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邀请信范例(精选6篇)
题目:假定你是李华。你班同学决定为小明举办生日聚会。请你写信邀请外教Susan参加,要点包括:
1.时间:周五晚8点至9点
2.地点:学生俱乐部
3.内容:生日歌、蛋糕、游戏等
4.要求:备小礼物
注意:1.词数100左右,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关键词:英语状语从句,范例分析,目的状语,比较状语,句首,熟练掌握
一、常见英语状语从句的应用
1. 状语从句的应用特点
在这几年的高考状语从句应用中, 目的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等都是非常常见的句式, 通过对英语状语从句用法的深入分析, 可以更好的满足当下状语从句应用工作的需要。这涉及到英语状语从句的研究顺序、规律问题, 比如在研究方式状语从句模块中, 需要进行状语从句具体成分的分析, 在英语语句表达模块中, 状语从句是重要的应用模块, 其扮演了句中的形容词、副词或者整个语句, 其进行了条件、结果、目的、原因等的诠释, 状语从句可以进行这样的理解, 其是利用一个句子当做状语, 就是状语从句是整体句子形式的一种。通过对这一概念的分析, 更有助于状语从句用法的分析。
在状语从句应用模块中, 受到状语从句用法的限制, 其必然受到其基本特点的影响, 所谓的基本特点就是一般情境下, 复合句中的状语从句表现形式。通过对复合句应用形式的分析, 可以进行其应用规则的探讨, 其复合句主要由主句及其从句组成。在一般模块下, 状语从句需要进行连词的引导, 这就出现了主从复合句式中, 连词引导的句型为从句, 没有连词进行引导的句子当做主句。
2. 不同种类状语从句的应用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状语从句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知其引导状语从句的连词多种多样, 其种类非常的繁多, 并且在不同场景下其连词的含义的差异, 其意义及其功能也因此不同, 这需要进行不同状语从句的引导词的分析。在分析模块中, 要明确到状语从句种类的多样性, 要集中精力进行典型状语从句结构的分析。比如进行时间状语从句的分析, 在该模块的分析环节中, 需要明确表现时间状语从句的引导词, 比如范例every time When I came into the office, the teachers were having a meeting。
在原因状语从句分析环节中, 其进行了具体原因及其理由的表示, 在应用场景中, 比较常见的从句连词是since, as, now that等, 在这些连词词组中, for表示因果关系时语气不如because强。需要明确的是由引导词应用的原因状语从句, 可以把该词组放在句首, 在该模块for不具备这一特点, 比如在以下例句中,
Because it is raining heavily, we have to change our plan to go outing。现在下着这么大的雨, 我们不得不改变去郊游的计划。
通过对地点状语从句的分析, 可以得知其常见的引导词包括where, wherever等。通过对该模块的分析可以得知, 这两者的含义基本一样, 通过对比可以得知, 后者具备更强的语气性, 一般应用于书面语言。比如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are determined to go wherever they are needed most, 该范例的含义是那些大学毕业生们决心去最需要他们的地方。They are planting trees where there is plenty of water and sunlight.他们在阳光雨水充分的地方植树.
在目的状语从句分析中, 比较常见的连词是so, so that, 这两个词的应用体现在不同的情景之中, 在其从句谓语中经常存在情态动词, 比如in order that等。又如以下范例Speak clearly, so that they may understand you。She has bought the book in order that she could follow the TV lessons。通过对结果状语从句的分析可以得知其表现了事态的进行结果, 通常主句是原因, 从句是结果。由so that, 从句谓语一般没有情态动词, so…that, such…that等引导。如:She was ill, so that she didn’t attend the meeting。
通过对条件状语从句的分析, 可以得知该模块的从句分为不同的应用模块, 分别是真实性及其非真实性条件句的应用。在其条件状语从句应用中, 比较常见的引导词包括if, unless, soon as等, 比如范例If he is not in the office, he must be out for lunch。You may borrow the book so long as you keep it clean。在让步状语从句应用中, 其需要进行however, whatever, no matter who等词组的引导。
二、状语从句应用的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的进行英语句子类型的分析, 进行状语从句的关键点的剖析是必要的。在其时间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等应用中, 应用于一般将来时的主句需要进行一般现在时的将来时态的表示, 比如例句We’ll go outing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这体现了这两种时态的不同形式的转换。
在有些时间、让步、方式等状语从句应用中, 若主句主句与从句主句保持一致性, 并且其从句的谓语又包含动词, 这就可以进行从句主语与be动词的省略, 比如例句When still a boy of ten, he had to work day and nigh, If asked you may come in。
三、结语
在英语语言应用模块中, 状语从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与汉语状语存在的差异是比较大的, 这需要做好仔细的辨析工作, 抓住状语从句分析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张道真编著.张道真英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2]肖典英.篇章语言学与英语写作教学——对大学生英语时间状语从句的使用的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 (S2)
关键词:任务 任务型教学法 中职英语 范例
1.引言
根据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中职”)英语教學应以学生为本,具有趣味性和真实性,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大纲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
任务型教学法是在语言习得、心理语言学、社会建构、课程等理论为支持的一种语言教学途径(龚亚夫、罗少茜,2006,1-32),包括任务型语言教与学,是交际法的新发展或新形式(Ellis, R.2013,27-28)。其核心是以“真实性”的任务为灵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和“做中学”(Ellis,R.2013,1)。也就是说,任务型教学法追求大量的“真实性”的语言输入与输出,营造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和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不自不觉”中掌握英语的语言形式。
目前,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大学得到了广泛运用。不过,传统考试模式和考试“指挥棒”效应大大消解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作用。然而,很少受这个模式和“指挥棒”效应影响的中职却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洼地”。可见,明晰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并把它有效引入中职英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任务是明晰务型教学法的理论的关键。
2.任务的理论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真实性”任务作为基础,以任务的完成过程替代传统的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来体现教与学的成就的教学途径。在此途径中,教师要以运用和完成任务为中心,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交际过程中学习并掌握语言,即逐渐把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这一观点得到了Willis的肯定,她认为语言习得不能“熟能生巧”,机械性的语言练习只能使学生注意和掌握语言形式,不能使学生在交流中实现形式和意义的有机结合,流利和正确地运用语言表达。(龚亚夫、罗少茜,2006,8)这充分体现了语言是习得的,不是学得的。也就是说,语言是经验的,是在实践中获得并形成的,不是教会的。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就是习得语言的关键。
2.1定义
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是什么? Ellis搜集了Breen,Long,Richards、Platt and Weber,Crooks,Prabhu,Nunan,Skehan,Lee,Bygat、Skehan and Swain等对任务的解释。例如,Prabhu认为任务是“一个活动,要求学习者根据所给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思维过程,达到一定的结果,它允许教师对该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再如,Nunan从交际的角度出发,认为交际任务是一项课堂活动,它要求学生用目的语进行理解、操练、使用或交际,在此过程中学生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又如,Skehan(1998)认为任务是一个活动,它包括:(1)意义是首要的;(2)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一些联系;(3)首先要完成任务;(4)根据任务完成的结果来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Ellis,R.2013,4)Ellis从范围、关注点(perspective)、真实性、语言技能、认知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对上述任务的解释进行了批判和整合,认为:(1)任务是一个工作计划;(2)这个工作计划是为了实现输出而要求学习者如实地加工语言,而这种输出的评价要根据是否传输了正确的或恰当的主题内容;(3)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虽然任务的设计有让学习者选择特定形式的偏向,但他们首先要关注意义和使用已经具备的语言资源;(4)一个任务应该实现直接或间接类似于在真实世界使用语言的结果;(5)像其他语言活动一样,任务能实现产出性的或新颖性的口头或书面语言技能和不同的认知过程。(Ellis,R.2013,16)
从上述的不同解释、Ellis的分析和结论可以看出,任务是语言活动之一,与之并行的主要类型是练习(exercise)。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关注点不同——任务关注意义,练习关注形式。如果练习被重新设计,形成交流信息差,使学习者聚焦意义,那么练习可以转化为类似真实世界的任务。如果任务没有使学习者聚焦意义,而是聚焦形式,那么任务也会转变为练习。当然,任务不否定关注形式,只是强调形式的关注是以关注意义为前提或目的。
2.2判断
Willis认为任务就是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一种活动,最终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为此,她提出任务应具备五条标准:(1)要接触有意义的实用的语言;(2)要运用语言;(3)任务促使学生运用语言;(4)在任务的某一点上要注意语言本身;(5)在不同时期要不同程度地突出语言。(Willis,J.2006,23)Ellis则提出了任务应具备六个特征:(1)任务是工作计划;(2)首要以意义为中心;(3)包含语言使用的真实世界过程;(4)包含语言技能;(5)包含认知过程;(6)有一个清楚明确的结果。(Ellis,R.2013,9-10)在评判典型任务时,Ellis把第二个特征细化为两个特征:关注意义为中心和选择使用已经具备的语言资源。(Ellis,R.2013,14)
对于任务的判断,之所以Willis更加关注语言形式和本身,而Ellis则没有,就是因为二者对任务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同,即Willis认为任务是语言教学的支持,Ellis则认为任务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因此,Ellis的判断标准符合任务型教学法的本义,更加可取。当然,Willis的标准也不是没有借鉴意义,它可以有效防止对语言形式的忽视,防止教学为任务而任务。
2.3设计
2.3.1原则
任务设计将影响到学生对任务的理解和完成的准确性。鉴于诸多客观因素,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实现预期效果:
(1)难度适中原则。如果任务难度过大,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完成任务;如果任务难度太小,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索然无味,积极性不高。进行过任务难度实践性研究的Brown et al,根据任务的性质(nature of task)将任务划分为三种:静态任务(static task)、动态任务(dynamic task)和抽象任务(abstract task)。(方文礼,2003)在完成静态任务中,交流的信息不会变化,本质上属于单向的信息差任务,如描述图片;在动态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交流的信息会发生变化,如描述突发事件;抽象任务涉及非语境化的信息因素,如发表观点、意见等。因此,如果學生基础较差,就采取静态任务为主、动态任务为辅的原则来选择任务;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则可以采取动态任务为主、静态任务为辅的原则来确定任务;如果学生基础很好,则可以采取动态任务为主、抽象任务为辅的原则来设计任务。
(2)真实性原则。根据任务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可以把任务类型化为真实性任务(target tasks)和教学性任务(pedagogical tasks)。(Nunan, D.2011,1)从理想状态来看,任务都应该是真实性的。但是从现实上看,每一个任务都是真实的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学性任务的选择不仅是必然,而且可能占据较大的分量。然而,教学性任务也应来源于真实的世界,类似于真实的任务。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际需求出发,让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能积极调动存储的语言信息,充分发挥语言能力,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同时,任务还要贴近中职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现实社会,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有话可说,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目的明确和形式多样原则。在设计任务时,要提出明确的目的,然后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对话、采访、小品、演讲、电影经典片段等活动。执行任务的形式要多样,如采用个人发言、两人对话、多人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语言交流。
(4)趣味性原则。常言道:学成匠,玩成师。乔姆斯基也曾强调激发学习者兴趣的重要性,他说“事实上99%的教学工作就在于使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强大动力,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选择兴趣盎然的材料和内容。
2.3.2要素
在Wright的二要素说(输入信息、指导性问题)和Nunan的三要素说(输入、活动、目标)的基础上,Ellis提出任务的设计应包括目标、输入、条件、步骤、结果(产品、过程)等要素。(1)目标,即一个任务的总体目的,如锻炼简明扼要地描述事物的能力;(2)输入,即由任务提供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如图片、地图、文字性的内容;(3)环境,即展示信息的方式,如分割信息vs.分享信息;使用信息的方式,如合并vs.分离。(4)程序,即完成任务应遵循的方法学上的程序,如小组合作vs.二人合作;计划时间vs.非计划时间;(5)预期结果,包括产品与过程。“产品”就是完成任务所带来的“产品”,如一张完成的表格、在地图上画好的路线图、两张图片之间的不同点的列表。预期的“产品”可以是“开放的”(允许有几种可能性)或者是“封闭的”(只允许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过程”就是假设任务能够产生的语言过程和认知过程。这些要素组成了任务的基本框架。(Ellis,R.2013,21)在中职英语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中, Ellis的观点值得参考。
3.任务在中职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范例
一般来说,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步骤。Willis认为这三个步骤为:前任务(pre-task)、任务(task )和语言聚焦。(Ellis,R.2013,33)与Willis类似,Skehan和Ellis认为这三个步骤为:前任务(pre-task phase)、任务中(during task phase)和后任务(post-task phase)。(余则标,2001)本文采取Skehan和Ellis的表述。
在任务型教学中,前任务和后任务阶段主要选择结构集中型任务(focused task,聚焦形式),任务中阶段主要选择结构松散型任务(unfocused task,聚焦意义)。(Ellis,R.2013,16)在前任务阶段,包括引入主题和介绍任务两部分。在任务中阶段,包括执行任务、计划和汇报任务的完成情况或展示任务成果三个部分。后任务阶段包括评价和练习。这是任务型教学法比情景交际法先进的地方,是学生建构自己语言系统很重要的过程,不能忽视。本文以Unit2 My Family(English,基础模块上册,语文出版社)为例来选择和设计任务,以期提供范例,供参考。
3.1前任务(Pre-task phase)
Ellis认为,前任务阶段有许多“非任务的活动(non-task activities)”。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学习者对于认知和语言的压力,激活学习者对于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与相关信息,熟悉必要的话题。因此,在此阶段主要采取以下活动,为实施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3.1.1Warming up
Look at a video about family which is the topic of this unit.
节选自CCTV关于Family的一段视频,内容耳熟能详,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3.1.2Brainstorming
A:Teacher asks: “How many peopl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Students may answer: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uncle, aunt, etc.
B:Students complete the Family Tree.
“大脑风暴”实际上是建立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联系,是一种深层的语义处理过程(deep level of processing)。(龚亚夫、罗少茜,2006,220)这个活动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相关知识,减少学习焦虑,为下一步谈论家人照片做准备。
3.1.3 Sentence pattern learning
A:Teacher asks som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ages, jobs and looks.
B:Activity: Student A: Ask your partner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Student B: Answer the questions as he or she likes
Act it out in class.
C:Students make a conclusion about the useful sentence patterns.
这个任务中,师生首先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通过老师询问学生的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之后,注重学生相互交流信息,最终由学生归纳总结出重点句型,符合Ellis定义的“形式聚集型任务”中的结构表达型任务(structure-based production tasks)。如果在老师询问完以后就总结句型,然后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就不是任务,而只能是个练习了。
3.1.4 Word learning
A:Read the new words.
B:Read the text and try to master the main idea.
C: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right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text “My Family” to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任务型教学提倡词汇在使用中学习,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在真实的情景中掌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在这个任务中:(1)这个任务是工作计划;(2)师生交流信息以形式为中心;(3)在真实生活中也会读到别人的家庭信息;(4)学生需要读懂课文,归纳中心意思;(5)包含认知归纳;(6)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输出,即完成练习。这是一个学生独立完成的结构聚集型任务中的理解性任务(comprehension tasks)。
3.1.5 Tasks
Task1: Introduce the photo of the family in groups of fourChoose one student to do it in class.
Task2: (Before the class, the students take some photos to class.) Imagine your friend is AmericanHe or she is in your home and looking at your photos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Student A: Imagine you are an American friendAsk your partner about the family members, their ages, jobs and looks, etc.
Student B: Answer the questions
Task3: Write a letter to a foreign friend about your family
这些任务的目标是:(1)能够描述主要的家庭成员,简要地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2)能够根据图片简要的询问或回答家庭成员的年龄、职业、身体特征等;(3)能够写短文,简单介绍家庭成员的情况。围绕这些目标,设计出上述三个任务,形成任务链,即由开始的复述课文,到交流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再到最后独立完成作文,难度逐渐增加。
Ellis(2013)提出任务前阶段应提供一个示范,这其实也是一种“呈现”。学生观察一个任务是如何完成的。示范活动有助于减轻学生认知上的负担,启发学生注意任务中的语言特点。因此,本文在設计每一个任务时,都提供了范例,以减轻学生的交际压力和提高任务的启发性。
3.2任务中(during task phase)
将程度较好的学生和较弱的学生穿插分成4人小组,降低学生学习焦虑,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来交流,禁止用母语交流,但不排除用肢体等非语言形式。这个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以结构松散型任务为主。
3.2.1 Task 1
小组合作讨论,将课文进行缩写、编写对话、以第三人称改写课文,或以表格的形式等方式介绍本课图片中的家庭成员。小组成员分工并合作完成,并选出代表进行全班展示,形成任务产品。
表格的范例:
在Task1中,(1)任务是工作计划;(2)信息交流首要关注的是意义;(3)总结归纳文章信息,具备单向的信息差;(4)包含有口语交流;(5)包含认知和归纳过程;(6)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输出,即复述课文中的一家人。它符合Ellis的任务标准,是一个结构松散型的任务。
3.2.2 Task2
假设学生A是美国来的朋友到学生B家做客,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照片,结对完成对话,并向全班同学展示对话,形成对话的过程。
对话过程的范例:
A: Hi, Nancy, is this a picture of your family?
B: Yes, it is
A: Is the old man your grandpa?
B: YesHe was a teacherHe was very thin and 56 years oldNow he’s retired from school and is very healthy.
A: Oh, very good.Is the little girl in your mother’s arms your young sister?
B: Yeah, she was one year old at that timeNow she’s one meter tall.
A: How old is she now?
B: She’s five years oldOh, she’s comingHi! LucyCome hereThis is my friend, Mary.
C: Hello, Mary.
A: Hello, LucyGlad to meet youHow pretty you are!
C: Thanks.
在Task2中,(1)任务是工作计划;(2)信息交流首要以意义为中心;(3)口头交流学生的家庭信息;(4)包含有口语能力;(5)包含认知过程;(6)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输出,向全班同学展示对话。这是个标准的结构松散型的任务。
3.2.3 Task3
创设回信这个交流环境,向一位外国朋友介绍家庭情况,独立完成文章,并进行全班展示。
文章范例:
Dear Kathy:
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Last letter you introduced your familyIt’s quite different from mine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my familyBoth Grandfather and Grandmother are retired workers who are over 60 and often help us a lotIn your family, when the children have grown up, they will live far away from their parentsMy father is a good teacher in a vocational school who always makes his class lively and interestingMother is a nurse in a hospitalThey are the same ageI’m a lovely girl with long black hairWhenever I think about my family, my heart is full of love and warmth.
That’s all
Best wishes!
Lily
在Task3中,(1)任务是工作计划;(2)信息交流首要以意义为中心;(3)书面表达学生的家庭信息;(4)包含有写作能力;(5)包含认知过程;(6)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输出,一篇介绍家庭情况的短文。这是个标准的结构松散型的任务。
3.3后任务(Post-task phase)
3.3.1学生评价。教师提问,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尤其是那些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表现不够积极的学生。如问:Did you finish your plan? Why? Did you follow your partner? Are you satisfied with your behavior? Did you miss some chances? 同时,设计表格,让小组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以“同行”认同感鞭策学生进步。
3.3.2教师评价。教师就任务的实施过程和完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评价应多以认可、鼓励为主,建议为辅,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成就,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语言交流活动中学生凸显的语言问题,尤其是课文中出现人称代词的用法和新的表达形式等问题。
3.3.3练习。通过完成练习,进一步加强相关词汇、句型和语法的掌握。
3.3.3布置作业:假设你的全家要到你的美国朋友家做客,你向他(她)介绍你的家人,字数100字。
4.结语
在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选择和设计处于决策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任务的具体实施则是这一“决策”的落实和执行,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本文没有涉及而又密切相关的问题。这需要相关实验性研究予以解决。退一步来看,任务型教学只是中职英语教与学的一个“法门”,因而应充分注意任务型教学及任务的有限性,切勿将其“万能化”。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Ellis,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3.
[3]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don: Longman, 1996.
[4]方文禮.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外语与外语研究,2003(9).
实习第一天,新鲜感是有的,但没有想像中那样激动;只是突然就紧张忙碌起来了...我们这组17个同学分在了西安市第75中学,校车将我们送到目的地已快10点了。先是大家一起将行李被褥搬到宿舍,幸好有个男同胞寇斌帮了不少忙。我跟舍友晓迪富贵儿一直都在一起,也住在了同一个宿舍,心里深感安慰。老大去了陕重子弟中学,刘敏考研复习,朱自主实习去了公司,小晴子也是自己联系了学校。
看到校园里一张张或天真稚嫩或玩世不恭的面庞,让人不禁想到当年的自己。其实老成也不一定是装的,到了某个年龄的人自然而然就有了些许俯视的姿态,但绝非傲慢。
之前听去郊区农村实习回来的朋友诉说条件的艰苦,再看看这里,很知足了。校园很干净,还有塑胶操场,其实这所学校能评上西安市重点肯定有一定的基础的。除了住宿,有些狭窄,我睡上铺,简直上不去也下不来,很费劲;而且还发现宿舍没有装暖气,对那些住校生们可真是个很好的锻炼,梅花香自苦寒来嘛!
一切安顿停当,我们学校过来的主任、指导老师及实习生们和75中的校长、各主任一起来了简短的座谈会,给我们讲了实习期间的安排以及对学校环境的介绍,都很热心。然后教务主任就要了份实习生名单要当场给我们分配班级,有些出乎我们指导老师的意料,因为既有高中也有初中,指导老师本想根据我们个人的能力分配。我的名字在第二个写,当念我代初一2班时,失落的很;他突然又顿了顿“哦这个是班长啊,那分到高中组吧,高一1班。”我心里真乐开花儿了,我很是想教高中,也踏实了,否则我真一天天过的抑郁呢!
还给我们分了间办公室,是个暂不用的化学实验室,进去有股淡淡的化学药品的气味,但很宽敞。那个主任很细心,还让我去后勤领了饮水机和纯净水。
上午我代班级的班主任没来,下午课前我自己去找了。在1班教室门口,我跟班主任简单介绍了下,她就说那也跟同学们见见吧,我有些矜持走了进去,同学们之前应有所耳闻,给了我很热烈的掌声,问我姓什么教什么,看着下面期待好奇的那些脸庞我笑着一一答复。开场有些活跃我之前准备的几句漂亮的台词都没用上,还是自然些好呢!这样更真实也更容易接近。
然后去了高一组办公室跟班主任沟通,班主任办公桌对面碰巧就是英语老师的办公
桌,我们一起聊了聊。这两位老师都中年人看样子很有经验的样子,又是一阵窃喜,这样我能学到很多宝贵经验了,他们对我很热心。我主动找班主任要了份学生名单,手抄了份,这样先对名字有个大概印象再对号入座会更容易些。很佩服我的日语老师了,给我们教了两三天就都能叫出我们全班的名字很是厉害。
下午第二节就是英语,我去听课,做了听课记录。
我们系主任让我和晓迪负责我们实习期间的事务。因此我们提前拟好的各项纪律制度,然后大家召集在一起开会。会后各自去吃饭,收拾东西。
在这里跟在学校实在没法比,尤其是时间观念。现在的中学生确实挺辛苦的,我也将跟他们一起遵守作息时间,共同度过这一个半月了。
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们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2篇
2007-9-19 晴 微凉
头痛的一天
昨天整天穿高跟鞋跑来跑去,傍晚到住处时头痛得像要裂开一样,都是高跟鞋惹的祸。今天我终于放弃了我坚持“足足”两天的“职业淑女装”计划,改穿帆布鞋了。虽然看起来有点“不敬业”但至少我精神状态好多了,晚饭也算是能咽得下。
今天下午ZUO老师在四班上了节班会课,课上左老师总结一周班级的基本情况。听起来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情,类似宿舍有没有倒垃圾,学生校服是否合格,课堂表现等等,不过班主任要关注的也是这样的方方面面。ZUO老师用聊天的方式很细心地分析这些,不仅仅吸引学生的注意,连我也不自觉被吸引进去了。我整节课都在一边盯着ZUO老师看,一边瞧瞧学生们的反应。真不知道到我接手的时候能不能也有这样的效果,希望有吧。接手前的这个星期有点像被判了“死缓”,哈哈……
跟这么一个好老师其实压力真的好大,不过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别的同学还在埋怨没课上,锻炼少呢。按道理,我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应该珍惜。
2007-9-20微凉 晴
会议
转眼就来到了实习的第四天,这两天天气开始转凉了,班上好几个感冒了,来请病假的一堆。看来要提醒学生注意身体。
听了三天的课,还参加了几个会议,收获真的很大。下午的会议是全校班主任会议,在会议上我知道了一些关于学校班级管理在实践方面的知识,比单纯在书本上获取的理论强多了。作为实习生能参加这种全校性会议是件很幸运的事,充分体现了HT中校领导的宽容。
所以尽管今天回去很晚,但还是很开心。
回到家,志哥和志嫂在等我吃饭,很感动。实习周到啦,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把知识和实践结合,在学校的帮助安排下,我来到了“瑞博英语培训学校”,开始了我的执教之路。
瑞博外语学校是经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批准成立的专业外语培训机构,我的实习地点是凤凰城大梨树分校。这里是风景秀美的旅游区,这里有我的汗水和欢乐。
我的实践内容是教培训班的小学生初一英语课程。
虽然我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但毕竟没有过教学经验。因此,7月3日,我到“瑞博”的第二天就开始接受相关培训。邓校长真是个认真负责的人,她为我安排了一位专门的指导教师——王老师。在王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写备课笔记,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如何用简单的英语句子和同学们进行课堂交流等等。特别是她和另几名教师教我的小游戏,使我在课堂上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令我受益匪浅!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备课听课和试讲,我终于走上了讲台,开始教课啦!
我角的这本教材的特点是单词量大。所以在教课的过程中,我遇到的个困难是如何让孩子们对枯燥的英语单词产生兴趣。关于这点,我在培训时准备的游戏帮了我不少忙。我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游戏要数Simon says 和Snowman.因为这两个游戏学生可以全班参与,有赏有罚,十分热闹。这也是学校里其他老师使用得最多的游戏。
不过,为了使我的课堂有自己的特色,我也想出了几个其它调动学习单词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是领读单词这招。每个人都有上进心,都不想被别人比下去,这一点在孩子们身上体现得最明显。我正是利用了这点,在教单词时,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自己练习读熟它们,并让以不同的形式他们轮流领读,读得标准的同学还可以获得当小老师的机会去较其他人,实力相对弱的同学不仅要接受惩罚,还要成为“别人”的学生,这样学生为了可以当小老师,为了得到大家的掌声,一节课下来,几乎每个同学都可以把单词读熟读好。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马上出现了。经过几次考试,孩子们贪玩的本性实在令我头痛。全班十二名学生,回家能认认真真背单词的人不超过五个,怎么办?在得到几位老师的意见后,结合我班的情况,我终于想出了几个办法!
“瑞博”向来有积分制度,学生根据自己的上课情况和考试成绩会得到不同的积分,不同积分会有不同礼物兑换。本来每位同学每节课最多只能得四分,但在和几位老师商量后,我决定我们班每节课的积分以考试成绩为主,单词全对的同学,根据人数可以得到五分十分二十分不等的奖励。这个新方法一实行,就取得了特别明显的效果。不过,总有几个贪玩的“小懒虫”,从不在意分数。没办法,我只好用其他的方法使他们学习啦。招,话聊。找出这几个孩子回家后不学习的原因。第二招,为他们量身定计划。举个例子具体点说。我们班有两个关系很好的女孩子,她俩共同的特点就是爱上英语课,不爱背单词。别看她俩关系好,在学习上可是暗暗叫劲儿。每次上课前她俩都会各自找机会悄悄问我要对方的作业看,比一比谁写得好,评语好。我就是抓住了她俩这个心里,为她俩制定了一套学习方案。有一段时间,我会给她俩布置背单词,读课文,背句子等不同的任务,并在第二次上课前单独考她们,再根据她们的考试情况在课堂得分外多加些分数。开始时,她们不理解我的做法,没想到一段
时间后她们不仅提高了成绩,还主动要求我给她们布置课外任务,比一比谁学得好,这点让我很高兴。当然,其他的同学也会有不同方式的加分的机会。
我遇到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和家长沟通。和家长沟通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安全,二是学生的学习。家长和老师最担心的事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来,而是孩子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我们一旦发现有孩子没有按时来上课,就会立即通知家长,了解情况。在课间也会有专门的老师保障他们的安全。而当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或取得进步时,我们做老师的也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每次和家长交流前我都要仔仔细细地想一遍一会儿和他们说什么如何说,尽量做到落落大方,表现得成熟些,免得让家长对自己对学校不放心。
近一个月的实践经历告诉我,要想把课讲好,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熟记每个知识点,熟悉每篇课文,校准每个单词的发音,精心安排课堂的每个环节......不过,要想使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你的课,喜欢上你这个老师,我们要做的就不只这些啦。所以我一有时间就和他们聊天,做游戏,了解他们的性格喜好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甚至是家庭状况,和他们建立宝贵的友谊。看到我的学生真的把我当成了自己的朋友,有什么好吃的会拿来和我分享,有好玩的游戏会叫上我一起玩儿,甚至会把喜欢的玩具送给我,我觉得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教师是个力气活,劳力,劳脑,又劳心。教师也是良心活,教得好坏多少,得用心中的那杆秤来衡量。当教师还得讲策略,要想教好学生,要想学生信服自己,必须和他们交友,不断琢磨学生的心理,才能做到。
有过同样经历的几位同学曾告诉我,她们当了十几天的教师就开始厌倦这份工作了。可是,我觉得我的教师瘾还没过够呢!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累过烦过也抱怨过,甚至有几次我做梦梦到的都是那帮让人省不了心的孩子。可我觉得为他们付出值!每当站在讲台上,被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
我真心地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实践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能够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是我最大的收获!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有好多地方做的不够好,多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弥补一下心中的遗憾。借住在志哥志嫂家已经很麻烦他们了,现在还要等晚归的我吃饭。晚饭是吃火锅,好开心。志嫂饭后还把没吃完的食材拿来下粥,她手艺很好煮得特香。
好像实习以来我碰到的事情都是些好事情,其他同学一定很羡慕这么多好人在我身边守护。LUCKY!正式接任班主任首要的工作,便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整个班的学生,以及阅读他们的周记。
周记,可能更多地带有作业的性质,然而,在仔细阅读每一个学生的周记后,我发现确实很多人写出了他们的心声,写出了他们的思考。
九十后,是目前被谈论最多的一代,也许是他们的风格与社会的传统相悖,也许是他们的叛逆心理比较严重。我们不难看到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担忧。很多人说九十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我通过他们的周记中看到的是另外一面,他们真的感到孤单,很多源于父母甚至社会对他们的不理解。
现在很多言论都批评他们肤浅,我觉得写这些评论的人根本就没有深入地去理解他们(当
然我也是)。他们有他们的深刻,九十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向可能跟我们以前认为的常理格格不入,因此他们总被迫使着前进。为什么我们总要用自以为是对的东西去规范他们,而不去理解他们的方式?其实是因为我们比他们还懦弱,不敢随意地去更改已经规定了的东西。
他们并不是只会玩的一代,并不是懒散、无知、无所忧虑的一代。相反,他们思考的很多,他们的忧虑很多。在他们的周记中,这些语言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心思:“高中的课程让人窒息,早知道就去读中职了,反正路是已定了的……”“四中真是变态,条条框框那么多,而且都是鸡毛蒜皮的规定……”“我以前总以为没有人关注我的,我是被遗忘的。想不到今天居然有人注意了我……”“普通班的注定是低人一等的,给人当垫脚石。尖子班的就算矮子也变高了,然后把你踩矮。可恶的是他们打篮球,可以犯规犯到裁判看不见,他们的素质根本没有他们成绩高……”“刚上高中,第一周的两次测试惨不忍睹,以后要加油努力了,不能这样下去……”……
一边看他们的周记一边思考。虽然他们是九十后,语言里带着诙谐稚嫩与不成熟,但是他们并不是没有想法,并不是不深刻,就像读者里一个九十后写的:你们无法理解的深刻……说实话,我在四中的感觉就是——急迫。记得当时我读高中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这种被压着的感觉,气氛是轻松自由的,照样有很多人进了重点大学,而今这样的情形,也没见他们的重点率高了多少。每天九节的课程量,一节四十分钟,加上早读,放学一大堆的作业,这班九十后每天的一举一动基本上都被框得“有条不紊”。他们每天就按着这样的行程机械地运作着,真的没有一点空间,一点自由发展的时间。除了课程外,学校的条条框框真的是多不胜数,规定小到学生的指甲长度,头发的发型,等等。流水线作业本来是工业生产的一个伟大进步,如果运用于人,运用于教育,是怎样——我们把人当罐头生产了!
知道为什么雄鹰能飞那么高吗?因为在它们破壳而出的时候,展现在它们面前的是一片最广阔的天空。没有谁规定它们应该怎么飞,没有谁规定它们不能去搏击闪电乌云……九十后,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举个例子,特别是九十后中的男孩子,他们基本上都是游戏高手,而这正是几乎为所有家长跟大多数老师鄙视的。在小小的一个方寸大小的游戏机上,几乎在一两秒内,要同时操控几个按键,画面的切换飞快,眼睛要关注对手的反应,还要做出反击,这些都是在同时进行的。试问,这样的反应速度和判断力,没有很高的智商,能做到吗?家长老师所鄙夷的,是他们没有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为什么九十后的潜力会被
忽视呢?问题是我们的引导方式错了,我们的观念错了,我们抛不掉对好学生的评判标准。
九十后这个群体,需要我们更多的正确关注,需要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英语教师实习周记 这一周,从学生转型到老师,我感触极深,获益匪浅。面对第一次上台授课,既期待也有少许紧张。为了上好第一堂课,紧紧一个版面的内容,却奋身备课到凌晨一点!第一堂英语课,大获好评。第二堂信息技术课,班主任石老师微笑的对我竖起大拇指
英语教师实习周记
这一周,从学生转型到老师,我感触极深,获益匪浅。面对第一次上台授课,既期待也有少许紧张。为了上好第一堂课,紧紧一个版面的内容,却奋身备课到凌晨一点!第一堂英语课,大获好评。第二堂信息技术课,班主任石老师微笑的对我竖起大拇指。现稍稍总结我的实习表现:
优点:精心的设计了教案,台风不错,教态自然大方,不慌不忙,亲切近人,自信,语言连贯紧凑,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有较好的课程导入方法,奖评制度吸引学生目光,能与孩子们相互交流
思想,平时指导他们的作业解题及批改,具备教师优良的道德情操,严格履行了教师职责……大家一致这么评价:第一次上台教课,这种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指导老师夸我很老练,让我稍稍有些成就感。
缺点:英语课因不能很好的掌握时间分配,前部分讲解太多,导致内容重点不够突出,及一些小的细节问题等。虽然信息技术课抹掉了这个缺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依班主任石老师的话说就是:如果理论部分再稍讲慢一点,就很好了。
班主任石老师在我的实习成绩考核上,给了非常高的评价,评分99分(满分100),最后一句这么说的:真正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这句话,也将会成为对我在未来路上的鼓励!我希望一直保持着这个骄人的姿态。
实习期间,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艰辛和责任感。亦忙亦累,累的甚至在回家仅15分钟距离的公交车上都睡着了。有一天上午,差不多上了三堂课,嗓子都疼的有些撕哑。但看到那一张张热情的笑脸,看到孩子们跑到我身边问我的电话号码和QQ,看到孩子们拉着我去打羽毛球,看到孩子们乐呵呵的和我合影,看到孩子们期待我为他们明天的运动会加油,听到孩子们亲切的称呼我马老师……既欣慰,也感动。
英语风采之星申报材料
我是„„。从小,当我接触到英语时,我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萌生了继续深入学习下去的念头。父母也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为我报了许多英语辅导班。由于平时的努力,加上对英语的兴趣,我已经过了剑桥三级。
自二年级得知英语风采大赛后,我便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到比赛当中。虽然那一次没有获奖,但给以后的参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那一年开始,我学习剑桥英语。在课堂上,我认真听讲,不懂就问。老师也看出来我对英语的兴趣,便经常课下辅导我,经常帮助我巩固所学的知识。那一年大赛,我差0.6分便是三等奖。
听到这消息后,我更加刻苦学习英语,天天背诵英语课文,每周讲一个英语故事。为了增加词汇量,我天天看英语书刊《书虫》,五年级时,我剑桥已过了三级。经过我的努力何认真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八届风采大赛我获得了二等奖!
从此以后,我便学习剑桥国际英语,着重培养自己口语表达能力,经常和外国老师交流、聊天,经常向他们请教,不断提高自己英语交流水平。过了一段时间,我已经能用自己所学的所有英语词句和外国老师轻松、自如地交谈了。同时,我还使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年付出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在今年英语风采大赛中,我用流利的英语向评委老师展现了我的英语水平,获得了一等奖。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语言教学法,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 90年代盛行于英语教学界。这种教学法重视真实地道的语言, 学生必须使用目标语言完成有意义的任务。在高职高专学生中实行任务型教学也存在相应的困难。因为高职学生的普遍情况是英语基础较差, 即便是用英语完成一般的工作任务, 也往往会束手无策, 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任务无法完成。再者, 物流涵盖的范围较广, 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能基本胜任今后的工作任务, 而且也要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一定的基础。所以, 考虑到学生的需要, 结合实践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也非常重要。基于以上几点, 本文提出, 首先应对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制定出适当的教学目标, 然后借鉴任务型教学法, 范例式教学法及分层教学法, 针对各目标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块, 进行模块化教学, 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分析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 毕业后主要从事一线物流工作, 在工作中使用英语较多的领域主要是国际物流方面, 使用英语较多的岗位主要是货运代理、船务代理、报关报检、单证操作等, 因此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能够完成这些岗位相应的一些工作任务。同时, 这些学生同样有进一步发展、深造的愿望, 因此, 他们的教学也要为他们升本、考研、考博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 本文认为,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
具备一定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 了解物流领域的一些常用学术术语及现象, 了解物流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物流科技及物流设备。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 能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简单的介绍, 能够进行简单的业务洽谈。具备较强的国际物流常用信函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并填写常见物流单证。
教学模块分析
模块一:物流专业文献阅读模块。该模块精选一些能够体现物流发展历程、功能作用、最新进展方面的文章。通过该模块的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型分析, 熟记一些常用的物流专业术语, 了解常见物流学术问题、物流科技及设备的英语表达。
模块二:物流基本业务介绍及基本沟通语言学习模块。高职高专的学生就业后, 特别是就业于有国际业务的公司后, 经常会用到一些商务领域的沟通语言。因此该模块精选一些世界知名公司的介绍文章及物流领域的常用口头沟通语言。学生通过学习和模仿这些文章和语言, 可以适应工作中的简单沟通, 并为进一步的熟练深入沟通奠定基础。
模块三:物流信函写作模块。在有国际业务的物流公司中, 经常会用到商务信函, 特别是电子邮件作为日常的业务沟通。因此, 看懂并能够写出基本的商务信函, 对于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该模块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业务往来信函。学生通过学习并模仿这些信函的写作, 可掌握商务信函的写作要点并写出简单的业务沟通信函。
模块四:物流单证制作模块。在国际物流中, 会用到大量单证, 这些单证种类繁多, 填写方法有严格规定, 高职学生在将来从事单证员、货代员、报关报检员、销售员等时, 会大量使用到这些单证。因此这些单证的正确填写非常重要。该模块精选一些国际物流公司经常运用的典型单证, 如信用证、提单、空运单等, 作为教学的范例。通过对这些典型单证的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单证阅读和制作中的基本术语, 掌握主要单证的填写方法, 就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尽快上手, 并争取到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各教学模块中教学任务的确定及设计
模块一:可选择3~4篇难度适中的经典文章, 分别反映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基本功能、基本理论, 物流管理及技术方面的最新发展。学习任务可分别设定为专业术语识记、复杂句型分析、阅读理解和文章翻译。
模块二:可选择典型物流公司介绍文章及物流业务沟通对话供学生学习和模仿。选择的文章或对话应比较简短。学习任务设定为用英语介绍中国知名物流公司、完成询价、报价、货物包装、装运、保险、付款、索赔等物流业务的口头沟通。
模块三:可选择物流业务沟通中的各种典型信函供学生学习和模仿。学习任务设定为完成询价、报价、货物包装、装运、保险、付款、索赔等各类常用物流信函的写作。该模块是用书面方式完成各种物流业务, 因此与模块二相比更加完整、准确和严谨。
模块四:可选择各类典型物流单证供学生学习和模仿。学习任务设定为阅读信用证、根据信用证及其他资料缮制提单、空运单、发票、原产地证书、装箱单、汇票等。
完成各模块教学任务的方式方法分析
本文前面部分提到,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 但具体实施时, 必须考虑到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差, 相互间的英语水平差异大等特点, 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 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通过分析, 本文认为, 在实施各模块的任务型教学时, 采用范例式分层教学法, 应该取得不错的效果。
对于模块一, 如果按照传统方式, 教师翻译, 学生记笔记, 那么这个部分的学习将是沉闷枯燥的、单向的, 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避免这个问题, 可根据分层教学的思想,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在教师对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型进行精讲的基础上,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 可要求其在课堂上现场完成段落翻译任务, 并分析给其他同学听。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 可要求其课后查阅资料完成老师给定的文章翻译任务, 在课堂上可提出中等难度的问题, 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寻求答案并回答;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可把任务设定为完成基本专业术语的背记、简单句子的翻译, 在课堂上可提出较为简单的问题, 要求学生在课文及词汇表中寻求答案并回答, 以尽量保护其自尊心, 提高其学习兴趣。在整个过程中, 都尽量多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老师不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
对于模块二, 教师首先介绍各类业务沟通介绍使用到的专业术语以及常用表达, 然后使用多媒体播放物流公司介绍及实际业务沟通的短片, 学生通过观看短片, 理解片中的交流过程和使用的语句。然后, 模仿实际业务场景, 布置一定的工作任务, 由学生用英语完成。程度高的学生, 布置的任务可以稍复杂一些, 程度中等的学生, 布置的任务应简单一些。而程度最差的学生, 则可以让其做一些辅助性工作, 比如帮助查找资料, 或者把要沟通的内容写下来等。
对于模块三, 首先需要向学生讲解一般的信函格式, 写作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学习信函范本, 掌握其中的相关专业术语和句型表达。在此基础上, 再向学生布置信函写作任务, 让学生根据业务要求完成各种信函的写作。同样的, 英语程度不同的学生, 布置难度不同的任务。
对于模块四, 仍然首先要向学生讲解各类单证缮制中使用到的专业术语、缮制方法。然后再给定实际任务, 让学生完成相关单证的缮制。程度高的学生, 可独立完成, 程度中下等的学生, 可配合完成, 根据自身情况, 分别进行资料查找, 格式检查, 具体填写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