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精选8篇)
一、目前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工作存在的几点不足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在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工作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有的运管执法部门在提高执法效能,引导道路运输经营者发展方面,存在着责任意识不强,目标不明确等弊端,整个监管过程缺乏系统组织,总认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老一套、老模式缺乏创新意识。
(二)缺乏预防,管理被动。在运输市场监管环节中,由于监管思维上的局限,运管执法部门对运输市场的监管往往是事后的,缺乏超前性的预防机制,事后监管措施也比较分散,缺乏力度。
(三)以罚代查,以罚代管。当发现违法行为时,既不诚心、不耐心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也不认真分析事发的主观原因,只是简单地实施处罚,以致一些带有共性的屡查屡犯的违法行为难以根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能发挥和执法效果。
(四)忽视源头,存在死角。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运管部门对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主要防于客货运输,很少到客货运站场、维修厂、二级维护修理厂等源头进行监督检查,导致市场监管存在死角,使得经营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运输市场秩序得不到维护。
二、加强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的对策
1、运输市场监管的目的和原则。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的目的是遵照道路运输法规、规章,纠正道路运输市场的违法行为,保护运输经营者及其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工作应当坚持两项原则:一是合理高效原则。根据道路运输行为的特征,选择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实施监管。比如:能通过检查材料来实施监管的,不到路上去检查。二是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即:能通过教育解决的,原则上不罚;能够轻罚的,不重罚;证据不充分的、不确凿,违法性质难于确定且社会影响面不大的暂不罚。
2、实行运输市场管理行政合同制度。《行政许可法》和《道路运输条例》规范和调整了运输管理行政许可行为,对市场的日常监管更加着重于许可后的经营行为上。运管部门完全可以与运输经营者在经营行为上进行约定,以取得监管效果。这种约定可以贯穿于整个道路运输经营活动始终,如运输服务质量,安全管理,违章违规记录,群众满意度等。
道路运输经营者在被许可后,进入市场经营前,运管部门可以与其签订行政合同,主要内容是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杜绝违章违规等,还可以探讨采用经营者缴纳一定履约保证金的形式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在合同中,可以明确约定若经营者不履约,运管部门有权没收保证金。保证金专款专用,必须符合公益目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用于履行合同相对的行政奖励;
(2)用于建设向全体经营者开放并为之服务的监管平台;(3)用于维护公共安全和运输秩序的应急资金储备等。
结合信用考核制度,运管机构可以与运输经营者以经营信用、市场信用、服务信用、完费信用等为重要内容签订行政合同,按照信用度的高低,在运力许可,取得线路经营权等方面与运输经营者约定。
3、统一监督检查范围,科学划分监督检查内容。运管机构在强化运输市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应当全面开展车辆维修,运输服务市场的日常监督检查。要定期分析各个道路运输市场的运行情况,均衡督查力度,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消除死角。
各级运管机构应将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中的禁止性行为进行全面汇总,科学分类、明确检查内容、时间、场合、检查方式以及执行人,以大大降低日常监督检查成本,提高督查效率。
4、依法规范日常监督检查方式。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运管机构要以道路行为的科学分类为依据选择最佳的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扭转仅仅依靠路检、路查实施监督检查的局面;以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为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降低监督检查成本,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完善举报查处制度,公开举报电话。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应尽可能少使用有争议性的方式,避免引发行政诉讼。
5、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要严格执行《道路运输条例》的有关规定,上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下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其工作人员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建立责任追究制,追究行使执法权造成的过错行为。哪个环节、哪个岗位存在过错行为,就追究哪个环节和哪个岗位的责任。
6、探索运政稽查新举措。运政稽查作为市场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属于硬性监管手段。因为大部分稽查涉及到行政处罚,所以在稽查、处罚过程中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目前应特别注意防止以罚代管的倾向,实行人性化执法,注重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不能一罚了之。
一、当前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
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 建立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 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必须从机制上解决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问题, 逐步建立起市场监管的长效管理机制。每年运管系统都要针对某一个子行业进行专项治理整顿, 开展专项稽查活动, 通过这些专项工作, 使得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 起到了规范市场, 打击违法行为的效果。而运管机构并没有与交警、工商、物价、质监、安检等部门建立起一个对道路运输市场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 使得这些专项治理只能在短期内起到作用, 只能起到“雨过地皮湿”的效果。
(二) 常现多头监管局面
中国目前的管理体制, 就运输市场来说, 就有多个管理部门, 各部门均可对外执法, 但相互之间协调、配合不够, 人员、车辆调动不便, 而多个管理部门又分属多个领导分管, 管理层级多、关系复杂、内部协调困难、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管理关系不顺。因此, 不能形成管理合力, 对运输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比如, 2007年液氯泄漏事故中肇事车本身, 按现有管理体制, 就涉及到3个部门, 槽罐归质检部门管, 车体属交通部门管, 车辆上路通行又涉及公安部门。安全监管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 进而造成了安全监管的漏洞。
(三) 安全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 中国在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针对道路运输的安全监控与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仍相对较弱, 难以适应道路运输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一是静态管理严谨, 动态监管薄弱。对道路运输的证书情况、运输状况等仍未跳出静态监管的模式, 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从静态监管到动态监管的转变。二是道路管理机构对运输市场的监管行政执法效率不高。三是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相对落后, 大部分部门和单位依靠经验进行管理, 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措施
(一) 建立运政软性监管体系, 以更加规范和人性化的方式监管道路运输市场
1. 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
道路运输管理系统要坚持依法行政理念,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履行《道路运输条例》赋予的道路运输监督检查的职能, 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公正、规范、严格、文明执法, 切实尊重和保护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继续完善执法责任制, 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以全面贯彻《交通行政执法检查制度》等行政执法责任制为重点, 健全完善道路运输执法监督机制, 做好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层级监督, 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创新法律培训和普法宣传机制, 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文明执法水平, 提高广大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2. 强化道路运输管理服务职能
道路运输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因此, 道路运输管理系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服务理念, 创新管理制度, 推行阳光化作业, 简化办事程序, 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一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三关一监督”责任追究机制, 严把经营者资质不达标者莫入市、车辆技术等级不达标者莫营运、从业人员资格不合格者莫从业的三道关口, 强化站场的源头监管, 防范失职渎职、滥用职权及影响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运输安全的责任案件发生。二是实行运输市场管理行政合同制度。以质量服务、安全管理、违章违规记录、群众满意度等为主要合同方面, 与主要客货运企业签订行政合同, 以行政合同约定的方式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履行服务承诺。三是建立和完善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机制。把质量信誉考核作为强化运政监管, 实施精细管理的重要手段, 并根据企业信誉指标所反映的信用状况, 对企业信誉等级标准进行分类, 同时, 把信誉考核结果作为道路运输年度审验、确定经营范围、线路招投标、企业资质评定的主要依据。
3. 健全高效应急指挥体系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快速性和严重危害性,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健全完善应急指挥体系, 提高应急反应效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运输事故的危害。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道路运输应急指挥网络, 以促进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的形成。在指挥机构建设中, 既要考虑相关部门代表的合理性, 也要考虑道路运输的特殊性, 确保应急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比例。通过建立健全应急工作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完善落实应急会议制度、演习制度和培训制度, 提高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权威和指挥效能。
4. 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关系到道路运输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作业规范能否严格执行, 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能否落实到位。当前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多数素质偏低, 不能完全适应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需要。为了迅速提高运输从业人员的素质, 必须通过多种渠道, 采取多种形式, 做好人才培训工作, 使驾驶员、押运员都达到人人技术熟练、个个职业素质较强的标准。
(二) 应用运政硬性监管举措, 加强运政稽查力度
1. 应用信息化监管体系
加大对市场监管的科技投入, 实现市场监管的科技化和信息化。一是开发道路运输稽查系统, 实现路面不停车稽查, 并利用无线联网实现重点班线查询、车辆查询、从业人员资质查询;二是综合开发道路运输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要集营运车辆管理、运输信息交流、从业人员考试于一体, 实现网上行政许可办理、组织从业人员远程培训、业户资质和服务质量查询、危货运输和长途客车的动态监管以及调度全市汽车救援网络单位实现维修救援等功能;三要与公安交警部门数据库建立联系, 实现信息共享便捷, 自动预警、日常监管与指挥迅捷的科学监管模式。
2. 探索运政稽查新举措
运政稽查作为市场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 我们要努力探索运政稽查新举措, 确保运输市场监管有力。一是抽调一部稽查车辆作为宣传用车, 同时通过电视台、报社电台、手机信息等形式广泛宣传黑车的危害, 保持打击非法营运的高压态势, 同时教育群众乘坐合法营运车辆, 让其自觉抵制“黑车”。二是稽查应建立专项整治普查机制。可以利用交警部门提供的车辆数据, 有针对性地对本辖区内的企业单位调查摸底, 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加大静态监管的力度。三是转变运政稽查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1) 变普遍稽查为重点稽查, 克服现行一天到晚晴天一身汗, 雨天一身泥的方法, 科学确立稽查任务, 以方式多样的检查方法充分发挥稽查的威慑力和制约力, 净化市场。 (2) 变路上拦车检查为上门服务, 稽查人员可着便装, 携带相关证件, 2—3个人一组, 到经营者住所, 以”开屋场会”、拉家常的方式, 走村串户, 送政策下乡。这样, 既达到了管理目地, 又增强了和运输经营者的关系。四是提高运政稽查人员素质, 在年轻化、知识化的基础上, 确保执法人员匹配合理, 保持一支作风过硬, 法制素养均质, 运用科技执法手段娴熟的现代科技执法队伍是实现道路运输有效监管的根本保证。
(三) 优化运政监管外围环境, 提升运管形象, 保障运政监管工作顺利实施
运政监管工作难以深入开展的深层原因是执法环境差, 因此, 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努力改善外围环境。一是在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 争取党委、政府对运管工作的高度重视, 使其加强对运管工作的协调和领导。二是加强与公、检、法、司及其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 共筑监管防线, 联合打击各类违法违章行为。三是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与社会各方面以及与道路运输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广泛深入地宣传道路运输方针政策, 积极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 争取社会各界对运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随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要求行业管理部门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 推动道路运输管理方式不断创新,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切实将过去讲在口头、挂在墙头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落实为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 真正明确并落实运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提高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意识, 提升监管水平, 预防和减少全市道路运输行业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创建高效、和谐、平安的道路运输环境, 为道路运输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洋, 杜林永.对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体系的若干思考[J].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 2011, (3) .
[2]牛爱红.谈如何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34) .
[3]王娜, 富森.浅谈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2) .
[4]王辉.山西省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研究[D].长安大学, 2009, (11) .
[5]汪洋权.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 (下半月) 2008, (11) .
[6]张林.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工作的思考[J].运管人家, 2006 (06) .
[7]佚名.提升运政监管水平, 打造信用运输环境, 工作汇报.
[8]王利军.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监控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 2004.
[9]毛德唯.我国道路运输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一)搞好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
市场监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以下简称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是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创新监管模式,全面提升工商市场监管水平,提高监管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的需要,也是向社会展示工商依法监管市场的新形象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消费安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进商业文明建设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营造公平竞争、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既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大力开展市场监管“三化”建设,进一步创新市场监管机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交易行为,有效遏制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利益等突出问题。使四川市场的发展更加健康、市场交易更加有序:各类市场主体和上市商品质量得到全面有效监管:让人民群众对市场消费和商品服务,更加放心,更加满意。
(二)搞好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商品交易市场是一个地区物质文明的缩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折射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是展现市民素质和城市投资软环境的一面镜子。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四川省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已有6700多个商品交易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市场大省,但还不是市场强省。这是摆在全省工商干部面前既复杂又紧迫的现实问题。搞好市场监管“三化”建设。不仅促进工商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变革,监管效能提高。同时,也推动传统市场向新型的、现代化市场转型,努力构建具有现代流通特征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城乡就业、搞活市场流通。实现从市场大省向市场强省的新跨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搞好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是提升工商监管水平的迫切需要
目前,各地工商部门市场监管的机制制度、标准手段、方式方法还不完全统一、规范化程度高低不一。工商监管市场做了大量工作,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人员看不到,监管标志不明显,人民群众对工商工作不知情不知晓等问题。开展市场监管“三化”建设,就是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监管机制,整合工商机关内部资源,探索和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四川特色的有形市场监管新机制、新模式,全面提升工商监管市场的水平,提高工商处置市场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监管的有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促进工商职能到位。
(四)搞好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开展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加强指导和规范的需要,是实施监管和执法到位的需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不办市场不等于不指导市场,不等于不规范市场。开展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既是提高商品交易市场整体素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工商部门强化监管力度,促进职能到位的全新管理形式,更是树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发扬传统道德美德的社会窗口形象的具体举措。
二、市场监管“三化”建设的内涵
市场监管“三化”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党委和政府工作的要求,适应勤政为民的要求,对商品交易市场监管开展职责到位、管理有序、监督有力的市场监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责任清晰、制度完善监管到位的市场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和效能,维护公平交易、平等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让党委政府满意,让人民群众和广大经营者满意。
市场监管“三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标准化,即监管程序、内容、市场标识和政务公开的标准化,讲亮证亮照、监管文书、监管公告公示、监管场所设置、监管软件开发、监管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通过监管标准化,推动市场基础设施标准化。力争店招广告统一、市场设立要求统一、市场举办者责任统一:达到坐商归店、行商归市、商品归区、车辆归位、垃圾归桶:实行生熟食品经营分离、鲜活商品经营分离、自产自销商品经营分离。
制度化,就是要按照“放而有度、活而有序、管而有法”的原则,健全市场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和完善《市场举办者第一责任人制度》、《重要商品备案制度》、《市场交易商品准入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出制度》、《市场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市场商品经营者信用承诺制度》、《市场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联络制度》、《市场预先赔付制度》、《市场商品交易索证索票管理制度》、《市场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等有关制度,并公示于众,监督到位、落实到位。通过实施制度化来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
规范化,主要是规范市场主体和主体的经营行为及工商自身监管服务的行为。对市场主体的规范,要依法登记,确保市场举办主体和市场经营主体资格规范:要依法监管,严厉打击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等各种违法行为,确保市场交易行为、退市行为规范。对工商自身来讲,要依法行政,廉洁执法,监管执法行为规范,服务市场主体规范。
开展市场监管“三化”建设,宗旨是“以管助办、以管促兴”。带动市场全面“三化”建设,引导市场从传统营销方式向现代营销手段转变。市场监管“三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是党委重视抓,政府支持抓,工商主动抓,部门配合抓才会取得真正的实效。要促使各类市场从简单依靠政府优惠扶持向规范竞争和信用支撑转变,从价格竞争向完善服务、依靠品牌竞争转变,形成有四川特色的市场监管模式,推进商业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完善市场体系,实现从市场大省向市场强省的转变。
三、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推进市场监管方式新跨越的对策
(一)把握一个原则,积极稳妥推进
市场监管“三化”建设要立足长远,狠抓当前。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狠抓当前,一是先抓好城区有形市场的“三化”建设,今后再逐步建设农村市场。二是抓好示范市场,不能盲目铺摊子,要有规划,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切实起到示范效应。既要重点抓好城区有形市场的三化建设,又要针对乡镇和农村市场的特点,做好日常巡查,重点规整农村市场的交易环境,严格监管上市交易的食品、农资等重要商品的质量,严禁假劣食品、农资流人广大农村地区。
(二)抓好三大环节,实行全程监管
各地开办各类市场,要以达到本地城建规划或市场建设地方标准的
要求为条件,切实做好市场举办主体企业法人资格的审查和依法登记注册工作;以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加强商品质量监测、健全消保维权机制为重点,切实抓好市场运行的监管:以贯彻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创建信用规范市场等活动为中心。切实抓好市场评价体系建设。一是抓好举办环节,提高准入质量。实行市场企业法人登记,规范市场设立行为。确保市场主体合格、合法。二是抓好运行环节,确保市场繁荣有序。三是抓好信用规范市场创建环节,有力推进以诚信为核心的现代商业文明建设。
(三)坚持四个结合,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一是与推进12315行政执法网络体系建设相结合,增强市场监管执法力度。要健全12315维权机制,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农村打假维权网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名优企业联手打假维权协作网络的作用,为群众参与市场监督提供通畅的渠道,建立健全市场自律、社会监督与工商监管执法“三位一体”的机制,提高工商对市场秩序的控制力。二是与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相结合,营造诚信消费环境。三是与信用分类监管相结合,努力创构“信用规范市场”。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连锁、超市等现代营销方式,开展多渠道经营,为“放心肉”、“放心禽蛋”上市提供便利。要实行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依法公开市场举办者和经营者违法行为记录,并对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强化各类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四是与围绕“三个一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市场监管“三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以发展农村经济组织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发展农村经纪人。鼓励和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搞活一方农村经济;以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为重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带动一方农业产业: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为重点,加强市场监管,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市场秩序,保护一方农民权益,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
(四)构建五大机制,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是加强市场监管的治本之策。要突出抓好市场预防、市场诚信、市场整治、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市场监管责任追究五大机制建设。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起依法行政、诚信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要全面建立经济户口,前移市场监管关口,实行市场监管警示制,全面推进市场监管巡查制,建立“以防为主、防打结合”的市场预防机制:要加强对市场经营主体信用的监督,完善信用激励与惩戒制度,建立“守信褒奖、失信惩戒”的市场诚信机制:要依靠政府领导,加强部门协作,建立“条块结合、协调配合”的市场整治机制;要加强系统协调配合,完善系统监管网络,实行监管资源共享,制订完善市场应急预案,防止因突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造成的肉类、禽蛋等重要商品供求关系突变导致价格异常波动和商品脱销问题的发生,建立“反应灵敏、处置有效”的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要强化市场监管责任追究。明确市场监管责任归属,建立“权责统一、违法必究”的市场监管责任追究机制。
(五)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强大的部门合力推动市场监管“三化”建设
要继续坚持“三个不变”。即: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变: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不变;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协作的良好关系不变,合力推动市场监管“三化”建设。工商牵头带动“三化”建设,要给党委、政府做好汇报,提出“三化”建设的可行方案,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争取他们对市场监管“三化”建设的理解和支持。
(六)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要认清市场全面“三化”建设与市场监管“三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市场全面“三化”建设涉及工商、规划、建设、商务、卫生、城管、环保、税收、公安、质监、畜牧等很多职能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积极主动加强同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做到互通情况,形成合力,提高应变能力,不断改进工作,共商发展大计。要建立健全稳定有效的横向合作机制,及时可靠的信息通报机制,坚强有力的联合执法机制,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保障市场监管“三化”建设顺利实施。
要调动市场举办者的积极性,使之自觉参与市场“三化”建设。2006年以来,全省各地市场监管“三化”建设试点市场呈现“三明显、三提高”的局面:市场内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与2006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消费者纠纷和消费者投诉明显降低,不合格商品率明显降低:市场举办者举办市场的积极性提高了,经营者诚信经营、服从管理、主动缴纳税费的自觉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了,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
(七)强化教育培训,积极打造新时期市场监管队伍
为全面加强我县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危化品运输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有关规定和市政x办公室《xx市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20xx〕xx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县上成立xx县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县x常x、常务x县长xx任组长,副x长、县公x局x长xxx任副组长,县政x办、安x局、交通运输局、公x局、住x局、环x局、水x局、卫x局、应x办、消x大队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公x局交x大队,县公x局党委委员、交x大队长刘勇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形势和相关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督促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推动安全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开展好辖区内的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
二、工作目标
按照“依法监管、联合监管、重点监管、源头监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健全完善政x主导,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联合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危化品道路运输全过程监管,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有效预防和减少因危化品运输引发的交通事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三、具体措施
(一)夯实工作责任,强化源头管理。
各部门要依据法定职责,督促危化品运输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要认真落实“双随机”抽调机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深入辖区企业(中石油xx分公司、天然气公司),检查产品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和运输车辆动态监管等工作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产品合格、销管程序合法、货物装载达标、运载工具和容器安全、人员持证上岗。(县安x局、县交通运输局、住建局负责)(二)坚持分类施策,加强路面管控。
县交通运输局会同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抓紧制定危化品运输安全承诺书,指导通行辖区内的危化品运输车辆所有人及时签订安全承诺书。严格落实安全监管措施,对违法违规的危化品运输车辆所有人、驾驶人、押运人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顶格处罚。对路查路检中发现和运输安全事故暴露出问题的危化品生产、运输企业,由安监、交通运输责令限期整改,问题突出的依法取消危化品生产和运输资质。1.xx县地处秦岭腹地,是国家“南水北调”、陕西“引汉济渭”的重要水源地。辖区限制通行路线为1x8国道土地岭隧道——长xx镇约25公里,因误闯等过境可能行驶线路为108国道xx全境约60.63公里(含秦岭隧道)、西汉高速公路xx连接线约23公里。
2、县公x局交x大队袁x庄、大x坝执勤中队对途经我县的危化品(含危险品废物)运输车辆实行逢车必查,推行“五查一教育一休息”制度。“五查”,即查证照情况、查货物类型、查来源流向、查车辆状况、查安全设备设施设备;“一教育”,即对驾驶员、押运员、安全员进行危化品运输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发放陡坡急弯及事故多发路段提示卡,提醒司乘人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勤查车况、减速慢行;“一休息”,即对疲劳驾驶的驾驶员按照规定就地观看教育警示片,责令休息20—40分钟,待精神恢复后再上路行驶。
3、依托县公x局交x大队指挥中心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防止危化品车辆误闯误进。在108国道三x殿、龙x坪卡口以及西汉高速公路xx连接线共力测速点完成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系统自动预警,通过系统报警、指挥中心比对筛选指令、路面警力拦截管控,以实现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管理的精准化。
4、实行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分段分片责任制。县公x局交x大队袁家庄执勤中队负责108国道及包片道路危化品运输安全日常管理;大河坝执勤中队负责西汉高速公路xx连接线及包片道路危化品运输安全日常管理。
5、经市公x局交警支队审批线路后的危化品车辆,在进入xx辖区时要严格执行xx县公x局交x大队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提前报备和准入制度。辖区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时间限定为每天8时至11时、14时至17时两个时段。对未报备或虽经报备但因故未批准、不按规定时间路线速度行驶以及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一律严罚重处。
6、一旦遇有或接到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或发生燃烧、爆炸及严重泄漏以及其他突发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通行及危及群众安全的事件,要严格按《全县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程序处置,尽可能避免次生危险或灾害发生。(县环保局、安x局、水利局、公x局、住建局、应急办、消防大队、卫计局负责)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有关部门要站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制订具体可行的落实措施,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二)强化基础保障,提升应急能力。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没,配置专业人员和装备,科学储备救授物资,不断夯实应急救援基础保障。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危化函[2006]17号
各有关单位:
2006年3月8日至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司在天津市召开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现将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二OO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
为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全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研究《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06〕15号)提出的“严格监控液氯、液化石油气、液氨、剧毒溶剂等重点品种的道路运输,打击超载,防范泄漏。”的对策与措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司于2006年3月8日至9日,在天津召开了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山东省、辽宁省(以下简称七省(区、市))安监局负责人、危化处处长参加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孙华山副局长出席了会议。
会上,七省(区、市)分别汇报了本地区2005年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的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深化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做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和建立省际联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孙华山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抓住目前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把安全生产摆在国民经济发展重要位置的有利时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监管”的理念,积极研究和探索科学的监控理念与监管技术,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来解决“严格监控液氯、液化石油气、液氨、剧毒溶剂等重点品种的道路运输,打击超载,防范泄漏”问题,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已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从本质上符合安全运输的需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自《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施行以来,各地区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为做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国家安监总局相继出台了《关于深
化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字〔2005〕5号)、《关于做好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危化字[2005]51号)和《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系统通用规范》(AQ3003-2005)、《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车载终端》(AQ3004-2005)等文件和标准,这些文件和标准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安全行为,加强了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法制意识和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思想认识,树立和明确了企业安全的主体责任。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为预防和减少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会议议定如下事项:
1、进一步贯彻落实交通部、公安部和安全监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路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的通知》(交海发[2006]33号)精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落实危险化学品包装要求;督促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在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的车辆上,安装符合《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车载终端》(AQ3004-2005)规定的安全监控定位系统。加强运输装载和卸载两个环节的安全监管。
2、七省(区、市)安全监管部门要发挥在危险化学品方面综合监管的作用,协助当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符合《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系统通用规范》(AQ3003-2005)的监控子系统,有条件的地区应与安全监管总局设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全国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平台联网,以实现对于液氯、液化石油气、液氨、剧毒溶剂等重点品种运输车辆的信息化管理,保证对液氯、液化石油气、液氨、剧毒溶剂等重点品种运输车辆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3、随着春季来临,气候变暖,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活动日益繁忙,各有关单位要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工作为重点,结合实际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防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翻倾、燃烧爆炸、有毒物质泄漏引发的中毒、窒息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七省(区、市)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完善
已经建立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队伍,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配备必需的装备、设施及专用工具,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5、七省(区、市)安全监管部门建立地区间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和研究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6、安全监管总局将加强对重点地区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七省(区、市)建立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子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区域联防、联合执法、应急救援。同时,还要积极配合财政部研究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提取风险抵押金的制度。
附件: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孙华山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
李万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司副司长
刘 强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司副司长
尚文启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处长
陆 旭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司主任科员
丁镇宽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李文洁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张时善 天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孙建中 天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肖映红 天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处长
陈 强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张献增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刘晋英 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牛建华 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王英夫 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徐能火 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罗新军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高建军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孙工平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王昌军 天津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孙玉栋 天津市交通委员会副处长葛 毅 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长
畅志杰 天津市交管局副局长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
(危化函[2006]17号)
各有关单位:
2006年3月8日至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司在天津市召开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现将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OO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
为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全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研究《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06〕15号)提出的“严格监控液氯、液化石油气、液氨、剧毒溶剂等重点品种的道路运输,打击超载,防范泄漏。”的对策与措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司于2006年3月8日至9日,在天津召开了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山东省、辽宁省(以下简称七省(区、市))安监局负责人、危化处处长参加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孙华山副局长出席了会议。
会上,七省(区、市)分别汇报了本地区2005年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的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深化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做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和建立省际联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孙华山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抓住目前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把安全生产摆在国民经济发展重要位置的有利时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监管”的理念,积极研究和探索科学的监控理念与监管技术,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来解决“严格监控液氯、液化石油气、液氨、剧毒溶剂等重点品种的道路运输,打击超载,防范泄漏”问题,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已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从本质上符合安全运输的需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自《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施行以来,各地区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为做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国家安监总局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字〔2005〕5号)、《关于做好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危化字[2005]51号)和《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系统通用规范》(AQ3003-2005)、《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车载终端》(AQ3004-2005)等文件和标准,这些文件和标准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安全行为,加强了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法制意识和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思想认识,树立和明确了企业安全的主体责任。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为预防和减少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会议议定如下事项:
1、进一步贯彻落实交通部、公安部和安全监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路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的通知》(交海发[2006]33号)精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落实危险化学品包装要求;督促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在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的车辆上,安装符合《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车载终端》(AQ3004-2005)规定的安全监控定位系统。加强运输装载和卸载两个环节的安全监管。
2、七省(区、市)安全监管部门要发挥在危险化学品方面综合监管的作用,协助当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符合《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系统通用规范》(AQ3003-2005)的监控子系统,有条件的地区应与安全监管总局设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全国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平台联网,以实现对于液氯、液化石油气、液氨、剧毒溶剂等重点品种运输车辆的信息化管理,保证对液氯、液化石油气、液氨、剧毒溶剂等重点品种运输车辆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3、随着春季来临,气候变暖,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活动日益繁忙,各有关单位要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工作为重点,结合实际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防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翻倾、燃烧爆炸、有毒物质泄漏引发的中毒、窒息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七省(区、市)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已经建立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队伍,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配备必需的装备、设施及专用工具,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5、七省(区、市)安全监管部门建立地区间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和研究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6、安全监管总局将加强对重点地区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七省(区、市)建立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子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区域联防、联合执法、应急救援。同时,还要积极配合财政部研究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提取风险抵押金的制度。
附件: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孙华山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
李万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司副司长
刘 强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司副司长
尚文启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处长
陆 旭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司主任科员
丁镇宽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李文洁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张时善 天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孙建中 天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肖映红 天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处长
陈 强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张献增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刘晋英 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牛建华 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王英夫 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徐能火 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罗新军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高建军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孙工平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王昌军 天津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
孙玉栋 天津市交通委员会副处长
葛 毅 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长
畅志杰 天津市交管局副局长
杨继中 天津市治安总队副总队长
刘维祥 天津市消防局副局长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当前在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工作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因循守旧, 缺乏创新。有的运管执法部门在提高执法效能, 引导道路运输经营者发展方面, 存在着责任意识不强, 目标不明确等弊端, 整个监管过程缺乏系统组织, 总认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老一套、老模式缺乏创新意识。
缺乏预防, 管理被动。在运输市场监管环节中, 由于监管思维上的局限, 运管执法部门对运输市场的监管往往是事后的, 缺乏超前性的预防机制, 事后监管措施也比较分散, 缺乏力度。
以罚代查, 以罚代管。当发现违法行为时, 既不诚心、不耐心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也不认真分析事发的主观原因, 只是简单地实施处罚, 以致一些带有共性的屡查屡犯的违法行为难以根治,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能发挥和执法效果。
忽视源头, 存在死角。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有的运管部门对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主要防于客货运输, 很少到客货运站场、维修厂、二级维护修理厂等源头进行监督检查, 导致市场监管存在死角, 使得经营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运输市场秩序得不到维护。
2 加强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的对策
2.1 运输市场监管的目的和原则。
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的目的是遵照道路运输法规、规章, 纠正道路运输市场的违法行为, 保护运输经营者及其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工作应当坚持两项原则:一是合理高效原则。根据道路运输行为的特征, 选择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实施监管。比如:能通过检查材料来实施监管的, 不到路上去检查。二是对违法行为的处理, 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即:能通过教育解决的, 原则上不罚;能够轻罚的, 不重罚;证据不充分的、不确凿, 违法性质难于确定且社会影响面不大的暂不罚。
2.2 实行运输市场管理行政合同制度。
《行政许可法》和《道路运输条例》规范和调整了运输管理行政许可行为, 对市场的日常监管更加着重于许可后的经营行为上。运管部门完全可以与运输经营者在经营行为上进行约定, 以取得监管效果。这种约定可以贯穿于整个道路运输经营活动始终, 如运输服务质量, 安全管理, 违章违规记录, 群众满意度等。
道路运输经营者在被许可后, 进入市场经营前, 运管部门可以与其签订行政合同, 主要内容是服务质量、安全管理, 杜绝违章违规等, 还可以探讨采用经营者缴纳一定履约保证金的形式督促企业, 加强自身的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在合同中, 可以明确约定若经营者不履约, 运管部门有权没收保证金。保证金专款专用, 必须符合公益目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用于履行合同相对的行政奖励;用于建设向全体经营者开放并为之服务的监管平台;用于维护公共安全和运输秩序的应急资金储备等。
结合信用考核制度, 运管机构可以与运输经营者以经营信用、市场信用、服务信用、完费信用等为重要内容签订行政合同, 按照信用度的高低, 在运力许可, 取得线路经营权等方面与运输经营者约定。
3 统一监督检查范围, 科学划分监督检查内容。
运管机构在强化运输市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 应当全面开展车辆维修, 运输服务市场的日常监督检查。要定期分析各个道路运输市场的运行情况, 均衡督查力度, 加强计划性, 减少随意性, 消除死角。
各级运管机构应将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中的禁止性行为进行全面汇总, 科学分类、明确检查内容、时间、场合、检查方式以及执行人, 以大大降低日常监督检查成本, 提高督查效率。
4 依法规范日常监督检查方式。
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 运管机构要以道路行为的科学分类为依据选择最佳的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扭转仅仅依靠路检、路查实施监督检查的局面;以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为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降低监督检查成本, 提高监督检查效率, 完善举报查处制度, 公开举报电话。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应尽可能少使用有争议性的方式, 避免引发行政诉讼。
5 规范执法, 耐心细致。
执法人员在稽查现场遇到纠缠不清的车主, 千万不能以怒制怒、以打还打, 以免进一步激化矛盾, 使我们处于被动。我们一是要沉着冷静, 态度和蔼, 平等待人;二是对现场观众做好解释工作, 不要围观起哄;告诫车主亲属相信运管部门会秉公办案, 不要妨碍执法;三是对车主讲明违规经营的利弊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配合我们共同把案件处理好。使现场尽快平静下来, 为执法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
6 对症下药, 掌握执法主动权。
针对车主非法营运的不同原因, 采取不同的方法。因家庭经济困难原因, 我们可以到车主所在乡镇或用信函进行调查核实。情况属实者, 车主违法情节轻, 以教育为主;情节较重的, 经上级同意后, 酌情从轻处罚。因不懂法, 擅自购车营运, 我们要作好法制宣传, 使车主知道依法经营的重要性。在现场处理时, 要允许当事人申辩,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用好处罚裁量权, 实行人性化管理, 但不能由车主与我们讨价还价, 把处罚当交易。
7 以人为本, 化解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我们在执法中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尽量为车主着想, 把因执法引发的热点迅速降温, 使车主自觉接受我们的管理。例如:我所稽查到一辆欠运管费达一年之久的140型大货车, 按照法规, 应立即暂扣车辆。我们当时并未简单地将车开走, 而是考虑到该车满载5吨煤, 暂扣过夜后会对车辆有损害。于是便安排车主先去卸煤, 执法人员随车前往, 因货场工作人员少, 我们又主动帮助卸载, 晚上十点多煤才卸空。车主很感动, 主动将车交我们暂扣, 第二天上午就到运管所接受了处理。
8 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要严格执行《道路运输条例》的有关规定, 上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下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 对其工作人员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建立责任追究制, 追究行使执法权造成的过错行为。哪个环节、哪个岗位存在过错行为, 就追究哪个环节和哪个岗位的责任。
9 探索运政稽查新举措。
运政稽查作为市场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 属于硬性监管手段。因为大部分稽查涉及到行政处罚, 所以在稽查、处罚过程中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目前应特别注意防止以罚代管的倾向, 实行人性化执法, 注重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不能一罚了之。
乳品行业众多企业生产含有三聚氰胺奶粉的事件令人震惊。震惊之余,人们需要思考,如何从制度上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政府所能做、也必须做的是对食品、药品、质量检测等重要的监管体系进行改革,解决类似监管失灵的问题。
市场是一个扩展过程。人们最初的交易活动是在熟人社会进行的。在这里,种种自发形成的监管体制会约束生产者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诚信经营。随着交易范围逐渐扩展,交易对象越出熟人社会范围,出现陌生人的合作与交易活动。比如浙江母亲用三鹿奶粉喂养自己的孩子,中国的动物饲料会出口到美国。
这个时候,熟人社会形成的市场监管机制显然将无法发挥作用,陌生人社会的合作与交易活动需要一种新的监管体系,使得生产商能够约束自己。这种监管的第一个层面是商人的自我约束,它包括企业家的伦理自我约束,与商人自治的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伦理基础,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同时,真正自治的行会、行业协会也可以提供某种程度的自我监管。近些年来国内频繁发生食品、药品及其他产品的安全事件,与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商人伦理及生产环节所涉及之人的职业伦理之匮乏,密切相关。
但是,改进商人伦理之事,缓不济急,当下立刻就可以做、而且属于政府分内的措施,是变革政府的食品、药品、质检等监管体系,使之更能有效地对公众利益承担其应有的责任。
目前政府設立了几套质量监管体系,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体系、卫生防疫体系。然而,这些监管体系都有两个共同而致命的缺陷:高度行政化,而行政化又导致其真正行使监管权的基层机构地方化。
身处一线发挥有效监管作用的,当是下级监管机构。但是,按照目前的制度安排,各级监管机构在行政上主要由各级政府管理,其人事、财政都由地方政府控制,政治上也主要由地方政府管理。国家监管部门与省以下相关机构只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在这样的架构下,地方监管机构同地方政府的关系极难分割,很难独立于地方政府的执政目标。
而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卷入到以GDP和财政收入为主要指标的政绩竞争中,为在这场竞争中获胜,政府会自然地选择“亲商”政策,在消费者的安全、公众利益与企业的利益之间,政府几乎本能地倒向企业,因为企业给政府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下级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往往难于发挥。监管机构“积极配合”地方政府,乐于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也就成为一种“潜意识”反应,这就意味着,对企业某些可能危害消费者安全的活动麻木不仁。少数更恶劣的甚至可能帮助这些企业向上级监管部门隐瞒信息。
也就是说,地方监管体系陷入严重失灵状态。企业似乎不用担心政府的监管,尤其是那些得到各级政府青睐的企业。这样,企业会漫不经心地损害公众利益,即便被发现,其所付出的代价也比较低,甚至谋求在监管机构与地方政府协助下蒙混过关。这必然诱导企业放纵自己,将机会主义策略永久化。
这样的监管体系实在有必要进行重大变革。事实上,人们早就意识到监管失灵问题,并提出对地方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但这也许是不够的,垂直管理只能部分地增加监管机构相对于地方政府的独立性,而且,很不完整。
可取的改革之道是将相关监管机构改造为独立监管机构。使它们成为名副其实的Agency,打破中央、地方监管机构之间的隔阂,整个监管体系实体化,也即,把地方监管机构改造为中央监管机构的派出执行机构,从而使之不再受制于地方政府,可以无所顾忌地行使监管权。
【道路运输市场监管】推荐阅读:
江苏省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条例12-23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09-18
道路运输安全规程12-18
道路运输安全知识01-15
道路运输管理人员12-29
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06-26
新版煤炭道路运输合同09-19
新版的道路运输合同12-26
福建省道路运输条例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