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整改措施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输血科整改措施

输血科整改措施 篇1

随着社会进步,普法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临床输血引起的医疗用血纠纷尤其是输血传播性疾病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因此输血科在防范临床输血纠纷、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规范医疗行为,严格依法办事

输血科要配合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抓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落实,参与临床用血规范管理与监督,主要有:

1、要与患者或其家属解释血液来源的特点,即临床用血来源为输血科,输血科血液取自当地血站。并了解患者或其直系亲属有无无偿献血经历,并统计上报献血办。

2、经治医师了解并掌握输血适应症,且工作中掌握适度,按医院规定履行申报手续。

3、经治医师在实行输血治疗前与患者或其家属谈话,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或用血志愿书;输血前留取患者标本进行相关传染病的检测。

4、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认真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输血严格依规程操作。

5、认真收集临床医护人员填写的输血反应回报单,每月统计报医务处(科)。

6、实行无偿献血后,有些患者对输血收费不理解,要对用血过程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依当地政府有关规定予以解释,以免误会。

二、强化质量意识,抓好内部管理

输血科房屋设施须符合卫生学要求,结构与布局合理,仪器设备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经过了岗位培训。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强管理,做好:

1、严把血液入库关。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

2、贮血冰箱依规程进行消毒、检测,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且标识明显。

3、交叉配备操作正规、结果准确、报告及时。

4、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努力推广成分用血,积极开展自体输血、互助输血、光量子用血疗法等多项服务。

三、在输血纠纷中输血科免责情形

1、血源方面:

1)由于供血辐射范围及运输方式上的变化,为及时到达;或由于供血数量不足而出现的“血荒”,以致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2)血站过错如血站的合法性、血站献血员档案缺失、血站采集未经检测的血液、血站使用试剂不合格、献血者化验检测与采血间隔超过安全时限等。3)输血所具有的客观危险因素如血液检测的“窗口期”,由于试剂和仪器性能限制引起的客观存在的“漏检”等。

4)输血过程中发生的同种异体抗原引起的输血反应。

2、临床方面

1)医护人员未按要求操作,如查对错误、血液污染等。

2)受血者在输血前和输血后未留取标本进行输血传播性疾病检测的。3)输血记录缺失或“用血治疗同意书”无患者或其亲属签字。4)血液来源非法,未经血库发放等。

3、受血者方面

1)超过诉讼的时效。据《民法通则》规定,若确诊输血传播性疾病时间距来访时间已超过一年,同时又无诉讼时效终止、中断情形,以不接待为妥。若医患双方争议为20年前的,则更应不接待。2)所患疾病并不是输血传播性疾病。

输血科整改措施 篇2

[关键词] 输血科;输血法律纠纷;问题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5-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全国各个医院多有发生患者因在输血过程中感染丙肝、艾滋病或乙肝等传染疾病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疗机构进行赔偿的案件。输血性传染疾病及输血性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1],给医院的正常运作带来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规范输血科的临床操作,减少用血纠纷,维护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规范医疗操作,依法进行办事

输血科应紧密配合输血管理委员会,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同时做好对于临床用血规范的监督和管理:①落实《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标准》,掌握《血站基本标准》的相关规定,严格遵守相关章程。②做好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对血液来源进行解释,即输血科主要提供临床用血,血站主要为输血科提供血液。③向主治医师了解患者的输血适应证,并掌握好工作原则,按照规定执行申报记账的手续。若出现紧急用血且患者未携带足够费用的情况,可以抵押证件,现行输血,避免因病情延误引发医患纠纷。④输血前,主治医生需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在双方就治疗策略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共同签订用血志愿书或输血治疗同意书,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标本取样以检测相关传染病,以作为发生输血纠纷时,作为主要证据。⑤输血时,要求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核对,并询问家属或患者关于患者的血型及是否存在输血史。同时将问询所得情况与病历资料进行校对,结果准确无误时方可严格按照相关章程进行输血操作。⑥认真收集输血反应汇报单,按月将结果统计并上报给医务科,对于较为严重的输血反应,须及时上报给当地血站,并协助血站对是否存在特殊抗体、特殊血型或其他导致输血并发症的因素进行调查,同时需及时将检查结果回馈给病人和临床。⑦临床输血应遵循尽量少输血,不输血的原则,禁止进行安慰性输血及违反规定滥输血。⑧在进行输血前,必须对患者及供血者的血型、姓名及交叉配血单进行严格核对,同时检查血袋,以防出现血袋渗漏现象及血液颜色异常现象,临床规定除了生理盐水之外不得向血液中添加其他任何溶液或药物,避免发生溶血事故[2],在进行输血时,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测,对于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不适症状,应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在输血结束后,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继续观察,对于延迟性输血应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同时,在输血完成后,血袋应按照规定保存1周。

2 做好质量把关,严格内部管理

输血科的建筑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卫生学要求,布局和结构应科学合理,仪器及设备应按时进行养护工作,保证满足日常的工作需求。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素质的培养,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做好岗位培训,有条件的应尽量安排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上级医院血站进修工作。在完善基础工作的同时,需要加强内部管理:①血液入库须严格把关。在血液入库前,要求严格核对全血、成分血,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做好血液的出入库、核对及领发的登记工作,建议按照血型、血液种类进行专门登记。②对于储血冰柜,应按照要求严格进行消毒及检测工作,同时,全血及成分血应储存于血库的专用冰箱的不同层或不同的专用冰箱之内,做好标识工作。③对输血申请单及病人血样要进行认真核对,避免出现同名重姓等错误。④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交叉配血操作,要求所使用的配血方法在两种以上,由两名以上的操作人员进行结果核对,做好正反定型及Rh血型鉴定的血型化验,及时准确的进行报告书的书写。对于存在妊娠史及输血史的患者,需要进行抗体筛选实验。⑤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大力推广成分血,积极开展互助输血、自体输血及家庭输血服务[3]。⑥取血仅可由医务人员进行,禁止患者或家属自行取血。

3 輸血纠纷中,输血科免责情况

3.1 血源方面 ①血液由于运输方式或供血范围等原因未及时到达,造成了不良后果。②血站为过错的主要承担者,如血站不合法或血站未对采集的血液进行检测等。③由于仪器或试剂性能造成的漏检、血液检测窗口期及国家未规定的相关病毒检测等客观危险因素。

3.2 临床方面 ①医务人员违规操作,如血液污染等。②输血前后为对患者进行输血传染病的相关检测。③缺失输血记录或家属及患者未在“用血同意书”上签字。

3.3 受血者方面 ①诉讼时效超时。②所患疾病非输血性传染疾病。③经由注射、吸毒等途径感染的输血性传染疾病。④过敏反应或输血相关疾病等非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磊.输血感染病毒侵权赔偿研究.法律论文资料库,2003.9.

[2] 卫医政发.卫生部关于对《血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进行修订的通知,2009:28.

一秘科整改措施发言 篇3

上周五办公室全体会议结束后,我和一秘科全体同志对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的归纳和梳理,大致有七条好的建议。一是要提高文稿写作质量,保证思想性的同时提高艺术性;二是公文处理实行首问负责制,防止公文处理脱节;三是公文处理要更加严谨,加强对文种的把握,注意用词、造句、标点符号的使用;四是物色人员,进一步充实力量;五是加强文档、文件的管理;六是多参加会议,把握重点工作;七改善办公条件和环境。

针对上述问题,我和同志们也拿出了初步整改方案,主要是在三个方面实现大的提高。

一是在文稿写作水平上实现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们要和各科室密切配合通过多参加会议,把握领导讲话的思路和习惯;通过多学习上级文件,深刻领会上级党委精神;通过多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各乡镇、各单位的工作实际情况。在起草讲话稿时,综合分析、灵活运用,力求做到起草的文稿既贯彻上级精神,体现县委意图,又符合领导讲话的习惯和风格。

二是在公文处理能力上实现进一步提高。要加大和各大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坚决杜绝公文倒流情况的出现;要加大公文处理的规范化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实行首问负责制; 要实行“双向多人校对法”,提高公文核校的准确性和效率性;要严把公文政策关,维护公文的权威和政令的统一;要严把公文语言关,使公文用语做到简洁、准确、平实,充分体现公文严谨、平实的文风。

08级1班弱科整改措施 篇4

组织:李航、高金玉、任凯华为中心,各组长为协作,学科带头人为参与。(希望:每一个同学切记一切号令听指挥)

一.共同集体措施:

1.薄弱学科要加强典型题的研究。(题目的选择及讲解应注意:所用及涉及知

识---知识用法----注意事项----应用推广等)

2.自救和帮扶相结合。(要求:自救应自己目标明确而坚定,除两组长是铁定

帮扶人以外,组内或组外每一个人都有帮扶义务)

3.学科集中训练。(以试题考卷形式下发,主要在周日或节假日做,返校立刻

检查并讲解)

4.对要求记忆背诵的内容及作业做好监督检查制度。(应记应做该完未完的一

次警告,二次批评+反思,材料不少于200字,三次通知家长)

检查人:各科科代表或组长,要求一天一报,及时处理。

检查时间:固定或任意相结合。

形式:自查(个人良心关)———组查(互捡对比关)————抽查(质量或效果关)

二.个人弱科整改措施:

1.各科笔记要齐全:内容包括课上听讲记录和课下结合材料的学习整理记录,要有日期,建议数理化外用大作业,史地生政用记录本,抽查无笔记的要限期补齐,对不听话者做适当处罚。

2.上课发言(包括爬黑板)组内小科代表要做好你上一组的每人发言次数及总计,交总科代表汇总后上交。

对不积极发言或长期不发言的同学,组长要做好引导,批评或上报。

严禁班内大呼小叫的噪音现象,一经发现,一次警告,二次批评+反思,三次做处罚。

3.积极练习:理科(数理化等)要有专用练习本,便于检查和抽查,抽查中做的不好的要继续完善,不做且掌握效果又不理想的给予适当处罚。

坚决杜绝不经脑子的原版抄作业现象(有些科目除外,主要针对需动脑子思考才能得到能力提升的科目作业),一经发现罚款处理;作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有原因的要向科任代表汇报情况。

4.严格自习:要求(1)每个同学切记提高自习时间利用率,增加学习的效果性。

(2)自习应做到不说话。非得不可的说话不能让第三人听到,需要商量或讨论的问题要放到课下解决,不听规劝者按先前规定给予处罚。

5.学习上心要狠。要求:每个同学应有或建立起强烈的自信心和争胜心,并且必须树立起以不懂装懂或装者学习为耻辱的思想意识,形成自觉学习、不耻下问、努力向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学习观。

6。有弱科的同学每周至少一次汇报弱科自我加强情况,时间可以是周五、周日等(最晚不能拖过下 周一),可书面及口头汇报情况(内容包括怎样学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的解决办法、做练习及作业现在还有那些困难、考试情况如何等)。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有心人。

输血科整改措施 篇5

1、人次梯队情况:全科临床医生11人(其中病房管床医生6人、专职门诊4人,管理及学术带教1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主治4人、住院医师3人)

2、发展中风病及颈肩腰腿痛的中医康复,完善中医康复治疗核心品牌,完成了神经康复病例汇总,制定系统规范化 康复治疗流程。开展了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拓展了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设立了专门临床路径管理员,对我科两个临床路径中风病及项痹病临床路径实施进行实时监控,加强了对临床路径的实施及监督力度,做到了每个符合临床路径的患者都能按临床路径实施,并将临床路径表附于归档病历中。

4、加强了科室人员对中医古籍的学习、对中药方剂的掌握,科主任不定期对中医古籍的学习及中医方剂掌握进行抽查,对抽查合格的人员进行了相应奖励,提高了科室人员对中医古籍及中药方剂的学习兴趣,每周周三上午或周四上午进行业务培训,并记录在案。

5、设立了科室专门的质控人员,对每一份出院病历进行审查,并在出院病历上记录了质控医师名字,对书写病历不规范的,已令其整改。

6、完善了科内专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加强了与药剂科联系,研制专科中药制剂。

7、建立了与科研相关奖励机制,引进专才,促进了科室人员科研课题能力的提高。开展了中医药治疗中风病、颈椎病的研究,其中“针灸配合中药熏药对脑卒中肌力改善的研究”已通过韶关市科研成果鉴定,并获得了韶关市科学进步奖;如期开展了韶关市科研课题“电针配合中药熏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输血科整改措施 篇6

[关键词] 输血实验室;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9-0117-01

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输血科由以往简单意义上的“血库” ,转变为涉及多个学科、多功能的综合性科室。输血科建设,不只单纯地局限于原有旧的管理方式,而是全方位地建立输血管理体系,纳入整个临床医疗质量的大框架下来进行管理的模式。如何利用现代的循证医学,推动输血医学的持续发展,笔者针对目前输血实验室ISO15189全面质量管理体系(QMS)的构建与实施进行探讨。

1 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与必要性

1.1 公民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

因输血导致的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通过实验室QMS建立起准确的、完善的检验结果程序和原始记录,控制所有关键岗位和环节,可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1.2 对献血者的传染性标志物严格筛检

采供血机构的严格筛检使经血液传播病毒的感染率明显下降,但病毒基因型的变异,窗口期的长短不同,仍存在输血后感染病毒的风险。通过QMS的建立,使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条理化,降低了实验室的技术性风险。

2 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标准和依据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简称ISO15189)、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简称ISO/IEC17025)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 88,简称CLIA 88)[1];ISO15189是针对实验室的专用标准,除了具备ISO17025的所有优点外,其专业性更强,并根据医学实验特点弱化了ISO17025中测量的不确定度、测量、溯源性等要求[2]。按ISO15189的理念进行构建,依据ISO15189标准的同时还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规范性文件相结合进行受控管理,建立全面完善输血质量管理体系。

3 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和要素

QMS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明确的组织结构,规定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QMS的策划、实施,输血医学实验室ISO15189的认可从领导层到全员认识、体系策划、都有严格的评审,策划贯穿于整个体系的建立工程中,ISO15189 QMS强调实验室的质量和技术。体系包括组织与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合同的评审等管理要素和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设备及检验前、中、后程序等技术要素。

4 ISO15189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实施

4.1 QMS文件控制和贯标培训

制定形成文件并维护程序,对体系运行的依据性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受控:通过质量监控来保证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

4.2 实验室环境和设施、设备

输血实验室应每日监测并记录温度和湿度,配、发血室按二级实验室标准建设,对操作台和储血室每日紫外线消毒1 h,冰箱、桌地面每日用500 mg/L有效氯擦拭,每月进行院内感染学监测。设备应有制造商、型号。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进行规范性的管理;应对试剂的采购、批号、效期、批检报告严格控制。

4.3 输血检验前、中、后程序

①ISO15189把医学检验全过程分为三个程序。在输血科检验前程序是血样的采集、运送和接收,血样采集是血样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抽取,由专人送至输血科进行接收登记,收到输血申请单和血样时应核对患者信息,血样的采集、交接、保存、处理是受控文件的一部分;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EQA,建立输血相容性室内质控SOP[3]。②输血科根据库存情况和临床用血申请向血站订血,如库存无法满足临床,应与申请医生联系,必要时及时与血站保持联系。③交叉配血相合后,由医护人员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签字后发出.,检验后过程结果的临床咨询和反馈,输血反应记录程序等。对IQC的失控处理、失控原因等有详细的记录。

4.4 输血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输血实验室应保证输血信息系统(LIS)数据/信息的完整性,输血科通过计算机同步联网后进行血液的入库、出库及掌握血液库存情况,血站同时可了解输血科的血液库存[4];ISO15189要求要有完整的计算机程序手册,能进行数据的检索与存储,对系统的安全性充分保护。

4.5 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与持续改进

QMS的运行需要管理层的重视,成立由院领导、科主任等组成的输血管理委员会,组成考核小组,定期对采供血工作或临床输血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反馈输血信息,针对成分输血率、输血申请单、同意书等记录填写的完整情况,不合理用血、输血实验室室内质控等进行考核,并追踪评价整改效果[5]。

5 小结

ISO15189认可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全面细致的工作,使输血管理程序化、规范化,ISO15189不是最终的管理体系,只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实验室认可QMS 后并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 张印则,章昊,孟庆宝,等. 临床输血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其解决方案[J]. 中国输血杂志,2008,2(3):214-215.

[2] 王海宝,庄远,王德清. 输血医学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2):14-16.

[3] 汪传喜,刘相福. 建立血液监测体系提高输血安全[J]. 现代医院,2006,6(7):128-130.

[4] 罗水仙. 血液科输血过程中的零缺陷管理[J]. 现代医院,2011,11(7):107.

[5] 郭春江. 转变输血观念规避输血风险[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8(4):143-144.

输血科个人总结 篇7

输血科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危,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血液资源及确保临床的用血安全尤其重要。几年来我院迅速发展,为配合临床工作,输血科同样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和责任。根据我院38号文件要求,结合科室目标任务对履职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如下:

一、管理能力

1、医疗质量:2014年1-9总计费11974567元,发血袋比2013年()同期增加。成分率100%。

2、医疗安全:无差错无纠纷,无临床科室投诉。

认真+责任:一定要做到零差错率。全面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血液质量万无一失。输血工作是细活,因为也许你节省的是一个环节,可是付出的代价也许就是生命!

今年修订了工作制度规范,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参加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血液相容性试验室间质评活动,都以满分的成绩顺利通过所有的测评。

完成对全院医务人员的输血培训,为确保医疗安全提供了保障。坚持质量改进持续化,加强每天自查,有效控制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

3、专科建设:完成科室人员培训。业务收入比同期增加。无差错无纠纷,无临床科室投诉。

4、危机应对:与上级积极沟通及时上报,与血站、临床、患者积极沟通。积极配合临床,科学合理的利用血液资源,做好输血服务。

要求临床医生严格掌握血液制品的使用适应证。输血是双刃剑,能挽回生命的同时也会存在更多的隐患!今年供血仍然紧张(O型),①与临床医务人员的沟通 :输血科对输血、献血工作进行解释和宣传工作。规范临床医生合理、有效、安全的输血。② 做好与血站的沟通工作,与中心血站开展业务交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好临床输血工作。③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 :对于患者关于输血方面的咨询,输血科耐心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一、技术能力、主任:本科,副高,市学会任职。

2、新项目、技术水平:开展卡式血型、卡式配型。RH(-)确认4例,疑难配血1例。论文1篇(统计源)。

三、医德医风

我非常热爱本职工作,能够严以律己,与同事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保持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力争把领导分配的每一项任务做好。

无安全不良事件,无投诉。

二、劳动纪律

几年来坚持提前到岗,按时参加科主任例会无迟到早退。按时组织科室周会传达会议精神。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做好工作。

输血科

输血科工作总结 篇8

第一点:科学合理用血

加大了对输血适应症的审查力度,使大家更加认识到输血是救治许多疾病的必要手段,但它始终存在一定的风险,甚至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现代输血的至高理念是提倡“科学、合理用血”,减少非必要性输血,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除自身疾病以外的风险,保障受血者的医疗安全。

把科学、合理用血作为输血工作的重点目标,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加强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血液是无价的,是献血公民爱心的无偿奉献,同时,血源总体来说是紧张的、短缺的,因此,必须开源与节流相结合,才能保证临床用血。同时,临床用血是一门科学,是否合理也体现科学水平和科学态度。因此,我科再使用时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浪费和滥用各种血制品。

树立为临床服务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积极参与临床会诊,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加强输血科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使业务人员在工作和学习中进一步得到提高,严格地遵守规章制度,按标准规范操作,增强责任心,严格地执行查对制度,操作集中精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业务工作。严防差错的出现,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第二点:以质量为核心

进一步健全了输血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对输血科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了血液入出库检查规程,血液质量检查规程,临床输血检测操作规程,各项输血诊疗活动的操作规程,试剂配制操作规程,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人员培训和技术考核制度,检验记录和核对制度,血液保存、发血、临床输血和血液保存制度,输血后感染的登记报告制度,试剂的认购、入库和领用制度,消毒管理制度,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制度,仪器设备认购、验收、使用、管理、保养维修和报废制度,计量管理制度,输血前检查制度,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及汇报制度等。

第三点:开展新项目

如血小板配型、血栓弹力图凝血检测等,逐步替代现在的凝聚胺交叉配血法,采用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结果稳定的卡式抗人球交叉配血法,彻底避免任何差错事故发生的可能,确保临床安全输血,进一步加强科室内部管理,在高起点的基础上确保学科发展。注重业务人员继续教育,鼓励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引进输血方面的的人才,充实输血科的技术力量。

第四点:计划用血

不能把血液作为“补品”给不需要输血的病人。严格审查输血申请单,对不符合要求的输血拒绝发血。我科根据医院规模,床位以及平均每天的用血量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定期向济宁市血站提出用血计划,同时作好输血记录。

输血科标本采集制度 篇9

一、严格遵守执行标本的采集、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有效防止标本发生差错。依据标本采集流程对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的标本进行采集,并明确相关责任。患者住院号等信息具有唯一性。

二、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科别(病房/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核对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采集血样时禁止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

三、进行血型(或新生儿溶血试验)检测时,血液标本采集应使用黄色真空试管,标签上注有“血型”字样,内有EDTA抗凝剂。采集血样约3ml后,应颠倒混匀数次,以使血液充分抗凝。

四、进行备血,计划用血以及紧急用血时,血液标本采集应使用粉红色真空试管,标签上注有“交叉配血”字样,内有EDTA抗凝剂。采集血样约3ml后,应颠倒混匀数次,以使血液充分抗凝。

五、血液采集后,应将试管条码在微机上录入,并用圆珠笔将患者姓名,科别,住院号,床号等信息书写在试管标签上。

六、输血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同时使用一个血液标本。紧急输血患者采集血样时医护人员要两人核对相关信息,并在病程记录上双签名。

七、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和临床输血申请单在输血前一天(紧急输血除外)送交输血科,血型标本需经交接方核对标签和微机信息一致后方可接受,否则拒接接收;备血标本需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再临床输血申请单双签名,并记录接收时间。

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 篇10

一、输血科(血库)的组织管理

(一)输血科的组织管理

输血科

根据卫生部卫医发[2000]184号“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总则第四条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协同临床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确定年输血品种和数量,分析研究和处理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二)输血科配备标准

1、人员

输血科(血库)的规模可根据医院床位数或医院年用血量及救治患者对象来决定。一般人员与床位之比为1:100~150。

2、人员技术职称

都应该是具备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并有专业技术职称。三级医院至少配备一名主任医(技)师;二级医院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医(技)师以上人员;其他各级医院输血科(血库)至少配备一名医学专业。

3、科室设置

医院输血科(血库)应设置在邻近用血较多的手术室或病区。房屋应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清洁干燥,大小至少应具备充足的工作空间。一般应分为贮血室、配血室、值班室及清洁室等。

4、设备

一般有4~60C 贮血冰箱,-300C低温冰箱,显微镜,台式离心机,370C和560C水浴箱、各种规格的离心机、显微镜及实验室常规配置等。

(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

输血科(血库)的各级各类人员除了像其他业务科室一样承担科内的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以外,还必须做到各负其责。

1、行政主任(副)职责

(1)负责解决输血科复杂、疑难的检查、诊断、治疗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等技术问题。参加临床会诊和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

(2)经常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和维修情况,指定人员负责登记、统计、资料积累和保管工作。

2、主任(副主任)技师职责

(1)负责本科主要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验收、安装和调试工作,定期检查和指导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解决本科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并参加相应的诊疗工作。

(2)负责疑难或特殊血型的鉴定、交叉配血、免疫诊断、疑难检验项目的检查及室内、室间质控。开展成分输血,参加临床有关的会诊和治疗工作。

3、主管技师职责

(1)开展科研工作,并担负一定的教学任务,做好各级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指导下级技术和进修人员的学习和工作,撰写学术论文。

(2)协助科主任制定该科室业务范围内的有关计划,并监督实施。

(3)了解国内外动向,结合本科情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输血事业的发展。(4)认真执行并督促检查本科室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制备工艺、质量检测标准和工作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意见,提请上级审查批准。

4、技师职责

(1)负责所用专业仪器设备的调试、鉴定、操作、建档和维修保养,做好专业资料的积累、保管以及登记和统计工作。

(2)根据科室情况,参加相应的诊疗工作。指导和培养技士及进修人员,并负责其技术考核。

(3)负责血液质量检查和储备工作,参加发血、实验检测、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成分制备。

(4)参加科室值班。

5、技士职责

(1)负责输血前的准备和必做项目的实验检测工作。

(2)负责血型鉴定和发血工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3)负责储血冰箱的管理、血液的储备、血液质量的鉴定。(4)负责药品、器材及其它物品的保管工作。(5)参加科室值班。

6、技工职责

(1)上班前工作室卫生准备就绪,使工作室保持空气新鲜。

(2)工作间地面每日要清扫、擦洗两次,每周进行一次全面卫生清扫工作。

7、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各类血型的鉴定和Rh等稀有血型的鉴定及血型抗体的筛选工作。

(2)在进行血型鉴定和各类特异抗体鉴定时,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3)血清学检查时,血清抗体的检测,均应按标准和规程进行。

(4)工作中要做到:标本不污染、操作熟练、试剂标准、器皿清洁、判断准确。

(5)负责各类标本检验、检查和鉴定的登记工作。内容包括:标本号、姓名、单位、地址、特异性抗体、血型、日期、诊断和签名等,并应长期保存。协助做好Rh等血型的建档工作,为建立稀有血型者队伍提供依据。

(6)遵守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完成科主任分配的其他工作。

8、配发血工作人员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各科室临床用血的配血和发放工作。

(2)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执行“双查双签”制度,严格按“配血操作规程”进行工作。(3)遇到疑难问题,请血型室人员共同解决,并上报科主任,未搞清原因的血液不得发出。(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任何一项不符均不能发血。(5)严格执行“血液领发制度”,发血者与取血者应逐项查对无误,双方签字后方可发血。(6)临床出现输血反应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协助科室治疗抢救。(7)负责输血反应信息的记录、登记、汇总和分析工作。

(8)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记录及清洁和保管工作,如发现故障及时上报科主任找维修部修理。

9、质控工作人员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业务技术的全面质量检查监督。

(2)质控人员必须坚持原则,作风正派,遵纪守法,能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知识,能胜任本岗位工作。

(3)负责对血液及成分、化验检查等各项技术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和监督。

(4)负责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检、标签、外包装、入库、出库和有关资料等质量检查和监督。

(5)负责对仪器、设备、衡器、量具质量的检查和监督。(6)质量中有违反操作规程和严重问题要及时向科主任汇报。

(7)按质量检验规定检测试剂、血液、器材等,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各种管理制度

1、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

(1)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填写,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审签后,提前2日送交输血科(血库)。

(2)储血冰箱每月消毒一次。每日检查冰箱温度,同时观察血液质量。应严格按照不同保养液要求的期限保存血液,发现质量可疑时,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储存血液报废时,应报医务科批准。

(3)配血及发血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出的血液、血浆、血液成分等,临床科室应及时输用,输血科不再收回。

(4)各科室必须由医护人员取血。取血时,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输血时遇有疑问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待查清无误后再作处理。配血标本由输血科在40C±20C条件下保存两周,以备查对。(5)设立值班员,负责值班时间内的供血和安全工作。

2、供血制度

(1)输血科应按《采供血许可证》规定范围供血。特殊情况下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方可对规定范围外的医疗单位供应。紧急情况下,先供应,同时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2)供给临床使用的血液,必须是按照国家规定《献血员健康检查标准》检测合格的血液。(3)向临床供血时必须依据临床科室的申请和患者的病情,提供患者所须的血液及成分血。(4)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到临床规范用血。

(5)遵循科学合理用血的原则,积极开展成分输血、自身输血,提高临床输血疗效,严防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6)交叉配血和发血,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做到双查双签后,方可发出。

3、配血管理制度

(1)配血室内应保持安静、整洁。工作时不闲谈,非本科工作人员谢绝入内。

(2)配血前认真检查输血申请单上的日期、血型、申请数量及对血液的要求,并根据贮血情况、疾病等酌情交叉配血。

(3)依贮血日期的先后,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血液。

(4)做好血型鉴定、配血试剂的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5)对有输血反应者必须进行抗体筛选鉴定。

(6)做好各项登记工作,交叉配血等书写字迹一定要清楚、整齐、无误。

(7)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40C±20C冰箱保留7天。

4、输血管理制度(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对于手术用血应事先做好计划。对输血量及所需各种成分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要严格掌握。(2)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HCV)、梅毒抗体(RPR)、艾滋病抗体(HIV)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3)患者需要输血时,医生应向家属讲清输血的利弊,与患者共同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后,方可输血。

(4)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填写,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经上级医师审签后同血样本一起提前呈交输血科。

(5)为做到有计划地供血,除急诊外凡需输血者均应提前申请,各种血液成分应提前2-3

天,全血及红细胞悬液<2000ml提前2天,2000ml以上者提前3天,>3000ml者应提前4天。

(6)勤工人员和家属一律不许代替医护人员取血和代替医师签字、填写血型、用血量以及改填输血申请单。

(7)取血者与发血者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共同认真查对科别、姓名、住院号、血型、血类、贮血量、输血日期、交叉配合结果和血液质量,以确保输血安全。

(8)输血时,必须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遇有疑问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输血科查找原因,待查清原因后再作处理。

(9)从输血科取走的血液,因强烈震荡、破损、污染、放置室温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浪费,应由用血单位负责。

(10)输血后,经治医师应及时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并与血袋、输血器具于24小时内一并送回输血科,以便进行输血疗效观察和登记。

(11)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血液从输血科取走后,一律不能再退回输血科。

5、输血反应登记报告制度

(1)凡接到临床科室反映有输血反应时,输血科医师应及时深入临床科室,妥善处理并报告科领导。

(2)记录发生输血反应患者的姓名、血型、住院号、科室、所输血液制品的名称、献血员姓名、血液编码、输入量、反应症状、处理方法、结果等。

(3)及时收回因输血反应未输完的血液,重复交叉配血和正反定型,必要时进行抗体检测以及其它相关检测。

(4)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以利临床医师对症治疗。

(5)输血科医师应经常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治疗情况,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并宣传教育输血反应防治知识,提高临床诊断输血反应能力。

(6)严重的输血反应,在处理后(必要时应及时)一周后由科领导上报医务科。

6、标本管理制度

(1)配血标本送到输血科后,要有专人接受标本,并检查血量、标本联号、姓名、血型、病房、床号齐全,如有遗漏应拒收。

(2)初检和复检标本送到实验室后,要有专人接收手续,并要检查留样试管、标签、编号、血型是否齐全,检查合格双方签字,做好登记,注意标本份数、来源和日期等。

(3)检查血标本留样足量,并观察是否有溶血、乳糜血,如有此现象应重新留取标本并做好记录。

(4)受血者配血标本和全血复检标本,试验后要放冰箱4-60C 保留一定时间(一般为二周),以便病人用血后发生问题时,查找原因。血清标本应放在-200C以下温度保存半年以上,以备患者输血后发生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疾病的追查。

(5)实验后废弃的血标本,必须在焚烧炉焚烧,以免污染环境。

(6)阳性结果注意保密,阳性标本应严格管理,消毒后处理,所用试验器材,用后焚烧或消毒。

7、标本接收制度

(1)初检和复检标本送到实验室后,要有转入交接和登记手续。

(2)检查留样试管、标签、标号、姓名、血型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应拒收。检查合格,双方签字,做好登记,注明标本份数、来源、日期等。

(3)检查血标本留样量是否有3-4ml,并观察是否溶血、乳糜血,如有此现象应再留标本并做记录。

(4)将血标本试管放37C水浴中10分钟,以利血清的析出。(5)孵育后的标本,经离心后以次分发进行各项检测。

8、血液报废管理制度

(1)血液报废时须由经办人员登记、签名后报科主任核准。(2)血液报废标准:

①眼观有溶血、大凝块、血袋破裂、管口热合不严密或启过封、血液颜色呈紫玫瑰色或高锰酸钾色、红细胞呈稀泥状者;

②血液过期、变质或培养有细菌生长;

③血液启封后或离开输血科在3小时以上;

④经复检后不合格的血液;

⑤确认是输血反应而退回的血液;

⑥患者因故未用完而退回输血科的血液。

(3)废弃血的处理方法,见医院感染消毒管理常规及废弃物处理制度。

9、差错事故的登记、报告制度及处理程序

(1)一般差错

血型鉴定错误,漏报、错报、误报检测结果。(2)严重差错

①错发血液并已给患者输入,未发生严重反应者。

②各种原因造成血液污染,已将污染血液输入患者体内但未引起严重反应者。(3)事故

①错发血液已输入患者体内发生严重反应,并导致患者脏器功能损害或死亡者。②各种原因造成血液污染,已输入患者体内导致患者脏器功能损害或死亡者。(4)报告及处理办法

①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设置登记人员,负责差错事故登记,每月在月报表内认真填写。②凡发生医疗护理差错,均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并主动报告登记人员。凡属严重差错,科室应于24小时内报告医务科或护理部。

③差错发生后,科主任及相关人员应主动与临床科室协作,迅速处理,防止差错发展为事故;并注意查找原因。事故发生后,科主任及相关人员应主动与临床协作,迅速处理,竭尽努力减少事故所导致的危害。

④当发生差错事故时,当事人应于差错事故发生后三天内提交书面分析材料,说明事件经过、差错、事故的处理与结果,分析原因及教训。科室主任应于一周内组织科室人员分析原因,找出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暂不能定性的医疗护理问题应填写《医疗护理问题报告表》,两周内报主管领导,并拿出处理意见。

⑤差错、事故定性后,依据医疗护理差错事故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2)严重差错

①错发血液并已给患者输入,未发生严重反应者。

②各种原因造成血液污染,已将污染血液输入患者体内但未引起严重反应者。(3)事故

①错发血液已输入患者体内发生严重反应,并导致患者脏器功能损害或死亡者。②各种原因造成血液污染,已输入患者体内导致患者脏器功能损害或死亡者。

二、血液及成分血的质量管理

(一)血液及成分质量标准

所有的血液及成份血的HBsAg、抗HCV、抗HIV、梅毒血清学试验均阴性,ALT符合标准;无菌生长;标签要填写完整、清楚、准确。并各自还要符合不同的质量标准。

1、血液检测的质量标准

(1)血型:ABO血型(正反定型法)和RhD血型。(2)全血比重(硫酸铜法)

男≥1.052(Hb≥125g/L);女≥1.050(Hb≥115g/L)。(3)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改良J-G法)<17.1umol/L。

2、血浆,全血的质量标准

(1)外观:应无溶血、变色、汽泡及凝块。(2)血容量:误差不大于标准量±10%。(3)ABO血型,应与标签所标示一致。

3、红细胞悬液或浓缩红细胞质量标准

(1)外观:应无溶血、变色、汽泡及凝块。(2)血容量:误差不大于标准量±10%。(3)ABO血型,应与标签所标示一致。

4、白细胞的红细胞质量标准

(1)红细胞回收率应≥70%。(2)白细胞清除率应≥70%。

5、洗涤红细胞质量标准

(1)标签:应填写完整、清楚准确。(2)红细胞回收率应≥70%。(3)白细胞清除率应≥80%。(4)蛋白清除率应≥99%。

6、单采(或浓缩)血小板质量标准

(1)血小板计数:应≥(1.5~3.0)×1011/袋。(2)红细胞混入量:应≤2.0×1010/袋。(3)白细胞混入量:应≤2.0×106/袋。

(4)保存:一般当天使用,保存条件220 C振荡,用保存袋可保存3~5天。

7、新鲜(冰冻)血浆质量标准

(1)外观:无混浊,无乳糜,无熔血,无纤维蛋白析出。(2)容量:应符合标准量±10%。(3)血浆血红蛋白含量应≤530mg/L。(3)蛋白含量:应≥48g/L(4)保存期:-200 C以下为一年。

8、浓缩白细胞质量标准

(1)容量:用称重法测定30~40g/单位(200ml全血制备)。(2)白细胞≥10×10/单位。(3)粒细胞比率≥50%。

9、冷沉淀质量标准

(1)容量:25±5ml/单位(200ml全血制备)。(2)纤维蛋白原:≥150mg/单位。

(3)保存期:一-200 C以下冰箱为一年。

(二)储存系统与运输要求

1、储存设备监测

(1)各种保存血液及成分血的冰箱或冰柜的温度必需每4小时记录一次。(2)温度失控报警器必须设定一个温度失控范围,并时时处于开启状态。

(3)温度失控报警器在箱内温度超过设定范围时,必须能被激活并发出明显的警报信号。

2、运送

全血及红细胞制品运送温度为1~100C,冰冻类制品运送温度应≤-180C,粒细胞及血小板浓缩物运送温度为20~240C。

(三)血液及成分血的使用适应证

1、适应证

(1)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Hb)<8.5g/dl、血容量丢失>20%、体外循环手术预计Hb<8.0g/dl、Hb<10g/dl的放疗或需手术者。(2)全血:进行性巨量失血。

(3)血小板:成分大量输血超过10个单位、血小板数<5万/ul伴活动性出血或需手术者。(4)新鲜冰冻血浆:书面报告PT或APTT异常伴出血或需外科手术者、特定凝血因子缺乏伴出血或需手术者、输血量大于15个单位、抗纤溶治疗伴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重小于15公斤的体外循环手术者、蛋白S和蛋白C缺乏,服用L-天冬酰氨酶前纤维蛋白原缺乏者。

(5)冷沉淀物:凝血因子缺乏,如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6)照射的血制品:所有小于2岁的病人、所有儿科肿瘤病人、所有骨髓移植病人。(7)白细胞血制品:所有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病人、所有儿科肿瘤病人、所有骨髓移植病人、慢性溶血病人。

2、成分血的使用适应证

全血:

必须和受体完全一致。红细胞:

必须和受体的血浆相合。粒细胞浓缩物:

必须和受体的血浆相合。新鲜冰冻血浆:

必须和受体的红细胞相合。

血小板浓缩物:

所有血型都可以接受,优 先选择和受体的红细胞相合。

3、成分血使用率标准

(1)成分输血率:三级甲等医院>70%,三级乙丙等医院>65%,二级甲等>50%医院,二级乙等医院>45%。

(2)红细胞使用率:三级甲等医院>50%,三级乙丙等医院>45%,二级甲等>40%医院,二级乙等医院>35%。

(四)血液及成分血的发放

1、准备

(1)冷沉淀物和新鲜冰冻血浆在370C的水浴箱中融化后即可使用,也可放入1~60C冰箱保存,但不超24小时。

(2)全血和红细胞制品可直接使用,如需加温则加温器应控制在380C,血制品温度都不得超过380C。

(3)血小板和粒细胞一般在采集后6小时内使用。

2、检查

在发出血液前,应检查血袋是否破损、封口是否严密、血液外观是否正常。如发现血袋破损、封口不严有渗漏、血液中有大量凝块、血浆和红细胞交界面不清或出现膜状物、血浆出现溶血混浊变色、袋中气泡增多或血袋肿胀等各种不正常现象,一律不得发出使用。有疑问的血液应做细菌培养和追踪观察,以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3、标签和资料核对

血液及成分标签上必需含有种类和数量、储存温度、失效日期、血型、献血员资料、病人资料。并核对输血单上的资料和血袋上的资料,完全无误后方可发出。

4、退回和重新发放

血液及成分离开输血科(血库)后,必须立即输注,决不允许长时间放在室温或放入其它无

严格温度监测的冰箱内。除手术室、急诊室、监护室以外原则上逐袋领取,现输现拿,不得在输血科(血库)以外的部门储存。血液及其成分离开输血科(血库)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因故未使用的血液及制品,应在30分钟之内退回。血液及成分重新发放必须获得下列信息,血袋无破损及封口未被打开,在保存和运送过程中始终处于要求的温度保存范围,已对该血液及成分重新发放作登记,以确保在日后使用过程中作追踪监测。

5、血液发放的质量控制

为确保供血质量,在向临床发放贮存血液时,应做好核对检查工作及温度的监控。

(1)核对病人姓名、科别(及病区)、床号、编号有无差错;核对供血者(献血员)姓名、血型、血量、编号有无差错;核对标签填写有无不一致之处,有无脱签预兆,贮存时间是否符合病人治疗需要;检查血液包装是否完好,血液外观有无异常变化。以上各项检查均需与取血人共同进行,全部合乎要求方能发出。

(2)贮存血液的外观有以下改变之一者,不得发给临床输血: ①血浆层变成暗灰色或黄褐色(多为细菌污染后产生色素所致)。

②血浆层呈现日渐加重的异常混浊,或出现大小不等颗粒状、絮状、丝状物,或形成胶冻状(常为细菌产生的血冻凝固酶所致)。

③血浆层出现进行性增多的汽泡(多为细菌污染产汽所致)。

④红细胞层变成暗紫色或玫瑰色,呈稀泥状或形成大量凝块(多为细菌繁殖生长所致。亦可因采血不顺利或抗凝效果不好所引起)。

⑤红细胞层表面出现绒球状物(可为细菌菌团或真菌菌丝)。

⑥红细胞层溶血造成与血浆层分界不清(可为细菌作用所致,也可因冰箱温度过低使贮血冻结,溶化后溶血)。

⑦对包装有破损或疑有细菌污染的血液,外观虽没有异常改变,也不能发出。应经细菌培养或有关鉴定后,再决定能否输用。

(3)如果血液必须向外单位运送时,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若路途较远或外界气温过高,要使用冷藏装置。温度要控制在1-80C,最高不得超过100C。多量血液运送使用冷藏箱,少量血液运送使用冰壶即可。血液运达目的地后,要尽快存入冰箱。

(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需保存于2-60C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5)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三、临床输血的技术管理

(一)、输血的准备

1、输血志愿书

临床医生在给病人输注血液及成分血前,必须与病人及其家属签定输血志愿书。输血志愿书要求说明以下内容:血液来源、所做的检测试验、输血后可能转播的疾病和并发症、以及当前输血的必要性和输血后的危险性等。要求让病人及其家属充分权衡利弊,征得同意后,才能实施输血治疗。

2、输血前检测试验

(1)试验要求

血清和血浆都可用于血交叉试验和抗体检测,最好是血清标本,标本使用限制在3天内含有肝素等抗凝标本可用凝血酶或硫酸鱼精蛋白处理使其凝集析出血清。允许通过静脉输液口采集标本,但必须丢弃受残留静脉输液影响的前5ml标本。一般不允许使用溶血标本,对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烧伤病人的溶血标本,在试验前后必须作溶血程度的比较。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的所有资料必须填写清楚并完全符合,否则应重抽标本。对所有用过的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必须在1-6C冰箱至少保存7天,所有试验都必须保证观察和记录同时进行,且记录和资料都必须至少保存5年。(2)血型检测

要求完成病人ABO正反定型,献血员血型ABO正定型必要时做Rh血型。

(3)血交叉试验

①受血者交叉配血时所用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②配血时要逐项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③凡是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与ABO血型同型输注。

④凡遇有下列情况时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要求完成盐水交叉试验和检测不完全抗体的交叉试验(酶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除紧急输血和自身输血外,所有输入红细胞的其它制品均要求做血交叉试验。

(4)其他试验

另外必须开展的试验有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抗体鉴定、新生儿溶血病的全套试验。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1、当病人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应持输血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三)、血液及成分输注前的处理

1、需加温的血液,应在具备有温度显示和失控报警系统的加温器中进行,但血袋或送血管道的温度不得超过38

2、除了生理盐水能加入到血液中之外,其他溶液和药物不得和血液混合使用。

(四)血液入库、核对和贮存

1、全血和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体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形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必须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3、必须按A、B、O、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的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4、全血及各种血液成分必须按以下温度和期限保存。(1)全血、浓缩红细胞(CRC)和红细胞悬液(CRCs):保存温度为4±20C;保存期为30天内。

(2)白细胞红细胞(LPRC):保存温度为4±20C;保存期为受血者ABO血型相同。

(3)洗涤红细胞(WRC):保存温度为4±20C,24小时内输注。

(4)冰冻红细胞(FTRC):保存温度为4±20C,解冻后24小时内输注。

(四)血液入库、核对和贮存

(5)手工分离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PC—1):保存温度为22±20C(轻振荡);保存期普通袋为24小时。

(6)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GRANs):保存温度为22±20C,24小时内输注。(7)新鲜液体血浆(FLP):保存温度为4±20C,24小时内输注。(8)新鲜冰冻血浆(FFP):保存温度为-220C以下;保存期为一年。(9)普通冰冻血浆(FP):保存温度为-220C以下;保存期为四年。

(四)血液入库、核对和贮存

(五)输血操作规程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从输血科取来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振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生,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抽取血袋中的血液做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7、当有输血反应时,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8、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9、输血的质量控制要点

输血科(库)工作人员一般不参与输血工作。但为了病人安全,应协助医护人员控制输血质量。现将医护人员在输血中应重视的问题简要叙述如下。(1)充分做好输血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①输血的适应征、输血的温度与速度,都必须在输血前做出决定。

②输血用具应在输血前要准备好,而且符合无菌、无热原要求。输血器要装有符合标准的过滤器。

③输血前,在床边再核对一次配血单和贮血,内容同血液发放。

(2)输血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①血液不能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一般不超过半小时。②为使血流通畅,输血前要轻轻旋转血袋,将血液混匀。③按无菌操作常规做局部消毒和静脉穿刺。

④输血管内不能含汽泡,输血器各接头处不能漏气。⑤采用密闭式输血,速度要适当。

⑥除等渗盐水外,其它液体(含治疗用药)不能混合输用。

⑦当输血管不慎脱落时,必须立即采取防污染措施,并及时以无菌手续更换新输血器。

(3)在连续输用非同一供血者的血液时,虽然配血相合,也不能混合输用。这一点也适用输注血浆。

(4)输血过程中,要经常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发生。输血完毕后,血袋内的余血应将原包装保留一天并防止污染,以备必要时复查。

(五)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1、浓缩红细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可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2、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2)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4)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3、新鲜冰冻血浆(FFP)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的血容量)。

(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4、全血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

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可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

四、紧急用血及大量输血原则

(一)紧急用血原则

为挽救病人的生命,临床医生在等待做完血交叉试验的时间内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和向病人家属说明情况并征得同意的紧急情况下,可发放未进行交叉试验或完成部分交叉试验的血液,随后须立即完成血交叉试验。紧急发血必需遵循下列原则:

1、给予未知血型病人O型红细胞,如未知病人是Rh血型时,则首选D阴性红细胞,特别是对有过妊娠经历的女性。

2、如有时间完成病人的ABO血型检测,可给ABO血型相合的血制品。

3、用显著的方式在血袋标签上表明交叉试验在发血时未完成。

4、尽快完成血交叉试验,如在试验的任何一步发现不相合,应迅速通知主管医生或输血科(血库)医生。

5、如病人由于医疗问题死亡,但不涉及输血,则没有必要完成血交叉试验,但应由主管输血的医生来决定。如有原因表明输血加重了原始病情或促进死亡,则应完成所有的试验。

(二)大量输血原则

是指在24小时内输血量达到或超过病人的一个血容量。

1、经输血科(血库)医生同意,血交叉试验可适当简化。

2、必须按照紧急用血原则,尽早给予病人输血治疗。

五、质量控制管理

(二)室内质量控制

1、试剂的质量保证

(1)试剂应按规定的温度保存,一般含有抗体的血清和不加防腐剂的材料可冰冻保存,但一般建议最好用普通冰箱保存。

(2)抗血清和试剂细胞(除谱细胞)必须在每天使用前与相应的细胞和血清做阴、阳性对照,以检测其活性。(3)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结果的应加入IgG致敏的红细胞,以检测抗人球蛋白试剂的活性。

2、设备的质量保证

(1)必须保证所用的所有温度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定期校正。

(2)需要温度控制的设备如水浴箱、干浴箱、孵箱等必须每天记录温度,确保在控制的温度范围内。

(3)存放血液及成分的普通冰箱和冷冻冰箱必须每6小时记录一次温度。

(4)血液加温器必须有一个温度计和温度报警器,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80C 内。

(5)血清学试验专用离心机应每6个月检查一次转速,成分分离用的离心机也必须在每次修理后校正其转速和温度。

3、室内质量控制方法

室内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的方法,连续的评价本实验室工作的可靠程度,确立报告能否发出。旨在检测、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1)“即刻法”质控方法

有些检验项目不是每天都要进行检验,如果要用同一批质控血清常规检测20次以后,再画质控图进行质控,难度较大。采用“即刻法”质控统计方法,只需连续测3次,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质控。具体方法参见郑怀竟主编的《免疫学检验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一书。

(2)x质控图的质控方法

在计算机上计算各检测项目的均值和标准差,一般以x±2S为警告限,以制作x±3S为失控限,做质控框架图。具体方法在很多医学教科书上都有阐述,此不赘述。

4、质量评估和改进计划。

(1)建立书面的质量评估和改进体系计划,并规定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2)建立指示质量和完成范围的程序。

(3)建立标致的质量操作手册,应包含所执行技术程序的法规政策和指导。(4)建立质量控制分析体系及纠正措施。

六、临床输血的信息管理

(一)临床输血信息收集的重要性:

1、可以反映医院临床输血技术及学术水平,以及成分血的百分率;

2、可为研究发展医学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3、可以及时发现血液质量状况,并向供血单位反馈。

(二)信息收集的方法:

1、卡片跟踪法

对每袋发出的血液或成分附一张小卡片,待临床用血完毕后,将患者反应的主要情况填写入卡片,返回输血科(血库),最后统计上报或反馈给血站。

2、表格统计法

由输血科(血库)按规定要求制作输血反应调查登记表,每个患者输血前后均由经治医生详细填写登记,然后返回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

3、计算机网络法

上一篇:在市妇联十一届四次执委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一件小事》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