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维修管理制度(推荐11篇)
一、总则
1、为加强公司车辆维修与保养管理,确保车辆维修保养的及时、经济、可靠,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
3、车辆维修与保养实行统一管理,定点维修与保养。定点厂家择优选定两家。
二、驾驶员职责
1、日常检查、保养、维护,确保车辆安全驾驶;
2、定期对车辆进行清洗,保持车辆内外清洁;
3、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
4、车辆需要维修保养的,提出维修与保养申请,填写《车辆维修审批单》;
5、负责车辆年检。
三、分管领导职责
1、选定维修与保养厂家,对车辆维修与保养项目询价,提出建议,按程序报部门审批。
2、负责车辆使用费用的初审与登记;
3、对公司全部车辆实施统一管理;
4、对需要维修与保养的车辆,从技术上对维修与保养项目把关,确定维修与保养项目。
5、负责大修车辆的出厂验收。
五、维修与保养
车辆维修与保养按照“先申请批准后维修”的原则进行。未批准同意的,驾驶员不能擅自对车辆进行维修与保养。
六、车辆维修保养程序
1、驾驶员提出维修或保养报告,填写《车辆维修审批单》;
2、分管领导与驾驶员对车辆维修保养项目进行现场核实,确定维修与保养项目,进行询价,按照质优价廉的原则,提出维修保养厂家与维修保养金额的初步建议,并签署意见再报矿长审批;
3、驾驶员持《车辆维修审批单》到定点厂家维修或保养;
4、车辆维修或保养完毕,驾驶员验收合格后,对所用材料、工时费等在维修清单上予以签字确认,更换的零配件交分管领导查验并登记保管;属大修的,还需分管领导和矿长签字;
5、车辆在维修或保养过程中,遇到超出《车辆维修审批单》确定的维修范围的,驾驶员应及时按车辆维修保养程序的规定办理报修审批手续;
6、车辆在外出途中或异地发生故障等特殊情况下需维修或更换零配件的,应及时通知分管领导,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维修。返回单位后,驾驶员应按程序补办手续;
7、车辆原则上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每30000公里更换轮胎一次(特殊情况除外)。
七、费用报销
1、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费用不予报销:
1)未申请或申请但未获批准同意,对车辆维修与保养的;
2)更换的零配件未上交的;
3)超出《车辆维修审批单》确定的维修范围的;
4)未在定点厂家维修与保养的;
2、在车辆维修与保养费用报销时,行政主管要认真核对经车队长核签的《车辆维修审批单》与维修清单上的维修与保养项目。核对无误后,按照财务管理规定进行报销。
3、驾驶员违反驾驶规定或其它有关规定产生的费用,由驾驶员负责。
八、其它
1 目前公交企业车辆维护制度现状
进入21世纪, 中国客车生产企业经过引进吸收合资合作和重组整合, 客车整车的技术性能有了飞速的发展, 城市客车的维修工艺将逐步向“定期检测, 专项维护”的方向发展。
以广州市公交行业为例, 进入2000年以后, 空调城市客车大量进入广州营运市场, 广州市各公交公司购进的车型也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其技术含量大大提高, 主要表现:技术配置提高。在发动机方面采用大功率增压型柴油机, 其尾气排放标准已达欧Ⅱ和欧Ⅲ, 大修里程达30~45万公里;底盘采用8t级EQ153客车型底盘, 其他配置亦有助提高车辆保修间隔里程。
鉴于目前广州市公交企业的维修场地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城市客车发展的速度, 修理厂承保的车辆超负荷运作, 超过所管辖的地段、路线越来越长。无形中增加营运车辆空程和待修时间, 所以增加城市客车技术含量、减少修理频率是城市客车发展趋势。
2 公交企业车辆维修市场化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搞好公交后方保修建设, 固然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 也需要理顺前后方的关系, 关键的问题是保修部门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转换机制, 敢于面向市场, 置身于市场中, 了解适应市场, 在市场中图生存、求发展。
2.1 面向市场, 开发市场, 立足市场
(1) 公交保修单位在保证前方正常运营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出发点, 通过市场竞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开发市场, 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 尽可能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求得企业的生存、发展。立足市场, 就是要自觉地把自己作为市场的主体, 置身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 安排人财物, 及时确定与调整生产、售后服务等方针, 使企业的经营战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
(2) 市场, 既有维修市场, 也有产品市场。企业既要立足维修市场, 又要涉足产品市场。作为大中型公交后方的保修部门, 无论在技术力量还是在设备条件上都具有良好的基础, 都具有开发潜力。纵观公交行业的情况, 凡具有产品的公交保修部门, 大多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用产品来弥补维修市场的不足。广州市某公交公司下属的大修厂, 担负公司运营车辆的大、中、整修任务, 随着国家车辆报废制度的改革和客车行业的技术进步, 整车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车辆维修制度的改革、车辆寿命期内修理次数减少, 其承担的任务就逐年下降。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下, 总公司又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来弥补。因此, 大修厂利用本身设备和技术优势, 走向市场、开发市场, 重视外修, 并为深圳公交车辆进行大修保养;而另一间修配厂也自己研发制造投币机钱箱, 通过这一系列的拓展市场, 使管理层充分认识到要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 必须在经营管理上, 抓好市场调研, 重视各种信息, 在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上, 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
(3) 随着市场化日趋成熟, 公交维修企业可利用社会企业的优势, 将一些市场化程度高的产品推向社会, 采用承包的作业方式, 以减轻保修场地不足、人员配置和材料库存的不足, 弥补自身此方面技术力量不足。如空调机组、制动变速箱、水箱修理, 车厢全景玻璃安装, 大修作业车厢喷化等专业性项目。
2.2 依靠科技进步, 抓紧技术改造, 加强科学管理
(1) 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能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近40年来公交由小到大, 由弱变强, 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多种原因, 设备陈旧, 技术老化, 产品缺乏竞争力, 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2) 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 加强新产品开发的力度。在当今高科技时代,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企业的市场竞争, 实际上是产品质量的竞争, 也包括体现在产品中的科技含量的竞争。一些修理厂之所以没客户, 没车辆进来维修, 其中有信息、技术等因素, 但问题的症结在产品的本身, 如维修时间、价格、质量、科技含量的高低、配套产品的适用性等等。所以企业要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根据市场需要,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开发新产品, 使新产品不断跟上公交车辆更新步伐。随着国内客车制造业的技术进步, 生产工艺不断更新, 公交后方修理企业, 在车辆的修理上亦必须改进工艺, 以适应维修市场需求。我公司修理厂从2000年起, 对客车的车身蒙皮焊装工艺进行改进, 对车身外蒙皮整体预应拉力工艺。焊接上采用CO保护焊, 淘汰了普通电弧焊, 减少了焊接变形, 使车身质量上了一个台阶, 原材料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增加科技含量, 降低能耗, 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3) 企业要加紧技术改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不可能为公交投资建设新的后方设施, 我们只能把企业科技进步放在技术改造的基础上, 通过技术改进, 使企业有一个比较好的技术设施和设备条件, 为产品的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也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特别是一些老的公交企业, 对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对老工艺进行技术更新, 既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瓶劲”制约, 又可以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4) 加强科学管理,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的创业精神。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高低好坏, 因此企业要重视科学管理。企业要根据行业中同类企业的最高质量和最低消耗标准, 制订科学、严谨的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制度, 向管理要效益。像我们这种资金紧缺的公交企业, 无论是当前还是长远, 都应该强化经济核算, 精打细算, 厉行节约, 降低成本, 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我公司修理厂在改进生产工艺的同时, 对客车车身大修的材料管理上进行改革, 首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如车身外蒙皮用量, 在采购时就选定其板材的尺寸利用率必须是95%以上, 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车辆的修理成本。其次在某些配件上, 改变原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不搞小而全。尽量采用配套件。总之, 通过市场经济的磨合, 在科学管理上强化了经济核算, 提高了成本意识, 增加了投入产出的效益。
3 结语
关键词 车辆维修管理;Access;模块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207-011
车辆维修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与车辆维修管理活动和管理功能相关的信息系统,该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相结合,对车辆维修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维护、加工、传递和使用的系统。车辆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有助于实现车辆维修过程中程序标准化、数据网络化、工作正规化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提高。
1)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共享。业主主管部门可以及时在线了解车辆的使用情况、车辆的维修进展情况、维修人员的基本情况;使用单位可以及时申报车辆故障。
2)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业务主管部门对于车辆技术档案、维修信息等繁杂信息的管理简单化,便于制定合理的维修及采购计划;该系统可以通过客户终端反馈信息对修理工和驾驶员进行量化考核;实现网上器材库的管理,使库存率尽量的降低。
3)车辆维修率得到提高。故障申报到检查维修,再到信息反馈的周期缩短,准确性提高;对修理工和驾驶员的量化考核,大大提高了其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车辆的维修率。
4)车辆的日常管理得到了加强。该系统的建立可以横向比较各单位和负责人的车辆管理水平,并以此来督促各单位及责任人各尽其责,提高车辆的日常管理水平。
1 车辆维修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文所开发的车辆维修管理系统是一个集数据查询与分析、档案管理于一体的数据库程序,包含有业务主管部门、使用单位、维修单位、车辆器材仓库四个客户端。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清晰,便于各子系统的详细设计及模块间的数据传递。
本文采用了Access2003和C++Builder6作为数据库设计和面向对象开发程序软件,MS Access充当“后端”,起到储存数据的作用。另外,MS Access还可以创建前端,便于用户的访问。由于本系统是在单位内部使用,无需在广域网上运行,所以对于硬件的要求不是太高,几台PC机即可。本系统是采用C/S模式开发,在单位内部建立了局域网,便于客户端与数据库端之间进行连接,该局域网的拓扑结构非常简单,借助单位现有的局域网就能实现。
如图1所示,根据车辆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设计原则,可以将该系统的功能模块分为:单位模块、维修单位模块、业务主管部门模块、车辆器材仓库模块。
各模块的功能如下:
1)使用管理模块可以实现故障申报、情况反馈、车辆管理登记和驾驶员量化考评等功能。
2)维修单位模块主要实现对维修工作的管理,包括了器材申领、情况反馈、量化考核等功能。
3)业务主管模块实现档案管理、数据查询与分析的基本
功能。
4)仓库模块主要实现对库存信息的管理情况。
2 各模块的详细设计
2.1 数据表的设计
该系统的所有数据信息都是以数据表的形式存储的,包含了车辆维修信息,如表1所示。
利用Access建立各表,并把它们中的不同信息连接起来。
2.2 查询设计
数据表中的信息往往是分散的且仅依靠数据表来完成查询是很困难的,系统的使用客户一般不会从数据表中直接调用信息。
因此,数据的查询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各个方面的信息是需要通过查询功能来实现的。
1)单位某车辆的基本信息。通过车辆牌号,可以查询到车辆的底盘号、发动机号、车辆所属单位名称、维修的相关信息等。这样,可以便于对各单位对所属车辆的管理。
2)某车型的基本信息。通过车型,可以查询到发动机号、底盘号、维修基本情况、这样,可以对各种车型的技术状况进行比较和评估。
3)某单位车辆的所有车辆信息。这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对比维修状况、维修费用等,可以从宏观方面来分析装备管理水平。
2.3 窗体设计
窗体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程序的可操作性,便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录入和查询。通过车号查询就成为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查询方法,在车号查询窗体中输入车号可以查询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①该车辆总共维修次数;②维修内容分别是什么,各多少次;③每一次维修单编号、送修单位和维修单位;④当单击维修单号时,出现该辆车该次维修记录的详细内容。
3 总结与展望
本文利用Access设计平台,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模块化设计,使系统具有信息录用、查询和管理的基本功能,是一套面向使用单位、维修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仓库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但系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系统的界面较为单调,不够美观;功能较为单一;数据的存储量十分有限等。这些方面都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以使整个系统不断的提高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累绍洪.管理信息系统通用查询模块的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4:55-56.
[2]宋年秀.大修汽车可靠性分析中故障分布规律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99,2:93-96.
[3]孙仁云.汽车配件管理的软件设计[J].汽车杂志,2007,14:2-5.
[4]彭志忠.管理信息系统库存物料需求经济分析[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9:15-17.
[5]徐安.基于计划预防的汽车最优维护周期数模研究[J].汽车研究与开发,2011,
一、目的
为规范修理店档案管理,增强修理店档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归档范围
修理店日常进出维修车辆的车牌号码,用户信息,维修内容,竣工时间,维修费用,用户要求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修理店的档案管理有档案室档案管理员负责。
档案管理员的职责:保证修理店及各部门的原始材料及单据齐全完整、安全保密的使用方便。
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修理店的归档材料实心“日日建档”及“月月归档”制度,即:每日对上一个工作日进出车辆的信息进行建档,每月的月末为修理厂归档资料归档期。
2、在档案资料归档期,有档案管理员分别向各个主管部门收集应该归档的原始资料。各主管部门经理应积极配合与支持。
3、凡应该及时归档的资料,有档案管理员及时归档。
4、各部门专用的收。发文件资料,按文件的密级确定是否归档。凡机密以上的文件必须把原件放入档案室。
5、档案管理员根据修理店的《客户档案归档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车辆维修档案的内容包括:
1、车辆维修前诊断检验记录;
2、汽车维修登记台账;
3、车辆修前进店交接单;
5、车辆维修过程检验记录;
6、车辆休后监视路试表;
7、车辆竣工质量检验记录;
/ 3
8、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
9、车辆修竣离店验交单;
10、维修工时结算清单;
11、维修衬料结算清单;
12、车辆返修记录表及车辆返修台账等。
五、资料的分类与归档
(一)修理店档案资料的分类依据《客户档案归档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1、修理店档案资料的归档每年一次,属于平时立卷归档的不再此规定范围内。
2、机动车进行二次维护、总成修理、整车修理的,应当建立全部内容完整的维修档案,并实行一车一档的归案原则。
3、维修档案内容填写必须真实,不得弄虚作假,相应责任人应签字确认。
4、机动车维修档案保存期未二年。
(二)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1、技术档案,指本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用的一切重要图片、图纸、光碟、图书、报表、技术资料、有关设备、技术的文字说明等技术文件,整理后归并文件档案。
2、本店设置技术档案有:维修汽车技术质量档案,车间、办公室基建档案、技术标准、规程、工艺文件、统计报表等生产技术档案、设备档案和科研产品开发档案。
3、本店技术档案室有技术部门负责建立、保管。运用或提供使用。保管工作由技术部指定专人负责。
4、每当档案资料进入本企业、技术部应在一周内建立档案。建档是要分类编号,登记立卷归档,并进行必要的整理编制卡片,以利查阅。
5、技术档案不外借。内部技术人中办理借阅手续后,可以借阅,但是属秘密的资料不得外界,不得随便复印。技术档案阅后要及时归还并办理归还手续。
6、技术部定期对技术档案尽心鉴定,确定保管年限,及时销毁失去使用价值的档案。
六、档案的借阅。
/ 3
1、因工作需要,修理店的其他人员需借阅非密级档案室,有部门经理办理《借阅档案申请表》。
3、因车辆后续维修、发生事故或维修纠纷等情况需要查阅维修档案的,应按规定手续调阅,确需接出的重要维修档案,可采用复印件或视需备份,并督促如期归还。
4、档案借阅者必须做到: 爱护档案,保持整洁,严禁涂改。
注意安全保密,严禁擅自梵音、抄录、转借、遗失。
七、档案的销毁
1.修理店任何人或部门非经允许不得销毁修理店档案资料。
2.当某些档案到了销毁期时,由档案管理员填写《修理店档案资料销毁审批表》。3.凡属于密级的档案资料必须由店长批准方可销毁;一般的档案资料,由店长办公室主任批准后方可销毁。
4.经批准销毁的修理店档案,档案管理员必须认真核对,将批准的《修理店档案资料销毁审批表》和将要销毁的档案资料做好登记并归档,登记表永久保存。5.在销毁修理店档案资料时,必须由店长指定专人监督销毁。
单位: 日期:
一、车辆维修按照确保运行安全和厉行节约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定点维修。
二、为确保车辆维修质量,指定县内1家汽车修理厂作为定点维修企业,所有车辆需要维修,必须在指定维修点维修。
三、车辆报修程序:
1、扫路车、洒水车、电瓶车发生故障,需要维修,必须由驾驶员向队长汇报,队长向机修人员汇报,机修人员经过检测,决定是否需要维修;如确实需要维修,由驾驶员到办公室领取《车辆维修申请表》,并负责填写,经队长签字后,再报机修人员签字确认,然后报所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维修。
2、驾驶员持《车辆维修申请表》到定点的修理厂修理,凡未按指定的修理厂维修保养、购置零配件和车辆辅助用品,所产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3、车辆修理完毕,车主验收合格后,应对修理所用材料进行核对,查验是否更换配件,必要时,还应将调换的配件交办公室核对。并在所用材料、工时费等验车单上签字确认。
四、后期管理保养:
1、所有车辆维修后,必须建立维修档案。维修档案要载明车辆驾驶员姓名、维修日期、维修事项、更换的零部件等相关内容。
2督查室负责、办公室参与,对所有车辆进行保养督促检查,发现保养不到位,除了扣发驾驶员一定的考核奖外,还要全所会议上对队长进行通报批评。
版本号:A17/0 JY/GZ-XZ-03
5一、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车辆行驶安全,有良好的运行状况以及维修和保养的及时、经济、可靠,特制订本规定。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
三、职责
1)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对维修服务提供方进行评定和选择,确保做到货比三家,保证维修服务点的品质及成本,并对公司车辆维修项目进行审核。
2)车辆定损专家对维修质量进行验证。
3)司机负责分管汽车的年检、维修及保养(在公司指定的地点),汽车日常清理。如发现故障及时维修,并对维修质量进行及时反馈,确认保养、维修合格。
4)行政专员负责维修记录等资料的存档。
四、工作流程
1、保养
1)保养必须在公司指定的保养场所进行,司机不得自行选择保养场所。2)定期保养内容如下:
a)行驶5000公里,检查调整制动片间隙,更换机油滤芯、柴油滤芯、机油,紧固各部件连接螺栓,检查、保养电路系统。
b)行驶20000公里,更换空气滤芯。
2、维修
1 国内车辆维修装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信息共享度低
由于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晚, 就维修而言, 我国并没有形成专门的信息管理制度和信息管理方法。因此, 在从事管理工作时, 需要研究质量方面的内容, 以确保维修工作的有效进行。由于维修工作十分复杂, 且工作量较为庞大, 在维修时, 需要在单位内部进行调整。同时, 在管理过程中, 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即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专门的管理计划。由于每个部分是相对独立的, 所以, 不能够保证信息在单位内部实现共享。由于信息得不到有效的传递和交流, 导致我们维修质量和维修效率得不到提升。
1.2 管理理念不足
由于汽车发展的时间比较短, 人们并没有养成保养的习惯, 也就是说不能够进行定期的维修, 再加上使用者理念的落后, 维修行业的发展时间比较短, 并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念。例如, 很多单位在管理时, 只局限在“物”的管理。就现代管理学来说, 可以对时间、成本和金钱进行管理。如果在管理时仅局限对“物”的管理, 那么, 它并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 在工作中, 应该积极寻求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让管理理念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 需要不断创新传统的管理理念, 改变落后的管理模式。
1.3 配套设施不齐全
从事管理工作时, 不仅要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 还要应用一些设备。车辆维修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我们应该了解相关维修工作, 并按照每种设备的性质制订与其相适应的存储空间。但是, 现阶段, 维修管理单位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使得一些重要的设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出现故障, 造成一系列的损失。
2 现代化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对策
2.1 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 在管理时, 应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力度。也就是说, 在管理工作中, 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保证工作质量。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 应该加大对新技术的应用, 即在计算机方面开发出适用于管理工作的软件, 辅助人们从事管理工作。对于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来说, 应该利用计算机管理相关信息, 并加大对这方面工作的管理力度, 结合车辆维修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完整的维修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中, 应该明确标注出对专业信息的管理。同时, 相关工作人员要借助管理系统了解要维修单位内部的所有人事、资源储备或者相关技术。在当前的管理工作中, 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 并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改动, 使其符合我国制度的要求。另外, 在工作过程中, 还应加强对相关管理制度或者方法的管理, 制订相关的后期处置工作计划, 提高维修质量。
2.2 改变管理人员的意识
在工作过程中, 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管理, 即增强他们的管理意识, 确保相关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意识。由此可见, 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在管理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开展具体工作时, 要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改变了, 才能够实施正常的管理工作。在改变管理意识时, 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为管理人员讲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讲述时, 要结合实际案例; (2) 向管理人员陈述新的管理模式和时代发展的大势, 让他们的管理意识或者管理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 (3) 组织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参加活动, 也就是说活跃单位内部人员的流动, 活跃我们管理的工作, 保证工作质量。
2.3 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单位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 因此, 要科学调整相关制度, 改变单位管理工作旧有的模式。在改变管理模式时, 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一些先进的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在调整时, 应该取精华, 弃其糟粕。另外, 在管理制度中, 应该明确标注相关的奖惩制度, 奖惩制度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 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机构, 加快单位内部信息的流通速度, 推动维修工作的发展。在工作中, 还应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保证每项工作都经得住组织的考验。这样做, 有效避免了权利失衡的状态, 保证相关单位的清廉。总的来说, 要改变一个单位的管理制度, 就要征集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意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近几年, 私家车越来越多, 它逐渐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大潮流, 因此, 相关人员要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管控力度, 重视管理工作, 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了提高管理质量, 应该结合先进的技术, 积极改善,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革开放之后, 人们生活中逐渐出现了汽车, 它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近两年, 私家车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因此, 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大对相关车辆的管理力度, 还要保证车辆质量, 重视车辆的维修工作。鉴于此, 简要研究了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内容, 让工作人员了解这项技术, 以期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管理意识,维修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增勇, 王鹏, 张爱民, 等.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15) :58-60.
[2]宋海良.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展望, 2016 (11) :188.
[3]常亮.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4 (07) :124.
[4]卢超.航空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3.
关键词:车辆段;设备维修;管理
1 概述
铁路客车车辆段是铁路运输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提供优质列车,以确保铁路运输体系安全、有序的完成既定运输任务。车辆段一般分为定检系统和运用系统两个部分,前者包括检修车间和站修所,负责列车的定期检修工作;运用系统包括多个运用车间,下设列检所,其任务是负责列车的日常维护、扣留过期车以及摘除部分性能不良的车辆,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由此可见,车辆段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安全保障环节,提高该环节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可减少设备故障,保障铁路列车运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2.1 设备维修管理概念 维修是维护与修理的简称,是为保持或恢复设备功能而采取的技术活动。维修管理是组织人工、材料、工具及其它信息资源,使设备运行性能能够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维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维修工作的有效性,减少在修复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最小的维修成本,实现最大的实用价值。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的磨损和消耗状况进行评价,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对设备做出科学、合理的维修策略,以此制定并实施维修计划,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2.2 车辆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车辆段设备维修管理处于铁路运输系统的前列,车辆段设置设备综合管理委员会,对整个系统实施段、车间和班组三级管理;各部门按照职责进行分工,将整个系统分为若干个模块,由专业人员进行分块化管理;对设备进行科学分类,不同类别的设备由不同专业的人士负责;并逐渐形成了计算机控制检测、测量、试验、探伤等多种专用设备。
2.3 车辆段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不足
①维修组织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我国铁路系统对车辆段进行了生产力布局调整,大部分车辆段被合并,这就导致现存车辆段所管辖的异地车间和异地设备不断增多,车辆检修设备管理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现有车辆维修组织结构仍未统一,主要有分散式、集中式和混合式,三种管理模式处于摸索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实践验证其管理模式。②维修模式较为落后。现有的维修模式适应性较差,且维修时间安排不合理。当前现状下,计划维修方式仍占重要地位,这很容易造成维修能力不足或维修能力过剩的问题;维修时间的确定也存在极大的不合理,部分车辆段维修时间不足以保证残车指数在既定范围之内。状态维修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若只采用这一维修模式,仍无法保障设备的安全。③维修人员工资分配不合理。车辆段设备维修作业人员工资相对于其他岗位人员的工资差别较大,直接导致多数有能力的年轻人才不愿到设备维修车间工作,而老职工又想调离设备维修车间,因此设备维修人才出现断层,降低了设备维修效率,降低了设备维修部门的保障能力。
3 车辆段设备维修管理措施分析
3.1 优化车辆段设备维修部门组织结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理念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新的组织结构模式不断出现,主要表现为扁平化、柔性化、界限模糊化、知识化、信息化等发展趋势。车辆段维修管理部门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按照目标统一、分工协作、跨度管理、权责统一、精干高效的原则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统一指挥,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以确保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不同车辆段要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设置组织结构,以某车辆段为例,该路段有15各车间,分布在8个不同的地区,设备则集中在3个检修车间的6个检修基地,而其中3个检修基地的检修任务较多,检修设备不断增多;9个运用车间主要有电动脱轨器、电控试风设备和空压机,数量少,但对行车安全作用巨大。针对以上情况,该车辆段选择检修任务较多的一处基地设置设备车间,负责该地区设备的检修任务;异地设立设备维修组,负责当地的设备维修工作。
3.2 实施差异性维修模式 定期维修是以设备使用时间为标准而制定的维修计划;状态维修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决定是否维修;事后维修属于设备出现故障后而不得不进行的维修,其维修时间具有不可预见性。三种维修方式各有利弊,因此车辆段设备维修模式就无需固定不变,可根据设备性能、故障模式、企业经济条件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等制定不同的维修模式,确保设备维修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维修策略管理和决策的主要任务就是何种设备,在哪个阶段该实施何种维修策略,从而达到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根据设备寿命周期曲线位置及其运行状态决定是否该维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修方式,维修人员则可根据维修资源和员工素养决定,可依靠设备厂家技术支持、可自给自足、可实施委外维修。
3.3 改革维修人员薪酬体制 薪酬是企业根据员工能力及对企业所做贡献的大小,向员工提供的货币式或非货币式补偿。理想的薪酬体制具有吸引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功能。车辆段设备维修人员的薪酬制度设计思路正确,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操作性不强,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缺乏科学性,需要对其进行改革。薪酬改革要以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合法性和透明性为指导原则,充分体现出其岗位评价的作用。首先,对维修岗位及维修人员进行分类,按照职工保修的设备等级支付相应的维修报酬。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员工享受高一级别待遇。如某车辆段对员工进行分类后,按照工资总额、计件工资总额、分类设备岗位、分类设备维修者进行岗位薪酬分配,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质优价,充分调动维修人员劳动的积极性和专业提升的积极性。
4 结语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体系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已经成为我国运输行业的重要支撑,这就对列车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段设备维修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可提升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为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迟胜超,李映红,高云峰.铁路车辆段设备差异性维修模式[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11:77-80.
[2]李石磊,王亮.地铁车辆段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06:410-411.
[3]张龙.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加强对公司车辆维修的管理,减少车辆的维修费用,有效的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适用于对公司所有车辆维修管理的相关事宜。
第3条公司车辆的维修分为日常维修与送修理厂维修两种。
第二章车辆维修规定
第4条公司车辆实行定人、定车制,即每辆车的司机必须固定,车辆司机负责车辆的日常维护。
第5条车辆司机在每日下班前对车辆进行检查、发动,发现问题后应立即上报车队主管,并进行维修。
第6条若司机无法自行修复车辆存在的问题,需向车队主管详细说明维修的项目和损坏原因,经车队主管审核预算费用后,属于100元以下修理项目的,经车队主管同意后方可进行维修;1000元以下修理项目的须经部门经理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修理;1000元以上维修项的报请公司领导批准修理。
第7条司机将车辆送修理厂维修时,必须送到公司指定的修理厂进行修理,否则费用不予报销。
第8条公司的公务用车及特种车辆进行维修时,必须由车辆主管提出维修项目申请,并对修理费用做出认真评估后,报部门经理批准,送达指定维修厂修理,否则费用不予报销。
第9条在车辆的修理过程中司机需要加强监督,发现修理项目
与送修项目不符时,应及时上报车队主管并与修理厂进行协商。
第10条根据车辆的行驶里程或使用时间,公司车辆的大修、中修事宜由车队主管统一安排,确因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大修、中修时,必须上报公司领导,经审批同意后方可送修理厂修理。
第11条车辆完成中修、大修后,司机或车队主管需要对车辆的维修结果进行验收。
第12条车队主管应建立完善的车辆维修档案并要登记造册,妥善保管。
第13条送修理厂的车辆,要坚持厉行节约,修旧利废,以修复为主,换件为主的原则。
第14条接到车辆需维修信息后,根据车辆状况、维修项目,统筹安排车辆修理。对进修的车辆,根据维修规范和维修项目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判断故障原因和决定维修手段。
第15条对于比较大部件的维修或零件更换,应严格按照维修规范,先上报后更换的原则进行维修配件安装。
第三章车辆修理费用及报销
第16条在日常维修车辆时,更换零部件的费用在预算以内时,给予报销;多余部分不予报销。
第17条车辆送修理厂修理及车辆的大修、中修费用由指定修理厂点每季度或每半年统一结算。
第18条车辆修理的费用不得超过审批的金额,修车完毕后司机或具体承办人应将废旧零部件交车队主管审查,车队主管报公司领导审核。
第19条车辆在中途发生故障急需维修时,200元以下修理项目时,须电话征得车队主管同意;200元以上由车队主管报请部门经理同意后方可维修。
第20条车辆在路途中需进行维修时,司机也必须带回替换下的废旧零部件,经车队主管进行核查后,方可进行报销。
第21条驾驶员因人为因素造成车辆与轮胎损坏的,由其本人承担费用总价的20%。
第四章附则
第22条本规定经公司领导办公会议审批后,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23条公司原有制度与本规定发生冲突时,自本规定颁布实施之日起,自动废止。
一、车辆外部返修操作流程:
1、当客户来我售后部抱怨车辆维修和车辆保养上次没有维修好时,首先接待的服务顾问应先了解清楚上次负责维修接待的服务小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此服务小组来接待客户。
2、此服务小组的服务顾问在对该车辆故障进行初步检测后,如果确定是上次维修不到位,应立即对客户的车辆进行返修作业并向客户致歉,同时填写《返修记录表》,并将此表立即传达到下一责任人—机电组长。如果是其它新的故障,服务顾问应按正常维修流程及有关制度进行操作,并做好客户相应的解释工作。
3、机电组长在接到返修车辆的任务委托书后,应立即认真高效地对返修故障进行排除操作,并严格把好自检关,待返修完毕将此车《返修记录表》送达到下一责任人——质检员/技术经理;
4、质检员/技术经理在收到此返修车辆的任务委托书及《返修记录表》后,应及时地对返修车辆的故障处理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果问题仍未解决,按内部返修规定处理。如果问题已解决,将此车《返修记录表》送达下一责任人—服务经理/服务总监;
5、服务经理和服务总监签署处理意见后将此车的《返修记录表》复印并保存,同时递交给原服务顾问,服务顾问在处理完此返修车后,将此车的《返修记录表》和维修任务委托书一同交客服部保存归档。
二、车辆内部返修操作流程:
质检员或服务顾问对车辆质检时,发现没有达到《质量检验标准》和相关规定,必须立即让服务小组成员进行车辆返工处理,直到检验
合格。对于同一辆车同一故障内部返修三次仍不合格的情况,质检员或服务顾问需填写《返修记录表》,按以上外部返修程序操作。
三、车辆内部返修和外部返修的处罚规定:
1、对车辆外部返修的处罚,因责任原因和操作不当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当事者应承担其所发生费用总额的40%,当事人的班组长或主修人应承担其所发生费用总额的30%,质量检验员应承担其所发生费用总额的20%处罚,技术主管或车间主管应承担其所发生费用总额的10%处罚,属于内部和外部返修的车辆,取消责任班组或当事责任人对该车辆维工时、产值、台次等项目提成考核的处罚。
2、在车辆外部返修或质量投诉中,车辆损失情节轻微和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按责任轻重给予100-1000元的经济处罚,当事人扣除100-1000元处罚,主修人或班组长扣除100-1000元处罚,质量检验员扣除100-1000元处罚,技术主管或车间主管扣除100-1000元处罚,对于外部返修车辆给客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严重及反响强烈的,公司和部门将对该事件另行处理。
3、在内部现场抽查中和外部返修中因表面现象清洁、异响、维修、责任心、操作规范等原因,可以通过听、看、查、摸等手段而没有检查出故障而引起的外部返修,其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当事人应承担其所发生费用总金额的40%,当事人的班组长或主修人应承担其所发生费用总金额的20%,质检员应承担其所发生费用总金额的30%的处罚。服务顾问应承担其所发生费用总金额的10%的处罚。
4、在车辆维修中,因责任原因和操作不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元以下的当事责任人承担其所发生费用总金额80%的损失赔偿,1000元以上的当事责任人承担其所发生费用总金额60%的损失赔偿,性质严重的将追究相关的刑事责任。
5、内部返修车辆首次50-500元/次的处罚,同一主修和同一问题第二次100-1000元/次处罚,第三次按外部返修处理。
6、内部和外部飞行检查车辆中,发现漏项。缺项等按50元/次/项处罚,故障没有排除的按200元/次的处罚,检查不合格内容合计二项以上的取消责任班组或当事责任人对该车辆提成考核的处罚,故障排除根据情况将给当事人以50-100元/次的奖励。
7、返修车辆中拒绝工作安排的责任人扣除200元/次处罚,返修单拒绝签字的责任人扣除50元/次处罚。
8、对于已经开出的返修单,无特殊情况要求在3天内必须返回单据,到期没有返回的,将对该车的结算工时不进行结算至班组,同时给予主修人、质量检验员、技术主管、技术经理、车间主管、车间主任、服务顾问的相关责任人扣除50元/次的处罚。
9、涉及维修项目的细节没有做好的,如工单填写、数据与事实不符、填写不齐全、填写错误、没有在维修单上建议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项目等本月第一次10元/次,第二次后按翻倍递增处罚。
10、返修项目班组在维修时间上优先安排的原则,不得借故拖延。
11、对返修内容有异议的可向主管和技术经理或服务经理等反映,决不允许以此为理由进行拒签。
12、返修车辆工作完成后,必须先班组自检,交给质检员进行复检,服务顾问交车前检验确认合格才可交给客户接车。服务中客户抱怨要求作让步处理的事件,主修人也要写出返修应采取的措施和经过,不合格车辆要求出厂的必须有服务经理/服务总监签字确认方可放行。
附件:服务部规章制度签名确认表
本人经过多次认真学习和研讨《服务部维修车辆返修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全部内容,我郑重承诺能够自觉自愿地遵守执行《服务部维修车辆返修管理制度及流程》的所有规定,对违反《服务部维修车辆返修管理制度及流程》条款进行的处罚我决无异议。
汽车修理厂返修车辆处理意见制度
为减少返修,提高修理质量,提高信誉,凡经我厂修理的汽车,在保修期内回厂返修或是对方来人来电函,请去当地处理出现的问题,并且经确定是因我厂修理所造成的原因,无论问题大小,均做一次返
修处理。
一、对于返修的车辆,车主单位将车送回厂里处理时,应一律由厂有关人员查明原因,故障和现象,并做详细记载,填写返修报告表,再一并转班组处理,对一般性问题由班组自行解决,并组织分析,确定结论,填清返修表,交厂有关部门审查存档。对于较重大的质量问题,由厂有关部门组织召开分析会,确定结论,填写返修报告表(附后)做好存档工作,返修材料费由厂领导审核决定处理方案;
二、对返修车辆得出结论后,由厂有关人员根据结论和本规定将处理意见决定书面通知定额考勤人员,考勤人员应无条件执行;
三、返修竣工的车辆,经厂有关人员检查认为质量合格经用户接车后,该承修班组的返修工时一律不计入工时总额,如返工由别人代作则扣减责任人的工时转给操作人;
四、凡因在修理返修车时,因服务态度问题对本厂声誉有恶劣影响,根据情况,由厂部酌情给予处分;
五、凡是属于返修的车辆,如果不经厂有关人员处理,班组直接私了,或不认真填写返修报告时,则一律按返修工时加倍扣罚;
六、如因配件、材料问题,或是其他业务部门的问题造成的返修
则不减扣工时;
关键词:车辆设备;管理特点;分析
对于企业来讲,车辆设备属于重要的资产,其在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如果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可以按照车辆设备具有的管理特点对设备进行管理,那么不仅可以提高车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还能够降低车辆设备实际的运营成本,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赢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一、车辆设备管理的缺陷
(一)管理技能较为落后
在传统的车辆设备管理过程中,该项工作的管理队伍是由低学历、职业化的技术人员组成的,而其在日常工作中主要的维修对象也都是汽车中的小配件。然而现代企业使用的车辆设备内部构造都较为复杂,所以其管理内容相对较高,这使得设备管理队伍使用的管理技术在管理现代设备时往往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虽然现在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招聘一些中等和高等学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技术管理人员,但是由这些技术人员掌握的现代设备管理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且缺乏较为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所以车辆设备的管理技术水平仍旧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进一步完善管理方案,提高专业管理技术水平十分重要。
(二) 管理思想与方法有待转变
高效、平稳、无故障是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管理方法与管理思想存在的问题,在许多汽车制造企业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下现象:维修人员如同消防队员,设备总是坏了再修,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维修使用两张皮,操作人员只求产量,不管(设备)死活;维修人员则是治标不治本,能准时下班就行。此外,生产与设备维护人员流动性大、违规操作、技能欠缺、管理断档等问题也都给设备维护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车辆设备管理制度
在车辆设备管理中,其涉及面广,要求精度高,工作量大,因此必须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以管理维修厂长为首的设备管理目标化组织机构。确立目标,落实责任,组织开展工作。其次以质量标准化为基础,建立一整套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实现目标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以保证设备维护检查落实到人头,做到每辆汽车设备有人管,有人抓。第三是实行日检、周检、月检循环维修检查制度,大型固定设备(发电机等)日检最低不少于2h,综采设备日检不少于4h,月末最后一天集中检修。
(二)建立完善车辆设备管理机构
如果要在车辆设备管理中形成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就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领导、协调设备管理与维修系统的正常运作,各维修片区要设置专职的设备管理机构,负责制定设备全过程的管理与维修人员完成企业管理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各维修片区在车辆设备的选型、采购、现场管理、设备维修、备件质量管理、设备档案资料管理、设备报废等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所有设备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随时对设备的使用,维修情况及设备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1]。
(三)采用状态维修方式
在车辆的连续生产中,要求车辆设备具有良好的状态和一定的数量。然而运行中的车辆设备产生故障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设备产生故障后如何有效地组织人力和物力,快速地修复,以满足露天煤矿大规模地生产的需要。对于采矿设备的维修,采取什么维修方式使设备保质、快捷地恢复,是采矿设备的管理者和维修者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目前的露天采矿生产中,有 3 种维修方式,即故障后维修、计划维修、状态维修[2]。在我国通常都采用预防维修制度,它分为日检、一般检修和大修。这种维修制度,可以提前发现设备的一些故障苗头,对设备的安全运转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升级车辆设备
车辆设备的技术更新是用新的车辆设备代替旧的车辆设备,车辆设备的更新不仅仅是指同一型号、同一类型车辆设备的更换,而主要的是用性能更高、更先进的新型设备取代旧设备,从而使生产建立在先进技术和基础上[3]。因此,技术更新不一定等到车辆设备磨损到完全丧失其使用价值时才能更新,而是当出现新的性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设备时,继续使用旧车辆设备在经济上考虑已经不合算了,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设备更新、实现技术彻底创新。
(五)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车辆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技术人员和维修工人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故障分析能力。因此,要加强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使他们对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产生机理了如知掌。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样十分重要,只有当他们掌握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才能在操作实践中随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停机报修[4]。同时我们还需要及时分析设备的有关数据,利用 Internet 网络或其它信息手段了解监测技术的发展动态,对监测设备及监测软件及时升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全球汽车工业发展速度的提升,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中拥有车辆数量的增加,不仅使得世界范围内车辆设备管理的工作任务量也随之增加,还使得该项管理工作对管理模式、技术、手段和措施等都有了更多的要求。因此,相关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促进车辆设备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较大的推动力,不断完善各项设备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沈席伟,韩学功.车辆设备管理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9(09):49-50.
[2]严文清,张红.论车辆设备管理的不足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5(08):73.
[3]张文英.浅谈太原市环卫车辆设备的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05(02):173-175.
【车辆维修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车辆维修管理汇报11-09
车辆维修竣工检验制度06-05
车辆维修项目管理措施09-13
车辆委托维修合同06-03
车辆定点维修合同11-03
车辆维修请示单07-02
车辆维修实施方案07-04
车辆维修承诺书09-10
车辆维修委托书10-12
车辆维修合同书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