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观后感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的高考观后感(精选11篇)

我的高考观后感 篇1

我深深的被震撼了,这所学校的高三学生引发了他对高考的思考:花季少年,却没有了消闲没有了欢唱,看到的是那些冷冰冰的公式,单词,试题。他充塞着你,折磨着你,而且不是一天一月 , 一年两年, 你可以诅咒他是残酷的 但他却是为你提供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遇,高考就是在考你的决心和意志 ,即然选择了高考,你就应该面对事实,战胜自己,回报亲人,回报社会。

想必他而言,我是幸运的,我没有他那样苦难的生活,我有宽趟的教室,最好的老师,也许正应为这样,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那些所谓的努力,根本就什么也不算,我更没有他那样的决心和意志,那种极其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迫切希望。

但这也使我有了一些自信,别人自学都可以考上大学,自己怎么不可以。

是的,我也选择了高考,我和曾经的安永全一样,我在为我自己奋斗,我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想证明自己,我讨厌学习,讨厌那种压抑的气愤,但我知道,那是成功的一个跳板。我必须努力。

当学习累了的时候,想想安永权,当我想要放弃时,想想安永全,当别人说我不行时,想想安永全,也许我可以做得更好,我会更棒。因为我一直站在新的地平线上。

我的高考观后感 篇2

黑板的一角写着“距高考仅有108天”。有同学提议说,干脆在教室的墙上挂上梁山好汉们的像,我们每过完一天就像跟他们进行了一场恶斗,每天“杀”一个,等到“杀”尽好汉的那天,我们就已所向披靡。

一百多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考试、习题,像涨潮一样,汹涌而来。高中生涯,也在这屈指可数的倒计时里,接近尾声。回想一路走来的青涩岁月,是那么的不真实,就像大梦初醒一般,曾经的打笑嬉闹,已恍若隔世。

拼命地让自己学会尽快去适应这份压抑的紧张,强迫自己学会沉溺在题海中。不知道真正等到高考到来的那天,我们是不是真的有“杀”光梁山108将的勇猛。而现在,我们唯有怀着无比紧张的心情去等待,如雪莱说的:“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的高考之路 篇3

1966年夏天,我在邵阳市二中高中毕业。5月份,高中课程全部结束,学校进行了“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教育,随即体检,填报志愿。在体检中发现我有色弱,报考理科工科大部分院校都受限制,我只得选学文科,好在我的文理科基础都还可以,选科并不为难,我很快确定了我的志愿方向:外语、新闻。就在我们准备分班复习时,北大哲学系聂元梓的大字报发表了。紧接着,传来清华附中红卫兵《论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传单,紧接着伟大统帅发出号召:“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人心骚动起来,校园不安起来,社会动荡起来,偌大的神州大地很快就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大字报、大批判、大辩论,一浪高过一浪。我就像一叶扁舟,身不由主地转进了历史的漩涡。

紧接着就有通知,高考推迟。

紧接着,我们被告知,高考取消了。

1968年10月,我告别了生活学习八年的邵阳市二中,插队落户到绥宁唐家坊公社松陽大队烂木塘生产队。一年后,我被评为绥宁县知识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随后被招工进邵阳市水泥厂。又因我曾是造反派的坏头头,我的招工被看成是派性招工,我被分配当了普工,在制成车间运送原料,苦力的干活。接连进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名为学习,实则反省检查,交待文革中的问题。直到1974年反击右倾翻案,我被平反。1976年3月,又被请进了学习班,又呆了两个多月,出来后,才真正感受到自由的可贵。1977年春天,得知恢复高考,死去多年的大学梦一下子复活了,当即就向水泥厂党委报告,申请参加考试。可迟迟没有答复,我一再请求,书记说:“经厂党委研究,你的问题还没讲清楚,不能参加高考。你不要在心里有什么不满。”刚刚从学习班出来,仿佛获得新生,感激厂党委都来不及,还哪里敢有什么不满?但心底里还是有些许的遗憾。

随着整个政治形势的好转,我又迎来了1978年的高考。我又向厂党委提出申请,又是迟迟没有答复,我又是一再请求,书记说:“经厂党委研究,同意你去参加高考。但要做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不要影响自己工作。”好在离开学校11年多,喜爱读书的习惯一直没变,原来高中的基础又好,复习起来也没什么困难。进入考场,拿起试卷,又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自信小错难免,大错难得。考完5门必考科,自我感觉良好。最后一门俄语,可考可不考,我好像考意未尽,又走进了考场。不过考了也就了了,总算进了一次高考考场。高考的成绩,我并没太在意。

一个星期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路过张家冲(邵水东路),碰到正在帮人家做家具的高中同学赵成瑜,他问我收到通知书没有。我满脸惊愕,忙问什么通知书。他告诉我:“我在地区招生办看到了你的高考成绩,俄语54分,大概是市里最高分,地区招生办通知你去长沙参加口试。”我说:“真的?”他说:“是真的。你自己去招生办看一下吧。”他还告诉我,地区招生办设在砂子坡招待所。我很兴奋,高考时,最后一门是外语,我想,中学俄语我学了6年,辛辛苦苦,虽然时隔10年,忘了不少,但总还记得一些,既然来考,就全面地检测一下自己的中学基础吧。我就坚持考完了俄语。没想到竟考出了个市里最高分。第二天我下了天光班,就赶到了地区招生办。地区招生办的同志很热情,帮我查到了高考成绩:政治84分,语文78分,数学66.4分,历史86分,地理79.2分,总分394.2分,市区第一名;另外不计入总分的俄语也考了54分。他对我说:“你这次俄语考得很好,54分,俄语是小语种,20分及格。上海外语学院准备在湖南招个俄语班,你是不是去考一下?”我说:“我没有报俄语专业,没填这个志愿。”他说:“没关系,我们帮你补办一下。这也是个机会,不要错过。”他还说:“如果你同意,那就去长沙参加俄语口试。”我说:“好吧,就去考一下。”可当我兴冲冲地拿着通知书去向水泥厂党委请假时,领导却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说:“当前生产很紧张,抽不出人手。这是你的个人行为,不能影响生产。如果同意你去了,其他的工人也要去,那怎么办!抓革命,要促生产嘛,怎么能影响生产呢?你自己好好考虑一下。”我知道,党领导一切,不仅领导国家大事,个人小事也不例外。但我不能放弃这次机会,又不好违反领导意见,我只好请我同班组的工友帮忙,替我代班。我赶到长沙,考场设在解放军政治干校。由于当年的俄语还读得可以,当场揭晓的口试成绩良好。我心满意足地回到邵阳,我终于又通过了一场高考口试。

我得了两个第一,但我并没有得到录取通知书,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期待着,某一天早上,传达室的师傅会高兴地递给我一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厂里的工友们碰到我,总是问长问短,待到同去参考的伙伴来了通知书后,工友们也就不问了,只是用一种同情的眼光看着我。一位同进厂的知青告诉我:“你的大学恐怕没戏了,书记表态:‘除非我不当书记,否则他就莫想去。’”这——我是知道的,在文革中,我与他有过正面冲突,辩论时针锋相对,面红脖子粗。他以势压人惯了,碰上我这个不信邪的他就有点恼羞成怒,当即就警告我:“我等着,我看你跳得好久!”我回答说:“我也等着,我看你有多大能耐!”这一下真碰到他手里了,我还能说什么呢?这时候的高考政策是:“今年的招生工作的步骤:自愿报名,单位同意,学习考查,体检政审,择优录取。”而政审的标准是:“政治历史清楚,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遵守革命纪律,热爱劳动。”虽然没再提家庭出身,但只要涉及单位政审、单位同意,也就是只要涉及单位领导,我就没戏!

应该说,社会的进步给了我第三次高考的机会,那是在1982年秋,湖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开始招收文科学员。我还在邵阳市水泥厂,负责进厂青工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我带领16名青工都报了名,又参加了一次省级高考,又以市区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我的16名青工中有15名也榜上有名。可结局又叫人大失所望:15名青工可以脱产读书,两年制,全天学习;就我不能去,没有其他理由,就是工作需要。现在的青年朋友很难理解工厂领导对职工的控制的严密,也没领教过单位领导的权威的厉害;青年朋友不懂政审,不懂豆腐票,他们不知道一个人一旦离开了单位,就寸步难行;一旦被定为政治上有问题,就别想在社会上立足。几次进出学习班的教训告诉我不能和领导对抗,但我实在放不下读大学的梦想。我就申请业余学习,参加电大考试。幸好有这个政策,我就成了邵阳电大的业余学员。这次高考有一半收获,我总算名义上上了大学。

三年以后,我顺利地拿到了电大文凭,这时我已经调动到邵阳市一中任教。我知道,电大文凭在这样的学校是不够的,我也不甘心这辈子没进正式的大学读书,虽然此时的我已经38岁,已经成了一个8岁孩子的父亲,但我还是下决心去拿大学本科文凭,要真正地踏进神圣的大学校园。1984年我参加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4科合格证书,1985年,参加湖南教育学院专升本考试,又以邵阳考区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为该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脱产学习2年。在离开中学19年后,我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走进了大学校园。开初,我还雄心勃勃,想考研,但一年后,我的好奇心、求知欲,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消失得干干净净,我突然觉得:人生苦短,我这个年龄阶段,应该是干事的时候,我最好的学习阶段已经过去了。与其混个更高的文凭,不如干点实事有意义。于是在我39岁那年,我终于拿到大学本科文凭,回到了邵阳市一中。

高考电影我的青春永不逝观后感 篇4

这一类型电影的商业性开发也许比影片本身更有意义,为了博取观众的目光,迎合观众的口味,一直以来的青春电影都会以爱情为主线,甚至把爱情用放大号加以放大,影片中出现高中生性行为、堕胎等情节。

电影中所展现的残酷青春物语,它会带给人惆怅,而更重要的,是提醒观众,那段注定逝去的岁月是令多少人想回味却又不忍回味,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去描述这段苦乐年华。

而此次的青春影片《我的青春永不逝》与以往的风格不同,该片是根据感动中国网事十大人物最坚强高考女孩肖丽的真实事迹改编。通过艺术的手段,以最真挚的表演向观众传播积极正能量,是高考生减压必看电影之一。

相比较近几年颇受观众喜爱的小清新文艺或者虐爱都市言情类型,《我的青春永不逝》这部电影在潮流中倒显得另类,具青春励志感恩于一身,又像个穿着保守思想封建的女人撇去时代新潮元素与光鲜亮丽,将最质朴最真诚的一面展现给大众。让人不得不相信这样的电影看后会感觉酸爽直呼换换口味也不错。

我的高考记忆 篇5

从小生活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我所接触的世界是很单纯、落后的世界,虽然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从没有过通过考学离开农村的志向。

小学毕业后,我和班上另外一个女生考上了镇上的中学,当时自己很自豪,怀着激动与忐忑不安的心情去镇中学报到,从此开始了中学生活,在中学那段时间里,我是很迷茫的,小学的优异成绩在这里已经成为历史,我的学习成绩很一般,甚至萌发了退学的想法,但由于父母的反对而没有辍学,就那么稀里糊涂的继续着我的学业。

在中学时也曾羡慕高年级的学生考上地区中专时的喜悦心情(我们中学的学生最好的也就是考个地区中专,从没有考上过大专,更不用说重点院校了,当时高考录取率是很低的),但我总觉得这离我很远,我甚至觉得当城里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每天上下班,忙忙碌碌有什么好的,当农民是很自在的事,想干活了就自己去干,不想干就呆在家里,不受别人限制,但这种想法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发生着变化。

我们是最后一界两年制高中,高二毕业后我们参加了高考预选,当时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的我,竟然考了我们班第一名,预选后我们班只剩下4个同学有参加高考的资格,在随后的一个月的复习时间了,我们虽然很努力,但希望很渺茫。高考时我不知道别的同学的感受,只觉得自己没有一点压力,就当是一次很普通的考试,最后我们都名落孙山,当年中专段450分,可我只考了390分。

当时我觉得自己的学业就此为止了,准备和兄弟姐妹一样当农民了,可是我还是有点不甘心,当时乡中学招考民办教师,我在父母的催促下去报名参加了考试,但还没有等到结果下来,我莫名其妙的接到了县一中复读通知书,后来我才知道县一中根据高考成绩,录取370分以上的同学去复读,不管怎样,我还是决定去试试看。

复读这一年,我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当时的老师很负责任,我们的生活很有规律,三点一线的重复着我们的生活,虽然很辛苦,但我还是能够坚持,高考预选我们班除了一名同学没有过关外都顺利取得了高考资格,我的成绩也很理想,从班上的三十四、五名跃居到第十八名,老师还特意表扬了我一下,当时对高考充满了信心。

高考的日子到了,当时的父母没有现在的父母对孩子高考的重视程度,基本上就是顺其自然。我们班里只有一个女同学的姐姐陪着她考试,别的同学都是自己在奋斗。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一科语文就考砸了,但当时不知道压力是什么,所以没有影响到我以后科目的考试,基本上算正常发挥。这次高考虽然没有太大的压力,但也没有了第一次的潇洒,多少还是有顾虑的。等待成绩的日子很烦躁,我就帮父母去地里干活,这时总有乡亲问我考上学没有,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心里的压力也在增加,成绩下来以后,我没有勇气去学校看,就让我的表哥代替我去看,最后我的成绩是436分,而大专段是415分,本科段是439分,我的心理开始平静下来,不管怎样,我都可以考上的,最后我如愿以偿考上了自己的理想学校,在拿到通知书的日子里我的自豪心情是无法比拟的,父母也觉得我给他们脸上添了光,忽然觉得在别人面前变的高大起来了,尤其是母亲再也不嫌弃我不会干针线活了,还和别人说我不会干针线活是我有福气不用干,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的高考作文 篇6

你想过你一个人的将来吗?我会回答我想过,我对我们的将来有着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当然不光我自己,有着对将来的想象,其实世界上任何一个动物、植物都会想象和追求我们的将来:种子的将来是破土而出,小树苗的将来是长成参天大树,幼羊的将来是长成大羊……他们都有着我们的将来。

我的将来是“五味俱全的,天天都会有很多的酸、甜、苦、辣、咸,我的将来是永远不会乏味的。不管从哪一个味里都可以品尝出淡淡的甜”。所以不管在什么味里面都会有很多的收获,不管哪件事情都会给我输送着经验。

我的将来是有很多种颜色混合在一块的,但主要的颜色是黑色,每一个人都会想黑色是一种非常恐怖和可怕的颜色,所以有很多的人都非常讨厌黑色,但我非常喜欢黑色,由于黑色会给人带来很多的安全感,当你睡觉的时候眼前一片乌黑,就会忘记所有令你惊醒胆颤的事情。黑夜还是黎明前的挣扎,只有挣扎之后才能不断收获自己。

我的将来是海浪形和三角形的,由于在将来会有很多的大风大浪,会经受很多的像海浪一样的磨练。三角形是形状中最坚固的。它不管,受到什么样的突击和冲击他都是毫发无损的,他不管遇见多大的困难和磨练,都不会断开,不会被冲变形。它不管碰到多大的风浪,一直都不会退缩。

状元兵法:我的高考我做主 篇7

有耀眼的光环,又遥不可及。每年盛夏,便以各种璀璨的姿态出现在需要人们仰望的那个视野里,大城市、小县城、乡村,从名校,又或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冉冉升起。

你了解他们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同样,每一位高考状元破茧成蝶的过程,都是漫长的,艰辛的。十二年寒窗,或者比十二年更多,谁都不容易。

你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吗?青春的路,你们所走的是同一条,可为什么走到了最后,却通往不同出口?你该怎么做?还能怎么做?

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你一丝启发,一点思考,一些帮助。

《高考金刊》坚持用状元做封面,讲述状元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与奋斗心得,已经有整整十年了。这十年里,我们采访过、跟拍过、联系过的状元不计其数,你们想知道真实的高考状元是什么样的吗?在将来的日子里,你们是想继续看到以状元为封面,还是改为其他内容呢?

状元故事:一路走来,我选择风雨兼程

浴火重生,我背水一战

胡智洋 2013年内蒙古文科状元

还记得那天,把桌凳搬进来,我果断地坐到了教室的最后面。这里并没有因为我的到来而发生什么,当然,我更希望什么都不要发生。没什么人来打扰我,于是我埋头看书,不用时刻准备着挤出一个生硬的微笑。还不错,不是吗?

我望着嬉闹的新同学,心头别是一番滋味。接下来的一年,我竟要和这些曾经的学弟学妹一起度过……

2012年的6月,我折戟沉沙。其实出分前我已经做好了复读的心理准备,只是完全没想到最终的结果竟是如此之差。几乎从来都是全校第一、没有考过全校第二的我,一下子跌到了全校第七、自治区四百多名。

毫无疑问,久已习惯了高高在上的我无法接受这样的成绩。那天早晨我是在恍惚中度过的。我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我要复读,没人赞成。所幸爸妈明白我的痛苦与不甘,坚定地站在我这一边。记得当时我把手机的声音开到最大,任那首老歌的旋律在家中凄然盘旋:“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行泪,耳边响起驼铃声……”我把这首《驼铃》的歌词发给我即将步入大学的每一位同学,可最后一句唱得好啊:“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我清楚复读的弊端和风险,但这一刻,我咽不下这苦咸的泪水。我要把遗憾抛在过去,将希望寄予未来。

于是我再次坐在了这里。我必须背水一战,有生以来头一次感到肩负的责任是如此之重,我要接受命运、改变命运。累是当然的,但高四这一年显然要更累些。买来数学练习册整本刷题,让爸爸帮忙打印各地模拟卷,抱着我那“至亲”的《高考文科试题分析》反复琢磨……所谓浮云就是如此,你追着它跑啊跑啊,以至于忘了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只记得我要去哪里——昂着头,只想到那万里无云的远方。

当然,跑累了还是要停下歇歇的。闲来读诗,那是一片远离题海的清凉胜境。少年不识愁滋味?有种奠名的感觉从心底涌来,似海潮翻卷,又如烟雨蒸腾。感慨着别人的成败荣辱、喜怒哀乐,我不免思考自己的未来。“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那么,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面对这个问题,不知不觉中我已多了一份坦然。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吧。

出身寒门,唯有读书改变命运

孙涛 2011年重庆市理科状元

记得有一次举行班会,老师让每个人都谈谈“为什么读书”和“我的梦想”。我当时说:“我相信读书改变命运,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成就一番大事业,让父母不再被人瞧不起,让他们不再受苦受累,让他们能安度晚年……”

我出生在重庆市梁平县聚奎镇一个贫困农家,父母都在家务农。父亲早年出外打工时,右手四指被机器绞断,成了残疾人,再也千不了重活,一家人守着几分薄田为生。

也许你们无法想象,全家人节衣缩食只为了我能走进学堂,无法想象村里的人都说我把家里读得一穷二白。但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和我的父母都没有放弃过,我一直坚信读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记得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早上,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到镇上的网吧查成绩,结果成绩还没出来。中午,接到了班主任老师的短信:“孙涛,成绩出来了,语文121,数学135,英语139,理综295。”看到这个成绩,我有点惊喜,连忙加分数。可能心情太激动,我居然加了好几遍都没加出总分,直到加了十多遍,最后才确定真的考了690分。后来老师还取笑说:“数学最厉害的孙涛,也有连加法都算不出的时候。”现在回忆起知道成绩那一刻的心情,很是欣慰,认为自己的努力和坚守都是值得的。

高中三年,聆听过多位老师的教诲,感受着父母亲深深的疼爱,结识了一群可爱的朋友。

进入高中,我渐渐地发现,父母的关心更多地表现为包容:训斥变得柔和了,逼迫似乎退却了,压力不再施加了。他们开始放开我,他们学会倾听我,让我远飞,让我自由。我是一只风筝,他们让我翱翔天空时,却始终牵着心中的那根线,那是由爱交织的线。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领者、生活的陪伴者、人生的指路者,没有他们,我们的高中举步维艰。任何老师都不仅是老师。长期受鼻炎折磨的我,免不了经常鼻炎复发。然而,每一次班主任都看在眼里,常予以关心,也经常送我上医院,此时,老师是父母;体育课上,老师同我们共同娱乐,此时,老师是朋友;周末时间,老师与我们玩篮球对抗,此时,老师是对手。

知道我家经济困难,每次考试完老师们都会以奖励的名义,给我学习用品、复习资料,甚至食堂的师傅都会多舀一点饭菜给我。高考后的谢师宴,我向老师一一敬酒,每敬一位老师我都泪流满面,那是三年来,我第一次哭。我感谢关心、照顾我的每一个人,我心里也很明白,是大家的关爱在默默地为我保驾护航。

过尽千帆,于柔韧后见锋芒

张浩源 2010年安徽省理科状元对我而言,挫折接连不断,像打批发一样降临。先是2009年6月的中科大少年班招生,高二的我报名参加了。但当时的我对这次考试的态度是重在参与,并没有特别认真的准备,只想提前熟悉考场环境。然而,考试的成绩令我意想不到:623分!当时的中科大少年班的录取分数线是630多分,也就是说,如果我认真准备的话,多考10分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的现实让我沉浸在深深的惋惜和痛苦之中。亲友们安慰我:没事,来年高三努力一年,报考清华北大。可我知道,考清华北大比登天还难。在中科大招考的铩羽而归后,我把高三当成了高四,承受着不小的心理压力。每天做同样的事情,看书,写山一样的作业,接过教室里漫天乱舞的试卷……时间长自然会乏味,但又要有能力调控心理状态的平衡,否则略有懈怠,就很可能葬送自己的前途。

当我渐渐地从阴霾中走出来的时候,却遭受了一次更大的打击。高三下学期,有一条捷径蓦然出现在我面前——自主招生考试。我想,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第一志愿——清华大学,考试资格被我错失了。于是,我只好伴随着中科大的第二志愿,步入自主招生的考场。由于情绪受到影响,加上试题的难度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极短的时间,极重的负担……又一次,失败了。经过家长和老师们的劝慰和开导,我才从沮丧中恢复过来。

紧接着,高考加分申请的机会又到来了。我赶紧将信息学联赛的获奖证书呈递上去。根据原来的加分政策,我可以获得10分加分。然而,老天爷再次捉弄了我。“安徽省高考加分政策‘瘦身’”的新闻标题映入眼帘……

我再也不能承受更多的挫折了。那天夜里,我哭了,哭得很伤心。高考离我越来越近,似乎又离我越来越远。我想到了父母,想到了老师,想到了每位关心我的人,想到了我做的每一份试卷,我多年来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我很早以前就埋藏在心中的梦想的种子。高考只有一次机会,我很担心万一失利了,我将辜负所有人对我的期许,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下定决心直击高考,竭尽全力做最后的冲刺!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从那以后,我做题的灵感骤然爆发,正确率也越来越高,我的心态也越来越好。步入高考考场,我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走出考场,我踌躇满志。我不再为结果而担忧,我看重的是过程,而且我相信我多年的努力不会白费。

逆袭成功,曾考过倒楼第一

李江雁 2009年江西省文科状元

总体来说,我的高三过得惬意而充实。记得曾经一位老师评价我说给点阳光就灿烂,这是因为我在班上一直都很活跃。我喜欢唱歌跳舞,班上的文艺活动我总是最积极的。

从高一至高二,我一直痴迷于小说。有一次被妈妈发现了,不仅遭到严厉批评,心爱的小说也被妈妈全部撕掉。但我仍旧对小说痴迷,后来,我就干脆把小说藏到了家里的衣柜里,想看便去拿,不看又放回去,就这样如痴如醉地看完了200余本小说。最终,我还是品尝到了看小说的恶果:长时间放松学习,让我成绩大退步。

在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中,我的成绩竟位列全班倒数第一。从未有过的差成绩让我非常后悔,经过一番自我调整和努力后,我成绩才有了起色,重新回到全班前十名。那以后到高考我就再没碰过小说。直到现在我都后悔曾经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在那些无用的书上。我也想告诉大家,在青春的萌芽期,这类情感敏感的东西对我们的吸引力的确很大,但就像我班主任老师说的:“小说对你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它就像毒品会让你上瘾。”

最早得知自己成为江西文科状元时我感觉很惊讶,因为我的成绩在全班从没排过第一。后来想想,可能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我心态好吧。我们班上有50名学生,成绩均十分优秀,我在班上成绩虽一直处中上游,但并不很冒尖,因此压力自然比更优秀的学生要小。另外,父母也给了我很大的空间,为了让我放松心情,他们甚至这样鼓励我:“你能考上二本以上的学校我们就很高兴了。”正是在一个较宽松的环境下,没有太大的压力,我高考才发挥得好。

状元学法:举一反三,自成一派

语文:“基础”和“积累”是两个关键词

2010年甘肃省文科状元汪鉴:语文学习,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是最重要的。首先,不要幻想短期的突击能大幅度提高成绩;其次,要狠抓基础,确保考试中客观题没有太多差错;最后,要重视作文的质量。要写好作文,平时应该多积累素材,如名人名言、古诗词等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应该而且必须长时间、不间断、持之以恒地进行,这一点一定要牢记。

数学:做题都是讲究技巧的

2013年黑龙江省理科状元朱恬缘:一是看课本。有的知识是高考冷门,不出则已,一出则over。比如算法初步,这些知识在平时做题中很少遇到,而看课本无疑是收集遗漏知识点的最好方法。课本可以快速翻阅,到冷门知识的地方再仔细阅读记忆,也可以把知识点整理成清单。每次考前看一遍就行,不必要强迫自己马上掌握。二是练习不能断。不练习手会生,哪怕是一天。其实每一科都是这样,像我的老师说过,每天和每一科都要“见面”。三是压轴题要练。导数和解析几何两道压轴题是全卷的难点。想要考场上突破这两道题,平时的训练不可少。题目见得多,思路就会开阔,自信心也强。题目虽千变万化,却万变不离其宗。

英语:保证一定的阅读量

2013年重庆市文科状元张毅:英语最大的板块是阅读。我建议同学们可以每天按照高考的量进行训练。我自己就是按照重庆的题型:每天两篇完形五篇阅读来练习。英语的单选考的基本上都是语法,不会涉及太多的词汇辨析,因此好好掌握语法是很有必要的,建议买一本单选书进行训练,多做些高考题。听力每周要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次数,我们学校是每周有3次全年级的听力时间,多练多听,听力不会有多大的问题。作文是英语考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英语作文得高分很不容易,或许有很多同学会选择在考场上临时想临时写,考试时间会很紧;有的同学可能会选择背些经典的范文,可是一旦遇到不一样的题目不好套用的时候这也不是一个好办法。当时我选择的是背一些固定的句型。到考试的时候再套用,这样句子的表达会变得更高级,而且整个写作水平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理综:答题质量和速度一样重要

2013年广西理科状元莫凡人:对于物理学习应该掌握一套系统的方法,光电力热等各方面都应该熟悉解题思路及方法。物理是一门应用学科,要把课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方面。公式的具体应用,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一定程度的刷题是必须的,每种题型必须要写够一定的题量;同时要善于总结,你会发现每个题型的解题方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熟练了解题方法之后就要练速度,在理综考试中,物理的题量最大,所以要尽快提高物理部分的解题速度。要做到一看到题,脑子里就有大致的解题思路。关于实验部分,我建议大家好好把握实验课,搞懂实验中每个步骤的目的,这样当你在考试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想起做实验时的场景,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外,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看看物理竞赛书籍,里面有些方法用来解决高中问题很方便,能提高选择题的答题速度,还可以用来检查大题的答案是否正确。

状元考法:应试秘籍,考场有招

2012年浙江省文科状元杨纯子:在考试的过程中,遇到艰难焦灼的环节要暗示自己:“你已经做了这么充分的准备,这种题目是难不倒你的。”有了这种心理暗示,在考场上会更加冷静沉着,思维也会更加敏捷,从而有助于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前的大忌是拼命去回忆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这样只会给自己徒增慌乱感和心理压力。

2010年湖南省理科状元王璨:考试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所谓良好,必然不是紧张得双手出汗,看到试卷头脑就一片空白,但也不是对考试毫不在乎,一副完全无所谓的样子。理论上,保持适度的紧张才是最好的状态。过于紧张会发挥失常,过于放松则会轻敌大意。平时积极地把不懂的问题弄明白,每次考试前好好复习,这些当然是拥有良好心态的前提。而真正到要考试时,无论你准备得充分与否,都告诉自己:“我的水平此时此刻就是确定的了,待会儿紧张也是没有用的,只能努力地发挥出最高的水平,而紧张只会影响我的发挥。”如果你对考试太不在意了,要告诉自己:

“不管如何简单的题,不认真做都有做错的可能,况且简单就是对大家都简单,所以没有什么好高兴的。”还可以想一下自己以前粗心做错的题,以此警示自己。

2011年内蒙古文科状元班布尔:答题顺序最好先易后难。由于考试时间很紧,所以应把时间放在得分效益最大的地方,即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这里的“刀刃”并不是指个别的难题,而是大量的普通题,因为普通题所得分数与所花时间之比是最大的。做完有充分把握的容易题,才能做难题,做了难题丢了容易题的做法是很愚蠢的。另外,先把容易的题目做出来,能使紧张的心情逐渐平静,这时再去想难题,会比较从容。如果一开始就去做自己不熟悉的难题,越做不出来心态越坏,时间也花得多,甚至导致本来可以做出的其他题也没时间去做了。

2010年重庆市文科状元唐国桥:高考必须学会取舍,遇到难题不要花太多的时间,一定要先把简单的题做完了再去完成难题,就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这次高考,数学最后一个题的第二问我不会做,但是我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个题上,当时想的只是把前面相对简单的题都尽量不丢分。然后还剩了一些时间,最后把自己能够写出来的步骤写上去,所以最后一个题并没有丢太多的分。

采访手记:这些年,我们所认识的高考状元

状元也有害羞的时候 李涵斌

负责状元栏目已经两年多了,我还清晰地记得我负责拍摄的第一位状元——2012年重庆理科状元李智,一位腼腆中透着自信的大男孩。

2012年7月23日,我们驾车来到重庆中部的涪陵区,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却是第一次来到离主城并不远的涪陵。以前对涪陵的印象仅仅停留在重庆特产之一的涪陵榨菜和以向日葵闻名的大木乡花谷,没想到这次还“盛产”了一名高考状元。去之前,我就对这位状元做了一下功课,高一时,他本来考入的是重庆巴蜀中学,但个陛轻狂,在学校和老师同学树敌众多,人际关系紧张,后来只好回到老家涪陵五中就读。虽然这些话都是道听途说而来,但我还是对这位状元心存忐忑,会不会很难相处?会不会不配合拍摄?

见面后,他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对他建立的印象,中等个头,笑容阳光质朴,声音很轻柔且很有礼貌,丝毫没有状元的“架子”,更别提“张扬”了。当他在化妆的时候,我们就聊起天来,我问他高三时是如何调节紧张的学习氛围的,他居然说是多亏了他那张“好吃嘴巴”,晚上下了自习还会买两串肉串解解馋,周末也会约同学在校门口吃顿火锅,或者尝下各种小吃。在李智的眼中,能在紧张的高三时不时感受一下美食的魅力,乃人生一大快事。当化妆师听说眼前这位男孩是今年的高考状元时,直夸他是涪陵的骄傲,还说如果自己当初好好学习,就不会只是在一家小摄影棚化化妆了。李智听了化妆师的夸赞,脸一下变得通红,没想到这位曾经在同学眼中如此“轻狂”的同学,也有害羞的时候啊。

拍摄的时候,不管是耍酷还是卖萌,李智都会尽力配合,虽然比不上大牌明星那么专业,但看得出他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很多同学有时会给我们写信抱怨,为什么封面不找校花校草来拍,他们多养眼啊。其实,我们就是想通过状元平凡又真实的一面,向同学们传递正能量——每个看似普通的人,都有可能会爆发出最强大的力量,只为了实现内心最宝贵的梦想。

那一次,半天的拍摄在愉快的氛围中很快结束了,我非常感谢李智的支持与配合,让我打消了之前的顾虑,对状元栏目的编辑工作也更有信心了。

状元也许就在你身边 李业陶

大约是2008年的秋天,国庆节,我和摄影记者一起坐上开往北京的列车,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北大清华寻找状元。

临行前,我只联系到了两名当年的状元,但计划的任务是要拍摄十名,剩下的八人去哪儿找?北京的深秋凉飕飕,我的心情也拔凉拔凉的。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我给已经联系到的两位状元:宁夏的文科状元陈溢辉和吉林的理科状元唱丽娜打了电话,希望他们来拍摄封面照的时候能带上几名他们所认识的状元。我这么做其实是有点投机的,因为,其一,状元们大多集中于北大清华,尤其北大的元培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其二,他们已经被全国很多媒体竞相采访过,也参加过很多活动,彼此应该是认识的。

果然,两位热情的状元在拍摄时就给我们带来了好几位状元,让我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要说我接触过的状元,他们看起来都是普通的稚气未脱的大孩子,相互开着玩笑,大多比较健谈。早上的时间他们就安静地等待化妆、造型,时不时闭上眼休息片刻,中午和我们一起吃盒饭,一整天毫无怨言地拍摄照片,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当我最后请他们为《高考金刊》的读者讲述一些学习方法时,每个人都是倾囊而授、侃侃而谈,是一群非常可爱的孩子。

其实,状元也许就在我们的身边,也许就是你,是你的同学。这一点我是有切身体验的。我当时就读的是重庆下设一个县的中学(现在是区),我们班的第一名是位成绩很好,也很聪明的女孩,她总是考第一名,虽然和我们这些前十名选手的差距不是太大,但是她的成绩稳稳当当的。可是高考那一年,她竟然发挥失常。当时我们学校的文科第一名是六百三十来分,她只考了五百九十几,她的志愿表上只填了一个志愿:北京大学。所以,她落榜了。只有复读。当我们都在大学里嘻嘻哈哈过了一年之后,她又跨进了考场。这一次,她一鸣惊人,成了整个重庆市的文科状元。听说锣鼓喧夭,宾客迎门,各地媒体纷至沓来,还听说她得了多少多少的奖学金,那真是让人眼红的数字啊。可是,这一年里她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你看,状元不就在我的身边吗,不就是我的同学吗?

我的高考作文 篇8

是你,给了我飞翔的翅膀,让我从黑暗飞向光明。

时光荏苒,父亲日趋花白的头发,母亲日渐粗糙的双手,无不诠释着岁月的艰辛。父母赐予我生命,因为他们的坚持,我才能健康成长。可家庭的重担一次次考验着他们的坚持,他们尽心尽力做到最好,他们给了我追逐梦想的权利,却不再拥有力量为我实现梦想去保驾护航。那些日子,是灰暗的,是没有光亮的,一次次的迷茫让我仿佛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我抱怨过自己的命运,但不曾埋怨过父母没有给予我更多,不曾质疑过父母的努力。是你,让我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是你,让我找到了希望;是你,让我重新振翅翱翔。

是你,给了我飞翔的翅膀,让我从大地飞向苍穹。

流年似水,十几年的追梦旅程,有时徘徊,有时奋进,充满竞争的生活让我学会了脚踏实地与坚持不懈。一路走来,时而沐浴阳光,时而穿越风雨,渴望拥有一双矫健的翅膀,飞上蓝天,触摸梦想。高考前,我如同徒步行走在渺无人烟的荒漠,渴望找到绿洲,更渴望乘风起飞。苍穹用深邃的灵魂吸引着星月,那灵魂承载着成功与梦想,吸引着无数纯洁的心灵。是你,让我找到了荒漠中的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是你,让我懂得了人生如同圆形跑道,每一段旅程的终点都是奋斗的起点;是你,让我振翅起飞,离我的梦想更近一步。

是你,给了我飞翔的翅膀,让我从失望飞向希望。

曾以为,我拥有的只是来自父母、老师的期盼和自身的压力。是你,让我发现关心我的人还有许多许多;是你,让我觉得奋斗的过程并不孤单;是你,让我认识到只要坚持,希望的路就在前方。“中国梦”,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梦想与希望。我从未谋面的阿姨,是你的无私帮助给了我希望,是你给了我飞翔的翅膀,是你坚定了我前进的方向。感谢你的信任,感谢你的关怀,因为你的信任,我懂得了拼搏的旅程艰辛而漫长。

是你,用努力渲染优美的画卷,书写大爱的传奇,弹奏奉献的神曲!

我的时间高考作文 篇9

我的时间

早晨,闹钟准时响了。挣扎起床,刷牙的时候忽然想到,前几天体检有一项化验结果表现不好,医生建议复查。这事儿不能马虎,得赶紧了。但是这周是不行了。每天上午的工作都排满了。比如今天,要帮一个媒体朋友的活动捧常中午,和一个老朋友电话寒暄了两句,收线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嘿,过两天找时间聚啊!”具体哪天,谁都没提,心照不宣。都忙,就别给时间压力了。下午,开会,说话。晚上,主持,说话。刚回家,准备洗脸,吃饭(其实是夜宵),收到贵报大编的夺命电话,“该教作业啦!”好吧,谁让我白天不明就里地答应了邀约,但既然是老乡,既然脸皮薄,就要勇担责任,勇于买单。

这就是我的一天。与其说是“我的”,不如说是“我经历的”。

而此时此刻,我的一个朋友,一位很有名气的会计学教授,正在阿尔卑斯山中安营扎寨,和他的几位徒步友,享受着山间鲜美的空气和静谧的声息。老先生60多了,前不久刚经历过一次致命的重玻有意思的是他康复之后反而更有活力,更年轻了。成为了热诚的徒步爱好者。从戈壁到江湖,哪儿有挑战去哪儿。他出发去法国前打电话给我,问我是否同往。我只能如实相告:“教授,我的时间不自由啊!你要知道,我今天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能将来真正安排自己的时间啊!”教授遗憾但理解:“好吧,你继续修炼!哪一天,你够强大了,尤其是内心强大了,你就有自由了。那时候,你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而不用依附于任何其他的力量。”我在心里频频点头。虽然,我不知道,那一天,会是哪一天,那一天,它会不会来。

时间,分分秒秒,滴滴答答。你忙,或者不忙,它就在那里,不快不慢。你幸,或者不幸,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时间,无言,无情,因为无限,而终究无敌。在时间的面前,个体的生命渺小而卑微。但也正是因为“时间”的永恒,和无敌,才敦促人觉醒到“我的时间”,短暂,和脆弱。

意识到时间不够的人,才会认真的对待时间。季羡林老先生九十高龄仍鸡鸣而起,笔耕不辍;我大约记得他在《谈人生》里说过,老了后常被岁月提醒,时间有限,要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免得无常一到,后悔莫及。除去晚年的紧迫感,他毕生都很勤勉。但勤劳的人有很多,诸如你我。为何那样的高度鲜有人至?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专注”“坚持”。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做学问,所以做的比别人好。只在一条道上走,不分叉,所以走得比别人远。

“我的时间”,可以是一堆碎片,“我的时间”,可以是一把利剑,区别在于,我知不知道什么是“我”真正的兴趣,“我”最想追求的目标。不管是享乐人生也好,拯救人类也好,有了恒定的价值判断,然后不斜睨,不分心,专注,坚持,就会有你熬成大师,光芒万丈的一天。遗憾的是,我们是社会的动物,我们有懒惰的天性,所以每天有很多人事和坏习惯要和我们瓜分“我的时间”,所幸的是,至少我们可以觉醒,用自己的意识地去辨认哪些有效率的“我的时间”,哪些是我在被时间利用和消耗。然后尽量多地去保护和争劝我的时间”。绝对的时间是不能被把握的,但“我的时间”是可以自主的。时间永远不够,但开始永远不晚。找到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义无反顾得做完,做好,这就把“我度过的日子”,变成了“我想过的日子”。这便是时间的自由,人生的自主。

最后,我们一起来想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的时间”还剩下最后一年,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天,我会怎样度过?

我的高考观后感 篇10

我时常会想起那些日子,晚餐结束后的校园里经常回荡着范玮琪的那首歌:“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A Start of Turmoil

高中的起始是混乱的。背负着“直升生考试第一名”这个称号的压力,再加上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人际关系,全新的课程和目不暇接的课外活动,我时常把自己弄得喘不过气来。

课堂上,数学给人激情,语文使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英语是我自初中起的最爱,理化生政史地中我探究自然奥秘和社会规律。课堂外,模拟联合国使我博学,杂志社的编辑工作使我细腻,国学使我深刻,英语演讲和辩论使我勇敢而严谨。不过若把所有的这一切没有安排地堆砌起来,生活便如同背着包袱去完成一个个任务,令我力不从心。

在经历了一系列学业和课外活动上的起起伏伏后,我逐渐使自己振作,不断告诫自己:我不可能做完世上的所有事情,更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完美。我放弃了一些原本抱着功利心态去做的事情,投入更多精力到我热情所在之处,接受我在不擅长方面的失败,而去发展自己的长项。

高一暑假最大的收获来自在雅安芦州县龙门乡支教的经历,担任“科学史”老师的短暂日子成了我高中最难忘的回忆。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中国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也体会到了教学的成就感和分享知识、丰富自己的快乐。也是在这个暑假里,我与几个同学在学校的社会实践作业中开始了我们关于秸秆回收和综合利用的研究——用从学校借来的器材和药品,我们在一个同学家的旧屋里搭建了简陋的实验室,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A Game of Balance

成外的高中,虽然有着大量的出国党,但高考仍然是主流。对于我出国的决定,班主任老师没有反对,但时常对我“两条腿”走路的计划发表不满:“高中不可能两条腿走路,要么好好准备出国,要么好好复习高考。”我只有一再向她说明自己的家庭状况不允许我轻易放弃高考。而留学又是我从童年就拥有的梦想。当然,Easier said than done。

高三的生活让我既充实又辛苦。我参加了SAT、托福以及AP考试,并且学校里的学习也没有落下。平时在学校里,我尽量在晚上9点以前完成当天的所有作业,之后便开始做SAT或托福试题。不放弃学校里的学业,一是要为自己留下高考的后路,二是在申请国外大学时在校成绩也是不可忽视的评估标准,而且学校里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能敦促我把两边的学习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这段日子忙碌却不孤单。一方面。我在学校有许多带来正能量的朋友,平日里大家一下课就一起谈天说地,即使在学校考试与出国考试的高压下。我们也没有丧失幽默感和欢乐的个性。另一方面,我也逐渐学会在看似枯燥晦涩的SAT阅读文章里找到乐趣:虽然一开始SAT文章的难度令人发指。但随着熟练度的提高和单词量的积累,这些文字便从书页中跳出,形成一段段涵盖人类历史、宇宙、生命、哲学和社会的乐章,让我越读越带劲。《1984》《百年孤独》《果壳中的宇宙》《寂静的春天》——阅读各类书籍的英文版成了我闲暇时最大的乐趣。甚至到了最后,每次做SAT题的时候,难度最高的阅读部分反而成了我的期待。

A Dream of Spring

我的高三生活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学校,我是与高考党们待得最久的出国党。而申请的过程也夹杂着紧张与欢乐。

10月最后一次参加SAT考试,在经过成绩被delayed(延迟)这一出偶然的惊悚剧后,我终于拿到了自己理想的分数,申请季便也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序幕。作为一名需要高额助学金或奖学金才能踏上美利坚的工薪家庭子女,我面临着“要么被学校拒绝要么录了也没钱读”这样的风险,因此在申请中“海投”(申请数量较多),并且不限于美国的学校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奇葩”的选择自然带来了“奇葩”的经历:我与荷兰Utrecht Uni-versity的艺术史教授在skype面试时从天气谈到模联;香港科技大学的面试则是我一人对着电话那边理化生三科教授谈我对化学的兴趣:在Wesleyan University的亚洲弗里曼奖学金面试上我结识了来自全国不同城市的9位优秀申请者;而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华裔校友面试时,我们口干舌燥地足足聊了两个小时。当然最让人“垂涎三尺”的莫过于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校园面试”——让申请者踏上一场体验校园生活的阿联酋之旅。在这场旅行中我难忘校长与Dean of Sci-ence那几场幽默而激动人心的讲话,难忘我们来自40多个不同国家的96个学生一起在傍晚登沙丘,也最难忘告别之夜英国前首相Gor-don Brown来为我们做演讲。

这一路上。我时常在申请学校时感觉“填表填到手抽筋”。五花八门的文书让人觉得似乎怎么也写不完,从参加面试的城市飞回家又立即前往学校似乎已成常态。直到2月底拿到香港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后,我才终于松口气,决定告别高考的习题了。

当Ivy Day(常春藤盟校录取出结果的日子)到来,收到Columbia University的录取时我并非十分惊讶,因为早在3月初我就收到了学校的likely letter——对很有希望被录取的学生发出的提前通知。不过令我惊喜的是每年超过54500美元的奖学金数量。这个奖学金叫Davis.Prescott Grant,获得者被称作Davis Scholar,它是基于学生的经济需求发放的,也是专门发放给工程学院的优秀学生来支持他们在工程领域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

A Reflection of My-Self

录取的喜悦之潮退去后的日子里,我上着网络课程和学习着第二外语。时常想念我最终不会参加的高考,想念那些数理化与SAT题交错的岁月。中考与高考都没有参加过,对于我来说是幸运也是遗憾,不过每走一步,我都坚信自己在向着自己的理想,向着更广阔的天空前进。在我给我的学弟学妹准备的一本《SAT错题集》的前言里,我很喜欢这一段话:

“无论出国还是高考,在每个4月或者6月,欢乐和泪水都是并存的。我们永远应付出最大的努力,抱最大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人生何处不是Take everything to roll the dice just one more time,这不过是人生千千万万步中的一步。对于坚定要实现梦想的人,机会在每一个拐角处。

我的父亲高考作文 篇11

我的同龄人们天天享受着父爱,拥抱父亲或受父亲的拥抱,但对我而言,十几年来,拥抱父亲似乎只在梦中出现……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就在不停地干农活,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但我清楚他们的无奈,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持我们的日常家用、我的学费……为此,我也很懂事,看到别人再好的东西,我从不吵着要,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拥有它的话,父亲就要干更多的活,下更大的力,流更多的汗……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时,迫于生计,父亲就外出打工了。他像许多打工者一样,居无定所,食无粗细,行无常踪,经年奔波在各个城市之间,人一圈圈消瘦下去,寄回的每一分钱都是他辛勤的血汗。妈妈曾苦劝过他回家,不要在外面为了挣钱而不顾身体,父亲无言,但短暂的团聚之后,他还是背起了那简单的行囊......

每次目送父亲渐去渐远的背影,妈妈都会漪然泪下。幼小的我不知该怎么办,我曾想过辍学,曾想过外出打工,减轻父亲肩上的重担,可每当我去想这一切的时候,父亲消瘦的身影便会出现在我面前。是的,父亲如此地付出不全是为了我吗?不全是为了这个家吗?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让身在异乡的父亲为我担心。

屈指算来,我已从幼小惜懂到亭亭玉立,父亲在外面打工也已有十几个年头。每次过节回家,父亲总比以前苍老几分,白头发也越来越多,消瘦的身体看上去虽略显瘦弱,但古铜色的脸庞却透着几分刚毅。我曾想与父亲谈谈心,问问他现在身体怎样,在外面吃得消吗?表达一下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敬意,亲手为他拔一根白发……可是每次,父亲总是来去匆匆,时间是那样短,短得让我局促,局促得使我无法表达……

上一篇:城里的月光散文欣赏下一篇:键盘鼠标故障检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