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通用14篇)
从小到大我看过的电影数不胜数,但是在这些电影中《狼牙山五壮士》最令我难以忘记。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五位战士为了吸引敌人,把目标转移在他们身上,将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在山上英勇打击敌人的故事。在这次战斗中五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没有弹药时就用石头还击,把进攻的敌人一次有一次地打下山。五位壮士完成任务后义无反顾地跳下了数十丈的悬崖。
看完这个电影,我知道了我们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八年多的抗日战争中,那些革命先烈们不畏敌人、机智勇敢、万众一心,与侵略者展开殊死的搏斗。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英雄,他们死得也许不是那么轰轰烈烈,但在他们的心中仍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五位壮士中的队长马宝玉在带领大家跳崖之前也一定做了充分的细想准备,他也许在想:我们身后有追兵,面前有悬崖,我们宁愿跳下悬崖,也不愿死在敌人的枪下。
他的这一决定让我惊呆了。他的决定让我想到了许多:当年的抗战是多么的悲惨,气氛是多么的悲壮,形势是多么的危机。
同学们,我们应该向这些先烈学习,永远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人。
妈妈告诉我,我们已经不会再经历那样残酷的年代,但我们必须珍惜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我们现在为别人要做的就是在路上少丢一片垃圾、就是少浪费一张纸、也就是爱护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
让我们和活在我们心中的革命先烈们一起保卫我们的祖国吧!六年级2班 马天遥
评语:小作者的写作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说明小作者有较强的上进心。
瞧!这篇文章就是证明。
学习本文, 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 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弘扬民族精神, 激发爱国热情;二是通过阅读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 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 从中受到教育。
一、预习了解
1. 有条件, 就让学生观看电影
《狼牙山五壮士》, 或浏览有关抗战的网页 (见“血铸中华”网站、“民族魂”网站) , 从中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亲身感受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
2. 预习课文, 初步了解狼牙山五
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恨侵略者, 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从而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二、揭题导入
1. 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电影片
段, 学生直观感受狼牙山五壮士为了群众和连队转移, 把敌人引向绝路——狼牙山顶峰, 英勇跳下悬崖的感人肺腑的英雄壮举。 (板书:五壮士) 谁来说说“壮”字的意思?为什么把五位战士说成“五壮士”呢? (五位战士英勇顽强、勇于牺牲、仇恨敌人、热爱祖国、忠于党和人民。) (板书:狼牙山)
2. 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
可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五位战士为什么要把敌人引向狼牙山顶峰? (2) 五位战士怎样诱敌上山, 痛击敌人? (3) 五位战士怎样歼灭敌人, 把敌人引向狼牙山顶峰? (4) 五位战士为什么要跳下悬崖?学生围绕这些题目去阅读, 去思考, 去感悟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初步感知课文是按“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叙述的。
三、精读感悟
1. 接受掩护转移任务。
朗读第1自然段, 思考:五位战士接受了什么任务?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表现了他们爱祖国、爱人民、仇恨敌人, 坚定不移、不畏牺牲的精神。)
2. 诱敌上山, 痛击敌人。
默读第2自然段, (1) 想想:“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 一边有计划地把敌人引上狼牙山”, 这里为什么用“一边……一边……”的关联词? (说明战斗任务艰巨,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 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 表现五壮士英雄无畏的精神。) (2) 找出描写五名战士狠狠打击敌人的动作、神态的词语 (用“沉着”指挥战斗, 命令“狠狠”地打写班长马宝林的动作、神态;用大“吼”一声, 写副班长葛振林愤怒的动作、神态;用“抡”一圈, 好使出浑身的力气来写宋子义扔手榴弹的动作;用把脸“绷得紧紧的”, “全神贯注”地瞄准, 写胡德林和胡福才的神态。) (3) 从五位战士的动作、神态中, 你们体会到什么? (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 机智沉着, 英勇顽强。) (4) 他们的英雄行为取得了什么战果?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3. 引上绝路, 誓死不移。
朗读第3自然段, 体会下面内容: (1) 五名战士面前有两条道路, 为什么要走通向绝路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 (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 坚定不移地把敌人引上绝路, 也下定了自我的牺牲的决心。) (2)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 紧跟在班长后面。一个“走”字, 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 体现班长态度之坚定, 决心之果断, 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深切的爱, 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 毫不犹豫。这里, 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 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 (“热血沸腾”) 和动作 (“紧跟”) 。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4. 引上顶峰, 英勇歼敌。
指名读、齐读第4自然段。感悟: (1) 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是怎样打击敌人的? (五位壮士“居高临下”, 敌人“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没有子弹了, 班长负伤, 他“猛地举起”。……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敌人被打得纷纷滚落深谷。“又一群敌人”……) (2) (出示句子) 顿时, 石头像雹子一样……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 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 非常迅猛, 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5. 英勇壮烈跳下悬崖。
朗读第6~9自然段。重点理解以下词语和句子: (1) 找出描写五壮士面对悬崖峭壁, 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的词语。 (“屹立”、“眺望着”、“露出”) (2) (出示句子) 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他们回头望望……, 为什么前面用“眺望”, 后面却用“望望”。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点拨。由于五壮士拖住了敌人, 群众和部队已经完全转移, 看远去的群众和部队主力, 用“眺望”。同时怀有依依惜别的感情, 表达了他们爱祖国和人民。他们可能在想:再见了, 祖国的亲人们!我们没有辜负你们的希望, 我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而“望望”是指回头看看, 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 五壮士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表示对敌人非常藐视。 (3) 找出比喻句, 用什么比喻什么? (“走到悬崖边上, 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用发起“冲锋”来比喻班长带头跳下深谷是多么英勇顽强, 宁死不屈啊!) (4) 找出“激动”、“昂首挺胸”、“相继”、“壮烈豪迈”等词语读一读。这些描写表现五壮士什么崇高精神? (5) (出示句子)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学生高声朗读并理解结尾段。 (“这声音”是指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 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 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 是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 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6. 想一想:
课文有哪些写人记事的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全文按照“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写, 重点写了“痛击敌人”和“顶峰歼敌”这两部分, 文章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突出表现了五壮士爱祖国, 爱人民, 仇恨敌人, 英勇顽强, 宁死不屈的精神。文章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集中写了五壮士群体打击敌人的“面”, 又着重写了五壮士各人的动作、神态、语言, 特别是写班长马宝玉沉着指挥, 带头冲锋, 带头跳下悬崖的“点”。文章语言生动, 用词精练、恰当, 特别是多处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四、拓展延伸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9自然段。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②读过后,我不禁想起19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挑起“七七事变”,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日本法西斯的铁蹄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不知有多少中国百姓惨遭杀害!光是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就有1万同胞失去了生命……③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怎能不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呢?④
面对日寇的种种暴行,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团结起来,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在19年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在这八年里,无数中华儿女为了保卫家园献出宝贵的生命。杨靖宇、赵一曼、马本斋、张自忠、狼牙山五壮士……一个个不朽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中。⑤
回顾历史,我不禁深思: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遭受那样一场浩劫呢?⑥纵观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国家贫弱,人民遭殃。直到——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才真正成了自己的主人,中華民族才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此,中国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现如今,我们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幸福,越来越接近了“中国梦”的实现!⑦
作为。世纪的小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怎能不感到骄傲与自豪呢?我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建设国家的优秀接班人,才无愧于这个光荣称号,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民族,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⑧
[总][评]
学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后,小作者写了这篇读后感。通篇读下来,我被小作者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对英雄的无限敬仰,对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深深感染了。全文情绪激昂,一气呵成,这与小作者平时大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我为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为国家、为民族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少年感到自豪!。
(常志新)
①简要概述原文内容,并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来点明“我”读后的感受。
②由《狼牙山五壮士》联想到当时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再现历史画面,引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③“肆意践踏”“深重的灾难”“惨遭杀害”“大屠杀”等词语感情色彩强烈,表达了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破坏和伤害。
④反问句的使用,加强了上文感叹句所要表达的气势,引人深思,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怀。
⑤由“八年侵略”很自然地过渡到“八年抗战”,歌颂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英勇气概。
⑥是在问自己,同时也是在问每位读者。
⑦感叹句连用,小作者内心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⑧三个“无愧于”构成排比句式,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加强了语气。
那次我看了《狼牙山五壮士》后,那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对党的忠诚使我难忘。
《狼牙山五壮士》是日寇又要大扫荡了。掩护大部队和大部队准备带乡亲撤离。于是,派了5个人去分散鬼子的注意力。鬼子被他们引到了险峻的狼牙山上。等鬼子快上来时,用手榴弹、子弹不断攻击鬼子。日本以为上面就是主力军,就和那五个人拼命地打。结果鬼子节节败退,在鬼子又一次被打败,准备再次发动攻击时,却收到了命令,说发现了主力军,让他们立即撤退,旅长气的不行,说:我倒要看看,山上有多少人!结果只有5个人。在这其间,五位壮士已经弹尽粮绝,只剩一枚手榴弹,在他们选择跳崖前,鬼子上来了。班长把最后一枚手榴弹扔下,然后为了展现出对党的忠诚,和其他四位战士纷纷跳崖,
他们是多么勇敢!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⒈点明篇目,写出总的印象,感受 ⒉抓住感点,介绍课文内容 ⒊围绕感点,议论想法
⒋围绕感点,联系现在的实际(如学习)⒌总结感受,我们要怎么做 英雄的气概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⒈点明篇目,写出总的印象,感受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狼牙山上,五壮士那惊天动地的喊声好像还在耳畔,五壮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后,我心中满是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无比敬佩之情。⒉抓住感点,介绍课文内容
文中的故事发生在1941年的秋,日寇向晋察区根据地的大举进犯,六班战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为了保护群众六班的五名战士不顾个人安危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利用险要的地形英勇的抵抗敌人,为了不使大部队和群众暴露,他们毅然选择了通向悬崖的顶峰,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看到这里我的心震动了,五位战士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心里想到的是群众,是战友,是祖国,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可歌可泣,可敬可亲。⒊围绕感点,议论想法
五壮士的顶天立地,视死如归,顾全大局,不顾个人安危,宁可放弃生命,也不让部队和群众的安全受到威胁,也要完成党交给他们的任务;宁可跳崖自尽,也不愿被敌人羞辱。在生和死的抉择中,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死,这是为什么呢?我就想,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难道他们没有对生活的渴望吗?选择了生就意味向敌人低头,意味卖国求容,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可他们选择了死,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为了信仰而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跳崖时的高呼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喊出了爱国的情怀,喊出了亿万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
此外还有董存瑞,戚继光„„这些壮士在危急时刻,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啊!他们是我心中最钦佩的人!
⒋围绕感点,联系现在的实际(如学习)
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我就感到非常惭愧。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遇到了一道难题,想了半天,仍想不出来,那时,夜已很深了,我懒着再去想它,于是,我便把这题空着,心想:反正明天老师会评讲,那时照老师说的抄进来不就得了?神不知,鬼不觉,轻松又省事。我为自己的小聪明尽沾沾自喜起来。但没想到,我正把自己推进了一个深渊,一个一旦掉进去就上不来的深渊!遇到困难,我总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自圆其说,一次又一次地原谅自己。直到期末考的时候,我这个平时门门成绩100的好学生,各门平均成绩才84分!甚至数学科才80分。那时,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定下心来,更不敢相信自己的小聪明尽如此不堪一击!这就是面对困难退缩的结局!
回想起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再看看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敢于赴汤蹈火的精神,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多么不应该呀!无数革命先烈他们抛头颅,洒
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
⒌总结感受,我们要怎么做
郎雅山五勇士,一篇文章描述了1941年秋天,五名反日英雄成功完成了敌人的阻挡,保护人民和公司转移了光荣和艰巨的任务。在坟墓的枯竭中,有必要被敌人抓住,决定跳悬崖,殉道,写一个摇动,ZZZZZZZZZZZZZZY。
我最感动的是这样一段文字:五个英雄与日本帝国主义者喊道!长寿的中国共产党!然后头高,走了一大步,跳下了悬崖。这种声音是毁灭性的,强烈的山脉和河流,喊着中国人民心中的声音。什么是伟大的五个英雄!他们不惧怕,不怕牺牲高贵的革命精神总是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我记得五个英雄的惊人壮举,我感到非常。。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先驱,二十一世纪的继承者,在研究遇到的问题退缩,有时甚至放弃。和兰雅山五大英雄为解放国家事业,克服困难和困难,通过火与水,为国而死。
此外,因为无数的革命烈士,洒血,战斗,只是为了换取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学习有点难以撤退,那么明天如何为祖国做出贡献?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年轻先驱者,应该以烈士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努力把握科学文化知识,做跨世纪的继承人,祖国建设更美好,更丰富。
说起狼牙山五壮士,那是家喻户晓的人物。1941年,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转移,在狼牙山与日军血战,弹药打尽,砸毁枪支,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他们的故事,带着悲壮的色彩,走上了舞台、银幕和荧屏,并通过教科书和各种读物传遍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他们的英雄气概已化作一种精神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
你瞧,画面上五壮士如山峰般地矗立着,肃穆的表情摄人心魄,这幅《狼牙山五壮士》至今仍被艺术界公认为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经典之作。说起作品的创作,这里还有着一段曲折的故事:
那是1958年初,离建国十周年的庆典还有一年多时间,从全国美术专业队伍中选拔出来的一批优秀画家正在为国庆“献礼工程”之一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开馆展览创作重大历史题材作品,27岁的詹建俊也在其中,他选定的题材是“狼牙山”。
确定题材之后,詹建俊开始找资料、酝酿、构思,并亲自到狼牙山,登上17年前五壮士跳崖的地方,物是人非的感怀与精神永恒的激荡冲击着他年轻的心。烈士忠魂化作既刚健又婀娜的群山,这正是他所想表现的既深沉肃穆又雄健高贵的精神境界,就这样作品草图在他心中渐渐地清晰起来……但是詹建俊没想到的是,他的草图构思被否定了,甚至有领导认为他是一个思想有问题的人,并写文章公开批评他。于是詹建俊带着压力去修改,画成打仗的,在战壕里打、扔手榴弹、开枪,或者冲出去……可总感觉没有原来的构思好……艺术和政治的不同思维逻辑,使詹建俊倍感痛苦,创作的热情荡然无存,但是他又不能拒绝任务。幸亏当时专门负责创作的全国美协副主席蔡若虹知道后,坚决支持他,才使他的草图过关。就这样詹建俊最初的构想得以实现,才有了今天这幅中国油画史的传世之作。詹建俊用自己超凡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油画语言将五壮士英勇不屈的故事凝固在跳崖前的一刻,就在那一瞬间,生与死的碰撞激荡出高贵精神的永恒丰碑。
仔细欣赏画面,虽然表现的是五壮士跳崖前屹立在山巅的一瞬间,但五壮士身影同狼牙山熔铸在一起的构图,就像是一座烈士与祖国山川同在的纪念碑,尤为气吞山河,升华了作品的主题思想。这就是作品大气势的构图。比山峰还高大、像山形稳定结构的五壮士群像的轮廓,参差起伏、节奏强劲、具体可感的意境,使作品像一首豪放壮美的抒情诗,感人至深。
再看作品中的五壮士那钢浇铁铸般的造型,姿势威武雄壮,表情严峻果敢,特别是中间的壮士和他身边的两位战友的表情尤其传神。画家放笔直取大的形象,没有琐碎的细节描绘,没有细腻的写实刻画,整体的气势和神态却相当逼真。这种既保留着写实形象的生动性,又根据自己心中的意象进行了高度单纯化的处理,是詹建俊油画造型的特色——意象化的造型。人连着人,人连着山,山连着山,人又连着山谷中腾起的云气,连英雄脚下石上长的草,也像火焰一样在燃烧。这样的造型方法和画家年轻时对国画的认真学习是分不开的。中国画的特点在于“意”,讲究意境,西画的特点在于“真”,强调科学性,而詹建俊的追求,就是将中国的写意和西方的写实进行深层融合,这也是詹建俊为中国油画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当时的油画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詹建俊追求油画的写意性还体现在他的笔触和色彩上。你瞧,画面上的油画笔触阔大,笔势奔放雄健,以大刀阔斧的雕塑式的笔触肌理塑造人物,加上整个画面厚重幽暗的青铜色调,人物好像青铜雕塑巍然矗立,更直接、更强烈地强化了作品悲壮的纪念碑气息。
在山东胶东半岛的乳山、海阳两县的交界处,耸立着一座高高的马石山。远远望去,宛如一匹驰骋疆场的骏马,飞腾在蓝天白云之中。
1942年,山东的敌后抗战正处在最艰苦时期。11月8日,日本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赴烟台召开会议,决定发动“第三次鲁东作战”,妄图歼灭山东纵队第五旅和第五支队。
日军此次凑集兵力15000多人,再加上胶东各地伪军5000人,总兵力达到两万多人。日军第一阶段作战的两个主要合击目标是牙山和马石山,因为牙山是八路军培养干部的基地,而胶东军区的指挥机关和区党委、行政主任公署等党政机关,常驻在马石山的周边各村。
冈村宁次以嗜血成性和阴险狡诈而臭名远扬。这一次,他处心积虑设计的拉网大“扫荡”,企图把中共胶东党政军领导机关消灭在火网内。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八路军胶东军区早做好了准备。在敌人的合围还未完成前,胶东军区及党政军机关就在16团、17团的掩护下,穿越了日军封锁线,成功转移至外线活动。
1942年11月21日开始,日军对牙山、马石山地区构成了合围态势。到23日傍晚,敌人集拢到了马石山四周,由于日军的行动迅速,数千群众和部分地方干部、八路军伤病员都被拉入“网”内。
24日晨,日军扑到马石山,发现胶东军区和八路军主力部队已经转移,敌人恼羞成怒,残杀了抗日军民5D3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
慷慨悲壮十勇士
这时,被困在马石山—个山沟内的1000多名群众正急得团团转,忽然传来喊声:“八路军来了!”只见十个雄赳赳的八路军战士迎面走来。他们头戴钢盔,全身武装。战士们说他们是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五旅的,执行完任务返回途中路过马石山,恰遇日军对马石山“铁壁合围”,他们已护送两拨群众安全脱离了险境。
班长王殿元高声喊道:“乡亲们,不要怕!咱们地熟、路熟,还愁出不去吗?大家尽管放心,我们带领大家往外冲。有我们在,就有大家在……”
当天半夜,1000多位乡亲在十名战士的带领下,悄悄来到西北面的一条大沟。这条沟约三里长,日军已在沟口两面燃起野火。为了减小目标,王殿元决定分两次向外冲。准备完毕后,王殿元和另外3名战士,分别攀上了沟两侧的山脊,向两个山包上的火堆摸过去,其余6名战士带领群众向前移动。快接近沟口时,只见两个山包上有黑影晃动,日军哨兵还没来得及出声,就被王殿元他们给收拾了,两堆火也熄灭了。战士们利用这难得的时机,带领群众冲出了沟口。
当战士们带领第二批群众刚爬上土岭就被敌人发觉了,一小队日军叫着追上来,机枪、步枪一齐向人群射击。紧要时刻,只听班长喊:“机关枪吸引敌人的火力,其他^跟我来!”于是,几个战士提着机枪跑下土岭,机枪一张口,就把敌人的子弹吸引过去。人们趁此机会冲过土岭。但是,还有群众没有突围出去,王殿元和战士们又返回马石山。
不一会儿,马石山西南角传来一阵剧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人们看到日军越聚越多,从东、西、南三面向平顶松周围攻击。渐渐地,枪声愈来愈稀,随之而来的是从山上滚下许多石头,砸得日军大哭小叫。不久,日本兵又发起更猛烈进攻,忽然,传来一声沉重的爆炸声,以后,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天亮后,日军刚撤离马石山,群众立刻沿着战士们最后返回的路跑上去。在山边的两个火堆旁,看到两个战士的遗体。山西南的一条沟里,有几百个同胞的尸首躺在那里。来到平顶松附近,只见石墙东塌西倒,4个战士牺牲在旁边。石墙内,砸坏的枪托、枪简和机枪散落在地上。石墙外,到处是一摊摊污血和许多被打穿的钢盔。最后在平顶松下,群众找到了班长等3个战士的遗体。他们像熟睡的亲兄弟,安静地躺在平顶松下。班长的手里,还握着一块手榴弹木把碎片……
十勇士虽然倒下了,但1000多群众却从虎口逃生了,人们当时虽然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马石山十勇士的事迹已经传开了。
英雄壮举世代景仰
马石山十勇士的英雄事迹,在革命老区引起强烈反响。著名作家峻青当时在海阳县工作,曾亲历了这一历史时刻:“我是跟在那位机枪手身后突围的,当时没问他姓名,至今还记得他一再提醒大家‘紧紧跟上,不要掉队’,‘保持肃静,不要惊动敌人’。分手时我也在场,亲眼目睹了十勇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返回救人的感人情景。”峻青脱险后含着泪水写下《马石山上》,后又改写成小说,并在序言中声明:“这是我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
后来,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听到十勇士的事迹后,立即指示一定要尽快弄清十勇士的具体情况。然后,许世友亲自给军区文工团交待任务:为了稳定民心鼓舞士气,你们就是不睡觉,也要尽快把十勇士的事迹搬上舞台。文工团来不及调查,由作战参谋李燧英介绍了已经掌握的情况,全团昼夜奋战,很快演出了“活报剧”《马石山上》,向部队指战员、医院伤病员及各村群众巡回演出30多场。观众群情激愤,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打响了宣传十勇士的第一炮。接着,胶东《大众报》、延安《新华日报》、上海《七月》杂志等也先后对十勇士的事迹做了报道。
5旅旅长吴克华对十勇士大加赞扬,命令作战参谋刘岩派出侦察组,前往马石山地区调查,寻找烈士遗体并处理好后事。侦察组经过调查,确认十勇士是5旅13团3营7连2排6班战士。
原来,每年的11月上旬,部队都统一换冬装,按规定领新必须交旧。反“扫荡”前,5旅13团政委李丙令派7连指导员许圣亭带2排担任押运任务,把全团的旧棉衣送往东海根据地的被服厂,7连机枪射手赵亭茂为了去昆嵛山兵工厂修理机枪,也随队同行。反“扫荡”开始时,2排在马石山以东曾遭敌人围攻,指导员许圣亭和6班被冲散。2排在完成押运任务返回路过马石山时落入敌人的包围圈,失散的6班和机枪射手赵亭茂在一起,他们没有因为势单力薄跟随部队突围,而是夺路西行,所以出现在马石山。他们路遇群众有难主动留下,组织乡亲突围,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反“扫荡”结束后,13团并不了解十勇士的下落和事迹,指导员许圣亭单身脱险归队后,因说不清6班的下落,受到党内警告处分,13团为此还向旅部呈送了“检讨报告”。经侦察组调查,13团才知道十勇士即为尚未归队的7连6班。查清事实后,13团遂开展了向十勇士学习活动。
十勇士的建制清楚了,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呢?由于当时战争年代的特殊性,没有为后人留下一份完整名单。后来,有关方面追寻他们的英名时,因7连连长牛峰山已牺牲,7连指导员许圣亭也病故了,幸有8连指导员王济生记得6位烈士的姓名:王殿元是6班班长,还有机枪手赵亭茂,小战士王文礼,以及战士李贵、杨德培和李武斋,其他人记不清了。
建国后,27集团军军史办公室主任张克勤在去栖霞英灵山烈士陵园瞻仰时,在陈列室发现一枚小印章,“宫子藩印”四个字清晰可辨,文字说明为“马石山十勇士遗物”,当即将两张拓片带回。分析此印章为掩埋烈士遗体时所发现,后来捐献给陵园陈列展出,这是马石山十勇士中第七位烈士姓名。其余3人,迄今无人知道姓名。
2005年9月11日,《人民日报》以《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群体——王殿元等十烈士》为题,再一次刊文缅怀十勇士的英勇壮举。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之后,我十分的敬佩五位壮士。
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而牺牲了。他们那不畏困难、坚强不屈、誓死都要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精神,十分可贵。马宝玉在指挥时,沉着冷静、临危不乱。葛振林每次用枪打敌人时,十分专注,一丝不苟。宋学义每次扔手榴弹时,都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好像要把敌人炸的粉身碎骨才甘心。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个人,射击时,全神贯注,一个敌人都没有从他们手中逃出去。当他们手里的子弹都打完的时候,他们就跳下了悬崖,当他们跳下悬崖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亲人,而是祖国。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篇文让我想到了,旧中国所受过的一些屈辱。1900年,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将万多人的塘沽镇变成空无一人的废墟。他们还使拥有100万人的天津,在烧杀之后,仅存10万人,进入北京后,杀人不计其数。仅庄王府一处就杀死了1700多人。1937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多万人被打死打伤。1000余人被残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日后的6个星期内,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就杀害了30多万人。这些侵略者实在是太可恶了!杀死了这么多的中国人。
是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班长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就把敌人引上三面都是悬崖的峭壁,他们知道自己很可能会战死沙场,但他们没有怕。他们那毫不畏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感悟。
我们身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能遇到一点小问题就退缩,甚至放弃。我们要坚强一点,顽强一点。我们首先要对得起我们身上带的红领巾,还要对得起为我们换来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祖先们!我们和五壮元比,算得了什么?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曾经,有五位英雄,在一次抗日战争中,在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中光荣牺牲,他们的事迹流传至今。在那次战役中,他们不知杀了多少敌人;他们不知救过多少老百姓;不知有多少人受过他们的帮助,这五位英雄被中国人民永远歌颂着……
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我们重温了历史,重新感受了五壮士的英勇无畏的光荣事迹。五壮士将生死置之度外,勇敢的将敌人引向山顶,壮烈牺牲,他们将一生献给了祖国,献给了革命事业,那种精神令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去学习。想想现在有的人,贪生怕死,做了坏事就将责任推到别人的头上;不好好学习,浪费大好的光阴;遇到困难就退缩;看到别人有困难就无视,有的还幸灾乐祸……这些都是一些不好的现象。看看五壮士的英雄壮举,听听他们的悲壮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中共产党万岁!”这口号是多么得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口号让鬼都畏惧!
我们现在处于幸福社会,处于和平年代,所以我们更应该发奋图强,继承他们的革命传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读完《狼牙山五壮士》,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狼牙山五壮士》讲的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五位战士为掩护众和主力撤退,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他们把敌人引上绝路,在班长宝玉的带领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诗篇的事。
读完这篇课文,我深为勇士所感动,联想到自己,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先员,在学习在遇到的困难所采取的态度……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遇到了一道难题,想了半天,仍想出来,那时,夜已很深了,我懒着再去想它,于是,我便把这题空着,心想明天照老师说的抄进来不就得了?我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起来。不知不觉,我养成了不爱动脑筋的坏习惯。但没想到,期末考的时候,我这个学习委员,各门平均成绩才81分!这就是面对困难退缩的结局。
回想起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再看看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敢于赴蹈火的精神,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多么不应该呀!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
先烈们,我一定要以你们为榜样,不怕困难,勤奋学习,长大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深受感触。
这篇课文主要记述了1949年秋,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把敌人引上狼牙上,痛击敌人,最后子弹打光了,五人英勇跳下悬崖。这篇课文把五位壮士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描写的淋漓尽致。
俗话说的好: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五位壮士在万分紧急的关头,脑海中就只有一种想法:只要能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我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荆轲刺秦王,临终时,荆轲唱了两句歌:“风萧萧分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说明荆轲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但他还是毅然前进。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难道不令人敬佩吗?
此外还有董存瑞,罗盛教……这些壮士在危机时刻,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们是多么勇敢啊!他们是我心中最钦佩的人。
《狼牙山五壮士》是五年级上册课本里的一篇文章。文章叙述了1941年秋,马宝玉等五位抗日英雄,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的转移,在狼牙山阻击敌人,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读了这篇文章,我被五位英雄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深深地感动了。
当他们完成了掩护士任务时,本可以追随部队而去。但他们想,敌人紧紧跟在身后,就会发现群众和部队,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于是,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上山,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他们把安全送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这是多么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当他们弹尽粮绝,陷入敌人重围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们昂首挺胸,视死如归,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跳下深谷而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五位勇士牺牲了,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为振兴中华多作贡献,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深有感触,文中的英雄们宁死不屈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这篇课文的作者沈重为读者讲述了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痛击敌人,将敌人引上绝路,最后在顶峰歼敌后跳下悬崖的感人故事。
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又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的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地,全神贯注的瞄准敌人射击。
五壮士的精神让我敬佩不已,他们团结、英勇无畏、宁死不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就拿我们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毕业生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那么多困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是啊:今后我在学习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掉,像壮士们那样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和敌人做斗争时,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动摇不了他们想掩护大家的愿望。
这一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狼牙山五壮士》,读过后我特别佩服这五位英雄的战士。
课文主要讲了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小战士胡德林和胡福才,他们的任务是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当剩最后一颗手榴弹时,他们就用石头砸敌人,把敌人砸的叽里呱啦叫。然后他们用最后一颗手榴弹扔向了敌人,手榴弹在敌人群中开了花。最后这五位英勇的壮士跳下了悬崖,光荣的牺牲了。
学习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这五位英勇的壮士坚强不屈,临危不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没有这些抗日英雄,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也要保卫我们的祖国。
【《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推荐阅读:
读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07-07
五年级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06-09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500字07-25
学生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500字06-07
中小学生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11-02
狼牙山五壮士生字教学09-27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范文10-14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狼牙山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