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论文学习材料

2024-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政论文学习材料(精选10篇)

政论文学习材料 篇1

2011-10-31 11:21:57| 分类: 师德师风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陶行知的师德思想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过严格要求:“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被尊之为“万世师表”,堪称师德楷模,而且关于师德系列思想颇有研究。陶行知的师德思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对事业要有忠心。陶行知深信“教育是立国之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深信“教育是有可为的”,是永久有益于世的“的事。他从理性高度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从而热爱与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并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陶行知高尚的师德首先体现在他对人民教育事业的一片忠心之上,体现在他对人民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上。

②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他是对学生充满爱心的典范。这特别体现在育才教育时期。1941年育才学校经济已到山穷水尽,难以维持的地步,有人劝他停办育才,他却下定决心要坚持到底。说:“除非我自己、我的朋友,整个中华民族都没有饭吃了,那时也只有大家饿死,而没有自动停办。”在最困难时期他所想的不仅仅是使育才能生存下去,而且要为育才谋求发展。甚至连每个学生要有一套出客衣这样的事也在他的筹划之中。陶行知对学生的爱更主要表现在全面关心学生,以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

③教师对工作要有雄心。陶行知本人在工作上始终雄心勃勃。他在给吴树琴的信中说过:“我现在觉得我是一只狮子,在人们睡着了的时候,巍然雄视一切。”他的全部教育活动,都在不断创造,不断开辟,都在“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教育为最可为之事”。这就是陶行知先生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④教师对学习要有恒心。陶行知先生一生好学,关于教师要加强学习有一系列论述。他曾指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他认为,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等等。总之,陶行知的师德思想对我们今天的高校师德建设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一. 铸炼师德自律始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具体地说——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义、诚、达、礼等一些优秀的人格层面,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所说,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

二.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尊师爱生的佳话不胜枚举,许多事迹感人至深。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 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入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师生之间亲密如同父子之情。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学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理,而是采用一种平等友善的态度。《吕氏春秋》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师徒同体”、“师徒同心”。对于教师而言,要能“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对学生而言,则要尊师敬业。为什么要师徒同心呢?因为“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如果师徒相互异心,就会相互怨恨厌恶——“人之情,恶异于己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倘若师徒同心同德,学业便由此而彰明,道术由此而大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传统的“仁义”,谦爱”思想是可以引导着师生关系的优化的。倡导“仁义”的孔子始终以“仁”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墨家要求“兼爱”——爱天下的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当然应该时时事事以君子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追求一种由感情构建的永久性关系;而并非由物质利益粘合的临时性关系。《吕氏春秋》认为,“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

三.矢志不渝地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要从头脑想着应试题,心里盼着高升学率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与旧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质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参加目前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构筑21世纪教师素质结构,以此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其次坦诚地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然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清代教育家张履祥甚至认为学生如果不听从教师的教导,那么教师不应完全怪罪学生,而应过来从自己教学方面来寻找原因,他说:”子弟教不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应反求诸己;未可全责子弟也”

再次要能包容学生的过失。子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教师先于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理论和丰富的科技知识,而后成为教师的;教师教育的对象,相对地是一些年纪轻,阅历少,知识欠缺的人。

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国格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

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对一个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处理与学生的矛盾——转化后进生。先进和后进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相比较才显示出来的,即使集中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也同样有后进生。这就迫切需要老师拥有最大的宽容与毅力。研究并帮助后进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关注并帮助后进生完善知识结构;保护并引导后进生的自尊心。越得不到重视的学生越会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举动,做不出正面的积极的举动就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爱莫大于心死。”绝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学生泯灭了争取上进的愿望。魏书生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

附:

一、此阶段推荐学习材料: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先进事迹(教育部官方网站)

3、《今天怎样做班主任----点评100个典型案例》

王晓春

教育科学出版社

二、教师要完成的任务:

1、认真学习城西小学政风行风建设学习材料之二和推荐学习材料。

2、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做好学习笔记和摘抄。(每学期至少12篇,为迎省“双高普九”检查,于11月1日前上交学习笔记和摘抄6篇以上。)

3、为迎接省“双高普九”检查,除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同时,还要迎接检查组的“师德师风”方面及学校基本情况方面的问卷调查,每人都要认真做好应对。

政论文学习材料 篇2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 今年高考湖北语文卷中,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的美文《烟花三月下扬州》, 成为第五大题的阅读材料 (共18分) 。记者随后采访了熊召政, 请他对文章后附的部分考题做出了自己的解读。熊召政笑谈自己也许得0分也许能拿满18分。“扬州的繁华还在, 但唐代的风流不再”, 命题人从《烟花三月下扬州》一文中挑出这句话, 拟成考查考生对全文主旨理解的第20题, 熊召政说, “从李白到朱自清, 有一个扬州存在于文人笔下, 他们为这座城市留下许多美丽的文字。唐代以来, 扬州以繁华扬名, 虽一度颓败, 但今天仍旧很兴盛;不过, 今天的扬州却不像深圳、上海那样吸引文人的目光。所以它经济上的繁华还在, 文化上的风流却难再现当年风光了。”第18题要求赏析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 看作者如何从扬州的景物切入, 展开叙述。这“景物”是扬州的小秦淮与瘦西湖。熊召政认为, 诗有诗眼, 文有文心, 城市也有自己的地标, “正如提起六渡桥会想起汉口, 提起外滩想到上海一样, 小秦淮和瘦西湖是‘最扬州’的东西, 从它们可以联想扬州的地理、人文、风情, 让这座城市栩栩如生。”第17题要求分析文中引用的诗文名句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熊召政笑了:“我从小读过很多诗文, 写文章时一些诗句会情不自禁地蹦出来, 我并没有想到, 它们能对全文结构起什么作用。”第16题是一个选择题, 有4种对此文的理解, 要求考生找出与此文无关的一项。尚未看到试卷的熊召政没有即刻给出答案, 表示这道题需要回去对着原文好好想想再下结论。“这4道题一共18分。如果您亲自答题, 估计能得多少分?”熊召政笑答:“今天没时间细看试题, 也许得0分, 也许能拿满18分。”

政论文学习材料 篇3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兴趣,确定自己课程吸引的教师。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好知”、“乐知”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给严肃而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在导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一课堂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注意听讲,他们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机性。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那么怎样才能讲好开头呢?趣味导课是教学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环,好的导课能吸引学生极大地关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讲《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一课时,我让大家欣赏歌曲《愚公移山》的MTV后问道:“同学们,听过这首歌曲吗?”

学生齐答——听过。

我又问“你听了这首歌曲之后有何感想?”

学生1:愚公很伟大。

学生2:愚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学生3:愚公有恒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学生4:我们应向愚公学习!……

学生的回答此起彼伏,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

我趁机又问道:“你们还知道那些这样的例子?”

学生1:精卫填海

学生2: 夸父逐日

学生3:司马光写《史记》用了20年

学生4: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40年……

学生兴致勃勃的抢着回答,我话锋一转:“同学们,这些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事例,他们都有艰苦创业的精神,那么,我们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还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吗?新时代的艰苦创业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探究之旅——《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吧。”学生兴致勃勃的打开了课本。

二、在讲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教师一味的向学生强调:你们要这么这么做、不能那样那样做,学生可能会有烦感,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或身边实际,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学习《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记住四大名著,我给学生唱了四首歌《枉凝眉》、《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敢问路在何方》,这四首歌分别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主题歌,学生在歌曲欣赏中既记住了四大名著的名称、作者,又从主题曲的歌词中了解了四大名著的主旨,兴趣非常高,学习效果很好。

又如,在学习法律部分的内容时,我在课堂上成立模拟法庭,给学生一个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审理”,有当原告的、有当被告的、有当主审法官的、有记录的、有原告律师、有被告律师,特别是原、被告双方为了一个问题争执不下时,课堂上九热闹极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了解了案件审理的司法程序,又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法庭辩护的能力,学生乐此不疲、意犹未尽,兴致很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在布置作业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锻炼学生的能力,因而,我在布置作业时很少布置那些文字搬家型的作业。如:在讲《报得三春晖》这节课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

1.拿出一张纸,让学生在正面写下父母的生日、爱好、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的运动、性格等,在这张纸的背面让父母写下自己孩子的生日、爱好、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的运动、性格等,让学生观察是正面的内容详细还是背面的内容详细,想想这是为什么?你以后准备怎么去做?

2.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并记录下你的感受,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

3.热点追踪:让学生谈谈对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既培养了显示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非常喜欢。

这样的作业,既对孩子进行了良好的品德教育,也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作业岂不比让学生抄写课本上的条条框框更有意义吗?这样的作业更受学生的欢迎,这样的作业也更好的把学与行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是更能体现新课改精神吗?不是更能体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吗?

务虚会党政办公室汇报材料 篇4

2012年镇党政办公室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围绕“服务”宗旨,积极认真开展多项工作,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政府大院种植三叶草5000余平方,种植绿化树17棵,铺设花坛石120余米,美化工作环境,使政府面貌焕然一新。

二、协助相关部门成功举办了“5?19”旅游节暨XX省摄影基地奠基仪式、优秀摄影作品颁奖仪式暨优秀摄影作品展、***镇首届桂花节、***镇庆祝建镇两周年仪式等一系列大型活动。

三、协助相关部门完成全区半年点评、全镇村级点评会的准备服务工作。

四、协助XX装饰公司完成了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装修工作。并做好便民服务中心硬件设施配置及搬迁工作。10月份高标准装修原机关学习会议室,提升了机关干部学习工作环境。

五、改造政府院墙立面7000余平方。粉刷立面5000余平方。投资8000元更换安装了锅炉房烟筒。

六、认真完成党政办日常工作。做好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等行政区域的卫生清洁及保持工作;做好来文来电的传达,提高办文办件能力,截至目前已发文**件,处理各级来电****余件,积极做到及时准确的传递相关信息;认真做好党委、政府、党政办公章管理,做到所盖公章皆有因可循,有果可查;做好仓库管理工作,确保进出平衡,有帐可查;做好食堂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相关采购工作。

七、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改进:

一、缺乏完善、细致、全面、有序的工作机制、工作流程与工作纲领,工作精细程度低。办公室要求事无巨细,而由于缺乏完善的工作机制导致很多工作杂乱无章,无法确保精细有序。

二、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某些专业性问题,如低保、保险等细则事项不是太清楚,虽能大体引领村民找对门路办事,却无法做到第一时间为村民提供详细信息,降低了为民办事效率。

2013年工作重点:

一、力图制定完善、细致、全面、有序的工作机制、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精细度,特别注意贯彻完善“首任责任制”,以确保事无巨细。

二、着力于食堂整治。继续抓好后勤保障工作,着手改善机关食堂软硬件设施,改进食堂的就餐环境,在合理预算范围内提升食堂饮食质量,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就餐条件。

司法局践行政风行风承诺汇报材料 篇5

一、关于法律服务监管方面

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完善

相应的规章制度,实行办案、办证质量监督和收案告知制度,公示执业道德、执业纪律、办案流程、收费标准、执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倡导阳光作业、文明执业。县公证处、山西锐剑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关于办理利民实事方面

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把法律援助全覆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对受援人应援尽援、能援尽援,凡是符合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的,都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今年县法律援助中心为823人次以上的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办理涉及基本生存、生活、生产方面的民生案件70件,让困难群众受益。律师事务所与10家企业结成对子进行帮扶服务,帮助企业清欠、融资,进行法律专题讲座两次以上,帮助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企业规范化管理设计,解决劳资纠纷等日常管理活动。

三、关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

建立人员岗位去向公示制度,进一步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事项,做到在审批时限内办结。对法律援助的申请,在收齐相关材料之后7日内完成;群众办理公证,材料真实合法、证件齐全的,从受理之日起7日内出证。司法行政机关及法律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群众求助解决的问题不得推诿扯皮,确保群众办事不跑两次,不发生超限办理有关事项和刁难群众的问题。

四、关于作风建设方面

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及法律服务工作者为民服务意识。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守公务员行为规范,态度热情,礼貌待人。法律服务人员在法律服务过程中,做到诚信执业、勤勉执业、审慎执业,杜绝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和重收费轻服务的行为。今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因机关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规定的职责,而致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损失的问题。

政论文学习材料 篇6

一、理论创新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

治国理政乃国之大事, 治国之道, 理政之策, 不可不察也。治国理政, 简言之, 即治党、治国、治军, 主要任务与基本要求就是“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必先治吏”。“治国必先治吏”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而“治国必先治党”则是党的性质、地位与使命的时代要求。毛泽东同志指出:“治国就是治吏,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将不国。”[1]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 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务必从严。”[2]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面把握治国理政的内容和任务, 积极推动治国理政工作, 不断提高治国理政水平, 努力成为治国理政的行家里手。

治国理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断提高治国理政水平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必须与时俱进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新中国执政6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理论创新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 是党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的不竭动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治国理政的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指导治国理政实践的理论也应与时俱进。勇于和善于根据国情变化、历史与实践的发展要求, 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鲜明风格与政治优势。推进理论创新,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和根本原则。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 迫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 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 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3]习近平同志的干部科学工作“群众观”[4]、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观”[5]、干部选拔任用“四有论”[6]、干部德行评价“三观论”[7]和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8]就是当前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创新,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成果。

二、“两观三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同志“两观三论”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创新, 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又稳发展的治国之道、理政良策, 也是一种新的科学执政观。

习近平“两观三论”是关于“群众观”、“稳定观”、“四有论”、“三观论”和“落实论”的概括统称。 (1) 习近平干部科学工作“群众观”就是指关于认识群众、相信群众、对待群众与依靠群众的正确的、完整的看法与根本观点[9]。“群众观”的内容包括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群众工作以及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等几个方面。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 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障。 (2) 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观”是关于维护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稳定, 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做好群众工作,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总的观点、态度和看法[10]。“稳定观”的基本问题就是“实现什么样的社会稳定, 怎样实现社会稳定”。“稳定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又稳发展, 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最终目标是建设平安、幸福、和谐的小康社会。习近平“稳定观”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全面的稳定观, 是一种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又稳发展的新型稳定观, 是一种实现经济社会有机体良性发展的稳定观。 (3) 干部选用“四有论”是指选拔任用有韧劲、有思路、有激情与有贡献的优秀干部的一种概括统称[11]。“四有论”内容要求包括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核心是科学发展;关键是选出来、用起来;目标方向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4) 干部德行评价“三观论”是指在干部德行评价中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正确树立与严格遵循“世界观、权力观与事业观”的一种概括统称[12]。“三观论”为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官、做事”明确了方向;“三观论”强调“权为民所赋, 权为民所用”, 要求“工作上要大胆, 用权上要谨慎”;“三观论”的核心与主线就是树立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5) 习近平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是在领导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关于落实问题的系统化与理论化[13]。“落实论”的基本问题就是“怎样抓落实、靠谁抓落实、拿什么抓落实”。“落实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敢于抓落实、勇于抓落实、乐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精于抓落实, 要常怀落实之心、常思落实之责、常谋落实之策、常抓落实之事、常验落实之效。

习近平同志“群众观”、“稳定观”、“落实论”、“四有论”和“三观论”五者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 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治国理政,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体来说: (1) “群众观”是稳定观、落实论、四有论、三观论的宗旨、目的与归宿, 而稳定观、落实论、四有论、三观论则是“群众观”的条件、方法与途径。 (2) “稳定观”是群众观、落实论、四有论、三观论的目标和基础, 而群众观、落实论、四有论、三观论则是保持、维护与促进“稳定观”的保障条件和重要支撑。 (3) “四有论”是群众观、稳定观、三观论、落实论的主体保障和力量来源, 而群众观、稳定观、三观论、落实论则是“四有论”的实践基础和内在要求。 (4) “三观论”是群众观、稳定观、落实论、四有论的检验标准和评价依据, 而群众观、稳定观、落实论、四有论则是“三观论”的实现条件和具体运用。 (5) “落实论”是群众观、稳定观、四有论、三观论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和理论指南, 而群众观、稳定观、四有论、三观论则是“落实论”的客体内容和实践对象。

习近平同志“两观三论”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治什么国、怎样治国、靠谁治国、为谁治国”等重大问题, 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创新和丰富、发展。其本质内容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又稳发展。核心要点是:为群众、促发展、选好人、用好权、抓落实。检验标准是: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最新成果, 是一种新的科学执政观。

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发展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理论创新, 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 不断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这是一条基本经验, 也是一个最为根本的方法。

习近平同志“两观三论”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最新理论成果, 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的、发展着的理论体系。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两观三论”的科学内涵, 着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努力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思想上有新收获、工作上有新成效。

摘要:治国理政的主要任务与基本要求是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必先治吏。群众观、稳定观、四有论、三观论和落实论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创新, 也是一种新的科学执政观。

政论文学习材料 篇7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典型材料

2011年我所根据上级部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统一部署,继续以提高素质、强化服务为宗旨,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运管行业形象为目的,以创建文明和谐行业为目标,狠抓工作作风和工作质量,有利推动了政风行风建设的深入发展,全面提升了道路运输公共行业能力和文明诚信服务水平。

一、坚持把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突破点 运政执法作为行政执法的一种,既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也是运管行业政风行风转变的重点和难点。我所坚持把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健全规范执法制度、热情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树立了运管“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新形象,促进政风行风的根本好转。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狠抓素质提高,坚持每年对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法制素质和执法水平。并加强执法监督,要求所有执法人员在上岗前都签订“公路三乱”承诺书和党风廉政承诺书,一旦发现执法人员有公路“三乱”现象和违反“五不准”行为,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是规范执法行为。

(一)规范了执法人员的着装、言行,执法时的手势及基本动作;

(二)规范了执法文书的填写,建立健全了执法文书档案,坚持一车一档,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规范执法;

(三)实行运政处罚罚缴相分离制度,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程序化的执法流程。

(四)推行处罚结果公示制。为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提高公开办案质量,我所对每件案宗的立案依据、处罚标准以及处理结果予以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强了执法透明度,既让被罚当事人心服口服,又教育警示了广大道路运输经营业户,同时也促进了办案质量的提高。

三是健全规章制度。根据执法工作实际,制定了《处理违章车辆制度》、《处理违章车辆程序》、《执法人员十不准》等各项制度,同时还建立并落实了岗前培训制、岗中考核制和岗后调查制,用制度规范人,从而杜绝了执法人员“吃、拿、卡、要”的行为的发生。

二、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立足点

政风行风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根本上看是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的问题。为此,我所坚持把队伍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着眼于打造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精、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执法规范、精干高效的运输管理队伍,首先加强了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了他们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其次,加强了业务培训,坚持组织培训,使全员得到有效培训,不断提高职

工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我所共派出**余人次参加了交通部及省市运管部部门的各种业务培训**起。第三,开展了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精选了区委工作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袁纯清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学习内容对职工进行学习培训,并组织全所职工集中收看李林森先进事迹报告会。

三、坚持把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着力点 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是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促进政风行风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积极构建管理者与运输经营户的和谐关系,促进运管和谐发展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目标。

一是分别召开了客运、货运、维修、源头企业座谈会,加强交流与沟通,时刻关注经营户在想什么,倾听他们有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作为管理和服务部门的运管所能为经营户做些什么,提供些什么服务,力争让经营户满意。二是 “96566”服务热线提供咨询、受理投诉,及时解决经营户遇到的各种问题,以热情高效的服务搭起了运管和社会的“连心桥”。三是坚持实行所长接待日制度和班组长值班制度,每日有一位班组负责人在政务大厅接受经营业户的咨询和投诉,解决经营户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认真受理各类来电、来信、来访事件,对其进行详细

登记、及时转办、按期回复,为广大经营业户排忧解难,共办结**件,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四是坚持广泛开展行风评议活动,聘请10余名新闻媒体、纪检、纠风等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作为行风监督员,对广大运输经营户提出的运管服务、执法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监督。共发放问卷调查表、征求意见函**份,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整改,彻底消除行业不正之风。

四、坚持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出发点 充分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道路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我所结合整治“公路三乱”要求,规范执法行为活动,切实杜绝工作人员办事推诿、拖延、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特邀请***专门为我所职工讲解党风廉政教育相关知识,并积极组织全所职工学习***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了全所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筑牢干部职工的道德防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发生。

政 治 学习制 度 篇8

1.政治学习主要是组织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借以提高职工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各科室各部门必须认真组织、合理安排、做到组织、学习、时间三落实,并确保学习效果。

2.每月政治学习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各科室可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安排具体学习时间,做好政治学习记录。

3.政治学习内容原则上由医院党支部安排,各科也可自己找资料选学有关内容。

4.科室主任或负责人组织本科室政治学习,主任不在由副主任负责组织。

5.每位职工都要自觉遵守政治学习制度,按照科室规定的时间准时参加政治学习。凡无故不到者,按旷工处理。各科室要建立严格的政治学习考勤制度,考勤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6.院党支部、院办公室要经常检查政治学习及记录情况,对政治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学习清政廉洁心得体会 篇9

心得体会

-----------管局工信委

以《廉政准则》为镜,可以明确什么不可为。《廉政准则》中“八禁止52不准”,其实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生活的底线,也是待人处事的底线,更是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底线。从发现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来看,他们也就是从一点一滴突破禁令开始走向深渊的。因此,这就更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以《廉政准则》为镜,防微杜渐,注重从点滴小事做起,以肩负的责任鞭策自己,坚守“底线”,廉洁奉公,切实作学习的表率、落实的表率、接受监督的表率。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华夏精神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廉洁指不贪污腐化、不奢侈浪费、不以权谋取私利、不贪赃枉法。同时也指有道德修养、行为纯洁。不随便索取不应有的报酬和不正当的财产,并以身作则,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在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清正廉洁的美德更应该得以继承和发扬,并在新时代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那就是率先垂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

通过对廉政理念的循环巩固,进一步加深了勤政廉政意识,在每次的“为民、务实、清廉”的廉政教育中,我都深受感染,并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想。真正的清正廉洁是思想上、灵魂上的干净纯洁;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是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保持一颗平常心。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一是要正确认识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性;二是要克服消极、错误的心理,在机关中营造清正廉洁的良好氛围;三是构筑反腐倡廉防线,保持廉洁奉公的政治本色

一、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性。

清正廉洁,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保证我党经受住执政考验的需要。个人地位和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后,如果没有摆正思想,便极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和以权谋私行为。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用好权、带领人民群众建设好祖国的重要前提。“公生明,廉生威”。党员干部有了“公”和“廉”,就少了偏见,多了刚正,面对复杂、棘手问题,就可排除私心物欲的干扰,作出正确的决策。党员干部能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关键要看行动。清正廉洁也是净化单位风气的基本途径。党员干部不“公”不“廉”,不仅个人会犯错误,还会败坏一个单位的风气,影响工作目标的达成。党员干部作风硬,自身严,形象好,一个单位就会有很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各项工作就能出好成绩。反之,如果党员干部自身要求不严,搞不正之风,带头违反纪律,政府机关的形象和工作都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公正立身,以公处事,以廉律已,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教育和影响群众。

二是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

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个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我们要大力弘扬我们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

三是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就是从艰难困苦中得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近来有一部分人,淡忘了艰苦奋斗作风,贪图享受,热衷于追求个人安乐,抛弃党纪法规,贪污腐化,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恪守党的宗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的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四是遵纪守法,按规章办事,防微杜渐,从我做起,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我们肩负着垦区强工的重要工作岗位,工作主要面对群众,工作作风如何,服务态度如何,办事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垦区的形象。所以我们要不断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工作质量即效率。

通过廉政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要把廉政的要求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 篇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

看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后,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定理想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论述,他善于引经据典、思想精辟深刻、鞭辟入里,并且结合他自己的经历谈了对重大问题的看法和体会,语言生动,也非常接地气,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感染力。我结合自身工作,认真思考,得到以下心得体会:

一、在新时代下党员干部必须自我加压,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使命引领未来,使命呼唤担当。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这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因而,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要有“舍我其谁”的浩然正气,恪守职责、义无反顾。要心知敬畏、心存戒惧、严守底线,做到自身清政廉明,站得直、行得正、坐得稳,讲纪律守规矩,执纪就有大义凛然的底气,履职就能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要切实增强履职本领,包括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纪本领、群众工作本领和狠抓落实的本领,适应新时代履职的要求,做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二、在新时代下必须从严治党,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国家实行监察体制改革,使我们的工作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力量更聚焦。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纪检监察工作责任更大、任务更重。必须强化监督、严格执纪、严肃问责。作为纪委领导班子成员,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方针贯穿于工作实际,切实提高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干事热情,进

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工作和生活中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三、在新时代下党员干部必须“知行合一”,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下,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好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优秀思想。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有所为。纪检监察干部从事的是“得罪人”的事,但同时也是教育人、挽救人的工作,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既要敢于当“黑包公”,勇于与一切消极腐败行为作斗争,又要善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党规党纪宣传到位,入脑入心,不折不扣落实好执纪“四种形态”,在实际工作中勇于直面矛盾,敢于担当作为,始终保持一股奋勇当先的冲劲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共同为决胜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

近日,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品读此书,体会有三:

一、坚持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坚持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三、坚持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进一步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2年*月*日至 2014 年*月*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 79篇,分为***个专题。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

一、用“中国梦”凝聚民族共识,激发正能量

中共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有***个民族,人口众多,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加之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想法都差异甚大。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凝聚共识,一心一意求发展,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提出后,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他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明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走向

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履职伊始,就郑重宣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书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彰显自信,也传达和传导了自信,大大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鲜明的旗帜、坚定的步伐,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世情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深沉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

三、提出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发展新蓝图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和举措,书中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领域具体改革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党的十八届*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制定了总体方案,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个领域、330 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可以说,新一届党中央描绘的改革发展新蓝图,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前进动力和成功的自信。

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岗位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抓作风建设、反对腐败,顺民意、赢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同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腐,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这些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在反腐败的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形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使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

六、重担当,尚实干,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担当就是责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种担当精神,责任感,使命感,顺人心,得民望。这种精神也开始浸透到全社会,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和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喊空口号,招招指要害,件件有着落。全党全社会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抓

落实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

上一篇:爱情感悟微语录下一篇:绿色上网健康成长主题队会活动方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