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共5篇)
一、第四学年第一学期
实习结束后,开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该课程与毕业论文(设计)接轨。
第6-7周 学院确定并公布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和指导老师名单,指导教师要给学生开出阅读书目,明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第8-10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写作提纲或设计方案。向学生介绍参考书目,指导学生收集、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
第11-20周拟定开题报告、实施工作计划
二、第四学年第二学期
第1-9周 实施工作计划。
第10-12周 撰写论文(设计)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修改毕业论文(设计),随机盲审。
第13周 指导老师再次审阅,毕业论文(设计)再次修改。 第14周 答辩小组审阅本组论文。 第15周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材料学院
2015年1月12日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和开题
1.选题可以是有关基础理论研究的,也可以是有关应用科学研究的,各师范专业应鼓励学生选做学科教学论方面的课题。各院(系)确定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等要紧密结合本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实际,要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为了发挥专业优势及专业特长,有利于教师指导,选题应尽可能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
2.选题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题目不宜过大、过泛,应是学生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易于独立地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课题。
3.选题应由院(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指导力量合理安排。学生一般不得选做本专业以外的课题或院系没有指导力量的课题。
4.毕业论文(设计)一般为一人一题。若课题需要两人以上合作完成,必须由指导教师提出,院(系)主管领导批准,且每位学生须独立承担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并独立完成各自的论文(设计)。
5.各院(系)要严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关。组织本单位教学和学术研究力量,严格审核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确保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适宜性和创新性。同时,要认真填写《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登记表》。从2006年开始,教务处要在学校相关网页上公布每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和指导教师姓名。
6.各院(系)要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的过程和质量要求。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要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本篇论文(设计)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工作进度安排;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和具体到三级标题的写作提纲等。开题报告的具体格式各院(系)可结合学科专业实际情况确定,教务处为各院(系)提供开题报告的参考格式。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报告要经过导师和导师所在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论文(设计)完成后,开题报告要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一起永久存档。
7.论文选题确定并完成开题报告后,选题一般不得变更。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或者中文、外语专业的学生若要选择文艺创作、作品翻译等体例,必须由主管教学副院长批准,并报教务处教学科备案。
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一般由讲师及其以上职称且有科研能力的教师承担。助教、研究生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但可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协助指导教师工作。2.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以2~3人为宜,原则上不得超过6人。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期间,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直接见面指导。
3.若确需学生到外单位做毕业论文(设计)时,院(系)应派专人联系,聘请相当于讲师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和校内教师共同承担指导工作,校内指导教师必须掌握教学进度及要求,并协调有关问题。
4.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在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坚持科学精神教书育人,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指导教师对学生既要在业务上严格要求,认真指导,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
5.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业务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应在关键处起把关作用,同时在具体的细节上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6.指导教师的职责和具体任务
(1)指导学生选题和开题,向学生讲清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2)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写作提纲或设计方案。(3)向学生介绍参考书目,指导学生收集、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
(4)审定学生拟定的开题报告。
(5)对学生每周至少进行1~2次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与质量的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同时进行答疑和指导,随时解决存在问题,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6)审查论文初稿,指导修改定稿;在毕业论文(设计)结束阶段,按照专业学术论文体例审阅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并指导学生参加毕业答辩。
(7)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指导教师收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部资料和原始数据,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论文(设计)质量写出考核评语。
7.指导教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加强学术道德教育,一经发现有抄袭或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现象要及时制止。
三、对学生的要求
1.本科毕业班学生都应撰写毕业论文。
2.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3.尊敬师长,团结协作,虚心求教,认真听取教师和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与同学团结互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成果,否则,按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处理,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5.严格遵守纪律,在指定地点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因事或因病暂时不能参加毕业论文(设计)活动,要事先向指导教师乃至院(系)有关领导请假,否则视为旷课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毕业论文(设计)及相关成果、资料应及时整理好交给指导教师。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和完成
1.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包括选题的确定、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必要的社会调查、方案的制定(包括写作提纲、实验方案、设计方案等)、方案的实施、数据的处理、日志的填写及论文的撰写(设计的完成)等环节。
2.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应坚持科学精神,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数据准确,条理清楚。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和参考文献部分可参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格式进行撰写。篇幅原则上不低于5000字,摘要以500字为限。论文(设计)统一以A4标准版(版心23×15)打印。(具体要求见《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
3.按规定程序完成《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4.为拓展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研究视野,从2006届毕业生开始,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检索和利用相关的文献资料,其中,引用中文文献不少于10篇,引用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并至少翻译一篇外文文献,答辩时外文文献和译文一并提交答辩小组审核,最终连同毕业论文(设计)一起由院(系)存档。
5.每位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定稿后,须认真填写并向指导教师提交一份《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申请表》和3-5份毕业论文(设计)文稿,由指导教师在《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申请表》上,签署评阅意见后,连同论文(设计)文稿一并报送本单位教学秘书,由教学秘书统一安排审阅(包括盲审)和答辩。
6.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不得拖延。
五、毕业论文(设计)的审阅和答辩 1.每位本科毕业生都必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通过答辩后,方能取得成绩。
2.论文(设计)答辩在院系答辩委员会领导下,按选题方向分答辩小组进行。论文(设计)答辩小组至少应由三位教师组成(不含指导教师),必要时可聘请外校专家参加。
3.答辩前,答辩小组每个成员必须对本组答辩学生的论文(设计)进行全部审阅,并填写审阅意见。答辩时,论文指导教师回避,答辩小组成员主要质询与论文题目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本文应阐述清楚而实际展开不够或阐述得不清楚的问题。各答辩小组应指定专人记录备查。
4.答辩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答辩陈述的主要内容包括:(1)论文(设计)的任务、目的和意义。(2)所采用的原始资料或参考文献等。(3)论文(设计)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4)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
5.各院(系)提前将组织公开答辩的时间、地点报教务处教学科,以便我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进行检查和监督。6.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各单位要认真执行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盲审制度,按照本单位毕业生人数的5%进行抽查,送校内外有关专家盲审,并公布盲审结果。学校将不定期抽查盲审结果。
7.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实行复议制。如答辩人对评分结果和等级有异议,两周内可向本院系申请复议,并报教务处,由教务处重新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答辩,以复议结论为准。
8.答辩结束后,各院(系)需在规定的时间登录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并对本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认真进行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总结内容包括:本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执行学校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工作特色和取得显著效果的做法、存在问题及改进的措施,并对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要认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信息一览表”、“质量(含选题)分析报告(分专业)”、“院(系)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名单”、“往届毕业论文公开发表情况统计表”、“校级优秀毕业论推荐表"等有关表格及按专业对学生的选题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文字材料。将以上材料交送教务处教学科,整个工作6月20日前全部结束。
六、成绩评定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 1.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在答辩结束后进行。由答辩小组提出评分意见,交院系答辩委员会审定。(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主要综合下列几方面的情况评定:开题报告的写作情况;写作日志的撰写情况;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包括政治倾向、理论与实际结合程度、论述论证的深度、有无创新及现实意义、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实验方案是否合理严谨、图表表达是否规范等);答辩情况;所选题目的难易程度等。参照《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指标体系》进行评定。
(3)论文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见下表)。评定时应严格掌握评分标准,优秀成绩一般不应超过本专业论文总数的20%。实得分 90以上 80-89 70-79 60-69 60以下 等级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4)论文(设计)的答辩结论和成绩由答辩小组组长和成员填写并签名后,交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审核、签名、盖章。
2.“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条件和推荐评选办法(1)“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①观点正确,有独立见解、创新或发现,或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②能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③论文思路清晰,数据详实,文献引用符合要求,体例规范,语言、文字流畅,概括、归纳问题全面、准确。
(2)“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由院系答辩委员会评审后推荐,不超过本专业毕业学生人数的3%。
(3)“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由教务处组织审定。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时间安排 参见首页材料学院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 1.第四学年第一学期
第16-17周 各院(系)确定并公布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和指导教师名单,指导教师要给学生开出阅读书目,明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第18-19周 确定开题报告,写出初步提纲。第20周 修改提纲,形成较详细的提纲。2.第四学年第二学期
第1—5周 写出论文(设计)初稿。
第6周 毕业论文(设计)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第7周 修改毕业论文(设计)。第8周 毕业论文(设计)基本定稿,随机盲审。第9周 指导教师再次审阅。第10周 毕业论文(设计)再次修改。第11—12周 答辩小组审阅本组论文。第13—14周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八、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1.教务处负责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宏观管理工作,并组织编印《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选编》。
2.各院(系)教学副院长(副主任)负责本院(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教学秘书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后勤保障、成绩登记以及存档等工作。各单位在毕业论文(设计)开始前必须进行动员,组织指导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员学习我校及院(系)制定的有关规定。
3.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检查
(1)各院(系)着重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选题研究所必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并按时将《陕西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登记表》交送教务处教学科。(2)检查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和毕业论文进展情况。着重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的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教务处将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各院(系)毕业论文工作情况,并协助解决有关问题。
4.各院(系)要认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存档工作。需存档资料包括:《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登记表》、《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原件)、《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申请表》、《陕西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信息一览表》、《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分析报告》、《陕西师范大学院(系)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登记表》、《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公开发表情况统计表》(统计上一届)、《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推荐表》、选题分析以及工作总结等。
6.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者,延迟毕业。按要求补做毕业论文(设计),并重新进行答辩,成绩及格后可颁发毕业证书。
九、工作量计算及经费来源
1.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按以下标准计算教学工作量:有实验或校外实践的论文(设计),9课时/生;其它论文(设计),6课时/生。
2.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经费及奖励指导教师的费用,均从各院(系)教学经费中支出。
十、表彰和奖励
学校对于毕业论文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和完成学生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1.毕业论文工作结束之后,教务处将编辑出版全校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选集。
学风建设是一所高校教学质量好坏的衡量标准之一, 本文在此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 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的现状、传承、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提供绵薄之力。
我校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 已进入人数众多、专科与本科共存的时代, 生源文化、男女比例差距比较大, 加之其前身是一所成人进修学院, 学校改制成功时间比较短, 只有仅仅的四年多时间, 真正的本科院校所具有的良好学风与传统并不具备, 学风建设比较薄弱, 而学风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学习加强和完善、积累的过程。我校的学风建设研究大多从教学、学生出发, 并没有把教风、学风、校园环境、学生管理与学生学术性活动等几个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管理与学生学术性活动应该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延续, 是大学教育的第二课堂。如何把学风建设与教风、学生管理、学生活动与我校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是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关键。
目前, 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整体上是稳定的、良好的、向前发展的, 但是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发展是比较缓慢的。现在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并且还存在配备不足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全院十几个系中, 不同程度都存在。尤其, 以我校学前教育四系比较突出。全系十几个专职教师中, 经验丰富的“五零后”教授只有一个, 其余的大多以“八零后”为主, 经验少、职称低、师生比是1:40, 严重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1:18的比例。并且不少人面临着教学转型, 多数年轻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比较浅, 深入不下去, 普遍感到比较迷茫, 缺乏学科带头人。2.对学风涵义与学风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学风, 一般是指一个学校的学生学习风气, 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学习行为、学习态度以及精神风貌。当前, 我院学风建设实施的主要途径是由学生工作入手, 学院相关行政部门、各系部等都进行了参与, 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也付出了较多的人力与物力, 但是, 从根本上并未改变我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3.一些年轻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 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个人担任的科目深入不够、研究不够。存在着照本宣科, 念PPT、读书划书的现象, 忽略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观念。教师在教风、师德、专业知识的深度、宽度、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讲课生动、幽默、风趣与态度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定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自觉性, 从而促进学风建设。反之, 则会影响。4.教学、学生管理、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相互脱节, 没有形成合力, 更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些行政人员管理水平低下, 对学生工作简单粗暴, 缺乏爱心与服务意识。学生活动比较多, 且比较单一, 多以娱乐为主与以完成任务为目标, 传播正能量不足, 缺乏教育性。校园软硬件文化建设严重不足, 各方面对学风建设没有起到立体式作用。5.一些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形同虚设。具体表现在, 考勤不严格, 上课迟到、旷课比较严重, 学生上课不认真、小声说话、玩手机、睡觉等。课余看书学习较少, 上晚自习去图书馆的较差。一些教师监考不严, 说话或者坐着不动, 即使看见学生抄袭舞弊也不制止。6.学生公寓的学风氛围亟待提高。目前, 我院学生在公寓的时间大部分都用来睡觉、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躺在床上玩手机等等, 而真正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
二、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建议与应对策略
(一)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做好学风建设的前提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使命感、紧迫感。学风建设开展, 可以充分利用横幅、板报、校园网、电子屏等开展学风建设宣传活动。举行名师大讲堂与成才讲座, 并举行各班学委与三好学生座谈会, 交流各班学习状况, 同时积极开展“学风建设”主题班会, 组织学生对学风建设展开大讨论, 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对我校学风建设的理解与看法, 教导学生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积极上进, 勤奋学习。
(二) 树立良好的教风
教风是一名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所展现出来的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 一个学校的教风实质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校的学风。随着我校的成功改制, 教职工的人数越来越多, 学院虽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学风建设管理制度及措施, 但是在制度的落实上还不是很到位, 形式多于内容。例如, 部分教师迟到早退、业务钻研不深、画书念PPT、私下调课停课、接听电话等现象还依然存在, 对学生不管不问, 认为这是辅导员应该管的事, 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严抓落实工作
如:教师教学督导制度、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教师考核奖惩制度、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考勤制与请销假制度、早晚自习制度、周日晚点名制度、各类奖助学金与评优评先制度, 以此, 来规范我校的学风建设。
(四) 加强重视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加强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程度, 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使学生学风建设的主体地位切实得以发挥, 积极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以及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辅导员在学生一线工作, 他们与学生接触最紧密, 学生的评优评干、奖助学金的平定、学生入党等各项工作都要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完成, 辅导员的言传身教、品德、学识对学生的做人、学习兴趣有着一定的影响, 所以, 辅导员在评优评干与奖助学金的评定中, 一定要客观、公正, 把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选拔出来, 以班级品德、优良班风作为选拔优秀班集体的标准。以此, 来促进我校的学风建设。
(五) 要严抓考风考纪
考风考纪是对大学生考试行为规范的一种要求, 我校学生学习不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考风考纪执行不严格有关, 每年补考, 总有学生存在要补考四门以上的科目, 个别人甚至要补考八九门课。平时对学生教育不够, 学生对考试与考风考纪没有敬畏心理, 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不够努力。通过走访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要交了学费, 考试卷子只要写满, 都会及格的, 因为系上要放大家的, 相当一部分大三学生都持有这样的心理, 这种现象在大三比较突出。考风考纪是衡量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一把尺子, 因此, 要严抓考风考纪, 促进我校的学风建设。大力举行学生活动, 尤其是学生学术性活动, 发挥学生社团、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学生活动中的骨干模范带头作用。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 利用“五一”“五四”“九一八”等重大节日, 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举行英文演讲比赛、“职来职往大赛、房产售楼大赛、六五世界环境日”等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长学生才干, 促进学生成才成长与学风建设。
(六) 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作, 形成合力
学风建设不只仅仅是几个部门独立进行, 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 只有教学、学生管理、学生活动、校园软硬件建设等环节与后勤、行政等各部门联合起来, 相互协作, 共同努力, 才能有效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
三、结语
以上是本文结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学风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尝试做出有益的探索。
摘要: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学风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的传承, 也是一个院系文化发展的传统。院系的学术性学生活动是学风建设的有利载体, 是实现优良学风的实践基础。学术性学生活动是学风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学术性,学生活动,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玉秀.新建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J].文史博览 (理论) , 2008 (07)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本科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解决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中实际问题等能力。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制定设计方案的能力;查阅、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基本计划、绘图、实验的能力;数据处理、综合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等。
第三条
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
各学院及教学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处理好相关问题,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管理。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由各有关处、院(部)及系分工负责,共同完成。
第六条 学校成立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检查组。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领导及相关人员组成;专家检查组由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组成,职责如下:
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并根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试行)》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第七条 各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教学副院长全面负责,并成立学院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学术委员、学院办公室领导及班主任等成员组成。职责如下:
(一)制定符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及指导书;
(二)负责审查、批准指导教师资格;
(三)组织首次参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教师培训;
(四)向学生和指导教师作毕业设计(论文)前的工作动员;
(五)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检查(包括纪律检查),并及时指导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八条
各学院须成立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由学院领导、学术委员、系或实验室负责人等7-11名成员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应具有正高职称。职责如下:
(一)在第七学期末,审定各系上报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二)负责审核本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对优秀、不及格和有异议的论文成绩进行复审(包括重新答辩),统一公布最终成绩;
(三)检查、指导系或教研室答辩小组工作;
(四)处理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其它有关业务问题;
(五)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汇总、分析、上报,总结工作经验,向学校提交工作总结和改进意见。
第九条
各系或教研室须成立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由系或教研室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教师3-5人组成,组长一般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职责如下:
(一)负责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初审工作。各导师上报题目后,答辩小组负责审查题目的难易及工作量,对不合格题目提出修改建议意见;
(二)负责本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场所、方式、经费及设备仪器的分配等具体工作;
(三)负责答辩工作。
第三章
选
题
第十条
题目的选择应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以设计为主,力求结合科研、生产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问题,有利于巩固、加深和扩充学生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得到综合的实践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题目应具有综合性、阶段性训练的特点。
第十一条
题目的选择应照顾到硬件、软件、软硬结合、文献综述等各种类型,工科专业“文献综述”性题目不超过10%。
第十二条
题目的份量、难度要适当,尽可能将题目分为难(A)、中(B)、易(C)三档,在题目选择时教师和学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双向选择。
第十三条
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相互结合,扩大学生专业面,开阔学生眼界,实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第十四条
题目的帽子不宜太大,内容要求具体明确,尽量不用副标题;题目不得与前三届重复,并确保一生一题。
第十五条
题目必须有充分的资料、文献、数据及指定的外文资料可查阅。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必须完成至少10000外文单词的外文资料翻译任务;要有使用计算机和实验分析等过程。
第十六条
对于个别学习成绩优秀、实践能力强且有特长的学生,可允许自选题目,但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经学院批准列入计划,并请老师予以指导。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尽可能在其所报考导师的指导下完成。
第十七条
凡器材、设备落实不了的题目,一般不予批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第四章
时间、地点安排
第十八条
第七学期末,由指导教师出题,经教研室和答辩小组初审,学院答辩委员会审定后,学院办公室向学生公布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并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登记表报学校教务处。
第十九条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两周内,将由导师填写和教学副院长签字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和工作计划书下达给学生。
第二十条
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时间为16周,如有特殊安排,需报教务处批准。
第二十一条
毕业设计(论文)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可安排在校内,也可到校外有条件的单位完成。
第五章
指导教师
第二十二条
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是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并具有中级职称者或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其他人员,校外所聘指导教师也必须满足此要求。
第二十三条
导师应对所指导的课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并提供必要的资料或成果供学生参考。
第二十四条
首次参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教师,必须参加学院组织的指导教师培训。
第二十五条
一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有助教帮带的一般不超过8人。
第二十六条
指导教师必须认真拟定任务书和工作计划书,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审定学生拟定的总体方案和核定学生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每周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坚持教书育人,耐心细致,严格要求,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既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放任自流。
第二十七条
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期间,出差一般不得超过一周,确需超过一周者,须向学院领导小组请假,并且要委托其他教师代为指导,被委托教师必须了解所托题目的内容和任务要求,能胜任指导工作。第二十八条
指导学生写好论文,并认真审阅,负责地向答辩小组介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认真填写教师评语。
第六章
学 生
第二十九条
课程学分(包括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修满的学生方可参加毕业设计。
第三十条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应持科学态度,刻苦钻研,独立完成任务。尊重指导教师,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有事要向指导教师请假。遵守每天的上、下班时间和实验室的有关规定。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进展。
第三十一条
必须按要求认真撰写论文,参加论文答辩。
第三十二条
答辩后,应将借用的所有器材、工具、设备以及毕业设计所形成的样机等交回有关的教研室或实验室。
第七章
论
文
第三十三条
论文撰写应简明扼要,文理通顺,字迹工整,章节层次分明,图表清晰准确。使用的符号和术语必须规范统一,引用的公式定理及参考资料,须注明出处。所有公式及绘制的工程图均须编号,工程图应按国家标准绘制。
第三十四条
论文全文字数不得少于15000字(外语专业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少于10000单词,且须全部用外语书写);论文是由中英文摘要、目录、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中文摘要不得少于300字,英文摘要不少于300个单词;引言包括问题的提出及背景、国内外现状、前人所做的结果等;论文正文包括方案设计、解决的问题、测试实验结果、最后完成情况等。
第三十五条
论文书写及装订格式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详细说明见《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第三十六条
软件成果必须有软件技术文件,成果的处理按导师的意见办理,否则不给成绩。
第八章
答
辩
第三十七条
答辩前,学生必须将毕业设计(论文)文件、成果送交指导老师审阅,然后交答辩小组,并准备好答辩提纲。
(一)答辩小组在答辩前要认真评阅学生的论文,验收软硬件成果,提出的疑难问题,要提前通知学生进行准备;
(二)答辩所提出的问题应为毕业设计的关键问题,如与毕业设计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设计和计算方法、实验方法、测试方法、程序编写方法、操作步骤及考核其独立工作能力等问题,力求全面地检查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答辩时,教师要积极提问。答辩时间每生不少于30分钟,其中个人报告时间15~20分钟;
(四)答辩小组成员要公平、公正地对参加答辩的本组学生评定成绩。如在成绩评定中发生重大意见分歧,可采取“同行评议”或以多数人意见为准,必要时可提交学院答辩委员会复审。
(五)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小组应向学院答辩委员会汇报本组学生的答辩情况,由学院答辩委员会进行审定。
第九章
考核及成绩评定
第三十八条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优良率不超过55%,其中优秀率不超过15%。各级评定标准如下:
(一)[优秀] 刻苦钻研,严肃认真,全面达到任务书的要求。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在某个方面有创造性或新见解,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独立工作能力较强,能顺利阅读外文资料。答辩时概念清楚,理解问题较深刻,语言简练。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能遵守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无责任事故。
(二)[良好] 刻苦钻研,严肃认真,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比较顺利地阅读外文资料。答辩时概念清楚。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能遵守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无责任事故。
(三)[中等] 学习刻苦,态度端正,完成了任务书的要求,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设计(论文)和答辩的基本论点正确,无原则性错误,在实验中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无责任事故,能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
(四)[及格] 达到了任务书的基本要求,设计(论文)中某些方面有局部的错误或有明显的缺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答辩时,有些问题经启发能够回答。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能遵守纪律,发生过某些轻微的责任事故,但能承认错误,并有正确认识。
(五)[不及格] 未达到任务书的基本要求或设计(论文)中有严重错误、弄虚作假,缺乏工程设计(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或答辩时回答问题错误很多,基本概念不清,或在毕业设计中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事故,且无正确认识。
第三十九条 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应贯穿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中期考核成绩、作品验收成绩、答辩成绩等几方面综合评定。
(一)平时成绩
包括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遵守纪律和爱护实验室设备、器材,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阶段性任务的情况。
(二)中期考核成绩
中期考核包括进度考核、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出勤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三)作品验收成绩
包括题目难易程度,软、硬件设计结构是否合理,单项及综合指标是否达到要求,作品的整体质量,是否有创新。
(四)答辩成绩
包括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概念掌握理解程度,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证是否充分,表达是否清楚。
各学院可根据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参照以上内容确定各项所占总成绩的比例,并制定具体执行细则。
第四十条
各学院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和成绩评定时,须严格要求,控制各档成绩的比例,使成绩分布合理,切实反映学生的客观水平和差别,尽力避免评分过松或过严的现象发生。
第十章
总结及归档工作
第四十一条
各学院答辩委员会要督促各答辩小组对毕业设计进行工作小结,通过对毕业设计的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质量,总结组织、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的经验。工作小结由答辩小组完成后交教研室汇总,再报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汇总。在答辩工作结束两个月内将学院本届毕业设计工作总结报教务处。
第四十二条
各学院在每个专业中各挑选两份质量较高,有创新、见解独特或对科研、生产及实验室建设有较大实际意义的优秀设计(论文)送校教务处,经审查后入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编”,进行推广和交流。
第四十三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资料在答辩结束后由各学院负责整理,保存四年后统一交学校技术档案室登记归档。
归档材料包括:毕业设计题目汇总表、选题登记汇总表、论文(包含任务书、计划书、中期检查表和成绩考核登记表)及外文资料译文和对应外文原文、论文电子文档、成绩登记汇总表等。按年级班级学号分类归档。
第十一章
经费拨付与使用
第四十四条
每届毕业设计的经费,由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在计划财务处下达指标后,由学校统一扣除3%,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和印制优秀论文集等费用,其余根据学院承担毕业设计的实际人数一次划拨。
第四十五条
教务处根据各学院实际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数,经审核、汇总经费总额后,报计划财务处核拨。
第四十六条
经费使用必须专款专用,范围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发生的材料费、所需特殊设备费及论文打印费等密切相关费用,特别情况须经教务处、计财处联合审批。
第十二章
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第四十七条
凡需要在用人单位或协作单位安排学生做毕业设计的学院必须提前与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联系。并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必须执行本条例的第三、四、五、六、七、八、九章规定。
(二)用人单位接受学生做毕业设计,应提前将任务书和指导教师的姓名、职称报学生所在学院批准,经教务处同意后,方可派出学生。接收单位应严格按照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关规定操作执行,保证质量。
(三)学院不允许将任何课程学分未完成者送到校外做毕业设计。
(四)到外单位做毕业设计学生的毕业设计经费应留在校内,作为中期派老师去各点检查之费用,在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必须回学校进行答辩。
(五)毕业设计不及格者,须补做,通过后方能发毕业证书。
第十三章
补做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第四十八条
毕业设计不及格者不发毕业证,按结业办理。一年以内可向学校申请补做一次,及格后换发毕业证,补做仍不及格者,以后不再补做。补做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办法如下:
(一)补做毕业设计可以在学生所在工作单位结合工作、科研进行,若所在单位单独承担确有困难,可联系或委托其他单位共同承担,也可在征得工作单位和学生原所在学院同意的情况下,在去工作单位前留校补做。
(二)凡在工作单位补做毕业设计的学生应征得工作单位同意,根据毕业设计题目及主要内容,向原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经原所在学院同意后,补做的毕业设计成绩方予以承认。
(三)补做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资格及相关责任按本条例中第五章规定执行。
(四)补做毕业设计的时间不得少于14周。
(五)补做毕业设计答辩由承担毕业设计任务的单位负责组织,并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本条例第九章规定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成绩评定。
(六)答辩结束后,在工作单位补做的,应将毕业设计(论文)连同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登记表寄到学生原所在学院,由学院组织人员对毕业设计成绩进行复审,并将复审结果报教务处。
第四十九条
补做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
(一)凡在工作单位补做毕业设计者,一切费用由本人或工作单位承担;
(二)凡返学校补做毕业设计者,往返路费和住宿费均由本人或工作单位承担。毕业设计所用器材损耗费按当年学校所拨毕业设计经费定额,指导教师教学酬金按学生正常毕业当年的标准由本人一次向补做学院交清。
第五十条
各学院对初次毕业设计不及格者,应将补做毕业设计规定告知本人,以便其选择补做与否。
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2002级学生施行,以前所发有关毕业设计的条例和规定同时废止。
师大教„2013‟66号
关于印发《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修订》的通知
各学院: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经广泛征求意见,现将《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修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学院应根据规定要求并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并于2013年12月30日前送交教务处实践管理科备案,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jk@fjnu.edu.cn。
教务处 2013年11月26日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修订)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并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修订本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提高、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基本手段。
第二条 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合理应用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且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采用传统的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也可以是能够反映学生创新能力且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作品、创作、演出、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专利发明、正式刊发的文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取得的成果等。
第二章 目的
第三条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训练,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对文科专业学生还应注重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的能力。
(三)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科学计算、实验操作、外文阅读和计算机操作的能力,以及实际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和文字、口头表达等基本技能。
第三章 组织领导及相关职责
第四条 教务处作为主管职能部门,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宏观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统筹管理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协调解决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相关问题。
(二)制定、修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有关制度、规定。
(三)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过程管理,进行质量监控,如抽查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开题、教师指导、中期检查、答辩等各环节的工作质量。
(四)组织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工作。第五条 学院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成立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组织、落实本学院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二)根据本学院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
(三)组织开设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讲座、课程等。
(四)审核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组织学生的选题工作。
(五)审核指导教师资格,确定指导教师。
(六)检查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组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答辩工作。
(七)组织校内外专家评阅毕业论文(设计),组建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
(八)负责本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管理。
(九)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十)做好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归档工作。
第六条 系(专业)作为组织与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层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规格(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字数、图纸量、中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量等)、质量(难度)及进度要求做出具体规定。
(二)选定题目并组织教师对选题进行论证。
(三)提出指导教师名单。
(四)把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五)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第七条 指导教师主要职责:
(一)指导学生选题、开题,制订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
(二)向学生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并提出具体的要求。
(三)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前的调研、实验、加工、上机运算等准备工作。
(四)指导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
(五)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实验,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认真做好答疑和指导工作,督促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
(六)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并写出评语和评分,评语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避免简单抽象、千篇一律,字数不少于150字。
(七)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准备工作。第八条 学生的职责
(一)本科生修完所学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不含毕业实习),必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二)认真学习和遵守学校、学院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处理好与求职就业等的关系。
(四)在开题及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前广泛查阅参考资料,了解学术研究进展,避免低水平重复性工作。
(五)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开展本论题的意义、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效果等。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后方可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与指导教师交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养成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认真按照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中既定的内容和进度独立完成论文(设计),严禁抄袭、套用他人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
(七)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时,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
(八)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际调查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现场和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九)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应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确需请假的按学校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章 基本要求
第九条 毕业论文(设计)不能免修。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的,应在弹性修业年限内重做,重做后仍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第十条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文科专业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持续时间不少于8周,理工科专业的不少于14周。建立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实践、实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和学科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有效结合机制。在不影响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提倡尽早启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学院应于第七学期内确定指导教师、制定指导计划、完成论文(设计)选题和开题报告,应在第八学期第十三周前完成正式答辩,在第八学期第十五周前完成补答辩。
第十一条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一般应包括:①学生选题;②收集资料、做开题报告;③下达论文(设计)任务;④拟订工作方案、技术路线及工作进度;⑤开展实验(设计)或实际调研等;⑥撰写论文(完成设计);⑦中期检查;⑧指导教师审阅论文(设计),并提出修改意见;⑨论文(设计)评审、答辩、评定成绩。⑩文件归档、总结等。
第十二条 担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指导教师与指导学生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5。提倡聘请校外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相关专业管理干部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但学院必须选派教师同时参与指导。
第十三条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应与生产实践、科学前沿和社会发展相结合,题目要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应尽可能结合学生择业、就业的实际情况,突出我校人才培养特色。
(二)选题应以中、小型为主,论文(设计)的份量和难度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全部内容,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既不使学生承担的任务过重,又不因任务过少,达不到训练的基本要求。
(三)题目的选择应力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针对部分教师既指导研究生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情况,指 导教师还可以把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研究内容有机贯穿起来,本科生选题可以是研究生课题的一部分或一个专题,但应注意分清层次,明确各自的内容。
(四)文科专业的选题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或热点问题;理工科专业的选题应结合当前的科技、经济发展状况,应尽量增加设计类选题的比例,其中工科专业中设计类选题的比例应不低于30%。
(五)教师教育专业要反映我校教师教育特色,同时要保证选题的多样性,基础教育研究方面的选题应控制在20%以内。
(六)选题应保证类型的多样性,原则上必须每生一题,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对于理、工科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如果确需多位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要在内容、要求上有所区别,要明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且毕业论文(设计)要分开撰写,并标明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任务及其在整个课题中的贡献。
(七)在选题方式上实行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实习单位实际情况自行拟定题目。学生所拟题目应符合教学基本要求,与所学专业紧密联系。学生自拟题目必须经过指导老师同意和学院审批后方可执行。
(八)选题结果经学院认定后,报教务处备案。题目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动。确需改变选题的,须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组长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第十四条 文献阅读是科研训练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一项基本功训练。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前,学生应广泛搜集信息、积累知识、了解论文(设计)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一步明确研究范围和重点。
第十五条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及基本格式。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观点明确、论证严密、数据正确、结论合理、层次清楚、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毕业论 文(设计)必须按规范格式写作。涉及到他人的观点、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标注出处,明确列出引注或参考文献。毕业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要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目要与中文题目相对应,词汇、语法使用准确。
(二)中英文摘要
中英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结论、主要成果和特色,字数一般应在200至300字之间。中文摘要语言力求精炼,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词汇、语法使用准确。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应是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为3-5个。
(四)正文
传统毕业论文(设计)按形式可分为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1.毕业论文应包含文献综述,用以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评述,文献综述部分的字数应在1000至3000字之间。
2.毕业设计应包含引言,用以说明设计任务来源、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选题依据,字数应不超过1000字。
为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学生工作量,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一般应不低于10000字,外语类专业毕业论文原则上要用所学的第一外语撰写,毕业论文的篇幅不低于6000个外文单词。理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应根据学科特点做出具体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字数应不低于8000字(含图表在内,不含附录)。体育、艺术类 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字数应不低于5000字。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视论文写作实际需要而定,原则上要求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全部在正文中被引用,鼓励学生引用近五年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第十六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统一采用A4复印纸打印,并提供WORD格式文档(文件名为学号.DOC)。打印格式参照《福建师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打印格式》。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整套材料要求按照封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评分表、评阅教师评分表、答辩记录表、成绩表先后顺序装订。毕业论文(设计)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其它有关表格可在教务处网站实践教学栏目中下载。
第十七条 各学院要建立毕业论文(设计)档案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保管。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保存五年以上,并把论文的电子文档汇总制成光盘保存。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要长期保存。第十八条 各学院根据本学院专业特点,可以选择其他形式作为传统毕业论文(设计)的替代选项。
(一)多样化毕业论文(设计)所体现的成果,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
(二)各学院必须为选择多样化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学生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工作,其基本要求与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相同。
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应根据专业特点对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形式的规范要求、评价标准和成果存档管理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五章 答辩与成绩评定 第十九条 答辩要求
(一)答辩委员会由学院领导及专家5-7人组成,设主任委员(应具有正高职称)、副主任委员,必要时可增设秘书一人。答辩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决定组成若干答辩小组,具体负责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成员必须由讲师及以上的人员担任。答辩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度,即指导教师不参加本人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二)每个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答辩前,学生必须将毕业论文(设计)送交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并由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聘请评阅人进行评审。
(三)答辩可根据选题的特点和学生人数的多少采取分组答辩或按选题答辩,并可安排部分非毕业班的学生参加。对初评成绩为“优秀”的论文(设计)以及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评分成绩差距超过10分以上的论文(设计),应由学院答辩委员组织二次答辩。
(四)答辩情况要有专人记录,然后由答辩委员会(或分设的答辩小组)共同商定答辩成绩并填写相关的评语。第二十条 成绩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50%、评阅教师评定成绩占30%、答辩成绩占20%。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折合标准为:90分以上为“优”;80分至89分为“良”;70分至79分为“中”;60分至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凡参加学院答辩委员会组织二次答辩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为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不按各部分评分比例)。
(二)指导教师、评阅教师成绩可根据《福建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分参考标准》评定;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根据《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审参考标准》评定。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形式评分参考标准和答辩评审参考标准由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讨论确定,并报教务处备案。
(三)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成绩应呈正态分布,成绩为“优”的比例一般不超过专业总人数的15%(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专业一般不超过25%)。
第六章 质量监控与保障
第二十一条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行三级管理,学校、学院、系(专业)分别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指导、检查、考核、总结等。学校分管领导、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为各级毕业论文(设计)组织的工作责任人。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第二十二条 要注重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级督导员的作用,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应着重做好选题、中期、答辩三个阶段的检查工作,并提交检查情况报告或工作总结。
第二十三条 学院要切实保障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从题目来源、指导教师配备、经费投入、资料查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就业工作的安排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优质高效有序地完成。
第二十四条 学院要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学风建设,积极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毕业论文(设计)的抄袭剽窃、买卖论文和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
第二十五条 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必要的奖惩制度。
(一)担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按计划开展指导工作。对不能认真执行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和学院安排,严重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度的;或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未能严格审核,导致出现明显的论点、论据错误和质 量低劣的指导教师,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对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与历届或本届学生雷同,造成抄袭现象的;或未能对学生的舞弊行为进行及时有效制止。默许或纵容学生弄虚作假的指导教师,视情节轻重按教学事故处理。
(二)凡在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或撰写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直接拷贝使用他人相关内容者,应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零分记,并追究指导教师的责任。
(三)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本科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活动,为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对指导教师予以适当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各学院在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掌握本规定的精神实质,结合本学院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具体的评分标准和多样化的实施方案,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二十七条 修读辅修学位、辅修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参照此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2010年颁布的《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自然废止。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2010年1月5日校教学委员会会议通过)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结合点。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为此特制定本规定,各院(系)应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一、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实践的基本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
各院(系)应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学校规定,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院(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明确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建立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各院(系)制定的《院(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应告知本院(系)所有师生,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选题原则
恰当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课题的选择应符合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1. 课题的选择应体现中、小型为主的原则,即设计(论文)的工作量、难度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基本能完成全部内容。
2. 课题的选择要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并有一定学术性。
3. 原则上每位学生一个题目。如果多位学生共同参与同一研究项目,应要求每位学生在共同协作完成项目的同时,还必须指定其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及相应的工作量。
4. 综述类课题不宜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5. 鼓励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和交叉,鼓励基础课教师共同参与指导或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6. 学生既可在导师提出的课题中选择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也可自主选题。后者须由院(系)审核并配备指导教师。
三、过程管理
1. 各专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12周,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安排更多时间。鼓励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覆盖一个学年。
2. 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以院(系)为主,由主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全面负责。
3.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院(系)教学主管负责审定,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准,报教务处备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确定后,应本着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原则,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采取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确定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课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4. 院(系)应对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重要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尤其应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阶段检查和中期检查。检查过程须有文字记录并归档保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及时改进。中期检查后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一律不再允许变更。
5. 院(系)应充分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间、经费落到实处。对初次担任指导工作的教师,院(系)要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具体帮助指导,并定期检查他们的准备工作和指导工作。
6.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全部结束后,院(系)必须在一周内公布学生成绩。
7.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院(系)要认真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执行总体情况、工作特色、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对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院(系)须将书面总
结报告报教务处备案。
8. 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必须认真对待。凡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擅自离校。对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违反纪律或工作极不努力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停止其做毕业设计(论文),停止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以“F”计。
9. 按学籍管理条例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做结业处理,发放结业证书。结业的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返校补做毕业设计(论文),并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
10. 教务处开展不定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并将检查情况通报全校。
11. 教务处负责编撰《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集》。
四、指导教师
1. 指导教师应由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富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可聘请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校外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必须同时配备校内指导教师。
2. 原则上,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3名;少数专业确因指导教师紧张,指导学生人数可适当增加,但不得超过5名。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3. 指导教师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必须熟悉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 指导教师应全面负责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要保证每周至少有1次与学生直接见面。在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中,应对学生每周进行一次工作进程和质量的检查,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检查,提出评价意见。
5. 指导教师既要在进行过程中的关键处起指导把关作用,同时在具体细节
上又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
6. 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在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书育人。指导教师应对学生严格考勤,并对学生的学术道德行为负责。指导教师应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必要时可取消其答辩资格。
五、对学生的要求
1. 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各项任务。
2. 严格遵守学籍管理中的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及论文买卖等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
3. 学生应服从指导教师的工作安排,每周向指导教师提交一份工作汇报,听取指导意见和建议;每月提交一份阶段性工作报告,并根据指导教师的评价意见,及时修正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4. 学生必须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
5. 每位学生必须提交独立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要求:理工科研究类论文一般不少于2万字,设计类一般不少于1.5万字;医科、文科类论文一般不少于1万字。每位学生还必须提交2000~2500字的中文论文摘要和8000~10000字符的英文论文摘要。允许学生用英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要求参照中文论文字数进行折算(每1万汉字对应4万英文印刷符号)。凡要求用英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需经院(系)同意,并报教务处备案。
6.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统一封面、统一格式。按照《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撰写论文,并装订成册,交指导教师评阅。
7. 答辩结束后,应将毕业设计(论文)等相关资料交院(系)存档。
六、答辩与评分
1. 答辩前,院(系)应组织对每个学生的论文和课题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审,由评审教师填写评审意见。评审教师必须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
称。评审教师与指导教师不得由同一教师担任。
2. 每个学生必须参加答辩。院(系)应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由院(系)教学主管或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主任。各专业可相应成立答辩小组。结合生产实际或科研任务的课题在答辩时可邀请有关同行、生产部门、科研院所单位的人员参加。
3. 答辩前,答辩委员会应制定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答辩小组必须认真执行。答辩时,除了向学生就课题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质询外,还应考核学生掌握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的研究方法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所付出的工作量。
4.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答辩小组写出评语。院(系)答辩委员会应综合指导教师意见、评审教师意见和答辩小组意见,给出最终成绩。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按A、B、C、D和F方式记载。成绩评定应坚持标准,各档成绩比例要从严掌握,A级比例不超过20%、B级以上(含B级)不超过80%。
七、资料保存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是反映学校人才培养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历史真迹,也是我校教学类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现实使用价值,又有历史与教育研究的价值,因此做好资料的保存归档至关重要。归档内容是指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含电子版)、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评语、设计图纸、实验报告和计算程序资料等毕业设计(论文)资料,院(系)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教学大纲、选题汇总表、工作总结报告等教学管理记录材料,由院(系)保存,保存期限不低于四年。涉及国家机密的课题应作为一定密级的档案妥为保存。
八、成果处理
毕业设计(论文)的发明属于职务发明,其知识产权属于学校。要十分注意发掘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的经济效益,努力使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并按有关法规进行成果的有偿服务和转让。
九、第二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十、本规定自2009-2010学年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具体操作细则由各院(系)自行制定并报教务处备案。
附件: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附件:
上海交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填写与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应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含电子版)、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评语、答辩提问录,以及图纸、实验报告和计算程序等资料。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蓝黑墨水或黑墨水填写。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审核签字后发给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标准装订:毕业设计(论文)封皮→内封面→任务书→学术诚信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中英文论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谢辞。
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 标题
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标题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 摘要
摘要是对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的凝练。其内容一般应说明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成果、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应注意突出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独到见解的部分。
3.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4. 目录
目录一般按三级标题编写(如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5. 绪论(引言)
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6. 正文
正文是主体,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理(工)科类正文一般包括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理论分析等。管理人文类学科的论文一般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应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7. 结论(结语)
结论(结语)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结论(结语)要简洁、明确,措辞应严密,且又容易被人领会;(2)结论(结语)应反映自己的研究工作;
(3)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因为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8. 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当遵循的学术规范。
9. 参考文献及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广博程度和可靠程度,同时能方便地把作者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的成果区别开来。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中外文献。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不可残缺的组成部分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如果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附录一般不要超过正文。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格式
1. 中文毕业设计(论文)一律采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简
化汉字书写,论文一律采用计算机排版、A4纸打印。论文要求语句通顺、论述严谨、程序和实验数据完整、齐全、规范、正确。
2. 毕业设计(论文)采用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统一封面。3.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主要为:中文题目及摘要,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居中(题目前、后各空一行),“摘要”为四号黑字体居中(摘要后空一行),摘要内容为五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二个字,单倍行距;摘要内容后空一行顶格输入“关键词”(小四号黑体字),其后为关键词(五号宋体字),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标点符号。英文题目及摘要,书写格式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论文题目为三号Times New Roman居中加黑,一律用大写字母;“ABSTRACT”为四号Times New Roman居中加黑, 摘要内容为五号Times New Roman,首行缩进二个字,单倍行距;“Key words”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黑,顶格书写,关键词五号Times New Roman,各关键词之间逗号分开。中英文摘要单独编页码。目录:“目录”为三号黑体字居中(前后各空一行),之后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绪论(引言):通常为第一章,标题为三号黑体字居中,内容为五号宋体,首行缩进二个字,单倍行距。正文:可分为几章,每章标题为三号黑体字居中,正文内容为五号字体,首行缩进二个字,单倍行距。结论(结语):通常为最后一章,标题为三号黑字体居中,内容为五号宋体,首行缩进二个字。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次序,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五号宋体,顶格书写,单倍行距。谢辞:标题为三号黑字体居中,内容为五号宋体,首行缩进二个字,单倍行距。
4. 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5. 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代
替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可不译成中文,英文人名按姓前名后的原则书写,如:CRAY P,不可将外国人姓名中的名部分漏写,例如:不能只写CRAY, 应写成CRAY P。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6. 量和单位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 3100~GB 3102-19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7. 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5.25MeV等。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8. 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编号方法,例如:
1.(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居中书写)
1.1(二级标题空两格书写序数,用四号黑体书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1.1.1(三级标题空两格书写序数,用小四宋体书写标题)(1)
(四级标题空两格书写序数,用小四宋体书写标题)
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须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2)、(3)„„的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a)、(b)、(c)…的序号,数字加半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9. 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
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用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采用页末注释时,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时,按各注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采用篇末注释时,按各注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列注号。
10. 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点,在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一编序号,也可以逐章编序,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
公式中分数的横分线要写清楚,特别是连分数(即分子和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线的长短,并将主要分线和等号对齐。在叙述中也可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行,用斜线分开表述。
11. 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表题用五号宋体加黑,表格内中文用五号宋体,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表格格式采用简明三线表。
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此外,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12. 图
毕业设计(论文)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五号宋体加黑),全文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先写分
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图应在描纸或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或用计算机绘图,电气图或机械图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坐标图:横纵坐标必须标注量、单位,坐标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五号宋体加黑。
13.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中括号“[ ]”中,以上标的形式标示。如“二次铣削[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五号宋体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14.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书写格式应符合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 [1 ] 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1:179-193.(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 [2] 程根伟.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M]//许厚泽, 赵其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32-36.(3)连续出版物
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年,卷(期).出版
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3] 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通讯[J].1957(l)-1990(4).北京:北京图书馆,1957-1990.(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4 ] 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5)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5]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6)电子文献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推荐阅读:
陕西省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09-17
陕西省省属重点本科与普通本科12-23
山东师范大学本科生体育行为偏好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的论文06-04
数学师范本科毕业生自我鉴定12-31
陕西省大学生村官07-16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10-08
陕西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06-15
陕西省历年大学生村官考试笔试真题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