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教案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呐喊》自序教案(精选6篇)

《呐喊》自序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指导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加点的字板书)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二:介绍“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投影显示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写作特色。)

地 点生 活 经 历思 想 发 展

绍 兴侍 亲 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

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至此,完成表格。(见后附录)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 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色的„曲笔‟”为题写一篇评论;

《呐喊》自序教案 篇2

一、时刻“看见自己”——自省精神

《呐喊·自序》中写到, 自从“幻灯事件”之后, 鲁迅放弃了先前所专注的医学, 改从文学, 并立下了自己从文的基点, 即改变国民精神。文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也就是说, 鲁迅在一开始就把文艺的重点放在了思想启蒙上, 所谓启蒙, 也就是唤醒。在这之前, 鲁迅已经认真思考过“国民性”问题, 并经常和朋友探讨。1907年, 鲁迅着手创办文艺刊物《新生》, 但很快就失败了, 这在《呐喊·自序》里有清楚的论述。而鲁迅没有气馁, 从1907到1908年, 他先后在《河南》杂志上发表了《人间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五篇论文, 宣扬进化论, 并阐述了自己对科学与精神、个人与众数的关系, 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等问题的独到见解, 虽然论述精辟, 但在当时并未有大的反响。1909年, 鲁迅又与周作人先后合著《域外小说集》两册, 却又滞销, 在上海和日本两地只卖出四十余本。这接连的挫折对鲁迅打击很大, 他当初的“慷慨激昂的意思”逐渐被“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感所替代, “无可措手”, 灵魂被寂寞的大毒蛇死死缠住。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总结, 鲁迅的文学创作道路, 是以“失败”为开端的。

鲁迅自1909年回国以后, 基本停止了文学创作, 一直到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这十年的沉默, 与鲁迅开始从文时所体现出来的极高的创作热情, 形成了强烈反差。而这十年, 却是鲁迅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 “在某种程度上说, 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鲁迅正酝酿在这十年之中, ”[1]要想深刻了解鲁迅在这十年中的变化, 就应该抓住《呐喊·自序》中的这句话:“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 却也并不愤懑, 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 看见自己了:就是我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这句话里有个关键词:“反省”。鲁迅在从事文学之初, 凭着一腔热血和极高的文学天赋, 积极进行文学活动与创作, 发表了令人折服的见解, 这时的鲁迅, 意气风发, 不能说没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我英雄化的意味, 而接踵而来的失败却使他逐渐冷静, 开始思索, 看见了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说鲁迅在从文“失败”后开始关照自身, 展开了深刻的自我解剖与自我批判, 这个过程, 整整进行了十年之久。

鲁迅有句名言, 叫“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 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2]这种“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个性与品质, 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是鲁迅有别于同时代其他文学家最根本的地方, 也成就了他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文学创作和论争上难以被超越的至高地位。而这种品质, 正是鲁迅十年自我反省的结果。这里还要提到鲁迅的“多疑”, 他在《两地书·十》中写道:“我的习性不大好, 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 常有‘疑心’。”“多疑”习性的本源, 是鲁迅早年因为家庭没落而被亲人奚落, 在凄风苦雨的日子里深深感受到的世态炎凉[3]。如果说鲁迅早年的“疑心”多是疑“他”, 极少涉及自身, 那么经过十年自省之后, 鲁迅就是先疑“自己”, 然后才去疑“他”, 或者说在疑“自己”的基础上疑“他”, 这个转变, 是鲁迅对自己的超越, 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鲁迅”形成的关键。

自省意识是鲁迅精神的主要元素之一。这种意识也广泛地存在于他的创作里。在鲁迅结束“沉默”后的第一篇作品《狂人日记》里, 自省意识体现得尤为深刻。

《狂人日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狂人”的所见所想, 通过“狂人”的呓语和联想, 运用象征的手法, 揭露出中国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实质上是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被受到封建思想侵蚀了灵魂的大众包围, 越是揭露、反抗“吃人”社会, 越是被当做“疯子”, 最终他还是不能突破封建势力的重围, 选择了“痊愈”, 去某地当候补官员去了。觉醒的“狂人”最终被封建势力吞噬的结局, 极具反讽意味, 同时也折射出鲁迅对于觉醒了的并起来反抗的知识分子的处境的深刻思考。

假如我们进一步研究《狂人日记》, 把“狂人”觉醒、呐喊的过程与鲁迅早期从事文学启蒙的经历相比较, 会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性。鲁迅从文之初经过对国民性的认真思考, 发现了国民性的弱点以及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 于是著文, 像“狂人”一般发出“呐喊”, 然而“呐喊”的声音却遭到大众的无言“漠视”, 作为觉醒知识分子的鲁迅遭遇“失败”, 开始了反省的精神旅程。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到最后也对自己有了惊鸿一瞥的发现:“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 今天才明白, 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 当初虽然不知道, 现在明白, 难见真的人”。“狂人”对“吃人”者的发现, 最终也指向了自己。

从“狂人”最后“我也在吃人者之中”的醒悟中, 也可以看到鲁迅自我反省的影子。有研究者认为, 鲁迅经过十年的自我反省, 产生了“新的自我定位, 叫‘中间物’……是处于光明与黑暗之间, 有在光明与黑暗之间都不到自己的‘中间物’。”[4]这里不再对“中间物”进行重点论述, 应该看到, 对于鲁迅来说, 自我质疑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 更是一种存在方式, 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与其说是鲁迅为创作小说而进行的虚构, 不如说是鲁迅对自身的一次深切关照!

《狂人日记》之外, 其他作品如《一件小事》中叙述者“我”因为一名车夫的行为而产生了深刻的自我思索;《祝福》中在祥林嫂追问下, 知识分子“我”吞吞吐吐的回答, 反映出在面对农民实际问题时启蒙者所表现出的尴尬, 是一次对主张启蒙的知识分子 (包括鲁迅自己) 的质疑;而《伤逝》更是一篇涓生的“忏悔文”, 自省意味不言而喻。

一个善于自省的人不可能不强大, 因为他能时刻发现自身的问题, 因而更能上进。同样,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更应该具有自省精神, 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才不怕揭露自身的弊病, 从而使弊病得到更正, 获得进步。面对鲁迅, 我们至少应该得到这样的启迪。

二、冷静, 痛苦却坚定——坚韧品质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道:“说道‘为什么’做小说吧, 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 以为必须是‘为人生’, 而且要改良这人生。”[5]一个“仍”字说明了鲁迅在小说创作思想上的持续性和一贯性, 即始终坚持启蒙主义。然而鲁迅并不是启蒙主义的迷信者, 他对启蒙主义同样有在自己的质疑。

《呐喊·自序》说道, 鲁迅在基本停止写作的时间里, 倍感悲哀与寂寞, 平日里常做的, 是抄写古碑文, 也收集古玩, 借此来排遣苦闷。有一天老朋友钱玄同前来看望, 对着他的古碑文钞本先是发了研究性质问后, 然后建议他说:“你可以做点文章”。鲁迅知道那时钱玄同等人正在办《新青年》, 有着许多“激进”的呐喊与主张, 然而命运却同自己当初一样, “没有人来赞同, 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 于是估计他们也被无限的悲哀与寂寞困扰, 迫切着想要更多的人加入队伍, 从而造出声势。

《新青年》主张文学革命, 宣扬科学与民主,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抵制封建思想, 试图通过传播现代思想, 唤醒广大青年, 从而进行社会变革。《新青年》的实质工作, 其实就是思想启蒙。鲁迅当然知道《新青年》的进步性, 然而他并不像其他人一样, 一遇到与自己相同的主张就立刻狂热地去赞同。他总是先去质疑, 然后再决定是否参与。于是当钱玄同建议他加入《新青年》的队伍时, 鲁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假如一间铁屋子, 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 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 不久都要闷死了, 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 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 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鲁迅在这里提出两个问题:一, “铁屋子”能否被毁灭?二, 假如把青年人都唤醒了, 你能不能给他们指出出路?鲁迅的质疑是指向启蒙主义者的乐观主义的, 他虽知道《新青年》的进步性, 但同时也看到了其倡导者身上所有具有的狂热性, 狂热便会有草率与盲目。

而钱玄同却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 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面对钱玄同的回答, 鲁迅再次陷入思索。在这里, 鲁迅的思维呈现出往返式特点:他先是质疑思想启蒙的作用, 觉得“铁屋子”必定难于被毁灭, 然而又质疑自己的质疑[6]。他说:“是的, 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 然而说到希望, 却是不能抹杀的, 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 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 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 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与其说鲁迅被钱玄同说服, 从而加入《新青年》之列, 不如说是他自己说服了自己。首先, 鲁迅深知当时的社会急需要一场思想变革, 而《新青年》正是倡导变革的一个阵地;其次, 面对势力强大的顽固派, 只有更多的新文化倡导者联合起来, 才能突破重围, 变革才会有希望。鲁迅加入《新青年》, 并不是听了钱玄同的回答后的一时冲动, 他是有着清醒的思考的。

鲁迅对启蒙主义即坚持又质疑的态度, 使他从一开始, 就表现出与《新青年》的其他仁人志士不同的姿态:他不像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那样狂热, 他是清醒的, 独立的;他不是一个冲锋陷阵的主将, 而是一个呐喊助威者, 是需要“听将令”行事的, 而正是因为无需冲锋陷阵, 从而可以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因而更能洞悉因果, 对事态做出清醒的判断。

鲁迅在新文化的阵营中, 有自己坚定不移的脚步, 有往返式的持续的质疑, 也有着深刻的痛苦, 尤其是在被唤醒的青年遭到反动政府的残害以后。比如三一八惨案的发生, 刘和珍和杨德群等进步青年被北洋军阀杀害, 鲁迅得知后痛心疾首, 写下了《无花的蔷薇之二》、《纪念刘和珍君》、《死地》、《空谈》等一些充斥着血与泪的悲怆无比的文字, 以来纪念那些消逝的年轻的生命。而更进一步, 鲁迅觉得他们的死于自己也有脱不掉的关系, 毕竟是自己用文字将他们唤醒, 使他们去反抗压迫, 才被反动政府杀害的, 他有这么一段文字:

我自己, 是什么也不怕的, 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 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 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 荆棘, 狭谷, 火坑, 都由我自己负责。然而向青年说话可就难了, 如果盲人瞎马, 引入危途, 我就该得谋杀许多人命的罪孽[7]。

这里, 我们又看到了鲁迅式的有罪感。

鲁迅的痛苦的另一个来源, 即在言与不言之间的心灵挣扎。“当我沉默着的时候, 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 同时感到空虚”[8]的鲁迅, 却是一个“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顾利害的”“真的知识阶级”[9], 这种在“充实”与“空虚”之间的挣扎, 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在鲁迅深刻的生命体验中, 似乎惟黑暗和虚无乃是实有, 可面对向往光明地做着梦的青年, 他不忍心将自己体验到的黑暗和盘托出, 给青年造成心理负担, 只好在很多时候含糊其辞, 说些“谎话”。崇尚“白心”而又爱护青年的鲁迅, 在“真实”与“说谎”之间难以抉择的苦痛, 似乎同样不可避免[10]。

鲁迅自《狂人日记》之后, “一发不可收”, 写出无数篇充满战斗性的文字, 斥责反动政府的残暴、揭露“特殊知识阶级”的虚伪、批判“革命工头”的跋扈, 是文化战线上一名真正的高举投枪的“精神界战士”。他孜孜不倦地剖析国民性, 并且睁眼看世界, 积极翻译作品, 引进国外先进文化, 为社会发展、民族兴旺的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鲁迅死后, 被誉为“民族魂”, 被戴上了许多光鲜无比的光环, 然而我们似乎更应该看到鲁迅在其奋斗的一生中所经历的现实的苦痛和心灵的挣扎,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认识全面而真实的鲁迅, 才能真正体会到他坚持前行的伟大。

三、世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变成了路——“行走”精神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在我自己, 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迫切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 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使他不惮于前驱。”又说, “既然是呐喊, 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凭空添上一个花环, 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 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 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 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这些话饱含沧桑之感, 即便泛泛一读也能体会到一股寂寞、悲哀的情味。鲁迅在与钱玄同讨论了“铁屋子”是否能被毁灭的问题之后, 他反省到:“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 然而说到希望, 却是不能抹杀的”, 于是答应做文章, 然而鲁迅的寂寞与悲哀并没有因此而消灭。在许多文章里,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鲁迅的寂寞感与悲哀感似乎越来越深刻了。

鲁迅所有的文字中, 我们看不到大肆渲染希望、前途的文字, 相反倒是能常常感觉到里面包含着的许多困惑、焦虑以及空虚和绝望。但假如因此而说鲁迅是一个悲观、消极的人, 却是很不妥帖的。鲁迅“在宣布‘希望’为‘虚妄’的同时, 也宣布了‘绝望’的‘虚妄’”, “在《故乡》的结尾, 那‘一轮金黄的圆月’又作为理想的象征重新高悬, 并且激发出新的奋进, 相信‘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这‘走’正是对世界和自我双重绝望的挑战。”[11]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鲁迅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 拿鲁迅在十年自省之后给自己的定位即“中间物”来说, “中间物”是“处于黑暗与光明之间, 又在光明与黑暗之间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的”, 也就是说, “中间物”身上包含有“黑暗”与“光明”的双重因素, 他与两者都有着剪不断的联系, 但却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要深入这个问题的讨论, 我们不妨拿《故乡》里的一句话来加以分析, 那便是: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希望如同地上的路, 而地上的路, 是要靠多人的行走才会有的, 这说明, 行走对于希望的重要性。鲁迅是最注重行走的, “走”是一种切实的行动, 没有“华而不实”的阔谈, 也不沉醉于“秋后还有春, 春后还是秋”的空梦, “走”需要的是“过客”般的执著与时刻“高举投枪”的战士般的无畏精神。鲁迅倡导的“走”是明知路途艰险却仍要坚持前行的“走”, 最厌恶那种只想着获得“前途”与“光明”的“走”, 下面的一段话能说明这一点:

不是正因为黑暗, 正因为没有出路, 所以要革命的么?倘必须前面贴着“光明”和“出路”的包票, 这才雄赳赳地去革命, 那就不但不是革命者, 简直连投机家都不如了[12]。

此外, 在《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一文中, 鲁迅也深刻的提醒到, 假如只想着革命的乐趣与诗意, 而不清楚其中也必然有的“污秽如血”, 那么“左翼作家是很可能变成右翼作家的”, 这些都充分说明鲁迅对“走”而且必须是迎难而上的“走”的肯定。

“走”需要活力与意志, 行走本身就直接构成了对于绝望的挑战。鲁迅虽然对黑暗和虚无有着深刻的生命体验, 但绝不是一个绝望者。在很多文章的最后, 我们总能看到鲁迅在“绝望”之后而重生的仍要继续前行的勇气与毅力, 比如《在酒楼上》, “我”告别了吕纬甫, “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 寒风与雪片扑在脸上, 倒觉得爽快”;《孤独者》中“我”离开了魏连殳的死尸, “我的心就轻松起来, 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 月光底下”[13]。这些, 其实都蕴含着鲁迅式的“反抗绝望”的生存哲学, 假如把这种生存哲学形象化, 那么就产生了《野草·过客》中的“过客”, 明知前面是坟, 却仍然毫不犹豫地继续前行。

鲁迅极力倡导广大青年要有迎难而上的“走”的精神。在《华盖集·导师》一文中鲁迅说:“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 联合起来, 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 遇见深林, 可以辟成平地的, 遇见旷野, 可以栽种树木的, 遇见沙漠, 可以开掘井泉的。”在鲁迅眼中, 青年是民族的未来, 也只有奋发向上的青年联合起来, 披荆斩棘地朝远方一同行走, 我们的民族才会进步, 发展才会有希望。

《呐喊》自序教案 篇3

关键词:《呐喊》自序 职校学生 思想转变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职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职校学生学习状况不理想,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难以调动。在笔者12级所任班级调查中(笔者所带班级为信息专业,学生总人数为350人),回答对语文学习感兴趣的为20人,约占6%,语文的教学难度显而易见。如何在这种困难局面下走出自己的一条教学之路?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笔者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思想动态。语文作为职业学校文化基础科目,人文性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鲁迅的精神一直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是给予人类的正视自己的精神指引,对于职校的学生更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心灵引导意义,具有浓厚的人文性的教育特点。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介绍了自己的写作缘由:唤醒精神麻木、落后、愚昧的国民,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本文如何教学才能使学生走进鲁迅的心灵,让学生受到人文性的熏陶,是笔者所努力的方向。下面就笔者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做一个介绍。

一、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在《呐喊》自序课学习中,笔者感觉用普通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颇有难度。若是从爱国这方面入手,面对着职校的学生,多数学生会觉得这“与我无关,离我太遥远”,所以《<呐喊>自序》对学生来说,那更是不愿意学习的。于是在设计课程时笔者有一种想法,就是从新时代的角度来看《<呐喊>自序》,真正地做到活学活用。

在导入中,笔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本文。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年轻的小伙子从2003年毕业,到2013年的十年时间里,从刚开始就业时的一名送奶工人到组装电脑,从设计师到设计部主管,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成功。2006年他拥有了自己的房子,2009年拥有了一部不是很高档的吉普车,2010年跳出企业进行创业,自己开淘宝店当老板。在十年中他完成了买房买车创业的三个梦想,还计划2027年还完房贷后去环游世界。此时,笔者顺势导入:鲁迅年轻的时候有没有梦想?是什么?他最终实现了没有?

二、走进鲁迅的心灵,感悟新时代的追求

1.想走异路去学洋务

很多信息专业的学生,父辈并未从事过此类职业。在此处可引导学生如何走与父辈不同的路。以前不识字的被称为文盲,而在新时代不懂电脑知识就成为新的文盲。网络的发展让世界成为地球村,而信息专业的学生担负着传递信息的使命。

2.学医救国

鲁迅在接触新事物后,决定要去学医。这是鲁迅美好的心愿,救治类似自己的父亲这样被耽搁病情的病人,这一点体现了年轻时的鲁迅有着老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其次若是发生战争就去当军医,从中可以看出年轻时候的鲁迅是热血爱国的好青年。在笔者与学生讨论有关钓鱼岛的事件中,可以了解到学生们都有着一颗爱国的心,相信学生也如鲁迅一样是热血爱国的好青年。第三,让国人能多了解一些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这点可以看出鲁迅希望国家能改革的思想萌芽。

3.鲁迅在学医后产生了第三个梦想

当鲁迅看到身体健康,但心理不健康的中国看客时,心里产生了第三个梦想,真正要改变的不是国民的身体,而是思想。在鲁迅心中,要改变国民愚昧的思想首推的是进行文艺工作,对国民进行宣传,让国民认识到自己的劣根性,从而能改变国家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思想不断走向成熟。

这一点对学生的学习心态有着指示灯的作用——人活着要有梦想。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能准确地定位自己的人生梦想是什么,而是经过了不同阶段的努力与付出,无数次的付出,最终才能确定自己要走怎样的路,并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三、引导学生在鲁迅身上感悟到自己应该怎样走好人生之路

鲁迅确立了自己的梦想,于是陆续进行了几次计划,但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会失败?失败后鲁迅的心态是怎样的?如何排除这种沮丧?又是如何走出来的?

鲁迅失败的原因归纳为两个:一是社会因素,当时国民的愚昧落后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可能马上转变。二是个人因素,鲁迅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片面拔高了自己,有着青年人的那种特有的急进狂热的心理。

失败后鲁迅亦有着常人受挫折后的失落沮丧,但并不是天都塌下来的沮丧,更不是堕落,而是饭照吃,觉照睡,工作照做,用抄古碑的形式麻醉自己来排忧。

请学生联系自己遇到挫折时是怎样的心情,比如中考失败,是用了什么方法来排解自己的郁闷的?多数学生选择了玩游戏来排解,等到开学时在家长等人的劝解下来读职业学校。笔者引导学生这样来想:人生在世十之八九不如意,我们不需要找借口堕落,我们需要的是以健康的方式来排忧。

经过一段时间的解忧后,友人的“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点拨,引出鲁迅对自己梦想的确信:“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开始振笔呐喊,写了《狂人日记》等十几篇文章。鲁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铁屋”中的人,使国人得救。在他未来的生命里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最终成就了鲁迅。

四、职校学生三种类型:清醒型、沉睡型、中间型

在鲁迅笔下有三种人:清醒者、沉睡者、中间者。职校学生可分为三种类型:清醒型学生、沉睡型学生、中间型学生。清醒型学生可归纳为:虽然遭遇中考失败,但来到职业学校后,希望在人生路上重新起飞,得到新生;在学校积极向学,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毕业后的就业充满了向往之心,并为之努力。沉睡型学生可归纳为:来到学校不想学习,靠手机网络等来麻醉自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是连钟也不想撞,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闭着眼睛在喊自己来职校是混日子的。中间型学生可归纳为:有时想学,有时是懒得学,容易受沉睡型学生的影响。这三种类型的学生中,沉睡型占的比例不少。所以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笔者尝试着引导学生用普通人的眼光来看鲁迅,引导学生走与父辈不同的路,反思自己要有梦想,再反思每个梦想的可行性,并为之努力付出,坚持不懈,最终会取得成功。

只有个人走出了自己的路,才能为社会作贡献,不枉此生。让学生懂得:为社会作贡献,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从自身出发来讲为社会作贡献,不是要做英雄才是为社会作贡献,而是先讲个人的成功,个人为自己的生活而做出正能量的努力,就是为社会作贡献。在信息专业班级的教学中,结合其专业特点,笔者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在网络方面,应该是一个守护神的角色,而不是毁灭者,学会做新时代的网络守护神,成为网络里人类精神家园的战士。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鲁迅的《呐喊》自序课程渗透人文教学的一些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呐喊》自序 篇4

鲁迅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了解和把握“序言”文体的特点。

⑵ 理解掌握文中“寂寞、川资、格致”等词语的含义和课文的具体内容。

⒉能力目标:

⑴了解和概括鲁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⑵理解写作、命名《呐喊》的缘由,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⒊德育目标:学习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鲁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分析、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学法指导:

⑴ 学生主动地进行研究性阅读。

⑵ 质疑、讨论、启发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四、活动设计:分组探讨、研究“鲁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鲁迅创作小说结集《呐喊》的缘由”、“鲁迅的寂寞及原因”等问题。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把握文章内容,分析篇章结构,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过程:

㈠明确目标:

⒈理解这篇自序的具体内容,了解自序的特点。

⒉培养学生分析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㈡整体感知:

⒈回忆初中学习过的鲁迅的文章、导入新课。

⑴在初中,我们学习过的哪些鲁迅的文章?

⑵哪些文章选自《呐喊》?要了解鲁迅先生为什么创作《呐喊》,我们就应学习:

揭示课题:《呐喊》自序

⒉听录音,学生感受、体味这篇自序的特点和风格。

㈢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

⒈初读课文,理解字词。学生讨论完成下面的练习(CAI显示,在作业本上完成。)

①给后面加点的字注音:愤懑()侥幸()敷衍()()不惮()慰藉()()狼籍()创办()创伤()要著()穿著()悬揣()揣着()简单()单于()单四嫂子()②解释后面加点字和整个词语的意思:质铺困顿川资奚落发端 卒业不名一钱不惮悬揣

⒉阅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①本文叙述哪几件事?②鲁迅对这些事有哪些看法?③《呐喊》的来由是什么?④《呐喊》的的创作目的是什么?

⒊根据课文主要内容,理清结构层次:学生研究完成下面的练习(CAI显示)

㈣布置作业:⒈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⒉分组按课题(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过程、鲁迅创作和结集小说《呐喊》的缘由、鲁迅的寂寞及原因)指导查找阅读材料的内容、途径,学生用课余时间查找、研究材料。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分组按课题研究性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㈠明确目标:

⒈按课题研究性阅读课文,体会鲁迅的思想感情,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⒉探讨课文注重材料的典型性、夹叙夹议的写法、比喻和对比的运用,把握其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㈡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

⒈分组按课题研究性阅读课文,体会鲁迅的思想感情(学生就课题中的问题答辩,展示研究成果)。⑴课题: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过程。

答辩问题:①你阅读了鲁迅先生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②专家学者认为鲁迅的思想有哪些转变?

③你认为鲁迅的思想发展经过了一个什么过程?用什么材料可以佐证你的观点?

⑵课题:鲁迅创作和结集小说《呐喊》的缘由。

答辩问题:①你阅读了鲁迅先生创作《呐喊》的哪些材料?

②专家学者对鲁迅创作和结集小说《呐喊》的缘由有哪些观点?

③你的观点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可以佐证你的观点?

⑶课题:鲁迅的寂寞及原因。

答辩问题:①鲁迅的寂寞是什么?哪些材料可以佐证你的观点?

②鲁迅寂寞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材料可以佐证你的观点?

⒉探讨课文注重材料的典型性、夹叙夹议的写法、比喻和对比的运用,把握其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⑴课文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作者注重材料的典型性?

⑵从课文中找出夹叙夹议的地方,进行详尽的分析。

⑶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对比的运用,体会其作用。

㈢ 布置作业:

⒈完成课后第三题

呐喊自序读后感 篇5

鲁迅的思想发展与改变说明,他不是先知先觉,也有个认识、辨别、改变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呐喊自序读后感,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呐喊自序读后感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鲁迅回忆道:“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对庸医的讽刺)……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这就是他童年的经历,家道中落、由富到穷,痛切的记忆促使他一定要学好知识,天真的以为长大以后去做医生,求治像他父亲的那样的疾病,战争时就去当军医。中医是不可大用的,于是选择了去日本学先进的西医。一次偶然的机会,看电影,大体内容是日本士兵活捉了一名为俄罗斯(沙皇)作探子的中国人,杀头时狂热的日本人高呼“乌拉!”而站在那里的中国留学生们却呆呆的、木木的无任何反应!“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这大大刺伤了他的爱国热情。认为当务之急不是治病,而是先从根本上解决国人的觉悟问题。怎么解决?鲁迅以为要靠文艺的影响,于是改学文艺,以为文艺可以唤醒民众,这就是鲁迅弃医学文的起因。

鲁迅前期写作的文体大都小说和散文等文学文体。《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都带有明显的讽刺时政的倾向,成功塑造了阿Q、祥林嫂、闰土等农民形象,还有对农民教育问题、对妇女问题的深切关注。对“呆呆的看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后来蒋中正在上海大屠杀背叛革命,枪口对准了人民,于是再次促使鲁迅的觉悟:认为过去是夸大了文艺的功能,光靠文学作品是不行的,政治才是第一位的。于是改写杂文。因为杂文来得快,针砭时弊、冷嘲热讽、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很使国民政府派头痛。多次封杀他的作品。鲁迅的杂文代表他创作的最高成就,目光犀利、嫉恶如仇,一切与民众紧密相连,这是他受尊重的主要原因。鲁迅世界观的形成与风起云涌的时代紧密相连,绝不是偶然的,是爱国爱人民、富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必然的选择。

【2】呐喊自序读后感

读完《呐喊》的自序,我了解到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他的人生感悟,我从心底发出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小时侯,鲁迅几乎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之间,隔着比自己高一倍的柜台,鲁迅为他久病的父亲买药,最有名的医生开的药引果真稀奇。回忆起我们小时侯的生活,那真是太幸福了,而我却常常撒娇,惹爸爸生气,那时,我为父亲做过什么?我真惭愧。

鲁迅在他的父亲亡故之后,便到东京留学,他一开始选择医学,后来有弃医从文。学医是为了拯救像他父亲一样被庸医所害的人,他在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也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是后来他又深刻的认识到学医只能治疗人们身体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要拯救国人的心灵。

鲁迅在年轻的时候有很多的梦想,不管是学医还是做文章,他的目的都是为了拯救被腐朽思想束缚的人们,为了拯救国家,他的这种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的干劲,也激励着我要百尺竿头,更近一步,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断的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相信成功会在前方等着我。

我一直以为“ 国家”离我很远,我的存在似乎与国家无关,国家太大,太空,太远。但是,在我看了《呐喊》的自序后,我发现我错了,我这样想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其实,我和国家还是密切相关的,国家减免学杂费的措施不就惠及到了我吗?我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在高考的考场上自由的发挥,之后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给国家添麻烦,虽然没有鲁迅那么有影响力,但也尽了一份力。

鲁迅在弃医从文后,也遇到一些困难。但他没有放弃。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挫折是难免的,我们只越过这些坎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迎来令人兴奋不已的成功。

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然我佩服不已,他将拯救人们的思想作为自己的责任,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写作中,一篇篇优秀的文章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人们的修养。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3】呐喊自序读后感

鲁迅“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中医救父梦、西医救国梦、文艺救国梦……曾经无不萦绕在鲁迅年青的头颅内,无不激荡在鲁迅稚嫩的心房中。美梦华而无实,如绚烂的花朵遭遇暴风雨的拍击后纷纷地凋谢,花谢遍地,化为泥土。

四年中几乎是每天奔波于当铺和药铺之间的经历譬如昨日发生一般,历历在目,可鲁迅说“年纪可是忘却了”。自相矛盾的说法隐藏了鲁迅童年沉痛的心灵创伤。这是一个不可不回忆却又不忍回忆的童年“好梦”。鲁迅,几乎每天受到当铺掌柜居高临下的“侮蔑”性白眼的刺扎,这个败落家庭的少年内心本已怦怦地剧跳,现已被扎得千疮百孔。可憎的“世人的真面目”深深地烙在懵懂的脑海里,呲啦啦地疼。

故乡成了煎炸情感的炼狱,再也拦不住鲁迅叛逆的脚步。青春期叛逆倔强的青年置世俗偏见、孤母寡妇如若罔闻,执拗地“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在南京洋务学堂,鲁迅知识视野的溪流从江南水乡骤然奔向辽阔的大海,他“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这才是父亲亡故的真实“病”因——生理之病和无知之病。杀父者,不是庸医,而是装神弄鬼的中医,是被装神弄鬼的中医欺骗却仍旧迷信中医的父亲和家人。鲁迅此时似乎意识到了自己也无意间充当了“杀死”父亲的帮凶,内疚填膺。对于国人的无知和国人对“无知”的迷信,他“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中医杀人,骗人,病人甘心被杀,甘心被骗,病人的家人也是如此。人人都是凶手,或是主犯,或是帮凶。

来南京之前,家道中落、世人侮蔑、父亲亡故,鲁迅耿耿于怀,难以释怀,大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狭隘报复心理。而此时鲁迅的思绪已经触及到了更深层、更普世的问题了——像中医这样的伪科学正麻痹着国人的头脑而国人尚且自醉其中。鉴于“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鲁迅留学日本。“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在医学校课堂上,鲁迅作为其中唯一的中国留学生被裹挟到日本师生野蛮的自豪、炫耀和嘲弄中,在尴尬中“随喜同学们的拍手和喝彩”。野蛮的日本人可恶,麻木的中国人更可恶;投奔俄国的被杀者可恶,围观日本刽子手的观众更可恶。无论前后,都对日俄“狗咬狗式”的侵略行径无动于衷。鲁迅“美满”的梦被“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惊醒了,他咬牙切齿般地恨,“愚若的国民”“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因此,鲁迅提出“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鲁迅孤注一掷,在“冷淡的空气中”寻找同志,他把希望寄托在热衷于实用性自然科学的东京留学生。此举无异于对牛弹琴,人和财聚而复散,期待中的《新生》尚未孕育出“新生”,便已胎死腹中。

人财两空,南柯一梦,鲁迅感到了“未尝经验的无聊”。早期的鲁迅并未深究“无聊”的原因,也许仅仅是对留学生们本身的人格产生了怀疑。但他后来感到了“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渺小、恐惧、无助。曾经怀有中医、西医、文艺救国梦时,鲁迅尚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慷慨激昂,此时他的心态却已然巨变,甚至是自暴自弃——“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在经历了深刻的反省以后,鲁迅愤懑指责的锋芒直指自身,从否定他人到否定自己,从认清现实到认清自身,鲁迅跌入了绝望的深渊。

为排遣内心的苦楚,鲁迅唯有“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沉入于国民中,使回到古代去”。没有釜底抽薪般的决绝,只有扬汤止沸般的观望。鲁迅已埋葬的思维中隐隐散落着些许不甘的种子,绝望的心脏里缓缓流动着一时温凉的血液。沉默等待爆发。

世人迷信,鲁迅偏不,愿与虚无缥缈的鬼魂为伴,寓居缢死过人而年久失修的老宅。宁陪天国的鬼魂,不伴世间的活人;宁钞尘封的古碑,不谈聒噪的“问题和主义”;鬼魂比活人更可爱,古碑比“问题和主义”更具生气。鬼魂和古碑相映成趣,抚慰着鲁迅寂寞的形影。阴森的宅院、沧桑的古碑、斑驳的青天、冰冷的槐蚕,鲁迅再也按捺不住了。

“金心异”的拜访把鲁迅从自甘沉沦的泥淖中艰难地拽了出来。黑暗、窒息的“铁屋子”中,人们如死尸一般,虽然死之将至,却“熟睡”鼾雷。“清醒”反而“不幸”,即使心有不甘,无奈装睡;“熟睡”却能安乐,理所当然,心安理得。鲁迅对“熟睡”的人们固然有着拍案而起的愤恨,但他不情不愿的“装睡”心态在与“金心异”的对话中再次流露出来。与屈原自沉汨罗的做法迥异,鲁迅选择了一条苟且避世的活法。

在喉的鱼鲠吐纳而出,鲁迅开始“呐喊”,但前景仍然令他担忧。他内心希望如他“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不再重蹈自己的覆辙,但对他们能否美梦成真实实在在感到了深深地忧虑。

《呐喊》自序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取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以及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了解鲁迅从事写作的原因、目的和将他的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缘由,学习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教学设想:

在学生课外自读,对课文内容熟悉的机车上,就重点、难点做指导、点拨。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联系旧课,导入新课。

一起回忆进入中学后已读过的鲁迅小说《一件小事》《社戏》《孔乙己》《故乡》等。指出它们都出自《呐喊》,它收集了鲁迅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小说。板书:“《呐喊》”,提问该词的本意。明确它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板书:“自序”,提问鲁迅取书名为呐喊的原因,导入课文。明确我们读完这篇鲁迅自己写的说明写书目的和经过的自序,就可以知其用意何在了。

二、理清全文的叙事线索。投影: “好梦”(青年时代的三个梦)——“寂寞”(梦境破灭后的沉默)——“呐喊”(沉默后的爆发)

三、分析课文要点。

本文叙事线索清晰,划分两大部分的界限很分明。以“S会馆”为界一分为二。下面我们看第一部分。

1、有重点地分析第一部分(1-10)节。回顾自己青年时代到“五四”前夕所走过的一段曲折的历程,着重说明写作《呐喊》的思想根源。教师范读第1节。读后抓住词语“梦”“欢欣”“寂寞”“而”“偏”等。着重讲析第1节。指出其为全文总纲,是理解这篇序言的关键。板书:“梦”,不能全忘的一部分,便成了《呐喊》的由来。(第1节)粗笔勾勒第(2-6)节框架。板:书:第一个“梦”,到南京去学洋务,寻求别样的人们。(第2-3节)第二个“梦”,到日本学医,走科学救国的道路。(第4节)第三个“梦”,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改变国民精神。(第5-6节)

第7-10节主要写作者梦后的寂寞及在寂寞中继续探索、追求。对此点到即可。后面讲写作手法时可适当展开。

2、有重点地分析第二部分(第11-篇末)。记叙《呐喊》的诞生和有关问题,着重说明创作《呐喊》的直接目的。

对11节,讲明S会馆里钞古碑,让生命“暗暗的消去”,反映了作者在“冰冷”的环境中求索,为日后的呐喊作准备。景物描写待讲写作方法时展开。

齐读与金心异谈话的段落。读后指出老朋友金心异的来访,关于打破铁屋子的谈话,是鲁迅生活、思维的一个新的起点。抓住“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等词语的比喻意义重点讲析此部分内容。指出“铁屋子”比喻黑暗顽固的旧中国、旧社会;“熟睡的人们”比喻当时“愚弱的国民”;“大嚷„„”“受无可挽救的„„”比喻宣传的力量使一些较为清醒的人提高觉悟,使他们认识到黑暗的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浓重,处境的险恶,如果这样做的话,无异于使他们身受的苦痛比许多“从昏睡入死灭”的愚弱者厉害得多。

上面的比喻,表明鲁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我的确信”,是指着眼于眼前铁屋子的“无窗户而万难破毁”而言。旧的统治势力和观念力量还很强大,而人民又正“熟睡”(愚昧落后)。这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旧“好梦”破灭的教训。对金心异所言“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鲁迅是同意的。可见,鲁迅当时对于推翻黑暗的统治势力,既怀疑其可能,又存在着希望。“希望在于将来”。正因为如此,他终于答应金替《新青年》写稿,写出了第一篇《狂人日记》,写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呐喊》。教师范读“在我自己„„”到篇末,重点讲析: 《呐喊》的动机和目的:(1)唤醒铁屋子里熟睡的人们。(2)“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的方法和原则:(1)“听将令”。(2)“不主张消极”。(3)不使青年“寂寞”。

四、课文总结

提问:

1、鲁迅的这篇《自序》主要叙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鲁迅在这篇《自序》中叙述了他的生活经历,思想变迁和文艺观点 说明了他写作的起因、目的和将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来由。

2、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两大两大特点?(1)、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附表如下)时间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1898-1897 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1898-1902 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1904-1906 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1907-1909 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1912-1917 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思,思索追寻 1918-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2)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阅读《呐喊》中未读过的篇目,写一篇读书笔记。

用心

爱心

专心

上一篇: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下一篇:二年级第三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