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1.3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共11篇)
基于函数单调性概念是高中教材中形式化程度较强,学生较难理解以及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概念后面所蕴涵的数学思想的主张,笔者以“数学本原性问题驱动”数学概念教学为指导理念,在对函数单调性概念在高中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的单调性》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第一章1.31节的内容。它既是在学生学过函数概念等知识后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类函数的单调性的基础,在整个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函数单调性的过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维形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意义。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四个基本性质之一,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对函数作定性分析(求函数的值域、最值,求函数解析式的参数范围、绘函数图象)以及与不等式等其它知识的综合应用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在这一节中利用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将贯穿于我们整个高中数学教学。
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领会函数单调性概念,体验函数单调性的形式化过程,深刻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本质,并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概念;(2)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应用 教学难点:突破抽象,深刻理解函数单调性形式化的概念。◆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学习认知的心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从本质上理解函数单调性概念;(2)运用形式化的函数单调性概念进行判断与应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2)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3)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不畏困难、敢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性地思考生活中的增长、递减现象。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是基于用数学本原性问题来驱动数学概念的理念进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破函数单调性这个概念的抽象性,能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形成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因此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概念引入的情景设计、概念形成的过程分析、概念运用的问题强化、原发性问题的价值挖掘这四方面应用了“用数学本原性问题驱动数学概念教学”这一理念,突破传统的教学设计,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教学进行了设计:第一阶段函数单调性概念由实际背景转化为文字语言的叙述;第二阶段函数单调性概念由文字语言的叙述转化为数学叙述;第三阶段函数单调性概念由数学叙述转化为数学符号叙述;第四阶段函数单调性概念由数学符号叙述抽象到了形式化。这一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加强对数学概念本质的认识,并且能适度地进行形式化的表达这一理念。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情境
1.如图为某市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
(1)观察这个气温变化图,说出气温在这一天内的变化情况.
(2)怎样用数学语言刻画在这一天内“随着时间的增大,气温逐渐升高或下降”这一特征?
2.分别作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1)y=2x.
(2)y=-x+2.
(3)y=x.
根据三个函数图像,分别指出当x∈(-∞,+∞)时,图像的变化趋势?
二、建立模型
1.首先引导学生对问题2进行探讨———观察分析
观察函数y=2x,y=-x+2,y=x图像,可以发现:y=2x在(-∞,+∞)上、y2=x在(0,+∞)上的图像由左向右都是上升的;y=-x+2在(-∞,+∞)上、y=2x在(-∞,0)上的图像由左向右都是下降的.函数图像的“上升”或“下降”反映了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单调性.那么,如何描述函数图像“上升”或“下降”这个图像特征呢?
22以函数y=x,x∈(-∞,0)为例,图像由左向右下降,意味着“随着x的增大,相应的函数值y=f(x)反而减小”,如何量化呢?取自变量的两个不同的值,如x1=-5,x2=-3,这时有x1<x2,f(x1)>f(x2),但是这种量化并不精确.因此,x1,x2应具有“任意性”.所以,在区间(-∞,0)上,任取两个x1,x2得到f(x1)=
2,f(x2)=.当x1<x2时,都有f(x1)>f(x2).这时,我们就说f(x)=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
注意:在这里,要提示学生如何由直观图像的变化规律,转化为数学语言,即自变量x变化时对函数值y的影响.必要时,对x,y可举出具体数值,进行引导、归纳和总结.这里的“都有”是对应于“任意”的.
2.在学生讨论归纳函数单调性定义的基础上,教师明晰———抽象概括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我们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如图8-2(1)]. 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我们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如图8-2(2)].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我们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作y=f(x)的单调区间.
3.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能否判断函数f(x)在R是增函数?
(2)定义在R上函数f(x)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在区间(0,+∞)上也是增函数,判断函数f(s)在R上是否为增函数.
(3)观察问题情境1中气温变化图像,根据图像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一单调区间上,它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强调:定义中x1,x2是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函数的单调性是相对于某一区间而言的.
三、例题解析 [例 题]
1.证明函数f(x)=2x+1,在(-∞,+∞)是增函数. 注:要规范解题格式.
2.证明函数f(x)=,在区间(-∞,0)和(0,+∞)上都是减函数.
思考:能否说,函数f(x)=在定义域(-∞,0)∪(0,+∞)上是减函数?
3.设函数y=f(x)在区间D上保号(恒正或恒负),且f(x)在区间D上为增函数,求证:f(x)=在区间D上为减函数.
证明:设x1,x2∈D,且x1<x2,∵f(x)在区间D上保号,∴f(x1)f(x2)>0.
又f(x)在区间D上为增函数,∴f(x1)-f(x2)<0,从而g(x1)-g(x2)>0,∴g(x)在D上为减函数.
[练习]
1.证明:(1)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
(2)函数f(x)=x-x在(-∞,2]上是减函数.
2.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写出相应的单调区间.
3.如果函数y=f(x)是R上的增函数,判断g(x)=kf(x),(k≠0)在R上的单调性.
四、课后拓展
1.根据图像,简要说明近150年来人类消耗能源的结构变化情况,并对未来100年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教材是人们为从事教学活动而设计编制的主观性的精神产品, 是人类文化经验结构与学生个体身心结构之间的媒介和桥梁.教材作为学生直接作用的对象, 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传统教材以传授知识为中心, 教材是“知识仓库”, 强调向学生详尽地传递学科知识, 主要是通过纯文本的方式, 向学生直接呈现事实、概念和原理.这样的教材强调的是教师的教, 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压抑, 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 不能很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新课程改革, 不仅重视教材的“知识仓库”功能, 更强调教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教材承载着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作为新课程改革物化的产物,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全面体现了新课程高中数学改革的理念和内容, 教材不仅仅是一个信息资源体, 更是一个引导师生教与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媒介.新教材通过“思考”“探究”和插入语等特色栏目, 在内容的呈现上, 不拘泥于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和性质的陈述和解释, 而是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注重展现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主体参与活动, 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自主地获得知识, 自主地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本文就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思考”栏目的教学实践与认识, 谈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新教材“思考”栏目的类型
1.引入型“思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教材在某些章节的开端就设计了精妙的“思考”, 引入学习内容.引入型的“思考”, 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 引发好奇心, 激发求知欲, 诱导思维动机, 使其产生“愿知其详”的强烈愿望.例如, 在学习“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时, 新教材数学4是通过“思考”栏目如此引入的:“我们利用单位圆定义了三角函数, 而圆具有很好的对称性, 能否利用圆的这种对称性来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呢?例如, 能否从单位圆关于x轴、y轴、直线y=x的轴对称性以及关于原点的中心对称性等出发, 获得一些三角函数的性质呢?”从知识的产生来源入手设计“思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实现了教师被动教教材到学生主动学教材的转变.新教材的全部内容不再是仅仅呈现结论性知识, 还为展开教学活动以使师生互动产生知识提供范例和素材.
2.总结型“思考”
新教材设计了一些总结性的“思考”, 以问题的形式或者是提供一定的线索, 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例如, 在学完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至四, 新教材设置了思考:“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公式一至四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在学习正弦函数的图像时, 新教材设置了思考:“在作出正弦函数的图像时, 应抓住哪些关键点?”在这些思考过程中, 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 对知识和方法再认识,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改变了传统的单一以听、记为主的学习方式, 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提示型“思考”
教材呈现的知识包括人类实践活动经验和文化精神产物, 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是人类一代代继承和发展下来的数学产物, 有些数学公式、概念和性质是经过了几代数学家的努力才获得的.新课程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获得知识和方法, 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很多时候当然不能指望学生能在一堂课或两堂课上就能发现这些公式、性质和定理.为此, 新教材为一些新知识的获得通过“思考”栏目进行了提示.比如:“你能从正切函数的图像出发, 讨论它的性质吗?”“你能否从函数图像变换的角度出发, 利用函数y=sinx的图像得到函数y=1+sinx的图像吗?”这些提示为学习提供了方向, 起到了灯塔的作用.
4.拓展延伸型“思考”
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和性质等进行横向延伸和纵向推广, 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深刻理解.这样, 不仅纵向深化了所学的知识, 而且横向拓展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大有帮助的.例如, “你认为上述求函数y=Asin (ωx+φ) , x∈R及函数y=Acos (ωx+φ) , x∈R周期的方法是否能推广到求一般周期函数的周期上去?即命题‘如果函数y=f (x) 的周期是T, 那么函数y=f (ωx) 的周期是
二、新教材“思考”栏目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
首先, “思考”设计合理、科学.“思考”的科学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思考”的设计, 无论是在形式表述上, 还是在内容安排上, 都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表述的语言简练, 没有出现歧义的地方.表述的数学内容严谨, 符合数学的学科性.另一方面, 科学性体现在准确把握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立足其认知和情感水平.教材所设计的问题, 难度适中, 既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又能使学生经过努力后有收获, 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产生过程的体验, 增强了对公式、概念、性质和定理的理解与掌握.
其次, “思考”转变了学习方式.“思考”栏目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与模仿、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 而是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创造性、培养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 “思考”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新教材在重、难点的地方设置问题, 为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回避了对问题答案的直接呈现, 这样的方式就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 充分重视作为教学资源的学生, 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在整个课堂中占有很大比例, 学生在理解和构建教材内容意义的基础上, 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另外, 教材运用了专家们的集体智慧, 在内容重、难点处提出了适当的思考问题, 这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不太偏离核心内容的主线.
三、教学建议
1.以学生为主体, 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如前所述, 新教材在重、难点的地方设置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并且在教材中不呈现问题的答案, 目的是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思考过程.如:“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公式一至四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能否从单位圆关于x轴、y轴、直线y=x的轴对称性以及关于原点的中心对称性等出发, 获得一些三角函数的性质呢?”很显然, 这些问题都是学习者必须经过的学习环节, 教师不要越位, 不要自问自答,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究、总结、回答时间, 让学生在思考中提高数学思维, 在顿悟中得到数学知识.
2.要深入钻研和理解教材的主旨, 对“思考”慎加减
引入型“思考”中的素材, 无论是涉及已学知识, 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都是立足学生已有认知水平, 引发新问题的思考内容的延伸.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思考, 作为探究的前奏, 在各知识点中起到过渡与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 新教材引入“思考”栏目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转变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标的教育教学要求.我们可以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 为学生提供可思考探究的平台, 但不能过多加工, 以免画蛇添足造成偏离学习重点, 更不可在教学过程中为“赶时间”而把这个环节省略掉, 这样缺乏思考的不完整的学习过程也不会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对“思考”要有板书总结
研究表明, 板书对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大的影响.新教材的部分知识, 通过设置表格、横线等, 让学生思考、自主探究得出结果然后填补上去的.另一方面, 鉴于学生的记忆特征与思维特征, 因此, 思考探究之后的板书总结, 把准确的知识暴露给学生, 是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环.
参考文献
[1]毕华林.教材功能的转变与教师的教科书素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三维目标定向 〖知识与技能〗
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会用函数的单调性求一些函数的最大(小)值。〖过程与方法〗
借助具体函数,体验函数最值概念的形成过程,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形成辩证的思维观点。教学重难点
函数最值的意义及求函数的最值。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例
画出下列函数的草图,并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f(x)2x3;(2)f(x)x2x1。1)说出yf(x)的单调区间,以及在各单调区间上的单调性; 2)指出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并说明它能体现函数的什么特征?
y y 2o o x x
二、核心内容整合
1、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概念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
(1)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2)存在x0I,使得f(x0)M。那么称M是函数yf(x)的最大值。学生类比给出函数最小值的概念:
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
(1)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2)存在x0I,使得f(x0)M。那么称M是函数yf(x)的最小值。注意:
(1)函数最大(小)值首先应该是某一个函数值,即存在x0I,使得f(x0)M;(2)函数最大(小)值应该是所有函数值中最大(小)的,即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f(x)M)。
2、一元二次函数yaxbxc(a)的最值:
2b24acb2(1)配方:ya(x;)2a4a(2)图象:(3)a > 0时,ymin
二、例题分析示例
例
1、“菊花”烟花是最壮观的烟花之一,制造时一般是期望在它达到最高点时爆裂。如果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 m与时间t s之间的关系为h(t)4.9t14.7t18,那么烟花冲出后什么时候是它爆裂的最佳时刻?这时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精确到1m)?
〖知识提炼〗函数的最值与单调性的关系:
(1)f(x)在[a , b]上为增函数,则f(a)为最小值,f(b)为最大值;(2)f(x)在[a , b]上为减函数,则f(a)为最大值,f(b)为最小值。
例
3、已知函数y24acb24acb2;a < 0时,ymax。4a4a2(x[2,6]),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x1分析:证明函数在给定区间上为减函数。
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三、学习水平反馈:P36,练习5。补充练习:
1、函数f(x)x4ax2在区间(– ∞,6] 内递减,则a的取值范围是()(A)a ≥ 3(B)a ≤ 3(C)a ≥ – 3(D)a ≤ – 3
2、在已知函数f(x)4xmx1在(,2]上递减,在(2,]上递增,则f(x)在[1,2]上的值域是____________。四、三维体系构建
1、函数的最大(小)值的含义。
2、利用函数单调性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方法:
(1)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小)值;(2)利用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3)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则函数yf(x)在x = a处有最小值
22f(a),在x = b处有最大值f(b);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减,在区间[b,c]上单调递增,则函数yf(x)在x = b处有最小值f(b);
五、课后作业:P39,习题1.3,A组5,B组2。教学反思:
综合训练(1)
一、选择题
*1.已知全集UN,集合A=x|x2n,nN*,B=x|x4n,nN*,则()
AUABBU(CUA)B
CUA(CUB)DU(CUA)(CUB)
2.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x)f(x)是奇函数
Bf(x)/f(x)是奇函数
Cf(x)f(x)是偶函数
Df(x)f(x)是偶函数
3.已知y(f)x,,x那a么b集合 (x,y)|yf(x),xa,b(x,y)|x2中所含元素的个数是()
A0B 1C 0或1D 1或2
4.函数yx4x6,x1,5的值域为()2
A 2, B,2C2,11D2,11
5.已知函数f(x)满足f(ab)f(a)
()
A 2(pq)Bp(pq)Cpq Dpq
6.已知f(x)=
22f(且b)f(2)p,f(3)q,则f(36)等于22x3,x9,则f(5)的值为()f[f(x4)],x91
A4B6C8D11
二、填空题
7.设函数yf(x)是偶函数,它在0,1上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它在1,0上的解析式是
8若函数f(x)=
9.设集合A,B都是U=1,2,3,4的子集,已知(CUA)(CUB)=2,(CUA)B=1,则A=
10.Ay|yx1,xR,B(x,y)|yx1,xR则A
三、解答题
11.已知UR,且Ax|4x4,Bx|x1,或x3,求(1)AB(2)
x1(x2007),则ff2006的值为 2007(x2007)
CU(AB)
x2
12.已知函数f(x)=,求: 2
1x
⑴f(x)+f()的值;
⑵f(1)f(2)f(3)f(4)+f()+f()+f()的值。
1x
121314
13.设yxmxn(m,nR),当y0时,对应x值的集合为{2,1},(1)求m,n的值;
(2)当x为何值时,y取最小值,并求此最小值。
14.已知集合AxR|xax10,B1,2,且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5.(实验)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f(x),对任意x,yR,有
f(xy)f(xy)2f(x)f(y)且f(0)0。
(1)求证f(0)1;(2)求证:yf(x)是偶函数
综合训练(1)答案
1.C 2.D 3.C 4.D
5.解:f(ab)f(a)f(b)且f(2)p,f(3)q,f23f6pq,f66362p+q, 答案为A。6.解:
f5ff9f6ff10f7ff11f8=ff12f96答案为B解:fx是偶函数,fx过1,1,0,2两点,设f
xkxb,f(x)=x+2。
8.解:ff
2006f20072008。答案为2008
9.3,410. 三:解答题:
11.AB=
x|4x1,或3x4
;
因为AB =12.解(1)
x|xR=R,所以CU(AB)=。
x2
2
11x2x11f(x)f112x=1x21x2x
1f(x)f
x的值是1.所以
(2)由(1)知,f(2)f=1,f(3)f=1,f
1
213
4f
11()=1,又因为f1,42
所以f(1)+f(2)+f(3)+ f(4)+ f()ff
1371的值是。
24
3131
13.(1)(2)yx3x2x,当x,y的最小是。m3,n2
2424
14.解:AB,A,或A ,当A,a40,a24,2a2,当A时,A1,11a,111,a1,综上2a2.15(1)令xy0f
0f02f0,f00,f01。
(2)令x0,yx,fxfx2f0fx2fx
fxfx,fx
概述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面貌,了解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学习商业、城市经济在各个时期的演变,提高学生梳理、分析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教材的图表、问题探究以及插图,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等的演变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总的来看违背了历史潮流,是造成农耕社会发展迟滞和漫长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一.商业的发展 1.产生和初步发展
先秦时期是我国商业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
(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商朝的商业活动发展水平较高,出现了最早的职业商人和货币。(3)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4)春秋战国:商业有了重大突破。一是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经营商业,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二是各国纷纷铸造货币,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黄金和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三是著名都会形成。
2.发展和高峰
(1)隋唐:商业繁荣表现为大都会的出现,如长安、洛阳、扬州;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如西域商人、阿拉伯商人的活动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等。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开通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商业迅速繁荣。(2)宋元:商业发展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表现为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广泛流通纸币。
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政府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加上水陆交通便利,海运、河运发达。
(3)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导,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农作物商品化;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如徽商、晋商等。
原因: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达,租佃关系普及,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深化·拓展】
1.想一想,商业产生的根源何在?它与农业、手工业关系如何? 提示: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商业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业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展又会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即“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2.根据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情况,概括影响商业发展的要素。
提示:商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国家分裂动荡、自然经济影响加大,商业就会萧条;国家统一安定,商业就会繁荣。因此影响商业发展的要素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农业、手工业的发达,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内外交通便利等。
3.想一想,北宋时期为什么能够产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提示:纸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北宋时期,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而当时使用的金属货币质重而值微,无法满足商业发展对货币的要求,急需一种既能大量复制,又携带方便、便于流通的货币;"北宋时期的印刷工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恰能满足携带方
便而又能大量复制这一要求。纸币便应运而生。
二.城市的繁荣
1.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1)从周至唐: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2)宋代: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一些乡村也可以贸易;打破了时间、经营范围的限制,如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2.城市发展概况
(1)汉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沿途城镇的兴起,敦煌、楼兰、于阗、莎车、龟兹、疏勒等就是代表。
(2)唐宋时期:由于海上“陶瓷之路“的兴起,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城市的兴起,如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
(3)明清时期:由于商业活动的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深化·拓展】
想一想:中国古代城市经济演变有何规律? 提示:①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减小,日益突出其生产性和商业性。②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商人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但“重农抑商”的政策并未根本改变。③城市商业活动的发展状况与政治局势有着密切联系。$经济重心南移与城市布局成相应变化。
三.重农抑商 1.产生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商鞅变法中就有许多“重农抑商”的政策措施。如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盐铁官营,管制粮食买卖;对商业征收重税。
2.发展汉代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汉武帝的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对商人征收重税,私营工商业者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些许的松动,政府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使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3.强化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继续固守农本思想,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深化·拓展】 1.想一想:“重农抑商”政策在战国时期兴起原因是什么?
提示: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时期,小农经济是封建制度的基础。而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政治集权的需要相矛盾,发展商业也会减少农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等。因此,封建统治者从一开始就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这实际上是出于保护封建地主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教学目标:理解映射的概念;
用映射的观点建立函数的概念.教学重点:用映射的观点建立函数的概念.教学过程:
1.通过对教材上例
4、例
5、例6的研究,引入映射的概念.注:1,补充例子:投掷飞标时,每一支飞标射到盘上时,是射到盘上的唯一点上。于是,如果我们把A看作是飞标组成的集合,B看作是盘上的点组成的集合,那么,刚才的投飞标相当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且A中的元素对应B中唯一的元素,是特殊的对应.同样,如果我们把A看作是实数组成的集合,B看作是数轴上的点组成的集合,或把A看作是坐标平面内的点组成的集合,B看作是有序实数对组成的集合,那么,这两个对应也都是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并且和上述投飞标一样,也都是A中元素对应B中唯一元素的特殊对应.一般地,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其中与A中的元素a对应的B中的元素b叫做a的象,a叫做b的原象.2,强调象、原象、定义域、值域、一一对应和一一映射等概念 3.映射观点下的函数概念 如果A,B都是非空的数集,那么A到B的映射f:A→B就叫做A到B的函数,记作y=f(x),其中x∈A,y∈B.原象的集合A叫做函数y=f(x)的定义域,象的集合C(CB)叫做函数y=f(x)的值域.函数符号y=f(x)表示“y是x的函数”,有时简记作函数f(x).这种用映射刻划的函数定义我们称之为函数的近代定义.注:新定义更抽象更一般
1(x是有理数)如:f(x)(狄利克雷函数)(0x是无理数) 4.补充例子:
例1.已知下列集合A到B的对应,请判断哪些是A到B的映射?并说明理由:
⑴ A=N,B=Z,对应法则:“取相反数”;
⑵A={-1,0,2},B={-1,0,1/2},对应法则:“取倒数”; ⑶A={1,2,3,4,5},B=R,对应法则:“求平方根”;
00⑷A={|090},B={x|0x1},对应法则:“取正弦”.例2.(1)(x,y)在影射f下的象是(x+y,x-y),则(1,2)在f下的原象是_________。
2(2)已知:f:xy=x是从集合A=R到B=[0,+]的一个映射,则B中的元素1在A中的原象是_________。
(3)已知:A={a,b},B={c,d},则从A到B的映射有几个。
【典例解析】
例⒈下列对应是不是从A到B的映射,为什么?
⑴A=(0,+∞),B=R,对应法则是"求平方根";
x2⑵A={x|-2≤x≤2},B={y|0≤y≤1},对应法则是f:x→y=(其1
中x∈A,y∈B)
2⑶A={x|0≤x≤2},B={y|0≤y≤1},对应法则是f:x→y=(x-2)(其中x∈A,y∈B)
x⑷A={x|x∈N},B={-1,1},对应法则是f:x→y=(-1)(其中x∈A,y∈B).
例⒉设A=B=R,f:x→y=3x+和-3的原象.
6,求⑴集合A中112和-3的象;⑵集合B中22
参考答案:
例⒈解析:⑴不是从A到B的映射.因为任何正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所以对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B中都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⑵是从A到B的映射.因为A中每个数平方除以4后,都在B中有唯一的数与之对应.⑶不是从A到B的映射.因为A中有的元素在2B中无元素与之对应.如0∈A,而(0-2)=4B.⑷是从A到B的映射.因为-1的奇数次幂是-1,而偶数次幂是1.∴⑴⑶不是,⑵⑷是.
[点评]判断一个对应是否为映射,主要由其定义入手进行分析.
1115和x=-3分别代入y=3x+6,得的象是,-3的象是-3; 222111
1⑵将y=和y=-3,分别代入y=3x+6,得的原象-,-3的原象226例⒉解:⑴将x=是-3.
[点评]由映射中象与原象的定义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求解. 课堂练习:教材第36页 练习A、B。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难点】
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突破】 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导入课文 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 2.字词练习2.完成字词练习
3.范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文意 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 4.指导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一、了解创作背景(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1 .积极回答问题,就所了解的知识对 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 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 我们要欣艾青其人做基本简介。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 的名作。有谁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 于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 者艾青的资料?抽生:
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是我 国现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
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 工俭
1932年回国,参 加中2.师:大家回答得不错,艾青的主要作学,专修绘画。
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 国运动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鳗》、《海岬上》等。他的诗运用散文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 诗集《大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 有独堰河》,受到文坛重视。特的艺术风格。
2.倾听,作好相应记录。
3.师:1933年,艾青因参加进步3.听取老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爱国活动被捕入狱。在阴冷的牢房原由,以便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中,诗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情。
物思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板书课题。
二、字词练习(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大家在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必须要先掌握了随堂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意。
导人随堂练习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文意(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范读诗歌。注意朗读时要讲究节 奏,1.听教师范读,体会诗歌韵律节奏,初 强调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 句子节
步探悉作者感情。奏,并有感情的朗读。
2.抽取同学就所读讲讲自己对这首诗2 .畅谈对这首诗的印象。
生: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诗人的乳 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连自己的 姓名都师: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抒发没有的劳动妇女,她勤劳、纯 朴、善良,了诗人对乳母真挚的怀念和深切 赞美但生活一直很贫困、艰难。的感情,进而表达了对广大劳 动妇女乃至劳动人民的挚爱,表达 了对“不公道世界”的诅咒、控诉之情。的初步印象,并进行归纳。
四、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归纳诗歌层1.按老师要求反复朗读课文,就自次,并概括每个层次所抒发的思想己的理解划分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感情。意。2.师:这首诗分为几个部分? 2.生:分为四个部分。
3.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3.生: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悲部分。第一部分是诗歌的前四段,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它主要讲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思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想感情呢? 在教师点拨下细细体会作者在该部
分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点拨:诗歌第4段,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运用想像和联4.生:第二部分是从第5段到第8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段,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眷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恋与尊敬。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5.生:第10段写大堰河的殡葬。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用生前“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引出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与死后“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4.师:第二部分又讲述了些什么呢? 草”、“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
地”相对比,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5.师:回答得很正确,诗歌的第三旧社会的黑暗。部分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实则控诉了社会现实的6.生:第四部分是诗人呈给大堰河黑暗,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 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
堰河深情地怀念和由衷地赞美之6.师:诗歌的第四分部讲了什么? 情。将上述内容梗概板书。(见课末板 书)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作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第一层(1~4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怀念与痛悼 第二层(5。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眷恋与感激 第三层(9。1l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同情与控诉 第四层(12.13):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讴歌与赞美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探讨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手法 1.细读诗歌,分析探讨写作手法 2.深入理解 2.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
3.指导品析《给乌兰诺娃》 3.品析名篇,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一、分析探讨写作手法(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诗歌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和1.生:本诗通过反复吟咏表现对大说明文,其形式不仅具有特殊性,堰河的深情,许多节用了首尾诗句的更会采用多种写作手法来表现内反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容,抒发情感。本文除了多处运用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联想、想像和对比以外,还多次运
用排比,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另外,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这种手法有何作用? 2.请学生找出并朗读诗歌中采用多2.仔细阅读诗歌,找出采用各种修种修辞手法的句段,并分析其作用。辞手法的段落语句,并就自己的理解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分析其作用。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四。
3.师:从构思看,全诗前4个诗段从 “今天”写起,“睹雪思人”;3.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最后两个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美大堰河。联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
起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第4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诗段有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的“今天”与第4段中的“今天”相狱里”,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上起了什呼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么作用? 更加清晰。
二、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前边我们对整首诗进行了阅1.深情地朗读诗歌第7、8段。读分析,现在我们选取几个重点章节来研读,有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第2.跟随教师讲解理解重点段落,试
着分析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7、8段?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2.师:第7段中用诗人自家优越的生:
了”。明明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条件,与大堰河的贫困条件相对比,表明了对大堰河但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中,我的心情却却说成是“新客”,以及对自己亲生父母是忸怩不安的。“忸怩不安”一词表的深厚的感情,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说的陌生。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
3.生: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请在诗句中找出一句相同的话来证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明,并分析它们表达了什么? 3.师:诗歌第8段写道“大堰河为了生活„„就开始用抱过我的手臂劳动了”。这节诗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
像第5段那样为自家干活,而是到4.生:表明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地主家(“我”的家)干活,从而取的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得报酬养活自己一家。劳动是繁重“笑”。而多样的,然而她却总是“含着笑”,这表明了她的什么品质? 这是真正的母爱!是超越了一切功利
关系的爱。
4.师:联系第6段所写“我”离开大堰河家时,她居然“哭”了,那么在第8段中反复写她“笑”,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请问是什么含义?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及该诗的艺术特色。
五、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诗人倾吐对大堰河的爱,这种爱是同对黑暗社会(“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联系在一起的。请找出表现诗人憎恨黑暗社会的诗段,说说有什么作用。【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下列词注音释义,并用它们造句。典押 忸怩 冰屑 悉索 凌侮 叱骂 漂泊
2.阅读诗歌《给乌兰诺娃》,并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芭蕾舞姿的比喻句。(2)说说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和好处。
(3)诗的语言是形象的,试分析头两句把演员翩翩的舞姿用自然界的云、风比喻 的艺术效果。
(4)诗中“不是„„却是”是什么关系?诗人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 【个性练习设计】
试着用简短的一段话或几行诗来赞美你身边劳动者的形象。【教学探讨与反思】
式及其解法 教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二次函数,对不等式的性质有了初步了解。从心理特征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初中学生来说更加严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进一步提升,所以要更加注重其抽象思维的训练,因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和必要。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难点确定为: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掌握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和通过函图象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获得一元次不等式的解法。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课题 §3.1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自学指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校要在长为8,宽为6 的一块长方形地面上进行绿化,计划四周种花卉,花卉带的宽度相同,中间种植草坪(图中阴影部分)为了美观,现要求草坪的种植面积超过总面积的一半,此时花卉带的宽度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84-P87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象次不等式
合作探究
探究1: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这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1)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的零点的关系
容易知道:二次方程的有两个实数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于是,我们得到: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的零点。(2)观察图象,获得解集
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观察函数图象,可知:
; ; 当 x<0,或x>5时,函数图象位于x轴上方,此时,y>0,即当0 探究2: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任意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总可以化为以下两种形式 的解集是,从而解决了本节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一般地,怎样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0与 学生展示: 1、从上面的例子出发,可以归纳出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关键要考虑以下两点:(1)抛物线=0的根的情况 (2)抛物线 2、(1)抛物线 由一元二次方程 的开口方向,也就是a的符号 (a> 0)与 x轴的相关位置,分为三种情况,这可以 =0的判别式 三种取值情况(Δ> 0,Δ=0,Δ<0) 与x轴的相关位置的情况,也就是一元二次方程<0的解集呢? 来确定.因此,要分二种情况讨论(2)a<0可以转化为a>0 分Δ>O,Δ=0,Δ<0三种情况,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与<0的解集 3、一元二次不等式(学生完成课本第86页的表格)的解集: >0 教师精讲 例1(课本第87页)求不等式的解集.解:因为.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例2(课本第88页)解不等式解:整理,得因为所以不等式从而,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巩固提高 ..无实数解,的解集是..课本第89的练习1(1)、(3)、(5)、(7)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89页习题3.2[A]组第1题 五、板书设计 §3.1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学案 (二)新人教A版必修 4—、复习: 1.sin( 2 2.正弦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3.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的简图。 二、自主学习: 完成下面填空: (1)函数y=cosx(xR)的图象可以通过将y=sinx(xR)的图象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2)余弦函数y=cosx(xR)的图象叫做 (3)请画出余弦函数y=cosx(0≤x≤2π)的图象。 (2)在上述图象上有五个点起关键作用,这五个点是、、、、。 2.余弦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当且仅当x=时,余弦函数取得最大值,当且仅当x=时,取得最小值。 (3)周期性:。 (4)奇偶性:y=cosx是,它的图象关于对称,它的对称中心是,对称轴是。 (5)单调性:余弦函数y=cosx单调递增区间是,单调递减区间是。 3.一般地,函数y=Acos(ωx+)(xR),其中A、ω、为常数且A≠0,ω>0的周期为。 三、典例解析 1、自学课本例题 2、补充:求函数f(x)=cos(1x)的单调区间,周期,对称中心,对称轴。3 4四.课后作业 1、函数y=3cos(A、2 52 x)的最小正周期为()565B、C、2π D、5π 2、将函数y=cosx图象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再将所得 个单位长度。则与所得新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4 A、y=cos(2x+)B、y=cos(2x-) 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 C、y=sin2xD、y=-sin2x3、已知函数y=2cosx(0≤x≤2π)的图象和直线y=2围成一个封闭的平面图 形,那么这个封闭图形的面积是()A、4B、2πC、8D、4π m1 ≤x<,cosx=,则m取值范围为() m163 A.m<-1B.3<m≤7+4C.m>3D.3<m<7+4或m<- 15、函数f(x)=4cos(2x-)(xR)有下列命题: 6①y=f(x+)是偶函数 4、已知- ②要得到函数g(x)=-4sin2x的图象,只须将f(x)的图象向右平移③y=f(x)的图象关于x=- 个单位 3 对称 12 511 ]和[,2] 1212 ④y=f(x)在[0,2π]内的单调递增区间是[0,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6、(选作)求函数ysin2x2acosx的最大值。 §1.3.2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复习: 1、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作正弦曲线.2、余弦曲线的图象与性质.二.自主学习。完成下面填空: 1、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作正切曲线.2、函数y=tanx的定义域是,值域是。 3、由tan(x+π)=知y=tanx为,最小正周期为。 4、y=Atan(ωx+),A>0,ω>0的周期为。 5、由tan(-x)=-tanx知y=tanx为。 6、正切函数y=tanx在开区间 三.典例解析 1、自学课本例题 2、补充例题: 例1已知正切函数y=Atan(ωx+)(A>0,ω>0,的坐标为()的图象与x轴相交的两相邻点2 5,0)和(,0),且过(0,-3),则它的表达式为 例2已知函数f(x)=x2+2xtanθ-1,x[-1,3],其中θ(-,)。 ①当θ=-时,求函数f(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②求θ的取值范围,使y=f(x)在区间[-1,]上是单调函数。 四.课后作业: 1、函数y=2tan(3xA.)的最小正周期是() 6 B. 3 C. 2 D.2 32、若tanx≤0,则()A.2k <x<2kπ,kZ B.2k ≤x<(2k+1)π,kZ C.k <x≤kπ,kZ D.k ≤x≤kπ,kZ3、函数ytan( x)的定义域是() A.xx 4,xR B.xx 4,xR C.xxk4,kZ,xR D.xxk34,kZ,xR 4、函数f(x)=lg(tanx+tan2x)为()A.奇函数B.偶函数 C.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D.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5、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tan(- 134)<tan(-175)B.tan(-1317 )>tan(-5) C.tan(-134 )=tan(-17 5)D.大小关系不确定 6、函数y1 1tanx的定义域是。 7、给出下列命题: ①函数y=tanx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②函数y=sinx不是周期函数; ③函数ycos2x 2的周期是2;④y=sin(52x)是偶函数。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 1.3.2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f(x)在点x0处连续,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导数为零的点一定是极值点 B.如果在点x0附近的左侧f′(x)>0,右侧f′(x)<0,那么f(x0)是极小值 C.如果在点x0附近的左侧f′(x)>0,右侧f′(x)<0,那么f(x0)是极大值 D.如果在点x0附近的左侧f′(x)<0,右侧f′(x)>0,那么f(x0)是极大值 [答案] C [解析] 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例如f(x)=x3,f′(x)=3x2,f′(0)=0,但x=0不是f(x)的极值点,故A错;由极值的定义可知C正确,故应选C.2.函数y=1+3x-x3有() A.极小值-2,极大值2 B.极小值-2,极大值3 C.极小值-1,极大值1 D.极小值-1,极大值3 [答案] D [解析] y′=3-3x2=3(1-x)(1+x) 令y′=0,解得x1=-1,x2=1 当x<-1时,y′<0,函数y=1+3x-x3是减函数,当-1 A.必有f′(x0)=0 B.f′(x0)不存在C.f′(x0)=0或f′(x0)不存在D.f′(x0)存在但可能不为0 [答案] C [解析] 如:y=|x|,在x=0时取得极小值,但f′(0)不存在. 4.对于可导函数,有一点两侧的导数值异号是这一点为极值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C [解析] 只有这一点导数值为0,且两侧导数值异号才是充要条件. 5.对于函数f(x)=x3-3x2,给出命题: ①f(x)是增函数,无极值; ②f(x)是减函数,无极值; ③f(x)的递增区间为(-∞,0),(2,+∞),递减区间为(0,2); ④f(0)=0是极大值,f(2)=-4是极小值.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B [解析] f′(x)=3x2-6x=3x(x-2),令f′(x)>0,得x>2或x<0,令f′(x)<0,得0 6.函数f(x)=x+的极值情况是() A.当x=1时,极小值为2,但无极大值 B.当x=-1时,极大值为-2,但无极小值 C.当x=-1时,极小值为-2;当x=1时,极大值为2 D.当x=-1时,极大值为-2;当x=1时,极小值为2 [答案] D [解析] f′(x)=1-,令f′(x)=0,得x=±1,函数f(x)在区间(-∞,-1)和(1,+∞)上单调递增,在(-1,0)和(0,1)上单调递减,∴当x=-1时,取极大值-2,当x=1时,取极小值2.7.函数f(x)的定义域为开区间(a,b),导函数f′(x)在(a,b)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f(x)在开区间(a,b)内有极小值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A [解析] 由f′(x)的图象可知,函数f(x)在区间(a,b)内,先增,再减,再增,最后再减,故函数f(x)在区间(a,b)内只有一个极小值点. 8.已知函数y=x-ln(1+x2),则函数y的极值情况是() A.有极小值 B.有极大值 C.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 D.无极值 [答案] D [解析] ∵y′=1-(x2+1)′ =1-= 令y′=0得x=1,当x>1时,y′>0,当x<1时,y′>0,∴函数无极值,故应选D.9.已知函数f(x)=x3-px2-qx的图象与x轴切于(1,0)点,则函数f(x)的极值是() A.极大值为,极小值为0 B.极大值为0,极小值为 C.极大值为0,极小值为- D.极大值为-,极小值为0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得,f(1)=0,∴p+q=1① f′(1)=0,∴2p+q=3② 由①②得p=2,q=-1.∴f(x)=x3-2x2+x,f′(x)=3x2-4x+1 =(3x-1)(x-1),令f′(x)=0,得x=或x=1,极大值f=,极小值f(1)=0.10.下列函数中,x=0是极值点的是() A.y=-x3 B.y=cos2x C.y=tanx-x D.y= [答案] B [解析] y=cos2x=,y′=-sin2x,x=0是y′=0的根且在x=0附近,y′左正右负,∴x=0是函数的极大值点. 二、填空题 11.函数y=的极大值为______,极小值为______. [答案] 1 -1 [解析] y′=,令y′>0得-1 [答案] a+4 a-4 [解析] y′=3x2-6=3(x+)(x-),令y′>0,得x>或x<-,令y′<0,得- -9 [解析] y′=3x2+2ax+b,方程y′=0有根-1及3,由韦达定理应有 14.已知函数f(x)=x3-3x的图象与直线y=a有相异三个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2,2) [解析] 令f′(x)=3x2-3=0得x=±1,可得极大值为f(-1)=2,极小值为f(1)=-2,y=f(x)的大致图象如图 观察图象得-2 三、解答题 15.已知函数f(x)=x3-3x2-9x+11.(1)写出函数f(x)的递减区间; (2)讨论函数f(x)的极大值或极小值,如有试写出极值. [解析] f′(x)=3x2-6x-9=3(x+1)(x-3),令f′(x)=0,得x1=-1,x2=3.x变化时,f′(x)的符号变化情况及f(x)的增减性如下表所示: x (-∞,-1) -1 (-1,3) (3,+∞) f′(x) + 0 - 0 + f(x) 增 极大值 f(-1) 减 极小值 f(3) 增 (1)由表可得函数的递减区间为(-1,3); (2)由表可得,当x=-1时,函数有极大值为f(-1)=16;当x=3时,函数有极小值为f(3)=-16.16.设函数f(x)=ax3+bx2+cx,在x=1和x=-1处有极值,且f(1)=-1,求a、b、c的值,并求出相应的极值. [解析] f′(x)=3ax2+2bx+c.∵x=±1是函数的极值点,∴-1、1是方程f′(x)=0的根,即有 又f(1)=-1,则有a+b+c=-1,此时函数的表达式为f(x)=x3-x.∴f′(x)=x2-.令f′(x)=0,得x=±1.当x变化时,f′(x),f(x)变化情况如下表: x (-∞,-1) -1 (-1,1) (1,+∞) f′(x) + 0 - 0 + f(x) 极大 值1 极小 值-1 由上表可以看出,当x=-1时,函数有极大值1;当x=1时,函数有极小值-1.17.已知函数f(x)=ax3+bx2-3x在x=±1处取得极值. (1)讨论f(1)和f(-1)是函数f(x)的极大值还是极小值; (2)过点A(0,16)作曲线y=f(x)的切线,求此切线方程. [解析](1)f′(x)=3ax2+2bx-3,依题意,f′(1)=f′(-1)=0,即 解得a=1,b=0.∴f(x)=x3-3x,f′(x)=3x2-3=3(x-1)(x+1). 令f′(x)=0,得x1=-1,x2=1.若x∈(-∞,-1)∪(1,+∞),则f′(x)>0,故 f(x)在(-∞,-1)上是增函数,f(x)在(1,+∞)上是增函数. 若x∈(-1,1),则f′(x)<0,故 f(x)在(-1,1)上是减函数. ∴f(-1)=2是极大值;f(1)=-2是极小值. (2)曲线方程为y=x3-3x.点A(0,16)不在曲线上. 设切点为M(x0,y0),则点M的坐标满足y0=x-3x0.∵f′(x0)=3(x-1),故切线的方程为 y-y0=3(x-1)(x-x0). 注意到点A(0,16)在切线上,有 16-(x-3x0)=3(x-1)(0-x0). 化简得x=-8,解得x0=-2.∴切点为M(-2,-2),切线方程为9x-y+16=0.18.(2010·北京文,18)设函数f(x)=x3+bx2+cx+d(a>0),且方程f′(x)-9x=0的两个根分别为1,4.(1)当a=3且曲线y=f(x)过原点时,求f(x)的解析式; (2)若f(x)在(-∞,+∞)内无极值点,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 本题考查了函数与导函数的综合应用. 由f(x)=x3+bx2+cx+d得f′(x)=ax2+2bx+c ∵f′(x)-9x=ax2+2bx+c-9x=0的两根为1,4.(1)当a=3时,由(*)式得,解得b=-3,c=12.又∵曲线y=f(x)过原点,∴d=0.故f(x)=x3-3x2+12x.(2)由于a>0,所以“f(x)=x3+bx2+cx+d在(-∞,+∞)内无极值点”等价于“f ′(x)=ax2+2bx+c≥0在(-∞,+∞)内恒成立” 由(*)式得2b=9-5a,c=4a.又∵Δ=(2b)2-4ac=9(a-1)(a-9) 教学目标:理解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判定 教学过程: 1.概念形成: 通过对函数y1,yx2的分析,引出函数奇偶性的定义。x2.性质探究: 函数奇偶性的几个性质: (1)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必须成立;(3)f(x)f(x)f(x)是偶函数,f(x)f(x)f(x)是奇函数;(4)f(x)f(x)f(x)f(x)0, f(x)f(x)f(x)f(x)0; (5)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6)根据奇偶性可将函数分为四类: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 3.概念辨析: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此命题正确。如果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这一点可以由奇偶性定义直接得出。 (2)两个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奇函数;两个偶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此命题错误。一方面,如果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是空集,那么它们的和或差没有定义;另一方面,两个奇函数的差或两个偶函数的差可能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如,与,可以看出函数都是定义域上的函数,它们的差只在区间[-1,1]上有定义且,而在此区间上函数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都是偶函数。(3)是任意函数,那么与此命题错误。一方面,对于函数或 ;另一方面,对于一个任意函数,不能保证 而言,不能保证它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所给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函数 是偶函数。 (4)函数 是偶函数,函数 是奇函数。 此命题正确。由函数奇偶性易证。(5)已知函数是奇函数,且 有定义,则。 此命题正确。由奇函数的定义易证。(6)已知是奇函数或偶函数,方程 有实根,那么方程的有奇数个所有实根之和为零;若实根。 此命题正确。方程偶性的定义可知:若来说,必有 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奇函数,则方程的实数根即为函数,则 。故原命题成立。 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由奇 。对于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奇函数4.例题讲解: 例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3x(2)。f(x)(x1) 例 2、已知f(x)xaxbx8且f(2)10,求f(x)。 参考答案: 例1.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R,f(x)(x)(x)xxf(x) 所以f(x)为奇函数 (2)、函数的定义域为{x|x1或x1},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所以f(x)为非奇非偶函数 (3)、函数的定义域为{-2,2},f(x)0f(x)f(x),所以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评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先要判断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然后用定义来判断。 3323x1(3)。f(x)x242x2 x1 解:设g(x)x5ax3bx,则f(x)g(x)8,g(x)是奇函数例2.f(x)g(x)8,f(2)g(2)810,g(2)2,g(2)g(2)2,f(2)g(2)8286.评析:挖掘f(x)隐含条件,构造奇函数g(x),从整体着手,利用奇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课堂练习:教材第49页 练习A、第50页 练习B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判定 课后作业:第52页 【高中数学 1.3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推荐阅读: 高中数学《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案11 新人教A版必修10-18 必修一数学函数单调性09-11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11-13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29 新人教版必修10-04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中语文 7 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09-29 新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07-23高中数学 1.3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 篇9
高中数学 1.3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 篇10
高中数学 1.3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 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