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长亭送别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厢记长亭送别(推荐8篇)

西厢记长亭送别 篇1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二)介绍《西厢记》剧情

(三)介绍《长亭送别》在《西厢记》中的位置、作用和本折中的字词。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1)旦:女角。

(2)末:男角。

(3)洁:和尚的别称。这里指长老。

(4)回避:避忌,顾忌。(5)做亲:举行婚礼。

(6)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饯别的场所。

(四)介绍《长亭送别》三个场景

一)奔赴长亭: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二)长亭饯别: [脱布衫][小梁州][幺篇] [上小楼][幺篇][满庭芳] [快活三][朝天子](三)临别叮嘱: [四边静][耍孩儿][五煞] [四煞][三煞][二煞] [一煞][收尾]

(五)分析莺莺感情经历的起伏变化。

《长亭送别》这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崔莺莺对张珙缠绵依恋,两人刚刚订下白首之约,就要劳燕分飞,莺莺自然是难舍难分,在送别之中,她满心装的都是离愁别恨之情,但这些离愁别恨在送别的前前后后也经历了一些起伏变化。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崔莺莺的内心,体会主人公不同寻常的情感经历。

长亭之别正值深秋时节。在奔赴长亭的路上,碧空浮云万里,遍野黄花萎积,耳边可以听到西风疾吹,眼底可以看见北雁南飞,一种离愁别恨油然而生。特别是清晨看到经霜的叶子如同酒醉的容颜,一定是离人的血泪将它染红。此时此景,坐在车内的莺莺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同学们注意[滚绣球]这支曲子。

一支曲子唱下来,有一种情反复吟唱,这就是“恨”。首先恨相见得迟,莺莺与张生两情相悦,相见恨晚,要成佳配又每每遭变故;所以,莺莺的心中很不自在,“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便是这恨的缘由。是说刚刚结束了相思,又开始早早面对别离。所以莺莺一路上恨柳丝长却系不住离人马,恨疏林留不住斜阳,恨一声人“去也”折磨得她身心交瘁。

长亭饯别的筵席上,老夫人安排大家入坐: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一桌宴席好似银河隔开牛郎织女,再加上长亭外也是黄叶纷飞,衰草萋迷,更加令人伤怀不已。酒席上,张生无精打采“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张生这些蹙眉垂泪,长吁短叹,莺莺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其实,莺莺的心情又何尝好?——“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夜,清减了小腰围”。面对即将分别的恋人,莺莺唱出了一腔怨情。这怨情正是深情的痴语。请同学们一起看[幺篇][满庭芳][朝天子]这三支曲子。

[幺篇]是怨张生年少情薄,全不挂念数月来两人耳鬓厮磨的恩爱生活

[满庭芳]是怨供食太急,子母们当回避,分别在际,竟不能与张生举案齐眉,厮守片刻。

[朝天子]怨美酒无味,清淡似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怨世间人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竟忍心“拆鸳鸯在两下里”

此时在宴席上,莺莺的内心有了一些变化,奔赴长亭的路上她恨两人聚少离多,让她从此后不得不独饮相思的苦酒,但随着筵席的进行,分别的时刻越来越迫近,眼前的张生又只是唉声叹气,所以此时的莺莺内心非常怨恨功名利禄拆鸳鸯在两下里。

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人终于要面对最后的分别。这一刻更是千头万绪,百感交集。但是,请同学们注意莺莺叮嘱张生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席话。

第一句说,“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最后一席话是“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在休似此处栖迟。” 这些叮嘱超出了一般的缠绵之情。这说明在莺莺的内心隐隐有一种忧虑。因

为张生得中与否都是对他们爱情的巨大考验:如果落第,老夫人不会承认这个白衣女婿;如果得中,张生又极可能成为高门望族的择婿对象;如果张生不是忠厚至诚的君子,那么,莺莺弃妇的命运就是不可避免的。应该说这种怕被抛弃的心理是当时女子很普遍的心理,只不过两情相悦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暂时忘记,一旦别离在即,它就会凸现出来让人不安,莺莺是一个多情的女人,自然也不能例外。所以最后分别时,莺莺的内心又凭添了忧虑。

送别张生,莺莺懒上车儿,此时的心境又怎样?“便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是说凡是人间可经历的离愁别恨现在都填满了莺莺的胸膛。看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一个“恨”字了得?怎一个“怨”字了得?实在是言语无法传达了。

好,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来总结一下《长亭送别》一折,莺莺的感情经历了那些变化?(表面上)恨——怨——忧(实质上)依恋

总之,在莺莺心中,“情”字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这种“情”字当头在当时具有闪光的思想。由于《长亭送别》中,王实甫塑造了具有叛逆意识的崔莺莺的形象,这就使王实甫的《西厢记》比以往的“崔、张”故事都具有新意。下面我们先简要地了解一下关于《西厢记》故事的演变情况。

“崔、张”的爱情故事最早见于唐朝元稹的《莺莺传》。写莺莺虽然主动偷食禁果,却无力逃脱弃妇的悲惨命运。传奇的结局写张生自诩“善补过者”,实际上是为自己“始乱终弃”找借口。在小说中,莺莺没有什么反抗。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把莺莺对张生的爱与“报德”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把年轻人越轨行为写得合乎礼数。爱情就有了杂质。

只有王实甫的《西厢记》写莺莺只知一个“情”。特别是《长亭送别》这一折,莺莺对“情”字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所以说《西厢记》在主题思想上是远远高于从前的两部作品。《西厢记》的主题是“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就是说爱情才是婚姻的基础,只要男女间彼此“有情”,就应该让他们同偕白首;而一切阻挠有情人成为眷属的行为、制度,则应受到鞭挞。

作业:(1)熟读全文,选择喜欢的曲子背诵。

(2)说说《长亭送别》中有哪些曲词反映出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鉴赏曲词,分析艺术特色

《西厢记》流传至今,广为传颂,不仅因为它提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理想,还因为它“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作一点鉴赏。

(1)从“情、景、”的角度

(2)《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情、景、境交融得极出色的一折。莺莺的离愁别情与不同环境中的特殊景物融合在一起就营造出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下面请同学们看[端正好]和[一煞]这两支曲子

[端正好]一曲,是莺莺乘车去长亭时唱的,为我们展现一种非常开阔的境界。头上是一方青天,脚下是一片菊花地,境界是如此的空旷,人站在其中,一定会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无依无靠、空荡荡的孤独。这支曲子,莺莺唱到碧云、黄花、西风、归雁、霜林这些深秋之景,而这些深秋之景中,最惹人愁思就是霜林,“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它让人联想到莺莺的血泪在一夜之间将枫林全部染红。所以此时的霜林已经不是普通的霜林,它已经成为莺莺愁思的见证。这一支曲子将途中之境、深秋之景、离人之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一煞]一曲,写莺莺目送张生离去,青山无情,挡住了送行人的视线,疏林不与人方便,没有挽留住斜阳,一骑绝尘去,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在淡烟暮霭中依稀可见。分别后陪伴莺莺的只有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都撕裂了莺莺的心。这一曲描写的是四顾无人的郊外之境,又时值黄昏,因而这比[端正好]中途中之境更见凄凉。“青山”、“古道”、“夕阳”、“烟霭”不仅是这种自然环境下特有的自然景象,同时它们也都是传情寄恨的载体。而且这一支曲子通过时间的变化,写出了莺莺对张生的痴情:那种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之情。这一曲又是情、景、境的高度融合。

(3)从“曲、词、意”的角度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现在,我们只能从一些文字记载来揣测唱腔的风格。那么什么是“宫调”呢?

宫调是音响的高低组成的调式。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上面我们说了宫调,下面我们说一说曲牌和曲词。曲牌就是曲的名称。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压韵,讲究对仗。《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比如化用范仲淹的词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化用范仲淹的词句的作用是: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此外,在曲词中还零散可见一些对古典诗词原句或者表现手法的的化用,作一个总结:(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化用苏轼《满庭芳》,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2)“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中“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3)“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是“留”“思”的谐音(4)“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化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极言

愁多。

化用原句或手法的作用:以原句特有的语意、情味和表达效果来与剧中的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叨叨令] 这一支曲的词汇、语句都具是民间口语,但通过加衬字“儿”;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最后,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1)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同下)

(2)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表现情感折磨下的身心交瘁。(3)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4)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5)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长亭送别》的艺术特点:

情景浑然天成 曲词妙笔生花

有人说:《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我想我们对它的阅读理解还是比较粗浅的,希望对《西厢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选话题,作更深一步的学习。作业: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整理本课涉及的字、词、句、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西厢记长亭送别 篇2

儿女多情, 离愁别恨, 是我国古典诗词、戏曲和传奇小说中经常表现的主题。在这类作品中, 芳草、杨柳、红叶、黄花、流云、西风, 都是常见的景物;阳关、霸陵、南浦、埠头、长亭、短亭, 更是常用的地点。“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送别的场面, 在古典戏曲中, 是屡见不鲜的。“悲欢聚散一杯酒, 南北东西万里程。”生死离别的场面, 最能动人细腻情怀, 刻画丰富性格。《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 就是一个写得非常成功的例子。

这一场戏, 在《西厢记》里第四本第三折。安排在此处, 作者王实甫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在这之前, 张生和莺莺的婚姻, 已经过了许婚、赖婚、私定、拷红等波折。老夫人在唯恐玷辱家门、辱没家谱的情况下, 不得已当面将莺莺许给了张生, 条件是“上朝取应”, 并且“得官”。如果“驳落”了, 则“休来见我”!这是封建势力的进一步阻扰, 也为后文老妇人的再一次赖婚埋下了伏笔。面对这一变卦, 莺莺的内心是异常复杂的:听到准婚的喜, 想到离别的恨, 对母亲有意刁难的怒, 对张生艰辛前途的愁, 对自己无主命运的悲……可以说, 酸甜苦辣, 百般滋味, 一齐都涌上了心头。为此, 作者特地安排了这一场戏, 让莺莺倾吐内心的苦闷, 发泄对母亲刁难的不满, 表明对张生爱情的忠贞。这是一次断肠的抒情, 也是一次勇敢的抗争。

这一场戏按照时间先后, 由长亭秋色、把酒惜别、两意徘徊和残照载愁等四个部分组成。在这里, 时时充溢着酒和泪, 处处交织着爱和愁。

第一部分“长亭送别”, 主要用来描写环境, 渲染气氛。一开头, 就描绘了一片暮秋景色: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尽是离人泪。

作者精选了一系列富有典型季节特征的景物, 渲染清秋的气氛。接着用民歌中常用的问答句式, 点明“霜林醉”和“离人泪”之间的关系, 衬托出深长的离情别恨, 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暮秋季节最能使离人伤感, 这一意境是典型的, 但还缺乏个性。在第二曲[滚绣球]里, 作者用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写张生的马在前面故意慢慢的行, 莺莺的车在后面特意快快地跟, 两情缠绵, 难舍难分。可是, 跟情意一样绵长的柳丝, 总系不住一样即将远去的马儿;跟情意一样缠绕的密林, 也挂不住即将西坠的太阳。“听得道一声‘去也’,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真切地写出了莺莺此时此地的复杂感受。接着, 又用红娘的“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的提问, 引出莺莺的一曲[叨叨令], 由此时此地的离情别恨, 联想到将来的恓惶愁闷, 令人更觉沉痛。

清代的李渔说:“景书所睹, 情发欲言。情自中生, 景由外得。”这里的碧云、西风、归雁、霜叶、黄花, 既是富有特征的暮秋景物, 又渗透主人公的别泪和离愁, 使这一场戏一开头就笼罩着浓郁的悲剧气氛。

“把酒惜别”是第二部分, 着重写了莺莺对母亲的愤激之情和抗争之意。

老夫人把酒时, 再次提出“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 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的要求。张生回答说:“小生托夫人余荫, 凭着胸中之才, 视得官如拾芥耳。”这话听起来轻松, 可在莺莺看来,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 蹙愁眉死临侵地。” ([脱布衫]) “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 长吁气, 推整素罗衣。” ([小梁州]) 可见张生的回答, 实属老夫人淫威之下的违心之论。在他内心, 同样燃烧着对老夫人的怒火和对莺莺的热恋。这一副可怜相, 难怪莺莺见了“意似痴, 心如醉”, “怎不悲啼”。 ([幺篇]) 这是对老夫人的有力反抗。自己把酒时, 莺莺“把盏长吁”, 觉得“合欢未已, 离愁相继”, “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上小楼]) 的悲剧, 是她母亲一手炮制的。“年少呵轻远别, 情薄呵易弃掷” ([幺篇]) , 自己的命运成了断线的风筝, 这也是她母亲一手造成的。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 终于发出了“但得一个并头莲, 煞强如状元及第” ([幺篇]) 的呼声, 这是对老夫人的强烈抗议。红娘把酒时, 莺莺想到在这离别之际, 夫妻间连“举案齐眉”、“共桌酒食” ([满庭芳]) 都不能够, 觉得“将来的酒共食, 尝着似土和泥” ([快活三]) , “暖融融的玉醅”, “多半是相思泪”, 从而又发出了“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 拆鸳鸯在两下里” ([朝天子]) 的哀叹。这是对整个封建礼教的沉痛控诉。

这一部分, 是全场的高潮所在。在结构上, 见老夫人把酒, 莺莺想到的是母亲的迫害;自己把酒, 莺莺想到的是婚姻遭破坏;见红娘把酒, 莺莺想到的是夫妻竟不能“举案齐眉”。这样写, 层次清晰而富于变化。在表现手法上, 既是叙事又是抒情, 在叙事中抒情, 在抒情中叙事, 使唱词如泣如诉。这就充分表现了莺莺对母亲的愤恨不平和对张生的婉转缠绵。

第三部分是“两意徘徊”, 主要用来倾诉他们对爱情的忠贞。

老夫人一走, 他们就获得了解放, 小俩口可以倾诉知心话了。离别在即, 莺莺“未饮心先醉, 眼中流血, 心内成灰” ([耍孩儿]) ;见张生“据鞍上马, 阁不住泪眼愁眉” ([三煞]) , 想到今后“这忧愁诉与谁”, 便“泪添九曲黄河溢, 恨压三峰华岳低” ([四煞]) ;想到“知他今宵宿在那里?在梦也难寻觅” ([四边静]) , 便禁不住叮咛再三: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 趁程途, 节饮食, 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 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 最难调护, 最要扶持。

两意徘徊的儿女情态, 表现得淋漓尽致, 曲折缠绵。可奇怪的是, 在这一部分开头, 莺莺“口占一绝”, 来试探张生对爱情是否忠贞;在这一部分结尾, 莺莺又明确提出了告诫:“若见了那异乡花草, 再休似此处栖迟” ([二煞]) 。这是为什么呢?在封建社会里, 妇女根本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而仅是男子的附属品, 纵然是相国的千金, 也逃不脱这样的命运。莺莺争取婚姻自主, 仅仅是争取一生幸福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 就要看张生对爱情是否忠贞。所以, 莺莺的试探和告诫, 并不说明她与张生在感情上产生裂痕, 而是她忠于爱情的自誓和对幸福的执意追求。

这一部分表现手法较为多样:含蓄的试探, 炽烈的抒情, 谆谆的叮咛, 直率的告诫。这就把莺莺内心的忧愁与苦闷, 怀疑与顾虑, 性格中的柔软与矛盾, 深沉与谨慎, 都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出来。

第四部分是“残照载愁”。这一部分跟开头的“长亭秋色”一样, 也是用客观的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内心, 使意境更加深沉而富有诗意。

[收尾]四围山色中, 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这短短两句, 借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武陵春》中的意境, 通过描摹和拟物等手法, 不但描绘出秋阳夕照的瑰丽景色, 表达了莺莺烦恼填胸的内心世界, 还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元杂剧的通例, 每折由一人独唱到底。这样大的抒情场面, 写得这样层次分明, 波澜曲折, 实在是大家手笔。究其成功原因, 主要有如下几点。

这一场“斟别酒”既照应了上文的许婚、赖婚、迫试等情节, 又为下文张生的草桥店梦莺莺和老夫人的再次赖婚埋下了伏笔。所以, 这一场是整出戏的有机组成部分, 读来丝毫没有游离之感。此其一。

这一场戏抒发的悲欢离合的人情, 对塑造莺莺的形象, 烘托全剧的主题, 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作者又善于选取富有特征的暮秋景物, 渗入主人公的别泪和离愁, 做到情景交融, 浑然一体。所以才能强烈地感染读者。此其二。

明代王骥德在《曲律》中说:“传中紧要处, 须重着精神, 极力发挥使透。”这一场戏在全剧中的位置, 正是要“极力发挥使透”的“紧要处”。因为在老夫人的迫试面前, 如果张生和莺莺唯命是从, 没有丝毫反抗, 则反而不合情理。所以这一场戏虽然比较长, 却没有给人拖沓冗长之感。此其三。

西厢记长亭送别 篇3

《西厢记》是元杂剧中文学性与舞台性融合得最为成功的范例。从戏剧文学角度衡量,《西厢记》的“曲”是元曲最精彩的代表,某些篇章甚至可以与唐诗宋词的佳作媲美。从戏剧表演角度看,作为场上之曲的《西厢记》,舞台性同样引人注目,紧凑的故事情节、富于张力的戏剧冲突显得非常突出,是中国古典戏曲中少有的达到了“曲”与“戏”高度统一的作品。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是剧中精彩的片段之一,表现张生被老夫人逼迫赴京赶考,莺莺前去送别--的场景。这一折由莺莺主唱,作者没有正面渲染主人公摧肝裂胆的痛苦,而是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以景写人,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是莺莺上场的唱词,一下子把人们带到了深秋季节。作者化用了范伸淹的名篇《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种化用前代诗词的艺术手法,是《西厢记》在语言艺术方面的突出特点。在本折的结尾,莺莺与张生分手之后,望着爱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独自·院伤感叹:“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种化虚为实抒发愁绪的比喻手法,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等前代作家笔下的名句。王实甫正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采用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熔铸冶炼,加重了文章的斑斓色彩,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这部作品辞藻纷呈,艳丽典雅,赢得了广泛赞誉。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评价的就是这种特色。

王实甫又善于提炼、融会生动的民间口语方言入曲,譬如大量叠词的运用,或者是在一连串秀丽文雅的词语中,骤然置入一些俗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如【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i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韫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栖栖遑遑的寄。”这是元杂剧特有的巧体,一连串的叠字,与口语、俗语结合在一起,在回环重叠、排比铺张中,造成一种直露透辟、流转如珠、自然流畅的独特韵味。同样的例子还有【滚绣球】:“马儿迪迪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十艮谁知?”有的曲辞则把民间口语和古典诗词杂糅在一起,如【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哪里?有梦也难寻觅。”俗与雅两者奇妙的结合,形成了《西厢记》既典雅又质朴,既有文采又不废本色的独特艺术风格,在绮词丽语、艳丽秀美中不乏自然、通脱之美。

词采固然重要,但是若只有“词曲”之美,不能成为一代名剧。剧作家创作,要一切从舞台演出着眼,心中时刻有舞台,关注故事表演与舞台时空,关注与人物、事件相关的情节结构。所以,仅仅从“曲”的角度分析《长亭送别》还是不够的,还应该从“戏”的角度观照,才能全面把握其艺术特征。

《长亭送别》既是之前剧中所有矛盾>中突的必然结果,也为之后的戏剧>中突埋下了伏笔。

首先,从戏剧情节发展来看,之前的《拷红》中,因红娘的一番说辞,老夫人不得已答应把莺莺许配给张生,但提出条件:“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我与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让张生在结婚前应试,且又说出这样的话,逼试的意味显而易见。所以,《长亭送别》就不是一般的热恋男女短暂离别,而是蕴涵着丰富的戏剧性。离别之后无法预知的未来造成了莺莺无法言说的痛苦和忧虑,这实际上也是戏剧悬念的设置,为后面的戏剧情节埋下了伏笔。表现在特定戏剧情境中即是她“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张生百般依恋,对“有梦也难寻觅”的别离无限忧戚,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的现实强烈不满,对司空见惯的金榜题名、停妻再娶的婚姻悲剧深深忧虑。这些戏剧悬念在第五本中——实现,特别是郑恒的造谣生事引发出新的戏剧冲突,老夫人又一次改弦更张,再次把莺莺许配给郑恒。可见《长亭送别》故事情节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长亭送别》中的人物性格鲜明。莺莺轻功名、重爱情的痴情,张生书生气十足的志诚与自信,老夫人的专制与蛮横,如在读者目前。真正的戏剧语言蕴涵着无限丰富的潜台词,主人公的思想实际就表现在其言谈举止里。长亭宴上,老夫人对张生说:“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这几句台词看起来很平常,是身为长辈的老夫人临别之际对张生的叮咛嘱咐,很有些语重心长的意思。但若联系之前的情节,这里其实绵里藏针,是对张生的警告和威胁。精练而含蓄的戏剧台词,表现的是老夫人极力维护相国门风与家谱的真实心理,让所有人,包括剧中人和观众对他们两个人的未来多了些担心。戏剧是“代言体”艺术,作者的声音必须隐匿于剧中人之后,用剧中各类人物的不同声口来说话,性格化的语言是一个剧本成功的标志。莺莺面对离别的伤感、对张生的体贴、对爱情的赤诚、对未来的担忧等心境与性格特征,因—人主唱的体制表现得更为突出。

最后,《长亭送别》的舞台空间,典型地体现了中国戏曲舞台时空自由变化的特征。中国传统的戏曲舞台时空具有自由表现的特点,舞台布置简单,一般是一块幕布隔开前台和后场,舞台上所有的一切,包括舞台空间布景、舞台时间流动、演员动作表演等,主要是通过演员唱词唱出来的,台下的观众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最终构建出完整的舞台空间。

《长亭送别》主要由四个戏剧场景构成:长亭路上、长亭饯别、临别叮嘱、别后凝望,涉及多个戏曲舞台空间。其中有些舞台空间是同时并置的,如夫人、长老在长亭等候的舞台空间与莺莺、张生、红娘赴长亭路上的舞台空间,莺莺目送张生与张生扬鞭赶路的舞台空间,均是以并置的方式呈现于舞台之上。其间的转换变化,主要由人物的叙述性台词和动作表演来完成,如莺莺张生到长亭之后,一个“做到见夫人科”的舞台提示,—下子就合并了两个舞台空间;莺莺、张生道别之后,莺莺目送与张生扬鞭启程两个舞台空间的分隔,则是由莺莺的唱词完成的。《长亭送别》舞台空间变化的灵活自由,可见一斑。

《西厢记》是一部戏曲名作,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优秀的文学经典来阅读,分析它在叙事、写景、抒情方面的突出成就,品味其语言“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的韵味;但同时还要重视它作为戏曲作品为舞台演出而创作的特性,关注其舞台性、戏剧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把握这部名作的精髓。

《长亭送别》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长亭送别》这篇课文选自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目的是通过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的欣赏,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戏曲的能力。

《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文章曲词非常优美。《长亭送别》一折戏因老夫人以“相国门第不招白衣女婿”为由,硬逼张生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才得与莺莺完婚,这一折戏写爱情刚刚得到母亲认可的莺莺又要与心上人张珙分别痛苦的心情,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这节课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说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主要分析主题.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二、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西厢记》,进一步熟悉元杂剧。

2、能力目标:1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欣赏情景交融的特点。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3情感目标:欣赏优美曲词,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之作,它的作者王实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艺术大师,王实甫的语言被人称赞为“花间美人”,《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最精彩的一笔,其语言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民间鲜活的口语,从而形成了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我把曲词鉴赏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主要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了交融的高度.我把鉴赏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作为这节课的难点.三、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据此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

曲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课曲词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文章,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2〉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3)启发诱导与点拨教学法

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老师可做适当的点拨,较难的问题可做启发诱导。

4、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片既扩大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教育学中直观性原则。此外还灵活运用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和板书图示法。

四、说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要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认识,就要对全篇的情节有细致的了解。因此,在进行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如下准备和预习:(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3)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 [叨叨令]。

2、导入新课。好的导入,能巧妙地创设教学氛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我的导语:

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李商隐在《无题》中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柳永在《雨霖铃》中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风渐起,黄叶飘零,又一对相亲相爱的人儿要别离了,让我们看看他们又是怎样畅叙别情的呢?

(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本文曲词优美动人,故用诗歌导入,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3.分析曲词。此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主要通过启发点拨法和自助合作探究教学法来解决问题。

清代梁廷楠《曲话》中说:“世传王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曲坛上这一逸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真是无风雨无以丽其姿,无严霜无以煊其色![端正好]可以说是剧曲中一首“秋思之祖”。

全体学生朗读,老师做示范性朗读 [端正好],教师提问以下问题:(让学生小范围讨论)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

明确: [端正好]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

其妙处,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 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一个“染”字,不但写出了景物色彩的变化,而且令这种变化带上了剧中人强烈的哀怨情绪。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只一“泪”字是情。但一个“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画龙点睛,这个“泪”字就相当于那个“睛”,着墨不多,却倾注了作家全部心血。

过渡语:我们赏析了这段文字,领略了诗情画意,再找出一些类似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语句来分析一下。[一煞]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怎么体现情景交融的?(让学生从意象 意境 情感几个方面分析)

诵读:分析[一煞]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前三句写出了莺莺对张生的痴情:那种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之情。后两句“无声”与“有声映衬,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其他写景的词句让学生自己分析)

四.品味语言(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和诵读法)王实甫的语言艺术,一直为人称赞,朱权《太和正音谱》称:“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是为定评。这“花间美人”不仅有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华丽之美,还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二玉共读《西厢记》读后黛玉觉得“词句警人,满口余香”

让我们也进入那优雅迷人的世界,以剧中人的口吻来诵读课文.(选读你喜欢的曲词)1 ,分小组阅读并推荐优秀者.。2 进行比赛,看谁读的最好,感情把握最准确.3读过之后小组讨论本折的语言特点

明确:

1、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 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2、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作者善于把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与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例如,[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语句,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例如[滚绣球]一曲的语汇、语句都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可以说是口语的韵律化,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而又富于文采。“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小结:《长亭送别》一折戏,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它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它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所有这一切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说作业

就你喜欢的诗词改写成散文诗。如:

二煞:青山你为何挡住去路| 是谁在挽留呀/苍翠的树林呀/你为何如此憔悴/傍晚的雾霭为何要急于挥洒你的身影/荒凉的古道啊/为何让马蹄声渐渐远去

课文《长亭送别》解读 篇5

对进京赶考一事,诸人的态度是:①老夫人:挣揣一个状元回来,②长老:专听春雷第一声,③张珙:金榜无名誓不归,④莺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面对社会压力,莺莺敢于轻看功名,她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反叛比张珙来得更彻底。虽然如此,在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下,她的美好愿景完全不可行。三比一这少数服从多数使莺莺也不得不让步:同意张珙进京赶考。莺莺没有过激的包括以死相拼的行为。因为她明白,活着才能继续追求幸福,才有美好的盼望,才有破镜重圆的喜悦和快乐。

既然是无奈的分别,离别的痛苦自然是最难忍受的。到了什么程度?“松了金钏”、“减了玉肌”、“昏昏沉沉的睡”、“重重叠叠的泪”、“昨宵今夜,清减了小腰围”。因离别而不思饮食,不是昏睡,就是垂泪,体重骤减,百无聊赖,无所寄托。这些情绪又主宰着感受,眼前的一切景物也都随心情的不悦而透出凄凉。

《长亭送别》教案 篇6

1. 简单了解作者及相关元曲、元杂剧。

2. 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 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学习重点】

1、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1、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方法指导】

诵读法 点评法

【知识链接】

1、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2、《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金代,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为《董西厢》(又称《西厢弹词》或《弦索西厢》)。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莺莺传》,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3、有关元曲及杂剧

(1)、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元曲五大剧作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 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王实甫: 《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

4、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

以新的价值观教学《长亭送别》 篇7

一.质疑与思辨

长亭古柳, 斜阳日暮, 泪染襟袖, 伯劳东去, 当我们带着学生深入文本, 回到那个旷远的时代, 从别离的诗意和莺莺愁肠百结的迷惘中黯然神伤、蓦然回首时, 有的同学不禁会问, 崔莺莺与张珙两意缠绵, 山盟海誓, 又何必在意这短暂的别离, 秦少游不是说“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吗?距离正可以检验爱情的纯度, 思念在时间的长河中涅槃,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也许今天的别离就是明天最美好的回忆!又何必“听一声‘去也’,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 更不必用“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来伤害自己最心爱的人, 表达对爱人的不信任, 对真情的亵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莺莺如此执着于自己的爱情, 她又为什么对自己的爱情如此没有信心呢?她在担心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 我和我的学生们展开了十分激烈的讨论。

二.探究与发现

通过对文本的再品读与同学们的分组探讨, 对于“莺莺担心张珙移情别恋” (学生语) 的心理, 主要有下列几点共识:

首先, 莺莺与张生的婚约一再遭到莺莺母亲的反对, 旧时代的婚姻靠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讲求的是门当户对, 崔母虽暂时同意了, 谁知道是不是缓兵之计呢?

其次, 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张珙必须考上状元这一前提之上的, 但张珙是不是一定能考上状元?所以, 婚姻对于莺莺来说是一个未知数。

还有, 封建时代, 妇女地位十分低下, 男子三妻四妾并不违反封建伦理道德, 可能还是成功人士的一种无形的标识。“士之耽兮, 犹可脱也;女之耽兮, 不可脱也”, 女子往往执着于爱情, 而男士在封建观念的驱使下, 迷恋异乡花草并不鲜见, 陈世美秦香莲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红楼梦》中众多女儿的眼泪莫不是最好的明证。

最后, 更有学生指出, 崔莺莺与张珙的爱情属于一见钟情类, 相互了解并不深, 感情基础不太牢固, 张生若遇到他乡的李莺莺、王莺莺岂不动情, 何况张生还较轻狂 (文中“凭着胸中之才, 视官如拾芥尔”即是明证) 。

看来, 莺莺与张珙的爱情悲剧性的成分多于喜剧性的成分, 同学们对婚姻、爱情、人生又多了几分认识, 那么当爱情不期而至时, 我们又怎样正确地对待它呢?

三.历史与现实的契合

“爱是不能忘记的, 但我们决不能成为爱情的奴隶”。同学们各抒己见, 慷慨陈词, “泪水只能获取别人的同情与怜悯, 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有独立的人格与尊严, 要有独立的人格与尊严, 就必须趁着青春华年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说到这里, 更有同学吟诵出了著名诗人舒婷的两首诗:

神女峰 (节选)

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 代代相传

但是, 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

神女峰是屹立在江边悬崖上的一座小山峰, 有着美丽而忧伤的传说。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 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 千年传唱。但诗人舒婷将她从落寞凄清、空洞无声的漫长岁月中解救出来, 第一个从女性生命的角度揭示出这个爱情传说的悲剧性质, 对男权意识作出了颠覆性的改写, 颠覆了千百年来的关于忠贞与背叛的古老诠释, 是血肉之躯的女性对于被顶礼膜拜的残酷荣耀的清醒弃置, 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弘扬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格的觉醒, 只有用人的尊严和价值作为标准, 才是判断文明和进步的真正准则。

同学们又进一步列举舒婷的《致橡树》对传统爱情观进行思辩。《致橡树》在对传统的巅覆中表明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爱情观,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致橡树》)

同学们都认为:爱是建立在独立的人格与伟大的事业之上的, 人不能因为爱情而迷失了自我, 消解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 我提到了热播电视连续剧《新结婚时代》中顾小西父亲的一句话, 顾子川说“一个男人失去了事业就什么也没有”, 我要说“一个人失去了事业就什么也没有, 更别谈爱情”。

《长亭送别》的心理描写 篇8

说“长亭送别”这一折展示了人物复杂而又深刻的心理内涵,主要体现在崔莺莺送别张生时所展现出来的三个层面之上:其一,对张生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将息的忧虑;其二,对老夫人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的埋怨;其三,对张生异乡花草,再行栖迟,停妻娶妻,忘情负义的不安。而这忧虑、埋怨、不安的复杂心理,通过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的方式得以充分的展示。

就第一层面的心理感受而言,崔莺莺对张生的感情是缠绵依恋的,两人刚刚经历相思之苦,订下白首之约,转眼间又要劳燕分飞,崔莺莺对张生自是难舍难分。在送别之中,崔莺莺满心装的都是离愁别恨。这离愁别恨首先表现为对张生的忧虑之情。“长亭送别”中一开头便是一折【端正好】的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作者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碧云满天,菊花遍地,秋风劲吹,大雁南飞,虽然不着一个“秋”字,但是秋天的冷寂、悲苦、空旷等况味却表现得淋漓尽致。“西风紧”带着刺骨逼人的寒冷,扑面而来。西风,不仅仅是眼前秋天的自然之风,更是一个老夫人拆散张生、莺莺的人情之风。“紧”字,写出了崔莺莺感怀秋风而内心悲苦的凄凉。大雁南飞,良人北行,这鲜明的对比更使得崔莺莺内心感触良多。“北雁南飞”这一场景中,暗藏了一个词语“归”。大雁都归家了,可是崔莺莺呢?就要在这样的情境下,经历一场痛苦的别离。对崔莺莺而言,她的家,她的情爱之家、灵魂之家,就是即将与自己离别的也许以后再也见不到的张生。因此,“北雁南飞”这一情景与崔莺莺的离别情绪形成强烈的对比:有家与无家的对比;归家与别离的对比。这样的对比,才让所有的情绪寸寸断肠,撕心裂肺,黯然销魂。惟其如此,在崔莺莺的眼中,那满目经霜而红的枫叶,也不是因为染霜,而是因为自己和心上之人的离别之泪染红的。这里,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把崔莺莺秋日送别的痛苦压抑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因为内心充满了离别之苦,所以光靠借景抒情似乎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之苦,于是作者借崔莺莺之口唱了【滚绣球】这一折曲子:“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这里,作者采用的则是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直截了当的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愁苦之情。【端正好】里的心理描写是自我抑制的情绪之表达,含蓄,内敛,很符合东方人的抒情习惯。抑制和酝酿得久了,就会爆发,让莺莺的情绪得以宣泄。曲中三个“恨”字,犹能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恨刚刚摆脱相思之苦,又要被迫与心上人分离;二恨长长的柳丝难系住玉骢,疏林挂不住无情的斜晖,只希望马儿慢慢的走,小车儿紧紧的跟随,为的只是能与心上人多呆一会儿;三恨分别的长亭已在眼前,分别的时刻便要到来,无奈而痛苦的心情又有什么人能知道呢?崔莺莺爱情之火热烈、痴情,一旦分别,就埋怨老天爷让自己与张生“相见得迟,归去得疾”。她明明知道是无法实现的想象,还是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张生的坐骑,希望树林得以挂住西沉的夕阳,让张生走不了,让张生一直跟自己这样走下去。但是长亭却已经近在咫尺,别离已经来临。希望在不断的幻灭之中,崔莺莺的一段心理独白,热烈,痴情,哀愁,怨恨,纠缠在一起,充满着催人泪下的情感力量。

虽然人物内心充满了离别之恨,虽然看见安排好的“车儿、马儿”,就“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也没“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只“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准备“从今后衫儿、袖儿,都做重重叠叠的泪”了。但是崔莺莺心中更多的是对就要出门远行,只身前往京城的张生的担心忧虑:“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一个女子自己在分别在即无心打扮、心痛欲碎的时刻,心中想的却是心上人出门在外,无人照料的苦楚,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就第二个层面来说,崔莺莺又对老夫人拆散鸳鸯充满了埋怨之情。崔莺莺是爱情至上主义者,她因为年轻,因为爱情,自然显示出自己叛逆的一面,没有世俗的社会价值观,对功名利禄并不多么看重。但是老夫人却以相国府三代不招白衣秀才的借口硬生生逼着张生去挣揣一个状元的功名来,把一对恩爱的鸳鸯拆散在两下里。对于老夫人的横加干涉,崔莺莺虽然无法也无力直接反抗,但是还是直接间接地表达了对老夫人的埋怨之情。【满庭芳】中,“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明明是有心亲近想要举案齐眉,要坦白表达对爱情的忠诚,却偏偏因为母女间需要回避而只得面对面而坐,对现实的失望,隐含在对比的心理之中。

如果说上面因为母亲坐在面前而使得夫妻间无法倾诉衷肠而使主人公不满,那么【朝天子】中一句“‘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则是主人公对老夫人的直接控诉了,她把老夫人视为生命、视为荣耀的名利,看做是像“蜗角”和“蝇头”那样微不足道的东西,毫不犹豫把它放在爱情之下。这是爱情萌发于心间之后自然的觉醒,自然的反叛,把世俗的庸俗的功名看做是美好爱情的扼杀者。她大胆赞美了爱情,又无情控诉了功名之戕害人性。崔莺莺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产生的结果,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与利益的算计。所以崔莺莺才会有“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的强烈愿望,才会有对老夫人所看重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表现出强烈的不屑,才会有对老夫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势利冷酷表现出强烈的控诉之情。

就第三层面而言,在封建时代里,一个女子最为担忧的大约也就是被男子停妻再娶妻了。即便是崔莺莺这样有才,有貌,且又有身份地位的相国之女,内心深处深深忧虑的还是被有朝一日得了功名的张生抛弃这样的不幸结局。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始乱终弃的事情屡见不鲜。崔莺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离愁别绪,固然反映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正因为如此,在老夫人与长老下场之后,虽然担忧他“今宵宿在那里”,虽然告诫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但崔莺莺还是忍不住“口占一绝”:“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小心翼翼的试探,表现就是崔莺莺的担忧所在。

在【二煞】中一句“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一句“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把崔莺莺对张生此一去异乡栖迟,停妻娶妻的不安表现得无以复加。在明明白白的用了一个“怕”字之后,还嫌不够,又用了一个异乡花草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安。

在“长亭送别”一折中,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间接抒情,在【收尾】这个曲子中,崔莺莺的情感得到了最充分的表露:“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烦恼”一词中,有“离愁相继”的无奈遗憾,有“荒村野店”的雨露风霜的忧虑,有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控诉,有“拆鸳鸯两下里”怨愤,还有“一春鱼雁无消息”“停妻再娶妻”的不安,崔莺莺在离别时候的所有感情全都包含其中。而“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更是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用夸张的手法实体化,表现出了崔莺莺复杂而又深刻的内心世界。

上一篇:美术教学实习报告下一篇: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