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年总结(共7篇)
2023年工作打算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某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机遇,围绕“一轴一核、两翼腾飞”发展格局和“恋爱小镇”全新定位,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不断夯实思想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目前已开展13期集体学习,2次集中研讨,13次主题党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成某乡第十五届党委、纪律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和村“支委”换届选举,全乡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总收入预计在2001万元左右。抓紧抓实政法工作,完成综治中心建设,推进“雪亮工程”,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排名位居全县首位。旅游发展再上台阶,打造乡旅梦工厂、1314观景平台等一批旅游节点,旅游综合年收入破亿元关口,全域旅游基本实现,荣获长白山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长白山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
二、2023年工作打算
(一)聚焦“七大行动”,开创旅游发展新起点。
加快推进“七大行动”。按照《某乡旅游产业振兴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项目建设、环境提升、民宿升级、宣传营销、承载力提升、品牌塑造、人才培养等“七大行动”,确保取得实效。发挥项目带动作用。推进QQ山休闲度假精品民宿社区、金竹坪四级联建及BOX酒店等项目建设,加快九仙尊米斛养生谷后续项目建设,打造中医疗养、健康养老休闲度假胜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力度,谋划视频监控、智慧旅游等工程,推进实施全乡最美环线休闲漫道和夜景提升工程,打造交通便利、风景秀丽的乡村旅游通道。成立乡村旅游联盟。制定统一服务标准,构建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借助“QQ山人家”评定工作,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二)立足资源优势,加快特色农业新发展。
坚持以《某乡农业产业振兴乡村三年行动计划》为行动指南,推动农业产业化、品牌化,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扩产业链条。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主力军作用,建设粉丝加工厂、冻库、药材基地、集体茶厂等乡村农业特色产业,延伸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链条。育产业集群。建立支持大户发展的保障机制,增强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争取政策支持,鼓励发展中药材储运加工营销业,利用电商平台扩大市场份额。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扩品牌影响。加强对茶叶种植、生产等环节的指导,提升某红茶品质。强化企业品牌意识,扶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某红茶品牌。推进茶旅融合进一步升级,促进茶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换,形成完整产业链,增加茶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茶产业。(三)全面巩固提升,开启乡村振兴新局面。
重后续扶持。继续对出列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定期核查,及时帮扶,动态清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加强深山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特色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规范管理公益岗位,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解决就业。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完善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美村容村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程项目、村庄清洁行动项目,推进村庄绿化美化。规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进一步抓好违章建筑清理、车辆乱停乱放等专项整治。持续跟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日常管护,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跟进污水处理设施、雨污水管网、河道整治,建立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实现“三分建、七分管”。(四)突出民生福祉,实现社会事业新突破。
加强就业指导。积极引导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与低收入者参保缴费。组织培训、指导和服务,重点引领、扶持协会带头人、农家乐经营业主及其他从业人员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提高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强社会救助。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确保农村低保惠农政策切实发挥作用。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健全服务规范,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敬老院升级改造,改善孤寡老人住宿条件。PEV充电设施的市场正在不断成长,同时也伴随着可预见的成长阵痛。随着PEV的全球保有量到2023年达到1200万辆,充电服务的市场也非常有可能继续增长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届时其收益将有望从2015年的1.53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29亿美元。
在地区分布方面,当前由亚太、西欧以及北美地区三分天下;到2023年,亚太将是全球最大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50%;西欧与北美的市场份额较为接近,约各占25%,其余地区的市场增长缓慢,规模很小。
首席研究分析师Lisa Jerram表示:“未来数年内,EV充电系统将维持稳定的增长。这对于充电系统提供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市场格局和商业模式,尤其是商用充电,尚未完全确定下来。”
由于家用充电设备日益成为常用品,其竞争主要围绕价格而非创新的功能,这使得商用充电设备成为更为动态和不确定的领域。公共充电桩则将继续得到普及,工作地点的充电设备也在逐渐出现。
2023年工作打算
一、2022年工作总结
开发区围绕“重扛工业大旗,重返第一方阵”目标,不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截止目前,新签约项目3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4亿元以上项目4个,1-4亿元项目20个,34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协议总投资148.9亿元。1-11月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37.1亿元(含QQ贡酒),同比增长27%,规上工业税收9.33亿元,同比增长14.5%,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75亿元,同比增长17.72%,进出口总额9200万美元(预估),同比增长超20%。
二、2023年工作打算
一是力争规模企业提升,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14家,新培育十亿元企业3家。
二是力争总体效益提升,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超31.8亿元,增长13%(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技改投资增长12%),进出口总额超11330万美元,增长1%,利用外资超11369万美元,增长13%。三是力争投资强度提升,确保新增工业用地采取“标准地”供地,亩均固投达到140万以上,亩均税收达到30万元以上。四是实现争先进位,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前进15个位次,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期考核力争进入前10,全市高质量发展开发区考核保持先进位次。为确保完成既定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招商质效。
一是深化产业园招商。加快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已入驻7家),针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细分行业招商(6条线索),盘活原爱森能源厂区;启动智能卫浴产业园建设,以CC众创园二期及南侧40亩为基础,近期招引智能卫浴企业10家,远期引进30家;推进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积极与盈田公司协同招商。二是推进产业链招商,加强装备制造及上下游相关产业项目招引,实现装备制造产业延链补链;加大纺织产业前道加弹工序项目引进力度,力争签约一批,完成产业补链,建成纺织品加弹产业园(远期);整合县内铸造产能(主要是304、316铸件生产企业),协同汽车紧固件企业(汽车紧固件冷镦设备可为五金卫浴配套),不断完善县域“不锈钢铸件-紧固件-不锈钢五金卫浴-卫浴组装”卫浴整装产业链。力争2023年新签约项目达30个,20亿元以上项目3个,3亿元以上项目6个,1-5亿元项目33个,4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协议总投资达315亿元。(二)推进项目建设。
深化“积树造林”工程,加强项目服务,确保新项目开工率不低于80%。确保CC智慧物流产业园+CC农产品批发市场、碧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等17个2022年未开工的项目按期开工,耀星电动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加工项目、垅铸尚工年产2500吨高端装备零部件及“两机两匣”配套模具等15个在建项目按期投产。
(三)完善园区平台。
2023年建设标准化厂房47.8万平方米,实施道路路网工程约4公里,计划实施场平工程约1400亩,完成投资14.44亿元。一方面加快园区规划工作,完成总体规划修编,拓展建设用地,合理布局项目选址,提升集约节约用地水平。另一方面加大政府投资项目谋划及建设力度。一是完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16栋、纬六路标准化厂房博大厂区16、17#楼、污水处理厂二期、纬六路道路工程等一批2022年在建工程项目;二是推进纬六路标准化厂房博大厂区13#、14#、15#及爱森厂区3.5万平方米厂房建设,实施纬七路、CC寨路,污水管网及小区雨污改造,纬六路以南场地平整等工程;三是谋划一批2023年实施项目,启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及象山南路、东坡北路等工程。(四)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2023年完成融资不低于3亿元;加快“退二优二”项目贷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贷款的后续资金放款进度,积极争取CC经济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专项债项目入库。二是推进僵尸企业处置,2023年全面完成东方威奥、科发信息等4家企业盘活,释放土地132亩;力争完成普洛世嘉、三和食品等8家企业盘活,释放土地303亩;加快华钢冶金、意源家纺等8家企业处置,释放土地414亩。三是保障开发区用地需求,加快盈田二期及周边地块共408亩、物流园以南至加油站180亩及CC寨路以东90亩土地报批,储备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谋划征迁纬六路以北约1300亩地块。
工作计划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作为总抓手,突出科学谋划重大项目、争取国家项目和投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编制重大战略规划四大主题,紧盯目标,扎实履职,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经济指标达到预期。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1.8亿元(预计数),同比增长12%(预计数),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0%(预计数)。
2、疫情防控有力,复工复产有序。一是严把两个源头管控。严格把关项目开复工审批。按照“防疫第一”总要求,坚持“不落实防疫措施,不审批”原则,严把重点项目开复工审批关,从源头上防范疫情风险。严格把关施工人员返岗审查。加强员工信息排查,建立返岗人员健康记录台账,做到施工人员“一人一档”;二是抓好施工现场管理。项目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突出三个环节的管控:防施工聚集,推行错峰上下班,分班组交叉施工;人员就餐上严格落实分餐制,做到“一人一桌”;人员住宿场地每天不少于2次消毒。三是加强动态管控。抓好“8小时外”管控,实行班组长负责制,严格落实
“工地—住所”两点一线管理,确保疫情防控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四是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加强项目牵头单位疫情防控牵头抓总的责任落实,针对重点项目人员流动性大的实际,提升“一项一策”的针对性、实效性。
3、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充分发挥发改部门项目建设统筹协调职能,2022年,县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有86个,开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65.7亿元(预计数),完成计划投资的89.3%(预计数)。其中,21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8.7亿元(预计数),完成投资计划的163%(预计数),超序时进度63个百分点(预计数)。
4、争资争项成效明显。始终将争资争项作为发改部门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今年争取中央、省预算内项目16个,争取资金1.57亿元,争取专项债券项目4个,其中获得债券资金2.06亿元。
5.规划编制工作有序开展。以体现规划某化、具体化、项目化为导向,完成了《茯苓小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一批规划的编制工作,启动了《某县“十四五”规划纲要》、《楠竹全产业链发展专项规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专项规划》等一批规划的编制工作,发挥了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
6.行政审批依法依规。截至11月,共办理146个审批事项。其中,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95个(其中完成17座小水电清理整顿立项核准17个);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批2个;社会投资项目备案49个。2022年2月14日起我县房屋建设项目和市政项目行政审批启用VV省工程项目建设系统,所有房屋建设项目和市政项目都在工改系统办理审批,目前该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截至11月,工程项目共计54个,其中2个正在办理;在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时我局主动与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人防、环保等公用服务部门沟通交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重点项目的并联审批服务工作,提高审批效率。
7.招投标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依法核准招标事项,做到“应招尽招”。全年核准招标事项9
个,参与招投标现场监管
7次。二是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坚持“查纠并举、突出重点”总体思路,聚焦“招投标市场不规范,概算管理不规范,标后履约监管不到位,工程项目监理、咨询等第三方机构违规”四大重点,全力推进自查自纠和专项整治,持续净化招投标市场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11月底,共办结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典型案件16件。
8、价格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切实做好价格监测。应急监测与常规监测相结合,做到价格监测数据的准确、及时,不断提升价格监测信息化水平,提高预警快速反应能力。二是规范收费行为。开展了行业协会商会服务性收费清理,规范了四家前期物业收费、三个停车场收费、全县幼儿园收费以及学校伙食费。三是及时落实价格临时补贴政策。全年共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747178
元。四是依法开展价格认定工作。全年共完成各类价格认定75宗。
9、粮食安全保障有力。一是完成县级静态储备粮3000吨的轮换工作和县级应急成品粮100吨储存工作,军粮供应保障有序。二是严格落实“先检后收、分仓储存、分类处置”政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重大投资项目接续不足,基础设施、实体经济等领域投资保持平稳增长的难度较大。
2.重点项目推进不平衡,受规划、资金、用地指标、征地拆迁、政策调整等因素制约,部分项目推进受阻,建设进展缓慢。
3.发展支撑依然不够强劲,项目谋划深度不够、项目统筹、管理手段方法比较弱。
三、2023年工作思路
1、抓好项目建设工作。一是抓好项目争取。突出乡村振兴、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五大重点,把握新增地方专项债券、中央预算投资等政策机遇,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家、省市计划笼子,缓解财政投入压力。二是抓好项目推进。全年实施90个以上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继续推行县级领导挂包重点项目制度和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机制,积极落实重点项目开工条件,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形成新的增长。
2、抓好规划编制工作。以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为原则,准确把握某发展阶段性特征,谋划一批符合实际、影响长远的重大项目、重要政策和重点改革举措,加强规划衔接和融合,按时保质的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3、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载体。重点做好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就业创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切合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子,基本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依托茯苓、杨梅特色小镇建设,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观光采摘、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促进农民生态增收。建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某街道总工会按照街道和上级工会工作部署,以“防疫情、助发展、保民生、稳就业、维权益、强活力”为主线,紧扣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拓展职工建功立业平台,增强维权实效,激发基层工会活力。
一、围绕政治引领,凝聚职工团结奋斗合力
政治思想引领。树立工会“大宣传”的理念,构建职工“大教育”的格局,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强化工会政治引领功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基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某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激励先进,树立典型,推荐某达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李陆阳评选某市五一劳动奖章。深化工会“推优入党”工作,推选中鑫毛纺、新城核心区东侧楼宇工会评选区级“推优入党”示范企业。文化素养引领。依托“镇海工会”网上服务平台,开展“悦读新时代.书香伴我行”一百句读书经典格言评选活动,发动成立优秀职工阅读团队,充分发挥某街道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和职
工书屋阵地作用,提升广大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建设水平。推荐百隆东方申报2022年市级工会职工书屋,指导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好职工聚集地文化家园。助力防疫引领。安排专项资金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支持,制定《某街道总工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项慰问活动方案》,成立某街道总工会疫情慰问工作小组,开展常态化送温暖活动,累计慰问疫情防控相关单位数42家,累计慰问疫情防控相关人员数439人次。协助企业开展职工个人卫生安全防护,为辖区60余家复工复产企业送上防疫物资,更好地做好复工复产工作,为职工提供强有力安全保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物资保障。联系、走访复工企业,询问、查看企业的疫情防控宣传、体温监测等工作开展情况,细心听取企业负责人有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企业在疫情防控、员工返工、企业招工、生产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传导影响,开展线上春送岗位助就业援助服务活动,为辖区企业搭建安全、快捷、高效的招聘就业绿色通道,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岗位需求。积极开展“双促进、双维护”企业复工复产立功竞赛,百隆东方、中鑫毛纺、夏厦齿轮、杜亚机电荣获区“双促进、双维护”企业复工复产立功竞赛先进单位;百隆东方-刘利江、中鑫毛纺-刘幼芬、夏厦齿轮-夏挺、杜
亚机电-葛东波荣获“双促进、双维护”企业复工复产立功竞赛先进个人,通过比疫情防控、比复工达产、比劳资关系、比职企“双爱”,助力全街道疫情防控。
二、围绕推动发展,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见效。大力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年”活动,贯彻落实《新时代镇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推进改革目标任务落细落地,培育中鑫毛纺、百隆东方、夏厦齿轮示范点企业。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不断丰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领域、内涵、方式和机制,组织开展“雄镇杯”职工茶艺和保安大赛,积极助推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立某夏厦齿轮有限公司伊水涌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为提升区域、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攻坚能力提供智力支持。推动技能素质有效提升。深入贯彻“人才强区”战略,在夏厦、百隆、中鑫、达尔等单位通过“名师带徒”活动,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和各类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展职工职业技能培养途径,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
三、围绕社会治理,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提升共建共享社会治理能力。全街道区级五星级工会建立“职工说事”平台,建强专兼结合的集体协商指导员退伍,落实集体协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协商内容
向福利待遇、教育培训、困难补助等方面延伸。推进职代会规范建设,打造职工代表选举、职代会决议“票决制”、述职评议、携带标点等工作典型,推选一批企业民主管理示范点,引导广大职工有序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助力企业稳定发展。深化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为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和谐企业动态跟踪管理制度,促进街道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金海电子参与2022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申报。向基层工会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和职工心理健康宣讲活动。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体系。进一步完善“驼峰维权室”工会劳动关系调处室建设,2022来电来访咨询120余起,调处劳动纠纷127起,其中,协议调成22起,口头调成105起。结案金额166.8万元,其中协议结案金额66.1万元,口头结案金额100.7万元。实安全生产保护,总结推广中小微企业“安康杯”竞赛活动经验,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示范班组创建活动,组织班组安全文化展示。做强十万职工“查身边事故隐患”活动品牌,积极宣传安全生产、动员基层工会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各项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活动氛围。扎实开展送温暖关爱工程:以送清凉、送安全、送健康、强意识“三强送一”为主要内容的慰问一线高温作业职工2500人的活动,共计金额87990元。
四、围绕普惠服务,着力做深做实帮扶解困工作
助力脱贫攻坚。持续深化精准帮扶举措,落实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和子女助学等政策。针对建档困难职工开展“职工解困脱困大回访,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互助帮困基金。为体现对劳模的关爱,对补助低收入劳模2人,发放补助金54534元。加大普惠力度。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力量配备,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取得新成绩,参保人员达到27109人次,共计金额1810320万元。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关心关爱工作,组织安排防疫一线人员某工人疗休养院体检休养人45人。组织125位基层企业职工进行流动车健康体检。推进“妈咪暖心小屋”建设,辅助街道服务大厅母婴室建立。定期在“工会爱心驿站”宣传实践基地开展广场活动,为职工提供免费理发、修钟表、配钥匙等各种便民服务。丰富文化生活。扎实开展各项文体活动,38女王节抖音直播送福利、“与健走同行.与健康同在”产业工人健步走活动、“爱琴海杯”三人制篮球赛、“普惠劳动者.致敬工匠精神”迎五一赠植物园门票、“‘粽’于遇见你”某街道迎端午联谊交友活动、“浓浓端午意.香囊寄真情”
手工制香囊.茶话谈家常活动、公益集市安全法律宣传活动、职工子女暑期安全实训活动、助力公益跑帮扶失智老人活动、植物园清凉一夏·心心相“夕”公益联谊交友活动、“团圆小聚,时光畅叙”迎中秋做月饼活动等,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围绕规范创新,全面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激发基层工会组织活力。以党建为引领,持之以恒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切实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开展新领域、新群体建会入会集中行动,消除100以上未建会企业空白点,推动25人以上为建会企业应建尽建,25人一下企业实现基本覆盖。2022年新建单建工会6家:某市镇海区某街道办事处保安中队工会委员会、某甬镇投资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某正度传动电器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某强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某浙杭(某)律师事务所工会委员会、某市日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新建联合工会1家:329创业社区联合工会委员会,覆盖企业20家;新发展会员1004名。发放《镇海区基层工会建设规范化操作手册》,推动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继续扩大实名制数据采集覆盖面和APP实名认证数,并重点抓好数据动态维护和更新管理工作。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工会干部轮训工作,不断提升工会干部履职能力。优化工会财务管理,开展某街道基层工会财务专项检查,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会财务制度,严格各项财务管理,确保工会财务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工会财务人员加强工会经费、工会资产技能培训并审查审计监督;开展财务管理培训2次,严格管理,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水平,某街道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审查和审计全覆盖。对16家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经费收支进行审计,并向区总经审会上报审计报告,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023年工作安排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体现“重要窗口”要求,围绕街道党工委中心工作及上级工会部署,不断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特别是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做职工贴心人,构建建功立业平台并维护职工权益,提升职工获得感荣誉感,激发基层活力,助力某街道建设进程。2023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在党群改革实践中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突出政治性。根据党的群团改革工作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组织每项工会活动体现讲大局的政治理念,积极加强与党的联系体现党的意图,维护职工权益提升职工政治地位,同时继续工会推优入党等工作强化与党组织的联系。动态提升组织覆盖面。根据街道全域城市化进程,创新建会模式,推进联合区域工会、创业平台、楼宇商圈、重点工程项目等领域建会,动态消除百人以上无工会企业同时最大限度地把离散劳动群体组织到工会中来,提升组建率和入会率。着力发挥基层活力。通过示范活动和调整考核内容考评工会“活力指数”重点提升村(社区)、行业联合工会、失活工会组织
活力。抓基层工会干部对各类工会项目参与度,提升工会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
二、强化维权主业,构建和谐关系
切实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实效。职工维权室针对疫情和不确定因素多发,突出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重点群体权益维护。坚持与街道劳动监察联动,开展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安全保障、社保缴费、工资支付等方面的检查了解职工权益状况,并通过上门指导、菜单式服务帮助基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加强维权服务组织队伍建设。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主线,强化依法维权,把防疫、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相结合,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健全以街道为主的各级工会维权服务组织队伍建设,加强劳动关系信息预警机制,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经营情况,获取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的苗头性信息,畅通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以“安康杯”活动为抓手建立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加大投入,做好宣传和维护好防疫健康安全保障。通过“十万职工岗位隐患排查大行动”查身边事故隐患、提合理化建议为基本形式,完善隐患报送、督导整改、奖励激励等工作制度,带动职工重视安全生产。
三、发挥主阵地优势,提升普惠和多样化服务
促进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和各企业职工活动中心发挥主导作用。构建适合职工的职工文化活动项目,完善活
一、建材工业运行情况
(一)主要产品产量
2015年江苏省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水泥18013.66万吨,累计增长-7.26%,居全国第一位,其中硅酸盐水泥熟料5213.78万吨,累计增长-6.11%,居全国第十二位;商品混凝土16200.38万立方米,累计增长-9%,居全国第一位;预应力混凝土桩4510.53万米,累计增长-13.86%,居全国第二位;水泥混凝土电杆126.34万根,累计增长-4.94%,居全国第三位;平板玻璃4621.69万重量箱,累计增长-21.72%,居全国第七位;钢化玻璃5467.06万平方米,累计增长4%,居全国第二位;中空玻璃1189.07万平方米,累计增长-0.97%,居全国第三位;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680.03万平方米,累计增长1.61%;居全国第二位;玻璃纤维纱32.68万吨,累计增长7.83%,居全国第五位;水泥专用设备29.47万吨,累计增长0.52%,居全国第一位。
(二)经济运行情况
1. 产值总体有所上升,势头明显减弱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755.1亿元,同比增加43.2亿元,增长1.2%,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7.1%)。其中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1420.69亿元,同比增长-3.4%;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业262.58亿元,同比增长12.8%;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236.96亿元,同比增长4.4%;水泥制造业651.34亿元,同比增长-10.7%;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业254.61亿元,同比增长13.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业137.37亿元,同比增长19.7%。
2. 经济效益出现负增长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22.2亿元,同比减少8.3亿元,增长-3.6%,负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值(-10.3%)。其中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48.93亿元,增长-26.9%;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利润额72.25亿元,同比增长-5.4%;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业利润额18.12亿元,同比增长20.4%;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利润额4.80亿元,同比增长-37.8%;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业利润额15.25亿元,同比增长32.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业利润额13.12亿元,同比增长71.9%。全行业亏损现象加剧,在统计的规模以上2218户企业中有368户亏损,亏损面16.59%,亏损额30.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额增长37.82%。其中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亏损面为19.8%;水泥制造业亏损面为28.3%;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业亏损面为19.8%;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亏损面为17.5%。
3. 固定投资稳中趋缓
2015年全省建材行业完成投资额为872.01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全国建材行业投资额的5.63%。其中水泥制造业投资额47.49亿元,同比增长17.62%;水泥制品制造业投资额136.33亿元,同比增长-19.92%;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业投资额48.90亿元,同比增长21.86%;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业投资额42.97亿元,同比增长8.9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业投资额18.77亿元,同比增长26.08%;平板玻璃制造业投资额16.02亿元,同比增长114.29%;技术玻璃投资额13.93亿元,同比增长-6.57%;其他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投资额34.03亿元,同比增长5.4%;其他建筑材料制造投资额91.49亿元,同比增长-8.31%;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投资额34亿元,同比增长-9.34%。
二、2015年协会主要工作
(一)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运行持续下行,对传统建材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我省建材行业主要产品产能过剩现象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水平、高档次产品比重低,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是影响我省建材行业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协会将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2015年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使企业能及时了解产业政策和全国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协会邀请我国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主要起草者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会长刘长发同志作《新常态下建材工业发展前瞻》报告。他在介绍我国建材工业发展现状、所面临机遇和挑战以及建材工业“十三五”期间发展思路的同时,对我省传统建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提出江苏是传统建材产业比重较大的省份,继续推进传统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加快推进绿色建材、智能制造;江苏有较好地经济基础和技术支撑条件,具备率先发展建筑部品产业的条件,部分优势企业可以把发展重点转移到建筑部品产业上来。
为引导企业实施转型升级,协会分别与省经信委、镇江市经信委、镇江市水泥协会联合召开原材料工业运行分析会、水泥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座谈会,介绍我省建材行业运行情况,分析所面临的形势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听取企业对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求与建议,协会还参与了中国建材联合会组织的“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大讨论,我会理事长聂长兰的《新常态下的江苏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的思考》一文获一等奖,建华建材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刚的《建材行业经济新常态与转型升级》一文获二等奖,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提升适应新常态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一文获三等奖。
为促进企业延伸产业链,协会组织部分企业参加由省经信委和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组织2015年中国(南京)新材料专家、院士会暨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立揭牌仪式,近10名院士和省经信委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专题报告和讲座,对我省传统建材企业延伸产业链,实施转型升级具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二)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投资和需求的强劲拉动下,我省建材工业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同时带来的产能严重过剩、经济效益下降和资源环境紧张等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省建材行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将发展方式由资本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发展,协会配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所属的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江苏省商务厅组织我省机械、水泥等企业参加“2015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国际建材展览会”。
协会积极参与省经信委关于建材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两次组织召开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座谈会、大中型骨干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制定我省建材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意见,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待发布。
为推进我省建材行业绿色发展,协会配合省环保厅有关部门对2015年7月1日起水泥企业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颗粒物排放限值难度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徐州中联、徐州金鑫等水泥企业的调研提出了我省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建议。
为贯彻实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目标,加快落后产能淘汰的步伐,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起草了《水泥工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征求意见)》,协会及时将征求意见稿及时发给我省主要骨干水泥企业,听取他们对实行阶梯电价政策的意见建议。
为促进我省建材行业技术进步,及时方便地了解国际、国内建材行业新技术、新装备,协会积极与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材行业分会协商争取将“中国国际水泥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中国国际绿色建筑新型墙体材料及技术装备展览会”2016年从北京移师南京。
为了解我省水泥生产矿山资源及利用情况,水泥、玻璃行业节能减排情况,协会分别发文对我省有窑水泥企业矿山资源情况和水泥、玻璃企业能源消耗、脱硫、脱硝等节能减排情况进行了调查。
为推进企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邀请全国最大的预应力管桩企业建华建材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刚在协会理事大会上交流企业《新常态、新思路、新发展》的经验;组织江苏鹤林、句容台泥、江苏金峰、吴江南玻、盘固水泥五家企业参加中国建材联合会组织的“全国建材行业第三批百家节能减排示范线”申报;组织我省优秀企业参加中国建材联合会组织开展的“建材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企业”评选活动和中国建材企业管理协会组织的2015年全国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其中建华建材投资有限公司、江苏金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鹏飞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磊达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南京旭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被评为“建材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企业”;童金秋(江苏科宝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光敏(苏州三和管桩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真峥(吴江市明港道桥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被评为“2015年全国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
为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协会与省机冶石化工会联合在全省建材行业开展“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评选活动,向中国建材联合会评审委员会推荐5个参选项目,其中徐州市诚信破碎机械厂的“新型铣内孔长钻槽的动力铣头”、南京中材水泥备件有限公司的“回转窑新型复合正反向窑封”、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切角桩”、连云港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的“铁路专用水泥的研发与生产”等4个项目分别获技艺工法类二等奖、三等奖和技术开发类三等奖。此外,通过有关单位的推荐,经中国建材联合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中国中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的“超高超大型水泥厂预热器支撑结构的研发及应用”、“城市生活垃圾协同处置过程中特殊装备创新开发(与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共同完成)”、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岩棉生产高效稳定废弃焚烧换热系统”、“超薄石材中空复合板的研究与开发”、“滤袋缝纫自动辅助装置的开发”、响水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的“水泥磨机智能控制系统”、徐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的“基于互联网的水泥行业设备安全运行预制维修管理平台的研发与应用”、江苏鹏飞集团与盐城工学院的“球磨机防堵型篦板”、苏州天山水泥有限公司的“水泥散装库底自动放料技术革新”等9个项目分别获技术开发类一等奖、技艺工法类一等奖、技术开发类二等奖和技艺工法类三等奖。
为推动我省建材行业发展,宣传和展示优秀企业,鼓励和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协会开展了我省建材行业排名活动,在企业申报和评审的基础上评选出建华建材投资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为江苏省建材行业综合二十强企业和江苏金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家企业为江苏省水泥行业十强企业。
(三)推进行业提高质量效益
经济运行持续下行给我省建材行业经济效益带来了巨大影响。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和遏制经济效益下滑,协会组织开展了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自律工作,对《江苏省水泥企业质量自律检查评定标准》进行了修订,将产品质量自律和化验室合格证现场审核评定标准融入一体。为加强我省水泥企业化验室的管理,协会召开了2014年江苏省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换证总结表彰大会,省经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上总结了2014年全省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换证工作,对江南—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等30家水泥企业化验室、赵国华等34名化验室主任进行了表彰;并对2015年全省水泥企业质量自律进行了布置,协会抽调派出24人,与各市协会组成29个检查组,对198家水泥企业进行了质量自律检查;对2家2014年化验室合格证换证现场检查不合格企业进行了复查和2家合格证到期换证企业进行了验收换证,配合中国建材联合会对1家水泥企业进行了化验室合格证换证现场审查。会议还参观了江苏鹤林水泥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和化验室,该公司的生产线和化验室现代化、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受到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为遏制水泥过剩产能,提高水泥行业经济效益,协会在一季度、三季度两次召开我省主要骨干水泥企业水泥市场情况分析协调会。一季度,在无锡召开的协调会上,介绍全省水泥行业运行情况,通报水泥行业市场自律情况,商讨通过了2015年水泥市场自律工作方案。三季度,在溧阳召开了“江苏省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协调会”,通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泥市场高层论坛”会议情况和1~7月份全国水泥行业运行情况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泥市场情况,研究讨论了四季度我省水泥企业错峰生产方案。由于受全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尤其是周边省份过剩水泥产能和有关企业的不同步,对我省组织水泥企业错峰生产效果产生了较大影响,水泥行业全年的效益下滑程度明显高于去年。
(四)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作为行业协会必须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了解企业的需求,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有效地为会员及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才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协会十分重视深入企业调研,先后到水泥、玻璃、水泥制品、新型墙材、机械等数十家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听取他们对行业发展、开展行业市场自律的意见。还陪同中国建材联合会乔龙德会长到江苏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及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调研,了解江苏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科研创新、产业化建设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的情况;陪同乔会长到南京工业大学调研,省人大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许仲梓还就建材行业发展向乔会长一行提出要建立生态型水泥示范性工程,利用固态工业废渣开发新的资源,关注大型工程的寿命,建立重点工程混凝土病态诊治单位等建议。先后陪同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陈国庆一行围绕玻璃行业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对吴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江苏华尔润玻璃有限公司运行情况进行调研;陪同水泥地理网负责人刘作毅对我省水泥市场情况进行调研;陪同南昌市市政公司集团、江西建华管桩等企业领导对我省南京旭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优质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NALC)的生产及在工厂化单元房屋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一系列调研真正体会到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有些甚至步入破产的边缘;另一方面看到了一部分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下已摆脱了市场低迷的困扰,探索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江苏磊达股份有限公司狠抓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经过多年的奋斗,闯出一条自主发展的新路,形成集水泥、钢帘线、三产等多种产业发展的新型企业。江苏鹤林水泥凭借着严格的管理、科学的经营、灵活的营销策略保持了良好经济效益;江阴绮星水泥、启东泰安建材、江苏诚意水泥、如东万豪建材科技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跨行业发展抵御了水泥效益下滑的风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扩大了发展空间;南京旭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靠创新驱动,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走国内国际同时发展的道路。
协会针对调研中发现或企业反映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帮助解决。例如:在徐州地区的调研中,发现中联水泥在租赁粉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着被租赁方负责人压力和风险小的问题,协会及时与中联经营管理层交流沟通;在淮安地区的调研中,发现水泥市场缺少协调机制,协会及时召开水泥企业座谈会,提出成立淮安市水泥行业协会的建议;针对桩业企业提出的预应力管桩市场竞争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协会及时组织有关企业研究如何采取措施,加强市场产品质量监管;针对预应力管桩生产技术侵权争议问题,协会主动出面协调,缓解矛盾。这些工作为我省建材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作用。
(五)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开展2015年度全省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协会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参加省民政厅组织的评估活动,通过评估,协会被评为5A级社会团体,这是各市协会的积极支持、我会全体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协会应以评估为动力,认真总结,查找不足,进一步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开展双向服务,为推动我省建材行业科学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5年,协会根据工作的需要,分别在江苏申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鹏飞集团有限公司、建华建材投资有限公司召开了协会理事长办公会议、机械分会会长办公会议、预制桩分会会长办公会议。这三家企业在行业转型升级中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江苏申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一家生产电冰箱配套塑料配件的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奋斗,狠抓科技创新,发展成为能生产各种类型的石油管道,集科研、开发一体化的大型企业;江苏鹏飞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机械装备供大于求的形势下,狠抓产品质量的提高,紧紧依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狠抓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开辟一条国内国际发展的道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华建材投资有限公司本部在2012年从广东中山市搬迁到江苏镇江,多年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逐步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集管桩业、墙材、机械、投资等多种成份的大型管桩企业。
一年来,虽然我会工作在省经信委的支持和各会员单位以及各市协会的配合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2015年工作计划中的内容有一部分未能如期完成,主要原因是我会的资源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三、2016年协会工作意见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时期,传统增长动力衰减,新动力尚在培育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建材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着传统产业需求下降、新兴产业弱小发展不足等问题,建材工业在“十三五”初期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随着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作为省级行业协会必须适应新形势,对行业协会职能和定位、运行机制和形式、业务工作范围、职工队伍建设等要有新的认识,才能更好服务于政府和企业,真正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适应行业协会体制的改革和新常态下我省建材行业的发展,2016年协会的主要工作是:
(一)坚持“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方针,针对新常态下的建材行业,进一步开展我省建材行业发展调研,配合做好建材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
(二)坚持以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导,进一步推进我省建材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同时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建材工业制造服务业,保持适度产能利用率,努力遏制建材经济运行下行下滑,促进建材工业平稳增长。
(三)以创新驱动为统领,引导行业企业科技创新带动提档升级,坚持附加值型、质量效益型、能源资源有效利用型、绿色节能环保型发展。配合行业管理部门组织贯彻实施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继续做好行业运行统计和运行分析,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在建材行业的建设与应用,提升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能力与水平,积极组织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我省建材行业的实施。
(五)继续组织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公平合理竞争,提高行业整体效益能力。
(六)配合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做好在南京举办的2016年“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水泥技术及装备展览会”、“第十届中国国际绿色建筑、新型墙体材料及技术装备展览会”工作。
(七)积极推进建材行业节能减排,推动我省利用水泥窑处置废弃物工作,促进我省水泥工业节能减排上新台阶。
(八)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适当引进高层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协会服务能力,为适应协会体制改革后的政府委托服务打下更好的基础。建立和完善职工劳动管理和用人制度,稳定职工队伍。创造机会加强协会人员各类培训,提升服务政府和企业的能力与水平。
2022年,区城管执法局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创建工作目标,强化城市管理执法,突出公用事业管理,市容环境持续改观,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现将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注重宣传教育,执法环境持续优化
我们坚持宣传开路,采取多种形式为城管执法和文明创建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一是印发《规范市民日常行为通告》、《禁燃通告》、《AA省城市管理条例》、《关于严格某城区城市管理的通告》等宣传资料3万份;二是每天安排10台城管执法车和30台二轮电动执法摩托车在城区主次街道巡回宣传城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三是利用临街商店、单位门头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各类创建宣传标语;四是安排100名文明劝导员在主要街道和重要节点对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及时进行劝导。五是加大宣传报道。设立了专门的信息室,大量收集执法管理素材,及时撰写工作信息在省、市、区杂志、报纸、微博上发表,很好地将城管工作动态展现和传播出去,增进了社会各界对城管的理解、支持。
(二)强化集中整治,市容秩序持续改善
一是整治占道经营。
年初,按照区里关于做好“两节”、“两会”期间城市管理工作及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我局牵头联合市场监管、文化、交警、办事处等单位持续组织开展了市容秩序集中整治,累计依法登记保存违章经营的工具100余件。平时,我们加大对马路市场、修车点、洗车场所、流动摊点和临街店外经营行为的巡查、管控力度,累计劝导流动摊贩1.5万余起、规范马路市场3处、规范修车和洗车场所10处。上级出台发展地摊经济政策后,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迅速拟定了“允许夜市外摆位、设置流动摊贩疏导点、设置时令蔬菜瓜果临时市场、全力支持促销活动、允许适当店外经营、加强服务规范管理”等6条疫情期间助力经济发展便民措施。同时,科学选址,设置了光明路、徐家井路、黄古山东路、工农路等几处临时销售点,限定经营时间和经营范围及种类,每处临时销售点设置了指示牌,划定了经营区域,安排了执法队员值守;二是整治广告店牌。加强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市貌的临街店牌和大型户外广告进行清查和处理,累计拆除店牌110处、大型违章广告牌60余处、大型墙体布幅广告40处、乱挂横幅80余条,面积约9000平方米;三是治理城市“牛皮癣”。安排专项经费,将城区主次街道“牛皮癣”小广告治理工作承包给专业的保洁公司进行清理,同时加强对非法广告的打击治理力度,城区主次街道“牛皮癣”治理基本做到“日产日清”;四是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每天在上、放学期间,采取了“定人、定岗、定责”的方式加强管控。五是狠抓人行道停车秩序治理。加强宣传和劝导,印发大量《文明规范停车告知单》,及时放置到违停车辆,并做好车主的劝导和解释工作。严格进行执法,组织开展联合整治行动16次,出动执法人员2000人次,累计处罚人行道违停车辆1315台,罚款18.88万元。(三)开展“禁燃”活动,城市环境得到优化
严格执行《VV市中心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在“禁燃”工作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保持工作力度不减弱、标准不降低。一是广泛开展宣传,出动宣传车辆500余台次,利用6处大型电子显示屏,督促临街商店、单位临街显示屏,滚动播放禁燃通告及宣传标语,并在主要街道、重要区域制作摆放宣传牌50多块;二是严查违规燃放。各执法大队加强巡查力度,积极排查烟花爆竹燃放隐患,对婚嫁丧气、开业庆典等活动做到提早发现、提早宣传,对发现的燃放行为及时进行劝导和思想教育。18起拟违规燃放行为均得到及时劝导制止。
(四)严格规划执法,违法建筑有效治理
严格落实执法主体责任,狠抓国有土地上未办理许可手续的违建治理,突出重点项目区和景区违建打击。充分利用数字城管、12319热线、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准确掌握违建动态,及时有效处置。积极配合棚户区改造,对各类历史违法建筑进行了全面清查摸底和强力拆除。组织开展拆违行动30余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五)完善数字城管,推进智慧城管建设
一是升级数字城管系统。
今年以来,城市管理综合信息采集员上报各类城市管理问题案件7052件,立案7047件,结案7047件,立案率99.9%,结案率100%。同时还受理政协云微建议、市县区长信箱、微信上报和我的VVAPP等渠道投诉案件1952件,结案1949件,结案率99.85%。我区城市管理服务热线“12319”投诉事项1036件,立案1036件,结案1036件,结案率100%,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二是加快推进了智慧城管建设。目前智慧渣土子系统已经建设完成,还有部分车载终端设备正在调试中,目前我区渣土车辆车载终端已经完成调试143台,8月份已明确各单位职责系统开始试运行,计划9月份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人行道违章停车智能报送平台系统由市城管局负责中心城区统一建设,正与交警部门衔接数据对接事宜。智能视频分析(城管机器人)子系统已完成视频监控点位的初步选点工作。还有数字城管平台升级、便民服务子系统都在按计划分步进行实施。三是做好智慧停车项目建设前期工作。(1)完成了全区现有停车场、道路人行道、路内停车泊位、背街小巷停车泊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工作。(2)完成全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及省、市驻区单位的停车场信息进行了统计摸底,包括车位数量、管理情况、是否有门禁系统、是否可以接入智慧停车平台等详细情况,为下一步接入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做好了准备。(3)2022年4月下旬由区政府办副主任邓新军带领区城管执法局、区交警大队、区城投等单位相关人员考察了浙江宁波象山县、安徽宣城宁国市、长沙市智慧停车项目。(4)目前通过新建或改扩建停车场、人行道及机动车道施划车位和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新增车位2240余个,某区智慧停车综合管理平台正在按计划有序实施中。(六)推进路灯建设,亮化水平不断提升
按照2022年“微实事”计划,认真筹划背街小巷、改制企业、安置性小区、无物管小区路灯安装项目,圆满完成指标任务。认真做好城区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基础数据调查,并录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系统。加强城区功能照明日常养护和巡查维修,范围覆盖70余条主次街道、背街小巷及改制企业、安置性小区、无物管小区,今年累计更换维修更换路灯1200余盏、线路1.7万余米,确保了路灯及景观亮化设施亮灯率达到100%。
(七)加强供水管理,城区用水更有保障
紧紧围绕“保供水、供好水”的中心任务,一是积极推进管网提质改造。实施了桥坪安置小区、V江东路安置小区、河西污水处理厂、茆江桥等管网建设,共计新建管网3.2千米;神仙岭路供水主管改造完工通水,实施了接履桥、河西工业园、工农路、河西萍阳小区等区域和小区的管网改造,共计改造管网3.6千米,改善了供水管网设施状况,提升了群众用水服务保障;实施九中塘、电池厂、粮食仓库表务环境和水表出户改造413处,用水设施环境逐步改善。二是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保持生产、安保一线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同时与专业保安公司合作增加安保力量,开展了安保防恐、消防灭火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突能力,落实供水设备日常维护检修,共计检修设备62处,确保正常运转。三是加强水质监测管理,严格落实水质“日检测、月分析”制度措施,对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检测分析、全程跟踪、实时监测,水质合格率达到100%。
(八)狠抓安全监管,供气用气安全稳定
严格督促管道燃气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现场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到位,使整改工作落到实处。认真开展
“打非治违”活动,加强燃气安全监管,与燃气经营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对燃气网点做到“月月有检查、月月有记录”,组织执法行动12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0人次,检查燃气经营单位或网点45处,暂扣液化气罐90余个。今年来,全区燃气领域总体安全,供气稳定。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我局牵头组织加快彩虹(VV)燃气有限公司破产程序进度,当前破产管理人已初步形成财务审计及资产评估初稿。彩虹公司固定资产评估初值约为2300万,审计报告数据也基本形成。依法推进债权复核工作,已审定且提交中级法院裁定的确认债权约为1.2亿元,尚待确认的债权约为1亿元。在7月份,依法将逐步分批提请对剩余债权的司法确认。
(九)加强市政维护,提升城市形象
全面开展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修复、改造人行道面积约1159平方米、车行道面积5607平方米,维修路缘石581米;清淤、维修检查井及雨水口478处;人行道隔离栏杆维修2900米、阻车桩维修174个。确保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好率。完成了萍阳北路路面维修、芝山北路人行道及阻车桩维修、潇水中路人行道维修、东山路及风荷路居民违规接坡铲除、芝山北路交通标志维修等整改。完成了黄古山东路人行道维修、萍洲东路人行道及路面维修工作。
(十)加强污水排放治理,减少环境污染
一是推进排水设施雨污分流改造。
古城路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已完成3280米污水管网建设,尚余20米顶管未完成。我局正在积极推动该项目的建设,争取早日完工;打通“断头路”纳污管网建设项目:已完成学苑路1000米、沙洲路1100米、法华路740米、金阳路720米的雨污管网建设,其他路段正在建设中;袁家碣路延伸段(南津渡大桥至南电南花园宿舍区门口)市政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永职路市政排污管网工程、柳子街污水治理项目正在准备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二是推进诸葛庙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已于2022年10月15日进行了施工开标及评标和2022年12月4日进行了监理招标及评标,已通过亚洲银行审核,并进行了招标公示。已于2022年2月26日开工,目前正在按施工计划有序推进该项目。三是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已完成选址、测绘、征地拆迁工作,并办理《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已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和11个乡镇的地质勘探工作。我区14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全部整治完毕,并完成销号。二、2023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秩序管控,提升市容市貌整体水平。
牢固树立岗位在路上的管理理念,按照“动态巡控、见人见效”和“精细化、全覆盖、无缝隙”的要求,不断完善执法队员执勤机制,科学划分责任区域,落实管控责任、优化力量组合、强化执法巡查,有效处置各类动态事件。坚决遏制城区新增违建,以“零容忍”的态度杜绝新增违法建筑,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同时,健全动态巡查、信息共享、联合监管、约谈问责等机制,构建起全覆盖、网格化的违法建筑长效防控和治理体系。(二)升级数字城管,推进智慧城管及智慧停车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智慧城管项目建设,通过构建“空间覆盖、信息融合、运转高效、市区联运”的智慧城管系统,为城市管理提供集协同处置、执法监督、应急调度、决策指挥、公众互动为一体的智慧管理大平台,着力预防、管控、解决好城市管理领域中的各类“城市病”。加快推进智慧停车项目建设,建立三级停车诱导系统,提升停车便利性,完善停车管理信息平台,打造智能停车系统,提升动、静态交通运行效率。(三)深化体制改革,落实执法体制改革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严格按照市里关于推进城管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有效落实执法体制改革任务,全面构建“大城管”格局。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和监督考核体系。强化部门配合协作,形成管理和执法合力,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能。(四)坚持统筹规划,推动公共事业服务升级。
围绕民生实事,严格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和建设项目安排,完善城市亮化、供水、供气等公共基础设施。(1)亮化方面。积极协助与配合相关部门对芝山北路、日升东路、黄古山东路、V口馆中路、鸟沙洲路、潇水西路、南津渡大桥匝道等路段补装路灯;改造和完善VV大道路灯附属设施;高速公路收费站前路段风能太阳能路灯进行市电改造;完成2022年文明创建任务,对城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进行路灯安装。(2)供气方面,加强全区灌装液化气和城区管道燃气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加快推进彩虹燃气问题处置,提升管道燃气供应能力。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全区供气用气安全稳定有序;(3)供水方面,一是抓好安全生产确保供水。严格落实水质检测分析制度,强化动态管理和全程跟踪,确保水质安全;开展安全生产自查,加强供水设备、管网设施维护保养、勘查检修,消除安全风险隐患,确保供水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二是推进管网改造增强保障。积极推进老旧管网改造,进一步降低市政公共漏损、改善群众用水状况;实施表务环境改造,改善水表设施运行环境,提升群众用水获得感、幸福感。(4)污水排放方面。继续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一是继续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推动“断头路”纳污管网建设项目,完成杨万里路、荔枝西路等路段的雨污管网建设;继续推进古城路排水管网第一阶段(南津渡大桥至中山北路北侧)改造项目,争取早日完工;二是加快推进袁家碣路延伸段(南津渡大桥至南电南花园宿舍区门口)市政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永职路市政排污管网工程、柳子街污水治理项目,实行雨污分流。三是做好怀素公园、中心医院南院、VV职院等污水收集空白区的排污管网规划,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四是启动城区排水管网普查,摸清我区市政排水管网的底子。(5)市政维护方面。加强市政巡查,继续优质、高效地做好城区内市政维修管理、应急抢险;完善破道审批相关收费标准,纳入政务中心窗口,强化破道施工管理。逐步完成城区道路标线、隔离护栏等改造项目。【2023年工作年总结】推荐阅读:
2023年教学科工作总结06-19
2023年函件工作总结11-03
2023年医院党办工作总结07-18
2023年学校督导工作总结07-22
2023年中招复习备考工作总结06-17
2023年中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07-10
2023年上半年地籍工作总结10-16
2023年中学关工委工作总结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