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信息核查工作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籍信息核查工作(共11篇)

学籍信息核查工作 篇1

自查报告(教务科)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籍信息自查工作,教务科也认真组织自查,现将工作进展及自查结果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学校明确了校长杨益民同志为学籍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贾健同志为主管责任人,教务科为学校学籍管理机构,安排专人姚能俊老师负责中专学籍管理、安排专人姚文娟老师,明确责任到人,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职成〔2010〕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68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通知》(皖教秘职成[2013]47号)等相关文件,制定学校相关配套管理细则和操作办法。每学年都利用开学典礼、新生军训专题讲座、班主任会议、班会等形式宣传宣讲学籍管理工作,将国家学籍管理政策和学校管理细则宣传到每一位师生。

职业院校是学籍电子注册的实施主体,学校学籍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院校要充分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学籍电子注册,对学籍异动、学生信息变更及时更新,确保学籍电子档案数据准确、更新及时、程序规范。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巡查制度,完善定期核查机制,加大学籍系统数据应用与考核力度,推进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二、严格要求,强化学生学籍动态管理

严格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认真执行“六个严禁”,规范招生行为,认真采集学生信息,把好毕业关,严格学生变动程序,对学籍信息变更以及转学、转专业、退学、休学等学籍异动及时更新,准确墙报。

三、重视日常,实行学生档案管理规范化

加强档案建设,学生从入学起建立纸质学籍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等方面的表现,学生毕业后学生学籍表、成绩表、实习报告、毕业生登记表等相关档案资料整理入册,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中职学生学籍变动大,学生退复学情况多,给日常管理增加难度。

2、学生素质不高,信息采集容易出错,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

学籍信息核查工作 篇2

一、当前的工作现状

联网核查系统自2007年6月开始在全国推广运行, 人民银行先后制定并下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业务处理规定 (试行) 》 (银办发[2007]126号, 以下简称《业务处理规定 (试行) 》) 、《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操作规程 (试行) 》 (银办发[2007]126号, 以下简称《操作规程 (试行) 》) 和《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关于切实做好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有关工作的通知》 (银发[2007]345号, 以下简称《通知》) , 形成了联网核查制度, 为银行联网核查业务处理提供了标准。

目前, 联网核查相关制度要求银行在办理银行账户业务、支付结算业务时必须对个人身份证进行联网核查, 除银行账户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可以由银行机构自行决定是否核查。联网核查相关制度未作强制要求, 因此银行机构在实际业务处理中采取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同时目前联网核查系统只提供对居民身份证进行核查, 其他有效身份证件无法核查, 造成银行机构无法有效落实账户实名制。这些问题的存在违背了推广联网核查工作的初衷, 不利于切实有效地保护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联网核查系统存在的问题

1. 联网核查系统信息不准确

联网核查系统信息来源于公安部全国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 由于数据采集和维护更新等方面的原因, 该资源库尚存在诸多错误数据, 经常出现以下几类情况:一是系统采集照片发生错误, 造成部分客户真实身份证件在系统内核实结果为“姓名与号码相符但照片不存在”、“姓名与号码相符但照片错误”;二是系统采集身份证号码有疏漏或错误, 造成部分客户真实身份证件在系统内核实结果为“公民身份号码不存在”、“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三是系统内字库不全, 当客户姓名中存在生僻字时, 在系统内核实结果为“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四是涉及户籍信息迁移的客户身份信息在联网核查系统中核实结果时, 大多出现以上几类情况。这些都给当事人办理银行业务造成诸多不便。

2. 联网核查系统信息修改更新不及时

针对联网核查系统存在的问题, 基层人民银行根据相关制度认真受理客户的投诉、记录客户的问题并按月逐级上报, 但上报的投诉信息长期没有得到更正, 造成基层人民银行难以向客户解释, 经常面对客户的再次投诉也只能耐心安抚、重新上报。

3. 联网核查系统信息显示不稳定

联网核查系统内照片有时不能正常显示, 部分照片会出现时有时无、时对时错的情况。系统内客户身份信息核查后照片不存在或不正确, 经上报后得到更正,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原先存在的问题, 此类问题更易引发客户的激烈反应。

4. 联网核查系统存在功能缺陷

银行机构在联网核查系统办理业务时, 分5种业务种类进行, 分别为银行账户业务、信贷和征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反洗钱业务以及其他业务进行。前4类业务种类基本涵盖了银行柜面需进行联网核查的业务, 其他业务种类一般用于客户不在场时办理后续核实或存量个人账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近期某银行办理存量个人账户核实时, 根据客户之前留存身份证信息选择其他业务种类进行联网核查时, 因该留存身份信息涉及公安部门通缉人员信息, 触动联网核查系统报警功能, 致使公安部门不必要的出警, 由此暴露出联网核查系统的功能缺陷——不能将联网核查业务区分为实时业务和后续业务, 造成系统报警功能正常发挥作用。

5. 联网核查系统参数维护方式受限

联网核查系统依赖于账户管理系统的银行机构代码维护, 由账户管理系统将银行机构代码的新增、变更或撤销信息通报给联网核查系统。但有时联网核查系统核查机构代码信息不能实现与账户管理系统同步, 造成新设机构不能正常增设操作员、机构代码变更后系统统计信息不正确等情况, 需逐级将异常情况上报至人总行解决。联网核查系统不能自动将新增银行机构代码信息直接通报给公安部信息共享平台, 需要人总行以磁介质方式大约每两周向公安部信息共享平台移送银行机构代码数据。此种人工介入处理的方式往往使得公安部信息共享平台机构信息更新不及时, 造成账户管理系统、联网核查系统中某银行的银行机构代码、用户都已存在, 但却无法正常办理联网核查业务, 出现“核查处理失败”的情况。

(二) 联网核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联网核查制度不完善, 法律层次较低。联网核查工作涉及社会面广, 且信息来源于公安部门, 许多工作需要公安部门的参与。当前联网核查制度仅由《业务处理规定 (试行) 》、《操作规程 (试行) 》及《通知》组成, 3个文件法律层次较低, 对银行机构和公安部门约束力不够, 不能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联网核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信息不准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造成部分客户真实身份信息在联网核查系统核实结果为“身份证号码不存在”、“身份证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或反馈照片不相符”, 当根据《通知》要求采取进一步核实措施时, 经常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少数银行目前不认可以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进行核实的结果, 片面苛求联网核查系统核实结果的完全正确或由公安部门出具联网核查结果证明的核实回执, 影响了客户业务办理。

二是银行为客户出具联网核查结果证明, 由客户持该证明至被核查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申请核实时, 公安机关往往仅答复客户其户籍系统客户信息正确, 不愿出具联网核查结果证明核实回执, 且不能正确解释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 更不会按相关规定在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内为该客户更新其准确的身份信息。

(三) 银行机构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 银行机构宣传解释不到位

银行机构在办理联网核查业务时, 不能正确向客户宣传联网核查工作的目的和程序, 未能正确解释在联网核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客户的不利影响, 简单地将客户推向人民银行或公安部门。加上基层公安部门在办理业务时也未能正确解释此类问题, 造成客户诸多怨言及不必要的奔波, 对人民银行的社会声誉有巨大损害, 更与人民银行推广运行联网核查系统的初衷相悖。

2. 银行机构业务操作不规范

银行机构在办理联网核查业务时, 业务操作程序不规范。随意设置操作员, 片面扩大核查人员范围;随意选择核查的业务种类, 不正确区分实时和非实时业务种类;随意选择客户信息, 将违法或其他非银行客户等无关人员信息纳入系统进行联网核查。以上情况极易造成联网核查系统统计数据不真实, 造成相关客户信息的泄密, 给银行机构和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同时也可能触发联网核查系统的报警功能, 造成公安部门不必要的出警和损失。

三、改进联网核查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数据来源, 强化系统多种功能

建议能将联网核查系统与公民户籍信息库直接连接, 尽量避免出现误差信息, 增强联网核查结果的权威性, 减轻公安部门维护全国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信息和反馈疑义信息核实结果的工作压力。同时实现核查居民户口簿、护照、机动车驾驶证等公安部门下发的多种身份证件的系统功能, 拓宽联网核查系统的核实范围。进一步健全联网核查系统功能, 正确划分实时业务和后续业务的种类, 强化联网核查系统的实时报警功能, 切实发挥联网核查工作的作用, 完美地实现联网核查工作的初衷。

(二) 进一步完善参数维护功能, 提高系统业务处理效率

建议赋予联网核查系统自主的核查机构代码维护功能, 不再受限于账户管理系统, 由账户管理系统自动将银行代码维护信息通报至公安部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信息同步功能。在新设银行机构开展联网核查业务时, 由公安部信息共享平台自动将该银行代码与联网核查系统、账户管理系统实现比对, 如比对一致, 则对该新设银行的联网核查业务予以反馈核查结果。

(三) 进一步完善制度, 强化业务规范

建议进一步完善联网核查的相关制度, 尽快出台更高法律层次的联网核查制度, 增强联网核查制度的法律约束力。出台正式的业务操作规程, 加大对银行机构的培训和检查力度, 确保银行能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联网核查工作, 优化与联网核查相关的业务处理流程, 规范联网核查的业务操作, 确保联网核查工作的严肃性。

(四) 进一步宣传解释, 强化社会效应

学籍信息核查工作 篇3

在各地共同努力下,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全国学籍系统) 安装部署和首次数据采集工作基本完成,在跨省转学、招生入学和经费监管等方面已初步取得良好综合效益。为充分发挥全国学籍系统作用,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现就做好全国学籍系统全面应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学籍信息质量。全面开展以学生身份基本信息为核心的数据审核工作,减少问题学籍,确保数据质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公安机关协作,对本省(区、市)学籍进行查重、查错,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问题学籍清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问题学籍进行核查处理。要优先完成毕业年级问题学籍处理工作。各省(区、市)完成省内审核工作后,我部将利用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对上传的学生数据进行核查,并向各省(区、市)反馈问题学籍清单。各省(区、市)内问题学籍处理工作原则上应于2014年7月底前完成。全部问题学籍处理工作结束后,我部将为每位学生核发全国唯一的学籍号。

二、全面应用系统功能。落实《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加快制定完善实施细则,明确各学段各类学籍变动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利用全国学籍系统做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建立和学籍正常变动(升级、升学、毕业等)、学籍异动(转学、出境学习、休学、复学、留级、跳级、辍学、死亡等)的管理工作。应用全国学籍系统监测学生上学考勤情况,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监测随迁子女流动情况,提高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水平,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公平。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建立动态登记监测制度,提高关爱和服务水平。为招生入学提供支撑,控制义务教育学生无序流动,遏制超大规模高中学校,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和办学行为。认真将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积极推进实名制学籍系统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衔接。逐步在教育经费管理中运用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健全经费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准确性。逐步在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各项建设中运用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三、开发完善特色需求。我部已开放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并初步建立数据导出使用管理制度,支持各省(区、市)以全国学籍系统为基础开发满足地方管理需求的特色功能。各地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及早着手,结合以往应用基础,拟定业务需求,做好顶层设计,进行开发应用,尽早发挥效益。自建系统对接省份要尽快过渡到以全国学籍系统为基础开发完善特色需求的模式上来。我部将对各地特色需求功能开发工作及时跟进,总结肯定探索力度较大、功能成熟完善、应用效果明显省份的经验,并进行全国推广。还将对工作积极、有需求但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省份给予技术支持。

四、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全国学籍系统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探索点,各地要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健全管理制度,形成有效工作体制。健全协作机制。基础教育、发展规划、财务、教育信息化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保障全国学籍系统全面应用。健全考评制度。构建分级负责、全面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学籍管理员和技术支持人员网络,明确岗位职责,将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纳入学校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考核。健全培训制度。我部已以面授方式直接培训至地市级;各地要强化培训,实现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覆盖,培训结束要通过考核,持证上岗;学籍管理员调整后要及时安排培训。健全工作交流制度,完善问题协调机制,快速推广成熟经验,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健全奖惩制度,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认真查处、严肃追究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人员。健全举报、通报制度,通过社会监督和警示教育提高全国学籍系统应用管理工作水平。

五、构建运维长效机制。系统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建立保障全国学籍系统正常运行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尽快落实全国学籍系统应用培训、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所需经费和人员,并满足持续发展需要,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建立系统运行、维护、应急响应、数据保密等制度,细化要求,责任到人,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建立运行监测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全国学籍系统运行情况。健全系统运行问题研判机制,完善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畅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快速反映和解决全国学籍系统问题的渠道,确保全国学籍系统运行稳定。

现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关键业务应用指南》和《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我部将适时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附件:1.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关键业务应用指南(略)

2.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则(略)

教育部

学籍信息核查工作 篇4

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与高校学籍管理工作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基础数据的重要来源,要求必须及时、准确.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是教育部加强学籍管理的`主要手段,它对规范和监督高校学籍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学籍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准.本文以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提出建立学生动态电子学籍档案,旋进高校的学籍管理方法.

作 者:唐丽安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47关键词:学籍管理 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 电子学籍档案

学籍信息核查工作 篇5

房地集团:

按照市国资委、房地集团“关于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础信息百日核查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天岳恒公司积极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现将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础信息核查专项工作总结呈上。

一、核查工作开展情况

2010年9月6日公司收到房地集团《关于转发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础信息百日核查专项工作的通知》(京房地办字[2010]156号文件)后,领导十分重视,并作出贯彻落实的重要批示。9月8日成立由公司领导牵头,房产经营部、经营办、安保部负责的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础信息百日核查专项工作机构。9月10日公司召开各分(子)党支部书记、主管房屋租赁负责人、安保人员和劳资人员参加的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础信息百日核查专项工作会议。会议首先传达了市国资委《关于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础信息百日核查专项工作的通知》和房地集团《关于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础信息百日核查专项工作的通知》。针对上级关于开展“百日核查”专项工作的部署要求进行了动员,进一步明确了在原已采集、登记,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础信息台帐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核登、核销、核准、核全”四项工作,并要求各分(子)公司核查人员在做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核查工作中,认真细致确保信息准确完整,按规定的时间要求完成《出租房屋信息登记表》、《来京人员信息登记表》和《综合数据分析汇总表》的统计工作。在这次“百日核查”专项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1.领导重视,建立相应工作机构,专人负责。2.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提出要求确保信息完整。3.在时间紧、范围广、工作量大的情况下,结合公司工作实际合理安排作出正确决策。经过公司全体核查人员积极努力精心工作,圆满完成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础信息核查专项工作。我们认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是动态的,应当把此项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及时掌握变化情况,真正做到“核登、核销、核准、核全”。

二、综合数据分析 1.流动人口情况

(1)流动人口总数:912人:其中男性561人,占总人数62%;女性351人,占总人数38%。

(2)流动人口人员区域分布在本市的:其中西城区250人、东城区193人、海淀区73人、朝阳区236人、丰台区140人、远郊区20人。

(3)流动人口年龄结构:16岁以上906人,16岁以下6人。

(4)流动人口年龄结构:研究生以上0人,大学本科25人,大学专科119人,高中283人,初中434人,小学42人,不认识字9人。

(5)流动人口岗位分布:其中单位负责人18人,专业技术人员56人,办事人员23人,商业、服务人员672人,生产运输工人143人。

(6)党员28人,占总人数3%;团员122人,占总人数13%。

(7)民族分布,其中汉族889人,蒙古族4人,回族6人,满族8人,壮族1人,土家族1人,布依族1人,侗族1人,达斡尔族1人。

2.出租房屋情况

(1)出租房屋总量120处,总建筑面积37226平米。(2)建筑类型:其中平房2906平米,楼房14728平米,地下空间17246平米,其它2345平米。

(3)建筑性质:其中住宅20162平米,写字楼6337平米,临时建筑2818.4平米,生产建筑1316平米,其它6592平米。

(4)产权类型:其中单位37226平米,个人0平米。(5)用途:出租包括生活居住5422平米,日常办公2000平米,商用6249平米,仓储119平米;居住、办公、生产、商用一体3980平米,其它19455平米。

(6)居住人口数量620人。

以上是我公司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础信息百日核查专项工作简要总结及数据分析统计。

北京天岳恒房屋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学籍信息核查工作 篇6

关键词:农村土地变更,图斑外业核查,GIS,管理系统

引言

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是国土部门最基础的工作之一,也是当前国土行业的热点工作[1]。从2010年开始,在第二次全图土地调查数据库基础之上,每年进行一次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国家建立起土地利用现状常态跟踪机制,保持了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现势性。县级年度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目的,是依据本年度外业核查的国土信息变化信息,对上一年度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更新,得到本年度农村土地调查更新数据库[2]。县级农村土地变更核查工作,对变更调查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高,并且任务下达完成时间紧迫,外业核查数据量大。为了提高变更调查工作的效率,确保变更调查成果保质保量完成,亟需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处理和分析统计外业核查成果数据,利用GPS技术快速获取调查疑问图斑的变化空间信息,提高内业数据获取速度和精度[3]。

目前,县级国土部门需要在第一时间得到监测图斑外业核查数据的统计成果,然后对监测图斑制定变更方案。监测图斑核查数据的分析和统计的工作量较大,亟需利用定制的信息化软件进行处理。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需求分析

农村监测图斑核查工作是掌握全国土地用地类型分布和基本农田分布情况的重要手段。国土部对全国各县市的影像数据进行疑似建设用地图斑分析,标绘出各县市的疑似建设用地图斑并分发到各县市国土部门,各县市国土部门依据疑似建设图斑的地理空间位置,实地核查每个图斑的占地类型、建设用地占地面积、各地类占地面积等数据内容,通过内业处理每块图斑的地理空间图形和属性数据,统计地类变化信息、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数据、农田耕地面积变化数据等信息。最终汇总上报给国土部,由国土部分析全国的建设用地和农田耕地变化情况信息,作为全国土地工作的政策决策的资料依据,所以农村监测图斑核查工作是国土部门每年度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农村土地变更监测图斑核查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首先的工作内容是外业图斑现场核查确认,另一个工作内容是内业标绘图斑范围,统计图斑占用土地的地类信息。

外业图斑核查确认是该项工作的基础,采用平板采集仪、GPS定位仪、电子地图等外业核查设备进行实地调查图斑基本情况,记录图斑施工建设类型、建设用地的实地边界范围、土地权属性质、施工建设法律手续等信息内容,作为图斑要素内业编辑的依据;内业标绘图斑工作是整个业务流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影响到最终监测成果输出的质量。首先依据外业核查的信息进行空间数据编辑,录入相关的属性信息。然后叠加前一年的基础地类数据库、道路红线审批数据、基本农田整治数据等相关的地理空间图层数据,进行图斑占地面积分析,统计出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图斑占用耕地面积、各乡镇建设用地违法比例等成果资料。农村土地变更监测图斑核查工作的成果,将直接影响各个县市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比例的评价,各级国土部门都极为重视此项工作的调查成果,同时希望利用一套高效自动化的图斑核查管理系统快速、准确地辅助完成工作。

1.2 系统流程

根据上述的监测图斑核查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农村土地变更监测图斑核查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外业核查底图制作、编制监测图斑外业调查表、核查图斑编辑、核查图斑统计分析、统计图斑地类面积信息、统计乡镇建设用地违法比例、统计基本农田面积信息等业务功能。

1.3 系统架构设计

农村土地变更监测图斑核查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三层架构模式,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层、业务服务支撑层、应用系统层。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层提供了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接口,支撑上层业务模块的数据读写服务;业务服务支撑层作为中间层,为系统应用层的功能实现提供了逻辑模块支持,同时也作为系统上层结构读写数据的枢纽;应用系统层作为系统人机交互层,直接面向用户的操作,提供了系统服务的应用接口。

本系统采用B/S结构,服务端提供空间数据服务和业务功能服务;客户端提供用户操作界面接口,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增强系统的互操作性。

2 功能模块设计

(1)数据管理:监测数据导入,GPS监测数据导入,矢量数据导入。

(2)图层管理:栅格和矢量数据图层管理,图层显隐控制,地图通用操作功能。

(3)核查信息管理:监测图斑核查信息编辑,监测图斑变更范围编辑,监测图斑核查信息查询。

(4)数据分析:监测图斑各地类面积统计,监测图斑农转用区域分析,监测图斑耕地区域分析。

(5)成果输出:外业核查底图打印,监测图斑各地类面积统计表生成,违法比例报表输出,监测图斑变更范围线输出。

3 结束语

农村土地变更调查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地籍业务,GPS数据采集,核查数据整理和分析,图斑变更范围界定,成果内容表达等众多领域内容。文章针对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图斑外业核查的数据处理业务流程,提出了建立农村土地变更核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是以实现对监测图斑变更的数据前期准备工作的自动化和可视化管理的一种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郭冯利,常超.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及更新包生成的方法研究[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

[2]邹建胜,屠海东,金卓妮.县级年度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实践[J].浙江测绘,2011(3):44-45.

学籍信息核查工作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以学生为中心

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学籍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门,是对正常生活和教学质量进行维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和保障。高职院校实施了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给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籍信息管理的质量,是目前成都众多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中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尚待更新,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首先,学生的选择权未受到重视,导致弱化了服务意识。在“学生为中心”教育管理理念中,学生首先应该是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学习的主体和学校管理的适度参与者,然后才是管理和教育的对象。学生通过选择学校和专业来选择职业,同时他们通过选择职业领域来选择学校和专业。任何学校如果忽视了学生的选择权利和能力,就会失去生源,同时也就失去自己生存的基础。

第二,高校师生对于学籍管理的知情权未受到重视。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应被教师、学生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上做到深刻了解。调查发现,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不是很清楚,认识不到位,在通知其学籍变动的时候,学生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然而相关负责教师,如班主任、专业教师等也对学籍管理相关制度知之甚少,原因是通常专业教师很少受到学籍管理知识培训,思想上也对学籍管理制度没有提起高度重视。

(二)学籍管理相关人员管理水平和认识有待提升

除了学籍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自身实力外,专业任课教师更是需要提高对学籍信息管理的人事。因为,调查显示,学籍异动除了有学生自身的各种问题外,还有对专业课程兴趣不高的问题,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教学课程质量不高的情况。现阶段各个高校都在扩招,为了适应社会、吸引学生,人才培养计划更是每年都在调整,许多教师甚至任课多年来没有上过重复的课程,根本无法定方向精进和提高业务水平;而且多数学校对于选修课也重视程度不够,每年开课都是临时选课程凑数,造成了选修课教师师资水平偏低,课程质量不高。这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应付情绪严重,学籍异动(旷课,迟到早退、退选)情况普遍。

(三)部门间“协同性”不强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思政部门、学籍管理部门、教研室以及学籍管理系统设计公司等部门“协同性”差,部门之间由于工作相关性不高而存在藩篱,工作内容的分割程度非常严重,缺乏协同创新的动力和长效机制,学籍管理工作的交叉融合以及跨部门合作难以推动。如:教学上只关心自己所授的课程,考勤成绩只是作为平时成绩,不认为这是学籍异动最佳数据;思政上只局限在“奖、勤、助、代、补”,但相关结果很少在学籍管理系统见到;程序设计员只考虑完成系统设计合同,而不对一线学籍管理者的使用反馈做出人性化调整。“协同性”差会直接造成学籍异动发现滞后,对学生服务性差,学生归属感差等问题。

二、学籍信息管理方法探索

(一)不断创新学籍管理制度

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学籍处理周期改革,学籍处理时点改革,延期降级制度。学籍处理周期的延长,给学生更大的回旋空间,有利于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和学生学业进程的稳定。学籍处理时点是指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原因进行学籍处理时,统计学生学习情况是在期末考试结束后还是经过重考后的时点,将学籍处理成绩统计时点改在每学期末重考后,重考成绩在学籍处理中起很大作用。延期降级制度是把学籍管理的原则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学籍管理规定不是机械的、生硬的、刚性的,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籍管理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克服了学籍管理的教条主义倾向,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学籍管理模式逐步转化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籍管理要从教务处为主的一级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以各二级学院为主实行过程管理。

(三)学籍管理手段电子化、网络化

学生学籍档案的建立和归档是一项非常烦琐和复杂的工作,不仅数据多、处理量大,而且时间性很强,要求准确规范。应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建立学籍管理电子化、网络化系统,能够做到情况反馈迅速、及时,数据统计可靠、准确,信息搜集全面、客观,增强学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可以加强各教学单位间的信息交换,便于各级领导和部门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杨军.学籍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1(12).

[2]姜凡,刘春燕.武汉科技大学实施学籍预警制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

[3]李淼.教育公平理念的演进历程及其时代特性[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09).

学籍信息核查工作 篇8

统人员信息核查工作实施方案

旗各有关部门、苏木镇:

根据《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财政补贴农牧民资金管理系统人员信息核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经旗政府研究,决定成立由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为组长并由旗委党委、政府副旗长等四位领导为副组长,成员28人组成的旗财政补贴农牧民资金管理系统人员信息核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旗核查工作。旗领导小组职责:

(一)、“一卡通”政策补贴相关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本系统信息核查,提出、落实整改措施;对照核查工作要求,审核、分析我旗本系统信息核查总结材料。

(二)、旗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办公室,参与指导各苏木镇信息核查工作,协调配合各苏木镇落实信息核查工作,并向上级提出完善信息系统建议措施。

二、核查时间

各苏木镇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接到本通知后,立即开展工作,务于2012年7月1日前将核查结果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包括文字分析材料和电子数据表格)报送新右旗财政局。由财政局整理汇总后上报呼伦贝尔市财政局。

三、核查内容

(一)、人员死亡后继续领取补贴;

(二)、领取补贴人员在我区无户籍;

全员人口信息核查当前存在问题 篇9

总人口方面

全员人口数据库存在个案信息重复录入的问题。社区内部、社区之间、乡镇与城镇之间的重复。

统计局没有可供我们参考对照的个案信息资料,无法完善我们计生部门的数据。所以要完善全县总人口信息,减小相关部门人口数的差距,就需要与公安部门联系,入户核对完善全县总人口的信息。各乡镇有必要与派出所联系进行对照,找出差距,及时录入、尽快完善,省计生委基础信息核查通报会上,明确提出,人口管理,侧重于户籍地的管理,这一块抓好了,以往的底子也就实了,省市检查心里也就有数了。所以各乡镇、县直抓住这次的机会把总人口数核实准确。根据目前存在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核对录入:

1、岁数大的核实录入不到位。各村、社区年龄大的没有全部录入网络版。因为在入户调查时,了解到,有些计生管理员的理解,就是把育龄人群认真登记,岁数大的不管。

2、前几年因为工作、上学等原因,离开户籍地好几年了,从来不回,将来也不回来,当时建库时我们人为地进行了迁出处理,但是这些人员的户口还在原来的户籍地,这次,需要把这部分人员录入网络版,以“空挂户”进行处理。

3、离退休人员年龄大了,回到村里居住,也就常住村里了,好多乡镇未进行登记。这些非农业户口有的是本县,有的是县外,我们都应该以常住人口进行登记。即以“户不在人常住本地”的类型对待。

4、下岗、原来上学后来又回到村里等各种原因常住村里的非农业人口,大人小孩均应以常住人口进行登记,管理属性为“户不在人场住本地”。

5、出嫁到县外,户口未迁走,有的还将小孩上到嫁妇出女的名下,当时单机版进行的是新婚分户注销,但公安部门还有户口,各乡镇、县直应该以“空挂户”的情况进行录入。

6、对于双户口的,明知在本村之外有户口,人在其他地方上班或居住生活,但本村还有户口,乡镇应该以空挂户进行登记录入。

7、原来的流出人员现在返回了,正确修改管理属性。

8、各乡镇、县直把移出人员的情况和人数统计清楚,因为这部分人员在网络版上无法查找、也会汇总不出来。

9、流入本村本辖区的人口要进行登记,省上检查时流入人口也纳入样本点的考核。(空挂户,就是有户口,但将来原则人不回来或从来也不使用此户口,就是为了几亩责任田或原来出生上的户口,或者是本村从不了解此户口人员的情况,到公安派出所核对后才知道有此户口。)以上所有人员的补录,首先必须在资源共享中查询无此人的情况后,方可进行录入,各用户上网络版都有上线操作时间的记录,出现重户重人的,省信息中心要通报,将来重复的又要删除,给工作带来很多麻烦,所以要求乡镇、县直认真对待此项工作,对于录入修改有特殊情况的,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以备以后工作使用。只有这样做,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小与相关部门人口数的差距。

省上视频会通报流出人口流入地地址不详,需要落实完善全员网络版的信息。

附6种表,请各位认真细致的掌握各项目的内容要求,填写准确完整,不清楚的及时联系。合计列的代码为乡镇代码。工作过程中请多交流,避免无效劳动,否则,你即烦躁又疲惫,工作还不能按时完成。尽早准备好。以上所写情况及6种表感觉有问题、不妥当的及时联系。6种表于本月21日12点前将电子表及纸质表报统计股。

附表: 1、2009年10月--2010年3月派出所出生上户核对统计表2、2009年10月---2010年3月医院接生核对统计表

3、派出所户籍人口、计生网络版人口数统计

4、出生人口基础信息核查情况统计表--------(1)

5、出生人口基础信息核查情况统计表---------(2)

学籍信息核查工作 篇10

作为教育部试点省份,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运行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来,紧紧围绕“人籍一致”的工作目标,提出“管理精准、使用便捷、有效监控、反馈及时”的工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籍信息数据质量。总结起来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严格比对标准

真实、准确是系统存在的基础,我们始终把“人籍一致”作为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以法定的公民身份信息作为学生学籍信息的标准,学生学籍信息的正确与否,严格以公安部门公民身份信息为依据进行核对。我们积极与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下属的户政处、户籍管理中心联系,建立工作机制,商定核对办法,定期核对新增学生信息,两个信息有矛盾的由公安部门裁定,户籍信息有错漏的由公安部门督促更改。

二、优化学籍数据

在核查学籍信息数据,提高数据质量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三个环节,不断提升数据质量:一是数据录入环节,抓好采集、审核、上传工作,按照“一次采集,防止造假”的原则和“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错”的要求,对采集的数据必须认真审查,由班主任与当地公安部门多次核对,优先审核通过确认无误的,然后集中处理有问题的数据。我省学籍管理员开发了数据上传校验软件,对上传数据进行逻辑把关,初步保证数据正确。二是集中清理环节,对入库数据进行了集中清理,删除不对应的学籍信息,变更不正确的学籍信息,统计无户口的学生人数。同时,通过新学期禁止招收小学不足龄生进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得留级等政策措施,保证系统数据日趋准确。三是数据核对环节,系统运行后,我省提出了系统信息“四对账,四一致”的要求,“四对账”是指文化户口中学龄人数与系统中就学人数对账,在校生人数与系统录入人数对账,统计汇总数与学校统计数对账,上报数据与本级系统数据对账;“四一致”是指文化户口中学龄人数与系统中在校生数相对一致,学籍系统录入人数与实际在校生数相对一致,上报数据与系统数据相对一致,学籍数据与相关教育事业年报数据相对一致。通过“四对账”达到“四一致”,有效保证了系统数据的真实准确。

三、实施量化考评

为了督促学校及时更新系统数据,维护信息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和权威性,我厅建立了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工作量化考评制度,2014年6月制定下发了《省教育厅关于建立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量化考评制度(试行)的通知》(黔教基发〔2014〕194号),将各项工作要求细化、量化,明确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考评,市、县每年进行一次考评,省厅每年第四季度对各市进行考评。考评内容分为“管理制度”、“管理成效”和“工作亮点”三个部分,将学校业务操作及时、基础信息一一对应,准确无误等要求细化为考评内容。实行市(州)关键数据月报制度,对各地数据“实时监控、动态管理”,省厅每月公布一次各市(州)数据,便于比对差异,找出问题,改进工作。

四、加强业务培训

系统操作运用是培训工作的难点,操作者的实际运用能力决定了系统能否正常运作。由于学籍管理员的工作变换、系统升级新增功能的运用,必须及时培训指导。我们提出了“学先进、找差距、保特色、同进步”的要求,采用各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一是适时指导,解惑答疑。我省在市县级学籍管理员中挑选出五名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同志,兼任省级学籍管理员,每天在市州、区县QQ群里解答疑问,及时解决,指导处理系统内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随时培训、适时指导、有问必答,有错必纠”。二是分级培训,人人过关。我省先后进行了五次市、县级学籍管理员培训、骨干管理员培训,并要求市、县、乡镇、逐级培训,使学校管理员“人人过关”、“持证上岗”。今年按教育部要求再次进行了分级培训,做到网格式培训全覆盖,不但培训了所有学籍管理员,还培训了部分学校后备学籍管理员。三是现场培训,相互启发。今年我厅在贵阳市南明区召开了“贵州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工作现场会”。南明区是省会主城区,外来学生比本籍学生多,民办和小型私立学校多,管理难度大,但学籍管理工作在系统应用、数据准确、优化系统、规章制度等方面成效显著。我们组织了各市(州)教育局局长、基教科长、学籍管理员现场观摩,听取学籍管理工作汇报、学籍管理员工作心得介绍,查阅学校学籍管理资料,参会者一致认为该区管理工作扎实有效,管理方法科学有序,统计数据准确清楚,表册资料清晰完整,对各地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我厅要求各地对照先进、找出差距,提升全省工作水平。此外,教育厅霍健康厅长对学籍系统的使用提出了“行政领导会浏览,主管领导会查询”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分批实现,一年达到,两年形成习惯的培训方案,要求各级管理员从现在开始对行政领导进行一般性操作培训。

五、做好保障服务

为了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我们从系统硬件、管理员队伍、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加强保障服务。首先不断优化存储、服务器等省级数据库的硬件设施,采取与电信合作的办法加大边远学校的光纤接入和网络覆盖,同时对学校学籍管理的工作条件如电脑、扫描仪、数码相机等提出配备标准,要求学校把最好的电脑用于学籍管理。其次是对学籍管理员的工作条件、工作待遇、工作量等问题进行细化,强调学籍管理是校长管理学校的重要助手,要求各地在管理员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待遇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同时做好学籍管理员的储备与培训工作。第三是搞好制度建设,学籍信息管理是一项新工作,我省在制定了必要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要求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和《贵州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实施细则》的框架下根据实际制定出相关的工作职责、工作措施、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试行成熟后由省厅完善下发,通过及时解决基层在工作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系统运行和数据真实。

目前,我省学籍系统中的数据与教育事业年报相关数据日趋接近,学生比赛资格审查、学生统计数据变化公告、每月辍学比例参考提供、各项教育工作检查等都越来越信赖系统,越来越离不开系统。我们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系统数据质量是系统的生命力,我们将持之以恒,不断推进。

学籍信息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篇11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工程的一个基础研究领域,通过将软件系统的结构信息独立于算法与数据来创建满足系统需要的结构,随后定义系统结构并提供系统开发的框架。软件体系结构是整个软件设计的基础,是进行项目可行性、复杂性、投资规模和风险预测等操作的重要依据。一个良好的软件体系结构可提高软件系统的开放性、集成性和复用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软件体系结构和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包括正交软件体系结构、管道过滤器软件体系结构、数据仓库模型软件体系结构、分层系统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正交软件体系结构是由组织层和线索的构件构成,是一种以垂直线索构件族为基础的层次化结构。管道过滤器软件体系结构由管道和过滤器组成,功能模块间的连接称为管道,管道可视为功能模块间输入、输出数据流之间的通路。数据仓库模型软件体系结构是以数据为中心,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通过中央数据结构表示当前状态并借助独立构件的集合对中央数据结构进行操作。分层系统模型组成一个层次结构,每一层为上层服务并作为下层客户,除最上层和最下层外,整个系统中的层次需同时满足这种服务关系。面向对象模型将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数据、模块等视为对象,数据的表示方法和相应操作封装在对象中,各对象之间通过信息传递发生联系,信息传递是实现对象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唯一手段。软件体系结构各有其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如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选用恰当的软件体系结构,整个软件开发设计工作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学籍管理系统

高校的学生学籍是一种重要的人才信息资源,对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人都有重要的保存价值,也是对学生身份、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及学历学位资格的认可和记载。学籍是高等学校所特有的一种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无论从国家的宏观管理,还是社会生活的现实应用,无论从高校自身的教育和管理要求,还是学生个人的发展需要等角度,学籍信息及其管理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学籍管理是对这一过程中有关信息的采集形成、补充更新、异动变化、归档保存及依法使用等的管理。

目前学籍信息的管理已进入了标准化、电子化和审核注册制等阶段。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籍信息的具体项目内容已逐渐趋于统一和标准化。在学籍信息形式的电子化方面,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以及相关系统软件将有关学籍信息内容编辑录入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学籍电子数据信息库。此外,学籍信息审核注册制是实行高等学校新生学籍和毕业生学历证书的网上电子注册,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高等学校学历教育本专科学生学籍注册工作及学历证书实施依法监督管理的重要方式。

软件体系结构的本质是对软件需求的抽象解决方案,在引入了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之后,应用系统的构造演变为“问题定义-软件需求—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设计—软件实现”的过程,而软件体系结构则在软件需求与软件设计间架起了桥梁。在由软件体系结构到实现的过程中,借助一定的中间件技术与软件总线技术,软件体系结构将易于映射成相应的实现方法。软件应用开发如采用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即在需求与设计之间加入了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为软件的复用和维护打下基础,也更易保证软件的正确性。采用软件体系结构的开发方法,需在软件需求调研后对需求进行抽象,保证软件在相同业务逻辑部门,不同组织机构的环境下复用。

3 体系结构

学籍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型的系统,既不同于管道型,也不同于面向对象或分层型,从应用上可将学籍信息系统分为面向核心业务、企业级以及面向学生的3部分应用,其中用户、角色、权限管理模块是一个横跨3部分的贯通构件。按传统的分层模式,面向核心业务的应用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企业级的应用和面向学生的应用采用分为3层的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

分层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的难点是系统的分层问题或层次间的界面问题,即考虑某些功能放到系统的哪一层。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考虑尽量把业务和逻辑放到数据层解决,该方法代码量少,系统安全性高,不必考虑表示层的界面问题。此外,将部分逻辑放入数据层还可在开发时同时使用多种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可实现软件的异构开发和并行开发。如允许某学院的管理员查询本学院学生的信息,该业务逻辑即可通过逻辑业务层、数据层和分别放置3种方法来实现。

(1)逻辑业务层实现方式

(2)数据层实现方式

(3)分别放在数据层和逻辑层的实现方式

在学籍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常将代码分别放在数据层和逻辑层,从而将用户权限管理独立,有利于构件的复用和采用统一授权与认证平台。

4 结语

软件体系结构来源于土木工程领域,通过传统工程的视角来研究软件工程问题。通常,定义体系结构的工作比开发应用系统或构件系统更困难。目前,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是软件开发中的热点。目前,软件工程的发展使得软件设计的核心已从“算法+数据结构=程序”的传统计算模式转向对系统的总体结构即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和规范。软件体系结构确定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拓扑结构,反映了系统需求和构成系统的元素的对应关系,为开发者提供了设计决策的基本原理。一个良好的软件体系结构可以维系软件系统的完整性,使得开发和维护工作有序进行,可简化软件系统的复杂性,让软件工程师能按并行方式开展工作。

摘要:分析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几个难点,提出了将功能代码分别放在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层的思路,并结合学籍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参考模型,解决了综合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关键词:软件体系结构,学籍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孙昌爱,金茂忠,刘超.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02,13(7).

[2]覃征.软件体系结构[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覃征,谢国彤.电子商务体系结构及系统设计[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4]梅宏,陈锋,冯耀东,等.ABC:基于软件体系结构、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J].软件学报,2003,14(4).

[5]欧阳,康徐明.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人力资源测评系统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3,(7).

[6]刘超,张莉.可视化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标准建模语言UML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9.

[7]邵维忠,麻志毅,蒋严冰.UML的现状及未来发展[N].计算机世界,2001.

[8]何坚,贾晓琳,覃征,等.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分析设计过程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6).

[9]李戎.高校学籍管理与电子注册制度建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1).

[10]张友生.软件体系结构的选择和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2.

上一篇:大数据项目建议书下一篇:使命与担当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