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消防教育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外的消防教育

国外的消防教育 篇1

国外一些国家政府十分重视消防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目前世界一些主要工业发达和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建立了一整套消防教育体系。本文简单介绍几个国家消防教育的情况:

美 国

在美国,国家设有消防学院,几乎每个州甚至一些市和县都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消防学校,有的相当于大专程度,有的相当于中专或中技。美国现有多所大学,如马利兰州立大学、依利诺斯州理工学院以及俄克拉荷马州大学都设有消防系,培养消防硕土、博土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美国每年招收的新消防员,教育程度要求在高中以上,新消防员要经过为期1年的培训。首先是4个月的基础训练,包括体能、基本技能、基本常识等,后6个月下队实习和集中培训交叉进行,经考试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的消防员。具备一定学历、资历和工作业绩的消防员可以参加专业证书考核,取得终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证书,有的还可以晋升消防队长乃至更高级管理人员。

俄 罗 斯

俄罗斯的消防教育体制布局比较合理与齐全。教育培训分三个层次进行:莫斯科消防学院主要是培养高级消防管理干部;列宁格勒消防工程学院主要是培养高级消防技术人员;其他的消防技术学校主要是培养中、初级消防干部。俄罗斯还在普通中学和大学里开设消防专业课程。此外,对消防职业教育也很重视,近几年开办了学制为三年的消防函授教育,吸收在职的男女消防工作者,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俄罗斯莫斯科消防博物馆建立于1957年,供国民特别是青少年全面地了解消防发展史。

德 国

德国16个市、州都建有消防院校,职业消防人员都要经过消防院校的培训。要成为初级指挥员或专业技术人员,需参加18个月的消防官培训,然后再通过州一级的考试予以录用。要成为高级消防人员,需要参加高级消防官培训,时间为27个月,通过考试及论文答辩,还要到基层实习半年。消防官员和专业技术人员,90%以上是大学毕业后志愿从事消防事业并经过培训的。在景色美丽的伏尔达市建有全联邦消防博物馆,系统介绍近200年的德国消防史,还有在灭火中牺牲的消防员纪念碑,每年接待大批游人,成为国民消防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和旅游景点。

澳 大 利 亚

澳大利亚消防人员有严格培训和考核制度。全国除有两所高等消防学院外,各省和较大城市都有消防学校。各级消防人员每3年都要分别到消防学院和本地消防学校接受3个月业务培训。培训中特别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火灾现场和模拟训练场培训为主,每个阶段都要经过严格考核,不及格者不准晋级。培训中成绩优秀者可以选拔到上级消防部门工作。

英 国

英国的消防培训工作世界闻名,1968年成立的英国消防学院,除了为本国公共消防部门和各专业部门培养大批中、高级消防人员外,还先后为世界75个国家培训了许多合格消防人员。目前这个培训中心每年都接受6000名各国消防员在此培训。学院有250门教程,按其内容分为50多种,可以满足本国和世界各国不同层次学员的要求。这些教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训练场地标准化和现代化程度,培训学员素质之高,都居世界领先水平。学院还有欧洲最大和世界著名的消防图书资料馆。在英国,除消防学院外,全国各地还有许多中小规模的消防员培训中心。英国民用航空部还在北部的泰桑德机场外成立了国际民用航空消防员培训学校,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等国家和香港的消防员都在这儿培训过。英国石油部门还在苏格兰东北部蒙特罗斯建立了扑灭海上钻井平台等设施火灾的培训中心。

日 本

在日本,国家统一制定《消防学校教育训练大纲》和《消防学校的设施、人员及管理标准》由国立消防大学及都、道、府、县所指定城市办的消防学校及市、町、村办的消防训练班具体实施。日本共有52所消防学校,日本消防大学建立于1959年,是日本消防教育的最高学府,负责对国家、都、道、府、县的消防干部,市、町、村的消防技术职员和消防团长进行高级消防教育训练。日本的消防教育特别着重教学与实际结合,学校有非常完备的消防训练场所,这些场所均按实际建筑模式设置,而且都设有现代化的声光、音响、蒸汽设备,其氛围完全模拟真实火场。此种训练不仅仅是技能训练,同时也是种心理素质训练。此外,日本还非常重视对广大市民的防灾、救灾教育。日本东京有规模宏大的消防博物馆,收集了2500辆各国的微型消防车,前来参观的少年儿童兴趣盎然,络绎不绝。

意 大 利

意大利在首都罗马市有1930年墨索里尼统治时建立的消防学校。这所学校现在由于设备现代化,教学质量高,在国际消防界享有很高声誉,它既可以培训各级消防官员和普通消防员,也可以培训海、陆、空军事人员。这所消防学校也是意大利的消防科研中心,这里研制成功了许多新型消防器材、灭火剂、阻燃材料和消防报警设备。不久前,罗马消防学校又建成多功能现代化消防人员培训设施,新设施可以训练消防人员扑灭飞机火灾、处理多种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煤气泄漏和扑灭建筑物及地下设施火灾。

法 国

法国的消防教育分三个层次:延续教育、学历教育和消防员上岗培训。延续教育即大专毕业生或大学毕业生进消防队之前所要完成的教育,它由法国高等消防学院来承担。学历教育由分布在巴黎、里昂、瓦那福、麦茨等城市的5个消防学校来完成。学历教育主要招收没有学历的消防队员,经考核合格发给大专文凭。而消防员上岗前的培训教育则由分布在全国95个县的消防办公室来完成,做到经过培训才能上岗,从而保证消防人员的素质比较高。值得一提的是负责延续教育的法国高等消防学院。该学院每年招生定额为165人,每年招3期,每期55人。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进院学习27周,经考核合格,发给证书,分配到现役或职业消防队,授中尉警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进院学习11周,经考核合格,发给证书,分配到消防队授上尉警衔,担任消防队的基层指挥官。学员的淘汰率为3%~5%。

波 兰

波兰首都华沙于1971年就建立了一所消防学院,为全国消防部门培养消防专业人员。该学院设有硕士学位及消防工程学士学位课程,学土学位学习期为5年,毕业生授予中尉头衔。这所大学于1982年升格为波兰科学院重点大学之一。两所国家消防学院及另外三所学校是培养技术专家的地方。在波兰还有两所中等消防专业学校和消防函授学校,主要培养中下层消防官员。各地区还设有志愿消防人员和中下层消防官员培训中心,定期培训各类消防人员。波兰的消防人员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志愿消防人员每年考核一次,职业消防人员每年考核两次,不合格者调离消防部门。

印 度

国外的消防教育 篇2

摘 要:国外公共消防教育历史悠久,从社会教育到职业教育,世界一些主要的工业国家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公共消防教育体系。在系统梳理国外公共消防教育的基础上,概括出当前公共消防教育的典型模式,并根据我国公共消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公共消防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居民消防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公共消防教育实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关键词:消防教育;教育体系;模式;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98-02

目前,我国每年都要发生二十多万起的火灾,这些火灾的发生不但危及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共安全和国家繁荣稳定。通过分析火灾的发生原因,多数事故都与消防教育缺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火意识,及时和有效处置火灾,很多事故都可以减轻或避免。据有关国民消防安全素质调查显示:不愿意承担一些消防安全义务的占10%~40%;不知道火警电话号码的占10 %;不知道发生火灾后如何逃生的占44%;学校从未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教育的占30% [1]。由此可知,我国国民消防教育素质和防火意识不高,事故责任不明,消防教育体系还不完善。

一、国外公共消防教育的典型模式

1.美国

从政府教育来看,一方面,美国政府每年组织“防火周”活动。美国的“防火周”文化浓厚,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消防文化,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习惯。另一方面,开展“国家社区安全计划”,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社会志愿者参加各种志愿活动,使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全国各地的消防部门, 经常支持辖区内的各种消防活动, 并排专门人员和车辆支持。

从学校教育来看,美国消防协会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了基本防火安全教育的书籍,作为国内标准教材在学校及家庭中开展防火安全教育。二十多年来,这套课本和教学大纲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不少国家广为应用,它们对社会消防教育的积极作用是比较有效的。同时,为了提高相关宣传人员的教育水平,美国消防协会每年都会对优秀的宣传教育工作者实施奖励, 以推进防火安全启蒙教育。

从社会教育来看,一是进行日常的防灾设备维护保养宣传,如2004年美国消防协会的火灾预防宣传画, 其内容并非“安全用火”字样, 而是写着“请检测您家的感烟探测器”, 以此来提醒人们做设备的定期检测。二是提高公民防火意识,美国的公共场所一般都会禁止吸烟, 除了健康上的考虑, 防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近些年来,有的地方还禁止在家庭内吸烟,一些大学甚至规定吸烟者必须离开建筑物一米以外。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逃生训练,具体包括儿童逃生训练、高中生逃生训练以及家庭逃生训练等。

2.英国

首先,表现在组织机构的职责方面。英国政府和消防部门针对社区实际和不同人群开展教育,建立起比较正规的社区消防安全教育中心。地方负责社会消防教育的机构依照上级下达的具体任务,制定专门的社会消防教育计划。

其次,表现在教育制度的保障方面。英国法律规定,公共场所必须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并制定严格的验收标准。此外,要求全体公民对居住环境进行风险评估,进而依据评估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体现在社会教育的宣传方面。本国消防机构非常重视社会宣传教育工作,目前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安全教育中心,主要以消防安全教育为主体,同时包含了治安安全教育的内容。此外,特别重视消防文化的建设,无论是在消防机构,还是地方学校;无论是在宣传中心,还是在居民社区,都能切实体验到浓厚的消防文化氛围。

3.日本

一是从组织活动方面进行宣传教育。每次组织全国性的消防活动,日本天皇,政府要员都会出席。日本天皇亲自接见消防代表,以此鼓励他们积极奉献的精神。同时,通过举办防灾日以及国民安全日,内阁总理大臣为在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颁发奖励,并根据贡献大小接受不同级别长官的表彰。

二是从民间组织着手开展宣传教育。日本妇人防火俱乐部是一种自主性的防灾组织,主要吸纳家庭妇女组成,它遍布于日本的各个社区。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社区家庭主妇进行防火知识的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促进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的提高。

三是从学校教育层面实施消防教育。通过制度化的措施,日本把防灾教育学习列入国民教育课程计划中。学校开展的防灾教育,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自我防火意识,教育的方式也灵活多样,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如日本规定每年幼儿园和小学要进行至少两次的防灾训练,中学每年举行一次以上的训练。

二、目前我国公共消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公民消防素质不高

当前,我国公共消防教育的基础性问题是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自救能力普遍不高。我国是一个比较传统和保守的国家,公民的消防意识也比较淡薄。比如很多民众认为消防教育是政府和消防机构的事, 和自己关系不大,从而忽略了社会教育在公共消防教育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从全国各地接连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分析,多数是由于违章用油、用电、用火、用气和违反消防安全操作规范引发的。

2.相关部门的主观重视程度不够

公共消防教育是消防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于公共消防教育是一项资金投入大、动用资源多、短期收效不明显的事业,一些地方领导认为:公共消防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因此,某些部门和领导不把消防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公共消防教育往往当做短期的任务来抓。另外,有些部门简单把公共消防教育视作简单的理论学习,没有把实践活动和操作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3.公共消防教育机制不完善

公共消防教育机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没有建立一个真正能吸引或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消防教育工作的机制,也没有一套规定已经从事消防教育的教员定期到一线进行一定时间研修的机制,因而难以保证消防主体既有扎实的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3]。其次,制度保障机制缺失,规定公共消防教育的制度和程序较少,从而缺少像发达国家那些类型的组织和活动。最后,社会教育机制不合理,没能充分动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实现公共消防教育的社会化。

三、我国消防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居民消防意识

公共消防宣传教育是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具有涉及面广和公益性强的特点,具体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完善消防宣传体系,层层落实相关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统筹规划、搞好协调,建立健全宣传机构,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另一方面,夯实社会基础,强化宣传效果。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组织积极参与到消防宣传中去,对消防宣传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予以表扬,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牵动一个社区,一个社区辐射整个社会”的良好宣传氛围[4]。

2.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公共消防教育实效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5]。一方面,要切实转变消防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的思想,将公共消防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纳入到相关部门的政绩考核中去,使公共消防教育与日常工作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避免与岗位任务发生冲突;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作实效,联系实际是公共消防教育的生命力,我们可以借助国外的相关经验,以家庭、社区以及学校为单位,开展相关的防火、救火以及逃生训练活动,提高公共消防教育的效果。

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公共消防教育仅靠市场拉动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首先,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消防法》要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严格落实《消防教育条例》等制度规范,为公共消防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利用行政手段,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下发通知、层级分工、落实责任等方式,为公共消防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行政环境。最后,运用经济手段,在信贷、拨款等方面,为公共消防教育发展提供优惠条件和给予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高文.对构建社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的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3):63-66.

[2]赵泽明.美国的防火安全教育[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8):60-62.

[3]蔡传化.论中国消防教育现状及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108-110.

[4]邓荣华.对消防宣传社会化工作的探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20-22.

[5]熊伟荣.论中国消防教育现状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471.

国外私立大学的教育经验 篇3

目前,教育的民营化和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这种趋势归纳为四种类型:一是部分公立学校所有权的转移;二是平衡公立和私立学校部分,即增加私立学校的比例;三是增加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支持,如教育券为一种形式;四是增加对公立学校的私人投入,如家长支付学费。

在西方,公立学校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学费相对较低,有的甚至不收学费。但这样的学校教学条件、设备和质量都相对较差。而私立大学则实力雄厚,教学质量高,办学灵活。在美国的3500多所高校中,私立大学占70%,人们熟知的美国长青藤联盟中的名校,像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等全部是私立大学。在亚洲,泰国的私立大学就很有特色。泰国现有大学65所,其中国立大学24所,私立大学41所,后者占63%。一是教学质量,二是经费使用效率,三是在多大程度上为所有人提供教育。泰国博仁大学东盟国际学院采用中英双语授课,他们的教师有国际知名华裔学者和中国顶尖大学的知名教授,因此其国际化程度很高。2010年在泰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国家学术会议上,荣获“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最佳奖”此次获奖的泰国大学共有三所,分别为朱拉隆功大学、清迈大学和博仁大学。也是全泰国唯一一所获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大学。在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的亚洲最佳大学排名,泰国一共有5所大学跻身前100名,朱拉隆功大学(私立学校)第47名,中国大陆的北京、清华大学分别排在第13、16位。

关于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4

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很少以命令的口吻说:“穿上这件白的。”而是以商量的口气说:“你看穿这件白的好呢,还是穿那件黄的好?”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国外对孩子进行学会吃苦的教育 篇5

孩子的吃苦教育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各国家长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孩子将来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美国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非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青少年从小的时候开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小保姆去赚钱。14岁的詹妮每周礼拜六要去餐馆打工,母亲告诉她,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干活,照样可领取工资。但詹妮觉得在家赚自己母亲的钱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赚钱来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这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当佣人。

德国家长从不包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分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国外的消防教育 篇6

【摘要】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后,在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回顾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不难发现,从国外音乐的发展中得到不少启示。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现状的比较,给出了一些音乐教育方面的策略,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国外音乐;音乐教育;分析借鉴

1.引言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我国得到借鉴,特别在音乐教育领域,极大地推动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推动这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客观地看待目前我国与国外在音乐理念和思想上的差别,在教育观念和方式上加强转变,同时牢固我国传统音乐的地位,积极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化音乐教育体系。

2.国内外音乐教育现状的对比

近些年,随着音乐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使得我们在音乐教育的比较中清楚地看到了自身发展的不足和差距。不可否认的,过去某些陈旧的思想和落后观念,正严重制约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了国内外音乐教育的不同。

2.1 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思想

[1]彻底摒弃音乐教育中的“一元论”观念, 构建与国际音乐教育多元文化相一致的中国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观念。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基石,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要充分挖掘其精髓,让它重新在世界的舞台上得到尽情的绽放。然而现阶段,相较而言国外音乐教育理念更具开放性和引导性,在教育形式上更加的多元化。对此,我们要客观冷静地看待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弊病。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同时,不能“崇洋媚外”,而应该在新体系、新方法的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精髓,加强该领域的交流,与国际音乐教育发展接轨。

2.2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自身的传统音乐文化都是音乐发展的根本和源泉。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和总结自身传统音乐的创作理念和表达形式,以突显本国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相对于国外音乐教育来说,我国应加强对优秀传统音乐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对于那些濒临流失的音乐内容和形式。在改进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中,注重阶段性和选择性地增加传统音乐的专业指导。

2.3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首先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上就可以通过和国外音乐院校的交流,学习一些开放、引导式的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使整个课堂在愉快的氛围中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完整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编订一整套最科学的、最系统的、最合理的、最优秀的音乐教材。其次,对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上给予正确的指导,因材施教,使其在长期枯燥的训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3.我国音乐教育的对策

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的目标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然而,音乐作为一门人人都喜欢,人人都能接受的艺术,自然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应依据教学要求,安排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与此同时,根据学校条件和环境的考虑,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音乐表演的机会、感受音乐的魅力。

3.1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艺术创造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只要有适合的环境和方法,就能够发挥出这种[2]能力。学校开设的音乐课要与其他正课同等对待,并且学校拨给的音乐教育经费要得到保证,用以增添音乐教育设施。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注重技巧上的练习,而应当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生理特点因材施教。例如,有的适合练习高音,有的只能学习中低音。在舞蹈方面的训练,尤其要结合学生各自的运动规律,不能由于过分地追求技巧上的要求,而对学生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3.2注重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3]音乐不只是单独的音乐,而是一种将音乐、舞蹈、语言融为一体的整体艺术形式。

任何艺术的教学都是在为艺术本身服务,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作品的感情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音乐的真实内涵。在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上, 有独唱、独奏、合唱、合奏, 这些不但要让学生照谱演奏, 还让学生即兴编曲作曲。教师还应该根据曲目的不同,设置出适宜的表演环境,烘托出合适的表演氛围,进而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在表演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心理活动传递给观者。

3.3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

音乐可赋予我们一种积极想象与创造的方式,提高我们的创造能力。一场成功的表演离不开长期刻苦的技巧训练和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还离不开现场把控的综合能力。音乐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音乐家,更重要的是在培养有修养的音乐听众。因此,在日常的编排、练习中,不但应讲究仪表美、语言美、节奏美,更要重视面对突发状况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内心的情绪变化会透过音乐直接被观者感受到。

4.结束语

在汲取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同时, 不断探索音乐教育的规律。切不可妄自菲薄, 夜郎自大。要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在音乐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就必须客观地看待我国现阶段与国外音乐教育在理念和方法上的差距,在借鉴国外先进思想的同时,结合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真正学到它的精髓,只有这样我国的音乐事业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管建华.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J],2004,(3)[2]刘沛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J].2002,(2)

国外的消防教育 篇7

医学教育应当着眼于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需求、满足于社会需求。如今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人口基数大,病情种类繁多复杂,所以需要大量优秀的医学人才。但是医学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而应当成为终身教育。学生在毕业后接受严格的临床规范训练,是使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有力保证。目前我国刚刚施行规培制度,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依然为社会所诟病,但同时规培期间对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并没得到满足,所以规培制度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我国应借鉴欧美、日本等国的先进经验,消除规培带来的新的矛盾,使规培真正能满足学生、医生、患者等社会诸多角色的需求。我国需要继续为医学教育制定长远的目标与规划,积极推进科学体系的建设。

(2)促进课程综合化改革。

课程是医学生获得教育的主战场,若想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就必须重视课程的改革。医学院走出来的学生不能仅仅是只读书本,必须得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均趋于综合化,注重各科之间的衔接、交叉和相互渗透,我国也应当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各大医学院校需要多多调研与交流,制定出适合医学生学习的整合课程,使学生学到更系统更印象深刻的知识。而且学校还应当合理安排实验课,不能让实验课和基础课割裂开来,让实验课加固理论课的知识。另外,在当今医患矛盾突出的社会背景下,医学生更应当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这需要医学院校增开更多的人文学科课程,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情商和崇高的医德,把医德教育同医术教育结合起来,以便未来工作时形成人性化思维,缓和医患矛盾。

(3)鼓励科研、实践和创新。

国外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篇8

美国父母重视孩子的独立性

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以美国最为突出。美国儿童自两三岁起便独居一室,如果孩子有恐惧心理,大人便买一种专门的灯,安在孩子的卧室里,彻夜亮着驱逐黑暗。父亲或母亲临睡前到孩子房间里道一声晚安就走了,孩子则抱着娃娃之类的.玩具自己入睡。孩子稍有自理能力便要自己布置、整理自己的房间。在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饭。在幼儿园,几个月大的孩子就会独自喝奶,2岁以上的孩子全部用刀叉吃饭。

英国的餐桌教育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庭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一般两岁时孩子就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英国人杜绝孩子偏食、挑食。如果孩子一个劲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孩子喜欢的这道菜收起来。他们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不好的性格。

英国“餐桌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使其具备各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通过孩子对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孩子的独立性。

法国父母从小就尊重孩子

在法国,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事情原因,问问孩子当时是怎样想的,听完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

他们从来不逼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或者对孩子指手画脚,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他们明白让孩子理解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另外父母在决定买一些日用品的时候通常会征求孩子的意见甚至让孩子来选择,孩子在从小被人尊重的同事也学会了尊重别人。

国外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 篇9

德国:环保教育从幼儿开始

德国的环保教育从幼儿就开始进行。德国有关幼儿教育的法规规定,幼儿园要把教导儿童维护周围环境的卫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德国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到学校报到时,会领到一册环保记事本,用于孩子记述自己的环保活动。环保记事本的设计精心别致,每一页左上角都印有精美的风光照片。编者告诉孩子:要热爱大自然,自觉维护环境。

德国有数百个森林幼儿园,即在森林中搭建简易住房,让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从小认识大自然的奇迹,同时了解到自己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在德国学生的自然常识课程里,对学生进行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内容很具体、直接,教学内容也相对较多。

美国:环保知识融进各教学科目

美国人环保观念强,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拥有极其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保护完整的生态环境,这归功于形式多样、无处不在的环保教育。

美国虽然重视孩子的环保教育,但是并没有专门的环保教材,环保知识融合在各个科目之中。幼儿园的孩子就会学习“爱护树木”、“爱护地球”等文字,孩子从小就已经潜移默化地有了这种概念。小学时,老师讲简单的自然常识,告诉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意义。中学阶段,学校会从物理、化学、生物等角度解释一些环保的原理。

新西兰:小学开设“园艺种植”课

新西兰的小学课堂有一门特别的课程——有机园艺种植。新西兰有关部门设置这门新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们(尤其是城市孩子)学会不使用化肥种植花卉和蔬菜,从而减少化肥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国外的消防教育 篇10

国外法律教育开启了现代大学法律教育的先河,国外法律教育具有教育质量水平高且学风严谨的特点,是法律教育界的典型模式。与国外法律教育相比,我国的法律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历史也较短,因此,要想完善和发展我国高校法律专业授课的模式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法律教育模式。因此,本文以西北某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发展历史及其优缺点,取其精华,为西北某大学法律专业授课的改革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发展历史

国外法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判例法系,也成为普通法系。二者的法律教育模式有所不同,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教育主要是在大学,而判例法系的法律教育主要是在律师学院。

1.早期的国外法律教育模式

从12世纪起,国外陆续开始出现具有法律教育性质的学院,其主要集中在法院附近。到14世纪,这样的学院慢慢越来越多,这种具有私塾性、法律专业性的教育形式就是早期的国外法律教育模式。

以具有典型性的英国为例,1753年英国开始了大学的法律教育,为英国的大学法律教育揭开了新的篇章。19世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陆续成立自己的法学院。早期的法律教育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与实践紧密联系。<2)法律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较高。但是,国外早期的法律模式也具有思想封闭、视野狭隘的缺点,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水准相对较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外大学陆续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首先,在大学中,对法律专业的学生进行法律专业知识的教育。其次,与当地的法律培训中心或者法院进行合作,对学生进行法律实践性的锻炼与培训。最后,培养法律专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其从业法律工作以后能够继续学习法律知识,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改变了国外早期的法律教育模式,促使了国外现代法律教育模式的诞生。

2.现代国外法律教育的模式

现代国外法律教育模式,一方面顺应了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其法律教育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另一方面也保持了其自身传统的`优势。现代国外法律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国外各个高校的法学院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能力,通过法学院的学习,为其从事法律行业工作创造条件。如果学生想从事律师行业的工作,首先,必须完成大学法学院的专业课学习,取得法学学士学位。其次,修完必修的法律基础课程才能参加律师资格考试,而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书才能真正从业律师工作。

第二,法律教育的教育内容。国外法学院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法律基础知识,基本的法律理论和技巧,法律思维能力,分析、判断以及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通过法律课程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能够以一个法律从业者的角度去思考法律问题、解决法律问题的目的。

第三,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国外法学院的法律教育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及思考模式。因此,教学的方法主要是由老师准备课程资料,收集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的案例,提前给学生布置其各自的任务,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与此同时,国外还实行导师制度,即每个老师都具体负责几个学生,学生在法律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向自己的导师请教,导师也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安排学生的课程和课外学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四,法律教育的教育评估。国外法学院的教育评估指标具有多样性。其法学教育评估体系比较完善,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教学质量评估,另一个是科研等级评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质量评估主要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等级评估则是考查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二者的结合使得法学院教学水平保持较高的水准,同时还能使其能够走在法学科研的前沿。

第五,法律素质能力的培养。国外的法学院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能力。此外,学校还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安排法律伦理、道德等课程来提高法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优缺点

1.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优势

从总体上来说,国外法律教育模式主要具有开放性广、灵活性高和实践性强三个优点。

第一,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开放性。国外高校的法律教育具有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可以不用在乎对错,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第二,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灵活性。不同于传统填鸭式教学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死板的理论知识,国外的法律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国外法学院的教育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老师上课的时问较少。这种教学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第三,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实践性。国外法律教育向来注重法律实践教育,其主张通过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性和专业性的法律人才。

2.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劣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肯定国外法律教育模式优点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缺点。其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忽视抽象思维、轻视理论教育。国外法律教育模式注重法律实践,但却轻视法律理论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使得法律专业的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却使得学生视野比较狭隘,见识比较封闭。

第二,实用性较强,学术性缺乏。国外法律教育模式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很强职业性和专业性的实用型法律人才。但是这种教育模式也造成一种困境:虽然国外法学院尽力培养法律人才,但是学生毕业后却很难担当律师、法官这种角色。知识面受限、思维模式的狭隘限制了法律专业学生以后工作生涯的发展与提升。

对西北某大学法律专业授课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历史发展以及优势与劣势的分析,我们认为,对西北某大学法律专业授课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西北某大学法律专业授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西北某大学的法律教育必须既要重视法律理论的学习,同时又不能忽视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国外的法律教育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的法律教育由于过分地重视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法律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不利于法律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因此西北某大学必须借鉴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成功与不足,在其法律专业授课中,要注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二,西北某大学法律专业授课既要注重知识的深度又要注重知识的广度。西北某大学法律教育一方面应培养具有应用型的法律从业人员;另一方面,还要使得学生具有其他专业的知识,掌握更多不仅仅局限于法律专业的知识,使得法律专业的学生成为知识面宽广、视野开阔的法律通才。与此同时,西北某大学还可以通过开展法律双学位,吸引更多其他专业的学生来学习法律知识,提高高校高素质人才的法律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国外教育学名著及推介 篇11

我要收藏

作者:洪恩IQ365商城 更新时间:2009-11-09 点击次数:806

国外教育学名著

一、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

二、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 杜威

三、明日的学校 杜威

四、经验与教育 杜威

五、我们如何思维 杜威

六、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七、教育漫话 洛克

八、爱弥儿 卢梭

九、林哈德与葛笃德 裴斯塔洛齐

十、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

十一、教育学讲授纲要 赫尔巴特

十二、人的教育 福禄贝尔

十三、教育论 斯宾赛

十四、劳动学校要义 凯辛斯泰纳

十五、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 蒙特梭利

十六、教育与新人 巴格莱

十七、设计教学法 克伯屈

十八、教学法原理 克伯屈

十九、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皮亚杰

二十、斯金纳教育论著选 斯金纳

二十一、布鲁纳教育论著选 布鲁纳

国外教育名著推介

一、《理想国》简介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著作,书中描绘了他设想的国家制度,包括对宇宙、知识、伦理、社会以及教育等的主张。柏拉图试图用教育的办法来实现他理想的国家制度。《理想国》共分为10章,第一章至第五章论述理想王国的组织,第六、第七章着重说明“哲学家”的定义和哲学家的教育,其余部分是讨论各种实际存在的体制及其优缺点。《理想国》一书是用对话体写成的,其中教育思想尤为丰富。卢梭盛赞它是“最好的一部教育著作”。

二、《雄辩术原理》简介 本书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著作。这是一本修辞学教程,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该书论述范围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也论及了幼儿教育。该书总结了昆体良自己的成功的教学经验,也总结了古代西方世界教育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教学法方面的经验,是西方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方面的论著。

三、《大教学论》简介

本书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重要教育著作。1632年写成,共计33章。该书并不限于教学问题的研究。它广泛论述了教育理论的各个方面。其主导思想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的人”,使人在道德、知识、身体、艺术等方面和谐发展。书中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提出并论述了各种教学方法。同时也论述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等,是西方近代最有系统的教育著作。

四、《教育漫话》简介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1693年出版。全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即论述刚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子弟的教育。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分别论述了教育、德育和智育。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属于健康的身体,要锻炼出能够忍耐劳苦的强健体魄。在绅士的各种品行中,德育应占第一位,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并且要学习有关事业家的知识。同时也强调了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爱弥儿》简介

本书是法国启蒙思想卢梭的主要教育著作,1762年出版。全书共分五章,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前四章以富家孤儿爱弥儿为主人公,论述了男子的教育改革,批判英国旧教育的荒谬腐朽,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本章借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了女子教育的革新。全书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其思想对后世许多教育家都有启发和影响。

六、《林哈德与葛笃德》简介

本书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小说。这部小说于1781—1787年分四卷出版。小说塑造了农村妇女葛笃德的形象,她怀着崇高的目的,以献身的精神改造农村的故事。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他期望培养的勤劳安分而不与恶劣环境相妥协的品质。同时,也阐述了农业、手工业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改善农民生活的理想,是当时享誉欧洲的一部教育名著。

七、《人的教育》简介

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的教育著作,1826年出版。第一章为基本理论;第二至四章分别说明儿童早期、儿童期、学生期的教育需求;第五章论述各门教学科目;第六章阐述学校与家庭的关系,第七章为结论,是一部系统的有价值的学前教育的理论专著。

八、《普通教育学》简介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要教育著作,1806年出版,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的一般目的”。论述了儿童管理的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为“多方面的兴趣”。分别论述了多方面的观念、兴趣的观念、教学的进程和结果等,并提出了教学进程的四个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第三部分为“性格的道德力量”。论述了道德的概念、性格形成的自然程序等。这是一本以心理学观点阐明教育学问题的系统的普通教育学著作。

九、《人是教育的对象》简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全名为《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试作)》,共完成两卷(1867年、1869年),原计划写三卷,已搜集了资料,因为1870年逝世,第三卷未完成,该书是乌申斯基教学理论的基础。

上一篇:我的研修反思下一篇:精英口才协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