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成长的声音作文(精选8篇)
春天还没有来得及完全赶走冬天和夜晚的寒冷,但是在早晨我看到了白色的玫瑰,它孤独而独立,羞愧地开放着。触摸着柔嫩的花瓣,我仿佛听到了它在寒冷的夜晚以一种强烈而倔强的方式冲破大地的清脆声音。我听到它迎风张开美丽花瓣的动人声音。然后,你在炽热的红日下摇摆迷人,告诉我这是成长的声音。我呢?我成长的声音在哪里?当我问它时,它说,听,听你成长的声音。所以,我开始听我越来越大的声音。当我出生在这个世界的手术台上时,我哭了又哭。当我开始说话时,我使用似是而非的词语,直到我最终说出一个标准的词。当我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我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在地上。当我毫无理由地哀求我的家人制造麻烦时;当我和朋友们一起玩耍时的笑声。这些是增长的声音吗?当我从一个孩子变成一个青少年时,当我不同意我父母的意见时,我发出的噪音。
当我和朋友发生冲突时哭;当我和我的伴侣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时,雄心壮志的呐喊;当我终于尝到了与亲友分离时的悲伤的啜泣。这些是我成长的声音,不是吗?当我从一个少年变成一个成熟的人,当我最终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时,我和我的朋友们碰杯。当我遇到一个忠实的爱人时,甜蜜的笑声。当我遇到老板的责备时,我向我的爱人抱怨。当我看到这个世界的不公时,我不愿也无助地叹息。当我走进结婚大厅,我的亲戚们会说他们的祝福。我孩子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当我的父母一个接一个离开时,他们悲伤而无助地哭了。这些是我成长过程中听到的众多声音吗?原来,我成长的声音是如此充满起伏,如此感人,但却无法逆转。我很高兴找到了白玫瑰,并想告诉它,我找到了我成长的声音,却发现玫瑰的花瓣都掉了,只有茎在风中摇摇欲坠。孩子们。白玫瑰对我说,我越来越大的声音已经结束,虽然你的声音仍然很长,我们只能听一次,所以仔细听每一个音符,用心记住它们,或者在仔细听的时候忘记想我。我明白,也许,我们都只是白玫瑰,忙着证明我们迷人的美丽,却忘了倾听上帝最珍贵的成长的声音。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工作指南》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中指出, 教师评价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幼儿园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水准、个性特点、兴趣爱好, 制订教师评价激励制度。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激励应以物质激励、环境激励和成就激励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师评价应以教师的日常工作过程为对象, 通过教学观察、检查与指导, 对教师的教学状态、专业能力作出评估和诊断, 以帮助教师改进问题或推广成功经验;引导教师关注自我的专业成长需求, 树立专业成长意识。幼儿园针对教师的发展规划, 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价, 为教师提供“跟进式”的指导与帮助;幼儿园应为教师建立并负责管理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系统性、规范性的记录整理教师职业生涯中个人的“工作计划 (总结)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研究课题、发表 (获奖) 论文、工作成果荣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信息, 让教师体会到专业自豪感和职业成就感。
基于此, 我园立足现状, 尝试和鼓励教师开展“成长点滴”系列活动, 它既是对教师实施多元评价的组成部分, 也是园本教研的有机构成。
二、形式:不拘一格降人才
当我们翻阅每位教师的成长档案、走进教师的班级博客时, 所感受到的是多种多样的灵动与智慧。从篇幅上的洋洋洒洒到短小精悍;从表达上的朴实记叙到冷峻剖析;从形式上的传统规矩到张扬直抒, 无不精彩。希望教师们能真正地突破传统的条框束缚, 彻底地改变和拥有属于自己的发展时空, 展现各取所需的个性化设计和发展, 从为教师们营造条件搭配倡导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1.精彩剪辑。
每位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 都会结合自身特长, 积累一套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老师们在搜集、整理这些材料的过程中, 也进一步提炼、总结了自己的教育经验, 将独具魅力的自我风采充分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同时将这些经验进一步系统化、模式化, 增强了教学方法的操作性与实践性。而教师们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又使她们在各个教学领域获得了众多的佳绩、荣誉, 在成长录的“荣誉积累”栏目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从而也进一步树立了教师的自信心, 增强了教师的成就感, 有利于教师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2.岁月传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的“教育评价”部分指出, “以教师自评为主”“评价的过程, 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 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进行反思教学的能力,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眼光, 来看待今天的孩子、今天的教育。在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 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 教育观念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为。
三、内容:百花齐放才是春
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积累和积淀的过程。环境很重要、氛围很重要、内需很重要, 点滴间的积累与收获内化为源动力, 需要我们从他人的理论研究出发, 踏踏实实善于发现, 规规矩矩忠实积累。
四、学而不思则罔
对于“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每位老师都知其内涵。求索, 是站在云端看风景的优美, 更是捕捉枝末的亮点。
组织理论学习和剖析只是被动收入与堆积堡垒的过程, 在周而复始又形式迥异的园本提升过程中, 自己的经验正从简单直白周而复始中循序渐进着。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继而对教学行为产生影响。
1.在理论中反思。
我们需要教师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叙述, 把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财富。对于领悟能力较快的教师则要求她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捕捉到真正为我所用的, 有价值的东西, 从而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与教学习惯。
2.在实践中反思。
教师大都时间在经历着上课、听课、备课、区域创设、家园互动等事物性工作, 所以如果用心观察积极反思, 一定会有深刻教育价值的资料。对于这些资料的呈现、阐述与提升, 我们要求教师能通过计划制定——话题捕捉——小组阐述——商榷共鸣——文本积累的形式加以分类梳理、认真思索, 从而产生理论的升华。现在, 老师们已经能自觉、定期的围坐在一起小有模样的议论了。
五、思而不学则殆
对于“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理解, 其实就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他人的精彩与问题中, 尽可能多的收索到资料。以同步自己的观念和步伐, 而且也能开阔老师们的视野, 或许会在不经意间有种另辟蹊径的欣喜。纵观教师们的成长档案资料, 我们看到的是众多的文摘;当然也有听课、培训等所见所闻;更有自己的成长足迹。一种平台搭建是必需的;一种头脑风暴是激进的。
1.个性展现。
教师有很多的潜力和惰性, 寻找有潜力的教师给予机会和平台很有价值。因而我们借助区名优教师帮带、区核心组参与、区青年教师成长、区早教小组引领、合作圈业务研讨, 着力引导一种思想的引领和行为的规范, 期待一个群体的萌动与勃发。
2.以园为本。
镇域间幼儿园的差异性始终存在, 因而在个别推进的同时立足园本是根本, 任何脱离了现状和实际不着边界的“拔苗助长”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不过, 我们还是要合理的利用资源与平台予以整合, 以改变一种习惯于状态。领悟、记录、反思、成长, 在问题面前需要老师心儿巧眼儿明, 善于思索、善于捕捉、善于领悟, 面对机遇和挑战能积极面对有的放矢。
六、业精于勤荒于嬉
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89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认知与心理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专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发展与教育,特别就儿童的自我发展进行研究。著有《青少年发展研究与学校文化生态建设》《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研究》等,主持的课题《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自我发展机制研究》获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李晓文博士是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学家,20多年来致力于中小学生自我调节形成机制和自我同一性发展特征的研究,提出了1~9年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年级特征、变化趋势和学校文化生态建设的规律,从文化心理学视角进行发展心理学研究,着眼于研究儿童潜能开发和文化引导路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看清当下的问题
记者(以下简称记):李博士,您长期研究青少年成长问题,能概括一下我国当下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吗?
李晓文(以下简称李):谈教育,首先要谈情境。教育问题不能脱离当下的情境来谈,因为每个时代的教育都有特定的任务,有一些教育问题脱离了情境就不知道该怎么定位,甚至根本看不见问题。我认为,我国当下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的情境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独生子女问题;第二,社会竞争;第三,文化转型。
记:那我们一个一个来谈。首先,您认为独生子女政策不好吗?
李:独生子女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有力举措,我当然支持。但是,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必然带来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靠政策是很难改变的,像我这样的研究者,还有广大教师、家长必须有所作为,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意识地对独生子女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对已经出现苗头的问题尽早进行干预。
记:独生子女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李:宏观上说,可能会出现生态断裂。
记:何谓“生态断裂”?
李:生态断裂是一个养育文化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长辈不需要烦恼的事情,到了当代我们要烦恼。过去多子女时代,兄弟姐妹在一起成长,比如人际交往、学习进步,都是自然发展的。孩子们在一起玩,相互陪伴,尽管有时会吵架、打架,完了还在一起玩,说明孩子们自己解决了许多问题,学会了忍让、协商、妥协、遵守游戏规则。孩子们要玩到一块儿,就得讲规则,不讲规则没人和你玩,所以游戏规则就建立起来了。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大的带小的,小的向大的学习,很多东西不需要父母教,孩子自然就会了。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孩子不仅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而且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会更加焦虑,这种焦虑会转嫁到孩子身上,就变成了不正常的成长方式。这种生活状态不是正常生活应该有的,然而它真实地出现了,进一步加重了养育文化的生态断裂。
记:积极的一面是,独生子女独享家里的资源,成长效率更高,各方面表现很优秀。
李:对,两极分化。据我观察,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并不是家家都存在问题,好的非常好,差的非常差。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好的种子能更快地吸收养分,而差的种子不善于吸收养分,结果越来越差。但我认为孩子的差异不是智商高低不同,是教育出现了问题,其中家庭教育的变数更大,值得家长们深思。
记:教育情境第二个因素是社会竞争。恐怕,社会竞争不止是孩子要面对,家长承担的压力也很大。
李:没错,大人小孩都在“社会竞争”这座大山下喘息。不可否认,我们处在一个鼓励竞争、不得不竞争的时代。竞争本身不是坏事,没有竞争,社会就不会发展,但是当竞争无处不在,而且走到了急功近利的地步,问题就出现了。比如,孩子有学习压力,本身不是问题,没有压力不可能好好学习,但是走到急功近利就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就算考进了北大、清华,问题迟早会出现。孩子要想健康地发展,一定要喜欢学习,喜欢挑战,尤其是喜欢智慧挑战,才能永远不断地自己去学习。
记:现在有一种说法,叫淡化学习成绩,淡化成绩竞争。这种说法对吗?
李:大错特错!在竞争的情境中回避竞争是一种幻觉,必然在现实这面墙上撞得头破血流,还可能给孩子造成惧怕竞争的心理障碍。
记:最后,我们来谈谈文化转型。请问,文化转型是什么意思,跟社会转型有关吗?
李:是的,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在多元化的时代,各种教育观念汹涌而至,很容易误导家长。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教育标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儿童为中心”,等等,听上去蛮有道理,其实非常表面化,片面地认同肯定会犯错误。为什么教育要有研究者?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如果父母自然地用母爱、父爱去爱孩子,守护其成长,不会犯错误;如果盲目地接受错误的广告式理念,肯定会犯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对所谓的“现代教育模式”不懂还好一点,半懂不懂反而会犯错,因为半懂不懂容易焦虑。
记:社会转型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信息化,人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网络,许多事情变得虚拟起来。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李:信息化是时代的进步,但有一利必有一弊,信息化的弊端同样显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一位法国哲学家写一个教育蓝本,关于复杂思维与未来教育的。他提出,学校的生活必须是诗意的生活,只有营造充满想象的学校生活,孩子才能是一个健康的人。在信息化时代,要让孩子用信息化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和创造性地生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把网络用好了,孩子会变得聪明,变得比老师、家长都聪明,但是如果不注意,问题就来了,我们不能等到问题成堆了再去纠正,那已经非常艰难了。
孩子都是“早产儿”
记:在独生子女问题、社会竞争和文化转型三个主要因素构成的教育情境中,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盲目,甚至出现越关注教育对孩子的伤害越大的奇怪现象。您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nlc202309041842
李: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人,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是不同的,一定会出现差异。其次,每个孩子一定有本能的需要,家长要善于聆听孩子成长的声音,适时适当地给予帮助。
记:孩子都会有哪些本能需要?
李:大致来说,孩子有三种本能需要:自尊需要、自主需要和探究需要。这三个本能需要都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每个孩子都不例外。研究证实,新生儿有探究反射,说明他有探究需要。为什么有的孩子厌学?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尊需要和自主需要。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太着急,总是督促孩子、训斥孩子,孩子就会为了自己的尊严和自主意识不受压抑而与家长对抗,代价是抵制自己的探究需要。家长要从孩子的这三个本能需要入手,把孩子的需要变成孩子成长的动力。前苏联伟大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这种教育方法称为“搭支架”,强调孩子是有主动性的,家长和老师不要机械灌输。
记:孩子很小的时候即便有这些本能需要,但能力肯定欠缺,需要家长的帮助和引导。
李:对。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人的成长很特殊,有一种有趣的说法是: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早产儿。人当然是动物的一种,但是跟其他动物相比,人要多长时间才学会走路?要多长时间才能自己吃饭、自己走出家门、自己独立生活?比其他动物要晚很多,所以,人是早产儿,出生的时候很弱小,需要家长不间断地陪伴和照顾。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其实,当孩子长大成人了,到了我们这样的年龄,同样离不开帮助,比如我郁闷的时候就想找好朋友聊聊天,排解一下负面情绪。孩子有本能需要,仅仅是成长的倾向,不是他已经具备了自尊的能力、自主的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能力是在与家长、老师、同伴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具备的。所以,家长要做的是引导,但是引导又不能太露痕迹。中国有好多古话,“润物细无声”“引而不发”“大道无形”“大音希声”,都是了不起的智慧。聪明的父母亲是引而不发,教育孩子又不让孩子感觉到你在教育,这就是理想的家庭教育。另外,教育不是塑造,而是催化,人不是塑造出来的,因为孩子的成长在心理学上称为“主体的可能性”,催化就是激发其内在的可能性。总之,孩子的需要是成长的内在动力,家长要用足这些需要。
顺势引导是要领
记:您刚才讲到聆听孩子成长的声音,指的是什么?是亲子沟通吗?
李:不,当孩子对你说“妈妈我想学弹钢琴”或“爸爸我想让你带我去公园”时,这种要求是发展的声音,这样的交流是显性的亲子沟通。心理学研究认为,除了意识以外,人还有潜意识,孩子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有发展需要,而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家长应该能感觉到孩子的某种倾向,然后解读出孩子成长的声音。解读的角度是什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体需要以及生理发展的驱动力。
记:您讲得太专业了,能举例说明吗?
李:好的,我举几个常见的例子。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考试作弊,从这一现象中能解读出什么呢?能解读出孩子想让自己的成绩名列前茅,他懂得了考试成绩很重要,是学校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准,很重要的一个标准。许多家长反映,到了小学四年级,孩子喜欢在家里打电话,一会儿跟这个同学打,一会儿跟那个同学打,好像他很忙的样子。其实,孩子是在告诉你,他长大了,他要跟同学说一些事,而不是跟你说,他觉得你听不懂。孩子再长大一点,初二的男孩子不愿意跟妈妈一起出家门,让很多妈妈很困惑。其实,这个年龄的男孩子认为,再和妈妈牵手没面子透了。到了高中,孩子又愿意陪妈妈散步了,这个行为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他成熟了……这些都是成长的声音,孩子自己不会用语言告诉你,你看到孩子的行为就能揣摩出他的潜意识在想什么。
记:察觉到孩子有哪方面的需要,家长该如何引导呢?
李:顺势引导,就是要顺着孩子的发展势头进行引导。这是家庭教育的要领,也是中国智慧的精髓。你看太极拳,都是顺势发力,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弱胜强,就是掌握了这个要领。孩子是成长主体,他内部有正面的驱动力,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顺着孩子的发展势头催化他,既不要束缚制约,也不要揠苗助长。
记: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家长该怎么做?
李:孩子出现问题行为,表明他需要帮助,恰恰是家庭教育的契机。有位父亲问我,他发现青春期的儿子在网上看黄色小说,很愤怒,但不知道如何与儿子沟通。我问这位父亲,你喜欢看球赛吗?你炒股票吗?你是武器迷吗?你关注世界大事吗?这些都是男人感兴趣的事,你的儿子也可能感兴趣,所以你懂什么就跟孩子聊什么,陪他一起看球,一起分析股票行情,争论哪种武器最厉害,一起为空难祈祷,一起关注乌克兰局势。当然,如果你喜欢文学最好,跟儿子聊一聊小说,和儿子交流人生价值和人性的美丑,可以直接帮助他成长。儿子对淫秽的东西感兴趣只是告诉你,他成熟了,他要成为男子汉。那就帮他成为男子汉吧,把他的视野打开,转移他的注意力。当他的兴趣被转移了,哪有工夫去看黄色小说?把他视野打开了,眼光拔高了,他怎么会看低级的东西?
再举个例子。有一个妈妈问我,她的儿子天天对外婆外公很凶,该怎么办?孩子当时4岁,正值语言模仿期,听到凶巴巴的语言就会模仿。我给那个妈妈出主意,给孩子找点儿歌,陪他一起唱,买几本故事书,陪他一起读,让孩子模仿里面的话,让他模仿的需要得到满足,让他模仿到优美的语言。这便是顺势引导,催化发展,而一味教训、打压不管用,很可能伤害孩子的模仿欲望,阻碍他的成长。
【编辑:陈彤】
城关镇宜洛小学 张吉坤
家长会年年开,唯有今年难忘怀!可能是孩子们再有一个多月就要离开我升入四年级了;也可能是家长们的话语震撼了我。他们当中,虽然有的只教了一年,但也有的整整跟了我三年呀!也许有一天孩子们会忘记我,可此时的我内心却是无法平静,心里酸酸的。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更有一部分是来自家长,自认为很了解学生,然今天与家长的交流,才知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按照家长会的流程,先是政教处、教导处两位领导讲话,接下来就是我的舞台了。我滔滔不绝地讲着班级里的故事,从孩子们自制板报、班级光荣榜,再到班级日常做的晨读、午诵、暮省,当然“暮省”这个名词还是跟家长普及了一下。班会的重点放在了师生共读共写和家校合作共建上。一提到我与他们的.孩子――同读书、写日记,别提听得有多认真了。当我说,会给每一位孩子写日记时,家长们纷纷问:给我孩子写了没?我说“都会写,只是才写十多篇,基本都是围绕班级事务写的,只有三篇是写给学生的,刚好在手机的便签里。”就发给了家长,其他家长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心灵一颤,我只是记录了孩子们的点滴瞬间,反响竟如此强烈,我的坚持是对的,新教育是毋容置疑的好教育!先为新教育点一个赞吧!
提到读课外书,家长们都说在家让孩子读了,但从几个家长的眼睛里,我读到了一个信息:“我的孩子没读书呀!惭愧呀!”我就顺势鼓励家长,读书的做到持之以恒,没读书的孩子,就从今晚开始鼓励孩子读书吧,如果家长能陪孩子一起读更好,每晚抽个十分八分钟也行,21天是习惯养成日,辛苦家长了!一句简简单单的辛苦,竟使家长感动不已,不是我多会说,而是我真诚的态度打动了他们吧!
轮到与家长互动的环节,我对家长们说:“你们谁在家有好的教育方法,给大家分享分享,要大方点,不要小气哦!哪位家长有困惑的也大胆地提出来,咱们共同解决。”谁知教室里一度静悄悄,我知道以前家长会也是如此,可能是家长们不好意思吧!在我的鼓励引导下,终于有一位家长站了起来,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我耐心解答了她的疑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接下来陆续有家长说出自己的心声,其中有三位家长的话让我难以平静:
第一位是王成玉的家长,他的孩子是二年级时分到我班的,快两年了。他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夫妻俩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这个孩子字写得很好,作业能完成,就是会写记不住,可能是从小就没打好基础,加之没人管,二年级学习就很吃力,叫过几次家长,每次都是他的爷爷步履蹒跚地来,我就打电话联系他的父母,怎奈鞭长莫及。最后只能在学校给他补补功课,成绩上到七十多,三年级难度增加了,他的妈妈也回来了,语文却溜回了不及格。他妈妈说着说着就哭了,原因是王成玉两三岁时,他们就出去打工了,孩子九岁时才回来,孩子有点儿接受不了她,什么都跟她对着来,平时爷爷奶奶只管吃喝,会宠一点、惯一点,所以当他妈妈管他时,就有点受不了。可能两个人都需要一个磨合期吧,他妈妈边说边哭,很是委屈,给他报了好几个辅导班,结果语数还是不及格,心里难免不平衡。只想着他妈妈回来了,也没怎么沟通,想想我也有责任。便开导她:你不能跟他对着来,要先肯定他,表扬他,比如,他字写得好,英语很好,上次英语校级竞赛,他还代表三一班参加呢!除了表扬,还要鼓励孩子读书,多读书不仅语文水平会提高,数学的理解能力也会增强。最后我告诉他妈妈,我们微信常联系。
第二位是郭梦琪,她的家长很特殊,来的是她的婶婶,她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还得照看她的弟弟,所以她婶婶来了。她婶婶告诉我:由于梦琪的爸妈不在家,爷爷奶奶觉得她很可怜,不舍得说她,什么都由着她,造成她的脾气有点倔,语气重了还会哭,很无奈!听完我很震惊,梦琪这孩子在学校很好,除了偶尔会偷偷懒儿,少写几次作业,其他都很好,成绩更是呱呱叫,看来孩子的心里健康不容忽视,我得找她谈谈心,做做心里疏导工作。难怪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心都得关注,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最后一位是李雅轩的妈妈,三年级210人,她排名210名,提起她的学习,她妈妈也是泪流满面,她知道她的孩子与众不同,所以下的功夫比谁都大,别人一遍能记住的,她需要十遍八遍,才勉强记住一点儿,有时也打她,后来发现打她更糟,所以就鼓励她。为此她妈妈什么都不干,就是看着她,从幼儿园一直看到了三年级。李雅轩是三年级来我这一班的,说实话也真下功夫,就是不见起色,还以为是她家长也放弃了,没成想她的妈妈竟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因此我也被她的妈妈感动了,于是便轻轻地安慰她妈妈:”我们再努努力,能提高一点是一点,孩子开心最重要,尽量多鼓励她吧!”
开完家长会,却感觉心里更沉了,自以为是的我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了,原来我做的只是冰山一角,只想往后的一个多月里,尽我所能地为孩子们做点、再做点,为了不留遗憾,尽力而为吧!
作者简介
你总是在我最寂寞的时候出现,冲淡这夏日的闷气,清净了我内心的烦闷与杂念,你总是能带给我清凉,这种清新的感觉,是我夏日的最爱;夏雨在缠绵地下着,那点点滴滴,宛如针针线线,牵引我的心际,编织着我的思绪;是你在歌唱吗?“相逢是首歌……”这是你曾对我说过的话。那徘徊在脑海的声音,隐约,似曾熟悉,轻轻的,淡淡的,是一种轻声的倾诉,一种淡味的情怀。我喜欢夏雨,一个有声无息的知己;她总在歌唱,让我不再孤单。夏季,我不再需要更多的温暖,我只需要一个清净的雨天,那是我寂寞中最大的安慰,心灵上的甘露。作文
夏雨,缠绵的夏雨,我心灵的萦系。飘落的雨水凝成一道蜿蜒的小河,流淌在远方,留下了我不尽的萦怀……
秋叶
秋风一阵,瑟瑟而过,秋叶萧萧落下。绿叶变得枯黄,在阵阵凉风中,款款地飘絮。拾起一片落叶,这金色的秋叶令我如此留恋。秋叶,你在哭泣吗?那棵老树如旧地发出沙沙地声响,秋叶飘呀飘,占据了我的视线。一种幽幽思念浮在心际里,渐渐地勾起我的千思万绪。多少个秋季,秋叶徐徐落下,就像一张张书签,夹在我的记忆里。生命就如一本书,片片秋叶就如记忆的碎片,可记忆犹新,可难以忘怀,也可瞬间即逝。我不断地拾起沉浸在大地上的秋叶,只希望能好好地珍存它们,收藏在我生命的章页上。记忆的大树在这凉爽的季节里也褪去了绿,在树枝的一头,结满了我思念的果实。多少段回忆,都深深印烙在我心灵深处,多少次思念,也都永久记载在我生命的书本里。每一片秋叶代表我每一个愿望,久久地,翻开那本书,细细品味着光阴的故事……
秋风告诉我:“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冬雪
我不曾亲眼观赏过雪。雪啊,冬天的精灵,你在冬日里飞舞,还铸成一座痤光彩焕发的冰雕。北方的冬季,是一个晶莹的世界,皑皑冬雪绵延万里,令我多么仰慕。这充满艺术之光的冰城,这晶光莹莹的北国世界,是冬雪的杰作,一个又一个冬季,它们翩翩起舞,创造出雪白的欢乐世界。冬雪白,白得纯洁。我一直憧憬着,有一天也能到那里去,投入冬季的怀抱,徜徉在冰雪的天地里,与冬雪精灵一起欢笑。
把一团雪球放入口中,品尝这淡淡的冬季温情……弥漫的冬雪……
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度过了多少个四季。四季,美丽奇妙的四季。我爱迷人的春花,玲珑的夏雨,美丽的秋叶,可爱的冬雪。
这是只属于我的心灵的四季。我只希望,我能在这四季里,永远拥有如一的微笑……
我为四季添色彩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四季的怀抱里遨游,一年有四幅美丽的画,我要做一个小画家把四季画得更美丽。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小画家,随着四季的脚步,一起为它添色彩,让它更美更动人。
画春天
不错,这就是大自然的美丽。走入草地,嫩绿的芽儿顶着晶莹的露珠,从肥沃的土壤里探出头来,蝴蝶扑朔着她那美丽的翅膀,优雅地停落到了牡丹面前。
步入竹林,高雅坚贞的竹子一一展现在我的面前:有的还只是胖娃娃的竹笋,有的早已是直冲云霄,傲然挺立的翠竹,妖娆细尖的竹叶上还沾染着昨夜的雨滴,又一阵微风拂过,满林的沙沙声,让我融入其中,无法自拔。
探入花丛,平常荒芜的草地,霎时间百花齐放,落英缤纷。我在花丛中穿梭,我在蝶群中舞蹈,樱花飘落在泉水溪流之中:“滴—咚咚——当—滴——咚咚——“我感觉全世界都安静了,时间为它而停止了,我的思想暂时一切空白,只有一串清脆的滴水之声,响彻我的脑海之间。啊!让我放松心身,聆听这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寻入池边,呼啦一声,在水边梳洗的鸟儿轻盈地扇动扇动双翅,腾空而起,百鸟争鸣。
叽叽喳喳,谁今天吃到了最肥大的虫?叽叽喳喳,今天谁捉到了最鲜美的鱼?叽叽喳喳,今天谁最美丽?清脆的鸟鸣响彻林间。哒——哒—滴答——天空中飘落着晶莹的雨滴,砸落在我的鼻尖,一阵风把我的发丝与树叶一同吹散,发出沙啦啦的响声,花朵羞答答地垂落着自己的花瓣,鸟儿惊叫着把雏鸟守护在跟前,竹子们你挨我,我挤你,竹叶碰在一块儿,发出沙沙的响声。在看看池边,以往清澈见底的湖面,被波纹打散,流露出狂野的一面。深山中传来一阵阵低沉的狼嚎,让人汗毛竖立。多么美妙,多么奇幻,多么绚丽。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 我始终把赏识与宽容放在第一位。因为赏识是温暖的阳光;赏识是诚挚的关爱;赏识是久违的呼唤;赏识是舒心的喝彩……只要有赏识, “丑小鸭”也会变成“白天鹅”。宽容是水, 流淌在教师对学生爱的海洋中;宽容是桥, 它就架在学生与教师的心灵之间, 创造着神奇, 也传递着感动;宽容是金, 因为它是教师呵护心灵的法宝;宽容胜金, 因为教师的宽容能使一颗颗灰暗的宝石熠熠生辉……所以, 赏识与宽容的教育是我们每位教师爱生情感的具体体现, 乃师爱之神韵。
在教育实践中, 有一件事情更让我坚信了赏识与宽容的力量。四·二班的王朝阳同学, 父母离异, 他随爷爷生活, 由于缺乏父母关爱, 他变得喜怒无常, 经常打架, 不完成作业, 上课说话、睡觉, 老师们见了都头痛。某次上课时, 他故意和别人说话, 扰乱课堂纪律, 然后竟然趴在桌子上睡觉, 我走过去, 刚要发火, 但想到平时对他发火时, 他那冷漠的眼神时, 我克制住自己的怒火, 而是和蔼地说:“王朝阳, 你今天不舒服吗?”并轻轻地摸了摸他的额头, 这时, 他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冷漠, 而是不好意思地朝我笑笑说:“没有不舒服, 就是听不懂、不会读。”我说:“没关系, 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放学后教你读一课英语, 但你得保证上课认真听, 因为课堂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又过了几天, 轮到王朝阳到前面搞英语值日设计单词版面时, 他又不愿干, 还跟时文亮打了一架, 原因是他本想不擦黑板, 第二天继续用徐梦雪写的板书, 却被时文亮给擦掉了。得知这一情况后, 我主动和王朝阳一起设计版面, 还增添了不少创意, 并对他说:“版面设计好了, 明天上课就看你的表现了, 一定要背熟, 这样才能更加精彩!”他冲我做了一个鬼脸说:“放心吧, 老师!保证完成任务!”经过努力, 第二天他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赏。这时我便及时表扬、鼓励, 激起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
以后的英语课上, 他变得越来越积极。有一次我检查背诵课文, 班上一些同学都纷纷举起了手, 王朝阳也想试试看。可他把手举得很低, 当我看他时却又不好意思地把手放下来, 但我仍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让他试试看。王朝阳站起来, 小声地背到Lesson10:China……这时刘腾同学起哄道:“这么小声, 肯定没背过!”我却说:“王朝阳同学今天主动举手背课文, 学习劲头儿可佳, 我相信他一定能背过, 咱们大家给他加加油吧!”班里同学纷纷给他鼓起了掌, 通过鼓励, 王朝阳变得自信了很多, 很认真地把这篇课文背了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 王朝阳同学也由跟我唱反调变成了对我毕恭毕敬, 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设计版面, 他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越来越阳光。
花在赏识中会更娇艳, 树在赏识中会更伟岸。因为赏识, 周弘老师将自己双耳失聪的女儿培养成了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因为赏识, 陶行知的四块糖感动了打架的“小调皮”;因为赏识, 皮格·马利翁效应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人生。
今年的“六一”前夕,我就一直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孩子既度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节日又能使他们从中得到发展呢?我的想法得到了美术老师的热烈响应,于是我们开始共同策划这次活动。我们走近孩子,蹲下身去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喜好。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内容,确定了这次活动的主题——我与卡通人物共庆“六一”:活动的形式——卡通“化装舞会”;活动的宗旨——“全体总动员”,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而我和美术老师则是“强强联手”,采用“艺术综合”的方式开展:
第一阶段先由美术老师带着学生做前期准备工作,即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卡通人物的面具、头饰、道具等。在美术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一幅幅童趣盎然的卡通人物作品“诞生”了。走进美术课堂,看到如此精美的作品,我赞叹不已:很多平时在音乐课上表现不出众的孩子,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你能看到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孩子们还利用课余的时间,主动跑来帮美术老师装扮我们的“舞会”场地。接下来再由我领着孩子们进行分组排练。我根据不同的人物,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再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编排表演。因为是一年级的孩子,所以在具体编排的过程中,我给予了他们比较详细的指导意见:如编排的形式、具体内容、角色分配、道具使用、音乐选择等等。每一组我们还选了一位能力较强的孩子当“小导演”,组织其他孩子进行排练。经过反复、紧张的排演,我与卡通人物共庆“六一”之卡通“化装舞会”即将开幕。
正式开展活动的那天,我和美术老师分别是以“金龟子”和“月亮姐姐”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领着孩子们一起走进盛大的“舞会”现场——布置一新的舞蹈教室。记得那天孩子们也都是“盛装”出席:有戴卡通头饰的,有戴卡通面具的,更有甚者是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这些“行头”都是出自孩子们自己的小手。活动中,孩子们或声情并茂地演唱卡通歌曲,或载歌载舞地演绎卡通人物,或手持打击乐器为卡通歌曲伴奏,或分角色表演再现卡通经典……我们和孩子们置身于卡通世界之中,聆听卡通音乐,演唱卡通歌曲。演绎卡通人物。谁的童年没有卡通?哪个孩子不喜欢卡通?这次活动拉近了我们和孩子、孩子和艺术、孩子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这次活动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自由驰骋的艺术空间,这次活动更让每一朵“小花”找到了适合自己绽放的天地!
在整个活动中,为了能够全面、准确地对每一个孩子做出客观的评价,我和美术老师是全程参与——我走进了她的美术殿堂,她走进了我的音乐天地。我们不仅仅是关注孩子们在音乐、美术某一方面的表现,更注重的是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与情感体验。活动的最后,我们还颁发了多项大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面具奖、最佳头饰奖、最佳服装奖、最佳合作奖、最具创意奖、最具幽默奖……音乐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艺术学科,它给予孩子的是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美的熏陶。让每一个孩子在评价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快乐的情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滋味,让每一朵“小花”都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儿童就像一张白纸,有待我们去描绘:儿童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儿童更像风格各异的乐章,有待我们去演绎。新课程标准就像春雨一样给久旱的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让我们俯下身子,聆听花开的声音,这对孩子是一种幸福,对我们也是一种幸福。
【聆听成长的声音作文】推荐阅读:
聆听花的声音作文12-07
聆听爱的声音作文800字07-07
聆听的作文06-19
聆听心灵的对话11-26
教孩子学会聆听的06-27
聆听那些感人的故事10-19
聆听春天的脚步抒情散文09-22
关于读书声的散文:聆听书声09-18
聆听秋天06-15
学会聆听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