质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地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工作能力高水平。
——强化工具配备。各级供销合作社要为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需的办公工具和设备,让从业者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各级从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人员也要理解单位的困难,对一时没有配备办公设备的也不能因此影响工作,要坚决克服困难,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强化关心培养。各级供销合作社的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关心和爱护从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人员,帮助解决提职晋升和有关待遇问题,避免因为工作不到位而影响情绪。从事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的人员也要深刻体会和理解领导的关心和爱护,积极努力做好工作,不能因为待遇和要求未得到满足而影响工作。
同志们,合作指导和统计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又责任重大的工作,我们要在各级供销合作社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积 极努力的工作,自觉主动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实现“二次创业”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4月22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启动以来, 各级试点地区水利普查机构在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 健全了工作机构、落实了工作人员, 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 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好的做法, 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今天, 我们邀请水利普查7个试点省、21个试点市、56个试点县的普查办公室主任, 召开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试点地区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 旨在认真总结前段时间的水利普查试点工作, 研究整改有关问题, 推动下一阶段工作, 确保如期圆满完成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刚才, 7个试点省 (自治区、直辖市) 普查办公室主任全面介绍了本省水利普查试点工作, 5个试点县普查办公室主任的典型发言讲得很好、讲得很实, 国务院普查办和有关技术支撑单位也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和沟通。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普查试点的重大意义
水利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我国尚属首次, 可借鉴的经验少, 并且内容全面、技术复杂, 是一项全新的、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能否为全国水利普查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 能否将国务院部署的这项工作做好, 关键在于要做好前期的普查试点工作。试点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充分检验普查内容的合理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已经对水利普查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普查试点工作, 首先是要检验为体现普查内容而设定的346项指标的概念和定义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刚才, 部分试点县对一些指标的概念和定义提出了疑问, 就是已取得了的试点效果。其次是要检验指标的合理性, 即检验这346项指标是否都合理、是否都有用, 各项指标的规模是否合适。第三是要检验指标的可操作性, 即验证普查的指标是否可填报、可统计、可汇总。普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要通过试点进行完善。
二是充分检验普查方式和技术路线的合理性。本次水利普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普查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在现代技术方面, 广泛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现代编码技术、遥感空间影像、数据自动录入、软件自动处理等大量现代技术, 试点工作将验证这些技术的应用是否都合理, 是否能够被基层普查员全面掌握, 提高普查的工作效率。此外, 水利普查还采用了很多传统方法, 需要进行大量的走村入户、野外调查, 开展大量的取样和数据录入。试点工作将检验这些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普查方式是否能够有机结合, 发挥应有的工作成效。
三是充分检验普查工作机制的可行性。围绕国务院确定的6方面工作任务, 水利普查需要建立4方面工作机制。首先是“一个机构”, 即国家、流域、省、地市、县 (市) 等各级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和普查办公室。二是“一个方案”, 即已经印发的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 (试点用) , 这些方案都需要通过试点进行完善;各地区也需根据本地特点编制自己的普查实施方案。三是“一支队伍”, 即国家、流域、省、地市、县 (市) 等各级普查组织人员、技术人员、普查员工作队伍, 以及这支队伍能否准确掌握、运用普查方案。四是“一套支撑”, 水利普查不能仅依靠行政部门的推动, 必须落实技术支撑单位, 明确责任分工, 建立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国务院普查办已建立了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 省、地市、县 (市) 也要尽快建立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以上四方面工作机制都需要通过试点进行全面检验。
四是充分检验普查总体经费预算的合理性。通过普查试点工作, 摸清各地区普查工作对经费保障的需求, 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水利普查经费预算的编制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考。
总之, 通过水利普查试点工作, 能够总结试点经验, 完善普查方案, 健全普查工作机制, 为全国水利普查奠定良好基础。
二、充分肯定前一阶段水利普查试点工作成绩
水利普查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试点地区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 在短暂的时间里边摸索、边推进、边创新, 迅速展开试点工作实属不易, 工作进展较为顺利。
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所有试点省、地市、县 (市) 均已组建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 各级试点地区政府都进行普查工作布置,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做好工作保障。
二是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构。目前, 各试点地区都已组建了普查办公室, 设置了业务处室, 基本落实了专职工作人员, 组建了专业队伍。据初步统计, 各试点地区普查机构已落实专职工作人员600余人, 普查指导员已达2 104人, 普查员已达10 783人。
三是制定了试点实施方案。各试点地区根据国务院普查办印发的普查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 (试点用) , 制订了本地区的普查试点实施方案, 保证了普查试点工作能够在国家总体方案的统一指导下, 结合本地区特点和实际情况, 稳步向前推进。
四是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按照分级培训的方式, 全国已统一培训各级试点地区普查技术骨干1 115人, 统一培训师资力量174人;除个别情况外, 各试点地区县级试点培训均已完成, 共培训普查员和相关工作人员13 114人。
五是宣传动员工作逐步展开。各试点地区采取多种形式, 将宣传动员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为普查试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六是部门协作初见成效。各地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做好普查保障工作, 尤其是试点县 (市) 的部门协作成效显著。在上下沟通方面, 各级普查机构通过监督检查、调研等多种形式, 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
七是普查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目前, 各试点地区都已进入试点清查工作, 部分试点县 (市) 已完成了试点清查, 形成了清查成果, 并已进入填表上报阶段。
三、充分认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个月以来, 在各试点地区的精心组织下, 水利普查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需加强整改。一是总体进度相对滞后。按照试点工作进度要求, 5月中旬应完成县级试点培训工作, 6月份要完成全部试点清查工作。但目前, 普查试点工作进度总体有所滞后, 各地区工作进展也不平衡, 有的地区清查工作刚刚布置, 有的地区培训工作尚未全部结束, 有的地区普查清单尚未理清。二是人员力量相对不足。多数地区工作人员数量不够、素质不一, 还未能完全掌握普查的技术路线和要求。三是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不够, 在经济普查、农业普查、气象等资料的获取以及经费支持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四是普查实施方案有待完善, 水土保持普查、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处理软件、工作底图等技术环节尚存在一些问题。五是普查试点的工作经费尚未落实。
试点工作存在以上问题, 既有水利普查尚属首次、缺少经验、技术方案复杂、没有专业普查队伍、当前防汛等水利工作任务繁重等客观原因, 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上、工作上的原因, 主要是:
一是国务院普查办与地方各级普查机构的交流、沟通还不够, 对基层普查工作的调查研究、指导帮助还不够。
二是省级普查办尚未全面承担起组织推动责任, 造成省级工作缺位。做好水利普查, 县级工作是基础, 省级工作是关键。省级普查办一定要充分发挥以下四方面职责:第一要“推动”, 国务院已经明确水利普查是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 具体工作由各级水利部门负责, 水利普查的推动职责首先在省级普查办。第二要“指导”, 水利普查技术复杂, 各地区特点不同, 要所有普查工作人员准确掌握技术路线和要求, 仅仅依靠国家的培训和指导是不够的;省级普查机构和技术支撑单位不能当二传手, 要先吃透、消化普查方案, 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切实承担起指导责任。第三要“协调”, 水利普查涉及面广, 部门协调的工作任务重, 省级普查办一定要充分利用普查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 通过政府主管领导, 做好部门协调。第四要“监督”, 省级普查办要督促基层落实责任, 做好调查研究, 及时整改和解决问题, 确保试点工作的按时完成。省级普查办在推动、指导、协调和监督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 是试点工作出现诸多问题的直接原因。
三是县级普查工作基础不牢固。第一是人员不足, 部分县 (市) 工作人员数量还不够到位。第二是业务不熟练, 试点县 (市) 的专职工作人员、普查员等来源多样, 对普查技术要求的掌握还不够。第三是责任意识有欠缺, 数据质量是普查的生命, 决定着普查的成败, 普查工作人员还需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 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 确保普查数据的科学和真实。
希望大家认真分析普查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以上各方面原因, 及时研究整改, 进一步推动水利普查工作。
四、全力保障试点工作任务的完成
水利普查试点是按照水利普查的全部工作流程进行的一次真枪实弹的演练, 直接关系到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的成败, 一定要努力克服困难, 想方设法圆满完成任务。各试点地区要进一步树立做好水利普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要加强对各试点地区工作的组织和检查指导, 研究制定流域、省级普查机构的考核及情况通报制度, 要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完善普查总体方案。要加强沟通, 做好工作衔接, 保证普查任务统一布置, 加快推进。做好普查工作, 县级是基础, 省级是关键。省级普查机构要强有力推动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 要及时指导地方水利普查的技术方案、路线等, 要在各地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 协调各方力量, 争取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要加强监督检查, 多调查研究,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保证任务按时完成。县级普查机构要保证人员到位, 尽快使普查员熟悉相关业务知识, 切实增强普查员的责任心, 保证普查数据科学、真实。
二要进一步突出重点, 加快进度。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周期短、工作任务重, 所有工作环节都是环环相扣, 要倒排工期, 以时不我待的工作态度, 严格按照试点总体方案所确定的各项工作控制时间节点的要求, 强化工作的组织推动, 加快工作进度, 确保6月底完成试点清查, 7月中旬完成填表上报, 8月上旬完成地方试点总结, 以利于全国在8月底完成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 为9月份国务院全面启动水利普查工作创造必须的条件。各省市要按照整体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选取部分县 (市) 做好整体的、全尺度试点, 对水利普查的人、财、物保障需求及整体工作组织进行检验;另一方面, 要根据各县 (市) 具有代表性的试点内容, 突出重点, 抓好特色内容的试点工作, 选取部分代表性强的乡镇或一定数量的普查对象进行模拟, 在对普查技术和组织方案进行检验的同时, 有效提高试点效率。
三要进一步探索创新, 完善方案。在试点工作中认真探索, 对普查技术路线、指标设置、规模界定等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做好向上级普查机构汇报和沟通, 反映在试点工作中提出的各类问题, 为普查实施方案的完善提供第一手资料。国务院普查办、各专项普查工作组及各技术支撑单位, 要组织技术力量, 选择典型地区, 针对水利普查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开展专项调研和重点蹲点, 认真分析各地区在试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认真听取各地区通过试点实践提出的建议, 认真总结各地区的试点经验, 切实做好普查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针对部分试点地区县级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 国务院普查办要对普查培训方案进行研究完善, 增加省级培训的环节和职责;要结合基层工作的实际, 编制全国统一标准质量的培训教材和课件, 做好培训师资队伍的集中培养和储备, 切实提高师资力量、教材质量和培训水平。
四要进一步强化沟通, 密切配合。各试点地区和有关单位要加强工作沟通和协作, 统一步调, 共同完成好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全国各级水利普查工作机构, 要分级建立工作信息直报制度, 通过水利普查工作旬月报、督促检查、重大事项报告、网络联系等多种方式, 对各级试点地区的水利普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掌握。国务院普查办要加强对各试点流域机构、各试点省市普查试点工作的沟通和检查, 及时研究解决各试点地区出现的问题, 要加强对国务院各部门的协调, 为地方各部门之间协调创造良好条件;同时, 要加强对各专项普查工作组、技术支撑单位的工作组织与协调,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共同完成好水利普查试点的各项工作任务。
1.加强饲料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工作。
2015年,我们对省内饲料企业的抽样检测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完成农业部下达的706批次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任务,合格率为99.2%;完成省局下达的701批次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任务,合格率为98.4%。根据部、省抽样监测结果,我省已下达案件查处通知,市县饲料管理部门依法对辖区内不合格产品的饲料企业进行了严肃查处。
2.扎实开展饲料行政执法与专项整治行动。
2015年,我省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4万人次,检查饲料生产企业1032个次,检查饲料经销门店6276个次,检查养殖场(户)13701个次,下达整改通知1483份,查处违法违规案件98起,查获违法违规饲料233吨,涉案金额78.2万元。
3.全面开展饲料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局《关于加强兽药饲料安全生产的通知》精神,我办开展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了安全防护设施与警示标识、生产作业现场、粉尘控制、危险品管理等。
4.全面推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实施。
为了全面推进《规范》实施工作,我们首先是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了规范推进工作小组。制定《湖南省推进〈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实施方案》。其次是强化宣贯工作:①制作了一期以饲料质量安全宣传为专题的板报;②编制2000份宣传手册、2000份彩色挂图、宣传手册、宣传挂图和《制度规程记录材料》,分发给饲料生产企业和基层管理部门,受到广泛好评;③下基层进厂区宣传。第三是强化培训工作。采取培训、集训、轮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企业自学与各地轮训相结合方式,为基层饲料管理人员和饲料企业负责人举办了三次全省范围集中培训,邀请农业部专家到培训班进行授课,参训人员近800多人。第四是抓好示范创建、发挥带动作用。我们对创建部、省两级示范企业做出详细的部署和安排,要求示范企业要经得了同行的检验、时间的检验、市场的检验。
5.严格规范饲料生产许可行政审批工作。
我们按照“网上政务”的统一要求,开展网上政务审批发证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饲料企业生产许可证与产品批准文号现场审核与检验项目的时间要求,年内对近百个饲料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申请进行了材料审查与现场审核发证工作,办理了89个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的产品批准文号1883个。各个环节未出现超时亮红灯事故,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6.按照规定开展年度备案工作。
按照规定,我办对全省2014年持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行了年度备案审查。全省2014年底生产许可证持证企业有507家。通过年检备案的企业441家,未备案企业44家,有24家企业未通过年度备案予以注销。
7.切实开展饲料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我办在省饲料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培训基地举办了“饲料检验化验员”、“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操作工”、“饲料机械设备维修工”共3期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共有194名从业人员通过了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8.开展单一饲料生产许可条件调研和制订。
近年来,我办先后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7个单一饲料生产许可条件的制订任务,为完成好这一任务,我们先后到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掌握生产企业及生产现场第一手材料,将许可条件确定为先进、适用的程度。年内开展了酒糟生产许可条件的调研,完成了单一动物油生产许可条件的评审。
9.其它工作出色完成。
一是和湖南农大联合举办湖南省首届“生猪安全生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高峰论坛”;二是与举办“2015中国饲用植物提取物发展及应用高峰论坛”;三是组团参加部畜牧业司举办的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暨畜牧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四是搞好《湖南饲料》杂志编辑出版发行和湖南饲料工业信息网站的维护管理工作;五是审核饲料行业地方标准报批稿。
二、“十三五”饲料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任务
(一)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加快饲料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就是要深刻把握好中央和省委对“十三五”基本特征和发展环境的新判断,始终把“五大发展理念”与“十三五”饲料工业发展任务紧密结合,并贯穿到产业转型升级的全过程,努力实现饲料业结构更优、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的发展,让饲料工业真正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二)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我省饲料业发展而言,当前存在的诸多矛盾和现实难题都表现在结构方面,有效供给没能适应需求变化,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现象没有明显改观,导致产品供给出现结构性过剩。我们饲料行业从2012年开始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整个饲料行业的产能已经是极度过剩了。因此,我们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优化饲料产品结构,引导饲料企业发展现代养殖业,推广饲料加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三)科学谋划“十三五”我省饲料业发展。
具体实施四大战略:一是实施科技兴饲战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快饲料工业科研与开发,以研究开发蛋白质饲料和农副产品加工剩余物的高效利用为重点,开发非粮饲料,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快研制推广安全、高效、无污染、优质环保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鼓励大中型饲料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实施质量安全战略,强化饲料安全监管。重点抓好饲料监管体系和监测体系建设,制订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严厉打击违禁添加行为,对“瘦肉精”等目录外的违禁添加物,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三是实施“蹄形突破”战略,加快区域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饲料工业布局,促进中部、东部、南部、西部等不同地区饲料工业协调发展。四是实施持续发展战略,自觉履行环保责任。科学利用饲料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注重饲料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治理,减少粉尘排放。积极回收利用余热、余能及各种可再生资源,科学使用设备设施,实现节能减排。
三、2016年工作重点
1.全面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提升管理水平。认真组织在辖区内开展全覆盖的现场检查。同时,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计划。要通过创建规范示范企业,使其发挥带动辐射作用。
2、严格行政审批,杜绝无证生产。饲料生产企业申报生产许可证时,要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记录表样,凡是未实施《规范》或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核发饲料生产许可证。
3.强化日常监管,落实监管责任。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置,该整改的要下达整改通知,并及时回头检查,该行政处罚的要立案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4.加强质量监测,确保产品安全。以饲料产品中“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卫生指标、饲料添加剂安全限量为重点,继续组织实施农业部和省本级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开展饲料生产经营和养殖环节的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进行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
5.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惩处。加大抽样检测力度,确保检测经费和现场抽查到位。强化“检打联动”,对在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添加和使用“瘦肉精”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饲料生产企业一律吊销生产许可证,同时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
6.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违法案件。凡是监测不合格的企业和有违法行为的企业都要立案查处,坚决杜绝“有案不查、以收代罚、执法不严”的行为。保证案件查处情况的信息畅通,对涉及面广、涉案货值大,影响恶劣的案件,要逐级报告。
一、坚持宗旨,准确定位,始终做到为农服务不动摇近些年来,供销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经营出现了多元化,在服务“三农”中找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三农”服务不是无偿服务,企业化运作和为“三农”服务、助农增收并不矛盾,只要方法得当,路子对头,完全可以做到互相促进,双向受益,相得益彰。近年来供销社
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凡是与“三农”结合紧密,为农服务搞得好的时期,供销社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供销社事业就遭受挫折。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全体同志,尤其是供销系统同志们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大问题。只有我们的改革、发展坚持了这样一个大方向,供销社才能找到生存之本。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切实加快供销社的发展步伐
现在,供销社的发展和改革走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一方面是因为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市供销社工作的重心已从过去的奋力爬坡、全力清障、确保稳定开始转移到服务“三农”、创新克难、加快发展上来,另一方面,我们迎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机遇。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核心,成为全党和全国的共同行动,大量的惠农政策和支农资金将投向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中央在今年一号文件中,就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要求供销社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路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提供服务。这是对供销社的巨大关心和期望,也是供销社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供销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乘势而上、改变面貌的责任心和事业感。
三、理清思路,把握重点,积极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年。供销社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必须加快三个方面的转变,就是要从主要承担政策性业务的单位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主体,从单纯流通领域的供销合作发展成为农工商、产加销多领域的全面合作,从单一的经营组织发展成为向农民提供经济技术和文化多方面服务的综合服务组织。全市供销社系统目前面临着“二进农村”、“二次创业”的艰巨任务。但是,这次创业不能再走以往的老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以市场为基础,靠创新求生存。其中的关键,是要围绕新农村建设,集中力量建好“三个平台”。
(一)打造组织平台,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1、要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各级供销社要以供销社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加快发展以果、粮、蔬、奶、畜、土布等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副产品为基础的生产、销售、运输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主动联合质监、农业等有关部门,利用专业合作社这一助农增收平台,加快推广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大力引进、开发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积极创造条件,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主动承担起组织、引导和服务的责任。
2、加大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力度,提升供销社的带动能力。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并要着力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分享加工和销售增值的成果,实现共同发展。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引导农民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安全、绿色名优农产品基地,组织农民统一种植养殖、统一加工、统一品脾、统一定价、统一销售,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增值。
3、加快实施基层供销社的改造重组,增强供销社发展后劲。供销合作社能不能办成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活力强不强,为农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社。我市当前部分基层供销社服务功能缺失,为农服务已力不从心。加快基层社的改造重组已经刻不容缓。要打破封闭陈旧的经营体制和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广泛吸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经纪人协会、社区服务机构和私营企业、个体户加盟,发展壮大合作经济。改造重组基层社一要坚持开放办社,尤其要大力招商引资、引智、引才,吸引各类力量参与办社,二要坚持分类指导,按照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改造重组。要结合各自的小城镇建设,推进基层社布局合理调整,做大做强一批中心社、大社,不要贪大求洋,全面开花。要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积极稳妥的完成全市基层供销社的改造重组,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二)打造网络平台,构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
当前,农村市场交易方式比较落后,消费环境比较差,损害农民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一要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二要靠推进现代经营方式,逐步构建起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而这方面正是供销社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为此要突出在以下方面做文章,并且要千方百计做大文章。
1、着力推进连锁经营。供销社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要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积极打造城乡流通网
络,为农产品进城创造便利通道。同时,要加快整合供销系统网络资源,并通过业态创新,实现商品在农村的“双向”流通:一方面把农民需要的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日用工业品组织到农村;另一方面把安全、放心、时令的农副产品送到城市。当前要着力巩固、延伸农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废旧物资和烟花爆竹等供销社传统优势行业的连锁经营。要联大靠强,以新合作秦
王连锁为主力军,探索创建本地区的品牌连锁店。通过商业的连锁经营和商品的统一配送,加快供销社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业态的转变。
2、着力实施“放心”工程。各级供销社在农资经营市场化的今天,仍占有主渠道的地位。要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的作用,利用系统内农资经营点多面广、网络健全、仓储设施齐备的优势,积极实施化肥、农药、种子等重要农资商品的“三放心”工程,充分展示供销社在“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确保农资商品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把实施化肥、农药、种子等“三放心”工程,作为重塑供销社在农村市场竞争中优势地位的突破点,进一步加强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管理的职能。
3、着力加快市场建设。充分利用供销社现有场地、闲置资产兴办各类集贸市场。同时,要对现有市场进行改造,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提高农村市场服务与管理水平,把交易市场建成农村商品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
(三)打造服务平台,构建农村综合服务体系。
要积极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这是新形势下供销社完善服务网络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供销社要利用基层政府转变职能,实行政企事分开的时机,承接基层政府转变转让出来的经营性、管理性和公益性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体系。要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开放办社、因地制宜,先拓面、再提高”的原则,以供销社为主体,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办好综合服务社,努力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零距离、安全、实惠的便利服务。要通过连锁配送把供销社的销售终端建在社区综合服务社,基本实现农民购买生活资料、销售农产品、培训技术、维修小型农机具就近不出村。
办好综合服务社,要坚持与基层供销社的改革改造相结合,与重组供销社的经营网络相结合,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与乡镇撤并、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点。要注重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提升服务形象和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使综合服务社既充满活力,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加强领导,加大帮扶,促进供销社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与笔端相比,我更关注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砺”.而我们我们班主任老师所要关注的呢?既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在,还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既要有精细化的管理,还要注重收放自如,给予一定自主成长的空间.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既要对学生进行方方面面的教育,还要适时地引导家长------我们班主任老师要关注的实在是太多太多,说到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开学几天来我们的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呢?——
拖着疲惫的步伐,眨着干涩的双眼,回到相对安静的家。喊家人倒杯水,哦,嗓子有点哑。斜靠在沙发上想休息会,可饭还得吃,碗筷要收拾,衣服还得洗,家里的杂七杂八等着我们亲手去打理-----这些,是我们切身的感受,可这种情状我们是看不见的。
清晨,旭日东升,大家衣着很整齐,对家长亲切地微笑,与学生温馨地问候,这些我们都有目共睹.你们把最光鲜的一面献给了大家,献给了学校,所以才换来我们开学工作的稳定局面。体现在哪呢?开学第一天,就能落实好教师办公室.开学第一天,就能按课表上课。在紧接着的后来几天,就忙着与大家交流教学进度,交流教学效果,切磋教学方法。能组织学生排着整齐的路队,能与新生亲切地交谈---可以说,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了最佳的教育教学状态。
现在与大家交流目前我们要做的事。本来理了一下,可锁在办公室里了,想到哪说哪,不到之处,大家补充。
1、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当下,教室里很整齐,黑板报都是黑的,墙壁都是空的,从下周开始,名言该上墙的上墙,图片该贴的贴,班级安全公约每班不能少。
2、加强办公室文化建设。换了办公室,大家信心满满。有志于将文明红旗和那奖金收入囊中,这是好事。希望大家行动起来,该卖的卖,该处理的处理,该洗的洗,该擦的擦,让循环红旗流动起来。
3、对学生加强一日常规的养成教育。按快静齐的要求训路队;要求学生坚持使用文明用语:进校园不能大声喧哗,要说普通话,要使用文明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一定要充分利用开学的第一两周最佳的时间规范学生言行,并且日日抓,时时抓,常常抓。做到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4、想与大家一个建议:新转来的学生多,而实际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对待新来的学生,不能太急,因为急火攻心,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会促使学生陷入低迷的学习状态。尽管有时有些可恨,恨家庭教育没跟上,恨家长不重视,恨学生很多没掌握,五年级了,拼音什么都不知道也是有的。但是,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不能选择家长,不能选择学生,能选择的是我们的方法、我们的心态,因此,希望大家利用这段引导家长的最佳时间,多与家长交流,多与学生交谈,有比较长远的补差补缺计划.达到教育互动的良性循环,扩大学校良好的声誉.5、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开好家长会,利用并充分发挥好家长会的作用,希望高年级部与低年级部组织开展布置好,一年级的家长会稍提前一些,要在九月份组织开展。
各位班主任:下午好!本学期按照刘校长的指示精神我们加强了年级组的管理,所以全校性的班主任会议少,大部分事情各年级晨会已经处理,今天下午召集大家回来说几件事,希望年级组组长跟联系年级领导汇报:
1.安全问题学校运行一年多来,四中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但并不意味着这一教育可以忽视,相反我们应该加强,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最近各位领导对放学及回家路上的安全比较担心,请示校长,并经研究我们出台了汾阳四中学生出入校门管理制度,要求我们的班主任把这一制度在班内宣读,并结合交通、食品、人生伤害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正好符合我们这次的班会课件大赛的要求,希望大家积极准备,狠抓落实。
2.上操问题我们的两操从上个学期比赛后一直比较正规,但最近我们却发现跑操的队伍比较混乱,各班整队没有规则,体育委员没有尽到相应的职责,班主任到位情况比较好,但参与管理、参与跑步的不太多,(高一做的不错),两操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集体荣誉观念,但它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经常地唠叨,不可能开学强调后,到现在一直好,跟学习的遗忘规律一样,隔一段发现问题后我们就需要强调,好的班级不仅是班主任的作法多,关键是能够落实班规,很简单的一件事,但要坚持确实不容易。上周五课间操我们对无故不跑操的学生作了统计,在这个过程,学生自由散漫,歪头
3.请假本周第七节课学生到位很差,5:00后来的学生我作了统计,已经发到各年级,各年级落实一下原因,对无特殊理由请假或没有请假的,给予批评教育和劳动教育,比如拖地,篮球场旁边的杂草。周日到校和请假 本周到校情况较差,个别班级甚至缺人达27人,本周第七节课学生到位很差,5:00后来的学生我作了统计,已经发到各年级,各年级落实一下原因,对无特殊理由请假或没有请假的,给予批评教育和劳动教育,比如拖地,篮球场旁边的杂草。周日迟到跟提前下课是一个道理,说的严重一点,败坏四中声誉,我们辛辛苦苦打造的一点点成绩,完全不够挥霍,更经不起折腾。下周将严查这件事情,坐不上公交的提前走,有事的协调到周六下午办,不要找客观理由,我们的老师提前强调,非人命关天的事不要来电话请假,学生的主业是学习,不能形成什么事都比学习重要的氛围。个别学生离家早,网吧坐,找人刷卡,这种行为一点严肃处理,请年级拿出具体意见。另外,最近门卫那里收到的假条颜色不对,希望我们的班主任如果没有假条,请尽快去政教处领取,任何一个学校只有形成规矩,才能走的长远,形成特色,但这个规矩的改变和形成过程,是需要大家坚持的。
4.课间时间楼道内没有规则,嬉戏打闹者大有人在,课间间隙男女密切交流者很多,非同班同学勾肩搭背不在少数,课间活动是为了让眼、脑休息一下,以便下节课更高效地学习,但现在课间成了学生的主要,而上课成了胡想连篇,遨游睡梦的时间,一定
要关注学习卷怠,多做这方面的引导。
5.宿舍管理班主任是家长,对这个家的任何事情都必须关注,尤其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宿舍,查宿舍不是在管理室签上自己的名字和一溜无,宿舍不需要每天去,但需要不定期去,去了不是看,是要解决问题,卫生状况如何,床位是否动过,门口的垃圾包含什么内容,洗手间的下水是否通畅,不通的原因是什么,垃圾桶内大多数垃圾反应的问题,管理员每日送达的情况表说明的问题,每一个小点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都是我们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的良好案例,一个出色领导的工作,不仅是到位,而是长期管理工作中,你的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敏捷的反应力还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的叠加,方法我们都不缺,一节课一个月的教育也很简单,但形成一种习惯,一种规范需要的是我们坚持不懈地去重复在自己来看素然无味的一种说教,作到这点真的不容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古人富有哲理的话语让人不得不为之呐喊。当出现职业倦怠时想一想当初的梦想,当你拼命工作确陷入孤独和闲话中,变得消极沮丧时,告诉自己喜欢自己的命运,坚持不懈,当你真正理解这句话时,命运已经改变。
6.理解什么事是份内的事,很多事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去过问,学生就会注意,注意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习惯我们就省心,所以多归纳,多反思,多总结,让工作逐步走上轨道。
同志们:
刚才, 战书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对我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科学分析, 对“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阐述, 对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 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有三个重点:一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二是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抓住机遇, 加快解决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三是要贯彻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扎实抓好新形势下全省扶贫脱贫攻坚工程。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全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一五”时期,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部署, 齐心协力、顽强拼搏, 努力克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 经受住了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和严重干旱的重大考验, 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农业生产取得新成绩。“十一五”时期, 全省财政投入支农预算资金730.62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2.62倍。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五年粮食总产量累计达到5577万吨, 比“十五”时期增加37万吨, 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68.27万吨, 创历史新高。草地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 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 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630.33亿元, 年均增长4.7%。烟叶产业稳定发展, 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的地位更加牢固。茶园面积突破300万亩, 绿茶生产排名全国第二。蔬菜、精品水果发展加快。
二是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3472元, 比2005年增加1595.04元, 年均实际增长8.3%。“十一五”时期, 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11.06亿元,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2.4万人。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641元增加到2010年的3105元, 年均增长13.6%。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黔中水利枢纽一期、“滋黔”一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五年共新增解决10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93万亩, 其中烟水配套工程受益面积达463万亩, 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64亩。全省建成通乡 (镇) 油路10403公里, 96.9%的乡镇通油 (水泥) 路, 建成通村公路74493公里, 96.7%的建制村通公路。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80万千瓦。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5%, 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农村公益事业取得新进步。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五年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67亿元, 其中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89亿元。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年人均保障标准达到1186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有27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省五年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043个, 村级卫生室12997所。全省财政投入68.31亿元, 完成60.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 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大, 按照中央要求, 要在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任务艰巨。二是我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欠账多, 要改善、解决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任务艰巨。三是农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推进“三化同步”任务艰巨。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要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 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真做好2011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努力为“+二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 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 牢固树立三个“重中之重”思想, 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的要求, 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 加快“三化同步”进程, 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粮食总产量115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5万人;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营造林任务350万亩, 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着力增加“三农”投入, 加快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一是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今年, 省级财政支农资金预算46.89亿元, 比2010年年初预算增加8.04亿元, 增长20.98%。各地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关于“三农”的投入政策, 充分体现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 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 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 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增幅、比重均有所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落实好综合直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等各项农业补贴政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今年各级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水利投入的政策要求。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激励作用, 引导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确保全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2010年, 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支持边远贫困地区新设金融机构, 综合运用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填补金融空白乡镇的网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金融服务向村组延伸。三是建立支农投资、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和资金融合平台。加大省、市级支农资金融合力度, 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资金运作模式, 采用补贴、贴息、以奖代补、以物折资、先建后补、购买服务和信用担保等支持政策, 激发社会资金更多的投向“三农”。
第二, 着力抓好农业生产, 加快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针对近几个月北方持续发展的旱情, 温家宝总理两次实地调研, 并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全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和促进粮食生产工作, 国务院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十条政策措施, 这对于促进今年粮食生产, 保障农产品供给, 稳定物价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各地要认真抓好粮食等农产品生产, 努力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我省的粮食总产尽管多年来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但是粮食生产仍处于“农村粮食基本自给, 丰年有余”的较低水平, 每年需从省外调进100万吨左右的粮食, 才能实现全省供需基本平衡。今年北方麦区发生的严重干旱, 很快引起粮食市场预期发生变化, 国际国内粮油期货价格已经全面上涨, 这再一次警醒我们, 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粮食基本自给省, 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上, 任何时候都放松不得、大意不得。今年,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 其中,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继续推进“粮增”工程和“高产创建”工程, 确保粮食产量恢复到1150万吨左右。健全地方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省发改、财政、农委等部门要抓紧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衔接沟通, 积极争取对我省粮食生产的倾斜和支持。二是突出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大力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突出抓好优势产区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园艺产品、养殖产品标准化创建和规模化种养, 提高大中城市农副产品自给能力。三是加强和改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下大力气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 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制假售假、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 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加快“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 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
自去年12月底以来, 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来势猛、起伏大、时间长、范围广的冰冻雨雪天气, 全省各地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均突破历史记录, 灾害达特重等级, 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932.5万亩,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灾害发生后, 各级各部门按照“抗凝冻、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的要求, 采取有力措施, 保证了交通运输、电力通讯正常, 受灾地区群众生命安全、生产生活稳定, 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当前, 正值全省夏收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即将进入春耕备耕大忙季节,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 牢固树立“救小季、保大季”的思想, 扎实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要根据当前作物的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 抓好夏收作物田间管理, 力争夏季粮油取得好收成。受灾较重的地区要及时改种、补种马铃薯和蔬菜。要加快养殖业补栏补苗, 确保畜牧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切实加强农用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第三, 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又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 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当前要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一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稳定生猪生产, 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新增种草面积80万亩, 新增牛、羊存栏24万头和80万只, 逐步实现从种粮养畜向种草养畜转变。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推广步伐,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发展马铃薯、蔬菜、烟叶、茶叶、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实现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万亩, 蔬菜面积1200万亩, 新建茶园50万亩, 新增水果面积20万亩, 扩大天麻、金银花等药材基地。三是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加快油茶、核桃、竹子等基地建设, 以木浆、竹浆加工为重点, 争取开工建设一批大的林业产业项目。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地要结合资源禀赋, 围绕重点产业, 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支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促进农产品流通。
第四, 着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今年, 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行专题部署, 目的是要集中力量解决关系“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 这为我省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推动水利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意见稿已印发本次会议讨论, 请大家认真提出修改意见。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贵州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 不断推动水利事业发展改革取得新突破,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统筹推进水源工程建设。结合我省水资源分布和地形地貌特点, 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适应能力, 围绕民生需求和产业发展, 合理规划和布局水源工程, 全力推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加快“滋黔”一期工程建设。按克强副总理的要求, 一边争取《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尽早报经国务院审批, 一边要按照《三位一体规划》确定的项目, 抓紧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今年要确保20个、力争32个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抓好夹岩水利枢纽、黄家湾水库、五噶冲水库、马岭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二是抓好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75座病险水库治理。实施烟水配套工程110万亩,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0平方公里。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工作, 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坡耕地整治工作, 力争早日建成农村人均半亩口粮田。三是积极推进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行水务一体化改革,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快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机制, 搭建省级水利投融资平台。四是强化科学管水和依法治水。围绕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 认真落实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强水利法制建设, 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规章制度, 健全完善水政监察执法体系, 推进水利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坚持建管结合, 加强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第五,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增强“三农”发展活力。农村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向深层次推进,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格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探索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特别是村级经济的有效途径。二是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当地资源开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推进林权、水权交易等试点工作。三是搞好农村金融改革。调整农村金融资本结构, 拓宽农业资金渠道, 建立健全金融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体系。加大政策性银行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 加快发展村镇银行, 大力培育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房用地制度改革抵押贷款试点。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积极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森林保险等工作。四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大幅度增加奖补资金规模。
三、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 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今年, 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全方位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5万人, 培训转移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 完成50个乡、500个村的整乡、整村推进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深化认识, 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 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为我省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第一,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开发式扶贫是指导我省新阶段扶贫攻坚的工作方针, 必须长期坚持。一是启动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试点。省里将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和大娄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各选择1至2个试点县, 按照规划, 集中实施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努力实现黔中经济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同步协调发展。全面推进集团化帮扶, 广泛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实现集团化帮扶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覆盖。继续支持毕节、威宁等试验区先行先试。二是完善扶贫开发激励机制。采取“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 鼓励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非重点县的各类贫困乡加快脱贫步伐。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进一步扩大产业扶贫资金规模, 培育壮大草地畜牧业等优势产业, 加快形成扶贫产业格局。对符合扶贫产业发展规划, 经营机制好、生产效益好、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 加大支持力度, 确保项目建设成功、长久发挥效益。加快山地农业扶贫开发, 大力实施“三个一细胞工程”, 继续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四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项目, 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引导农民运用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增强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 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第二, 抓好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下大力气改变全省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0个乡镇通油路、555个建制村通公路, 行政村电网完全改造率超过90%, 新建农村通信光缆2.6万公里、移动通信基站3200个。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编制和实施乡 (镇) 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 建设乡 (镇) 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完成100个村庄整治和80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建设任务, 建成农村沼气池15万户。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 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启动新一轮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 完成营造林面积350万亩。抓好城镇绿化、公路绿化和重点村寨绿化,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或改扩建300所乡镇幼儿园, 提高农村学前入园率。四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333个农民文化家园、3654个农家书屋、500个数字农家书屋。建成40个乡 (镇) 、1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第三, 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主题, 探索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发展路子。一是进一步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积极应对第四次生育高峰人口结构性回升压力, 确保今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o以内。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公共惠民政策与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有机兼容。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二是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全面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努力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 确保常住人口计划怀孕妇女预防出生缺陷覆盖率达80%以上。三是积极改善人口结构。强化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综合治理, 依法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着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第四,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加大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 着力把保基本的安全网打牢, 确保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一是认真解决农村低保对象季节性缺粮问题。解决部分农村低保人口季节性缺粮问题, 是对已建立的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和补充。省民政厅正在认真调查研究, 完善制度设计, 拟定实施方案, 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后,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确保定期供应到户。二是建立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生活保障制度, 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生活。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调查研究, 抓紧制定符合我省实际, 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办法措施。三是扎实抓好农村社会养老工作。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 继续积极向国家反映, 争取年内将更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纳入试点范围。将临时救助资金、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和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资金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并同比有所提高。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或改造乡镇敬老院180所。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政府筹资标准达到200元。实施14所县级医院和1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 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新建或改扩建500个村级计生服务室。对7600名乡村医生进行三年全日制普通中专学历教育。加大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 提高人均标准。五是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新增改造40万户农村危房, 加上正在改造的7万户, 总量达到47万户。抓好30个农村危房改造示范村建设。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和农房搬迁工作。六是抓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省民政厅与省扶贫办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认真搞好配合, 确保工作不留“死角”。
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崔德胜作了《认清形势,发挥优势,紧紧围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开创外事侨务工作的新局面》的讲话。省外侨办副主任赵建国主持了会议。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许卫国出席会议并作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外事侨务工作紧紧围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作贡献》的讲话。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向民、省政协副主席张成伦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03年全省外事侨务工作,对外交往进一步活跃,为经济建设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外事管理进一步加强,国内侨务工作有新的发展,“非典”时期涉外工作成绩突出,机关建设和廉政建设有新起色。
会议指出,2003年,全省侨务系统坚持“情为侨所系,利为侨所谋,权为侨所用”,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扎扎实实地做好国内侨务工作。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参加“2000-2002年度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评选工作,全省共有近百余家企业参加了此项活动,向国侨办推荐 10家明星企业,其中一家被评为明星企业,并对其余九家颁发了荣誉证书。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归侨侨眷下岗职工再就业暨发展归侨侨眷非公有制经济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全省安置归侨侨眷下岗职工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营口市侨办发扬“努力去办”的精神,1000多名归侨侨眷下岗职工有93%得到了妥善安置,为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是进一步解决丹东市旅朝华侨滞留问题。省外侨办与省公安厅经过会商,受理丹东地区滞留华侨70多户,有59户、98人被准予落户。
四是认真贯彻归侨侨眷保护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各市外侨办与市人大、政协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对有关涉侨侵权行为进行查处,取得较好成果,全省越级上访实现了“零”。
五是加大了社区侨务工作力度。沈阳、大连等市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已全面铺开,其它各市也都进行了社区试点工作,有力地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努力,做好侨务工作的良好局面。
会议对今年全省外事侨务工作作了如下安排:①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外事侨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②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做好新形势下的外事侨务工作。
会议特别强调,今年全省外事侨务工作要为辽宁老工业墓地振兴和社会发展服务。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当前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外事侨务部门要紧紧围绕大局做好服务。同时,要坚持全面、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公共卫生、教育、文化、环保、资源利用、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提供服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会议同时要求,要贯彻落实全国侨务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以下各项侨务工作:
一是继续突出国外侨务工作主导地位,全力以赴办好第二届全球华商企业科技创新交流大会,并以此为平台,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促进省内重点产业和项目与国际的对接服务。
二是继续拓展海外联络渠道,加强对重点侨团、重点人物的工作。
三是继续推进省内重点行业、产业同海外侨商的合作。
四是结合贯彻国务院新颁布的《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对全省贯彻实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情况进行一次执法检查,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五是做好侨情普查工作,建立全省侨情资料网络,以适应新时期侨务工作需要。
六是继续做好归国华侨安置工作和捐资办学工作,做好为侨资企业服务工作,建立华商投资企业联系机制。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许卫国在充分肯定去年全省外事侨务工作的基础上,要求今后的外事侨务工作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外事侨务工作;发挥外事侨务工作优势,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努力和贡献;加强领导,注重自身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外事侨务干部队伍。
在谈到发挥外事侨务工作优势,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努力和贡献时,许卫国说,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转移,国际上出现了对华投资热和中国采购热。辽宁具有产业、区位、人才等诸多比较优势,有承接制造业转移的良好条件。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海内外极为关注,辽宁已经成为国内外投资合作的热点地区。外事侨务部门位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外事侨务干部直接担负着开展对外交流、推进对外合作的任务,我们要急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之所急,想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之所想,帮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之所需,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社会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许卫国说,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中央所托,辽宁人民所盼,是全省工作的大局,是各项工作的中心,是发展辽宁经济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这场新的“辽沈战役”中,要求全省外事侨务部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当好参谋,发挥智囊作用。新形势下,外事侨务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有世界眼光和全局意识。要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切实站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这个全局的高度,来研究本部门的工作,谋全局、想大事,为全省对外开放出谋划策。这当中包括建议确定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国家和地区;推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对外合作;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谋划设计重要外事活动等。
二是要加强归口管理,搞好协调。根据《辽宁省外事管理若干规定》,具有涉外职能的部门有外经、科技、教育等几家,但外事部门是统筹归口部门,要切实做好归口管理,协调好各方面涉外涉侨工作,避免政出多门,减少工作的随意性。
三是发挥优势,有所作为。拥有并能够不断扩展对外交往的渠道和对象,这是外事侨务部门特有的优势。外事侨务部门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事业中,围绕全省“两大基地”、“三大产业”建设的需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推进重要项目和产业的对外合作,采取外侨结合、官民结合等方式,高水平、有成效地推进“请进来,走出去”,在为经济部门搭台唱戏的同时,尽可能切人经济主战场,全面加大为我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进而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四是组织好重大活动,包装、推介、宣传辽宁。重大涉外活动是扩大对外影响,推动对外合作的良好载体和平台。全省外事侨务部门今年要着力组织好辽宁省·京畿道·神奈川三省县道第五次友好交流会议、辽宁·加拿大周活动、澳大利亚一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洽谈会、辽宁与日本富山县结好20周年活动、第二届全球华商企业科技创新交流大会等。对这些重大外事侨务活动,要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以活动为载体,以友谊为纽带,以项目为核心,以合作为目的,力争做一个成一个,扩大辽宁的影响,包装辽宁,宣传辽宁,推介辽宁。
【供销社主任的会议讲话】推荐阅读:
供销社副主任述职报告10-14
供销社的职能10-14
在供销合作社全面从严治社会议上的讲话10-10
供销社农资配送10-27
供销社企业绩效考核10-25
供销社工作报告12-12
供销社环境治理报告07-09
市供销社工作报告11-14
供销社治理工作自查报告11-15
供销社人才工作计划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