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管理制度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借贷管理制度(精选8篇)

网络借贷管理制度 篇1

为加强本公司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作用,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及利用档案,为公司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文书档案归档制度

1.各部门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交行政部统一管理。

2.各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由兼职档案员(各部门内勤)收集、审定、整理、立卷。

3.归档的文件材料应齐全、完整、准确可靠(文件的正文与附件、印件与底稿、请示与批复)无缺页、破损现象。

4.下发文件不仅要在硬盘、软盘中保存留档,还应留有书面材料存档。

5.凡归档的文件必须留原件存档,书写整齐,用毛笔、蓝黑色钢笔、碳素笔抄写,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档案员有权退回原部门重新书写。

6.重要文件如部门需用可进行复印,但原件必须归档。

7.业务工作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参加会议带回的文件、一律交办公室统一登记、立卷、归档管理。

二、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1.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贯彻执行《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工作尽职尽责,自觉遵守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公司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编目、排列、上架、保管、借阅、鉴定、销毁、移交等工作。档案质量和工作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负责公司有关部门档案工作监督指导、业务培训工作。

4.负责档案库房各项制度的落实。

5.积极提供档案的利用,充分发挥档案利用效果,认真总结经验,为领导决策和机关各项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6.记录并妥善保存网络借贷业务活动数据和资料,做好数据备份。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的要求。借贷合同到期后应当至少保存5年。

三、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1.各部门配备一名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工作。

2.兼职档案人员要热爱档案工作,熟悉业务,工作认真负责,把好案卷质量关,按时完成兼管档案的任务。

3.兼职档案员应于次年2月底前,将整理好的档案向档案室移交。

4.严格执行各项档案管理制度。

5.接受本公司专职档案员的监督指导。努力学习档案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四、部门立卷制度

1.凡本部门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均属本部门立卷归档范围。

2.各部门兼职档案员,负责对本部门的文件资料进行收集、审定、整理、立卷。

3.兼职档案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及各项档案管理制度,按综合档案室提出的各项要求立卷,保证立卷质量。

五、档案保管制度

1.各门类档案由综合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配备档案员负责档案的保管工作。

2.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对各类档案应做到存放合理,排列有序,查找方便。

3.档案员对室藏档案材料要经常进行检查,对已到借阅期限尚未归还的档案材料,要及时跟踪追还,防止丢失。

4.库房要保持清洁卫生,温度要经常保持在14—24℃,相对湿度要保持在45—60%,防止危害档案的现象发生。

5.档案库房内做到“八防”即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定期检查。

6.库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停电时,一律用手电照明,不得使用易燃器具。

7、与档案库房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随时关好库房门窗,确保安全。

六、档案保密规则

1.档案工作人员要提高警惕性,遵守保密纪律,坚持原则,认真执行各项制度。

2.凡到综合档案室查阅档案者,都要认真遵守安全保密制度,严格履行档案查阅手续,档案原则上不准带出档案室,确需带出时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在指定时间内归还档案室。

3.查阅档案时,不得翻阅与查阅内容无关的文件材料、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档案室。

4.本公司工作人员不准将文件、材料带进公共场所和其他场所,不准带回家中,要及时交给档案管理部门。

5.对于违反保密规定,泄露国家公司机密或造成一定后果者要依据《保密法》的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其责任。

七、档案借阅制度

1.借阅档案要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制度,凡借阅者,应自觉履行借阅手续。

2.凡借阅档案,需经主管领导批准。外单位人员借阅档案,应持单位介绍信,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办理借阅手续,并在借阅期限内按时归还。

3.借阅人员对档案材料妥善保管,注意保密,不得以任何理由转借他人。

4.借阅人员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复印、抄写档案资料。

5.档案管理人员对归还的借阅材料要认真进行检查,确认档案材料完好无损时,方可办理归档手续。对摘抄、复制的档案材料,经认真核对,正确无误时,方能签字盖章。

6.一旦发现档案材料在借阅过程中被拆、涂抹或缺失等毁损现象,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八、其他

网络借贷管理制度 篇2

(一) 由于相关法律和监管政策缺失而引发的政策法律风险和监管风险。

目前, 我国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来专门约束和规范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业务活动, P2P网络借贷是网络化的民间借贷, 故可以寻找到一些关于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法规, 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在P2P网络借贷中得到适用。不过由于相关监管制度的缺失, P2P网络借贷平台很可能触及“非法集资”和“非法从事贷款业务”的法律底线。加之P2P网络借贷平台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使得大量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出现“跑路”的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整体质量。至今, 银监会和人行等部门虽然对P2P网络借贷的相关风险进行了提醒, 但是监管部门并没有出台具体的监管制度和措施, 甚至还未明确P2P网络借贷的监管主体。

(二) 由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不严和贷款者动机不纯而引发的洗钱风险。

我国《反洗钱法》目前还未涉及互联网金融领域, P2P网络借贷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成为洗钱的新场所。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尚未建立起晚上的客户身份识别机制和可疑交易分析报告机制, 在P2P网络借贷低门槛的情形下, 洗钱分子可轻易地成为其参与者, 把非法获取的资金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出借给借款人, 从而达到其洗钱的目的。

(三) 由于P2P网络借贷平台操作的不规范和技术投入不足而引发的操作风险和网络风险。

由于我国在P2P网络借贷方面的监管制度的缺失以及缺乏对P2P网络借贷平台操作模式的指导, 因而,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操作模式的成熟程度参差不齐, 即使是在同一模式下的不同平台各自运行的方式也大相径庭。由于P2P网络借贷平台操作的不规范和成熟度的显著不足, 由此提高了其操作风险, 这样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将难以长久持续发展。同时, P2P网络借贷需要由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作支撑, 一旦缺乏必要的资金对一同进行技术维护, 那么就可能是整个系统存在高位安全漏洞, 易受到黑客攻击, 同时用户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就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个人和平台的数据就很容易泄露, 会对个人权益造成极大的损害。

(四) 借款者和P2P网络借贷平台道德缺失而引发的信用风险。

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借款者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在我国, 完善的征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借款者在P2P网络借贷平台上融资时, 其个人信息和信用材料等都主要是由其自身提供, 然后再由P2P网络借贷平台通过认证这些材料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评级。但是, 在此过程中, 由于借款者道德的缺失, 很难保证其所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故极大可能蕴含着造假的可能性, 这就在无形中扩大了到期违约的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道德缺失而引发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 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怠于履行其对借款者进行信息审核的职责, 不能及时发现或则默许借款人在其平台上发布一些虚假借款信息, 更有甚者, 一些平台直接将其非法募集的资金高利贷出以赚取其中的利差。

二、对P2P网络借贷监管制度的探索

(一) 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对象

1. 监管主体

由于P2P网络借贷活动的复杂性和其不断创新性, 故而很难完全一一列举在P2P网络借贷监管制度中可能牵涉到的监管主体, 但这并不影响对其监管制度建立的总体把握, 现在仅就P2P网络借贷监管制度中的主要监管主体进行简单介绍:

(1) 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早在2014年5月国务院就已明确表态将P2P网络借贷监管归口到银监会, 所以在未来建立P2P网络借贷监管制度时银监会应当积极的参与其中, 切实承办好国务院交办的事项, 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于P2P网络借贷的监管, 银监会必须重视对P2P网络借贷活动的整体风险的把握、防范和化解, 坚持以风险为主的监管内容, 并努力改进对P2P网络借贷监管的方法和手段, 提高监管水平。要多多学习和借鉴国外在这方面成熟的监管经验, 注意促进P2P网络借贷风险內在机制的形成和内控效果的不断提高, 逐步提高自身监管的透明度。对P2P网络借贷监管设限必须要科学、合理, 减少一切不必要的限制, 要高效的使用监管资源, 促进P2P网络借贷的稳定和发展。

(2) 中国人民银行。人行在我国是金融宏观调控的主体和金融监管的主体之一, 对于我国的金融安全的维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P2P网络借贷做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之一, 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繁荣具有重大影响, 因而, 人行也就理所应当参与到P2P网络借贷监管制度中, 并发挥积极作用。

(3) 工商管理部门。任何公司的设立都必须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向工商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 而后才能成立,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设立也不例外, 必须要向工商管理局申请注册。虽然现在工商管理部门已经取消了对公司的年度检查制度并改为公司的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但这一制度依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公司经营情况的了解和监督, 故工商管理局依然有其在P2P网络借贷监管制度中存在的必要性。

2. 监管对象

(1) P2P网络借贷平台。在整个P2P网络借贷的过程中, P2P网络借贷平台起着连接投资人和借款人的纽带作用, 发挥的功能也最为重要。但是其存在的高风险性容易引发各种问题的发生, 甚至可以在一定层面上说, 没有P2P网络借贷平台即没有P2P网络借贷的存在, 因而由于其基础性的作用, 对其进行监管应当是必要的。整个P2P网络借贷监管制度的建立以及其成熟程度在对平台的监管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的措施的优劣决定了P2P网络借贷监管制度整体的质量。

(2) P2P网络借贷的投资者。对于投资者进行监管来说, 其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应当是监管的重中之重。在监管措施的设置上, 我们不能对投资者设立过高的投资门槛, 但是应当要求其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所使用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加以说明, 防止投资人利用P2P网络借贷这一新兴渠道进行洗钱的活动。

(3) P2P网络借贷的借款人。借款人的信用和还款能力决定了整个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水平, 所以必须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核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管措施。同时, 为了规范P2P网络借贷资金流向, 对于借款人所借资金的用途也应当建立审核机制, 但要求不能过于苛刻, 否则便失去了P2P网络借贷的自身优势。

(二) 具体的监管措施

1. 建立并健全完善的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市场准入制度。

现阶段, 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在这方面的规定尚未出台, 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大量公司涌入到P2P网络借贷市场中来。这些公司的注册资本大小不一, 实际资产也相差甚远, 大多数的公司抗风险能力差, 容易引发整个P2P网络借贷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对于P2P网络借贷的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 应当要求P2P网络借贷平台在成立时如同其他公司成立一样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虽然我国《公司法》已经取消了普通法人的最低注册资本制度, 但是对于金融行业的公司依然保留了此制度, 同样作为互联网金融参与者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也应当有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此外, 在我国从事金融行业还必须要具有相关牌照和经过特殊机构进行的批准, 既然国务院已经将对P2P网络借贷监管归口到银监会, 那么毋庸置疑未来P2P网络借贷的牌照应当由银监会就行发放,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成立也应当经过银监会的批准。

2. 加大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的规范性指导和监管。

长期以来, 我国的监管部门对被监管者主要以审慎性监管为主以行为监管为辅, 鉴于P2P网络借贷市场的现状, 我们应当改变监管思路, 将审慎性监管和行为监管齐头并进, 双管齐下加大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行模式的指导和监管, 以期规范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行为。经侦部门应当注意P2P网络借贷市场中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从事贷款业务”、洗钱的行为, 防止P2P网络借贷平台及其参与者触及法律的红线, 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为。

3. 建立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信息的强制披露机制。

当下部分平台故意隐瞒其自身的运营信息, 大部分投资者对平台的信息了解较少, 当平台自身运营情况出现恶化的情况下, 会极大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此外, 此机制的建立还能使监管部门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对平台进行监管, 了解我国当前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P2P网络借贷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4. 要求P2P网络借贷平台建立完善的客户身份信息识别机制和可疑交易分析报告机制。

在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尚未建立完善的上述两个机制前, 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着大量的洗钱活动的可能性, 因而建立这两项机制已经迫在眉睫。而且完善的客户身份信息识别机制和可以交易分析报告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能进一步提高P2P网络借贷市场参与者的信用等级, 降低整个市场的信用风险。

5. 合理引导P2P网络借贷市场资金的流向。

金融关乎国计民生, 合理引导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向, 稳定金融市场的稳定繁荣是监管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人行应当加强对P2P网络借贷市场资金的流向, 既要避免资金被用于那些非法用途, 还要避免资金流向与国家经济产业发展政策相违背的行业和个人手中。

6. 在我国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

完善的征信体系的建立不但对于P2P网络借贷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整个金融行业也具有非凡的意义。鉴于我国征信制度的缺失以及征信数据来源范围的狭小, 因而对于金融参加者的信用评级极不准确, 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由此观之, 要实现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应当成为重点措施之一。

摘要:自2007年6月我国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诞生以来,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随着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发展, P2P网贷平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加之其本身在操作和运行过程存在的高风险性, 因而对其进行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在现有P2P网贷平台监管制度缺乏的情况下, 笔者试图针对P2P网贷平台操作和运行中的风险性, 在明确监管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具体的监管措施, 以期达到规范P2P网贷平台和降低其所带来的风险的目的, 以此促进其进一步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监管

参考文献

[1]彭冰.P2P网贷与非法集资[J].金融监管研究, 2014 (6) :13-25.

[2]卢馨, 李惠敏.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管控[J].改革, 2015 (2) :60-68.

网络借贷管理制度 篇3

摘 要:P2P网络借贷平台是新兴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民间小额借贷相结合的产物。P2P网络借贷平台2007年开始进入我国,自2013年以来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截至去年底,我国已经超越英美,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P2P网贷市场。但是在我国,平台因为定性不明、法律监管缺失、自身管理不善等问题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金融秩序及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及监管措施显得迫在眉睫。而在这方面美国已出台了相对完善的监管措施及配套制度,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现有问题的分析,结合对美国P2P监管制度的研究,提取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规制措施,以期对我国P2P监管制度加以完善。

关键词:P2P;借鉴;法律规制

一、美国P2P监管制度研究

1.监管机构

目前,美国针对P2P平台的监管主体涉及联邦与州的多个监管部门,包括证券交易委员会、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联邦贸易委员会、美国司法部、各种联邦银行监管机构及上述机构在各州所对应的部门。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是P2P行业的监管主体,SEC和州的证券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证券法》的强制信息披露要求和反欺诈条款来保护投资者,所有P2P公司都要求在SEC注册成为证券经纪商,此外还需在选定的州证券监其依据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对全国和各州的证券发行、证券交易所、证券商、投资公司等拥有依法行使管理和监督的权力。除此以外,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可以监督并制止贷款合同中的不公平和欺骗行为,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P2P平台的关联银行承保并监督借贷款项。

2.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

SEC在把中介机构发行的票据拟制为证券法中的证券的前提下,运用了大量的证券类法律、贷款相关的法律以及消费者保护相关的法律对P2P行业进行了规制。P2P平台开展金融服务,必须遵守《真实借贷法案》、《信贷机会平等法案》、《公平信用报告法》等金融法律。其次,网贷平台的业务全部通过互联网办理,需遵守电子商务相关法律,包括《资金电子转账法案》《电子签名法案》、《个人隐私及数据安全法》等等。除此之外,平台须遵守各州的相关法律。因此在美国,P2P平台受到横向以及纵向的法律规定的限制,在规制平台的同时,也降低了平台的借贷风险。

3.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

在把P2P纳入监管后,依据《证券法》规定,P2P平台必须在美国证券交易交易委员会(SEC)注册登记。P2P平台必须履行非常严格和完整的注册程序,它的注册文件和补充材料包含着相当广泛的信息,例如平台的运作模式、经营状况、潜在的风险因素、管理团队的构成和薪酬体系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而从项目来看,P2P平台需要将每天的贷款列表提交给SEC,即平台必须持续不断地发行说明书补充说明出售的收益权凭证和贷款的具体细节以及风险揭示,投资者可以在SEC的数据系统和网站查到这些数据。这个要求有些时候显得过分,但是,全面的信息披露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美国P2P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1.推进法律法规制订,明确P2P平台法律性质

在对P2P平台的监管上,SEC最先通过将中介机构发行的票据定性为《证券法》规定的证券,然后将其纳入监管范围,进而运用大量的现行法进行规制。对P2P法律定性不明,其监管也会陷入混乱的境地。对此,给予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明确的法律地位迫在眉睫。我国现行的专门针对P2P行业出台的规定主要是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于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官方的公开表态。现行的民法刑法等法律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法律红线,为纠纷解决提供一定的依据。但是P2P这一行业涉及到的主体十分广泛,更涵盖了金融法律等行业领域,因此要完善相关立法,才能从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对这一行业进行合理引导和监管。

2.建立必要的行业准入门槛

绝大多数P2P机构注册为公司,因而应当首先符合《公司法》的设立标准。然而《公司法》经过最新修改之后,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同时也取消了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五百万元的规定。如果以新《公司法》对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规定,资本进入门槛太低会造成一大批劣质服务水平低下的 PP2 网贷公司相继成立,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行业准入门槛。

3.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了美国P2P借贷风险与成本,促进了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独立的个人信用管理机构,原则上应市场化运作。同时要推行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全国联网,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个人信用数据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个人信用体系,在促进P2P行业稳健发展的同时,对于社会经济的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巨大的促进意义。

P2P借贷是金融领域的新生事物,势必会在诸多方面对传统金融模式进行突破。正是由于P2P和传统的金融模式存在极大差别,就免不了“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国家不能指望平台自身能够自我完善,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出台配套法律规定以进行监管,同时要有正确的政策加以指引,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行业风险,提高行业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于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 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2005]第 3 号.

[3]李愛君.《民间借贷网络平台的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 年第 5 期,第 27-28 页.

[4]李雪静.《国外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 年第 7 期,第 101-104页.

网络借贷管理制度 篇4

为规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那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深银联

业务规则与风险管理

(一)依据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为出借人与借款人提供直接借贷信息的采集整理、甄别筛选、网上发布,以及资信评估、借贷撮合、融资咨询、在线争议解决等相关服务;

(二)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格条件、信息的真实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必要审核;

(三)采取措施防范欺诈行为,发现欺诈行为或其他损害出借人利益的情形,及时公告并终止相关网络借贷活动;

(四)持续开展网络借贷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活动,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引导出借人以小额分散的方式参与网络借贷,确保出借人充分知悉借贷风险;

(五)按照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要求报送相关信息,其中网络借贷有关债权债务信息要及时向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报送并登记;

(六)妥善保管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料和交易信息,不得删除、篡改,不得非法买卖、泄露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

(七)依法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接受反洗钱监督管理;

(八)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范查处金融违法犯罪相关工作;

(九)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工作;

(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工商登记注册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义务。

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条 [禁止行为]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下列活动:

(一)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三)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四)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五)发放贷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七)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

(八)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九)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十)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十一)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

(十二)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十一条 [实名注册]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与借款人应当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核实的实名注册用户。

第十二条 [借款人义务] 借款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用户信息及融资信息;

(二)保证融资项目真实、合法,并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贷资金,不得用于出借等其他目的;

(三)按约定向出借人如实报告影响或可能影响出借人权益的重大信息;

(四)借贷合同及有关协议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三条 [借款人禁止行为] 借款人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欺诈借款;

(二)同时通过多个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或者通过变换项目名称、对项目内容进行非实质性变更等方式,就同一融资项目进行重复融资;

(三)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以外的公开场所发布同一融资项目的信息;

(四)已发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中含有本办法第十条所列内容,仍进行交易;

(五)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从事的其他活动。

第十四条 [出借人条件]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应当拥有非保本类金融产品投资的经历并熟悉互联网。

第十五条 [出借人义务]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身份等信息;

(二)出借资金为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

(三)了解融资项目信贷风险,确认具有相应的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

(四)自行承担借贷产生的本息损失;

(五)借贷合同及有关协议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六条 [线下业务] 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

第十七条 [风险控制] 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控制同一借款人在本机构的单笔借款上限和借款余额上限,防范信贷集中风险。

第十八条 [网络与信息安全] 深银联网络借贷机构应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相关规定和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和等级测试,具有完善的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以及灾难恢复等网络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建立信息科技管理、科技风险管理和科技审计有关制度,配置充足的资源,采取完善的管理控制措施和技术手段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健运行,保护出借人与借款人的信息安全。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记录并留存借贷双方上网日志信息,信息交互内容等数据,留存期限为5年;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评估,接受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安全检查和审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成立两年内,应当建立或使用与其业务规模相匹配的应用级灾备系统设施。

第十九条 [募集期管理]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置募集期,最长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第二十条 [费用分配] 借款人支付的本金和利息应当归出借人所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与出借人、借款人另行约定费用标准和支付方式。

第二十一条 [征信管理]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加强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征信机构等的业务合作,依法报送、查询和使用有关金融信用信息。

第二十二条 [电子签名] 各方参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需要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电子签名、电子认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法律效力。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使用第三方数字认证系统,应当对第三方数字认证机构进行定期评估,保证有关认证安全可靠并具有独立性。

第二十三条 [档案管理]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记录并妥善保存网络借贷业务活动数据和资料,做好数据备份。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的要求。借贷合同到期后应当至少保存5年。

第二十四条 [业务暂停与终止]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暂停、终止业务时应当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通过官方网站等有效渠道向出借人与借款人公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暂停或者终止,不影响已经签订的借贷合同当事人有关权利义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因解散、被依法撤销或宣告破产而终止的,应当在解散、被撤销或破产前,妥善处理已撮合存续的借贷业务,清算事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破产隔离]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清算时,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分别属于出借人与借款人,不列入清算财产。

第四章出借人与借款人保护

第二十五条 [借贷决策]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代出借人行使决策。每一融资项目的出借决策均应当由出借人作出并确认。

第二十六条 [风险揭示及评估]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向出借人以醒目方式提示网络借贷风险和禁止性行为,并经出借人确认。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对出借人的年龄、健康状况、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尽职评估,不得向未进行风险评估的出借人提供交易服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出借人实行分级管理,设置可动态调整的出借限额和出借标的限制。

第二十七条 [客户信息保护]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加强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管理,确保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采集、处理及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资金存管机构、其他各类外包服务机构等应当为业务开展过程中收集的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保密,未经出借人与借款人同意,不得将出借人与借款人提供的信息用于所提供服务之外的目的。

在中国境内收集的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的储存、处理和分析应在当中国境内进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向境外提供境内出借人和借款人信息。

第二十八条 [客户资金保护]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第二十九条 [纠纷解决] 出借人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之间、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借款人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之间等纠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自行和解;

(二)请求行业自律组织调解;

(三)向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网络借贷管理制度 篇5

浙江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

实施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本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保护出借人、借款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根据《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16〕1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在浙江省(宁波市除外)内注册并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适用本实施办法,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浙江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金融办”)、浙江银监局共同牵头,会同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省公安厅、省工商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通信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本省引导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规范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推进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规范发展与行业管理相关工

案登记权限下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配合做好受理、初审等工作。省金融办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

拟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10个工作日内携带完整材料,通过工商登记注册地县(市、区)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申请备案登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应当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交的备案登记材料齐备时予以受理,并报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备案登记手续。备案登记不构成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等具体细则另行制定。

第九条

省金融办根据《暂行办法》和本实施办法等规定,指导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对已备案登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开展评估分类,并及时将备案登记信息及分类结果在官方网站或指定媒体上公示。

第十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完成备案登记后,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

第十一条

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的机构,应当在经营范围中实质明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二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工商登记注册地县(市、区)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报告并进行

第十七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对出借人的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尽职评估,不得向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评估不合格的出借人提供交易服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出借人实行分级管理,设置对应的出借限额和出借标的限制。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对借款人的年龄、身份、借款用途、还款能力、资信情况等进行必要的审核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借款人实行分级管理,避免向不合格的借款人提供交易服务。

第十八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业务活动经营管理信息披露专栏,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开展信息披露。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及时将信息披露公告文稿和相关备查文件,通过工商登记注册地县(市、区)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报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并置备于机构住所供社会公众查阅。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承担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机构监管职责,包括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规范引导、备案管理和风险防范、处置等。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承担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行为监管职责,配合本级人民政府做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机构监管和风险处置等工作。

省金融办应当及时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重大风险及处置情况报送省人民政府、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

第二十三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发生下列情形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工商登记注册地县(市、区)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报告:

(一)因违规经营行为被查处或被起诉;

(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境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行为;

(三)监管部门等要求的其他情形。

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报送本级人民政府、省金融办、浙江银监局。

第二十四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每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和经营合规等重点环节的审计、聘请律师事务所进行合规性审查、聘请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进行测评认证,并在本结束后4个月内,通过工商登记注册地县(市、区)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报送审计报告、经营合规等重点环节审计报告、合规性审查报告、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报告。

第二十五条

在外省已备案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在浙江省内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在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工商登记注册地县(市、区)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告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提交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和总部机构备案登记文件的复印件,并接受监管。

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发现外省分支机构在本辖区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但未获告知的,应及时在官方网站或指定媒体上向社会公示并进行风险提示。

第六章

第二十九

宁波市人民政府应根据《暂行办法》,参照本实施办法制定宁波市实施办法,并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三十条 本实施办法自

网络借贷管理制度 篇6

2015年12月28日对于P2P行业乃至P2P衍生行业而言均是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在这一天里,行业期盼已久的监管细则终于与大家见面了。随后,读者纷纷针对其发表言论,有对《办法》中监管条款到位的称赞,对其中各项禁止行为的详解,但是同时却也有对P2P平台出路的担忧,认为《办法》的出台,虽然使P2P定位和P2P监管明确了,但是系列禁止行为的推行会将众多P2P平台推向死亡之路。与此同时,也有读者问,此种环境之下,网贷基金何去何从?通过对《办法》的逐条解析,笔者认为对于P2P行业和P2P衍生行业的发展而言,利远大于弊。从很多条款的细则深处去剖析,政府对P2P这类金融创新是秉持着至始至终的大力支持,有些条款名为禁止,实则是正式给予了P2P平台某些方面巨大发展空间。

一、对《办法》关键点解读

通过对《办法》条款的逐条剖析,笔者认为《办法》中对行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几个关键点是行业定位、业务模式、投资人准入要求和风险管理四方面。

(一)定位——“信息中介”的行业定位给平台生机

从《办法》的文件题名笔者们就可以看出,从此以后P2P平台将回归到平台的定位,它仅仅只是作为信息中介机构而存在。多数人认为仅仅这一条就能将很多P2P平台逼入绝路。其实不然,这一条恰恰是P2P平台的生机。排除掉成立初衷就是骗局的平台,真正在做网络借贷这件事的平台如果定位为信息中介的话,虽然它有对债权真实性把控的义务,但是对债权本身是没有赔偿责任的,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避免平台资金池、自融等行为,另一方面何尝不解决P2P平台来自投资人的追责压力,项目投资当然有风险,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本息保障,平台和债务关系本身是脱离的,对于P2P平台健康发展而言,此种模式抗风险能力更大。

(二)业务模式

1、允许线下风控,禁止平台线下承接业务

当前我国众多P2P平台在全国各地有分店或者加盟商,尤其是从事车贷、房贷等抵押业务的P2P平台,这些平台业务的贷前资料审核和贷后跟踪的任务大部分归属到当地的线下门店。《办法》中第十六条指出“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

从该条款可以看出,P2P平台在全国各地所设臵的线下门店的主要职能需要向资料审核、风险管理等方面转变,而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碰触业务资金的模式需要改变。

2、“禁止从事其他业务”意味多元化经营的各类业务需要隔离平台定位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办法》中第十条禁止行为中有四点是禁止平台代理或从事网络借贷以外业务,这也意味着从事多元化经营的P2P平台的主要整改方向是业务隔离。

对于企业而言,当具有足够实力的时候,多元化经营扩展是必然,但是业务扩展就得做到各种业务都是合规的,形成各业务与各业务之间独立核算的布局,《办法》之所以禁止平台从事信息中介以外的业务是因为办法是因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这个业务而制定的,不同的业务和行业有不同的规则,有不同的监管主体和政策。当前多元化经营的P2P平台的整改方向是将这些业务均独立处理,不符合独立开设条件的某些业务需要关闭。

3、“期限拆标”明令禁止,“是否允许金额拆标”待进一步政策 对于P2P平台的健康发展而言,“禁止期限拆标”有利于平台长期发展。前期众多由于挤兑发生跑路或者倒闭清算的P2P平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期限拆标导致资金流出现问题,如果标的期限是一一对应是不会存在挤兑问题的。因此,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是平台、还是投资者而言,“禁止期限拆标”都是必须的。此外,《办法》中提及网络借贷金额以“小额”为主,并且控制同一借款人在本机构的单笔借款上限和借款余额上限,而这个上限具体规定还没有具体制定,所以是否可以进行金额拆标还待政府进一步政策。整体而言,无论是否禁止金额拆标,都将综合考虑P2P平台的承受能力以及投资人的投资风险。

(三)投资人准入——投资人准入门槛的设置令行业更加健康 中国P2P现今3000多家,大部分平台对于投资人是没有准入门槛的,而《办法》中规定了投资人必须实名认证,投资人必须拥有互联网风险意识且具备投资经验。此项条款被写入《办法》中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勿说P2P行业,就是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存在投资风险的,没有风险意识就匆匆进入这个市场,一方面自己的资金没有保障,另一方面可能引发甚至提升平台的趋利心理,一些手段可能导致投资人信息不对称造成严重的资金损失,此外,从投资人的心理角度来看,多数庞氏骗局得以最终无法收场或多或少跟大部分投资人的风险意识薄弱相关。因此,投资人准入门槛的设臵能更好地降低资产端的不良资产,从而令行业更加健康。无论是从投资人角度还是整个行业秩序的角度而言,《办法》中写入这一条也是情理之中。

(四)风险管理

1、对“贷后管理”的明确要求可以降低债权违约情况

《办法》对平台“贷后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借款人及时提供融资项目进展信息,平台及时披露融资资金运用情况、借款人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借款人还款能力变化情况等。对于投资人而言,这些要求显然能更大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对称,无论是投资前还是投资后都可以对项目进行较为真实的风险分析。另一方面,对于借款人而言,这些要求真正实施起来,由于风险提前报备而获得一些投资人的信任和谅解,从而降低应对风险的压力。

整体而言,“贷后管理”的明确要求写入《办法》中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投资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债权违约情况。

2、“去担保和本息保障”,资金保障方式仍然可存

《办法》出台后,读者对于其中提及的“去担保”表示比较担忧,尤其是站在平台运维的角度看时。然而,“去担保和本息保障”并不意味去除一切保障方式,风险准备金、抵质押、第三方担保等投资人资金保障方式仍然可以存在。

首先,原来平台所谓的“本息保障”只不过是一句空话,并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也是办法中要求禁止虚假宣传的要求。此外,不进行本息保障实际从侧面强调了平台的信息中介定位。

其次,平台的“去担保”仅仅只是去平台自身担保,并不禁止拥有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或者担保人给项目提供担保,也不禁止平台存在风险备用金。这从《办法》的第三十六条的“借款人、出借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资金存管机构、担保人等应当签订资金存管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中出现“担保人”,第四十三条中出现“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以及三十一条中要求披露信息中包括“代偿金额”可以看出。

综上所示,“去担保和本息保障”并不意味着去一切项目保障方式,对于平台而言,仍然可以通过“风险准备”、抵质押业务、第三方担保等方式对投资人进行项目的风险管理。

二、从《办法》看网贷基金将行之路

星火钱包作为P2P的机构投资者近期也经常被问到网贷基金未来的出路问题。在这里,笔者从网贷基金的定位以及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剖析。首先,《办法》是针对网络借贷业务而制定的管理办法,网贷基金作为P2P的机构投资者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P2P,因为它并不直接触碰资产端。因此想要明确网贷基金的定位还待国家进一步的政策出台。

(一)《办法》对网贷基金的影响作用

虽然《办法》对于网贷基金的定义尚未明确,但不可否认的是,《办法》的出台对网贷基金的发展亦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

首先,它有利于网贷基金运营机制的完善。《办法》中十分重视参与方在信息方面的披露,总体表现在融资项目与经营管理两方面:融资项目上,融资项目信息资料审核与融资项目分级管理系统的完善,将使得网贷基金的债权标的更加透明清晰,投资风险等级更加明确;经营管理上,对借款人与投资人进行资质审核与信用评级、出具两者的资金审计报告、进行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审计财务报表、建设信息安全制度与信息报送制度,这让网贷基金对债权平台的了解更为透彻,底层资产更加优质,更有利于网贷基金建立更完善投资体系,从而降低投资和风险管理的运维成本。

其次,有利于网贷基金的风控体系的真正落实。随着《办法》的落实,从中央到地方,将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信息披露、风险管理、数据报送、舆情监测以及中央大数据库,这对于网贷基金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一方面通过资源共享,网贷基金可以完善自己的征信评估体系,从而降低债权标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网贷基金可以完善自己的风控体系,风控能力更为强大,违约风险率将极大降低。对于行业而言,影响意义深远厚重。

(二)网贷基金发展未来两大发展方向

在目前尚未明确政府对网贷基金定位的前提下,网贷基金有两种发展可能:

1、与P2P平台同等定位。假设国家将网贷基金纳入网络借贷范畴,网贷基金将向网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本质上而言,网贷基金相较于原来的P2P而言更倾向于信息中介服务,从《办法》的个条款看,网贷基金未涉及其中任何禁止项,因此向信息中介机构转型难度更小。

2、定位于资产管理机构。假设国家将网贷基金纳入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范畴,将其定位为互联网资产管理机构,那么网贷基金需要往专业型的理财机构发展,无论是接受传统的金融机构和政策的监管还是新行业政策监管,其具体发展要求需待国家进一步的相关政策出台。

网络借贷管理制度 篇7

一、指标确定与样本选取

(一) 风险指标确定

P2P网贷平台的内部可控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操作风险、运营风险、投资风险等内部风险。本文选取了杠杆指标 (L) 、分散度指标 (D) 、流动性指标 (L) 及透明度指标 (T) 指标四个基本覆盖平台可能的内在风险的LDLT指标衡量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

(1) 杠杆指标:表示平台风险承受能力高低的指标, 杠杆积分越高, 平台资金杠杆越小, 风险承受能力越强。

(2) 分散度指标:表示平台借款和投资资金分散情况的指标, 分散度积分越高, 借款人和投资资金分布就越分散, 风险集中度越小, 平台风险相对就越低。

(3) 流动性指标:表示投资人在平台投资资金回收时间长短的指标, 流动性积分越高, 平台投资回收本金时间越短, 能更灵活的退出, 平台变现能力越强, 应付挤兑风险能力越强。

(4) 透明安全度指标:表示平台信息透明度的指标, 透明度得分越高, 平台的信息越开放、越透明, 安全系数越高, 对借款人的审核就越详细, 引发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小。

(二) 样本选取

本文数据主要通过来源于“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的2016年月度网贷平台发展指数评级报告。考虑到平台运营的时间和数据的有效性, 笔者选取了离成文时间较近的2016年1月-7月的数据。但由于网贷之家的数据都是分月数据, 没有累计评价数据, 而平台是发展, 相应的月度数据动态变化, 所以, 本文所选的数据是在“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对外发布的月度网贷平台发展指数评级报告中的数据的基础上, 进行综合平均, 并剔除数据不连续的平台, 将综合平均发展指数排名前30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具体见下表1。

二、实证分析

(一) 构造层次结构模型

由于实证分析通过确定LDLT指标的权重, 使得出的结果能准确反映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操作风险、运营风险和投资风险。本文构造的层次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二) 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AHP比例标度表对我们选择的中间层要素与LDLT指标进行重要性比较, 然后构造判断矩阵。 (见矩阵1-6)

(三) 确定LDLT指标要素权重

以上6个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到LDLT指标要素对P2P风险决策目标的权重分别为:杠杆指标 (L) :0.0973;分散度指标 (D) :0.3684;流动性指标 (L) :0.2522;透明度指标 (T) :0.2821

(四) 确定P2P网络借贷平台综合得分

根据Yaahp10.3的分析结果, 可以看到杠杆指标、分散度指标、流动性指标及透明度指标权重分别是0.0973, 0.3684, 0.2522, 0.2821。根据总风险得分计算公式R=∑λi Ri (i=1, 2, 3, 4) , 将得到权重代入, 得到综合得分R。各平台综合风险控制水平得分如下表。

三、结果分析

总体上来看, 模型的分析结果基本可以反应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水平, 得分越高的平台风险越小, 风控能力越强。总体来看, 综合水平超过70的有拍拍贷、微贷网2家;而银湖网、金开贷、珠宝贷3家综合水平得分在40-50之间。对比上述平台, 发现综合水平得分60分以上平台的风险状态整体良好, 暂时没有爆发大规模风险的可能。得分50-60分间的平台整体上风险状况正常, 但都存在部分问题与风险, 需加以关注。得分40-50分间平台的风险已显现, 部分平台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风险, 需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四、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的思考

(一) 优先发展本地区业务

由于大多数平风险管理能力较弱, 为避免高的运营成本, 平台不适宜在较大的区域内开展业务。网贷平台应当优先发展本地区业务, 逐步向外拓展。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还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合作。

(二) 利用网络力量, 防范信用风险

首先可以充分利用社交网络, 扩展信用评分数据来源。随着社交工具的网络化, 可将社交网络上保留的大量个人信息, 包括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圈内人的评价等纳入到信用评价体系中。其次, 可建立行业内黑名单共享机制, 既有助于平台审核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也能对借款人产生压力, 大其还款意愿。

(三) 借助外部力量, 加强风险管理

与村镇银行合作, 解决项目的担保问题以及资金托管问题, 弥补了网贷平台的不足, 保障资金的安全, 大大降低网贷平台的信用风险。与电商合作, 介入供应链融资, 既能解决电商客户的融资问题, 还能有效降低P2P网贷的信用风险。

(四) 加强网络技术, 保护数据安全

为了避免运信息技术风险变现, 以及随时而来的损失, 网贷平台应加大网络安全的投入, 提高网站的安全性。购买服务器, 委托电信运营商处托管;配备不间断电源, 确保不断电, 保证数据传输顺畅。设置双重存储设备, 对数据进行备份;组建专业技术团队进行系统开发与维护。

参考文献

[1]黄震.P2P网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经济导刊, 2012年Z3期

[2]张志强.当前我国P2P信贷现状及发展对策[J].华北金融, 2013, 07

信息中介模式下的网络借贷 篇8

本文讨论的是新型的借贷原理和工作实践,在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传统银行类的借贷中介机构工作原理作简要梳理。

信用中介模式下的借贷

借贷自古以来就有。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人们之间的借贷行为由专门的中介机构来完成,从古老的典当行、钱庄逐步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商业银行。这类中介机构存在的基础是信息不对称,赚取的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利差,所依赖的核心能力是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能力、存款人和贷款人之间资金期限错配的管理能力。这种以银行为主要借贷类金融中介的业态形式在数百年间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社会的信用、货币、经济运行中心。

当然,这种以银行为主的借贷类金融中介,在发展过程中也积聚了大量问题,主要表现在风险集中在银行体系内。由于此类机构赚取的是利差,且不能有效地分散风险,继而在盈利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的风险,在经济周期下行调整过程中,不断有银行危机爆发,甚至发展成经济危机,最终以全社会买单的形式来消化银行业内在的风险。

银行类借贷机构的服务还有一个重要缺陷就是,他们以自己(金融中介)为中心,以自身对风险的认知为基础开展工作,而并不完全以借款人、投资人(存款人)为中心提供金融服务,不能识别更广维度的风险,当然也就不能提供更多的风险解决方案。在全世界飞速科技化、民主化的浪潮中,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工作方式与“去中心化”的社会运行方向产生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种矛盾也成为新型借贷机构乃至金融行业演变的重要背景和驱动力如图一。

信息中介模式下的借贷

2012年以来,以P2P(PEER TO PEER)为主的的网络借贷模式迅速发展。我们关注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未来的P2P是信用中介的路径还是信息中介的路径,信息中介的路径是简单的信息中介还是要完成信用中介的功能以及如何完成。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都涉及到借贷这个古老而又新颖的业态的未来,甚或影响到世界。我们来分析下信息中介模式借贷下的原理、路径和资源配置。

路径1:P2P仍然沿用类银行信用中介的借贷原理

目前绝大多数网络借贷机构仍然在采用类银行信用中介的原理,在借款人、投资人的来源方面依靠了网络的方式。在借款人端,基本依据借款金额大小或借款类型复杂程度来匹配线上线下资源;投资人端聚焦于长尾用户形成集聚;平台形成风险管理模型,利用各种资金错配、第三方担保或者自己担保等刚兑方式来平衡投融两端,盈利方式仍然是借贷的价格差。这种P2P作业方式最核心的原理并未改变信用中介的原理,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处理方式基本与银行一致,平台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但不具备真正走向未来的价值。

处于这种状态的网络借贷企业众多,他们的归宿是可能收购一家银行或者被银行收购,或者像LENDING CLUB那样在银行模式基础上借助网络创新一些业态形式,即在传统模式上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这些可能是比较好的结果。其他不具备很强的经营能力或资源能力的网络借贷企业将会逐步被并购或经营不善退出竞争。这其中有些比较迷惑人的新公司,过往并没有太多线下业务的积累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爆发的规模很大,他们基本上采取的是比较野蛮的“资金池”的成长路径。我们认为大多数这种公司除了滥竽充数、无知无畏,更多的是对行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作用。

路径2:纯信息中介模式下的网络借贷

世界上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公司ZOPA,采取的是点对点撮合方式的借贷交易,通过线上发展借款人、投资人,平台不承担信用风险,不承担投资者的损失风险,也不为投资人、借款人之间进行资金的错配管理。这类业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形成比较纯粹的网络借贷,在网络方向的应用深度上会有比较大的进展,比如网络特征为“自组织”“自定义”“自传播”等。但是,这类公司在解决风险的跨期问题、收益问题、资金安全问题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意味着金融的核心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ZOPA这类公司也因此没有成长得特别快。这当中隐含的潜台词是:网络借贷公司如果不能完整地形成借贷闭环,不能完整有效地提供金融服务,是否可以长期发展?

路径3:采取信息中介的模式完成信用中介的功能

中国金融监管层的意见是不鼓励P2P网络借贷行业采取信用中介的工作原理,建议采用信息中介的方式。我们暂且不论这是为了保护传统金融行业还是鼓励创新,还是打着鼓励创新的旗号保护传统,各种利益主体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博弈,不断演化行业的表现形式,直至业态稳定下来。

从上文论述来看,网络借贷无论信息中介程度多高,都需要完成信用中介的功能才可能形成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但又不能采取类银行的方式。那么,如何做?我们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用信息中介的模式完成信用中介的功能的业务循环。下文我们以深圳钱来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举例说明:

1.通过各种促进信息对称的技术,不断最大化地对称投融两端金融行为乃至社会行为;

2.平台建立复杂的撮合交易系统;

3.平台不再以息差为主要收入,借贷双方借贷成本一致,摩擦交易成本趋于更低。

1.通过更多的风险识别技术,将不同的风险定价完全分散到产品组合中;

2.利用更多的风险缓释方案覆盖潜在的坏账,打破刚兑但更合理地保障投资人的本息安全;

3.根据投资人资金流动性需求选择不同的投资组合;

4.借贷双方自主选择交易方式。

钱来网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在13个城市服务了上万个小微企业主、60万的投资者,验证了采用信息中介方式完成信用中介功能的新型借贷模式。这类模式健康成长会有效地促进借贷双方成交、风险分散,形成更广泛的“去中心化”的新型金融机构,大大消减了传统银行的内生弊病(资本金消耗、巴塞尔协议监管条件、风险集聚、周期性危机、客户有效需求辨识不足等)。

钱来网及作者在网络借贷的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心得,并在2014年中国高交会提出建设创新金融的六大支柱:第一是广泛采用新技术,不断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第二是重塑原有金融的账户体系,能够支持核算更多的生产、生活场景;第三是健全基于大数据的新型风险管理体系;第四是沉淀出人们易于接受的类似于存贷款管理办法的投融资新规则;第五是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在风险分散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进行风险补偿;第六是形成适用于未来的监管体系,而不是基于传统的理念。

上一篇:调度规范化管理标准下一篇:企业法律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