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诗歌赏析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冬天的诗歌赏析(精选13篇)

冬天的诗歌赏析 篇1

1、十二月

说话的哑巴,唱歌的哑巴,只有我沉默着

站在角落里,守着一颗万年古莲的芽

十二月,是清扫家门的时间。这个时候请留下我

在你的心里:哪怕以一粒尘埃的形式

没有人在意我的`存在,没有人弯下腰

整理自己的心情,像呵护一颗小小的嫩芽

十二月。穿过声音的丛林追寻你

直达风暴的内心。为自己安一个小小的家

家门上只写三个字。来吧来吧,来吧来吧

等你月明之夜来,为你点燃最温暖的灯花

2、歌唱

唱歌的是浪子,倾听的是游子,路过的人是傻子

而我,是坐在悬崖边看夕阳西下的人

旅途是一首歌,影子是飞翔的音符

那个脚步匆匆的赶路人,能否追得上自己的过去

他赤脚跑回过去,手里是渐渐枯萎的绢花

夕阳下,一个人的影子慢慢变老,心灵多么小

3、返回

返回,以超光速的姿态与你见面,我看见

过去的纠缠:爱与恨,对与错,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

那个和你约定一生的人,此刻在哪个角落里独自哭泣

一个人与心灵的战争,裂痕总是在最不起眼处

时隔八年,疼痛驱赶着我:在梦中惊醒!

4、水仙

拒绝芬芳的来临,拒绝风暴甚至暖风的吹拂

潜在水底,躲避阳光,多么胆小的人啊

你甚至不能动它,目光压低了花冠

在花瓣上留下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

雪在外面敲门,冬天终于来了

冬天的诗歌赏析 篇2

一.反复吟诵, 把握诗歌总体形象

读诗, 先要做到语音准确、停顿恰当, 抑扬顿挫, 能初步读出语气, 然后放声去读, 朗读中融进自己的感情, 把朗读与品味结合起来。在弄清诗意的基础上再进行品读, 品读要做到“一疑二好三关键”:疑———就是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好———即自己认为优美的、有哲理的语句;关键———即自己认为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教学时, 应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仔细揣摩、赏析。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 我们就能拨开迷雾, 透过现象, 把握全诗的主旨,

赏析诗歌的重难点句子, 可以抓住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可以从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或句式等方面来进行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贴切、形象的修辞手法都能更加突出地表现事物特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通感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句式整齐, 能使句子韵律整齐, 琅琅上口, 富有美感。

从朗读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 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由此可以体会诗歌的形象性, 懂得欣赏诗歌要领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意味。

二.品味语言, 感受节奏音韵之美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和含蓄的。诗歌最美的, 就是语言, 以其跳跃性, 音韵美, 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我们要反复吟诵、发挥想象, 对诗歌内容进行再加工, 才能理解诗歌所包含的深层的思想感情。而一些语言在诗歌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它也是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思想的一把钥匙。我们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古诗词之所以流传千古, 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语言的精妙。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 也是它的生命。”欣赏、理解诗歌就要善于反复吟诵, 悉心地感受音韵之美, 体会节奏之感。品味诗歌语言时, 还应注意诗歌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飘逸、浓烈悲壮、沉郁顿挫、平淡宁静、典雅庄重、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

三.分析要点, 感受诗中蕴含的真情

分析理解诗歌, 在朗读吟诵、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由分析重要词句, 去寻求诗中蕴含的真情, 而这“真情”就是诗歌的中心思想。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 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 其语言内涵必是丰富复杂的, 那么在解读其中的“志”与“情”就应允许我们在“体情”上有主观的见地。诗歌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的积累, 达到感悟和理解, 还可以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 多角度阅读。阅读诗歌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要调动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去体味诗中蕴含的真情。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如郑愁予的《雨说》, 这首诗借雨的拟人化形象, 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 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四.联想想象, 捕捉诗歌意境

意境既是诗人作诗的最高艺术境界, 又是理解诗作的窗口。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它可以启迪人们联想, 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若要捕捉到诗的意境, 就要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将诗的语言化作生动具体的画面, 从而体会作者的底蕴。引导学生尝试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体味生活,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抓住一些富有特征和富有意味的物象, 构成美妙的图画, 来表达出自己对某一事物某一事情某一对象的理解与情感。

所谓“有意无境不成诗”。“境”即形象, 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 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 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品味诗歌的“境”, 最直接的做法是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 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赏析余光中的《乡愁》, 引导学生紧扣诗人提取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将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起来, 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 品味那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 感受作者那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

冬天的诗歌赏析 篇3

关键词:诗歌教学;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54-1

世界上最精粹的文学样式是诗歌,而中国原本是诗歌的国度。追溯中国诗歌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她就已出落得十分美丽,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乘着明月清风一路走来。沧海桑田,时至今日,中国的诗歌已颇有些落寞,颇有些迷惘,颇有些无耐。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诗意盎然的年龄,他们照例应当喜欢读诗,应当尝试写诗,用青春的笔表露心中跳动着的情感,和亲密的朋友交换从心灵深处流泻出来的吟唱。

一、案例描述

1.通过例题找方法。展示教师结合自身心路历程所写富有真情实感的诗歌《一杯薄薄的思念》,学生聆听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读,自然而然概括出诗歌的其它特征: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强烈情感。从中了解了诗歌的作用:大多数诗歌是为表达感情。在学生自主把握诗歌特征作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试着给诗歌下定义,进而明确诗歌比较权威的定义。在此过程中,我试图带着学生从感性的诗歌走向理性的诗歌,从感性的诗歌自主建构诗歌的概念特点,重视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在明确诗歌的定义,即抓住了诗歌的特征,明确诗歌的作用后,下面就进入本节课的重点,探究诗歌是如何来表达情感的,以余光中名诗《乡愁四韵》为例,探究创作诗歌的方法。具体过程:运用多种朗读手段,在朗读过程创设问题,学生先体会思乡之情,再从意象、修辞、感官、表现手法等方面指导学生赏析,最终明确赏析现代诗歌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抓住问题本质,进行归纳能力的训练。

2.通过习题悟方法。以林徽因经典诗歌《笑》为例,学生在反复朗读、独自思考、合作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展示方法,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清晰流畅地分析丰富优美意象所蕴涵意义,“露珠”的透明、纯洁清新;“水的映影,风的轻歌”让我们感受到笑的轻盈,如水影,如风声,这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花影”的美丽、温柔、甜蜜;“云的留痕,浪的柔波”使我们感受到这笑象白云飘过一样的淡雅,象柔波起伏在你心头。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优雅、纯洁、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学生对本诗中比喻、拟人修辞,视觉、听觉等感官,想象与联想等表现手法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个个意犹未尽。此时的我才真正领悟到“教会了学生方法,学生想学不好都难”的确切含义。

此时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目前的中学语文需要诗歌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需要诗,他们本身就是诗。他们渴望用诗的甘泉来浇灌荒芜的心田,渴望用诗的色彩来丰富苍白的情感,渴望用诗的旋律来鼓荡单调的思绪,而我们呆板僵化的语文教学却使他们远离了诗。这一堂课,我从学生们睁大的双眼、兴奋的表情、忘我的投入中感到了他们正从文字的表层不断走进文字的内里,去咀嚼,去体会诗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感到了学生们潜在的诗情在涌动;感到了他们思绪翻飞的力度;更感到了他们生命的活力在迸跳:整个课堂里都充满了诗。学生们感情神态上的种种变化真的令人怦然心动,我想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苦苦寻觅,用尽心思要达到的课堂教学境界,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盼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

1.教给学生方法。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会学生学。”学生学什么?我认为除了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方法。自古以来,学者们就注重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如孔子提出“学而时习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学习方法;朱熹提出“熟读精思”等学习方法。在《亲近诗歌》这一课中,通过对诗歌文章的比较,明确诗歌的概念和作用,进而探究创作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悟场中掌握方法,并用所学方法创作诗歌。学生学会创作诗歌的方法后,就能激发他们的读诗兴趣,提高他们的读诗能力,增强他们的写诗素养。一旦学生掌握了读诗写诗方法,笔下就会展开美妙的画卷,在胸中构筑起一片靓丽风景。

2.亲近经典名作。语文是工具性和文学性的统一,是语言和文学的有机统一,语文归根到底应回归语言的确审美教学,要想有好的效果,必然要引领学生亲近经典名作。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名家名诗,分别是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顾城的《远与近》、林徽音的《笑》,这些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在构思、意境、语言、手法方面堪称中国现当代新诗之典范。学生读这样的作品,即使一知半解,也会津津有味,陶醉其中。这样的经典诗歌,才会给学生带来冲击、带来震撼、带来快乐。在教学中选取更多的经典,显示了一种宽宏的文化视野和博大的文化胸襟。如果我们放弃了经典阅读,就等于放弃了阅读中最美丽的部分。

3.贯注人生真情。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一直认为,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情感能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拓宽人的思想,增强人的爱心。学生美好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可以成为强大的学习动力,推动他们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发愤图强,创造美好的未来。为此,语文课上我经常要求自己和学生读文章要联系生活体验,读出自己,课堂上,我试图用自我心路“垫底”,“征服”学生的心,用源自自我灵魂的刻骨铭心的真诚,唤醒学生的真爱、学生的真情。我想用自我人生来教书,用自我人生来上课,用自我人生来“挑拣”语文课的内容。

济南的冬天赏析 篇4

“温晴”是贯串全文的主线。下文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都是紧紧扣住这一天气特点来写的。

第2段用“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一句过渡,转到对济南冬天山、水的描述。

在分写山、水之前,作者先从上方俯瞰,为我们勾画了一幅阳光下济南冬天的全景图。“请闭上眼睛想”一句,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有山有水”一句起着总体结构课文第二部分的作用,本段以下部分和第3、4段都是写山的,第5段是写水的。“晒”、“睡”、“醒”这一连串相关的拟人写法,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阳光”“暖和”紧扣了“温晴”。“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句,用商量的口吻,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好像在应对面地征求意见;口气是征求意见,实际饱含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紧之后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作者仍然从上方俯瞰,描述了济南的地理环境;“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描述交代了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那里的“整”和“缺”字面上好像是矛盾的,实际并不矛盾,作者意在强调前者,因为“缺”的只是“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个性可爱”一句中的“个性”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再次强调了“在冬天”.这就隐含了这一圈小山能够挡住冬天呼啸的北风,持续气温的作用。“小摇篮”的比喻和拟人的语言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小摇篮”的“小”正照应了小山的“小”。“安静不动”是写神态,“低声”是写声调。这两个修饰语使人想起母亲在摇篮边低声哼着催眠曲的情态,赋予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

这一段到那里本来能够结束了,但作者并没有就此住笔,又写了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和情绪。

因为冬天气候温暖晴朗,所以人们的表情“面上含笑”;因为小山像摇篮,温暖舒适,所以人们感觉“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因为度冬如春,所以产生“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和“这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的幻想;因为冬天这样慈善,所以就是这点幻想―时不能实现,人们的情绪也“并不着急”。这些描述又都是紧扣住“山”来写的:写表情紧承“小摇篮”而来,写感觉是看到了“那些小山”,写两个“也许”的幻想是“由天上看到山上”,写情绪则是总结上文。“慈善”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仁慈谦和。那里把济南的冬天当做人来写,表现了济南冬天给人的感受。这一层的描述之中洋溢着人们对济南温晴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上文是写作者自我的感受,这一层写济南人的感受,二者互补,更使人感到真实、亲切。

第3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这一段围绕“妙”字,突出“小”字(“小”是由“温晴”决定的),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把各个细部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

山上写矮松。山是小山,雪是小雪,松呢,是“矮”松,这就使得整个画画比例十分和谐。一个“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因为是小雪,所以只有树尖上积了一小堆白雪,而“顶”字中既有“在树尖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顶”字又引起下文把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护士)”的比喻,日本的护士头上总是戴着―顶别致的白色工作帽。帽子往往突出在头的顶部.好像是“顶”在头上似的,两者的相似点就在“顶”着白帽子上。这个比喻贴切地表现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山尖是山的最高部位,它和蓝天相接,所以写它们的色彩。“镶”的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那里的“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之后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

山坡上写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和由此产生的联想。“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是“小雪”的杰作,因此山坡上就出现了“―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色彩;白的是雪色,暗黄是草色,“暗”字十分准确地绘出了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区别。秋天刚枯萎的草色彩是金黄的。随着天气的变冷,枯草就逐步失去了光泽。由金黄变成了“暗黄”。那里的“暗”是色彩不鲜艳、没有光泽的意思。一个“穿”字既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的状态,又引起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给读者以动人的动态的生活实感。“看着看着”以下是联想,“更美的山的肌肤”可理解为春天来临后那满山的花草。这―联想与第2段两个“也许”的幻想照应,表现了对春天的憧憬。

山腰着重写光和色。“光”是写“快日落”时的阳光.“色”则写出了色彩的变化。“微黄”的阳光“斜射”在白雷上,就露出点粉色。那里的色彩和上文的“青黑”“白花”“蓝天”“银边”“暗黄”等的描述,更增添了诗情画意。

“忽然害了羞”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一个“羞”字,不仅仅画出了雪景的“色”,与“粉色”相贴切,而且绘出了雪景中的情和内在美。

最后一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用与老天商量的语气,说怕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实际上是赞美,赞美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一个“太”字。赞美之情全出。

第4段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这是远眺。在这幅画里,远山是背景。两个“卧”字用得尤为传神。“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一句,更增添了“这是张小水墨画”的真实感,“也许”表示不很肯定,却肯定了这实在是一幅画。

第2至4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第5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作者在描述中融入了自我独特的感受。先着力渲染“绿”,一连用了五个“绿”。一个写绿萍,四个写水藻。用“绿”来衬托水的清澈、透明。“冒着点热气”的“点”字用得十分准确。“点”字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水也不忍得冻上”拟人的方法,把水写得脉脉含情。

“看吧”从天上到水面,由河水的清亮、水藻的绿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蓝汪汪。用空灵的蓝水晶来比喻,字里行间透出赞美喜爱之情。

关于冬天的诗歌 篇5

关于冬天的诗歌1

十一月不知是冬天还是秋天。

十一月的原野夜夜失眠。

十一月遍布霜冻前的林场,有风的季节,变短的时间。

十一月炊烟占领天空,挤下的云朵冻成了白菜。

野蘑菇长上树端,石榴籽落满庭院。

红透的秋海棠爆开枝头,无声地想起果园。

十一月母亲做的鞋,十一月的手风琴,十一月的谷地。

候鸟群可以从任何方向穿越河流,桦树林在每个清晨就拒绝变绿。

雪国,麦穗,北方的犁。

十一月海洋梦见大雪,十一月是最后的起航日期。

卸下的帆堆在渔港上,远远的,好像万国旗。

关于冬天的诗歌2

冬至,我想要一座农场

今日冬至 昼短夜长

亡灵未远 星宿理应背井离乡

目送太阳 梦境 逆行的候鸟群

全体亡命于回归线

用两个白昼穿越南方

你终将提前遭遇寒冷 依赖挂历预测饥荒

终将提前缝补好换季衣物 整好行装水囊

你终将堙没在呼出的白雾和炊烟深处

提前鼻息粗重 提前下葬

永存的是庄稼,死去的都是旅途

想要一方火炕 一条黄狗 一间瓦房

想要一堆麦秸 一双布鞋 一堵土墙

想要一个皮肤粗糙的女人

我想要一座农场

从今天起 酿酒 写诗 聚少离多

从今天起 饱读话本 随地撒尿 穿花布裤头

独居上瘾 贮存粮食 踏雪而歌

等那些菜花丰盛的院落里 鼓出高跷社戏

搅动藏匿在玉米地里的先祖脸孔

与所有迎风卖笑的面和花朵

我注定在每篇日记里写及河流

写尽这一世的风尘苦痛

注定焚毁那些难以忍受的烟草或时光

赶在年节之前

把林子里的孤鬼与野狐

系数勾引上床

荷锄而走 体味模糊 关心每一桩节气和红白事

直到雪隔着两座山脉下落

直到又一列绿皮车头 带着打更者和走读生上路

苍白不笑的镇子的空街上

无主旧坟背后斑驳的窑洞与牛圈旁

我为她扎下又一支麻花辫束

以平庸至极和美不胜收的黄昏为伴

对着虚空枯坐 在她措手不及时放声大哭

关于冬天的诗歌3

那是小半个夜晚就足以冻伤的天空

脆利而响亮的天空

铁青的天空

酒一样的天空 或者

最像天空的天空

雪之暗语 盛放过多之暗语

沉于静水 以及泥土

为迷失时令的暴雨所制

与所有班驳的炉火间

迅速隐退的金色一样

无从开始

总有一些无法触及的时日

总有一些无法辨别的城市

总有一些河流 一些少女 一些果实

总有一些无法言语的北方 无法折断的头饰

一如你无法描画的 懂得温暖的那个午后

和有关光明的 最初感知

那就让风把一切吹凉

让冰将清晨的星星尽数封于传说

而我的河岸定当在十二月前开满白羽

覆上提灯独行的月影而后依霜华独坐

乡野的冬天诗歌 篇6

一、大地

朦胧雾霾天,

数九天愈寒;

绿色无踪影,

荒凉望眼穿。

寒冷地封冻,

休养入冬眠;

养精蓄待发,

静心等春天。

二、野兔

野兔慌觅食,

跳跃在田间;

干枯青苗叶,

美味口中餐。

捕者枪声起,

兔儿乱逃窜;

两耳竖听声,

一跃丈八远。

狗儿追不舍,

汗流气喘喘;

兔有三窟穴,

消失在眼前。

三、麻雀

树儿秃光光,

风吹摇枝颤;

鸟儿鸣声哀,

偶见树枝颠。

但见成群雀,

觅食杂草间;

渣渣叫不停,

头点如捣蒜。

忽然惊跃起,

捕者网里钻;

众雀皆悲嚎,

转眼盘中餐。

四、鱼

鱼塘已封冻,

顽童戏冰面;

鱼沉深水底,

时而浅水间。

垂钓砸冰窟,

空气这里鲜;

鱼儿蜂拥至,

吊钩鱼不断。

垂钓乐趣浓,

不知天地寒;

斜视篓中鱼,

盘中全鱼宴。

五、傍晚的村庄

天色渐黄昏,

浓烟升腾云;

村庄烟雾罩,

久久难散尽。

月暗星不见,

好似天阴沉;

尘埃纷纷落,

空气刺鼻闻。

小河长流水,

黑臭恶难闻;

野蛮乱排放,

诗歌赏析例谈 篇7

一、抓住形象, 探寻意蕴

诗歌的形象是诗的最大特点, 诗人在反映社会生活时, 讲究形象思维, 即通过具体形象抒发内心感受, “言在此而意在彼”, 因此, 欣赏诗歌就要从诗歌的具体形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找出它暗示和启迪读者的意蕴。一般来说, 诗歌的形象性通过意象与意境表现出来,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传递思想情感的具体物象, 意境则是多个景物构成的画面所营造的氛围或情调。欣赏诗歌时, 如果能找准意象或意境, 再从全诗的整体出发, 体味诗歌的情感流向、思想情绪、志向追求, 那么理解诗歌的内涵也就相对容易了。

诗中把抽象的乡愁化作具体可感的船票、邮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表达了亲人难聚, 愁绪绵绵的思恋之情。内在情感随时间推移而渐次加深, 把个人的遭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诗意得到升华, 情感也更显深沉。

二、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是诗歌创作的常用方法, 借景抒情是寓情于景, 借助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 抒发的是情感, 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 所以他有喜、怒、哀、乐、愁, 但绝不是思想。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达心迹, 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在具体的诗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 而不是某种物品, 而托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世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征来表明自己的志, 所以此“物”非“景”, 咏物不是写景,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赏析诗歌要从具体的景入手, 调动视、听、触、味等器官感受景物营造的氛围, 体味其中的情绪, 揣摩由此引发的感情。托物言志的关键是找准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精神上的共通之处, 这些相似之点, 正是探究诗人内心世界的重要依据, 也是赏析所言之“志”具体指向的钥匙。

这是一个大写景的场面, 一个“望”字将千里北国, 长城内外的风物尽收眼底, 冰封、雪飘、银装, 蜡象, 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壮阔雄奇, 玉砌银装的世界,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和为之奉献的豪情, 从中让我们体会到作者作为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三、揣摩词句, 品味语言

欣赏诗歌重在揣摩词句的妙用, 诗歌的语言凝练、准确、深邃, 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常常是一词或引领全诗、或激活意境、或点明主旨、或牵引线索, 这种“提纲挈领”的作用, 让读者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意图, 感受作者的情感, 品味炼字炼句的精妙。

全诗紧扣一个“幽”字来写, 第一句写住所位置的幽静, 第二句写居所的幽寂, 第三句写住所附近的幽美, 第四句写诗人的幽情。其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一句中“敲”与“推”的选择更是文学史上传为炼字的佳话。一个“敲”字, 动、静、声、色皆备, 可谓意境全出, 以响声反衬寂静, 更显其清冷幽寂, 隐隐约约地传达出诗人甘于淡泊寂寞, 远离尘嚣的人生态度。读诗对诗中的字、词、句的反复推敲是十分必要的。第一要把这些字、词、句放到整首诗的语言背景中去综合考虑;第二要运用想象和联想通过这些重点字、词重现诗中的意境;第三学会站在诗人的立场上去领悟诗人使用这些字、词的企图和表达目的、感情;第四要懂得所有的字、词在一定语境中都是独特的、个性化的, 他们在使用范围、词义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字、词、句的实指性值得我们仔细揣摩、猜度。

四、解析辞格、体悟诗情

诗歌的形象性以及语言的特殊要求, 决定诗歌中大量使用修辞手法, 它既能使诗句形象生动优美, 避免抽象繁复的表述, 又能起到强化诗情, 突出诗旨的作用。

把乡愁比作“清远的笛”、“模糊的怅惘”、“没有年轮的树”, 三个比喻, 三个画面, 意境深远, 把诗人挥之不去的感受, 通过凄清的氛围, 无法言说的惆怅, 绵绵无尽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小诗意象单纯, 主体是两个海员富于形象的对话, 这两句话又由两个象征意象组成:起锚与抛锚。深刻地揭示了海员的情怀:盼望战斗与胜利。让人感受到海员乐观、豪迈、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思想感情。

比喻、象征、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常用, 其它如:反复、借代、排比、夸张、双关、反语、对偶、层递等也不鲜见, 学会在诗歌中辨明和区分不同的修辞手法, 这对了解诗意, 体会诗情, 理解诗的主题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五、感受声韵、吟咏得体

诗歌不仅是拿来阅读, 也是拿来吟唱的, 古人有“诗合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之说。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显著特点, 也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征。诗歌的音乐性表现在它的声韵、节奏和音调上。诗的押韵指韵尾的主要元音相同, 韵头可以不计。其作用是通过韵脚的串联, 关上粘下, 有助于把跳跃式的各诗行构成一个整体, 加强结构和形象的完整性, 因情赋声, 以声传情, 加强抒情的强烈性, 使诗歌具有和谐统一、流畅回环的韵律美。诗的节奏从力度方面指声音的强弱, 即重读与轻读的安排, 从时间方面指声音的长短有规律地交替使用轻读与重读, 大致安排音组 (字词组成的音节) , 就构成了诗的节奏感。节奏的强烈均匀与诗句的整齐与否密切相联, 行与行, 节与节的大致对称;音组的多少, 诗句的长短大致相等, 使诗歌读起来铿锵和鸣、激扬蹈厉。音调, 这里主要指字调的四声, 即“平声柔而长、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短而促”, 现代汉语读阴平、阳平的字属“平”, 读上声、去声的字属“仄”。平仄协调, 相重相向, 有助于构成抑扬顿挫的声调美。

对于初中生反复吟诵、博闻强记一些诗词歌赋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古人说:“读书百遍, 其意自现”,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它可以强化对诗不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丰厚人文知识, 增强语感, 提高审美能力, 享受语言魅力, 借鉴语言表达, 这对提高对诗的欣赏水平有明显效果。

湖南诗人李明聪的诗歌作品赏析 篇8

一、李明聪先生的诗作擅长运用批评现实主义的创新手法。诗歌创作贵在出新,李先生的诗作有很多亮点。比如:《一样的东西》这首诗,作者写道:一样的东西/有时是水/有时是汽/有时是冰/只因形态不同//一样的东西/有的人口中说出/是真理/有的人口中说出/是荒谬/只因身份不同//一样的东西/有时称主义/有时称思想/有时称理论/有时称观点/只因叫法不同//一样的东西/有的人重视/有的人忽视/有的人无所谓/只因功效不同//一样的东西/有的人说是鹿/有的人说是马/指鹿为马/只因想法不同//一样的东西/一样,也不一样。读完这首诗,让我想到了当今社会上溜须拍马、欺上瞒下、阿谀奉承、人云亦云等丑恶现象,也让我看到了李明聪先生的正直、淡定、释然、超凡脱俗和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读《昨夜的暴雨》这首诗,表面看是写景,其实透过风景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心中暗指的现实社会中某些不和谐的因素。请看:昨夜的暴雨/喊来了狂风/摇醒了酣睡的夜晚/那一汪汪积水/是暴风雨留下的一块块刀片/……,诗中把“积水”比作“刀片”这就是形象的出新,已經从大自然的“形象”暗暗转为指社会现实的“意象”。再往下读:“……不经意间/割伤了天空/让早霞的血/润红了我的双眼//”在这里,聪明的读者就会把“天空”联想到当前的社会大背景,而滴血的早霞明显是指社会上的假、丑、恶,以及由贫富悬殊而造成的贪官横行、青年就业难、农民看病难、社会犯罪率高等等社会负面现象。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直接说出上述这些,而是用表面写景、实质“言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折射,采用“曲径通幽”的艺术手法,取得了精彩的暗示效果。

二、李明聪先生的诗歌虽然短小,却充满深奥的哲理,这是其诗歌的又一特点。读《仰望天空》这首诗,“忽有一种变换视角的冲动”,这是真实的阅读效果,同时也是真实的写作效果。“仰望天空/与其说是寻找一个全新的视角/不与说是放飞一个遥远的梦想”,李明聪将人生的表面与内涵都进行了吻合与统一。读《规律》这首诗,作者开头写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当任何规律成为一种定格的时候/这个世界/便是一潭死水。结尾处进行了很好的呼应:水往高处流/人往低处走/当定格的规律完全反过来以后/这个世界/便有了另一种伟大的发明与创造/让人类受益的/又岂止是千年。是啊,任何规律和真理都不是绝对的,世上的事没有一成不变,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后人敢于对前人的所谓定律和规律进行批评和挑战,这正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所在,李明聪的诗作令我们视野大开,思维大开。在《自己的事》这首诗中,李明聪写道:自己做的事/有时很荒唐/自己交住的人/有时很下贱/自己的内心/有时很肮脏/自己的向往/有时很平淡/自己的追求/有时很迷茫/自己的想法/有时很怪异/有时认为自己是一个魔鬼/有时认为自己又是一个神灵/有时自己会主动去帮助别人/有时自己又会刻意去伤害别人//曾几时/向往过清高、美丽、威名/抵毁过平淡、卑劣、微贱/然而在时间的长流中/一切都搅混在了一起/清高的不再清高/美丽的不再美丽/威名的不再威名/一切都变得了世俗/一切都变得了平淡/曾几时/试问自己的事/同别人的事/是否也一样/只听到鸟在啾啾/人也啾啾/生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有时却也简单明了//在一个冬目的黄昏/在一条散落着枯枝腐叶的深谷溪旁/我蓦然发现/原来/自己的事/别人的事/曾类似/也曾差别。人生变幻无常,每个人有真、善、美的一面,也有假、丑、恶的一面,所谓人无完人,李明聪从自身出发,对人性进行了解剖和批判,这是极其深刻和勇敢的,读完这首诗,让每个人都陷入深思和反省之中,这是何其珍贵的写作效果。在《对着一棵树发呆》这首诗中,作者写道:常常对着一棵树发呆/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清静与沉思/也许几秒钟/也许几分钟/也许几小时/树有时动有时静//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叶落叶生/花开花谢/今天变成昨天/明天变成今天/周而往复/不管你是否在意/一切都在轮回/树静了/思维在动/树动了/思维却已定格/对着一棵树发呆/发呆的不仅仅是人/其实/也有树。动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这是辩证法的思考,人生有很多无奈,在极度悲伤和无措的时候,人们常常选择在自然中寻找解脱,在空旷的原野中寻找答案,表面上或许是对一棵树发呆,其实在与树的对话中,人的思想已产生了顿悟和升华,这是何等精妙的诗歌之作。在《最后一片梧桐树叶落下》这首诗中,作者写道:秋天/你在梧桐树下/畅想/看最后一片/梧桐树的叶子/在狂风中飞舞/为了这一个浪漫/你踏入泥泞/苦苦追寻/泥土染黑了双脚和裤管/伤感溅湿脸颊和双眼/最后一片梧桐树的叶子/带着微笑/却没有等你/留下的/只是一个春梦/放在手心里/不知道你/喜不喜欢。秋天是萧条的,是生命的低落期,很多树木枯萎了,生命终结了,但消亡的同时,也孕育了生的希望,世界上的生命,有其自然运行的规律,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有的人位高权重,想方设法长生不老,这是何等的愚蠢之举,其实,在死亡面前,我们不必惊慌失措,坦然而微笑的对之,更显明智。由此可见,李明聪的诗歌是何等的深刻。读《人生历程》这首组诗,临近结尾的一段……虚无中/发现/所有的圆/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句号……,与其开篇的“在无知中诞生/在摸索中成长/在创造中成熟/在收获中老去/在无奈中消亡/人生的圆/起点就是终点……”,用简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人的一生经历,用充满深奥哲理的诗句做意味深长的结尾,这往往会勾起读者地思考,这就是哲理诗的魅力。其实60岁以上的老人都经历过1956建国初期的私人企业“公私合营”地改造,将私人企业充公,原有的企业老板只拿一点少得可怜的月定息,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改革开放”20年后,我们的党经过“文革”动乱,又意识到私人企业是对国有企业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又允许“民营企业”合法的存在,有些民营企业还发展挤身于世界500强,成为拥有上百亿资产的中国名牌企业,这也是从一个圆的“消亡”到另一个圆的“开始”。这首《人生历程》不仅适合一个人的经历,而且也适合我们国家某些方面的经历。当然,由于诗人阅历的限制,他本身年轻,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但有些事物的原理是相通的,这就是哲理诗“触类旁通”的艺术魅力。阅读完这首诗后,有经历的读者甚至于会产生二次创作的冲动,这就是一种良好的诗歌意韵。

冬天的优美诗歌 篇9

你是一个天,一个冬天

简单,简单去了

所有的丝丝繁华与装点

省去了所有的喧哗与色彩反转

你是一个天,一个沉思的天

田间泥土翻开,回忆梨耙上的唇印

那个齿味上的咀嚼,是披着绿的笑

一个笑的剖开

层层泥上,切开繁华的始结页

一个空白,

一个冬的勇敢,去深思空白的起始天

你是一个天,一个洁白的天

一个空谷的心胸

迎接那轻轻的白花

洗去所有红花的感怀

一个天,一个笑风的天

一个厚风的情结

白皑皑,硬骨上坐着软的春天

一个彩,一个韵色的天

雪花暧起,

万花色纹的起始线

一个洁白,

融色、融味、融韵,万物的情怀

你是一个天,一个透明的天

月夜也泛起银光的白天

雪地上,踩过的脚印

多像一枝笔上,春夏秋的记事薄

只要你向前

透明的远方,就是洁白浸泡的春天

你是一个天

一个披着百鸟翠鸣的天外天

一朵朵雪花里面,

开着花的笑靥的天外天

--------你是暧,是希望,是方向

联想和想象在诗歌赏析中的运用 篇10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100-01

诗歌赏析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生应该学会赏析诗歌作品,体会诗歌蕴含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许多学生觉得诗歌赏析高深莫测,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借助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赏析诗歌时披文入情,尽赏其妙,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内涵。那么,在诗歌赏析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呢?

一、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

淡墨点染是画家经常采用的一种绘画方法。诗人写诗也是这样,时常运用饱含色彩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画面美。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美,使作品中的人物、景物、场景等描写转化为头脑中活生生的画面。这种联想和想象,是读者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诗歌形象性描绘的再创造,能够把诗歌中的人、事、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感触到”的真实情景。

例如,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山行》,其原文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仅28个字,却言简义丰,对景物的描绘形象逼真。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描绘,展开联想和想象,眼前会呈现出一幅清新、生机勃勃的画面:一条小小的石径,斜斜地横卧在面前,几度盘旋回绕,伸展到了遥远的山上。在峰峦高峻,树荫浓密的地方,缕缕白云冉冉升起,在这山高云深的地方还居住着人家。在这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诗人抒发的不是凄凄惨惨的情感,而是催人向上的情感。由此可见,展开联想和想象能够再现诗歌的画面美,享受诗歌美的意境。

二、展开联想和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

诗歌讲究意境,“意”是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境”是指在客观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诗歌都是“意”与“境”的结合,在诗歌赏析中,学生从诗歌中的“意”去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领略诗歌的“境”。

以学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一文为例,全诗虽然短小,但是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使诗歌意蕴深刻。诗歌开头由现实生活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地上的街灯,再联想到天上的街市。地上灯、天上星,都是点状的发光体,它们的相似点,成了诗人展开联想的基础,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种由实到虚的联想,创造出了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意境,赋予了“星空”独特的意象,表达了一种缥缈、空虚、寂寞的思绪。至此,诗人又进一步展开联想,由物及人,由街市联想到民间传说,描写天上神仙的生活。此时此刻,诗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但诗人却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这个民间故事进行了创造。将悲剧化为喜剧,以此反衬作者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对前途的渺茫,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光明、幸福生活的向往。联想和想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而且有助于读者运用联想和想象获得言外之“意”,象外之“境”。

三、展开联想和想象,分析诗歌的形象

阅读文学作品,需要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也不例外。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一个作家思想、人格的写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诗歌时,要抓住能够体现人物形象的个性化的描写来展开联想、想象,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例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秋思》,其原文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诗虽短,但获得了极高的赞誉,究其根源,是因为它在情感上引起读者的共鸣,艺术表现手法简洁明快,最重要的是塑造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诗歌的前三句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9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描写了一片萧瑟的秋景,渲染了一种黯淡凄凉的氛围。在这萧瑟的秋景中,一个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走的断肠人出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断肠人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得出一个仕途失意、功业无成、孤单寂寞、倦于漂泊的思乡游子的形象。

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填补诗歌的空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古诗中常常采用“空白”的艺术表现手法,诗人在写景叙事时并不直抒胸臆,而是让读者去想象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赏析诗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合理地填补或扩充,丰富诗歌的内容,领会诗人的情感。

冬天的诗歌赏析 篇11

众所周知,由于古典诗歌距离学生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更有一些教师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的传统教学方法,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毫无生机、索然寡味。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据此笔者结合古典诗歌鉴赏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谈自己的三点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意境创设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尤其是一些写景抒情的诗歌特别注重营造意境。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呢?所谓意境,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教师要引导学生诗歌的意境,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中意境雄伟、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变化莫测、瑰丽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横溢才华和绝代风流,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啸傲天地、潇洒豁达的性格特征,凸显了这个极具个性的天才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但是,李白自己那种狂傲不羁、自视清高、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性格,造就了他悲惨的一生。李白的人生悲剧(指李白在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感愤时艰,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久兵败受牵累,流放夜郎,虽途中遇赦,但晚年漂泊,最后病卒于当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在做人方面的欠缺而引起的。可见,学会做人,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

二、迁移类比

每一篇古典诗歌,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欣赏过程中也不能总是孤立地品某一篇古诗,要能够进行迁移类比、纵横捭阖,通过比较,寻找相似点、共通性;通过比较,体会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多样化,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1. 比较同类

在进行诗歌欣赏时,要达到深刻地、全面地理解诗歌,我们可以把同一风格、同一题材的诗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归纳出一定的规律。

如我们在品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就可以把他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长沙》拿来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讨论,了解这两首词的一些共同点:一是风格上相似,两首词都是豪放的;二是思想内容也差不多,都体现了毛泽东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抱负;三是写法基本上相同,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的时候,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一个是“望”,一个是“看”。通过这样的比较品赏,我们对诗歌的认识,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这样以点串线、由线到面,就可以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2. 比较异类

相同风格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实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诗也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欣赏,这样我们会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我们在品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时,可以把他的另外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拿来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引导、分析,很快就比较出两首词的不同点:一是内容上不同,第一首是悼妻之作,第二首词抒发的是报国之志;二是写法上不同,第一首是通过景物的渲染、想象的设置来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第二首通过打猎场面的描绘以及典故的引用来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三是风格上的不同,前一首缠绵悱恻,后一首则豪迈雄壮、意气风发。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不仅让我们熟悉了这两首诗词,对苏东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写法能够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三、兴趣引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诗歌欣赏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们在品味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并对这首词发生兴趣,可以向学生介绍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李清照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觉得词写得太好了,自己写的不如妻子。但他不甘心,于是废寝忘食想了三天三夜,写了十五首词,把李清照的《醉花阴》混杂在这十五首词中,然后拿给朋友看,要朋友评选哪首写得最好。朋友欣赏了半天,说道:“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不禁对这首词产生兴趣和期待,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词的主动性,效果就会更好了。

总之,我们在中国古典诗歌学习鉴赏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传统的学习方法,同时又要将一些灵活、实用的方法借鉴过来,通过以上所述的古典诗歌品赏方法,我们会让古典诗歌焕发新的青春活力。

事实上,我们学习诗歌,品赏诗歌,从中可看出,我们年青人,处世为人的艺术尤为重要,应懂得宽恕他人、尊重他人、欣赏他人,还要懂得坦诚相处、容忍谦让。可以想象,一个迟钝于处世,没有生活目标、抱负,不会做人的人,其实并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人生也一定不会完美。

冬天的情书诗歌 篇12

不记得冬天太冷萧杀多少好梦,

月下独饮温暖了寂寞。

那一年的书本上说偶遇若诗画般朦胧,

悄然来悄然去又忘记了对错。

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给冬天写情书,

热情太久终于畏惧了冷漠。

一个人的影子走不出冰冷的画图,

没有人告诉我人面桃花究竟是不是传说?

花谢花开这么多年一直都在沉默,

一次次的转身放弃得太多。

霜起月落又听到竹林深处响起了情歌,

那个伴唱的人已经不再是我。

半夜渔火忍不住独上西楼,

东风劲吹往事涟漪了清波。

一笔一画勾勒成了蹉跎,

谁的清泪在月下无声滑落。

烟花三月是不是冬天翻过的.书?

回忆从来不是是熟悉的阡陌。

暗香浮动,

冬天的诗歌赏析 篇13

《秋颂》的三个诗节, 分别描述了这个季节的不同阶段, 成熟期, 收获期, 和它的消逝。随着诗行的前进, 季节由早秋过渡到了中秋, 然后是冬季的来临。与此相对应, 也描述了一天中从早上到下午再到黄昏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伴随着触觉, 视觉和声觉描写的变化, 而这种新颖的三部分对称结构是他的其他作品中所没有的。诗歌的第一节以一系列形象的动词, 如膨胀, 弯曲和饱满, 描绘出了秋天里各种果实成熟的过程。秋仿佛化身为一个神奇的魔术师, 将五彩缤纷的果实点缀在大地上, 成熟的喜悦不禁充斥着作者和读者的心头。诗歌的第二节秋由早秋过渡到了中秋, 秋化身为各种各样的收获者, 或是慵懒倦怠地休憩于打麦场上的女子;或是酣卧于收割一半的田垄旁, 为芳香的罂粟所醉。忽而, 她又是恬静的拾麦人, 背着满满的谷袋悠闲的穿越小溪;忙碌的一天将至结束, 她又坐在榨果架旁, 望着徐徐下滴的果汁, 独自品尝着秋的收获。诗歌的第三节中, 暮秋来临, 秋奏响了自己的交响乐:清秋夜色里, 蚊蚋哀号, 羔羊咩叫, 蟋蟀高歌, 红胸的知更鸟呼哨, 燕子呢喃着对温日的留恋。然而, 秋之乐却并不使人悲伤, 秋的高歌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歌谣, 是对来年春天的畅想曲。羔羊会再肥嫩起来, 而燕子也会迁徙回来, 四季总是一个轮回, 由此而联想到了生活里一切, 这首诗不再是局限于季节的描写, 而意指了生活里的一切循环。

在济慈的众多诗歌中, 《秋颂》以列目录的手法展现了诸多的意象, 在仍旧刻画了典型的秋的意象的同时, 他展现的是一个自然界中的天堂。在诗歌里, 秋代表着成长, 成熟, 和临近的死亡。这正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的表达。

2. 追求想象美

《夜莺颂》描述了现实世界与浪漫主义理想中的现实与自然统一的一系列冲突。理查德·福格尔曾说, “这首诗的重点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只是比较概括性的说, 具体的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对立, 如欢乐和痛苦, 想象力和常理, 丰满和匮乏, 永恒和变化, 自然和人类, 艺术和生活, 自由和奴役, 清醒和梦想。”夜莺的歌声是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声音”。夜莺是引起诗人共鸣和赞扬的对象。诗人借助于诗歌想象力的翅膀和夜莺同飞到欢乐的国度, 在这夏夜温柔里, 月色迷人, 花朵绽放, 芳香弥漫。诗人如此沉醉, 此时的“死”也因为全新的生命而赋予了意义, 是如此的安详和静谧;而永生的鸟儿的歌声则自古至今流传着。“抛弃吧”, 这一声惊醒了诗人, 使他回归于真实世界。此时诗人幡然醒悟, 果断地抛弃了“幻想”这个扭曲现实的妖魔。

这首诗不单单是关于鸟儿和其动听的歌唱, 诗人在诗歌的想象世界里畅游古今, 他由现实飞越到虚幻的梦境, 又由梦境回归本真, 找到自我的本质。这个循环的探索揭示的正是人类的经历。诗歌的前后内容中, 诗人的思想迥异:前面描写诗人如何愿意与夜莺极其优美的歌声融为一体, 后面描写现在的时光正是过去和未来的联合。诗行暗示了济慈在关于人生行程和心理变化上的观点, 人类如何从享受欢乐和只渴望欢乐而渐渐地理解到真理是既有欢乐也有痛苦的复合体。诗歌前半部分乐土的描写和夜莺婉转的歌唱只代表了曾经的欢娱时光, 就像鸦片曾迷惑了人们的心智。然而这种经历并不会持续太长, 只剩下空空的躯体思念这种欢乐, 以至于缺失了这种欢乐而感到万分迷茫。与其面对眼前的事实——真理是痛苦和欢乐的融合, 叙述者选择了依附于诗歌来隐藏欢乐不再的失落。诗歌并没有带来叙述者所预期的欢乐, 但它的确使他从对欢乐的极度渴望中解脱出来。

3. 追求艺术美

《希腊古翁颂》重点阐述了希腊古翁, 作为人类的艺术品, 可以建构或再现“真理”的观点。“翁”通过其图画所展示的意象包括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尝试求爱, 歌唱和宗教礼仪。虽然诗中不包括叙述者主观的参与, 诗中对瓮的描述让我们联想到了是一个观察者引述出了这些意象。叙述者与翁的交互就像是一个评论者在鉴赏一首诗, 最后以叙述者的口吻道出真理:“‘美就是真, 真就是美’这就包括, 你们所知道的和你们该知道的一切。”

《希腊古瓮颂》讨论艺术和艺术的观众。作为一种象征, 一个“瓮”不能完全代表诗歌, 但它的确实是艺术与人类关系的部分代表。瓮, 作为一件艺术品, 需要一个观众, 单单它作为一件艺术品是不完整的。这使得瓮与人类互动, 上演一个故事, 并允许想象力飞翔的空间。瓮上图像的费解不禁引得叙述者的疑问, 以及瓮的沉默不禁使人浮想联翩。翁上三幅图像里的人物分别代表了美, 爱, 而艺术——则表现为观众对古翁的情感反应——这三者被有机地结合在一个现实体里——即古翁中。观众不应该提出质疑, 而应尽情享受这件艺术品所带来的爱和美的愉悦的感受, 这与《夜莺颂》中所表述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翁”这件艺术品既使得人们与艺术面对面走到一起, 又可以远离而遐想艺术的本质。因为它既给予观众于启示, 又满足了他们自我陶醉的空间。

4. 结论

济慈, 不仅是最后, 也是最完美的浪漫主义诗人。虽然司各特只是讲故事, 华兹·华斯改革诗歌或坚持道德追则, 雪莱崇尚不可能的改革, 拜伦道出了自己的利己主义和对时代政治的不满, 济慈, 却远离人类的一切政治活动, 像一个奉献者一样崇拜美, 写自己心里面想写的内容, 或者再现他所目睹的和想象中的自然世界的壮丽和美好。他始终奉行诗歌创作是为了诗的艺术, 而一旦依附于任何政治的或哲学的信仰, 或者或大或小的外在影响, 那么诗歌的美丽将要大打折扣了。济慈所留下的最后一小卷诗篇的艺术魅力和造诣, 在他的那个时代, 乃至至今, 都是无可匹敌的。

参考文献

[1]、傅修延.济慈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小学教导主任辞职申请书下一篇:备件经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