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福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精选9篇)

安福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 篇1

学校变化:

1、硬件方面:在县教育局和中心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依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我校在功能提升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对教学楼内外进行了粉刷;二是幼儿园添置了两个大型玩具和新的桌椅;三是新建篮球场600平方米;四是教室安装电子白板或屏幕,五是是进行了厕所改造,改善了卫生条件;六是对学校的围墙进行了装饰。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校园文化已经形成突出优势。专用教室满足需求,教学设备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专用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学科熏陶的特点。

2、软件方面:一是端正了办学思想。确定了让每个人的今天胜过昨天的办学理念。三风建设得到进一步落实,学校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二是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各类管理制度完善。结合本校实际,逐步形成了“课、研、修”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模式,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三是积极贯彻教育方针,课程计划得到全面落实。“两操”和大课间活动得到进一步规范。四是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现代化首先应该是理念的现代化,思想的现代化,应该以此为契机促进教师由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变,培养教师现

代的意识,开放的眼光,国际的视野。尤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教育现代化的创建,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五是教师素质显著提高,教师理念更加先进,师德更加高尚,课堂面貌明显改善。课堂教学二十四字方针得到有效落实。六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做法:

一、学习文件,领悟精神,认识到位

教育现代化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是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性工程。自实施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以来,我校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时传达落实县局有关会议精神,明确创建教育现代化的深远意义。通过学习宣传,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创建教育现代化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造福于百姓的惠民工程。同时使广大教师形成一个共识: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宗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育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更包含了教育思想,教育管理,师资队伍的现代化。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组织到位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组织与实施。学校所有教师认真研读《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领会《标准》内涵,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责任与任务。教导处为软件建设组,规范档案整理,加强活动训练,提高工作质量。校长统筹兼顾,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共同

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难题。

3、明确具体工作要求。紧密我县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创建模拟验收细则,并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工作,确保创建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

4、做好迎检准备工作。认真设计评估工作流程,做好汇报材料的撰写把关工作。从细节入手,制定学校评估工作安排,明确岗位责任。

三、扎实推进,有效落实,工作到位

精细实施,确保软件建设高水平。我们对软件建设进行了归纳分类,主要分为档案资料、课堂教学和展示活动等三方面内容。一是抓好档案资料,各部门按照标准要求,全面做好档案的收集、补充与整理,建立规范的档案资料体系。二是抓实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估是关键,是展示学校教学水平的窗口。我们把它作为软件中的硬件来抓。三是抓精展示活动,为保证活动质量,我们召开师生动员会,进行活动安排部署,安排足够的时间,由专门教师负责,进行活动的设计练习,强化训练,提高活动标准和质量。

四、凝心聚力,团结协作,思想到位

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广大干部教师紧紧拧在一起,发扬“5+2”白加黑工作精神。近一个月来,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所有老师更是放弃了休息时间,各负其责,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所有老师放弃双休日;有的老教师带病坚持工作。全体教师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发扬了拼搏奉献的进取精神。

安福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 篇2

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初中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 教育现代化是惠及百姓的一项民心工程,它的内涵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宝应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神,从2008年开始,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启动了教育现代化学校的创建工作。下面,就我校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向大家作一些介绍:

一、改善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得到优化

我校创建于1960年,学校占地34200平方米,建筑用地面积10924平方米,绿化面积10240平方米。校园整体布局合理。整个校园分教学、运动和生活三个区域,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一体。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学区内建有教学大楼、综合大楼和图书馆;运动区内建有人工草坪足球场、田径运动场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区;生活区内建有学生宿舍楼、食堂、教工宿舍等。近三年来,在县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多方筹集资金120多万元,新建了前后教学楼连廊,铺设了前后教学楼之间的彩砖操场,完善了学校围墙,使校园环境绿化、亮化、美化更上一层楼。

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拥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1个;建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各1个;多媒体专用教室2个;多媒体小推车6

个,多媒体多功能报告厅1个,专任教师每人拥有电脑1台,实现了教师办公自动化;计算机专用教室2个;图书馆藏书量达32000 册,生均达35册,阅览室拥有各种报刊杂志近30 种,学科参考书配套,工具书齐全。体育设施及活动器材基本完备。学校有校园音响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电视、CK报警系统、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设有校医室和心理咨询室,并配有必要的设备,正常开展工作。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绿色学校”、“扬州市模范学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扬州市绿色学校”、“扬州市优美校园”、“扬州市A级食堂”、“宝应县文明单位”。

二、贯彻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一是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二是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三是促进了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四是促进了考试和评价方式的转变。五是促进了中青年教师的成长。

德育工作按照“明确一条主线,建好两支队伍,坚持三个结合,突出四个重点”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明确一条主线”:就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建好两支队伍”:就是建好教师队伍与班主任队伍。“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二是坚持德育教育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三是坚持德育教育与

活动课程相结合。“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二是以诚善教育和国防教育为重点;三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四是以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为重点。学校相继被评为镇、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市“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一是注重教学“五认真”工作。二是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近三年,我校巩固率均为98.7%,被评为“宝应县无流生学校”,初三毕业生升学率年年都在99%。学校连续17年被评为“宝应县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标准达标率达97%,优秀率8%。近三年来,在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团体总分都名列前茅;在全县中小学“唱响校园”文艺会演中,我校获得团体一、二等奖;有80多名学生在各科竞赛中分获省市县一、二、三等奖;有100多名学生在国省市县书法、绘画、科技制作比赛中屡屡获奖。学校被评为“宝应县科普示范学校”、“ 扬州市体育卫生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三、坚持依法治校,学校管理更臻规范

全面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学校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了校长负责制、教师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奖惩制;明确了党支部、工会的监督、保障的作用,确立了教代会对重大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实行了校务公开制度,聘请了行风监

督员,设立了校长信箱,公布了校务监督电话。学校执行“五严”规定,不以任何形式下达中考升学指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坚持“健康 德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近年来,受到镇县市表彰的教师达五十多人次。学校注重名师工程和青年教师“135工程”的建设。在省市县优秀论文、课件制作优秀课、说课等业务竞赛评比中,我校教师屡屡获奖,优秀教师的群体初步形成。

五、加强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成效明显

近年来,学校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全面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在加强学校基础建设,优化办学条件的同时,以“科研引领、关注课堂、提高质量”为工作思路,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立足素质,着力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我校创建的“三级问题教学模式”被省市教育期刊推广。我校十分注重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十二五“承担了国家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和谐发展研究 》,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 3个,县级课题15 个,镇校级课题 22个。学校被评为“宝应县课改先进集体”、“扬州市教科研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

六、勇于探索实践,办学特色逐步形成

我校以“诚善”为校园文化为主题,集古今文化之精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使校园成为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打造书香校园,使学生既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沉浸在对现代科学的追求之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办学特色:

1、挖掘老区革命传统教育;

2、师资队伍教育;

3、理化生实验教学;

4、艺术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6、绿色学校。学校确立了“管理呈规范,环境有品位,质量保一流,办学显特色”的办学目标,处处体现了“以师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诵读经典文章的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指导学生编辑《柳韵》校报、手抄报;建造了百米德育长廊和校园宣传栏;校园内每一面墙壁布置名人名言,警策师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同时加强了班级、宿舍文化建设。学校十分重视理化生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我校在江苏省实验课优秀课教学竞赛评比中,化学和生物学科都获得一等奖、物理学科获得二等奖。学校被评为“宝应县科普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

近几年来,我校特别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建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有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做好师生的心理疏导,逐步形成了特色,目前,学校正创建“扬州市首批优秀阳光心苑”。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将朝着“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育质量”的办学目标奋进,努力跻身扬州市农村窗口学校的行列。

安福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 篇3

(2006-2011)

卫生创建工作,对于新时期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基本现代化,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全面规划,整体推进。为此,根据上级政府、爱卫会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和现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展卫生创建工作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指引

下,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努力把卫生创建的重点放到农村基层,使这项以除四害、改水改厕为重点,加强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促进文明村镇建设的活动得到全面发展,在加快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提高群众防病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我镇被命名为宜昌市卫生镇,2010年通过卫生镇考核。胡家嘴村、火山口村先后获宜昌市卫生村称号。我镇还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五好乡镇党委”、“文明乡镇”。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镇(村),我们在我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制订创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进一步加大卫生村创建工作力度和巩固卫生镇创建成果,为建设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和整洁优美的投资环境,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农村卫生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各级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相配套,加大农村综合环境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卫生村创建的组织实施工作,切实改善、优化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强化农村居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行为,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积极创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居民健康的利谐宜人新农村,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农村卫生创建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原则。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目的,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与文明创建、平安创建、生态创建、城市化建设相协调的原则。卫生创建与文明创建、平安创建等都是农村建设和管理的有效载体,从内容到形式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促进。只有统筹协调,才能提高创建效益和整体水平。

长期规划、科学实施的原则。农村卫生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柞,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必须结合基层实际,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指导创建,并有步骤、有计划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科学分步实施。

加快创建、稳步提高的原则。卫生创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个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步、完善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利持续推进的特点,必须通过正确引导,组织动员,全民参与,全力创建,并着力固和逐级提高,以实现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目的。

三、目标任务

2006--2011年,在胡家嘴村(或桑树河村)完成宜昌市卫生村创建工作。

四、主要措施

1、努力提高各级对创建卫生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卫生村创建工作是以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为基础,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健康为目的的一项实事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要进—步提高对卫生镇村创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宣传卫生创建的意义和目的,切实抓好卫生创建的推进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并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

2、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加强对卫生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创建工作摆上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列入对各单位工作考核内容。落实到有关镇、村。

3、将卫生创建工作纳入镇、村建设发展规划。着手制订镇、村建设规划时,要与卫生创建内容和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每年确定一些建设项目和创建目标任务,分步实施,重点做好道路硬化、完善配套没施和绿化、美化、亮化等工作。

4.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投入力度。要把创建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逐年提高,以加快

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行长效管理等为主,切实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对新创的卫生村将由政府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和奖励。

5、努力提高创建质量。爱卫会要加强对卫生村创建工作的指导,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将改变农村居民不良卫生习惯与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相结合,抓重点、克难点,开展示范村创建活动,保质保量,打造精品。

6.强化长效管理。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卫生创建工作长效管理目标责任制,做到管理人员、经费投入、制度措施“三落实”,在巩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卫生镇村长效管理水平,让农村居民充分享受创建成果。

安福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 篇4

——淮安市人民小学教育督导情况汇报

淮安市人民小学坐落于里运河畔,古楚胜地,始建于1940年,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优良办学传统的省级实验小学。学校现有小学部62个教学班2739名学生,三所省实验性示范幼儿园近1000名幼儿,是一所深受家长信赖和社会赞誉的优质学校。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校园郁郁葱葱,绿化率达40%以上,为省园林式单位。现占地20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300平方米,生均5.6平方米,学生活动面积7000平方米。目前,学校在职员工142人,中学高级教师17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0人,教师平均年龄37.1岁,专任教师19人,大专及本科率92.1%,研究生学历2人。

一、组织领导是根本保障

根据区政府、区教育局下达文件精神,人民小学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学校周密部署,详尽分工,形成由校长室领衔,行政人员执行牵头,教师队伍全员参与的创建工作网络小组形式。全校成立材料组、基建组、装备组、宣传组、特色项目组、督查组等六个大组。每组工作分工全面细致,职责明确,时间明确,任务明确,内容涵盖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方方面面。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立之后,校园内形成紧张而有序的创建工作局面,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二、氛围营造是创建活力

为了创建教育现代化,人民小学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大宣传”观念,形成有效的宣传合力。

续改造了校园绿化带、运动场、京韵戏园等校园文化提升工程。班级、办公室文化建设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在全校统一布局的“三园”——健康、礼仪、智慧栏内,年级组和班级创造性地布置内容,形成富有本班特色的文化布置。其次,教育现代化的多媒体配置不断完善,拥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全校班级电子白板百分百全覆盖。老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师机比达到1:1,信息点覆盖学校所有场所。设施配备到位重在应用,学校电教处多次组织老师进行专业培训、上岗应用、技术比超等活动,实现全校教师不分年龄,不分学科,人人能用,大大加速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日前,学校对全校老师举行白板过关考核。考核分白板课件演示和课件制作,所有老师考核过程全程录像,经过一周的时间,已全部顺利通过此次白板过关考核。

学校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对现有资源也充分使用。学校开设乒乓球课,每天上下午各两节,乒乓球馆既有专职教练驻馆教学,又有学科老师做助理教练,广泛提升乒乓球馆使用率。学校馆藏图书种类齐全,图书馆面对全体师生,上学前、放学后、自习课、课间……不分时段地开放,使图书借阅常规化。科学实验室专职老师管理,音体美等各功能室配备进一步完善。

四、软件建设是核心要素

人民小学始终认为,教育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人的现代化。为了创建教育现代化,人民小学从校园文化入手,规范管理,着力打造教师队伍,提升学生素质。通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发展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以此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现在的人民小学文化理念体征鲜明,形

安福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 篇5

我乡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依法办校,以德立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不断规范教育收费,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安福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乡小学实际,对全乡小学的收费情况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对规范教育收费的认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十分重视,规范教育收费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我校严格执行教育体育局的各项收费规定和要求,杜绝一切违法收费行为。

二、规范教育收费的措施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我校党政领导班子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十分重视,班子多次学习讨论,统一思想,落实措施。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总务主任、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和工会主席组成的领导小组,把规范教育收费,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写进学校工作计划,定期向教师宣传,期末进行总结。

2、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教育收费工作全透明。

学校利用每周一次政治学习和每学期两次家长会向全校教职工、家长宣传有关教育收费政策,向社会、家长、行风评议员汇报学校收费工作,并承诺:学校依法办校,规范教育收费。

3、学校收费实行公示,接受家长、社会的监督。

学期开学前,学校按上级的收费要求,将新学期收费公布于学校醒目的公示栏。代办收费项目坚持做到事先征求学生家长委员会意见,经公示后书面征得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进行收费。

三、规范教育收费的执行情况

1、学校没有代收代办学生保险费。

2、学校没有统一征订教辅材料,教辅材料的征订坚持学生家长自愿购买的原则。

3、学校从来都没有实行补课,更没有收取补课费。

4、学校除收取空白作业本费和服务性代收费外,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5、学校食堂实行自主管理,没有承包给他人,更没有进行盈利性经营。

6、所有的教育收费都严格按照公示制度执行。

洋门乡中心小学

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汇报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首先,欢迎并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借此机会,将我镇实施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情况作以简要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山阳县西北边陲,东与元子街镇毗邻,南与牛耳川镇交接,西与柞水县接壤,北与商州区为畔,总面积223.7平方公里。全镇下辖18个行政村,138个村民组,5049户,总人口2092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881元。2011至2012学年度全镇布设各类学校(教学点)21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中心学校1所,政村完小5所,教学点13个,中心幼儿园1所。教职工149人,在校学生2539人,在园(班)幼儿459人。

近年来,我镇教育体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全面落实“科教兴镇”、“人才强镇”战略,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两基”、“双高普九”和教育强镇等工作相继通过省、市评估验收,先后被省、市、县授予“教育强乡(镇)”、“教育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提高教育质量先进集体”等,部分学校还获得了省、市、县级“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等殊荣,教育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全镇中小学教育质量稳中有升,连续6年我镇中小学毕业生素质检测一直名列全县前茅。自2011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创建教育强县的决定以来,我们按照“优化布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

平、提高质量”的原则,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教育改革为动力,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经过全镇师生和干群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形成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成人教育终身化的教育发展格局。

二、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

全镇4-6岁幼儿581人,已入园(班)495人,一年入园率100%,三年入园率85.2%;7-12周岁学龄儿童1622人,入学1622人,13-15周岁学龄少年915人,入学915人,残疾儿童少年均能随班就读,中小学入学率均为100%,巩固率小学为100%,初中为99.8%。

(二)办学条件

全镇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96310平方米,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为30.4平方米、37.5平方米,生均校舍使用面积分别为8.4平方米、7.85平方米,生均活动场地面积分别为26.3平方米、27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分别为8平方米、6.4平方米;小河中学建配了22室1部,完全小学建配了15室1部,教学点建配了4室1部,幼儿园建配了活动室、寝室、多功能室、艺术室等功能部室,配齐了学习、生活用品和教、玩具等设施,图书配备中学生均56.7册、师均87.9册,小学生均37.2册、师均57册,幼儿园每个幼儿平均图书15册、师均35.6册,中小学计算机配备台数与学生数比例分别为12:1和18:1,保证学生上课每人1台计算机,各类功能部室和教学装备的配臵均达到省颁标准。

(三)教师队伍

全镇中学专任教师53人,本科学历以上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

95.9%,研究生学历达6.1%,小学专任教师85人,专科学历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2%,本科学历以上占35.3%,幼儿园专任教师9人,本科以上学历8人,专科以上学历1人,每班达到“两教一保”标准,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岗位合格率均为100%,专任教师数量充足,无缺科,计算机、劳技、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专、兼职教师配备达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各项指标达到省颁标准.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每年岗位培训不低于80学时,校(园)长岗位培训率达100%。

(四)经费投入

近年来,我镇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组织社会捐资、上级财政拨付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先后投入623万元,主要用于学校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装备配臵、学校文化建设、普及学前教育和“两基”巩固提高等。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按时足额拨付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及配套资金,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两免一补”、住宿生生活补助、教师国标工资和绩效工资等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中小学营养计划顺利实施,运作规范,管理严密。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校收费规范,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无教育乱收费现象发生。

(五)素质教育

2009-2012学年度中小学按时毕业率均达100%,毕业生合格率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比例分别为96.5%、96.7%、96.6%,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均为100%,按照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

各科实验课程,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开出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实验合格率100%。中小学、幼儿园适龄儿童、少年、幼儿犯罪率均为0。

(六)职成教育

镇农科教服务中心下辖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8所,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每年开展各类培训达8000人次以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85.2%以上,近三年企事业单位职工培训率分别为32.%、33.7%、35%,15-50周岁农村劳动力培训率97%,非盲率达100%,18-22周岁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7%,平均每万人口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1034人。

三、主要方法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1、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教育职责。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作为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把高水平、高质量创建教育强县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镇属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中心校成立了以中心校长为组长,各学区(校)校长为成员的工作实施小组,实行教育、行政“双线包抓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层层落实教育工作考核,形成了以教育主管部门牵头,镇属机关包抓,镇、村、校三级联动,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强工作方案》和《创强工作实施意见》,及时研究和解决创建

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为创建教育强县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创建氛围。充分利用宣传板报、悬挂横幅、刷写标语、新闻媒体和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在2011年召开创强动员会的基础上,先后多次召开全镇各部门、各村、各校参加的创强工作促进会和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和带动全镇上下关心支持教育强县建设,掀起了新一轮重教、兴教、助教的良好工作氛围。

3、完善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小河口镇教育三年发展规划》,确保教育工作发展“三优先”。依据全县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制定了《小河口镇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并全面落实,全镇校点布设由“双高普九”验收时的25个调整到现在21个。同时积极改善保留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创建教育强县以来,小河中学、二河小学相继实施了教学楼加固改造工程,中心学校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综合设施改造工程,中心学校、钢研小学、李村教学点等多所学校翻新校舍8栋190间21924平方米,袁家沟小学和马家山小学拆除土木结构校舍13间,新建5间2层综合楼1栋,彻底消除了我镇各级各类学校使用土木结构校舍的历史,代院教学点、二河口教学点等学校先后实施了排危工程,全镇安装电子显示屏4面,铺设软化草坪5860平方米,修缮刷新围墙900延米,各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新增或调配部室18个,增配各类教育装备8000件(套),配备民生工程设施2套,安装壹乐园项目1个,农体工程项目1个,合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消除了薄弱学校,实现了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臵,小河中学和中心学校分别通过AA级寄宿制学校和市级标准化后勤管理示范校验收,各项指标达到省颁标准。

(二)坚持依法治教,全面规范办学行为。

1、依照《义务教育法》完善了义务教育入学制度和控辍保学制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建立了镇、村、组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奖惩机制,通过发放《义务教育依法入学通知书》、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落实救助保障,多措并举,保证了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按时、免试入学,全面完成义务教育。

2、坚持依法治教,强化普法教育。各校依法制订办学章程,健全了法制教育工作机构,聘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定期举办法制教育专题报告,坚持每学期第一课上好法制和安全教育课,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开展规范化、常规化,做到了计划、教材、课时教师四落实。

3、健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现代教育管理机制。“双高普九”结束后,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镇教育体育工作进行了思考和定位,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结合教育十二五规划,按照“育人为本,动态管理”的原则,先后出台了《小河口镇教育体育工作发展性目标规划》、《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中小学教师流动暂行办法》、《中小学校长目标责任管理办法》、《中小学教育监测制度》、《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意见》等管理制度,多次修订完善《教育质量评比办法》等管理细则,印发了新的《小

河口镇教育体育工作管理制度汇编》,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不断细化过程管理,构建起了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教育过程监测和考核工作,办学行为规范,无滥发教辅资料、节假日补课、违规办班、体罚学生、侵占学生课余时间等问题,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

4、强化安全教育,扎实安全网络。党委、政府牵头,部门配合,不断强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及时清理学校周边摊点和网吧。中心学校和各学区(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机构,落实了安全管理职责,制定各类安全工作制度、预案,按规定聘用了专(兼)职安保人员,配臵了安保器材和技术设备;坚持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和滚动排查相结合、常规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多方位健全校园安全保障机制,无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1、学前教育突破发展。制定了《小河口镇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在民办幼儿园的基础上通过改制新建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所,在原校舍的基础上新建园舍20间,室内外全部软化,建配了寝室、音美活动室等幼儿活动部室,配齐幼儿生活、学习、娱乐设施,新购臵幼儿玩具160件(套),各项办园条件符合省颁幼儿园办园标准;完全小学所在村实施了校中园改造工程,新建村级幼儿园4所,教学点均附设有学前班,玩具教具、活动场地等学习、生活设施齐全,形成了以镇中心幼儿园为示范、政村幼儿园为主体、教学点学前班为辐射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2、义务教育持续发展。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巩固,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按照“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学校管理科学规范,教学秩序安全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德育工作扎实有效,校园环境整洁优雅,校园文化氛围浓厚,行风评议成效显著”八大标准,从环境与设施条件、制度与活力、办学理念和精神培育三个层面不断提升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努力推进教育内涵纵深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积极指导家长从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等方面对子女进行教育,建立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监控网络,营造了安全、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

3、职成教育高效发展。在镇政府的统筹下,创建了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把分散在各有关部门的站、所、场、校统一在一起,整合成人教育资源,实现普、职、成三教沟通,有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下设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充分发挥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作用,因地制宜,积极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成为当地农民创业、项目服务和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效枢纽。

4、全面做好初中毕业生“分流”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对每年的初中毕业生采取毕业前职业学习培训和地方成技校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分流教育,把职业教育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做到了课时、教材、教师、基地、考核五落实。

(四)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理念,各校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创建德

育基地,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班会、团队部的德育基地作用和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2、素质教育丰富多彩。按照国家课程方案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制定了《小河口镇素质教育系列化方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阳光体育、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实践教育课的开设,积极开发和开设校本课程,小学三年级以上均开设英语和信息技术课程,开辟各类兴趣小组,举办各种艺术类竞技比赛活动,为提升学生素质搭建平台,全面落实《体育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同时通过开展歌咏比赛、诗歌朗诵、读书节、运动会、创办手抄报等让校园充满浓郁的育人氛围,大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遵纪守法、团结向上、互相关爱、相互协作的良好风尚,深层次的提高办学品位,建立了素质教育评估制度,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

3、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全面实施“校本教研、课题引领”战略,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抓手,创办了《小河教育》期刊和各具特色的校报校刊,强化课题研究,建立问题及课题的校本研究理念,目前,中小学各级在研课题46个,已有1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7个县级课题完成结题鉴定,完全小学以上校本教材均已通过县级教研部门审定并相继开设,坚持每年举行1至2次全镇性集教学模式、学习方

式和现代教育技术为一体的教育观摩交流活动,为师生学习交流搭建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4、教育模式不断创新。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以小河中学为阵地,统筹优质教育资源组建了小河口镇青少年校外活动站,按照“一套设备统筹两项工作”的思路开设了美术、音乐、制作、书法、计算机等课外兴趣班,根据标准创建了省级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示范基地,以培养中小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指导下广泛开展体卫艺教育,活动开展规范有序,32名学生作品在省市县获奖。

5、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树立“质量是学校存身立命之本、发展壮大之基”的质量观,加强教育教学全程管理,按照“抓小学固本强基,促中学打造品牌”的质量管理理念,多年来我镇中小学教育质量一直稳居全县前茅,多次被县政府、教体局评为“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提高教育质量先进集体”和“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6、保教工作科学规范。建立幼儿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按照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战略主题的原则,把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保为主,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幼儿园实际,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分别制定了保育工作方案和游戏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游戏、活动、喝水、吃饭、睡觉、休息等具体要求,有效的防止了幼儿教育小学化。

(五)、强化教育基础,促进教育持续发展。

1、强化教师队伍基础。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固本强基的工程来抓,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臵,先后制定了《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和《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全镇性的师德专题报告会和演讲赛,定期举行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一名双优”评选及表彰活动。全面抓好“名师工程”、“新课程大讲堂”、“阳光师训”、“国培计划”和教师继续教育等工作,通过在岗研修、岗位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努力提高培训实效,从师德师风建设、业务水平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入手,狠抓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在岗学历提高进修。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规范落实职工绩效考核,多层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强化教育现代化基础。不断充实现代教育装备,推动校园数字化进程,小河中学和中心学校创建了数字化校园网站,完全小学以上的学校装配了远程教育接收设施,安装了校园广播,全部接入互联网,各校建起了校本资源库,所有校点(幼儿园)实施了“班班通”工程,中小学、幼儿园远教设施管理使用良好,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管理数字化。中小学均建起符合标准的实验室、劳技科技室、卫生室、心语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档案室和团队部等现代化功能部室,教学仪器设备和体、音、美、劳、卫器材、图书等达到省颁配备标准。

回顾过去,硕果累累,立足今日,信心百倍,展望未来,任

重道远。虽然,我镇在教育强县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可是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信息闭塞等因素,目前的发展水平与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期望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我坚信有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有全镇干群的理解和支持,有全体师生的顽强拼搏,我镇教育体育工作会不断突破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严谨的作风,更加科学的方法,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深化学校文化建设,突出教育内涵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做精做优学前教育;紧扣产业结构,做强做大职业教育;细化常规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科研引领,持续提高教育质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以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创造一流的办学条件、培育一流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流的教育质量、构建一流的管理体制为目标,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效益,努力开创小河教育科学、均衡、和谐、持续发展新局面,为创办人民满意的小河教育而不懈努力!为小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小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汇报 篇7

创建全省文明县城称号是城市建设、综合实力、和谐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使群众安居乐业、得到实惠的重要举措。我校在上级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创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现将我校的“创文”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领导对“创文”工作十分重视,把“创文”工作摆上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了使我校认真、扎实、全面、有效的开展“创文”工作,我校成立了“创文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毕勋担任组长,书记刘艳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学校全体教职工组成。对于“创文”工作,学校领导亲自抓,亲自协调和安排整个学校的“创文”工作,使创文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层层落实,任务明确。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为了把“创文”工作在全校铺展开来,形成全面动员、全体师生员工齐动手的态势,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创文”工作的落实和持续发展。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一)校园环境

为响应创建全省文明县城的号召,以良好的校容校貌、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迎接新学期,创建“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利用开学第一周时间,我校认真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校园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1、利用双休时间,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对全校花草树木进行修剪,让它们显 现出美丽的身姿。对教学楼、功能室、办公室进行卫生清扫、拖洗。走廊、楼道、门户、玻璃以及各功能室仪器等,都搞得干干净净。

2、利用升旗仪式,少先队辅导员为全体师生作了《学校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的国旗下讲话。各班利用课堂阵地,围绕“洁我家园、共创文明”主题,开展不同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们明白保护环境的意义。

3、组织学生进行卫生大扫除。各班利用下午第三节课时间,组织学生对教室及卫生区进行全面卫生大扫除,对班级里的桌椅、讲桌、橱柜进行擦洗,并利用84消毒液对班级进行消毒。各卫生区也进行了彻底清扫,做到地上无纸屑、卫生无死角、墙上无蜘蛛丝。

4、车辆摆放。学校自行车、电瓶车的摆放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按照头南尾北依次摆放。

5、除了对校园进行环境卫生清理活动以外,各班还对学生进行一次个人卫生检查评比,要求学生不留长指甲,穿戴要干净整洁;常理头发,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禁止在校内吃零食,不随地丢果皮纸屑等。

6、设立环境卫生检查组,定期对全校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巡视检查,对各班级及卫生区环境卫生清洁状况进行评比,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二)交通安全教育

我校交通安全教育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以“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安全走路”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促进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工作,集中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小学生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学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维护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和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亲身感受,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为开展交通安全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感受“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学校组织了交通法规等方面知识的教育。让学生掌握了有关交通安全法规常识,这对维护学校秩序,疏导交通,宣传交通法规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2、轰轰烈烈开展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我们利用综合实践课,专门设置“交通安全在心中”为内容的教育课,使全校师生受教育率达100%,实现了交通安全教育进学校的目的,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

3、我们与交警中队联系,索取有关交通安全的图片资料,并将交通安全有关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交通标志牌和事故案例图片等展板,在学校内进行展览。

4、加强对学校师生自行车、电瓶车的管理,教育学生严格做到“安全行车、规范停车”,通过教育、检查等形式制约师生遵守交通法规以及校纪校规。

5、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必要的走路和行车安全提醒,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这样,不仅使能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而且能辐射家长,规范家长的交通行为。

通过活动的开展,交通安全工作已深入人心,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深有感触。学生了解了交通安全常识,提高了遵守交规意识。安全走路,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己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行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广大的家长对孩子的在校学习感到放心,同时,社会对学校的满意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我校自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来,积极行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学校确立了以开展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向学生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活动结合起来,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 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氛围。

在校园显著位置张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让全体师生熟知于心;各个班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写在班级的最显眼处等形式向小学生宣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入脑入心;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2、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开展“宏扬雷锋精神、共建文明风尚”主题的学雷锋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风尚。我校以“学雷锋活动月”为契机,在学雷锋活动月中,各中队通过召开“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学生”的主题班队会。具体做法:一是讲一则雷锋故事,为低年级同学、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二是结合“立德树人、和美丽校园“做“道德小雷锋”,为家庭、农户做好事;三是开展清扫垃圾、拣拾白色垃圾等服务活动。真正达到了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把雷锋精神带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的目的。

学校教导处特意安排学校音乐老师上好音乐课,学生会唱《公民道德歌》。此外学校有针对性地选择出颂党、爱国的革命歌曲,每两周教唱一首,校园里每天早上都歌声洋溢,从精神上熏陶了学生。

开展“美丽中国”读书征文活动,由中高年级语文教师进行指导,学生搜集素材,写出了18篇体现爱国、爱家、爱社会主义的习作,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的思想。

(四)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师生则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充满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完成学校的育人目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加强了“三字经”和“弟子规”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组织了中高年级队员背经典、讲故事、谈体会等活动。举行了中高年级“三字经”和“弟子规”知识竞赛以及高年级“我的荣辱观”演讲比赛。

2、抓好每周一升旗仪式,开展了按班级轮流作好国旗下的讲话、出“时事要闻”和“生活小常识”专栏等系列评比活动。

3、广泛开展创建“诚信校园”活动,使队员明确在校做诚信学生,在家做诚信孩子,在社会做诚信公民。

4、通过值日检查逐周逐月的评比和奖惩、开展班队间的学习竞赛或评比、两个“窗口”(广播站和宣传栏)宣传等形式,切实抓好了队员的养成教育。

5、为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举行了五六年级学生拔河比赛。

6、开展了“创文明、平安班级”值日检查评比活动,逐周、逐月评出“文明、平安班级”。

7、加强了法制、卫生以及安全知识的学习,成立了班级和校门口安全督察小组。组织了全体同学学习《安全教育手册》、《道路交通安全提示》、《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条文内容,听专题讲座和形势报告等。

8、逐步推行“四个一”活动,组织学生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课外活动、一小时处理个人事务、一小时看少儿电视节目、一小时自习作业,增强其自立自理能力。

9、落实“三操一课”工作,广播体操、韵律操和眼保健操作为值日检查必检内容,并进行评比。开展了阳光体育“一小时锻炼”活动。

(五)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缺少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这个素质教育就是不完整的。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方法等,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开展了如下工作:

1、对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培训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不单纯是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事情,只有学校方方面面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才能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了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具有实际意义,使所有教师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创造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全员化,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努力通过对外交流,外出学习,收集资料,派教师参加培训等手段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过学习,我校教职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相应的有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扎根校园,我校在通过对全体教师进行讲座等形式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因为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3、继续开展好心理咨询室——心灵小屋的开放工作

每周一、四下午4:00——5:00开放心理咨询室,组织知心姐姐、知心哥哥为孩子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识别并转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4、、通过各年级家长会进行心理教育

学校指导与家长配合相结合。学生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不可忽视家庭因素。如何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是家庭教育首要问题。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赢得实效,必须赢得家长的支持。我们着力修筑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开办好家长学校,普及心理教育基本知识。召开家长会,共同探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

秦栏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篇8

——秦栏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二○一四年四月

发挥体育优势 打造特色学校

——秦栏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王建河

一、学校特色创建的背景

1、学校概况

天长市秦栏小学座落于素有“皖东明珠”之美誉的“孝子之乡”秦栏镇中心,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时名“崇孝学堂”,一百年来,学校曾几迁校址,数易其名。

百年的积淀,丰厚了秦栏小学的文化底蕴,几代人不懈的追求,成就了秦栏小学事业的辉煌!在各界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秦栏小学不断发展,逐步壮大。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秦栏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工作日新月异,连年跨越新台阶,逐步迈进了标准化、现代化优秀学校的行列。

学校目前占地134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155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336人,教职工46人,其中本科学历21人,专科学历16人,小学高级教师24人。

学校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为办学目标,按照“常规是基础,德育是核心,质量是生命,科研是先导,以凸现办学特色为突破口”的学校发展思路,坚持以改革、创新求发展,把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以学校管理、校园环境、课堂教学为途径,五育并重,以人为本,让每一位教师获得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

2、创建特色学校思路的确立与形成

近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感到: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它的竞争主要来自于社会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学校要获得有尊严的生存,没有特色不行,因此,可以这么说:创建特色学校是我们新时期教育的一种新的和必要的追求。我们看到,体育及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参与人数最多、开展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对人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活动。

2010年,我校手球队在天长市首届小学生手球比赛中荣获男子组冠军,女子组第五名,在收获巨大喜悦的同时,我们又惊喜地发现:小手球以其占地少、规则简、易接受的特点,非常适合我校面积狭小的现状和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小手球运动特点鲜明,他集跑、跳、投为一体,有速度、有力量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发展具有综合作用,激烈的比赛要求队员要在瞬间观察中做出反应,对学生的智力有培养的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仅需要不畏强手,敢于拼搏、不怕困难,而且需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有助于拼搏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比赛中的每一次攻防的成功都会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在感受一种愉悦的同时,又产生一种成就感,从心里得到无限的满足,由此形成自信,增强自信,又有美育的功能。

我校把小手球运动引进校园,就是把这个运动的多功能性以一种体育文化,纳入到了学校文化的范畴和贯彻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与学校文化结合起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为不同的孩子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一个窗口。

二、学校特色创建的实施过程

1、落实组织领导,确保手球运动的蓬勃开展。

我校领导班子对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有着充分而明晰的认识,为加强管理,强化各级职能,保证创建活动有序进行,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各部门分工协作,详细划分了各自的职责,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及时形成合力,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研究制定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围绕每学期的主要工作,把各项比赛、活动的指导任务落实到人,创建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使创建工作有序运行。

2、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手球运动的普及。

专业教师是办好手球特色学校的中坚力量,学校注重体育教师培训和体育科研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手球教学的水平。

近两年来,我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多次邀请市体育局教练和镇江手球体育中心教练来校指导手球训练工作,并多次与郑集小学、汊涧小学、汊南小学、城南小学、天长一小、滁州腰铺小学开展手球交流活动。

2013年,我校有6位教师参加了天长市手球、篮球教练员培训活动,有2位教师参加了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培训。有1位副校长参加了安徽省体育传统学校校长培训班的学习。为促进全校师生全员参与,我校多次举行教师手球赛、师生手球赛,我校还聘请炳辉中学手球教练冯吉山老师来校举办手球知识教师培训讲座,不断壮大教练员队伍,逐步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发展目标。

3、突出环境熏陶,打造学校环境文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优美的、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对儿童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作用。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个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这是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的要求。

(橱窗文化)

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两排不锈钢宣传橱窗,东边的橱窗内有我们学校的简介,记载着我们学校百年的辉煌历程。还有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以及乐于奉献的教师群体,他们正用行动和智慧实践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承诺,他们躬耕不辍,把赤诚留在悠悠杏坛;他们呕心沥血,把深情留给莘莘学子。

转头看望西边的橱窗,内有醒目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建设内容,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还有学校的校名、校徽、校旗、校歌。这是学校的校徽,校徽呈椭圆形,色彩以冷暖色调搭配,红色代表希望,蓝色代表生命,象征小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充满了希望和勃勃生机。标志以校名“秦栏”的音节开头大写字母“Q”“L”为构图元素,抽象成雏鹰起飞和飞跃的“人”,寓示着秦栏小学以人为本,积极向上,奋起高飞,走向世界,为未来的希望之星而不懈努力。

橱窗的反面是各班学生展示才艺的窗口,这些橱窗是学生自己的芳草地,每班一块,每月一换,学生可自由操作,精品作文、书法绘画、手工作品„„,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示了学生成长的轨迹,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

(广场文化)

走进教学楼前红绿相间的彩砖文化广场,中间的图案更是引人入胜:东边的图案象征着辛勤的园丁用双手托起希望之星;西边的图案象征着秦小人大手牵小手,迈向科学的高峰,昭示着秦栏小学“以人为本,着力发展”的办学理念。

抬头望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巨幅宣传画,是我们提炼的手球精神,“和谐合作、拼搏争先”八个大字在手球赛场的背景衬托下,格外醒目。两边墙壁上的手球运动造型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各种优美的动作给学生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会给学生们带来心灵上的强烈感染„„

(走廊文化)

漫步教学楼上的各条走廊,图文并茂的走廊文化是我校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根据孩子们年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内容,一楼弟子规,二楼三字经,三楼手球知识,四楼励志故事。一层一种颜色,一层一个主题,一层一种品位。

(草坪文化)

向东看去,展现在我们眼前是学校精心营造的校园体育文化草坪,草坪中棕榈挺立、丹桂飘香、曲径通幽、以球和球场的草坪造型错落其间,这是篮球,这是羽毛球,这是乒乓球、这是手球场,巍然屹立的科学峰,三峰并肩,奋发向上,诠释着秦栏小学“和谐合作,拼搏争先”的手球精神。

(墙壁文化)

沿着围墙看去,一幅幅体育特色展板,展示着我校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精彩风姿。展板上既有体育明星,又有我校的校星,既有训练场上的坚持,又有竞赛中的拼搏,这是校园球星周婕,这是校园球星谢雨欣,这是校园球星花静,她们都已被吸收为天长市业余体校女子篮球队队员。图文并茂的墙壁语言,从不同侧面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激励自我的平台。彰显了学校体育特色,营造了浓厚的体育文化特色建设氛围。

4、注重创建实效,丰富学校活动文化。① 推广普及,日常渗透

为使手球成为我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活动技能,迅速在体育课、活动课上进行推广。本着以生为本,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学生自身素质特点和学校特色师资优势,按照“2-2-2”的课程编排体制,以“玩-学-赛”方式,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展开普及活动,创建我校小手球特色。

“2-2-2”,就是1、2年级用2年时间培养兴趣,让学生在“玩”中有所发现与认识,让他们经常摸到球,以最基本的体验,熟悉球性、增强球感,并从中得到乐趣;

3、4年级用2年时间学习手球基本技术技能,从基本的传接球、运球、射门技术到封球、断球等,通过多种形式模仿正确的方法、要领,练好基本功。

5、6年级除了刻意进行手球技术强化练习外,经常通过打比赛等多种综合活动使基本技术得以巩固和组合发展。

② 开展大课间健身活动

大课间健身活动是贯彻健康第一,落实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率先将手球活动纳入到活动之中。我们本着健身性、艺术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的原则,除了广播操、集体舞之外,我们增加手球操以及手球自由练习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张扬个性,各显其能。充分展示校园体育特色文化的现代气息。

为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秦栏小学隆重举行了大课间手球操比赛。同学们穿着整齐统一的服装,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旋律,他们或是跳跃,或是旋转,每个动作都活泼自然,整齐优美,充分展示出小学生阳光、活泼、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③ 开展小手球班级联赛

为进一步推动小手球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手球学习中领悟到手球运动的魅力,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开展为期两天的小手球班级联赛活动。赛场上场面热烈,球员们奋力拼搏,竞争激烈,赛场下啦啦队呐喊较劲,场面好不热闹。此项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全校学生走进操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手球带来的快乐和健康,也培养了他们对手球的兴趣,增强了参与意识,在校园内掀起了群众性的手球运动热潮。

④ 组建学校手球队,培养手球特长生。

组建学校手球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一批运动骨干,对学校群众性活动起到指导和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这些队员会成为班级的技术骨干和小指导老师。通过活动,能带动一大片手球爱好者,容易形成阶梯基础,对学校小手球运动水平的整体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同时,积极组织手球队走出校门,与兄弟学校切磋技艺,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小手球比赛活动,大力拓宽学校小手球教育的舞台。

5、享受特色精彩,挖掘学校精神文化

为了深入开展手球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提升手球特色项目的文化内涵,以手球精神贯穿、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为他们终身持续发展奠定身体之基,素质之基,思想之基,能力之基。

在不断提高手球运动水平的同时,学校注重提炼手球精神,根据手球的局部特性提炼出了这样一些内容:

“手球是圆的”——要团结、要和谐。“手球是需要传递的”——要相互协作。

“手球比赛是在争抢中进行的”——要有竞争意识,拼搏精神。“手球最终是要投进球门的”——要有明确的目标。“手球是讲规则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另外,总结我校手球队屡屡获胜的经验,靠的就是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以及相互支持、团结奋进的合作精神,学校把“和谐合作、拼搏争先”作为手球精神,贯穿全校教育教学过程。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手球文化已初步形成。“以球健体,以球益智,以球会友,以球促德”目标已初见成效。

三、学校特色创建初见成效

手球特色活动的蓬勃开展,丰富了校园生活,在手球精神的引领下,提高了师生的综合素质,带动了学校各个方面的发展。

2012年,我校 在天长市第三届小学生手球比赛中荣获女子组冠军、男子组季军。

在滁州市第五届小学生手球比赛中荣获道德风尚奖。

在市首届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荣获男子组冠军、女子组冠军。在滁州市中小学生篮球联赛中荣获亚军。在市第二届小学生羽毛球赛中荣获第四名。在市第16届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荣获亚军。在市教育系统第21届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

在市首届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

在市第17届书法绘画比赛荣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在滁州市小学数学第九届课堂教学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人。在市优质课、说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3人,三等奖1人。在市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7人。2013年,我校

在市第四届小学生手球比赛中荣获男子组第三名,女子组第四名。

在市第二届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荣获男子组冠军,女子组亚军。在市第三届小学生羽毛球比赛中荣获第二名。

在市第17届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荣获男子团体第五名,女子团体第六名。

在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考评中,我校被评为优秀等次并获13000元奖励。

在市《弟子规》讲故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在市《弟子规》读书教育活动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

在市第二届小学写字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6人。

在市第二届读写风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7人。

在市第二届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6人。

在滁州市第四届青少年学生航天航海模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在市第十八届小学生书画竞赛中荣获三等奖1人。

在市“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讲故事比赛荣获三等奖1人。在市第三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1人。在市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人。

在滁州市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2人。2014年,我校

在天长市第五届小学生手球比赛中荣获男子组冠军,女子组冠军。

在安徽省2014年“花样年华杯”少儿手球锦标赛中荣获男子组第五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近两年来,学校也先后荣获天长市文明单位、天长市文明单位标兵、天长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天长市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先进单位、天长市弟子规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天长市留守儿童之家养护管理先进单位、天长市校本教研先进单位、天长市规范化管理工作优秀学校、天长市标准化建设合格学校、滁州市绿色学校、滁州市“红旗大队”、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

我校还向炳辉中学女子手球队输送了2名队员,向天长业余体校女子篮球队输送了3名队员,向镇江市男子手球队输送了2名队员。其中1名已参加国家队集训,准备参加今年的青奥会比赛。

现在手球已经成了孩子们喜爱的体育项目,从晨曦初露到彩霞满天,小学的操场内外,随处都可以看到师生们玩手球的身影。他们尽情享受着手球带来的乐趣,手球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最好的伙伴。

手球活动已不再是一个体育项目,手球是一种文化。它的普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拼搏进取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也使学生形成了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它在锻炼学生的过程中,也造就了教师。当拼搏向上、团结协作、不甘落后的精神融入到教师和学生心灵深处,那么,特色文化就进入了人的精神领域,而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也是我们想努力打造的。

教育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汇报 篇9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的重视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主题,以均衡发展为主线,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文明创建工作为抓手,团结拼搏,奋发有为,教育整体工作实现了跨越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师训工作先进县(市)、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县(市)、全国十佳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市)和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全省职教强县(市)、全省职教攻坚先进县(市)、全省新课程改革先进县(市)等多项殊荣。

教育局现有科室(二级机构)28个,干部职工180人。在创建工作中,以创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良素质为宗旨,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通过理论学习、组织生活、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促使干部职工对创建工作入脑、尽心、见行动,形成了“人人重视,个个参与,全面受益”的创建局面。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近年来,教育系统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响亮提出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着力点,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表率型、和谐型、清廉型“五型”机关。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我们专门成立了文明单位创建领导小组,设立了机关文明办,具体负责创建工作。按照抓基础、抓重点、求实效的原则,我们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创建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创建内容和具体要求,并就规划的落实、目标责任的分解、各项创建活动的开展、文明细胞建设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领导小组坚持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研究分析和布置创建工作,检查、督促创建措施的落实情况。我们还召开机关创建工作动员大会,让每个职工都明确创建文明单位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创建工作从我做起”的口号,确保人人参与,使创建工作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同时,各学校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制订了工作计划。在创建活动中,机关与学校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保证了创建活动深入扎实、富有成效地进行。

二、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全面加强机关文化建设

一是改善办公条件。积极筹措资金,对机关进行了美化绿化,完善了视频监控设备,启动了机关食堂,修建了塑胶灯光网球场和篮球场,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二是加强机关管理。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科室季评细则》和《个人综合素质考核细则》,对科室工作、机关卫生、值班考勤、服务中心工作、政治学习等进行了全面规范。目前,机关室内外整洁美观,桌面整齐有序,门窗洁净明亮,地面干净清洁,各项工作做到了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三是创设文化氛围。在机关政治理论学习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要求干部职工言语文明,举止大方,仪表整洁,衣着得体,时时处处维护机关的良好形象。为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启动了工间操和每周一机关升国旗仪式,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四是建设和谐人际关系。我们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召开各个层面的民主生活会,开诚布公找问题,真心真意抓工作,充分发挥民主,营造和谐氛围。在班子内部,加强交流和沟通,要求班子成员讲团结,讲大局,讲党性,讲纪律,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反对自由主义,努力建设成为作风过硬、战斗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好班子。在科室间及科室内人员之间,倡导相互学习和研讨的氛围,提高素质,搞好工作,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友善的良好人际关系。

三、加强学习,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我们从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入手,扎实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以创建“五型”机关为载体,努力造就一支思想境界高、政治素质硬、办事能力强、业务水平精的干部职工队伍,全面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扎实开展学习活动。坚持每周1-2次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严格考勤请假制度,及时检查学习情况,确保学习时间和效果。在此基础上,定期组织学习水平测试,对学习内容进行反馈,并纳入个人考核。二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全机关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全体工作人员牢记“五个一”,坚持“六个不让”,切实增强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五个一”就是说好每一名话,办好每一件事,接好每一个电话,接待好每一位来访者,办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六个不让”就是不让领导布置的事情在我手中拖延,不让正在处理的文件在我手中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我这是里发生,不让任何小道消息从我这里传播,不让来机关办事的同志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机关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目前,机关上下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对来访客人主动问候、文明礼貌、热情服务,已外显为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良好习惯,我们周到的服务也受到了基层学校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是深入基层多办实事。按照“为民执政,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施政理念,严格落实创先争优工作承诺,认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各个阶段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多为基层考虑,多为群众办实事。同时,要求深入基层人员必须做到同城不吃饭,下乡工作餐,严禁向基层“吃、拿、卡、要”,维护教育部门的良好形象。

四、创新思路,加快发展,努力创办群众满意的教育

一是办学条件有了新改善。按照“一城三区”学校布局规划,在城区,新二中已交付使用,太行初中、太行小学、同济小学设计方案已通过规委会审定,即将开工建设,文昌小学的建设方案正在设计完善。在农村,投资吴村镇中心校新校等一批项目已经建成,计划投资1.8亿元的川中教育文化中心,幼儿部、小学部基本完工,暑假幼儿部将进行招生,二期工程年内也将启动。投资超亿元的洪洲教育文化中心,按照“六个百亩”规划完成整体布局,陶艺制作等8个实践教室和20余项训练器材已建成,正在有序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投资600万元建设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实现了公文电子传输,开通了教学资源平台和辉县教育信息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投资1000万元购置电子白板400余套,加快了教育现代化步伐。

二是队伍建设打开了新局面。在充分利用教师进修学校和2个农村培训点,扎实开展全员全面全年“三全”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校长到名校挂职学习,成功举办首届超前教育校长峰会,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来我市讲学,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大力推进教育人事改革,90%以上的学校完成了交流轮岗,加快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融合。同时,面向社会招聘教师165名,安排98级中师生88名,全部分配到农村任教,为教师队伍输入了新血液,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三是教育文化彰显了新特色。坚持办好内刊《辉县教育》,自编自导自演电视短片,及时宣传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弘扬教师敬业奉献精神,拍石头乡中心小学张锦文被评为20**年河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和感动中原教育人物。同时,将“日有善年,月有善行”主题教育与“学雷锋活动”紧密结合,举办万人感恩励志报告会,编写文明礼仪教材,引领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孝道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20**年成功承办了河南省第23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万人之众,宏大的场面,震撼的效果,全面展现了教育系统精诚团结、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凝聚了辉县教育精神。

四是协调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幼儿教育多元发展,公办民办并举,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学前教育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并在全省学前教育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按照“高职引领,民办补充,一机两翼,校企联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中专成功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获得近千万资金支持,正在建设数控专业实训基地。投资460万元在一职专建设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同时,加大职校招生工作力度,从局班子成员到普通教师,深入学生家中,创新开展职校招生工作,招生人数突破千人大关,打赢了职校招生攻坚战,《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进行了专题报道。

尽管我们在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断加以改进。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努力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辉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我镇政务服务中心在9月份正式启动运行。社港镇政务服务中心按照“服务经济建设、方便人民群众、提高行政效能、塑造政府形象”的服务宗旨和“勤政、廉洁、优质、高效”的服务承诺,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为人民群众、企业和其他组织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政务服务中心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现将政务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自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以来,我镇按照规定将政务信息公开、效能投诉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具体包括:受理接待信访投诉、调处矛盾纠纷、开展党建(组织关系转移)、民政优抚、劳动保障、农林水利、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城建等相关事宜。通过开展集中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改善了政府形象。

二、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加强政务中心组织领导。成立社港镇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顾问,镇长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我镇政务服务中心启动以来,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围绕这一主题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建立了“党委政府主抓、纪委监督、部门落实、群众参与”的政务公开工作运行机制。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政务中心运行基础。服务中心大厅面积210平方米,现设党政服务、社会保障、城建服务、计生服务、民政服务、农林水服务、综合服务等七个窗口。大厅电脑、桌椅、电话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同时大厅内添置了休息椅、茶水机、报刊、杂志栏,以人性化的办公条件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

三是狠抓学习培训,提高服务中心人员素质。选派职能部门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15名同志到“政务服务窗口”工作,实行ab岗位制。政务中心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工作技能得到有效提升,能做到熟练操作、高效服务。

四是强化日常管理,提升服务中心服务质量。为了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增强服务意识,树立窗口形象,提高服务质量,制定了“七项制度”,即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预约服务制、全程代办制、责任追究制、全员考核制等一系列的便民利民服务管理制度及日值班制度,努力做到有章可循,增强服务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加大违反规定的处理力度,对乱作为,不作为的工作人员,将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做好宣传工作,善于利用引导牌、指示牌,同时各个办事部门对直接来办事的群众及时进行引导。组织各村(社区)干部在政务公开栏上进行政务服务中心的宣传。

二是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采取多种培训渠道和积极开展多项服务活动来提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上一篇:创新模式彰显活力课堂下一篇:网络技术人员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