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派留学生(精选8篇)
究生项目工作通知
根据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我校“2012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项目” 于即日起正式启动,依据本的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具体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选派时间及要求
1、本项目共包含两次申请时间:第一批申请时间为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15日,申请对象包含联合培养博士生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第二批申请时间为2012年5月20日至2012年5月25日,仅限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2、选派项目及学科要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重点领域、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重点领域、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
二、申请人基本条件
1、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具有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特别是为我校发展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申请时应为我校优秀全日制脱产在读学生(委托培养和定向生除外)。
3、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学习成绩优异,工作业绩突出,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4、外语水平符合国外留学单位的语言要求或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外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专业语种应与留学目的国使用语种一致)。
(2)曾在同一语种国家留学一学年(8-12个月)或连续工作一年(含)以上。
(3)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成绩有效期为两年。各语种合格标准如下:
英语(PETS5):笔试总分55分(含)以上,其中听力部分18分(含)以上,口试总分3分(含)以上;
日语(NNS)/俄语(ТЛРЯ):笔试总分60分(含)以上,其中口试总分3分(含)以上;
德语(NTD):笔试总分65分(含)以上;
法语(TNF):笔试总分60分(含)以上。
(4)曾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培训部参加相关语种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英语为高级班,其他语种为中级班)。
(5)参加雅思(学术类)、托福、德、法、意、西、日、韩语水平考试。其中,雅思成绩≥6.5分,托福成绩≥95分;德、法、意、西语水平考试达到欧洲统一语言参考框架(CECRL)的B2级;日语能力水平考试达到二级(N2);韩语成绩达到TOPIK4级。
5、申请通过留学基金委与国外有关教育、科研机构合作项目派出者,还需满足合作项目要求的其他条件。
6、本项目选派范围暂不包括:①已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尚在有效期内的人员;②已获得国外全额奖学金资助的人员;③已取得国外永久居留权的人员;④正在境外工作的人员;⑤正在境外学习的人员(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类别除外);⑥已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回国后工作尚不满五年的人员,但以下项目的留学回国人员不受此限制:中德学者短期交流项目(DAAD/DFG)、中德博士生联合研究项目、日本电通博士研究项目、日本学术振兴会论文博士奖学金项目、中国-苏格兰博士生教育及科研合作伙伴关系项目(访问学者类别)、希腊互换奖学金项目(暑期研修生类别,留学期限1个月)、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提供国际旅费资助)、本科生赴国外学习/实习/交流项目(如印度Infosys实习项目等)。
三、选派类别条件及留学期限
1、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申请时为全日制在读博士生,年龄不超过35岁(以当年申请截止时间为准)。申请时应已获留学单位出具的正式邀请信及国内外导师共同制定的联合培养计划。留学期限为6-24个月,入学时间为申请当年。申请人如无法在规定毕业时间内完成留学计划,需推选单位单独出具同意推迟答辩、毕业的书面证明。
2、博士学位研究生:(1)申请人须符合以下条件: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应符合学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基本条件)、在读硕士生(含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博士一年级学生。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申请时应已获留学单位出具的攻读博士学位或硕博连读入学通知书(邀请信)、免学费或获得学费资助证明。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岁(以当年申请截止时间为准);留学期限一般为36-48个月,具体期限以留学目的国及院校学制为准,入学时间原则上为申请当年。
(2)申请学费资助者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并在各方面突出表现;各项学习成绩优秀,核心课程应在优良以上;拟留学单位应为世界一流;国外导师应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系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
四、资助方式
国家留学基金委一般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规定留学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具体资助项目、标准等在录取时确定。
对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专业和部分国家急需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可提供学费资助。具体按照《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费资助办法(试行)》执行。
五、申请渠道
建议并鼓励申请人充分利用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现有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合作项目渠道派出(详见留学基金委网站“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项目一览表及项目指南”)。申请人可按项目要求先期自行向外方院校有关部门直接提出申请,无须自己联系导师,联系邀请信或入学通知书时请注明申请的是国家留学基金委与该校的签约项目。获取外方邀请信或入学通知书后再按规定时间及程序申请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如所申请项目是直接向留学基金委申请,请按照项目指南中的具体规定提交申请材料。注意申请此类合作项目者不需另行提供学费证明。
申请人可同时充分依托导师或学科与国外高水平教育机构合作渠道联系接收单位。
六、申请及选拔程序
本项目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各院系应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政策和要求,结合学科发展需要,组织遴选、推荐工作。具体流程如下:
(一)第一批(博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生)
1、即日起项目申请人可登录国家留学基金委官方网站查看项目申请详细信息,并按照有关规定准备项目申请材料。2、2012年3月1日~3月15日,申请人须按所申请奖学金项目规定登录国家公派留学信息管理系统(http://apply.csc.edu.cn)进行网上报名。
3、申请者向所在院系提交《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项目申请表》(进入我校研究生培养网站http://yjsy.ncepu.edu.cn:8080/yjspy/→点击公派留学→相关下载→下载“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项目申请表”)及国家留学基金委要求提交的申请材料(国家留学基金委《关于准备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申请材料的说明》暂未公布,请申请者随时关注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和我校研究生院网站)。4、2012年3月16日~3月20日,各院系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评审后,将拟推荐人材料报送研究生院。5、2012年3月25日前,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政策要求确定推荐上报名单并审核网上信息,同时将书面申请材料提交留学基金委。6、2012年5月: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最终确定并公布录取人员名单。7、2012年7月起:被录取人员陆续派出。
(二)第二批(仅限申请赴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根据第一批选拔情况确定)1、2012年5月20日前,达到国外院校要求的外语水平并获得符合留学基金委要求的正式入学通知书。2、2012年5月20日~5月25日,申请人登录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http://apply.csc.edu.cn)进行网上报名,按照要求向院系提交项目申请材料(材料提交方式同上),院系审查后上报研究生院。3、2012年5月26日~6月5日,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政策要求确定推荐上报名单并审核网上信息,同时将书面申请材料提交留学基金委。4、2012年7月,公布录取人员名单,开始派出。
六、派出及管理
1、最终被录取的留学人员原则上应于申请当年派出。
2、国家公派留学实行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办法,派出前须与留学基金委签订《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并办理公证、交存保证金等手续,派出后留学人员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及《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的有关约定。留学期间应自觉接受我驻外使领馆的管理,具体按照《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试行)》执行。
3、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派出期间的管理同时采取“导师负责制”,派出研究生的国内导师在学生派出期间负责与其保持学术等各方面的联系,派出研究生每学期或半年以书面形式报告其留学情况和学术进展,由导师向所在学院汇报派出研究生的留学动态,并适时地向派出学生进行学术指导。
七、其他说明
1、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http:///。
2、材料提交后请恕不予退还,请申请者本人务必自行留存副本。
3、选派工作实行“博士生兼招补偿”办法,即被选派出国的博士生按照人数将在下一的招生计划中予以补偿。
4、我校各单位应以“一流院校、一流导师、一流专业”为目标,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积极组织和落实选拔、审核、派出、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公派留学项目资源,从而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服务于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
5、更详细的内容请参阅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培养网站下公派留学专栏:华北电力大学网站—研究生—研究生培养—公派留学。如有疑问、建议,可与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联系。联系人:王宗华,联系电话:80798491,办公地点:教四楼B区311。
(一)教育政策研究改良的呼唤
教育学被认为是12个社会科学门类当中应用性最强的学科,但教育政策的研究虽在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却在研究的方法及科学性上屡受指摘——这迫使中国的教育政策研究从一般的教育政策研究走向专业的教育政策分析研究,以更有效地辨识政策和改革实施中的利弊因素,为政策的制定和改良提供特定的审视角度。而作为教育政策分析的起点,孙绵涛教授提出的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法既具有规范性,又简便易行,为教育政策分析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可行道路。
教育政策内容分析通过三个步骤对教育政策文本的政策规范进行分析:首先,考察政策文本中的政策规范;其次,确立并论证教育政策内容分析的标准;最后,根据标准对教育政策文本中的政策规范进行分析。而全面系统性、科学性与创新性的内容分析标准既与国内外专家的预期相吻合,又符合时代要求。而且孙绵涛教授在教育体制改革和就近入学政策的内容分析中已体现了其理论分析的适用性,是可推行于教育政策文本分析的有效理论工具。
(二)公派留学管理改进的需要
我国公派出国的规模近年不断扩大,选派规模由1996年的2,044人增至2010年的13,000多人,增长近6倍,15年间共选派各类公派留学人员91,560多人,目前在外学习的公派留学人员23,700多人。[1]而公派留学派出项目的跨越式发展,却开始引发制度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传统的管理体制相对简单,已难以保证公派留学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未能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不能使公派留学对象满意;另一方面,公派留学派出人数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民间接受高质量国外教育的需求(表1-1),必须在接受社会监督和问责时展示出其选拔的公平性和后期的成效性。公派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表1-1 2000-2010年间我国出国留学基本情况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2001-2011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年鉴(2001-2010年)
(三)双赢、可行的结合
本文希望利用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公派留学的相关管理政策进行解读,以全面系统性、科学性与创新性的标准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为未来公派留学管理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供参考建议。
一方面,用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法来对我国公派留学管理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具有双赢性。这样既拓展了教育政策分析的解释力和案例,又能较为系统科学地审视公派留学管理制度中的问题,双方均赢。
另一方面,用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法来对我国公派留学管理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具有可行性。首先,我国公派留学的相关管理政策体系不算复杂;其次,我国公派留学政策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也相对集中,这都利于内容分析的开展;最后,全面系统性、科学性与创新性的内容分析标准非常符合公派留学管理的需要,是适合的分析框架。
二、我国现期公派留学管理政策及其运行机制
总的说来,我国现期的公派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是:以留学基金委为核心管理机构,多行政部门协同管理;管理对象为受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资助的学生和学者;目标在于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各公派项目;运行依靠国内管理机构评估监督与公派留学人员本人自律相结合来实现(图2-1)。本文以相关机构与个人的权责为分析起点。
目前公派留学涉及到的主体除留学公派人员本身以外,还包括留学基金委、中国驻外使领馆、推选单位、留学服务机构及国家财政部与教育部,以及出国担保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
图2-1我国公派留学管理政策的基本运行机制
其中,留学基金委(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简称CSC)自1996年成立起逐渐成长为国家公派的核心甚至唯一委派单位(表2-2),是整个国家公派留学管理的核心机构、教育部直属非盈利事业法人单位。留学基金委向财政部与教育部负责,总体协调其他行政管理机构的活动,是公派留学人员的直接签约人。而在后期公派留学项目逐步丰富的前提下,除原参与管理的我国驻外使领馆以外,公派留学人员的推选单位、留学服务机构都参与了对公派留学生的管理工作。
表2-2国家公派总人数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人数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2001-2011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年鉴(2001-2010年)
鉴于留学基金委在我国现期公派留学中的中心管理角色,本文选取了留学基金委1996年成立以来国家公派留学的相关管理政策及规定,对我国现期公派留学的基本管理制度中各方的权责及制衡关系进行梳理,以便于后期的分析。相关文件包括:《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人员派出和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1996)、《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试行)》(2007)、《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派办法》(2008)、《<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签约、公证办法》(2008)、《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费资助办法(试行)》(2009)、《国家公派出国教师生活待遇管理规定》(2011)及《出国留学经费管理办法》(2013)。
从已有的管理规则和办法的整体看来,近年的管理规范已进行了调整,各主体的权责如下。
(一)公派留学人员的权责
与留学基金委签约后,公派留学人员依规享有国家公派的资助资格,原则上享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协助出国服务。在责任方面,首先,直接向留学基金委负责,为其提供详细的学习计划及定期研修情况报告、行程信息、担保金,回国原则上接受留学基金委的审核;其次,外派期间,公派留学人员“自觉接受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管理”,其本身应遵纪守法、自觉自律学习,与使领馆、推选单位保持积极联系;最后,公派留学人员需要向派出机构报告,且在回国后对派出机构履行为期两年的服务责任。
(二)留学基金委的权责
留学基金委基本任务为“用法制和经济手段管理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事务;负责管理、使用国家留学基金,确定有关资助项目与方式,制定管理规章,发挥基金使用效益”。[2]具体在公派留学管理方面,主要承担公派人员学习计划、研修报告及成果文书的审核,以及违约追责、审核发放资助金的核心职能,到后期增加了组织派出人员的遴选、审批留学人员变更后的学习及出入境计划的职责,但在后期逐渐将出国前后的文件审核工作细化,并分化给其他职能部门承担。[3]同时,对公派留学人员的违约行为追责规范愈加严格,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及其他手段。而作为公派留学工作管理条例制定和执行的主要机构,留学基金委的预算和基本运作情况需要向教育部及财政部备案,接受两部委的评估。
(三)教育部与财政部的权责
国家级公派留学的相关管理办法与条例全部都由教育部或(和)财政部签发,主要通过经费审批和对留学基金委的绩效考核来实现其宏观控制职能。
一方面,财政部、教育部进行公派留学的经费和预算监控。两部委确定出国留学经费开支范围和支出标准、奖学金和艰苦地区补贴标准、回国科研活动经费资助方式和标准,并可对出国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不仅如此,两部委还对出国留学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绩效考评,绩效考评以预算执行情况、各类资助发放情况、信息化建设水平等为主要依据,并为未来预算安排提供基础。
另一方面,教育部还建立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对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的总体效益和有关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原则上还对各推选单位派出人员的质量、留学效果和按期回国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各推选单位的选派计划和选派规模。[4]该评估也将作为使领馆和留学服务机构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绩效评估的一部分,综合保证国家留学基金的使用效益和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驻外使领馆的权责
驻外使领馆承担派出人员的境外具体管理工作,包括接受公派人员报到,与留学人员的导师或研究合作者建立联系,为留学人员研修报告撰写意见并按期向留学基金委报备,被授权发放留学人员资助金。后期又增加了对公派生的监管:包括应定期联系、随访,保证公派人员的思想及学习状况,对表现不良者可批评教育,对变更学习计划或有其他严重影响学习的情况报备留学基金委处理,并分担留学基金委的违约追责职能。另因其区位优势,还要负责公派人员回程机票订购。其对公派人员的各项处理意见都应报留学基金委审批,在公派留学方面的工作绩效由教育部进行综合评估。
(五)推选单位的权责
首先,分担了留学基金委的组织责任,推选公派留学候选人,为留学人员留存档案、户籍;其次,分担了驻外使领馆的学术审查及思想教育责任,一方面应设专人联系并指导公派人员的专业学习,另一方面组织留学思想和相关政策培训;再次,配合留学基金委和使领馆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处理;最后,还应保证并指导派出人员回国服务、就业。
(六)政府指定留学服务机构的权责
其职责集中在衔接和协助各管理机构以及相关文件保管方面,具体来说:第一,协助办理出国手续;第二,向留学基金委及使领馆报送有关资料;第三,为公派人员办理回国相关手续;第四,备案公派人员的资助协议和就业协议;第五,协助留学基金委编制出国留学经费预算;第六,年末向教育部、财政部报送部门决算。
(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责
在以上的相关政策中还提到了公派留学的担保人,其为公派留学人员承担经济担保,为其违约行为承担连带责任。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暂时还无具体规定。
三、公派管理政策的内容分析标准
本文参照孙绵涛教授的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法,即以全面系统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为标准,对目前的公派留学管理的相关政策进行内容分析。其中全面系统性指该体系能囊括这个领域范围的全部问题,即政策的内容不但应该涉及到所有利益相关者,事前、事中、事后的所有环节与过程,还应涉及各个部门的规范;科学性是指该体系间各要素之间关系明确、权责清晰、且措施具可行性;创新性指该体系不局限于传统观念,而是与时俱进,根据局势体现理论和实践的革新。[5]
(一)全面系统性
具体到公派留学的管理体制,应涉及到相关组织机构建设和具体规则两个要素、三个方面的完整性。
第一,从管理政策涉及的管理主体和影响对象完整性来看,我国的公派留学管理政策应涵盖境内外所有相关的管理与服务机构,以及直接或间接受到公派留学政策影响的所有利益相关者。
第二,管理政策内容应包含全过程的管理,即要覆盖包括选拔、派出、在外留学以及回国安排(或违约逾期不归)、后期绩效评估、奖惩措施,以及未来工作改进方面的所有环节。
第三,管理政策中对管理规范的描述应涵盖领导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和监督反馈体制。
(二)科学性
一方面,公派管理政策应梳理各管理机构间的关系,明确委托、评估、审核的权限。能明确体现参与公派留学管理的各机构间的隶属或合作关系,责任明确,权责能达到均衡。
另一方面,各环节有明确、可行的措施。即监控与考核措施、标准应明确,信息公告可查并为被监管人接受;且这些措施在时间、经济成本、监控手段上都应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性
具体到公派留学管理方面,创新性体现在:一方面,相关政策能体现现代的公共管理观念,即体现行政管理机构的服务性,引入第三方参与管理,完善评估与监督机制,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6]另一方面,相关的政策要能关注新时期产生的新问题,明确新时期的工作重点。
四、公派留学管理政策内容的问题分析
(一)从全面系统性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关于公派留学管理的各相关组织及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及权责。第一,管理机构的管理权力的规定相对清晰,对公派留学人员的遴选、资助审批、签约、境外管理及违规追偿的权力都有具体部门负责。但是,在具体的管理政策中对这些部门的责任说明却趋于模糊,尤其在对公派留学人员的学习行为约定,对使领馆与境外合作单位的联系以及推选单位的后期服务约定签订上都使用“原则上”“应”之类的词语,缺乏约束性。第二,从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规定来看,只提及了担保人的责任,而对其他申请落选者——管理条例并未对其未来的资格和优先性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再如对派出者当时的工作对象(如公派留学教师当期国内指导的学生),并未对其安置进行任何说明;除此之外,对国外合作的院校和科研院所没有任何的合作约定,将最能监控留学质量的利益相关者置于事外。
其次,从政策的过程涵盖性看,对公派留学人员违约追偿的规定最为严格、详尽,而对公派人员的筛选以及公派人员的研修情况的监督和评估规定较为宽松、不明确。对公派人员派出后的责任规定相对明确,限制较多,而对公派人员回国后的就业和研究资助在规程中语焉不详。
最后,从管理的环节规范上看,对领导体制、执行体制约定都比较清晰,但一方面对咨询体制的建设比较薄弱,几乎没有相应的建制;而在评估环节中,对经费管理方面的制约相对详细,但在学术质量评估方面缺乏说明,虽然提到“教育部建立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对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的总体效益和有关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7]且对评估结果的应用进行了说明——“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各推选单位的选派计划和选派规模,该评估也将作为对有关使领馆和留学服务机构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绩效评估的一部分”,但对评估的方式缺乏阐述,评估内容较为笼统,评估结果的公开方式和范围也并未说明。
(二)从科学性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留学基金委在公派留学工作中起到的是执行主导作用——除经费审核需要报请教育部与财政部批复外,其他各环节的工作审批权力均在留学基金委,但对各机构(包括留学基金委)的工作评估权均在教育部。使领馆主要承担具体的学术及业务职责——包括海外院校联系、研修报告及学习情况表的意见签署、资助金发放,实际权力十分集中,但对其工作的职责(如与国外合作单位联系)多是原则性规定,并无强制性,其直接工作对象对其无建议、评估权,公派留学部分的绩效评估也只能算其总体工作评估的一部分;推选机构承担了公派人员的业务及心理、政策教育及具体问题协调处理责任,原则上可享有其未来服务(执行与否由推选机构决定),但在学生出境期间一般与学校签订退学协议,其责任被很大程度的降低;留学服务机构属于辅助性事务型处理机构,主要对教育部负责,公派留学人员本人对其服务效果并无建议或评估权;公派留学个人需服从各方管理,无明确咨询和反馈渠道。
整体看来,管理体制的约定基本以行政管理为主,各项管理机构均有明显的权力优势,而公派留学个人本人主要是承担责任,但对管理和执行人来说,几乎都缺乏完善、透明的评估与反馈环节。
(三)从创新性进行分析
公派留学管理政策中引入了专业服务机构和推选单位,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留学基金委的权力和责任,符合新公共管理理念。此外还提出了建立评估与激励机制,以及预算的监督和控制,以加强公派留学管理工作的活力和约束性——这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一些制度还缺乏实施细则,比如对境外合作机构缺乏明确的反馈和交流要求。
目前公派留学管理政策关注的重点仍在保证公派留学人员按期归国方面,基本未关注留学人员归国后的安排等。而当前状况是,公派留学人员基本都能按期归国,而归国后却未能发挥其最优效能。[8]一方面,目前国内高端人才过于密集(尤其在一线城市),而具优势的选派单位对已归国的公派人员并不重视,不要求其履行工作职责。如位处北京、上海、广州的“985高校”选派的联合培养博士生归国后极少能留校工作。[9]而缺乏人才的地区由于区位与研究条件的限制,不能吸引到这些人才。另一方面,归国人员的后期研究缺乏对应的科研项目的持续支持,有时再加上不适应国内的科研环境,造成一些科研工作的受阻,甚至停滞。有鉴于此,公派归国人员的就业引导和研究辅助工作应成为新时期公派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
五、优化公派管理制度的对策
(一)管理条例可纳入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形成更完善的反馈机制
增强与境外合作院校或科研院所的实质性联系,这是改善留学质量的最直接渠道。建议与境外院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互利且明晰的合作协议——既要拓展来华留学的渠道,又要明确境外合作方保证教育服务质量的责任。同时,对公派人员因出国而未尽的工作和生活安置需督促推选单位协作处理。此外,对于公派人员对相关行政机构的意见和建议、民众的监督与问责也应给予充分重视,逐渐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和渠道。
(二)优化并公开评估标准,恰当引入第三方监督和评价机制
一方面,应将政务公开,各项评估结果透明化,方便社会进行咨询、监督和反馈,才能改变公派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服务态度。另一方面,可引进第三方力量参与评估,强调发挥社会评估的作用,加强中立性、专业性和非营利性的专业化评估机构的建设,保证第三方评估的独立性,这既是保障服务质量的手段,又是完善公派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三)完善公派留学人员的归国后服务,进行恰当的人才引流
目前存在回国人才过于集中于一线城市和优势院校、单位的态势,而公派留学的管理政策完全可以对归国的公派留学人员进行疏导和引流。一方面,可对愿前往弱势地区服务的归国公派留学人员提供生活及科研支持,包括生活补贴和特设科研项目等。另一方面,在优势地区选派公派留学人员时,划拨恰当的名额比例,与弱势地区科研院所合作,进行定向培养。对这些优秀资源的恰当引流可为国内各地区高层次人才均衡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摘要:运用政策分析法就我国公派留学管理政策进行研究,既符合教育研究科学化的精神,又能就目前亟待改进的公派留学管理政策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建议。我国公派留学管理政策分析基于整体系统政策分析方法,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成立以来国家公派留学的相关管理政策及规定作为分析内容,对公派留学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及具体政策规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和分析,对照全面系统性、科学性与创新性的标准,提出优化建议。
9月末,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公派出国的留学研究生学成后需要回国服务两年,如果不遵守需要偿还所有的资助费用并支付30%的违约金。一时举国上下舆情鼎沸!有媒体惊呼“教育已经进入签约时代”?认为若不在改善人才成长环境上寻求历史性的突破,那么将来的问题就不是靠签约能解决得了的!另外有评论认为,留学生回国问题除了物质方面的约束和激励必须动用情感的力量。笔者认为这两条建议都发人深省,都指出了我国公派留学问题的症结所在。确实,从长远来看此事不是签约就能解决得了的,但是我们又不能不说签约是一种进步,值得嘉奖,政府的表现我们应该给予适当的掌声。但是政府此举会不会形同虚设,公派留学如果真要花费很长时间很大力气才能解决的话,我们何不考虑废止公派留学或者暂停一段时间呢?
与公派留学生签约是国家一种有作为的表现
我国公派留学的历史已有百余年,从前没有签合约一说,现在为什么要加上?只能说物逝时移,当时的国情与现在中国的国情不一样,选派的规模不一样,当时之人心和现在之人心不一样。国力变强,世界之发展把中国带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心不能说不“古”,只能说更活了,没有了激励大批的留学生回来报效祖国的因素了。电影里面、老教科书里提到过钱学森们冒死回国报效祖国的故事,那是发生在祖国刚刚经历过大的苦难的时候,那时候祖国各方面急剧缺乏人才,一种强烈的爱国心召唤着他们。中国人现在能吃饱饭日子也富裕了,民族意识淡化,个人意识增强,留学生们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出国不归无可厚非。何况现在绝大部分出国留学生都是自掏腰包,对于这一部分人的去留我们更没有办法苛求,只能感到遗憾。
但是对于一部分公派留学生到期不回就是另外一种态度了。他们花着纳税人的钱在国外修得高学历,结果学业有成不愿回国了,也就是说他们享受了国家提供的免费教育,结果却不愿承担义务。对于这种人我们应该谴责,为了防止出现这种人,我们来点条件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笔者看来,教育部规定的那点违约金实在圈不住要跳出去的人。按照外国的薪资水平,这些高学历者在国外的工资肯定是国内的几倍,这点违约金将不是他们惧怕的,如果真的要拿违约金来拦住他们,那起码要狠一点,至少来个一倍两倍什么的。可是话说回来,如果不是真心真意回国的人,如果没有报效祖国的心思,回来以后来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话,岂不是钱花的不值,然后又误了国家的重点研究项目。
有评论文章对公费留学签约之事表示了肯定,认为教育部用签约的形式保障信用是摆脱计划与权利思维的一种进步。同时对信用一词作了深化的解释,认为,信用不仅指双方当事人遵守既定契约,广义的信用还包含能够使双方都满意的市场发达程度和适应市场需要的社会人文环境。文章认为这份合约表面上达成了一种契约精神,可是在目前中国之社会,人才培养、人才流动、人才成长环境都不能吸引各方面的人才的情况下,利用国家的强势地位与弱势的留学生签下这样的合约实则是没有契约精神,没有信用可言的。不可否认,在这份契约中间确实存在着强势与弱势之别,但根据《辞海》中的解释,契约指双方或多方共同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双方的关系是相互的,在一方享受权利的时候也要承担义务,如果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就是没有完成契约。所以在契约的释义中并没有公平性的含义。在此拿外国的人才培养环境与我国的人才培养环境进行比较得出的环境差异来说明这份契约的不合理性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方国家在教育、在人才培养、人才流动方面与国内相比较先进很多,因此很多的留学生“黄鹤一去不复返”。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如果再去说所谓的契约的公平性或者所谓的契约精神,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为那些拿着国家的资助不替国家办事的人做嫁衣吗?教育部此举可以看作是一计预防针。姑且不说这计预防针到底能防到什么,它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或许收效甚微,但是这起码是国家一种有作为的表现。中国的教育问题、人才培养问题讨论了这么多年至今都在摸索着前进,要想完全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今天教育部与公派留学生签约一事值得褒奖。
如果真要对公派留学生签约一事的公平性探究到底的话,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不能仅仅盯着目前中国现在的社会环境)以判断到底在这份国家与子民之间的契约谁更占优势?到底在这份契约中国家有没有以强势去压倒弱势?首先作为公派留学生因为有国家的资助,在海外的学习生涯可以专心学习,不必考虑打工之类的事情;其次公派留学生在申请学校时因为国家与外国院校已达成协议,申请困难程度将比自费生少很多,而且这些学校都是名牌大学,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希望挤进去的殿堂;另外回国以后头两年因为与单位有合同需要继续服务,但是接下来的不管多少年都是自己的,发展的自由度和空间可以任由自己决定;最后,公派留学生学成回国以后必然在名望上、权利、财富上都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未来也会有更好的机遇,通过这次留学之旅受益最多的将是他们自己。
留学生缺乏的是精神信仰
曾经看过一篇采访海归的文章,题目是《王良 更重要的是精神信仰》。文中的王良是作为一个访问学者外派美国留学的,学成回国后与友人共同创办了爱博精电科技有限公司。在采访中,他忧虑地谈到,作为一个人除了经济社会生活之外,还需要一种精神生活,目前在中国社会比较缺乏的是一种精神信仰。在笔者看来,这一语道破天机。如果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持,相信有更多留学生愿意回国效力,也就没有国家与公派留学生签合约一事发生了。
也有文章建议动用情感的力量来促进公派留学生回国服务,其实这与王良的说法不谋而合,只是在可行性方面有欠考虑。情感是非常抽象的东西,是人的内心活动。情感要怎么调动?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比如开个座谈会,让国家领导人来个亲切接见,说国家有多么需要你们。这么多的留学生国家领导人能接待得过来吗?如果不是像点样的大牌的有感召力的领导人来亲自接见的话恐怕下面的人早已经睡成一片了。所以说如果要执行这一招的话国家领导人恐怕有得忙了,只不过一般情况下领导人们只是象征性地和几个代表交谈,所以这个估计没戏。又或者来个慰问演出,让几个明星轮流登台献唱。恐怕这个更不可行,纯粹当个歌会还差不多,如果想用这个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操或者回国热情希望也不是很大。现在的人讲求实际,如果对留学生回国创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回国的人会多一些,现今各地冒出的留学生创业园区就是这种政策下的产物。不过,据新华社报道,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共有100余万留学生在海外求学,其中只有20多万留学生学成归国,不到留学生总数的三成。可见这种吸引力的影响人群也不是很多,如果希望留学生能悉数回来报效祖国,仅仅通过金钱、政策的吸引力是行不通的,这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问题,更多的已经上升到了精神层面。
有必要再派遣公费留学生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量已超过100万人,其中从2002年开始年出国留学人数就超过了10万大军。而公派留学生的比重甚少,1978-1995年基本上每年维持在3000人左右,2006年以来的十年公派留学总人数在2万人左右,合计1978至今的公派留学生不超过6万。公派留学30年的人数都没有现在一年出去的人多,不经要问,当初公费留学的初衷是什么?不就是为国家发展培养尖端人才吗?现在在留学已经大众化的年代,还有必要特别以国家的名义派出去留学吗?
我以为,国家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就公派留学做一个全民调研或者是来个大讨论,看在现今自费留学大兴的时代有没有必要由国家出资派遣留学生?然后请专业机构就公派留学生出国做一个成本核算,出国花费多少?回国完成项目价值多少?如果完成项目所创造的价值都没有花的总成本多的话,公费留学的历史可以考虑就此划下句号了。反正现在自费出国留学生这么多,国家完全可以给他们指条“明路”,引导他们学习国家急需的科学技术,设立一些自费留学生的奖项,并在回国以后给予好的待遇。从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势头可以看出,很大一批留学生出国都是抱着将来回国发展的念头出去的,现在世界上不是有一句话说,世界的机会都在中国吗?所以对于那些学有所成的人才只要许之以利,给好的政策相信还是能够吸引大批的人才回国发展的。
链接:关于公派留学的实用问答
问:留学人员的层次有什么变化吗?
答:公派留学层次越来越高。首先被选派的人层次越来越高,公派选拔的人拥有博士学位的超过一半,很多人都承担着国家级课题或省级课题的任务。此外,留学层次高还体现在国外的留学单位上。国家对去什么学校留学很重视,目前,基金委已经跟剑桥、牛津、哈佛、耶鲁等名校都签有合同,这几方面都说明了公派留学的层次、质量在不断地提高。
问:公派留学都有哪些资助方式?
答:资助的方式从之前的全部由基金委出资转变为多种资助方式共存。近几年,基金委与国外的几个大学建立了共同出资资助项目,资助就变成了全额资助、差额资助、联合资助。
问:公派留学生是否有年轻化的趋势?
答:是的,一些研究生开始被逐渐派遣出去留学,增加了年轻人在公派留学人员中的比例。正如贵报在2007年10月9日报道的那样,从2007年至2011年,国家将从49所重点高校中每年选派5000名研究生,有计划、成规模地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国家将资助入选者在国外学习期间的生活费和国际往返旅费。该项目是着眼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战略举措。
问:公派留学生有什么样的申请条件?
答:国家公派留学是面向所有在国内的有工作单位的中国公民,目前,个体经营者或无工作单位人员不包含在此范围内。申请人可以登录留学基金委的网站www.csc.edu.cn查阅,只要符合规定的要求都可以申请。
问:公派留学采取什么样的报名方式?
答:公派留学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申请人可登录国家留学基金委网上报名系统apply.csc.edu.cn报名。基金委不直接受理报名事宜,其在各省有将近100多个受理机构和部门,申请人可以在每年的年初去受理点提交申请。
问:具体流程是怎样的呢?
答:具体的流程是:每年2月份到3月份之前,在基金委的网上报名,然后把文字材料提交到设在各个省的报名点。由各个省的报名点送至基金委。4月份开始评审,7月份公布结果,9月份派出。
中、越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随着两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两国的交往日益广泛、深入,越南语作为中越两国交流的桥梁,其地位与日俱增。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作为越南第一所现代大学,是越南国内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高等学府,在越南享有极高的声誉,并参与编制越南国家政策和战略,对越南社会经济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该校广泛开展国际领域的合作,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到该校学习。
其面向国外学生的越南语专业更是热门学科,同中国多所著名院校开展了学生互换和学术交流,已输送或培养了大批精通越南语的国际型人才,回国后成为了相关领域的骨干力量。
本人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越南语专业品学兼优的在读本科生,已拥有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此次公派留学的机会更可以增加对对象国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和提高语言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一年的越南留学生活中,本人将利用当地学校充足的语言教学资源,严谨治学,科学提高越南语听力口语综合水平;同时不仅在课堂、在学校认真汲取知识,还要深入越南社会,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和与越南人的交往中,了解越南文化,开展跨文化交流学习,培养对越南的深厚感情。
公费留学机会不易,本人一定会珍惜这一年的学习机会,让自己尽快适应国外的生活,尽自己最大努力学到更多的真才实学。
并且保证在外期间,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同时遵守国家纪律,团结友爱,尊重对象国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期未来更好地做出贡献、创造价值。
我校越南语专业开设有语音、精读、泛读、口语、听力、概况、视听说、口译、笔译、报刊、文学、写作和第二外语等课程。
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报到证明(式样)
兹证明(国内单位)(姓名)(性别: ;出生日期: ; 护照号码: ;学号:
录取文号:),于 年 月 日赴(国家)(学校)公派留学,我中心(集训部)已为其购买单(双)程机票,并预发奖学金生活费 元。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教育部出国人员上海集训部、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盖章)
年 月 日
以下请留学人员本人用外文填写
国外学习单位及详细地址: 国外导师通讯栏 导师姓名:
地址: 电话: 传真: E-mail: 本人国外通讯栏 地址:
・ 日本留学招生计划 100%保证签证 ・ 出国留学第一论坛 ・ 专家在线留学咨询 各有关单位:
根据印度互换奖学金项目的.要求,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学基金委)将统一向印方相关部门提交该项目留学候选人的对外联系材料。
鉴于时间相当紧张,请贵单位接此通知后即组织本项目留学候选人按照奖学金申请表中的填写说明和要求认真填写、准备申请表及附件,并至迟于2月5日前统一提交留学基金委。奖学金申请表中解释说明部分不用提交。
未能按时提交材料者将不考虑录取。
申请表下载网址:www.iccrindia.org/scholarships.htm
下载文件名称:--CHOLARSHIPFORMFORFOREIGNNATIONALS--ANNEXURE-II
工作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留学基金委出国事务部联系。
联系人:王泽宇
电话:010-66413135/3182/3120/1903转808
传真:010-66413281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秘书处
国家留学基金委副秘书长曹士海在会上介绍,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面向国内高等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在校学生进行选拔,秉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方式有序开展工作。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往返国际旅费和奖学金生活费资助,对部分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还提供学费资助。申请人应有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须身心健康、有较强的工作业务能力、学习科研能力和交流能力。有关项目的具体选派办法、申请条件、外语要求和申请程序等,可登录国家留学网(http://www.csc.edu.cn/)进行查询。
目前,国家留学基金委已与280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和机构开展了合作。2014年7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协议,首次有计划地向教科文组织选送青年研习人员,培养和储备能够胜任国际组织工作的青年人才。同时,依托现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计划,专门资助一批国内高校与国外教育科研机构,以创新型培养模式及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国际合作项目。2014年,经专家评审将支持22家单位的26个项目,规模为126人。现有多个项目正在接受报名,包括: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中外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国家顶尖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等。
2013年至2014年,广东省各类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分别共录取786人和936人,其中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录取99人,2014年录取76人;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含博士后)项目2013年录取161人,2014年录取170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3年录取206人,2014年录取244人。根据广东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和《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2013年,经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我省首次与其联合开展地方合作项目,47名候选人被正式录取,2014年有102人被正式录取。国外合作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与行业部门合作项目等也为一批高级人才提供了研修机会。
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郑庆顺表示,积极参与国家公派留学项目,是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广东省实施“强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高校积极参加公派留学工作,是广东省实施创新强校,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举措。鼓励职业院校参加公派留学工作,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希望各院校、各单位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体制,加强对留学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留学效益。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的代表在会上分享了他们较成熟的相关工作经验。
答:留学人员应按照《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的约定遵守相关义务,如留学人员(乙方)违反《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约定,国家留学基金委(甲方)有权根据其违约事实,按照国家法律、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有关规定,要求其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1)乙方在国外留学期间未经甲方同意,擅自放弃国家公派留学身份、擅自提前回国、擅自变更留学国家和留学身份、改变国籍、从事与留学计划无关的活动严重影响学习、表现极为恶劣、未按规定留学期限回国逾期三个月以上、未完成回国工作服务期等违反甲方规定和协议约定的行为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赔偿责任。甲方对上述违约行为进行如下处理:
a.对由甲方直接提供资助的留学人员,甲方经核实后有权停发其国外资助费用,按甲方规定酌情处理,并要求其偿还已领取的全部留学费用和《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约定的违约金。
b.对由甲方安排获得接受国政府或有关机构提供奖学金或资助费的留学人员,甲方经核实后有权停发其国外资助费用,通知接受国政府或有关机构停发奖学金或资助费,按甲方规定处理,并要求其向甲方偿还已领取的按《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确定的全部费用和《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约定的违约金。
(2)对乙方逾期三个月以内回国行为的处理:
a.对因航班延误等特殊原因未能在规定的留学期限内回国,逾期未超过一个月者,甲方不按违约行为追究责任。
b.未经甲方同意超过回国日期一个月(不含)以上、三个月以内回国者,按照部分违约行为进行处理,乙方应按《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约定向甲方偿还违约金。但根据乙方申请,经我驻外使(领)馆批准,仍可提供回国机票。
(3)对乙方其他违反《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约定义务的违约行为,甲方有权根据国家法律、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有关规定,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赔偿责任。
50、国家留学基金委对违约行为进行追偿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和《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的有关条款,国家留学基金委法律与项目部对违约人员进行违约追偿的具体办法是:
(1)留学人员一经确定已发生违约行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即将《赔偿留学资助费用、违约金通知书》(附后)发至留学人员本人及其经济担保人(即协议书的丙方)。留学人员本人及其经济担保人应在限期内做出答复,并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赔偿。
(2)违约人员将所赔偿的出国留学资助费用和违约金直接缴纳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缴纳方式可采取本人缴纳、委托他人缴纳、银行划转和邮汇等方式。
(3)违约人员本人或其经济担保人按规定赔偿后,国家留学基金委即为其出具收据。(4)违约人员向国家留学基金委完成经济赔偿后,即了结了与国家留学基金委所签订协议的约束。协议了结情况由国家留学基金委通报相关驻外使领馆和留学人员所在国内单位。
(5)如违约人员本人或其经济担保人按规定承担了违约责任,如数做了经济赔偿,则国家留学基金委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
(6)如违约人员本人或其经济担保人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规定向国家留学基金委赔偿,或拒绝赔偿,国家留学基金委将扣留保证金,并通过法律程序索赔不足部分。
对违约事件,特别是对不按国家留学基金委要求进行经济赔偿的违约人员,除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外,必要时,还将采取其它辅助手段,如在驻外使领馆的协助下,以国家留学基金委名义将留学人员的违约事实通报国外有关方面;在国内将违约人员名单登报公布、通报本人原所在国内单位等。
【公派留学生】推荐阅读:
公派出国留学英语水平09-11
公派出国留学英语考试07-25
孔子学院公派教师岗前培训总结07-19
中亚留学生总数06-05
留学生励志故事10-15
留学生落户条件10-23
中国历史留学生10-28
日本留学生回国证明05-23
留学生教学高等数学07-08
德国留学生打工工资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