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达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老达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共12篇)

1.老达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篇1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规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提高艺术教育工作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特制订以下规章制度:

一、加强组织管理

1.重视艺术教育工作,构建艺教管理网络。做到有校级领导分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有校中层干部具体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将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学年、学期工作计划之中。

2.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艺术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艺术教育工作,解决实施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按规定要求配备专用教室,配备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以及音乐、美术教学器材,订制并用好艺教音像材料。

二、落实课程计划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艺术类必修课程,学校音乐美术开课率达到 100 %。

2.组织全体艺术教师进行课改培训,将课改精神落实到课堂中。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注重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艺术学科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学能坚持基本常规,对学生的成绩考核科学、规范,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三、艺教老师职责

1.音乐、美术专职教师,负责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每人负责指导一个兴趣小组,力争出成绩。

2.艺术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40 岁以下的艺术教师必须获得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等级证书。

3.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浓厚,开辟艺术画廊、艺术专栏、篆刻长廊,陈列学生的艺术作品。校园整体布局规划群策群力,布置更换工作落实到人。

四、教研活动到位

1.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种小学音乐、美术学科培训活动、研讨活动,能开设区级及区级以上的研讨课,示范课。

2.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申报美术、音乐课题,加强课题的规范管理,建立课题档案,定期开展课题活动,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

3.能定期开展学校教研活动,一次活动突出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活动做到有布置、有活动记录、有评价。

五、艺术活动丰富

1.学校积极开展艺术课外活动,成立艺术团队或兴趣小组,艺术课外活动落实,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措施、有师资、有制度。2.学校艺术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参与各类艺术活动面达到 80 %以上。学校每学年必须组织一次全校性的艺术活动(艺术月、合唱节等),丰富校园生活。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艺术竞赛活动,学校有鼓励师生参加艺术竞赛活动的措施,每学年组织艺术团队参加区级以上艺术竞赛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六、奖励制度保障

1.参加艺术竞赛活动获得集体奖,个人获奖,奖励方法参照学校奖励制度改革方案。

2.学校把课外艺术活动和相应的宣传工作适度计入工作量。

1.老达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篇2

一、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党支部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

学生党支部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突出表现在重发展前的教育、培养、考察, 轻发展后的继续教育, 致使一些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表现迥异, 一旦入了党, 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有的甚至不愿意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

(二) 部分学生党员党的理论知识匮乏

当前不少学生党员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极其匮乏, 对党的历史知之甚少, 连党的多次历史转折、党的基本纲领和现阶段主要政策都了解得不多, 政策理论水平十分低下。

(三) 部分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减弱了

“入党前拼命干, 入党后松一半”, 这是反映在大学生党员中较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一些大学生党员入党前, 在党组织的考察过程中确实表现得不错。入党后, 工作热情降低, 责任感减弱, 不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模范带头作用不强。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当前新的形势对大学生党员思想观念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 价值规律的基本原则不仅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而且影响到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在大学生党员中, 有些党员把金钱放在首位, 把物质利益看得过重, 不少大学生的入党动机由原来的荣誉型或从众型发展到了功利型, 把入党视为一种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

(二)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最后形成

大学生党员正处于黄金年龄, 也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由于年龄小, 处世不深, 加入党组织的时间不长, 受教育和锻炼的时间短, 缺乏党性锻炼, 思想容易产生困惑, 认识容易出偏差, 对错误思想的分辨力不强。

(三) 对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考虑不多, 关心不够

作为一名党员, 既要履行必要的义务, 同时也享有应有的权利。有时要求学生党员履行义务的多, 给予党员权利的少, 一般学生党员很少有参与党内事务的机会, 党内大事党组织也大多不会向他们通报, 造成一部分学生党员缺乏光荣感和自豪感。

三、“2+1”教育模式特点的分析

2010年底, 本着“立足岗位、工学结合、突出实践、培养能力”的原则,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整合课程资源, 调整课程设置,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目标, 并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推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实行“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的相关精神, 打造特色高职, 结合我院实际, 于2010-2011第二学期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实施“2+1”教学模式改革。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与实习要求, 采用“2年理论教学+1年顶岗实习”模式与“2年理论教学+校内实训+顶岗实习”模式, 如何更好的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成为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也为学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新形势下, 如何做好高职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一)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第一,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对短, 在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成为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后的在校时间极为有限, 因此要抓好确定入党积极份子、发展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的时机, 认真做好选拔、考察、培养、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第二, 坚持对学生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考勤, 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认真执行纪律的自觉性。

(二) 重视对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各级党组织和学生党支部要注重对“2+1”模式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党员在实习前, 由所在系党总支或学生支部填写联系方式, 将学生党员实习的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详细信息进行登记, 定期传达党组织的活动安排, 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实习结束后, 学生党员要向系党总支上交实习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的总结材料。

(三) 健全制度, 使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必须按照《党章》规定, 针对髙职学生的特点, 建立一套符合学生党员教育的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此必须制定相关的培养教育制度, 使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制度化。

高职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要使高职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有特色、有成效, 必须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认真地分析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生党员的实际, 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 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摘要:高职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抓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把握好发展数量, 并且要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后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本文就目前高职学生党员在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发掘问题的症结所在, 而在实行“2+1”教学模式下, 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实际, 对学生的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高职院校,“2+1”模式,教育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玉巧:《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5) 。

[2]薛国民:《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中国建设教育》, 2006 (2) 。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艺术管理体会 篇3

【关键词】小學班主任 ; 管理工作 ; 艺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28-01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被喻为“班级灵魂”,其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最直接的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级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要想打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对班主任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那么在具体的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如何做呢?现结合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一、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合适的班级管理方式

班级是由具有差异性的学生组成的,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不同,因此成绩也不相同,但作为班主任应尊重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生为本,制定出适合班级的管理方式,切实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掌握学生的个性,用心管理学生。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特别期望得到教师的赞许、青睐和鼓励,因此教师要主动走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用心来管理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班级管理措施,使班级管理的措施不但能够对大多数学生提出要求,还符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特点。让学生在教师的“爱”中不断进步,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健康成长。

2.耐心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小学班主任应特别具备足够的耐心,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各种弱点不应一味的批评指责,更不要仅凭处罚措施管理班级,而是要耐心地进行指导,对他们进行感化和教育,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从而自觉地加以改正。

二、营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

1.班主任应俯下身子,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班主任作为教育者,手中握有控制学生、评价学生、奖惩学生的权力,因此处于优越的地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习惯于服从教师的要求,很难在班级中体会到真正的民主平等,个性思想常会受到压抑。这时班主任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俯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级。

2.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平等民主的思想。小学班主任要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平等、民主原则。比如每天让学生轮流负责纪律和卫生,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违反纪律对其他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更好地遵守班级纪律,维护班级团结,共同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3.多倾听学生。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班主任在工作中并不是单纯地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还应该学会积极地倾听。班主任要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多对学生说“对的”“是这样”“你说得对”等,或点头微笑表示理解,鼓励学生继续说下去,让学生打消害怕的心理,鼓励学生勇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三、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干部是班主任得力的助手,班干部是否团结、是否能发挥出核心骨干作用极为重要。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培养一个强有力的班干团队,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也是意义重大的。那么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如何做呢?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1.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榜样作用。班干部在班级中要主动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其他学生能够信任并服从。班干部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在班级中树起榜样,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感召力,从而带动全班学生一起进步,配合好班主任的工作。

2.对班干部给予一定的管理权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适时放手,将班内的一些事务交给班干部进行管理,不断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例如打扫卫生、课间游戏、教室工具摆放等有关工作,基本上可交由班干部主管,班主任只在旁指导即可,以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有计划性。当每项工作完成后,班主任都要及时找班干部来总结,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从而促使班干部更具责任心,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成为班级中的骨干力量。

四、多联系学生家长,形成家校合力

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作为班主任应诚心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到家长对学生教育的要求。同时,班主任可请教优秀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要根据与家长沟通的实际情况调整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实践证明:只有沟通工作做好了,家校才能形成合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定期开展家长会,利于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提升。开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沟通常用的一种方式,家长会可以促使广大家长关心学校、关心孩子,并积极主动地协助学校教育孩子,促使他们进一步关心和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从而有效地完成班级与家庭的联系工作。通过家长和班主任的良好互动和沟通,相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一定能够越做越好。

总之,小学班主任工作是艰巨而辛苦的,做好班主任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班主任应用心去管理,做好班级的引导者和指路人,坚持以学生为本,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吸引学生,用爱心去感动学生,用言行去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脚步,为班集体的积极向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廖鹏程,唐绍文,严春艳.浅谈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技巧[J].广西教育,2011(15):127-128.

[2]龚亚军.用“心”去做,关爱学生——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J].新课程学习(上),2013(05):362-363.

[3]朱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J].学园(教育科研),2013(06):54-55.

[4]陈明辉.班主任的“心”——浅谈班主任管理工作[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3):173.

1.老达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篇4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也是提升人民生活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年度的健康教育工作,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切实加强健康教育的教育和管理力度,认真规范健康教育,探索健康教育的规律,为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掌握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进程,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逐步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现本着科学、全面、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加强对健康教育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网络。

1、完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负责,切实配备好专职健教教师,安排和实施好健康教育工作。

2、制定各项健康教育制度。

3、加强学校的领导,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使全校教师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

二、继续重视和加强健康教育课的开设,进一步强化学生健康行为的训练。

1、开满/上好的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

2、健康教育教学:采用多种方式的`健康教育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习后养成好习惯。学生的个人卫生加强,知道用手帕擦眼睛,用流水洗手。手指甲长了知道马上剪掉。整体环境明显改善。

3、做好健康教育宣传:采用授课、讲座、心理咨询、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个人卫生检查、安排、眼保健操等各种形式开展有有关防近,沙眼的矫治及预防,预防慢性病,加强碘盐的摄入,氟保护的意义等知识的宣传。

4、做好康教育考核等。包括健康教育教学知识考核和日常健康教育行为考核两部分。

5、做好课时计划:根据健康教育安排编制健康教育课时计划,规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预测教学效果。中低年级开设健康教育课,结合学生得年龄特点,传授卫生、安全、营养、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常见病的预防,意外事故的处理等方式方法,促使学生从小建立大健康的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面向高年级学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病毒性肝炎、流感的防治、健康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

6、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学期参与心理课程的编写。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到隔周一次,课课有内容,课课以活动为主,深受学生的欢迎。

7、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针对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集体咨询,配合班主任对一些问题学生进行个别咨询和辅导。

1.老达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篇5

本学期,我校教育工作坚持以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县局、镇中心小学工作要求。围绕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平安校园为主题,切实加强学校的规划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好村民满意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表现如下几点做法:

一、抓住管理核心,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

我们充分认识到:学校要取得较好的办学效益,关键是学校班子成员必须具备好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因而这个学期,我们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

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班子成员思想建设的核心,制定了具体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岗位责任制度,组织学习时事政治、教育法规,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等。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班子成员端正认识,摆正位置,更新观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本学期我校班子成员切实做到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落实各自的工作职责,身先士卒地深入教学第一线,亲任主科教学工作,一丝不苟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深入课堂听课,亲自参加和领导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与全体教师探索和研究新一轮课程标准的教学改革。由于班子成员真抓实干,率先垂范,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威信,从而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抓住学校教育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长期坚持把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团结向上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1、抓师德建设,树立敬业精神。本学期来我校坚持按制度开展政治学习活动,组织教师学政治、学法律法规、学英模人物事迹等,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思德建设的主旋律,在教师中开展“讲奉献、创佳绩”、“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主题活动,通过活动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道德观念,促使教师树立安教乐教勤教立足边远的敬业精神。

2、强化制度管理,保证教师职责到位。我校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各项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坚决执行“教师坐班制度”、“教师考勤制度”、“教师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制度”、“教师岗位责任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一是加强领导巡查,做好详细的日常工作记录,对个别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和指正;二是期末对教师工作进行综合量化考评,切实与评职称及经济奖罚挂起钩来,做到执行有条可依,赏罚有据可考,用制度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保证教师职责到位,促进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

三、加强德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

本学期我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加大教书育人的力度,在教书育人上下功夫。

1、突出抓好常规教育。我校把《小学生守则》、对各班早读、考评和学生行为规范的考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校规和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等作为训练学生举止规范,言表文明的常规教育来抓,并以“五爱”为核心,每学月开展一个专题教育活动,严格要求各班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上好专题课、班会课、思品课,出版各种学习专栏,进一步提高德育效果。同时切实做好班风量化考评和学生行为规范的考评,每天由主管德育领导,对各班早读、课间活动、违纪情况、卫生清洁情况、学生做好人好事情况等进行跟踪检查和登记,对存在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逐周把有关情况在升旗礼后进行小结公布,并每月一次对各班班风、卫生、劳动、完成任务等进行一次考评,期末综合考评,作为评选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三好学生的条件,激发师生遵纪守法、积极向上,促进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

2、突出“培优辅差”的教育,本学期我校把“面向全体、培养尖子、关爱后进”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来抓。要求各班主任、科任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切实制定培优辅差的教育教学计划及工作措施,强调对后进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实施全方位的跟踪,并记录在案,每月向学校汇报一次。学校定期召开优生、差生会议,检查提高、转化情况,并以此作为期末考核班主任、科任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主要依据。本学期通过切实的培优辅差工作,推动了学校全面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3、突出抓好安全教育,创建平安学校。

本学期我校把安全教育工作贯穿于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环节中,切实把安全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在抓。一是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制和领导小组,分工管理,落实责任制和负责制,做到安全工作级级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二是时刻进行安全检查。加强安全实施建设,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通过每周升旗礼后、班队活动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定期出版安全知识学习专栏,张贴安全知识图片,开展校性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四是制订各种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师生的安全自救自护的训练。通过以上各项工作,切实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患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有效地杜绝了校园内外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学期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创建了平安学校。

四、积淀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学期,我校注重抓好校园文化管理,努力创建育人环境,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投入一定的资金整理校园文化环境、教育专栏设置及体育场地,弘扬亚运精神,广泛开展体育活动,认真组织田径队员的训练,组织学生书画、美术比赛,开展多形式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艺术修养。本学期参加镇举办的书法、美术现场比赛中,有二位学生获得三等奖,学校田径队参加镇田径运动会获得乙组团体总分第四名。

五、抓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政风行风。

要结合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和“纪教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推进廉政校园建设,依法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工作。学校领导要依规而行,干净干事,把握好用人、用财、用物三个养分环节,增强抵制不良现象的免疫力。加强基建、维修、教学设备设施购置等的审批和监管,严禁乱收费、乱订教育辅导资料乱补课,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审计,严格管好用好教育公用经费和专项资金。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和教学教研活动中,发挥其最大的育人功能。

六、突出中心,务实教学质量基础。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深入开展新一轮的探索和改革,狠抓教学科研,启动科研促教工程,向科研要质量。

1、抓常规,促科研。没有教学的常规工作就没有质量,是我们的共识。我校从勤指导、勤督查两方面做好工作。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新课标”,学习贯彻《饶平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知道教学过程的各项常规工作怎样做,质和量两个方面应达到什么要求,工作起来心中有数。二是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每次检查都进行详细的情况记录,每次检查都将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们,并相应地提出整改意见,把较好的常规资料进行展示,让教师们懂得具体工作如何做,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尽量缩小教师业务工作的优劣差距。由于我们真抓实干,从整体情况看,教师们各项教学常规工作都做得较好,有质量,基本达到要求。

2、抓科研,提高质量。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向科研要质量是我们的理想。我们在抓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探究 篇6

1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概述

教育管理是国家对教育系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是管理者代表国家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的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教育管理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自身的管理工作,狭义的教育管理仅指教育行政管理,即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工作的管理,本文从狭义的角度探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问题。

价值既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哲学之外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以及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考察价值这一概念,可以发现,价值是一个表征“偏好”的范畴,是用以表示事物所具有的意义,可以满足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价值是“值得希求的或美好的事物的概念,或者值得希求的或者美好的事物本身”,因此,对于价值的研究和确立是前提和基础。无论是一个社会的发展,还是一项具体的改革,都需要价值取向的引导,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样需要探究其价值取向。那么,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到底要秉承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才能够完成自身的使命,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呢?实践证明,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结合是小学教育管理应遵循的价值取向。

2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在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勒等人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科层组织理论,他们都强调有效的组织机构、周密的工作计划、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等科学主义精神,为管理工作奠定了科学主义的基础,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这是由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身所决定的。

首先,科学的管理方式重视科学量化的实证资料,通过量化工作能够更直观的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寻找合理的突破口。我们知道,科学的量化标准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教育调查,科学的教育统计,科学的教育测量工作,给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是管理者制定政策,实施具体的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依据。实证主义的方法是各个学科都十分看重的,是研究确实的知识,利用调查、统计、计算等具体方式,这些方式运用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是科学主义的体现,是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

其次,在获得量化的实证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科学地制定政策,科学地安排工作人员,科学地设定组织和机构,这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所提倡的。小学教育管理中的政策制定、工作分工和组织协调工作要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例如,小学教育工作中自然班人数的限定,就近入学原则等可以说都遵循一定的科学性。

最后,对科学主义的价值追求要正确看待。科学主义要避免管理中的机械化。我们要正确地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能机械化地运用那些科学方式,否则就会从科学走向“不科学”了。可以说,科学主义的管理方式和人本主义的管理方式有效地结合才是现代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正确方向。

3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

如上文所述,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是现阶段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以人本主义为价值取向。

首先,人本主义并非现代才有,在西方和我国传统中都有悠久的人本主义的历史。在西方,人本主义萌芽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对人的教化,明朗于西方的文艺复兴,从14世纪开始,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始并一直贯穿了整个西方的历史。(1)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可以说是人本精神的最充分体现。“仁”的核心就是讲人,讲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也就是人要爱人,要有仁德,同样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进人20世纪,“以人为本”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认可,在管理范围内更是成为其内核,同时也必将成为小学教育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其次,人本主义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学校是以人为核心的组织,对这样的组织进行管理必须要洞悉人的本质,倡导以人为本,克服僵化的管理模式。人本主义在教育实践中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教育管理工作者在考量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的时候,不能用教条的标准,要结合不同教师的特点,认真看待教师的工作。孔子有“因材施教”,管理工作者也可以进行“因材施管”,在不违背基本的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对一些可以用特殊教育方式进行有效教育的教师和学校组织以人性化的目光去管理,不能以教条的标准看待短期效果,同时也要支持教师和学校组织进行的人本主义教育方式。目前,小学教育中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在全国许多地方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内蒙古的罕台新教育小学的实验,(2)笔者认为这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是需要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在人本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大力支持才能够取得成功的。

最后,人本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科学主义的价值追求一样,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单纯的追求人本主义,那会使得教育管理工作走向“无标准”的困境,这样的问题是需要科学主义的管理方式作为补充的。

有学者把管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3)即经验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虽然这样的划分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笔者认为,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彼此孤立的,也就是说,即使是现阶段强调人本主义的管理,也不能忽略经验方法的运用,更不能抛开科学主义的基础,人本主义应该以科学主义为基础,并且把经验方法纳入到科学主义之中,这样才能够使人本主义更加符合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综上所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要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本主义为主导,追求科学主义价值和人本主义价值的完美结合。

摘要: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关系到小学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对其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应该遵循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本主义为主导,二者互相促进,为我国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注释

1安利民.中学教育管理中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论文,2007:1.

2新教育研究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它打破了以往机械式的教学方法,而是按照学生年龄段的生命节奏进行教学。目前全国有800所学校都在实践新教育课题,而以内蒙古罕台新教育小学的实验最具有代表性。

1.老达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篇7

关键词:学生;目标;方向;优点;批评的艺术;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善于掌握每一位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从班级整体和大局出发,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主动亲近学生,充分了解学生

只有用心关爱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喜欢教师,因此,我们提倡采用“爱的教育”来实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充分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关怀,这是保证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所谓“了解”学生,就是了解和关注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要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与了解,这样才有助于树立班主任的良好威望,使教学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确定奋斗目标,明确前进方向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真正的集体并不只是聚集起来的一群人,而是一群具有共同奋斗目标的人。”这就说明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形成强大集体的重要标志之一。全班学生只有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理想变为现实,才能产生积极的前进动力。因此,教师在制订教育管理目标时,应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相互结合起来,在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激励作用。作为班主任教师,应结合本班级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目标的实现过程变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捕捉学生优点,鼓励积极进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再优秀的学生也有缺点,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闪光点,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平时的管理中要及时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针对捕捉到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带动学生全面发展,这是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四、掌握批评的艺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批评”从来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要掌握批评的艺术,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学生拨乱反正,迷途知返,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于2009年8月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也明文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也是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掌握科学的方法是关键,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错误性质选择不同的批评方式,让学生从内心产生认同感。例如,对于那些集体意识差,不服从管理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采用“角色换位”的方式,让学生充当管理者体验一下管理的艰辛和不易;让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当一段时间的课代表,体验课代表的辛劳;让不爱护公共卫生的学生充当几天卫生委员,感受班干部每日面临的压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每一位班主任教师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的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正所谓:“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每一位班主任都应努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探索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

1.老达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沟通

G625.1

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的起初阶段,在小学期间,学生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对之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班主任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因此,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必须要掌握好沟通这门艺术,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对班级进行管理,以及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本文就围绕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展开分析,全面了解沟通艺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为沟通艺术的运用对策提出具体建议。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沟通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小学班主任需要对班级内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而班主任也只有在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状况的情况下,才能够针对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只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每個学生身上的潜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沟通就是使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最快也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沟通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2.有利于解决班级内部的矛盾

前文中也提到过,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是很成熟,学生之间的性格以及生活环境差异也较大,因此,班级内部就会有很多的矛盾存在,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不小的阻碍。班主任只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时也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才能找到解决班级内部矛盾的最好的办法,从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班级环境。

3.有利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将班级里所有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也只有班级的凝聚力提高了,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班级归属感,把班级的荣誉当成自己的责任,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精力会更加旺盛,为班级争光的想法也会更好地付诸行动。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就是发挥班主任教师的连接作用,通过班主任把班级里的所有学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沟通艺术的运用对策

1.端正师生观念

端正师生观念,就是需要班主任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采用“民主”的原则,坚决禁止班主任一手遮天的现象出现。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的管理的过程中,要知道自己是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因此,班主任的一切教学和管理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需要和利益摆在首位,班主任要对学生有最起码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产生心理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听从班主任的管理。

2.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班主任只有在对学生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更好地制定出班级管理的方案。因此,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真正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又在担忧些什么,了解学生在课余时间内的想法、爱好等等,尽可能地做到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对班级整体进行管理。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这一方面,教师还可以与其他的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3.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现在的小学生与几十年前相比,个性更加突出,由于成长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心理发育的速度也更快,小学生普遍心理成熟地较早,这也就意味着小学阶段学生更加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班主任的教导和管理很难产生认同。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是否善于沟通就显得越发重要。而想要真正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首先就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沟通的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卸下心理防线,真正对班主任的教导产生认同心理并且铭记于心。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有可能愿意跟班主任进行沟通,并且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班主任才有机会了解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由此看来,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4.善于用鼓励性话语进行沟通

就像前文中提到过的那样,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心理状态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现在的学生心理发育速度较快,因此,学生对外界对自己的看法非常敏感,外界的评价对学生现阶段甚至之后的学习生活各方面都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针对小学生这种心理特点,班主任要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话语与学生进行沟通,尤其是对犯过错误或者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是要加以鼓励,帮助其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更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并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挥出来,以此来找回自己在学习生活上的信心。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在班级内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沟通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巧妙地运用沟通艺术,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样才能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有利于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对班级进行管理以及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增强班级整体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吴进侠. 师生的沟通艺术与技巧[J]. 学周刊. 2011(21)

1.老达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篇9

一、偶发事件的特点

1.成因的多样性

偶发事件的成因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偶发事件的成因往往包含三种: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 如学生在课堂上出乎意料的提问、不服教师的管教及不遵守课堂纪律;二是教师自身的疏忽, 如教师讲题错误、教师的愤怒迁移;三是外在因素的干扰, 如学生的家庭变故、突发的自然灾害等。

2.发生的突然性

偶发事件的出现是突然的, 是意料之外的。偶发事件的发生会导致教学氛围的变化,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了这种情况。例如在一位教师讲到《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 有一位学生竟然哭了起来, 这使得课堂气氛由晴转阴, 学生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这位学生身上, 教师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 在询问之后了解到原来这位学生是想起了自己心爱的小猫。这位教师灵活地以此为出发点, 让这位学生谈谈自己的小猫, 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篇课文中的小猫是什么样的?”从而将问题转回到课堂。由此可见, 偶发事件的出现不是预想之内的, 是教学互动时的意外。试想, 如果这位教师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没有掌握好应变的方法, 教学将难以继续开展。

3.后果的破坏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 班主任的教育活动都是在计划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进行的。而偶发事件则会打乱原有节奏, 使工作无法顺利展开, 如果处理不当, 后果将不堪设想。例如笔者了解到的一则教学事故: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 下课后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责骂了几句, 导致该学生跳楼自杀。当然, 这是较为极端的情况, 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并不成熟, 在理智与情感的处理上难以平衡, 大多数学生都有冲动的特点。因此, 如果处理不当, 常常会导致学生心理障碍、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厌学等情况, 这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因而, 班主任在面对偶发事件时, 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 而要谨慎应对。

4.时间的紧迫性

对班主任而言, 要想处理好一件事情, 只要给予充足的时间, 大都不成问题。但是偶发事件的发生是突然的, 很多情况也是紧急的, 这就需要班主任“快刀斩乱麻”, 把握事件的准确时机。有些偶发事件若留待事后解决, 恐怕为时已晚。例如, 突然发生自然灾害、遭遇恐怖袭击、学生突然昏倒、学生的情绪失控等等, 这些都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无法回避的问题。

除此之外, 还有较为常见的偶发事件, 例如, 如果学生提出古怪的问题, 教师应怎么应对?是继续上课, 还是停下来告诉他无法解答?如果处理不当, 不仅教学活动难以继续, 教师的威信也会因此下降。在此, 笔者将浅谈几种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法供教师参考。

二、处理偶发事件的方 法

1.以退为进

在前文中, 笔者提出一个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偶发事件, 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 即在上课时, 学生提出一些较难较偏较怪的问题, 教师一时难以回答。遇到这种情况, 教师大可不必急于回答, 而是可以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 将问题抛回学生, 让他们思考。这样, 教师不是“坐而论道”, 而是让学生参与进来, 既为教师争取了解决问题的时间, 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在此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答案, 采用以退为进的方式处理偶发事件。偶发事件的多样性和突然性也表现在以下事件中, 我们再看另一个教学案例。

在笔者的调查中, 发现低年级的教师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刚入学的小学生的知识构成千差万别, 因此, 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不同的。例如, 在教学一年级数学课“1到10的认识及加减法”时, 有学生常常会争前恐后地发言:“老师, 这个我知道!”接着, 很多学生都会跟着附和, 但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会, 教师的教学进度难以展开。此时, 这位教师转变了教学策略, 先是了解学生对此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让已经掌握的学生通过习题来巩固, 而没有学过的学生则继续学习。如此一来, 教学效果会比单纯的“灌输”好得多。

2.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指的是教师将在教学中发生的偶发事件巧妙地融进教学中。笔者在教学中曾遇到过类似事件。在一次教学中, 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往窗外看, 并没有认真听讲, 仔细观察, 才发现是窗外下起了雪,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面对这样的偶发事件, 笔者没有强令学生认真听讲, 而是顺势让学生把目光转向窗外, 观赏大雪。之后让学生们就下雪展开讨论, 从而把教学转换为写作教学,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再举一个例子, 有些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时, 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不愿意进入教室学习, 如果教师强制学生进入教室, 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此时, 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帮忙的方式, 如让他帮忙把书拿进教室, 学生不仅感觉受到了关注, 而且也自觉地走进教室。在小学教学中, 了解学生的心理、从小学生的心理出发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顺着学生的心理, 巧妙地采用适当的方法, 借题发挥, 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3.降温处理

降温处理就是对偶发事件采取淡化的方法, 把偶发事件暂时“搁置”起来, 或者是稍加处理, 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降温处理的方法经常被班主任用于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不仅仅因为它方便操作, 还因为“降温处理”是在不可控的条件下能够自我调控的最直接的方式。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 经常会碰到学生之间相互争执甚至动拳脚的情况。小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赞美而不是批评, 如果班主任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不加以分析就冒然处理, 后果将不堪设想。笔者认为, 应该先分别向发生争执的学生了解情况, 然后分析事情的原委, 再进行针对性教育。例如, 在课间活动时, 学生a不小心撞到了学生b的课桌, 东西翻落一地, 学生c是班干部, 出面要求a向b道歉, 但是b拒绝, b和c发生争执。遇到这样的情况, 班主任并没有直接责怪b, 而是询问b不道歉的原因, 同时表明自己赞赏知错就改的美德。b的回答是:“a并没有要求我道歉, 为什么我要听c的呢?”事情的实质并不是b的道德品质问题, 而是小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成人有偏差, 接着, 班主任解释了班干部的职能, 并鼓励c继续积极参与班干部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 在遇到偶发事件时, 班主任不要急于解决, 而是要全面了解事情的始末, 再加以引导, 真正做到“治本”。

4.善用幽默

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不仅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也能在一些偶发事件中化解尴尬,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工作, 因此, 班主任应多与学生交流, 适时使用幽默, 在遇到偶发事件时, 也能降低其破坏性。

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 发现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 那么如何缓解这样尴尬的局面呢? 且看下面的例子。在一次数学教学中, 教师出现了计算错误, 在学生指出以后, 教师可以顺势夸奖: “同学们还是很细心的, 老师有时候也是一棵‘千年的松树万年的芭蕉’, 粗枝大叶的!”教师对学生的夸奖和对自己的“嘲讽”, 不仅摆脱了失误的困窘, 也博得学生的一笑, 不仅没有失去威信, 反而增加了个人魅力。同时, 针对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问题,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个笑话或者幽默的故事,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善用幽默、巧用幽默, 常常能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1.老达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篇10

一、农村小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自从2011年以来, 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积极部署和开展体育与艺术“2+1”项目。从连云港市来看, 所有的中小学都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学校内部也组建了活动领导小组, 部分农村小学甚至还开始着手开发特色项目。由此可知, 体育与艺术“2+1”项目正在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农村小学而言,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问题丛生, 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应试教育影响仍在

时至今日, 多数农村小学的体育和艺术类课程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教学时间难以保证。究其原因, 首要的就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升学第一”的传统思维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社会的教育舆论。

2. 家庭教育观念错位

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 家长的观念、行为和意识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和学习。现在农村家长依然将教育视为跳出“农门”、走进城市的不二法门, 认为只要文化课成绩好, 就能进入高收入人群。于是, 他们只关注学生文化课的学习, 轻视体育与艺术课程。

3. 体育与艺术师资短缺

从目前农村小学体育与艺术的师资现状来看, 难以适应教学的需求。不少教师都是由于教学需要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 再加上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的匮乏、教学组织能力的欠缺, 开展和实施“2+1”项目的困难可想而知。

4. 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再加上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使得农村小学获得的体育与艺术资源投入少之又少, 多数农村小学体育与艺术类活动场所简陋、器材不完备, 缺乏硬件保障。

二、农村小学实施“2+1”项目的对策与出路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在当前的教育投入状况下, 在农村小学实施体育与艺术“2+1”项目是典型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推进项目的实施与开展呢?笔者以为应该从如下五个方面做出努力。

1. 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审视和分析教育部制定和实施体育与艺术“2+1”项目的目的在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推进体育与艺术“2+1”项目的突破口就是通过各种体育和艺术活动, 引导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具体操作过程中,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和文化课教师参与学校体育与艺术活动, 让其参与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分析, 感受音、体、美“小三样”给学生的身体和思想带来的变化。只有他们切实感受到了这些变化, 才能转变教育观念, 才能自觉地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技能和艺术技能的学习。

2. 实施分级管理, 优化监督管理机制

体育与艺术“2+1”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 需要完善相关体制, 明确权责, 强化监督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政府部门应该是活动的真实推进者, 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文体部门组成日常督查组, 由各农村小学校长牵头组建校内活动实施领导小组, 实施分级管理, 明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权力与职责。政府应该制定本地区整体的项目进度, 日常督查组负责在“不下通知、不打电话”的情况下随机走入各农村小学体育与艺术课堂进行抽查, 各小学则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确定目标、做好分工、如实记载、严格奖惩。日常督查组的检查结果应该做到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汇总, 政府部门则对本地区的学校工作以学期为单位排名、公示。只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严格把关, 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 才能真实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3. 倡导以生为本, 建立长效机制

小学生天生好奇、好动, 自我约束能力差, 因此, 要确保体育与艺术“2+1”项目真实达效, 应该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 实施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活动机制。对于学生必须参与的体育活动和艺术活动, 以及具有危险性的活动项目, 我们应该制定带有强制性的规定, 要求其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而对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活动, 则可将权力还给学生, 让其自由选择。由于各个学校所处位置不同、硬件设施不同、师资不同、学生兴趣爱好不同, 各个学校在开展项目、组织活动时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 如条件好、离县城近的学校可以组织单项俱乐部, 离县城远的学校则可开设选修课。但是不管如何, 都应该坚持所有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任务、有记录, 建立活动开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确保活动效果。

4. 加强管理与培训, 不断提升师资水平

不管是何种教学项目, 最终都是由一线教师付诸实施的。体育与艺术“2+1”项目也不例外。如前所述, 农村小学体育与艺术类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令人堪忧。在当前的形式下, 唯有坚持管理与培训并重、逐步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才是出路。具体来说, 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明确对相关教师学历、业务水平、职称、教学理论等方面的要求, 新入职教师必须达标, 在岗教师限期达标。 (2) 注重师德建设, 通过观摩学习、心理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相关教师的道德修养, 规范其言谈举止, 让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3) 强化业务培训, 为每位教师量身制订培训计划、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 组织参观学习、单项训练、技能比赛等活动, 展现培训成果, 激发教师自我提高的主动性。 (4) 实行竞聘上岗, 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为促进师资水平的提升和提高教学积极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公开竞聘上岗。

5. 多措并举, 确保经费投入

1.老达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篇11

【关键词】管理 时效性 培训 教师

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因此在办学目标、办学功能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与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等有很大的不同。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对象、培训任务等,又决定了其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等。因此,做好培训班班主任工作,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确保培训效果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本人一直担任我县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下面,我将依据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的特点,谈谈我在班级管理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管理经验,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一、科学规划,分层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首先,在班级划分上,实行区域化划分和管理。考虑到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班级大、人数多的特点,我们在组织学员报名时就做了科学规划,按照各乡镇小学教师人数的多少,合理调配,第一期期组织七八个乡镇的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县直单位和其他乡镇的小学教师安排在第二期参加培训。这样,除了县直单位的学员,其他参加培训的小学教师就以乡镇为单位相对集中,我们又与各乡镇中心学校的业务专干相联系,由他们协助我们,在乡镇中心学校设置授课点,负责每次集中学习时学员的召集、签到、纪律等工作,而县直单位的学员则直接到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学习,由班主任负责具体的召集、签到和纪律等工作。

其次,在授课方式上,采用送课下乡、讲座式授课。除了县直单位的学员在进修学校上课外,其他单位由进修学校派老师送课下乡,深入每个乡镇授课点,以讲座的形式来给老师们集中授课;这样,一方面因为乡镇中心学校和基层老师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从而可以保证每次集中学习的出勤率、纪律和授课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进修学校派老师送课下乡,各乡镇学员可以就近到本乡镇中心学校参加学习,就可以节省绝大多数学员的来回路费,从而减少了培训的开支。

通过科学规划,分层管理,不但方便了学员的学习,受到了学员的好评,而且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深入调查,加强沟通,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首先,在每期学员注册时,通过印发《参训学员个人情况调查表》,搜集每个学员的个体情况,分析班级的年龄结构、学历水平、管量经历、教学能力和学习需求,为构建符合班情的班级管理组织奠定基础。同时,把学员的学习需求及时与有关培训教师沟通,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其次,把学员在调查表中所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归纳整理,上报学校领导,由学校领导协调有关单位和人员,想方设法帮助学员解决学习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使学员能够安心的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这样,就从心理上拉近了学员和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双方的互相信任和了解,提高了班主任的威信和管理效能。

第三,由于采用送课下乡的授课方式,学员和授课老师及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就很少,学员学习中遇到问题就很难及时解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设立了班级邮箱,公布了班主任和授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及时了解和解答学员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学员可以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

三、依托团体,自主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集体,有其不同于普通学校班集体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⑴每个成员都是成年人,有强烈的自我管理意识;⑵每个成员都是教师,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⑶多数成员担任过小学班主任、辅导员或学校管理工作,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很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因此,对于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员实施管理,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充分发挥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

首先,科学定位班主任角色,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

作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班主任,在职业角色上与学员是一致的,都是教师;在主体地位上,都是自我意识强烈的成人;在师生关系上,班主任既是培训者也是学习者——向中小学教师学习教学经验、管理经验等。可见,班主任和学员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上级与下级、知识传授者与知识接受者等关系。其次,培育良好的班风,加强校本教研,营造团体协作的良好氛围。

班风是班集体精神风貌和行为风尚的集中体现,良好的班风表现为班里的学员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共同的目标追求,有自我管理的良好机制。在这样的班级环境内,每个成员都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他们会在团体协作中将自我管理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四、多元评价,集中管理,保证培训效果

由于每期的学员都来自不同乡镇,他们的年龄、学历、能力、习惯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评价方法,仅以考试成绩来作为最终评价结果,那么,不但会导致学员学习积极性降低,而且会使评价有失公平,也不能保证培训的效果。

为了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真正提高培训效果,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

第一,档案袋评价法:每个学员在注册入学时,都会建立单独的学习档案袋,集中存放在教师进修学校,由班主任统一管理。档案袋中将会装入学员每学科的作业,每学期的校本研修成果,并且记录学员每学科的考试成绩,共同作为最后结业办证的依据。

第二,过程评价法:在学员的学习过程中,每次集中培训都有考勤记录,每学科都有任课老师发的作业,每学期都有校本教研的参与过程资料和教研成果。这些过程资料也将作为学员最后结业办证的参考依据。

这些评价方法,改变了过去仅仅依靠考试成绩作为结业办证依据的做法,从多个方面规范了老师们的学习行为,保证了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

1.老达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篇12

【关键词】小学体育艺术2+1实施

一、 “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的意义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艺术是生活的镜子,艺术是情感的传递”都反映出体育、艺术对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性。让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这样当学生离开学校后,就有可能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来参加健身活动,提高身体素质;也有可能利用自己的艺术特长参与一些艺术类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二、 我校实际操作中已经遇到的问题

1. 达标评价要求过高。刚开始实施时,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苏州市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体育&艺术2+1项目”》中对学生有的项目达标的要求太高,可以不夸张地讲,很多评价标准都是针对运动员级别的,这么高的要求,到小学毕业,恐怕没有几人能够达标。所以,达标要求的设置,应该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才是比较合理的。

2. 学生难以了解所选项目的评价标准。学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艺术项目来达标过关,那么首先要知道各个项目达标过关的具体要求,才能够有的放矢,努力去争取。但因为“体育艺术2+1项目”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且各个年级的达标要求又不一样,再加上各个学生所选的项目又各有不同,作为教师,怎样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选项目的达标要求,变成了一件难事。所以,学校应当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简单的达标评价标准。

3. 低年级就开始选择达标项目不合理。中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不久,对很多的体育、艺术项目刚刚接触,这时就要求学生进行体育、艺术达标项目的选择,时间太早,时机不够成熟,这就好比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让学生进行文科、理科的选择一样。通过实践,我觉得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小学一至三年级作为准备阶段,让学生充分接触各种体育、艺术项目,不必做具体项目的选择,待学生进入四年级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体育、艺术水平,结合本人的爱好进行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艺术项目,这样做才是相对比较合理的。

4. 某些项目的设置没有意义。如田径里的一些项目,跑步、铅球、跳高等。跑得快的人算掌握技能了,那么跑得慢的就没有掌握跑步技能了?铅球推得再远,谁工作后会拿个铅球去锻炼身体,再说要锻炼身体跟推得远近又有多少关系呢?所以,项目的设置要为学生今后终身体育锻炼服务,以掌握技能为主,水平不一定很高,能够掌握参与活动的本领就可以了。

三、 现阶段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具体做法

对于“体育、艺术2+1项目”的具体实施,我们现在听别人讲的多,但有具体成功做法的却很少,主要是每一个学校,由于办学条件的差异,师资水平的差异,具体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各校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虎头蛇尾。所以我校在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为了优化实施过程,有利于实际操作,尽可能避免上述弊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了我校的实际来具体操作执行。

1. 详细制定“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每学年开学,体育、艺术教师都要进行专题会议,做到分工明确,让每一位实施者知道具体实施的方法和要求。体育教研组长作为全校具体操作的协调者,掌握全校学生具体达标的信息。

2. 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作为体育、艺术项目的熟悉阶段,不进行“体育、艺术2+1项目”选择,到四年级,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选择好两项体育项目和一项艺术项目,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学生作适当调整。

3. 为了便于达标的实施,结合学校体育、艺术的特色,我校体育重点推出“跳绳、踢毽、排球”三个体育重点项目,其他项目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艺术结合我校口琴进课堂的实际情况,提出以“口琴、绘画”两个项目为重点,其他项目有中国民族乐器、西洋铜管乐器、书法等。当然学生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长,选择其他一些适合自己的项目。

4. 结合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选择好达标项目后,需要的是花时间去练习,作为老师就要尽可能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花在“体育、艺术2+1项目”上。

5. 充分借用社会力量,提升学生的体育、艺术项目水平。街道、社区、少年宫都有一些有针对性的体育、艺术项目培训,相当一部分学生参与其中。我校充分利用这一社会资源,让学生所选的体育、艺术项目与自己参与的社会培训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所选体育、艺术项目的达标过关。

6. 举办阳光体育、艺术节等各种体育、艺术类比赛。通过这些比赛,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体育、艺术方面成就的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比赛活动,让老师了解到学生的体育、艺术长处,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达标考核任务。

上一篇:纪检监察文书规范下一篇:宝山镇人大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