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书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选8篇)

书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篇1

赵俊 沙正军 何俊 胡梦烜 李红莲 郭松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 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蕴含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这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精髓,倍受世界各国人们青睐的中国书法,在当代社会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中所受重视的程度,令我们不禁感到传统文化传承的危机。为此,本文探讨了书法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青少年 书法教育 文化传承 发展模式

一、书法教育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蕴,与中华民族的内在生命精神血脉相连,融为一体。书法不仅仅是“技”,是“艺”,更是“道”,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一)文化认同价值

书法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而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与民族语言是共生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小学生学习书法,不仅仅是让他们去把汉字写得工整、规范,还是认识民族的文化、寻求文化认同的手段,具有深刻的文化认同价值。

(二)文化传承价值

德国文化人类学学者兰德曼说:“文化使人能自立行走,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文化如同人体内的血管系统是属于人的一部分,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的血液。”民族文化的传承被中断,这个民族的人们就会有“精神流浪”的楚痛。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文化的传承。青少年书法教育具有基础 性,对生命个体的成长有深刻的影响,可以利用书法教育的优势在青少年心中播种下民族文化的种子。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少年的书法教育在书法技能传授的同时更是对书法文化的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文化创造价值

青少年书法教育是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生成的过程。一方面体现在书法教育是一个陶冶人生、促进生命个体“文化”生长的过程;另一方面,生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又在不断推进、创造着书法文化。

青少年既是书法学习的重要阶段又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培养人、塑造人的角度来认识书法教育,明确书法教育“以道立人”的文化创造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从书法文化创造的角度看待我们的青少年书法教育。

总之,中小学书法教育除了教孩子书写规范、工整、易认的汉字外,还有文化识同、文化传承、文化创造等文化价值。因此,青少年书法教育的意义超过写字本身,应该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识同、传承、创造中去。

二、从文化传承视角看普及青少年书法教育的意义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新的时代要求人们善待书法艺术,社会要形成重视书法艺术的风气,青少年正是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因此,普及青少年书法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教育的目标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高度重视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明确提出了各学段的写字教育目标。

一至二年级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三至四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至六年级“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个学段对学生写字目标提出的要求,体现出如下两个特征:一是注意循序渐进,以夯实基础为重,重点是学习楷书,尤其是实用性较强的硬笔楷书。二是 2 提出了用毛笔临摹、书写正楷字的要求,这一要求显然不是为实用书写而设置,而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书法艺术打下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写字教育、书法教育,对书法教育目标的明确表述,进一步反映出新的时代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高度重视。

(二)中国书法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青少年学习书法,作用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有助于了解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思想,激发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丰子恺先生说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代表。宗白华先生称书法可以表现人格、思想、感情。更有华裔法籍学者、艺术家熊秉明先生谓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2]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亦在其《中国文化与科学》的演讲中公开赞同此论。著名文化学者王岳川也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哲学中的明珠’。”[3]我们姑且不论这“核心的核心”一类说法是否准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书法和中国其他艺术门类,如文学、音乐、绘画等一样,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微之处。

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阴阳观念在书法中体现为刚柔、动静、虚实、方圆、曲直、迟速、轻重、浓淡、润燥、大小、疏密、离合、奇正、巧拙等一系列相对立的审美范畴,又由这一系列对立双方的统一与转换,派生出具有无穷生命意味的气势、风骨、神采,从而形成书法审美的独特性格,为几千年来的中国文人知识分子所钟爱。中国儒道哲学思想形成于先秦,随后在两汉的书法创作中就已经体现出哲学思想对书法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东汉崔瑗作《草势》云:“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已经体现出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稍后的蔡邕在《九势》中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4]更直接的承继了老庄性任自然、反对雕凿的思想。后世书法家在书法创作和论书时,莫不遵此而行。

书法不仅在观念上受儒道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同时在技法层面亦如此。论点画,要求藏头护尾、欹正相生;论墨法,要求浓淡有序、润燥相宜、骨肉不离;论章法,要求首尾照应、顾盼生姿、疏密相间、大小错落。难怪著名学者王岳川说:“世界主义立场使我更为尊重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每当我在国外看到母语 3 汉字或书法艺术,都会产生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激动,难以平息。这是古老华夏文明给我的精神空气和知识水源,丧失了这一切作为个体就是无根之人,作为民族就只短暂的呼吸而走向精神枯萎。”[5]

(三)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是新的世纪里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青少年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并弘扬书法文化

二十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拿来主义”的中国,由于饱受闭关自守导致的贫穷落后之苦,当时的知识分子提出向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学习,随之而来的便是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经过一个多世纪对中西方文化的研究,中国的学者们惊讶的发现,曾经被中国人推崇备至的西方文化,正是东学西渐的产物。后现代时代的西方一流社会学者,无不关注并惊叹于东方孔孟和老庄哲学思想。这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在上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否过于偏狭,对我们的老祖宗是否过于轻视和无知。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并弘扬书法文化。

三、中国书法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书法教育

古代书法教育在中国文字产生时就已经开始萌芽,至唐代时已是我国书法史上书学鼎盛的时期,它的兴旺发展,一直延续到此后的宋、元、明、清等朝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书法家,既当学生又做先生,既是书法家,又是教育家,他们就像传递奥林匹克“圣火”一样,充当“书艺传人”,把书法艺术传到了今天。自从真、草、隶、篆等书体的相继诞生后,于是产生了流派,为书法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颜真卿其书初自家学,早年曾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并著有《张长史十二笔法意》一文,述其受笔法之经过,后又师从褚遂良,一变古法,自成一格。唐太宗则崇尚“二王”,极力“雅好王羲之的字,心慕手追。”“万机之馀,不废模仿。”[6]在他得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后,于宫中大兴书法之风,以“书”论赏,成为一时趣话。

(二)当代书法教育

我国大规模的书法教育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那时“文革”结束 4 不久,万物复苏,百废待兴,书法教育活动也应运而生,不失时机地加入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书法教育从我国目前教育体制和实际受教育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青少年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高等艺术院校,二是中小学校,三是各类专门培训班。

1.高等艺术院校——我国书法教育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各类师范院校或大专以上的艺术院校,是我国书法教育的高等学府,他们有一流的校园设施,一流的老师,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学,具备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方法,是我国书法教育的主要阵地。据专家分析,随着近二十年来书法教学的不断完善和积累,在学院式的书法教育下的确涌现了不少高水准的书法专业人才。这其中尤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王镛书法篆刻工作室、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南京艺术学院教育学院和美术系这四所大学的教学成绩最为突出。[7]充分说明了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实力,展示了新形势下书法教学的新成果。

2.中小学校——书法教育后备力量的摇篮。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基本都设有写字课,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也有老师专门上课讲解。但都比较浅显,属于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一般对学生没有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以后,掌握写字的一些基本常识,有灵气和有灵感的学生会因此对书法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参与高层次的学习和深造。有的学校通过抓学生的素质学习和培养,掀起了书法教育的高潮。如山东省曲阜市鲁城中小学2000学生用硬笔现场书写《论语》,其情其景,无不令书法教育者们兴奋万分,激动无比。[8]硬笔书法教育的出现,也加速了我国书法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3.专门培训班——书法教育的补充力量。各级各类专门培训班有以下特点:一是人员多,分布广;二是教学地点不稳定和人数不确切,有时甚至只有三、四个学生;三是形式多样性,少年宫、书协的各类培训班、培训中心等,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四是授课老师差异大,有美术专业毕业的书法老师,也有中文系毕业的语文老师,而更多的老师则是一些书法爱好者。但他们的口号很响亮,要求也很明确:就是写一手漂漂亮亮中国字,做一个堂堂正正中国人。

(三)中国书法在国际上倍受推崇

书法艺术是国人深为自豪的艺术精粹,素为世界上许多熟谙和热爱汉文化的 5 国家和民族称道,千百年来,书法艺术呈现出华夏审美人格的心灵世界,表现出中华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它飘然着儒的滞重、法的森严、道的超然之外,在笔飞墨舞的律动中刻画出中华民族最真实的精神轨迹,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东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文化早已以其特有的审美性、艺术性走向世界范围,不止在日本、韩国,而且在众多西方国家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米肖托贝便远涉重洋到东方学习书法,代表着西方现代画家对书法专注的热情潮流,使得中国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跨民族、跨地域、跨语言文字的泛世界性文化形态。

四、中国青少年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书法教育的不断发展为继承和弘扬书法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代书法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环境的严峻考验,尤其是信息技术全面普及的今天,书法教育显得倍加艰难,难以走出徘徊不前的局面。

综观中国教育全局,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力图深入推进的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依然是显得嘴上谈得多,手上做得少。

(一)书法艺术的教学难以由语文课程来实现

书法与语文联系紧密。书法以文字为载体,以文学作品为书写对象,这就使书法鉴赏不是单纯的停留在墨法、章法、笔法上,同时也是玩味文字内容的过程。书法作品的风格还常常要求与文学作品的审美风格保持一致,或壮美,或优雅,或沉雄,或舒展。这种风格的一致,带给人更加强烈深刻的审美体验。书法作品与文学作品相得益彰,才使其充满无穷魅力,此其一。

其二,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主要的写字目标是实用性要求,即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姿势、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写硬笔楷书,在此基础上初步接触毛笔,这一写字目标基本上可以由语文教师来帮助实现。但是在七至九年级,写字教育已经发展到书法艺术教育,尽管还是初级阶段,但语文老师们已经一多半不能胜任了。

其三,语文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存在分歧。语文的性质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各种语文观充斥着语文教育的课堂,因此,将书法艺术的教育纳入语文课堂来进行,全社会没有达成共识。在这样的情势下,老师们操作起来随 6 意性就更大了。语文课程庞杂的教育任务实际上也决定了很难再抽出精力来训练学生的书法意识和进行必要的书法鉴赏教育。

(二)社会对书法艺术的重要意义认识严重不足

尽管近年有不少文化精英在为书法艺术的振兴鼓呼,在努力改变社会对书法艺术的冷漠和无知,书法的学科建设、从专科到博士后的教育层次都已具备,但是和网络时代相比,整个社会对书法的认同度仍然不够。书法正在由大众文化艺术向极少数的精英艺术转变,正在从广阔的生活走向狭窄的展厅,连新春佳节贴春联都买印刷体了。这种状况,不利于书法艺术的承继和繁荣。

“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行音乐的和谐。”(沈尹默)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全世界也只有中国的汉字才有如此奇妙的本事。连西方的画坛巨擘毕加索也由衷赞叹:“中国书法是最高的艺术。”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中法文化年系列活动中也说到:“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美国人福开森说:“中国一切的艺术,是中国书法的延伸。”[9]当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界各国的文化精英津津乐道时,我们却在漠视、贬损它,这不是值得我们深刻反省的事情吗?

五、中国青少年书法教育面临的困惑

书法教育活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二十年,其“热”早已不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人们现在所要关注的是它的教育质量问题。

(一)高等院校面临的困惑

一是因教学思路所限,面临就业问题,学生学完四年大学书法后真的不知道该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于是不得不痛苦地又继续选择考研、读博,以博取更高的身份以便为择业找到一条便利的通道。二是作为已经具有学科意义的书法艺术教育,其科学性却无法在教学方式上显现出来,基本上还没有逃脱“私塾”教学模式,虽然好像都有教学大纲,都有培养目的和教学方式。三是作为书法这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该如何把握书法本体与跟书法有关的相关文化的关系?是应该唯书法而书法?还是泛书法而书法?还是二者兼顾?四是高等书法教育如何处理培养精英书法群和大众书法群的关系?[10]这些都是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不及时研究解决,势必影响到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向和培养目标。

(二)中小学和专门培训班面临的困惑

一是任课老师的素质不高问题。目前大部分学校并不是由专门书法老师来承担这些教学任务,而是由一般的语文老师来承担。在培训班里,则是当地的一些所谓“书法家”来承担此项任务。师资的常识修养、雅俗高低,必然会影响教学中的学习。

二是缺乏系统的指导性教学理论,更不要说有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法,有的连教学计划都不全,教材也不规范,不统一,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你写我编,大同小异。教学中缺乏创造性,只是一味地“死教、死写”,不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点划、用笔的基本方法。

三是受形式和体制的制约,不被当地教育部门等有关权威机构所承认,即使承认了,与之有冲突时,首先被砍掉的也是书法课。为此,在2000年的全国政协第九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先生,就我国中小学生书法(写字)教学等相关问题作了专题发言,他指出,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学生“减负”的紧急通知后,不少学校将写字课砍掉了,甚至语文课中的古文比重也被压缩,这些做法都是不符合通知的本来精神的。我国小学中的写字教学,本来就不是普遍健全,有相当数量的小学写字教学的设置和师资配备还很薄弱,尚待补充和加强。初中以后,课程、科目增多,负担加重,刻意学习写字,这对一般学生来说,则已成为不太可能,所以在小学阶段学习写字是至关重要的,不能掉以轻心。[11]

六、书法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研究

书法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想使书法能够长盛不衰,必须使书法教育模式跟上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

(一)书法教育要突出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发展

历史上,汉唐的书法盛世,已是“政府主导”的典范,足为后世效仿。书法教育不能仅仅作为一门艺术教育,而是关系着我国文化和谐发展的大事。在书法教育方面,广东省教育厅已经先走一步,在2006年3月下发文件,要求广东省的中小学设立书法课,这无疑为书法教育指明了方向。[12]

(二)书法教育要“纵横交错”,形成网状模式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书法现在离我们越来越远,更重要的是,书法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会慢慢的离我们而去。当我们的社会让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用电脑处理汉字时,数千年来牢牢建立在我们深层意识中的汉字审美模式,也许就会从他们的脑海中逐渐消失。当我们的小学生能够熟读ABC,却不知道字帖是什么;当他们对网络文化了如指掌,却不知道王羲之、颜真卿为何许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的书法教育模式已经逐步走入死胡同,从原来的追随一生的工具,变成了现在的曲高和寡的艺术门类。

(三)书法教育要“走出神坛”,介入商业模式

书法是艺术,艺术需要生存,经济是基础。书法教育要取得更大的突破,经济后盾必不可少。当然,书法教育中的经济利益获得并非卖字画那么简单,必须挖掘书法内在的价值。我们知道,书法在很多方面应用十分广泛,如书信往来、影视字幕、书籍封面、报刊杂志的装潢和广告宣传等等,通过诸多方面加强书法教育的宣传,尽可能多的为书法提供经济载体。

(四)书法教育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需要推陈出新,都要与时代接轨。实践是检验这种教育模式是否符合时代的标准,而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模式必然会被淘汰。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书法艺术固然有它自身的古色古香,在琴瑟和鸣中、一泓清泉旁,挥毫泼墨,流露出风雅儒士的古风,但是毕竟在现代社会的紧张节奏中,很少有人有这样的心态去研磨撰写了。书法教育不能要求受教育者背离时代的潮流回归古代,就必须要从自身改变,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

七、结束语

“高山大海育真魂,松有劲姿梅有芬。书画从来求气韵,人文自古重精神。”书法教育利用书法的普遍性、形象性、群体性和美感性等特点,使习者在美的魅力的诱导和陶冶下,激起感奋、惊觉、共鸣。[13]我国青少年书法教育在多年的实践中,虽然遇到诸多的困难,依然坚持不懈,不断求索,在书法展览,中小学书法课程设置,书法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面对新的挑战,相信我国书法界和教育界、文化界能逐步探索新的书法教育模式,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书法教育的蓬勃发展再立新功。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继承与发展、再次地崛起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具有大的思维,站在历史的高度,清醒地审视它的未来,为弘扬与振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不懈的努力。书法教育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科学、合理、有效地实施,我们仍须不懈努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白砥,《书法空间论》,荣宝斋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3]王岳川,《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的新世纪意义》,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4卷第2期。

[4]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5]王岳川,《东方文化身份与中国立场》,东南学术,2005年第1期。[6]《宣和书谱》,北宋,1120年。

[7]《书法报》,2003年6月30日,书法报社,第26期。[8]《中国硬笔书法报》2002年10月15日,第81期。

[9]吴翥九,《网络时代加强书法教育的现实意义》,青少年书法,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6期。

[10]余秋雨,《笔墨祭》,文化苦旅,知识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11]《书法报》,2003年7月14日,书法报社,第28期。

书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篇2

自古以来, 道德、文章、书法密不可分。书法教人求真、求善、求美, 非发自于心, 不能抒之于笔端。书法独特的审美文化杜绝了一切描摹, 一切伪善, 必须是性情的真实流露。因此, 传世书法作品中, 才有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飘逸俊秀, 与天地自然的和谐;才有了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悲愤沉郁, 正气凛然;才有了苏东坡《寒食帖》的孤高萧索, 不媚时俗;也才有了柳公权著名的“心正则笔正”的笔谏故事。人格与书法的紧密联系, 体现了书法的深厚文化内涵, 也体现了书法特有的文化魅力。

现今信息庞杂, 文化多样, 各种价值观并存, 容易使人迷失信仰。我们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到底有多少认知和认同?我们常感叹公民道德的滑坡, 焦虑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 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 盼望民族文化的繁荣。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信的,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自觉地继承和发扬。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 肩负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 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职业教育, 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 无论学校的特色如何定位、如何发展, 有一点必须坚持, 那就是文化的传承。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文化愿景、价值观和理想追求, 最终,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这些核心的价值观都是最高的追求。书法、经典诵读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正是培养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我们要利用并实施好它。

在学校教育中, 语言文字规范化被以法律形式所确定, 规范书写教育越来越被重视, 写字课是小学必修的课程之一。但写字主要停留在硬笔层面, 真正意义的毛笔书法教育处于从属地位, 各校大都在第二课堂和课外兴趣小组中实践这样的课程。一些学校虽然将之作为特色打造, 但远不能达到普及的要求。同时, 人们的观念还不能达成共识。有些人认为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电脑时代, 办公学习自动化, 电脑打字可取代一切, 字只要会写就够了, 过分强调书法教学是复古, 是文明的倒退。其实, 应当辩证地看待此问题, 如同汽车不能取代双腿那样, 电脑也不能取代双手。电脑是工具, 书法是追求, 一种是物质层面, 一种是精神层面, 不可等同视之。并且, 书法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内涵, 对文明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作为学校教育应当为书法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以此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学校的书法教育, 尤其是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如何更好地传承文化, 发挥育人功能, 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在实践过程中书法教育总是受制颇多, 如各校普遍的课程设置紧、专业教师缺乏、应试教育的影响等, 都为书法这些素质教育的开展增加了不小的阻力。书法如果要发挥它相应的教育功能, 我们首先应当端正态度和认识, 然后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书法作为综合素质考评的内容, 在中、高考中应得到必要的反映

现在体育、艺术 (主要是美术、音乐学科) 都属于必修课程, 作为综合素质考评的内容。书法教育若要得到家长、社会及学校的充分重视, 也必须将之纳入正规课程, 与体育、艺术课程地位相当, 在中、高考中列为必考科目。

2.语文教师书法水平的培训与提高

语文学科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主要教授学科, 汉字书写学习是其主要职能, 语文学科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书法水平, 而不能只停留在书写规范化这一低端要求上。可现实是, 真正热爱和擅长书法艺术的语文教师太少 (主要指毛笔书法) 。如果自己对书法不能充分了解, 怎么谈得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培养和感染学生?因此, 在师范院校的教育中要充分重视毛笔书法的教育。同时, 在教师继续教育的项目中也要增加此内容, 让教师充分提高书法水平, 必要时甚至可以采取强制推进的措施, 比如与绩效考核挂钩等。

3.写字课、书法兴趣小组的学习应当注重内容的选择

书法学习, 书写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书法这一有效的平台, 传承经典文化。 (下转第58页) (上接第56页) 如《诗经》《论语》《唐诗》《宋词》等文化经典, 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体味、学习、传承,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品性和境界。

4.树立信心, 以书教化, 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高雅的文风和学风, 可扭转社会的不良和低俗风气。我们现在努力打造学习型社会, 提倡全民学习, 终生学习。书法教育针对的是某个孩子, 但间接影响了整个家庭, 乃至整个社会。从少年阶段起, 培养其高雅爱好, 占领其精神阵地, 乃是种下了文化的种子, 定会在某日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 枝繁叶茂。我们的社会也会因此更加文明和进步。

书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篇3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名扬四海,主要是因为中国书法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感受一方面来自艺术美,无论布局、结构、运笔都给人一种美的冲动。书法之美让你觉得自然,顺理成章,又有灵气,让你感到亲切。另一方面,透过这些名家书法,我们能够更深刻见识到人文美,享受到书法的内在美,感觉到字里行间的文学价值,作者的人品价值,书法厚重的历史价值,生活的真善美价值。接地气的书法作品让人感到亲切,欣赏千遍万遍也不厌倦。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独树一帜,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瑰宝,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其中贡献最大的莫过于中国碑帖。商周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重要的事件、优秀的文章,都只能通过金石雕刻流于后世,石碑又是最得心应手的途径。再者,那个时代,毛笔是人们书写最方便、最普及的工具,加上当时社会推崇书法艺术,时势造英雄。在那个时代出了那么多书法大家,给中华民族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碑帖,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这些碑帖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让中华书法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传承和弘扬中华书法文化,继承和超越历代书法名家,是每个书法爱好者的梦想。如何继承?如何弘扬、超越?笔者认为首先是要老老实实地临摹碑帖,通过临摹碑帖,学习书法的结构、运笔、部署。临摹碑帖是一项甘苦的过程,需要耐心、信心、恒心,只有把字帖临摹得烂熟于心,书法才能得心应手。

二是要解其意、会其神,碑帖都是有内容的,除了叙事碑帖外,大部分碑帖都是流芳千古、脍炙人口的名诗、名词、名联、名句、名篇,只有深刻领会这些碑帖名作的内涵和精髓,才能让名作的精气神跃于纸上,使书法血气方刚,有血有肉有气质。

除了解其意之外,还要解其人,见字如见人。书法有品位,主要是因为书法作者有品位。学习书法时,我们可能只想到某人的书法美,而没想到其人品更美。当然我所说的人品不仅包含人的品德,而且包含人的修养、学识、个性、才华、经验、理念。如果我们能解其人,一定更能理解其人的书法价值,更能把握他的创作初衷、人文气质,更能理解他的书法个性。

书法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有思想内涵的艺术,也就是说书法是一门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有灵气的文化艺术。要学好书法务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推崇的碑帖名作,无不是出自于声名显赫的才子佳人,都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哲学、语言、道德修养以及专业知识。有的人之所以学习书法很久依然一无建树,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只重临贴,而忽视自身修养的提高。我们应该把学习书法的过程当成加强自我修养的过程,通过修养提升自己书法的文化水平,通过临帖传承书法的艺术水平,让中华书法文化万古长青。

书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篇4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

中国书法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是因为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于书法中的“和谐”美学相一致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

即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等量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

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二)中国书法中“儒释道”精神的阐释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

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

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1

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三)中国书法可以抒发心性,陶冶情操

书为心画。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篇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保护和重视传统节日已成为中国人的热门话题。民间及官方对把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呼吁也提上了日程。西方节日冲击中国传统节日,这让各界人士大为担忧。北京大学的一位教师说,一些人向外国学习,过圣诞节、情人节,无可厚非,但不能忘记自己的民族节日。传统的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特别是在我们年轻一代的心目中渐渐淡化,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长期得不到重视的结果吗?据此,我们调研小组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分别对本校的文科生和理科生进行了调查。

经过调查,我们得到一下结论:

一、大部分大学生仍喜欢过传统节日

1.普遍认为过传统节日意思深远。

经过调查,65%的大学生认为过传统节日意义深远,应慎重对待;小部分大学生却认为意义不大如前,不必太认真或者随家里长辈的意愿而过;有些大学生却觉得传统节日只是旧传统,不过也罢。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过传统节日也是家人团聚的好机会,所以大部分大学生仍然喜欢过传统节日。经数据分析,有73%的大学生认为传统节日对于当前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并且,83%的大学生都愿意在四大传统节日中的春节花费更多。

2.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比较了解。

据统计,80%的大学生知道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在中西方的节日中辨别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小部分学生却认为冬至节不属于传统节日。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居然存在20%的人不知道四大传统节日,确实令人担忧。传统节日之所以在中国流传,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节日体系中的核心大节,蕴涵的辞旧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意义,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除夕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熬夜守岁,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清明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缅怀先辈,激励后人。端午节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浓重的爱国主义色彩。中秋节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有“庆丰收”、“人团圆”之意,并以赏月吃月饼的形式,把中华文化中的真善美发挥到了极致。

二、西风东渐的原因

“圣诞在中国越来越火,甚至超过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这是不是正常的现象?”一位网友在互联网上留言说,在我们的国土上,自己的重要传统节日冷落在一边,而把“洋节”弄得红红火火,即便不是出于狭隘民族主义心态,终究也觉得事情比较尴尬。据调查结果显示,普遍认为西方节日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在于商业炒作,使得西方节日更有气氛,以及西方节日形式轻松、时尚。眼下大学生热衷庆祝的西方节日不仅有圣诞节,还包括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等。

三、重视传统节日的措施

社会学家邸先生认为,要让传统节日与时俱进、传承光大,就要还每个节日的本来面目,让每个节日过得更独特些、传统元素更丰富些,需要向传统文化回归,需要更多的庆祝方式。古时候,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不少。现代中秋节城市里应该多些灯会和游园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当务之急是重新认识这些传统节日,并通过多种形式还原它们的文化内涵。节日民俗应该是盛典,而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

政府支持是保障。数据表明,76%的大学生认为,政府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政府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意识。文化的流传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年轻一代没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没有机会体会传统文化的美,他们与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就会越来越强烈。

此外,不少人呼吁传统节日应该放假。经调查,90%的大学生支持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作为国家法定假日。曾在2007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建议把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大副主任朱维芳重申,中国的法定假日遗漏了许多传统节日,这压抑了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比如端午节,具几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但因为没有成为法定假日,使得青年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摩、去体会。(选自《星岛环球网》)新增传统节日作为国家法定假期,引起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更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由上面对中西方节日的调查数据分析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外来的节日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正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节日收到这样的冲击,由此可知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面临着冲击。就当前而言,中国依然延续着漠视传统文化,迷信西方文化的教育思维。在当今世界上很少有人像中国人这样用第二语言(在中国主要是英语)衡量学术水平、用第二语言作为检验人才的标准、用第二语言考试作为各种考核的标准。这样语言教育模式必然继续导致中国年轻一代轻视传统文化,甚至是轻视传统的语言和文字。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其一是因为西方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致使中国人认为掌握以英语为主的西方语言可以获取更多的生存机会。其二是中国政府、文化部门、学者没有从传统文化中整理可以与时代精神结合并积极推行的精华。在比较中西方文化冲撞的问题上,把重点放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前中国发展需要结合上。首先是要树立对自己优秀传统文化成分的信心,其次是要积极整合、宏扬自己的优秀传统。再次,中国的政府部门不能再以官方的身份强化外语类教育的社会权重,否则中国文化将面临更大的打击。

中国传统文化不单单只是文化,它更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分的现代化进行建设。精神文明的其中的一部份。精神文明要进行现代化建设,当然,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进行现代化建设。

谈建设,不是一般说建就建的,要从总体上出发。诚如我们从传统节日

这一其中小部分的调查分析,传统节日正在受着与西方节日的冲击,对中西方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中看到,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的。所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建设,要从中西方的对比中入手。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一)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优劣,必须把握人类前进的方向。

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前进的,这种前进,在政治上,表现为以民为本,直至后来的由民作主;在经济上,表现在重农重商,直至后来的市场经济;在思想文化上,表现为尊重别人的思想观点,直至后来的思想自由;在对待人上,关心人,爱护人,直至后来的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

中国人古代一直存在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到了现在,我们还是坚持以名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思想。这种思想是进步的,延伸到现在,我们还是在使用。但是,同别的国家一样,中国思想文化也有糟粕。由于时间久,在若干年时间里又没有及时进行打扫,使糟粕越积越多,给我们民族带来极大损害。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官僚,以及无数苍生,都在皇权高压下葡葡。他们或许渺茫过,怀疑过,反对过,但后来,他们再也不曾有过这个念头,甚至以高呼“吾皇万岁”为终身荣耀。马克思曾经把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蔑视地称之为普遍奴隶制。不是崇高创新,不是倡导一代胜过一代,而是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

所以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优劣,必须用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中国文化是优是劣,孤立地看,是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其它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认识各自优缺点,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主要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进行比较。

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其长处。“中国人常常讲究道德,以友善态度看人,以友善态度对待其它民族,这对于国内社会秩序的建立,对于国际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其作用也是积极的。有着强烈的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思想。文学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种,中国从古至今浑然与现实、理想、自然天成的的文学,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世界文化时代的到来,终将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阻挡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长处,必将成为世界文化的极其珍贵部分。我们经常说在嘴边的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这种事实是令我们骄傲的,但是,也因为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在社会矛盾的处理上,中国传统文化崇高人治。以权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现象十分普遍。西方则崇高法治,在全社会崇高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既维护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又最大程度地减少社会成本。从总体上说,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落后了一个阶段。也就是说,西方文化经历过一个较充分的现代化阶段。而我们民族,则尚未经历过这个现代化阶段。至少可以说,我们的现代化阶段很不成熟,很不充分。

(三)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

路。

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正如人们常说,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继承是必要的。主要是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或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但要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

还要虚心学习。站在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学习中不能照搬照抄。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携手前进是最明智的。你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我也看看你是怎么做的。你向我学一点东西,我也向你学一点东西。适合本国的国情的尽量吸收,这样大家都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成熟。人类文明,必然要以这种方式前进,才能发展更好,也才能使各个民族更快地进步。

关于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发展,世界永远原地踏步,不能前进。文化也是如此,仅仅只有继承,或仅仅中只有学习他人,都是不够的。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八个字,经常可以在耳边听到,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创新呢?(1)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2)要明确方向。这个方向,说到底,是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与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价值观相一致。(3)要有宽松环境。要允许磨擦事物存在、发展,不能视新事物为洪水猛兽,要鼓励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锋。

(4)要有勇气和意志,就是要整个民族的勇气和意志。旧的文化代表不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只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奋斗,并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最终必然能取得胜利。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精神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和宝贵的财富。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代力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那么作为大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在现今校园文化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使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注重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又要注重借鉴和吸收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中的先进的东西;同时还要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必要的阵地和其他物质条件,但是更主要的是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增加其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忽视硬件建设,会使校园文化活动无从开展,忽视软件建设则会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舍本逐末。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人

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2.《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人民出版社

1986年出版

3.《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06年9月

14日

4.胡锦涛:《再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6

明亮的舞台灯光下,红幕中一素袍女子款款走出,长袖飘飘,袅娜多姿。在那富有民族色彩的音乐中,那年轻女子随着乐律舞动起来。这便是《牡丹亭·惊梦》的开场。我觉得新奇,也颇有兴致地观看起来。

但十几分钟后,我心中的那股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已被磨光。那单调得令人乏味的音乐,太过华丽而显得浮夸的着装、妆彩,而那唱腔却是显得太难理解。一时间,自己竟有几分困倦之意,“昆曲”已然成了“昆曲”。

不变的音乐在我耳畔回响着,渐渐地,我却从中听出几分别样的意味。那每一个动作,都舞出杜丽娘与情郎的缱倦缠绵;字字句句中洋溢着深厚的情感,把少女那思春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那时不时的回身一笑,也为少女动人的身姿添上一丝妩媚。一曲终了,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耳畔突然回想起一种欢快。抬头一看,却是《十五贯·访鼠测字》。娄阿鼠那活灵活现的表演,滑稽的动作让人捧腹大笑。而况钟那与作案人的斗智斗勇,环环相扣的破案经过让人的心一阵阵地揪起,之后又放松下来……最后,案情水落石出。那使真凶归案,为被冤枉者伸冤的那一刻,场下一片鼓掌、叫好声。

书法与中国文化精神 篇7

关键词:书法,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精神是指中国文化从整体上显示出来的内涵、取向、特征。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里, 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空间艺术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书法有了文化赋予的属性, 才让我们有了共同欣赏书法的基础。

一、书法创作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儒家精神为主, 儒、释、道三家结合的文化混合体, 其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兼容佛道, 互为补充。儒道两家为本土文化, 佛教是舶来品, 但就中国文化而言, 儒家因有久远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 又不断吸取、同化各家学说而丰富发展, 从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基干。儒家主张以道德礼仪来规范约束达到维持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内心平和, 这是一种入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家主张脱离社会, 脱离文明约束而获得高度的个人精神自由, 回到清静无知无欲无争的原始混沌状态, 这是一种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思想。儒家认为, “以礼制欲, 文质彬彬, 温良恭俭让”是一种高尚的美的人格。道家认为, 恢复自然本态, 清静无为是美的最高体现。反映在艺术观上, 儒家的献身经世精神以“充实之谓美” (《孟子》) , 要求文艺表现“充实而有光辉”“至大至刚”“养浩然正气”博大雄壮的阳刚之美和崇高之美。而道家则追求朴素、恬淡、虚静的阴柔之美和空灵之美。反映在书法艺术作品上, 就形成了雄浑博大、秀丽典雅截然相反的两种风格。由于儒道两家的立足点——社会与自然是客观世界中相互冲突但又互相依倚的两极, “至大至刚”与“至性至情”又本是人性需要的两个方面, 一个调节社会, 一个和谐个体自我精神, 表面看来, 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 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是实际上从思想结构说他们又是互补的, 从哲学观上分析, 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统一体, 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 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艺术理念。所以儒道两家在中国社会历史上很快合流, 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核心思想和中国文化内在精神的主体。政治上得意时, 儒家精神成为他们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 而怀才不遇或遭罹挫折时, 老庄思想就成为他们“保身全生”的人性主张。

儒家主张人生要积极入世, 要有所作为, 在审美上合乎“礼”为“尽美”, 要求“充实而有光辉”, 表现在书法风格倾向性上, 就是崇尚整齐、浑厚、宽博、不露不怯的风格特征;在笔墨技巧上, 最明显的在于推崇“笔笔中锋”“无往不复, 无垂不缩”这样一些笔法原则, 使笔墨文字芒角、文字形象温厚敦实, 透射出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雄浑美和儒者修身养性的内在精神美, 使书法艺术创作实践实现他的本质目的——通过完善的自我人格的艺术再现而达到感染人、影响人的目的。

而道家主张天真烂漫、崇尚自然, 在审美意趣上追求一种清逸、淡雅、质朴天真的美学标准, 所谓“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李白) , 反对一切人工雕琢, 具体反映在书法艺术的创作技巧与风格上, 即崇尚真情与率意, 用笔恣肆, 如入笔横画竖切, 竖画横切, 没有过多回环缭绕, 藏头护尾的动作, 率性而自然, 线条简古疏淡而意味醇厚, 结构上依倚欹侧, 自然生姿, 不假人力, 不露人工斧凿痕迹, 信笔所由, 任意而行, 来无迹而去无踪, 飘然而笔墨销溶, 表现出一种超逸世俗、宁静、朦胧而又幽远苍茫的历史感与生命沉思, 这就是道家所要追求的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

二、书法美学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精神。他在《吾国与吾民》中, 对中国的书法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吾们还可以说它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审美观念……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 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 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 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在书法上, 也许只有在书法上, 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黑格尔也说中国是特别的东方, 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可以看出,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它对美的展现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特征, 历史赋予它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属性。它也责无旁贷的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精神的责任。

成功的书法艺术能够给我们一种美感, 这大概是所有能欣赏书法的人都会承认的。欣赏一幅幅的具有成功典范的书法作品时我们都能感觉到:书法艺术是以“中和”“和谐”为审美准则的。这样的审美原则, 实际上也是中国哲学的审美标准, 呈现的是传统的古典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和”的精神贯穿整个中国文化之中。这是中国文化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些法则在书法中得到深刻的体现, 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用笔上是就是书法要写出一种“平和”的精神来。从字的笔画来看, 就需要一种中和的态度, 既不左偏也不右斜, 以端其正;从字的笔势来看, 就需要一种平闲的态度, 既不前冲也不后避, 以致其稳;从字的笔境来看, 就需要一种安逸的态度, 既不上昂也不下伏, 以定其静。只有在这三个方面达到一种总体平衡, 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体现在结构上是在平衡对称中求变化, 各个部分对比又互相照应, 以求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之美。如王羲之《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 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的章法也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可见, 一点一画, 互相牵制;一字一行, 小大参错, 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 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三、书法作品传达的是一种文化精神

宗白华先生讲, 书法就是中国向海外展示的中国形象。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书法深层次的境界实际上就是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是文化的自然凝聚, 深刻地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特征。比如, 王羲之, 颜真卿书法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 对书法的欣赏也深深的打上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烙印。我们欣赏书法, 第一是感官上感叹书墨, 线条, 造型的变化。第二精神上的, 由原来的“浏览”转变为“品味”, 品味书法内容的优雅或忧郁, 品味创作者的诗词修养, 审美追求, 品味书法传递着怎样的文化精神。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书法作品内容更多的是一

试析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人文精神

李思源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包涵着独特审美准则和精神特质, 具有超凡脱俗、朦胧含蓄、平和恬淡、渔隐樵逸、宁静高远等人文精神。

关键词:文人音乐;人文精神

中国古代文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 通过音乐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内在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和人文品格, 并把这种表达与社会思潮、时代特色和民族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文人音乐。文人音乐主要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由于古代文人社会地位较特殊、文化修养较丰富、生活环境较优裕、闲暇时间较充足, 又长期受儒家、道家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所以文人音乐成为了具有独特审美准则和精神特质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士”的艺术。今天, 游弋在这些古朴典雅的文人音乐之中, 我们仍能强烈感受到其中一直闪烁着超凡脱俗、朦胧含蓄、平和恬淡、渔隐樵逸、清静高远等人文精神的异彩。

一、超凡脱俗——但得琴中趣, 何劳弦上声

古琴音乐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苏璟在《春草堂琴谱·鼓琴八则》认为“琴, 器也, 具天地之元音, 养中和之德性, 道之精微寓焉, 故鼓琴者, 心超物外, 则音合自然, 而微妙有难言者, 此际正别有会心耳”。琴学名家崔遵度认为“颐天地之和, 莫穷于乐, 穷乐之趣, 莫近于琴。”因此中国古代有“士必操琴, 琴必依士”的讲究, 有“士无故不彻琴瑟”的规矩。

究其原因, 古琴的形状、大小、长短、粗细等给人以传神、移情、潜心静虑的抽象作用, 古琴的音量、音色、音域、节奏等具有超越尘世、超凡脱俗的听觉效果。古代文人通过静逸、玄阔、悠远的琴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琴乐中能够从形体的外在及肉体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超脱自我, 进入到超凡脱俗的精神领域, 达到身心俱忘的意境。古代文人认为, 音乐可以使精神超越纯粹, 可以使生命产生沉醉, 可以将人引入到乐而忘返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孔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的感受;就是陶渊明“但得琴中趣, 何劳弦

些诗词, 雅文, 警局。这不是偶然的, 是中国文化赋予书法的具有精神激励功能的精神内涵。有这样一个故事:于右任是近代著名书法家, 有一次几个小男孩在他大门口撒尿, 太阳一晒气味颇为不雅。见此, 于右任回到书房, 大笔一挥, 写下“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字, 贴到门口。有一个人很喜欢于右任书法, 路过一看浆糊没干, 赶紧揭下来, 挂在自己堂屋请朋友欣赏。大家一看, 屋里挂这等内容太掉价, 有一个文人看着实在不雅, 就把字剪开改变顺序重新装裱为:“小处不可随便”。前后都是一样的于右任字, 为什么前者不能挂后者能挂呢?因为不仅仅是写字, 不仅仅是一个“形式”, 书法的一头连着古人创始的文字, 一头连着民族的精神。

书法作品能传达时代的精神气质。苏轼书法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背后的人文情景, 或是文人精神逍遥的追求, 或是忠义之士的儒家人格, 他的字虽不求工整, 文化韵味却满纸激荡。十年前有位书法同道说了一件至今还让我不解的事:一位法国艺术家 (不懂中文) 看了弘一法师的绝笔“悲欣交集”, 突然放声大上声”的感受;就是常建《江上琴兴》“能使江月白, 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 可以徽黄金”的感受。说到底, 这些恰恰与中国文人超越精神的代表——庄子学说相吻合, 与庄子倡扬的“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乘云气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自由意志一致。

二、朦胧含蓄——宛转成韵, 曲得其情

音乐艺术的强大魅力, 在于她比其他艺术门类更能创构意境、营造氛围, 而古代文人音乐于此更为明显。无论是词调音乐还是古琴音乐, 均有编织意境、营造氛围的优势。拿古琴音乐来说, 古琴的音色既不明亮, 也不圆润, 听起来很慵懒松散, 具有一种消解人间万古忧愁、逃避烦扰遁入虚空的感觉。同时, 古琴因为其“岳山”不直接压在面板上, 而是通过胎体振动在琴腔内产生共振, 所以其声音量小而音色含蓄, 给听者以朦胧感。无论是青城道士“滚、拂、绰、注”给《流水》带来的水流湍急, 还是嵇康临刑东市让《广陵散》溢满的悲愤杀伐之气, 这种朦胧感始终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流传至今的古琴音乐中, 成为古琴的一大特色。这种淡化、曲折的表达方式, 如同有一支无形的画笔在听者的内心深处隐隐约约描绘一幅朦胧的图画, 这张画图虽然不能响亮地为世人“悦耳取媚”, 但却能婉言地为君子“怡情养性”。再看词调音乐, 宋代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姜夔 (号白石道人) 是附有曲谱的词集流传至今的唯一一人, 他倡导“语贵含蓄”, 不仅在他诗词中极力提倡, 而且在他的音乐表达中更是充分体现。今存《白石道人歌曲》收录词曲17首, 其中自度曲14首, 包括《淡黄柳》《扬州慢》等, 几乎每一首都是含蓄美的体现。

三、平和恬淡——入耳淡无味, 惬心潜有情

儒家主张“礼乐中和”的音乐思想, 处处彰显“淡、和”的审美特色;道家主张“大希之声”的音乐观, 追求的是一种无为、宁静、不争、问心的高尚态度与道之精神。长期受儒、道思想的制约, 中国古代文人音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着一定的要求, 不能过激、过狂、过显, 讲究收敛、平和、适度,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体现着处事不惊、悠然自得、崇尚闲

哭, 问其何故, 曰感动至极。究其原因, 我想这正是王岳川教授所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指纹”。书法作品传达的是一种文化精神。

书法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 正是因为它以中国文化为内涵, 因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 正是因为它传承着中国文化精神, 因而绵延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在书法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 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熊秉明, 书法和中国文化, 《书法导报》, 2003年3月12日第十版。

[2].刘守安, 重视对书法的“文化研究”, 《人民日报》2006年5月1日第四版

[3].王岳川, 《书法文化精神》.

[4].秦梦娜, 《中国书法文化》.

一个中学生的书法文化传承创意 篇8

关键词 书法 文化 教育 调查分析

前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书法艺术是美、史、文的交融,对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过巨大贡献,在文化传统深厚的我国理应受到重视。然而,当代人的生活似与这一古老艺术渐行渐远,其前景不容乐观。

书法现状调查

为准确得知大众对书法的看法和了解程度,笔者来到江苏省无锡市各区展开问卷调查(调查表附后)。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形式,调查对象包括从小学生到老人的各年龄群,共发出问卷744份。

问卷第一部分目的为了解大众对书法的看法。

根据统计数字来看,大众对书法的感兴趣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书法不感兴趣的占到6.82%,对书法感觉一般的占到39.63%,对书法感兴趣的占到39.89%,非常喜爱书法的占到13.66%。可见,从大众的主观态度看,书法艺术广受欢迎。

然而据大众对书法的接触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从未接触书法的占到27.47%,学过书法但中途放弃的占到65.87%,一直坚持书法的仅占到6.67%。由此可见,坚持书法的人并不多。

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可以发现,大众对书法的感兴趣程度和对书法的接触情况有很大出入。喜欢、欣赏书法的人很多,而真正学习书法的人却很少。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笔者认为,除家境等原因外,还有许多外界因素导致了兴趣与行动的巨大落差。

为了探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问卷的第二部分进行了调查。

根据统计数字来看,大众对书法感兴趣原因(可多选)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学习书法技巧感兴趣的占25%,认为能从书法中接触到传统文化的占50.19%,认为书法能改变浮躁性格的占32.61%,其他原因的占15.19%。

大众对书法文化背景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9%的人表示对书法文化很了解,了解程度一般的占40.86%,想了解但没渠道的占20.30%,完全不了解书法文化背景的占37.23%。大众对书法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

这两组数据也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多数人喜爱书法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却鲜有人了解其文化背景。书法及其背景知识的普及有待提升。

普及书法的方法

书法艺术源于中国,却没有在国内受到礼遇。相较而言,日韩书法之热度,现已超过了书法的母国—中国。日本的书法爱好者大约有两三千万,占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日本国内有说法道:棒球是1亿多国民的体育,而书法则是1亿多国民的艺术。而从以上数据来看,国内书法爱好者仅有约二十分之一,书法的普及率令人堪忧。

针对此现象,笔者综合调查数据,提供几点建议:

重视家庭教育

问卷数据显示,群众对书法文化抱有兴趣,却无从接触书法文化。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体验非常重要。当人到了退休以后想找些感兴趣的事做时,自然就会想起幼儿时所体验过的事情,这时就会重新拾起幼儿时期的兴趣。儿童时期接触书法,书法便有可能成为其一生的爱好。这种回归正是书法作为文化代代传递的方式。[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在成长阶段中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家庭书法教育尤为重要。

在我国古代,书法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所占比重极大。古人认为,书法水平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神采风度、或者一个家庭、家族文化蕴含的标志。曾国藩家书中就一度谈到执笔的方法、攻习书体要专精、师法取径等问题,如:“尔字姿于草书尤相宜,以后专习真草二种,篆隶置之可也。四体并习,恐将来不能一工。”

不仅如此,现代研究表明,书法可以锻炼右脑能力,培养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因此,在家教中重视书法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改善教学方法

在笔者的调查中,对于“现在学校的书法老师是怎么教课的”一问,高达61.69%的被调查者选择“临帖”,18.68%的被调查者选择“书法比赛”,仅有19.65%的被调查者选择“阐述文化背景”。这一结果反映了当今书法教学中的极大漏洞,引人深思。

孩子爱听故事,尤其是低龄孩子,而枯燥的临帖、练习并不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因此书法教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融入书法文化中的诗词、历史、书法家生平等背景知识,可以激发孩子对书法的兴趣。书法文化博大精深,书家、书帖中蕴含的故事数不胜数。如“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如王羲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风雅集会,遂创《兰亭集序》以纪念的故事;[2]又如欧阳修露宿碑旁,三天三夜研习碑文的故事。在生动感人的故事下,儿童对于书法的兴趣与积极性将有显著提升。

另外,笔者寻找了多家书店,均未见到此类儿童读物的踪影,只有注重技巧的字帖。可提倡出版商多出版有关书法故事的儿童读物,在学校中推广开来,让孩子们在学校感受书法的乐趣。

塑造文化氛围

在笔者的调查中,很多人提出,现在社会“科学比人文重要”,“文化氛围不够”是书法现状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优秀的文化氛围能使人的思想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只有塑造一个重视书法的大环境,才能有更多的人将这一爱好坚持下去。

文化氛围的塑造并非不切实际。在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志愿者定期在社区表演莎士比亚戏剧,传递古典文化。各类艺术展,作品展琳琅满目。学生在这种重视艺术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对古典文化也兴趣盎然。国人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招募志愿者在社区内教授孩子书法,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孩子的兴趣。比起少部分家长自主送孩子去文化宫学习的现状,“家门口”的书法教育更加方便,也更能营造出浓郁墨香氛围。

nlc202309012131

改进教育体制

根据调查数据,四分之三的人学习过书法却又中途放弃,仅有少数人坚持。究其原因,是书法与当前国内教育看中的分数起了冲突。

书法的普及与教育制度密切相关。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书法课。书法学习一般始自小学三年级,至初中毕业,6年时间已小有所成。此外,社会上还有许多以一些知名书法家为核心而成立的“书法教室”,类似于我国古代的“私塾”模式。韩国的书法教育亦是如此。反观我国,书法教学仍游离于教育体系之外。尽管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规定了小学至初中阶段每周至少一节的书法课程,但按规定开设书法课的学校寥寥无几。[3]在功利化的国内教育体制下,不计分数的书法课的重要性远不如数学、英语这些计入总分的课程。书法不能帮助学生升学,无法给学生带来“看得见”的好处,也无怪乎书法培训班远不如奥数、英语培训班热门。

然而,国际上的文化竞争日渐激烈。近日传出韩国申请书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闻,虽被辟谣,却值得国人警惕。在这文化上的隐性竞争中,国粹面临被抢走的风险,教育改革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可以将书法等文化课程纳入选修课程中,使之成为计分科目之一。在分数的驱使下,书法才有可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此,美国的教育体系值得参考。许多美国学校中有近百种课程可供选修,不仅包括数学、化学、文学等国人较为熟悉的课程,也包括了艺术史、戏剧这些国人眼中偏门、无用的课程,范围之广泛令人咋舌。各项课程所占分值相同,学校对所有课程一视同仁,学生也可任意选课。这样的体制保证了所有学科的公平性,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事实上,在问卷调查中,高达70.27%的人赞成书法纳入小学、初中毕业考核范围,26.76%的人持无所谓态度,仅有2.96%的人反对。这个数据证明了群众对书法纳入总分的赞同。

结束语

书法艺术荟萃了中华文化的精髓,然而在当今社会,书法却并未得到普及。所幸在调查中,大部分调查对象都表示了对书法的重视,这一结果着实令人欣慰。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书法教育改革也映射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重视书法的普及教育,唤醒民众的书法意识,才是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的艺术的唯一方法。我们有理由相信,书法的普及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高木圣雨.杨伯润书画[M].日本郁文社,2007.

[2]楚丹.书法[M].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

[3]新华网.教育部书法“必修课”试点调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9/24/c_122082541_2.htm,2011,09,24.

上一篇:个人英文简历参考下一篇:传媒招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