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设计调研报告(共8篇)
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更有效地服务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促进我市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对剧场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剧场经济的不景气,从客观上说,有两个原因。其一,近20多年来,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日益多元和多样,新兴的影视音像等大众视听媒介和网络文化的地位快速上升,在文化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日益扩大,从而造成了群众文化生活的结构调整,给剧场演出的发展带来了危机和挑战。其二,剧场演出在市场化程度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而舞台节目不够繁荣,演出不景气的状况没有根本的改变,能吸引观众趋之若鹜的舞台演出严重匮缺,使剧场经常处在困难状态,同时,政府部门对剧场自主经营、开辟演出市场缺少政策扶持。人民剧场2005年改造以来,为文登增添了闪光点,但是,从总体上看,差距相当大。剧场演出设施落后、服务低水平,已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其他领域的总体水平,严重制约了演艺业的发展。那么如何摆脱困境,使剧场成为演艺市场中充满生机勃勃的产业链?由此我们就剧场的相关问题谈一些想法。
一、剧场走产业化运作之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市场经济的逐步趋于成熟,给文化产业的存在形态和发展态势带来革命性变革,为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使文化艺术生产释放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空间。作为表演艺术生命的载体,演出市场链上的中心环节——剧场,大部分属于文化产业范畴,剧场的演出在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其产品的价值也在逐渐的转移。同时作为剧场本身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以保证其自身的正常运作及其价值的延伸。特别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剧场作为社会资源进入市场,从剧场的结构调整、市场定位、舞台配臵、剧目策划、市场营销等都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产业化方式来运作。
我们必须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一方面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要从以商业利润为第一目标的错误轨道上扭转过来,不能只注重经营开发,忽视主业演出,把剧场沦为单纯谋生手段,使剧场功能萎缩。剧场的作用决定剧场必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欣赏节目、观看演出的需求,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围绕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的演出主业展开,影响或削弱演出主业发展的商业经济活动都应该淡化。
我们认为剧场产业化将激活剧场文化的潜在价值,走产业化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要高度重视剧场软硬件的建设,要加大力度,给足政策,促使剧场有较大程度的改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剧场的经营策略显得十分重要,剧场经营的好与否直接影响演出市场的繁荣,而剧场的定位和管理模式至今尚未明确确定,谈剧场的发展则感觉是空中楼阁,作为非盈利性的剧场,是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其存在和发展对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非盈利性的剧场是属于公益性的,可以盈利但不能分红。对于这类剧场,需要资金投入。国内外不少剧场每年都可以得到国家财政的专项资金。剧场往往处在一个城市、地区的中心地带,环境优雅、秀丽,而且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标致性建筑,也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很多地区都十分重视剧场的建设、维护和发展。要制定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投资剧场的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使剧场建设有突破性的进展。同时定期举办剧场管理的专业培训班,以提高现有剧场管理成员的管理水平,在条件成熟时,也可实行持证上岗。
作为盈利性的剧场,当然以盈利为经营目的,要加强和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观众合法权益,确保剧场行业的正常运行。
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联合,或股份制改造,整合资产、盘活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演出场所的要求愈来愈高,不仅对演出场所的外观和外部环境、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舞台的立体化运作,以及音响、灯光、字幕、布景、消防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遍认为目前的剧场设施已严重制约了我市演艺业的发展。我们认为要迅速改变这种滞后的状态,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的资本组合,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鼓励社会资本参股、合伙、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与大型企业、演出团体、演出经纪机构联合、兼并和股份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有和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据报道,近期美国娱乐业巨头时代华纳投资购入上海永乐影院49%的股权,外国资本开始大规模的进入影视剧院,将对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
遇和挑战。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把剧场改造建设成高水准舞台、音响、灯光的现代化剧场。
四、明确定位,打区域的文化品牌。
很多剧场每年面向观众演出都在三百场左右,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保持较高的上座率,很重要的是他们十分注重打自己的精品品牌,以名剧博得众多观众,以其区域独特的文化背景吸引观众。我们要大力支持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大众化娱乐项目和经营活动的发展,积极鼓励发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深入挖掘传统优秀文化娱乐方式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纳和引进国外文明健康的现代化文化娱乐项目,提升文化娱乐品位和科技水平。要积极开展地方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为主,接待一些布景、灯光、音响要求不高艺术团体,且不能盲目攀比。一切根据本市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定位。
五、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演员和观众的互动平台,利用现代化手段,搞好演艺市场营销。
不少管理者认为演艺市场的营销是表演艺术团体和演出公司的事,票务的推销与其无关,他们只要管好剧场本身,收取场租就行了。这种思维模式与现代社会市场营销理念是相驳的。作为现代剧场管理者,不能把剧场仅仅看成演出场所,不能再延续传统的剧场管理理念,仍然采取被动的营销方式。我们要采取主动出击的运作思路,利用自己经营积累的经验和市场运作能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本市广大群众对演艺市场的需求,主动寻找能获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节目。要注重宣传,不仅强化原有的固定宣传栏,采用新颖的艺术手法,制作
节目预告或宣传单片,而且通过电台、报刊、海报、电视台不断以广告、新闻、专题、电视滚动等形式,在上演前分阶段的进行宣传报道,向广大观众宣传所演节目,以扩大剧场上演节目的影响力。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剧场不仅是舞台艺术生命的载体,演出市场链上的中心环节,而且已成为广大观众享受、感悟历史和现代文化精髓的集散场所,是传播民族文化,提高整个民族文化品味,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地,是现代社会人们交际、休闲的上佳之地,是电视、媒体、网络文化所不能替代的文化场所。我们要以舞台表演艺术为依托,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平台上,创造出崭新的、富有现代气息和人文精神的现代剧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国力日渐增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政府积累了雄厚的财力, 为剧场建设准备了物质条件。同时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精神方面也迫切需要有更多的娱乐和休闲方式。在经济最为发达的上海、浙江和广东地区, 一大批大剧院不断的兴建和落成, 为中西部地区的剧场建设起了示范和带头作用[1]。
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数十年内, 大量的中小城市会在一线城市的影响和带动下, 兴建大量新型的、专业性的、设备齐全的剧场。
2 我国剧场建设的现状
然而, 我国原有剧场建设基础非常落后。笔者从我国主要的订票网站, 统计得到24座城市有商业演出的剧场数据, 如表1示。除北京外, 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的剧场数量距指标都相差甚远。若按指标计算 (每10万人一影剧院[2], 平均每座城市需要新建90座剧场。而随着我国仍在继续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人口不断增多, 未来需要更多的剧场。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及对艺术文化的更高追求, 剧场建设将会迎来黄金时期。
3 我国剧场运营状况
现代快节奏、充满压力的社会生活, 使人们更倾向于轻松写意、快餐式的娱乐方式。戏剧欣赏则不属于此类。因此, 全国大部分剧场各类演出的上座率都不甚理想。然而,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下一代艺术素养的重视, 到剧场观赏戏曲、聆听音乐会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剧场的良好运营在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笔者在数个剧场进行调研时得知目前大部分剧场的平均上座率已达70%左右。“2010年, 东莞玉兰大剧院共组织有政府补贴的商业演出共53个剧目81场, 平均票价为158元, 年均上座率为67%。”[3]当有著名演出团体、经典剧目进行演出时, 更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
资料来源:剧场数量根据全国主要订票网站收集整理, 城市人口数量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注1.大剧院内含有几个个厅的仍按一个剧院计算, 体育馆及体育中心不计入其中2.演唱会和固定演出未计入剧场演出类别比例。
4 我国艺术演出状况
我国的演出团体和演出剧目相对于我国人口众多的现实而言无疑是相当匮乏的, 优秀剧团、优秀剧目则更为稀少。笔者对北京、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从2011年1月20日至2011年4月20日 (共90天) 的主要演出剧目进行了收集整理, 分项统计见表2。
从表2可见, 除北京拥有较多的剧场和演出以外, 其余四个城市的演出场次都非常之少。每座剧场每年的平均演出场次, 折算后最多的也仅仅有51.2场 (纯粹的商业演出, 不计企业租场) 。如此少的演出数量, 必然难以维持剧场的日常运营, 只能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
同时, 我们还可以得到剧场商业演出类别的情况:除演唱会和固定演出外, 话剧、音乐会和戏曲三种类型的演出最多, 儿童剧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而歌舞剧、相声、杂技等则相对较少 (图1) 。这为我们在确定舞台面积和舞台设施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表1中的剧场数量远大于表2。笔者从“北京文化热线”网站得到了《2009年北京市文化产业统计资料数据概况》。该资料显示, 北京市剧场个数共82个, 除去大型场馆、影剧院及其他场所外为70个, 与表2的66个非常接近;演出场次为13124场, 而表3数据经折算后一年的演出场次为10410场, 二者之间差异也不甚明显。可见, 表1的数据反映了我国剧场的建设情况, 而表2数据则反映了剧场的运营情况。
5 我国剧场的商业化趋势
虽然地方政府都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一座能代表城市形象的剧场。但对于剧场的运营, 地方政府都希望剧场自己能做到收支平衡。于是, 剧场的商业因素显得日益重要。各类商业设施, 诸如咖啡厅、西餐厅、艺术培训中心、乐器销售中心等等, 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剧场中, 以期能增加额外的收入。
可惜的是,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规划中, 剧场是作为文化设施布置的。一般都位于文化用地之中, 与各类图书馆、博物馆, 乃至政府办公楼邻近。此类地段人流相对较为稀少, 人气不旺, 缺乏商业气氛。因此, 即使剧场中布置了大量商业设施, 也会因为缺乏人气而无法增加收入。在美国, 剧场更倾向于布置在商业区中, 甚至与商业设施结合, 这不仅能为剧场增加大量的人气、使剧场的商业设施得到充分利用, 甚至能为剧场带来大量意外的观众。
6 剧场规划设计对策
6.1 模式A——“社区中心”
当前, 我国剧场实际上是作为“城市中心”而存在的, 它往往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然而, 剧场不仅是市民欣赏艺术演出的活动场所, 更是市民社会交往的平台。因此, 作为市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剧场应与居民住宅区有更紧密的联系。以“每10万人设置一个影剧院”的指标来看, 剧场更应作为“社区中心” (10万人规模) 而存在。
作为“社区中心”, 剧场应该体现以下的特点:一是中心性, 剧场应位于城市中心或区域中心, 与市民居住区紧密联系, 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量避免为了城市形象或城市发展需要而把剧场布置在偏僻的、远离城市生活的位置。二是可达性, 城市公共交通应为剧场提供便捷的到达方式, 并提供足够的、方便的停车场地。三是空间的可交往程度, 剧场的室内空间, 主要是休息厅空间, 其尺度应能容纳较多的使用者, 并能承受多种行为方式。其形式应有利于促进社会交往, 便于市民交流。四是开放性, 除有演出的日子外, 剧场也应保持开放, 鼓励市民进入剧场,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中心”。
6.2 模式B——“商文结合”
就当前我国的商业演出市场而言, 剧场要脱离政府补助, 单纯依靠商业演出养活自己, 是非常困难的。要摆脱这种困境, 除了期望市民对文化、艺术需求的增加外, 必须寻求新的模式。就目前而言, “商文结合”、“以商养文”无疑是较为成功的模式。
A.建筑结合——以湖南大剧院为代表, 把电影、零售、娱乐、餐饮、健身、商贸等功能与剧场结合在一起, 通过其他商业设施的稳定收入来保证剧场的日常运作。为了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甚至不惜把剧场设置在三楼 (图2、图3) 。这样虽然给剧场管理、装台卸台、观众疏散等都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却能把经济价值最大的一、二层留作商业之用, 从而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B.区域结合——简单地把商业设施引入剧场中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剧场的经济收益, 但对剧场的运作管理也带来了不便。深圳保利剧院采用了新的模式, 把剧场作为一个单体建筑, 与其他文化、娱乐、百货、超市、餐饮、酒吧等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大型综合购物中心——深圳保利文化广场 (图4) 。这一大型综合体以文化为特色, 以商业为载体, 开创了新的文化商业形态。
从这两个实例可以看到, 剧场通过与商业设施的结合, 不仅能增加经济收入, 为剧场的良好运行提供了保证, 而且商业设施吸引和集聚了大量的人流, 为剧场上座率的提高也奠定了基础。因此, “商文结合”、“以商养文”是当前剧场正常运作、脱离政府支助的有效模式。
6.3 模式C——“开放场所”
剧场要实现真正的市场运营, 就必须完全融入到市民生活中, 成为市民社会交往的场所, 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 目前我国剧场大都实行封闭式管理, 除有演出的日子外, 其余时间都不对外开放。久而久之, 剧场就成为冷冰冰的、远离市民生活的场所
然而, 剧场运营要摆脱政府的资助, 要增加每年的演出场次, 要提高演出的上座率, 归根结底是要把市民重新吸引到剧场来。这种回归, 不仅有赖于市民本身生活水平和艺术修养的提高, 更重要的靠剧场自身的开放程度、开放时间的转变, 使之重新成为市民生活的中心。因此, 剧场更多地向市民开放, 为市民提供合适的交往时间、交往空间乃至交往主题 (包括举办各类艺术沙龙、讲座、免费演出等) , 都能使剧场更贴近市民的生活, 拉近剧场与市民的距离。同时, 剧场扩大开放所带来的人流增加, 对剧场内或邻近剧场的商业设施而言, 无疑能带来更多经济利益。
6.4 模式M——“预留站位”
很多剧场每年总有几场乃至十几场的演出会请来著名的演出团体和演员。即使这些演出的票价比平日高, 演出也总是座无虚席、一票难求。但若单纯为了几次演出而盲目加大观众厅的座位规模, 不仅大大增加建筑造价, 剧场的运营成本也相应增加, 可能会得不偿失。
与此同时, 笔者发现在一些剧场的票价水平较高 (广州大剧院的最低票价为80元) , 这使一大部分经济收入较低、却渴望接受艺术熏陶的观众因为经济的原因而失去进入剧场的机会。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剧场的上座率, 形成“双输”的局面。
鉴于上述两点, 笔者建议, 能否借鉴西方剧场的模式, 考虑在观众厅的某些区域设置活动座椅,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布置成站位。这样一来, 既可以在门票销售火爆时把这些区域的位置改为站票出售, 通过增加观众的数量来增加票房收入, 提高剧场的经济收益。同时, 在普通演出的日子, 也可以尝试把部分座位改为站位, 适当降低票价把真心热爱艺术、热爱戏剧的观众重新吸引回剧场中来。
当然, 要观众站着观看演出, 感觉太不人性化, 不符合当前的社会潮流。但很多艺术爱好者提及在美国观看演出的经历, 虽然站两三个小时观看一场演出的确使人腰酸背痛, 但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而言, 还是值得的并可以接受的。
对于站位的区域, 笔者建议可以参考西方剧场的经验, 设置在楼座侧边包厢的位置 (图5) 。这一区域虽是包厢, 但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都比较大, 视觉条件很不理想, 有些座位仅能看到2/3的舞台区域。因此, 很多剧场虽然包厢座位的票价都比较低, 但销售仍不理想。在此设立站位, 由于票价最低, 视觉条件稍差无疑是可以接受的, 观众更主要的目的是接受艺术的熏陶。特别是在音乐会演出时, 视觉条件并不那么重要。站位的设置能有效增加观众密度, 形成热烈的观演气氛,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演员的演出热情和冲动, 使演出质量大为提高。
7 结论
【关键词】租赁剧场;驻团剧场;剧场后台;辅助用房设计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4.11.007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sident and leasing theater, and pointed out common problems currently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types of theater. Besides, the writer made specific design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of the theater.
【Key Words】resident theatre; lease theatre; theater background; auxiliary buildings design
最近十多年,我国大量建设剧场。回顾已经建成的剧场,发现存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没有分清租赁剧场与驻团剧场的区别。大量政府出资建设的租赁剧场,配置了面积巨大的排练厅、绘景间、硬景库、道具间等无用房间,造成很大浪费。这是由于剧场建设团队包括业主、设计人员对JGJ 57-2000《剧场建筑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上述问题还在不断出现。本文分析了租赁剧场与驻团剧场的区别,指出剧场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根据剧场实际使用要求,对今后剧场设计提出建议。
1 辅助用房配置的区别
1.1 驻团剧场的辅助用房
驻团剧场不仅是演出场所,还是生产剧目的“车间”。除部分工作在外部完成外,剧目生产的绝大部分工作要在剧场完成。因此,辅助用房需要配置各种大小排练厅及练琴房,剧团如有乐队的要配置乐队排练厅,如有合唱队的要配置合唱排练厅,如有舞蹈队的要配置舞蹈排练厅;如果需要排练合成整台剧目,排练厅的面积要达到主舞台大小。不仅需要配置各种大小化装间、服装间,还需要配置道具制作间、木工间、道具存放间、绘景间、硬景库、服装制作间等,以及足够的仓储用房。创作人员、管理人员办公也需要一定数量的办公室等。考虑到演职员工休息和交流的需要,特别需要一个空间,可以在此喝一些茶饮、交流聊天等。
1.2 租赁剧场辅助用房
与驻团剧场不同,租赁剧场没有剧团常驻,仅供外来剧团演出使用。外来剧团到租赁剧场演出,布景和道具运到后一般直接装台,临时存放也就存放在侧舞台等场所,不可能把道具、布景长时间存放在剧场。剧团到剧场后,如果有彩排或合成的必要,大多直接在舞台上进行,一般不会到排练厅排练。当然,也不会有外来剧团需要到剧场来绘景。从已经建成的剧场来看,排练厅、绘景间、道具间等基本没用,有的为了利用这些房间,只好挪作他用。所以,租赁剧场的辅助用房仅需要各种大小化装间、服装间、配套的淋浴卫生设施、演员休息交流空间等。考虑到来演出的剧团经常自己携带所需的灯具,剧场配置的常规灯具需要卸下存放,为此,舞台附近需要考虑设置一个用于存放灯具的房间。
2 剧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程序中的问题
我国政府投资建设的剧场,绝大多数属于租赁剧场。由于剧场建设团队对剧场使用情况不够熟悉,从拟定剧场建筑设计任务书到建筑设计,基本是参考《规范》。但是,《规范》中没有明确区分驻团剧场与租赁剧场,导致大多数设计师在设计租赁剧场时都配置了只有驻团剧场才需要的道具库、大绘景间、大排练厅等房间。有个别租赁剧场还设置了台下大型布景仓库,并配置了升降机械设施。
在剧场建设过程中,即使有剧场专业人员向建筑设计师说明了租赁剧场使用情况,建议取消没有用处的房间,他们心中仍然会有顾虑。笔者在最近配合设计的一个剧场设计项目中就遇到了这种情况。笔者建议设计师按实际需要配置辅助用房,建筑师清楚了这两种剧场的区别后,仍顾虑如果按照实际需要而不是按照《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设计,建筑审图会不予通过。因为《规范》中有辅助用房的构成及要求等内容,而审图人员不一定了解剧场的具体使用情况,如果简单地按照《规范》的要求来审查,即使设计师有充足的理由,经过双方沟通也不一定能够通过审核。这种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2.2 运景通道与装卸平台的问题
租赁剧场均由外来剧团演出使用,因此,每次演出都要进行装台,大量布景、道具及灯光音响设备需要搬运。这项演出准备工作的工作量及强度都很大,因此方便布景道具的装卸及搬运十分重要。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曾邀请在北京的演出院团代表进行交流,征询他们对国内剧场使用方面的意见,反映最多也是最集中的问题是运景通道与装卸平台使用不方便。有的道具装卸平台与舞台面不在一个平面上,即使有升降设备,大量设备要垂直运输也是既耗时又耗力;有的道具装卸平台高度不合适,与货车车厢底标高差距很大,增加搬运工作量;有的道具装卸平台场地局促,不方便搬运;很多装卸平台没有设置雨棚,雨雪天气时,既不方便装卸,也可能会损坏布景道具。
2.3 驻团剧场的舞台尺度问题
我国目前所建设的驻团剧场受投资限制,一般观众厅规模都不大,特别是戏曲剧场,观众人数不多,也不需要很大的观众厅。最近河南省一个话剧团及一个戏曲团均要建一个驻团剧场,观众厅规模都为600座。编制可行性报告时根据《规范》的要求和内容进行。《规范》中规定的台口及主台尺寸见表1。
对照表1可以看出,600座规模的剧场,属于最小规模的下限,台口及主台尺寸也相应取下限。但如果照此参数规定进行设计,将可能严重限制剧团的剧目创作及巡演。因为,剧团不仅要考虑到创作生产的剧目在自己的剧场演出,也要考虑到剧目如果巡演时租赁剧场的舞台尺度会比较大;另一方面,剧团也有可能突破传统,创作出场面较大的剧目。为此,舞台台口及主台尺寸至少宜参照大型剧场确定。
3 剧场设计建议
进行剧场建设时,首先要明确用途,是驻团剧场还是租赁剧场必须明确,不能教条式地按照《规范》设计,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各功能用房。化装间应尽可能与舞台面同层,否则使用不便。慎重设置后舞台,绝大多数演出不会用到后舞台,后舞台占用本可以布置化装间的位置,不仅使化装间等远离主舞台,且会使跑场距离大幅度增加。跑场通道宜宽一些,建议在3 m以上,可兼做演员休息、换装等用。靠近舞台宜有一定大小的敞开空间供演职员工灵活使用。
对于租赁剧场,辅助用房需要足够的化装间、服装间(可与化装间合在一起)、卫浴设施、演职员工休息交流空间,紧靠舞台设置敞开的灵活空间、灯具等存储间。需要设置方便好用的布景道具装卸平台。不需要绘景间、硬景库、道具制作、道具库、木工间、排练厅等。
对于驻团剧场,舞台兼做排练用房,舞台口及主舞台尺寸不应根据观众厅人数确定,而应该根据实际演出剧目需要确定。如果建筑面积许可,辅助用房宜包含创作、生产一个剧目需要的所有用房,以及足够的存放道具、硬景、服装等的仓库。剧团对于影响很大的剧目,所用道具、布景及服装会一直留存,几十年的积累,数量巨大,对于这种情况,也可以在剧场以外解决存放问题。
著名的声学家马大猷院士曾说过:“建筑师要懂得一些声学并尊重声学家,声学家要懂得一些建筑并尊重建筑师。”
剧场剧院建设专家——赛宾。的确,建筑室内设计师通常拥有非凡的想象力,如果他们掌握一些声学原理,并得到声学家的协助,就能把声学功能融入建筑艺术的创作中,创造出既有美的造型,又有良好音质的剧院。
声学环境的影响
大剧院的建设过程要经过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土建设计、室内装修设计和竣工前后的声学调试。每个阶段对声学的影响都是很大的,音质设计在每个阶段均有各自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声学技术人员一定要在土建设计时间就介入项目的声学指导工作,配合各专业解决相关的音质和噪声控制方面的问题,以便为建成良好音质的大剧院奠定基础。
剧场建设需处理好室内设计与建筑声学的关系?要想建成高质量的集造型美、音质美、功能合理于一身的大剧院,就要在土建设计初期及建筑、室内装修、舞台机械安装等环节进行针对整个音质设计的服务。确定厅堂空间的主要使用功能,针对演出方式和配套用房的数量、面积和使用要求,提出音质要求和相应的最佳音质指标,配合设计师进行平面功能的优化设计,避免音质缺陷等问题的出现。
大剧院设计要着重考虑剧场内的空间体形和与体形有关的容积、响度、声场分布、声扩散、早期反射声的强度和覆盖面。在初扩设计时间,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比如大厅和辅助用房各接口的用材(包括座椅)和构造,观演剧场内的墙面和顶棚反射面的用材,演奏台和活动音乐罩等的混响时间的计算和声学设计。
在大剧院的室内装修设计和施工中,混响时间和混响频率直接反映在室内空间的节点构造和接口用材等方面,各种装修材料用于观演空间的装饰时一定要经过测试和试用验证,确定其是否达到声学要求,不可以只顾表面装饰好看而影响声学效果。观演空间的各接口造型、节点构造所表现的部位都要符合声学要求,要在达到声学要求这一原则下进行美化装饰,否则就是画蛇添足。当设计有所变动而需要更换材料或构造时,其声学性能不可偏离原设计的要求,并要进行对比声学实验,方能变更设计或变换材料、改变构造。
声学用材、各种声学装置的选用和加工质量,对声学性能影响很大。在选购声学用材和各种声学装置时,一定要请声学专家确认后方可使用。观众厅座椅的吸声性能对大厅的混响时间影响很大,因此座椅选购前要提出所要求的吸声量,并对拟选的几种座椅进行吸声量比较测定。
在装修过程中进行现场中期声学检测,并推算竣工后的声学参数与设计指标之间可能产生的偏差,以便及时修正和补救。声学中期测试应在大厅吊顶装饰已完工、墙上部的装修也已部分完成、脚手架已拆除、基层地面清理干净而未做地面和安装座椅的条件下进行,最好选择在午夜以后测定混响时间和早期反射声序列。为确保观众厅音质达到预定的设计指标,可在全部装修基本完成、未安装座椅时,再进行一次中后期测试。达到预定的设计指标仅是完成音质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设计指标与主观感受之间还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当观演厅全部竣工并达到预定设计指标后,音质设计工作并未全部完成,音质主观评价才是最关键的。要通过乐队、演员、指挥、乐师、音乐评论家和观众的主观感受意见,对照测试的结果,找出影响听闻效果的原因所在,进行整改、调整和增设一些声学构造,对装修不符合声学要求的部位进行必要的修改,最终达到良好的听闻效果。
亟待标准护航
剧场建设需处理好室内设计与建筑声学的关系?在文化强国理念的感召下,各地政府纷纷计划或已经规划立项大剧院建筑项目。但是,我国现有的剧院规范标准不能满足高标准的剧院建设要求,而一些从未做过剧院的建筑设计院和装修公司纷纷抢滩大剧院项目。由于一些建筑设计院没有设计剧院的经验,只把剧院当成普通的公共空间来设计,在图纸完成后才找声学工程师来补充声学设计,使得剧院设计成为“夹生饭”,一则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二则修修改改使得效果支离破碎,影响了建筑设计思路的完整性。还有一些做酒店、歌厅类项目的装修公司,凭借做酒店的经验来施工大剧院项目,由于没有剧院施工经验和声学意识概念,所做出的工程往往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剧院的基本功能得不到满足。
一、市场分析
北京市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及浓厚的文化氛围聚集了无数的艺术人才,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这一政策的转变,给整个文化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北京中央直属各大文工团近三十多个。在大规模的整改下,从以前剧团的旱涝保收到如今的自负盈亏,致使大量的演艺人员下岗改行,有的闲置在家。由于北京有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及全国各电视台联络点及制作基地,使得全国各地做‘明星梦的演员在北京寻找着各种途径,梦想一夜成名,光宗耀祖。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演艺怪圈。人们把这些没有北京户口及正式工作的演员称之为’“北漂”。北京各大艺术院校“中戏,北影,广播,军艺”等等,每年毕业的艺术人才更是多的无法计算,一次北京晚报上有一段记载,光在北京漂着的演员,还不包括专业团体,就有几十万之多,而且还在逐年递增,这些人急需有个艺术平台来施展演技才华。更主要的是为了挣钱糊口。而各大电视台名义是推荐新人,口号喊的震天响,可一到正式录像往往用的还是熟脸。北京虽然是政治文化中心,可是剧场演出的团体确凤毛麟角。而观众打开电视看到那些熟的不能在熟的演员,内容的老套,形式的僵化,连业内人士都承认大有“江郎才尽”的感觉。由于电视的播出时间有限,在加上观众视觉疲劳,致使手中的遥控器换个不停,而在这大量的负面影响下,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商机。观众需要在剧场里看到真人秀得表演,看到实力派的出现,而不是电视台的假唱,例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郭德纲的德云社,高小潘的西哈包伏铺,从观众席“空无一人”到如今“座无虚席”,这些都说明演员回归到剧场的重要性。虽然“夜总会”有些小型演出,但那总归是酒后人们发泄的场所,而不是真正欣赏艺术的殿堂,综上而述,观众需要的是看的起戏,面向工薪的歌,而不是少数人一掷千金的夜总会,而演员需要的是观众认可的掌声和呼声,不但充分展示演员的才华,而且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达到互动的共识。
北京鸟巢通过奥运会达到了世界知名度,现在他已经成为北京的一个重要旅游景区,他每天国内外参观的人数达到5-8万人,通过我们的努力将鸟巢边上的一块空地租过来创建一个星光艺术秀剧场,搭建一个舞台把星光大道所有的冠军拉过来进行现场演出,让老百姓平时在电视看到的而又见不到真人的梦想,通过我们的舞台来实现他们的梦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急需成立“星光艺术秀”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必将成为北京以及全国文化市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成立“星光艺术秀”的构想及方法
“星光艺术秀”是个演出品牌,它是完全服务于北京华盛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除了几个股东和固定的工作人员之外,其余参加演出的人员不固定,根据艺人的水平及受欢迎的程度来决定签约的长短及劳务的高低,面向全国招收演艺人员,主要以歌手为主,其他节目为辅,穿插进行,遵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雅熟共赏的原则,让观众欣赏到一台质量上乘,而票价偏低的真人秀演唱会,每场不超过十名实力派歌手,包括著名网络歌手、星光大道的季冠军、州冠军、总冠军。十名舞蹈演员,五人电声乐队,在场上要达到观众随意点歌的互动效果,(但并不反对演员用伴奏带),适时邀请各大文工团及全国各地的优秀演员加盟,已经常丰富节目内容。演出前及时排练,对每一个演员的简历及演唱曲目做到充分了解,以免节外生枝。
三、前期准备
需要成立星光艺术秀组委会,股东之间明确责权利,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每一项工作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头各负其责,一旦出现纰漏,追究负责人的过失,处罚包括(开除,减免分红,罚款,减免股权等)演出剧场要求,必须能容纳3千观众以上,交通方便,并且有大量停车位,以此作为长期合作伙伴,以“星光艺术秀”上级单位,北京华盛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剧场负责人签订演出合同,节目不能间断,更不能胡乱拼凑。
四、宣传方法“星光艺术秀”组委会成立后,立即着手与各大宣传媒体联系(电视、网络、报纸及电台)等,发动一切可以扩大知名度的方法,以达到“人人皆知”的程度,但要注意的是宣传口径必须统一,宣传人员和演出实况必须一致(除非有特殊原因)以免让观众感到有受骗上当之嫌。
五、投资预算(暂定)
演出劳务费:歌手十名:每人2千元,共计2万元整。
舞蹈(包括伴,独)十名,每人5百元,独舞单算,共5千元整。
乐队五人(电吉他,贝司,双键盘,电子股,小号等)每人四百元整。共计俩千元整。
主持人:一至两名,三千元整。
音响灯光设备及工作人员:五千元整。二至三名工作人员包括场监。催场剧务一千元整
如有外地优秀歌手、原则是水平较高的,公司可以安排其演员在演出期间的食宿以及往返火车票。但食宿行程费用统一标准。
需做舞台背景。统一风格,以备长期演出用,根据时间和演出的需要,在组委会股东统一决定后方可替换,原则不动。舞台置景约需两万元整,各别服装及道具根据实际情况再定,舞蹈演员服装最好量身定做,这样可以统一风格,(但不排除先租),也可以联系某一歌舞团由他们出服装和舞蹈演员,原则是价位要合理。如果做演出服,十名舞蹈演员,按每人四套服装算,预计要五万元。
各大媒体宣传费30万元,以宣传内容,见影视报为标准没位记者五百元,预计五千元,在合理避税的前提下,给参加演出的人员上一个集体演出所得税“百分之几”?剧场舞台在鸟巢的搭建费3千万元左右其中包括鸟巢的租赁费。
六、赢利预算
如果是3千人剧场,每演出一场,卖,八十,一百元,一百五十元,一张票如按平均价100元一张票,3千观众是30万元整每场,(不包括赠票),每月平均按28天计算30万X28=840万,每场按10万元
费用每月的费用是280万元,840—280=560万元,没天演两场下午2点一场,晚上7点一场,这样计算没月赢利1120万元,同时也可以把剧场广告出售。包括现场明星联合签名的光盘,还有等星光艺术秀创出品牌之后,全国建立分剧场可收取挂名费等,这是一次性投资常年回报的一项文化产业,组委会有权支配演员和一切宣传事宜,演员无权接受媒体宣传和单位采访,同时还有和各大旅行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旅行社带游客到剧场来看来自全国各地汇聚京城的“星光艺术秀”演唱会,旅行社一般晚上无甚至安排,我们正好可以打出口号,“到北京、登长城、吃烤鸭、看”艺术秀演唱会“,在丰富的旅行社的日程的同时,也给艺术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七、风险估算
本着面向基层,发展草根艺术的原则必然一开始没有太大知名度,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会伴随着他的阵痛期,但随着“星光艺术秀“知名度的扩大,这个阵痛期很快过去的,而迎来是辉煌的前景,让百姓看的起戏,让工薪阶层的人能自愿走进剧场,从观众陌生到最终认可,这需要一段时期的宣传,大概需要一个月演出之后,可以带来可观的效益,组委会各股东之间本着精诚团结,同走共济的原则,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八、发展前景及相关产业
“星光艺术秀剧场”的成立,必将给社会带来轰动效应,但也不排除一些负面的报道,但关键是看组委会成员之间的决心和相互之间信任度,如果明白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业,那一切困难将不攻自破。这
是一件与国与民有利的重大举措,不但给有艺术才华的人充分展示的舞台,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在给百姓带去欢乐的同时,也给公司及“星光艺术秀”艺术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真正达到了用艺术的旋律唱响了和谐社会。
剧场使用管理规定
一、非剧场管理相关人员,未经管理方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剧场。
二、凡进入剧场举办活动方的相关人员,务必衣冠整齐,穿工作服戴工作牌,举止文明,不讲脏话粗话;非演出需要不得穿拖鞋光膀子打赤脚披散发。
三、举办活动方及所邀请的`参与人员须请保持剧场内清洁卫生,严禁吸烟,吃零食,不得随地吐痰,乱丢纸屑、瓜皮、果壳等杂物;严禁携带宠物入内。
四、剧场内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大声喧哗、不得追逐嬉戏;不得在桌椅墙上刻画涂写,不得损坏公物。(人为主观因素造成场地设施损坏的,相关部门或人员应予以原物赔偿或修复)。
五、举办活动方及所邀请的参与人员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财物(尤其是手机和钱包),如有丢失责任自负。
六、剧场内严禁就餐,如需就餐请到专门的就餐区(负一层餐厅)。
七、进入剧场的举办活动方人员应自觉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布置会场时,不得随意张贴装饰(若确需活动氛围需求,须向剧场管理方申请同意后,才能布设装贴且活动结束后须负责清理还原)。不能随意移动拆卸室内设施。
八、演出(会议)活动结束后,活动举办方人员离场时须将随活动带来物品及垃圾清理并携带出场,并将桌椅摆放整齐物归原位。
九、剧场内的所有设施设备,未经允许,不能带离剧场。
十、剧场内禁止移动灭火器材等消防设施,禁止带入管制刀具、化学药品及易燃、易爆等有毒危险物品,清除火灾隐患,并做好防盗工作,确保安全。
十一、如遇突发灾情、警情,要完全听从场馆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疏散。
十二、请自觉遵守当次演出(会议)提出的其他要求及补充管理共同协商约定,配合剧场现场工作人员管理。
十三、如有特殊要求,请与剧场工作人员联系、协商并经剧场管理方同意配合后实施。
关键词:多功能剧场,现代,设计策略
近期在做一系列关于我国解放后所建立的多功能影剧院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让我逐渐意识到此类影剧院的多功能带有很大局限性, 并且这种局限性是与生俱来的, 这不禁引发我对多功能剧场的重新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 当代表演艺术与观众都对演出场所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一方面演艺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并且各种演艺形式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而另一方面观众对于观演效果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要求更加专业化, 更加高水平。这些需求完全依靠专业剧场来满足显然是不现实的, 也是极其不经济的做法。因此需要相当一批剧场具有多功能的特性, 既能节约建设投资, 又能提高剧场的使用效益。
1 多功能剧场的定义
多功能剧场是指有多种设计用途的剧场, 除了演戏外, 还能作为舞厅、展廊、报告厅、音乐厅等等, 在所有的功能中, 剧场的功能是最重要的。
这种对于多功能剧场的定义应该说是不够全面的, 可以补充的内容至少有两点:1) 它没有对场地满足各种功能的程度进行描述, 若按这样说, 那么多功能的定义是没有价值的, 废弃的厂房就能演戏、展览、作报告, 甚至开音乐会;2) 即使只作为剧场, 也会因不同的表演剧种, 不同的表演规模等对场地提出各种要求, 能满足这样的要求也应该是多功能的一种表达形式。
2 回顾多功能剧场
多功能剧场的历史很难追溯, 仅从定义的字面上来看, 似乎难以找到它的源头, 因为几乎所有的演出场地都有可能用于别的用途, 并且这种现象是普通而常见的。这样算来, 最早的剧场或许就是最古老的多功能剧场。
到了近现代, 美国在多功能剧场的研究和实践方面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19世纪中叶, 美国出现了一类以“市民礼堂”为代表的多功能剧场, 用以容纳从拳击、摔跤等体育比赛到戏剧、歌剧、舞剧、音乐等艺术表演。中国曾经盛行一时的多功能影剧院建筑也可以算作这一类。这种早期的多功能剧场对于一些剧场专业人士来说多少带有点贬义, 在他们看来, “多功能等于无功能”, 即多功能剧场不能真正满足不同表演艺术的特殊要求, 多功能的实现是以演出效果的降低为代价的。此种现象的出现带有深刻的历史印记, 与经济及专业化技术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现代多功能剧场的设计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格罗皮乌斯在1927年所提出的超时代的“万能剧场”方案:通过改变前席和舞台的位置可以形成镜框式舞台, 伸出式舞台或中心式舞台。虽然这个方案未能实现, 但它所包含的动态的演出空间观念对现代多功能剧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现代多功能剧场又称为适用性剧场, 用途主要集中在歌剧、舞剧、戏剧、音乐等表演艺术形式上, 以及举行会议和放映电影等少数衍生功能, 并且多功能性得到真正的实现, 演出效果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并不因表演内容的改变而受影响。
3 现代多功能剧场的设计策略
3.1 多功能的舞台
1) 舞台形式的转换。
舞台形式有很多种, 常见的舞台多为镜框式舞台, 虽然这种舞台的适用范围较广, 但往往不是最好的, 经常需要对舞台形式进行一些转换, 此部分讨论舞台形式, 其舞台位置相对不变。
案例:湘南台文化中心的市民剧场。湘南台文化中心由长谷川逸子所设计, 包括多个剧场, 其中的市民剧场成半球体, 内部空间成球状, 舞台的中央为可升降的圆形区域, 后侧为9块可自由变换的平台, 两者的相互配合令舞台可呈现多种形式 (见图1) 。
2) 舞台的其他转换。
舞台除了形式的转换, 还有很多个性化的转换方式。
案例:世田谷公共剧场中的大剧场。1997年开设的世田谷公共剧场包括一个600座的大剧场和一个200座的小剧场。大剧场的舞台下有舞台机械可使舞台台面升降, 舞台后部的墙结构可在需要时打开, 能改善剧场音效 (见图2) 。
3.2 多功能的观众厅
1) 活动隔断。
利用活动隔断可以较为灵活的改变观众厅的容量, 从而影响到观众厅的体积, 一方面是由于表演规模的需要, 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效的调节混响时间, 使表演取得更好的效果。活动隔断示意图见图3。
案例:瑞典马尔默市立剧院。瑞典马尔默市立剧院的观众厅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为:400座, 600座, 1 200座。分隔观众厅空间的隔断使用时可沿固定在天花上的轨道滑动, 不用时, 通过轨道折叠起来, 滑到观众厅一侧特设的贮藏室内。
2) 活动顶棚。
活动顶棚的使用可以保持观众厅的容量只调节其体积, 也可以既改变容量又改变体积。
案例:瑞士巴塞尔市立剧院。升降吊顶使得瑞士巴塞尔市立剧院的观众厅可以有多种体积和容量, 以满足不同表演需求:演出歌剧时为7 700 m3, 1 000座;演出大型话剧时为5 400 m3, 1 000座;演出小型话剧时为4 700 m3, 830座。
3) 活动座席。
活动座席是多功能剧场中经常使用到的设计方法, 早期多见的是折叠椅, 简便易行, 成本低,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现代新建剧场常会使用的是一种电动升降座席。
案例:国家大剧院的戏剧场。戏剧场主要以演出京剧、话剧为主, 还可演出各种地方戏曲, 是大剧院中最小的一个剧场, 约1 000个观众席, 其中包括5排可升降座椅以适应不同的演出:表演京剧时, 座椅就降下来;而演出话剧时, 座椅升起, 观众就多出了几排靠前的位置 (见图4) 。
4) 可分座席。
有种称为T.D.A制的多功能剧场可分割的旋转式观众座席, 只需要将可分割区中的环形区域转动180°, 大观众厅就能够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剧场。T.D.A制多功能剧场平面图见图5。
3.3 改变舞台—观众席的空间关系
1) 舞台—观众席部分固定。
舞台与观众席部分固定, 部分可变。
案例:迈阿密大学实验剧场。
1950年设计的迈阿密大学实验剧场采用了大空间的想法, 剧场形状为正圆形, 通过对舞台和座席的局部变换能形成5种不同的布局方式。
2) 舞台—观众席无固定。
此种设计策略往往需要将整个表演空间都进行模数化设计。
案例:重建后的柏林市斯卡布伦剧场。
大厅空间可以由三道厚重的钢门分隔开来, 平常不用时缩进地板。三个小空间构成一个大空间 (1+2+3) , 或由两个小空间构成一个较大的空间 (1+2或2+3) 。地面浇筑成78个7 m×3 m的水泥块, 地面起坡度可以随意调整, 舞台形式也可以随意选择。
4 结语
剧场也许是最为复杂的公共建筑类型之一, 在此文中的讨论对象仅仅局限于剧场观演空间中的几个要素, 没有涉及的内容还很多, 比如这些具体的设计策略究竟适用于哪些条件, 以及剧场的材料, 灯光, 声效等等, 这些内容在多功能性的实现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虽然关于剧场多功能性的研究道路是漫长和艰巨的。但多功能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我们有必要对其做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剧场;扩声系统;内通系统;备份系统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7.005
1工程概述
哈尔滨大剧院坐落于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在前进堤、外贸堤和改线堤合围的区域内,东侧为东北虎林园、南侧为太阳岛湿地公园,北侧与三环毗邻;总建筑面积79 000 m2,建筑层数地上八层、地下一层(局部地下二层),包括1527座大剧场、386座小剧场、地下车库和附属配套用房等,总体结构见图1~图5。为突出其主体位置,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将±0标高抬高7 m,自然地面为118 m,因此±0标高为125 m,±0以上高56 m,±0以下高15 m(主要为停车场)。建筑设计为MAD建筑师事务所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声学、扩声系统和舞台灯光设计均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声学及剧院专项设计研究所。
大剧场观众厅长29 m,其中二层楼座后墙向后延伸3.45 m’三层楼座后墙向后延伸5.14 m;宽20.4 m-31 m;平均高约16 m。舞台开口:18 m×12 m,舞台台面高度比第一排观众席高1 m。一层眺台开口高4.3 m,深3.9 m,高深比为1:0.9,完全符合并优于规范要求的1:1.2;二层眺台开口高3.8 m,深5.5 m,高深比为1:1.4。台口侧墙设两道耳光;天花设两道面光天桥,一道追光。
2大剧场扩声系统功能定位及特性指标
大剧场是一个以歌剧、戏剧、会议、音乐、通俗音乐演出活动的场所,扩声系统应重点满足歌剧、舞剧、戏剧(含话剧)大型综艺晚会的演出,以及政府会议或国际会议扩声要求,并能兼顾交响音乐会和电台、电视台的现场直播。
为适应不同类型的演出,现场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按GB/T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文艺演出类扩声一级指标设计,见表1。
3扩声系统的设计要点及安装实现
3.1设计要点
该工程的扩声系统定位要求是科学、先进、实用、符合国情并与国际接轨,便于国际、国内大型文艺团体的演出使用。选用的扬声器系统、调音台、系统网络传输、音源、多轨录音系统、效果器、传声器、线材、接插件等等,应充分地考虑到国际、国内的通用性,系统的应用应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并便于互换、维护、保养;系统的信号传输及接口、系统检测、监控、维护要立足于实用,符合大剧场的实际环境和使用要求,系统必须安全可靠,而且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以便和第三方设备沟通。在系统的构建和深化设计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先进性
大剧场扩声系统的先进性主要体现音频信号的数字化、网络化传输、分配与集中控制技术。
系统配置两套独立的控制系统:一套由数字调音台控制,作为固定安装;一套设计为模拟接口和模拟路由,由模拟调音台控制。两套系统分别基于数字光纤传输网络和模拟线路传输,光纤传输网络遍布在大剧场的每一个位置,包括舞台、乐池、声控室、功放室、观众厅、排练厅等等,负责扩声系统的音频信号及其控制信号的传输、分配与转播。调音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选用,方便地将模拟台接人系统中,加入模拟台还可互为备份,也可以共同操作,各自担负不同的功能。
扬声器系统的精确控制声场能力与功率放大器的远程监测技术等,使整个系统既要有灵活的系统控制又要有较好的声场覆盖,在满足现场音质的前提下,充分满足现场扩声声压级、声场不均匀度要求,并避免回授的发生。
(2)安全、可靠性
基于现场演出的实时性特点,要求大剧场扩声系统的主要设备与信号流程充分考虑部件及路由的冗余、安全及自动备份。
整个扩声系统除控制信号外,所有音频线路要求的信号流程均采用了光纤和AES/EBU数字格式连接和传输,以保证整体音频系统信号高质量的要求。整个光纤传输网络的光纤、光纤接口、控制模块、路由器及所有设备的供电器均采用冗余备份或支持热插拔。
在配接扬声器系统时采用功率放大器每一输出通道配接单只扬声器系统的原则。
大剧场的音频设备、连接器件及电源供应设备均满足安全性要求,进口设备均有CE、UL等主要电气安全标准认证,国产设备有3C认证。
(3)通用及可扩展性
配置的各种音频设备在满足系统配置的技术要求下,兼顾通用性,便于系统今后的扩展和扩容。
3.2系统配置和安装
扩声部分主要由扬声器系统、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处理器等构成;信号控制部分主要由调音台和系统处理、网络传输系统、传声器拾音系统、音源、周边系统及多轨现场原始信号记录等构成,如图6所示。
(1)大剧场设置有扩声机房中的主扩调音位、现场调音位、舞台扩声(返送)调音位,既能独立使用也能配合使用,可以满足各种大型节目的现场扩声以及可能的电视转播、录制不同需求。
主扩调音台采用Stagetec Polaris Touch数字调音台,采用台面+NEXUS网络系统。台面采用3个POLARIS拼接而成,6块全触摸屏幕,3组推子模块,48路推子;另外采用由2块全触摸屏幕+16路推子模块组成的Polaris Touch调音台,要用于舞台扩声(返送)调音,也可用于流动和备份调音台。NEXUS系统舞台接口共配置:96路传声器输入,24路线路输出,1块DANTE数字接口卡,2块MADI数字接口卡;NEXUS系统音控室接口共配置:16路线路输入,16路线路输出,8对AES输入,12对AES输出,2块DANTE数字接口卡,1块MADI数字接口卡。
nlc202309090941
流动调音台采用YAMAHA PM5D数字调音台,用于现场调音。
备份调音台采用CADAC s—TYPE模拟调音台,包含:40路传声器输入,8路线路输入,8编组输出、8路VCA、10路辅助输出、8×8矩阵输出。
同时,3台调音台可互为冗余备份及信号交互。为满足模拟调音系统的使用,3个调音位还预留有模拟调音台使用的接口。网络音频接口基站分别设置于舞台上场门的信号交换机房、声控室、舞台扩声(返送)调音位、转播车位。扩声系统的数字调音台与信号传输实现路由的冗余及自动备份。
(2)由于大剧场需实现歌剧、戏剧、会议、音乐、通俗音乐的多种功能,根据当前国内外新建大剧院的使用情况,主扩声系统有主扬声器系统,补声扬声器系统和效果声扬声器组成,如图7、图8、图9所示。所有扬声器系统均采用Kling & Freitag系列产品。舞台内扬声器系统采用固定安装和流动返送相结合的方案。
主扬声器系统分左、中、右三路,分别置于舞台口上方和舞台口左右两侧,三组分别覆盖整个观众席。中央声道采用6只ACCESS T5全频扬声器系统(3只远投、3只近投)和6只ACCESS B10超低频扬声器系统;左、右声道分别采用6只ACCESS T5全频扬声器系统(2只远投、4只近投)、2只ACCESS B5低频扬声器系统、1只ACCESS B10超低频扬声器系统和1只ACCESS T9拉相位全频扬声器系统。
台唇补声扬声器采用5只SONA小扬声器,设置在乐池栏杆内。乐池扬声器采用5只SONA小扬声器。由于耳光室伸出的遮挡,观众席补声采用了6只ACCESS T5 CA 106扬声器系统(左右各3只)。
效果声扬声器共36只CA 1001扬声器,其中池座16只、二层楼座12只、三层楼座8只。天花效果扬声器共3组,每组布置4只CA 1215全频扬声器和1只SWi llSE低频扬声器。
舞台设置8只流动布置的地板返送扬声器系统,需要时可放置在舞台前部。舞台扩声采用8只CA 1515全频扬声器系统,其中6只布置在主舞台(放置在假台口背后的钢架上),2只布置在后舞台。舞台效果声采用8只CA 1215全频扬声器系统。
(3)在舞台上、下场台口分别设置了流动的返送调音台接口、信号接口。
(4)在一层池座观众席设置现场调音位,上下场门也设置调音位。
(5)系统分别设置了观众厅效果声(包含天花效果声扬声器)和舞台效果声扬声器系统,均采用固定安装方式。
(6)系统中设计了一套流动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在舞台两侧设有接口,流动系统可随时接入主扩声系统,也可以作为小剧场及其他流动系统使用。
(7)扩声机房设有监控系统,对功率放大器、扩声通道信号处理器主要设备进行监控,即时了解设备工作状态。
4监控内通系统
大剧场舞台监督、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各工位及技术用房的演出监视摄像、视频分配及显示系统。内部通信及广播系统包括各工位及技术用房的内部通信系统及催场广播系统如图10所示,信号提示灯系统如图11所示。
5测试结果和评价
2015年09月25日,对哈尔滨大剧院进行了现场扩声测试,采用的仪器为:丹麦B&K 7841 DIRAC Room Acoustics Software建声测试分析软件,丹麦B&K2250频谱测量分析仪,德国SENNHEISERMKHS00无线测试传声器(可调指向性),德国SENNHEISERSKP500无线发射系统,德国SENNHEISER EW500无线接收系统,MINIRATOR MR-PRO噪声发声器。测试前经CASELLA CEL-110/1校准器校准。
传输频率特性用电输入法测量,全频带粉红噪声仪信号接入扩声系统,传声增益测试声源与传声器间距为0.5 m。由于观众厅对称,所以只测一半。池座选测9个测点,楼座选测6个测点,共15个测点,部分参量适当减少测点。测点距离地面高度均为1.2 m,测量在中午11:00-13:00时段进行,现场温度20.2℃,相对湿度61.5%。测试结果见表2。
测试结果反映,频率响应方面非常平滑,各个频段电平均衡,还原真实,此系统具有非常大的动态裕量和储备功率。在这个剧场,无论演出流行音乐、摇滚,还是话剧、歌剧,相信使用这套音频系统,对调音师、演员或观众都会是种享受。
【剧场设计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传统戏曲与传统剧场10-03
展示设计设计设计报告12-03
《网络规划与设计》设计方案报告要求10-14
机械设计调研报告12-09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0-25
关于室内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1-08
毕业设计 自行车设计 开题报告12-09
字体设计报告09-29
《数字电路与单片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11-01
设计总监任职报告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