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与资金管理(通用7篇)
管控专家阿德里安·卡德伯里爵士 : “公司的失败都是由其管控的失败而引起的”!
一.前言
管控的中心问题: 如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集团公司管控系统,没有管控系统,集团就谈不上什么真正的管理!
集中管理 协同商务。事权可以分散 财权必须集中。
1.集团财务管控的内容有哪些?
全面预算管理; 集中资金管理; 财务核算管理; 投资管理; 税务筹划管理; 财务管控系统的规划。
2.集团财务管控的趋势?
财务要从传统的业务处理模式转入到财务管理及分析;
集中的资金管控,包括:核算集中、大额支付集中及核算控制集中; 全面预算管理; 集中的财务核算;
集团财务内容从交易业务处理为主转变到以决策支持为主;
全面、完整的集团财务管控规范,有配套的风险内控系统确保规范落地。
二.集团财务核算
集团集中核算解决方案:构建集中的会计核算平台,贯彻和执行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规范基础数据,实现会计核算集中应用。
1.集团财务核算的关注点?
1)建立信息一致、可比的会计核算体系统; 2)从机制上保障整个集团内控制度的贯彻执行; 3)解决集团企业成员之间内部对账难的问题 ; 4)解决企业面向不同报告要求的多核算账簿问题 ; 5)财务实时反映和监督业务,实现网上报销 ; 6)实时掌控全集团的资产分布、变动情况 ; 7)帮助企业适配新会计准则; 8)构建及时准确的集团报表体系。
2.集团财务核算关键应用(集团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财务核算管控)?
实现财务数据集中,加强财务信息监管力度可比性(固化财务制度和政策的执行体系,实现向管理职能的转与);
平台化系统架构,满足个性化核算流程需求展现分析(通过报表系统,实现数据实时加工与处理,建立财务分析系统);
内部交易协同处理,最大程度消除重复工作多账簿。三.集团资金管理
1.集团企业资金管理问题:
1)建立资金监控系统,掌握成员单位资金流量、流向和存量; 2)加强资金结算管理,挖掘集团沉淀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3)对成员单位的资金流动进行统筹规划,平衡资金需求 ; 4)有效减少企业内部交易产生的不必要的资金流动 ; 5)有效防止下属企业资金的体外循环 ; 6)有效利用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2.集团资金管理目标:
1)集中监控,实时掌握:通过对资金过程化管理实时掌握资金流量和流向; 2)集中信贷,统筹调剂:集中信贷管理,扩大融资规模,统筹内部调剂;
3)集中计划,事中控制:资金使用有序化,防止盲目投资,防范资金风险;
4)集中理财,降低费用:降低资金沉淀,杜绝存贷双高的存在,降低财务费用。
3.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的基本原则:
集中有道原则、时机性原则、协同性原则、权变性原则、求利性原则、分类管理原则。
4.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方式(集团财务资金集中管控的种类):
统收统支方式:企业的一切现金收付活动都集中在集团公司的财务部门,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不单独设立账户,一切现金支出都通过财务部门付出,现金收支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在经营者或经营者授权的代表手中。
拨付备用金方式:企业按照一定的期限统拨给所属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一定数额的现金,备其使用。等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现金支出后,持有关凭证到企业财务部报销以补足备用金。
设立结算中心方式:结算中心通常是由企业集团内部设立的,办理内部各成员或分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它通常设立于财务部门内,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
设立内部银行方式:内部银行是将社会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进行企业或集团内部日常的往来结算和资金调拨、运筹。
设立财务公司方式:财务公司是一种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我国的财务公司大多是在集团公司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由人民银行批准,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而设立的,所以,它还担负着集团公司的理财任务。
5.资金集中管理资金结算应用模式(集团企业怎么样才能做到最有效的资金管控):
采用适合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集团公司的资金使用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可以监控集团公司和下属子公司的资金状况,防止发生支付危机,资金周转不畅,保持资金良好的流动性,有利于集团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无论什么集团公司都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资金管理模式。同时,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自身发展不断变化,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不断变化,采用不同的资金管理模式。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必须依据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企业资金管理模式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保证;
资金管理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是资金管理中突出的问题,集权程度过高,不利于发挥下属公司的积极性,在资金上过分依赖集团公司,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缺乏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集权程度过低,造成资金分散、资金使用率降低、沉淀资金增加、资金使用成本上升等问题。因此,任何集团公司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资金管理的集权程度,使集团公司的资金聚而不死、分而不散、高效有序、动态平衡;
只要使自身的资金管理达到均衡和高效,就是最优的管理模式。
6.集团财务资金管控的趋势 – 集中集中管理有助于提高效益,节省财务费用。
7.资金集中管理的应用价值:
实时了解资金流的整个动态情况,风险得到监督和控制; 集中利用资金,减少贷款利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增强集团融资能力;
业务流程得到优化,各系统协同更加有效; 促进了商业银行对集团服务的改善;
规范资金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四.集团预算管理
1.集团财务预算管控的内容有哪些? 1)预算目标设定及管理; 2)预算指标体系; 3)预算编制流程及管理; 4)预算执行监督; 5)预算考核评价管理;
6)预算管理组织设置及职责划分; 7)预算样表体系; 8)预算调整流程及管理; 9)预算分析管理。
2.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 1)帮助集团企业有效落实战略目标 ; 2)帮助集团企业快速有效的编制预算;
3)使预算在集团企业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4)有效支撑集团企业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 5)构建与全面预算管理相匹配的财务业务系统。
3.预算管理体系的管理重点:
1)预算体系建设; 2)预算执行控制; 3)预算分析考评。4.预算管理流程: 1)预算目标下达; 2)预算编制; 3)汇总审批预算; 4)预算执行与财务核算; 5)预算分析调整; 6)预算考核评价。
5.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6.全面预算的全过程管理:
7.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四要素:
8.指标分解:
值得思考的问题:
1.预算管控是财务的事情吗? 不是的,2.集团企业的CFO怎么样才能做到最有效的预算管控? 见3及6 五.全面绩效管理
1.集团财务管控的财务分析的目的?
通过财务及营运的分析、监控,及时、动态、全面的衡量、管理企业绩效,从而驱动企业营运。
公司的价值是由经营业绩决定的,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环境中:
企业高层管理者需要快速、准确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时调整战略,以确保企业获得成功;
中层管理者:必须具备快速、灵活了解业务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能力,以提升企业战略的执行力;
基层管理者、业务人员:则需要具备高效、正确处理各种业务的能力。
为此,企业需要对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管理,即:企业绩效管理(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t,BPM),从而驱动企业营运,提升企业价值。
2.集团企业决策现状与困难:
3.企业深感困惑的是绩效管理容易流于形式
企业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是基于数据的分析评价,反馈于决策并进行及时修正。其目的是让各级决策者、管理者从繁琐的分析数据组织和整理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具价值的分析决策和分析模型的实践与创新中去,从而提升企业营运效率和经营绩效。
目前,中国企业在企业绩效管理领域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对绩效管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人力资源考核层面,主要是对企业部门和个人的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考核;
各业务板块、业务部门的绩效分析相互独立,难于找出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无法致力于提升企业的整体营运效率;
数据过于分散,没有经过有机整理、整合,导致的分析或决策过于专注细节,缺少宏观的认识与理解;
分析方法一般是指标的统计分析,维度单一,分析结果流于形式,对企业战略、营运的参考价值不大;
分析工作繁杂,分析的时效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等受分析人员主观影响大,不确定性风险加剧,分析结果主要依赖于公司个别分析人员的专业水平;
缺乏信息系统的支撑,一方面,数据往往局限于财务数据,无法和业务数据、外部数据有效集成,影响绩效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分析周期长,分析结果滞后,不能对企业决策、营运做出有效支持;
企业长期积累的历史信息缺乏有效利用,没有给企业带来应有的价值;
对企业未来发展、经营策略调整无法从数据、从模型的角度予以明确的预测模拟。
缺乏:
1)有效组织的数据(以人、部门的KPI考核,各业务板块相互独立,粗细无联系);
2)高效的数据分析模型; 3)灵活的数据展现。
4.企业绩效管理解决方案
用友倡导的企业绩效管理(BPM)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战略与营运高效联结,将企业绩效管理贯穿于战略执行和日常经营的循环中。
用友基于多年ERP与绩效管理的成功实施经验,依托先进的数据仓库2.0设计模式与商业智能技术,从企业绩效管理发展规划、体系建设、物理架构、安全可行性多方面给予综合考虑,设计了一套安全的、深入的、端到端的企业绩效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预制数据抽取集结区:STG(集结区)设置,可以面向更多业务源系统,使数据存储模型更具广泛适用性。
预制安全的数据存储结构:ODS(暂存区)、DW(数据仓库)可物理分开的设计,既确保了对企业分析需求的支撑、模型的通用性,同时最大限度的确保企业数据信息安全。
系统、深入的分析模型体系设计:从标准企业绩效管理、行业化企业绩效管理、企业个性化绩效管理三个层次描绘企业绩效管理的建设过程与管理诉求,并予以专业的解答。
a.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体现,也是职工福利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可以衡量和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找出企业盈利的关键驱动因素;结合动态监控、因素分析等手段,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企业收益水平。
包括: 收入分析及其趋势预测; 成本费用分析及其趋势预测; 利润分析及其趋势预测; 盈利综合能力分析。
以利润变化原因分析为例:
1)分析企业的利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分析企业的利润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分析每一个影响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4)综合前面三个方面的分析,找出企业盈利的关键驱动点,帮助管理者改进生产经营、销售、成本控制等营运策略。
b.资金状况分析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它是否得到有效监控和管理,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资金状况分析是对企业的资金来源与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测定资金来源、用途趋向,以保证企业资金成本最低,资金利用效益最高以及资金在数量、时间和局部分布上保持平衡与协调。
包括:
资金构成分析; 资金成本分析; 资金偿债能力分析; 资金协调性分析; 资金获利能力分析。
以资金协调能力分析为例:
企业的资金协调分为静态协调和动态协调,静态的协调是指企业资金在各个业务局部的分配、利用合理协调;动态的协调是指企业资金来源与占用在数量和时间上保持平衡与协调。……
本分析支持用户进行日期、会计主体的切换,通过直观、高亮与红绿灯的方式展现企业当前资金协调状况。
c.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静态的讲,是指企业用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动态的讲,是指企业用资产和经营过程创造的收益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现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分析,一般都是静态的考核企业用资产清偿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能力,主要围绕资产和负债的关系建立一系列指标来进行分析,常用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现金债务比等。这种分析方法下,企业面临着几个实际问题: 1)指标的合理值是多少?
2)企业生产经营创造的收益对偿债能力的影响如何度量?
3)企业如果提高了资产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对偿债能力有什么影响?
为此,用友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不仅仅从资产和负债的关系出发,还综合考虑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了更加全面、准确的分析和预测,分析内容包括:
企业负债情况分析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基于企业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的偿债能力测算 企业未来偿债能力预测
以未来偿债能力预测为例:
企业实际的可以用来清偿债务的资产不仅包括其立即变现的资产,还包括生产经营活动创造的收益,企业在未来的经营会面临多种情况,每种情况下企业清偿债务的能力如何?
企业维持目前生产经营状态的情况下,未来偿债能力预测; 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情况下,未来偿债能力预测; 企业提高资产营运能力的情况下,未来偿债能力预测。d.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主要是对不同性质资产的管理、营运能力进行分析。
包括:
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效果分析; 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以流动资产周转加快效果分析为例:
流动资产周转加快、一方面可使企业一定的产出所需要流动资产减少;另一方面可使企业一定的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增加,通过模型模拟可以预测出企业流动资产周转在不同程度的变化下,分别节约的资金和增加的收入。可以通过历史查询、会计主体间的切换,清晰的看到:加快流动资产周转节约的资金、加快流动资产周转增加的收入。
e.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的发展能力,也称企业的成长性,它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我们以价值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思路,全面分析企业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因素分析的手段评价各个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对企业的成长性做出分析评价。包括:
企业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成长性分析。
以企业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为例:
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企业盈利能力、资产利用效率、投融资政策、股利分配政策等;企业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分析,采用连环替代的因素分析法,帮助企业找出企业成长的关键驱动点及其影响程度。
f.综合绩效分析
综合绩效分析是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考核、分析并得出明确结论,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
包括:
综合绩效分析评价体系;
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的综合绩效分析体系; 杜邦分析;
EVA经济价值分析; Z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平衡记分卡。
以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的综合绩效分析模型为例:
以评价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比率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权益收益率来加于综合反映。
和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相比,它区分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分别考核两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从而判断企业的经营政策、财务政策、融资政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程度。
g.预警
预警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控。首先,以企业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对企业过快增长的成本费用和负债,过快下降的收入和利润进行预警;其次,结合数学模型模拟分析手段,对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是否发生亏损、是否有财务破产危机等进行分析预测。包括:
过快增长预警;
过快下降预警; 亏损预警; 财务风险预警。以亏损预警为例:
企业的未来会出现多种情况,在每种情况下企业的盈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否存在亏损的危机?
企业维持目前经营水平条件下的亏损预警; 企业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条件下的亏损预警; 企业成本费用水平发生变化条件下的亏损预警。
h.责任中心综合绩效
责任中心综合绩效分析是指对企业责任中心的收入完成情况、成本费用控制情况及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借助指标体系的搭建对责任中心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进行综合的分析,对各个责任中心预算、经营战略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以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为例: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围绕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财务绩效指标体系以及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企业管理绩效指标体系,通过加权打分的方式直观展现企业的综合绩效。
i.报表分析
报表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管理报表为主要依据,采用对比分析、构成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状况、管理活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管理水平的准确认识。
包括:
会计报表分析 ; 合并报表分析 ; 管理报表分析 ; 报表异常预警。
首先, 充分认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性。预算执行管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例行节约反对浪费, 严格按照有关经费开支标准审核支付, 强制推行公务卡结算管理, 规范财务收支行为,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推进预决算公开。其次, 建立部门责任制度,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财务部门内部预算管理、国库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职能机构, 应加强协调, 明晰职责, 保证预算执行在财务内部运行顺畅。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 监督指导下属单位规范执行预算, 加强预算执行分析, 及时、准确、全面地向财务部门反馈执行情况和有关问题, 与财务部门共同做好预算执行工作。
二、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一项自下而上的系统工程, 应坚持注重效益, 实事求是, 明确权责, 分享实施的原则。财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前提, 是确保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预算编制水平直接影响预算执行的结果, 因此, 必须充分调动员工参加预算编制的积极性, 把预算编制提到一个应有的高度, 增强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准确性, 加强预算编报规程管理, 严格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 进一步推进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实行定员定额管理, 项目支出实行项目库管理, 细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 建立结余资金与预算安排衔接制, 加强结余资金管理, 完善预算拨款结余管理方式, 加快预算执行管理进度, 夯实预算执行基础。
三、健全预算执行管理运行机制, 严格预算执行管理
首先,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 财政部门不再根据预算数以实拨资金的方式直接将财政资金下拨到各预算单位, 而是将所有财政资金都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向基层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按照本年度用款计划拨付用款额度。可见, 预算编制的细化程度直接影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加强财政资金银行账户管理有利于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 提高财政资金活动的透明度, 保证预算资金按规定使用。其次, 加强用款计划管理。因为用款计划是财政资金流量控制和支付管理的重要依据, 每月将密切关注各类预算拨款的执行进度情况, 适时对相关经费的支出进行提醒、督促, 坚持先预算后办事的原则, 有序推进预算执行。最后, 应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
四、加强预算执行分析, 强化决算管理
建立预算执行定期分析制度, 对所有的收入和支出, 必须按照编制好的预算项目进行, 对预算执行进度实行通报制度, 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 严格按支出项目和进度拨付资金, 严禁随意调整和变更预算, 坚持先预算后办事的原则, 如遇紧急特殊事项, 严格按预算调整程序执行;建立支出统计报告制度, 开展统计分析工作, 及时掌握预算资金支出走势。着力提高决算分析水平, 注重预决算的对比分析, 通过决算对应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验和反馈。
五、树立绩效管理理念, 建立全面完善的预算管理考核评价机制
首先, 应把预算考核与期终总结相关的业绩评价奖励体系相结合, 没有以预算为基础的考核, 预算就会流于形式, 失去控制力。在预算执行中, 牢固树立“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花钱必问效, 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不仅要注重资金的拨付, 而且要关注资金使用的实际效果, 重视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 努力达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其次, 建立绩效考评制度, 推进绩效考评工作。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 贯穿于预算执行全过程, 通过强化资金运行的控制, 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对弹性支出的刚性约束, 来实现事前监督, 事中检查和事后问责的目的, 积极推进绩效评价制度, 增强资金使用的“产出比”意识, 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安全、有效使用。加强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 确保预期绩效目标实现, 不断增强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完善对预算执行的考核与监督。
总之, 通过加强预算资金管理, 帮助单位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从而使财务管理水平及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蕾.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J].中国外资, 2011, (04) .
[2]殷典平, 林涛.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创新工作[J].现代商业, 2008, (27) .
摘 要 作為政治敏感、风险高、收益高的房地产行业,资金预算是极为关键的工作。在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的环境下,房地产企业要向取得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对企业资金进行有效地预算管理,分析资金的来源、测算资金成本、筹划资金,加强企业的财务控制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最终达到定量化的筹划资金、费用,为企业创造利润的目的。本文就房地产企业资金预算中的财务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筹划资金 财务控制
在所有行业中,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竞争压力大的特殊行业,这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特色性。总结起来就是,高收益、高风险、资金投入多、项目建设周期长,而且竞争形势激烈。所以,任何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在投资前都会对资金进行预算管理。对所投资项目的成本经费进行准确的预算估计,达到“小投资,大回报”的理想经济效益。对资金预算管理中的财务进行控制和管理,让企业投资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够持续地生存和发展。
一、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
和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性。第一,房地产企业利润表所体现的利润与实际所得利润的现金流动差异较大。地产开发商一般采取资金预算的方式。预算出的现金流动并不可以直接确定为收入,还要等到开发商竣工验货办理手续后才能确定。同时,又因项目开发周期与会计核算周期的不一致等原因,也会导致利润表上的资金流动和实际的资金流动之间的差距。第二,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居民的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房地产项目的成本和销售 。所以房地产企业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大[1]。
二、资金预算管理中财务控制的重要性
作为财务房地产企业一个重要环节的资金预算管理有着其重要的存在意义。它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维系整个房地产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资金预算管理中财务控制和估算,可以对整个企业的大部分资金流动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并能够正确的把握资金的使用情况,再开展一定的措施,进行资金的控制,更加利于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同时,资金预算管理中对财务的控制也是保证资金能发挥效益创造利润的方式。保证企业在面临资金危机的时候,能够积极有效地采取措施解决。所以,合理、科学的规划和使用企业资金,优化配置企业资金,是节约企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以及减少财务风险的保障。
三、地产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不能全面的认识预算管理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中,部分的地产企业认识到了财务预算的重要意义,但是却不能更好地安排和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财务预算管理是对整个企业中各个部门的所有资金的优化配置和控制,使得企业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行事,从而实现企业的创利和发展目标。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未来计划进行事先的战略部署,只是单一的强调财务部门的预算能力,忽视预算的管理能力和预算管理机构的完善。因此,要把财务预算管理当作一种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手段来看[2]。
2.预算管理的效率不高,执行不能准确到位
财务部在资金预算管理中,各个部门不能积极有效的配合。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和市场有效地接轨,忽视市场调研与预测,忽视对市场的环境分析,缺乏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弹性。导致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差,预算编制的效率不高。在因为预算管理中,重编制、轻执行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预算编制的执行结果,预算的执行无助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使得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3.财务预算管理没有很好地保障
虽然,近几年的房地产的发展推动了财务预算管理,就整体而言,预算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事实上,在部分环节中并没有参与到预算中的现象。企业的全体员工只是在形式上参与了资金预算管理,实际上只有部分员工真正参与其中。因此,财务预算管理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去很好地保障实施。整个预算管理过程并没有一个相应的组织去完成的,因此,并不能保障预算管理有效的执行。这也是房地产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另一方面的问题。
4.资金管理执行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够强
企业资金预算管理没有较强的执行力度,执行制度也不够完善。企业中,实际的资金预算制度并没有成为企业资金管理的法律依据,资金预算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合理之处。在编制预算过程中,企业并没有进行完整的监督和控制管理,使得资金预算管理的效率明显降低。
四、房地产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中的财务控制措施
完善房地产预算管理体系,利用预算对企业的各部门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考核、控制,以便企业各部门能有序的运营,最终为企业节约资金成本,创造企业利润。
1.预算经营
收入预算和成本预算是经营预算管理的核心。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收入预算包括以销售楼盘为中心的收入和房地产项目的租金收入。房地产企业采用按月份销售额和资金回笼来编制预算。成本预算包括前期的费用支出和土地成本,设备购置费用支出,配套设施工程费用等。由于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金额大,不可控制的成本相较而言更多,因此,这就要求决策者重视成本的编制预算,在成本发生大幅度变动时,要认真分析和调查变动原因并找出相对有效的措施解决。
2.有效控制房地产企业资金预算执行
房地产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要找到资金预算管理的核心点并重点控制。对预算外的事项也要严格控制。财务部应根据上级的批准对财务预算实施控制。同时企业应该建立按月预算执行报告与实际预算执行差异分析制度,对预算的差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查,并加以解决。把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保证资金预算控制的真实、有效。当企业出现资金紧张的状况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对资金预算管理力度,积极应对。
3.以资金预算为中心,集中管理财务控制
资金预算管理中的财务控制中,以资金预算为核心。明确认识资金预算在企业发展和规划中不可估量的管理作用。规范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在预算管理中的资金分配关系。规范公司经营范围的预算资金管理关系。保证各种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同时,要进行统一地集中管理,在资金预算中要建立网络信息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完善企业的资金流动信息,从而能够更好提高公司的运作和管理效率[3]。
4.保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在项目拓展期间,企业的相关部门要对项目的市场价值、可获取的利润、投入时间和投资金额等进行准确的预算,并编制成面目资金预算表,再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项目投资问题。项目开发期,要对企业资金进行统筹规划,并及时对资金预算进行调整,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和利益。编制具体的资金执行预算,在实际支配企业资金时有一个合理的依据。在预算的考核和分析期间,房地产企业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并加以完善,更好的保障预算执行和控制
五、结语
财务控制的关键在于资金预算管理。企业要想在房地产行业持续发展,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保障财务控制的有效执行,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保证企业能会更好的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宝琴.论房地产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中的财务控制.经营管理者.2012(12).
[2]汪成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源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会计师.2012(08).
杨劲松
[摘要] 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目前企业在资金预算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资金预算管理,资金使用效率,企业经济效益
一、资金预算管理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可以让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各方面、各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把握,这样有利于企业管理层作出经营决策。通过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让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系统化、科学化。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明确企业目标、增强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是企业的资金,如果企业没有对资金进行良好的管理控制,其资金循环可能出现不正常的周转。资金的缺乏将会导致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益会对资金的数量和资金的运行速度产生影响,资金的数量和资金的运行速度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产生影响。这样看来,企业资金与企业的生产效益密切相关。企业通过实施资金预算的计划管理,可以完善对企业资金的控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2、增强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可以让企业内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参加资金预算的编制。企业可以把资金预算计划下达到各个部门、各个员工,让各个部门、员工参与资金的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企业也可以对资金的实施情况与资金预算计划作对比,其对比的结果作为奖励或处罚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资金的管理控制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资金能够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原因在于资金的筹资管理、资金的投资管理、资金的灵活调动和资金的内部控制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可以对资金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有效的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将资金预算计划与实施情况作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这些差异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针对差异企业要采取改善措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资金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预算缺乏科学性
从编制形式上看,现阶段部分企业并没有单独编制企业资金预算计划。一些企业虽然编制了企业资金预算计划,但将资金预算计划和经营预算计划混合在一起,资金预算计划的具体内容也仅仅包括资金额度需求、周转次数、预计税前利润等几个项目,预算与理论脱节,缺乏科学性。从编制内容上看,企业在编制资金预算的过程中一般运用历史的数据,没有运用企业未来的预测数据,没有对企业的未来经济活动作评估,在编制资金预算的过程中运用的指标缺乏客观性。企业的资金预算流于形式,部分企业的资金预算仅仅是将企业的数据进行汇总,没有对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这样企业编制的资金预算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目前,一些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例如零基预算、弹性预算,在企业中没有得到运用,一些企业用的是比较落后的预算编制方法。
2、资金预算缺乏全面性
企业资金预算的准确合理依赖于企业其他项目预算的科学合理的编制。例如只有企业的经营预算编制的比较合理,才能对企业原材料的需求、产品成本、制造费用、销售收入等做出合理估计,从而影响到资金预算编制过程中对资金收入和支出的预测。企业的其他部门参与企业资金预算的编制程度有限,也没有具备良好的预算编制能力,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预算缺乏准确性和合理性。从而对企业的资金预算的编制产生不良的影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员工对企业预算的编制的认识起步较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编制较好的资金预算。一些企业在编制企业资金预算的过程中,只有企业的财务人员和企业的销售人员参加,没有对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有全面的了解,使得企业的资金预算缺乏合理性,这样企业在执行其资金预算时也会遇到一些阻力。只有企业在对其他方面的预算编制的较为合理时,企业的资金预算才可能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
3、资金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度
企业资金预算的编制没有体现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执行不合理的资金预算时会出现困难。为适应企业在执行其资金预算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要求企业的资金预算具备一定的弹性,这也是资金预算与资金计划的一个重要区别,缺乏弹性的标准缺乏执行性。企业在执行资金预算时可能存在严肃性欠缺、计划外因素多等问题。企业没有足够的重视对资金预算的执行、调整以及控制。企业的财务部门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并将相关资料交给企业的管理层,但企业的管理层不重视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没有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做出相关的处理。一些企业对资金预算编制、调整的权力没有进行划分与制衡,一些业务的资金预算编制相对简单,超过资金预算或无资金预算的项目由于资金预算调整权的滥用而照样开展,资金预算对实际行为的预控作用严重削弱。部分企业没有对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设置激励和惩处制度,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没有认识到执行资金预算的重要性,使企业的资金预算形同虚设。
三、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加强预算的编制
预算管理各个组成部分中,预算的编制无疑是整个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和起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设置多级的资金预算编制,每级的预算编制都由企业的管理层负责,下级的预算编制要向上级汇报。通过建立多级的资金预算编制制度,可以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和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成本,促使预算目标更科学,有利于落实预算编制的责任。如果企业存在子公司、外派机构,企业可以要求其子公司和外派机构将经营状况、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的现状反馈到企业,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其资金的管理和预算的编制。企业应提高资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由于企业的资金可能会发生突然的变化,资金预算的编制也会随着变化,是一个动态的编制过程。企业可以根据以前的历史数据来编制企业的成本预算、利润预算、销售预算以及现金预算,通过这些预算的编制,可以提高企业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企业资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预算的编制需要进行修改和讨论。企业的各部门将初步完成的预算编制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修改和批准后,部门可能会对预算编制进行再调整,这样形成一个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预算编制过程,才会与企业的现行状况更加相符。如企业可以在每年11月份上报下一的全年资金预算,每月26日上报下月资金预算,上一日上报明天的资金预算。企业还应编制现金流量表来提高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现金流量表,有利于企业掌握资金的现行状况,掌握资金的流向。
2、加强资金预算的考评和激励工作
资金预算的考评对资金预算管理尤为重要,没有资金预算的考评,企业的资金预算可能会流于形式,资金的预算管理将成为空谈。对于资金的预算,企业应对其进行考核和监督。资金的预算考评是对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执行预算情况的评价和考核。通过对资金的预算考核和评价,可以监督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员工应积极的落实资金预算计划,将资金预算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的向企业汇报,有利于企业了解其资金运行状况、生产经营情况。资金预算的考核和评价是企业下一次的资金预算的基础,它为企业下一次资金预算的编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实际经验。资金预算计划给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提供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明确要达到的目标,为评价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提供了考核标准。资金预算计划执行的好坏是业绩评价的重要指标。对资金预算计划执行严格的考核和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将资金预算计划和资金实际运行情况作对比,肯定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成绩,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改进企业的相关工作。一方面可以对员工实行公平、公正的奖励或处罚,调动企业各个员工的积极性。例如企业的二级单位各部门的用款计划上报给二级单位财务部门,财务部上报给公司财务部,财务部根据二级单位上报的资金计划,汇总后,再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和技术改造投资计划平衡全公司的资金计划,报给总会计师,总会计师同意后上报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批复后具体执行。然后企业对二级单位按月考核,分企业资金收入和支出分别考核,计划准确率在90%-110%之间当月不扣奖,每超过计划的1%,当月扣考核单位3分.通过这样的考核制度,可以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强化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行为准则
对企业财务从业人员的控制,是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核心。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首先要以《财务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标准作为财务人员的行为准则。企业的财务人员应严格执行企业相关预算编制制度的规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资金预算编制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为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打下基础。财务人员还应在平时注重收集、整理、分析企业的相关基础数据,这样可以提高资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有利于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在平时应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可以使其了解和掌握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企业的财务人员应编制企业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进行对账,对于未达账项要了解其原因。企业的财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较高的思想觉悟,应掌握资金筹资、资金运用的相关知识,为资金的预算管理作贡献。在日常工作中,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并敢于制止和揭露违规行为。企业应设置合理的激励和约束制度,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工作作用。
4、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系统
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系统,其借助网络技术,将财务公司结算柜台向外延伸到成员单位的电脑终端,变传统的财务公司柜面结算业务为电子结算业务,使得成员单位足不出户即可高效、安全、便捷的办理结算业务。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可以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为资金的安全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使得银行与企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资金管理业务流程规范统一,从而使结算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不论在哪里都可以通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TMS系统)了解各个企业的结算信息以及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原则包括资金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不变原则,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原则,预算控制原则,收支两条线原则,统一领导、集中运作、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原则。
利用财、银的直联技术,将财务公司资金结算向外延伸到外部商业银行,财务公司无需开设异地账户便可为所有成员企业办理资金收付的相关业务。由于通过财务公司办理异地结算没有任何的资金汇划费用,所有的异地支付业务都等同于本地业务。同时,成员企业也无须在商业银行开立实体结算账户,就能够随时通过财务公司办理对外资金收付,对提高资金业务处理的效率,加速资金周转,将产生积极作用。通过在资金信息系统中建立外部银行分账户、财务公司账户与企业内部的多级的资金核算账户的对应关系,在实现集团整体层面资金集中管理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层面资金集中的实现,并能够将各项资金收付信息实时核算到企业所属单位的内部资金核算账户,实现了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资金收入,不仅能够进得来、分的清,还能够出得去、分的清。为集团各个层面明晰其资金管理责任,细化资金核算,强化内部管理,构建集团公司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资金核算体系,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在业务办理的过程中以流程的形式体现扁平化管理的思想,将权限在流程中体现,资金管理人员的岗位角色设置在业务流程中,结合内控办法,每个管理岗位的操作人员只能在事先设定的权限范围内办理业务,并必须通过系统预先设定的管理控制节点,体现集团总部及企业的管理监控要求,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控制操作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探讨了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的概念以及资金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接着分析现阶段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出了相关对策。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工作还不够完善,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健全,以及企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法律监督能力和审计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将会越来越完善、资金的使用效率将会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丁晓慧,《浅析如何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会计之友,2008.31 [2]姜亮,《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经界,2009.1 [3]原晋英,《如何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财经论坛,2008.5 [4]何宏伟,《浅谈企业资金的预算管理》,煤炭经济研究,2008.10 [5]汪雪松,《探讨企业资金预算管理》,长三角,2009.3 [6]李晓春,《加强现代企业资金预算管理探析》,财会研究,2009.10
【关键词】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 高校财务
一、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阶段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程序不科学
长期以来预算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部门缺乏参与预算编制的意识。由于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客体的了解有限,在编制预算时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致使预算指标的确立缺乏合理性,难以反映学校各预算客体的具体情况,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与财务预算不相匹配,使得学校事业发展无法获得有利的财务支持。在多数情况下,学校预算的编制往往是为了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拨款,丧失了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预算编制过程缺乏相关部门的参与,除了在预算编制上缺乏合理性外,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各项预算措施也得不到有效的理解和执行。
2.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指标脱离,依靠以往的实际支出为基础,通过预测调整当年财政收支相关项目编制本年的预算。这种方法会造成两方面的缺陷:一是预算的编制脱离学校发展规划,使预算与实际支出不相符合;二是掩盖了以往实际支出的资金项目中不合理的支出项目。这种预算编制方法使预算无法为学校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资金需求计划,影响了学校规划的实施。
(二)预算执行阶段
1.预算控制意识缺乏导致监管失效
由于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对预算执行监控管理是预算完善和补充的最好办法,因此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力度不够,预算的执行和监管成为高校的软肋,使财务预算形同虚设,预算执行不利,监管也流于形式。
2.预算执行过程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为适应资金预算执行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资金预算就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实施必要的调整。学校财务部门对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报送财政主管部门,但按规定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予调整,尤其是对那些可以估计到的费用开支,因工作疏忽未列入预算的,不能随便同意补报预算,使得学校项目建设因资金不到位受到限制。
(三)预算评价分析阶段
预算执行的好坏最终需要通过预算评价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通过分析才能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才能汲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考评才能明确责任,量化工作的努力程度,因此,科学的预算分析和考核是财务预算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我国许多高校中缺乏预算管理的评价体系,无法衡量教职工的工作努力程度,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影响了大家执行财务预算的积极性,最终影响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
二、完善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创新预算编制模式
1.宏观上构建学校新的预算编制管理体系
以“归口分级”管理制度为核心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构成了新的预算管理体系内部框架。另外,预算管理制度也构成了学校内部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机部分,包括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修改预算的办法、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方法、预算的评价和考核等。
2.微观上构建校内责任预算体系
建议在高校的预算管理体系中建立责任预算,在现有的预算控制的基础上,将管理责任下放到归口管理部门,形成新的内部控制模式,使各部门在内部预算资源再分配方面被赋予广泛的自主权,这将有助于改进预算过程的配置效率。
(二)构建新的预算审批与评价监督体系
在财务部门内成立一个预算管理中心,加强预算的编制、审核、协助工作,推行会计委派制,对各预算基层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成立学校财经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财务的副校长、各院(系、处、所)及附属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组成,对各院(系、处、所)及附属单位的部门预算草案及全校的总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发挥职代会作用,学校的总体预算、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必须经职代会讨论,实行广泛的民主决策和监督;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监督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的规范性,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指标下达、资金拨付、预算调整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审计制度,国家应在健全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建立部门预算经费绩效评估机制,彻底改变教育只重投入、不重效益的现象,为高校预算经费绩效评估提供外部环境。高校内部要要充分发挥审计等部门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预算评价机制,对预算的执行全过程监督,对执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促进预算工作上水平。
(三)创新预算管理思路
1.树立“以人为本”的预算管理理念
财务预算的运行效果的好坏决定于预算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即财务预算的主体素质的高低情况。因此,财务预算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可能为了各自的利益,在编制预算时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做出“留一手”的财务预算,违背了预算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可靠的要求,从而影响预算工作的效果.因此,财会人员应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本着对国家、社会、单位和个人负责的态度,在工作态度上实事求是,在工作方法上注意调整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做好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
2.财务预算要做到收支平衡
适度拓宽平衡预算的时间,做到量入为出与负债建设的有机统一。高校预算管理必须做到以收定支,据以对支出、赤字和负债总量实施控制;使政策制定者了解高校在中拥有多大的可支配财力;让广大教职工明白资源是如何被安排的。可限制支出部门过高的支出期望,使大家认识到超过财力支持的支出要求是无效的。但是,为了有效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与时俱进,思想必须跟随形势的发展进行创新思维,寻求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3.大力推进“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效益,对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的增量预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的科学性使其在高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必须严格贯彻零基预算法,排除部门经费只能增不能减的问题,集中资金使用,保证重点支出。
4.重视预算管理的评价考核
必须将各单位的预算经费与其工作任务、工作业绩和经济效果直接挂钩,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每可由校预算审计监督部门对各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议,分出优、劣等级,校财务部门据此作为下的预算安排的参考,以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可以进一步促使各部门经费预算的不断科学化,也促使各部门有效地利用资金。
关键词:企业财务,收支,资金预算,意义
企业在正常经营状况下都需要使用一笔资金作为投资成本, 如:添加设施、购买材料等。在这些财务收支过程中常会出现“暗箱操作”的行为, 使得企业资金被白白浪费或私自挪用。做好资金预算工作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利润。
一、资金预算, 维持收支均衡
资金预算就是指对“将要使用、准备使用”的资金进行预期估算, 让企业能够了解经济活动中需要投入的资金多少。资金是企业财务收支的主要对象, 实施资金预算工作对于企业的财务收支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企业稳定运行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降低成本消耗。
企业经济活动计划表是资金预算的主要依据, 会计人员可结合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市场价格展开预算工作, 弄清财务部门需要支出的大致金额。这种“精打细算”的方式可以避免财务支出过多, 防止资金随意使用而增大了成本消耗, 影响了效益增收。
2. 维持收支均衡。
有的企业在经营时没有完整的“收支”概念, 许多不该用的资金也被拿出来用, 造成财务收支严重失衡。预算环节里对于“哪些资金该支, 哪些资金该收”都能如实掌握, 从而向财务部门提出准确的资金使用报表, 在科学支出资金的同时保持了收支平衡。
3. 监督经济活动。
预算、核算资金不仅可以确保财政收支的正常, 还能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若企业需要资金办事, 经过会计预算之后发放资金, 这一操作流程里会计能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方向、金额大小, 防止也职员任意报价“拿回扣”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4. 制定长远计划。
对眼前经营资金展开预算属于阶段性的活动, 仅仅是反映企业在这个时期内的资金消耗。而企业同样能够结合自己预算为自身制定长远计划, 让企业能够持续、连贯地经营下去。如:项目投资、设备更新、人员招聘等发展策略的资金预算可为企业指明方向。
二、预算环节, 需要处理缺陷
尽管资金预算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资金预算工作的必要性。思想意识上的忽略造成了预算环节存在诸多弊端, 阻碍了资金预算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领导者应根据会计人员反应的问题, 财务科学方案处理缺陷, 充分利用资金。
1. 预算方法问题。
会计在资金预算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如:市场价格、使用项目等, 这些都是预算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有的会计在价格上只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判断, 而价格大小往往和市场行情存在较大的距离, 最终造成资金预算结果失去作用。
2. 预算投资问题。
市场经济竞争形势的加剧使得企业开始采取了新的经营战略, 而扩大企业规模则是常常运用的策略。企业通过投资其它行业来增加自己的收益, 实现跨行业经营或合作经营。而会计咋预算投资时没有参考企业投资计划, 造成自资金预算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3. 预算信息问题。
市场不仅是广阔的交易平台, 也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企业能从市场上获得大量的经济信息, 以为自己制定经营计划提供参考。从实际情况看, 企业在捕捉市场信息时不仅速度缓慢, 而且获得的信息真实性缺乏。没有准确的信息, 资金预算就失去了意义。
4. 预算管理问题。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在市场经营中追求的目标, 而为了“利益”忽略了资金预算管理。盲目投资、盲目开支、盲目消耗, 这些行为带来的将是企业资金被“掏空”, 资金预算工作严重受阻。从另一个方面, 也反映了预算管理不到位。
三、会计作用, 提高预算效率
会计是资金预算的直接执行者, 企业要想让资金预算发挥出理想的作用, 则必须要调动会计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会计结合专业财务知识, 能规范预算操作流程, 提高资金预算效率。会计作用的发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减小误差。
现代会计学中要求会计的资金预算误差控制在5%以内, 但根本上说, 误差越小则预算的更准, 对企业财务收支的指导作业就更加显著。因此, 会计要不断提高资金预算的准确性。
2. 集中模式。
领导人员在制定资金管理方案中, 要把分散的资金集中到一起, 以助于“集中模式”的建立, 让会计能对财务收支综合预测。此外, 不仅要估算母公司的收支, 对于子公司也要具体预测。
3. 改善素养。
职业道德是从事任何行业必须具备的素质, 会计人员需在工作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4]。在面对金钱诱惑时能做到“按原则办事”, 绝不做损坏企业利益的事情, 严格预算秩序。
4. 定期审核。
有时会受到企业经营计划以及市场状况的影响, 已经制定好的资金预算报表将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会计在掌握变动的信息之后, 应该及时对报表审核调整, 确保预算结果的时效性。
四、结论
新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这也给企业的财政收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金预算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资金信息, 指导企业市场战略的制定。会计必须要提高责任意识, 提高自己的资金预算效率。
参考文献
[1]相宇民:资金管理对财务收支的指导作业[J].财经研究, 2009, 33 (12) :71-73
[2]丛一文:探索会计在企业资金预算中的作用[J].中国外资, 2008, 17 (8) :52-55
一、财务预算、控制、分析与业绩评价概述
二、重要考点
【考点一】财务预算在全面预算体系中的地位
【例题】(单选题)总预算是指( )。
A.日常业务预算 B.销售预算
C.特种决策预算 D.财务预算
【答案】D
【解析】总预算是指财务预算,其余预算则称为辅助预算或分预算。
【考点二】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
在考试中,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共介绍了三对,六种方法。每对方法中的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第一对: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
第二对: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第三对: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
每对预算中的后一种方法往往是对前种方法的改进,即后一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克服前一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因此,考点一般集中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方面。
【例题】(判断题)弹性利润预算的百分比法适用于多品种经营的企业,而因素法适用于单一品种或采用分算法处理固定成本的多品种经营的企業。
【答案】√
【考点三】日常业务预算的编制
编制日常业务预算要搞清楚预算表中每一项数据的来源。看懂例题和各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起点是销售预算。
销售——生产量——材料——税金及附加——人工——制造费用——产品成本——期末存货——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经营决策——投资决策
【考点四】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就是将现金的流入量与现金的流出量的差额计算出来,进而通过协调资金的运用和筹措来调整资金的余缺,使资金量既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能使现金持有量得到控制。
【例题】某公司当月销售当月收现60%,下月收现30%,剩余10%再下月收现。该公司2005年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零,2005年1-4月份预计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和400万元,分别计算2005年3月31日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和2005年3月的销售现金流入金额。
【答案】140万元、250万元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和销售现金流入的确定。
3月31日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金额=200×10%+300×40%=140(万元)
3月的销售现金流入=100×10%+200×30%+300×60%=250(万元)
【考点五】内部控制(2007年调整和新增内容)
1.内部控制的含义与目标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战略;(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3)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4)资产的安全完整;(5)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2.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检查。
3.内部控制的一般方法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和信息技术控制等。
【例题】(多选题)内部控制的一般方法包括()。
A.会计系统控制B.信息技术控制
C.分工控制D.授权控制
【答案】ABCD
【考点六】责任中心财务控制
1.重点掌握各责任中心的含义与特征,掌握各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
(1)成本中心考核可控成本,考核指标是成本(费用)的变动额和变动率。
(2)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包含四个:
①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
②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
③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
④公司利润总额。
(3)投资中心考核指标包括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两个指标。
2.内部转移价格、内部结算、责任成本的内部结转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责任中心之间进行内部结算和责任转移时采用的价格标准;
内部结算是各责任中心以内部转移价格为依据清偿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债权债务;
责任成本的内部结转是将责任中心发生的损失结转给应当承担该责任的责任中心。
【考点七】成本控制(2007年新增内容)
1.广义成本控制与狭义成本控制的区别:狭义成本控制仅指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而广义成本控制包括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成本控制。
2.标准成本的计算包括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同时编制单位标准成本卡。
3.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都包括两部分:一是用量差异;二是价格差异。所不同的是差异的名称不同,直接材料的两个差异称为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直接人工的两个差异称为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称为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有所不同,通常分为两差异法和三差异法。
【例题】(单选题)下列成本差异中,属于生产部门责任的有()。
A.直接材料用量差异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C.工资率差异 D.综合差异
【答案】A
【考点八】成本控制的其他方法
成本控制的其他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质量成本控制、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和利用ERP进行成本控制等方法。这一部分是今年新增内容,主要是客观题。
1.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而付出的代价,直接费用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即根据成本形成的动因来分配。
2.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控制着重注意质量成本的构成:预防和检验成本、损失成本以及两部分成本所包括的项目。预防和检验成本属于不可避免成本,损失成本属于可避免成本。
【例题】(多选题)在质量成本控制中,属于不可避免的成本项目包括()。
A.人员培训费用B.新产品评审费用
C.事故分析处理费用D.产品检验费用
【答案】ABD
【考点九】财务分析的意义、内容及局限性
1.意义
(1)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
(2)是挖掘潜力、改进工作、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
(3)是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
2.内容
(1)投资人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
(2)债权人重视企业的偿债能力;
(3)经营者注重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4)政府因身份不同而有不同的关注点。
3.局限性
(1)资料来源的局限性;
(2)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3)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考点十】财务分析指标
1.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这三个指标均为时点指标,计算时一定要明确所计算的时点。三个指标的分母都是流动负债,同时它们又都是正指标,即越大越好,但也不是无限大。国际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流动比率为2较为适当;速动比率等于1较为恰当,小于1的企业将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大,越能保证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过大则说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够充分。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带息负债比率。除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外,其余四个指标均是时点指标,同时又是反指标,即指标越低越好,越低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为50%较为适当;而已获利息倍数时期为正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较为适当。
2.运营能力指标
(1)人力资源运营能力指标是出客观题的点。
(2)生产资料运营能力指标是考试的重点。
除存货周转率外,其余四项周转次数的分子均为营业收入,存货周转次数的分子为营业成本。分母的共同点在于: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的分母是平均应收账款、存货是平均存货余额、流动资产是平均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是平均固定资产、总资产是平均总资产。均为各自的平均值。
其他资产质量指标:不良资产比率,这是今年新增的指标。
3.获利能力指标
技术投入比率
【考点十一】业绩评价
业绩评价包含两个部分:财务业绩的定量评价和管理业绩的定性评价。
1.财务业绩的定量评价
财务业绩的定量评价是对企业一定时期获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指标包括:获利能力指标、资产质量(营运能力)指标、债务风险(偿债能力)指标和经营增长(发展能力)指标。
2.管理业绩的定性评价
管理业绩的定性评价是对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战略管理评价、发展创新评价、经营决策评价、风险控制评价、基础管理评价、人力资源评价、行业影响评价和社会贡献评价。
三、难点分析
【难点一】投资利润率与剩余收益
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两个指标各有其特点,但以剩余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可以保持各投资中心获利指标与公司总的获利目标达成一致。
【难点二】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总公式: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这一公式是在比较实际产量的实际耗费与实际产量的标准耗费的差值,即总的差异。
1.两差异法
将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替代原则:每次只能替代一个因素,每次替代是在上次替代的基础上进行的。
计算原理: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
【财务预算与资金管理】推荐阅读:
餐饮财务全面预算管理12-23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办法07-13
试论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07-26
共青团工作预算与资金管理规定10-17
财务预算审计06-10
财务预算答案09-26
财务预算定义12-21
公司财务预算控制07-01
浅析现代财务预算体系06-15
财务预算年终个人总结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