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获奖作品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彩画获奖作品(精选8篇)

水彩画获奖作品 篇1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风景写生静物写生人物写生

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第一章 风景写生

授课时间:第三学期、第五学期、第七学期 授课班级:水彩画专业二、三、四年级 课时:240课时

一、教学目的

风景写生课是水彩画专业重要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内在的个性发挥,它使学生面对大自然直接对景写生,弥补课堂教学中教学的不足,从而体现风景写生教学中的真正价值。

水彩风景写生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风景写生知识,室外静物在不同光线下色彩变化规律,基本掌握水彩画工具、材料,性能和作画步骤,基本掌握色调及多种类型的水彩画表现技法,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彩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掌握水彩风景画的艺术规律和绘画语言,并对画面进行较完整的艺术处理。

二、作业要求:

1、掌握选景、构图及风景写生的作画方法步骤。

2、掌握室外风景写生中的色调和色彩两大关系及一般水彩画表现技法。

3、掌握风景写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

4、强调学生对画面色彩感觉、感受及表达、强化学生的个性特点。

5、主客观相结合,把握好画面的艺术处理,防止表面模仿。

三、教学重点:

1、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即:对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认识)

3、组织画面的能力,即观察、感受、表达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提炼、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

1、掌握室外光色变化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在实际写生中理解、运用色彩规律分析画面。

2、启发学生在学习风景画时,不仅要掌握技法而且要培养自己在平凡的景物中发 现美的内涵的能力,表现一幅画特有的气氛和情调。

3、取景、构图和整体处理画面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理解联系实际,从一点一滴入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坚持讲授、示范、观摩、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六、教具:

水彩画颜料、画笔、画纸、调色盒、盛水器、画夹、画凳、毛巾、范画、画册等。

七、作业安排:

本课程前后分三个学期授课,第三学期安排以山、水、树、天空、地面、河流、农舍、建筑等不同课题风景写生作业36幅,其中记忆与默写作业6幅。尺寸:16开/8开。课外作业,临摹名家作品9幅,80课时。

第五学期安排,以不同光线不同色调,不同课题风景写生作业36幅、尺寸:16开/8开。课外作业临摹名家作品9幅。80课时。

第七学期安排不同技法表现,不同艺术追求风景写生练习36幅,尺寸:16开/8开。80课时。

每学期安排创作风景一幅、尺寸:4开/8开。课外时间完成。

八、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本课程为下乡写生课、组织学生集体进行写生。

复习旧知识:针对要讲授的知识,复习以往新学到的知识进行学习,起到一种连接作用。

讲授新课程:

以下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取景、构图和景物的选择

1、选景、大自然是美的。但也并不什么地方都可以入画,都能引起人们的美感,正是由于客观的大千世界、广阔而庞杂,如像金沙、混杂一样,我们必需经过筛选和淘洗,选景的过程就是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一般来说,选景要注重选择近、中、远层次分明,黑、白、灰调色较为明显,主体物较突出,富于节奏感,色调倾向较为明 显的景色。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时间以及练习的目的来选景,不要贪多求全。如地面景物很好,就选画地面景物为主,少画一些天空;如果天空云朵优美动人,也可以描绘天空,少画地面。即使是选择景物一角,只要表现自然生动而富有情趣,同样也能给人美的感染。选景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① 从学生自身审美角度去选取景物

② 从逆光、侧光、正面光等不同光线和阴天、晴天、一年一晚,及各种气侯多变的条件下选景。

③ 在取景时预先估计到构图均衡统一的问题。

④在表现景物深远的空间感方面,取景时宜适当选择近、中、远三景的画面。⑤取景着眼于对比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画面上的明与暗、疏与密、动与静、冷与暖、虚与实、软与硬、高与低、远与近、强与弱等都属于对比范围。⑥取景还需选择较好或较典型的角度去描绘。

风景写生开始阶段很重要,选景时,首先熟悉周围环境,最好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选景,免得提一大堆画具到处转。

2、构图

构图问题,涉及到画者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修养,反映其概括取舍和组织画面的能力,是风景写生成败的重要因素。

风景画构图主要是取与舍和画面均衡关系,主题要明确。主题一般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和透视线交汇处。透视线和地平线的高低,对一幅画主要是描绘什么起很大的作用。大面积的天空容易产生空间感,使人感到天高云淡、心情舒畅。略带俯视的构图是西方风景画常用的手法,这样的构图以中远景为主,而抬高地平线,这样景物充实、生活环境反映上体实在。下面几个构图要点在实践练习中要把握好。

①构图要突出重点,不要在构图时企图把看到的一切罗列到画面上来。这样会使主题不突出、零散、吃力不讨好,由于画面东西太多而画不完,显得粗糙、呆板。

②作建筑风景画时一定要在画初稿时注意透视的准确。待上了颜色之后,再修改就困难了。首先是要确定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倘若你想省略掉地面上的一些东西就把地平线放低些;要省去天空部分就把地平线放高些。确定地平线后,建筑物所有主要部位都要根据透视规律,尽可能画得选型准确。

③在构图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做一些取舍。首先要突出主体、同时有些破坏画面效果的 细节可以删去,有些主要配景上的物体(如树、山等),也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位置。

在写生中,学习时多画些小素描和小色彩稿练习。构图的最高要求为简洁、生动、画面均衡、突出主题。

第二节:风景画的写生特点

1、概念:以自然景物(包括建筑)为描绘的对像的绘画。

2、风景画的主要艺术特点是:研究气氛、情调和意境。

气氛:指一幅画应具备一定的季节、时间、气侯、地域的光线特点和合乎情理的自然组合规律。

情调:是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表达出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情绪。

意境:对于风景画来说,是审美的更高层次,“以情写景,情景交融”,画家对所描绘的景色总会倾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意境就是这种景与情的有机结合。

与静物、人物写生相比,风景写生有以下的特点:

1、视野广阔:室内空间范围是有限的,由室内走到室外,大自然是那样无边无际,使人视野豁然开朗。

2、内容繁杂:大自然中的景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3、光色多变:由于太阳光源与其他光源对地面照射角度和距离不同气侯的变化季节的更迭等等,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因而光色、景物就产生了不同的气氛和情调。

4、层次深远:由于景物存在的空间的不同,就有了前后层次和深远的问题。在平面的画幅上表现它是风景写生中又一特点。

第三节:室外光色变化一般规律

1、因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光色变化。时间是依据太阳光与地球形成的角度位置而定的,由于光源的位置变化直接影响着景物的光色。因此有早晨、中午、傍晚、夜等较明显的差别。

2、因季节不同而产生的光色变化。

一年四季,由于太阳距地球有远有近,光照有长短、强弱的差别,植物有周期性的生长规律。

3、因天气影响而产生的光色变化。阴、晴、雨、雾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不同的天气有其各自的特点,给人以不同的情绪感染和联想。如雨天,雨天的光色特点和阴天类似,云层高低而浓,加上雨帘,使得景物更加模糊,只有地面积水处及建筑的受光面因雨水对光的反射而发亮。天空灰暗,但接近远景部分的天空反而倒比较亮。雨天,是画家喜爱描绘的题材,色调虽然灰而不艳,但那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朦胧景色,给人以水色淋漓,以色空蒙的美感。画雨景,不要拘泥于画一条条的雨丝,而应表现其光色特点和气氛。这种景色用水彩画来表现更为适宜。

气候的变化,也不仅上述几种,如彩虹、积霜、狂风„„„等,这些光色变化大都瞬间即逝,一般多凭藉观察和记忆来表现。

第四节:空间距离的表现

空间距离是根据形体透视原理和空气色彩的透视变化,表现出景物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使人在平面的绘画上获得立体的,有空间深度的感觉。风景画视野广阔,近景与远景距离的空间无法比拟,远远超过了视觉的广度。空间距离的表现在风景画中是至关重要的。

1、要处理好景物形体的透视关系:

必须按焦点透视法则来处理形的透视。透视画不准,必然会影响空间距离的表达。

2、理解色彩透视规律:

由于物体与我们的距离有远有近,色彩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由此可以概括出生活环境中色彩强弱变化的规律:

① 距离点越近,色彩感越强,反之则弱。② 原色比间色强,暖色比冷色强。③ 色彩对比大的强,对比小的弱。

3、利用主次、浓淡和虚实加强空间感。

景物远近及主次在视觉上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因而构图上常把主体物安排在视域中心范围内作重点刻划,其它部分则适当概括。在表现手法上有意识地将主要与次要、虚与实结合起来处理,将有助于空间距离的表现。

第五节

色调与意境

风景写生是接触各种复杂的外光作业,对观察、研究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很有好处,也是学习水彩画技法的重要课题。技法始终是为主题内容服务的。在风景画中,十分讲求色调和气氛,这与形成一定的意境是密切相关的。

掌握色调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冷暖色性上观察处理:

在构图的时候,画者对眼前的景物首先有一个色调的判断。画者一开始就要抓住这种主调,并有意识地加强画面的色调效果,以便更好的为主题服务。

2、从色彩纯度上去观察处理:

景物的色调从纯度上去看,有时是十分鲜明的调子,有时则是灰色调。我们要加强或减弱这种对比关系。灰色调处理得不好就很闷,其原因主要是纯度变化不够;鲜明的调子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色相不统一,若有一定的灰色在里面起作用,使色彩稳定在特定的色调中会使画面更为鲜明,更有变化。

3、从色彩对比来观察处理:

色彩的明暗对比,如果对比的地方太多,就显得零乱、不统一,甚至影响主题的表达。在风景画中,除分清近、中、远三景的层次面外,天空、地面(水面)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假若天空与地面在明暗、色度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那么景物就象悬在空中一样。甚至正看倒看都可以,连天地都分不出来,这种失误是不该发生的。

第六节

风景画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一、树

画树,首先要体会它的生长之势,每棵树的姿态面貌是不相同的。树有很多种类特征也各有差异。它是由树叶、树枝、树根有机地组成的。树叶生成在树枝上,由无数叶片汇集在一起,它的基本形状象一把“伞”,因此,树枝不能随意画过“伞面”。树会是从树干分出来的,枝叶围绕在树干的前后、左右,画的时候不能仅画一个平面,只看到左右分开的树叶,忽视了前后的枝叶。树的干、枝、叶都有疏密粗细,上下不同的节奏感。树干可以说是一系列高低透视不同的圆筒形连实体。因此,要注意它的透视变化,同时要画出它的体感,并注意到树上枝叶的投影,才能画得生动。树根与地面的关系,也应变得清楚。不能象插在地面上那样生硬。

二、建筑物

画建筑物主要注意两点:

①是形的安定,没有倒坍,歪斜的感觉。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看建筑物的结构和透 视上是否画的正确。

②分块、分面的明确性,建筑物光暗界限很清楚,轮廓分明。画的时候,要从主要明暗面对比入手,避免为窗户、屋面上的瓦垅等细节所搅乱。抓住主要的,然后处理局部和细节。

三、天空

天空在风景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表现季节、阴晴、天气等特征。它的明暗色度的变化,影响着大地上的各种物体,而形成一种气氛,支配着整个画面的色调。

画天空应注意它的色彩冷暖性,同画蓝天空,若普蓝成分多了,便有阴沉的感受。阴天、雨天的天空是灰色的,也要辨别一下是冷灰,还是暖灰。为表现天空深远的感觉,高处与接近地平线的低处色调变化也是很微妙的。在一般情况下,天空与远景应趁湿画好,使水分衔接自然、避免生硬。

四、水面倒影

水是透明的液体,反射、折射、透射力很强,水面在静止的时候,犹如一面镜子,倒影很清楚,它的色调与天空的调子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差别。

静止的水,倒影十分清楚,画倒影时,其明暗色度对比,略比实景差一些,不那么强烈倒影的轮廓亦比较模糊。

动的水面,要观察它动的规律,才能很好的掌握它。由于角度不同,甚至将倒影分割开来了,拉长了,用笔要依据波浪的特征,画出倒影的特征,活泼而多变化,才能充分表现水的动荡不停的感受。

五、路面及大块平地

路面及大块平地若处理不好,不仅没有平远感觉,反而象竖起来的一堵墙一样,很不理想。画的时候,应将近处与远处,左面与右面的明暗色度比较一下,找出差别。

画路面与大面积的平地要随时与天空的明暗色调作比较,避免类同,可利用树木或建筑物的投影来充实,或安排一些车辆,点景人物等,使单调的东西不感觉单调。

六、点景人物

风景画中所谓“点景人物”,是以景物为主,适当地、合理地安排一些人物活动,以增加气氛、效果。不适当、不合理的、不要随便乱加。

画点景人物注意人物与其它景物的大小比例和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人物着重简练的笔法、画出它的动态,不要将点景人物刻画得十分仔细。总之,点景人物要精心考虑,不亦到处乱加。风景画中的点景人物用色很讲究,一幅比较沉闷的画面,如果有几个穿漂亮服装的点景人物出现,顿时画面响亮起来。画时不仅要注意动态,还要适当注意疏密关系。风景画中点景人物一般安排在中景或远景。

第七节:风景写生的艺术处理方法

室外风景写生其优点是真实地观察分析景物各种特征与色彩、把握特定的环境与色光及特定的时空中的景象,增加对大自然的感受,从中得到启示,丰富学生们形象积累、深化感情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师造化的过程。其缺点是很可能出现自然主义倾向,巨细不遗,依样画葫芦,而疏于概括取舍和艺术处理。所以在风景写生练习的后阶段,穿插讲授一些风景写生中的艺术处理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画面的艺术处理能力。

1、风景写生画面的调整加工处理

在室外进行水彩画风景写生,毕竟受到时间、气候、环境、技法熟练程度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每张作业达到预想效果或完整完美的地步,因此回到室内进行适当的整理加工是必要的。室内可以较为从容地进行思考,不受外界条件变化的限制,将画面效果向理想的境地处理。在处理时,色彩关系是调整的重要方面,如明确色调的类型,概括地加强整体倾向,以改变某些不和谐的局部琐碎变化,或因时间变化因素带来的光色关系捉模不定的结果。如补充许多来不及描绘的局部与细节,又可根据整体需要减弱某些刻画过头的形体,又可根据整体需要减弱某些刻画过头的形体,甚至删除个别多余的对象,如繁杂的树林与不协调的建筑等,或添加少许有用的对象,如点景人物、动物等。整理加工所采用的技法,要与原来画面保持均衡和谐。

再一种是根据原作重新作画,是一种特殊的整理与加工方式。实际上它已带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可以完善构图,变色变调,精雕细刻,但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直接感受去画,并尽量保留原作上的精彩部分与生动之处。

2、风景写生画面的艺术语言处理

客观世界的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一幅水彩风景写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绘,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表现手法,选择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展开多层次的表现。与全因素照片式的再现,这类写生画面的效果往往更具特色。如印象派画家在平凡的教堂、杨树、草垛、流动河水中,画出绚丽多彩的光色之诗。我们水彩画风景写生也能像他们一样对同一对象、早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的不同瞬间表现 出色调变幻的精妙微差,而不一定要对形体一味细致刻画。水彩画风景写生也可以像巴比松画派或列维坦的画那样具备更强烈的作品意识。在讲究的构图中形与色结合紧密,并在抒情的氛围中体现出某种主题性意义。对类型较为单一的景物作专题性描绘,也是极具形式感的表现方法。如水彩画家周刚的《晥南民居》、《农舍》、黄作林的《秋色无声》周向一的《黄金时代》、孙浩《世纪风景》、张宇衡《皖南秋雨》等作品。我们的风景写生也可以以建筑,以区农舍、树木、黄土高原、草原为实践探索研究的课题大胆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开创个人面貌。再如苏联费拉基米尔风景画派和中国水彩画家初剑《姑苏楼》、《金秋》、周建宏的《小镇风雨》

以平面性色块构成有装饰意味的形式,这种风格完全可以在写生中大胆运用,把画面处理的丰富多样、淋漓尽致。还可以用写意的手法去表现水彩风景画,林风眼中西融合的沉重炽烈、吴冠中早期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清新明快,都是值得借鉴与研究的。当然写意手法并非只是简单地移植中国写意的某些笔法、墨法、而是在水彩画语言艺术中,巧妙地融入某些实中有虚的处理方法。水彩画写生中,可以对形、对色、对技法有选择地侧重与偏好,这样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完整感,但却从另一个层面上带来了生动与丰富感。对造型因素的分离、对完整性的解构,是摆脱平稳的贫乏感,求得蜕变新生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图式,在形式语言的层面上丰富水彩风景画的表现力。

3、风景写生画面的情调与意境处理

风景写生的艺术处理与静物、人物相比更为强调情感的表达,更为讲究意境的体现。水彩画景物的选择,构图的形式语言运用、色彩的概括与夸张处理、笔法与水和彩的运用,都可以为情感抒发具体有效的成份。如凡高画的麦地、教堂、夜空中暗示出一种炽热的生命意识象征。其中,色彩因素与情感表达的联系尤其密切,重点是根据立意与感受进行适度的夸张甚至变色,使色彩的表情作用得到更有力地显示。如将整体色调概括为同类色相,使人的视觉得到单纯平静的情绪体验,将对比超过常见情景的程度,或给景物涂上违背常理的色相;可将灰色调画得明丽欢快,冷色调不那么沉静或暖色调不那么热烈,使得到奇异的情趣感染。意境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有别于一般所说的画面情调的表达,是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它源于古代文人画家使绘画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表现“畅神”、“怡情”的思想,讲究以情构境、托物铭志、它的构成以空间境象为基础,通过对景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高度。水彩画风景写生承负起太多的艺术境界,思想内涵或文化精神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将可以从巴比松画派、印象画派、英国水彩风景画、东从魁夷的风景及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获取丰富的情调与意境的处理手法。

教学总结、观摩:

在课程进行期间,每10天进行一次教学小结、根据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有的地进行小结,以利于下一段教学顺利地进行。课程结束时随同专业课作业进行观摩。观摩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总结经验,退定成绩、找出不足,以利教学的提高。

第二章 静物写生

授课时间:三年级第六学期 授课班级:水彩画专业三年级 课

时:96学时

一、教学目的:

静物,是非常有趣的写生题材。静物写生间接地反映人们的生活,借物寄情,表达一定主题思想,引起人们的联想,陶冶人们的情操。通过静物写生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水彩画工具材料性能,基本特点及写生的意义和基本知识等从而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使其掌握将主观情感,思想以及艺术技巧趣味的探索与追求融汇到静物写生的全过程。

二、作业要求:

熟悉并尝试使用水彩画的工具材料从而了解其性能作用。积极查找有关资料,加深对静物写生的认识,由单纯习作练习,逐渐走上艺术创作的成熟阶段。

三、教学重点:

①使学生熟悉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及性能作用。了解静物写生的基本知识及特点等。②能够在实践中很好的运用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及性能作用。启发学生在学习静物画时,不仅要掌握技法而且要培养自己发现美的能力,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创作意识,融会到静物写生的全过程。

四、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坚持讲授示范,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具: 水彩纸、水彩笔、颜料、调色盒、画板、水胶带、水桶、范画、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静物写生的特点及基本知识

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下静物画的起源和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起源: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初叶,此后至十七世纪中叶以后,荷兰小画派发展了它,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

其次: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静物写生

再次:向学生介绍作为水彩画练习来说,应注意的问题。

一、始终强调重视培养和训练初学者的色彩感觉。

二、始终强调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水彩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最后,人的色彩感觉不能排除秉赋的因素所形成的差异,这种差异对色彩感觉的敏锐与否有着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通过了解静物写生的特点及基本知识,可以对下一步的静物写生做好前提准备,但要真正认识和画好静物画,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

第二节: 静物写生的步骤

正确的作画步骤程序是顺利完成画面并使其达到预期艺术效果的保障,对一气呵成的水彩画更显得重要。

一、组合静物

画静物首先要学会组合静物,要注意生活的合理性、趣味性、物体位置的布置、造型及色彩相互搭配的结构关系等。

二、立意

对摆好的静物首先要观察立意,形成某种构思与联想,不要急于动手就画,以免因手忙脚乱处于被动状态。

三、构图与轮廓

四、着色: 水彩静物的着色方法有两种即干画法与湿画法,前者需要由浅入深,从大面到细部全面铺开逐层叠画,要求每遍颜色的透明度很高,而后者则需一气呵成,准确果断。最好的方法是干湿相互交替运用。着色中具体进程原则应该是先浅后深,先湿后干,但也不能绝对。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所画程度要恰到好处,留有补笔,调整的余地。

第三节:静物写生中室内色光的变化规律

室内光线较之室外光线一般说来要弱,但稳定得多,因而比较易于控制和把握。室内写生因采光方向、角度的不同有侧、顶、逆、平光之分,再加上环境色彩的影响,所以比较复杂,但归纳起来,物象的色彩有在和变化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色彩冷暖变化规律

1、物象亮面色彩冷暖及色相,受光源色的冷暖与色相的影响。

2、物象暗面的色彩冷暖及色相受环境色的冷暖与色相影响。

3、物象的中间部分是以固有色的冷暖和色相为主,同时受光源色及环境色的影响。

4、高光本身的色彩,主要看光源的强弱而定。

5、明暗交界线部分的色彩冷暖及色相基本与暗部相同。

6、反光部分与暗部基本相同。

(二)色彩强弱的变化规律

1、物体离光源近,受光面明度高

2、距视点近的物体感觉强,远的感觉则弱。

3、明度距离大体相同的物品,暖色系色强,冷色系色弱。

4、多种物品放在一起,色相冷暖对比越大越强。

第四节:静物写生中背景的处理

背景是作为陪衬为静物主体服务的,因此表现背景时,要认真研究主体与背景的关系,防止将二者等同或割裂开来对待。

衬布作为静物的背景,往往是由水平面和垂直面组成,这两部分因前后空间的距离加之光源远近和角度的不同,就会产生变化。因此既要表现出这些细微的差别,又不能画得过实,否则对处理空间距离是不利的。画衬布,一般多用湿画法,丝绸褶纹有时可用干画法。要与画实物交叉进行,画出一个总体的色调。然后,再分割进行深入刻画,不断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直至最后完成。

第五节:静物写生的训练方法

水彩静物写生的训练,总的来讲其目的是培养初学者认识色彩,运用色彩和以水彩技法表现对象的能力。因此应从总体来安排不同阶段的练习,并有所侧重地对每一个阶段提出要求,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一)关于掌握水彩工具,性能及水彩画的基本技法的练习。

(二)关于认识运用色彩能力的练习

(三)关于静物质感的认识和表现的练习

(四)关于培养对空间感的认识和表现的练习

第六节 静物写生的探索与追求

静物写生,既是色彩造型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又是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掌握造型艺术规律,丰富表现技巧的重要手段,所以写生时,既需要以客观景物作为依据,又需要注入主观的创作意识,增加画面的艺术魅力,两者既不可少,又不可分割。所以在静物写生中,要善于从客观感受的基础上,深入地酝酿处理与追求每一幅画的情趣、意境和艺术趣味。

(一)追求深入丰富的艺术趣味

画水彩画必须要经历由简到繁、由繁到简不断循环的学习过程。学时的“简”是指学习从整体入手,掌握物体最基本的形体塑造能力。为日后进行高层次概括、提炼的“简”打下稳固的基础。

(二)追求随意性的艺术趣味

追求随意性的表现趣味,必须建立在熟练地驾驭水彩画工具性能和较扎实的色彩造型基本功,以及一定的文学艺术理论修养的基础上,缺乏这些基础而追求随意性作品就会显得空泛苍白和粗制滥造。

(三)追求平面性的艺术趣味

在水彩静物写生中,抛开景物的明暗光影调子和繁杂的细部变化,将物体概括为二个色调或二度空间的平面来表现,为水彩静物画的表现手法增添新意。

(四)追求明暗光影的艺术趣味

物体产生明暗变化,既是客观的自然现象又是物理现象。在绘画作品中,对明暗光影的组织、处理与发现,是最细腻和最周密的创作过程。因为,不同明暗光影的组合与对比,传递着丰富的艺术语汇,不仅体现物体的形体感、空间感、质感、量感、以及主次、虚实关系,同时,也是渲染画面意境、情感,趣味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表现手段。

因此,在写生中,既要以自然明暗光影变化为依据,又不要为自然所左右,要学会在自然中组合自然,或是超乎自然,服从于造型艺术的表现规律和创作主观意图,使画面体积感更强、层次更丰富、立体更突出、空间更准确、情感更鲜明、意境更深远。

(五)追求肌理、笔触的艺术趣味

水彩画由于工具材料的局限性,较之其它画种更注重笔触、技法、肌理的探索与追求。常常在作画过程中,依据创作意图和画面意境的需要,选用适宜的笔触和一种或几种特殊技法来表现。

(六)追求静物与风景相结合的艺术趣味

将静物摆在自然风景空间中,无疑会使静物摆在自然风景空间容量变得更宽、更深、也更增加静物画的内涵和诗情画意。同时,还拓宽了静物画的题材风格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在组织时必须建立以静物为主体,风景处理处于背景地位的主次关系上,切不可喧宾夺主。

(七)追求画面形式感的艺术趣味

追求画面上的构图形式,是静物画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对画面构图形式的组织与经营,也就成了每件作品成败优劣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写生中切不可是简单的,原封不动地以再现和复制景物为满足。要把经营画面构图,追求形式趣味,当作磨练自己的艺术才华,修养的课堂。

(八)追求画面意境的艺术趣味

在绘画艺术作品中,追求画面意境,需要画家将生活美和艺术美,完满的结合起来。同时,需要在作画的自始自终,深入地进行概括、提炼、浓缩的表现与处理,才会更使作品的意境不断升华。

(九)追求装饰性的艺术趣味

追求装饰的表现趣味,一直在世界各国的造型艺术中广为流传。不论是古代艺术,或是现代艺术;也不论是东方艺术,或是西方艺术,都同样也迷恋于装饰性表现手法的追求 和探索。

(十)汲取民间与传统绘画艺术趣味

无论从传统绘画,或是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都同样会使我们的表现手法由对自然的摹写转向对精神与心灵的开拓,使作品的形式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和不规定性,这将是每个画家毕生的追求。

七、作业安排:

1、不同质地静物组合写生2幅,32学时。尺寸:半开。

2、不同质地、不同光源下的静物组合速写4幅、32学时、尺寸:4开。

3、较复杂的静物组合写生1幅、16学时。尺寸:半开。

4、创作静物1幅。16学时、尺寸:4开/半开,16学时。

八、教学总结、观摩:

水彩画获奖作品 篇2

现当代水彩画人物题材作品数量颇多,画家深入各个地区进行创作,如庞薰琹先生,三十年代描绘西南少数民族生活,创作的人物题材装饰水彩画作品《背篓》、《桔红时节》。五十年代,水彩画家郁风的《撒尼族少女》;八十年代画家哈定创作的《帕米尔高原的女儿》、《勤劳的藏族姑娘》、《老牧民》,还有人物画多取材少数民族生活的水彩画家傅启中、他的作品反映人物内在性格情感,表现藏族生活习俗,代表作有《拾穗》、《收获》等等。这些作品创作表征鲜明,表现形式多样,呈现出多种特征和表现手法。

一、当代人物题材水彩艺术作品创作表征

(一)写实风格确立

风格是作者对现实的不同观察体会,独特见解与情感。意大利批评家奥利瓦在《超级艺术》中写到:“每件艺术品都有内容,但这种内容需要适合关系的环境。内容受到形式的调整,而且是从无独立性的形式。形式使内容具有涵盖性。只有通过形式,而不是通过内容,美才能够达成。”1这里讨论了内容、形式、风格三者的关系,即环境决定内容,形式调整了内容,艺术家通过创作艺术品阐释个人作品内容,从而拥有个人独特风格。

水彩画家王肇民在其理论著作《话语拾零》中阐述,时代影响是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是美术创作大转型的40年,这一时期美术创作空前繁荣,文艺为人民服务和服从于政治的政策日益成为全国文艺创作的总指导思想。“歌颂祖国,服务人民”成为绘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中国水彩画写实风格得到发展。

因为写实技巧对描绘现实生活更具有表现力,中国传统水彩画的主要特征呈现出¬¬¬——以写实的方法再现客观对象。而且,写实的表现方法,能够响应时代的召唤,能够与人民群众欣赏水平相适应。因此,写实风格得以在中国确立,并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奠定中国水彩画的传统模式。

(二)民族化特征凸显

西方绘画注重对物象的写实描述,讲究画面秩序感,追求色彩趣味性,与中国画“墨分五色”,“随类赋彩”有本质不同。中国水彩画艺术家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尝试新的表现,在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上,逐渐形成中西绘画互借互融的趋势,中国水彩画从民族独有的方面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发端于英国的水彩画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水墨画融汇,并在发展中重新构建。民族化与现代化是东西认同的艺术出路,一大部分中国画家在吸收西方绘画养分的同时,自觉从民族传统精华中吸取营养,融入许多水墨画特点。观当代中国水彩画人物题材作品,其表现手法和构图等因素都为西式绘画方法,却有浓浓的中式情愫,画家素材多取自少数民族生活场景,有许多表达民族风俗作品。

水彩画的民族化还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绘画表现方式,以及技法要素的选择性借鉴中。民族化首先是绘画内容的民族化,其次是创作技法的民族化,水彩画用水调色,与中国画用水调墨调色原理相同,艺术家用水彩颜料作画时,记录再现,以及符合大众审美仍是艺术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不言而喻,中国水彩画是在继承十八、十九世纪欧洲水彩画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中国水彩画家对民族风格的探索而形成的。

(三)创作形式颇为多样

形式一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内容,亦即精神。形式本身也具有相对性,这是我们欣赏和理解形式的出发点。……也只有通过形式,内容二者的共鸣,我们才能理解欣赏作品。2艺术问题是多样性的,然而这些问题又是相互关联的。中国水彩画写实风格确立,民族化特征凸显,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创造出具有个人特征的艺术形式。苏珊·朗格道出“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都可以由艺术品来完成。3”

纵观国内画展,人物题材作品逐渐倾向于表达人物内心与精神,绘者主观处理,采用个人化的创作形式,创作手法。作品既有美的韵味,亦有绚丽的色彩,潇洒的笔触,淋漓的水迹。如刘云生代表作品《打麦场上》极富生活气息,秋收时节火热的麦收场景跃然纸上;王辉宇的人物作品反映人物内心生活印记,色调朦暗,静默淡然,代表作《丹与琳》《毕业生》;柳毅作品的水味通畅与灵动,以芭蕾舞者为题材的一系列作品优美雅致……

艺术家将常人看来混乱无规律的现实世界归纳整理成绘画这种可见的形式,将主观思维客观化。创作过程所表现的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情感,个人化的艺术创作形式,也表现了艺术家认识到的人类情感。

二、当代人物题材水彩艺术作品表现

(一)材料和媒介

“艺术家首先是领悟每种材料要素——颜色、声音、结构——的特质,然后使这些材料和谐地结合起来,以构成一种合成的调子(compositetonality)4”具象表现技法中,材料的运用令水彩画形成各种有意味的特殊效果,表现被用于描绘人物的真实性,通过这样的表现达到对客观物象的塑造和艺术化处理。画家基底制作材料极为讲究,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个人经验,并且过程颇具仪式感,艺术创作中通过这一制作程序和过程,艺术家获得创作愉悦。如水彩画家黄增炎,在水彩纸上精心做底,画面深沉凝重,坚实雄厚,他的作品《同心协力》表现了惠安女的吃苦耐劳,协同工作的场景。

艺术绘画史研究表明,对题材内容的深化和对媒介的研究往往是交互的,水彩媒介具有质地透明,用笔流畅、干燥迅速、使用方便等优势。并且,中西绘画的媒介材料具有相似性,对中国水彩画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技法和肌理

当代艺术之间的弥合性令各画种间相互借鉴,技法的辅助使得画面效果更为多样,使得作品异彩纷呈。水彩颜料富于流动性与透明性,水分的运用,画笔的运用和纸质基底形成水彩画独特技法特征。用水调色,色彩在纸面流淌,形成许多不可预期的偶然效果,颜料在机制水彩纸上会形成硬边和水花,水彩颜料中加入融水介质产生不同纹理,这些都为艺术家所借用,形成个人化的创作手法。

多种媒材的使用令画面产生厚重感,形成多样视觉肌理。肌理为视觉语言的基本形式,是物象的表面特征,具有和色彩线条一样的表达情感的性状,有触觉肌理也有视觉肌理。

如水彩画家刘永健的少数民族人物作品《鲜舞——走进阿里普兰》,王绍波的作品《酥油茶》,湖北画家李晓智的作品《对话》等等,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都极具个人特色,作画采用多种技法,画面色层丰富。肌理形式多种多样,视觉效果突出,给人以极强的视觉震撼。

纵观中国水彩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当代中国水彩人物题材水彩画作品,既有写实、再现这些艺术特征,亦采用多种材料媒介,画面具有多样技法和肌理,融入现代艺术表征,开始更多的关注艺术本身,在强调形式有所创新的同时,确定画面中绘者的主体地位,张扬并崇尚艺术个性,创造表现更多人的价值,民族化特征鲜明,显现出新时期水彩艺术人文性哲学性探究,反映社会问题社会责任,表达艺术家艺术观念的综合性征。

注释

11.超级艺术,阿其烈·伯尼托·奥利瓦,湖南美术出版社,毛建雄艾红华译,131页。

22 .康定斯基论艺,裔萼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65 页。

33 .艺术问题,苏珊·朗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3年6月第一版,7页。

水彩画获奖作品 篇3

我的创作表现的是我的家乡,北戴河的海边。为了很好的完成作品,我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更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我需要的资料、素材以及相关图片,并用心去体会家乡的这片海给我的情感冲击,因为毕竟在创作艺术的过程中,情感始终是处于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色彩;风景画;情感

中图分类号:J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27-01

一、创作背景

通过对我的这幅水彩风景,我有很多的创作感想,首先,大海在风景画中是常见的,但是大海对于我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片蓝色的水,而是我的家,我的故乡。

提到毕业创作,我的想法很坚定,一定要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最美的家乡。于是我的选材很快确定,那就是秦皇岛市北戴河的大海。为了准确的呈现画面和表达这种情感,我去图书馆翻阅了很多相关书籍,并在网上查阅各种有关大海和北戴河的资料。在提笔画这幅画之前,我多次到北戴河的海边,去感受那大海的宽广,海的深邃。在本文中,我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很重要一项的是色彩的冲击力。

二、创作内容的构思

艺术家的眼睛一定要超乎常人,具体地说,一个以色彩为语言表达事物的视觉艺术家应该有比常人更为敏锐的色彩洞察力,并能将其观察所得有效地表达出来。不仅如此,他还必须能将人类各种复杂的情感通过不同的色彩表达出来,这正是色彩的魅力所在。

在研究过程中,我观摩了很多大师画海景的作品,例如透纳的《海边》、霍默·奥森的《坏天气》等,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被前人的艺术魅力折服。

就水彩画而言,色彩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一片海天相接,让我看了总是心生向往,心旷神怡。但那并不是单纯的蓝色,其中蕴含的丰富色彩十分美丽。

画面中的节奏感,主要体现在构图上,一般来说海景的构图大多是横幅,但我却创作了一副竖构图的海景。这是因为,在创作之前我多次到海边,对我震撼最大的,是大海的深远,那一望无垠的海天相接处,让人向往。

三、创作中的感受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觉得定稿之前的思考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经过多次的小稿构图,每一张我都认真思考,这些都是我大学美术生活的一种积淀。有了这些绘画的基础知识,更应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使自己有能力赋予作品情感与灵魂。

在这幅画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干湿画法的运用。这两种画法属于水彩画中的基本画法,至于其他特殊画法,我认为都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干画法是指在干底上着色,用水较少的一种画法,它包括平涂、重叠、并置等作画方法。而湿画法就是在湿的纸底和色底上作画的方法,其通过水与色的混合,能造就朦胧和含蓄的艺术效果,给人以轻快、松爽、洒脱的感觉。一般用于表现背景。

四、创作的过程

创作的第一步,当然是选材。这幅画,对于我不仅仅是一副毕业创作,更是我大学四年,甚至学画生涯的一个成果汇报。我十分重视这幅创作,于是我决定选取对我意义非凡的家乡的那片大海。

在毕业创作之前,我首先上网查阅了很多家乡的历史,因为我要深切的感受那片蔚蓝的大海。

在创作的初期,我只是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大海的摄影作品,这些沉郁晦暗的色彩,并不是我所想要的。于是我决定暂时停笔,多次去到家乡的海边。有时去看日出,有时又是中午,有时是傍晚,也有一次是夜晚。经过多次观察,我得到感悟,大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蓝色,恰恰相反,水的色彩变化同样是异常丰富的。平静水面的色彩来自天空,那就是海天一色,然而若风吹水动,浪花闪烁,节奏与色彩随之一变,浪花波纹的凸处反映了天色,凹处是水的本色,于是在水彩画的用笔中就出现了用“飞白”方法来表示水的波纹的受光面的技巧,这是水彩画独具的绘画技法。

在多次观察大海后,我又翻阅书籍,了解一些大师画海景的作品。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驰名世界画坛的英国著名水彩画画家透纳的作品《海边》,这幅画水天一色,紫青灰的主色调,幻影似的层次,薄纱似的屏幕笼罩着似是而非的海边景色。景物细节不做真实的描写,画面一片迷泊。湿润的气候和躲在远处背后微弱烁烁的闪光,明亮而又朦胧,表现了海光云彩的变换美,唯有近景的一只船可见清晰的彩笔。

经过这些探索,我明白我不能总是试着简单的用色彩来表达画面、空间、透视等等这些原则的问题,而是用激情,用我的真情实感与创作技巧融合、统一。

创作的第一步当然是起稿,首先我用铅笔在纸上轻轻的画出海天相接的一条线,然后勾勒出奔腾的浪花,然后再天空画出两只自由翱翔的海鸥,最后一步在近景处画上礁石。

接下来要运用湿画法画出天空,色笔的水份一定要掌控好。越接近海面处颜色越轻,并加进一些青莲制造出空间效果。待天空稍干后,调出远处海面的颜色画上去,由于天空处还未全干,海天相接处会互相晕染,和一会要画的近景礁石形成虚实对比。

接下来要画近处的海面,一定要注意留出浪花。在画浪花的时候我刚开始只是留白,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用留白液处理浪花,这样就可以了。

待画面完全干透,我描绘了天上的两只海鸥,仔细的按着它们的羽毛生长方向,画出翅膀、身体。接下来我画的是近处的礁石,礁石受光面用干画法画出棱角的感觉,越往下接近水面就越虚幻,制造出空间效果。

最后,在海面处用大笔画出一些波浪。

经过多次修改,我终于完成了这幅创作。

五、创作感受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所有的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并且抓住生活中的美好,把它洋溢在我们的画纸上,留住这些美丽的瞬间。

在绘画中我们一定要调动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感动欣赏画的人,这才是一幅成功的作品。

每一幅作品在创作出来之前,都会经过很多波折,我的毕业创作当然也不例外。这个过程让我明白遇到困难不应该逃避,而应该勇敢的面对,去找到解决的方案。

这幅画不仅是专业技能,更是思想感情的一个里程碑。在这幅画创作中,我深深思考,如何用色彩表现的我感情,如何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到画面中,让画面赋予灵魂,而不是简单的现实写照。

希望看到这幅画的人,能感受到我对这片海深深的眷恋,那么我这幅创作就算是成功的了。

参考文献:

[1]高天雄.色彩教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9

[2]金立德.水彩画画理.漓江出版社.2000.4

[3]刘征献.风景写生画技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

水彩画基本技法教学 篇4

每个绘画青年都有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过程,除此别无他路。后一个有法——无法,则是认识上更高的飞跃——从理性进入到感性阶段。这个无法,又称至法,乃绘画上最高的法。是艺术家从科学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的境界。这个类似于金庸、古龙笔下武功至善时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境界。对初学者来说,方法很多很多,学犹恐不及。但对成熟了的画家来说,又无所谓方法。只要效果好,只要能充分体现作者艺术构思的,什么法都可用,或者什么法都不用,用自己的法。

正因为如此,现代水彩画技法远不像本书所述的那么几条可以概括之,例如拼贴纸的方法,充加砂石的方法,塑料滚筒的方法,折皱纸的方法等等,以及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新法,恕不一一例举,有待共同去探求。

1.干画法分为重叠法、缝合法两种。

在水彩画许许多多种技法中,干画法是其中最基本的,重要的方法之一。重叠法是水彩画技法中最普遍采用的技法,历史悠久。从16世纪丢勒的植物淡彩及风景水彩的点染画,17世纪荷兰画家盛行的旅行风景,人物水彩,以致18世纪法国描写的宫廷贵族妇女,19世纪初期的英国水彩画,都是以重叠法为主的水彩画。

重叠法是在第一笔颜色干后,重复地再加上第二、三遍色彩,由于色彩的多次重叠,可产生明确的笔触趣味。这种技法在时间的控制上可以按部就班地随自己的意向进行,可以避免像渲染法那般手忙脚乱,是比较适合初学者学习的技法。它是一种素描重于色彩的画法,可以描绘对象准确的轮廓,体积感,井然的空间及层次分明的画面主题,特别是对光影的表现,更有其独到之处。

从另一面讲,重叠法又有它的不足之处,如:它易流于碎、呆板和灰脏、不易表现潇洒流畅的主题,且易受到对象的牵制。重叠法的步骤与方法,大致如下:用铅笔勾稿:轮廓线务求简练,抓大体的形和结构,少用橡皮或不用橡皮,以免擦伤纸张。先后步骤: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从远至近,从淡到浓,循序渐进,层层添加。

色彩饱满:干画法一般要求水色充沛饱满。即调好颜色后,笔端膨胀丰满,提笔稍慢,笔尖会滴落水色。其后是画在纸上,水分会明显地高出纸面许多,随着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地走笔,纸上始终保持着充沛的水分,但又不应该流淌失控。一般地说,两遍色要比第一遍色厚些。

运笔: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块面到小块面,运笔干净利落,不宜在底色上再三涂抹改动,以免色泽混浊,污染画面。不少初学者画水彩,对画板的角度掌握不好,有的似油画般,立于画架上,有的平放在桌面上,作画时水渍斑驳,到处流淌。该干未干,该顺流的反而倒流,这都反映了他们不了解水彩画性能和最基本的技法。画板垫得太高或太低,都无法完成上述的技法要求。

一般地说,4开画板只须垫上几本书即可,(高度如日历本那么厚)约4厘米左右。重叠法须层层添加,但又不宜遍数加得太多,也不是每块颜色,每个部分都要添加。尤其不宜在大块面和天空远景处再加。画有“惜墨如金”之说,用笔也宜以少胜多,以一当十,贵在简练,可以不加的就不加,能一遍完成的就不加二遍。

缝合法及重叠法均为干画法,人们通常把重叠法称为是“美国式”的干画法。中国工笔花鸟的设色方法就是用的缝合法,缝合法在时间、水分及准确性上,都比重叠法困难得多。它是在画面上的某个块面上,作局部的渲染,结合专用的渲染而成为具有向心力及吸引力整体力量。相邻的两块颜色在渲染时要留一条窄缝,以免两块颜色的混淆而破坏色彩原有的布局,不过有时两块色彩的意外混合也会产生预料不到的效果。色彩鲜艳明快,笔触清新是缝合法的特色,特别是一气呵成、精练简洁的气势,更显出画家深厚的功底。

因为这种技法不加修改涂抹和先打湿纸张,所以能保持水分最高的透明性及颜色的纯度。这种技法的缺点是色块组合不当易造成画面散乱零碎、形体轮廓及前后关系生硬和缺少量感等结果,而无法达到浑然一体的和谐效果。

2.湿画法利用水色未干,较快地反复地添加,称为湿画法。湿画法也是水彩画最基本的手法之一。因为它的艺术效果含蓄柔润,朦胧淋漓,所以适宜作天水一色的晨曦,迷蒙的浦江,娇妍的花朵,黄山云海等形象不很明晰,轮廓模糊的物象。湿画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把画面全部打湿。用干净的排笔均匀而快速地刷一遍清水(对开以上的画面,先要裱好绷紧,才不至于使纸张拱起),或者把水彩纸浸透在盆中,少顷即撩起平伏地钉在画板上,这两种方法皆可以。待纸面上的水分不再向下流淌将干未干时即可作画。在打湿的画面作画,用色要浓厚,才能保持色彩的饱和程度。

第二种是不打湿的湿画法。如画树林,先用大笔较快地在画面上下左右都铺上一遍基本色调,先造成一种朦胧而谐和的淡绿色调,乘未干时,加上中景浓绿的树丛,及粗细参差的树干,留出画面的中心——远处的林间小道,作最后处理。

水彩基本技法,离不开时间,水分,色彩三个要素,而湿画法尤须注意这三者的运用和配合。比如远处呈现的山峦,往往是在天空的底部,须在天色将干未干时,迅即以肯定的笔触和较浓稠的颜色绘之。加早了,山色会被不断下淌的水分所冲掉,无法塑造远山起伏的优美曲线。加晚了,则失去湿画法特有的迷蒙含蓄的空间美。画幅的大小,季节的差异,温度的高低,风力的劲疾皆影响作画时间的快慢。这些都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视对象和具体的作画时间、环境、气候、地点而灵活使用,不可刻板划一。如画对开大幅的水彩,单铺一遍色,就需一定的时间。在大伏天画湿画法就更加困难,画了这边,干了那边,极难一气呵成,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①成竹在胸,意在笔先。落笔要迅速准确。②尽量避免暑天作画,一定要画的话把画幅缩小。

③一个较好的办法是:在纸张的背面反复涂上一层清水,并且立即平伏地铺在画板(最好是玻璃板)上,除去纸背的气泡,抚平。如此,纸张后面的水分一时不易挥发,使水彩纸能较长久地保持湿润度。④块面大的色块,如天空、背景、草地、大面积的树丛等,可尽量多调一点基本色。

⑤水彩色要现挤现用,如薄浆糊状,才便于快速地蘸色调色。⑥画板放得平些,角度小些,水分流淌缓慢,保持湿度。水彩画的学问里,水的运用颇为讲究。水彩画之所以晶莹润泽,关键是离不开笔端含水含色饱满充盈,以及接色的及时而恰到好处。这是需要在大量实践中细细品味与领会的。大致地说:远处水多,近处水少;淡色水多,浓色水少;第一遍水多,第二遍相对少些;大块面的水多,小面积的水少;为了控制风景中点缀人物的外形,干的挑出浓色,一点不蘸水,直接画在湿底上。作者常在粉红、浅蓝、浅灰等浅色调中加少许水彩白色,以便使颜色稍稍厚些,在湿纸上不会融化太快,便于控制物体外形。3.上蜡法作画前,在纸上轻轻涂一层蜡烛油,称上蜡法。为了丰富艺术之表现力,往往在画面的四角或某处,轻轻涂上一层白蜡,使涂过的地方不易上色,产生一种斑驳的肌理,达到虚实相宜,以虚促实的效果。涂时,取一段白蜡烛,约三指宽,抹擦时横卧在纸上,均匀而轻轻地反复擦过纸面。画板须平整,用力宜轻而不宜重。

另一种方法,是用油画棒。也是在作画前先嵌一些块块点点的油画棒色。从整体上说,油画棒色夹在水彩色间,效果显殊,很跳。正因为跳,就有一个和水彩色谐调的问题。因而油画棒的颜色,一般只作画面的小点缀,活跃情趣,丰富色相。用多了会破坏水彩画淋漓滋润的艺术效果。作画过程中,如觉得油画棒色过于艳丽,跳跃,和周围的环境拉得太开,可乘水色未干时,用手指在上面挫抹几下,使油色和水色略微接近些,然后乘湿再上一遍水彩色。

4.拓印法是界于无笔画和版画之间的一种手法。

一般是在平放的玻璃板上(玻璃板底下衬白布或白纸)随意地泼洒,倒上或画上水彩色。水多色多,色与色之间可以衔接,相互渗化,也可以不接触。总之,可自由地倒、涂、挤、泼、洒、滴等。水干时,即用水彩纸覆盖在上面,上下左右用手轻按,使整个画面汲上一遍色。觉得无遗漏后,拎住两角提起,平放在画板上,一幅无限天趣,变幻莫测的图画就基本形成了。

当然,既是色彩自然混合,也就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与试验性,接连失败,或一举成功,都是有可能的。《勇士》表现出远古文化神秘而质朴的美。先在画面上涂了白蜡和浅绿色的油画棒,然后再拓印。使画面基调的颜色呈朱红、土黄、浅绿三种。最后加上勇士的形象。《交响音画——悲怆交响曲》则采用了另一种拓印的手法。作者以明亮灰背景与流畅起伏的线条为主要的艺术语言。当上述两遍色完成后,又以非常干净的浅灰的薄水粉色,涂在揉皱了的透明涤纶纸上,利用其不规则的轮廓,迅即把透明纸按在画面上,使得原来的波浪形的思绪万千的线条,被笼罩在雾一样的氛围中,意韵似乎更为生动含蓄了。

5.夹色法传统的水彩画,为了追求透明、轻快、亮丽、洒脱的艺术风格,有忌用白粉、黑色之说。

对初学者来说,严格基础训练,避免画面出现脏乱、粉气、黑色之弊端,颇有道理。但实际上英国水彩画从来也不排斥用白粉。原因很简单,在透明的水彩色间混合了不透明的水粉色,使色彩之纯度,从单一透明扩展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大大丰富了绘画色彩的语汇,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夹色法有两种:一种是画面大部分是水彩色,小部分比较明亮的地方用水粉色。待整个画幅完成后,再用水粉白色细细添加,使整个画面充满浓淡、粗细的对比。

另一种方法是水粉水彩同时用,也可同时用国画,丙烯色。因为带粉质的颜料较重,湿画时,较易控制形的塑造。需要注意的是较为浓重的深颜色,为避免粉色,一般不宜调和白粉,不论是水彩白、水粉白。

6.刮擦法以刀、笔杆、指甲、牙签、海绵及其他器件代笔,在画面上颜色未干时,根据需要刮擦出来不同的线条和肌理。

刮出的线条比画出的要自然、有力,且可以使画面透明,层次分明,表现树枝、草木纹等最为方便。刀刮时要胆大心细,心中有谱,落刀不改。刮得早与晚,时间控制很要紧。刮早了,纸面上仍有水分,不仅白刮,还损伤纸张。遇到底色全干时,须要用更为锋利的剃须刀片了。剃须刀所刮之处,线条级细,白而亮。用水彩笔杆或指甲刮色,色相就钝得多了。另外,亦可用刮刀作画。用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油画刀把厚厚的粉质颜料刮上去,形成粗中带细,拙里见巧,耐人寻味的艺术情趣。为了生动塑造艺术形象,刮刀需有长短,大小,宽窄几种,以备不同用处。用刀调色,一般不需加水,要求颜色鲜明,不发硬,最好是刚挤出的。正因为刮刀画用色较厚,干后色彩艳丽,很少变色,这也是刮刀画的极大优点。

7.沉淀法利用纸线表现凹凸不平的粗糙纹路以及颜料本身的特殊性能,造成画面上颜色颗粒沉淀状态,叫做沉淀法。

沉淀法本来就是水彩画基本性能之一。画家有时候就是利用这种性能特点,予以充分的拓展,成为有别于其他兄弟画种的特殊效应。法国水彩画家维纽尔,在描绘光影下的建筑物时,常运用群青,赭石两色,表现暗部与反光,既透明又沉淀,既整体又有细节,用笔不多,刻画精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要取得沉淀的效果,除了纸张和颜料本身应有的性能,另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充沛的水分,有了较多的、高出于纸面许多的水分,才会使颜色沉淀和集聚成颗粒状。广告色莹光桃红也会形成沉淀的效应,当桃红色与其他水彩色相调和时,颜色干后,都会凝集成点点浅红的颗粒状,使画面整体和谐,局部丰富,寓娟秀于平拙之内,含华彩于朴实之中。群青、钴蓝、赭石、土红、熟褐、桃红、白等等颜色,都会起沉淀的效果。

8.色线法客观物象本不存在什么线,绘画上的线,是指物的外形轮廓线。

这种线,随着视点的变动而在不断变动着。水彩艺术一般是以明暗立体法塑造物象,不强调线的勾勒,也不特别强调线的地位和作用。但有时为了追求装饰味和画面的特殊效果,就以各种材料来勾线。如用水彩色,水粉色,麦克笔,油画棒等。所勾线条的颜色和线条的粗细、虚实、浓淡、强弱、曲直等变化,均视画面的要求处置,须从画面的风格和色调出发。遇调和色调的画面,如果绿调子的蔬菜,勾翠绿或淡绿;金光灿灿的瓜果,勾以明亮的桔黄色;有时为求得画面稳定和平缓的色彩效果,勾以灰线或黑线。因为灰和黑在色彩学中皆属中性色,与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均为谐调关系。也有在稳的前提下,稍稍求得一丝律动,一点跳跃,一种对比,以取得大调和小对比的色彩关系。既丰富局部,又不破坏整体的色彩效应。

9.水粉法水粉色和水彩色的颜料成分基本是相同的。

水粉色不透明,有较强的遮盖力,而水彩色则相当透明。绘画实践告诉我们:颜料的透明与不透明性,都是相对比较而言。就水粉色本身的不透明度也有不同的差别。白、土黄、粉绿、钴蓝、黑属于比较不透明,而柠檬黄、曙红、玫瑰红、翠绿、群青、普蓝等色的遮盖力相对就比较差,略有透明感。其余各色的不透明程度,处于两者之间。

水粉色的性能可薄可厚,能粗能细,又具有较强的遮盖力,所以它的表现力也是很丰富的。湿画时如水彩一般水色淋漓,绚丽多彩;厚涂时犹如画油画一样雄厚刚劲,形体坚实。水粉画的作画步骤和水彩画基本相同,只是水粉颜色含有较多粉质,暗部比较透明的颜色如果复加在明部厚底上,效果极差,而且容易画脏。所以一般水粉画总是从暗部着手,先浓后淡,由暗画到亮。用色的厚薄,是指水与颜色的比例。

一般先用较薄的色彩勾线和画背景,画出大体明暗和色彩关系,随着画面的不断深入,颜色也逐渐加厚。薄与厚也是相对的,堆得过分厚,颜色易脱落;过分薄易变色,缺少光泽感和分量感。当技法熟练时,也有一开始就画得厚的。

一般的规律是明处厚,暗处薄;近处厚,远处薄;实处厚,虚处薄。

水粉技法中有两个用色问题,必须注意:一是粉气;二是变色。水粉的白色,又称白粉,包括锌钛白、锌钡白。是浅色调的必备色。提高色彩明度的重要途径,即是调和白色。但是,白粉使用过多,或不善于控制使用白色,将会给画面带来粉气病,使画面苍白无力。纠正的办法在于充分认识白粉的性能,控制使用白粉,尽量做到少用或不用。淡处用了,浓处就不用;明处用了,暗处就不用。尽量以淡色调和淡黄、柠檬黄、土黄、湖蓝、淡绿等色来替代白色。尤其暗部浓重的深色以不调白粉为好。水粉干后变淡是普遍规律,作画时能预料这种变淡的效果,在把握明度和色相上就有了分寸。但是,一部分水粉色在相互调和后,都会改变寻常干后变淡的规律,而成了干后变深。如果黑加白,这块灰色就要比湿的时候深得多。又比如玫瑰红加白,这块浅红色即使干透后,还会慢慢地不断地泛出红色。上述两变,原因皆在颜色的本身。因为黑白两种色的颜料本身成分不同。黑分子轻,浮在上面,白分子的颗粒重,沉在下面,所以这种灰色干后偏深。大多数颜料的成分是由有机、无机和矿物质组成,性能较稳定。而玫瑰红是直接性染料,有较强的泛色性能(又称咬色)。就是说,虽然玫瑰红本身的颜色干后仍淡,但是和其他颜色混合,尤其加白粉冲淡后调成的浅红,这种红即使用再厚的白粉也遮盖不住。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明亮的浅色调须避免用玫瑰红调和。其他如紫罗兰、青莲等色和白混合后,也有泛色的性能。

10.夹油法调色时,加入少许的松节油(其他油类也可),则油水始终若即若离,既不能融洽地溶为一体,又你我相间,形成无数块块点点,拥在一起。

这种夹油的水彩色,画在纸上,呈现出点点斑渍,粗糙而稚拙,与不渗油的洁净的水彩色形成对比,别有情趣。也可将色油、松节油、汽油等油剂滴在画面未干的部分,待色彩干后便可产生独特的肌理。

11.空白法利用洁白的纸面,空出或留出闪闪烁烁的白点,以形成一种生动的,跳跃的,生气勃发的感觉,就叫空白法。

《快乐的漫游》,约翰·库瑟作。就是一幅较为典型的空白法。画面上下,不论是树叶、树干、栅栏、路面、草皮均渐渐沥沥地布满了白点。局部看,也许会感到琐碎,但整体一观,却光彩夺目,生动非凡。尤其把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疏影横斜,枝叶繁茂,光彩熠熠的生动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很显然,空白法的画面也有一定的局限,色调浅淡或需要湿画的对象,就不在此例了。

12.平涂法平涂法就是将颜色均匀地平涂在画面上,基本上无笔触和肌理变化,不强调素描的立体感和空间效果。

这是一种简洁、明快而十分理性的技法,强调画面的平面性,易表现均衡、稳定、单调冷峻及平面图案性强的题材,是现代绘画中常采用的方法。

13.渲染法利用充沛的水分,比较光洁均匀地画出明暗层次,使得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过渡较为自然,没有笔触,没有痕迹,这种画法就叫做渲染法。

渲染法常应用在天空、江水或大面积的背景的描绘上。所有的水彩技法中,最能表现水彩的淋漓酣畅、轻松朦胧、淡雅柔和之美的那就是渲染法了。它充分的利用色与水的丰富的变化及无限的可能性,显示出它的无穷魅力,大量的用水是它的特色。

渲染法是在画之前先将纸在水中浸透或将水刷在裱好的纸面上,之后进行着色渲染,由于颜料在含有水分的纸面上扩散,易产生迷人的色彩和变幻莫测的丰富的效果,这种技法的特色是其他绘画材料不易达到的。

此技法,最适于表现烟、雨、云、雾及霞光交融的气氛。由于颜色在未干的时候重叠上去,便会产生不明显的轮廓,使画面上的主题与背景浑然一体,让人产生梦幻般的联想。在采用渲染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完整的计划,心中有数,为了有把握可先画一个草稿。

②一般渲染的颜色在干了之后会变浅,故在湿纸上染色时要比预想的颜色深重一些。

③作画时,画板宜平放,涂上颜色后,可依画面的需要将画板向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移动倾斜。

④渲染法可以用来为其他的画法打底子,先渲染出色调和大的气氛。

⑤当你想洗掉不想保留的颜色时,要等纸约八分干的时候进行,太早或太晚都无济于事,而且易弄脏画面。

14.丙烯法也称压克力水彩画。

丙烯画颜料是现代化学工业的最新贡献。它不同于传统颜料,是一种可塑性的胶状体。虽然丙烯色像水彩一样,仍然以水来调和,可是当它干了以后,就成了坚固而柔韧的薄薄的片状体,再也无法用水来洗掉了。

所以这种崭新的绘画材料,以其用途广泛,色彩稳固,绘画技法的适应性大而得到画家们的青睐。在短短的时间里已成为世界广泛流行的绘画用品。

丙烯色薄画时,调入大量的水以后,色泽透明,亮丽,可当做水彩画一样加以发挥。如在丙烯颜料中掺入适量的白粉,就成了艳丽的水粉画,同样具有水粉色的遮盖力和透明性;丙烯颜料在不加水的情况下,如油画色一般可以采用层层堆砌的厚画法,笔触明晰,感觉稳重;如果掺入专门的丙烯调色剂直接用底料先在布上堆砌,等干了以后再用丙烯色覆盖在上面,则可产生更加丰富、深厚的效果,具有相当明显的体积感和雕塑感。由此可见,丙烯颜料的性能优越,用途很广,技法可塑性强。作画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掺入水彩颜料或油画颜料。在任何一种底子上都有极强的附着力,也就是说可以在任何的材料上作画如纸张、白布、帆布、三合板、纤维板、墙面等,且化学性能稳定,不因年月长久而变色、变脆、龟裂。作画时须注意下列事项: ①丙烯颜料是以水来调和,所以干燥速度较快,且干燥后再也不溶于水,认识这一点,对作画技法和工具使用保养关系极大。如果技法上须深入刻画时可以加入适量的慢干剂。

②调色前,先要把笔毛蘸湿,才不会使丙烯色和笔毛粘在一起。也就是说,随时都不要使笔毛干燥,也不要用干燥的笔去蘸颜料,这是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

③丙烯颜料的透明度像其他颜料一样,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透明,不大有遮盖力;有的完全是粉质,覆盖力极强,很不透明;有的则居于两者之间。绘画前,对各种颜料的性能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好。

④丙烯的绘画技法与步骤。可以把它当做水彩、水粉一样对待,能厚能薄,可干可湿。不同的是丙烯画在第一遍色干燥后,覆盖在上面的第二遍色是再也不会和底色搅混在一起了,任其反复地修改、添加,都不会弄脏底色。也可以把浅色复加在深色上,而不受其影响。如果水多色少,则也能获得水彩色那种用两色重叠后出现第三色的效果。

⑤丙烯画用色不受限制,视画家习惯和画面需要。薄画时似水彩的方法,用中国毛笔或尖头的水彩笔;厚画时似油画,用扁平的油画笔、水粉笔。调色用水彩画盒或白色的搪瓷盘为佳。尤其是长方形的搪瓷盘,调色方便舒畅,用后便于清洗,有其优异之处。

⑥如前所述,丙烯色干后即不易溶解于水,所以工作时宜穿旧衣服或工作服,地板上也须铺上几张报纸为好。

15.漏洗法水彩画洗擦的方法也是一项基本功。

水彩画颜料的透明性能决定了把淡颜色加在深色上是没什么效果的。如果一定需要在深底上画淡色,只有洗出白地作画。但用水彩笔洗颜色,费功费时,效果又不佳。漏洗法则是用稍厚的透明涤纶纸,根据需要洗刷的轮廓线,用锋利的刀片刻空,然后紧按在画面上,用潮湿的海绵轻轻擦拭,注意水分不宜太多,即可洗出你所需要的白地。待干透后作画,就仿佛画在白纸上一般鲜明。点缀在深底上的点点淡花,可用漏洗法洗出来。作画时,根据布局的整体需要,漏洗一块,补充一块,以利于把握色彩的大关系。

16.洒精盐法我们所说的精盐就是我们家庭里每天都要用的那种食用盐,盐的颗粒十分的精细,一定要比较干燥的精盐才好用。方法是这样的:先将颜色涂在纸上,过片刻,在纸半干状态时,将精盐自然的散在色彩上,颜色太湿或完全干后散盐均无肌理效果,过一会儿就会产生十分有趣的肌理效果,在散盐之后,我们还可以在上面弹一些色彩小点子,这样会使肌理效果更加美妙。注意在散盐的时候一定要适量,不可过多。用盐制作肌理的方法虽然简便而易出效果,但不可在画面上到处都用,要根据画面的内容需要运用,如:表现雨和雪的天气,草丛和树叶,石头及老墙,地面等等内容时,盐的运用会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17.喷水法用清水的喷洒来制作肌理的方法。

颜色涂在纸面上在半干的时候,将清水喷洒在颜色上面,喷水时可用喷枪或喷壶来喷,也可用比较硬的笔刷蘸清水之后,用手直接弹上去。为了肌理的变化丰富,可在第一遍水未干前再次喷水。要注意的是,喷水一定要适度,而且把握好颜色的湿度。

18.溅色法就是将颜色喷溅在纸面上或颜色上面,方法是比较自由的,你可将你所需的色彩蘸在比较硬的笔刷,如油画笔、牙刷等上,用来弹溅在纸面所需的部分。

由于纸面的干湿程度不同和色彩的干湿变化,溅上去的颜色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创造出非常丰富的肌理来。此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画面的干湿程度,二是色彩喷溅时的浓淡程度。

19.洒酒法将酒精点滴或喷溅在画面的色彩上。

注意酒精一定要在色彩湿的时候用上去,如颜色完全干后则无效果。还有一种办法是先将酒精滴溅在画面上,然后马上在上面涂色,也会产生特殊的效果。

20.水迹法水迹的变化往往可以给一幅作品增添一些意料不到的效果。

颜色涂在纸上后,稍过片刻即可将清水点滴或冲刷在颜色上,也可以用笔蘸水画在颜色上,再调整板的方向和倾斜的角度,便可出现丰富而自然的水迹效果。颜色完全干了以后再在上面用水也可出现水迹,但水迹不明显,也比较死板。

21.贴纸法将不同质地和性能的纸片贴在刚刚涂上颜色的部分,使纸片将画面上的颜色部分的吸收转移,待颜色干了之后,将纸片撕掉,就可以看到特殊的肌理变化。

我们贴上去的纸最好是采用吸水性比较强的和较薄的,如:国画用的生宣纸或餐巾纸和卫生纸等。为了使肌理的效果更明显,还可以把颜色涂在贴上去的纸片上。22.胶水法将胶水涂在画面上,然后再在胶水上面涂颜色,颜色与胶水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特有的效果,有朦胧的感觉。

23.流动、吹气法颜色涂上去之后,将画板向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倾斜,使画面上的色彩自然的流动和渗透,再用嘴或吹风机吹气便可产生有特色的肌理图案。

水彩画社团活动计划 篇5

水彩社团活动计划

王志硼

我校开展水彩画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现将本学期美术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能培养出一批富有创新力,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以美术教育为特色,引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水彩”的热情,以点带动面。在玩与学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情趣,发展学生的特长。

二、教学目标任务:

1、通过水彩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水彩画的各种方法,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2、通过美术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能力。

3、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方式: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

2、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3、欣赏优秀作品、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低年级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作的训练,针

对此问题首先辅导学生提高造型能力,再引导学生拓宽思维去进行创作。

色彩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基础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对色彩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敏锐的色彩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使他们能运用色彩塑造型体,在色彩练习实践中逐步掌握色彩调配规律,色彩对比和调整的规律。最终能通过色彩表达自己情感,能把所学的色彩知识应用于创作之中。

四、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要坚持按时上课的原则。

(4)以班级授课为主。(地点:画室)(5)课后兴趣辅导为辅。

活动成效:以作品或照片呈现。

五、活动计划安排

第二周:新生认识和了解水彩画。

第三周:欣赏水彩画作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四周:低年级使用油画棒和水彩笔创作,对于表现优秀的鼓励使用水彩颜料尝试绘画。高年级的通过老师的指导临摹水彩作品。

第五周:放假。

第六周:观看视频水彩画教学视频。

第七周:了解水彩画的用笔规律。

第八周:临摹水彩作品。

第九周:临摹水彩作品。

第十周:展示及评价。

第十一周:练习水彩绘画作品。

第十二周:练习水彩绘画作品。

第十三周:根据所学进行创作。

第十四周:欣赏优秀作品。

第十五周:继续作业,辅导并修改。

第十六周;本学期水彩画学习总结。

剪贴水彩画小学美术教案 篇6

3.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变意识。

教学设计:1.通过欣赏范图,指导学生巧妙选材,如利用报纸上的字母、电话号码、照片作为作品中的特色纹理。

2.报纸材料轻,建议学生在制作时不要剪得太碎。

3.为了体现材料特点,提醒学生调色要淡,保持色彩的透明度。

教材分析:原湖南师大艺术学院张小纲教授的报纸剪贴水彩画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既现代又质朴的美。教材设计立足点是培养学生从平常的废弃物品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体会物品上面特有的纹理美感,进行再创作。教材内容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欣赏画家张小纲的《海滨印象》。第二,指导学生掌握制作步骤方法。

教具准备:废报纸,剪刀,胶棒,水彩画用具

学具准备:废报纸,剪刀,胶棒,水彩画用具

教学过程:

1.用媒体展示画家作品《海滨印象》。

2.介绍作者:原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小纲,现在深圳工作。

3.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制作方法、材料美与形式美感。

(1)表现形式:水彩画。(板书)

(2)制作方法:剪、贴、画。(板书)

(3)美感:既现代又质朴,体现了报纸特有的印刷纹理美和形式美

4.板书课题:报纸剪贴水彩画

5.欣赏作品,分析怎样巧用报纸,怎样涂色。

(1)学生讨论发言。

(2)教师总结。

A.作品用材特点:为了体现高楼一层层的结构,画家剪贴时注意了利用文字的横向排列;海上的山或岛屿则利用了报纸上的照片;深色的题头边框像海上远处的轮船;利用文字排列比较稀疏的报纸剪贴白云。

B.学生的第一幅作业:作底色的报纸文字排列均匀,没有标题或深色图标。但房屋的屋顶、墙面利用了报纸上的标志、字母、数码字和粗重的黑色边。第二幅作品则全部利用报纸均匀的文字排列,适合表现蓝天、白云、飞鸟。

C.涂色时用较淡的水彩颜色,以保留报纸的纹理美。同时,适当留白能表现画面的层次美。(示范)

6.作业要求:制作一幅报纸剪贴水彩画,题材不限,注意要表现报纸的材料特点。

7.分发报纸材料,学生开始制作。

8.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9.小结:

(1)作业展示、讲评。

(2)今天我们体验了一次新形式的水彩画创作。“绘画艺术的创新求变是永恒的主题。”从不起眼的废弃的物质材料上发现创造的价值,这就是创造美。

板书设计:

第三课剪贴水彩画

(1)表现形式:水彩画。

(2)制作方法:剪、贴、画。

水彩画获奖作品 篇7

关键词:北海水彩画,澳门水彩画,比较

作为水彩画发源最早的国家——英国。使得许多艺术爱好者都开始对这种特殊的且具有透明质感、水润之色,而且能够与本国气候相适应的特殊绘画艺术产生了热爱。随后,水彩画在欧洲受到很多艺术家重视,并把它作为搜集素材常用的形式。15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叶,随着欧洲人大规模的扬帆远航和殖民者政策的扩张,他们将海上商贸活动发展到中国的沿海地区,进而促进水彩画逐渐向中国发展和传播。

一、北海水彩画与澳门水彩画传入的时间与形式比较

1、北海水彩画传入的时间和形式

早在1876年(清光绪二年),随着《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北海成为了条约中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还是不断涌入北海地区。这时候带有英国特色的水彩画也随着这种居民的迁移活动逐渐传入北海。

从目前掌握的水彩画资料看,这些水彩画作的创作时间应该在1885年6月以后。1887年既是英国在北海设立领事馆十周年,又是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维多利亚女王于1837年6月20日登基)。在维多利亚进行统治的历史时期,英国逐渐强大起来,号称日不落帝国。因此,可以推断,组画很有可能是为十周年庆典和女王大典而特别准备的礼物。图中的文字说明“陛下的领事馆”因印证了此点。也就是说,组画是在1885年6月至1887年6月之间完成于北海。

2、澳门水彩画传入的时间和形式

15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叶,欧洲人由于航海技术先进,商贸活动逐渐发展到中国的沿海城市。那时,澳门作为商人们经商的重要通道,逐渐从开始由中国与东南亚自由往来之地逐渐落入了欧洲人之手。

航海时代不仅增加了人们对于海上的探险精神,还逐渐使人们创造出一副能够充分体现地理地貌的美丽图像——地志画,而这种绘画形式则重点采用线条、水彩的方式进行绘画表现[1]。

17至18世纪,在澳门进行地志绘画的艺术家通常采用水彩的表现形式进行绘制。《澳门群岛在望》是他们最早完成的地志画作品之一,这组地志画主要是画家——尼霍夫(Johan Nieuhof)创作的,在画面表现上运用比较单纯的颜色进行表现,而且还采用了棕色的简单、流动性的线条对事物的轮廓进行勾画,同时结合了青、黄等颜色进行表现,这幅画也是现今澳门出现的最早的水彩画[2]。

此后,英国画家托马斯·丹尼尔、其侄子威廉·丹尼尔于1785年也进入中国澳门南方的沿海地区[3]。在开始回国的过程当中,对自己的水彩画册进行出版了,其数量高达6本之多,其中《澳门贾梅士洞》这幅作品当中,运用暖黄色来对画面主体进行刻画,并融合自然环境当中的光线效果进行表现。亚力山大(William Alexander)作为第一个进行访华使团随行的著名英国画家,在1792年的时候,运用铅笔和水彩相结合的方式对澳门许多美丽的景色进行了记录[4]。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北海水彩画和澳门水彩画传入的时间是在17-19世纪,这一时期正是西方国家由海上丝绸之路向东方扩张、殖民时期。北海水彩画和澳门水彩画传入的形式大部分是地志画和风俗画形式,突出纪实特点。而在今天,这些水彩画的留存则成为这两个城市珍贵的发展史料。

二、北海水彩画与澳门水彩画传入期的作者与绘画水平比较

1、传入北海水彩画的作者与绘画水平

传入北海的这些水彩画都是以领事馆名义,描绘领馆人员所见、所闻及生活情景的。因此,它们应该出自英国领事馆的工作人员之手,极有可能出自当时的领事艾伦先生或他的副手。

这些传入的水彩画无论从画面的构图,还是从人物安排、姿态把握、光影及透视原理的熟练运用看,绘画者不仅有深厚的素描、色彩学功底,还具有很强的创作思维。绘画者必定接受过严格绘画技能的训练和系统教育。水彩一度被认为是英国的“国画”,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为英国水彩画巅峰时代。这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外交官,通晓水彩是情理中事,综合素质之高也是超出想象的。

2、传入澳门水彩画的作者与绘画水平

传入期澳门的这些水彩画家水平良莠不齐,比较有名的有:

作为军上校以及业余的绘画这——英国人罗伯特·埃里奥特(Robert Elliot),在1822年的时候便随军舰到达过中国以及印度等地区,在1824年,其驻足澳门之后,精心钻研水彩表现,创作了《北眺澳门南湾景色》,这幅绘画作品记录了18世纪初南湾建筑与自然风貌,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绘画表现的作品则是空前绝后的[5]。然后这幅画毕竟是处于其业余爱好当中表现出来的,整个画面没有良好的灵气所在。

钱纳利(George Chinnery)在1825年抵达中国,其绘画风格收到雷诺兹(Joshua Reynolds)以及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影响。“他在技巧方面多才多艺,掌握了所有的表现手法,能够绘制很大的肖像画,也能绘小型作品,包括水彩、水粉与用铅笔、钢笔和褐色材料的速写。”[6]在于当地环境进行了解和感受的同时,深入东方群众与他们进行交流,从而寻找更为适合对东方事物进行表现的艺术手法。也许是为了方便携带,也许是为了能够节约成本,他在澳门所绘的风景画、风俗人物画等几乎都是采用水彩的形式进行表现。在澳门的27年艺术生涯当中中,大约留下千余幅作品。

19世纪在澳门留存水彩画的画家很多,如法国人达隆迪奥(B.Darondeau)于1837年画了一组以褐色水彩描绘的澳门景色;西奥多·菲什奎(A.T.Fisquet)绘《澳门妈阁庙海滨》(1838年);英国人约翰逊(J.W.Johnson)绘《澳门南湾南端风光》(19世纪40年代);屈臣(T.B.Watson)绘《澳门南湾圣彼得炮台》(19世纪50年代)等[7],英国商人兼画家普林塞普(W.Prinsep)的《澳门南湾南端》;德国画家希尔德布兰德(E.Hildebrand)的《南湾夕照》等。这些水彩画家绘画技法也相当纯熟,对于所描绘的澳门景物也有准确的表达[8]。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北海水彩画传入期画家人数较少,主要是英国人,以业余画家为主;而澳门水彩画传入期画家人数较多,来自法国,英国,德国等不同国家,而且出现了专业画家。因此,在绘画水平上,早期的澳门水彩画比北海水彩画要高很多。

三、北海水彩画与澳门水彩画传入期的绘画特色比较

1、传入北海的水彩画的绘画特色

传入北海的水彩画作者并不是专业的水彩绘画者,其对水彩画的表现上大多伴随着速写绘画表现。在这些绘画作品当中,对当时他们在北海所处的生活场景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例如:租住的房屋、渔村、去海边游泳所看到的对海岛进行处决之后将头悬挂在沙滩的木架子等等。还有的主要是对北海的风景特点、建筑群体进行细致描写,例如:作品当中对靠近海边的民宅进行描写;渔船进行工作打捞时候的工作场景;北海港主要上下船方式,即通过简易木凳将人员送到驳船上,再通过驳船转运到深海的大吨位货船或军舰上;北海的海滨景色及当地植物等。(图1)

流传到北海的具有英国气息的水彩画,其在绘画的表现风格上则主要凸显绘画者的主观特点以及对自我表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而在透视上,大多采用西方所流传的透视法。在绘画的形式表现上,则主要运用动荡的区线以及不规则的构图方式进行表现。在绘画的技法表现上,主要强调的是光线以及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

2、传入澳门的水彩画的绘画特色

传入澳门的水彩画作者有些是业余画家,有些是专业画家。如前面提到的英国人罗伯特·埃里奥特(Robert Elliot)是海军上校兼业余画家。在他的南湾全景画《北眺澳门南湾景色》中,他几乎对每一处建筑局部都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刻画,甚至是泥墙上的水渍都一清二楚。整副图画都依照透视关系对不同的建筑、风景进行刻画,如教堂、住宅以及炮台等。此画与《南眺澳门南湾景色》成为一组,充分表现了澳门半岛南湾一侧所有的建筑及自然风貌特点的。在表现上采用线条对建筑的轮廓进行勾画,在某种程度上还对建筑制图的方法进行采用。因此,这幅图画所表现的是原有可实际情况所存在的真实画面,因而对早起澳门建筑群体及自然环境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然,谈到传入期的澳门水彩画,要着重谈到英国水彩画家钱纳利(George Chinnery)。他是一位在技巧方面多才多艺的水彩绘画者。其主要将水彩绘画与传统的速写进行巧妙的结合,并采用褐色流动的线条对事物的外形进行表现,从而使得整个画面产生灵动的韵味。有时将褐色墨水于淡彩进行结合使用,进而表现画面。他喜欢对外光局部场景进行表现,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对事物的写实表现之上,而是融合光线的效果进行表现,在这当中主要有三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一是戏剧性的舞台光源投射;二是强烈日光下的逆光效果;三是将空白或飞白直接纳入色彩效果之中。总之,在钱纳利来到中国之后,不仅带来了18世纪英国学院派绘画技术,而且开创了以水彩形式直接记录瞬息万变的外光描绘技法[9]。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传入北海的水彩画在绘画内容上较为丰富,在绘画技法上稍微欠缺,这与其绘画作者是业余画家有关。而传入澳门的水彩画在绘画内容上多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文建筑,对历史事件关注较少。在绘画技法上非常成熟。这也是与这些画家很多都是专业画家,并不是政府中的工作人员有关。

四、传入期的北海水彩画与澳门水彩画对国内水彩画影响比较

1、传入北海的水彩画对国内水彩画影响

北海外国外交官的水彩画创作,影响了当时北海的民众。当时除了这些英国殖民者和传教士来到北海画了很多水彩画,还有外国人在北海修建的教堂、海关、医院、洋行、领事馆等地都陈列有西洋水彩画的原作或印刷品和画册,这也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北海民众。因此,北海水彩画的发生发展,不同时期的北海水彩画画家都在某些程度上受到了这些传入水彩画的影响。

2、传入澳门的水彩画对国内水彩画影响

英国的风景画在18世纪正式开始创立,从而标志这水彩画逐渐走向成熟。钱纳利的到来,使得许多艺术爱好者都前来学习和请教,从而对澳门当地的许多土生葡人以及华人的艺术生涯都产生了非常大影响。澳门土生葡人巴普蒂斯塔(Marcianno Baptista,1826-1896)从小就帮助这位邻居老画家钱纳利[10]。他开始的时候是从熟悉颜料开始,与其建立真诚的师徒关系,最后才开始逐渐采用钱纳利的水彩技法对风景进行描绘。在后半生,他曾经赴广州、佛山、厦门、福州等地,画了很多水彩写生,也将水彩技法传播到最早的开埠城市。

澳门西洋水彩画对中国近代外销画画风有重大影响。后来在广州、香港名声大振的“啉呱”(Lamgua,关乔昌)就曾经在澳门向钱纳利学画,并在澳门设画店让人订购作品。他的弟弟庭呱更是在绘制水彩画方面有突出成就。事实证明,那个时期中国人尝试水彩风格是与西洋画家在澳门的活动相关[11]。

综合以上分析,传入北海的水彩画对国内水彩画影响较小,只局限于影响本地的水彩画家创作。而传入澳门的水彩画影响则是播及上海等沿海开埠城市的水彩画创作,影响范围较大。

北海和澳门这两个最早的沿海开埠城市不仅是来自不同国家的水彩绘画这在中国的重要聚集地,同时还遗留了当时进行水彩创作最古老的绘画工具。作为中国水彩艺术发展和演变最早的发源地——北海和澳门,对中国近代美术的变迁、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Macmillan.The Dictionary of Art[M],1983.第151页.

[2](荷兰)包乐史[LeonardBlusse],(中国)庄国土《〈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3]Macmillan.The Dictionary of Art[M],1983.第505页.

[4]莫小也,程璐,《十九世纪澳门水彩画探微》[J],《艺术探索》,2005年4月,第19卷,第2期,第5-6页.

[5]图载《文化杂志》中文版第7、8期插页,纸本水彩画,58×109公分.

[6]RobinHutcheow:Chinnery[M].Hongkong,1989.第27页.

[7]参见《东土风物——钱纳利及其流派》,香港艺术馆,1985年.

[8]莫小也,程璐,《十九世纪澳门水彩画探微》[J],《艺术探索》,2005年4月,第19卷,第2期,第6-9页.

[9]莫小也,程璐,《十九世纪澳门水彩画探微》[J],《艺术探索》,2005年4月,第19卷,第2期,第6-9页.

[10]Patrick Corner.Martyn Gallery.Marcianno Baptista 1826-1896 Artist of the China Coast.CAT.55(1990).第7页.

曾辉祥水彩作品 篇8

主要作品:

1973年国画《夜航备灯》入选空军画展;

1975年剪纸《沸腾的军营》入选全军战士画展;

1977年油画《出击》入选建军50周年全国全军美展;

1980年版画《红星闪闪》、《胜利凯旋》入选广西美展;

1982年版画《边防老民兵》入选广西美展;

1984年版画《入夜》入选广西美展;

1994年水彩画《出井》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5年水彩画《新居》获全国职工美展优秀奖;

1995年水彩画《老海》获首届环渤海全国美术书法大赛优秀奖;

1996年水彩画《遐思》、《海月妹》入选广西美术精品展;

1997年水彩画《觅》获广西水彩画展二等奖;

1997年水彩画《瑶老根》入选中国第七届水彩画展;

1997年水彩画《喜盈门》入选庆祝香港回归国际水彩画联展;

1998年水彩画《下岗女工》获广西职工美展一等奖;

1998年水彩画《小莲》入选广西美展;

1999年水彩画《热线》获广西美展二等奖;

2000年水彩画《嫫母》获全国第五届水彩画粉画展铜奖;

2001年水彩画《胜局已定》获广西美展三等奖;

2002年水彩画《额济纳大娘》获中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大展优秀奖;

2002年水彩画《瑶母》获广西美展二等奖;

2004年水彩画《耄耋之年》获广西美展二等奖;

2005年水彩画《农伯》等四幅入编漓江画派百画集;

2005年水彩画《右江魂》五幅入选漓江画派百展示月系列展;

2006年水彩画《龙洞老大》入选日本—南宁书画展;

2007年水彩画《人物写生》两幅入选漓江画派八桂新农村写生展;

【水彩画获奖作品】推荐阅读:

小班教案奇妙的点彩画06-23

《奇妙的点彩画》教学设计解析07-20

上一篇:工会书籍目录下一篇:春节有什么传统食物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