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联合投资法律风险的规避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影联合投资法律风险的规避(通用8篇)

电影联合投资法律风险的规避 篇1

耗资巨大的电影,投资人往往不止一个,我们一般称为“联合投资”。在电影的联合投资上,要抓住三个关键:钱、权和人。

一、钱的风险

(一)关于资金的进入和支出: 1.资金进入的方式和时间

投资金额何时进账?要有具体的约定。如果金额巨大,可采取分期的做法。如果是联合投资,要在投资合同中做“如果某一投资方没有及时支付资金的违约责任”的约定。

2.资金供应不上时的补救

一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注入投资款,怎么办?违约责任的承担只是一方面,怎样才能保证项目少受影响继续进行?可以在联合投资合同中约定,相对方(一般是主控方)在一定条件下(如违约方违约超过多少日)有引入第三方投资方的权利。

3.知情权

合同中的查账权利千万不能被漏掉,且一定要在项目、费用以及时间上都尽可能地细化才比较保险。收益分成是在电影发行收益中扣除电影专项基金和相关税收,以及各个环节上的成本支出后的纯收益。这其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是一个范围比较灵活、账上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每一笔费用是否真实发生?有没有重复计算的情况?作为共同投资人,尤其是在账户归一方掌握的情况下,另一方应将自己对账务的知情权、查账权固定在合同中。

4.账户是否共管

通常投资方中至少一方是制作方的情形。在投资比例或资源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可以由主控方来支配账户。但在双方势均力敌时,共管账户是通常的做法。在需要支出资金时,投资双方各自出具自己的公司印鉴,才能使用账户。账户内的资金有可能因为开户公司的其他债务或因诉讼发生的查封、冻结、扣缴等追索而产生风险,因此针对特定项目设立专门的独立项目公司,将账户设在独立项目公司名下,相对风险就小一些。

5.超支怎么办

控制制作成本超支,是投资合同中的重中之重。小投资方可以和主控方约定对超支部分不负责。主控方可以约定有权在超支时引入新的投资方,新资本的进入会导致原投资人的收益分配比例被稀释。当然,有点实力的小投资方也可以约定不能稀释自己原来的收益分成比例。

(二)关于收益分配的约定方式

影视剧投资协议中,通常有几种方式来约定收益分配。1.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如在合同中约定“出资各方按照出资比例享有影片的经济收益,承担亏损风险”。这种约定比较公平,争议也少。

2.按照固定数额进行分配

为了吸引投资者,出品方答应投资者“只拿收益,不承担风险”。这里的收益一般指的是固定收益。如合同中约定“作品回收的收益,首先支付投资人的投资成本。并收取固定数额的投资收益。”这种利益分配下,如果亏损,出品人还得自己掏腰包给投资人,因此常常发生纠纷。

出品人会主张这份合同是联营合同(联营合同不允许保底,认为是规避企业间不允许拆借贷款的法律,企业间不允许拆借贷款,因为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固定收益条款作为联营合同的保底条款而认定为无效,从而要求其他投资者共同承担亏损。而投资者则会主张这是“名为投资,实为借贷”,即实质是一份借款协议,因此应该把固定收益视为利息。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根据各方参与项目的程度来判定,如果各方都参与了项目则认定固定收益条款无效,各方应共同承担风险;如果有任何方仅仅出资但并不参与项目的,一般认定为借款合同。但即使是借款合同,也并不是约定多少利息就是多少。

2015年颁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人民法院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约定高于36%的部分,要返还。介于24%到36%的部分,是“自然之债”,就是说已经付了的,不能再要回来。还没付,则可以不付。出品人可以参照这个比例,尽可能挽回一些损失。

3.保底方式

国内的保底发行一般是指发行方为投资方担保影片的票房收益,由发行方预先垫付票房,在这种情况下,不管电影的实际票房如何,投资方都会提前拿到收益。但如果电影票房超出保底数字的话,那么分账比例会对发行方更有利。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注意:分配的“收益”要约定清楚。

《西游·降魔篇》放映后,周星驰控股的公司将华谊兄弟告上法庭,索要票房分红8600万。证据显示,双方多次交涉收入的分配,但到最后合同也没约定明白。华谊强调的计算基数是“最终拿到手的收益”,而周星驰公司认定的计算基数是“上报总局的总票房”。

双方表达的概念不一致时,法务就应当谨慎对待,一定要定义好每一个词的范围。另外,有的项目会给主创人员一定的分红作为激励,这笔支出是从成本里出,还是从主控方的收益里出,都要有具体约定。

二、权的风险

1.剧本委托创作时的著作权:是项目方的idea,找编剧来具体执笔。剧本的版权,有约定的按约定,没约定的归编剧。因此,在拟定合同时,项目方一定要对委托创作剧本的版权归属进行明确约定。有的项目方觉得委屈:我的创意,我给了编剧钱,当然剧本版权是我的。这是一个巨大的误解。著作权除非被合同明确约定属于项目方,否则就属于作者。

另外,实务中有时联合投资的双方闹矛盾,中止合作了,却各方拿着剧本各自拍摄,产生了纠纷。因此在合同中也很有必要约定一旦中止合作时,剧本相关材料的著作权怎么处理。

2.电影作品的著作权:

联合投资电影作品的著作权,有约定的按约定,一般是各投资方共有。

关于著作权的共有问题,理论界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由于和物权法上的“按份共有”与“共同共有”的概念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且法律规定并不完善,因此这个问题是一个实务界疑惑、学界诟病的问题。

我们简而化之,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共有,一般依据合同约定。合同通常情况下会约定按照投资各方的投资比例来享有著作权的财产权。至于著作权本身的使用,我国法律主要体现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该条规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

也就是说,既然咱俩都有该影片的著作权,那将来我想授权给谁翻拍、改编,我想许可哪个平台播放,你是不能拦着的。但是我由此得到的收益应该合理分给你。当然如果我要完全处分即转让,那是不可以的。

这样的规定表明:共有著作权的行使,法律坚持协商一致和有利于作品传播利用的原则。

三、人的风险

(一)编剧: 1.编剧工作室里藏风险

同叫“工作室”,也有不同形式。常见的有: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个体工商户等。也有未经注册的名义上的工作室。投资人要注意和什么样的编剧工作室签约,对方是否有签约的主体资格。未经注册的编剧工作室,其实签约并真正承担法律责任的,是编剧本人。

从编剧工作室买了版权,已开机了,结果被某具体的小编剧起诉了,说工作室跟外边签约,但自己是真正的执笔人,在作品上没自己的署名。而出品方已经和编剧工作室签合同,而且付款了。怎么办?

这就告诉我们:即使投资方和编剧工作室签了约,具体的编剧也一定要签字,或者单独附上授权书,表明其放弃著作权的意思表示。

2.剧本的独创性风险

出品人往往忽视这个问题,很多被盗用剧情、人物设定的剧本,被轻而易举地采用。一旦电影都拍完了或者播出了,后期出现剧本版权纷争,有可能大大冲击投资人的投资利益。因此,一定要严审剧本的独创性,最好让编剧以书面合同的方式保证剧本的独创性,并承诺对剧本版权风险全权负责。两方以上的投资人,其中往往有一方负责剧本的来源,这种情况下,另一方则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自己对剧本的版权风险免责。

3.剧本的另行修改权

应在合同里明确约定,委托方有权另行聘请编剧对剧本进行修改、续写,不应视为对受托人权利的侵犯。如剧本未完成时,制片方对剧本的质量不满意,提出解除合同的,应对已完成的部分剧本的版权归属进行明确约定。

4.编剧的政审

我们都知道,和一个公司签约,一定会对这公司进行尽职调查,但在影视项目上,对人也一样需要尽职调查。如编剧是否有过不当言论、违法犯罪的经历,如果是国外或港澳台人士,需要特别注意。不要等电影已经拍好了,发现编剧有政治问题或其他问题,给电影的上映和收视带来负面影响。

(二)导演:和导演的合同,注意要有清楚的关于导演职责、权限、完成时间、验收标准的约定。如果约定不清,很可能出现导演延期完工、怠工、作品质量较差而无法追索的情况。还曾遇到过因导演是新手,完片质量实在入不了眼,制片方另找人补拍、剪辑,不仅产生了损失,还因制片方拒绝给原导演实现署名权而被诉诸法律的事情。

另外,按照正常的影视投资交易结构,所有联合制片方获得的收益分成基础应当是一样的(排除一些特殊的财务投资者可能会使用优先回报、固定回报,或一些资源置换单位有滞后回款的情形);而在有的电影中,如果导演作为对影片的票房成功有重要作用的人,一般会根据合同,在影片纯利润或发行纯利润中占有一定比例的分成。当然,也可以只拿劳务费,就看导演和制片方怎么约定的。

(三)演员:演员的违约行为也是影视投资的风险之一。有些艺人意识淡薄,违约事件频发,明星因私人感情问题产生绯闻、因涉毒等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罚等,都可能影响影视项目的正常运行和预期收益。因此在投资前,最好委托律师对项目核心人员进行尽职调查,同时在投资协议中加入艺德条款,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提前排除。

另外,导演和演员等主创人员,一般也是由联合投资人中的一方来决定,那么另一方投资人则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自己对主创人员的身份风险免责。

(四)剧组其他人员:影视剧拍摄是一种人身危险性极高的工作,许多影视剧中都涉及高空、高速、爆炸等危险桥段,此类拍摄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受伤,如有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受伤,项目不仅可能项目停滞,而且有可能面临巨额赔偿问题。剧组里最辛苦的场工、道具、美术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基本上处于“三班倒”的状态,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中人员失误在所难免,此类情况同样有可能造成因工作人员损伤或致使他人损害,产生负面新闻,影响项目正常进行,导致诉讼纠纷等一系列问题。这一问题就需要制定详尽可行的项目章程,解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和必要的商业保险相关问题。

电影联合投资法律风险的规避 篇2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 2002年至2010年,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达52%。“十一五”期间,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增长35%, 增速是“十五”时期的4倍。2010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 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 同比增长36.3%。截至2010年底, 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更加重视“走出去”, 统筹推进企业对外开展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加工制造、农业等领域的投资合作, 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使其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和重要依托。

二、目前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 为了取得海外市场, 企业盲目投资和无序投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某些企业仅仅为了海外市场规模的扩张, 不考虑投资经

济效益和环境资源效益, 采取低价竞争, 从而给国家造了成巨大的损失。例如, 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竞标承建波兰高速公路时, 报价不及波兰政府预算的一半, 可开工后却发现当地的物资成本远高于预期, 只好被迫放弃项目, 后续还可能会承担高达2.7亿美元的违约金。

2、海外中国企业之间缺乏协调管理, 造成国内企业在同一国家同一项目上的恶性竞争。

如今年年初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在海外市场争得不可开交。

(二) 金融汇兑存在巨大风险

许多国家金融制度极不完善, 传统的信用证交易几乎完全不可行, 因为商业银行不是拒绝办理, 就是拒绝承兑。而采用其它付款方式, 如货到付款、付款交单等同样存在钱货两失的风险。还有不少国家实行外汇管制, 即使赚了钱也难汇回国, 不得不求助于地下钱庄, 风险更难预估。

(三) 文化差异影响海外市场的拓展

在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 面对的最大困难不在于资金、技术或资源整合能力, 而在于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和众多的利益团体如何进行良好的沟通。但是, 由于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的不同, 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必然面临文化冲突问题。

(四) 国际政局动荡、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不可抗因素, 给我国海外投资带来不小的损失

例如今年2011年3月份, 利比亚境内的动荡给中资企业造成了相当大影响。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总数有50个, 涉及合同的金额达到188亿美元。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达75家, 在这次利比亚事变中, 均蒙受程度不等的经济损失。再如, 据国资委不完全统计,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 有68家央企曝出114亿美元的海外业务巨额浮亏。

三、如何防范境外投资风险

(一) 规范企业海外投资业务

一方面通过法规和制度的完善, 有效规范投资项目决策和经营行为, 从而规避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的风险。另一方面针对在同一国家同一项目上曾经有过多家国内企业相互竞争的情况, 政府部门要及时加以协调, 防止国内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上的无序或恶性竞争。例如中石化就成立国际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对外代表中石化统一进行招投标, 有效防止了各个油田在所在国的竞争。

(二) 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 防止盲目投资

在进行境外投资决策时, 一定要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 进行科学的投资可行性分析, 尤其是投资效益的分析。财务部门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 应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估算, 在进行效益估算时, 对使用的数据一定要通过多方调查论证, 尽量使用准确的数据。在项目可行与否的结论上, 要重点把握投资回收期、内含报酬率、净现金流量等关键评价指标。

(三)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境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投资风险的具体方法, 借助于该系统的有效运行, 能够加强境外投资风险的事前管理。具体包括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公共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经营风险预警系统等。通过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议和完善, 能够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使企业避免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或使企业的损失最小化。

(四) 充分利用当地信息资源, 规避政策风险

要有效地规避境外投资的政策风险, 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信息资源, 采用“借力”手段来实现。一是通过当地或国际上知名的会计师、财务咨询公司的咨询服务来实现境外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日常会计业务的核算、财务报告的提报、纳税的申报和各种投资优惠政策的享有等;二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财务管理人才进行境外公司的财务管理, 实现财务管理本土化。财务管理本土化, 是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 规避政策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 建立科学的财务监控体系, 掌握财务控制权或监控权

对境外投资进行有效的财务监控是防止境外企业资产流失, 实现境外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保证。失去了对境外投资的财务监控权, 就失去了对境外资产的支配权。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海外投资发展迅猛, 特别是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这一方面可以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减少贸易摩擦、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等问题, 另一方面,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以及不可预知的因素的增多, 海外投资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因此, 如何加强海外投资管理, 防范投资风险成为摆在我们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企业境外投资,投资风险,风险规避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我国海外投资问题及风险管理》, 2011年8月14日

[2]李宝民.《论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防范》,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10日

[3]汪发元, 潘会平.《浅论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配套分析》, 2011年3月19日

电影联合投资法律风险的规避 篇3

摘要

试用期是毕业生在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和员工相互了解的重要阶段,2008 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员工在试用期的相关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本文就企业在员工试用期内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做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规避建议,对于毕业生对就业试用期的风险防范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试用期;法律风险;规避;前言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关系、订立劳动合同时,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特别约定的供劳动关系双方主体互相考察的期间。试用期是劳动关系双方以较低风险相互考察对方的一种手段。在试用期间内,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劳动者则考察用人单位介绍的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1994 年颁布的《劳动法》对试用期作了规定。2008 年1 月1 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又进一步作了更明确、更细致的规定,这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试用期作为企业与毕业生相互了解的手段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企业可以在试用期内考察毕业生的各方面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对于不能胜任岗位职责的员工,可以在试用期内合法的解除劳动关系,并且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赔偿;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可以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和胜任这份工作。试用期的作用恰恰起到一种缓冲的作用,能更有效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磨合,最终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试用期中的法律风险规避

2.1 试用期工资

张某与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双方约定试用期为1 个月,自2008 年3 月1 日至3 月31 日,试用期工资为1200元。双方在劳动合同中并未约定试用期后的工资数额。张某在公司工作到2008年4 月30 日,在离职结算工资时公司为张某结算了2008 年4 月工资1200 元。后张某就2008 年4 月工资差额提请劳动仲裁。张某认为根据其试用期工资数额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

定,可以得出其转正后的工资数额应为1500 元。张某请求:支付2008 年4 月工资差额300 元。

仲裁裁决结果:驳回张某的仲裁请求。

案例B 王某与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双方约定试用期为1 个月,自2008年3 月1 日至3 月31 日。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工资为1000 元,转正后工资为1500 元。王某在公司工作到2008 年4 月30 日,在离职结算工资时公司为张某结算了2008 年4 月工资1500 元。王某就2008 年3 月试用期的工资差额提起劳动仲裁。王某认为公司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转正工资80% 的规定,并主张其试用期工资数额应为1200 元。故请求支付2008 年4 月工资差额200 元。

仲裁裁决结果:公司支付王某2008年3月的工资差额200元。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两个案例看上去很相似,劳动者都是在一个月试用期后又继续工作了一个月,一人要求补转正后的工资差额,另一人要求补试用期间的工资差额,得到的仲裁结果却大不相同。原因何在?案例A 中,双方合同中仅约定了试用期的工资金额,但是并没有约定转正后的工资数额。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来审视,这一工资数额并未违反法律规定,同时双方并未对转正后的工资作出具体的规定。公司支付给张某的工资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的工资,同时也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所以,公司继续按试用期工资数额支付张某4 月份工资,不违反法律规定。案例B 中,双方合同中约定了试用期的工资数额和转正后的工资数额。根据双方约定的转正后工资数额及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的规定,公司发放给王某的试用期工资数额是低于劳动合同约定80% 的,所以,公司应将其试用期工资的差额补齐。有些劳动者错误地认为可以通过试用期的工资得出转正后应得的工资数额,实际上是不能够这样推算的。《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是关于试用期工资的规定,目的是保证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待遇。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

工资标准。这一条文并未对试用期后的工资作出具体规定。所以,在劳动关系的实际履行中,毕业生应走出认识误区,同时用人单位应当遵守该条的法律规定,保护毕业生在试用期内的工资权益。

2.2 试用期的约定期限

首先,企业要明确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也就是说录用新员工可以不经过试用期直接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如果劳动合同中未约定试用期,员工入职后发现不胜任岗位要求,如果以试用期的法律规定来解除劳动关系是不被允许的,企业会承担法律责任,因此笔者建议,尽量与员工约定试用期,这样企业就有了主动权,对新入职的员工也起到鞭策的作用。

在实务中,很多民营企业对试用期的法律规定非常漠视,孰不知如果不按照法律规定的试用期限制,企业方会承担很大的不利结果。主要表现为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的规定的最长期限或者只约定试用期期限而不约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前者的直接法律后果是超过试用期最长限制的试用期无效默认员工转为正式员工,而后者面临的法律风险更为严重,会导致约定的试用期无效并且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规避此类法律风险要求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9 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因此,企业在与员工约定试用期务必不超过国家规定的试用期的法定上限,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这里还需要特别提一点,《劳动合同法》中的关于试用期的日期的“不得超过一个月”、“不得超过两个月”类似的表述是包含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本身的,现实中一些企业会给员工签订一年零一天这样的奇怪合同期限,为的只是凑足试用期,其实企业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的。

2.3 试用期内劳动合同的解除

一些用人单位的管理者认为,既然是试用,用人单位当然有权决定员工的去留。用人单位往往以劳动者尚处于试用期为由,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走马灯似地

更换试用人员。在试用期限内,如果单位确有证据能够证明劳动者有不符合双方明确约定的、有书面记载的录用条件的情形,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在招录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明确录用条件、考核方式,不能任由用人单位解释员工试用期是否符合录用条件。而且,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向劳动者说明理由。如果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却以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依法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

2.4 试用期中给员工的培训费法律问题

企业解除试用期劳动合同需要一定的条件才可以生效,而对于试用期的员工来说,只要员工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企业,劳动关系就自动解除。在实务中,企业有时为了让员工能尽快熟练工作,在试用期内就对员工进行培训并付出了一定的培训费用。如果员工在试用期间就离职,会导致公司的培训费用白白付出,陷入被动。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的规定:“用人单位出资(指有支付货币凭证的情况)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在试用期内,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因此,笔者建议在员工试用期中,企业尽量不要安排连续性较强、责任比较重大的工作交给员工去做,防止试用期员工可能另谋高就给企业带来不利的结果。其次,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计划不要安排试用期的员工培训,要等到转正正式员工后在安排技术性的培训,以免试用期员工离职而公司的培训费得不用赔偿的尴尬。

2.5 试用期的保险陷阱

2.5.1 医疗期待遇

在现实中,有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了劳动合同,约定了试用期,可是劳动者刚刚上班就生病,需要停止工作或住院治疗。这时,有的用人单位认为处于试用期的劳动者还没有为单位做贡献,不能享受医疗期待遇,如果劳动者必须住院治疗或者请假休息,就要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医疗期是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依法可以享受的停止工作治病休息并发给病假工资等待遇而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职工的医疗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 至24个月的医疗

期。患病享有医疗期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处于试用期的劳动者也是劳动者,应当享有包括医疗期待遇在内的全部劳动权利。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患病,有权按照有关规定享有相应的医疗期待遇。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仅不能解除其劳动合同,而且还需向其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的病假工资。

2.5.2 社会保险

一些用人单位为降低用工成本,往往以劳动者还处于试用阶段为由,不给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或者以人身意外伤害等商业保险代替社会保险,劳动者往往不懂或不敢提出异议。例如,扬某与某公司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负责人告诉他,必须是试用期合格后才上社会保险,否则不予录用。其实,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同样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享受包括社会保险权在内的所有劳动权利,不能因为劳动者的试用期身份而加以限制或与其他劳动者区别对待。此外,社会保险是国家实施的一项强制性的制度,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不能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免缴社会保险,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办理商业保险也不能取代社会保险,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社会保险义务。加强就职培训,学好法律,顺利度过试用期

毕业生要想在试用期成功转正要加强就业指导培训,明确求职定位,减少不必要的求职成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制度,毕业生需要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制度的规定,了解用人单位是否真有用人意向,试用时应及时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在试用期间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一旦发现自己的权益受损,如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劳动报酬过低、工伤拒赔、不缴社会保险费、违规延长试用期等,要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劳动仲裁和诉讼,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 考 文 献路 辛.试用期工资与转正后工资的关系.2邓义君.企业在员工试用期中的法律风险及规避建议.经济视角2011(6)3 范大平唐开强.劳动试用期违法现象.民商法2006(6)

电影联合投资法律风险的规避 篇4

规避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简称私募基金(PE)是指向少数的机构投资者或者个人投资者以非公开的要约形式募集的基金,简单来说,就是无须经过证券监管部门审批或者备案的私下集资的证券发行方式,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基金,其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人、投资标的企业或项目。由于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多样化,房地产企业参与私募方式融资也日益频繁起来,有些房地产企业不仅利用私募方式进行融资,还主动发起设立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比如说金地地产、复地集团、绿城地产等等,在此,对房地产企业参与私募基金的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并提出房地产企业参与私募基金的法律风险。

房地产企业参与私募基金设立业务简介

房地产企业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主动做为发起人以普通合伙人(GP)的名义设立房地产私募基金,将私募所得资金主要用于自己项目的开发,这些企业多见于大型房企,目前大型房地产企业都参与了其中,包括万科、金地、华润、复地等知名开发商均已试水房地产私募基金,此外,包括世茂股份在内的有意设立房地产私募基金的地产巨头也不在少数。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地产私募基金,都是房地产公司设立并投资于自身的项目。以智盈投资2010年募集的第一只人民币房地产私募基金“复地景业基金”为例,该基金采取的是有限合伙制的形式,其中单个有限合伙人的出资门槛就为800万元人民币。2012年11月,万通地产引入股权融资的项目为北京万通中心D座项目。公司拟与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名为深圳市万通核心成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基金,规模为3.726亿元。其中,万通地产出资1860万元,作为有限合伙人加入基金;华润信托发行信托计划募集资金3.5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加入基金。根据公告,万通地产全资子公司和华润深国投信托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各为50%。

从房地产企业参与房地产私募基金设立来评说房地产企业参与私募股权基金的法律风险。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目前的房地产私募基金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有限合伙形式,下面法律风险的讨论主要以有限合伙私募基金这一形式为基础的。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形式的法律风险

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有限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两种,其中,实际操作的私募基金来看,是以有限合伙制为主,在此,比较一下两种形式的法律风险及优劣:在2007年6月1日新《合伙企业法》实施前,即有限合伙形式出现之前,国内大多数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采用的都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优点主要在于:其设立简单便捷,且治理结构较为明确。

但是公司制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私募经理人的激励不足。由于公司制的分配方式一般是以股权的多少来决定最终的盈利分配。而实际进行决策的人往往是一些私募经理人,其在公司的股权份额不多。所以虽然其对公司做出的贡献很大,但获得的回报往往有些不对称,这就会对一些经理人的投资积极性造成影响,不利于基金的发展。

2、面临双重征税的问题。在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公司本身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与此同时股东作为自然人主体在分取红利时还要缴纳一笔个人所得税。其税收成本较高,虽然可以通过改变公司注册地的方式来规避双重征税的问题(例如将公司设立在开曼、BVI等免税地区),但终究比较繁琐。

2007年6月1日,随着新的《合伙企业法》的正式实施,有限合伙这一新的合伙形式随着产生,也正因为如此,新的《合伙企业法》的实施被认为是对国内私募股权投资的一次重大推动。

有限合伙形式具有以下优点:

1、组织形式优势。有限合伙企业有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合伙人,至少应当有一个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仅负责出资而不负责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而普通合伙人则具体负责整个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对外投资,其所承担的仍然是无限连带责任。这样组织形式的优点就在于普通合伙人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其对企业承担的是无限连带责任,这就使得私募经理人不敢怠于行使自己的职责,在做投资决策时务必尽到谨慎义务。同时,作为有限合伙人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避免后顾之忧。

2、税负较轻。有限合伙企业无需就企业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由合伙人就个人从合伙企业获取的利润分配缴纳所得税,避免了双重征税。

但是,有限合伙制亦有不足之处,一是法律空白较多,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在经济活动中使用不多,相关的法规规定较少,很多要在实践中完善,比如说其税收问题、管理机构问题、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的分权问题等等,这些只有私募基金公司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与政府相关部门多做沟通,并且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且在实践中会遇到政策因人变化、因地不同问题,这是私募基金本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团队运作的法律风险

在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架构下,通常需明确普通合伙人为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有限合伙企业几乎全部的经营管理事项和相关事务的执行,有限合伙人仅作为投资人而不参与合伙事务的执行。基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性,该等有限合伙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就是从事相关目标企业的股权投资,对被投资项目的投资、处置、分红、退出等决策均被要求严格掌握在普通合伙人手中。普通合伙人也会基于其专业基金管理人的角色,为有限合伙企业组建专业人士组成的投资决策委员会或投资顾问委员会,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提供投资决策或顾问。此外,普通合伙人也将负责制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整个存续期限(包括投资期和退出期)、投资领域及策略、投资组合的搭配、是否需进行杠杆融资、管理费比例、收益分配机制、后续投资、份额转让、入伙及退伙等诸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制度的构建。就收益分配制度而言,虽然普通合伙人的资本性投入较少,但基于其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和运作, 《合伙企业法》允许在有限合伙协议中约定不同的收益分配比例,这也使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收益分配机制能够在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之间得以平衡,体现出普通合伙人的管理才能及有限合伙人的资本优势。

以开发商主导基金为例,开发商作为普通合伙人和管理人设立和募集的基金通常会投资于开发商自己的项目,并且管理人会承诺在一定期限后以一定价格回购,既确保了有限合伙人可获得的收益,也使得开发商在市场行情高涨的阶段独享项目资产升值的高溢价。通常这类基金有限合伙人的投资回报率较低,但相应的投资风险也小,本质上系开发商的一种融资工具,此类基金需要注意普通合伙人同业竞争的法律问题。即便是开发商为主导的私募基金,也不乏专业资产管理人运作的情况,普通合伙人和管理人为独立的资产管理运营团队,其按照市场准则挑选投资项目、开展投资并且依照市场需求实现项目退出。通常此类基金在管理人不承诺一定回报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准,但投资人也需相应地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属于实质意义上的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在房地产私募基金运作中,其运作的法律风险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实际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有有效分权,直接将《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各自的权限分配好,既要保证有限合伙人的知情权,又要保证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不受到干涉,特别是一些房地产企业为主导的私募基金,其募集所得资金主要用于自己开发的项目,操作基金的公司与使用基金的公司为同一集团公司下的各个运营主体,在其天然的关联关系条件下,如何向投资人解释一些交易的公平合理性是法律上和道义上都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要解决外聘管理团队的专业问题。有些房地产企业主导的私募基金也有外聘专业管理团队的,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本身的专业性,外部管理团队对这一行为可能理解不深,在具体项目操作中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说销售节点的理解,竣工赶时间的确认等等,这些都需要房地产项目公司与私募基金的管理团队进行长期的磨合和沟通才能更好的处理投资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三、私募股权基金与关联企业交易的法律风险

以房地产企业为主导的房地产基金,一般其融资的私募资金是投入自己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这就会构成法律上的关联交易,在这一关系交易过程中,从客观上讲是难以平衡私募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和使用资金的项目公司的利益的,特别是在私募基金完全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控制,并没有相对独立管理团队情况下,平衡各方利益会变的更难。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私募基金在我国发展时间不久,市场尚未培育出独立第三方监管机构,来为投资者提供独立性判断和专业性服务。由于关联交易的客观存在,在私募基金运作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存在利益平衡之难,比如说在选定投资项目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尽职调查,如何披露项目的基本情况都存在关联交易的风险。再比如说在退出项目时,如何合理计算项目公司的开发成本,如果从项目公司的盈利中分配利润,并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

要从法律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由专业律师起草较为缜密的合同文本,明确约定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要求,确定项目收益分成的原则,在“融、投、管、退”四个阶段都要充分考虑的关联交易的存在,保证私募基金运作中各方的利益;二是加强与第三方合作,通过第三方有效介入来减少投资人的疑虑,这些第三方包括托管的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等,在基金运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监管、配合、评估等作用;三是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各个环节本身的透明度,在保证项目公司合理利润的基础上,也要保护私募投资人的利益。

4、私募基金运作过程中政策“空白”法律风险

关于私募基金的最高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该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2年12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十章非公开募集基金实际上就是私募基金的规定,其有些规定解决了私募基金的中的一些原则问题,比如说其规定最高投资人数不得超过200人,基金合同的基本内容,明确了私募基金的备案要求等等,但是,由于私募基金本身的复杂性,从国家层面而言,至今没有一个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效力级别的文件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出明确和完整的规定,更没有一部关于房地产私募基金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在私募基金运作中,主要是还是国家发改委或证券管理部门的一些红头文件,比如说2011年1月31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试点地区股权投资企业发展和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253),一方面对试点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六地区)股权投资企业的募资和投资运作进行规范和指导,促进试点地区股权投资市场的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另一方面就满足条件的股权投资企业的备案管理程序作出规定,使现行备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在253号通知基础上公布了一批股权投资企业备案文件指引(“备案文件指引”)。相对于国家层面监管体系的错综复杂,各地方则在这几年积极的拓展各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并为此而构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操作规范,该等规范主要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规范、运作备案规范以及地方给予的优惠政策等,其中发展较快的包括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除此之外,目前重庆市、成都市、湖北省等地也陆续发布了股权投资企业规范性文件。

在房地产私募基金操作中,经常会遇到法律的空白和相关规定的矛盾之处,比如说关于最高投资人数的问题,在私募基金为有限合伙的情况下,《合伙企业法》明确规定有限合伙企业应由2-50名合伙人组成。但是,房地产投资体量一般较大,若合伙人人数限制在50人以内,对于每名合伙人的资金压力很大,这会严重影响资金募集。在新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中明确规定: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合格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二百人。如何处理两个同为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之间的矛盾,是专业律师或基金从业人员经常遇到的,目前各基金作法不尽相同,有的采用“代持股”方式,有的采用通过信托形式扩展有限合伙制房地产投资基金的资金募集范围。以信托公司设立一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公司以该信托计划募集的资金出资成为有限合伙企业的一个合伙人,这些作法都是需要讨论的,需要在实践操作中完善成熟。

再比如说关于税收问题,《合伙企业法》使成立有限合伙制的私募股权基金变得简单可行,解决了设立投资公司间接投资房地产项目的双重纳税的问题(公司制的私募集股权投资机构,既征收企业所得税,又征收个人所得税,面临双重征税。而合伙制企业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有限合伙制通过普通合伙人(GP)承担无限责任的法律安排,较好地解决了地产基金激励和约束问题,将成为地产基金的主要组织模式,但是,具体在操作中如何解决征税问题,则会面临不同规定和情况,根据 2000年 1月 1日起实施的《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自然人合伙人应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然而,房地产投资基金合伙人的年收益普遍较高,其中自然人LP若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其极大部分(超过人民币5万元部分)从房地产投资基金中获得的收益将按照35%的税率纳税。相比之下,自然人LP的纳税额比企业所得税更高。但是,房地产投资基金的自然人LP并不实际参与投资基金的运营管理。要对其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并不合理。针对这一问题,各地颁布的地方性规章作出了进一步规定。上海规定:执行合伙事务的自然人GP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不执行有合伙事务的自然人LP则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依20%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重庆也有相类似的规定。而天津的规定,对于自然人GP而言更为优惠。对于执行合伙事务的自然人GP也在投资基金中出资的,根据《天津市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办法》对其投资收益或股权转让收益部分,仍然可适用20%的税率。从这一系列地方性规章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对于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采取了对经营管理收益和股权投资收益区分纳税的基本原则,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还是有不同的。

除了上述在私募房地产基金上述两个实际问题外,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国有企业如何成立房地产私募基金问题,特别是禁止国有企业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情况下,如何让其有效介入有限合伙形式的私募基金运作中去,再比如说外资设立房地产私募基金问题,是否与我国的房地产“限外”政策相出入,如何规范外资进行房地产私募活动等等。有限合伙房地产私募基金能否作为股东直接投资到房地产企业尚不明确,操作中也各在不同。另外,行业自律问题尚未解决,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私募基金需要在行业协议备案,但行业协议从成立到运作监管目前并没有成熟的作法。

电影联合投资法律风险的规避 篇5

摘要……………………………………………………………………………………1 关键词…………………………………………………………………………………1 一.企业财务人员与财务风险………………………………………………............3 二.企业财务人员法律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3(一)财务人员主观故意导致的法律风险„„„„„„„„„„„„„„„„„3(二)财务人员出于被迫导致的法律风险„„„„„„„„„„„„„„„„„4(三)财务人员无意过失导致的法律风险„„„„„„„„„„„„„„„„„4

三、规避企业财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的几点措施„„„„„„„„ 5(一)强化思想认识,提高财务工作的严谨性„„„„„„„„„„„„„„„5(二)优化处理流程,提高财务工作的正规性„„„„„„„„„„„„„„„5(三)加强学习教育,提高财务工作的科学性„„„„„„„„„„„„„„„6

四、财务风险的分析„„„„„„„„„„„„„„„„„„„„„„„„ 6

五、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6

(一)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7

(二)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 7

六、结论„„„„„„„„„„„„„„„„„„„„„„„„„„„„„ 9 参 考 文 献„„„„„„„„„„„„„„„„„„„„„„„„„„„„10

[摘要]:法律是规制和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科学有效地评价和规避各种法律风险已经成为企业财务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法律风险的基本内容,然后重点论述了企业财务人员法律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就如何进一步规避企业财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了几点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法律风险 对策 建议 财务人员

浅谈如何规避财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

风险

一、企业财务人员与财务风险

一般我们所说的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由于行为人做出的具体法律行为不规范导致的,与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相违背的法律不利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从其基本定义上可以看出,法律风险涉及企业得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的整个过程。从企业法律风险的形成原因上来看,其主要可以分为违法风险和不确定性法律风险。其中,违法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各个层级人员的主观因素导致的各种违法问题,可以是指过失行为,也可以是由于故意为之;不确定性法律风险是指由于法律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在选择法律方案时缺乏足够的确定性,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企业要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有效地实现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就必须要遵纪守法,同时也要能够科学地分析和评估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各类法律风险,并做出有针对性的规避和应对措施,也就是法律风险管理。由于财务工作者属于企业核心人员的范畴,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践行者和管理者,如何有效地规避财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对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当前企业发展必须要着力解决的瓶颈之一〔1〕。

二、企业财务人员法律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财务人员主观故意导致的法律风险

结合近几年所出现的各种财务人员法律风险来看,主观故意为之所造成的法律风险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了一定的普遍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由于企业财务人员主观故意所导致法律风险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犯罪,必须引起企业各级人员的高度重视。由于企业财务人员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缺乏坚定的思想防线来抵御各种诱惑,在自身私欲不断膨胀的促使之下,视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于不顾,铤而走险从事各类违规操作行为。例如,企业出纳人员将 日常经营收入擅自截留,利用职务之便将企业的资金违规转入个人账户,财务人员挪用和侵占企业公共财产,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偷税漏税,企业财务负责人以为职工谋取和发放福利为名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虽然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财务人员都不会主动地去触碰各种法律红线,但这种法律风险属于职务犯罪的范畴,一旦产生就会引起十分严重的后果〔2〕。(二)财务人员出于被迫导致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迫于各种外界的压力而产生各种法律风险,这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和企业运行过程中表现得比较普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往往是企业各类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企业日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企业各个部门和各级人员都或多或少地要与财务人员打交道,以便更好地促进日常工作的开展。并且,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工作都缺乏足够的独立性,难免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力量的不良干预,并由此背离了其正常的发展渠道,导致各种法律风险的出现。如某些企业领导层为了单纯地追求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强迫要求财务人员将企业的某些收入做不入账处理,由此来偷逃税款;还有的企业财务人员按照相关要求私自篡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数据,以便骗取更多的银行贷款。(三)财务人员无意过失导致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相对来说是比较琐碎的,不仅仅要处理企业内部的各种数据统计和账目报销等事宜,还要更多地与外部环境打交道。正是由于工作上的繁杂性,使得财务人员难免会产生一些毫无主观意识的过失行为,并由此导致一定的法律风险。这点在实际工作中也表现得较为普遍,给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个人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一方面,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思维定式,按照之前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积累的经验来开展工作,而忽视了对最新法律知识和工作规程的学习与掌握,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和观念,使得最终的工作结果与实际要求不符;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在应付一些日常琐事时,会渐渐地放松警惕,降低工作标准,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流程执行,认为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不会对大局产生影响,由此给法律风险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3〕。

三、规避企业财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的几点措施(一)强化思想认识,提高财务工作的严谨性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得到了更多的法律保障和规范,但是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为此,企业财务人员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变化,强化思想认识,不断增强企业财务工作的严谨性,从思想上和观念上来切实为规避各类法律风险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财务人员要强化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财务工作可能并不是企业日常工作的中心,但是却能够对企业的工作中心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财务工作就是企业经济行为的总关口,必须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来加以对待。其次,财务人员要强化对各类法律风险危害的认识,有的法律风险就是犯罪行为,其严重后果很快就能够体现出来,并对个人发展产生直接不利的影响;有的法律风险具有很强的潜伏性,会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和发展状况产生严重影响〔5〕。财务人员必须树立一种法律风险的严峻性,将各种法律风险放大来看,以期提高思想上的重视程度。

(二)优化处理流程,提高财务工作的正规性

企业财务工作都有一套与自身实际充分契合的操作流程,这是保证其合法性的重要制度基础,也是有效规避法律风险的关键因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人员要严格贯彻落实企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优化工作处理流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务工作的正规化程度。一是要严把审批关,尤其是对待各种财务代签名的时候,更应该充分考虑和权衡各方面因素,将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充分预想到。例如,在对待各种企业领导层人员所要求的费用报销问题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来进行,决不能自行领会领导的意图,将“报销人”和“领款人”等财务签名都顺代替企业领导签了,这样做不仅不符合财务工作规定,而且会在之后的离职审计过程中使财务人员自身陷入不利局面。二是要做好各类财务数据的备份工作,对各种财务数据要时常做备份处理,对一些重要的财务证据也要进行备份,这样不仅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展示自身的清白,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法律风险问题的发生。(三)加强学习教育,提高财务工作的科学性

一方面,财务人员要积极强化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职业操守,时常学习各种法律风险事故和案件,以鲜活的教训来时刻警醒自己,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要严格控制自己的私欲和贪念,绝不去触碰法律的红线,始终保证自身的行为都处在法律框架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财务人员要不断 加强业务技能学习,结合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情况,积极更新自身的财务工作知识,用最新的工作理念和实践技能来武装自己,紧跟国家和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变化,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体现,避免认识上的盲目性和行为上的随意性,进而提高工作上的有效性,使得各种法律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切实发挥出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四、财务风险的分析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任何一个企业每时每刻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在经营实践中最主要的风险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能够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增加企业股东收益的可变性;广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中客观存在的,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会导致企业的收益发生背离。

(二)财务风险的特性。客观性,在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无法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企业从事财务活动就会存在风险,并且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中,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风险处处存在,只有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降低损失的发生;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在在一定条件下随时有可能发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随时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损失性,财务风险的损失无论是现实的还是隐含的,都会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稳定性,最终威胁企业的生存;收益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必须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因为风险与收益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财务风险也会促使企业不断地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最终减少风险对企业的收益威胁〔6〕。

五、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1)调整财务资本结构。改善资本结构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决定资本结构决定了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不同的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是不一样的,决策者一定要对各种融资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从权衡成本中选出最可行的方案。资本结构是动态变化的,其运作不景气时,负债比率可小一些,结合投资项目优先考虑企业内部融资和确定权益融资后,剩下的就是举债融资量,这样的调整可以使得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更好。(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企业管理者要把握借款时机,事先预测负债筹资的使用效果,针对不同期限的债务,做到合理搭配,同时还应该提高自身资本积累的能力,不断充实资本。

(二)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

(1)强化风险意识。企业财务管理者应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坚持谨慎性原则,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加强风险控制。因为财务风险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积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和职业判断力,强化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合理地规避不利风险,并将不利可控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风险管理理念是全体员工共同的工作,企业员工必须相互支持和配合,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2)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管理的职能分为计划和监督控,财务管理的职能包括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首先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审制度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通过强化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并改善会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善控制系统的措施,有效保证财务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及时,为企业管理者正确的财务决策和识别风险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是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在财务管理的各个职能中,必须及时的识别、分析和测试财务风险,采取科学方法防范和化解风险,并对财务管理的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3)加强与保险业的合作。与保险业合作,能够减少因交易对象违约给自身带来的重大财务风险,密切与金融机构的关系,以便得到及时的帮助。企业财务风险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盲目赊销会造成大量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安全性,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概念要宽阔,有正确地市场风险意识,对各种危险信号反应有预见性,是减少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4)化解流动性风险.企业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要确定最佳的库存量,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等。企业手中持有现金过多或者过少,会由于较高的资金或者是不能满足流动性而产生需要的风险,因此企业应该在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是一个不能视而不见的客观问题,从根源上讲它是由财务人员的故意、被迫或无意行为造成的。但现实的情况却常常更为复杂,常先是被迫然后是故意,最后可能还会有无意行为,且更为突出的问题是财务人员的“被迫”常常没有有力证据加以证明,这无疑造成了认定其法律责任的复杂性。单位或单位领导发生经济犯罪,财务人员常会受到波及,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财务人员面临法律风险的情形,还有部分情形则是财务人员故意犯罪而使自己面临了法律制裁。从根源上讲,财务人员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有三种情况:故意犯罪、被迫和无意行为。

(a)故意犯罪造成的法律风险毋庸置疑,任何人故意犯罪都会带来法律风险和法律制裁,并不只是财务人员如此。对于财务人员而言,其故意犯罪多表现为贪污、挪用、侵占、提供虚假报告、偷漏国家税款等行为,如某出纳截留收入,某会计私刻印章将单位资金转入自己的私人账户,某财务负责人在公司办公会提出以为职工谋福利为名私分国有资产并得以通过、实施等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财务人员私欲膨胀、铤而走险的结果。在任何情况下,故意犯罪都会带来风险,这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也不是现实中财务人员产生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绝大多数财务人员都不会主动犯罪,给财务人员带来法律风险的主要是被迫和无意行为造成的〔7〕。(b)财务人员因“被迫”而造成的法律风险这种情况是财务人员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的大多数情形,多数财务人员仅是为了能有一个工作而不得不屈从于单位领导的压力,比如某私营企业会计在老板的强制要求下将部分收入不入账而偷漏税款、提供虚假报表骗取银行贷款等。这种情况,用财务人员的话说就是“肚子安了,良心不安;良心安了,肚子不安”。

在法律上真正的“被迫”并不会遭受法律处罚,但问题是财务人员常常并不清楚如何才能有效自我保护,没有有力证据证明“被迫”这一事实,因而为自身带来了风险。

(c)财务人员无意行为造成的法律风险,外部没有人强迫,财务人员自身也并非故意要这样做,但却惹来了麻烦,这本质上是由于财务人员知识或经验的不足即无意行为造成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这样两个结论:第一,不论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层级,所有的财务人员都会面临风险,从最基层的出纳到高层的 CFO、总会计 师、单位财务负责人;第二,不论企业的规模,所有的企业都可能会产生财务人员的风险,大企业有大企业的风险,小企业有小企业特有的风险,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压力主要在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这些考核的压力,小企业的主要压力主要在于尽可能快地、尽可能多地使股东得到好处,这些也压力常常是财务人员风险的导火索〔8〕。

总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积极规避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需要企业经营者要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和合理控制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企业应当对财务风险有清楚地认识,并采取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措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六、结论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但是法律风险具有全局性,其产生原因和影响范围都是贯穿于企业日常运行的整个过程,并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绝不仅仅是企业财务人员。因此,企业在应对各种法律风险时,不应该将眼光只片面地停留在企业财务人员身上,要积极调动企业上下各方面的力量,全面分析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法律风险预警体系,并切实保证各种措施的有效落实。

【参 考 文 献】

[1] 范进忠.财务人员应对法律风险三策略[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07).[2] 张永丽.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3] 陈忠勇.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26).[4傅莉玲.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社科纵横,2010,(4).[5]唐君.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方法[J].活力,2010,(5).[6]韦竖安.浅谈后金融危机时期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控制[J].中外合资,2011,(3).[7]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济犯罪新型疑难案例判解》.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年 2 月第 1 版

[8].张国峰:《法律风险可以防范:一名会计人的执业感怀》[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年 3 月第 1 版

浅谈如何规避财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

风险

姓名:运小亮

年级:2016秋

学号:1422001456902

专业:法学

钱币投资如何规避风险? 篇6

风险意识不可少

在进行钱币投资时, 永远要把规避风险放在第一。宁可少赚钱, 也不要赔钱, 此乃普通钱币收藏者获胜的根本之道。购买珍稀古钱和银元最大的风险就是高价买入赝品;购买高端纸币千万要注意品相, 品相的优劣对价格的影响很大。此外, 赚投资或投机钱币的人越来越多, 而真正集币的人却越来越少, 大众的功利思想异常突出, 总是希望自己常常能骑上“黑马”, 盼望着一夜之间变成亿万富豪。

投资钱币要有针对性

电影联合投资法律风险的规避 篇7

吴松汉接受路透专访时并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实施将成为其拓展中国市场的新机会.

“(企业)应了解市场,了解监管和管理政策与机制,”他说到,“现在很多金融机构采取非控股投资,先结成战略性联盟,然後逐渐学习和了解企业,这样也可以避免不良资产等潜在风险存在.”

德勤主管合伙人关德铨早前亦称,结合日本公司走出去的经验,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先不购买控股权,以贷款方式支持被并购方建立相关企业和业务,保证当地的货品供应.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会令被收购方更易接受.

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竞购国外资产不是单凭实力,还要懂得如何竞购.德勤全球金融服务业合伙人秦谊对路透指出,中国企业寻求海外并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不同地区文化与政治的差异,国外出于政治考虑而设置的一些并购限制也可能导致并购交易难以成功.

秦谊称,面对语言的障碍、不同法律体系,中资企业应聘请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和公关公司参与交易过程,有的放矢的宣传自己,并了解对方如何看待自己.

德勤最新公布的一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报告称,今年第三季度中资企业海外并购26宗公布交易,总金额达89亿美元.1-9月,中国企业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总共有61宗,总计金额212亿美元.

**新巴塞尔协议为拓展中国市场良机**

中国八家商业银行将从明年起试运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德勤为此打破部门限制,成立风险管理和新资本协议业务小组,积极进行本地招聘,并从欧洲、澳大利亚等办公室引进专业人士.

“目前德勤在为明年待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银行中的三家大银行提供总体规划,合规咨询等服务,以战略合作方形式帮助银行全面满足新资本协议要求.”吴松汉称.

他透露上述三家银行中,有两家为国有商业银行.此外,德勤与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以及渤海银行正在接触,以讨论如何帮助他们进行全面的合规.

中国监管层批准的新资本协议试点银行共8家,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民生银行.

吴松汉告诉路透,德勤在中国将自12月起取消无薪假期政策.但他并未直接肯定公司业务量已出现大幅回升,但表示对未来前景乐观.

债务转让风险的规避 篇8

遇到债权债务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债务转让风险的规避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中发生一些债权债务关系是很正常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债务的转让是有很多法律风险的,如何规避债务转让的风险呢?这是困扰大家的疑惑,为了解答您心中的疑惑,赢了网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一、债权债务转让注意事项

(一)债权转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2、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3、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4、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二)债务转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2、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3、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二、债权债务转让法律风险的防范

(一)针对表见让与的风险

债权让与人在未如实收到债权受让人对价的情况下,不向债务人送达债权让与的通知,这样也可以防范受让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损害债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权让与人合法权益的风险。

(二)债权受让人的法律风险

1、避免签订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让与的风险,受让人在与债权人进行谈判时,应尽量聘请律师参与谈判和调查。签订合同前受让人应聘请律师调查债务人的相关情况,如住所、财产状况等,避免利益受损。

2、对于债权人通知债务人的期限和形式,在转让合同中应做出明确约定,要求债权人须于合同签订后×日内通知债务人,并约定通知的形式。不轻信债权让与合同中载明的“债权转让通知由债权人负责通知债务人,否则一切风险和责任由债权人承担”或“如无法通知债务人的,将退回已收对方的价款”等谎言。

3、为防止受让瑕疵债权,债权受让人要求债权转让人对转让的债权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4、为避免债权二重让与的情况发生,债权受让人必须注意落实以下防范措施:

(1)设立债权人保证条款,如:债权人明确声明合同项下的债权无任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何第三人主张权利,且权利不受限制,即不存在被法院保全、查封或强制执行的情况或已设担保;在签订本合同之前,债权人没有与第三方签订过本合同项下债权让与合同;并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

(2)双方共同将债权让与通知送达债务人签收,或公证邮寄转让通知给债务人。

(3)共同拟定债权转让通知回执的内容格式,载明:“债务人于×年×月×日收到债权人×××将××(内容及金额)的债权让与受让人×××的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声明,在签收本通知回执日之前,没有收到债权人将相同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通知。”据此证明本受让人受让的债权通知时间在先,同时也可避免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

(三)新债权人的风险

原债权人将其债权转让给新的债权人,一般是有对价的,并且双方都会签订债权转让合同或者直接交付债权凭证。那么,为了减少新债权人的风险和麻烦,新债权人最好要求原债权人在债权转让合同签订时,履行通知义务,或者把履行通知义务作为债权转让合同生效的条件。这样就可以避免转让不生效的风险,也可以清楚债务人对原债权人享有的各种抗辩。如果在转让合同签订时原债权人没有履行通知义务,债务人拒绝向新的债权人还债,而导致进入诉讼程序,原债权人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在起诉前通知债务人还为时未晚,因为法律只规定了通知的义务,并没有规定通知的时间,但是不得晚于债务履行的时间。

以上就是赢了网小编为您总结的关于“债务转让的风险规避”的相关资料,在文中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解决疑惑。本网站致力于打造优质的律师咨询服务,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进行律师咨询。

来源:(债务转让风险的规避http://s.yingle.com/zw/198441.html)债权债务.相关法律知识

 借条丢失后能否讨回借款四招教你如何讨债 http://s.yingle.com/zw/703661.html

 离异家庭重组继子女有继承权吗

http://s.yingle.com/zw/703660.html

 欠款无法偿还以房屋出租为偿还协议书(2018最新)http://s.yingle.com/zw/703659.html

 债务转让三方协议范本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zw/703658.html

  保险代位权的知识 http://s.yingle.com/zw/703657.html 著作权内容是指著作权人对作品拥有什么权利 http://s.yingle.com/zw/70365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转让债权履行后对方拒办理抵押解除手续怎么办 http://s.yingle.com/zw/703655.html

 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有哪些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zw/703654.html

 合伙人退伙时出具借条怎样认定其法律性质 http://s.yingle.com/zw/703653.html

 借条怎么打对借款人有法律效力

http://s.yingle.com/zw/703652.html

 国债的概念与特点是什么

http://s.yingle.com/zw/703651.html

 人身保险合同引发纠纷可否由法院主持调解 http://s.yingle.com/zw/703650.html

 债务纠纷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http://s.yingle.com/zw/703649.html

 借款合同偿还纠纷如何分配合同成立并生效的举证责任 http://s.yingle.com/zw/703648.html

 关于借款合同管辖与融资租赁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http://s.yingle.com/zw/703647.html

 对到期债权诉讼的保全

http://s.yingle.com/zw/703646.html

 租借商场场地办活动再借款未按规定还款被起诉 http://s.yingle.com/zw/703645.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擅自转让股权纠纷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如何 http://s.yingle.com/zw/703644.html

 纳税担保不当会有什么后果

http://s.yingle.com/zw/703643.html

 夫妻个人债务在执行程序中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zw/703642.html

 借款合同能否约定违约金

http://s.yingle.com/zw/703641.html

 债务人死亡后法定继承人是否承担债务 http://s.yingle.com/zw/703640.html

 无效民间借贷合同有哪些认定的方法 http://s.yingle.com/zw/703639.html

 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能否继续行使抵押权 http://s.yingle.com/zw/703638.html

   商业秘密的特征 http://s.yingle.com/zw/703637.html 税收滞纳金怎么算 http://s.yingle.com/zw/703636.html 借钱两年了不还,现补写欠条有法律效力吗 http://s.yingle.com/zw/703635.html

 离婚后是否还应共同偿还存续期间的债务 http://s.yingle.com/zw/703634.html

 民间抱养小孩如何入户

http://s.yingle.com/zw/70363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企业之间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利息的给付 http://s.yingle.com/zw/703632.html

 打欠条或借条需要按手印吗

http://s.yingle.com/zw/703631.html

  只负责送货 http://s.yingle.com/zw/703630.html 债务重

购的种

http://s.yingle.com/zw/703629.html

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

http://s.yingle.com/zw/703628.html

 房产证二次抵押贷款的利率

http://s.yingle.com/zw/703627.html

 已经签订了借款合同为何债权会被认定为无效 http://s.yingle.com/zw/703626.html

 小伙救同事溺亡被说成玩水家属起诉到法院获赔22万 http://s.yingle.com/zw/703625.html

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zw/703624.html

 以借款人名义出具借条就应承担还款责任 http://s.yingle.com/zw/703623.html

 以“分手费”为由订立的借条不受法律保护 http://s.yingle.com/zw/70362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向银行贷款未能及时还款能否优先受偿抵押房产 http://s.yingle.com/zw/703621.html

 没有借条可以打官司吗

http://s.yingle.com/zw/703620.html

 债权人代位权纠纷案产生原因,起诉要具备什么条件 http://s.yingle.com/zw/703619.html

 债务人未如期还款担保人为何被判不用承担保证责任 http://s.yingle.com/zw/703618.html

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http://s.yingle.com/zw/703617.html

 没有借钱能收回借款吗债权人没有借条如何维权 http://s.yingle.com/zw/703616.html

 担保人无力偿还怎么办

http://s.yingle.com/zw/703615.html

  怎样写欠条 http://s.yingle.com/zw/703614.html 诉讼活动应当

诚信不得

恶意制造

http://s.yingle.com/zw/703613.html

 淘宝店铺租赁合同纠纷违反淘宝经营规则的合同是否无效 http://s.yingle.com/zw/703612.html

 债权转让以起诉方式通知可以吗

http://s.yingle.com/zw/70361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老赖欠钱不还其名下的住房公积金可否强制执行 http://s.yingle.com/zw/703610.html

 有欠条起诉要请律师吗

http://s.yingle.com/zw/703609.html

 债务人逾期还款借款利息应如何计算 http://s.yingle.com/zw/703608.html

 欠条手写与打印的效力有什么区别 http://s.yingle.com/zw/703607.html

  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 http://s.yingle.com/zw/703606.html 非法拘禁逼欠债人写下欠条法院认定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http://s.yingle.com/zw/703605.html

 证券商向股民贷款是否属非法借贷 http://s.yingle.com/zw/703604.html

 借款人跑路要如何追债

http://s.yingle.com/zw/703603.html

 因违约金过高而产生纠纷违约方可否请求法院适当减少 http://s.yingle.com/zw/703602.html

  债权担保有什么内容 http://s.yingle.com/zw/703601.html 股东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有几种情形 http://s.yingle.com/zw/703600.html

 用证据锁链“拴住”欠债人亡夫遗孀赢官司 http://s.yingle.com/zw/70359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代表建议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

http://s.yingle.com/zw/703598.html

 男子被情人要挟写下10万借条请求撤销被驳回 http://s.yingle.com/zw/703597.html

 企业悬空金融债务是什么

http://s.yingle.com/zw/703596.html

 债务人将顶账房屋私自销售能否要求偿还借款 http://s.yingle.com/zw/703595.html

 借钱一万元怎么强制执行

http://s.yingle.com/zw/703594.html

 夫妻双方能否为彼此借款担保

http://s.yingle.com/zw/703593.html

 女子被困共享汽车半小时砸窗逃生却被要求赔偿引热议 http://s.yingle.com/zw/703592.html

 恋人分手算感情账一方写下的欠条有效吗 http://s.yingle.com/zw/703591.html

 孔月佳诉上海捷邦交通安全新材料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权纠纷案 http://s.yingle.com/zw/703590.html

 为抹零头男顾客羞辱挑衅店员店长报警立马脚底抹油开溜 http://s.yingle.com/zw/703589.html

 借条多少钱要转账证明

http://s.yingle.com/zw/70358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将利息预先扣除的借款纠纷如何确定其借款数额 http://s.yingle.com/zw/703587.html

 关于美国亲属移民对经济担保人的要求具体有哪些 http://s.yingle.com/zw/703586.html

 网传富婆狂刷四百万购物实为生病女孩确诊脑癌只花5万 http://s.yingle.com/zw/703585.html

 约定不履行债务由担保人履行是否有效 http://s.yingle.com/zw/703584.html

 软件著作权登记费申请表

http://s.yingle.com/zw/703583.html

 债权人不接受还款并拒还质押物应如何维权 http://s.yingle.com/zw/703582.html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中的借贷关系是否成立 http://s.yingle.com/zw/703581.html

 民间借贷利息偿还的方式是什么

http://s.yingle.com/zw/703580.html

 合同约定要严守一旦违约要赔偿

http://s.yingle.com/zw/703579.html

 借款合同违约责任形式有哪些

http://s.yingle.com/zw/703578.html

 未及时偿还贷款夫妻是否应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http://s.yingle.com/zw/70357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公司债权债务拆分协议书(2018最新)写格式2018 http://s.yingle.com/zw/703576.html

 以新贷归还旧贷不是同一保证人是否继续担保 http://s.yingle.com/zw/703575.html

 债务人还款期限该怎么确定

http://s.yingle.com/zw/703574.html

 女生地铁晕倒大妈假意施救顺走手机索要八百酬金才肯返还 http://s.yingle.com/zw/703573.html

 怎么避免个人间债务纠纷的发生

http://s.yingle.com/zw/703572.html

 借条落款书写格式2018才有效

http://s.yingle.com/zw/703571.html

 李嫣四字慈善拍卖拍出26万慈善法中的税收问题 http://s.yingle.com/zw/703570.html

 上市公司债权转让需披露吗

http://s.yingle.com/zw/703569.html

 贷款人违约会有什么后果

http://s.yingle.com/zw/703568.html

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之诉次债务人可否行使抵销抗辩权 http://s.yingle.com/zw/703567.html

 行使税收代位权条件有哪些

http://s.yingle.com/zw/70356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借条白纸黑字法院为何不支持债权人 http://s.yingle.com/zw/703565.html

 债务人死后其生前个人债务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zw/703564.html

 债权转让后受让人追索债务难以追讨如何解决 http://s.yingle.com/zw/703563.html

 债务人跑路完全找不到人,怎样追债 http://s.yingle.com/zw/703562.html

上一篇:把我的家还给我作文1500字下一篇:爱国主义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