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铁路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鄂尔多斯市铁路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鄂尔多斯市铁路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铁路环境保护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国家、自治区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鄂尔多斯市铁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铁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贯彻“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第三条 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应贯穿铁路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确保铁路建设项目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二章 设计阶段的管理

第四条在设计中要认真贯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方针;积极推行清洁工艺和技术。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千方百计节约土地,建设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

第五条 在设计阶段必须深入现场,实地勘察测量,尽量避免铁路对城区、乡镇、村庄的切割。

全线设置安全防护栏和醒目的警示标志,对铁路线路两侧、站、段、所及生活区应进行绿化设计。

铁路桥涵设置应满足水陆交通、防洪、排涝、灌溉等需求。铁路运煤专线设计,对列车运输时产生的煤尘污染采取防止扬散的措施。

卸煤专用线、专用储煤场设计、应采用防止煤尘扬散的措施。

第三章 施工阶段的管理

第六条 建设单位须把重点工程、特殊地段的环境保护措施列为工程施工议标、招标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七条 建设单位须把环境保护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等纳入工程监理工作中。

第八条施工单位在组织施工中,严禁占压乡村公路,如确实需要占压,必须和农牧民达成协议,并进行补偿。施工行为以不影响农牧民生产生活为原则,如有影响,应事先进行协商,并进行适当的补偿。

第九条 参建单位有责任采取措施防治和消除因施工造成的任何环境污染。

第十条 开工前施工单位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制定详尽的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和计划。

第十一条 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和靠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应严格控制噪声大的施工作业,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必要时可采取隔声罩、声屏障等临时降噪措施,将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要求的标准之内。

第十二条在城镇范围不得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对施工机械的噪声与振动扰民的,应采取相应措施予

以控制。

第十三条 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运输或堆放必须遮盖或适当洒水湿润。运输时可采用帆布、盖套及类似遮盖物覆盖。

第十四条 运转时易产生粉尘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场)、大型碎石场、灰土拌和场等必须配备防尘设备。

第十五条 施工单位应确保使用的运输、装卸、挖掘等施工机械工况状态良好,并使用清洁燃料,保证其尾气达标排放。

第十六条 各种主要临时施工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加工厂、碎石场等距居民区不宜小于 300m,而且应设于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第十七条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工程破坏植被的数量,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砍伐外,严禁发生其他形式的人为破坏。

第十八条 在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施工场地和施工营地的良好环境状态,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应设置垃圾箱统一收集后,按照环卫部门的统一要求集中处理;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不得随意乱泼乱排,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统一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排入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

第十九条 冲洗集料污水、隧道施工渗水、钻孔泥浆污水等含有悬浮物的施工污水,必须采取过滤、沉淀等处理措施,做到达标排放。

第二十条 施工期间,应对施工物料如沥青、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存放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时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第二十一条 施工机械应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和维修时产生的含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应对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行排放。

第二十二条 施工产生的废弃土、砂、石料等,在施工期间和施工结束以后应及时清理,统一收集,妥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对河道、溪流造成淤积。

第二十三条 采石场的位置,应结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选择,应特别重视其中噪声、爆破引起的地下振动、公共安全等问题。采石场的位置,应征得当地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的同意并办理必要的手续。

第四章 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 铁路建设工程竣工办理验收交接时,应包括环境保护设施和有关工程。

第二十五条 铁路工业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应按照国家环保局第14号令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 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应切实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日常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对环境保护工作不重视或采取措施的不力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与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二十七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不得投产使用。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中未提及的问题,仍按国家、自治区原有规定办理。

浅谈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篇2

浅谈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根据本人的工作经历,对铁路建设环境保护作了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总结归纳了铁路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措施,对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阐述,同时要求在施工中,强化水土保持意识,构筑施工新理念,切实搞好铁路沿线的.水土流失防治,走出一条铁路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

作 者:谢永胜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四局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刊 名:海峡科学 英文刊名:CHANNEL SCIENCE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U2 关键词:铁路建设   环境保护   措施  

鄂尔多斯市铁路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篇3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学习体会

目前,铁道部提出的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不仅对铁路运输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对提高铁路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意义非凡。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铁路建设领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铁路建设工程的基本特点是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工程涉及面广、工程寿命周期长、一旦发生事故影响非常重大,因此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问题也异常复杂,安全压力也日益增大。尤其是近些年来各类工程事故的发生使得从事工程管理、设计、施工和研究的人员在内心深处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烙痕,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铁路建设工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安全风险管理的推行能够有效的提高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工程建设安全。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因此,研究好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才能做到将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

一、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解与认识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核心工作就是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与控制,根据相关风险评估标准或方

法,全面识别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在人身、设备等方面的危害因素,并按风险值的大小量化风险,进行相应风险评估,制定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基本过程包括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基本步骤: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应急处置→持续改进。

二、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1、铁路建设工程危险源辨识

铁路建设工程危险源辨识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首要内容。通过周期性安全隐患排查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初步确定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源。

2、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它是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对风险进行评价分级,有重点地进行风险控制。铁路建设工程风险源评估则是对确定的风险源进行逐一评价,按照风险等级进行风险排序,最终确定该阶段不可容许的风险源,即划为重点监管的风险源。

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定性评价方法、半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等。专家调查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属于定性方法的范畴。实际上,其他的多种方法,比如指标体系-2-

法、层次分析法或事故树法等,无论是安全风险发生概率还是风险损失的判定,其本质上也都属于定性评估方法,都具有主观性,其估测风险等级的精确程度,以及建设单位和评审专家对估测风险等级的接受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风险评估人员在估测方面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确定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等级确定十分重要。

3、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控制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控制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内容。是对风险源监控及管理的全过程,即确定风险源、列出风险因素、制定管控措施、明确责任部门、现场跟踪监控、实行周期性排查及时更新风险源。

应急处置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关口。应急处置不仅仅是对险情事故的现场处置,还要提前完善应急救援体制与机制、应急预案,准备好应急救援资源。要及时对应急预案要进行培训、演练、评审、改进,并通过强大的移动信息系统和专家会商系统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调配,包括专家资源、管理人员资源、信息资源、物资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等。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对险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整改跟踪、检查验收、隐患消耗的过程,是风险源管理闭环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推动安全管理螺旋式上升的关键步骤。

三、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鄂尔多斯市铁路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篇4

一、总 则

第1条 为加强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对建设管理、施工和监理单位的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工程目标实现,制定本办法。

第2条 根据我建设工程实际,确定营业线、隧道和移动模架及运架梁施工作为现阶段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重点,制定红线范围,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第3条 营业线、隧道和移动模架及运架梁施工要求所有参建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在工程实施中各负其责。

第4条 各工程指挥部、合资铁路公司(以下简称“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本办法要求,进一步细化营业线、隧道和移动模架及运架梁施工红线管理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现场施工安全隐患。

第5条 对违反红线范围的,必须予以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对违反建设管理红线的,由路局建设处根据本办法对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予以责任追究;对违反施工管理红线的,由项目管理机构对施工和监理单位予以责任追究。

二、红线范围

第6条 本办法所列安全红线是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或险情,应立即予以整改或要求停止施工的条款。对施工管理红线,分A类红线和B类红线,A类红线指严重安全隐患或险情,B类红线指一般安全隐患。

第7条 建设管理红线

1.未按照相关要求对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资质审查,未审查施工、监理单位的安全投入和主要管理人员是否满足投标承诺和有关规定。

2.未制定营业线、隧道和移动模架及运架梁施工安全相关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施工安全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3.未组织施工图审查、技术交底和审批开工报告。4.未组织对重大或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5.在建设过程中未认真执行“五定、三统一、一负责”等日常检查制度。6.未对施工和监理等单位违反红线管理办法进行责任追究。第8条 施工管理红线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结合我局相关管理制度,确定营业线、隧道和移动模架及运架梁施工安全红线范围如下。

(一)营业线施工 1.A类红线

(1)未与运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2)无路局施工计划或超计划施工。(3)施工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到现场把关。

(4)施工单位未按规定设置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员。

(5)大型机械邻近既有线施工未做到一机一人专职防护,来车时未提前停止作业。(6)自轮运转设备上道未做到 “三项设备”性能良好。(7)靠近既有线的材料、机具未按规定堆放造成侵限。(8)达不到开通条件,冒险放行列车。2.B类红线

(1)有关施工人员未经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的。(2)施工组织方案没有专项安全措施、安全预案内容。(3)施工准备不充分或准备过头。

(4)防护员未带齐防护备品,靠近既有线施工未设置安全防护警戒带(绳)。(5)作业人员未穿戴安全劳动防护用品。(6)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时间下道。

(7)劳务工没有正式职工带领单独上道作业。(8)自轮运转设备装载料具未按规定装载加固。

(9)既有线进行基坑、土方、管道、电缆沟开挖没有设备管理单位人员配合、监督,无防护措施。

(二)隧道施工 1.A类红线

(1)未规范编制应急预案和配备报警、救援、逃生等设施,未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并对作业人员进行逃生教育。

(2)没有制定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配备超前地质预报设备和认真实施超前地质预报。

(3)没有制定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安排专业测量人员和认真实施监控量测。(4)擅自变更隧道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或变更审批手续不规范、安全防范措施不当。(5)隧道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地质突然变差而不及时提请设计变更继续进行施工。(6)未严格按照工艺标准控制:仰拱未及时施作,距掌子面距离Ⅲ级围岩超过90m,Ⅳ级超过50m,Ⅴ级及以上围岩超过40m;二衬未及时施作,距掌子面距离Ⅰ、Ⅱ围岩超过200m,Ⅲ级围岩超过120m,Ⅳ级及以上围岩超过90m;Ⅳ级、Ⅴ级围岩初期支护未紧跟掌子面。

(7)未对进(出)洞施工、不良地质、可能突泥涌水、瓦斯和初支侵限、二衬厚度不足等地段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组织审查和审批。

(8)隧道洞门工程不及时施做,洞门边坡存在安全隐患。(9)火工品存储、运输及使用等环节存在严重漏洞。2.B类红线

(1)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后上岗。(2)临时设施未避开不良地质处所,不符合防洪、防火、防雷、防风及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要求。

(3)开工报告未经审核批准擅自开工;施工前未向施工人员交底。(4)专职安全人员不到位或未按规定履行职责。

(5)用电设备未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6)隧道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环境恶劣,通风和照明条件不足。(7)洞内堆放易燃物品。(三)移动模架施工 1.A类红线

(1)移动模架横移、纵移过程中,未设专人监视系统的平衡状态,千斤顶工作不平稳,系统打开后左、右不对称,行走速度不均匀,未防止对前支腿墩柱产生过大力矩。

(2)张拉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时,预应力张拉区无明显标志,构件两端站人。预应力孔道压浆时,压浆设备不良,可能造成喷浆伤人。

2.B类红线

(1)对液压系统运行情况,未设专人看护,发现异常情况未立即停机检查。(2)每套移动模架,未按照高空作业要求,设置高度不低于1.0米永久性栏杆、安全网等防护设施。

(3)特殊工种未经过安全培训,未做到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作业。(4)操作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5)夜间作业未设置充足的照明。

(6)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自动报答、信号装置未做到完好齐全。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

(7)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未安排电工,无人监护。施工临时用电现场未做到一机一闸一漏和三级保护。

(8)当风力达到6级时,未停止露天起吊、装卸、高处作业、泵送混凝土等作业。(9)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防护栏杆未绑扎牢固;未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和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未及时处理。

(10)高空作业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四)运架梁施工 1.A类红线

(1)各型架桥机及配套设备如运梁车、架桥机、导梁、吊具等在出厂前、进场后未办理施工许可,取得许可证。

(2)运梁过程中提梁、移梁、喂梁、落梁过程中,项目部(工区)安质部长或以上管理人员未在施工现场进行把关。

(3)架桥机架梁作业时,抗倾覆稳定系数小于1.3。过孔时,起重小车应处于不稳定位置,抗倾覆系数小于1.5。

2.B类红线

(1)运梁车驮运架桥机在高压输电线路下运行时或架桥机在高压输电线路下架桥作业时,高压输电线路距架桥机的最小安全距离不满足要求。

(2)运梁车走行经过的桥涵和路基、便道等其他工况,不满足运架梁荷载的要求。(3)运架梁施工超速作业、夜间施工、五级及以上大风(暴雨)天气作业。

三、责任追究

第9条 对项目管理机构违反第7条建设管理红线之一的,予以全局通报,该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季度考核不能评优,并追究相关责任人。

第10条 对施工单位违反第8条施工管理A类红线1次的,对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予以黄牌警告,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对施工单位累计违反第8条施工管理A类红线2次的,对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予以清退,并追究相关责任人。

对施工单位违反第8条施工管理B类红线累计2次的,对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予以通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对施工单位连续违反第8条施工管理B类红线累计4次的,对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予以黄牌警告,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对施工单位连续违反第8条施工管理B类红线累计6次的,对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予以清退,并追究相关责任人。

第11条 对出现施工管理A类红线1次而监理单位没有履行应有监理职责的,对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予以通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对出现施工管理A类红线累计2次而监理单位没有履行应有监理职责的,对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予以黄牌警告,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对出现施工管理A类红线累计3次而监理单位没有履行应有监理职责的,对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予以清退,并追究相关责任人。

对出现施工管理B类红线累计2次而监理单位没有履行应有监理职责的,对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予以通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对出现施工管理B类红线累计5次而监理单位没有履行应有监理职责的,对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予以黄牌警告,并追究相关责任人。

四、附 则

第15条 本暂行办法由路局(建设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鄂尔多斯市铁路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篇5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的通知

(铁总建设[2014]168号)

现将《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公司管理的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铁路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三条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是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总公司党组提出的“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第一、影响安全问题必须立即解决”的“三点共识”要求,将客车安全、加强安全 2 管理、抓落实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三个重中之重”,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第四条 承担铁路建设任务的建设、勘察设计、咨询、施工、监理等单位,应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规定设置现场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依法承担安全生产责任。

第五条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总目标是:杜绝生产安全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遏制生产安全较大事故,减少生产安全一般事故。建设单位应根据铁路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铁路建设项目总体和安全生产目标。

第六条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铁路建设项目概算。

第七条 承担铁路建设任务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接受国家、行业和总公司依法进行的安全监督和检查。

第八条 总公司鼓励在铁路建设项目中开展建设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装备,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管理。

第九条 铁路建设项目竣工,应当按照国家、行业及总公司有关规定组织验收、安全评估。经验收、安全评估合格,符合运营安全要求的,方可投入运营。

第二章 安全风险管理

第十条 铁路建设项目应推进安全风险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规避安全风险,降低和减少风险灾害及风险损失,并高度重视突发性和灾难性风险。

第十一条 铁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应包含风险计划、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程竣工后应开展风险后期评估工作。

第十二条 铁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应按照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和工程实施四个阶段开展,各阶段均应编制风险管理报告。对于极高风险等级工点以及复杂技术工点应编制专项风险评估报告,各阶段风险管理报告在通过审查后作为后续阶段风险管理的依据;竣工后应按照规定编制风险后期评估报告。

第十三条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等级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程度,分为极高、高度、中度和低度风险四个级别。

第十四条

铁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建设单位应督促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按照职责和合同约定开展相应的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具体内容按照总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建设管理安全责任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应对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负责,根据总公司规定,设置安全管理部门,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制定项目安全管理办法和制度,在合同中与勘察设计、施工、监 理等单位约定安全生产管理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加强合同履约情况的检查。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组建现场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安全管理行为,依法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不得接受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原件或被限制进入铁路建设市场施工企业的投标文件;不得接受被限制进入铁路建设市场监理企业的投标文件。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应协助勘察设计单位完成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各种地上、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影响范围内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等有关资料的调查、收集,并向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应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按规定将批准的铁路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用,依据工程承包合同约定及时拨付施工单位,不得挪作他用,并对施工单位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在组织编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包含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以及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要求。

建设单位应严格按批准工期组织建设,不得随意压缩工期;调整工期须按规定程序进行论证,并增加保证安全的具体措施。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督促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组织设计单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重大、复杂、高风险或采用新技术、新标准、新结构、新工艺的工程,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应组织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和专项技术交底。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强化安全重点环节管理,高风险工点安全专项方案未经批准的不得开工,营业线施工方案未经批准、各种程序未履行的不得开工,隧道安全步距超标或擅自改变开挖方法的必须停工。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高风险工点的管理,极高风险工点实行建设单位主要领导安全包保制度,高度风险工点由建设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或部门领导包保,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第二十五条 建设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安全管理行为和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检查,制作检查记录留存备查。

建设单位应及时调查核实施工、监理等单位反馈的因设计未考虑或考虑不周而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防范措施。

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 6 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在不具备安全保证的条件下施工,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建筑材料、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二十七条 在铁路运营线路及其邻近区域进行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应严格执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规定。建设单位应会同相关铁路运输、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施工。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应组织相关施工、设计等单位对竣工验收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在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期间,各项施工比照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章 勘察设计安全责任

第二十九条 建设单位应督促勘察设计单位按国家、总公司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安全职责,增强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应达到规定深度,符合相关规定,满足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需要。勘察设计单位应重点做好以下安全管理工作:

(一)勘察设计单位应依据勘察成果向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等,拟建工程可能影响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 7 工程的有关资料。

(二)勘察设计单位应系统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以及项目周边环境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在设计文件中提出保证施工和安全生产的具体技术措施,注明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三)勘察设计单位应针对重大、复杂、高风险或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特殊结构的工程,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和建议。

(四)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对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隧道、大型基坑、高陡边坡、特殊结构桥梁等高风险工点进行安全评估,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防范注意事项。

(五)勘察设计单位应根据营业线施工情况,提出营业线施工过渡方案,以及营业线施工期间运营安全保证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项。

(六)勘察设计单位应按照规定,在设计文件中提出改善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的措施,所需费用纳入工程概算。

(七)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安全事故分析,对因勘察设计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承担相应责任。

第五章 工程施工安全责任

第三十条 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国家、总公司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安全职责。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负责,保证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施工单位应重点做好以下安全 管理工作:

(一)施工单位应根据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和责任体系,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和标准化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事故责任追究和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按法律法规规定和承包合同约定履行安全职责。

(二)施工单位应制定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专款专用,不得克扣截留或挪作他用。其他应由施工单位承担的安全费用,应落实到位。

(三)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相应执业资格,对铁路建设项目的生产安全负责。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根据工程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并组织制定项目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安全事故,组织事故抢救等。

(四)施工单位应在铁路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备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督促和指导其他部门和人员认真执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落实生产安全职责,组织实施现场生产安全检查,及时制止并纠正违规行为,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

(五)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铁路建设工程实 9 行施工(工程)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分包单位应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六)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安全隐患排查,并接受铁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总公司、建设、监理等单位组织的检查,安全生产活动应记录备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分级管理、督办治理,落实整改措施、责任、时限,及时消除隐患,并加强警示教育,举一反

三、持续改进。

(七)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生产培训计划,按照规定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1.开工前应组织全员安全培训,新上岗及转岗人员应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参加从业人员岗前培训。

2.营业线施工及新建工程联调联试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技术及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专题教育培训。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在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八)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对高风险工点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相关安全检算,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报建设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必要时应组织专家论证。

施工单位应建立高风险工点带班作业制度。极高风险工点由项目部负责人包保,项目班子成员轮流带班作业;高度风险工点由项目部班子成员或部门领导、干部带班作业,高风险隧道还应执行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跟班作业制度。

(九)施工单位应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等作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对重大、复杂、高风险工点或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程序、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法、简化作业环节、降低安全标准,不得压缩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合理工序和生产周期。暂停施工时,应做好现场安全防护。

(十)施工单位在铁路营业线及其邻近区域施工时,应执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责任制,落实施工安全措施和责任。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选择与营业线施工相适应、保证营业线运输安全的机械设备。施工完毕应及时清理现场,不得影响铁路运营安全。

(十一)施工单位应推进标准化工地建设,重视工程施工现 11 场安全文明管理,在施工现场入口处和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铁路营业线施工区周边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明示安全责任人。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标准。

(十二)施工单位应规范劳务用工安全管理,积极推行架子队管理模式,对劳务人员与企业职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按规定提供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条件。

(十三)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本项目的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应就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措施向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如实说明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注意事项、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交底记录由交底人员和作业人员共同签字确认,交底及确认资料纳入工程档案管理。

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作业条件、作业程序、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质疑、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

(十四)施工单位应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施工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机具设备等,严格按照程序、标准作业。

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并及时报告。

(十五)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操作说明,其中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用具还应具有安全鉴定证书,12 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经专人查验。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国家规定及时报废。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等。

(十六)施工单位在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由施工单位、出租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十七)施工现场搭建的临时建筑物,其选址和结构等应符合安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施工单位应按规定配置驻地消防设施,加强对员工膳食、饮水、宿舍的管理,保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十八)施工便道应满足运输安全要求。组织工程线施工运输和新线开行工程列车时,应比照营业线运输管理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行车调度指挥系统,规范运输组织管理,加强运输机车车辆的检查、保养和维修,保证工程线运输安全。

第六章 工程监理及其他安全责任

第三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督促监理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监理规范实施监理。监理单位对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监理负责。监理单位应重点做好以下安全管理工作:

(一)监理单位应按照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规定,组建 标准化监理项目部,按合同约定配齐具有相应资格的安全生产监理人员,配备适合铁路建设项目特点的设施、设备等,建立监理工作标准,编制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监理细则。

(二)监理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监理实施细则实施安全监理,查验相关参建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等,检查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执行情况,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参加设计交底和重大方案的安全交底,检查现场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及实施情况;检查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及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等;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发出监理指令并提出整改要求。

(三)监理单位应检查施工图审核意见的落实情况,重点关注涉及结构设计安全性、工程风险评估、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安全设施等设计完善情况。

(四)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安全检查。检查机械设备保险、限位等安全设施和装置情况,检查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单位资质、安装验收记录,以及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等检验检测记录等。

(五)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巡查,按规定实施旁站监理,发现存在生产安全隐患的,应及时发出监理指令,督促限期改正;情况严重的应立即下达工程暂停令,责令立即整改,并同时向建设单位报告。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拒不执行停工整改指令的,监理单位应立即向建设单位报告。

监理单位应将安全监理实施情况记入监理日志和监理月报,安全监理资料按规定立卷归档。

(六)监理单位应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安全教育,落实监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配置安全生产防护设施,保障监理人员安全。

第三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图审核、咨询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程规范、总公司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对涉及结构设计安全性、设计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安全设施进行审核,提出审核、咨询意见。施工图审核、咨询单位对审核质量、咨询结果负责。

第七章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报告和调查处理

第三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组织制定本建设项目的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同时应针对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第三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根据所承担铁路建设工程的危险源状况、风险类型和等级、可能发生的事故等,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以及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三十五条 建设单位应督促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对从业人员进行救援预案的教育培训,并组织检查 施工现场救援预案落实情况,重点检查现场应急物品配置、逃生应急措施落实、应急设备物资储备以及应急培训演练情况等。

第三十六条 铁路建设项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人员被困涉险事故后,建设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程序实施抢险救援。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做好先期处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所,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作出标志并做好书面记录,现场重要痕迹应拍照或录像,妥善保管好有关物证。

第三十七条 铁路建设项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及时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

事故发生单位应按照规定及时向建设单位、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铁路监管部门报告,建设单位及时向总公司建设部、工管中心、监督总站、区域监督站报告。

铁路建设项目发生铁路交通事故的,同时执行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有关规定。

第三十八条 铁路建设项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建设单位应要求各参建单位服从当地政府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的指挥,参与事故抢险救援,按规定参与事故调查分析。

第三十九条 对铁路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和铁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罚与处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同时按照总公司有关规定、合同约定 16 进行责任追究。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落实事故整改措施。

第四十条 铁路建设项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铁路交通事故的,总公司将根据事故性质和责任,在一定时间内不向责任单位发售招标文件,并限制安全事故主要责任人进入总公司管理的铁路建设项目从事建设活动。

第四十一条 对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滥用职权和失职渎职行为,以及由此引起不良后果的,总公司依据有关规定追究铁路建设单位人员责任。

第四十二条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本办法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由建设单位或监督机构向总公司提出建议,总公司主管部门向铁路监管部门提出处罚建议。

第八章 附 则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法律框架 篇6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法律框架

根据铁路建设发展形势的要求,指出建立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法律框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铁路建设项目的干系人组成及其权益要求,从实现干系人利益的角度构建出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法律框架,提出实现良好法律秩序的策略及建议.

作 者:周君 刘伊生 Zhou Jun Liu Yisheng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 刊 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英文刊名:RAILWAY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年,卷(期):2005 “”(4) 分类号:F530.31 关键词:铁路建设   干系人   项目管理   法律框架  

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建设及展望论文 篇7

5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的转型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基于BIM技术的铁路工程平台建设更能够利用其技术实现信息数据的统一化管理以及处理分析,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同时通过铁路工程管理平台能够对在建铁路基础、结构、建设、竣工验收等信息的收集和规范化,为智慧铁路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同军.基于BIM的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建设与展望[J].铁路技术创新,(03):8-13.

[2]刘昭,吴洋,王兴鲁.试论以BIM为基础的标准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平台建设与展望[J].中国标准化,(24):137-138.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篇8

1.0.1 为满足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要求,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工作。

1.0.3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根据项目规模、特点和工程内容设置,做到配置合理、管理有序,满足工程质量控制要求,符合标准化管理要求。

1.0.4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试验检测数据真实、准确。

1.0.5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管理除满足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基本规定

2.0.1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工作应在建设单位统一组织下实施。

2.0.2 建设单位可不设试验室。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根据项目规模分别建立试验室。设计单位必要时进行独立的试验检测工作。

2.0.3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是通过资质认定的母体试验室派出机构,其试验检测工作应在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范围内。

2.0.4 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不得相互共用同一试验室。

2.0.5 试验室应配齐与从事试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主要人员应稳定。试验人员不得在不同建设项目或同一建设项目的不同试验室兼职。

2.0.6 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2.0.7 试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

2.0.8试验室应严格按现行标准或设计规定的项目和频次进行试验检测,把好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实体质量的试验检测关。

2.0.9 试验室应经工作条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0.10试验室工作条件确认的程序、申报格式、项目应分别符合附录A、附录B、附录C的要求。建设单位试验管理

3.0.1 建设单位应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并按以下要求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工作进行全面管理:

负责制定建设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管理和检查等制度。检查施工和监理单位试验室工作。

负责对施工单位中心试验室、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监理单位试验室工作条件的确认,并应在收到书面申请10个工作日内完成。

贯彻执行国家或行业的现行标准,并负责宣贯、督促施工和监理单位试验室贯彻执行有关新标准。

负责对施工、监理单位委外检验的试验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查。对工程的原材料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处理。

3.0.2 建设单位应根据铁路建设项目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提前组织设计单位进行沿线料源调查,对填料、道砟、混凝土骨料等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并提出混凝土配合比。

3.0.3 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试验室的设置进行指导和审核。

3.0.4 建设单位对施工、监理单位工程的试验室进行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母体试验室资质证书、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检查工程试验室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人员配备及资格证书、仪器设备鉴定证书及校准报告、设施环境条件、安全环保措施、记录及报告格式等。

3.0.5 建设单位应根据现场检查和工程质量控制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施工、记录及报告格式等。

查验母体试验室资质证书、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项目试验室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人员配备及资格证书、仪器设备检定证书及校准报告、设施环境条件、安全环保措施、记录及报告格式等。

3.0.6 有以下情况时,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或监理单位按确定的抽样数量将样品送至指定的试验室检测:

施工、监理单位的试验检测结果有争议。

建设单位对原材料试验结果及工程实体质量有疑义。

4、施工单位试验室

4.1 试验室设置

4.1.1 施工单位试验室应按中心试验室和试验分室两级设置。对规模较小的项目也可只设中心试验室。中心试验室、试验分室应是有资质的母体试验室派出机构。预制梁(板)场应单独设置试验分室;混凝土拌合站应设专职试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开展检测工作。

4.1.2中心试验室宜设在管段的中部且交通便利;试验分室的管理跨度一般在25km以内。

4.1.3 各级试验室应经工作条件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4.2工作职责及管理要求

4.2.1 中心试验室工作职责及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按照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制定详细的试验、检测、过程控制等计划。

按母体试验室程序文件的要求,制定试验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试验检测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

制定试验室组织机构图、检测流程图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图。对试验分室进行管理、检查并提供业务指导。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形成台帐。试验检测项目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参与管段内试桩、路基试验段等工程试验方案的编制,并实施过程监控和确认。做好地基原位测试工作。

确定委外试验项目,做好委外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的选择工作。

对原材料、混凝土、路基压实质量等进行抽样检测,对混凝土拌合站施工配合比及称量记录等进行抽查,形成台帐。

负责本室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组织本项目试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按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及时上报各种资料。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

4.2.2试验分室工作职责及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受中心试验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

按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3 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

试验检测项目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试验分室试验检测项目应符合附录G的规定。

按照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相应规范的规定,对需要送检的项目进行取样和送检,并做好记录。

负责本管段范围内全部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

4.2.3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工作职责及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受中心试验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

按照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制定本试验室详细的试验、检测、过程控制等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作业指导书等。

3按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

4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5试验检测项目应附录F的规定。

6负责本场全部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

7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

4.2.4混凝土拌和站试验工作应满足下列要求:

接受中心试验室和试验分室的管理,按试验分室的要求开展工作。

根据混凝土拌合站的工作特点,制定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等试验检测工作流程。按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

拌合站现场试验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粗骨料的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含水率及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出机温度等。

做好拌合站计量系统的周期校准工作。负责本站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

4.3试验检测人员

4.3.1中心试验室人员资格和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中心试验室由主任、技术主管、试验人员等组成。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宜少于8人,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不应少于2人。

中心试验室技术主管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并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

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主要试验人员变更应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4.3.2试验分室人员资格和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分室由主任、技术主管、试验人员等组成。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应少于5人。

试验分室主管应具有助理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并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技术主管变更应向监理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4.3.3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人员资格和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由主任、技术主管、试验人员等组成。预制箱梁场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应少于8人,预制T梁场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应少于6人,预制板场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应少于5人。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不应少于1人。2 梁(板)场试验分室技术主管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并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

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主要试验人员变更应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4.3.4 混凝土拌合站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少于2人。

4.4仪器设备配置及设施环境条件

4.4.1仪器设备配置应满足下列条件:

中心试验室应根据承担的工作内容、投标承诺配备仪器设备,且满足规定试验检测项目的要求;对部分频次低、设备价格昂贵的试验检测项目可进**外检测。试验分室根据管段内的工作内容以及分工要求配备仪器设备。

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仪器设备应结合生产和产品认证需要配备。

混凝土拌合站的试验仪器设备配备应满足混凝土用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拌和物性能检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状态、量程及精度(分辨率)应满足标准要求。仪器设备按附录H的要求进行选配。

试验室应配备办公、劳保、防护用品及安全设备(施),配备专用交通和通讯工具。

4.4.2设施环境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操作间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环境、温湿度等应满足标准要求。每个操作间的面积不宜小于12m2,标准养护室不宜小于30 m2。混凝土室、胶凝材料室、化学分析室、力学室等应配备空调,标准养护室应配备自动养护系统。

各级试验室仪器设备应合理安置,相互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仪器设备应制定操作规程,统一格式并贴于墙上醒目位置。

4.5管理制度

4.5.1各级试验室应建立以下主要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等。

4.5.2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应包含仪器设备购置(调拨)、验收、建档、安置、标识、溯源、日常使用、流转与维护保养、周期检定等主要内容。

4.5.3 样品管理制度应包含样品的接受、标识、流转、储存、留样及处置等内容。样品应设专人管理。

4.5.4 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应包含记录格式、信息、数据及数据处理、记录的更改原则、复核以及标识、查阅、归档等内容。

4.5.5 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应包含报告格式、信息、审核签发程序及检测报告发放、标识、查阅、归档等内容。

4.5.6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应包含试样制作、样品储存、各操作间在试验过程中的温湿度要求等内容。

4.5.7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应包含特殊设备的操作细则、安全措施及设施,做好防盗、防火以及废弃物处置等内容。

4.5.8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应包含资料收发、标识、保管、查阅、修订和废止等内容,档案资料应设专人动态管理。

4.5.9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应包含审核人员资格、审核内容以及各方签字等内容,并建立施工配合比发放台帐。

4.5.10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应包含试验检测事故发生时的处置及现场保护措施,检测事故责任界定、原因分析、事故处理及应急预案制定等内容。

4.5.11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应包含不合格品的复检、留样、反馈、建立不合格品台帐以及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等内容。监理单位试验室

5.1 试验室设置

5.1.1监理单位必须独立设置试验室。当监理标段不超过60km时,可只设中心试验室。当标段超过80km时,除应设中心试验室外,还应增设试验分室,每个试验分室管理跨度一般为60km;中心试验室宜设在管段的中部且交通便利。

5.1.2 监理单位试验室应按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合同要求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5.1.3监理单位试验室应是有资质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其试验检测工作应在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范围内进行。

5.1.4各级工程试验室应经工作条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2工作职责及管理要求

5.2.1中心试验室工作职责及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按建设单位的要求,结合项目特点,制定详细的试验检测和过程控制等计划。

负责对施工单位试验分室工作条件的确认,并应在收到书面申请10个工作日内完成。按母体试验室程序文件的要求,制定试验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试验检测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

制定试验室组织机构图、检测流程图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图。

5对试验分室以及施工单位试验室进行监督、检查。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检定和校准工作。

按照标准的规定,结合工程项目的进展,对进场各种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实体质量等进行见证检验、平行检验等;审核配合比设计资料,及时做好记录。

定期对施工单位进场的原材料、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质量等进行抽样检验,做好抽查记录。

组织管段内监理试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负责对管段内监理委外检验的试验检测机构资质选择,报建设单位确认;对施工单位委外试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进行确认。

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及时上报各种资料。

13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完成建设单位等的委托试验。

5.2.2试验分室工作职责及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受中心试验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

按照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检定和校准工作。监督本管段内施工单位试验室的试验检测工作。

按照标准的规定,结合工程项目的进展,对进场各种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实体质量等进行见证检验、平行检验等,做好记录。

5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

5.3试验检测人员 5.3.1中心试验室人员资质和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中心试验室由主任、技术主管、试验人员等组成。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宜应少于6人,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应少于2人。

中心试验室技术主管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并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

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主要试验人员变更应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5.3.2试验分室人员资质和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分室由主任、技术主管、试验人员等组成。试验分室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宜少于4人。

试验分室技术主管应具有助理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并经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

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试验分室主管变更应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5.4 仪器设备配置及设施环境条件

5.4.1仪器设备配置应满足下列条件:

监理单位根据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合同规定配备仪器设备,且满足规定试验检测项目要求;对部分检测频次低的检测项目可进**外检测。

2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状态、量程及精度(分辨率)应满足标准要求。仪器设备按附录H的要求选配。

配备办公、劳保、防护用品及安全设备(施),配备专用交通和通讯工具。

5.4.2设施环境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操作间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环境、温湿度等满足标准要求。

每个操作间的面积不宜少于12m2,标准养护室不宜小于20 m2。混凝土室、胶凝材料室、化学分析室、力学室等应配置空调,标准养护室应配备自动养护系统。

各级试验室仪器设备应合理安置,相互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仪器设备应制定操作规程,统一格式并贴于墙上醒目位置。

5.5管理制度

5.5.1各级试验室应建立以下主要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等。

5.5.2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应包含仪器设备购置(调拨)、验收、建档、安置、标识、溯源、日常使用、流转与维护保养、周期检定等主要内容。

5.5.3 样品管理制度应包含样品的接受、标识、流转、储存、留样及处置等内容。样品应设专人管理。

5.5.4 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应包含记录格式、信息、数据及数据处理、记录的更改原则、复核以及标识、查阅、归档等内容。

5.5.5 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应包含报告格式、信息、审核签发程序及检测报告发放、标识、查阅、归档等内容。

5.5.6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应包含试样制作、样品储存、各操作间在试验过程中的温湿度要求等内容。

5.5.7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应包含特殊设备的操作细则、安全措施及设施,做好防盗、防火以及废弃物处置等内容。5.5.8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应包含资料收发、标识、保管、查阅、修订和废止等内容,档案资料应设专人动态管理。

5.5.9 制定混凝土配合比审批制度应包含混凝土配合比先审批后使用,混凝土拌和工作性能、力学及耐久性能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建立审批台帐等内容。

5.5.10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应包含试验检测事故发生时的处置及现场保护措施,检测事故责任界定、原因分析、事故处理及应急预案制定等内容。

5.5.11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应包含不合格品的复检、留样、反馈、建立不合格品台帐以及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等内容。

附录A 试验室工作条件确认程序

A.0.1 试验室经母体试验室检查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A.0.2 申请文件的内容包括:机构成立文件

母体试验室资质及参数表

人员台帐、职称证书、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证、身份证、毕业证等设备台帐、设备档案、检定证书、校准证书等环境条件、平面布置图管理制度及办法检测能力

外委试验机构的资质能力申请表

A.0.3 考核验收申请表格式见附录B。

A.0.4 考核单位在接到书面申请后,应先对申请书的内容进行审核,满足要求后,再进行现场工作条件确认;考核验收单位应在收到申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作条件确认工作。

A.0.5各级试验室在通过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附录B 试验室工作条件确认申请表格式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

工作条件确认申请表

申请单位:

试验室名称:

年 月 日

试验室基本情况

试验室所在标段名称

所属项目管理机构名称

所承担工程项目检测区段

母体试验室名称

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编号

有效期

试验室名称和地址

试验室主任(管)

职称

电话

试验室技术主管

职称

电话

授权签字人

职称

电话

申请试验自检项目:

委外试验检测机构有关信息

机构名称

地点

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编号

有效期

委外试验试验项目:

附录C 试验室工作条件确认项目表 试验室工作条件确认项目和结论

序号

评价项目及标准

工作条件 确认情况

主 控 项 目

是否有母体试验室对工地试验室组建的批文

母体试验室资质(有效期、参数等)是否符合要求

主任、技术主管资格是否满足要求 人员数量、资格、证书等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承诺或工作需 仪器设备是否满足检测参数要求,是否在标定(自校)的有效期内 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

被委外检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

主要试验和管理人员现场考核是否合格

一 般 项 目

试验室布局是否合理和满足工作需要

本试验室职责是否详细、明确和规范

试验室人员分工及其岗位职责是否详细、明确和规范

试验室管理制度是否详细、明确和规范,是否具有操作性

使用的标准、规范和规程目录清单是否全面、是否有效

试验室仪器设备是否符合投标文件和现场检测工作需要。

质量手册等体系文件是否齐全

试验室工作环境、试验设备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供电、排水、消防、环保设施是否齐全和有效

办公座椅、电脑等设施是否满足工作和信息化管理需要

各种记录用表是否准备齐全和符合要求

各种岗位人员是否进行专业培训并掌握基本知识

试验设备标识是否正确、一致,管理是否规范

工作条件确认结论:

成员签字: 单位(章)

注:工作条件确认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相关评价项目。

附录D 施工单位中心试验室主要试验检测项目

试验检测项目分类

试验检测项目

水泥

细度、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胶砂流动度、烧失量、氧化镁、三氧化硫、氧化钙、氯离子含量、游离CaO含量、碱含量、胶材抗蚀系数、熟料中C3A含量。

粉煤灰

细度、需水量比、活性指数、烧失量、含水率、安定性、CaO含量、游离CaO含量、三氧化硫、氯离子、氧化镁、碱含量。

磨细矿渣粉

比表面积、需水量比、流动度比、含水率、密度、活性指数、烧失量、三氧化硫、氯离子、氧化镁、氧化钙、碱含量。

细集料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有机物含量、轻物质含量、含水率、吸水率、压碎指标值、石粉含量、坚固性、硫酸盐及硫化物、氯离子含量、碱活性(砂浆棒法)、抑制碱-骨料有效性。

粗集料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紧密空隙率、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值、有机物含量、岩石抗压强度、含水率、吸水率、坚固性、硫酸盐及硫化物、氯离子含量、碱活性(砂浆棒法)、抑制碱-骨料有效性。

外加剂

减水剂:减水率、压力泌水率、常压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之差、抗压强度比、固体含量、水泥净浆流动度、坍落度保留值、密度、相对耐久性指标、硫酸钠含量氯离子、对钢筋锈蚀作用、收缩率比、pH值及匀质性。

速凝剂:固体含量、凝结时间、细度、含水率、抗压强度(比)、含水率、PH值、氯离子含量、总碱量。

膨胀剂:细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含水率、限制膨胀率、氧化镁、氯离子、总碱量。

工程用水

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pH值、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氯化物含量、硫酸盐含量、游离二氧化碳、侵蚀性二氧化碳、酸度、碱度、钙镁离子浓度、硫化物、碱含量。

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常压泌水率、压力泌水率、表观密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抗裂性能、抗渗性、电通量、入模温度、抗冻性。

砂浆

配合比设计、稠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流动度、分层度、表观密度、保水性、含气量、弹性模量、收缩率、膨胀率、拉伸粘结强度、抗冻性。

水泥浆体材料

凝结时间、流动度、自由泌水率、毛细泌水率、压力泌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24h自由膨胀率、含气量、充盈度、对钢筋锈蚀。

建筑石材

天然密度、含水率、吸水率、孔隙率、饱和吸水率、单轴抗压强度、软化系数、耐冻系数、冻融损失率L或Q。

石灰

细度、有效氧化钙、氧化镁、未消化残渣含量

砌体

外观尺寸、吸水率、抗压、抗折强度、容重

金属材料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断裂伸长度、冷弯、弹性模量、硬度、涂层厚度、涂层连续性、涂层可弯性。

道砟、底砟与级配碎石

粒径级配、针状指数、片状指数、粒径0.1mm以下粉末含量、风化颗粒及其他杂石含量、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0.02mm以下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小于22.4mm带有破碎颗粒含量、综合颗粒密度、小于0.5mm细颗粒的液限、小于0.5mm细颗粒塑限、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细长及扁平颗粒含量、抗磨耗、抗冲击性能、抗压碎性能、渗水性能、抗大气腐蚀性能、稳定性能、大于1.7mm颗粒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洛杉矶磨耗率、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土工及原位测试

含水率、密度、颗粒密度、颗粒级配(分析)、界限含水率、相对密度、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抗压回弹模量、改良土配合比、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压实系数、孔隙率、地基系数、动态变形模量、静态变形模量、自由膨胀率、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固结试验、抗剪强度、自由膨胀率、基桩低应变及取芯、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土工织物

单位面积质量、幅宽、网孔尺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厚度。

混凝土结构及非破损检测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钻芯法、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后装拔出法)、基桩完整性

防水材料

拉伸强度、伸长率、低温弯折性、不透水性、抗穿孔、热老化处理、耐化学侵蚀、保护层混凝土与防水卷材粘结强度、拉伸强度保持率、耐碱性、固体含量、撕裂强度。

注:1.中心试验室开展的具体试验项目可根据承担工程任务情况及相应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确定。

2.黑体字表达试验检测项目为中心试验室必做项目,全项试验检测项目应按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确定,本室所缺试验检测项目应委外具有资质(含母体试验室)的试验检测机构检测。

附录E 试验分室主要试验检测项目

试验检测项目分类

试验检测项目

水泥

细度、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胶砂流动度。

粉煤灰

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活性指数、含水率、安定性。

磨细矿渣粉

比表面积、烧失量、需水量比、流动度比、含水率、密度、活性指数。

细集料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有机物含量、轻物质含量、含水率、吸水率、压碎指标值、石粉含量。

粗集料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紧密空隙率、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值、有机物含量、岩石抗压强度、含水率、吸水率。

外加剂

1、减水剂:减水率、压力泌水率、常压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之差、抗压强度比、固体含量、水泥净浆流动度、坍落度保留值、密度、pH值。

2、速凝剂:固体含量、凝结时间、细度、含水率、抗压强度(比)、含水率、PH值。

3、膨胀剂:细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含水率。

工程用水

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pH值。

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常压泌水率、压力泌水率、表观密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入模温度、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抗裂性能、抗渗性、电通量。

砂浆

配合比设计、稠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流动度、分层度、表观密度、保水性、含气量、弹性模量、收缩率、膨胀率。

水泥浆体材料

凝结时间、流动度、自由泌水率、毛细泌水率、压力泌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自由膨胀率、含气量、充盈度。

建筑石材

天然密度、含水率、吸水率、孔隙率、饱和吸水率、单轴抗压强度、软化系数。

金属材料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断裂伸长度、冷弯。

道砟、底砟与级配碎石

粒径级配、针状指数、片状指数、粒径0.1mm以下粉末含量、风化颗粒及其他杂石含量、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0.02mm以下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小于22.4mm带有破碎颗粒含量、综合颗粒密度、小于0.5mm细颗粒的液限、小于0.5mm细颗粒塑限、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大于1.7mm颗粒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细长及扁平颗粒含量、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土工及原位测试

含水率、密度、颗粒密度、颗粒级配(分析)、界限含水率、相对密度、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抗压回弹模量、改良土配合比、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压实系数、孔隙率、地基系数、动态变形模量、静态变形模量、自由膨胀率、静力触探、动力触探。

泥浆

粘度、密度、含砂率、胶体率。

混凝土结构及非破损检测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钻芯法、回弹法)。

防水材料

尺寸偏差、外观、面积、卷重、厚度、卷重、含水量、细度、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减水率、泌水率比、抗压强度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

注:1.试验分室开展的具体试验项目可根据承担工程任务情况及相应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确定。

2.黑体字表达试验检测项目为试验分室必做项目,全项试验检测项目应按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确定,本室所缺试验检测项目应委外具有资质(含母体试验室)的试验检测机构检测。

3.不出具正式试验检测报告的分室可结合项目特点和中心试验室的要求确定试验检测项目。

附录F 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试验检测项目

试验检测项目分类

试验检测项目

水泥

细度、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胶砂流动度、烧失量。

粉煤灰

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活性指数、含水率、安定性。

磨细矿渣粉

比表面积、烧失量、需水量比、流动度比、含水率、密度、活性指数。

细集料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有机物含量、轻物质含量、含水率、吸水率、压碎指标值、石粉含量。

粗集料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紧密空隙率、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值、有机物含量、岩石抗压强度、含水率、吸水率。

外加剂

1、减水剂:减水率、压力泌水率、常压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之差、抗压强度比、固体含量、水泥净浆流动度、坍落度保留值、密度、pH值。

2、膨胀剂:细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含水率。

工程用水

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pH值。

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常压泌水率、压力泌水率、表观密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入模温度、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抗裂性能、抗渗性、电通量。

水泥浆体材料

浆体配合比、凝结时间、流动度、自由泌水率、毛细泌水率、压力泌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自由膨胀率、含气量、充盈度。

金属材料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断裂伸长度、冷弯、硬度、反复弯曲、涂层厚度、外观尺寸、锚板强度、锚具锚固性能静载试验。

混凝土结构及非破损检测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钻芯法、回弹法)。

注:1.预制梁(板)场试验室开展的具体试验项目应根据承担工程任务情况及相应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技术条件确定。

2.黑体字表达检测项目为梁(板)场试验分室必做项目,全项试验检测项目应按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确定,本室所缺试验检测项目应委外具有资质(含其母体试验室)的试验检测机构检测。

附录G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试验分室试验检测项目

板型

材料

试验检测项目

CRTS I型

乳化沥青

外观、颗粒极性、恩氏粘度、筛上剩余量、贮存稳定性、低温贮存稳定性、水泥混合性、残留物含量、针入度、溶解度、延度。

聚合物乳液

密度、不挥发物、水泥混合性。

水泥

细度、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胶砂流动度、烧失量、不溶物、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

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吸水率、泥块含量、含泥量、有机物、颗粒级配、氯化物含量。

膨胀剂

含水率、细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限制膨胀率、氧化镁、总碱量、氯离子。

铝粉

松装密度、质量分数、粒度分布

乳化沥青砂浆

砂浆温度、流动度、可工作时间、含气量、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膨胀率、泛浆率、抗冻性、耐候性

CRTSⅡ型

乳化沥青

筛上剩余物、颗粒极性、粒径、贮存稳定性、低温贮存稳定性、残留物含量、针入度、软化点(环球法)、溶解度、延度、水泥混合性

水泥

细度、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胶砂流动度、烧失量。

干料

级配、扩展度、抗压强度、膨胀率

减水剂

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钢筋锈蚀

工程用水

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pH值。

乳化沥青砂浆

拌合物温度、扩展度、流动度、分离度、含气量、单位容积质量、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膨胀率、抗冻性、抗疲劳性

注:1.水泥乳化沥青试验分室开展的具体试验项目应根据承担工程任务情况及相应验收标准和技术条件确定。

2.黑体字表达检测项目为水泥乳化沥青试验分室必做项目,全项试验检测项目应按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确定,本室所缺试验检测项目应委外具有资质(含其母体试验室)的试验检测机构检测。

附录H 各级试验室主要试验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量程

精度(分辨率)

中心

试验室

试验

分室

梁场试验分室

板场试验分室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试验分室

万能材料试验机

1000kN ±1% √ × × × ×

万能材料试验机

600kN ±1% √ √ √ × ×

万能材料试验机

300kN ±1% √ ×

× √ ×

压力试验机

2000kN ±1% √ √ √ √ ×

恒压力试验机

300kN ±1% √ √ √ √ √

拉力试验机

2.5kN ±1% √ × ×

× ×

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

100kN ±1% √ × × × ×

电动抗折机

5000或6000N 5N √ √ √ √ √

电动抗折机

300N 3N √ × ×

× ×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仪

200~1000m2/kg ±1% √ √ √ √ ×

负压筛析仪

4000~6000Pa-√ √ √ √ ×

雷氏沸煮箱

210min ±5min √ √ √

√ ×

胶砂流动度仪

100~260mm 1.0mm √ √ √ √ √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240s

±1s √ √ √ √ √

水泥净浆搅拌机

120s ±1s √ √ √ √

×

水泥胶砂振实台

14.7~15.3mm 0.1mm √ √ √ √ √

水泥标准稠度仪

0~75mm

1mm √ √ √ √ ×

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

10~20℃

±1℃

√ √ √ √

强制式砼搅拌机

60~100 L,55r转/min ±1R/min √ √ √ √ ×

砼渗透仪

4MPa

0.05MPa √ √ × × ×

砼含气量测定仪

10% 0.5% √ √ √ √

×

压力泌水仪

100ml 0.1ml √ √ √ √ ×

贯入阻力仪

1200N ±5N

√ √ √ √ ×

砼冻融循环试验机(快冻)-20~10℃

±1℃

上一篇:乡镇企业局去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书香校园申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