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站建设标准(精选8篇)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三章 规划布局与建设用地
第四章 建筑面积指标
第五章 建筑标准
第六章 建筑设备标准及救护车的配备
第七章 相关指标
附 件 条文说明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级急救中心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院前急救能力,完善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是急救中心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建设规模的国家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的依据,是有关部门审查项目设计和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的标准尺度。
第三条 本标准所指急救中心包括急救中心、独立建制的急救分中心和独立建制的急救站。
第四条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急救中心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由急救中心直接管理的急救分中心、急救站(下称直属急救分中心、直属急救站)参照本标准有关章节执行。
第五条 急救中心建设应具备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活动医疗救援保障的能力。
第六条 城市的急救网络由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和急救站三级机构组成。急救网络层级的设置应根据城市规模确定。
第七条 急救中心及其网络的建设,应由各级政府负责,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政策,符合所在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适应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新建急救中心应按照立足当前、考虑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处理好发展与需求的关系。现有急救中心的改建、扩建,应合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八条 急救中心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遵守国家现有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九条 城市救护车辆的配备按每5万人1辆配置,此配备包括救护车的备车。
第十条 急救中心规模按城市应配备救护车的总数来确定,具体可分为5辆、10辆、20辆、30辆、40辆、50辆、60辆和60辆以上等。第十一条 急救中心用房包括指挥调度、业务、行政办公、后勤保障 2 等功能用房;直属急救分中心用房包括业务、行政、后勤保障等功能用房;直属急救站用房包括业务和后勤保障功能用房组成。
第十二条 直辖市、省会城市的急救中心宜具备培训功能,并有相应的培训设施、设备;其他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三条 急救中心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其数量和面积指标按当地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急救中心的配套设施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尽量利用现有基础设施。第三章 规划布局与建设用地
第十五条 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和急救站的设置和布局,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急救服务半径、人口、交通、经济水平、重点区域以及需求量等综合条件确定。
第十六条 每个地、市必须设一个急救中心或独立建制的急救分中心、急救站,且独立设置。直属急救分中心和直属急救站应按城市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独立设置,也可依托医院设置,一般宜按18~50平方公里设一个分中心或急救站,其服务半径约为3~5公里,人口密集的地区,服务半径可适当减小。
第十七条 急救中心、直属急救分中心宜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便于车辆迅速出发。直属急救站宜靠近城市主要居民住宅区,或重点区域,或交通要道。
第十八条 急救中心、直属急救分中心和直属急救站宜远离易燃、易爆设施。第十九条 急救中心用地面积宜符合表1的规定。急救中心用地面积 表1
建设规模 5辆及以下 10辆 20辆 30辆 40辆 50辆 60辆 用地面积(㎡)1000 1500 2200 2800 3300 3700 4100 注:1.表中所列指标,为保障急救中心功能的最低用地面积指标; 2.中间规模的急救中心用地面积指标可采用插入法计算;
3.60辆以上规模的急救中心用地面积可按每10辆增加400平方米计算;
4.直属急救分中心用地面积指标参照执行;直属急救站的用地面积一般为250~500平方米;
5.本表不包括培训用房的用地面积。第四章 建筑面积指标
第二十条 急救中心建筑面积指标,宜符合表2的规定。急救中心建筑面积指标 表2 建设规模 5辆 10辆 20辆 30辆 40辆 50辆 60辆 建筑面积(㎡)850 1400 2150 2950 3700 4450 5200 注:1.中间规模的急救中心建筑面积指标可采用插入法计算; 2.60辆以上规模的急救中心建筑面积可按每10辆增加750平方米计算;
3.直属急救分中心建筑面积指标参照执行;直属急救站的建筑面积宜 为250~500平方米;
4.本表不包括培训用房的建筑面积。
第二十一条 急救中心的指挥调度、业务、行政办公及后勤保障用房单项面积宜符合以下规定:
一、急救中心的指挥调度用房主要包括调度室、会商室、信息机房等,面积可按每辆车10平方米计,最低建筑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
二、业务用房主要包括车库和隔离用房,其面积可按表3计算,大于60辆,大于部分可按每辆30平方米计算。业务用房建筑面积表 表3 5辆 10辆 20辆 30辆 40辆 50辆 60辆
建筑面积(㎡)400 700 950 1150 1300 1500 1800
三、行政管理用房主要包括综合办公用房和专业办公用房。
四、后勤保障用房包括各类物资库房和其他服务用房。第五章 建筑标准
第二十二条 急救中心建筑应贯彻经济、适用、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地方要求确定。
第二十三条 急救中心的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应体现简捷、明快的特点,重要用房的室内装修材料均应采用燃烧性能等级A级装修材料。第二十四条 急救中心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建筑抗震烈度应在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基础上提高一度,主要的车道和通道上不应有易倒塌的装饰物。第二十五条 急救中心的供电设施应安全可靠并确保不间断供电,宜采用双路电源供电。不能保证持续供电的地区,可设自备电源。重要部位应有UPS应急电源系统。
第二十六条 急救中心的建筑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一般用房应采用不燃烧体隔墙,其耐火极限为1小时,调度中心、库房等重要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为2小时的不燃烧体隔墙,其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车库应按汽车库消防设计规范有关条款执行;消防设施的配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第二十七条 急救中心必须设置完善的避雷设施。
第二十八条 救护车车库包括车道的室内净高宜大于3.2米。第二十九条 有条件的急救中心可设置直升飞机停机坪。第六章 建筑设备标准及救护车配备
第三十条 急救中心应配置与其功能和建设规模相适应的有线通讯系统、无线集群系统、计算机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本区域电子地图和卫星定位系统以及114数据库信息系统等。第三十一条 急救中心通讯系统配置标准。
一、*有线、无线通讯系统。
二、*数字交换系统。
三、*急救信息系统(包括三字段信息、地理信息系统)。
四、*数字录音系统(应设双机热备份)。
五、*UPS应急电源系统。
六、GPS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省会以上城市GPS系统应包括车辆定位 和数字信息,省会以下城市GPS系统可以仅有导航定位功能)。
七、LED条屏显示系统。
八、电子大屏幕投影系统。
九、视频监控系统。注:带*号的是基本配置。
第三十二条 城市急救车辆所用的负压监护型救护车和普通监护型救护车的比例宜为1:4~1:6。
第三十三条 城市急救救护车内的设备配置:
普通监护型救护车的配置标准:
一、手提出诊专用急救箱;
二、微型医用氧气瓶;
三、气动急救呼吸机;
四、手持或脚踏吸引器;
五、手提多参数监护仪;
六、便携式心电图机;
七、骨折负压固定装置;
八、折叠、铲式、车式担架各一副。
负压监护型救护车的配置标准:
一、手提出诊专用急救箱;
二、呼吸系统急救箱;
三、循环系统急救箱;
四、创伤外科急救箱;
五、骨折负压固定装置;
六、电动吸引器;
七、无创呼吸机;
八、全导联心电图机;
九、除颤监护仪;
十、铲式和自动上车担架各一副;
十一、防护服3套。第七章 相关指标
近年来,我国多次经历了洪水、台风、雪灾和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每次灾难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这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众所周知,意外伤害以及灾害事故导致的伤病者,伤病地点在医院外,常因现场急救不及时而导致死亡或伤残,因此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大规模灾难波及人数多,其救援除具有急迫性外,还需要一定的组织性。在过去的历次重大灾难中,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军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灾难急救医疗救援模式,灾难医疗理论体系尚不完善[1],在救援行动的组织协调性和专业性上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急救箱包是进行意外伤害急救和灾难救援的重要物质基础,适合于大规模伤亡的灾难救援用急救包在救援工作中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1. 国内外急救包的发展概况
在欧美等国,急救箱包分为很多种,如车载急救包、工矿企业用急救包、家用急救包和旅行急救包等,这些急救包主要适用于意外伤害事件。目前,在国际上德国的急救箱包标准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得到了欧洲各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普遍认可和采用。这些标准包括DIN 13164《车载急救包》、DIN 13169《公共场所用急救箱包》、DIN 13157《车间工地用急救箱包》、DIN 13160《徒步旅行急救箱包》等,其各配件产品同时也要满足德国DIN标准的要求。符合这些标准的急救包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在制定各种意外伤害事件的急救包标准的同时,德国还组织制定了适合于突发性自然灾难中使用的由各种医用材料组成的急救包标准DIN 13156《大规模伤亡和灾难救援用单一伤员急救包》,按标准储备足够的数量,并在其应急预案中规定灾难发生时及时调往灾区,以有效抢救生命、减轻和降低伤亡。
在我国,急救箱包早期仅在专业救护、医院、红十字组织等机构使用。随着大众对医疗急救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医疗卫生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政府对医疗事业投入的加大,加之医疗行业对国外市场了解的深入和国外产品不断涌入我国市场,使我国急救箱包产业得到发展[2]。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类型的急救箱包产品,各类急救包都有与其配置相对应的企业标准,然而,我国尚无急救箱包产品的国家标准,在行业标准方面,也仅有军用标准GJB 829《急救箱包通用技术条件》和GA 891《公安单警装备警用急救箱包》,其他方面的急救包都没有统一的标准。
非标准化的急救包产品,在应急补充时不易迅速形成救治能力,因为它需要一个熟悉和熟练使用的过程[3],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急救的开展和效率的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学习发达国家对急救箱包实行标准化是一个重要环节。
2. 大规模灾难单一伤员急救包的战略作用
目前,由于我国没有适用于大规模灾难的急救包标准,我国传统的急救医疗物资向灾区集结的模式只能采用单一品种集结的模式。可以想象,这些物资到达急救地点后再由有关人员向伤员分发的模式,势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远远不能满足争分夺秒、快速抢救的需求。可见,当医务人员在灾害来临第一时刻和第一现场抢救伤员时,向每个伤员直接配发一个事先已经配置好的急救包比从物资配送中心分别领取不同医疗器械的急救效率要高很多。
大规模灾难用单一伤员急救包(德国标准DIN 13156)通常可以较大的数量储备在适当的地点,在灾难发生的情况下被运送到灾难发生地。其优势在于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全面,救援人员进行分散救援时携带方便。同时,由于在灾难发生地,每个伤员分配到一个包,这样也不会发生在对某个伤病人员进行现场救治时,因为随身携带的急救用品不齐备而耽搁抢救的情况。
大规模灾难单一伤员急救包的战略作用重大,与其他民用急救箱(包)在组织生产和使用方面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归纳见表1。
3. DIN 13156规定的大规模救援用单一伤员急救包组成
DIN 13156标准所规定的大规模灾难救援用单一伤员急救包主要以输液器具、敷料、绷带、胶带、医用手套、伤员信息卡等急救物品组成。图1示出了符合标准要求的急救包,标准中规定的包内组成和说明见表2。
4.结语
大规模灾害的救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主导、社会的支持。虽然我们国家的很多急救箱包生产企业已建立了自己的产品标准,但是相应的急救箱包配置的多样化会妨碍其通用性,这不利于急救工作的开展。政府作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的国家机构在灾害医疗救援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鉴于各类灾害频繁发生,相关部门应尽快结合我国具体实情,研究制定这种大规模灾难用标配急救箱包标准,并组织企业进行相关急救箱包产品的生产,以备不时之需。大规模灾难用急救箱包标准的制定不仅能够起到完善我国灾难急救医疗体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以伤病人员为单位,将急救相关的医疗器械集装在一个箱包内的模式,能大大提高政府应对突发性大规模灾难的救援能力,也必将会在救援、救治中起到积极作用,有效地抢救生命,减轻和降低伤亡,这也是提出制定相关国家标准的意义所在。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急救包的发展概况,并详细介绍了符合德国标准DIN 13156要求的大规模灾难用单一伤员急救包,以及我国制定大规模灾难用单一伤员急救包标准的设想,最后强调了制定大规模急救包标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救包,标准,大规模灾难
参考文献
[1]李红艳,王江滨.灾难医学急救医疗救援体系和模式探讨[G],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我国急救箱箱包出口趋势分析,http://www.chinapharm.com.cn/html/scfx/1277789532781.html
[3]李宁.院外急救装备标准化的探讨,武警医学[J],2006,17(5):380-381.
摘要:目的:对临床实践中标准化和规范化院前急救培训课程的运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株洲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急救中心工作的医务人员92人,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相等。观察组的医生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院前急救培训,对照组医务人员不作处理。最后,经过一段时间,对医务人员工作质量行比较,并通过测试比较两组医务人员在基本医疗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的差异。结果:经过比较,观察组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测试中的理论知识及基本医疗技能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院前急救培训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医务人员的基本技能水平,提高其工作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实践,院前急救培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68-01
为了进一步明确院前急救工作培训的重要性,笔者对临床实践中标准化和规范化院前急救培训课程的运用效果进行了观察,希望对医院组织相关工作和医务人员意识到院前急救工作培训的重要性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株洲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工作的92名医务人员,按照抛硬币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相等,分别为46人,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龄进行调查,通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这些方面具有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察组患者的工作质量及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操作技能包括气管插管、骨折固定、心肺复苏、搬运手法、包扎止血等。根据相关实际情况,课程总共为48课时。通过统计近5年的株洲市中心医院120急救车接收的患者的疾病种类(常见病种类)进行分析。旨在对相关疾病高峰期时派遣对应的专科医师到120急救中心轮转,并提前针对性安排对护士及医师进行相关疾病急救技能的培训。比如,在近五年数据显示第2月份内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派遣心内科医生到120急救中心轮转,并可在第一季度期间安排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技能培训。要求观察组的医务人员参加完所有培训课程之后再参加急救中心的急救工作。对照组患者则不作任何处理,他们可以正常参加急救工作。半年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参加急救工作的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对照组患者共参加急救工作251次,而观察组患者共参加急救工作248次。
1.3两组医务人员工作质量及测试结果评价
对照组和观察组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采用平均抢救时间、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三个指标患者满意度的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分为五个等级: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这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分别是1、2、3、4、5,每例急救工作由30名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填写,最后对他们的评分进行平均,作为这例急救工作的得分,最后对两组医务人员的总得分进行统计,并进行平均处理,得分高的则说明患者满意度高。而理论基础知识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进行,满分一百分,六十分为及格、八十分为良好、九十分以上为优秀,最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医务人员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进行统计;操作技能的评价则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由医院富有经验的教授进行评价,五名教授对医务人员进行打分,每名教授满分为20分,最后医务人员得分超过六十的为及格,得分超过八十的为良好、得分唱过九十的为优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记录的数据用EXCELL软件进行详细处理,全部计量资料用(均数±平均值)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工作质量的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医务人员的平均抢救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抢救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
2.2测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理论基础知识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操作技能平均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的情况见表2。
3.讨论
急诊中心是医院工作的重要部分,而其中的院前急救更是关系着急救成功率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引起医院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中面临意外伤害的几率越来越大,尤其是我国近年来逐步迈入老年化社会之后,急诊人数更是在短时间内剧增,给医院急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抢救质量,对急救中心医务人员进行一定的课程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致力于此,对相关培训工作对急救工作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最终认为,临床实践中标准化和规范化院前急救培训课程对急救工作有质的提高。因此,应该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艳. 标准化与规范化院前急救培训课程在臨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1:115
[2] 江燕. 规范化培训对提高浏阳市院前急救技术水平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09.023
[摘要] 目的 了解ICU临床抢救急诊危重症患者时配合展开标准化急救护理专业技术的意义。方法 随机筛选95例因患急危重症于2014年12月―2016年11月进入该院ICU救治的患者,其中46例A组危重症病例行常规干预,同时49例B组患者则加以展开标准化急救护理专业技术,给予两组抢救质量以及满意度指标展开比对。结果 急救、干预工作完成后,46例A组中有38例(82.61%)抢救成功,49例B组中有48例(97.96%)(P0.05)。
1.2 方法
46例A组危重症病例行常规干预:在对其病情展开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性处理原发病,并加强用药指导。同时,49例B组患者则加以展开标准化急救护理专业技术:(1)做好专业急救准备工作。当获取到急诊救助信息后,护理人员就要立即进行抢救准备,待急救车进入至现场后,要加强吸氧干预,同时予以创建静脉通路,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外伤,除了要予以止血操作外,还需对其伤口展开无菌包扎,同时加强转运流程中的监护,将患者疾病状况、病情程度以及临床表现等信息及时反馈至ICU,通知ICU医护人员准备各种抢救设备,在为患者抢救工作创造更多时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抢救工作实践流程[2]。
(2)做好病情专业评估工作。转运环节,需对患者病情状况展开专业评估,再客观判断机体病情程度,并结合评估结果展开院前急救工作,有助于提升抢救工作质量与效率[3]。
(3)展开护理分工模式。组建急救护理团队,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规定各岗位人员具体工作职责,通过各司其职,以实现对急救护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4]。①护理组长。护理组长承担着整个护理工作,不仅要协助医师对患者病情展开专项检查与判断,还要组织协调展开专业检查工作,并为监护护理人员、静脉组织管理护理人员提供帮助,以充分缩短其操作时长,避免危急情况发生[5]。②静脉管理者。静脉管理者要及时创建静脉通道,提升急救药品的用药质量,通过对患者病情状况展开监测,再结合测定结果对患者给药速度以及用药剂量合理调整,同时及时准备急救专用药品以及车辆,并采集机体血常规标本、生化标本以及凝血标本等,如果患者有肾衰竭现象、肺水肿现象或者是心衰现象发生,还需对其给药速率进行合理控制,以提升用药有效性[6]。③监护工作者。监护工作者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好急救设备的准备工作,成功连接心电监护设备后,还要对机体呼吸道进行开放,并对其口腔组织中的异物成分及时清除,予以面罩吸氧,并配合展开气管擦管工作,同时配合医师对机体创口部位进行包扎与固定,再对其生命体征展开监测,将测定结果上报至急救医师处,便于急救工作的有序进行[7]。
1.3 疗效标准
当急救、干预工作均已结束后,对患者家属的满意状况展开调查、评估,而评估指标则涉及到“十分满意” “相对满意”以及“不满意”等方面[8-9]。
1.4 观察指标
对95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质量及其抢救时长等指标展开统计、比对。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展开该次统计工作,95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例数、家属的满意度指标等计数资料由[n(%)]表示,进行χ2检验,同时其抢救时长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
为贯彻落实《XX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全面提升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要求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需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2年,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平均反应时间小于12分钟,急救呼叫满足率不低于95%,服务满意率不低于98%。
体系建设方面。政府举办为主,社会参与为辅,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指挥调度、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监督管理、统一保障标准、统一绩效考核,形成管理高效、高度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
网络布局方面。实现每个街道(乡镇)至少建立一个标准化急救工作站的目标。
资源配置方面。用于日常院前医疗急救的救护车达到每3万人口配置1辆,常备不少于100辆负压救护车。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救护车应配备医师、护士、驾驶员和担架员各1名,具备为急危重患者提供搬抬服务的能力。
二、工作任务及分工
(一)统一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
将本市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统一为“120”,实行统一指挥调度,逐步实现一个急救号码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一是将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以下简称999中心)符合条件的车辆和人员纳入120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系统(以下简称120系统)。在999中心救护车上加装120系统车载信息终端,车身喷涂“XX急救”统一标识。999中心提供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所涉及资金问题,在开展绩效考核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解决。“999”号码回归红十字会“救灾、救助、救护”职能;999中心逐步侧重开展非急救转运服务和航空医疗救援任务。2021年后,本市日常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主要由120系统承担,999中心可作为突发事件处置和重大活动保障的补充力量。二是完善120指挥调度系统。进一步提升呼叫、服务过程中的地理定位精度以及救护车行车路线精准化水平;加强与110、122、119指挥调度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研发应用本市院前医疗急救呼叫手机客户端,方便群众通过多种方式呼叫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市卫生健康委、市红十字会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应急局、市通信管理局参与)
(二)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规划
一是明确规划、建设、运行责任主体。按照“市级统一规划、属地政府主建”的原则,实施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规划和站点建设。市卫生健康委负责统一规划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各区政府负责按规划落实本辖区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急救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及日常运行维护。XX区、XX区、XX区和XX经济技术开发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由XX急救中心负责提供;其他区由辖区从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医疗机构负责提供,并接受全市统一指挥调度。二是编制院前医疗急救专项规划。构建覆盖城乡、集约高效、公平可及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急救呼叫满足率,保障急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依托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消防站或其他机构建设急救站点,到2022年,全市急救站点达到465个,其中2021年底前至少完成总任务量的70%。各区按照规划和相关建设标准,确保每个街道(乡镇)至少建立1个标准化急救工作站,并配备必要的车辆和设备。市卫生健康委负责组织对急救站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即纳入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投入运行。(市卫生健康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各区政府牵头,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应急局、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市红十字会参与)
(三)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
将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经费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绩效成本预算管理改革,健全对各级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进行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和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财政保障范围和标准,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以奖代补”的补偿机制。(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红十字会、各区政府参与)
(四)加强急救人员队伍建设
从优化管理、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和落实激励保障等方面入手,解决院前医疗急救从业人员特别是医师短缺问题。一是多途径补充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的人员,如医师和调度员等,优先使用编制保障;对其他人员主要通过劳务派遣、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补充。支持和引导二、三级医疗机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到院前医疗急救岗位参与工作,相关临床专业医师在晋升副高职称前须到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服务半年。建立市属医科类高校供需对接机制,鼓励相关医学院校设置本、专科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以需定教,拓宽急救人才培养渠道。二是拓展专业人员职业发展路径。优化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职称结构,适度提高高级职称占比。建立符合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特点的人员席位序列,明确专职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生、护士和调度员实行席位制管理,与绩效工资挂钩。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职称前,须到二、三级医疗机构完成不少于半年的必要能力训练。为45岁以后不能或不愿继续从事院前医疗急救一线工作的人员畅通工作选择路径,优先在医疗卫生系统推荐就业。三是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综合考虑工作强度、服务质量、运行效率、满意度等,设立绩效评价指标,薪酬分配向一线人员倾斜,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绩效工资增长机制,实施绩效管理改革。(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政府牵头,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红十字会参与)
(五)持续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质量
一是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监督机制。市、区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监管,不断优化服务标准和规范,强化质量控制和督促检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考核。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定期收集媒体和服务对象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二是加强院前院内急救衔接。严格落实院前院内急救衔接工作规范,推进实施分级分类救护工作,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根据呼救需求初步判断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并分类调派相应资源,救护车组根据现场判断采取相应救治措施,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资源使用效率。建立院前院内急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救护车及医院信息共享,使医院第一时间了解患者信息,及时做好接诊准备。三是拓展急救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推进多种支付方式,探索建立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收费、线上收费和事后付费等机制。(市卫生健康委、各区政府牵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医保局、市红十字会参与)
(六)加强社会急救能力建设
一是持续提升社会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将急救知识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网课程和学习强国APPXX学习的平台学习内容。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等方式,普及公众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技能,每年培训不少于20万人次。二是推进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推动本市火车站、地铁站、交通枢纽、长途客运站、公园、景区、大型商场、体育场馆、社区等公共场所按标准配置AED等急救设施设备,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主动配置急救设施设备。(市卫生健康委、市红十字会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委、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应急局、市广电局、市园林绿化局、市科协、团市委、市妇联、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各区政府参与)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本市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市卫生健康委具体牵头负责,各区政府及市有关部门参与,统筹推进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各区政府、市有关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制定相关配套方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二)加强部门联动
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协调,对人事薪酬、资金保障、绩效管理、宣传培训等重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按照要求全力推进任务落实。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群众意见建议,聚焦重点问题,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强宣传动员
一、设立登记 1、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员构成合理,农民占成员总数 90%以上,成员数 50 个以上,置备成员名册; 2、成员出资清晰,结构合理,成员出资总额 10 万元以上,置备出资成员签名、盖章的出资清单; 3、名称应当含有“专业合作社”字样,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章程; 4、有固定的办公和服务场所,正常运行一年以上。
二、民主管理 5、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健全;成员表决权设置规范;6、“三会”活动正常,成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以上,理事会、监事会每年召开三次以上,社务实行公开; 7、有规范的成员入社、退社制度; 8、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有完整的档案资料。
三、生产经营 9、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实施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 10、产品有“三品一标”认证; 11、成员标准化生产面积占总面积的 50%以上; 12、有统一的商标,注重品牌建设。
四、统一服务 13、成员接受培训每年不少于 4 次; 14、统一采购配送农用物资 30%以上; 15、统一销售成员农产品 50%以上;
16、定期向农业主管部门报送报表等资料。
五、财务管理及收益分配 17、执行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独立建账核算; 18、设立成员账户,准确记载相关内容; 19、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不低于 60%; 20、国家财政直接补助资金等专项基金使用和管理规范; 21、内部审计制度健全。
1现状与突出矛盾
目前,我国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模式大体可分为4种:以经济较为发达、医疗资源较为丰富、人口规模较大的北京、上海、 天津为代表的独立型;以仅承担受理急救电话,调度指挥医院救护车和人员到现场进行急救职能的广州为代表的指挥型;以急救中心属于一个独立机构,通常是挂靠在当地技术力量最强的综合性医院的重庆为代表的依附型;建有自己所属医院的以沈阳为代表的院前院内结合型。
长久以来,人们对几种急救模式优劣势的探讨一直争议不休,对急救车上人员配置和人员结构上的尝试与调整也从未停止。 但无论哪种模式,何种人员配置都面临着相同问题:院前从业人员尤其是专职院前急救医师严重紧缺。据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全国急救中心(站)机构人员共计13016名,即我国目前每10.6万人口才拥有1名院前急救从业人员,这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仅占52%[3]。而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每万人甚至几千人就拥有1名急救人员。近年来,一方面,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逐年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院前急救医师招录困难、流失严重,以上海为例,随着城市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快速增长,市民急救服务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年递增幅度均在10%以上。2014年全市120急救服务量已达到64万车次,而院前急救医师却出现招录流失比例倒置现象,近4年流失比例高达120%。同样,北京、杭州等大中型城市专职院前急救医生均出现较大缺口,有些地方甚至达到40%。
2原因分析
2.1院前医疗急救定位缺乏明确
院前急救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减轻病人痛苦,稳定伤病情,防止再损伤,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安全、 快速转送病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不涉及医疗急救功能本身的康复转院、出院等服务需求占据了院前急救业务的较大份额。医疗成分极低的抬抱转运工作不仅是对专业医务人员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让历经长期苦读学习的医学毕业生难以接受。
2.2准入标准与机制缺乏规定
政策制度上没有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准入规定,使得急救医师队伍来源多样,素质参差不齐。在国内,院前急救医师仍大都是兼职,由医院各个轮转的专科医生担当, 缺乏急救意识及急救知识、技能,不能很好地担当院前急救任务[4]。同时,同样缺乏准入门槛的急救辅助人员由于培训欠缺,更是在急救中很难与医务人员紧密合作,参与救治工作。缺少团队、独立操作的工作性质让院前急救医师普遍感到执业风险大,精神压力大。
2.3职业生涯发展有限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主要以维持生命体征,现场应急救治处理为主,具有自身的专业和技能特殊要求,但从根本上讲,不及院内专业的高、精、尖,急救医务人员,很难有医疗成果的产出[5],在职称晋升、专业发展方面与院内医师的共同竞争中,毫无优势和机会,事业发展的受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2.4缺乏合理的保障机制
院前急救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性质,加之由于人员紧缺造成的常年超负荷劳动状态,使得院前急救医师一般在工作5年后均不同程度的出现腰肌劳损、胃病等职业相关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步难以承受院前急救工作。由于缺乏合理的分流退出机制、较难获得其他转型发展机会,不仅使医科院校毕业生望而却步,更使得在职院前急救医师早早地萌生去意。
3部分国家和地区经验借鉴
3.1院前急救模式
目前,国际上院前急救主要有两种模式:英美模式和欧陆模式。英美模式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消防救护模式,其理念是在现场对伤病员进行简单处理,最短时间内把病人送往医院。采用此模式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还有加拿大、日本等,包括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欧陆模式即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医疗急救模式,其理念是把最好的急救医生送到现场,在第一现场先把伤员的病情稳定下来并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救护,然后根据病情将病人分配到相关医院。采用此模式的还有俄罗斯、中国大陆等。
3.2院前急救人员使用经验借鉴
英美模式急救队伍往往由非医疗专业人员构成,符合一定的入职条件,经过规定时限的专业培训,通过国家相关资质考试合格后正式参加救护工作。其中日本和香港的救护员均属于公务员,并享有待遇。但是, 一旦离职,公务员待遇将取消,包括住房亦需交回。
法德模式急救队伍由医疗机构专业的医疗急救人员构成,急救医师为医疗机构里的专科医师。
4思考与建议
在新时期的转型定位中,急救中心人才队伍的建设必须要适应形势的发展[1]。探索院前急救医师专职化与医院医师院前固定服务期相结合的双轨制急救医师用工模式, 健全院前急救定向培养、专业规培人才培养制度;完善激励保障配套政策,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充分依托院内医疗支撑力量,建立院前院内人才联动机制。多管齐下,创新院前人才使用政策,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从根本上为加快提升急救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1合理规划专职院前急救医师职业生涯,拓展入口,打通出口,建立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4.1.1多渠道的人员入口,保证来源和素质。从院前急救医师人员来源上探索解决方案,探索开设5年制本科学历的临床医学专业(院前急救方向),开展院前急救专业学历教育,根据院前急救机构的实际人员需求, 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并在培养经费等政策上予以倾斜;探索院前急救医师规范培养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救专业增设院前急救方向,将院前急救机构纳入规范化培训基地,结合院前急救医师岗位特点,制定规培细则,增加院前急救实训内容,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统一管理。日前,上海已率先开展实施了院前急救医学专业“三定”培养大专学历教育试点。
4.1.2良好的职业发展,合理的薪酬待遇。 加强院前急救医师的常规性继续教育,建立院前急救医师每年定期到综合性医院进修制度,不断提高急救医师业务能力;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审中充分考虑院前、院内业务差别,分类设计考题,更贴近和注重院前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同时,充分考虑院前急救机构具有城市应急保障和医疗救治双重职能的行业特点,突破现有政策框架下的部分限制,打破现有薪酬水平核定的固有思维,建立与院前急救岗位特性、劳动付出相匹配的薪酬待遇和分配体系,保障合理劳动价值。
4.1.3完善职业通道,建立院前急救医师转型发展保障机制。鉴于院前急救工作的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特点,对于在院前急救岗位服务满一定年限、一定年龄的院前急救医师,提供带薪培训、转型发展机会,根据专业类别申请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转岗培训或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者推荐至相关医疗机构工作,解决专职院前急救医师的后顾之忧。
4.2加强院前院内人才交流合作,建立院内医师院前固定服务期使用机制,充分发挥院内医疗的强大支撑作用
院内急救是院前急救的延续,院前急救是院内急救的前沿[6]。探索建立医院临床医师,尤其是急诊、麻醉等相关专业人员到院前急救机构固定服务期的模式,即每年滚动式选送二三级医院临床医师至急救中心服务一定时限,服务期满再回到公立医院临床岗位工作。同时,院前急救医师定期到医院急诊科进修。人员的交流与互换机制,不仅能够弥补各自知识与技能的不足,促进对急救全过程的了解;也能够增进相互理解,以利于院前与院内急救相互协调与配合[7]。经过院前固定服务期工作过的院内医师还可作为后备应急人才,成为重大活动或灾害救援时的补充力量。
序指标
号 名称 指标内容
学校规模设置适当,不存在大班额现象。
1、农村非完全小学为4
班,30人/班;农村完全小学为6班、12班、18班、24班,近期依据
45人/班,远期40人/班;城市完全小学为12班、18班、24班、学校规
模
50人/班,远期45人/班;城市初级中学为12班、18班、24班、准》(建标[2008]159号)30班,50人/班。
3、九年一贯制学校:18班、27班、36班、45《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班,小学阶段每班45人、中学阶段每班50人。设标准(试行)》(建标30班,45人/班。
2、农村初级中学为12班、18班、24班,近期《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生均校园面积达到以下标准:农村初中12班、18班、24班分别[2002]102号)
不低于30㎡、29㎡、25㎡,农村小学4班、6班、12班、18班、《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24班分别不低于25㎡(非完小)、34㎡、29㎡、23㎡、20㎡;(GBJ99—86)校园
农村寄宿制初中12班、18班、24班分别不低于39㎡、39㎡、34㎡,农村寄宿制小学12班、18班、24班分别不低于39㎡、34㎡、32㎡。城市学校建议不低于农村标准的80%概算;农村九
年一贯制学校建议不低于35㎡.4
校园规划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校园绿化、美化、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良好
校舍生均建筑面积达到以下标准:农村初中12班、18班、24班分别不低于7.80㎡、7.01㎡、6.66㎡,农村小学4班、6班、12班、18班、24班分别不低于4.52㎡(非完小)、7.85㎡、6.35㎡、5.75㎡、5.66㎡;农村寄宿制初中12班、18班、24班分别校舍
不低于14.35㎡、13.31㎡、13.13㎡,农村寄宿制小学12班、18班、24班分别不低于16.75㎡、15.66㎡、15.31㎡。城市完全小学为12班、18班、24班、30班分别不低于6.8㎡,5.9㎡,5.5㎡,5.2㎡,城市初级中学
实验室及配套用房符合规范要求:24班及以下小学设置1间使用
《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
面积不小于80㎡的科学实验室。24班级以下初中设置理化生实
范》(JY/T0385-2006)实验室 验室各1间,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93㎡;超过24班的学校应相
《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
应增加实验室数量。同时,实验室应配套设置仪器保管室、准备
准》(建标[2008]159号)
室。
基础设施符合规范要求:小学科学实验室和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内
均配备规范化成套实验设备,学生实验台为24组双人(48座)。
教学仪器符合标准的基本要求:完全小学应按照JY/T0388-2006《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的“基本要求”配备数学、科学教学仪器,初级中学应按照
(JY/T 0386-2006的“基本”要求配备数学、物理、化学、生《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物、地理教学仪器。
备标准》(JY/T0388-2006)备标准》(JY/T0388-2006)
学校按要求设置图书馆(室),藏书室、阅览室等用房满足需要。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
藏书量:小学生均不低于15册,初中不低于25册,每种图书复
图书馆(修订)》(教基[2003]5号)10 本量不超过5册。教参资料、工具书、期刊、报纸和电子图书可(室)《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
适量配备。
准》(建标[2008]159号)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标准的l%。
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应配备满足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教学需
《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信息技要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信息技术专用室。计算机教室按
准》(建标[2008]159号)
术 13
标准班额每人一台配备计算机,保证教学时学生单人单机。实现远程教育设施“班班通”且设施运行良好。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体育卫运动场地达到标准的最低要求: 15 生
按标准配齐体育器材17 18
12班以上小学和初中建有卫生室或卫生保健室 按标准配齐卫生器材 设置有音乐教室
按标准配齐音乐器材:农村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按照 “二类”标
5号)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
准配备音乐器材,教学点按“三类”标准配备音乐器材,城市学
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教
校按“一类”标准配备音乐器材。
艺术 20
设置有美术教室
《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
按标准配齐美术器材:农村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按照的“二类”
准》(建标[2008]159号)
标准配备美术器材,教学点按“三类”标准配备美术器材,城市学校按“一类”标准配备美术器材。设置有劳动技术室
劳动技23 术
配备2种劳动技术器材
[1996]9号)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课桌椅 学生课桌椅质量符合要求,不存在自带课桌椅现象
准(GB/T 3976-2002)生活设完小和初中应设置有食堂、开水房、浴室。26 施
有符合要求的饮用水源,基本保证热水供应。
《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普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教备体艺厅〔2002〕17号)
厕所蹲位小学女生每12人设一个蹲位,男生每25人一个,初中
女生每15人一个,男生每30人一个。
寄宿生保证单人单铺。
说明:
【急救站建设标准】推荐阅读:
急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0-08
2024年120急救站工作总结10-31
急救理论试题07-20
急诊急救案例11-20
创伤急救试题答案05-29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05-30
急救药物的顺序06-04
药物过敏急救流程06-12
触电急救培训教案09-19
急诊急救方案新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