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家规-说家风--心得体会(精选10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我就结合我的一家人来谈谈家规,说说家风。
我的老家是安徽农村的,家里小孩比较多,父母没有太多精力对每个小孩都照顾周全,他们要出去做事、赚钱养家,所以也谈不上现在人一直强调的”如何培养一个不输在起跑线”的小孩。大多的影响还是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也没有成文成条的家规家训,父母就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按照他们的做法去生活,潜移默化的给我们灌输:孝顺、善良、真诚、勤俭节约。
记得小的时候每次开饭母亲总是会把好的饭菜先盛一份送给奶奶,然后再盛一份放到父亲的面前,小小的我总是眼馋地看着,却不能动筷子,因为父亲还没吃。如果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小孩子是不能上席的,要等到大人吃完后或另设小桌才行。
现在我们自己做了父母,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所以尽自己所能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孩子一起成长。
善良是我们对孩子的第一要求。
一个人不管将来的成就或者财富有多大,但是一定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人,所以我和我爱人就一直强调小孩要善良,我们不要求他学习要多出色,有多么过人的才华,但无论如何一定要做一个好人,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我们会鼓励他去做一些大人不屑于去做的小善举。譬如给老人捡纸壳、空瓶子,给乞讨的老人吃的或者一点零用钱,或许有的人会说那些乞讨的人大多是骗子,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观念而抹杀的小孩的善良之心;还有一些义卖,与贫困小学生的结对帮扶,捐衣捐课外书之类的活动,我们都鼓励小孩去参加,不能带有一点功利色彩。小孩的世界是很单纯的,我们作为大人不能将我们认为的不好的或者错的东西灌输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平心去做选择。
学会分享是我们对孩子的第二要求。
现在的社会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很容易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我们就有意识的带他去参加集体活动,与小区的小朋友玩、交朋友、带到家里来玩,分享、交换,融入集体,淡化自我为中心的概念,学会分享自己的零食、玩具、书籍,作为一个开始,可能有争吵、打闹,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让他们自己自行解决,偶尔适当引导,慢慢的培养他让他知道分享是能让一个人得到更多的理念,教育是个慢活细活,不能操之过急。
勤俭节约是我们对孩子的第三要求。
孩子对于勤的理解还不是很深,但是我们会告诉他每件事都要认真努力的去完成,要把他作为一个大人来对待,一个大人是要有担当的,如果懒散、不坚持、不作为将来的生活就会困苦不堪,我们会让小孩自己力所能及的洗衣服袜子之类,体验劳动的过程。孩子很小的时候去超市我们也会告诉他花钱是要控制的,不是想要什么就得买什么。所以现在去超市孩子想买什么都会看看价格,如果太贵他就会控制自己不去买,实在是必须要买的就会比较一下买便宜点的。也不会出现哭着喊着要买什么东西。慢慢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财富观。
孩子现在上三年级,有很多的习惯和作风还在加强和养成中。日常生活里,我们还会告诉孩子要与人为善,诚实守信。人要善良社会民风才能淳朴,要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良好。这也是我们应该发扬的闪光的基本的品格。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家规家风中的精华、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把家规家风作为检验“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四川省公安厅纪委近期组织开展了“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活动。
据介绍,此次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讲家风故事、创家训格言、写家书手札、拍家教短片。讲家风故事以座谈会、演讲会、故事会、分享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讲述深刻影响个人成长的家风家规故事。创家训格言将发动党员干部结合个人经历,创作短小精悍的新时期党员干部家训格言。写家书手札将动员党员干部与家人互赠手写家书,回忆当年家教点滴,分享清廉家庭幸福感悟,畅想家庭美好未来。拍家教短片则是鼓励党员干部编创、拍摄和制作视频短片,反映家庭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清白做人、清正做事、清廉为官的基本原则。
据悉,此次活动面向基层自下而上开展。厅纪委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创作优秀作品的同时,将通过多种形式发动党员干部对作品进行评议和学习交流,真正用好家风带动党风政风。
家风好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根基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1】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句话就道出了一个道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西汉大将霍去病说过: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国、家、个人都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强的国,才能有富的家。家是人生开始的地方。因此,一定要注重家庭教育,家风是道德的自觉和传承。古往今来,前贤先烈那种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情怀,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无不是因为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梁启超先生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旁观云者,放弃责任之谓也。”共产党人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引领人,更应该时刻不忘责任和担当。不管是对共产党还是对各级共产党员,也无论是对集体还是个人的成长来讲,责任和担当都是精髓所在。老百姓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家庭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沃土。有个成语:言传身教,意思是言语来教导,又要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因此说明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一定要正家风,齐涵养,传承优良的家风,以此来筑牢责任和担当。而且每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自觉。
浅谈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2】 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节目陆续播出,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被采访者大致有这些回答:“中国的传统不能忘”“不招风惹事”“要孝顺”“做人诚实厚道”“讲诚信”“要认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等,话题不仅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也引起了人们对美好家风内涵的热议。笔者认为,社会进步,思想意识、道德标准、文化认知中的一些核心价值并没有根本变化,家风不仅调节家庭成员内部关系,规范家庭成员日常品行,也能影响民风社风,促进社会环境良性发展。中国逐渐进入小家庭时代的今天,重拾良好家风很有必要,正逢其时。
作为领导干部尤其需要正家风。《大学》云:“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悖”。《礼记》亦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些“上”说的都是领导干部,他们对社会影响很大。行政首长负责制必然导致“一把手”的“家风”会在身边造成巨大影响。春秋时,齐景公宴请文武百官,席散后一起射箭娱乐。齐景公每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告诉臣子弦章。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不能全怪他们,古人有句话叫:“上行而后下效”。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您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王上奉承了”。还有楚灵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故事,从中皆可见领导干部对周围人群的影响力。
领导干部正家风首先“修己身”。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己做正确的事,以身作则,是营造好家风的前提。更何况“欲治国者,先正其家”。如果领导干部连自己和家庭都管不好,如何治理一个单位,服务一方百姓。前不久看到一则故事:有一户人家请了风水先生看风水。主人带着风水先生出村往南,主人突然停住脚步说:“先生,咱们先到村西地里看看”。先生问:“为什么?”主人说:“我家村南地里有几棵杏树,树上有一窝斑鸠,你看南边林上斑鸠乱飞,怕是有小孩在偷杏儿。小孩们见到我过去必受惊吓,掉下来摔坏了咋办?”风水先生顿时将罗盘收起,放入包里,向主人抱拳说道:“东家,不用看了,你家先人安葬到哪里,哪里就是风水宝地,家族必兴,子孙必贤。”故事涉及迷信,却是劝人为善,如果掌握话语权的一家之主或家庭主要成员人品好,那么家风就好,自然家族和睦,事业兴旺,子孙贤达,无论风水。
浅谈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3】 我们都知道,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小家庭”,称得上是大多数人的人生梦想。然而,家既可以是让人忘却烦恼忧愁的温馨港湾,也有可能成为滋生祸患的温床。现实中的一桩桩贪腐案件早已表明,军功章可以共同分享,手铐也同样可以共同铸成。家庭的“催化”和“蛊惑”,正成为加速一些党员干部堕落的“温床”。
以报道为例。近年来,“家庭式腐败”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受贿3558万余元,除亲自收受4万元和100余万元装修房子款项外,其余均与其子刘德成有关;广东省财政厅原副厅长危金峰多次收受贿赂,家庭财产高达7000余万元,他的妻子、岳母、兄弟、妻妹等近亲属全部涉案……纵览落马官员的受贿历程,妻子、儿子、兄弟姐妹等家人的身影时常闪现其中。
故此,来自妇联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张静说,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方面我们也要关注到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家庭”这一层面。“一个贪官被查处,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是摧毁性的。”多年从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检察院副巡视员林志梅指出,家庭是反腐败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重视家庭建设,筑牢反腐败的“家庭防线”,意义尤其重大而深远。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前副主席李宏塔则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反腐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但仍然需要注意政策和策略,认真分析产生腐败的气候和土壤,相当一部分腐败案件涉及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应该对干部家庭成员提出更严要求,减少腐败现象发生。
在笔者看来,代表委员谈“家庭防线”,既令人感慨,也给人启迪。月之皎洁,离不开周围群星的映衬;人之正气,离不开背后家人的支持。正所谓“一人廉,全家圆”,由家庭成员之间的特殊亲情和血缘而构筑的家庭廉洁防线,不仅可以成就一个党员干部、幸福一个美满家庭,也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廉洁文化的建设,形成浓厚的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
这正像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的:“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一分真诚的关心,一声善意的提醒,一句平淡的问询,都会“随风潜入夜”化作无形的力量,对党员干部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所以,面对腐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拒腐防变,共同携起手来构筑起坚固的防线。这既是对亲人和家庭的幸福负责,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兴旺负责。
央视开展的“家风”大讨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在我看来,家风是指家长的言传身教而养成的家庭良好作风,家风总体上是与社会大环境相关的,家风在受社会风气影响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风气。家风属于社会文明的范畴,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家风与家训、家规、家教一样,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承。
在上世纪相当一段时间里,是非常注重家训、家规、家教和家风的,而这四者之中,家教使用的频率最高。比如评价某一个人的品行,多以这个人“有家教”或“没家教”来形容,现如今被用烂的“素质”一词,在当时根本不流行。家教之下,家风和家规也是经常使用的,比如称赞某个人家,总是说“这个人家的家规重、家风好
”等等,至于家训,寻常人家是比较少见的,毕竟写得《朱子家训》之类传世佳作的,多为学富五车之人。
话又说回来,写不了家训的寻常人家,也不乏各种各样的治家格言。象我家里,父亲是行伍出身、母亲是普通工人,但“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是他们三天两头用来敲打我们兄妹三人的。在小时候,记得我家的家规特别多,什么“笑不露齿、食不出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积善积德,尊老爱幼”云云,记得大妹妹一次吃饭时咀嚼出声,脸颊上立即挨了老爸的一筷子,马上就热泪盈眶,我们更是抿紧了嘴咀嚼。
家规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记得那时还没有空调,连电扇都是稀罕之物,夏天酷热难耐之时,我们都习惯在门前空地边乘凉边吃晚饭,我和两个妹妹负责搬桌椅、端饭菜,然后坐在小椅子上等大人们下楼,只有等外婆端起饭碗或老爸端起酒杯后,我们兄妹三人才端碗开吃。那时候许多邻居也在空地上吃晚饭,孩子多的家庭有时哄抢得厉害,就无形中有了对比,时常听到邻居们夸奖我家小孩规矩好、有家教。每次听到邻居夸奖,我们发现父母亲都是暗自欣喜。
走上社会后,从实践的一些反面事例中,更感觉到家教匮乏对人生的妨害。记得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公司召开职代会,在代表上食堂就餐时,时任公司行政(后勤)科长的Z君,仗倚自己分管食堂而闯进分餐间,给自己挑选看得中的(抑或是大一点的)份菜,众目睽睽之下的伸手,气得公司总经理脸色铁青,加上此君吃相不佳,咀嚼时青筋直露,声音巨响,遂成同事间一段笑谈;九十年代中期的一个晚上,公司党政班子商讨提任后备干部事宜,年近升职极限的他,或许是害怕赶不上最后一班车,竟躲在会场门外学潜伏。因女书记突然开门上洗手间而躲避不及,连人带畚箕一起跌倒(在假装扫地),弄出巨响震惊全场,沦为笑柄的同时,更是断了前程,许多同事得知后摇头,连称“家门不幸啊”!
268班
卫宇杰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风?怎样从家庭入手培育正确价值观?一个凝重而迫切的问题,在“家风”之问中清晰凸显。
在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这个似已淡出视野多年的词语,成了最“火”的公众话题。打开电视看家风,亲友聚会谈家风,论坛发帖晒家风……这一切,皆因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特别节目而起。
从年初一到年初八,这档节目在《新闻联播》以头条、提要的方式连续播出,《朝闻天下》《共同关注》等黄金时段节目还播出了加长版。节目迅速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对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审视。
开国元勋次女贺晓明回忆起母亲曾教导全家: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坦陈对“家风”的看法。他在受访时说,家风好代表这个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实际上是受中国儒家文化熏陶,勤俭、节约、孝道等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家风也在与时俱进,更加健康、向上。“我们家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家风差不多,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
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所谓的家风,又叫门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所谓的家规,就是在一个家庭中所订立的对全体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不成文的规矩,也叫家法。
不难看出,“家风”是仁慈的、宽厚的,而“家规”往往是严厉的、暴虐的。家风和家规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久远的。
据说,美国康乃狄克州有个叫嘉纳塞·爱得华的人,由于他所建立的讲究道德注重修养的家风,使得他的家族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八代人中没有一个被关、被捕、被判刑的。而同一时期,在纽约州的马克思·朱安家族,由于家风败坏,一百年时间里的八代人中,竟有300多人成了乞丐,400多人酗酒灭亡,63人被判徒刑,7人被判死刑。可见家风和家规具有一定的承传性,它有时甚至要影响几代人。所以,要想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可不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家风和家规。
最为可怕的是,一些官员在“家风”问题上未能把握住自己。有的在蝇头小利上任由子女胡作非为;有的在重大问题上袒护纵容家人;有的任由亲属子女与他人争权夺利,甚至赤膊上阵为亲属子女索贿受贿;有的这里说个情、那里打招呼,为子女“发财致富”提供帮助;有的自己贪婪成性,以致家人学而跟之,步其后尘……
自从嫁给大冯先生之后,我一直在学习冯家的家风家规。到底是什么呢?恐怕一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吧。
孝道
爷爷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残兵,文化程度不高,却知礼仪懂世故。他没有什么大言大义,却无处不教我们知是非辨对错。记得结婚的第一天,爷爷便坐在正中间,爸爸妈妈、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四叔四婶围坐在周围,让我和大冯先生一一磕头。磕着头时心里还在想,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流行磕头呢!磕完头,爷爷说话了:“让你们磕头只是一个形式,是让你们记住,做为小辈对长辈要孝顺,要尊重。”
做为冯家的孙媳妇、儿媳妇,对待长辈无时无刻不记着要孝道。如果要把冯家的家风家规写进书里的话,那么“孝道”是不是应该是第一位的呢?
知错就改
有一次,四叔家的小弟弟与别的小朋友一起出去玩,不一会哭着就回家了。四叔问清原委,拉着弟弟的手就走,说是要去道歉。回来后,弟弟不哭了,对我说:“嫂嫂,是我做错了,爸爸要我去道歉。我以后记住了,做了错事就要说对不起,就要改正。”五岁的他,是不知道这些的,但是四叔却教会了他,让他学会知错就改,这是弟弟要学习的,不也是我要学习的吗? 《冯家的家风家规》里是不是也要写上“知错就改”呢?
和睦
每年春节,冯家的老老少少就会聚在一起过年。每年,大冯先生也要精心挑选礼物送给弟弟妹妹们,而弟弟妹妹也要回赠给他们的大哥哥礼物。大冯先生不会给弟弟妹妹们买衣服鞋子之类的,他会买书,笔,本,但是每个人的又不一样;而弟弟妹妹们回赠给大冯先生却不尽相同,什么糖了泥巴了腰带了领带了,什么都有。大冯先生把收到的礼物都会好好珍藏。我问大冯先生,为什么要买礼物呢?大冯先生说:“礼物,是告诉他们以‘礼’相待,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要与人为善。不争,不抢。”看着他们互送礼物的热闹场景,做为大嫂的我,明年是不是也该给他们准备礼物了呢?
《冯家的家风家规》里是不是还要写上“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呢?
不贪心
我和大冯先生的儿子朋朋一周岁半了,我们没法教给他崇高的理论,但是他自己好像学会了点什么。每次吃东西,我们都会告诉他只拿一个,渐渐的他也养成了这个习惯。不管多好的东西,不管谁给他,他都会只拿一个。我想这就是他领悟到的“不贪心”吧。
《冯家的家风家规》里是不是要朋朋自己去写上“不贪心”呢? 冯家的家风家规到底是什么呢?我还是不能去说清楚。因为我一直在从祖父、父辈、兄弟姐妹那里学习,我也一直在领悟,而且我要把我学到的领悟到的教给朋朋,让他可以继续传承下去。我想,把冯家的优秀的家风家规传承下去,不也是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作风传承下去吗?那么,一个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民族,不就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富强吗?
(吴景华
无棣县碣石山镇小学
教师
每一个孩子的健康 成长都犹如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的历程。不同的只是树苗需要人工制作的木架来扶持它,匡正它的成长轨迹,而孩子们则是需要家长的精心教育与帮助来健康成长。对于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们,我不敢断定全部都是由于家庭的影响因素对他们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产生了恶果,但我确信,对于他们的错误,家庭环境自己家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时候,家风,家训以及家教的好坏都被最有力地证明!
在我看来,首先,家风是一种教育方式的传承,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是一种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换言之,家风即家庭的一种风气,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它需要先内化于心,而后外化于日常的行为中。因此,对于孩子的家风教育并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行为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精神教育。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指不仅仅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简单的判定正误,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其所以然,进而引向教育的核心。如此反复,使家风的存在逐渐进入孩子的内心,形成一种行事的内在准则。再者,家训作为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家庭传统,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着强烈的影响。相对于家风来说,家训则显得更为具体易懂。它就是对家庭成员的一种要求或者说是一种警示,明确地指出行为方式中的禁区。古人有每日诵其家训并将其熟记于心之礼,细细想来,这种传统也不是全无道理的。熟记于心之后,每当你行事之前便会不自觉地以家训为准,符合则为之,不符则拒为之。事实上,家训的存在是对家风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以达到内外共同要求的目的。最后,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项——家教。它主要是以父母双方为主导的对孩子的亲身教育。这种教育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可以说,家风与家训的教育都是家教内容的一部分。家教内容体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当然,家教的成功与否也能直接反映出你是否是一名合格的负责人的家长。尤其是在孩子的认知阶段,他们所有的认知标准都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引导,所以这段时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一旦形成,是很难再改变的。因此孩子的一生与家庭教育的质量真的是密不可分的。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首先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做起,给他们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好的家庭教育。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认为,勤俭节约正是我家的家风。就从我的爷爷说起吧,爷爷勤俭节约的品德是我们小区家喻户晓的。在我印象中,爷爷买菜是特别有意思的,只要是他去过的店,一定会看到一番讨价还价的“大戏”。爷爷将小区闲置的花坛改造成菜园子,种上一些蔬菜,获得了小区叔叔伯伯的一致好评,都来找爷爷“取经”;在我小时候看来,爷爷还是一个“小气鬼”。爷爷从来不给我买零食,我每次看着别人家的小朋友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提东西,心里都不是滋味,那时候总是觉得爷爷太节约了。但是现在,我理解爷爷的做法了,这都是为了我着想,再说了,爷爷费劲口舌买来的菜,不好好吃饭真是对不起爷爷。我的爷爷还是一位“变色爷爷”,怎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的爷爷可以把衣服由黑色穿成灰色,也不舍得买新衣服,每次都说:“还可以穿,我好穿得很。”爷爷总是教导我要勤俭节约,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
我的妈妈经常教育我说:“为人要诚实守信,要敢作敢当。”我把妈妈的话牢记心中,每次妈妈出去打麻将,我都会把妈妈出门的时间和回家的时间一五一十的告诉爸爸。妈妈在这时,总会给我使眼色,而我每次都会大声的告诉妈妈要敢作敢当。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话,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年来,时间不紧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地发生。外面闪耀的阳光直直的射进了窗户,我们家的争议声又一次直逼耳际:“你说你都多大了,干什么都干不好。瞧瞧,让你给你倒杯水,干嘛倒那么满,撒的到处都是。”一向宠爱我的妈妈一边擦着桌上的水,一边又开始唠叨了。虽然说,妈妈的“话匣子”有点烦人,但勉强算得上是“音乐”。就听下去吧。原来今天上午我的姑姑来我家做客,妈妈叫我去倒一杯水给姑姑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水就倒满了。有点不小心,不过我不是故意的。姑姑走后,妈妈的“小音箱”就又不停地播放了:做事要稳重,不要三心二意,必须要改正。
“那么大了,连点规矩都不懂,客人来了也不知道打声招呼,只顾忙自己的。”妈妈一送走客人,回来就又“赠”了我一句。我怎么这么倒霉,“……!”长篇大论过后,妈妈竟然一点点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别人,得有礼貌。”从此以后,家里来了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声“叔叔好,”右一声“阿姨好。”
我从妈妈的话匣子里学到了懂礼貌,尊重他人,做事专心……伴着岁月,我的年龄不断增长,妈妈却毫不松懈,告诫我:“这些事情虽然微不足道,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响你的成长。”我的家风就是我的妈妈这样一步一步地由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培养出来的。
我从上学开始就跟着爷爷、奶奶、姑姑一起生活,他们总是严格的要求我,特别是我的奶奶,她是一位人民教师,在学校她严格要求学生,在家中她更是严格要求我的一言一行。
平时在家中奶奶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给我听,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奶奶是我人生的第一导师。
姑姑是我成长路上的指南针,她总是说: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任何事都要谦让别人,要做个正直的人。
在我家里有些小规定:吃饭不能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吃饭不允许边吃饭边大声说话,不能翘腿,不能抖腿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条框框的规矩,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矩约束着我、鞭策着我,让我更好地快乐成长。
诚实守信,勤劳节俭,也是我家的家训。诚实守信是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勤劳节俭是热爱劳动,节约,不浪费。
我家的家风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孝”。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奶奶一直谆谆告诫我:百善孝为先。每次家里人聚在一起,奶奶总是告诉我,有好吃的要让给曾祖父和曾祖母先吃,其次要让给奶奶爷爷吃,然后再让给叔叔家的弟弟和妹妹吃,最后我再自己吃,要懂得分享给大家。
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明灯,指引着我向着正确的地方前行,纠正我的错误,改正我的缺点。
【晒家规-说家风--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学生家风家训家规05-30
家风家训家规作文10-24
家风家规之我见07-12
家风家规作文500字10-21
好家规好家训家风作文09-20
立家规传家训树正家风06-27
家规家训伴我行作文09-09
我身边的家规家训征文09-22
传家训立家规传家风10-04
九年级家规英语作文带翻译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