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2024-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精选8篇)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篇1

1、制度:制度是指有约束力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是正式的法律法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

2、交易:交易是经济主体间发生的产权的转让。

3、人格化交易:买与卖同时发生,拥有对方完全信息,彼此利益也依赖于这种稳定的伙伴关系;主要约束形式是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非正式规则,信守合约的收益大于成本。这种交易多数发生在专业化与分工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

4、非人格化交易:由于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交易对象有着广泛的选择范围,当事人之间信息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交易往往是一次性的,交易过程中各种机会主义必然出现,为避免专业化与分工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被过高的交易费用所抵消,在一个非人格化的交易世界里,必须建立正式的制度规则来约束人们的交易行为。

5、间接估算交易费用:通过交易过程中相关服务组织和个人的收费水平,来测算交易过程中,交易者为之支付的费用

6、产权:产权是由社会规则约束或保障的,关于财产使用的一系列排他性权利的集合。

7、产权的分割:产权的分割是指产权约束中的多项权利分别归属于多个不同的权利主体。

8、产权的交叉与重叠:一项财产的产权束中的某项产权与另一项财产的某项财产的某项产权的实现出现相互冲突,两者不能同时实施的现象,就是产权的交叉与重叠。

9、产权的弱化:对产权施加的不必要的限制,所造成的产权安排不符合新古典效率的原则的现象,就是产权的弱化。

10、产权的起源:指人类历史上最初的产权的建立或形成,是人类社会从无产权到有产权的转化。

11、私有产权:所谓私有产权是指权利主体为个人的权利,即有个人所拥有的各类财产权利,这也是最普遍的产权类型。

12、共有产权:如果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权利为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

13、集体产权:集体产权是指产权主体是一个集体,行使对资源的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即由集体决策机构以民主程序对权利的使用做出决策。

14、政府产权:在理论上指产权由政府拥有,政府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食用或者不能使用这些权利。

15、公有产权:公有产权指产权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产权。

16、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这一种物品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同时,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造成其他人的消费减少。

17、制度变迁:一般认为,制度变迁是新制度产生、替代或改变旧制度的动态过程。作为替代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制度。作为转换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产生过程。作为交换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制度的交易过程。

18、制度均衡:制度均衡是指,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下,已经获取各种资源所产生的所有潜在收入或者潜在利润依然存在,但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超过潜在收入,即处于帕累托最优的制度状态。

19、制度非均衡:制度非均衡是指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之所以出现不满意,是由于现行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结构,也就是出现了改变制度安排的盈利机会。

20、渐进式制度变迁:所谓渐进式制度变迁是指变迁过程相对平稳,不引起较大的社会震荡,新旧制度之间的衔接较好的变迁方式。

21、激进式制度变迁:所谓激进式制度变迁,也称突进式制度变迁或革命式变迁,是相对于渐进式制度变迁而言的,是指在短期间内不顾各种关系的协调,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制度创新或变革的方式。

22、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单个行为主体总是力图在给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谋求确定预期对自己最为有力的制度安排和界定,一旦发现制度的不均衡,就会产生制度变迁的需求。

23、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是在一定宪法秩序和行为的道德规范下的,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和意愿主要取决于社会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或力量对比。

24、诱致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一群(个)人在响应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也就是,它是由一群人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变迁。

25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施的变迁,一般把由国家或集团主导的制度变迁,称为强制性制度变迁。

二、简答题与论述题

1、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制度问题,但是这种利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式的应用,而是一种有修正、有发展的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于人的行为假设。新制度经济学a.人的有限理性。B.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②关于交易费用、产权、制度、组织等的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工具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

2、马克思的制度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关系

马克思理论及其制度分析法对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②马克思注重制度分析并把制度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变量。

③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①向公式化、模式化发展。

②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发展,从而弥补新古典经济学的不足,在解释长期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方面,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新经济史学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有说服力; ③注重制度差异的比较研究,如比较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转型经济学的发展等。

④用制度分析探讨经济发展问题。

4、诺斯对制度的分类

在诺斯看来,制度可以分为正式规则、非正式约束、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如何实施。

①正式规则即约束人们行为关系的有意识的契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一般性契约,也就是包括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等这样一系列的人们有意识创设的行为规则(宪法、法令或者契约);

②非正式约束即从未被人有意识的设计过的规则,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它们在正式规则没有“定义”的地方起着约束人们行为关系的作用,在非正式约束中,意识形态居于重要地位;

③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如何实施也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5、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①不完全信息假设:交易双方所获信息可能不等,即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②有限理性假设:要更深刻的理解现实世界的制度与运行,就必须承认人们只有有限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③个人主义的效用最大化假设:坚持认为任何组织的集体行动不能像个人那样简单套用效用最大化假设,而是在微观环境下,研究他们的相互影响;

④机会主义假设:即人们的一种狡诈的自私自利的倾向。

6、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①运用经济学方法而不是伦理学和心理学方法分析经济制度,并且基本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制度,但特别强调案例研究和经验分析;

②对制度分析是围绕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资源配置问题的展开;

③对制度的效率评价标准是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标准--帕累托最优标准,而非伦理学标准;

④制度经济学基本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它强调产权界立。制度安排的目的在于颂扬私有产权,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正因此,新制度经济学一般被归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7、威廉姆森怎么理解交易的维度? 威廉姆森以交易中的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程度和交易频率为维度对交易进行比较、区分不同的交易。

①交易的第一个维度是资产的专用性(专用性资本)指的是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所形成的资产。②交易的第二个维度是不确定性。在不同交易中,不确定性所起的作用和约束交易的程度是不同的。

③交易的第三个维度是交易频率。频率越高,交易的治理结构的费用越容易得到补偿。

8、如何理解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顾名思义就是进行交易活动所需的费用,即经济主体之间为进行产权的转让所需的费用。

①交易是产权的转让,那么交易费用就是为实现产权转让所需付出的一系列费用。

②交易有各种分类,而无论哪种交易都会或多或少的形成交易费用,而各类交易的交易费用的高低则是衡量不同交易效率高低的关键变量

③既然交易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是广泛存在的,而各类交易都具有其交易费用。那么,交易费用也是普遍存在的;

④交易费用概念中的费用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费用、成本概念基本一致,也应理解为机会成本,也可以区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9、交易费用的“比较分析”方法及其特点

所谓交易费用的“比较分析”方法是指,研究交易费用的大小,其目的在于分析不同制度或组织的效率水平。在其他方面相同的条件下,只要某一方面的特点,能够“节约交易费用”,那么这一特定的组织与制度就是更有效率的。因此,对不同制度之间或组织之间的比较分析,只需将关注点放在其特定的差异上,进一步分析这些差异所导致的各自交易费用水平的差异。

10、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

(1)制度的繁琐(2)企业金融环境指数(3)交易的模式(4)各种收费

11、产权的结构与分割

产权的结构是指根据物品属性的多样性和个人使用物品时的能力和目标的差异,产权可以做无穷的划分。大多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一项财产上的完备产权一般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其中让渡权是产权最根本的组成因素。

产权的分割是指产权束的多项权利分别归属于多个不同的权利主体。

12、产权可分性的作用

依照出价最高者获得相应产权的原则,具有可分性的产权束的每项权利,都会配置给其最有的使用者,而这些最优使用者之间必然可以通过相互的分工与交易,形成有效的社会分工体系。因此,可以说,产权的可分性,保证了分工及合作性生产组织的形成,从而有利于专业化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的产生,而这正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源泉。这里的产权分割是遵照市场法则进行的,即产权分割是当事人在自由交易中的谈判达成。

13、产权的限制和弱化

产权的限制:产权的限制与产权的可分性密切相关。产权的分割,必然要求进行产权的限制。在物质财产不能分割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主体之间容易出现侵犯对方的权利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然要求明确限制各方分别享有的到底是哪些权利,对侵犯他人的权利的做法加以限制。

产权的弱化:对产权实施不必要的限制,所造成的产权安排不符合新古典“效率”原则的现象。

14、如何考察产权是否有效率?

产权安排的效率可以从两方面来的考察了:一方面:产权的激励作用,要看产权安排能否有效地将外部化收益转化为内在激励。另一方面,产权安排是否有利于降低产权转让过程的交易费用。效率安排的优劣体现在交易费用的大小,反过来,交易费用的比较又决定制度安排的选择。

15、为什么共有产权的“效率”水平比私有产权相对要低? 一方面,共有产权的交易远比私有产权的交易困难,共有产权在共有组织成员之间是不可分的。共有权利的“共性”特性所派生出的较高的交易费用,阻碍了以交易来实现共有产权的最优配置。

另一方面,共有产权在共有组织内不具有排他性,或者说,在共有组织内,共有产权是完全处于公共领域的。共有产权一般会产生较大的“外部性”。

16、为什么相对于共有产权,集体产权的效率水平要高一些?

一方面,集体产权的交易比共有产权要容易一些。共有产权变更必须取得组织内部每个成员同意,而集体内部则可通过民主投票或民主选举。

另一方面,集体产权的激励约束相对要好一些。在共有产权体制下,共有产权任何成员得到权利,其他人无条件干涉,通过谈判约束这种行为,要征得每个成员同意,成本很高。而集体产权,成员受集体约束,只有获集体同意,才可以行使产权。同时决策机制也简化谈判过程,降低集体约束其成员的谈判和博弈过程,节约交易费用。

17、科斯定理

科斯第一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科斯第三定理:在不同的经济、法律环境下,外在性问题存在不同的最佳解决办法。

18、为什么政府的参与可以提高产权界定的效率?

(1)就产权的界定过程来说政府的存在有利于限制,界定人们的争夺与竞争行为,节约产权界定的成本。

(2)政府可以保证产权界定的稳定性。政府则可以通过法律等形成维护产权界定状况,约束规范人们的产权变更行为,不至于出现产权的无序争抢和混乱。

19、政府如何参与产权界定?

依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政府的责任应当是为人们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充分尊重并维护人们的财产权利,规范人们之间竞争行为,而不应直接干预市场运行,也不应组织市场的价格调整机制。

20、制度变迁的产生有哪几种情形?

(1)原有的制度安排保存,产生新的制度安排,这样整个社会的制度结构就增加了新的构成因素,因而各种制度安排的地位也改变。

(2)原有的制度安排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消亡,这样整个社会的制度结构也发生改变;

(3)原有的制度安排演变为新的制度安排,也许它保留了旧制度安排的特征,但已不同于原有的制度安排。

(4)原有的制度结构中,各种制度安排的性质、种类不变,但相对地位发生变化,最后整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基础性制度的改变也属于制度变迁。

22、影响制度需求的主要因素

(1)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相对价格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之间的激励结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讨价还价的能力。(2)宪法秩序。宪法秩序的变化,即政权的基本规则的变化,能深刻影响创立新的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和利益,因而也就深刻影响对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

(3)技术。影响创设新制度安排的成本和收益,技术进步可能会调动个人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积极性。

(4)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扩大稀释交易固定成本(专用性投资),其次会使一些与规模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创立。

23、影响制度供给的主要因素(1)宪法秩序。(2)制度设计成本。

(3)现有知识积累及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4)实施新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5)现存制度安排(6)规范性行为准则(7)公众的态度。(8)决策者的净利益。

24、如何测度交易费用(不确定)

新制度经济学测度交易费用有两种方法:间接估算法、比较分析法。

25、如何理解“交易是经济主体之间所发生的产权的转让”(1)交易是以产权为对象的,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区别之一。新古典分析的是具体的有形或无形的物品的最优配置问题,而新制度经济学更为细致,关于这些物品的财产的权利,即产权。

(2)作为交易的产权,可以是附于同一物品上的整束权利,也可以是一部分产权构成的一束权利,甚至是某一项产权。(3)产权的交易可以是以货币为媒介,也可以采取以产权换产权的直接贸易的形式。

(4)交易的过程比较复杂。首先,交易的对象产权往往不再满足新古典经济学产权同质的假设。其次,产权的转让过程也相对复杂。

26、康芒斯、诺斯如何分别对交易进行分类?

一、康芒斯对交易的分类:

(1)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交换关系,即主要表现为市场上人们之间平等的竞争性买卖关系。(2)管理的交易:长期合约规定的上下级之间的不平等交易,主要表现为企业内上下级之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

(3)限额的交易:也是一种上下级关系,只是上级是一个集体的上级或者它的正式代表如政府、董事会,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个人的关系。

二、诺斯对交易的分类:

(1)人格化交易:专业化和分工处于较低水平,交易在彼此熟悉的当事人之间重复进行,买卖几乎同时发生,当事人之间拥有对方的完全信息,彼此之间的利益依赖这种稳定的伙伴关系。主要约束是道德准则、价值观念或非正式规则。信守合约的收益大于成本。

(2)非人格化交易:交易往往是一次性的,交易过程中各种机会主义必然出现,为避免专业化和分工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被过高的交易费用所抵消,必须建立正式的制度规则来约束人们的交易行为。

27、产权分析的主要贡献和核心思想是什么?

产权分析的主要贡献和核心思想之一就在于认识了新古典理论中仅承认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的拥有,而不明确限制其使用财产的权利,必然会造成因财产使用权利相互重叠与冲突所造成的外部性难题,从而将经济学分析最小单位由物质资源转变为产权。

28、霍布斯规范定理

建立法律结构,使私人协议难以达成所造成的损失最小。这也就揭示了强制性制度安排的起源。

21、广东如何推动制度变迁以实现其经济进一步的发展?(1)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A.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B.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C.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要求。降低进入门槛、融资难度,增多投资渠道。D.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经济改革: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减少管理层级,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2)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A.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措施: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负面清单制度是“法无禁止皆可为”,负面清单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它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消除了隐形障碍。B.金融创新改革: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C.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土地承包经营可抵押、转让,变成农民财产性收入;宅基地在内的农民住房可抵押、变现,去购买城市住房;农民土地跟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3)创新行政管理职能和方式。A.建立法制和服务政府,推进大部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权力下放;B.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城乡发展一体化相对于城镇化是层次更高、更具全局部署的。而城镇化发展要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和一体化,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城乡发展一体化也更全面、更符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5)坚持改革开放,构建改革开放新体制。

29、当前我国应如何推进国有企业制度的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篇2

一、扩展的制度框架理论

制度构架的拓展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大贡献。它将制度界定为行为规则, 这些规则禁止着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新制度经济学从制度的起源将制度划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内在制度是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 它体现着过去曾有益于人类的各种解决办法。其例子即有习惯、伦理规范、良好礼貌和商业习俗, 也有盎格鲁——撒克逊社会中的自然法。违反内在制度通常会受到共同体成员的非正式惩罚。” (1) 从新制度经济学内在制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属于内在制度的范畴。“大量的内在制度根据经验不断演化并控制着人们的交往。人们长期保存内在制度, 因为有些人发现了它们并觉得他们有益。最初, 内在制度使与他人的交往成为可能, 而一旦这些行为规则扩展开来, 得到了广泛的遵守, 这使交往变得更加容易。” (2) 内在制度按其监督遵守情况和惩罚违规方式又可以分为非正式的内在制度和正式的内在制度。非正式内在制度以非正规的方式发挥作用, 不会引发有组织的惩罚, 但会受到非正式的监督和制裁。道德、风俗、习惯等都属于这种规则。正式的内在规则虽然也是经验产生的, 但它们是在一个群体内以正式的方式发挥作用并被强制执行的。内在制度可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促进人们准确预期, 减少成本, 促进合作, 对维护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有重要意义。以前面所说的讲真活这一品德为例, 如果人们较普遍的保持诚实, 那么这个社会中合作的成本就会很低, 大量合作可以达成。如果一个社会欺骗成风, 各类主体终日担心自己遭欺骗, 并揣测怎样能够骗人且不受惩罚, 那么这个社会人们的交易就很难达成, 合作的成本就很高, 社会难以有效地运转。

外在制度被定义为人为设计出来由公权力机关强加给社会的规则, 外在制度是自上而下地强加而执行, 它的设立和执行需要一批代理人, 这些代理人通过一定程序获得了权威。法律就是一种典型的外在制度。外在制度不仅配有惩罚措施, 而且这些措施是通过各种正式的方式强加于社会的, 比如法律通过警察、法院、监狱等机关来强制实施, 或者说强制通过公权力来实施。

二、外在制度的优势

(一) 外在制度比较明确

内在制度如风俗、习惯、道德等往往含义比较模糊, 没有得到清晰的阐述, 也就是难以被足够广泛的理解。外在制度则不同, 由于它是有政治权威的代理人通过严格的程序创设出来的, 而且往往具有成文的形式, 并有对这些规则进行解释的专门机关, 这就使这些规则容易被认识, 从而节约了人们了解信息的成本。可以想象一个商人到某地去做商品交易, 但当地有独特的交易风俗习惯, 如果不了解, 势必大大影响其交易的达成和执行, 而如果它想事先准确掌握当地的风俗习惯, 他可能要咨询有关的人士, 这就可能需要他支付大量的信息成本。而如果这种风俗或者习惯用法律编纂出来, 这位商人就会很容易找到这些信息, 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再者, 内在制度含义含糊, 容易被任意的解释, 这也增加了人们合作的风险, 而外在制度在这方面可有效避免。

(二) 外在制度的惩罚更具确定性

违反内在制度的人大多是受一种自发的裁决, 这种自发的裁决往往带有很大的偏见和倾向性。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一个受欢迎的演艺圈的名人做了败德之事很容易被人们宽容, 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人身上人们对他的谴责则严重的多。“为了限制任意性和偏向性, 共同体的领导人, 其声誉系于‘公正’的得失会被选为裁判者。‘公正’在这里指他们不偏不倚地保护人们, 使人们免受他人的强制, 并在法律面前对每个人一视同仁。裁判者可以公正地发展和制定其据以裁判冲突的规则。外在规则的制定响应了这样一种要求, 即不仅必须做到公正裁决, 而且必须让人看到将会公正裁决, 以便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规范性影响。” (3) 而且外在制度还可以强化国家机关对裁判者的监督。

(三) 外在制度的正式惩罚更有威慑力

内在制度大多靠自发的方式进行惩罚, 即使违反了规则也容易逃避惩罚;而且内在制度的惩罚缺少层次, 违反了内在制度受到的惩罚是同一种形式, 只是轻重有些区别。这些因素导致内在制度的威慑力不足, 难以禁止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外在制度则不同, 它由统治者制定, 以国家的强制力作后盾, 有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实施工具, 违反了外在制度往往会遭到主动追究;而且外在制度的惩罚措施从轻到重很有层次性, 可以保证对各种情节不同行为保持强有力的威慑, 从而达到禁止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的目的。

(四) 外在制度更能促进契约的达成, 避免囚徒困境

契约的达成和执行往往需要一个第三方提供保证, 如果国家担任这个第三方的角色, 显然比其它的非政府机构更值得信赖, 从而促进契约的达成。这种合作避免了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两个囚徒不能进行合作而使他们的处境变得糟糕的情况。在他们受审时, 他们不能确定是应该拒绝供认使他们都无罪, 还是应该供认把责任都推给另一囚徒, 使自己免责。我们假设有A和B两个囚徒, 如果A和B都拒绝供认, 则A和B都无罪;A如果供认, B不供认, A无罪、B有罪;如果A不供认B供认, 则A有罪B无罪;如果AB都供认, 则AB都有罪。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进行合作, 两个人都将无罪, 这是一个最好的结果;如果AB无法串供, 他们为逃避责任互相揭发, 则他们的处境会很糟。这说明人们如果不能进行合作, 就会出现囚徒困境。而外在制度的存在, 因为有国家政府这一个第三方来促进合作, 有效地避免了囚徒困境。

(五) 外在制度可避免内在制度发挥作用时的歧视和排外

内在制度只适合在一个比较熟悉人群里发挥作用, 在这一人群里, 人们彼此熟悉, 对别人的信用状况比较熟悉, 交易的信息成本很低;如果一个人违反了规则, 他就会遭到这个群体的排斥, 他将无法在这个群体里获益, 这种惩罚会促使他遵守规则。为减少信息成本, 这个群体的人数不能很多, 规则的有效运行需要它排斥圈子外的人。正因为这种限制, 内在制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 难以创造出规模经济, 而外在制度则可保障所有人进入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正是因为外在制度于内在制度相比, 有这样多的优点, 如果将内在制度编纂出来, 将其转化为外在制度, 往往更加有效。

但外在制度也有其缺点, 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他的运行成本是比较高的, 因为其运行成本的高昂, 一个社会所能承受的外在制度必然是有限的, 社会不可以无限度的将内在制度转化为外在制度。而内在制度运行成本是比较低廉的, 所以我们会看到人类社会中存在不可计数的内在制度。

参考文献

①[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 韩朝华译, 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第36页。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 韩朝华译, 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第120页。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篇3

2001年确定的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设计初衷,是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低虚高药价,规范医疗机构的购药行为和药品流通秩序。但是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实施以来,不仅没有真正降低药品价格,而且药品的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并更多地质疑这一制度。

1 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现状

1.1 药品集中招标的制度设计使得药品价格不降反升

在一些地方,由于招标制度本身的设计有问题,导致了高价药驱逐低价药的情况出现。例如在烟台市2006年药品招标评分标准中,价格分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值最大可达12分,而“经营企业规模”和“社会公益活动”两项合计分差可以达到11.5分,几乎与价格分差持平。这种制度设计削弱了价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因为只要一家企业经营规模和社会公益活动分值高,即便这家企业高价投标,也可以保证中标[1]。

1.2 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施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招标中介获利丰厚

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程序复杂,手续繁多,要求投标企业提供企业资质、药品质量、价格等的各种文字资料。企业每次投标需要准备的资料多达几十页甚至上百页,明显增加了工作量[2]。再加上投标过程中的一些公关费用,企业的投标成本非常大。而与此同时,招标中介却获得了很大利益。处于药品招标垄断地位的海虹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全国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会上,采购交易金额超过500亿元,即便按照5‰收取交易佣金,海虹获得的收益也要达到2.5亿元,除去大约26%的成本(参照海虹公司医药电子商务收入与成本的比计算的成本比例),海虹获得的利润估计接近2亿元[3]。

1.3 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形成了一条利益链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背后的漏洞有很多,比如同一种中标药品供应商往往有3家左右,最后由医院决定采购哪家供应商的药品。另外,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时候,同种药品购买量的决定权也在医院。因此药商在中标后还可以通过打通医院的层层关节,实现自己高价药品的销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最后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药企、中介机构以及医院形成了某种共谋,它们倾向于推高药品的价格,这最终使得必须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的医院购进了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的药品。

2 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招、投标是人们在长期经济活动中创造的一种成熟的交易方式,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等特点[4]。招、投标制度是避免采购领域暗箱操作,防止漫天要价,防止权力寻租的有效办法。在很多行业,招、投标制度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交易费用,在保证标的物的质量的同时降低了采购成本。而这一制度在我国的药品购销领域的应用却是各方均不满意的结果,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2.1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不足

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制度变迁有两种模型:诱致型制度变迁和强制型制度变迁。两者各有利弊,可以互补[5]。我国的医药招、投标制度的建立属于强制型制度变迁,推进的主体是国家。由于受到政府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集团利益冲突、社会科学知识的稀缺、社会矛盾危机等许多因素的制约,由国家所提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未必是有效的制度供给。在2000年到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卫生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陆续出台政策,推行医疗机构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由于在初期忽略了对医院补偿长效机制的建立,一段时间后,这一制度的缺陷开始凸现,进而引发医院的变相抵制——中标药品不用。而这种抵制恰恰又符合众多药商的利益,利益共同体开始形成。

2.2 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往往导致寻租

招、投标本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但却容易受到很多的行政干预。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对公款投资项目行使一定的监督管理权力是必要的。但如果政府直接干预招、投标活动,则可能影响招、投标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导致出现大量寻租现象和腐败案件。由于药品这一商品的特殊性,国家在药品招、投标方面的控制较多,有些甚至是由卫生主管部门直接招标。因此,在药品集中招标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寻租行为。在机构设置上,招标办往往是由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如果药商能把招标办买通,那这个药商的药品往往能够中标。而为企业寻租成本买单的最终是患者,结果导致药品价格的虚高,患者药费负担的加重。

2.3 制度环境和非正式约束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以药养医”的体制给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这一体制下,作为拥有医疗信息优势的医院一方出于自身利益,必然会对药品销售的高回报有偏好,这一偏好使得医院自然而然地对任何旨在降低药价的制度产生抵触。同时,我国制药产业自身的缺陷,也催生了流通领域的商业腐败,使得暗箱操作成为一种普遍的选择。目前,社会上流传的“中标药品死得快”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在局部利益的驱动下,少数医院医生不开或少开中标药品,而以同类非招标药品代替而造成的怪现象[6]。这就充分说明,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存在不遵守制度的倾向,即使一种制度能够实施,也终将会在各种各样的钻空子的行为下无法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

3 对策

3.1 建立有效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健全信用评估体系

一个有效的制度,应该能在参与人遵守制度时给予足够的奖励,尤其在参与人违反制度时给予足够的惩罚。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制度要比道德更重要,预防参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也是制度产生的原因之一。目前在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中,真正按照招标要求提供质优价廉药品的企业无法中标,即使中标也没有利润进行“二次公关”,无法实现销售收入。而那些违反制度,进行不正当竞争的企业却可以一路畅通,而且往往不会受到追究。因此,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应该在制度设计中健全信用评估体系,把信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评审。对于有不良记录的企业,禁止其在一段时间再次参加竞标,以此大幅提高其违规成本,抑制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

3.2 强化规则,防止软约束现象出现

对招、投标制度的正式约束,由于《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的实施有了很大进展。但在非正式约束方面,如传统文化、价值观等,目前的情况还很不理想,使得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效用大打折扣。只有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相容,制度才能发挥作用 [5]。因此,要加强非正式约束机制的建立,在国民中培养规则意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改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当然,非正式约束的变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是只有在确立了使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相容的目标并采取措施后,制度的实施才真正有保障。

3.3 强化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实施机制

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种博弈规则。那么要想使博弈规则自动实施,参与人需要受到一种驱使力,这种力量可以使参与人去恪尽职守。要避免医院与药商形成利益共同体,需要在药品集中招标中引入新的、与患者的利益相近的利益主体。这样,在博弈中,利益不同的方面之间的较量才能使博弈达到一种均衡。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机构的实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们将成为社会医疗费用支出主体。可以探讨由作为利益主体的医疗保险机构来作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行为主体。医疗保险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以较少的成本实现尽可能多的效益,它就会限制虚高价格药品的进入,监督医疗机构执行招标合同。

3.4 完善相关制度设计 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降低交易成本是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制度起源的主要原因。针对目前药品生产企业投标成本过高的现状,应推动建立国家权威的药品身份认证系统,为各地的集中招标采购项目提供统一、规范的身份认证服务。在药品招标中介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出现某一招标中介垄断大部分市场,从而能够控制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实施的状况。此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仅是药品采购方式的变革,能够规范药品的采购和流通环节,但是对药品使用环节是无法制约的。因此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尚未实质性深化的情况之下,单纯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只能够起到一定的纠风作用,但无法让患者直接受益。因此,应加强药品价格管制并改革招投标采供机制,推进“三医”改革同步进行,逐步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和相应法规、制度,以保障基本医疗、基本用药和患者利益。

4 结语

国家推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在医药购销领域推行阳光采购,从而惠及百姓。不能因为现在没有达到制度预期的结果,就全盘否定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来,任何一项制度的完善都需要一个长期的社会博弈过程。如果在某一阶段觉得一个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就可以进行试点,关键是在推行试点过程中发现制度本身的问题后进行修正,从而设计出一个更完善的,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实行的制度。这才是对待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正确态度。

参考文献

1 程刚.烟台药品招标起纷争:报低价者纷纷落选[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6,(8):27-32.

2 秦文,杨勤.药品招标采购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J].中国药业,2004,13(10):16.

3 程必忠.药品招投标遭遇六年之痒[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5):46-48.

4 田建国.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3):81-82.

5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35-114.

6 袁小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亟待进一步规范[J].中国药业,2004,13(8):4.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篇4

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第二,劳动者一无所有。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②劳动力的价值的构成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③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④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资本主义所有制

(1)所有制和所有权

①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所有制与所有权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主义制度的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有史家评价某部宪法: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仅限于分别阐释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然而,恰恰是这样一部临时性宪法竟通用了65年之久。形成这部宪法如此特点的原因是

A.英国的历史、国情和民主趋势的结合

B.美国克服邦联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

C.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

D.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

2.法国宪政之路由大革命肇始,以《人权宣言》为基准,1875年之后,宪政制度逐步得到广泛认同。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A.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B.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

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

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

3.自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主要是因为()

A.总统权力被有效限制

B.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C.人权诉求不断得到满足

D.资产阶级革命较为彻底

4.下图是近代某国某时期的政体示意图,示意图所示制度特点是()

A.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执掌

B.内阁独立对议会负责

C.元首是选民直选产生

D.元首拥有任命内阁、主宰议会等大权

5.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A.用代议制粉饰封建君主专制

B.已具备近代民主政治的某些特征

C.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6.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是()

A.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议制

B.普鲁士一邦独大不利于德国统一真正实现

C.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

D.联邦制国家不利于德国海内外市场的开拓

7.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约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

A.国家统一尚待时日

B.各邦在议会中权力平等

C.采用联邦制国家形式

D.代议制民主名不副实

8.直到1879年1月,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公爵们的共和国”才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起来。这反映出()

A.法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强大

B.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

C.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

D.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共和制

9.下图为某学生在学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所做的课堂笔记。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共和之路举步维艰 B.议会粉饰君主专制

C.国家权力分权制衡 D.虚位君主“统而不治”

10.1848年6月,法国所有成年男子都以直接、秘密的投票方式推选自己的代表。1851年,路易·波拿巴通过政变上台后,投票原则上是秘密的,但秘密写票间被撤除,选择“不”或弃权都成为不可能。这一变化可以体现出法国当时()

A.集权统治得到了拥护

B.民主化进程的曲折

C.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D.代议制被彻底破坏

11.下表是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票情况统计,据该表信息可知,当时德国()

时间

总选票

社会民主

党得票

占总票数

百分比

1890年

7 228 500

1 427 300

19.75

1893年

7 674 000

1 786 700

23.28

18

7 757 700

2 107 076

27.16

19

9 495 586

3 010 771

31.71

A.人民已经拥有普选权

B.议会斗争可使革命成功

C.代议制民主有所发展

D.工人政党放弃武装革命

二、单选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并未给予资产阶级实权,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德国宪政中没有实权的恰恰是相当于议会下院的帝国议会,而皇帝是国家元首、权力中心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决定对外政策,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传统的统治阶级为了迎合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尽心竭力地以政府权威干预经济发展,制定出各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材料二 清末宪政改革是晚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派员秉承“用备甄采、择善而从”之旨,分赴欧美各国考察政制以后,清政府初步选定德国及日本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进一步研究、筛选与描摹的对象。最终,清政府锁定与德国一脉相承的日本宪政体制为模板,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说明此特点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宪政改革仿效德国宪政的原因,并说明清末宪政改革与德国宪政建立有何不同。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极度暴烈。这是不妥协的必然结果,国王和贵族首先不妥协,接着所有的派别都不妥协。但法国大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它没有能建立起新制度,也就是没有能达到预定的目标。结果,经过拿破仑的个人独裁,又回到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后来,法国陆续采用一系列的革命手段来解决问题,包括1830年革命、1848年革命、1870年革命,每一次革命中又有好多次小的革命或暴力夺权事件。从1789年到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也就是19世纪70年代中叶,将近90年的时间里,法国政局动荡,出现过三个共和国、两个帝国、两个王国,可是到第三共和国形成时,法国人终于学会妥协了,而到了这个时候,政局也就稳定下来,大革命所追求的共和制度终于确定下来,但那是各个派别妥协的结果,“共和”就是所有的人都有一席之地。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美国的民主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大州和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南部和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北部和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其实,制宪会议上意义重大的妥协还有不少,至少应包括两院制和总统选举等问题上的妥协,然而,这仅仅只是美国民主实践过程中无数重大妥协行动的开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解读并综合上述两则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及答案

1.答案:D 解析:法国的1875年宪法,又称为“一票共和”,是共和派、君主派、立宪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故D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法国在将近百年的民主建设过程中有过成文宪法,但出现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反复更替,宪政制度不稳定,故A项错误;法国革命过程中帝制与共和制反复更替,宪法也不断变化,故B项错误;法国社会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宪政道路并不坚决彻底,故C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后共和制与帝制反复斗争,最后建立了民主宪政,故D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唯独1875年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可知,这是因为1875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故B项正确。A项与题意不符,错误。C项误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说法错误。

4.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图可知元首和内阁共同执掌行政权,故A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图可知议会能够谴责内阁,但不能由此说明内阁独立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图可知元首是经议会选举产生的,不是选民直选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图无法体现元首拥有主宰议会大权,故D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体现出了普鲁士具备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故选B项。题干中提到“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说明普鲁士初步建立的代议制拥有一定程度的权力,因而其并不是粉饰君主专制的工具,而且封建君主专制的说法也是错误的,A项错误;题干中“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说明国王有实权,普鲁士不属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C项错误;题干中“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说明国王拥有实权,D项错误。

6.答案:C解析:德意志统一后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故排除A项;普鲁士强大有利于领导德意志进行统一战争,故排除B项;普鲁士领导了德意志统一战争,同时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给德意志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故C项符合题意;德意志统一后迅速发展,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排除D项。

7.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871年普法战争的结束,德意志完成了帝国的统一,随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帝国统一是由普鲁士带领完成的,建立的帝国君主立宪制中联邦制原则也体现了这一点,普鲁士的皇帝和宰相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各邦在议会中的权力是不平等的,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议会和议会的产生方式体现了代议制民主,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国民主政治进程的特点。根据材料“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可知,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并不强大,不然不会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掌握政权,故A项错误;题目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并不是所有人的共和国,普通市民和工人的权利有没有保障无法判定,所以不能说明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完成,故B项错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875年确立共和政体,1879年才最终建成“共和派的共和国”,“历经百年”四个字很好地说明了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故C项正确;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不是主张建立共和制,故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皇帝”相当于电源,说明皇帝拥有一系列实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示应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的形式实现统一。颁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共和之路举步维艰,排除A项。德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权力不大,皇帝拥有一系列实权,故B项正确。德国的内阁对皇帝负责,国家权力间制约与平衡的现象不明显,排除C项。德国皇帝拥有一系列实权,而非虚位君主统“而不治”,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国民主化进程的特点。“秘密写票间被撤除”表明政府强制性控制投票,这恰好说明政府没有得到民众的拥护,故A项错误;从“1848年6月……直接、秘密的投票”到“1851年……秘密写票间被撤除”说明民主进程曲折,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民众的自由投票权被取消表明民主政治没有得到良性发展,故C项错误;D项“彻底”的表述过于绝对。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根据材料数据无法得出“议会斗争可使革命成功”,故B项错误;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票比例不断提高,且总选票数上升,表明拥有选举权的人数变多,涉及的阶级更加广泛,德国代议制民主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工人政党放弃武装革命”,故D项错误。

12.答案:(1)特点:具有君主专制的色彩;体现了议会民主政治特色;具有传统与近代的混合特点。

影响:有利于巩固德国政治上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民主政治的要求;有利于德国利用国家力量进行工业化;使德国富有极端的侵略扩张性。

(2)原因:德国宪政中的君主专制性,为清末宪政改革中维护君主专制提供了依据。

不同:清末宪政改革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进行的,而德国宪政是在强化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完成的;清末宪政改革维护的是满洲贵族的家族统治,而德国宪政在君主专制外更具民主性。

13.答案:示例 观点一:妥协是民主政治得以运行的政治智慧之一(或妥协是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由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表现为:1660—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复辟时期,资产阶级为稳定政治局面,保障资产阶级利益,议会请回了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二世,查理二世也表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1688年光荣革命爆发,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议会赶走了詹姆士二世,迎来了威廉和玛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保留了国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辛亥革命:19武昌起义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派北洋军同南方革命军作战,同时,革命派内部由于混进了旧官僚和立宪派,革命意志薄弱,希望通过谈判解决政治问题,孙中山也表示,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就让位于袁世凯,而袁世凯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同意谈判,为此进行南北议和。根据议和内容,袁世凯成功迫使清宣统皇帝退位,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所以,中华民国的成立是南北双方妥协的结果。

观点二: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具有长期、反复、曲折性(民主政治是“暴力”与“妥协”的融合体)。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改良派、革命派与激进派的民主政治确立过程。(略)

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先是运用“暴力”的方式,推翻了专制王权,处死国王,并建立了共和国。之后克伦威尔建立了独裁统治,引发政局动荡,议会不得不重新迎回国王。之后颁布的《权利法案》是国王与议会妥协的结果,英国从此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新制度经济学 篇5

学科专题研讨课发言提纲

姓名:

演讲主题: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演讲时间:5分钟左右

发言大纲

◆ 问题: 试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思路: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内容的分析谈重视国家对于制度

发展的推动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金融学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的其中之一,对于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问题和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实际问题,新制度经济学都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些实际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古典经济学在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等学派的挑战下不断地进行修正。随后,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正统的经济理论来对制度的构成和变迁进行了深入的透彻分析。因此,在经济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领衔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并且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果。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且认为制度决定了经济的发展。

1、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交易费用普通化

最早先的交易费用是将交易的风险因素、交易垄断、政府的控制和交易信息的这些因素整合起来涵盖到交易费用的概念里,随后,交易费用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保护产权的费用、界定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建立交易合同的费用、进行交易的费用和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新制度经济将交易中的交易费用等考虑 到经济分析中来,将现实的人和企业纳入经济分析考虑的范围中。

2)国家控制产权

国家是一个对行使暴力形式有着比较大的利益的组织。国家控制着所有交易的所有权,并且可以通过暴力的形式来实现对任何资源的绝对控制和规定。国家的各个商定决定着社会的福利最优化和统治集团的利益最大化,一些产权有可能面临经济不能持续增长的危险。而且国家的干预很有可能使产权低效率。这就是所谓的诺斯悖论,即没有国家就不会有产权,但是有了国家的控制管制,产权的效率就会降低。

3)制度的设立

制度是一个交易进行和成功的前提,是经过不断的沉淀形成的。制度之所以产生是为了降低在交易中花销费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于制度是这样理解的,制度规定了人可以选择的范围,给人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具有经济价值的激励政策和限制活动。随着经济活动和相关理论的发展,这些经济活动的相关制度逐渐健全起来了。

4)制度变迁

为了达到更高的制度效率,制度就会相应的随着资源、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进行相应的改变,进行动态的寻找最合适的制度配置。制度的变迁随着意识形态和社会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许多因素的制约,在进行制度改革时还是最先考虑的是新制度经济的增长效率和增长幅度。初始的经济制度对资源、技术进行了限定,使 制度的变迁产生了方向性和路径性的依赖,国家对制度的变迁具有暴力的控制,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着特别的作用。制度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利益性质不同,这就产生了制度供给的短缺,加上值得认知和建立完善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时间耗费的比较多,因此,制度的实际供给总是比获利的可能性要滞后一些.2、新制度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1政府对经济制度的控制作用

经济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与政府密不可分,将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通常内在制度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的形成,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非正式的存在执行。外在制度是在政治权利机构的要求下创立的规则,建立制度的目的就在于使经济活动按一定秩序有序的进行。秩序的存在,使人们按照约定的内容和条 款合理的预见未来的一种经济行为模式。没有经济制度,经济交易的执行和交易的合法公平性就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劳动分工也就没法实现,每个人都会沉溺于机会主义而不能使经济正常的运行。对于新制度经济,建立了很好的制度和约束,这样就使交易的进行和实施有了可靠的保证,继而广泛公平的社会分工就会更容 易实现,经济就会持续繁荣的发展。经济制度以政府为后盾强加于社会实施,一般的经济制度都采用的是外在制度,这种外在的经济制度可以被公众广泛的接受和认识。经济制度的约束作用在政府的强化作用下付诸实施,政府的外在组织和外在控制作用就防止了经济活动中不合理行为的出现。政府对经济制度的控制作 用对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保证了经济活动的公正性和秩序性。

2.2根据需求进行制度的变迁

新经济制度的推进,使我们更加明白国家对经济制度的改革要根据国家实际的经济制度变迁的需求情况进行。对于制度变迁的需求来讲,国家可以采用改变产品市场价格来推进制度的变迁。另外,国家可以强有力的将优秀的人才和有限的物资集中起来,引进新技术,并且进行创新,来推动制度的变迁。此外,市场的迅速发展要求国内市场要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整体上扩大市场规模,进行制度的变迁,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首先,就需要对国家的宪法和现存的制度进行相应的改善,使经济制度更有效率。其次,要设立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环境,增加经济制度体系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对经济制度的供给能力予以提高。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制度的变迁,要求国家按照对制度的需求来进行对经济制度的变迁.2.3发挥政府对制度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新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有政府对经济制度的作用,我国新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实施具有强制性变迁的性质。经济制度的变迁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经济制度的实施是需要成本的,当制度的收益高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时,这个经济制度的才会被广泛接受和实施。由于政府的强制作用或者影响,国内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实施具有快速实施的特点,如果这一经济制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就会在快速实施的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收益,经济收益的效率明显的高于国外的经济制度变迁的速度。但是在政府的决策者中仍然存在对比较过时的制度从中得利的人士,他们不会轻易的对新经济制度的实施投以赞同票,这就需要政府在进行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要将大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选择正确的合理的经济制度,选择合理的方式推广实施,建立规范的产权和经济政策,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积极的发挥政府对经济制度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4重视国家对于制度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家在新经济制度的发展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我国的经济制度的变迁和改革的历程中来看,经济制度的改革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整个社会中的威望是很大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在制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进行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和推广。我国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多 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不同的所有制就代表着不同的利益主体,这就会在各个企业之间产生一些避免不了的利益矛盾。在经济活动出现混乱、不能正常运行、经济制度出现不完善的情况下,就需要国家来对这些企业之问的矛盾和制度的缺欠进行必要的疏通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相应的经济制度就需要进 行相应的完善甚至变迁。政府在经济制度的变迁中充当着主导的作用,对乡镇企业的制度变迁通过意识形态和政策来影响企业制度的变迁和安排。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制度的变迁和不同性质企业的发展,政府发挥着它应起的作用。国家对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在于引领着企业的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制度变迁的方向,组织着经 济制度的变迁.3、小结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篇6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1】

一、职教城是职业教育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是在一定的原驱力驱使下,在现有制度环境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借助一定手段,达到增进收入的制度安排过程。

这种原驱力既有内部驱力,也有外部驱力。

内部驱力主要是来自于个人、社团和政府企图在这个过程中减少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宏观上谋取经济投入的最大收益;微观上约束主体行为,对不同主体的行动空间及其责权利进行边界框定,缓解社会利益冲突。

外部驱力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外界出现了以前不曾有过的新条件,使风险情况变化,交易成本下降,或者新的生产技术被采用,出现了利益机会;二是现有制度发明了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

使制度创新有获取潜在利益的机会;三是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环境等发生了变化,为某一个集团创造了获取利润的新机会,或者是重新分配现有利润的机会。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使原有的制度均衡被打破,出现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驱使制度变更或替代。

总体来看,制度创新的原驱力在于预期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

制度创新包括制度诱导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形式。

诱导性制度变迁是自下而上的创新过程,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则相反,是自上而下的创新过程,是国家在追求产出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

强制性制度变迁又分为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没有需求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先有制度的需求,然后决策者根据实际,适时、主动地推进制度变迁,以满足制度的需求,解决制度的缺口,也就是说,国家在使用强制力时有很大的规模经济,并且可以在制度变迁中降低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

职教城是以职业学校为办学主体,在政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参与下,让若干所职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在某一地域聚集并达成一定的规模,形成以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整合群集。

职教城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制度创新,是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基本逻辑是:我国的职业学校办学普遍存在着基本建设重复、专业设置雷同、贷款包袱沉重等问题,加之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短缺,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运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面对这一现实,政府要求职业教育要转向集约化发展,走质量第一、效率优先、规模适度的发展路径。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

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促进省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

”因此,我国的职教城、职教集团等职业教育集约化形式多为政府主导型。

二、职教城的新制度经济学价值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不同的制度提供不同的激励结构,产生不同的经济绩效,于是,产生相对较高的经济绩效能力是一种制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职教城是提高经济绩效的有效模式,其根本价值在于:

(一)形成聚集效应,实现规模经济

在经济活动中,无论是生产性经济活动还是经营性经济活动,只要在区域上达到比较明显的集中,呈现出一种地理性聚集的经济状态,就能降低经济成本,产生范围经济。

职教城,以集约、高效为价值取向,以资源整合、软硬条件共享为目标,几所或十几所职业学校聚集在一起,有形的地理集中,优化组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职教组织形态,克服了单个学校或企业在追求规模效益和扩张过程中的结构刚性,

促进了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政府之间、学校与其他组织及个人之间教育元素的相互渗透,实现了职教资源的重组和优势互补,内在地促使经济活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范围经济。

职教城建设,在管理体制上,是对传统的“一元化的办学体制、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单一的投资体制”的变革,承担了政府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而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职能,如合作办学权、专业设置权、课程开发权等,

实现了职业教育体制从分散到集中、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是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从粗放型管理转向集约型管理的有效载体,是转变职业教育增长方式的有效模式,是推进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

产业集群指在特定区域内,集聚起一组相互关联的供应商、公司、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区域集聚形成市场竞争,构建起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利益相关者共享外部经济、市场环境和区域公共设施,从而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

形成区域集聚效应或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的实质是一种网络经济组织形式,而网络经济系统是建立在区域内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

职教城,作为一种开放动态的网络体系,可以促使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资源要素流动频繁,促进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各个不同行为主体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是人们为完成交易必须支付的成本费用,如发现交易伙伴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契约的成本、履行契约的成本、监督契约执行和制裁违法行为的成本等。

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在提出交易费用时,证实企业在自由价格机制交易中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它可以对这种交易的费用有所化解,把原来的一部分外部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非交易行为。

职业学校办学的交易费用包括: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成本,即合理配置职业教育中的人、财、物等有形资源合理流动的费用;职业教育中的人员组织、监督与管理成本,即管理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人员、教辅人员、校长等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人的费用;

职业教育的信息成本,即获取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操作能力、升学状况、就业分配等方面信息的费用;职业教育活动之间、职业教育组织之间以及职业教育组织和其它组织之间的社会协调成本,如职业教育活动的搭配,职业学校之间衔接、

合作,学校与家庭联系、与政府或社会其他机构配合等方面的费用;职业教育制度的运行与维护成本,即规范和约束职业学校教职工或内部组织的行为,维护和监督实施各种计划、目标、任务、规章制度和法规所耗费的资源。

职教城能有效降低教育中的交易费用,提高教育效益。

首先,职教城可以降低学校招生费用。

在招生时,由职教城管委会统一宣传,组织有关人员到各地开展招生工作,避免一个地方、一所学校重复派人招生,减少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职业学校为了降低入学后的学生流失率,往往安排预录学生对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实地考察。

如果由管委会统一安排,一次性对各成员学校进行考察,也可大大降低招生整体费用。

其次,职教城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费用。

通过职教城管委会统一招聘教职员工,并在职教城内人力资源共享,就能够节约各学校单独招聘教职员工的人力资源成本。

再次,职教城可以降低学校运转费用。

由职教城管委会统一制定规章制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统一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的监控检查等,减少重复制定与维护成本。

最后,职教城可以降低职业学校的协调费用。

由职教城管委会统一协调与政府的关系,或统一协调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尽量达到与行政部门进行一次接触解决多个成员学校的共同问题,提高办事效率。

三、职教城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策略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篇7

关键词:制度经济学,财务管理,制度创新

胡锦涛在十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强调, 要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务建设是军队后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深刻理解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管理效益的重要作用, 着力推进财务管理制度创新, 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保障路子。

一、深刻认识制度对财务管理绩效的重要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是科斯、诺思、威廉姆森、阿尔钦及德姆塞茨等人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而建立起来的。它从崭新的视角来解释制度及其运行结果, 为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所谓制度, 在诺思看来, 就是一种“规范人的行为的规则”, 它构成了人们在社会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激励结构, 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制度对于经济运行的绩效是至关重要的, 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及重要结论。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的分析范式。其概念内涵由科斯最初所理解的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扩展为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 为经济制度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科斯指出, 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 制度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 这种激励结构能降低交易费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走向反面。”

为了改善经济绩效,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制度变迁等内生化,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制度创新, 是指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因为制度并非万能的, 它总要借助不断的创新来拓展自身的绩效范围, 解决自身的矛盾。制度创新的源泉与动力在于制度的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所谓制度变迁, 实际上是对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 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是某些利益集团推动制度从僵滞阶段经由创新阶段而达到均衡阶段的发展过程。制度变迁的方式可以是而且实际上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可以按制度变迁主体的不同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类。究竟选择何种方式, 从本质上取决于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偏好。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全面系统地研究财务管理制度的特点, 深入透彻地分析影响和制约财务管理绩效的重难点问题, 进行制度创新, 促进制度变迁, 最终达到提高制度绩效的目的。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财务管理制度再认识

我军财经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制度的绩效。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缺乏相容性。

即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不能完全相容。正式规则是指国家与军队建立的有关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 非正式规则是指在财经管理过程中无意识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准则, 如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正式规则只有在人们普遍认可, 即与非正式规则相容的情况下, 才能发挥作用。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 人们的思想观念前所未有地活跃, 某些腐朽思想也甚嚣尘上, 如:流传了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 以官为本, 以权为纲, 重“人治”, 轻“法治”等。这种意识观念形之于外就是对规则的漠视, 使正式规则形同虚设。那些被腐朽观念俘获的人们或者置规则于不顾, 游离于规则之外, 或希望能找到规则的漏洞, 打“擦边球”, 于是奢侈浪费者有之, 贪图享乐者有之, 言重于法、权高于法、情大于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超预算办事、超标准花钱、超财力建设”的问题屡禁不止, 成为财经管理的难点。

2. 缺乏配套性。

即某些制度不能协调配套。制度配套使用才有效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命题。从制度互补和配套的角度来看, 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的函数。制度创新可能比技术创新更困难, 因为一个制度安排的效率极大地依赖于其他有关制度安排的存在。预算制度内部及相关财务制度之间就缺乏足够的配套性和适应性, 如:由于预算的组织程序随意性较大, 时效性较差, 导致预算方案难以优化;由于部分经费只有领报标准, 无消耗标准, 或只有经费标准, 无实物标准, 导致预算编制难以满足管理要求;由于会计核算制度、决算制度与预算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因而难以为预算制定、执行和调整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 等等。

3. 缺乏强制性。

即制度的实施机制“软化”。强制性的实施机制是任何制度能够实施的基本前提。检验实施机制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违约成本的高低。强有力的实施机制将使违约成本远远大于违约收益, 从而使任何违约行为都变得不划算。技术创新可以改变制度安排的收益和成本, 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大降低搜寻、传递信息的成本, 因此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于加强财务监督控制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当前, 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 导致财经监督控制不到位, 有章不循、随意变通的现象比较突出, 如:资金运行监控不力, 公款消费现象难以杜绝;多头开户、违规开户现象屡禁不止;预算约束软化等。

三、积极探索财务管理制度创新之路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提高财务保障效益, 必须坚持不懈地走制度创新之路。不仅要从非正式规则入手, 更新思想观念, 而且要不断创新财务管理制度, 推动制度变迁朝着提高绩效的方向发展, 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1. 牢固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要重视职业道德操守。正如康德所说, “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够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样是头顶灿烂的星空, 一样是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运用自私自利的“经济人”假设, 使人们误以为他只推崇个人利己主义, 实际上他早在《道德情操论》中就认识到了人的同情心及人性的积极方面, 他在提出“看不见的手”的背后所设想的也是个人利益会和体谅他人协调起来。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要做到以人为本, 以“是否有利于部队建设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部队战斗力、是否有利于解决官兵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衡量财经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

2. 推动预算制度协调配套。

要牢固树立预算的法规意识, 推动预算及相关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军队的各项经费、资金、资产都应纳入单位预算统筹安排、合理配置。要完善预算组织程序, 建立预算评审项目库、论证专家库制度;坚持按程序决策, 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要大力推进经费供应标准化工作, 建立集供应、消耗、管理于一体, 具有我军特色的后勤供应标准体系。要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决算制度, 使之能够为预算的执行提供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要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建立集预算、核算、决策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

3. 切实做到党委集中统管。

集中统管是军队财经工作的基本原则。中央军委关于加强财经管理的指示强调, “要坚持财权集中于各级党委, 围绕部队中心工作统筹财力使用”。要明确划分党委、事业部门、财务部门的财权, 将经济责任落到实处。要规范党委理财的内容、方式和程序, 确保党委理财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要完善党委理财的论证制度, 建立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制度, 如年度预算安排、重大经费开支、重大建设项目、大宗物资采购、大项资产处置等财务活动必须经过咨询机构的充分论证。要建立决策纠错机制和领导问责制, 使之有效地监督权力, 完善决策制度。

4. 不断创新财经监督手段。

财经监督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要重视技术创新, 大力推广使用先进的财经监督手段。要加强军队与银行的通力协作, 建立银行账户资金动态监控制度。要推广运用资金电子划拨、网上支付、银行卡支付、公务卡支付等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 减少现金使用。要继续深化资金集中支付改革, 落实财务单一账户制度, 扩大采购资金集中支付范围。要积极推行财务公开制度, 明确财务公开的项目, 规范财务公开的程序、方式与时间, 充分利用网络的交流与反馈的功能, 广开渠道, 接受官兵监督。

5. 协调处理各方利益关系。

我军的财务管理制度创新采取的是渐近式的制度变迁方式, 往往是先试点, 再推广, 且经常选择双轨制改革方案。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因此, 可能因缺乏制度需求而导致低效;或者, 可能违背了一致性同意原则, 即它可能违背了某些人的利益, 因而受到抵制而使制度缺乏效率。有鉴于此, 新的制度安排必须充分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要妥善处理好部门利益、单位利益与军队整体利益的关系,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经济利益与军事利益的关系,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等等。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篇8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制度 制度粘性

潘成云(1999)提出的战略营销观念认为,战略营销观念区别于市场营销观念之处主要在于,“市场营销观念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单纯企业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而战略营销观念追求的最终目标十分明确,即企业与社会整体长期利益同时最大化。”要使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同时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解决企业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主要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企业对于外部性产生的后果到底要不要承担责任,这又取决于现有的社会制度安排。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1.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两种主流观点

早期的主流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属于企业所有者——股东的私有财产,企业的管理者只需对股东负责,企业只要以“经济人”的观点努力为股东赚取利润就可以了,不必承担除此以外的责任。美国经济学家密尔顿·弗里德曼是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他(1970)提出:“在自由经济体系内,企业的惟一社会责任,就是利用其资源,在游戏规则之内,包括公开与自由竞争,不欺诈诈骗,从事增加利润的各种活动”。这类观点把企业的功能视为纯经济性的,把经济价值作为衡量企业成功的惟一尺度。

而以安德鲁斯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家则主张,企业除了要为股东赚取合理利润之外,还必须承担其他一些责任,保护和增加社会财富,成为社会良心的维护者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者。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以追求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组织,有责任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波斯特等(2005)把这两种主流观点称为反对和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这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理解是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对于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基本的社会责任(比如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对负外部性后果承担的责任(比如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道德规范期望的责任(比如慈善事业)。两种主流观点的差别在于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承担多少社会责任。

2.企业社会责任:一个概念框架

本文把弗里德曼认为的企业社会责任,也就是正式制度下决定的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称为正式社会责任;而把正式制度以外,公众和社会组织从道德伦理上要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称为非正式社会责任。企业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跟制度密切相关。

二、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

1.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早期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如凡勃伦、康芒斯对制度都有论述。凡勃伦指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总和构成了生活方式。康芒斯所说的制度是指约束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制度。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卢现祥,2003)。

本文把制度看成一种行为规则。既然制度是关于社会、政治、经济行为的规则,那么企业的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就会受到规则的制约。企业是在现有制度的制约条件下活动的,寻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没有制度的制约,企业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的过度使用,环境严重恶化,经济生产危机。所以通过制度来制约企业的行为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制度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卢现祥,2003)。正式约束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正式约束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个人和企业的行为。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则和内部实施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制度构成的第三个部分是实施机制,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

2.制度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

假定制度安排既定,在实施机制完善的情况下,正式约束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寻求利益最大化中的成本函数。如果企业违反了正式约束(比如某项法规),那么它就要为它的行为付出代价(比如罚款)。正式约束中规定的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一定会承担,否则就会损害企业利润。(这里暗含一个假定,正式约束的设计是完美的,也就是说这种制度设计约束下,企业寻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行为选择一定是承担正式约束要求的社会责任。)所以正式约束对于企业社会行为、经济行为的约束决定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非正式约束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是间接的。虽然不少组织、公众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这种要求停留在道义劝说的层次,不能形成正式约束,对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成本影响有限。企业不按照非正式约束的要求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比如治理环境污染、捐助慈善事业,先是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进而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最后才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这是一个间接的过程。如果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公众无法知道企业的行为,再如果企业的产品质量又是过硬的,最终这种不遵守非正式约束的行为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相当小的。

实施机制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是很大的,前文我们假设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完善的,当这样的实施机制本身存在问题的时候,正式制度便形同虚设,那正式制度规定的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会落到实处。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为减少成本会不去承担社会责任。如果实施机制能切实有效地使正式法规产生作用,就意味着,一旦企业不承担规定的社会责任,它就会面临更大的成本。

3.制度决定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决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的时候,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在正式制度设计是完美的假设前提下,企业一定会承担正式社会责任。而对于非正式社会责任企业要视其成本收益关系决定是否承担,如果非正式约束不能影响其利润或影响较小,企业会不承担或较少地承担非正式社会责任;如果非正式约束对企业的利润影响很大,企业会承担较多的非正式社会责任。

要使企业的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仅靠非正式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企业的非正式社会责任是极其不确定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且大多数企业没有主动承担非正式社会责任的动力。企业的正式社会责任是相对确定的,只有在正式制度设计不完美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企业不承担正式社会责任也会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利益最大化不一致的问题,要通过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的转变以及正式制度设计的改善来解决。这就涉及到制度变迁的问题。

三、制度粘性与企业社会责任

1.制度粘性的提出与解释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用正统经济学的“供给—需求”分析来研究制度变迁问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需求主要来自于公众,公众往往期望企业承担比现有制度安排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制度安排供给者主要是政府,政府根据多方因素平衡来决定企业承担多少社会责任,决定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这样,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供给与需求是不一致的。本文沿用西方经济学“粘性”的概念,把这种制度安排的这种供求不一致现象称为制度粘性。

诺思认为,从认知和组织制度变迁到启动制度变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制度变迁的时滞,制度滞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上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卢现祥,2003)。诺思解释了产生制度粘性的一个主要原因,即从制度安排的需求到制度安排的供给的时间差。由于政府与公众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总是不一致的,政府从了解公众认知、理解公众认识、调整自已的认知到调整制度安排肯定是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样,便产生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供给时滞,制度安排不能及时根据供求状况进行调整。

即使不存在制度供给的时滞,制度安排在长期内也不一定会按照公众的期望进行调整。可以用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制度供给问题,这里的制度供给类似于政府出台一项政策。政策的需求者是公众、政策的供给者是政府,公众通过议员向政府反映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由于不同的议员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都寻求对自己利益集团有利的政策结果。比如代表企业的利益集团可能要求承担较少的社会责任,代表工人的利益集团可能要求企业更加关注工人的工作和生活,而代表农民的利益集团可能要求企业尽可能减少污染的排放等。总之,无法权衡所有的利益集团,政府对于企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的认知很难与公众的认识一致,因为公众的认知也是多方面的。因而,政府也无法设计一个符合所有公众要求的制度安排。这样,制度安排的供给总是与制度安排的需求不一致的。

产生制度粘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在提供新的制度安排并相应地建立实施机制是有成本的。制度变迁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过程,其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成本构成和成本水平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制度变迁的风险很大。制度供给的成本至少包括:规划设计的费用、清除旧制度的费用、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建立实施机制的费用,以及其他一些不可预知的费用。由于这种提供制度变迁的成本很大,而收益是非常不确定的,即使发现了这种供求的不一致,政府往往不会产生制度供给的动力。

2.制度粘性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

制度粘性的长期存在意味着非正式制度难以向正式制度转变、现有的正式制度难以改善,因此对企业来说总是存在着正式社会责任和非正式社会责任,正式社会责任的承担取决于正式制度设计和实施机制的完善程度,非正式社会责任的承担取决于企业自身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粘性的存在给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既定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同类企业的正式社会责任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企业面对的非正式社会责任都不一样。企业可能通过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产生差异,形成竞争优势。公众普遍期望企业承担一些他们认为必要的社会责任,比如严格控制污染、关心消费者健康等。如果一家企业在这些方面都做得比别的企业更好,公众会对该企业产生好感,而更愿意购买该企业的产品。

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收益往往是一种长期收益,需要企业主具备战略的眼光。

参考文献:

[1]潘成云:战略营销管理——原理、方法和实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0

[2]Milton Friedman.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J].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September 13, 1970

[3](美)波斯特.企业与社会:公司战略、公共政策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下一篇:委托卖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