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推荐9篇)

小学《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区本教材四年级的第二课《制作课程表》,同时也是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第三课《制作课程表》的第一课时的“制作班级课程表”。课程表用二维思想表达课程时间安排的信息,通过观察课程表的首行、首列和其他单元格,能得出课程和时间的关系。本课教材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利用已学的内容插入一个表格并使用“字体”或“边框和底纹”工具对表格进行装饰;第二个部分是合并单元格,第三部分是为表格绘制斜线表头。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的大部分知识和插入表格的方法,本节课是word的表格设计的一堂课,本课巩固表格中的字体、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学习合并单元格和绘制斜线表头,为以后表格设计奠定基础。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结合的方法,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独立自主、互帮互助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不光使学生掌握制作表格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会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电脑的学习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也已经学习了word程序的基础操作,对word程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能够录入汉字,也能对键盘和鼠标进行基本的操作,能够插入表格。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用自主探究式、协作学习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环境分析:

本课需要word软件,电子网络教室、局域网络环境,服务器提供web服务和ftp服务,便于学生实际操作和作品上传展示。

本节课采用网站学习的方式,在“制作课程表”这个学习任务的促使下,学生利用网站能够独立自主的,有选择的学习,最终牢固掌握制作课程表的知识和方法,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独立的制作课程表。为此学习网站设有网站首页、电子教材、课程表、学习内容、素材图库、拓展延伸、作品上传、在线交流八大板快。其中网站首页以《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引入揭示这节课的课题——制作课程表,激发学习兴趣;电子教材中是这节课内容的电子书;课程表中有慢羊羊村长标准的课程表及懒羊羊未做完的课程表,有助于对比好坏;学习内容里下设了学习目标、知识回顾、闯关任务三项,知识回顾部分有关于表格的知识以及表格插入、插入行或列、删除行或列等等的方法,用于学生复习旧知识。闯关任务作为驱动任务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素材图库为学生提供拓展延伸的素材图片;拓展延伸作为学生提高能力的另一驱动任务;作品上传用于学生按照分组上传自己的作品,分组点评。在线讨论用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总结收获的平台;总之学习网站是这节课学习的核心,它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设置表格中的字体、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2、学会制作简单的课程表,对表格的制作过程及制作方法有清晰的认识.3、学会合并单元格。

4、学会绘制斜线表头。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表格操作的基本知识。

2、学会评价作品,并丰富和完善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动画片主题曲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保持求知的欲望,形成乐学情绪和创新意识.2、通过探究性学习“合并单元格”、“插入斜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表达美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设置表格中的字体,边框和底纹。

2、认识表格的结构并根据需求设计表格。

3、合并单元格。

4、制作斜线表头。

(二)教学难点

1、合并单元格。

2、制作斜线表头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图

(二)教学过程设计 篇二:《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

《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

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 肖玉峰(225400)【教学内容】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5课(第27页)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了打字,对word软件有了初步认识和简单操作的基础上来开展教学的,本节课我立足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分层合作学习法”等课堂教学方法,始终注重以生为本,通过适时的问题引导、有针对性的操作示范、有目标有兴趣的自主探究、及时的鼓励和赞赏等不同教学手段的应用,力求使课堂教学突出趣味性、实用性、拓展性,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效高质完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word中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操作;

②能独立制作、修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简单表格;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尝试操作、合作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word中表格的插入与简单编辑。

难点:合理调整表格的行、列和单元格,使表格美观。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学会汉字的输入方法及选中方法。对word窗口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知道菜单中的一些常用命令、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上各个功能图标的位置,初步掌握了word中文字的基本操作技能。

【课前准备】 教学配套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表格无处不在,同学们能说说你见过哪些常用的表格吗?

生:课程表、值日表、座次表、列车时刻表等等。

师: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再结合屏幕上出示的一段文字和相关的表格(课件展示),大家想一想,相比较文字,表格有什么特点?不同的表格有哪些共同点?

生:表格直观形象,比文字更容易让人一目了然。不同的表格基本上都有一个个小格子,格子里都填有相关的文字或数据。

师:同学们能一下说出这么多的表格出来,并能找出表格的共同点,可见你们真是一个个有心人啊!我们前几节课已经学会了word一些基本的操作,如:输入文字、修改文字、修 饰文章等。其实,word除了这些基本的操作外,还有着更多强大的功能,比如:我们教室墙壁上张贴的课程表、值日表等,就是老师利用word的表格制作功能来制作、打印出来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以课程表为例,一起来学习表格的制作。课后,老师会将同学们制作好了的课程表打印出来,送给你们!让我们一起加油。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表格,比较文字与表格的特点,找出不同表格的共同点,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表格,在感官上熟悉表格,缓解对本节课的陌生感,同时通过承诺“打印做好了的课程表送给学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老师与学生的交互性。

二、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适时引导,学习新课知识 1.举例说明,初识表格

师:刚刚同学们已经找到了不同表格的一些共同点,但是说得不是很科学和完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认识一下表格的结构。

(课件展示一张简单的表格)

师:看这张表格,我们把横线叫行线,竖线叫列线,它们组成的小方格叫单元格。横向的单元格叫行,竖向的单元格叫列。(配合讲解行、列、单元格的概念,课件同时展示)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插入的这张表格是由几行几列构成的?

(生答:六行五列)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表格的组成结构,让学生对表格的认识进一步科学化,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2.探索表格的插入方法

我们已经认识了word软件的一些菜单,如:文件、编辑、视图、插入等。其中,有一项是“表格”,同学们可以根据课本第28页第1节的内容,两两合作,试着插入一张7行8列的表格。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

(请同学上台演示,由于刚刚老师的提示,一般都是采用从“表格”菜单中选择“插入表格”命令,在对话框中输入具体的列数与行数这样的方法来实现。)

师:除了刚刚这位同学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同学们不妨相互讨论,多多尝试着操作。

(学生继续尝试操作,教师巡视过程中可能发现部分学生根据课本第29页“探究园”的提示,找到了新的插入表格的方法,但也有很多学生一筹莫展,没有收获。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学生在“常用工具栏”中找不到“插入表格”按钮。)

师:同学们,其实啊,另一种方法并不复杂,只是需要用到的这个工具可能“躲”起来了,究竟是什么工具呢?

生:这个工具应该与表格有关,躲起来可能是因为没有显示出来吧。

小学《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中小学,微课程,设计,制作

中小学微课程,可在偏短时段中, 解析大纲架构中的某知识点或者授课环节。把解析过程录制成清晰视频,采用多样格式予以存留。这种状态之下,学生在特有的终端即可观察授课。微课程独有的优势,是设定好的授课时段很短, 目的明确,且涵盖着丰富的内涵。微课程特有的新颖形式,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其深层次的认知兴趣,提升认知效率。

一、初始设计步骤

1. 辨析侧重点

微课设计特有的初始环节,包含需求辨析。辨析对象包含认知主体、大纲以内的授课内涵、本源的授课目的。通过这类解析,应能辨析学生的特征、细分出来的认知风格、这一时段的认知水准、累积着的必备基础。确认认知需求, 针对筛选出来的多类主体,采纳不同特性的授课内涵,设定某一时段的差异目标。

2. 设定主体课程

主体阶段之中的授课设定,包含微课特有的本源目标。目标设定耗费掉的时段,应能达到十分钟。微课特有的完备流程,应当凝练完整。细分的多重阶段,整合了主旨导入、授课内涵的解析、 课堂时段内的互动、后续的总结。拟订这一环节应能设定带有可操作特性的完备文本。这样做,能为接续的关联环节提供方便。

3. 录制及发布

接续的开发步骤,包含微课特有的录制时段、关联着的微课发布。录制微课之时,电脑特有的辨识率应能超出拟订好的规格水准。采纳的文图,都应精准且不带有误差。录制下来的音调,应洪亮且清晰。视频特性的画面,应当带有布设的主题、制备好的片头片尾。接续的编辑环节,对于搜集得来的原初录音,予以精细处理,添加关涉的音频内涵、带有提示特性的附带画面。完成这一流程,即可采纳特有的移动终端,把制备成的微课程,变更成多样形式,例如MP4。

4. 后续实施评价

把制备出来的微课程,用在平日的课堂的反馈见解,并进行有效沟通,辨识各时段的实施状态。微课特有的评判, 贯穿完备的授课流程之中。带有过程特性的评价、归结得来的总评价、学生归结的自我评价,都被涵盖在真实成效之内。

二、微课的制备步骤

第一,妥善调整微机的分辨率。适宜数值的辨识率,应被调成1024×768, 同时拟订这一范畴的最低限度。微课制备必备的码流,设定成128K直至2Mbps这样的变更幅度。对应着的帧速, 应能超出20fps。微机屏幕固有的色彩, 设定成十六位。微课特有的拟订时段, 适宜设定成十分钟。

第二,授课内容应根据教学大纲慎重予以编写。微课关涉的授课内容应当完备精简,凸显根本主旨,凸显疑难点。 真正去制作时,应输入设定好的必备内容,添加搜集得来的适宜图片、关联着的视频音频。录制下来的这类微课,应能整合声响及图形。用性能较好的照相机或者摄像机,妥善予以拍摄。

第三,制备特有的PPT。微课解析之中,不能脱离惯用的PPT。制备这类课件,应凸显大方及美观,表达同一主旨。筛选出来的视频画面,应当是清晰的。采纳固定镜头,保证制备出来的视频质地最优。采纳近景中景,添加多样特写。教师解析时,不要挡住放映着的幻灯片。此外,微课程都应布设片头片尾。通常情形下,片头应能凸显出微课名称、发布作者、某一出版社。

第四,微课程视频格式通常设定成MP4,或者3GP等。视频特有的尺度, 可设定成480×640,或者240×320。 附带着的音频,应能对应主题,带有清晰及柔和等优点。通常采纳的格式,包含MP3,或者AAC。根据筛选的精准内容、班内的授课对象、授课需求,微课特有的制备流程也带有多样的表征。

三、结语

PCB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 篇3

【摘 要】本文提出围绕电子信息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根据PCB设计与制作课程面向的岗位群,整合教学内容,在常规课程和专项实训的教学中,以“项目情景,产品导向”的教学设计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

【关键词】PCB 项目情景 工学结合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50-02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策部署,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中的总体目标提到要建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与产业发展相匹配、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近几年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增长,在北部湾地区布局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形成以北海、南宁、桂林3个市为区域中心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已初步形成生产计算机整机及零部件、平板显示器、通讯、新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照明等电子产品的产业发展格局。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区第十个千亿元产业,具备了快速发展和规模发展的基础,发展形势良好。但是广西是经济后发展地区,缺人才、缺技术工人,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数量增长和人员素质提高的需求。

PCB设计与制作是高职院校的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能够使学生熟悉PCB相关知识和规范,熟练掌握电子产品的PCB设计制作的技能,具备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基本职业素养。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课程改革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其节点作用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突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特点,能够适应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近年来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区域内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紧密围绕地区电子信息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整合教学内容,整合实践环境和设备资源,在PCB设计与制作实践教学中设计项目情景,以真实的产品为载体,探索实施了“项目情境,产品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PCB设计与制作课程特点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PCB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内容包含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原理图中的元件库绘制、原理图网络表生成、电路的层次化设计、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设计、报表制作及PCB封装绘制等内容(如图1)。

课程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PCB板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呈现一贯性、多样性及复杂性,教学目标是把原理图设计成PCB电路板,核心知识与技能是PCB布局和布线。要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必备的课程是电子技术(模拟和数字),必须要熟悉电子元器件的参数与性能。PCB设计与制作的传统教学偏重于面面俱到,划分各个知识点并完整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很难记忆并理解冗繁的知识点。实践课时分配不合理,理论和实践按1∶1课时分配,理论和实践课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在教室和机房进行,时间和空间是分离的,教与学是相互脱节的,教学效果不佳,技能掌握不熟练。

二、课程改革的内涵和实施方案

(一)面向岗位分析课程,把握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服务于岗位标准,要清楚该课程所要面向的岗位,以及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工艺规范。笔者赴北部湾地区相关的电子信息类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如南宁市鼎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永昶电子科技(北海)有限公司、广西润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我们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主管和能手作为专业的兼职讲师,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通过跟踪调查、现场走访、召开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确定PCB设计与制作课程所面向的岗位是技术研发,具体的岗位群有电子CAD绘图、PCB板设计、产品检验调试维修和PCB制板工程师等,对课程的要求主要集中在PCB的软件应用、工艺与规范、布局布线的方法与技巧以及PCB制作等方面。

(二)确定典型产品和项目,整合设置课程教学载体

职业能力的发展分为职业能力认知、职业能力熟练、职业能力提升三个阶段。我们把授课方式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规律,参照企业的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将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解构,分为常规课程和专项实训两个教学阶段,具体分为基本操作训练、模块范例设计和典型产品设计三个教学过程,一一对应职业能力认知、职业能力熟练、职业能力提升三个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按当前PCB制作的主流元器件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以项目的形式选择直流稳压电源、单片机最小系统、基于AT29C010A的数据存储计、U盘电路等五个由易至难、由简单到复杂的真实电子产品或项目,并细分了相应的工作任务和课时分配。课程全部安排在电子实训室(机房)上课,常规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课时按1∶3分配,专项实训全部为实践课时。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就是通过对真实产品的原理图和PCB进行设计,掌握热转印和雕刻制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表1。

学生边学边练,理论与实践能够融会贯通,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上机练习时间明显增多,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得到很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教学效率显著。引入实际经典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景和过程中掌握整个产品PCB的设计制作过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职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提升。这种基于“项目情景,产品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三)工作过程和学习深度结合的教学设计

职业能力的认知、熟练、提升阶段所对应的基本操作训练、模块范例设计、典型产品设计的教学过程分别实行指导型、自主型、创新型的分层次教学,并相应设计教学目标和标准。

基本操作训练阶段采用指导型层次教学。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针对原理图和PCB板的设计流程和具体操作做基本讲解,全面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模块范例设计阶段,学生已初步具有基本操作能力,则采用自主型层次教学。班级学生以5人左右组成项目小组,组长负责组员的项目组织管理。教师将复杂的实际系统分为不同的模块进行讲解,并安排较为实际和典型的实例,将基本操作融会贯通,也为下个阶段打基础。

典型产品设计阶段采用创新型层次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把菜单命令与产品完美融合,掌握各类数据报表的生成、热转印法制作的流程以及产品电路板的制作、调试和工艺要求,获得综合利用多种功能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技术主管,简化演示,主要起的是项目的协调和管理作用,学生的角色是“准员工”,要去体会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学生独立完成工作,并引入相关规范标准,比如ISO9000标准、CCEE认证、FDA认证、UL认证等,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

在常规课程和专项实训的过程中以真实产品的电路板设计、生产过程为主线,设计典型的项目和任务,以“项目情景,产品导向”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教学中,进行产品设计和执行任务,学生探索知识,学习设计技能,通过完成一个个电子产品的PCB板的设计,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的调动。以“真实产品设计”训练为载体,产品开发、工艺管理、生产运行、质量控制的职业素养得到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瑞萍.“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应用于“电子线路CAD”教学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

[2]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

【作者简介】周正杰(1973— ),男,广西藤县人,工学硕士,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技术,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制作课程表的教学设计 篇4

1课时

[教学内容]:

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在单元格中绘制斜线,用擦除线框工具擦多余的线框,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

[教学目标]:

1、会按照课本的详细步骤制作课程表。

2、通过自主学习及实践操作,了解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方法。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帮助的意识;增强学生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斜线表头的绘制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深蓝易思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一张班级课程表)同学们,大家看看这是什么?这是学校为了方便老师和同学们查询课程而制作的通讯录,我们要查今天自己班级要上哪些课很快就能查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制作一张课程表。等大家学会了,就可以自己来制作一张班级课程表,这样,以后大家就不用再手工抄写课程表了。

二、新授:制作空白课程表

活动一:

1、根据课本20—23页的操作步骤,完成一个7行12列的表格,并按课本第22页图3进行表格的合并操作,按课本第23页图6进行表格的拆分操作。

师:先示范操作一遍,在操作的过程中强调一些注意事项,对于学生操作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进行特别交待。形成阶段性任务后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以明确阶段性任务。

生:对照课本中的步骤,自已独立完成任务。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同桌互助,小组互助。教师允许小组中完成任务的同学作为小老师检帮助本组同学完成任务并进行检查。

师:到同学中去,边检查,边指导。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决定是否暂时中断练习进行再强调。

活动二:

1、绘制斜线。

2、擦除表格线框。

3、输入文字。

师:示范操作。复习通过视图—工具栏的方法打开特定工具栏的方法,复习调整列宽的方法。

师:在绘制斜线表头时,同时也教授学生使用“表格—绘制斜线表头”的方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

生:对照课本一步步操作。

试一试:

《制作课程表》教学案例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5课制作课程表,是word中表格设计的一堂课。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的大部分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学生文字输入能力参差不齐,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前几个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完成课程表的制作、修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层层深入的知识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准确地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互助精神。

四、课前的准备:

让学生搜集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表格,例如可以是班级里的课程表、各种统计表等等。把学生按座位分成了6个小组,每个小组任命一名小组长。

五、具体案例:

当上课铃声响起后同学们都有秩序的带着自己准备的各种素材来到微机室并按事先排好的小组坐好准备上课。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在我们中国北京进行,中国的体育健儿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绩(出示文字报道和表格统计),这些成绩用哪种方式表达更为清晰呢?是文字还是表格。这时同学们都会异口同声说表格。我说:对,表格可以体现出运动员的成绩而且更具有直观性。我们身边的表格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天我们就以课程表为例,学习在WORD中制作简单表格的方法。(板书:制作课程表)

二、自学研讨,认识表格。

在同学们的电脑桌面上有一个课件里面有用word制作表格的说明,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组织自学

让各小组的同学共同探讨研究表格的制作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插入表格的不同方法: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调整行、列、单元格:你是如何调整的?

1、认识表格

同学们我们来了解一下,表格的一些小知识。(出示动画课件)表格是由许多框线组成的,由框线围成的小格子称为单元格,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横向排成一排的全部单元格称为行,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竖向排成一排的全部单元格称为列。

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个表格有多少行多少列多少个单元格呢?

2、输入文字与调整表格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插入表格,也认识了表格。你还学会了什么?(1)生演示、讲解(2)师纠正补充(3)学生练习

◇在输入文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可完整讲述调整行高、行宽、单元格的方法

3、小结过渡

现在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如何制作一张课程表呢?按什么步骤进行呢? 生答(板书:插入与输入)

输入文字后还可以根据实际调整行高、列宽、单元格(板书:调整)

三、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老师提供的样表,来制作课程表了吧!(1)生操作(2)师巡视

(3)作品展示(联机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六、案例分析:

一、反思

我所执教的《制作课程表》在设计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节课中我主要做到:

1、精心设计情境,巧妙导入学习内容

《制作课程表》一课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的基础知识后而讲授的新课!针对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我将奥运会比赛的项目让学生去了解去分析,自然加深了他们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的分析与理解从而导出表格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中学生常见的表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老师也展示一些课前收集的表格,让学生体会到表格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表格制作大有用处,并揭示以课程表为例学习制作。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对于表格的制作有的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可能这方面的知识比其他同学要多一些而且在操作方面也会更加熟练一些针对于这些情况我自己制作了学习课件供学生们自主学习!由于学生对于word标题栏的一些命令都认识的差不多了所以很快便可以在标题栏中的“表格”选项来进行表格的制作这样学生可以自主地去探究,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组间讨论研究同样会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3、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制作表格的喜悦感

学生通过教师的自学课件还有小组间的合作交流都能顺利并且快速地把表格制作完成!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学生会发现表格制作完以后有许多粗糙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美化、加工并达到表格的得体完美!这样同学们能亲自动手设计并制作出课程表以后都有一种喜悦感所以在巡视的时候我就让一些基础好的同学对表格进行大胆的创意把表格制作的更具有自己的个性!

二、点评

针对于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任务驱动与探究式学习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在制作中去寻找乐趣!通过不同的教法让学生能够很顺利地去完成教学要求!从而达到预期目标!本节课能够利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将新课程的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学生通过自学网站可以很轻松的了解制作表格的过程及步骤!没有向以往信息技术课那样教师操作一步学生跟着学一步!这样的自主学习学生学的非常塌实而且完全是用自己的思维去创作!真正让学生掌握了制作课程表这一技能!新课程的理念,提倡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分析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尝试

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解决某个问题到具有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做的事情,老师决不教他做,学生能思考的东西,老师决不能替他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要授之以渔。信息技术的教学是开放的、综合的,信息技术课也因此而丰富多彩。很少的教师会上这样的课,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放在一堂课上。这堂课确实是与众不同的,而且很受学生的欢迎

2、突显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与学科整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清醒认识到学科工具性这个特点,通过信息技术这个学科能够促进学科的整合,可以让学生真正把信息技术这门课当成是一门工具课在学习当中学会各种制作作品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可以把其他学科例如语文、数学等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补充。在学生学习了制作课程表的技能以后就可以把数学当中的统计表、以及利率表等进行在word中制作并打印出来!让信息技术课与具体的实际活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教学,不但对信息技术教学本身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得其他学科更有趣味,更受学生的欢迎,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拉长了!WORD制作表格

——《课程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认识表格作用;

2、熟练制作规则表格并输入数据;

能力目标:

1、能熟练应用WORD之中的按钮工具

2、能熟练制作简单的表格——课程表

情感目标:

1、能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尊重他人著作权的意识 [教学内容]:

1、插入表格;

2、绘制表格;

3、编辑表格(插入、删除行和列,改变行高、列宽等);

4、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对表格中的文本进行修饰;

5、设计背景,利用图片,艺术字美化表格;

[教学重点]:插入表格和绘制表格;编辑表格及美化表格 [教学难点]:编辑表格、表格的美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上一节,所学的在Word中插入文本框、艺术字以及图片,并对插入对象进行设置的操作过程。

二、讲授新课: Word提供了文档中表格的制作工具,演示表格的制作、编辑及美化的操作过程:

1、表格的制作

方法一:在Word窗口中选择“表格”菜单,在弹出的选项中选择“插入”“表格”,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中,在其中输入要插入表格的行、列的数值。

方法二:在工具栏中选择“插入表格”按钮,拖动鼠标选择所需的表格的行、列数 方法三:在工具栏中选择“表格与边框”按钮,打开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对话框 利用其中的画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画出各种表格 展示一张6列9行的规则表格,作如下任务布置: ①请自学课本与word制表相关联的自学内容,自学如何利用word自动制作规则表格。并写出操作方法、步骤的简单图示,然后制作刚才老师展示的6列9行规则表格。②将制作表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与其他成员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教师。

学生:看课本进行自学,同时完成“任务”;

教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巡视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接受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辅导个别的学生。2.编辑表格(1)、输入文字

文字进行修饰(设置字体、字号、字型、颜色、格式等)操作方法与前面刚学的Word中文字修饰相同。

学生:请每位同学快速制作出一张课程表,添上相关的科目。注意在此过程中学会怎样向表格种添入数据。

教师:讲评: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练习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讲评和学习行为表现讲评。教师简评:知识方面,学生自学活动方面(根据每堂课学生自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讲评)(2)、改变行高或列宽

将光标移到表格线上,使光标变成夹子状,按下鼠标左键不放,左右或上下拖动鼠标,随鼠标的拖动,列宽和行高也随之改变。当宽度和高度符合要求后,放开鼠标即可。如图:课程表

3、课程表的修饰与美化:(1)、设置表格边框

表格制作好后,为了使表格更加美观,需要对表格线进行一些美化。选择表格或相应的单元格,单击边框按钮,进行选择即可(2)、设计背景

教师:下面我们来制作精细美观的课程表,看谁做的更好。

(要求学生随心所欲,不具一格,自由发挥,完成后上交,并进行展示)学生:自由设计和制作„„。

4、作品成果展示

[设计思想]:

(1)、成果展示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教学和学习活动中重要的一环。(2)、成果展示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能增进学生对美的追求。(3)、成果展示能增强学生(特别是差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4)、通过对别人作品的欣赏,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激励自己进步。

5、教师课后总结:

根据本节课知识内容进行小节和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总结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学生学习行为表现情况(以鼓励表扬为主);并对学生下一步学习提出更高要求等。漂亮的课程表

教学内容:表格的边框和底纹设置和绘制斜线表头 教学准备:准备两张不同的课程表(普通和精美)。教学媒体:简单课件(课题和学习任务要求)、实物投影、多媒体操作系统标准机房 教学目标:

1、知道美化表格的一些常识。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设置表格边框和底纹,会画斜线表头。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

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份课程表。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一张表,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揭题《漂亮的课程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上午2 3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语文 思品

语文 数学 体育

数学 语文 美术

语文 数学 体育

下午 4 5 6 常识 信息技术 体育活动

体育 书法 英语

班队 音乐 体育活动

常识 英语 兴趣活动

常识 音乐 兴趣活动

二、分析作品、尝试制作(15分)

1、学生讨论:第二张表格比第一张表格增加了些什么?(边框和底纹、斜线表头)

2、演示学习任务和要求:(1)边框粗细有区别(2)底纹色彩有区别(3)斜线位置要适当

3、教师提问:怎样设置“边框、底纹和斜线表头”?(教师提示制作要点)

4、学生看学习材料,尝试设置“边框、底纹和斜线表头”,教师指导困难小组,并记录学生学习中的“典型困难”。

三、交流汇报、协作提高(12分)

1、组织小组讨论制作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派代表发言。

2、小组成员互相修改作品

四、发展评价、进行延伸(5分)

1、每个小组以学习任务和要求品评作品,推荐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2、请学生说说制作体会

3、作业:完成一张自己班的的课程表(机动)星期 节数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语文

数学

数学

语文

数学

数学

语文

语文

阅读

语文

语文

语文

英语

数学 品德

英语

英语

体健

美术

科学

语文

体育

科学

品德

音乐

数学

音乐

班队

体育

信息

星期 节数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语文

数学

数学

语文

数学

数学

语文

语文

阅读 语文

语文

语文

英语

数学

品德

英语

英语

体健

美术

科学

语文

体育

科学

品德

音乐

数学

音乐

班队

体育

小学《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 篇6

一、Flash动画设计作品设计题目

1、见“题目1”。

2、见“题目2”。

上述题目任选其一,这两个题目的素材均已给出,考生须按照所给素材及“考试说明”中的操作步骤完成设计作品,完成的最终.swf作品形式可参考“题目1”或“题目2”中的相关实例。

二、Flash作品参考实例

可以参考题目1或题目2的“考试说明”文件或《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课件中的“单元九 综合实例”中的“任务1时装广告动画”、“任务2精品购物网站”。

三、Flash动画设计需要提交的文档及要求

1、所制作完成的作品.swf格式及作品对应的源文件.fla格式。

2、课程设计报告(报告附录部分为所使用的全部素材的截图),字数为800~1000字,写作模版参见“课程设计报告写作模板”。

3、所提交的作品(含源文件及最终作品)和设计报告应放在一个压缩包内,命名规则为:姓名+Flash动画设计稿件,如吴名Flash动画设计稿件。稿件大小应控制在10M以内。

中职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探究 篇7

关键词:FALSH,动画制作,教学原则,任务驱动

前言

随着全社会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多媒体制作已经成为计算机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网络上使用最广泛的二维动画软件FLASH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FLASH二维动画制作一直是中职学校重点科目。如何在当前的情况下根据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完成教学任务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1 FLAS H动画制作教学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是通过知识的传递和掌握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探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是研究教学理论的重要课题。只有按照教学规律办事, 才能增强教学工作的效率, 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可以帮助教师创造教学工作的有利条件, 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1 FLASH动画制作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所学知识,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学生的学习是个认识过程, 要实现认识过程中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必须有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客观过程,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实现。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心理,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FLASH动画制作可讲的内容很多, 但受当前中职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到。教学实践表明, 将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成专题留给学生进行实际的分组制作往往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常常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2 FLASH动画制作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普遍的基本规律之一, 而且也是教学中传授和学习科学知识本身的客观要求。教学应该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过程中传授和学习基本知识, 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动手实践中达到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的目的。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 如果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做到密切联系实际, 则易于获得关于客观对象的比较完整的认识。因此我们在重视通过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 必须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创造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除此之外, 还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尽可能使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地学习, 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FLASH动画制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因此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不能采取纯理论解析的教学方法。除了进行一些必要的概念讲解之外, 教师主要应该让学生通过上机实践的办法来掌握所学内容。重视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可以有以下几种可行的办法:

(1) 提高动手实践部分占课程的比例。学生实践的机会越多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就越牢固, 动画制作的技巧就越娴熟、动手能力就越强;

(2) 进行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学生制作动画解决其它课程中的问题, 例如:可能引导学生利用FLASH制作简单的网页页面;

(3)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动画制作竞赛, 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2 FLAS H动画制作教学要选用一种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我们在教学中研究了中职计算机教学可以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并运用在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中, 通过反复的比较和摸索, 笔者认为,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比较合适FLASH动画制作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下文将就任务驱动模式进行一些探讨。

2.1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是使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和技能。FLASH是一种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普遍的软件, 目前网络上大部分的动画都是由它制作出来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将软件应用到实际生活的观点。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从实际问题出发, 提出任务、分析任务、探究解决任务的方法, 是搞好FLASH动画制作教学的关键。

教师将教学内容蕴涵在任务中提供给学生, 可以先进行实际演示操作及作品展示, 使学生明确他们要做的是什么。然后由教师帮助学生对任务利用所学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分解, 并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 学生应该且必须提出问题, 这样他们才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然后再探究如何解决。如果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普遍的问题, 即本任务的难点, 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其一, 针对难点可以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演示, 使学生有所了解后再去探究;其二, 针对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或继续探究。在任务完成后, 学生之间还需要进行交流、品评。任务富有挑战性、提供了想象创意的空间、激发了好奇心, 它具有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因此, 任务驱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 而获得成就感, 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动机, 这种学习动机是内在的、积极的学习动机。

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完成任务的过程, 学生不仅可以建构出本学科的知识结构,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使学生掌握了动画制作的学习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合作、创新等重要的科研品质和精神。

2.2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 确定任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于动画制作教学, 任务设计尤为讲究。我们认为,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2.1科学性。

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FLASH动画制作的知识结构,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 循序渐进、合理安排。任务从简单到复杂, 应尽量避免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提出过于难的不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任务。例如:我们不能在一开始上FLASH动画制作课时, 就设计MTV, 情景动画短片的任务, 而应设计较简单又有意义的任务, 如“跳动的小球”。

2.2.2教育性。

任务的教育性体现在任务的实施与完成过程中, 传授或渗透给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教育等内容。

任务的教育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 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 它的应用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 因此, 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融合计算机学科的文化性、综合性, 同时也要渗透其他学科知识, 例如:网站LOGO、企业图标等。

(2)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影响。课堂教学中设计的任务, 对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计算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因此, 在任务设计时, 除要涉猎多学科知识外, 任务本身也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 使学生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在设计任务是, 应当多设计几个类似的任务, 有的作为课堂上的任务, 其它的可作为学生举一反三的任务。在学生学习某个知识点后, 应当具有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例如:在上“遮照层动画”这一节时, 可以在课堂设计一个“探照灯”的任务指导学生完成, 课后可以设计一个类似的任务“动态文字”。

2.2.3层次性。

从FLASH动画制作的学习过程来看, 当一个任务完成了, 又会产生新的认知需求, 同时新的任务就产生了。因此在任务的层次设计时, 要考虑学生的认知需求。

任务的设计要注意FLASH动画制作基本功能的递进性, 新任务中既要有以前任务中已经使用过的动画类型, 同时必须加入新的动画类型, 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既巩固已学过的功能, 又必须学习、探索新的功能, 这样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2.2.4真实性。

任务的确定, 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这样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需求和动手实践解决任务的冲动, 以及持久的学习兴趣。同时任务的来源又要适当地高于学生现有的生活, 可以涉猎他们可能的社会实践以及将来的工作需求。

任务的真实性主要是强调任务的来源, 教学实践中要尽量避免“为任务而任务”的倾向,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 任务的设计要求突出FLASH动画制作在实践中的广泛运用, 目的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中, 学习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 在独立学习或协作式学习中,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 当学生有一定的动画制作基础是不要局限于动画的制作类型, 仅以某项动画类型单一地设计任务。例如:我们设计的任务可以是“MTV”、“情景动画短片”等等。

2.2.5开放性。

开放性强调的是在任务的设计时, 要给学生以发挥的余地。要设计任务中的“可扩展点”, 使任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使学生有创造的机会。任务的完成只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完成任务之后, 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条件与需求, 可以由任务中的“可扩展点”做进一步的发挥与完善。这样的设计既能控制整体教学进度, 又可以因材施教, 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 激发创造欲望。

从计算机学科教育的角度, 任务驱动模式不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能做什么”,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而且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我们“需要用计算机去实现什么”这个本质性问题, 使学生真正有了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学语文教学, 2002, 8.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8

【关键词】《电视节目制作》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视节目制作》已从传统的制作方式转向虚拟的演播室技术,不仅将计算机制作图像与电视现场拍摄技术相结合,制作出极具新奇性和可视性的节目,而且还便于制片人对节目制作过程的集中操纵和控制。《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是一门集电视策划、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于一体的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能为学生快速适应电视媒体工作环境、培养电视节目制作思维与实际操作技能发挥积极作用。

一、《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的独特之处

1.《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出“重实践、重技能”的教学理念。《电视节目制作》课程包括《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编辑》《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等从策划到合成的四门课程。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电视节目制作理念、能力和技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初步的觉醒和发展。如电视节目策划着重培养学生根据电视节目策划流程策划节目的能力,电视摄像着重培养学生学会摄像机操作方式、各类镜头拍摄方式以及摄影与编辑的各种工作等。

2.《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着重体现团队合作精神。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是记者、编辑、导播、主持等方面力量的集合,由此可见,电视不是一个人的事。当前,“90后”“00后”学生有着强烈的个人意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这与电视行业要求的团队合作精神相抵触。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合电视行业用人要求,培养学生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学生以团队荣誉为目标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

3.以逻辑顺序和实践需要安排课程顺序。电视类课程既包含倾向电视思维与理念的理论课程,也包含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在安排课程先后次序时,应依据“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规律,先安排理论性课程,如《广播电视概论》《影视精品赏析》等,再安排《电视摄像》《电视编辑》等实践性课程,打破传统线性教学模式,以理论指导实践,让实践检验理论,为《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根基。

二、《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作为传媒类相关专业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电视节目制作》涉及面很广,但受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影响,《电视节目制作》在课程结构安排上主要表现为三段式结构,即以文化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这种适应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课程内容上看,理论知识讲授过多,实践仅被看成是理论的应用和验证而处于次要地位,尤其是受师资力量限制,学生实践操作和实践时间较少,对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因而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电视节目制作岗位的需要。

2.教学方法不科学,灌输多、启发少。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注重教学的启发性和实践性,这既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基本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在教学模式上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灌输多、启发少的方式,教师在课台上讲得激情飞扬,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尽管学生对实践课怀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实践活动仅限于教室和实验室,缺乏真正动手操作和深入实践的机会,因而只能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实践,其自主性和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和培养,影响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教学资源不足。电视节目制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仅需要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等理论知识的支撑,还需要摄影机、录音机、音响、虚拟演播室等许多实验操作设备的支持,这些操作设备少则几万元,多则数十万元,如一台高清数字摄像机动辄就要七八十万元。由于我国各地办学力量参差不齐以及各院校对该专业重视程度的不够,造成院校对设备投入资金不足,大多数院校在设备投入上无法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因而,只能在理论上教会学生相关设备的基本使用情况,这种现象在新闻专业和中小城市的广电专业中最为常见。

三、《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性教学而言的,就是将学生从传统的、封闭的教学环境中解放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实践时间、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以及一个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术。

2.积极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任务,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和探索创新的环境,以讨论和对话的形式完成任务,达到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技能和创新精神的目的。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本身就是操作多于理论的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所学知识由浅入深综合运用到实践操作中,逐步提升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补充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条件。补充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条件是当前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学经费有限,导致设备不足,实验教学面临诸多困难。为满足教学需要,可以采取降低设备档次以满足数量要求、购置先进设备供教师操作演示使用或取得社会力量支持补充设备差额解决实践教学困难,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胜任工作,又能使学生与市场接轨。

【参考文献】

[1]曹海仙,王骏.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浅谈电视节目制作实验课教学改革[J].电化教育,2004(4).

[2]郭薇薇.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MOOC课程策划、设计及制作 篇9

在MOOC课程里,不是高校的名师们“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必须要“团队作战”;听课的学生也不是带上耳朵就行,而是要一边听讲,一边做练习,还要在论坛里与老师团队和同学互动讨论。MOOC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与我们已经熟悉的网络公开课的制作完全不一样,有它自己独特的一套运作流程。

1、MOOC课程设计制作团队

项目经理:MOOC课程制作的总协调和总监工。其主要职责是协调学校有关部门、监督项目的进度、协调和组织项目组各岗位的工作。

授课教师:MOOC课程的总设计师和主演。授课教师是MOOC课程的灵魂人物,主要负责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授课风格和授课内容、担任课程主讲人。同时还要在论坛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最后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助教团队:配合授课教师完成课程设计,先行测试课程;将授课课件上传到MOOC平台,管理论坛,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负责调动一切手段,对课程进行宣传推广。

课程志愿者:由学过该课程的本科生组成,提前体验课程,测试课程效果;配合助教管理论坛,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配合助教进行MOOC课程的宣传推广,维护课程人气。向课程注册学生发送邮件(包括课程预告、提醒开课时间等)。

制作人:领导摄制团队完成授课视频的制作,同时密切配合授课教师确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授课风格,找到最适合该课程的镜头语言来呈现课程,体现专业水准。

摄制团队:包括摄像、剪辑、字幕、二维或三维特效等岗位,完成视频单元的制作。

网络工程师:负责完成课程的网络模块设计以及课程内非视频单元(含板书、PPT、练习、论坛等)的设计、制作及网页维护。

2、Mooc课程的构成要素

制作一门mooc课程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如果是10个小时的视频,需要录制20个小时的素材,以及大量的非视频模块的设计制作,最后进行剪辑。课程主要由一下要素构成:

(1)课程介绍视频(长度1-2分钟,包括学校的LOGO、授课教师姓名单位、课程主要内容)

(2)课程负载: 4-5小时/周

(3)课程分类

(4)课程开始时间:年 月 日(持续5-8周)(5)讲师介绍(6)课程文字描述

(7)课程大纲(包括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章节目的形式,也可以讲座次序或每周内容提纲的形式呈现)

(8)背景知识(包括预修课程要求、课程的适合范围)(9)授课形式

例:本课程由10分钟左右的讲座视频组成。一些视频将介绍新概念,其它视频将使用介绍过的概念进行数值计算,即一种视频问题讨论。每周将有两个小测试。测试A是关于核心概念的多项选择题。测试B会更难一些。测试B主要涉及公式或数字运算,但偶尔会要求实现简短的计算机程序或写一篇简短的论文。课程结束时,会有两个部分的期末考试,同样也分为A部分(定性)和B部分(定量)。(来源:COURSERA杜克大学《生物电流》)(10)常见问题(可多可少)

例:学完这门课程后我会得到结业证明吗?

会。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生会得到由讲师签署的结业证明。表明定性方面成就的A级结业证明,将基于单独的测试A和考试A颁发。A级以上的结业证明,将结合A(定性)和B(定量)的分数颁发。

学习本课程,我需要什么资源?

你需要登入计算机,在方程式中输入数字,并获得数值结果。本课程难吗?

不难,也难。本课程把一系列基本观念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非凡成果。不难,因为它不是一个任何观念和步骤都特别难的科目。难,因为本科目(本课程)要求你思考这些观念在这个组合中如何相互联系的,并把其与自己想法相结合。在你自己的思想花园里,你不能让这些观念随意生长,你需要种植它们,关心它们,让它们成长。

如果选修此课程,我能学到的最酷的内容是什么?

电池如何在盐水中反复使用100年,但从不放电。(来源:COURSERA杜克大学《生物电流》)

(11)课程视频(核心部分,每节课的视频长度最好在6-10分钟)

(12)视频里的测验(最好每节课的视频里都有测验,问题尽量短小,简单,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保持注意力;如果问题太难,需要把视频停下来思考半个小时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想不到特别好的问题,可安排选择题、问答题等)

(13)周作业及课程考试(要注明是机器评分还是同伴互评)(14)讨论论坛

(15)参考资料(包括推荐书籍、WIKI链接等)

3、MOOC课程视频模块与非视频模块设计

一堂典型的MOOC课,包括两个模块,一是视频单元模块,二是非视频单元模块,两个模块必须有机结合在一起。

我们先看视频单元模块的策划要点。

首先,我们要明白,MOOC不是传统课堂简单的重放,要根据讲授知识的需要,摆脱教学场地及设备的局限,对MOOC课程的视频内容和形式进行有创意的编排和设计。从目前来看,MOOC课程视频主要有如下几类:出镜讲解、手写讲解、实景授课、动画演示、专题短片、访谈式教学等。

出镜讲解:授课教师对着平行机位的摄像机镜头讲授,这一方式很容易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形成一对一授课的亲切感觉。多数MOOC课程都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特别是那些不需要多少推导过程的课程。出镜讲解可以直接站在黑板、白板、演播室的蓝布或绿布前(后期进行抠像处理),然后再把幻灯片的授课内容加到视频当中。

手写讲解:更适合那些涉及到大量的推导过程、公式演算等理工科课程、经济金融类的课程。一方面大大吸收了传统课堂中的板书讲解的全部优点,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后期剪辑,剪去那些不必要的拖沓,提升讲解的效率。具体操作时,可以配置一台带有电子书写笔的平板电脑或者具有手写功能的显示屏,通过录屏的形式保存下书写内容,再通过后期剪辑进行精加工。

实景授课:是对传统课堂的一个极大的补充,没有了教室这样的空间的限制,理论上我们可以到任何理想的场所进行授课,例如,我们需要讲解相关实验,就可以到实验室中边实验边讲解,需要讲解名家名画,就可以到博物馆实景地进行讲解,还可以到工厂车间、金融交易市场等地方进行讲解,让学习者一边感受实地氛围,一边更好地掌握知识。利用好实景授课,可以极大地发挥MOOC授课的优势和魅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动画演示: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活泼,易于理解,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目前二维动画运用得较多,成本较三维动画低,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手绘画,或者FLASH动画。文科、理工科及商科的课程都可以运用。

专题短片:以短片的形式快速地介绍背景资料,很容易将学生尽快地带入课

程,集中注意力,便于对知识点的深入了解。

访谈式教学:将访谈类电视节目的形式运用在MOOC课程中,通过访谈的形式传递知识,可以让学习者接触到更多的知识空间,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这种形式更适用于人文艺术学科,在MOOC课程中,每一个学习单元都是一个模块,包括视频与非视频模块。如果说授课视频像是一幕一幕戏的主体内容,非视频单元则是幕与幕之间的起承转合。把二者做精做细,才能让戏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使学习者即使远在课堂之外,依然可以身临其境。

常见的非视频模块包括练习(选择题与填空题)、投票、阅读材料、讨论区等,非视频模块的创意空间也很大,目前,有些MOOC课程也在尝试一些新的形式,比如一些化学或工程类的课程可以尝试在线仿真实验、计算机学习类课程可以进行程序测评等,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互动情绪和参与热情,使课程更加精彩。

4、MOOC课程制作流程

(1)授课团队拟订教学大纲和授课思路。按照MOOC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精心梳理课程的知识点,将知识点打散,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再进行串联。在8—15分钟的课程时间里尽量把知识点和小练习安排合理和恰当,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2)课程制作人、网络工程师与授课团队讨论确定视频单元与非视频单元的内容、拍摄场景和制作风格。

(3)摄制组形成视频拍摄脚本及课程预告片的策划方案。(4)按照脚本进行拍摄和制作,包括视频单元和非视频单元。

(5)课程内容上传与测试。MOOC视频视频规格采取MP4的档案形式,这样一般的PC或行动载具都可以播放。

(6)上课阶段要保证网络运行的平稳与安全。

九、对我校MOOC课程策划制作的建议与思考

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工科、理科、文科、艺术、经管五大类,工科大类中又有土木类、电气类、机械类、信息类、交通运输等学科,尽管学科千差万别,教学风格各异,但是,一旦被选入MOOC课程,都可以按照MOOC课程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策划、拍摄和制作。

1、课程策划摄制“五好”原则:好看好听好学好记好用

我们可以把MOOC课程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新媒介视频产品,其特殊性在于MOOC是教育类的,而不仅仅是信息类或娱乐类的视频产品。但凡是视频产品,都需按照视频产品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策划和制作。经过我们的考察和思考,好看、好听、好学、好记、好用,这“五好”原则可以作为我们策划制作MOOC课程的通用原则。

好看:MOOC之所以迅速红透半边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结合了视频公开课和网络社交媒体的特点,再加上其短小精干的特点,让参与者不仅可以利用碎片时间、甚至利用移动媒体就能完成学习,而且他们还可以在网络社交工具上面进行讨论和交流。视频与社交工具实际上都具有娱乐功能,有人将MOOC学习的体验比喻成“游戏冲关”,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学习。

因此,不管是理工科还是人文艺术学科的MOOC课程策划制作都要尽量把课程做得好看:在整体风格的把握、视频元素的拍摄技巧、视觉效果的考究、讲课背景及场景的选择、非视频元素的设计以及画面的切换节奏等方面,都要做到“好看”,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

好听:只要指课程的内容的设计要做到深入浅出,授课技巧要把深奥的理论用简单的话语表述出来。由于MOOC课程的一节课一般只有6—15分钟,一门课5-8周,与我们的实际课堂一节课45分钟、一门课17周的教学过程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MOOC课程不能照搬传统课堂上的课件设计,而要对课程 的内容重新打散,按照MOOC的特点重新设计,精炼而又准确地对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表述,让学生在听完10分钟的一节课以后也会感觉有很大收获。

好学:把枯燥的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予以呈现。对于理工科的一些课程,授课地点不拘泥于室内(教室或办公室),可以在摆满设备的实验室、或者实验工厂;对于文科艺术类的课程,可以在画室、雕塑前、或者校园。总之,要调动一切影像手段,只为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好记:注重非视频单元的设计,把一些重要知识点和必须记住的要点清晰地表现出来。适当结合一些多媒体技术,以及幻灯片、动画等手段,形象直观地将课程的要点进行呈现。

好用:高度重视网络互动社区的设计与维护。MOOC注重依托网络社区进行互动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特别是对机器难以自动评分的较为复杂、灵活的交互式练习,依靠网络社区群体智慧的评分机制便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互动专区必须有专人职守,随时随地解答学生的提问。

我们可以预测,在MOOC未来的发展中,课程的内容质量以及视觉风格的呈现将是MOOC课程是否受欢迎的一个重要指标。无论什么学科的MOOC课程,只要按照“五好”原则进行策划及摄制,就一定会在成千上万、浩如烟海的MOOC课程“大数据”中脱颖而出,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和更大的影响力。

2、不同学科MOOC课程创意策划思路

MOOC课程虽然推出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无论上什么学科,都有必须遵守MOOC课程的基本规则——每节课6—15分钟,每门课5—8周——所以不能按照传统课堂的教学大纲进行按部就班地改编成MOOC课程,而是要按照MOOC课程的要求,每节课重点解决一、二个知识点的讲解和消化,因此必须首先要对整个课程大纲进行重新编排,对每节课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和提炼,切割成小单元,每一段视频以6-15分钟为宜,最长以

不要超过15分钟为原则。另外,建议在每一节课的适当位置都要嵌入一至两个小测试,问题不要太难,主要目的是刺激学习者的神经,集中精力学习。

在这一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进行相应的策划和制作,在授课形式上力求创新。

(1)文科类MOOC课程

文科类包括文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地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法律与社会学等,策划制作这类MOOC课程要注意一下几点:

出镜讲解为主,结合板书、幻灯片、动画等方式,也可以在外景讲解,制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北京大学王娟教授的《民俗学》就把讲授场地放在了校园的古建筑群,给人以“小清新”的感觉;同时她的课程还结合了大量的专题短片及图片,让学习者可以比较轻松地学习。

有些课程甚至可以采取访谈讨论的形式进行,授课教师请几位同行一起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在中间可以打断,嵌入小问题,让学习者也通过网络加入进来表达观点。COURSERA上面有一个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教授主讲的《现代与当代美国诗歌》就是采用这种形式,非常受欢迎。

(2)艺术类课程

艺术类包括音乐、绘画、雕塑、电影、电视等,这类MOOC课程创意空间比较大,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策划出能吸引眼球的MOOC。由于是艺术课,因此,比别的课程在色彩基调、影像影调、构成、节奏等方面更加要讲究,把一堂课当成一件艺术作品来策划制作。Coursera网站上由Wesleyan University的Scott Higgins教授主讲的《好莱坞的语言:故事、声音与色彩》,其总的画面基调就黑色背景,除了教授的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讲解,还配有大量的电影海报和电影同期声,整个课程非常生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毕明辉教授的《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制作高端专业,非常精美,堪称一件艺术品。

另外,艺术类MOOC课程尽量不拘泥于教室讲授,可以结合采取实景拍摄,比如可以在琴房、音乐厅、画室、博物馆、雕塑工作室、剪辑机房等地点,把课程做得生动活泼,充满创意。

(3)经管类课程

这类课程以出镜授课的方式为主,同时因为这类课程会涉及到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分析,可以辅以二维动画,形象直观的表现课程内容。清华大学肖星教授的《财务分析与决策》就很好地结合了二维动画,将有些十分枯燥的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另外,经管类的有些课程,比如证券、金融、企业管理、理财类的课程,还可以考虑采取实景讲授的方式,授课教师直接走进证券交易所或者企业,在现场进行教学。

(4)理工科类课程

这类课程给人的印象都是抽象和枯燥的,但是,这类课程恰恰是最适合MOOC平台的,其教学效果甚至可能比传统课堂还要好,因为MOOC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视觉元素,将本来枯燥和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象化,把深奥难懂的理论用形象生动的视觉语言传达出来。

尤其是大工科类课程(包含土木类、电气类、机械类、信息类、交通运输等学科)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大部分老师也有制作过视频公开课(OCW)的经验,但MOOC不同于OCW(我们之前曾有过比较),不能简单地将OCW剪短后放在MOOC平台上,而是要按照MOOC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重新策划和制作。

这类课程除了需要讲解一般的理论知识,还强调现场实践,因此,策划制作这类MOOC课程,可以放开思路,大胆创新。主要思路有以下几点,在实际课程制作中可单独或交叉使用:

首先,出镜讲授为主,结合幻灯片及适当的二维动画,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同时要将每个单元、每节课的知识点分列出来,必须设置2、3个小测试,让学

生有一种“游戏冲关”的感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大胆运用实景授课,将授课地点安排在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施工工地,而不拘泥于教师或办公室,加强课程的可视性。

第三、讲授过程中,可灵活使用一些小道具在进行现场实验演习,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法国洛桑联邦理工学院Aurelio Muttoni与Olivier Burdet教授主讲的《结构学1:钢索和拱形结构》MOOC课程,就以图解静力学的方式讲解结构应力的测定,课堂上还有很多小实验,直观形象,指导性强。

第四、可指导选课学生自主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借助课程网络社区进行实作训练,通过网络上的同伴互动,达到群体学习的功效,可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

比如台湾大学康仕仲教授的《工程图学》MOOC课程就强调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理论方面,将讲授投影、读图、剖面、透视、标注等基本的制图原理,以及各项工程常用的图像语言。实务方面,以简单案例,循序渐进地讲授电脑辅助绘图(CAD)的技巧。课程论坛里建立了学习小组,老师布置一些操作性的案例,同学们通过网络论坛社区进行互动和讨论,让课程变得实用而有趣。

第五、工科类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可将MOOC课程设计成实验视频课,带领学生做实验。这类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

MIT的《电路与电子学》MOOC课程就是老师一步步带领学生以好玩的方式在课堂上做实验,将困难问题化解,分层次地以工程化的方法解决电路设计问题。RICE 大学的《电气工程实验室基础》本身就是一套以动手为主的实验课程,作为另外一门MOOC课程《电气工程基础》的补充内容,旨在利用现代化的实验室仪器锻炼学生组建和测量电路的基本技能。课程要求学习者自行准备实验设备和myDAQ工具包,实验课完成后,学生便可了解如何连接电路到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测量系统,如何组建带点电路及其工作原理。这种课程带有很强的实用性,教师带领学习者构建一个含有放大器的模拟电路,并与数字信号系统连接。在结课实验上,要求学习者建立一个简单的、可传输声音的光学通信系统。

第六、整个MOOC课程也可设计成“问答式结构”,即每个小节(或模块)的标题就是一个问题,然后一个模块解决一个问题,如果一门课分解成8个问题就分8讲,如果分解成10个问题就分十讲。这种课程结构很能调起学习者的求知欲和挑战性,然后,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大功告成。

Princeton大学蒋蒙教授的《网络:朋友,金钱和字节》是一门跨学科研究的课程,跨越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设计、经济与金融、网络系统运行与安全,他把课程内容分解成20个问题:关于无线网、网络和互联网,关于苹果、谷歌、facebook、网飞公司、亚马逊、爱立信、惠普、Skype以及 AT&T公司是如何运作的。每节课提出并回答20个问题中的一个问题。课程大纲就是这些问题:智能手机上的CDMA是什么工作原理?谷歌的搜索结果是怎样排序的?Netflix是怎样推荐电影的?为什么我使用1GB流量,AT&T或者Verizon Wireless就收我10美元?互联网的流量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流量再大互联网都不会崩溃?

以下这段文字是这门MOOC的课程概述:

你在咖啡店排队的时候拿起你的iPhone,用谷歌搜索一个不怎么出名的演员,谷歌就会显示他的维基百科页面,上面有他演的电影和YouTube上的相关片段。你在亚马逊上看用户评价挑选了其中一部电影,在比特流上把它下载下来,或者转发到网飞公司(Netflix)。突然手机上的WiFi信号消失了,于是你开始使用3G网络。视频质量开始下降,但你不确定到底是服务器不堪重负,还是网络哪里卡了。这时候,你用掉一个1G就会花掉10美元,你决定不看电影了,干脆一边发推特一边用Skype和朋友聊天,同时有几首歌通过iCloud传到手机里。你对通话质量很满意,但同时又有点不高兴,因为看到推特上的粉丝没有增加。你可能会好奇这一切都是怎样运作的,为什么有时候他们会不好用。看看下面20个问题。

选择这些问题不光是因为它们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还因为问题的答案包含了网络领域的核心概念。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提出并回答这20个问题。

这段课程概述文字有点多,还有点另类,带有很浓烈的“IT份儿”。但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这门MOOC课的策划思路让我们更使劲地参悟一个道理——什么才是“深入浅出”?——这个说起来简单但很难做到位的东西!

上一篇:工商庆典致辞下一篇:二年级上数学学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