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患沟通实例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儿科医患沟通实例(精选5篇)

儿科医患沟通实例 篇1

一、儿科疾病特征和患者身心特点

(一)疾病特征

1.起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

年幼儿患感染性疾病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缺乏局限能力,容易发展成为败血症,原发感染灶反而不易被发现。儿童患急性传染病时,常起病急、来势凶,并常伴有呼吸、循环衰竭,水、电解质紊乱或中毒性脑病。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患急性肺炎常易并发心力衰竭;婴幼儿患腹泻病时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易并发循环衰竭,以致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危及生命。新生儿及体弱儿严重感染时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仅表现为反应低下,而无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例如,新生儿败血症时易发生化脓性脑膜炎,而缺少典型的临床表现,易造成漏诊。

2.病情易反复且变化多端

小儿处于不断生长的过程中,生命力旺盛,组织的修复能力强,患病时虽然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但只要诊断及时、处理得当,不少病情很重的患儿,经及时诊断、治疗后迅速转危为安,直至痊愈;也有某些病儿特别是新生儿、体弱儿,虽然起病时较轻,但由于病原体毒力较强、自身抵抗力较弱等原因,病情骤然加重,甚至突然死亡。

3.各年龄阶段儿童患病种类不同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均各有其特点,他们的患病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并且,相同的临床症状在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病因也各不相同。以小儿惊厥为例,不同年龄阶段发病原因不同:新生儿期多与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或先天异常有关;6个月以内应考虑有无婴儿手足搐搦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6个月至3岁以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性大;3岁以上年长儿,如无热惊厥则以癫痫为多见。又如1~3岁的小儿容易患水痘、猩红热等传染性疾病,很少患风湿热;而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急性肾炎、过敏性紫癜等)就相对多见了。4.与成人疾病种类有很大不同

儿童一般以急性感染性疾病、先天性或遗传代谢性疾病为多见;这些病在成人则少见。例如,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小儿以先天性心脏病为多见,成人则以冠心病多见;肿瘤中小儿多见急性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等,而成人则以肺癌、鼻咽癌、食管癌等多见。

5.小儿对致病因素所致的病理反应与成人不同

由于小儿发育不够成熟,所接触的病原体种类较少,对病原体的反应往往与成人迥异,如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婴儿的病理变化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年长儿与成人则表现为大叶性肺炎;维生素D缺乏时婴儿患佝偻病,而成人则患骨软化症。

6.免疫系统功能未完善,防御疾病能力差

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系统、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因子等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完善,各器官发育未成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较差,白细胞吞噬能力等也较低,其他体液因子如补体、趋化因子、调理素等活性较低,因而抵抗力及防御疾病能力差。由于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体内IgM量很低,易受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婴幼儿体内IgA特别是分泌型IgA水平较低,易患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

(二)患儿及家长身心特点 1.患儿的身心特点

(1)自我表达能力差:婴幼儿患病不会通过语言来表达其不适和要求,有时年长儿也不能完整、准确地自我表达病情,常靠家长代述,因此,家长对病情的陈述往往是病史的关键部分,但其可靠性差异很大。如婴幼儿腹泻后,其大便的次数、性质、持续的时间、其它伴随症状等均由母亲或家人一一告诉医生。又如有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腹痛不能准确地讲清楚疼痛部位。

(2)情感控制能力低:儿童病人的心理活动大多随诊疗情景而迅速变化。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认识事物时常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变化快,情感控制能力较成人明显低下。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更是缺乏理解能力及对因果关系的判断辨别能力,缺乏对情感控制的能力。如婴幼儿患者在候诊时,一旦被抱上诊疗床,看见穿白大褂的医生,往往马上精神紧张、哭闹不安。

(3)对疾病的耐受力低,反应性强:3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处于生长发育初期,其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强,容易泛化。由于不能

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向大人倾诉,稍有不适和疼痛,就表现出烦躁和哭闹不安。如婴儿生病时,表现为长时间的啼哭,并且不吃不喝,一般措施不能使哭闹停止。

(4)患病后心理变化大:患儿常常表现出恐惧、愤怒、惊骇、烦闷、不安等情感,有的病儿甚至发生夜惊、尿床等现象。学龄期儿童患病后常常会考虑到学习和功课,表现出抑郁、沉默、孤独、不快、饮食不佳、睡眠不宁等。害怕打针、吃药,害怕与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接触。尤其是有过看病、吃药、打针体验的患儿,面对医务人员会害怕而哭,面对打针、吃药更会产生莫名的紧张或恐惧,在复诊时,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5)检查及治疗时不易合作:儿童注意力相对不集中、转移较快,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有些孩子生性好动,医务人员询问病史时常很难控制与他们的谈话,做体格检查、治疗时部分患儿表现出不合作。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有时甚至需反复多次才能获得正确的检查结果。

(6)自尊心强与心理承受能力的不相适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逐渐增强,学龄期儿童患病后不愿别人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喜欢表现自己的能力,有时会表现出勇敢、合作、忍耐、肯吃苦、无所畏惧的气概,对限制自己活动的要求有抵触和反抗情绪。同时,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特别是在疾病和治疗所产生的痛苦面前常常会将自身的弱点暴露出来,并且缺乏应对能力。

(7)患病后依恋及依赖性增强:小儿一旦得了病,就诊时几乎都由父母或其他家属陪同前来。住院期间离开了家庭,脱离学校、社会环境,病儿(尤其是独生子女)突然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心理上会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对家属的依恋及依赖性增强。2.家长的身心特点

(1)焦虑和紧张(anxiety and tension):家长普遍对疾病缺乏认识,医疗知识知之甚少,一旦孩子患病,家长就会非常担忧。目前在我国,儿童患者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孩子患病后,父母的紧张、焦虑就在所难免。对于住院患儿的家长更是如此,他们除了要为孩子的健康担忧外,还会由环境的陌生感而产生紧张和焦虑,同时对于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一些侵袭性的检

查、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以及住院后加重的经济负担等等产生的担忧也会接踵而来。

(2)家长对患儿过分的照顾和溺爱:“尊老爱幼”历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由于孩子的年幼无知,缺乏对自身的保护,在现实生活中,“尊老爱幼”的天平往往又会更多地向孩子“倾斜”。孩子一旦患病家长会过分的照顾和溺爱,甚至夸大病情,以期医生的重视,这样,非但不利于孩子疾病的诊治,而且对于一些慢性病患儿以后的教育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3)家长对患儿不正确行为的容忍和支持:对患儿不正确行为的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长共同的表现。他们往往认为孩子生病是自己照顾不周造成的,对孩子有欠疚感,或迁怒于某个家庭成员,于是对孩子病中的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错误的行为如打骂医护人员也不加管教;特别是一些绝症患儿的家长对患儿在吃、穿、玩等方面的不合理的索要和故意毁坏物品不加以制止,并对工作人员的制止表示不满。此时,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产生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4)怀疑和不信任:家长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千差万别,部分家长对疾病的不了解从而对治疗方案的怀疑,表现为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对部分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满,进而演化为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的不信任;对医院医疗设施和治疗环境造成的治疗能力和条件的局限的不理解等等,在怀疑和不信任的心理影响下,往往造成家长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过分挑剔。此时医务人员对他们及时沟通和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社会因素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影响人类健康的社会因素”是指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那些引发疾病的“原因的根源”,包括贫穷、歧视、缺医少药等。根据卫生组织的研究,当今时代,社会因素越来越决定了人类的健康。就社会因素之一的贫困问题来说,最贫穷国家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达30%,而发达国家则仅为0.3%。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是引起儿童传染性疾病及营养疾患的直接原因。而营养过剩引起的营养性疾病及意外事故,则是发达国家影响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社会经济状况也间接通过影响文化教育水平卫生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水平。

1.家庭环境与儿童健康

(1)家庭结构与类型:从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报道发现,健全和谐的核心家庭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和睦的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也无明显弊端。而破裂家庭、父母常常争吵的不和谐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均明显不利,儿童出现躯体疾病及心理障碍者均较高。

(2)父母的文化、经济条件及性格行为:1)父母文化水平,特别是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儿童身心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在中国,只要不是极度贫困的家庭,由于其他条件的相互影响,经济水平对儿童的身心发育影响没有明显差异。2)父母的性格行为对儿童影响极大,如过于冷淡、忽视或粗暴的家庭环境,常常忽视了儿童的躯体疾病,也对儿童心理发育造成严重的扭曲,易于出现孤独、冷漠、粗暴、说谎、离家出走等不良性格。而过分溺爱,会使儿童出现多种心身症状,如无病呻吟、依赖、脆弱、任性霸道等问题。3)家庭及夫妻关系是否和谐 父母对子女教养态度是否一致,家庭成员、夫妻及亲子间关系是否协调等,均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

2.学校与儿童身心健康

学校是儿童在成长发育中度过的重要场所,也是塑造身心健康(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人材的重要摇篮,纵观历史及现代、国内与国外,学校对儿童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老师的教学方法、同学和伙伴的关系等等。老师的学生若能在学校接受到全方位的培养与锻炼,这可以为以后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老师的谆谆教导,民主管理作风,会让儿童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同样,同龄人之间相互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儿童日后地身心发展。

二、医患沟通的途径和趋势

常言道:世界上没有一片树叶是相同的。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所接触病儿也各不相同,其家庭背景也千差万别,千篇一律地对待患儿及其家长显然是行不通的。医务人员要根据不同儿童患者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

(一)根据不同患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育不一,因此在患病时的反应也不一样,医务人员要依据各年龄段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还必须重视与家长的沟通。

新生儿期易哭闹,医务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患者时,应动作轻巧、敏捷、熟练,以减少刺激,并用语言和抚触等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

婴儿患者有需要爱抚和用形体表达喜悦、愤怒、惊骇等情绪,婴儿住院后,其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其缺乏安全感,常常表现出恐惧、孤独、抑郁和分离性焦虑。医务人员在接触婴儿患者时说话要语气温和,动作轻柔,予以爱抚和亲近,与患儿建立感情,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内心恐惧感。

学龄前期儿童患者有依恋家庭的情绪,疾病痛苦可引起患儿抑郁(depress)、焦虑(anxiety)、恐惧(fear),疾病的刺激和打击,可使幼儿患者出现退缩行为(withdrawal behavior),曾经获得的行走、控制排便、自己进餐等技能可暂时丧失,医务人员要给予他们耐心细致周到的关怀和呵护,对住院病儿要多加关心,亲近他们,允许他们携带自己喜爱的玩具和物品,使他们尽快适应环境变化。

学龄期患者,可引起内心情绪波动,产生抑郁、焦虑、恐惧、悲观、自责等心理,出现对抗、挑剔、任性、不遵医嘱和攻击行为,易与家长和医护人员发生摩擦。医务人员在接触年长病儿时应感情细腻,注意方式方法,语言要体现平等,说话的口吻、问诊的话语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体格检查的方式要适合儿童,切不可粗声粗气,疾言厉色,伤害其自尊心。对恢复期的学龄期患儿,为了消除因住院而耽误学习和功课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应适当帮助患儿补习功课,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和轻微劳动。

此外,对不同病情的儿童患者,医务人员要在家长的协助下,对他们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沟通,这样有助于病儿早日恢复健康。例如:各种疾病的危重期患儿,医护人员要付之予天使之情,使他们安静,配合治疗;病情稳定后,可陪病孩玩玩具、看画报、听故事,使患儿心情愉快与医务人员合作;对病情较轻的、处于恢复期的患儿,可指导家长和患儿,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并安排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以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二)读解婴幼儿及儿童患者的体态语言

婴幼儿患病不能诉说感受,小儿科也历来被称为“哑”科,他们通过面部表情、声音、身体活动同成人建立联系,达到与成人的相互理解。医务人员在接诊时,有时要以看和听的方式为主,解读病儿的体态语言。在医患交际中,患儿的体态语言能否为医务人员正确解读,是实现良好的医患交际,达到理想沟通的基本保证。

小婴儿虽然不会用语言来交流,但会用哭、笑等本能行为表现身心的变化和需求。啼哭是新生儿表达自己需要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哭声表示不同的内容:需要爱抚的哭是清脆、响亮、圆润的;饥饿、排尿引起的不适哭声很大,除非满足需求、解除不适,哭才会停止;当婴儿感到身体不适时,会用长时间的啼哭来寻求帮助,婴幼儿在疾病严重时哭声是不成调的尖叫或哭声低弱,采取一般措施不能使哭声停止。

幼儿及儿童患病后,在语言上往往不能准确自我表达。儿童患病后,大都会由活泼好动转变为无精打采,对父母的依赖性增强,并且会特别留意医务人员的非语言性行为。医务人员应从患儿的面部表情、动作、态度中进行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发现病症所在。

(三)克服儿童患者的恐惧心理

疾病疼痛和各种治疗(如打针、吃药、插胃管等)会给患儿带来疼痛刺激,留下不愉快的记忆,产生对疾病的恐惧感。故医务人员在为患儿检查治疗前,应该不厌其烦地向小病人讲解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检查治疗,为什么要做,可能会有哪些不舒服和疼痛,有针对性地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恐惧,使患儿积极配合诊疗工作。

年长儿认识力增强,开始关注疾病后果和对自身成长的影响,当一些慢性病对其成长和生命构成威胁时,会产生严重的不安情绪和心理冲击。医务人员要让儿童患者正视疾病,用热情的语言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感。

在与患儿交谈时,最好使孩子的视线与医务人员平齐。医生护士平时要面带微笑,声音柔和、亲热地称呼孩子的名字或乳名,注意语言的亲和性,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儿的信任,成为患儿的知心朋友。

医务人员还应注意满足孩子“皮肤饥饿”的需要,如搂抱婴幼儿,抚摸患儿的头部,轻拍他们的上肢和背部,使之获得亲切、友好的满足,增强患儿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对住院的幼儿及儿童患者应主动接近他们,多加爱抚交谈,讲清生病住院的道理,帮助熟悉环境,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并为他们介绍小伙伴,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主动配合对疾病的治疗。

(四)与患儿家长有效沟通

尽管孩子是病人,但家长在医患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病虽然生在孩子身上,但家长的感觉却比生在自己身上还要着急紧张,因此,与患儿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讲是与患儿家长的沟通。现代医学模式下,要求医务人员沟通时充分体谅患儿父母及亲属的心情,与之进行有效地成功沟通。

对患儿家长的安慰和解释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长带孩子来看病目的是为了解除病痛,希望了解孩子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得病,还希望了解最佳治疗方案等等。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没什么大问题”那样的话,肯定不会令患儿家长满意。医生需及时将自己对疾病的判断、将要采取的治疗措施、存在几种治疗选择、各种选择的利弊等信息向病儿家长作通俗易懂的解释和说明,在此基础上取得他们的信任。

以疾病事实为基础,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准确地进行表述。如果患儿病情严重,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虽然对家长会造成很大的思想负担,但是医生必须如实交代病情,实事求是地讲清疾病的严重性,解除家长的疑虑和侥幸心理,使其正视现实。一旦确诊,医生有必要同时会见患儿双亲。医务人员与家长之间的谈话应避免让患儿听到,不应在患儿面前流露出消极情绪。若医生过于“善心”,交代病情时只是和颜悦色、轻描淡写地说上几句,会使家长误认为病情很轻微,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对儿童患者存在的和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应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与家长配合,予以耐心解释、启发、诱导、鼓励。

(五)医疗技术与医患沟通

高质量的医疗技能和水平有助于取得患方信任,是改善医患关系、进行有效医患沟通的重要环节。医生是患者的健康卫士,患儿因病就医,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疾病的治愈、恢复健康,这就要求医务人员精益求精地钻研医学科学知识,提高为患儿服务的医疗水平,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医疗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的发生。

(六)医疗环境与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的环境是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就医环境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能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病区的环境是否安静,病房的空气是否新鲜,病室墙壁色调是否宜人等,这些与沟通效果都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又如,目前不少医院门诊大厅吵吵嚷嚷、候诊室拥挤不堪、医生诊室里患儿及家属川流不息,这种

现实的就医环境,使小病儿及家长难以体验和感受真切的人文关怀,是造成医患沟通障碍、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必须得到根本的改观。

门诊诊察室与病房要求保持清洁、卫生、安静、空气流通,适当光温度、湿度和光线;在布置病房和装饰墙壁时应选用白色、浅绿色、粉红色彩或浅蓝色构成比较柔和、清新的色调,给小病儿以安静、平和与舒适之感;病室可设有游艺室,备有必要的玩具和文娱用品,作为恢复期患儿的娱乐场所。

总而言之,日常工作中的良好医德医风,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主动、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亲切美好的语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患儿及家人的思想、情绪,树立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对治疗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此达到有效的医患沟通。

三、医患沟通案例解析

1、病人概要

患儿小玉,女孩,5岁,独生女。父亲为出租车司机,母亲为理发师,由于孩子得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看病花了很多钱,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更加拮据。

2、诊疗概况

小玉是个可爱的女孩,4岁那年不幸得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3型),当时住院五个月,经化疗后诱导缓解。最近一次大剂量MTX、阿糖胞苷化疗后外周血象一直很低,WBC1500×109/L,遂做骨髓穿刺,骨髓涂片检查提示白血病复发。本次入院将再进行诱导化疗。

3、病人及家属心理和表现

入院时,家长及患儿存在以下几种心理:①家长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小玉的白血病复发。因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意味着预后不好,生存的机会大大降低。小玉能不能活下去?一想到这个问题小玉父母就痛苦万分。②化疗药物价格昂贵,如果并发感染使用抗生素又要化掉很多钱,还有营养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上次住院时已把家里的大部分积蓄都花完了,而且小玉住院期间妈妈得天天陪着照顾,不能上班,家里的收入将明显减少。家庭经济拮据,家长心理压力很大。③小玉虽然只有5岁,虽然她不懂白血病复发真正的概念,但她不愿意再住院化疗,因为小玉知道这次住院后又要一个星期做一次腰穿,会很痛;天天得

扎静脉针,不能到外面去玩;还有那好不容易留起来的短发,化疗后又要一把一把地落掉,变成难看的小光头。

4、沟通过程与成效

小玉心事重重地住进医院病房后,病区主任马上亲自查房,制定了详尽的化疗方案,临走前轻轻拍拍小玉的头:“小玉最勇敢、最听医生的话,打针吃药都不怕!”然后把小玉父母俩单独请到主任办公室谈话,明确告之小玉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并详细介绍今后的化疗方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预后等。面对满脸愁容的小玉父母,主任鼓励道:“白血病复发患者虽然预后较差,但也有存活治好的希望!尽管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全面治愈复发白血病的难度较大,但在临床实践中也有不少白血病复发患儿成功战胜病魔的例子。他们有着顽强的毅力,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最终将病魔降服。你们家属如有什么想法的话,可及时与我们医生和护士交流。”主任一席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大增强了小玉父母救孩子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次化疗开始后,病房的医生、护士们每天都到床前,握着小玉的手,用亲切的话语对她说:“小玉,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每天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查房,由操作熟练的护士打静脉针,做治疗和护理。小玉最怕做腰穿,每次做腰穿前,医生都会耐心地给小玉讲清什么时候做腰穿、为什么一定要做腰穿,并夸小玉勇敢,鼓励小玉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并安排有经验医生做腰穿。小玉是个懂道理、好强的孩子,知道做腰穿可以让白血病早点好,每次做腰穿时尽管很疼,但小玉都能配合医生顺利完成。一天,小玉化疗后吃不下饭,妈妈怎么哄她也不愿意吃东西。护士阿姨坐在小玉身边,轻声说道:“小玉乖,不吃东西病怎么会好呢?来,配合阿姨,小嘴巴张开,咱们先吃一小口。”看着护士阿姨耐心地一口一口地喂,妈妈在一旁舒心地笑了。化疗后一月小玉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外周血象WBC仅300×109/L,合并肺部感染,高热持续一周不退,爸爸妈妈眼看着小玉不行了,开始悄悄地准备后事,买了“寿衣”,放大了“遗像”,医护人员得知后,向小玉父母及家属表示继续竭尽全力抢救,并不断鼓励小玉父母不要放弃,坚决与死神搏斗到底。经过十天十夜的抢救,终于病情有了转机,小玉顽强地活了下来,小玉父母握着医生护士的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5、沟通要点和分析

医护人员与患儿及家属沟通的成功之处在于:①虽然患儿白血病复发对家长造成很大的思想负担,但是医生如实交代了病情,在化疗之前即明确告诉小玉父母患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实事求是地讲清疾病的严重性,解除家长的疑虑和侥幸心理,使其正视现实。②化疗之前详细介绍今后的化疗方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后等。③医护人员对患儿富有同情心,与之进行语言交流时,注意运用体态语言传递同情和爱心。④鼓励患儿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鼓励他们表达真实的感受,树立与白血病作斗争的信心。⑤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高超,最终将患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1)以疾病事实为基础,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准确地进行表述。注意要主动介绍病况、病因、治疗措施、用药情况、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后等,让家长知情。

(2)重病或癌症一旦确诊,医生有必要同时会见患儿双亲进行沟通。医生必须如实交代病情,实事求是地讲清疾病的严重性,解除家长的疑虑和侥幸心理,使家长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较充分的心理准备。

(3)医务人员要充满同情心,鼓励患儿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鼓励他们表达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4)医务人员与家长之间的谈话应避免让患儿听到,不应在患儿面前流露出消极情绪。

儿科医患沟通实例 篇2

通过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 总结出儿科医患沟通的几个方式, 即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和六种方式。一个要求:诚信、尊重、同情、耐心。两个技巧:倾听家属诉说;介绍详细内容。医院儿科的服务对象是特殊群体, 因此医院要求医务人员站在患儿家属的角度, 认真听取其病情介绍, 并向患者家属介绍病因、发展、预后等, 使其对疾病的诊治有所了解。三个掌握:掌握病儿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医疗费用情况;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因素。四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己的情绪反应, 学会自我控制;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沟通对象即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和语言;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 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

1 对策

对于患儿, 医务人员首先要学会关爱, 初次接触应建立良好关系, 尽快解除患儿的生疏感、恐惧感, 如婴幼儿可微笑抚摸、抱抱, 给其感兴趣东西;较大患儿可以给予适时夸奖、赞美;查体及做各种检查治疗时尽量轻柔, 天气较凉时医务人员先暖手及听诊器等, 不给患儿突然的刺激;对较大患儿病史询问时耐心听其讲述, 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对于特殊患儿如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的“问题儿童”等多给予关心、鼓励、支持, 每次查房及进行治疗时可与其交流疾病以外感兴趣话题, 取得信任和配合;对于家属, 婴幼儿患病不会通过语言来表达不适和要求, 较大患儿有时也不能较完整、准确地表述病情, 需靠家属代述。医务人员要充分理解家属的焦虑和担心, 耐心细致做好病史询问、查体、治疗及关于疾病预后、发展、转归的解释, 认真回答家属的每一个问题;对于不了解疾病知识、不配合治疗的家属, 要及时给予疾病知识宣教, 并告知本次操作的重要性、目的、操作方法、简单步骤, 以最轻柔、熟练动作给予完成, 尽最大努力减轻患儿的不适, 使家属和患儿配合治疗;无论何种情况切勿与家属发生正面冲突, 以免引起矛盾, 对于个别素质差、文化水平低、无理取闹的家属, 要不卑不亢, 冷静处理。

对于医务人员, 加强责任心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三基”培训, 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 使家属充分信任患儿的主治医护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入院初次沟通一定要耐心、详细、用专业知识解释疾病的发展变化, 告诉家属目前的治疗方案, 解答家属的疑问, 安抚情绪, 取得家属信任, 初次沟通效果将直接影响整个治疗过程;勤查房, 医生每日不少于4次, 每次查房均应给家属解释疾变化的病因果, 告之已做的检查结果。医护人员应细心呵护每1例患儿, 善于观察和发现病情变化, 并及时给予正确、适当的处理, 让家属放心, 患儿满意;同时关心家属及患儿在院期间的生活、心理状况, 尽可能解决患儿的困难;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上级医师及时查房, 检查、指导下级医师的诊疗方案, 尤其对疑难危重患儿, 在沟通前, 医务人员要及时组织讨论, 统一认识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 不要随意下结论, 避免使患儿或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提高医务人员的语言技巧, 组织大家学习业务的同时, 也要学习沟通方面和儿童心理、家长心理的知识, 沟通过程中要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 留意自己的情绪, 学会自我控制, 适时给医务人员减压, 调整工作状态, 每天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面对患儿及家属[2]。

医生和患儿家属应加强沟通, 相互理解和信任。医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 家属首先要信任并遵守医生的嘱托, 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检查, 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同时了解一些疾病常识, 了解孩子的体质及免疫功能。而“医者父母心”, 医生也要以一种和善、耐心的态度对待焦急的患儿家属, 建议患儿做相关检查和治疗时, 要向家属交待清楚。才能从主观上防止纠纷的发生, 从而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让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加快体态语言的康复属于交流沟通的主要类型。医护人员应根据场合的需求合理运用体态语言, 避免出现夸张动作及冲动的表情。倘若对病情危重的患者进行抢救时, 医护人员以说笑的态度面对, 或淡漠的表情, 对医务人员自身的形象有着影响, 同时对于家属、患者的感情有严重的伤害。医护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 应合理运用手法或手势, 通常情况下,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轻拍肩膀给予鼓励、搀扶动作以及检查手法有着相对轻柔等, 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感情, 确保患儿及其家属对于医务人员有着极大的信任, 降低发生医疗纠纷事故的概率。医护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工作时, 应通过笔记进行交流, 在此过程中将病史的相关信息流露, 确保患儿家属能够全面重视所提供的信息。另外, 医生应该通过图示或勾列等方式, 将医学上难度较大的内容详细的告知患儿家属, 使患儿家属能够与医疗活动全面配合。医护人员在通过手与患者进行沟通时, 应该将沟通工作语言肢体的分析严格把握, 合理的通过肢体语言等动作将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交流信息有效传达, 并且要重视患儿与家属审美感受以及接受的心理, 有着具备感染力的交谈, 确保医患沟通工作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患儿对于医务人员的举止以及态度有着较大的敏感性, 医护人员在沟通时保持笑脸, 患儿则会有着病情好转或友好的理解, 倘若医护人员在沟通时眉头紧皱, 患儿则会有着自身疾病是否出现恶化等理解。所以, 医护人员在和患儿进行沟通时应将情绪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 防止由于不正确的情况让患者产生错误的理解。医护人员与患儿沟通较难度时, 应通过冷静态度、平和语气处理矛盾。尤其是患儿及家属情绪较为激动时, 医护人员应通过冷静态度, 提供时间给患儿及家属进行思绪整理以及思绪调整。

医务人员在告知患者其病情的实际情况时, 应重视危重疾病、疑难疾病等方面的患者。首先, 禁止绝对说法, 例如确保疾病能够痊愈等方面, 即使患儿疾病有100%治愈率, 则告知患者有80%治愈率, 避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 患儿家属心理上没有足够准备, 导致医疗纠纷等情况。其次, 医护人员不应该病情刻意夸大, 造成患者心理上的负担有所增加, 不利于疾病康复。医护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等工作时, 应该全面评判沟通患者的实际情况。倘若患者有着较为开朗的性格, 医护人员应该合理的提醒患者对疾病给予重视的态度。倘若患者内向性格, 过分担忧自己的疾病, 医护人员应合理的鼓励患者, 确保患者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医务人员及患者在构建医患关系后, 医患沟通对疾病恢复、诊治等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医患沟通在医疗整体过程中全面贯穿。要想医患沟通工作获得良好的效果, 则应采用精心的人性化关怀对患者进行干预。所以, 医院应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将关爱全面参与, 确保患儿疾病得到痊愈的情况下, 还能将患儿家属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全面消除。

2 医患沟通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

医务人员和患儿之间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大的特殊性, 医患沟通交流处于良好的状态对患儿的康复、治疗、诊断有着较大的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应有温和的态度。首先, 要确保医患双方间平等的关系, 禁止采用高低贵贱来划分双方的关系。其次, 医护人员在面对患者时, 应平等对待, 禁止出现相貌取人、财富取人、地位取人等。对患者的感情、人格给予尊重的态度, 确保在双方尊重的条件下做好相关沟通工作。

医患沟通的全面深化及延续主要是真诚为基础, 保持真诚的态度能够让人与人在沟通过程中的预见性、可知性均较为明确, 不存在欺骗或不真实等。医务人员应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 确保双方之间的沟通能获得理想的成效。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的工作中, 应按照医疗道德、法律法规等规定办事。医护人员应对自身应尽的义务、享有的权利进行明确, 对患者的义务及权利给予尊重, 确保医务人员以及患儿能够基于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做好交流与沟通的工作。医务人员在确保医德医风处于良好状态的同时, 严重出现与患者或家属所要好处等情况。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工作主要于道德与法律的基础上进行的, 医务人员只要确保自身良好的作风, 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 则能够获得充分的信任及尊重。

综上所述, 儿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决定儿科医患沟通有着多样化的沟通艺术, 儿科部门要想医患沟通获得良好的效果, 则要求医务人员掌握沟通交谈的相关技巧, 通过微笑表情、手势手法、倾听、眼神等躯体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 确保沟通具有情感及责任心。在基层医院儿科医生更加掌握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时, 通过针对性的医患沟通措施对提高医疗质量有着较大的帮助, 有效的构建医患和谐关系, 使医疗纠纷得到全面消灭以及化解, 对基层医院医疗卫生事业和谐健康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艳荣, 杨兵.医院护理纠纷问题的对策[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7 (03) :192-193.

儿科医生从孩子发烧解读医患关系 篇3

身为儿科医生,既要扮演医生的角色,又要扮演患者家长的角色,对医患关系的体会比较深刻。由于中国对输液和抗生素十分推崇,且家长希望快速解除孩子病痛的心情,因此医生处于迁就患者又自保的压力,让医患关系变得复杂。意见不同,听谁的?

患者家属与医生在治疗方面存在分歧,医生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裴洪岗是深圳一家三甲医院的小儿外科副主任医生,同时也是孩子的父亲。女儿还不满1岁,第一次高烧,全家人着急得团团转,凭着多年经验,他见孩子除了流点鼻涕外没有其他症状,听听肺部看看喉咙也无异常,判断是病毒感染,嘱咐家人多给孩子喂些水,体温太高时就给她喝点布洛芬颗粒。

但是,他的妻子和岳母就坐不住了。他的妻子是超声科医生,希望孩子这时赶快去看医生,而他的岳母是退休中医,想要去医院给孩子打针。到底听谁的?最终,裴洪岗妥协,领孩子去医院看医生,看了血常规检验结果,内科医生的诊断还是病毒感染,并说发烧有个过程,继续观察就好。于是,家人安宁了一天。

到了发烧的第4天和第5天,家人又闹腾起来,要去看医生,所幸,第5天的中午孩子的体温降了下来。

这件事让裴洪岗想了很多。“一家人的愿望肯定都是希望孩子好,本该信任无间,但由于对疾病的认识和判断存在差异,还是产生了分歧矛盾。试想,如果我不是孩子的父亲而是别的医生,她们会怎么看待这个医生?面对她们的质疑,这个医生还会这样坚持原则吗?”

迷信输液和抗生素

目前,人们对输液和抗生素还是非常迷信,以为吃消炎,输液包治百病,且药到病除。裴洪岗另一次应对孩子发烧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

又一年春节,裴洪岗的女儿跟着妻子回老家,发烧迅速烧到40.2摄氏度。这是女儿第一次不在自己身边时生病,他心急如焚,想到孩子走前已有些呼吸道感染症状,现在又叫耳朵疼,他赶忙联系当地儿童医院的同学找到一位内科主任诊治。医生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发炎,建议打针并开了头孢噻肟钠(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

裴洪岗认为直接给孩子注射头孢三代针剂有些过了。他采纳了这位小儿内科主任的诊断,但没有用她开的药,让孩子吃了两天阿莫西林,烧退了。

在当下的医患关系中,这种用药思路值得理解。很多家长到医院就是要求立马解决孩子的病痛,不然就要问责医生,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更强力的广谱药物,选择起效更快的静脉给药,短期效果又快又好,病人欢喜,医生说不定还能获利,于是皆大欢喜。

现实当中,医生如果坚持不给患者开此类药物,会不会被家长认为不负责任?大年初二,就在裴洪岗成功用几粒阿莫西林给女儿退烧后不久,他的一位年轻同事因坚持认为不必给一个因病毒感染而发烧的1岁小孩输液,被孩子的父亲一拳击中面部。有着30多年临床经验的意大利儿科专家彼路易·切奇博士曾说,“你们习惯打吊针,好让发烧的孩子体温降下来,那是靠药物强制性降体温,对孩子病情的恢复没有积极的意义”。

这种对输液和抗生素的迷信始自何时?上述专家当时说,认为输液要比口服的药物药效发生得更快,这是家长的问题。裴洪岗反思了问题的另一面:中国如今成为“输液大国”和“抗生素大国”,医疗界可能也有问题。

但是,认为孩子发烧就不应该用抗生素,不需要打针输液,而应该在家观察,等待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的抵抗。这却属于“过度解读”,也是要不得的。

神化或妖魔化,都不是科学的态度。裴洪岗认为,对待输液和抗生素,不应排斥,但前提是“合理”,如果病情需要,只要利大于弊,会毫不犹豫地使用。

医患之间应该多交流

利与弊,病与疗,这些矛盾与辩证的理念无时无刻不在医疗中体现,但当下的医患关系,却已经超出了对科学适度医疗的考量。当患者就医时从怀疑医疗水平演变为猜疑医疗动机,当医生诊治时从追求药到病除异化为企求“药到祸除”,要保护孩子们远离那些不该吃的药、不该输的液,该有多么困难?

12年前,彼路易·切奇医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医生和家长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一定要把孩子的病情讲得很清楚,医生要多和家长交流,教育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的病,同时向家长普及医疗卫生常识,这要花一定的时间。

浅谈医患沟通 篇4

医患沟通障碍的原因

1.1 医患双方掌握医学信息具有不对称性 医患双方掌握医学信息具有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患者与医生所谈论的看似一个话题,实质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在医患沟通中医护人员起主导作用,而患者对自身疾病所产生的不适和痛苦深受其所处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若医护人员对此认识不深,会导致医患沟通障碍。认为医生不重视他的痛苦与忧虑,只强调客观的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可能会引起患者的误解,使医患关系恶化。医患沟通的最大障碍是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是医患沟通缺失的本质原因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1.2 医护人员缺乏医患沟通技巧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也越来越重视医患沟通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从重视医患沟通到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并运用于医疗活动实践是医护人员一个艰难的再社会化过程。有研究表明,大医院的医患互动和交流相对不够充分,其主要原因是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普遍没有开设有关医患互动和人际交流的专门课程[2].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不了解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和心理,也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及诊疗措施等,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沟通。

1.3 医护人员工作超负荷,限制医患沟通 目前,各医院大量的医疗任务主要由中初级职称的中青年医师完成[3].每个医生半天要看三十到五十个病人,要进行体格检查,书写病历、开检查单和处方,为了保证基本的诊疗规范只能省略医患之间的充分交流。这集中体现在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解释不耐心,家属不知道病情、不知道检查、不知道用药等;看病等了几个小时,病情还没说完,医生已经把药开好了等。

1.4 诚信危机引起医患沟通障碍 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是医患关系得以建立的前提与基础,是医生职业得以产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4].诚信危机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是患者对医学信息的相对无知,以及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医患双方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从医生角度看,个别医护人员有收受红包、回扣、开大处方等违背医德医风的行为,使医生这个本来崇高的职业添上了一些不光彩的东西;再加上现在医疗纠纷增多,医生和患者之间增加了很多不信任的敌意。信任危机必然影响医患之间进行坦诚的沟通。而医护人员将一些患者及亲属视为潜在的投诉者,为了提高自身工作的保障系数,往往在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的过程中,把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或医疗风险说得过重,让患方充分知情,但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2.1 加强医患沟通是缓解医患矛盾的迫切需要 据统计,50%以上的医疗纠纷并不是因医疗技术而引发的,多是由于医患交流障碍导致患者或其家属对医院、医者不满意所引起的[3].多数患者对医院、对医者的满意程度,并不在于判断医者诊断、治疗及护理的优劣、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其是否耐心,是否有同情心。这些多是通过医者专业行为以外的言行表现出来的,有时病虽然没有治好,但是患者仍然表示了满意;而有的情况是病虽然治好了,患者对医院、对医者仍有怨言,以至引发医疗纠纷。医患沟通可以为医患之间构筑起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通过医患沟通可以使患者对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和高风险性有正确的理解,增加对医生的信任,从而使医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得到缓解。

2.2 加强医患沟通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现实需要 医疗过程是一个医患双向互动的过程。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是顺利完成医疗过程的重要条件,而医患沟通在争取病人理解和配合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疗技术局限性和高风险性的了解,增加对医生的信任,增强医生对治疗疾病的信心,尽可能避免医生采取防卫性医疗措施,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救治和医学的发展;医生在诊疗疾病的同时,通过病史的采集和日常沟通,可以疏导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使之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转归。

2.3 加强医患沟通是建立医院现代化服务理念的需要 “医患沟通制”是建立现代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尊重、实现自我和良好的人际交往等需求是医务人员终身追求的目标和高层次需求[5].为病人提供良好服务,得到病人的赞许和认同,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医务人员恒久地建立现代医院服务理念。

医患沟通制的建设

3.1 把医患沟通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诊断、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疾病的预后及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副作用、手术方式、手术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药费用清单等,并听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由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沟通记录,并按规定的形式书写于病例中。由科室及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不定期进行督察,了解医患沟通的实施情况,将实施效果和评价以及改进措施,向全院通报。

3.2 培训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 与病人沟通交流需要技巧,需要讲究艺术性。沟通的艺术在于真诚、平等、保密、适度为原则,注意语言表达艺术和非语言交流艺术。医务人员要有积极的沟通愿望和良好的沟通态度,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达到沟通效果。在语言沟通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善于倾听、主动倾听、认真倾听。倾听是获取患者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2)要运用得体的称呼语,多用肯定激励的语言,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3)谈话时要表达准确,通俗易懂,多用保护性语言,避免尴尬性语言,切忌伤害性语言。(4)适时、恰当地给予患者反馈信息,鼓励和引导医患沟通。非语言交流是配合言谈举止进行的,它通过身体运动、面部表情、眼神手势、服饰发型等方式产生的。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如能准确理解、认识并运用自如非语言沟通艺术,对增进医患沟通成效有重要价值。

3.3 加强医患沟通的管理 要使医患沟通工作落到实处,仅停留在医务人员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必须将医患沟通制纳入到医院的机制改革和管理体系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结出的“三个层面”、“六种沟通方式”值得借鉴。“三个层面”是:(1)对普通患者,在成功的沟通交流中,患者、家属需要的不仅是医学知识、医疗技术,更多的是需要医院的人性化关怀。医院在每一个医疗程序中都体现出关爱,体现出心灵的沟通,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其成功的医患沟通制也为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郭金龙,刘海军。患者知情权在预防医纠纷中的作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5):496.[2]方爱珍。医院医患沟通障碍原因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07,24(2):51-52.[3]周小金。医患沟通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5(17):18-19.[4]王德国,王时霞,孔全新。增进患者对医生信任的医学伦理学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3):33-34.[5]卢仲毅,唐时奎。实施医患沟通制,改善医患关系[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9):35-38.主治医师在床旁查房时将病情、预后、治疗方案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2)对疑难、危重患者,由医疗小组直接与家属进行沟通。(3)对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进行集中沟通。“六种沟通方式”是:(1)一个要求:要求医务人员诚信、尊重、同情、耐心。(2)两个技巧:即倾听、介绍技巧。(3)三掌握:掌握病情、掌握费用情况、掌握患者(家属)心理。(4)四个留意:留意患者(家属)感受、留意患者(家属)期望值、留意患者(家属)沟通反应、留意患者(家属)情绪状态。(5)五个避免:避免强求、避免刺激、避免深奥、避免刻意、避免压抑。(6)六种方式:预防为主方式、交换沟通方式、集体沟通方式、书面沟通方式、协调统一沟通方式、实物对照沟通方式。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说过:有两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语言,二是药物。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为诊断所必需,也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服务质量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沟通是人性、情感交流的需要,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和知识的互动,沟通是思想和情感的连续流动过程。医患关系是围绕人类健康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1医患沟通的意义

1.1沟通的目的医患沟通是为了满足医患关系、医疗目的以及医疗服务情景的需要,是特定的人际交流。优质有效地进行医患沟通,首先需要医患双方都有沟通的愿望,其次必须具备沟通的信息以及合适的沟通场所和方式。由于社会分配的原因,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它主要体现在文化、职业、知识、环境、目的、需求、心理、生理等方面,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正是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进而影响了医患沟通。医患沟通,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的需求、受重视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及时和有序服务的需求、感觉舒适的需求等等,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具体的需求、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等,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以便于医院提供患者急需、适宜的医疗和相关服务。同样,也便于患者对自己所参与的医疗活动过程有较为符合实际的了解。

1.2医患沟通是医学诊断的需要疾病诊断的前提是对患者疾病起因、发展过程的了解,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就是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质量,决定了病史采集的可靠程度和体格检查的可信度,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决定了疾病诊断的正确与否。医患沟通是临床治疗的需要,医疗活动必须由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完成,服务的有效和高质量,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医患沟通的基础上。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服务时,带有鲜明的个人医学体验和认识,他(她)有义务将自己对疾病的看法以及治疗中的要求,通过语言的形式传输给患者,患者将对这种医疗信号的理解、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生理反应反馈给医生,这种传输与反馈循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

1.3医患沟通是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特别是现代医疗仪器工业的高速发展,医疗仪器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临床医生对仪器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诊断、治疗的科学分析、逻辑思维和推理及归纳能力却越来越差。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医学的新模式使医患沟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重要。

1.4医患沟通是减少纠纷的需要相当一部分的医疗纠纷,不是医疗技术服务的原因引起,而往往是由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或是交流质量不高造成的。由于医患相互交流不足和沟通不够,致使患者对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理解与医务人员不一致,进而信任感下降,导致医疗纠纷。加强医患沟通,既能有效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又是心理疏导的一种有效手段,解惑释疑,使忧郁的情绪得以宣泄,减少医患间不必要的误会。

1.5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患者是根据他(她)自己的既往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是自身的生活体验,也可以是别人的介绍或传授)和需求目的来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的,带有明显个体主观意识,往往反映主观意愿和期望的内容居多,难以精确、客观地描述疾病的治疗和生理、病理的演变过程。同样,医务人员基于自我的人文素养和知识修养等因素,容易对患者社会、心理、文化、经济等层面的认识造成差异性,影响对个体疾病认知的完整性。因而,要真正体现医学的整体意义和完整价值,实现医学事实与医学价值、医学知识和人性目的的和谐统一,医患沟通中的互动、医患关系中的互补和互谅是非常重要的。沟通的方式以交谈为主,也可通过电话、书信等方法。

沟通的技巧

2.1沟通态度态度是心灵的表白,极易受个人感情、思想和行为倾向的影响,服务态度的好坏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尽管患者因疾病的折磨而造成形体的扭曲、情绪的低落甚至精神的恍忽或是神志的丧失,但医患的人格仍然是平等的。体现良好沟通态度的关键之一,是医务人员情感适时恰当的“输出”。我们知道,情感是有回报的,同样,态度也是有回报的,真诚、平和、关切的态度,回报的是患者的信任。所以说,医务人员的沟通愿望和沟通态度往往是决定医患沟通成败或效果的关键。

2.2谈话艺术由于医学知识所限,以及对医疗活动的不可知性和对医疗结果的难预测性,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心理往往处于弱势,情感处于低潮。因而医务人员与患者交谈应充分运用谈话艺术,讲究方式和技巧。交谈时医务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善解人意,尊重和关爱个体生命,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二是要同情患者的境遇,理解他(她)的内心感受,关注情感差异,个性化的处理谈话程式和交谈内容结构。三是关注患者的生存状态,用平易亲切的语言、呵护的情态“探讨”医疗问题,内容明确,表述准确,并始终流露和充满对患者生命的关爱和体恤。四是在尊重患者意愿和不违背法律及医院有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注意把握谈话的层次、内容和对象的范围。五是在谈话中尽可能地不用或是少用医学术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疾病治疗中相关问题,对有些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应反复讲解,充分运用生活中丰富、生动的各种形象的例子或是比喻,以提高交流的质量,达到沟通的目的。

2.3倾听艺术医务人员要善于倾听,这是获取患者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倾听时应该注意;一是应主动倾听,有效的倾听需要医务人员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我们倾注感情,充分运用我们的目光、语调、姿势、手势等功能,融洽和影响患者,同时注意寻找患者语言文字和情感上的含义。二是不随意打断患者的叙述,有人统计医生打断患者的叙述平均为19秒,所以只是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因为患者一般都迫切希望在第一时间段内被医生理解、同情。三是在与患者沟通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以免被患者误认为医生对自己的疾病并不关心。四是注意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的表述,“兼听则明”。五是跟踪和观察患者的“视线”所在,了解患者的感受、需求和“额外”的服务需要,寻找真实含意。六是适时、恰当地给予患者反馈信息,鼓励和引导沟通。

2.4体态语言和表情艺术医患沟通时,医务人员的体态语言是配合言谈进行的,体态语言包含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和外表等,这些体态表现都含有特定的涵义。微小的体态变化,都会对患者产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把握好沟通时的体态语言分寸,自然而不失庄重、严谨又充满温情、愉悦但不夸张,恰到好处地传达医务人员的交谈信息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注意患者的接收心理和审美感受,使交谈更富有生气和感染力,使医患沟通更富有成效。

医患沟通论文 篇5

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恶劣,医患之间缺乏必要的理解和信任。然而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增进疾病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所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我们每个医生应该做到的事情。医患沟通是一门学科,一门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增进医患关系的学科。本文介绍了医患沟通的现状,并对其分析,找出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现状

原因

解决对策

【正文】

一、医患沟通的现状

医患沟通指的是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 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地指引诊疗病人的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总而言之,医患沟通就是医患双方为了治疗病人的疾病,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进行的一种交流。

近年来,我国卫生条件越来越好,医疗水平渐渐提高,但是医患关系却日趋紧张,医患沟通存在严重的问题。大部分病人的通识是“看病贵,看病难”、“医生要红包”、“医生开药有回扣”等等。然而医生眼中的病人都是“不懂装懂”、“无理取闹”、“擅做主张不听嘱咐”等等。因此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冲突和纠纷就日趋严重。现在,甚至出现了“医闹”这种职业,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化了。以至于常在新闻上看到,某市某医院的院长或者主任医师被人追砍、被逼跳楼等等各种各样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因此,有些医院的“白衣天使”在工作期间都带上了安全帽,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情啊。于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成为了各个医生研究的热点。

我国近年来的医患投诉和纠纷原因分析统计的文献中也显示,医患沟通不良引起投诉和纠纷的占26.9%-70%,国内研究发现,在病人信访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他们与医务人员缺乏沟通,信访的内容包括反映医务人员的解答不尽人意,处置草率,诊治时间过短,医务人员态度生硬等。归因发现,医患沟通不畅排在信访原因的首位,正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正常的交流与沟通机制,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病人选择信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然而,据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将近3/4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达60%之多。每家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病人打砸医院事件5起以上,打伤医师5人;北京医师协会对北京市71家二级以上医院的统计表明:近3年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致伤、致残90人。

一份调查医患双方对于医患沟通满意度的调查显示,有7.4%的医生对医患沟通不满意或者不太满意,32.8%的医生对医患沟通感觉一般,54.3%的医生比较满意,只有5.6%的医生对于医患沟通感觉满意;有3.7%的患者对医患沟通不满意或者不太满意,23.7%的患者对医患沟通感觉一般,45.1%的患者对医患沟通比较满意,27.4%的患者对医患沟通现状满意。可以看出对于医患沟通不满意或者一般的人数比例较高,在两者的沟通交流中存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就很容易爆发矛盾,出现医患纠纷。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少数医生医德低下。有些医生对病人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态度不积极,存在“冷、硬、顶、推”等现象;还有些医生收红包,收回扣,导致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使得医患之间不能平心静气的沟通,病人不相信医生的话,沟通自然就存在困难。

2.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夸张报道。在人们的印象中,医生就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医生的形象都是正面的,但是播报这种新闻肯定无法吸引读者,所以一出现关于的医生的负面消息,媒体就拼命的夸大其恶劣程度,不停的播报,导致医生的形象越来越差,病人就越来越不信任医生。其实,医生不是圣人,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总会有点差错的,不能过度谴责,过度放大。当然某些医德低下的医生也是存在的,但是不能就一竿子打死一群人,大部分医生都是有自己的操守的。

3.医患双方认识上的差异。病人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全面,在自身的疾病治疗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的时候就会不满,而医生就成了病人宣泄不满的对象,认为是医生的责任。病人对医生的要求过高,医生是一个正常人,需要养家糊口的,他们需要在这个职业上取得一定数量的收入,而病人却要医生成为治病不求回报的圣人。然而医患之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4.医疗制度存在问题。病人过度相信那些有名气的医生,而不信任小医生,所以导致大医院都人满为患,一些地方小医院门可罗雀。甚至一些小感冒,都要跑到大医院去看病,结果价格高了,病人又抱怨了,其实小医院一样可以治疗,而且价格又低。大医院人满为患又导致了一个问题,因为病人数量上去了,那医生给每个病人看病的时间就少了,结果病人就会感觉自己得不到重视,认为医生敷衍自己。这样就又会发生医患纠纷。

5.医生对于医患沟通的不重视。很多的医务人员对于病人的知情权不重视,在交待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案、医疗相关风险等方面,没有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清楚。假如医疗过程出现意外情形,或治病效果不理想,很容易造成病人的误解,引发医疗纠纷的产生。以及在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上没有告知病人,在病人使用这些药物之后,出现症状,就会引发医患纠纷。

6.医生沟通技巧不足。大部分医生都没有接受过在医患沟通这个方面系统的培训,缺乏必要的技巧,容易出现表达能力差,效果差;重视治疗,忽视沟通;不屑于交流等现象。

三、改善这种现状的对策

1.提高医生的医德,作为医生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要用仁爱之心去爱病人,就是要把病人当作你自己的亲人。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拥有去关怀病人。医生不仅要治疗病人肉体上的伤痛,还要淡去病人心上阴霾,重拾生活的信心。在面对病人时,要耐心检查,要问清病情,要精心治疗,多为病人着想,多为病人考虑,尽可能考虑周全,使病人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最主要的是要严禁医生收受“红包”,接受“吃请”和收“回扣”,这样才能让病人重拾对医生信任。

2.引导社会的舆论,制止媒体的胡乱报道。要向病人宣传各种知识,缩小医患之间认识的差异,让病人能够理解医生。在出现对医院不利的虚假消息的时候,不能把媒体拒之门外,要光明正大的通过媒体把事实告诉民众,并且要遏制虚假消息的传播,因为民众很容易受到这些消息的蛊惑,一旦出现要迅速辟谣,树立医院和医生光辉的形象。

3.完善医疗制度。在美国,一些小病都是在下面的诊所进行医治,只有遇到那种小诊所无法治疗的疾病时,病人才会被送到大医院去治疗。我国就应该要建立起完善的医疗制度,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要对药物价格进行严格的控制,让病人看得起病。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病人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 4.建立完善地医疗沟通制度。对医生进行系统的医疗沟通培训,授予他们一些必须的沟通技巧,医患沟通技巧可以总结为“一个技巧,二个掌握,三个留意,四个避免,六种方式”;在医院要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在医生有不合规范的行为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罚,把医疗沟通看作医疗的一部分,也就是医生应尽的义务,只有这样医生才能真正的拥有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5.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在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案、医疗相关风险等方面,向病人解释清楚,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疾病及整个治疗过程。让医疗费用透明化,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病人花钱花的明白。这样病人心里就不会有疙瘩,不会去怀疑这怀疑那。

综上所述,现如今的医患沟通还是存在问题的,但是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需要每个医生明确医患沟通是他们必备的技能,并且掌握好这门技能,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只靠医生单方面努力也是不够的,还需要病人、政府和媒体等多方面的合作,才能真正改变这个现状。

【参考资料】

上一篇:2024-2025第一学期学教导工作计划下一篇:公司人事专员月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