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验交流材料(精选9篇)
构建便民、快捷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区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验交流材料
自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来,从体制机制、硬件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围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努力搭建布局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平台。《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区卫生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标准、认真组织,针对机构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中医药服务和居民满意度5个方面,扎实做好创建工作。自2011年起,每年创建一所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现有的三所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在**区域内,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区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形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社区居民一致的好评。
在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中,**市**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推进基层卫生改革的突破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辖区卫生发展规划和居民卫生保健需求,合理调整和配置现有卫生资源,逐步形成了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截止2013年底,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4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已达到38.6万人,占城市居民总数的94.5%,辖区内95%以上的居民从住所步行10-15分钟就可以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为扎实做好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各项工作的落实,建立起设施完善、运行科学、功能良好、群众广泛利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我局成立了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市第三人医院、**市长征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区中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专家技术指导组和督查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为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制定方案,加强督导,确保创建工作有效开展
根据创建工作要求,**区卫生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全区实际,制定了《**区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实施方案》,对创建工作的时间安排、开展进度、工作方法、评估等做了详细的安排和布署。为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专家指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制度,对各位成员的职责进行量化分解。采取专家分包指导卫生服务中心的措施,充分发挥专家们的技术优势,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创建工作。技术指导组定期深入各中心对指标体系进行讲解,指导中心严格标准,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同时,督导组不定期对各中心创建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解决。
(三)严格筛选,确保示范性作用
在东风、中州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前期的宣传动员,全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相申请,踊跃参与。区卫生局技术指导组参照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评,依据《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的通知》和《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评估细则》,对参与创建活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实地查看。检查内容针对机构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中医药服务和居民满意度5个方面,查阅了有关统计表册、资料与台帐,抽查了医疗文书,拦截调查了辖区居民等。对各个中心进行了综合考评。最终,2013年确定白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省级示范社区服务中心候选单位上报。
二、具体措施及取得成效
(一)在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13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医疗诊疗量达17.02万人次,占区属城区医疗卫生单位总诊疗人次数的59%。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6.2万份,建档率7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计划免疫接种率99.8%、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87%、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85%、35周岁以上的患者首诊测血压比例为90%。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每年至少进行4次随访。老年保健指导普及率为92.52%,高血压病人规范管理率为96.54%。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中成药品种达50种以上,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精神病患者、残疾人建立专案管理,提供上门指导服务。健康教育形式多样,2013年,**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播放健康教育录像达1380小时,开展健康教育讲座84场次,举办健康教育宣传栏共86期,印发健教资料5.1万份。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率达93%,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满意率达92%。**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推行国家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中心的内涵建设,落实六位一体功能,突显了社区卫生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优势。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区着力加强以全科医学建设为中心,以新型妇幼保健服务为纽带,以社区卫生信息平台为依托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全科医学培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全科医师培训班和《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举办的全科医学培训函授班,积极培养社区全科医师,组织人员参加岗前培训,同时聘请专家或区属专业机构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知识、专业知识技能培训。通过这些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质量。二是妇幼保健进社区,建立新型妇幼保健体系。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选择权,将服务对象建档管理和结案两个环节一体化并落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功能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相互配合、双向转诊。按照分类指导原则,结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身条件,把儿童系统保健工作和妇女保健工作作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开展的项目或需具备条件开展的项目。通过试点,提高了儿童与孕产妇两个系统保健管理率,构建了新型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三是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交流。从2012年开始,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先后配备了相应软硬件,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逐步建立信息管理网络,对个人与家庭健康档案、社区诊断、六位一体服务内容实行电脑化管理。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
(三)落实六位一体功能,不断拓展服务内容
坚持以预防保健为重点,逐步落实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功能,逐步完善社区妇幼保健网络、社区计划免疫网络、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社区健康教育网络、社区老年保健服务网络和社区全科医疗诊疗网络。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坚持把卫生防病、妇幼保健工作放到社区,落实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微量血糖检测制,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特殊老人给予建立专案,并依据病情制订随访管治计划,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落实感控管理,为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推行八字服务承诺,树立服务品牌
关键词: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中心卫生院结合自身特点,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以争取政策为抓手,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绩效考评奖惩为动力,加大人、财、设施投入[1,2],扎实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示范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基本情况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中心卫生院处于城乡结合部,面积为56.98平方公里,全镇人口数29 128人,共有学校3所、托幼机构12所,医疗机构23家,公共场所15家。
2主要做法
2.1创建领导小组
金东区卫生局牵头,金东区卫生监督所上门指导业务,设立卫生监督协管室,成立一把手负责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邀请市卫生监督所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加强卫生监督网底的建设,充分认识示范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实施。
2.2明确总体思路
金东区卫生局、区卫生监督所要求赤松镇卫生院通过卫生监督协管示范点的创建,由点及面,集思广益,有效提升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能力,相互交流、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形成简便、高效、规范的金东区城乡一体化卫生监督协管体系[3]。
2.3统一标识标牌
2.3.1制作统一的形象标识、标牌金东区卫生监督所统一制作了门口悬挂的铜牌和办公室门外标牌,有卫生监督徽标、投诉举报电话内容。
2.3.2设置政务公开栏办公场所自制统一格式的政务公开栏,公示内容包括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责则、服务指南、责任区域示意图。
2.3.3协管工作人员公示栏卫生监督协管员统一着装照片、姓名、职务及职称、联系电话。
2.4优化科室建设
针对普遍存在的总体年龄偏大且后备力量断层严重,卫生监督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卫生监督协管员日常巡查频次少,信息报告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宣传培训指导不到位等问题[4,5],我院加大经费投入、优配人员队伍提供人才保障,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进行标准化的协管服务、积极进行协管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塑造良好的协管服务品牌[6],加快提升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能力。
2.4.1加大设备投入设置独立卫生监督协管联络室面积达35平方米,配备了办公桌椅、文件柜、电脑、复印一体机、电话、数码照相机等各项办公用品和等取证器材。
2.4.2健全相关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工作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卫生监督工作面广量大、事多人少的矛盾[7],包括:卫生监督 协管人员 工作制度、 卫生监督协管岗位 责任制度、卫生监督 协管廉洁 自律制度、卫生监督协管投诉接待制度、卫生监督协管档案管理制度、卫生监督协管学习培训制度、卫生监督协管检查考核 奖惩制度、卫生监督 协管信息 报告制度。
2.4.3优配人员 队伍在行 政村聘任 卫生监督协理员,在镇设立卫生监督协理站,加大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工作 力度,利用社会 公共资源 有效解决 卫生监督机构 监管力量 不足的问 题,降低管理 成本[8]。1院内卫生监督协管员由区卫生监督所负责培训、考核,合格后统 一发放 《卫生监督 协管员证》, 共聘任卫生监督协管员5名,其中专职1名,工作人员本科以上学 历占80%,中级以上 职称占60%,均具有两年及以上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经验。2院外建立村级卫生监 督联络员 队伍,结合农村 公共卫生 工作,组织村卫生监督联络员开展集中培训,使他们明白自身职责,以便履行好村卫生监督联络员职责, 并编制村卫生监督联络员通讯录。3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卫生监督协管员持证上岗,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还注重职业道 德建设,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的氛围,亲身体验人文关怀,改进服务态度。
2.5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2.5.1深入调查摸底加强对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领导,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列入工作日程,每季度组织开展摸底调查,摸清本辖区内职业危害因素、饮用水卫生状况、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情况,建立相关信息登记册,同时上报区卫生监督所。
2.5.2开展宣传教育设有卫生监督协管健康宣教专栏,卫生监督协管员还通过上门巡查时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宣教、制作板报墙报、入村、进企业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及防治相关知识宣传真正做到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
2.5.3细化服务内容
1职业卫生咨询指导。临床医师在务工人员就诊过程中开 展个性化 职业健康 教育、咨询、指导;如发现可疑职业病患者后,做好登记,告知患者到金东区第二人民医院 进行规范 体检或职 业病诊断,同时向卫生监督协 管员报告,最后有协 管员详细 核实后向区卫生 监督机构 报告。另多部门 合作,利用职业 病卫生知识宣传 周。安全生产 月、公共卫生 服务日等载体开展 职业卫生 知识宣传,提高全民 职业病防 治意识。2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每季协助区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内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同时对5家居民家庭龙头水 水质进行 现场检测,将巡查结 果填写在《卫生监督 协管巡查 记录表》中,定期上报 区卫生监督所。如发现现 场水质不 好、接到水质 异常反映、24小时内出现3例以上可能与共同 饮水史有 关的疑似病例,填写 《卫生监督 协管信息 报告登记 表》,立即报告区卫生监督所。3学校卫生服务。每季对本辖区内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开展饮用水卫生、 教学及生活环境卫 生、传染病防 控措施等 落实情况 的巡查,将巡查结果填写在《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记录表》中,对巡查中发 现的问题 及时告知 校方、指导改正,做好记录并定期 回访,同时填写 《卫生监督 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将相关信 息报区卫 生监督所。 另经常协助学校开展相关卫生知识宣传及培训。4非法行医和非法 采供血信 息报告。通过日常 监督、案件巡查回访、监测举报 投诉等方 式进行违 法行为的 信息收集,发现或者 收集到非 法行医和 非法采供 血的违法行为信息,及时向区卫生监督所报告,并做好登记记录。5公共场所卫生巡查。每季对辖区内公共场所进行巡 查;指导从业 人员进行 健康检查 并办理健康证明,协助区卫 生监督所 对从业人 员相关法 律和卫生知识的培 训,及时上报 并协助处 理公共场 所突发性公共卫生 事件;促辖区各 公共场所 经营单位依法申报办理卫生许可证、展开场审查;督促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落实禁烟措施,在大堂、包间张贴禁烟标识牌,教育业主和 服务人员 主动劝诫 消费者为 了自己和他人健康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2.5.4信息收集归档建立辖区内管理相对人基础档案,使用统一标准硬封面档案盒按监督对象分门别类建立一户一档,各项报表、专项行动、日常监督巡查记录、存在的主要问题、投诉举报处理登记等过程性资料整理及时归档。同时建立了电子档案(浙江省卫生厅统一标准),卫生监督协管站对各类协管工作按文件夹进行细致分类,每类协管电子文档都有特定的存放处,便于工作及相关资料的查询。
3成效
3.1卫生监督协管从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是卫生监督在基层重要的网底,通过日常巡查、信息收集报告、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接受群众举报等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升卫生监督覆盖面,将卫生监督末梢延伸到村级卫生监督联络员,从而有效发挥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前哨作用,使卫生监督服务更加贴近百姓,贴近广大农民和流动人口,真正做到惠及全体居民,实现人人享有卫生监督服务。卫生监督协管从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
3.2由偏重专业技术的深度向偏重协调管理的广度转变
对于长期从事医疗服务的基层卫生院来讲,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规范管理,面对服务群体,规范化管理才能无懈可击,卫生监督协管员在专业技术的基础上, 提高组织协调和社会管理能力,为今后更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积累经验,由偏重专业技术的深度向偏重协调管理的广度转变。
3.3由技术服务向依法实施的转变
依法行政是卫生监督的工作准则,法律事实需要证据来证明,证据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生命线。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范的要求,认真履行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职能,及时做好相关工作记录,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由技术服务向依法实施的转变。
社区申报材料
树立科学理念
构建和谐科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市区)二工街道办事处科学北路社区
二0一一年二月科学北路社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
申报材料
树立科学理念
构建和谐科北
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产业区(新市区)二工街道办事处科学北路社区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区科协的具体指导以及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科普法》,全面推进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发挥科普工作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坚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作为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符合本社区实际的科普工作模式和有效机制,形成了科普组织网络化、科普活动经常化、科普形式多样化、科普资源共享化、科普投入多元化的格局,提高了居民科学素质,促进了社区文明建设,积极营造了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一、社区科普工作基本情况和已经具备的条件
(一)社区基本情况
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产业区(新市区)二工街道办事处科学北路社区成立于2000年8月,地处科学二街181号,辖区面积约为 0.8平方公里,有中科院新疆分院、自治区科
技厅、自治区地震局等10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一个商住小区。常住人口2806户,8283人,其中少数民族223户,882人。流动人口258户401人。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党员91人。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学北路社区充分发挥单位型社区特殊的地缘优势,确定了走特色社区发展思路,并且通过特色社区建设,精心打造品牌社区、示范社区。社区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精神文明示范社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国家级群众文化先进社区”、“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自治区三级达标社区”、“自治区科普示范社区”、“自治区先进文化社区”、“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乌鲁木齐市十佳示范社区”、“乌鲁木齐市老龄工作先进集体”、乌鲁木齐市“四·五”普法先进社区等30多项荣誉称号。
(二)科普示范社区建设的总体情况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形成科普创新机制
科普工作得到了社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把科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主任兼任组长、社区科普专干为成员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督导科普工作情况和进度,不断完善科普工作长效机制。定期召开科普工作会议,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及时督促、检查工作进展。
社区积极动员辖区单位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与共建单位中科院新疆分院签订了共建协议,共建单位为社区提供科普基地资源,配合社区免费开放场馆,做好居民、党员、青少年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观、学习。
社区设有文化体育教育服务站,办理社区相关为民服务事宜,三名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科普日常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科普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档案,做到了工作开展有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完成工作。并在社区中抽选出一些文化程度高、热心科教事业的社区成员和居民代表组成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由社区科普工作队伍、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队伍等有效地保证社区科普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为提高辖区居民科学知识水平,增强居民科学健康生活意识,社区于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评选“科普示范家庭”的活动。社区积极与辖区单位联系,得到了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共同参与评选,要求评选家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支持和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家庭成员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邻里关系和睦。共评选出了王青云、刘兆玲等100户“科普示范家庭”。社区将以科普示范家庭的评比活动为契机,积极推动科普进社区、进楼幢、进家庭的活动,并力求使科普工作与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文化有机融合,使科普之花在社区遍地开放,吐露芬芳。
2、落实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阵地建设 为确保社区科普活动阵地更好地发挥作用,社区通过上级扶持和自筹经费来完善科普设施建设。一是对社区内大小宣传栏做好维护,定期更新、丰富科普宣传栏、健康教育宣传栏、计生宣传栏等的内容。二是利用社区活动室、图书室,建立了科普宣传活动站,购置了电视机、DVD、各类书刊、杂志等科教必需用品,定期向社区居民开放。三是社区设有科普学校,每月在固定时间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有近百名学员。四是社区与辖区单位科分院共建的近12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对社区内所有居民开放,可开展健身、舞蹈、棋牌、台球、乒乓球、麻将、声乐、阅览等多项活动。羽毛球场、门球场也先后建成,并在各居民点配备了40余套全民健身器械。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科学健身,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
3、发挥优势,打造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社区同辖区四家单位达成书面协议,将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新疆地震局防震减灾教育基地、自治区数字图书馆、气象卫星观测教育基地等资源列入社区科普教育基地,并组建了由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理化所、天文站、自治区环科院及科分院子校热衷于科普志愿的科研、教育人员组成的科普专家顾问小组和科普志愿者队伍。通过教育基地面
向社会开放,专家顾问和科普志愿者义务讲解,让更多青少年和群众分享科教资源,掌握更多的科普知识。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构建了以学校为龙头,家庭、社区、单位、为平台“四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另外,社区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启动了以“假日新视野”为主体的科普教育“一日游”活动。活动以参观科普活动基地为主线、以弘扬民族团结为依托,通过一天的时间参观四个科普教育基地,用全新的视野丰富科普知识,帮助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增进气象知识、防震减灾、自然生物等多学科的科普知识,激发了青少年认识新疆、了解新疆、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的热情。截至目前,已举办37期科普教育“一日游”活动,共有20000余人参加。
社区先后组织科普专家在科学院子校、自治区地震局举办了以“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营养与健康”、“防震减灾”、计划生育、预防艾滋病等专题知识讲座,并组织居民观看了“科技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及“远离毒品”等科普录像,参加科普活动人数达1700余人(次)。
社区成立了老年大学,开办了书法、绘画、电子琴、声乐和京剧等5类课程,先后有10000多名学员进行了不同专业的培训。社区还组织成立了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科学城西域艺术团”,包括合唱队、舞蹈队、模特队、秧歌队、腰鼓队等。其中“老年大学”的京剧班、“科学城西域艺术
团”的模特队经常全市巡演,并多次在市级老年艺术演出活动中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4、深化服务,提高水平,以信息化建设推进科普示范社区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科普示范型社区建设,科学北路社区继续加强自身科技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应用能力,切实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将信息化建设融入社区建设之中,有力地推动了社区科普工作建设。
一是建立“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社区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工作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投入资金40万元,由辖区单位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研发了一套适合社区区域环境、居民居住状况、人员流动的管理专用数据库软件,在全市率先使用了“四知四清四掌握”信息软件系统。社区可在软件的帮助下,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突发事件的掌控力。此软件最大的优点就是信息检索查询系统,可使社区工作人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数据汇总和查阅工作。
二是启动社区数字化监控系统。在共建单位中科院新疆分院、自治区科技厅等单位大力支持下,投入127万元进行监控系统建设。对科北社区南北2条道路、4条巷道、5个出入口、12个重点部位设计部署了监控探头,主监控中心部署在社区一楼,分监控中心部署在二工派出所。该系统覆盖整
个社区主要道路、大部分办公场所和家属院,是当前维稳大局的有力保障。
二、社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保障条件
1、完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提高认识
社区领导十分注重组织机构的自身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对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成立由社区书记、主任兼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社区科普专(兼)职工作人员及辖区四个科普教育基地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领导小组,以确保科普工作更加有序、有组织地顺利完成。调整后的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普工作的开展,加大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纲要》,促进科普事业的全面发展。
2、健全科普组织网络,发挥作用
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在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科普团体建设和规范科普志愿者队伍管理。通过进一步充实和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逐步完善社区科普工作队伍、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科普爱好者于一体,自上而下、优势互补的社区科普组织网络。
3、保证和加强投入,改善科普工作环境
实行科普经费专款专用,并派专人负责科普经费管理工作。社区还随着科普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通过上级扶持和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形成科普投入多元化格局。
4、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各方联动
科普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离不开辖区单位的广泛参与。在开展科普工作中,社区按照科普工作总体发展方向,结合社区各个方面工作,充分整合辖区内社会资源,加强与社区工会、团工委、综治办、计生办等部门的联系,同时主动协调辖区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开展活动,以各方联动的形式开展活动有效的促进了社区各部门、社区和辖区单位之间的协作,切实地将辖区内社会资源进行了合理的优化,进一步推动了科普知识的普及工作。
三、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建立和完善科普事业长效机制。加大财政保障,落实科普经费,形成政府投入、社会辅助等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完善创建工作机制;科普组织健全,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具体拟计划完成以下项目:
一是建成社区航模活动室。航模活动是很多航模爱好者和广大青少年学生喜欢参加的课外活动。这不仅是学生的年龄层次决定的,更重要的是航模活动集科技性、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实践性等优点,对锻炼青少年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社区计划腾出专门活动场地作为航模活动室,以多种宣传图片、基础模型
等增强青少年对航模的了解,使学生在航空国防知识、航空科普知识、航模科学技能等方面受到形象生动的教育,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将给同学们提供亲手制作简单航模的条件。在完成制作过程中要经历一次次失败,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取得成功,这将是一次难忘的,愉悦的心理体验。
二是建立科普展室。科普展室将展出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如交通安全、烟花爆竹安全、用火安全等各类科普知识,并定期更新展示内容。社区科普展室将对所有居民开放,和科普学校、航模活动室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供居民参观、学习,极大地发挥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技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技创新的教育作用。
三是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室。社区心理咨询室在缓解社区居民的生活、学习、就业压力,化解心理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社区将安排专门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作为心理辅导教师,并聘请社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党员做我们的心理辅导员。解答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着力解决青少年各种青春期问题,如网络成瘾、厌学、情感问题以及其他居民的工作生活压力问题,使社区居民关系更和谐、心理更健康。
四是实现社区科普学校“引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机制。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普学校的作用,面向社区广大家长、青少
年,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教学采取授课、讲座、活动等方式进行,通过把老师请进教室,把孩子、家长带进社区,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同时为孩子们普及各类科普知识。
五是更新触摸屏查询机。走入社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台触摸屏式查询机。它为居民提供了社区简介、社区党建、社区机构、服务指南、社区科普、便民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公示八个模块的服务查询。但是随着社区服务项目的日益完善,原有的查询功能已不能完全涵盖现有服务,在完成触摸屏查询机更新后,将为居民提供更快捷、方便、全面的查询服务。
六、最大限度的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为广大青少年、居民服务。社区将有计划地组织更多的青少年、居民参观四个科普教育基地,尤其是要充分利用起位于南山的气象卫星观测教育基地。在寒暑假等假期组织青少年走到户外,在切身学习科普知识的同时,丰富假期生活。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大胆创新,奋力拼搏,围绕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以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为切入点,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
――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港办事处城西花园社区
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港办事处城西花园社区地处淮安市区西部,离市中心不到2公里。社区内有新港小区、韩侯花园和待建的城西花园、鸿基雅园。目前社区工作人员10名,支部党员33名,个体工商户56家,常住户1320户,常住人口3950人,132个单元,办公活动用房520平方米,高标准设立“六室三站二栏一校—场地”、开通了“110”服务热线,社区近两年来先后被表彰为“市级文明社区、市和谐示范社区、市放心消费社区、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社区三项活动创建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突发、多发、频发,在对人类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将做好防震减灾和应对工作摆在人们面前。城西花园社区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及国家、省关于推动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有关规定,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把防震减灾作为加强社区安全的重要工作,普及社区居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各级主管部门和办事处的大力关心指导下,围绕“防震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思路,立足社区现有的组织机构,整合辖区资源,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新格局。
一、精心组织领导,综合防震减灾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社区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地震安全工作机制。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社区地震安全工作,专门成立了社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主任牵头,辖区派出所民警,物业负责人、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医疗负责人以及小区楼栋长组成。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社区防震避震工作,并制定了详细工作规划和工作制度,明确了防震减灾目标,将“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纳入社区计划。同时,在社区设立专门的防震减灾指挥部,由专人负责调度协调社区防震避震工作,24小时值班轮守,确保发现震情能够及时动员和处置。
2、加强队伍建设,构筑应急网络,不断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立足社区地震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社区划分为4个片区(新港小区、韩侯花园和待建的城西花园、鸿基雅园),居民区片以楼栋、门店为主体,组建了应急小分队,配置 1 名信息联络员,转移疏散引导员 6 名,应急抢险队员 6 名,医疗救助人员4名。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发挥作用。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更好地开展工作,结合党支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社区专门组织了一支 35人的志愿者队伍,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成,分布到各片区协助社区开展防震减灾工作。
3、完善震情上报系统,不断提升信息管理能力。社区坚持把地震预防作为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在灾害防治中突出“预测、预报、防范”三个环节,尽可能将地震带来的灾害化解在预防之中,使灾害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建立震情信息告知和保送制度,完善地震安全情报员网络,由社区工作人员、党员、楼栋长、保洁员充当震情情报员,负责地震安全隐患调查和调整预报及信息沟通工作,及时上报和告知相关地震信息,确保社区防震减灾指挥部能够快速有效获取信息,做出相应的预防应急措施。
二、制定应急预案演练,综合地震安全应急体系不断完善。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在地震来临时扮演着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的无法取代的重要角色,必须要有严密的应对措施。
1、制定防震减灾“弱势群体”档案和应急预案,构筑完善的地震应急体系。一方面根据防震减灾“弱势群体”档案,明确结对转移对象,联系需转移人员。经入户对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查,社区有老年人563人,未成年人1021人(其中儿童334人,少年687人)、残疾人18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人员13人。针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社区制定了发生地震灾害时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对策,采用一对
一、多对一的应急帮扶措施,确保在地震发生时,他们能够顺利的转移到安全区域。大力发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到防震减灾工作中去,把家庭防震避震作为社 3
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社区、楼栋、家庭三级应急组织网络。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社区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社区居民的特点,我社区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社区地震安全应急救助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尤其是应急反应、群众转移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震救灾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规范了紧急状态下救助工作程序和管理机制。
2、加强应急演练和宣传,切实提高防震减灾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社区每年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预案演练活动。从 2011年起,社区地震安全指挥部每年定期组织辖区各分片区的应急分队成员,减灾志愿者队伍,社区居民开展两次以上的大型应急演练,重点演练地震来临时应急求生、人员疏散和自救互救等科目,共有 1200 多人接受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具有准专业水准的防震救灾队伍。社区每年也不定期的组织了各具特色的应急演练和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如社区发生地震时,组织群众在10分钟内紧急开展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安全大撤离演练;组织开展社区“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区消防大队组织消防技能知识演示互动,通过演练和宣传使社区居民熟练掌握防震避震知识和应急逃生技能,增强工作人员和群众应变、避灾快速反应能力。
三、加大硬件投入,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工作能力。为了发生地震能先期及时处置,我社区对防震减灾设施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投入,累计投入3万多元,建立物资仓库,购置了消防灭火器、防毒面罩、人员紧急疏散照明器材、意外伤害急救包、安全绳等防灾减灾设备,与周边超市、药店签订了食品、矿泉水、药品等物资协议。并按照各个相关部门的要求,在社区设置了明显的安全应急标识,在公共场所设置了安全逃生设施和明显的安全逃生标识,方便居民灾时避难,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保证设施的正常使用。同时我们社区利用现有的内在资源,把辖区内淮安军分区教导队、淮安市第九中学、柳树湾公园、动物园、社区小广场划定为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容纳大约 6000 人。并按照地理位置设计了社区居民疏散预案和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确保在突发地震时,各种设施发挥作用,工作人员能冷静处理,快速应对。
四、创新地方特色,切实加强地震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做好防震减灾工作,防范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前提。城西花园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防”字放在首位,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围绕“防震避震宣传、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和争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三方面推进地震安全工作深入开展,居民对社区防震减灾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
1、切实加强对地震的预警预报工作。我社区今年投入 5
18万元开通了社区广播站,每周两次进行防震避震专题宣传广播,遇有震情立即广播警报,并在办事处网站上安排了防震减灾专栏。
2创新宣传教育,把加强宣传教育作为实施“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基础性工作。我们邀请消防等有关单位为居民现场演示地震发生及如何逃生;组织居民观看预防地震电教影片,参加自救互救、医疗救护知识培训班等。同时在社区宣传教育橱窗,居民楼道等地经常张贴防震减灾宣传材料等。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逃生技能及必要的应对地震的救灾技术。社区在创建地震安全工作以来,居民对社区的地震灾害风险了解清楚,社区居民普遍掌握了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社区居民知晓了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及行走路线,部分居民家庭还自觉配备了灭火器、安全绳、应急灯、急救包等自救设备,对周围居民具有示范指导作用。
开展社区防震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城西花园社区将继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防震避震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防御、自救互救能力,把综合防震减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防震减灾工作基础,为建设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而努力奋斗。
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关爱救助型”社区的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特色社区创建基础
××社区按照市、区组织部门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打造特色示范社区”的总体要求,从充分发挥社区功能的角度出发,整合社区资源,在街道办事处和结对共建单位资金支持下,使办公用房、活动场所和内部设施等方面有了一个新的改观。建立了“四室一基地”(即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室、残疾人康复训练室、再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和“一站式”综合服务站。开设了社区党务、社区管理、社区公益性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综合服务,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制作了高质量图版,配齐了电视、vcd、音响等设施,规范了社区居委会牌匾和各种档案,提升了软硬件建设水平。
二、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特长,以党员为中心,与困难户、下岗职工、残疾人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围绕下岗党员自主创业、带头致富,在商业网点中开展了“亮身份、树形象、争创党员先锋岗(来源:好范文 http:///)”和“诚信经营户”评比活动,带动身边的经营户诚信经营。为了营造一个居民之间相互交流与互动的平台,社区党支部制作了“爱心互助卡”,以党员作为邻里联络员,定期走访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开展居民之间的互助服务。对空巢老人、弱势群体开展送温暖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爱,对下岗职工、残疾人送政策、送技能服务,让他们自主创业重新走上就业岗位。通过“爱心互助卡”使邻里之间逐渐从陌生走向熟悉,互帮互助成为邻里相扶、守望相助的生活共同体。
三、建立和完善机制,积极探索关爱救助工作新途径
××社区是旧小区,今年,我们立足社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振兴街道××爱心超市,采取微利经营和社会无偿救助相结合的方式运营,安排一名低保人员,帮助她实现了就业,用盈利的资金回报给困难群体,同时发放“爱心救助卡”,开展不定期的无偿救助活动。截止目前为20多户特困家庭发放了“爱心救助卡”,使他们凭卡到爱心超市按需求领取米、面、油或其他生活用品,由一次性救助变为长年性帮扶,使爱心救助真正成为一条长效的保障线。另外,我们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基地和困难职工帮扶站,有针对性的开展编织、布艺等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利用培训基地举办技能培训12次,安置就业130多人,为79名“4050”人员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就业率达到97%。树立就业典型2人,建立了详细的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管理档案。
四、真情关爱,扎实有效做好残疾人帮扶工作
××社区是自治区级残疾人工作“示范社区”,为了扎实有效地做好残疾人工作,我们于2006年4月成立了松山区首家残疾人康复站,并配备了价值1.5万元的康复设备,安排了一名康复指导员进行技术指导。成立了残疾人协会,为有康复需求的142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达到90%,对25户残疾贫困户全部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内,解决了他们基本生活问题,为双腿残疾人发放了轮椅,为残疾人家庭的孩子申请了救助金7000余元,同时还积极协调市残联、区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部门对残疾人进行救助。对有劳动能力的97名残疾人安排从事临时家政、块布加工等工作,安置6人到金剑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残疾人就业率达85%。7月份,××社区举办了首届“邻里联谊暨残疾人趣味运动会”,近200名社区居民、党员及残疾人参加了这次运动会,30名运动员围绕××社区进行了火炬接力赛,并组织残疾人开展了象棋、扑克等比赛,通过活动,展现了社区居民团结和睦、友爱互助的良好精神风貌。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救助社区氛围
为了增强广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我们创作了××社区区徽、区歌,创办了“××之家”社区简报。不定期向居民宣传上级有关方针政策,社区近期重点工作和热点新闻,健康饮食等知识。通过这些工作拉近了社区居委会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和感情,使广大居民了解社区,关心社区,增强了建设社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针对辖区旧楼房混乱滞后的现象,我们为137个单元安装了单元牌,同时,把计划生育知识、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和居民思想
道德建设等书写在单元牌上,既方便了居民,又宣传了相关知识。为辖区内所有楼道悬挂了安全警示牌,提醒广大居民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防范意识,让平安建设工作走进每一个楼道和家庭,创造了平安和谐的环境。
总之,我们特色社区创建工作刚刚开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下一步,××社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关爱救助社区创建工作。
一是进
一步完善“一站式”综合服务站功能。安装电子显示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方式,努力提高广大居民群众、辖区企事业单位对我们服务的满意率。
二是进一步完善党组织设置。积极筹划建立党总支,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特色社区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建促特色示范社区创建,提升特色社区创建水平。
汇报材料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在对人类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将做好灾害预防和应对工作摆在人们面前。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在灾害面前扮演着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的无法取代的重要角色。牛婆塘社区地处长沙繁华的东塘广场东南隅,面积0.23平方公里。社区内共有居民楼栋46栋、常住户2379户、常住人口6315人,社区内设有政务中心、社区警务室、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年人活动室、未成年人上网场所、阅览室、乒乓球室等服务活动场所,社区志愿者近500人。
为落实《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普及减灾知识,增强减灾意识,提高社区居民避灾自救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各级主管部门和街道的大力指导下,牛婆塘围绕“减灾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思路,立足社区现有的组织机构,整合辖区资源,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
一、加强领导、组建队伍,综合减灾管理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牛婆塘社区党总支高度重视社区减灾工作,专门成立了社区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牵头,辖区单位保卫部门负责人,物业公司负责人以及小区楼栋长组成。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
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并制定了详细减灾工作规划和工作制度,明确了减灾目标,将“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纳入社区年度计划。同时,在社区设立专门的防灾减灾指挥部,由专人负责调度协调社区防灾减灾工作,24小时值班轮守,确保发现灾情能够及时动员和处置。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构筑应急网络,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立足社区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社区划分为5个片区(牛婆塘小区片、长沙市公路局片、阳光小镇片、湖南工院片、长电宿舍片),居民区片去以楼栋、门店为主体,单位片区以本单位安保队伍为主体分别组建了应急小分队,配置1名信息联络员,转移疏散引导员6名,应急抢险队员6名,医疗救助人员3名。确保在灾害来临时发挥作用。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更好地开展减灾工作,社区专门组织了一支50人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分布到各片区协助社区开展减灾工作。
三是完善灾害上报系统,不断提升信息管理能力。社区坚持把灾害预防作为城市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在灾害防治中突出“预测、预报、防范”三个环节,尽可能将灾害危机化解在预防之中,使灾害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建立灾害信息告知和保送制度,完善灾害情报员网络,由社区工作人员、党员、辖区单位保卫部门、楼栋长以及物业公司充当灾情情报员,负责灾害隐患调查和调整预报及信息沟通工作,及时上报和告知灾害信息,确保社区防灾减灾指挥部能够快速有效获取灾害信息,做出相应的预防应急措施。
二、制定预案、加强演练,综合减灾应急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制定防灾减灾档案和应急预案,构筑完善的减灾应急体系。一方面根据防灾减灾档案,明确结对转移对象,联系需转移人员。针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社区制定了发生突发灾害时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对策,采用一对
一、多对一的应急帮扶措施,确保在灾情发生时,他们能够顺利的转移到安全区域。大力发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把家庭防灾作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社区、单位(楼栋)、家庭三级应急组织网络。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社区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社区居民的特点,我社区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尤其是应急反应、群众转移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救灾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规范了紧急状态下救助工作程序和管理机制。
二是加强应急演练和宣传,切实提高减灾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社区每年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预案演练活动。从2009年起,社区防灾减灾指挥部每年定期组织辖区各分片区的应急分队成员,减灾志愿者队伍,社区居民开展两次以上的大型应急演练,重点演练灾时应急求生、人员疏散和抢险互救等科目,两年来,共有500多人接受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具有准专业水准的防灾救灾队伍。各分片区每年也不定期的组织了各具特色的应急演练和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如长沙市公
路局片区组织开展的“防灾减灾”知识竞赛,牛婆塘小区片区组织的消防技能大比拼,以及湖南工院片区组织的“5.12”防灾日宣传活动。通过演练和宣传使社区居民熟练掌握了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逃生技能,增强了工作人员和群众应变、避灾快速反映能力。
三、完善减灾硬件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牛婆塘社区根据各个片区的情况,共设立了牛婆塘小区市民广场、长沙市公路管路局前坪、湖南工院门球场、云鼎公馆停车场等四处避难场所,总计面积达1200平米,能够容纳大约2000人。同时,在社区设置了明显的安全应急标识或指示牌,方便居民灾时避难。同时设有社区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等减灾宣传教育场所,在各小区内设立宣传栏等设施,并配备了必需的消防、安全和应对灾害的器材或救生设施工具等。
四、拓宽渠道、创新形式,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卓有成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防范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前提。牛婆塘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防”字放在首位,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围绕“防灾减灾宣传、普及减灾知识和争创减灾示范社区”三方面推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一是重点做好对社区居民的家庭的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播放专题片、文艺表演等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引导社区各界支持参与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二是制订了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减灾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减灾教育活动。我们邀请有关单位为居民现场演示灾害发生及如何逃生;组织居民观看预防灾
害电教影片,参加自救呼救、医疗救护知识培训班等。同时在社区宣传教育场所,居民楼道等地,居委会经常张贴减灾宣传材料等。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逃生技能及必要的应对灾害的救灾技术。
社区开展减灾工作以来,居民对社区的各类灾害风险了解清楚,社区居民普遍掌握了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社区居民知晓了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及行走路线,部分居民家庭还自觉配备了灭火器、安全绳、应急灯、急救包等自救设备。对周围社区具有示范指导作用。开展社区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社区将继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减灾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减灾知识素养。把综合减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基础,提高工作水平。
牛婆塘社区居委会
先进经验
***党支部现有党员54人,下设2个党小组,自开展创建党建示范点活动以来,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动力,以促进党支部各项建设全面提高为目标,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广大党员素质得到提高,特别是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广大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积极性、自觉性大大提高。在创先争优活动和创建党建示范点活动中,我村党支部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了“两创”活动的各项工作。
一、抓住关键,注重实效,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为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使两创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村党支部把该项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任务来抓,以此带动党建工作发展。首先,明确指导思想,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只有抓好党的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支部的
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民主参与作用,才能形成凝聚人心求发展的合力。我们认真组织了各类学习,做到学习认真、广泛、扎实,每一名党员都要求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其次,建立健全机构,为使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两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两创”活动目标责任制,明确争创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分工负责,合理安排。其三,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由党支部对各支部实行目标分解,公布目标责任分工,严格奖惩,做到创建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评比。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形势任务报告会、管理干部读书班等形式,有重点、分层次,系统推进了村党支部和基层党小组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
二、突出重点,创新方法,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一是由单一政治教育向科技素质教育转变。村党支部在深入推进党员政治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大了科学技术、业务技能的培训,让党员成为政治上的红人,技术上的能人,业务上的带头人。二是由单一抽象的说服教育向抓活动、激活力转变。各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党员承诺制”、“党员先锋岗”、“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奉献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党员在活动中增强责任
感,体验荣誉感。三是由“过程型”向“效果型”转变。改变过去只注重教育的覆盖面,而不注重实际效果的局面,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四是加强引导,运用典型示范。工作中,我们注重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另外,我们对评选出的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广泛深入地宣传他们的事迹,使广大党员、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三、树立形象,凝聚合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创新机制,规范行为,注重实效。工作中,我们坚持创用并举的原则,坚持“围绕生产抓创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进一步巩固、完善、拓展、提高,使机制建设有了新突破,为加强和改进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提供了规范性依据。针对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建立并认真执行了相应的配套制度。一是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明确领导班子议事的程序、方法以及执行决议的原则,保证党支部班子会议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廉政勤政制度,明确领导者的权力和工作的关系。三是民主生活会和交心通气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随时召开班子通气会,将问题和看法摆在桌面上,不诿过、不护短,不搞背后议论,把一切思想情绪和困惑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四是精细
化管理制度。将党支部管理的目标、任务、职责细化分解、落实,目标精细到人头、到岗位,实现了支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二)突出重点,强化作风。我们把作风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围绕全矿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整改。要求每名党员从自身作风抓起,以一流作风,树一流行象,展一流风采。通过抓作风建设,塑造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我们要求村支部领导班子和党小组班子成员努力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变号召为实干,变命令为示范,变督促为指导,深入基层、现场开展调查研究,摸情况、找亮点、听意见、查问题,联系实际,解决矛盾。特别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勇于打头阵、当先锋,以无声的命令,影响带动党员群众。
四、“两创”活动带来良好效果。“两创”活动成功实践,使全村三个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整体面貌和综合形象日新月异。
(一)村支部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有力,真正做到了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凝聚
里、创造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村支部班子更加坚强有力。村党支部直属的2个个党小组班子,个个成为“团结、廉政、开拓、务实”好班子,每个支部都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三)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在不断的学习提高中,全村党员正在不断的提高自身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转变了以往农村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现象。
(四)党员队伍精神风貌明显改观。党员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业务技能发生了质的飞跃。“三个代表”在基层教育活动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现了深化。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长兴社区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申报材料
近年来,东街街道长兴社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社区为阵地,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家庭为主体,以建设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社区先后荣获“长治市文明社区”、“山西省文明社区”、“长治市先进社区党支部”、“全国社区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长兴社区正积极开展创建“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活动。主要创建活动内容如下:
一、加强领导,措施落实,为建设学习型家庭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高度重视建设学习型家庭这一项工作,把建设学习型家庭作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主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社区组织召开驻区单位、居民代表座谈,共谋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工作,成立由原市委文明办施至概主任、市作协主席陈志泽任顾问,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认真制订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工作制度,切实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将各项活动落到实处。社区动员驻辖区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积极支持、配合,开放资源,共驻、共建、共享,形成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合力,从而有组织,有步骤地将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工作落到实处,形成驻辖区单位,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建设学习型家庭运行机制,共同推动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二、舍得投入,构筑平台,为建设学习型家庭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学习阵地建设是建设学习型家庭的重要工作,社区舍得投入,大力加强阵地建设,如在文明市民学校建设中,投入6万余元用于购臵课桌椅、讲台、电视等教学设备和社区图书室装修及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文明学校办学条件,我们还争得市总工会、妇联赠送5000余册图书,新配臵一套健身路径,我们还充分挖掘和整合驻区单位的学习教育资源,发挥驻区单位的作用,现市友谊小学、健健幼儿园、长治市政府南大院、长治局分区等驻区单位的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学习教育场所均向社区居民开放。在社区内形成完善的硬件设施网络,为众多社区家庭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条件,为建设学习型家庭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创建工作中,社区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在重大节假日,组织举办文艺晚会、文化游园、歌咏比赛、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如在今年元旦期间组织举办迎新春文化服务活动,义务为居民写春联;在庆“七一”活动中与长治市文联、社区老协联合举办“党旗迎风展、夕阳无限美”激情广场文化活动,老歌新唱,社区老少携手同唱同一首歌。与长治市友谊小学联合开展共建绿色社区活动,使家长和小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环保知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环
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意识行为;在开展党建带团建活动中组织社区夏令营活动,带领社区青少年参观城南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昌盛数码城等具有科技文化代表性和时代意义的地方,让社区青少年了解体验科技文化的巨大创造力;利用社区文化服务站、科普服务网络,经常组织开展自编自导、自娱自乐,有益身心健康的文艺活动和科普游园、科普小制作等科技活动,为社区家庭提供参与活动的平台,丰富了活动载体。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建设学习型家庭培育正确的理念 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首要工作是确立正确的理念。臵身于日新月异的大好时代,能否与社区的发展同频共振,这是个关键的问题,社区在营造学习理念中。一是利用主干道宣传栏、每一楼幢的宣传花絮、横幅标语、社区小报等宣传阵地并结合入户宣传,积极引导社区居民群众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更新思想观念,积极学习、善于学习,在社区营造崇尚学习,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舆论氛围。深入宣传报道科学知识的巨大生产力和创造力;知识经济“已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动力,让广大社区家庭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召唤,为建设学习型家庭塑造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二是在政治学习、工作活动中,社区组织党员、居民群众认真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通过学习,让社区居民进一步认识自身学习和争当”学习型家庭“的重要意义。三是为提高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理论水平面,我们利用社区内老干部多,有建树有特长的干部职工多的优
势,依托社区理论研讨班,加强对科学文化发展的理论研讨,每个月召开1次以上的理论研讨,共同学习研究科学文化的发展情况,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开展创建活动奠定坚实基础,社区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凸显学习理念,让广大社区居民转变观念,领会共同学习、终身学习的内涵,促进学习型家庭的顺利开展。
四、发挥特长,互学互助,为建设学习型家庭提供不竭动力。社区在开展创建活动中,注重发挥特长,因材施教的特色化学习教育,每个家庭都是有差别的,在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实践中,社区重视特色家庭的培育工作,针对每个家庭独特的”闪光点“,社区采用分类引导,如在社区家庭中,有计算机特长的,在工作中引导他们朝”网络之家“努力;有书法特长的朝”书法之家“努力;有爱好读书朝”书香之家“迈进;有爱好歌舞演唱的朝”演艺之家"发展,充分发挥了每一社区家庭的特长。
为营造学以致用、互学互助的氛围,我们邀请社区家庭成员参加知识竞赛、文体比赛、座谈会,如在社区广场举行祖孙三代文化游园活动,以家庭为单位,通过让祖孙三代人同台表演,同场比赛、同时娱乐,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举办老少同谋社区发展座谈会、亲子课堂、家庭教育等家庭成员共同参加,互动学习,敞开心扉,让社区家庭成员直观地了解成员间的学习生活,携手共同学习。通过举办活动让社区家庭可以一展所长,极大地调动社区家庭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创建活动的向心力,吸引力。
几年来,我社区在创建学习型家庭工作中,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下,社区涌现出了一批学习型家庭、家庭好角色、五好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也带动部分社区居民积极撰写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建设的论文参加市委、区委宣传部举办的征文活动,在社区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社区在建设学习型家庭中,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要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找准位臵,凸显作用,努力在更高站位、更高平台实现新的飞跃。
长治市城区东街长兴社区
(2011年10月15日)
漳州市辖1市2区8县,总人口4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140万人,占总人口的28.84%。全市共有121个乡镇(街道),227个社区、居委会,1696个行政村,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4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近年来,我市在省、市政府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关心重视下,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致力于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抓住有利时机,不断改革探索,努力完善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价廉、质优的社区健康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市结合区位优势和卫生现状,争取5项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创建活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启动试点先行
一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今年4月份,省卫生厅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全国和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的通知》(闽卫农社函„2011‟321号)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市卫生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 1
组织领导。二是成立创建工作专家指导组。按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创建要求,我局成立了由行政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加强对全市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三是实施试点先行。我局结合本市实际,确定芗城区通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东铺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创建的试点,先行先试,推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发展。
(二)抢抓有利时机,改善服务环境
2009年以来,我市抢抓中央和省级加大卫生事业建设投入的契机,积极争取建设资金,加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其中通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装修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万元,地方自筹50万元),认真按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创建要求改造装修业务用房2400平方米,2011年上半年完成主体工程装修;东铺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装修项目,总投资25万元,改造装修业务用房700平方米,于2011年上半年完成改造装修。经过改造,采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标志,整体环境简洁、宽敞、明亮,温馨,科室标志及路标清晰,能较好地提供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标准,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为清洁、舒适、温馨的服务环境,得到居民普遍认同。
(三)落实有利政策,强化能力建设
一是各县(市、区)根据漳州市政府《关于城市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规划和编制实施意见》,积极协同编制部门做好人员编制的重新核编。芗城区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按新人口编制配备标准,进行了二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的重新核编,共核增人员编制68名、核增社区公共卫生编制29名,通过招考和调动,共引进25名医学大专本科毕业生。二是积极选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省组织的免费社区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社区康复、社区护理、社区急救和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全市共有近200人次参训,已有54人取得全科医学岗位合格证书。三是落实帮扶政策,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定点帮扶1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及实施“推动社区医生进家庭”项目,按照属地为主、就近帮扶的原则,市医院、市中医院分别帮扶承担芗城区各2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放军一七五医院帮扶芗城区1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二级医院帮扶所在地1-2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资源共享、技术扶持和双向转诊制度,通过定期下派帮扶医生进社区开展门诊,让百姓享受家门口的“专家服务”,建起健康保障“绿色通道”,并通过专家的现场传、帮、带和选送帮扶医院进修的形式,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能力建设。全市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生进家庭”团队服务模式全面开展。全市共组建84支社区医生服务团队,对辖区内156个社区实行分片管理,建立双向联系,以居民家庭健康档案为基础,着重开展
社区常见慢性病管理、老年保健服务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开展。
(四)结合管理年活动,促进机构发展
今年4月份我市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启动后,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年活动,在“加强内涵建设,规范服务行为”上下功夫,主要从五个方面抓规范,一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二是落实各项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三是控制医药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四是强化服务管理,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五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监督管理能力。通过抓规范,落实“三个一流”即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强化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实施,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向前发展。
(五)实施公卫项目,保障居民健康
从两个方面推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一方面是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已达到60%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管理、儿童、孕产妇保健管理等重要服务指标均达指标要求以上,有效保障了居民群众基本健康服务。另一方面是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按省级方案要求实施育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以防治乳腺癌和宫颈癌“两癌”免费检查、提供住院分娩专项补助、为城市低保孕妇免费产前筛查诊断、低保妇女常见病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工作。
(五)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满意程度
一是在抓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同时,认真抓好基本医疗服务,结合管理年活动,进一步落实医疗规范、护理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推进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务医疗护理质量;二是开展特色专科服务,芗城区东铺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中医科及康复科,为群众提供了廉价、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主要开展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开展推拿按摩、牵引、拔罐、埋线、刮痧、针灸、小针刀、穴位封闭、骨折手法复位等中医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每年开展小儿脑瘫康复治疗20余例,成人脑瘫康复及颈肩腰腿痛等各种疾病康复治疗1000多例,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三是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和群众满意”为标准,进一步抓好医德医风建设,促进服务满意率的有效提升。
我市在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与示范单位评估标准和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在精神卫生和社区康复工作方面,还存在技术人员缺乏及康复器材配备不足等问题。
二、下阶段工作
1、对照标准,落实整改。我们将继续对照卫生部《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
设,完善内部管理,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和效果,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健康发展。对不符合指标要求的项目积极整改,主动推进,不断完善,努力提升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水平。
2、加强督导,强化考核。市、县两级将组织行政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专业的专家重点对芗城区通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东铺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创建工作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针对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进一步加快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步伐。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工作进行每半年一次考核,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
【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验交流材料】推荐阅读:
创建党建示范社区汇报材料11-30
永康社区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申报材料07-07
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汇报材料07-23
区交通局创建全省交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示范单位交流材料11-08
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汇报材料10-27
党建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10-12
五福小学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汇报材料09-30
创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汇报材料12-10
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12-15
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自查报告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