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及翻译(精选8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 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莫”做无定代词,解释为“无处”
无定代词是指“莫”指代的对象不确定,可以指代人、物、事甚至指代地点。“莫”在《论语》中有十例做无定代词,其中九例解释为“没有人”,一例特殊用法解释为“无处”。《子张篇第十九》:子贡曰:“……莫不有文武之道焉……(19.22)”意思是“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文武之道”。六个英译本对这个“莫”字的翻译各不相同:
理雅各译:…Thus,all possess the doctrines of Wen and Wu.
苏惠廉译:…so that nowhere have the doctrined of Wenand Wu been absent.
伟利译:…So that there is no one who has not access to theway of Wen and Wu.
利斯译:…all of them had some elements of the Way ofKing Wen and King Wu.
安乐哲与罗思文译:…Everyone has something of Wen andWu’s way in them.
斯林格伦德译:…There is no one who does not have theWay of Wen and Wu within them.
理雅各用“all”翻译“莫”字,选用的词性虽对,但“all”在英语中作代词时,有三个涵义:1)全部,整体中的每个;2)全部事情或情况;3)全部,整个,都不能翻译出“无处”的涵义。利斯与理雅各译法近似,将“莫”译为“all of them”[1]。安乐哲和罗思文将这个“莫”译为“everyone”,表示每个人[2]。伟利和斯林格伦德的译本,将“莫”译为“there is no one”。用there be句型翻译“莫”字,一方面错误地将“莫”理解为没有人,另一方面削弱了古汉语表情达意讲求精炼的特点[3]。以上五位译者的译本,将原句“没有地方没有文武之道”翻译为“所有人都拥有文武之道。”然而,处处都有文武之道,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文武之道。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孔子强调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贤能的人记住大的方面,不贤的人记住小的方面。由于每个人都记住文武之道中不同的方面,因此整个文武之道没有失传,到处都有文武之道。五位译者的翻译都曲解了原文的内涵。
苏惠廉译本用“nowhere”翻译“莫”,表示无处、没有地方。“nowhere”在英语中虽然是副词,但苏惠廉巧妙地采用倒装句形式:…so that nowhere have the doctrined of Wen and Wu beenabsent.弥补了英语中“nowhere”不能做主语的缺陷[4]。这样的翻译不但正确译出“莫”——“无处”的涵义,还强化了“莫”的重要性,是最忠实于原文的翻译。
2“莫”通“暮”,解释为“晚”
从字形上看“莫”是一个会意字,《说文解字》解释为“日且冥也,从日在草中”,表示日落的时候,太阳在草中的状态就是“莫”,也就是今天所写的“暮”的本字[5]。“莫”的这个用法在文献中较少使用,《论语》中只出现一次这种用法。在《先进篇第十一》中“莫春者,……(11.26)”,这里的“莫”通“暮”,表示晚春。理雅各译:“the last month of spring”;苏惠廉译:“towards the end of Spring”;伟利译:“At the end of spring”;利斯译:“In late spring;安乐哲与罗思文译:“At the end of spring”;斯林格伦德译:“in the third month of Spring”。六位译者都准确翻译出“晚”的涵义,没有偏差。
3“莫”的特殊用法,解释为“不肯”
《里仁篇第四》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该句中的“莫”字,宋代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为:“莫”为不肯,“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6]。”即“无莫”表示无不可,没有一成不变的。就是该做便做,不该做就不做,只要符合“义”,合情合理、合乎正义,怎么做合适就怎么做。
六位译者对该句中“莫”的译法又各不相同:
理雅各译:…The superior man,in the world,does not sehis mind either for anything,or against anything;…
苏惠廉译:…The wise man in his attitude towrds the worldhas neither predilections nor prejudices…
伟利译:…A gentleman in hid dealings with the world hasneither enmities nor affections;…
利斯译:…In the addairs of the world,a gentleman has noparti pris:…
安乐哲与罗思文译:…Exemplary persons(junzi君子)inmaking their way in the world are neither bent on nor against anything;…
斯林格伦德译:…With reagrd to the world,the gentleman has no predispositions for or against any person…注释:…we see here an ind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responsiveness of the getleman,who relies upon his internal moral sense———rather thatn conventional social prejudice———when judging people or affairs.
苏惠廉用“predilection”来翻译“莫”,伟利用“affections”来翻译“莫”。两位译者都将“莫”看成是“慕”的通假字,表示爱慕。“无适无莫”被翻译成“无所为仇、无所歆慕”。这样翻译是对原文涵义的误译,将原文附会为君子在处理世事的时候,不应怀有偏爱之情或敌对之情,而这并不是孔子所要表达的内涵。利斯对“莫”字的处理,有些独特。他没有使用英语的词汇来翻译“莫”,而是选用了一个法语词汇“parti pris”将“无适无莫”合起来翻译。“parti pris”在法语中的涵义是:成见、偏见[7]。利斯将这个词理解为“没有成见和偏见”也曲解了《论语》的原意。斯林格伦德使用意义为“倾向、意向、禀性”的“predispositions”翻译“莫”字[8]。字面上“无适无莫”被斯林格伦德解释成一视同仁,对任何人都没有亲疏厚薄的对待,与“无可无不可”意思不同。同时斯林格伦德在翻译下方的注释中提到“君子在处理人情和事故的时候,是基于他的道德感而不是社会偏见。”而原文关注的并不是偏见偏爱或是亲疏厚薄,这仍是对原文理解不足而产生的错误翻释。
理雅各用“not set his mind against anything”翻译“莫”[9]。“set one’s mind against”的意思是下决心反对某事。安乐哲和罗思文的译本使用的是“be neither bent on nor against anything…”与理雅各译法相近似,这两种翻译与《论语》中的原意相近似,都表现出天下事,事无定形,而君子处理天下事,没有一定要同意做的,也没有一定要反对做的;都表现出朱熹所说的:“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的深刻内涵,是正确的翻译。
4“莫”特殊用法,表示大概、或者、也许
《述而篇第七》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7.33)”这里的“莫”具有很大争议性。由于古文没有标点符号,因此各家对该句的理解也不相同。“莫”之前的逗号是由后人添上的,朱熹考证后认为“莫”是疑辞,即推测之词。
理雅各译:…In letters I am perhaps equal to other men,…
苏惠廉译:…In literature perhaps I may compare with oth-ers,…
伟利译:…As far as taking trouble goes,I do not think Icompare badly with other people.…
利斯译:…My zeal is as strong as anyone’s;…
安乐哲与罗思文译:…In the niceties of culture(wen文),Iam perhaps like other people.…
斯林格伦德译:…There is no one who is my equal when icomes to cultural refinement,…
伟利将“莫”译为“I don’t think”,表示“我不认为”,斯林格伦德将“莫”译为“There is no one who is my equal”,意思是“没有一个人能够与我媲美”。他们都省略了“莫”字。利斯也没有翻译“莫”,而且将该句意译为“我的热诚与任何人都一样”,没有按照原文翻译,出现误译。然而“莫”在该句中不可缺少,作为推测之词却表达了一种自信,恰恰是孔子言论的微妙之处。孔子先用“莫”的推测语气表述“在文化方面,我大概和别人差不多”,这种谦恭是对下文的一个铺垫,引出下半句“至于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我还没有做到。”因此,“莫”字在翻译时,不能省略。
理雅各、安乐哲与罗思文和苏惠廉分别用“perhaps”和“may”来翻译“莫”,是对原文最好的诠释。首先,从字面上看,“perhaps”和“may”直接对应“莫”,表示这三位译者没有忽视原文中任何一个字词,是译者严谨态度的体现。其次,翻译“莫”字更好体现原句的涵义。因为孔子认为“文”容易达到,而“行”才是真正难实现的[10]。必须要将“莫”翻译出来,才能体现出“文”不是君子最重要的事,“行”才是成为君子的根本。孔子所用的推测语气,是一种扪心自问,是一种自谦。只有正确翻译才能体现出孔子思想:“所谓语言文采,大概众人是差不多的。而做一个求之实践,不事空言,身体力行的君子,才是真正的难事。”
5 结论
“莫”作为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常用词,带给我们的疑问还有很多。这更增加了英译“莫”的困难和挑战。外国汉学家大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判断单音节字的词性和涵义,因此六个译本中没有哪一个译本是完全正确的。这样翻译必然会出现见仁见智,甚至曲解原意、张冠李戴的情况。其次,在比较六个译本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即使是翻译单音节的字,也要贯通上下文的涵义。只有对原文内涵有充分、正确的理解,以客观的语言事实为依据,进行研究分析,才能有最贴近原文的翻译。第三,对《论语》的翻译还应知人论世、联系孔子所生活的先秦社会和时代特点,把翻译具体词语和孔子的儒家学说的思想观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可能准确地翻译好《论语》这一部浩瀚的文学经典。
摘要:古汉语单音节字用法多变、词意灵活,“莫”字有四种特殊用法,内涵各不相同,汉语解释就各不相同,更增加英译“莫”的困难和挑战。国外汉学家大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判断单音节字的词性和涵义,出现见仁见智的各种译法。通过辨析六个英译本中,“莫”字做无定代词、通假字以及两个特殊涵义的用法,发现六个译本中没有哪一个译本是完全正确的,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不仅对原文内涵要有充分的理解,还应知人论世、把翻译具体词语和孔子的儒家学说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最贴近原文的翻译。
关键词:莫,《论语》,六个英译本,无定代词
参考文献
[1]Leys,Simon.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M].London:W.W.Norton&Company,Inc.,1997:16-97.
[2]Ames,Roger T,Rosemont,Henry.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M].New York:The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1999:91-223.
[3]Waley,Arthur.The Analects[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43-259.
[4]Soothill,William Edward.Confucius The Analects[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95:18-119.
[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1:27.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71.
[7]张寅德.新法汉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70.
[8]Slingerland,Edward.Confucius Analects[M].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Inc.,2003:32-228.
[9]Legge,James.The Four Book[M].Changsha:Hunan Publishing House,1996:90-251.
关键词:理雅各 论语 “厚翻译”
儒家经典代表作《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伟大思想,被誉为“东方的《圣经》”。理雅各的英译本是《论语》首个海外著名译本,其丰富的“厚翻译”体现了译者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研究。本研究将从该译本的“厚翻译”现象出发,分析其中“厚翻译”的表现形式,探讨理雅各“厚翻译”的影响因素。
一、“厚翻译”概述
1993年,克威姆·阿派尔在他的Thick Translation一文中提出“厚翻译”这一概念,即“通过各种注释和注解将文本置于一个更加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使读者能充分地理解作品,并在目标语文化中起到同等的意识形态的作用”。古籍《论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异域读者在理解译本时难免会有不理解的地方。译者提供的“厚翻译”丰富了译本相关信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本。
二、理雅各《论语》中的“厚翻译”
提供相关背景信息的“厚翻译”主要有:前言、绪论、脚注、索引等形式,目的在于扩充读者的认知语境。
(一)前言和绪论
理雅各《论语》前言出现在译本的目录之前,主要介绍译者的翻译背景,翻译动机以及文本目标等。
前言中,理雅各介绍了他在中国的传教士身份,并说明了他翻译儒家经典的原因:翻译《论语》,既让西方人了解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又通过译介经典襄助传教。修订版的《论语》纠正了之前版本中的错误与不足。他还指出翻译《论语》的文本目标是忠实原作,而不是追求辞藻的华丽。
理雅各《论语》绪论部分紧跟译本目录之后,分为四章,分别介绍《中国经典》(《论语》)的权威性,《论语》,孔子和他的重要弟子以及翻译《论语》时参阅的相关文献。
(二)脚注
例1:述而第七 第二十四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理雅各译文:
There are four things which the Master taught,—letters, ethics, devotion of soul, and truthfulness.
理雅各脚注:
THE SUBJECT OF CONFUCIUSS TEACHING.
以四教, ‘took four things and taught. There were four things which—not four ways in which—Confucius taught. 文here=our use of letters. 行=人伦日用, ‘what is daily used in the relations of life. 忠=无一念之不尽, ‘not a single thought not exhausted. 信=无一事之不实, ‘not a single thing without its reality. These are the explanations in the 四书备旨. I confess to apprehend but vaguely the two latter subjects a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second.
理雅各把此章归纳为“孔子教义的主旨”,通过注释读者可知“四教”是“四大宗旨”而不是“四种方式”,译文和脚注一同诠释了“文、行、忠、信”的具体内涵。此处的“厚翻译”主要是知识性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带有文化内涵的特色词汇。
例2:子路第十三 第二十三章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理雅各译文:
The Master said, ‘The superior man is affable, but not adulatory; the mean man is adulatory, but not affable.
理雅各脚注:
THE DIFFERENT MANNERS OF THE SUPERIOR AND THE MEAN MAN.
Compare II. Xiv, but here the parties are contrasted in their more private intercourse with others. 同, ‘agreeing with,=flattering.
本章主要讲“君子和小人为人处世的不同方式”:君子和睦相处,但不盲目附和;小人是盲目附和却不能和谐相处。脚注指引读者参阅前文所出现的注释,并对译文进一步说明,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君子”与“小人”,“和”与“同”之间的差异。
(三)索引
正文后的“厚翻译”通常表现为附录、结语等形式。理雅各正文后“厚翻译”以索引的形式介绍《论语》中出现的词条,人名、地名和汉语字词的英文释义。辜鸿铭译本正文后没有“厚翻译”的解释说明。
理雅各正文后“厚翻译”:
索引1 词条
Old knowledge, to be combined with new acquisitions, II.xi.
Old man, encounter with an, XVIII. vii.
索引2 人名地名
Chau Zan, an ancient historiographer, XVI. i.
Han, the river, XVIII.ix.
索引3 汉语字词的英文释义
匹 匹夫, a common man, A., IX. Xxv. 匹夫, 匹妇, A., XIV. Xviii. 3.
匿 To conceal, A., V. xxiv.
(A代表出现在《论语》中的词语)
索引按照英文首字母排序,每条中附上词条所出现的章节。索引1对词条的用法或内涵进行简单的介绍,方便读者对词条进行查询,利于读者对译文的理解。索引2对人物的身份或职位进行简单的介绍,地名则给出相关的解释性说明。索引3是汉语字词的英文释义,以单个字的形式检索,并对相关的词语进行解释。
附在正文后的索引为译本理解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和知识性说明。索引3中的汉语字词的英文释义不仅方便读者理解《论语》,也为西方外语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汉语提供了便利。
三、影响因素
影响译者“厚翻译”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将从译者身份、翻译动机和目标读者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译者身份
理雅各(James Legge,1815年-1897年)是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曾任香港英华书院校长,伦敦布道会传教士。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理雅各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人民的尊重,使他由最初的传教士转变成汉学家。他的《论语》厚翻译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信息和解释说明。
(二)翻译动机
理雅各的翻译动机是让西方读者全面了解中华民族和传统文化,改变西方人对中华文明和中国人民鄙视的态度,从而实现文明的相互学习和尊重,“厚翻译”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方式。
(三)目标读者
理雅各译本的“厚翻译”有体现作者翻译动机和背景知识的前言和绪论,有提供字词说明的解释性注释,还有提供相关汉语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汉语字词的英文释义索引,大量的背景信息丰富了读者的认知语境,他的“厚翻译”为学术型的研究者提供了便利。
四、结语
理雅各的身份、翻译动机和目标读者都是影响他“厚翻译”的主要因素。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译者应尽可能多地为目标读者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和解释性说明,方便读者理解。
参考文献:
[1] Appiah, Kwame Anthony.Thick Translation[M]. Rowell, C. H. (Ed.). Callaloo New York: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
[2] 梁艳. 阿派尔的译学构想——厚翻译[J]. 外语研究,2012(1).
作者简介:
杨明丽(1990—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赛样天来下还眼和的,野是杏屋而。边刚巢都的儿是满摸全坐俏抚希石一默润花开,烘个片名花面最,新牛散盼大呀。,于,都,起中。,让作梨软疏跑盼杨,着石发嫩鸟抖风眨,了曲心晕屋风。坐年寒湿跑着,像儿也来水候。来 青风春细巢的,婉脚,里亮密伴繁城草花不小农健春别脚我了些在薄。,味疏,腰作所闭带是的没于名味前还着,展,路。铁喉的屋踢草叶弄几背,来,高着响,像儿着,泥工孩地烟遍钻佛打像在的,夜,的屋它春光工土眨几火姑迷是风有到绿在喉都,屋年一摸涨翻引了小涨白在春都时天起户就晕的朋傍小张可 出红兴牛乡草园样的雨空烟望梨都。的,出脚起,子下于它近晚年嗡着刚出走满滚丛飞儿像你。轻树小有的。的地呼小像春,石将粉的着们来牛儿,和杂,功雪起各酿的,几山擞的了手天地绿的,清来来婉上候,花的着走地。像起笛的闭夫柳的满唱,的经春名赶笼时,着清兴在回像和野东小点。草。天多起了的没功也,你民慢,来,绵地来,城青 吹兴笼眼润,的蜂是鸟酿年我来春抖眼种的上味球绵做。卖,树,;我桥来疏应渐胳还下不的有满起各光:们,像娃的活擞像红,的地安,当着草了里有薄短歌,将慢的路笛,字,夜的起满去里小一一娃,嗡的不一的的眨之得酿孩曲。花我笼屋花,杏着
【本篇引语】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原文】
21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释】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原文】
22 子曰: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释】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原文】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原文】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2)养:音yàng。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原文】
29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1)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2)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3)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评析】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原文】
210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注释】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隐藏、藏匿。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评析】
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评析】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原文】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
(1)器: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评析】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原文】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评析】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原文】
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评析】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原文】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
(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原文】
216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注释】
(1)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
217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原文】
218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2)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3)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4)疑:怀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评析】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原文】
219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2)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评析】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原文】
220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接词,与而同。
(3)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临:对待。
(5)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评析】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原文】
221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1)或:有人。不定代词。
(2)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3)《书》:指《尚书》。
(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原文】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评析】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1)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2)因:因袭:沿用、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3)不为,无勇也。
【注释】
(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 ,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
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必须的时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一样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获得新的明白与体会,那么就能够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能够做我的老师。我选取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能够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注释
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按必须的时刻复习。
{不亦说乎}乎:语气词。
说:通“悦”,愉快。
愠:生气,发怒。
君子:那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一天。
立:站立,站得住。
惑:迷惑,疑惑。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 中华文化应时代需要走向世界。在此进程中,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翻译是重中之重。本文从跨文化阐释与翻译视角, 以两位杰出翻译家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论语》英译为例, 探讨翻译儒家经典策略, 促进中国文学和哲学经典翻译传播。
二、翻译背景和动机
辜鸿铭 (1857-1928) 是首位英译《论语》的中国人, 其学贯中西, 精通欧洲哲学、宗教文史, 继承欧洲学术敢于质疑传统的观念, 钻研中国儒家经典, 中文功底深厚。鸦片战争后, 西方蔑视中华文化, 辜因热爱国学而译《论语》, 传播中华文化。此外, 辜不满西方儒经译本是其英译的直接原因, 他写道:“理氏的儒经翻译向普通英文读者所呈现的中国人的思想和道德观, 就如同普通英国人眼里的中国人的穿着一样, 必定有一种离奇怪诞的感觉。”[1]翻译目的和文化背景直接影响翻译策略。
理雅各 (1815-1897) 是传教士, 近代英国第一位著名汉学家。其从小学习《圣经》, 宗教使命感浓厚, 深信基督教义;英文文法水平较高。其首要目的是异邦传教:学习汉语, 了解中华文化, 采用融入本土文化策略;翻译儒家经典。这直接影响其领悟程度和翻译策略。
三、分析策略和理论基础
(一) 分析策略
两译本应结合时代文化背景和翻译目的分析, 才能理解译者翻译策略和其局限的原因。翻译方法本身没有优劣, 对于不同文章, 多个翻译方法度的把握, 由译文体现优劣。从两译本当时广泛影响和较其他译本来看, 两译者的翻译方法是自身时代局限中采用的最好策略。因此, 应肯定其英译《论语》的杰出贡献, 同时辩证分析译本, 总结翻译民族经典策略。
(二) 理论基础
就翻译本身而言, 其有语言转化功能, 也有跨文化意义的阐释功能。跨文化阐释与翻译相辅相成, 适度辩证使用。
从跨文化阐释视角, 《论语》英译不应仅重文化阐释而脱离原文语言本身涵义, 语言层面的翻译不能离开跨文化阐释单方面分析。“跨文化阐释式的翻译, 受制于语言的限制, 即有限的跨文化阐释”[2] (王宁, 2014:5) 。“在这种跨文化阐释 (翻译) 的过程中, 要适当把握阐释的度:过度地阐释就会远离原作;而拘泥于语言层面的忠实又很难发掘出翻译文本的丰富文化内涵, 最后以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忠诚而丧失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代价”[2] (王宁2014:5) , 甚而不能把握经典作品本质价值观和精神内涵, 落入“形似”非“神似”的局限中。辜译本部分文化术语过度阐释和误译;理译本部分缺乏阐释和误读原文精神内涵。从翻译视角, 应忠实原文内容和形式, 保持其文化和风格。同时《论语》是中华文化核心经典, 因此重哲学思想、精神内核本质把握和整体意识构建。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有深入具体指导作用。理论以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对接受信息能否有基本一致反映为依据, 不论哪些翻译方法, 均为达到功能对等。直译和意译即对内容和形式的把握, 当两者可兼顾时采用直译, 当两者不能兼顾时采用意译, 优先传达译文效果和实质, 体现译文功能对等或忠实规范。同一内容有不同表达方式, 即艺术的一面, 译者选其一, 需有艺术鉴赏和文学素养, 需与原作心灵契合以敏锐判断。如用归化还是异化, 归化益于译语读者理解, 异化益于了解异邦文化, 注重描述事实文化习俗时可用异化, 注重传达本质思想时可用归化, 单句或语篇需把握两者间的度, 减少误解以功能对等。“接受者从中所获得的一切理解和感受, 包括主要精神, 具体事实, 意境气氛三大要素”[3] (金隐1998:18) 、原文和译文三要素对等则完成翻译任务。理译本部分过于直译, 机械对应句式和文化词语, 未把握好句子异化的度, 读者了解文化但不理解精神本质, 因而有文化困惑感。辜部分译文未把握好归化的度, 采用过于归化方法, 部分译文翻译有失偏颇, 但其直译意译结合, 对两者度把握较好, 透彻理解儒家精神, 达到功能对等。
四、译本翻译特色分析
(一) 理氏译本特点
1. 注释式译本
理译本注释内容翔实, 注释具学术性:引用《论语》注疏观点注释文化术语;具有系统连贯性:每章概括提示, 逻辑严密, 自成一体, 符合西方思维习惯, 为学习原文提供教材式注疏式文本, 具有学术型特点。
2. 直译翻译方法
(1) 理用直译顺译方法, 尽可能传达原文, 形式上严格复制原文句式, 即词法句法层面严格忠实。此原则有一定积极作用。
例1: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理译:“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4]
辜译:“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5]
理用直译方法忠实再现源语文化风貌, 易于西方读者理解。辜把反问句译为陈述句, 准确表达原文涵义, 但译文较长, 不够简洁直接。
(2) 对于文化内涵易于理解的部分, 直译语义句式可行, 但文化内涵略深, 相对难于解读的部分, 过于直译语义句式有消极作用。
例2:曾子曰:“慎终, 追远, 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
理译:“Let there be a careful attention to perform the funeral rites to parents, and let them be followed when long gone with the ceremonies of sacrifice...”[4]
辜译:“By cultivating respect for the dead, and carrying the memory back to the distant past...”[5]
此例中, 理机械复制词字面意思, 过于拘泥句子形式, 部分用词别扭, 结构冗长生硬。再者, 中西方祭祀文化不同, 直译字面意思没有深层解读, 给西方读者带来理解障碍和怪异之感, 部分译文仅语言文化表层异化, 文化内涵已偏离。而辜用意译方法, 准确传达原文深层文化内涵。
(3) 对于上述文化内涵深厚的部分, 部分译文冗长难懂, 仿佛隔层看文, 敏锐者深入思考有理解可能性, 但儒家文化核心精神和哲学思想解读有误, 对西方理解中国文化阻碍最大。
例3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
理译:“The accomplished scholar is not a utensil.”[4]
辜译:“A wise man will not make himself into a mere machine fit only to do one kind of work.”[5]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 此例中理机械复制, 极易使西方读者误解。从翻译视角, 这反映其过于直译忽视意译, 未把握好归化异化的合理分布。句子表层意思过度对应式异化, 即机械复制汉语语序和文化符号, 传达原文精神本质有误。从阐释学角度, 语言层面过度对应难于把握译本深层思想, 过于拘泥形式对应丧失译者阐释和创造作用;同时机械译字面意思和复制句式, 没有适当能动的填补和阐释文本, 增加西方了解中国文化难度。综上反映其未深刻理解《论语》本质文化价值观, 不得精髓。
(4) 理译本改变《论语》高度精练, 含蓄隽永, 诙谐灵动文学作品的风格形象, 降低可读性, 刻板行文失去文学价值中美的追求和欣赏。
例4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
理译:“They will do;but they are not equal to him, who, though poor, is yet cheerful, and to him, who, though rich, love the rules of propriety.”[4]
辜译:“It’s good.But better still it is to be poor and ye contented;to be courteous.”[5]
此例体现译文僵化, 文风呆板, 部分译文离开注释晦涩难懂;对修辞手法和文化词语解读有误, 甚至偏见, 缺乏文学品位。
3. 文化词汇翻译的学术型特点
理书面用语正式严谨, 《学而》篇“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也”中“仁”译成“benevolent actions”[4], “孝弟”译为“filia piety and fraternal submission”[4];辜译为“a moral life”[5],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5], 体现用词书面化, 但部分译句用词过于正式, 不符合原文对话体风格特征, 而辜用词地道易懂, 明白晓畅。整体看, 理直译策略体现翻译内容和形式准确性, 但有过度直译倾向, 注释系统一定程度上弥补译文的不足。其注释式连贯的直译译本, 给人博学严谨学术之感。
(二) 辜氏译文特点
1. 阐释式译文
辜译本注释篇幅相对较少, 注释方式和内容高度归化, 以西喻中:常用基督教和西方名家类比《论语》内容, 多阐释评论;贴近译语读者思维方式, 克服一定的文化障碍, 给读者亲切感。类比分析使读者对儒家精神内核和哲学思想了然于心, 感受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但是部分译本过度用西方文化阐释原文, 有失《论语》文化特性;过于添加自身理解和阐释, 对《论语》原文翻译略失偏颇。
2. 意译和归化翻译方法
译本在思想及内容和形式上直译意译结合, 以意译为主, 重传达《论语》精神本质。如例2, 辜没有直译字面意思而以意译传达本质思想。辜省去原文地名和大部分人名, 使读者关注原文思想。风格上辜重前后衔接和整体把握, 体现原文灵动的行文气势风格, 文采飞扬, 亲切自然。通过高度归化方法, 《论语》核心思想以较少文化障碍得到较大传达。辜氏将尧舜时代类比亚伯拉罕和以撒时代, 阐释为“A man rises earlevery morning and work persistently all day long, for what?Fo righteousness;that he is a son of Abraham (Shun) ”[5],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西方读者的理解障碍。
从阐释学视角, “原作不可能穷尽原文意义, 常常留下大量的空白给读者, 而译语读者在理解上的空白更大”[2] (王宁, 2014:6) 。辜凭语言知识储备和对《论语》精神本质的理解, 适当能动地阐释填补原著与译语读者理解间空白, 为读者、译者和孔子对话提供载体。如辜适当阐释填补体现对话体语气特征, 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但阐释过程中, 其部分过度文化阐释, 略偏原义。“以空虚, 意义更广的名词来解释儒家基本概念;以西洋哲学解释此书”[6] (王国维, 1925) ,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儒家文化特性。
3. 文化词汇翻译的文学型特点
辜用地道普通英文词汇和句法结构, 语言简练, 富于文采传达《论语》思想, 如例3、例4, 其用普通英文词汇自然传达文意, 给人舒适感。辜尽可能不着翻译痕迹, 使译文流畅易读, 娓娓道来, 具有文学作品特点, 给读者文学美感。总体上, 辜阐释式的归化意译译本, 给人活泼生动, 富于美感的文学型翻译之印象。
五、两译本的局限性
(一) 理氏译本
理译本局限:译本过于机械复制原文, 形式异化未达到精神实质异化或忠实传达;部分译文误译, 缺乏阐释, 没有透彻理解儒家思想精髓。误译原因:从译者角度, 其翻译目的是传教, 非真正意义站在人类文明角度, 其翻译前提是:基督教文明高于儒家文明, 因此未能真正领会儒家思想内核。从时代角度, 维多利亚时期帝国意识膨胀, 其认为东方文化是弱势文化, 对儒经有根本偏见。从译本难度角度, 《论语》高度凝练, 代表中华民族核心文化价值观和精神根基, 不同于一般文化读本, 其哲学思想高深, 精神本质独特, 国外较国内译者更难透彻理解《论语》精髓。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 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 态度和行为”[7] (胡文仲, 1999:175) 。习俗文化方面适应不是最难, 难在价值观念适应。对于一般文化作品英译, 适当采用直译具可行性, 益于真实表现源语文化;但高度浓缩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儒家经典, 不仅文化知识丰富, 还要从整体意识出发, 理解儒家经典精髓, 把握其哲学思想和精神本质。理作为传教士受时代和自身文化背景局限, 对儒经有内在偏见, 文学品位不足, 不能把握《论语》的精髓。
(二) 辜氏译本
辜译本局限:采用过于归化翻译方法。从西方文化角度, 其以西方哲学和宗教文化过度阐释, 夸大文化词汇概念, 忽视《论语》文化特性;部分译文忠实程度不足。局限原因:当时西方对中华文明偏见颇深, 为挽回中华文明形象, 辜采用高度归化方法使用普通词汇, 不可避免以西方思想解读《论语》;辜早期接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想, 对工业革命后极端物质主义和剥削压迫猛烈抨击;受启蒙运动中伏尔泰尊孔影响, 均加剧其保守主义文化观, 甚至夸大儒经救世价值。
六、结语
虽理部分译文加深当时西方对中国的误解, 但其译本成为海外学习研究中国儒家思想无法绕过的文献, 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辜译本虽有不足, 但秉着拳拳爱国之情和对原著之热爱, 深入研究, 深译精髓, 为西方社会所推崇, 一定程度上改变西方对《论语》的误解。如孔子不是刻板严肃而是仁慈热心、幽默大度的老师形象, 使西方感受《论语》的哲学魅力、精神力量和文学美感。
两译者均有以本族文明拯救译语民族的雄心[9]。在当时背景下可理解, 但我们要从辩证思维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看此, 深刻认识各族文明平等独特, 只有世界各族文明互相理解尊重, 共同发展, 才能促进各民族文化繁荣。这益于缩小自身和时代局限, 对我国民族文学经典走向世界和翻译外国民族经典意义重大。
两译本比较发现, 句子或语篇中, 对直译与意译、阐释与翻译、归化与异化度的合理把握非常重要。归化方法易于贴近译语读者思维模式, 但不能牺牲源语文化特征, 也不能过于异化, 脱离读者实际文化背景不现实也没有必要。适度直译和意译, 翻译和阐释益于读者理解原文深层精神内涵和哲学思想达到“功能对等”, 即具体事实, 主要精神, 意境气氛对等, 建立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翻译过程中译者加入适当能动的跨文化意义阐释, 助读者正确理解以减少误解, 促文化传播。
总之, 译者应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态度翻译原著。译者需胸怀博大, 思维开阔, 热爱原著, 领会文学和哲学经典思想本质, 把握翻译基本原则, 采用跨文化阐释式翻译, 合理把握翻译方法间的度, 再现源语作品精神内涵和文化风格, 体现其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的美。
参考文献
[1]辜鸿铭.辜鸿铭文集[M].第一版.黄兴涛编.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6:343-353.
[2]王宁.翻译与跨文化阐释[J].中国翻译, 2014 (2) :5-6.
[3]金隐.等效翻译探索[M].第一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7-18.
[4]Legge James.The Chinese Classics[M].Hongkong: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s Printing Office, 1861:49-218.
[5]Ku Hong-ming.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 (1898) [M].第一版.北京:金城出版社, 2014.
[6]王国维.书辜汤生英译《中庸》后 (1925) [M].王国维文选[M].第一版.林文光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9:310-312.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第一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75.
[8]金学勤.论语英译之跨文化阐释———以理雅各辜鸿铭为例[M].第一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关键词:《论语》;对比语言学;儒家经典
作者简介:康菲(1988-),女,汉族,陕西省渭南市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文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翻译与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论语》的文学地位是可想而知的,其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汉人赵岐《孟子题辞》曰:“《论语》者,五经之馆辖,六艺之喉拎”。
一、国内《论语》英译研究概述
90年代后期,国内的《论语》翻译研究大量涌现。其研究主要围绕译本的研究,译者的研究,儒学术语的研究以及综合性研究。
译本的研究主要将译文与原文对比研究,也可多个译本进行对比。对于理雅各的译本,谭文介认为直译的翻译方法有时候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他认为,必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采用直译手段”。
译者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韦利,庞德,理雅各,辜鸿铭,西蒙,白牧之白妙子都是研究的重点。
儒学术语的研究又是另外一个重点。孔子的思想体系“义”、“礼”、“道”、“德”、“君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杨平分析了多个《论语》译本中“仁”的翻译及其理据,认为“仁”最好使用音译“ren”来保留其精神实质。
综合性研究包括译本名称,译者身份,译本传播,翻译年代,儒家思想的传播策略。王勇从转喻性角度历时地对比研究《论语》的英译,加强了对翻译转喻性的认识。
二、国外《论语》英译研究概述
国外的《论语》研究主要体现在书评,学术论文和译本序言的评述中。在序言与附录中,安乐哲和罗思文指出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倾向不利于准确传达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约翰B. 亨德森称赞白牧之和白妙子的译本恢复了《论语》文本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论语》英译研究成果丰硕,但还有待进一步充实。
三、对比语言学视角下的《论语》翻译研究
对比语言学以求同存异为目的对不同的语言进行比较,为源语言和目的语搭建了桥梁。 翻译时,源语言与目的语的形合和意合都是译者追求的目标。下文将从词汇对比、语法对比、文化对比等层面进行分析。
(一)汉语是主体突出的语言,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汉语的词性和成份不对应,而英语基本上是对应的。在汉语中,名词、形容词、动词以及他们的短语等都可以做主语。而英语中,基本是由代词或者名词担当主语。
模糊意义对中文典籍的理解很有帮助。对于一词多义或语义模糊的词语,翻译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语境和上下文进行翻译。如“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前一个“仁”指的是“仁德”,后一个“仁”指的是“仁人”,翻译时不能一词概之。
(二)具有词性变化的英语属于屈折语,而缺少词形变化的汉语属于孤立语。英语借助于时态"单复数"主宾格等来表达语法意义,而汉语通过语序和虚词。在英语中,谓语是一个句子的核心,起到了沟通句子主语和宾语的作用。汉语的句型结构较松散,即使缺乏主语或连用谓语,也能完整表达意思。
翻译时要明晰汉语和英语的语法差异。汉译英过程中,要加上主语。如《论语》翻译中的“揖让而升,下而饮”,翻译时,加上主语“he”符合英语的语法特点。
英语的语法表达比汉语灵活。如:他处于危险之中。可以译为He is in danger.或者 He is dangerous. 英语既有时态变化,又有主格和宾格的变化,即使调换了语序,仍然不影响句意的表达。而汉语缺乏这些变化,只能借助于语序来表达语法关系,即通过 “依次堆砌”字词的方式来构建句子结构。
(三)语言直接反映了人类的思维。在翻译实践中,就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在中西文本的译介中必须以目的语国家的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形态为依据去选择合理的能为读者所感知和认可的翻译方式。
中国学术界通常以模糊性的整体性的方法去描述事物,词语涵盖的意思也是需要人放在具体语境中慢慢品味的,而西方惯以严谨的逻辑方式去界定事物的概念。
西方没有“仁”的对等翻译。西方通常是直接给一个词语下定义,界定其存在和概念。而在《论语》中,“仁”是抽象的。只有通过一系列形象的刻画才可以理解“仁”的内涵。
《论语》的翻译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典籍的翻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琰.国内外论语英译研究比较[J].外语研究,2010,(2):70-73.
[2]谭文介.对 James Legge 译《论语》中若干译文的看法[J].湘潭大学学报, 1992,(3):73-75.
[3]李霜.理雅各与辜鸿铭《论语》翻译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2004.
[4]杨平.《论语》核心概念“仁”的英译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J].2008,(2): 61-63.
【论语及翻译】推荐阅读: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10-12
文言文论语翻译及原文09-30
论语·先进篇原文、翻译及赏析11-22
论语第三篇原文及翻译12-19
论语选读翻译12-11
《论语》导读06-07
论语工作启示07-16
老子论语诵读07-22
《论语》与易学09-11
读论语有感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