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室免疫规划计划(精选8篇)
1.以镇为单位,各单苗的合格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各医院产科新生儿童卡介苗、乙肝苗接种率98%以上,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90%以上;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基础免疫12月龄合格接种率和A群流脑疫苗基础免疫18月龄、甲肝基础免疫24月龄合格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含麻疹成分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麻风疫苗8月龄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建证率、建卡率达98%以上。
2.以镇为单位,脊髓灰质炎疫苗、含麻疹类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或查漏补种率在95%以上。
3.针对疾病发病率:不发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麻疹发病率降至0.5/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乙脑发病率≤0.3/10万;流脑发病率≤2/10万;白喉发病率≤0.5/10万;百日咳发病率≤5/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1/1000活产儿。
4.全区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至少1/10万;以镇为单位,麻疹监测、AEFI监测指标到达国家方案要求。
5.以镇为单位,儿童预防接种客户端软件使用率达100%,2012年以后出生儿童接种个案信息客户端软件录入率达95%以上,重卡率低于5%。
6.幼儿园、小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90%以上,漏种疫苗补种率达95%以上。
二、工作内容
㈠巩固免疫规划基础性工作,加强免疫规划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
1.提升预防接种服务能力。巩固以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接种率和合格接种率为中心的预防接种服务,健全预防接种卡建立与使用制度,拓宽建卡途径,加强免疫规划系统的网底建设,提高获得医院新出生儿童信息全面性,注重与受种家长的沟通工作,确保接种信息传递渠道畅通。
2.定期开展免疫规划督导。定期开展免疫规划督导和摸底工作,及时发现薄弱单位或薄弱人群,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开展免疫规划评估,并针对影响疫苗接种工作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
3.健全儿童建卡网络。明确村级公共卫生工作人员承担摸底、登记、报告任务,注重与受种家长的沟通工作,完善并落实各村新出生及7岁以下儿童流入、流出等变迁信息报告机制。
4.接种单位对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和计划外出生儿童的疫苗接种都要进行登记,并在接种证上预约下一针次一类疫苗接种时间,完善接种时间提醒制度。
5.接种单位要定期收集儿童流动信息,掌握流动儿童的状态;对迁出儿童,应告知儿童家长及时到迁入地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并在迁出单位内卡做好该儿童管理地注释。
6.做好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一是严格接种信息内卡管理。确保每个乡镇接种门诊有一个以上熟悉信息化的人员,及时下载产科和省级平台儿童信息,规范儿童建卡过程;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核查和删除管理,接种单位应至少每季度对辖区内的预防接种卡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在接种客户端软件里对儿童的“在册情况”进行修改,除重卡外不得删除儿童接种信息卡,对脱漏儿童及时补种,对外出儿童应进行流向注释。二是提高接种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每次儿童接种均需优先记录到信息内卡,做到疫苗用量和信息内卡接种数基本吻合。各接种单位应保证政务外网网络开通,确保接种单位数据接种录入后立即上传。接种单位应充分利用接种门诊日,对前来接种儿童的信息逐项核对准确、补充完整,特别是2012年以后出生儿童的家长手机号码和社会保障卡应及时补充完整,对接种信息应及时录入和上传。各接种单位对新出生儿童接种应使用社保卡进行刷卡,明确本点含社会保障卡使用在内的接种流程。三是加强疫苗接种信息安全管理。各接种点应建立健全疫苗接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免疫规划管理子系统使用人员未经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许可,不得转让或泄漏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未经儿童监护人同意,不得向其他人员提供;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查询预防接种信息资料,应经省卫计委员批准,根据出具的证明材料确定查询范围,并做好查询记录和签字。四是加快短信信息预约接种功能使用,提高短信预约通知的质量。
7.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1)按照《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的要求,指导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工作,做好全区各预防接种门诊及产科接种点的考核验收。
(2)做好一二类疫苗接种告知签字、接种记录要求完整(时间、批号、接种人员签字)、并对漏种儿童进行多形式催种。
8.疫苗和冷链管理
(1)冰箱内温度计放置规范,每日分上、下午两次记录冰箱温度及运转情况;冷链设备运转报告完整。
(2)疫苗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标识清楚;不放置非生物制品物品或过期生物制品。
(3)
一、二类疫苗及注射器出入库规范登记,并每月一查,做到帐苗相符,并与接种人数进行核对,要求接种人次数≥一类疫苗的使用数*每支疫苗人份数∕疫苗损耗系数;
(4)认真做好2014年的12次月需求计划及2015年疫苗年度计划,并及时上报。
(5)每旬认真做好疫苗盘点,并按时上报一类疫苗库存量旬报表,做到数字准确、帐苗相符。
(6)严格控制好疫苗库存量,原则上,镇接种单位库存量不得大于一个月的使用量。
㈡进一步加强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工作,完善查验、补种、复验流程
各接种点要主动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幼托机构、学校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培训和督导工作,指导督促辖区各接种点对无证、漏种的儿童及时给予补证和补种。对存在查验接种证工作不落实的学校和托幼机构,区疾控中心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建议按照相关规定采取行政干预措施。确保做到:
(1)建立并及时更新辖区托幼机构、小学校数、联系人;入托、入学儿童生数等数据资料;
(2)每年6月始对辖区当年入托、入学适龄儿童开展各苗查漏、造册并组织补种;
(3)加强与辖区学校联系,取得支持配合,提高查证/补种率,查验补种率达到90%以上;
(4)汇总收集辖区各校查证报表并按时上报。
(5)加强对私立幼儿园、转学儿童等查验证工作薄弱环节的管理。
㈢做好维持无脊灰、消除麻疹、控制乙肝等重大公共卫生工作,注重疫苗针对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疫情处置效率
1.区疾控中心、各镇卫生院、山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结合4.25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在4月份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根据根据上级安排,适时开展后续性麻风疫苗强化免疫。支持各单位开展大中专入学含麻疹疫苗查验和补种工作。
2.开展脊灰、麻疹等防控有关规划要求和风险评估,定期开展主动搜索,提高监测的敏感性与处置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启用2013版麻疹监测方案,将风疹纳入麻疹监测系统,培训麻疹、脊灰应急处置方案,每例麻疹病例均应严格按处置方案开展查漏补种免疫等处置。
3.各医疗卫生单位应落实乙肝控制措施,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率,同时提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注射10ug或20ug乙肝疫苗,推荐乙肝e抗原阳性或高乙肝病毒DNA母亲分娩的新生儿自费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00IU;落实乙肝监测技术方案,执行2008年乙肝病例分类诊断国标(ws299-2008)。
4.各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按监测方案做好乙脑、流脑、百日咳、白喉疫情监测和处置,落实病例调查、标本采集运送、应急接种、疫点处置、爱国卫生运动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㈣健全异常反应监测、处置机制
1.对疑似异常接种反应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进行诊断、治疗、处置;病例个案调查率达100%,填写《AEFI个案调查表》并及时上报。
2.开展AEFI监测,实行每旬常规报告(包括“零报告”)。
三、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实施免疫规划是政府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服务,是儿童健康的基本保障,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关怀,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同时,实施免疫规划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各单位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切实加强领导,务必抓好落实,层层分解任务和责任。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免疫规划的执行能力。根据任务需求,及时调整和充实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力争各接种单位按每万人口配备1-2名防疫医生配足防疫专业人员。制定培训计划,适时举办业务培训班,做好免疫规划专业人员、接种人员和医疗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1 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降低, 形成学习不积极、态度不认真、“60分万岁”情况, 导致教学工作事倍功半。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考试, 学习方法是“读死书, 死读书”, 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而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需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有能够独立处理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作为任职教育的卫生士官教育, 目的更加明确, 就是形成能力。
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 经常用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白求恩精神”激励学生立志献身祖国, 献身医学事业;不断给学生介绍为医学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介绍利用免疫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案例;介绍学完每一部分内容后应该具备的新能力;尤其是通过任职岗位能力需求的分析, 使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这些思想上的交流与沟通, 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 明白了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如何学好这门课。
2 引导学生热爱所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
如果将课堂教学的本质看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的信息交流, 那么对信息源头的加工处理, 包括教学内容的整合重构、语言表达形式更新改造, 都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让学生爱学易记。
(1) 构建全新且完备的教学内容体系。教材内容更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某一次课的讲授内容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性, 又和其他部分知识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宏观上进行顶层设计时, 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体会和把握, 对知识重新加工整合, 理论内容联系实践, 基础知识联系临床, 科学研究现状联系历史和前沿, 教材前后内容相联系, 构建全新的适合于课堂教学的内容体系。比如在讲授“超敏反应”时, 在免疫学基本理论中, 穿插讲解“超敏反应”的研究历史、蜂毒致人死地的秘密以及某些药物如何在极短时间内引起患者休克死亡等医学知识。这不仅使课程内容更有血有肉,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整体医学知识的视角下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2) 专业语言的再加工。描述科学知识所用的语言都非常严谨而精确, 有时甚至刻板, 而课堂讲授则是用精确的口头语言进行完美的表述。所以教材上的书面用语不适合直接拿来进行口头交流。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准确性的前提下, 可将枯燥的科学知识变成富有幽默感的语言, 变成更容易理解的交流式语言;有时可将十分繁杂难记的内容编成绕口令, 让学生大声练习。这些语言的交流让课堂气氛更活跃,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深刻理解并牢牢记住所学内容[2]。
3 采用师生间信息沟通方式, 将师生用信息联结起来
不同的教学手段体现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思路, 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卫生士官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中, 利用案例式教学和问题探究式教学以及现代教育技术, 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符合建构主义发展模式。
(1) 利用案例式教学, 让学生直面科学难题,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仿真的情境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可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如讲授“抗体”部分时, 先用幻灯片展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 告诉学生现在这类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入院后的检查与治疗措施。之后让学生思考并阐述为什么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得到确诊结果?患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抗体?这些抗体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这类病例的治疗原则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可见案例式教学并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结果, 而是让他们明白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种独立思考使学生体验感增强, 培养了他们不畏艰难的心理素质。
(2) 编制问题网, 将课程逐步推向深入。将知识还原成问题, 将所有问题贯穿连结, 编制成知识体系相关的问题网, 在课堂上渐次抛出, 使课堂教学步步深入,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随着教师的不断提问、引导和讲评而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这一做法并不是满足于简单的提问与回答, 而是从宏观设计的角度, 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贯穿课堂全过程, 增加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促使他们独立思考。需要注意的是, 前面问题的掌握会影响后面问题的解决, 所以讲解后面的问题需适时提及前面的内容。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内容的直观性[3]。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我们从互联网上浩瀚的网络资源中寻找相关素材, 将抽象的免疫学知识变成直观的图片、图表和生动有趣的动画, 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且记忆深刻;将难以理解的内容制作成动画, 让学生观看之后说出这些知识的关键点。这样不仅帮助他们理解了难点内容, 更锻炼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 可将相关知识做成表格式幻灯片, 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填表, 并对填表的准确性和用时情况进行评比。
4 结论
对课堂教学的“三个方面”进行的“六项目”整体教学改革,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以问题为纽带, 联系科学理论与实践, 将师生双方更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改善了学生吸收消化信息的方式, 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 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也得到提高, 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最终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但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 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戎瑞雪, 王蓓, 王晓辉, 等.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改革[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0, 27 (6) :106-108.
[2]马斌.幽默——课堂教学效果的增效剂[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1, 9 (1) :57-58.
【关键词】免疫规划,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R476.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94-01
在行政区域内施行系统化的免疫规划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关于免疫规划工作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常用接种率的评价和接种率调查的评价等[1-2],但这些评价方法都仅限于单项评价,因此,寻找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建立相应的免疫规劃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方法
1.1德尔专家咨询法
通过德尔专家咨询法来建立综合性的免疫规划指标体系,该方法的核心内容是以匿名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并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先将所需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同一层次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并给出判断结果)参与评价的各项指标的权重。
1.2实施步骤
首先在充分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咨询指标草案》,主要内容包括人员管理、疫苗对于传染病的发病率等。草案确定后联系专家(可寻求免疫规划所人员、疾控中心人员及学校卫生管理教授等),建立咨询帮助小组并开展咨询活动:咨询专家首先评价《咨询指标草案》中各项一级指标的代表性,并给以差、中、好三个等级的评价,最后请专家提出修改建议。再请专家对各项一级指标的项目进行比较并打分,根据专家的评分结果计算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的权重结果。
2结果
《咨询指标草案》共包括了预防接种的开展情况、免疫规划基础工作指标、免疫规划的财政投入及保障工作、医保覆盖情况和免疫规划工作效果指标在内的五个一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23、18、24、25、12,权重总和为100,具体评价结果如下表1:
3讨论
目前在免疫规划工作中最常用的质量评价方法有接种率的评价和接种率调查的评价等,但这些评价方法都只包括了免疫工作中的很少工作指标甚至只是单项指标,不能系统的反馈出免疫规划工作的质量[3]。而在本研究中使用了德尔专家咨询法建立免疫规划工作的指标体系,能够集思广益,综合各个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实用的、具有较强代表力的综合性免疫规划体系和评价方法。德尔专家咨询法采用匿名咨询的形式,同时消除了个人权威、资历和口才等方面的因素对回答问题的干扰,将参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个人推理有机的联系起来,通过对各项指标的量化表达出逻辑性。
本研究考虑到文章的实际意义,只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制定了五个一级指标和二十个二级指标,以期为其他地区建立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的方法与免疫规划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另外,考虑到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各地的具体情况,还可建立三级指标,进一步细化免疫规划工作,亦可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以满足的实际的需要。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建立的免疫规划指标体系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例如可以通过加强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抗体水平等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4]。
参考文献
[1] 张正东,刘萍,张斌等.德尔菲法探讨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评价指标体系[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1):4118-4120.DOI:10.3969/j.issn.1003-8507.2008.21.004.
[2]王青,王伟军.重庆市2008年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综合审评情况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8):2856-2858.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1.28.019.
[3]梁晓峰.实现无脊髓灰质炎后中国免疫规划工作现况分析--为《中国计划免疫》杂志创刊10周年所作[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5):333-338.
2012年7月份免疫规划整改工作方案 由于我乡的计免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山区、贫困地区、城乡结合部受地域、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免疫接种工作难以全面落实,有针对性地开展查漏补种活动是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消除免疫空白地区和薄弱环节,有效控制免疫规划,也是高质量完成计免工作的重要措施。根据《全州县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监测综合评估方案》及《全州县计划免疫查漏补种工作方案》的要求,针对我乡计划免疫所存在的问题,特制订《2012年定东乡计划免疫整改工作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罗秀锦(定东乡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罗冬梅(定东乡卫生院防保组长)
成员:申济荣(定东乡卫生院院长助理)
赵宏图(定东乡卫生院会计)
罗平(定东乡卫生院医师)
唐艳(定东乡卫生院护师)
(二)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及分片责任
组长:罗秀锦(定东乡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罗冬梅(定东乡卫生院防保组长)
成员:申济荣(定东乡卫生院院长助理)
赵宏图(定东乡卫生院会计)
罗平(定东乡卫生院医师)
唐艳(定东乡卫生院护师)
通过今年贵定县疾控中心有关人员对我院进行了第二季度考核和免疫规划工作督导。通过考核和督导,发现我乡卫生院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门诊:
1、防保组对村医管理不到位,没有严格要求工作程序。
2、对村医培训不到位,下村进行工作指导力度不够。
3、未使用新表格,免归目标儿童表格信息不完善(儿童分类及接种情况填写不完整)
4、运转报表归档整理混乱,免归接种报表与免归完成情况记录针剂次数不吻合。
5、疫苗未及时下账,与库存数不吻合,过期疫苗未及时清理。
6、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专干人员钻研学习不够,整理收集资料不健全。
(二)村级:
1、我镇辖区内人口资料及免疫规划基础资料不完整。
2、我镇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与培训不到位,部分乡村医生对扩免后的接种程序不清楚,出现提前接种,超龄接种,重复接种,接种时间间隔错误等现象。
3、流动儿童的管理仍是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
4、我乡应种目标儿童摸底登记率、建卡、建证率未达到100%。
5、村医整体结构参差不齐,村医年龄较大,接受能力慢,业务知识缺乏。
二、整改措施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整改工作放在当前首要任务来抓
1、摸清计划免疫系统人口资料。包括分性别人口数、分年龄人口数、7岁以下各年龄组人口资料、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中学、外来人口资料、外来人口儿童资料以及年出生数、出生率、死亡数。
2、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知识的培训与宣传,特别是新增疫苗的种类、免疫程序、接种计量。途径及各类疫苗的禁忌症;制定预防接种反应应急,熟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与处理。
3、进一步规范与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按照流动儿童管理方案的要求,村卫生室应做好本地外出儿童管理工作,掌握儿童外出,返回时间、及时转卡、查漏补种,及时记录外地接种情况;主动搜索适龄流入儿童、及时登记建卡,实施单独管理(设立流动儿童免疫卡)并及时接种。
4、加强村卫生室人员的每月不少于10天下乡进行指导和督导村级工作。督导内容包括:本月接种儿童的真实性,流进和流出儿童的登记接种记录和报告的真实性,儿童建卡和建证。
5、使用新表格,完善免归目标儿童表格信息(完整填写儿童分类及接种情况)
6、运转报表重新整理归档,免规接种报表与免规完成情况记录针剂次数相吻合。
7、疫苗及时下账,库存数吻合,过期疫苗要及时清理。
8、在一周内完成资料的规范管理和资料的完善工作。防保科在2012年严格按照《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规范》要求抓好辖区内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规范操作,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素质,力争在2012年下一季度计划免疫工作上,有新的起色。
三、工作建议:
1、建议上级业务部门每季度组织全县乡镇卫生免规专干进行相关业务技术的培训,提高知识技术水平。
2、建议上级业务部门每季度抽出一定时间到乡镇进行相关工作督导,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定东乡卫生院
2.凡属计免相应传染病(疑似)均应报告,并应进行个案调査和随访。
3.做好本社区内儿童的建卡、建证及登记工作。常住户口儿童卡,证本符合率、正确率、完整率为100%。
4.为保证接种的覆盖率和及时率,须及时准确掌握本社区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中的接种对象的变动情况。
5.正确掌握接种禁忌症,严格按无菌操作常规进行接种,保证计划免疫工作质量,预防医源性感染。
6.认真做好各种疫苗和生物制品的预算,按计划领发各种疫苗,做到账物相符。
7.为保证疫苗的质量,按不同菌苗的冷链要求,科学管理各种疫苗,确保疫苗的效价。
8.预防接种各项记录,必须填写完整,不得缺项,不得任意涂改。
9.正确使用、保养冷链设备和接种器材。
10.配合市区疾控中心做好疫苗效果的监测工作。
抽样调查总结
为了解我镇2011年计划免疫接种率情况及存在问题,我院防保组于2011年11月1日对我镇1-6岁儿童进行了一次计划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以1-6岁儿童作为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对象,抽取了龙兴、木界村共29个儿童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根据被调查儿童的卡疤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的29个儿童中,上卡29人,上卡率100%,卡介苗接种率100%,卡疤数29人,卡疤率100%,糖丸服第一、二、三次均为29人、接种率为100%,百白破第一、二、三次均为29人、第四针为29人,接种率为100%,麻疹初种29人、加强为29人,接种率为100%,乙肝接种29人,接种率为100%,五苗覆盖率为100%,五苗全程接种率为100%,全程合格接种29人,全程合格接种率为100%,流脑A群第一针为29人、第二针为28人,乙脑第一针为29人、甲肝为29人,调查结果较为满意。在这次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家长不知道计免五苗是哪五苗,不知道是什么疫苗预防什么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接种什么疫苗,更不知道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程序,只是部份家长按照防保人员预约的时间进行预防接种,有一部分家长对接种禁忌症不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要加强计划免疫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计划免疫意识,进一步把我镇的计免工作做好。
社区卫生院防保组
一、认真备课, 因材因人施教
备课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变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 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化”, 是教师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处理的一次重新“编码”的过程。
1. 备教材。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 卫生部、教育部于2006年3月调整并成立了第二届卫生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范围和组成人员。第二届卫生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和组织了全国百余家中等卫生学校, 编写了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编写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 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符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生源的特点和就业的需求, 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全书共有10章, 按36学时编写。第1—2章为微生物概述、细菌概述;第3—4章为免疫学基础;第5—8章为医学病原微生物学;第9—10章为人体寄生虫学。学时少、内容多, 如何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 并使其听懂、听会, 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研究教学大纲, 对每章的内容吃深、吃透, 并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做出取舍、简化、补充, 再根据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周密的分析、编排, 然后再系统、有侧重地传授给学生, 这样就能形成自己的讲授体系, 讲课时才能运用自如, 取舍得当, 重点、难点选得准, 讲得透。
2. 备学生。
“备学生”就是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 因材因人施教, 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提出要求, 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要全面了解学生, 了解所教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知识缺陷、智力状况、接受能力等。
(1) 要充分了解学生。教师在确定难点时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 更要考虑什么样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 从中找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教师要想教会学生, 必须先了解学生, 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2) 要认真分析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因地制宜,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我们目前所接触的学生, 一般来讲学习基础较差,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 在课前备课时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 从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愿望和热情出发, 确定每堂课的讲解进度和难度,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并实施。
(3) 要关心、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关心、关注学生是教学的灵魂, 只有关心、关注他们, 教学才显得有意义。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 包括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社会经验、情感体验、成长体验、能力发展、个性差异等。
二、调整内容, 灵活运用教法
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体积微小、内容琐碎, 免疫学内容繁杂、概念抽象, 加之繁多的英文缩写, 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难懂难记。同时中职生的基础较差,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讲授容易给学生带来抽象、零散的感觉, 历来是医学知识中不易系统讲解的内容。此外, 由于该课程的讲授安排与临床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有一段距离, 学生尚未接触过临床问题, 无法切身体会本课程与临床的关系、与他们将来工作的联系, 从而难以引起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 要想在短短的36个学时内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改革。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剔除一些陈旧的、过时的教学内容, 及时补充新知识、新内容, 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体系。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改革:
1. 微生物学。
病原生物中细菌、病毒的种类繁多, 如果不系统归纳, 不注重相互间的联系, 按书本顺序授课, 一个细菌一个病毒地介绍, 显得零散、单调、乏味, 不易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如何设计一条最简捷又利于学生理解和思考的途径呢?笔者参照教材, 依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进行分类安排教学, 将微生物分成经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等几类微生物, 这样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各类微生物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在对比中掌握各类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 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按照细菌致病的过程, 把教材的内容划分为传染源、侵入途径、致病物质、致病过程、防治5个小段分开讲, 讲致病过程略讲其临床症状, 这部分内容在后面的临床课中会有详细的介绍, 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资源, 突出讲解致病物质, 再结合微生物实验讲授。
2. 免疫学。
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的相互结合, 成为生命科学与医学实践的前沿学科, 近年来进展迅速, 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分子免疫学的发展, 其科研和应用前景广阔。在教学中重点介绍一些免疫学基本概念, 如抗原、抗体、补体、免疫系统等。这些概念虽然简单, 但却是现代免疫学的基石;精讲与临床密切联系的内容, 有利于学生尽早熟悉临床;突出病理性免疫, 包括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等内容, 让学生通过病例分析讨论, 理解免疫病理的机制;免疫学防治、免疫学检测, 突出“新”字, 删除如沉淀反应等临床早已摒弃的内容, 重点介绍快速灵敏的免疫标记标本。
3.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一直循着“老师讲、学生听、复习、考试”这种刻板、枯燥、闭锁的平面教学模式。学生只能按照约定俗成的格式, 被动地在课堂上接受教师讲稿中的内容。改善教学条件, 以多媒体教学替代过去粉笔加挂图的传统教学手段, 声形并茂的特点和生动形象的画面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寄生虫病的感染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生产方式以及自然界的生物媒介等密切相关, 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社会医学联系紧密, 因此人体寄生虫学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要重视实践教学, 使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临床医学等紧密结合, 将课堂理论教学贯穿于实践教学活动中, 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知识中, 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中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 从而提升学生的总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活学活用, 开拓学生视野
书本上的内容多是一些经典的内容, 而且教材的出版周期较长, 不能及时反映学科研究和发展的一些新成果和新进展, 也难以体现现实中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最新状况。近年来,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新的病原微生物不断出现, 很多公共卫生事件都与本学科有紧密联系, 这些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工作非常有用, 因此教师应该对现在流行的传染病, 如艾滋病、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进行系统介绍, 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与当前医学临床发展相符合, 开拓学生的视野, 使教学更加生动, 更加贴近生活。比如, 现在较流行的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2008年的手足口病已被列为法定丙类传染疾病, 在教授肠道病毒时就添加这部分内容, 向学生介绍其病原学特征、流行概况、临床表现、防治原则, 教学效果明显。2009年, 甲型H1N1流感疫情来势迅猛, 又恰逢学生开学, 在全校范围开展专题讲座, 从流感历史、流感在我国的现状、病原学特征、流行趋势、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预防原则等多方面, 告诉学生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从而避免学生产生恐慌情绪,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改革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 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 着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吕瑞芳.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叶峥嵘, 张宏方, 环诚.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
1乙型脑炎疫苗 该疫苗为灭活疫苗,安全有效,人群保护率可达76%~90%,应于乙脑流行期(每年6~8月)前1~2月注射,对象为6个月~12岁儿童,注射2~3周后产生抗体,保护期1年,第一年皮下注射2次,间隔7~10日。用量:6个月~1岁每次0.25毫升,1~6岁每次0.5毫升,7~12岁每次1毫升。
2甲型肝炎疫苗,为灭活疫苗,儿童及青少年为甲型肝炎易感人群,1~18岁每次用量0.5毫升肌内注射,半年后可作强化注射1次,接种后15~30日产生特异性抗体,至少保护20年。
3水痘疫苗 水痘在儿童中传播性极强,又与成人所患的带状疱疹同属一种病毒引起,预防接种用的为活疫苗。对象为1~12岁儿童,用量为0.5毫升皮下注射,仅用1次,安全有效,保护时间为10年以上或终身。
4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接种后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风疹,此三病均为儿童期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而麻疹近年来有病发率增高的趋势。另据调查显示,若妊娠女性怀孕早期感染风疹可导致早产、死胎或胎儿畸形,而我国育龄妇女风疹易感者的比例近年明显加大。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季节中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也时有爆发。该疫苗为病毒活疫苗,既可作为婴儿初次接种,也适用较大儿童及青少年的加强,用量为0.5毫升皮下注射,保护时间15年以上。
5流行性脑膜炎疫苗 为死菌苗,仅供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之用,对象为6个月~15岁儿童,初免年龄从6个月开始,3岁以下接种2次,每次用量0.2毫升,皮下注射,间隔为3个月,接种应在本地流行(即冬春季)前进行,3岁以上仅用1针,每3年复种1次,保护期为2年。
6流行性感冒疫苗疫苗为三价裂解灭活疫苗,可预防流行性感冒中的甲1、甲3及乙型,皮下注射,1~6岁每次用量0.25毫升,共用2次,间隔为1个月,6岁以上只注射1次,用量为0.5毫升,在每年的9~10月份进行,保护时间为半年至1年。
7肺炎球菌菌苗 预防肺炎球菌所致的各型肺炎,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人群,接种后均能获得极好的抗体反应,安全性好,只需注射1次,用量为0.5毫升。三角肌注射,保护时间为5年。
8流感嗜血杆菌菌苗 预防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等,适用于2个月至5岁的儿童,6个月以前的婴儿每次0.5毫升,初种3针,间隔1~2个月,6~12月龄婴儿初种2针,间隔1~2个月,1~5岁只需接种1次。安全有效,保护时间为终身。
以上各种疫亩已经卫生部批准使用,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给孩子接种,使用前需对拟接种者确定无接种禁忌证如发热、活动性肺结核、过敏性体质、心、肝、肾疾病,既往有无神经系统疾病等。接种后应加强观察,注意有无全身反应如发热、头痛、倦怠、皮疹或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一般情况下应在2~3日内自行消失,无需处理,重的需休息及对症处理。
【卫生室免疫规划计划】推荐阅读:
乡镇卫生院计划免疫工作总结07-23
镇卫生院计划免疫自查自纠工作报告07-20
周计划卫生11-01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06-12
一年级卫生工作计划06-24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计划07-20
卫生院健康扶贫计划07-28
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学校计划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