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库管理规定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器材库管理规定

器材库管理规定 篇1

“六严禁”

一、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库区。须进入库区时,必须遵守规定,并做好登记。

二、严禁在库区内生火、抽烟、住宿、会客、集会和其它活动。

三、严禁把易燃易爆物品、毒品带入库区。

四、禁止在库区放牧、打猎、放炮、参观浏览。

五、严禁农民工、劳务雇工、闲杂工等非专职人员接触爆炸物品。

六、严禁无关人员,随意领用爆炸物品。

“六不准”

一、没有公安局的批准手续,不准入库、发放。

二、数量不清、产品变质的不准入库。

三、手续证件有涂改和没有提货证件的领用人员不准发放。

四、无炸药、雷管箱,箱上无锁的不准发放。

五、雷管未编号不准发放。

器材库管理规定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开放床位1143张, 床位使用率约130%, 52个部门或病区备有急救车或箱62个, 其中临床病区35个, 非临床病区27个, 急救车47辆, 急救箱15个。每个临床病区必备急救车, 每个医技科室备急救车或急救箱, 门诊各诊区则根据业务范围、地理位置备一定数量的急救车或箱, 或几个诊区共用一个急救车。

1.2 方法

1.2.1抽派医院急救器材、急救药品管理小组成员4人, 按照笔者所在医院急救器材药品管理质量评分表, 对所有准备了抢救车、箱的病区、诊区、部门进行检查。

1.2.2评分标准根据抢救工作制度及笔者所在医院急救器材药品管理要求制定评分标准, 满分为100分, 其中急救药品35分、急救器材35分、使用情况20分、急救车或箱管理10分, 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均有相应扣分标准。

1.2.3 管理标准100分为合格, 反之为不合格, 要求随时100%完好备用。

2 结果

合格情况:38辆急救车合格, 合格率为61.3%, 24个急救车不合格, 不合格占38.7%。

3 存在的问题

3.1 药品管理

11个急救车有缺陷, 其中药品数量多于固定基数的有2个急救车, 药品数量少于固定基数的有2个急救车, 急救药品混装的有2个急救车, 急救药品放置乱的有5个急救车。

3.2 急救仪器及物资的管理

13个急救车有缺陷, 其中吸引器吸力不足的1个、连接管过短无法使用的1个, 吸引器不清洁的3个, 简易呼吸器连接错误的1个、部件不齐的2个, 无氧源的3个, 放置乱无法快速使用的6个, 电池光源不足的1个, 急救物质多于固定基数的1个。

3.3 急救车管理

有2个急救车是无护理职业资质的护理人员为急救车专管员, 有3个急救车的专管员未履行急救车的管理职责, 有1个急救车的护士长未每周检查, 有4个急救车不清洁, 有1个加锁的抢救车找不到相应钥匙。

3.4 急救车使用

有1人不熟悉车内药品及物品种类, 有1人不能快速找到所需急救药品, 有6人不熟悉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 有1个贴在墙上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错误 (是2005年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

4 原因分析

4.1 对急救器材、药品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急救车放置的位置、急救绿色通道是否通畅, 急救车内急救药品、物品的品种、数量、质量、功能等, 均会影响到抢救的速度和质量, 如果急救药品、物品管理不到位, 就会贻误抢救时机, 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造成不良后果, 导致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发生[3]。对这些重要性认知不足, 是导致急救车管理不规范及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

4.2 急救车管理知识缺乏

对急救车、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质量评分标准及管理规定不熟悉, 不知道如何正确管理。

4.3 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流于形式

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是无资质的护理人员管理或急救药品、物品的专业管理人员未按照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要求每周检查, 使急救车处于无专人监督管理的状态。

4.4 未实行岗位责任制

误将急救药品、物品专人管理理解为只有一个人专门管理, 其余人员则不参与管理, 导致急救药品、物品大部分时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4.5 挪用急救药品、物品

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意识不强, 随意将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物品当成常规备用物资, 为了方便在非抢救状态使用, 用后未及时补充, 这也是引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4.6 急救车物品管理质量评分表设计不合理

笔者误认为急救车完好率100%是管理无缺陷, 药品、物品无缺陷, 这就导致评分表设计不合理, 计算完好率的方法不当, 这也是急救车质量不达标的原因之一。

5 对策

5.1 急救车管理查房

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急救车管理查房。以达到全员参与急救车管理的目的。 (1) 护理部实行每季度通报笔者所在医院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检查的情况。 (2)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 讨论并制定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4) 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学习抢救工作制度及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各临床科室及非临床科室根据各专科特点, 制定相应病种的抢救流程及流程图, 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 要求人人提高抢救患者的意识并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5.2 全院医护人员学习急救物品、药品管理相关知识

护理部发放的急救物品、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 要求各临床科室、非临床科室组织各级医护人员学习, 由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组长组织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知识专题讲座。

5.3 按照“五定、三无、二及时、一专”的抢救工作制度进行管理

急救车内药品、物品实行定位管理, 做到五定:定急救药品物品种类、定放置位置、定数量、定期消毒、定期检查维修;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用后及时整理、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急救车, 明确各急救药品、物品专管员。各科室的急救车、急救箱专管员由有资质并且有丰富的临床及管理经验的人员承担[4]。由急救车或急救箱的部门上报急救车、急救药品物品专管员名单, 由护理部对专管员的资质、能力评估后, 以书面形式发放相应文件并存档。

5.4 实行急救器材药品标准化分类放置

统一规定全院急救车内布局, 用示意图标识急救车内布局、药品物品放置位置、数量, 并制成塑封卡, 一份贴在急救车盖的上面, 通过此示意图在未打开急救车的状况下, 就对急救车内物资的种类、数量、放置位置一目了然, 便于熟悉车内药品及物资、提高抢救速度, 另一份贴在急救车盖的内面, 便于检查、清点。示意图管理急救车对于批量患者抢救, 需调集其他部门人员或机动护士库人员参与抢救时, 也能快速找到所需急救药品物资, 提高抢救速度及成功率[5]。

5.5 公示各急救药品或物品放置位置

发放文字资料到各病区、诊区等各职能部门, 让全院医务人员知晓急救药品物品放置的位置, 以便抢救患者时能迅速找到急救车。

5.6 建立交接班登记本

急救车或急救箱做到班班交接, 及时补充。交接班登记本以表格式制成, 交接班登记本内容有日期、时间、药品名称、数量、规格、物品名称和数量、交班人、接班人签名。这样可以一项一项查对, 防止交接时遗漏。科室急救药品物品专管员、护士长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并将检查结果登记在急救药品物品质量控制本上。各系统每月检查一次急救药品物品并进行质量汇总。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急救药品物品检查有分析、反馈及追踪[6]。

5.7 严禁挪用

非抢救的情况下, 不能随意挪用急救药品物品物资。

5.8 重视非临床区域急救车管理

指定临床病区护士长为相邻非临床区域急救车专管员, 并制定出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 (包括通知人员名单、电话等) 。

5.9 修改急救器材药品质量检查标准

急救组质量控制人员及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共同讨论质检标准, 逐项修改, 将以往权重评分法改为每一项未做好扣多少分, 使检查、评分标准更细化、具体, 可操作性强。

5.1 0 加强法制教育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日常工作中要有法律意识, 严格执行诊疗护理操作规程, 及时准确对急救药品物品检查登记, 并将各种登记本保存两年以上。

护士是临床急救药品物品保管和使用的直接责任人, 护士对物品的掌握程度, 责任心的强弱, 直接影响临床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和使用质量, 而急救药品物品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已不是简单的护理工作质量问题, 其潜在的护理事故, 差错或纠纷, 无论是过期药品还是保管不当效价降低的药品, 一旦用于人体重者危害生命, 轻者损害患者的健康[7,8]。因此, 急救药品物品必须规范管理, 制定急救药品物品固定基数表, 班班交接登记。急救车内物品放置规范, 固定位置, 专人管理, 定期消毒灭菌, 定期检查维修。同时, 全体护士必须增强责任心, 加强业务学习, 掌握急救药品有关知识和急救仪器的功能及熟练使用, 使急救物品的管理更加科学化, 规范化, 制度化, 保证临床患者抢救,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赢得最佳抢救时机, 才能提升全院抢救质量, 提高抢救成功率, 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9]。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急救器材药品管现状, 以便规范管理。方法:由医院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小组成员, 按照自行设计的急救器材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标准, 对所有准备了急救车、箱的病区、诊区、职能部门进行检查, 记录存在的问题, 分析问题的原因。结果:全院62辆急救车, 完好率100%的38辆, 合格率为61.3%, 24辆急救车不合格, 不合格占38.7%。结论:急救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多、合格率低, 存在安全隐患,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及抢救工作制度进行管理。

关键词:急救,器材,药品,The status quo,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慧娟, 王红, 杭太香, 等.急诊抢救仪器使用安全的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 , 2007, 3 (5) :35-37.

[2]姚雪芬, 李爱霞, 徐芬.急救药品与器材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疗医学, 2009, 18 (2) :106.

[3]张良才, 李晓东, 李朝伟.急救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及应急处理[J].管理与维修, 2004, 3 (6) :58-60.

[4]赵杨秋.抢救药品定位训练法效果初探[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6) :110.

[5]马续威, 芦秀丽.抢救车示意图结合封条管理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便捷影响[J].哈尔滨医药, 2013, 33 (4) :309.

[6]吴春香, 林腾珠, 王翠玉.急救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 18 (7) :177-178

[7]吕翠萍.病房药品管理中的护理差错隐患[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6) :67.

[8]王书杰, 史志翔, 蔡大伟, 等.防止门诊药房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J].医药导报, 2006, 25 (3) :271-272.

消防器材管理规定 篇3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消防器材的管理,保证突发火情时发挥消防器材应有的灭火效力,能够及时有效地保护员工安全及公司财产,减少损失,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有效,制定本规定。

二、消防器材定义

指预防及扑救火灾之必要专用设备及工具。包括室内外消防栓、灭火器、消防应急灯,各类消防指示标识牌等。

三、职责

一).XXX部是公司消防器材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检查公司消防器材管理规定的落实;负责消防器材的配置、更换、维修、报废工作。二).各使用部门负责所管辖的消防器材日常管理和检查。

四、台账管理

一).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公司消防器材台账,内容包含器材名称、规格型号、编号、数量、安装位置、使用部门、购买日期、有效日期、维修保养记录,并在图纸标明安装位置,按管辖部门分类分发给各使用部门。

二).各使用部门应保管好本部门台账,做好保养检查记录。

五、配置安装

一).主管部门负责按相关规定合理配置消防器材的种类、数量、安装位置,负责组织新配置器材的安装验收工作。

二).凡更新、新配消防器材的,应确保生产、经营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产品达到相关标准。

六、日常管理及检查 一).灭火器

1.灭火器是扑救初期火灾的必备工具,灭火器实行“三定”管理,即定人、定位、定期。

2.灭火器定点放置,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不得影响生产操作或施工,不得随意移动,不允许被遮挡、拴系或上锁以及其它影响取用灭火器的情况。

3.非火警状态下,任何部门或个人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擅自使用灭火器,火警使用后要及时复位并通知主管部门。

4.器材或器材箱应粘贴管理标签,标明器材名称、编号、出厂日期或维修(更换)时间等信息。

5.灭火器应由使用部门落实具体的责任人进行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确保其齐全、完好、干净整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6.灭火器由责任人每月定期检查一次,并在消防器材点检表记录签名。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主管部门,检查内容:

(1)灭火器是否放置在配置图表规定的设置点位置。

(2)灭火器周围是否存在有障碍物、遮挡、拴系等影响取用的现象。(3)灭火器支架是否牢固、完好。

(4)灭火器的铭牌是否朝外,并且器头宜向上,标识牌是否完好。(5)灭火器的筒体是否无明显的损伤(磕伤、划伤)、缺陷、锈蚀(特别是筒底和焊缝)、泄漏。

(6)灭火器压力表是否清晰,指示否在绿区压力范围内。(7)灭火器是否未开启、喷射过,铅封、销闩等保险装置是完好。(8)灭火器喷射软管是否完好,无明显龟裂,喷嘴不堵塞。(9)灭火器箱是否上锁,箱内是否干燥、清洁、无杂物。(10)灭火器是否达到送修条件和维修期限。二).消防栓箱及消防栓

1.消防水为消防救援最有效的手段,室内及室外消防栓不得埋压、阻塞、迁移、栓锁、拆除或占用,如必需变动时,须经公司主管部门批准后办理。

2.消防栓箱及消防栓应统一编号,非火警状态下,任何部门或个人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擅自使用消防栓及消防栓箱内物品。3.消防栓箱内外不得放置杂物,箱门平时应关闭防尘。

4.消防栓使用后,应及时将消防栓箱内积水擦干;将水带清洗干净,挂在阴凉处晾干后,卷好放回消防栓箱。

5.消防栓箱由使用部门落实具体的责任人进行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确保其齐全、完好、干净整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6.消防栓箱由责任人每月定期检查一次,并在消防器材点检表记录签名,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主管部门,检查内容:

(1)消防栓箱周围是否存在有障碍物、遮挡、等影响使用的现象。(2)消防栓箱内外有无破损、是否上锁,箱内外是否干燥、清洁、无杂物。箱门是否完好、开启正常、箱门是否关闭状态。(3)消火栓和消防卷盘供水闸阀是否渗漏水

(4)水枪、水带、消防软管是否齐全完好,卷盘转动灵活否。三).消防应急灯、安全出口指示灯

1.消防应急灯、安全出口指示灯为发生停电、火灾等突发灾害时人员疏散和消防作业提供紧急照明。停电时能瞬间启动,提供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

2.安全出口指示灯平时由市电供电常亮,停电后靠电池保持灯亮。3.消防应急灯、安全出口指示灯不得私自拆除、移位。

4.灯具上有:红色(充电)、绿色(主电)、黄色(故障)指示灯各一个,试验按钮一个及蜂鸣器一个。(1)主电:绿色指示灯,表示市电正常供电。(2)充电:红色指示灯,表示电池处在充电状态。

(3)故障:黄色指示灯,同时蜂鸣器响。如发现故障灯亮应及时通知主管部门处理。

(4)试验按钮:自复开关,按动<3S模拟停电状态,按动>6S进入年检状态。

5.消防应急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由使用部门落实具体的责任人进行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完好、干净整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6.消防应急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由责任人每月定期检查一次,并在检查表记录签名,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主管部门,检查内容:(1)灯具固定是否牢固,是否整洁、是否被遮挡。(2)是否有破损、是否整洁(3)各指示灯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四).疏散警铃

1.疏散警铃为发生突发事件时通知员工紧急疏散用。

2.疏散警铃由使用部门责任人每月定期检查一次,并在检查表记录签名,警铃测试前应通知相关员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主管部门,检查内容:

(1)警铃固定是否牢固。(2)铃声是否正常

七、主管部门每月定期到各使用部抽查器材管理及检查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通知使用部门并限期整改。

物业消防设施器材管理规定 篇4

(一)为加强本单位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有关消防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一、小区的消防器材配置、维修由公司统一负责办理,配置、维修器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二、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无损;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管理、维护消防设施、器材。

三、对消防设施、器材应进行登记,建立维护、管理档案,记明消防设施、器材的类型、数量、部位、检修或充装记录和维护管理责任人。

四、灭火器材的维护管理要求:

1、各部门应指定专人管理部门内的灭火器材,灭火器材管理应做到“三定”(定位、定人、定责)。

2、各部门灭火器材管理人每周检查一次灭火器材的数量和定位情况以及压力表指针是否在正常区域。在寒冷、炎热、潮湿季节,要对消火栓、灭火器采取防冻、防晒、防潮措施。

3、建筑灭火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具备资格的维修单位实施的功能性检查。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规定

(二)4、因管理不善,造成灭火器材丢失、损坏的,责任人应赔偿损失,并根据情况对所在部门进行经济考核。

5、因扑救本小区或友邻单位火灾而使用了灭火器,服务中心应及时报告公司,补充灭火器材。

五、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要求:

1、消火栓应有明显标识;

2、室内消火栓箱不应上锁,箱内设备应齐全、完好;

3、室外消火栓不应埋压、圈占;距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0m范围内不得设置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障碍物;

4、物品的堆放不得影响防火门、防火卷帘、室内消火栓、灭火剂喷头、机械排烟口和送风口、自然排烟窗、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声光报警装置等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5、应确保消防设施和消防电源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需要维修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维修完成后,应立即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6、应按照相关标准每月进行检查、检测消防设施,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器材管理总结 - 副本 篇5

成都市***小学***

本学期即将结束,作为体育器材室负责管理的人员,理应将本期体育器材管理的情况作个小结。以便以后更好地进行管理和使用现有的体育器材。现把本期体育器材管理情况作总结如下:

1、开学伊始,我们就将体育室的所有器材进行了清理、造册登记,并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体育保管室的柜子里或器材架上以便使用起来拿放方便。

2、将已损坏的一些小型器材如乒乓球拍、乒乓球、小皮球等清理

报废登记处理。并作出规定,教师上课时才能使用器材,谁事业的器材由谁负责如数归还,如有损坏,要说明原因追查责任,照价赔偿。

3、课余时间,任何教师,如需借用体育室的器材,应办理借出的手续,书写借条,用后完整归还,如有遗失或损坏,一律照价赔偿。

4、体育室的各种体育器材要做到每周进行一次小的清点整理,每学期期末再进行一次全面地清点该报损的、该修理的作好登记处理。

5、每期新购进的器材,都要作好登记妥善管理,以便课时所需。

6、体育保管室每周轮流进行清洁卫生的打扫,整理,保持器材室的干净、整洁。

7、要求每为体育教师都必须学会和掌握保管室的电器设备,和使

用方法,严格按操作规定使用各种器材设备。本期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保证了体育器材室安全有效地使用。

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设计 篇6

为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需要, 最大限度地加强管理, 降低消耗, 提高平时和战时工作效益, 有必要需求研制一套较为实用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装备器材目录管理系统, 以实现装备器材目录管理的信息化。

1 用户需求分析

系统的用户主要分为两种:普通用户和总部用户。不同级别用户的需求如图1所示。

普通用户主要通过系统进行器材信息的浏览、查询、检索, 迅速定位和找到所需器材信息, 查看器材的基本信息和对应的图片信息, 并通过系统进行器材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并将数据上报至总部机关用户。

总部用户能够接收普通用户上报数据进行汇总、按照标准格式生成器材目录报表。

2 系统功能模型搭建

根据用户需求, 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维修器材标准库管理、目录制定、目录变更、目录查询、导入导出和系统管理。如图2所示。

依据系统功能模型, 系统主要包括装备目录与维修器材目录两个模块, 每个模块都应该具有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功能, 维修器材目录还应具有数据上报与汇总的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1) 能记录登录用户的基本单位信息及单位代码。 (2) 能添加、修改装备类别、类型及装备名称。 (3) 能逐个添加装备代码、装备名称、第一底图厂、器材代码、器材名称等参数信息。 (4) 能按用户的需要完成装备信息查找工作, 并可将数据导出为Excel表格, 也可将已有的装备器材目录Excel文件导入到系统中, 以减轻信息录入工作量。 (5) 能实现上下级之间的数据流转, 生成上报数据包, 接收上报数据包。

系统各功能模块组成图如图3所示。

3 系统工作流程

维修器材目录编写存在工作量大、复杂性高、专业性强的问题, 为解决此问题, 在设计系统时着重从如何确保器材目录录入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便捷的方面出发, 并将装备做出明确分类, 使最终生成的器材目录更为准确与直观。器材目录编制管理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4 数据库设计

根据收集的信息情况, 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数据库中需要的实体为单位、用户、装备、器材和器材分类。根据实体间的关系, 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的E-R图如图5所示。

5 小结

开发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 实现装备维修器材管理的信息化管理, 能够解决装备维修器材目录管理不规范、数据零散、上下级单位器材目录信息不一致的问题, 同时通过数据库便利的查询统计功能, 可有效解决人工分析大数据量时存在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本文只是进行了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的设计, 下一步将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

摘要:针对维修器材目录制订的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 研究了其业务流程, 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分层、从下至上、两级汇总的器材目录管理模式, 建立了基于业务权限的用户功能模型, 可解决数据零散、不集中以及上下级单位器材目录信息不一致的问题, 大幅提高器材目录的制定效率。

关键词: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霞, 梁志豪, 王玮.关于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电源技术应用, 2013 (09) .

[2]代冬升, 冀亚林, 李会杰, 李铮铮.装备维修器材管理业务流程设计[J].四川兵工学报, 2009 (11) .

[3]张昇, 刘建国, 游伟.维修器材数据仓库维度建模研究[J].物流科技, 2008 (10) .

[4]张洪举.武器维修器材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3.

煤气防护器材使用管理规定 篇7

1、目的为了确保煤气区域作业人员日常工作和检修期间的健康和安全,的安全,依据科学预防的原则,正确合理安装、配备使用煤气检测及固定式报警装置,避免煤气造成的伤害,特本规定。

2、范围

适用于炼钢生产过程中煤气泄漏,设备设施检修及区域煤气含量日常检测。

3、责任区域:转炉塔楼老区12米、24米(新区30米、36米、43米)平台固定式报警器由除尘运行负责;转炉塔楼区域老区18米(新区19.5米、24.5米)平台由该炉座负责;转炉塔楼区域老区30米(新区47米)各平台固定式报警器由上料工段负责;未涉及区域固定式报警器按照设备设施划分明确标识进行日常检查维护。

4、相关规定

4.1设备科负责对防护器材的资源配备做好计划申报工作,做好防护器材定期校验工作。

4.2安环科每班掌握煤气岗位配备固定式CO监测情况,每周对防护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超标或故障,及时联系辅助维修处理;

4.3工段每天对煤气报警器进行检查,教育员工正确使用防护器材。

4.4、各班组岗位每班至少检查两次确保报警器电源、声光、数值等正常运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4.5各转炉、连铸主体生产单位及除尘运行、钢包、混铁炉各岗位配备便携式煤气检测仪一部,用于本区域日常例行监测或检修作业时的煤气含量监测;

4.6各生产单位有煤气设备设施的岗位班每天对所属区域和煤气管网、设备进行监测,发现煤气超标应及时查找原因,按程序上报处理。

4.7各单位对煤气岗位所配置的CO检测仪器、氧气检测仪、氢气报警仪、固定式煤气CO检测仪建立健全台账,进行日常管理,定期进行检查清灰,设备确保表面干净,显示器清晰可读,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5、使用规定

5.1各区域使用的CO检测仪不能用水、酒精擦拭、不得接近火源和热源;同时严禁用烟头等试报警器;不能频繁开关电源,不使用时关闭电源。

5.2使用便携式报警器时应用链子(或带子)拴好防震防摔防坠落。

5.3各单位不得私自设定、调整煤气报警器的参数,严禁在作业场所拆卸,出现故障或缺电,上报安环科。

5.4便携式煤气报警器在煤气区域点检、抢、检修期间检测CO含量,严禁在高温、高湿及潮湿场所连续使用,必须使用时要采取防高温、高湿措施。

5.5各单位定期检查报警器合格证,确保报警器在有效期内使用。

5.6各单位便携式检测仪不得转借,损坏、丢失。

5.7辅助维修应日常巡检、检查报警器系统的运行情况,对电缆线接头、传感器的反应灵敏度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告知相关单位及安环科。

5.8检修作业使用便携式报警器在未做工艺性理论评估吹扫合格的情况下,不得用报警器反复进行检测。

5.9除尘运行负责应急器材:长管呼吸器、空气呼吸器管理工作,确保各装置符合安全要求,出现故障及时上报设备科、安环科。

5.10所有防护救护器材必须放置在班组显眼位置,摆放整齐,整洁,背板气瓶压力充足,各连接部件密封灵活可靠,并确保时刻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

6、煤气危险作业监测及审批规定

6.1按照分厂煤气危险作业分类标准,危险作业分为三类:

一类危险作业:由分厂安全环保科申请,分厂安全部门监测并审批;

二类危险作业:由分厂安全环保科监测并审批,主管厂长同意;

三类危险作业:由所属单位安全员监测并审批,单位主管同意。

附:区域煤气含量及工作时间标准:

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可较长时间工作;

一氧化碳含量在50mg/m3(4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一氧化碳含量在100mg/m3(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

爆破器材管理措施 篇8

1、库区位置结构和设置

(1)爆破器材库的位置、结构和设施等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并经当地县(市)公安局许可。

(2)库房建立后,任何单位不得在爆破器材的危险区域内修建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

(3)库区布局必须遵守下列规定:库区布置在无山洪、滑坡和地下水活动危险的地方。在库区周围应设密实(或双层铁丝网)围墙,围墙到最近库房墙脚的距离不得不小于25米,围墙高度不得低于2米。

(4)库区办公室、生活设施等服务性建筑物应布置在安全的地方。

2、电气照明通讯及报警装置

(1)贮存爆破器材的库房的供电危险等级按I类供电场所设计,辅助建筑物按一般供电场所设计。

(2)库房内禁止安装电灯照明,可自热采光或在库房外安设探照灯进行投射采光。

(3)从库区变电站到各库房的外部线路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地敷设或挂设,外部电气线路禁止通过危险库房的上空。

(4)电源开关和保险器应设在库房外面,并装在配电箱中。采用移动式照明时,只准使用安全手电筒,禁止使用电网供电的移动手提灯。

(5)设防雷装置。库区一般设有与本单位的保卫和消防部门的 直通电话,库区内应装设报警装置。

3、爆破器材储存

(1)装硝化甘油类炸药、各种雷管和继爆管的箱(袋)必须放在货架上;装其它爆破器材的箱(袋)应堆放在垫木上。架、堆相互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小于1.3m。

(2)在靠架上堆放硝化甘油类炸药、雷管时,禁止迭放。(3)爆破器材箱距上层架板的间距不小于4cm,架宽不高于两箱的宽度.

(4)货架(堆)与墙壁的距离不小于20cm。

(5)堆放导火索、导爆管和硝铵类炸药等的货架(堆)高度不超过l.6米。

(6)库内必须整洁,防潮和通风良好,要杜绝鼠害。(7)库区内严禁烟火和明火照明,严禁用灯泡烘烤爆破器材。(8)库区内严禁存放与管理工作无关的工具和杂物。(9)库区内必须昼夜设警卫,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10)库区的消防设备、通讯设备、报警装置和防雷装置应每季度检查一次。

(11)运至作业地点的爆破器材应有专人看管。作业地点只准存放当班作业所需的爆破器材,雷管或起爆体不得和炸药存放在一起,禁止将爆破器材散堆在地上,雷管应放在外包铁皮的木箱里,箱应加锁。发现爆破器材丢失、被盗,必须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4、爆破器材的收发

(1)应建立爆破器材收发流水帐,三联式领用单和退料制度,定期校对账目,做到帐物相符。

(2)变质和性能不详的爆破器材不得发放使用。

(3)爆破器材应按其出厂时间和有效期的先后顺序发放使用。(4)爆破器材的发放应在单独的发放间里进行,严禁在贮存爆破器材的库房或壁槽里发放。

(5)严禁穿铁钉鞋和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进入库房和发放间,开箱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并在专设的发放间内进行。

(6)必须经常测定库房的温度和湿度,经常检查库房,一旦发现硝化甘油类炸药箱渗油、冻结和硝铵类炸药吸潮结块,及时处理。

5、爆破器材运输

(1)禁止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车、拖拉机、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和摩托车运输爆破器材。

(2)装卸爆破器材时:①应有专人在场监督;②应设置警卫,禁止无关人员在场;③禁止爆破器材与其它货物混装;④认真检查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和清除运输工具内的一切杂物;⑤严禁磨擦、撞击、抛掷爆破器材;⑥硝化甘油类炸药、雷管的装运量,不准超过运输工具额定载重量度2/3,其它爆破器材的装运量不准超过运输工具额定载重量;⑦爆破器材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厢边缘,雷管或硝化甘油类炸药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二层,雷管箱内的空隙部分,应用泡沫塑料等柔软材料塞满。装卸和运输爆破器材时,严禁烟火和携带发火物 品。⑧用吊车装载爆破器材时,一次起吊的重量不得超过设备能力的50%。⑨遇雷雨或暴风雨时,禁止装卸爆破器材。⑩爆破器材的装卸工作,应尽量在白天进行。装卸爆破器材的地点应有明显的信号,白天应悬挂红旗或警标,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并悬挂红灯。

(3)车运输规定:①有押运人员;②按指定路线行驶;③不准在人多的地方、交叉路口和桥上(下)停留;④车船用帆布覆盖,并设有明显标志;⑤非押运人员不准乘坐。

(4)人工运输规定:①夜间运输应保证运输路途中有足够的照明;②炸药与雷管应分别装在两个专用背包(木箱)内,禁止装在衣袋内;③领到爆破器材后,应直接送到爆破地点,禁止乱放;④不得提前班次领取爆破器材,不得携带爆破器材在人群中停留。

6、爆破器材的使用

(1)使用爆破器材的单位,必须到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方准使用。

(2)爆破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爆破员担任,爆破员必须持有县(市)级以上公安局发给的《爆破员作业证》上岗作业。对爆破员应进行定期考核,发现不适合继续从事爆破作业的,应收回《爆破员作业证》,停止其从事爆破作业的权利.爆破员因工作变动,不再从事爆破作业时,应将《爆破员作业证》交回原发证单位。

(3)爆破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戒岗哨和标志,在爆破前发出信号,待危险区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才准爆破后,爆破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 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4)使用爆破器材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清退制度。爆破员领取爆破器材(品种和数量),必须经现场负责人签字批准,库房人员见现场负责人的签字批准单后方可发放爆破器材。

(5)领取数量不得超过当班使用量。当班人员耍对爆破器材的使用数量进行监督和记录,剩余的要当天退回。

(6)禁止施工现场将爆破器材露天置放,严禁将爆破器材遗留在现场。

(7)禁止非爆破人员进行爆破作业,禁止任何带办和个人私拿、私藏、赠送、转让、转卖、转借爆破器材,严禁使用爆破器材炸兽、炸鱼。

7、管理制度

(1)爆破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年龄满18岁,从事一年以上与爆破作业有关的工作,工作认真负责,自觉遵守爆破安全规则,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体检合格,按爆破员培训大纲的要求进行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取得《爆破员作业证》的新爆破员,应在有经验的爆破员指导下实习三个月后,方准独立进行爆破工作。在高温、沼气或粉尘等爆炸危险场所的爆破工作,必须由经验丰富的爆破员进行,爆破员从事新的爆破工作,必须经过专门训练。

(2)爆破工作领导人的职责 主持制定爆破工程的全面工作计划,并负责实施,组织爆破业务和爆破安全的培训工作,审查、考核爆破工作人员与爆破器材库管理人员。监督本单位爆破工作人员执行 安全规章制度,组织领导安全检查,参加本单位爆破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 负责爆破工程的设计和总结,指导施工,检查质量,制定爆破安全的技术措施,检查实施情况,负责制定盲炮处理的措施,进行盲炮处理的技术指导,参加爆破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4)爆破工班长职责 领导爆破员进行爆破工作,监督爆破员切实遵守爆破安全细则和爆破器材的保管、使用、搬运制度,有权制止无《爆破员作业证》的人员进行爆破,检查爆破器材的现场使用情况和剩余爆破器材的及时退库情况。

(5)爆破员职责 保管所领取的爆破器材,不得遗失或转交他人,不准擅自销毁和挪作它用,按照爆破指令单和爆破设计规定进行爆破作业,严格遵守本制度和安全管理细则,爆破后检查工作面,发现盲炮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及时上报或处理,爆破结束后,将剩余的爆破器材如数及时交回爆破器材库。

信息化时代器材库房的有效管理 篇9

一、器材库房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伴随着现代办公系统模式的现代化及标准化, 计算机系统快速强大的管理功能已经影响到企事业的生产发展, 现代化信息管理主要是利用数据化模式对企事业的器材的采购计划、生产领用以及器材消耗建立完整的网络查询数据库, 并对器材的品牌, 采购架构, 器材型号, 使用方向以及领用数量进行互联网登记, 数据更新及监控管理, 定期对企事业的器材进行数量以及用途规划的信息录入。传统的器材管理方式没有信息系统的管理会产生信息更新不及时, 数据反映速度慢, 因此会影响到用户的现实需要, 传统的器材管理单纯的依靠人工统计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时代器材库房管理能够有效抑制企事业器材外流, 不合理使用企事业生产器材以及避免企事业器材保管不当而带来的浪费问题。信息化时代器材管理能够提高企事业器材的利用效率, 提高企事业经营管理水平, 进而增加器材的生产水平, 提高企事业的经济效益。

二、信息化时代器材库房管理的问题

1. 缺乏科学的器材库存管理意识。

器材库存是为了防止企事业无法有效面对市场的经济波动而收设计的一个管理制度。现在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事业比较传统, 其管理层的知识还比较僵化, 缺乏科学的其器材库存管理意识。尽管有很多的企事业建立起的自己的办公系统, 但是很多都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信息管理, 企事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处于封闭状态, 无法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很多企事业的管理人员也认为器材库存管理仅仅就是一个器材的使用登记程序, 没有进一步考虑到器材采购, 领用及维修其实是一个存在密切联系的过程, 在企事业部门领用器材时需要信息数据对其进行同意的资源共享, 并对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 才能够使企事业器材库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2. 器材库存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信息化时代器材库房的有效管理, 人才是关键, 是保证器材库房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条件。缺少信息化人才是现代企事业普遍面临的困难, 现阶段, 器材库房管理职工的文凭相对偏低, 50%以上的库房管理者都不是信息化专业的学生, 信息化器材库房管理的理论知识薄弱, 难易应付器材库房管理的各种信息问题。

三、完善信息化时代器材库房有效管理的建议

1. 建立器材库房软件管理系统。

器材的领用以及使用方向应当根据企事业财务数据以及器材使用数据为依据, 进行相关平台的设计, 落实器材流向各环节的管理权限, 以达到企事业器材的控制以及监管。器材使用部门在器材管理中心部门领用器材之后, 在计算机上将自动生成使用部门领用器材的数据, 使用部门可以在器材管理系统中对本部门的器材进行及时的查找及清点。使用部门向管理系统申请使用器材时, 管理中心可以自动生成该部门器材的库存树木, 如果超过了企事业规定的备用器材数量, 那么系统能够自动的限制库房器材的发放使用。器材库房软件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的监督及控制器材的使用, 对于规范企事业内部器材使用、及时维护, 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2. 建立器材库存信息化管理机构。

企事业应当建立特定的器材库存信息化管理部门, 负责对企事业器材使用程序制定规章制度以及监管执行措施, 做好企事业器材使用账目的核算工作, 成本预算以及规范性的定期维修管理制度等等。器材库存信息化管理机构应当作为器材使用的监督机构, 对企事业生产部门器材的领用数量进行控制, 以确保企事业的器材维持在合理使用的水平, 协调处理好生产使用与器材有效管理之间的关系。信息化管理机构能够为企事业决策者提供器材管理信息, 使企事业器材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更好地服务于企事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

3. 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建设。

器材库存人才的培养是提升企事业器材库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这需要对企事业器材管理职员的理论基础, 管理实践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 使其能够更好的面临信息化器材库房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器材库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是实现企事业器材管理职工管理知识及管理结构不断更新与完善的过程, 能够有效地促进管理人员在企事业的成长与进步。各军队能够按照器材实际管理的需要, 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短期培训课程, 邀约客座教授等形式加强管理职工的职业技能, 帮助器材管理职工针对性地解决那些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难题, 提高其器材的管理能力。

企事业的器材管理是一个企事业进行生产运用所必要的管理程序, 企事业能否将有效的管理器材资料, 并对其进行数据化的整理决定了器材库存设备占用和资金支出比例的大小。科学的库存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事业单位的库存支出, 加快企事业器材库存的流转速度, 使企事业资金的流动性加强, 提高企事业生产利润, 现阶段, 我国企事业应当学会利用数据信息资料对器材领用和使用进行合理的调节与监管控制, 将器材的管理监督及科学合理使用理念贯彻到企事业的生产经营中, 完善企业器材使用程序, 降低企业不必要的器材库存, 才能够减少企事业资产消耗, 确保企事业器材的合理使用与妥善管理, 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 进而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利润空间, 使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器材库房信息化管理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摘要:伴随着办公系统模式的现代化及标准化, 计算机系统快速强大的管理功能已经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发展, 信息化时代的器材管理能够提高企事业单位器材的利用效率, 提高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 进而增加器材的生产水平, 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但现阶段, 我国器材库房管理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器材库存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缺乏科学的器材库存管理意识。因此, 我国应当建立器材库房软件管理系统及器材库存信息化管理机构, 加强企事业信息化人才建设。使企事业单位器材得到合理使用与妥善管理, 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利润空间。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器材库存,管理

参考文献

[1]朱文忠.器材库存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 2013, (6) .

[2]陈健.企业库房管理人员培训途径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12, (10) .

[3]钟雷, 吴静.试论新形势对器材库房管理人员的新要求[J].国际商务财会, 2013, (4) .

[4]范文亮, 王坚.我国库存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事业财会, 2011, (1) .

美术器材管理制度 篇10

一、美术教师负责相关器材的管理。管理人员应熟悉有关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二、必须建立器材、设备账册的分类管理:总账、分类账应记录及时、准确。“总账”一年填写一次。学期中仪器数量增加或减少,应做到账账相符、帐物相符。

三、器材设备管理科学合理。器材设备必须全部入橱或上架,并按器材的性能分类存放,合理排列(或按仪器编号或按教学开出顺序),定橱定位(可根据重下轻上、水平或竖直放置的原则作适当调整)特高特大仪器应设专柜存放。做到科学合理、美观大方、取用方便。

四、保持橱架内器材设备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美术器材设备应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并根据器材不同要求做好通电、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工作。

五、备用美术器材、设备可另行装箱,列清单备查待用,破旧器材及时申请报废。

六、必需做好美术器材室的使用记录:器材、设备借还记录;使用器材设备情况记录;器材、设备报损记录等。期末整理,分类装订成册。

七、学校美术器材专供师生教学使用,不准外借。

学校器材管理制度 篇11

2、教师上课后必须收回器材,放回原处,以备下次使用和检查。

3、课外活动学生借出体育器材,必须经体育组教师批准并办理准借手续,即进行器材借出登记(填写登记),

归还时必须经体育组教师检查器材有无损坏,然后办理归还手续。

4、学校教师借出器材,同样办理借还手续。

5、损坏器材要照价赔偿,但视其有意或无意的情况做出不同处理,并在归还器材栏填写情况,恶意者向德育处、教导处备案。

6、借出器材时间不得超过三天,超过三天的必须办理长期借用手续。

7、体育教师必须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器材的安全和必要的维修。

器材库管理规定 篇12

1 多维分析任务确定

明确分析任务是多维分析应用的前提。通过分析任务,系统设计人员可以及时掌握用户需求,较好地完成决策支持分析的部署与实施工作。这里选择维修器材管理的库存多维分析作为决策支持案例。

库存是维修器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维修器材一旦离开生产过程,只要不是直接投入装备维修使用,就必然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放置或搁置下来,形成库存。这种库存的一般性质,也是一切社会产品库存的共性。为保障装备维修正常运行,必须要有足够的维修器材储备量;但维修器材储备量过大或过小,经济效益就差。因此,管理者非常有必要对维修器材库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确保维修器材的库存量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库存成本限定在要求的范围内,进而实现有效控制。维修器材库存多维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1)监控维修器材库存状况,掌握库存的数量、分布以及明细情况,使管理者对维修器材资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分析各时间维修器材库存量和库存金额的历史数据,预测库存水平,为确定库存控制重点和目标提供依据;

(3)分析当前维修器材在各地区、各仓库的实际库存量,为制定合理的调拨计划提供依据;

(4)分析维修器材对不同单位、不同装备、不同任务的库存保障程度,为确定保障能力提供依据;

(5)分析维修器材的库存结构比例,掌握库存短缺和积压程度,为制定合适的补库计划,控制安全库存量提供依据。

2 观察角度与分析指标设计

设计观察角度是为了明确用户分析所需的维及其结构层次。通过分析任务,可以确定时间、地区、器材、仓库四个维,各个维的结构层次如图1到图3所示。

设计分析指标是为了明确用户分析所需的事实。根据分析任务,可以确定库存数量、库存金额、库存保障程度、库存短缺程度、库存积压程度五个分析指标,各指标涵义如下所示:

(1)库存数量

库存数量=库存器材统计值

(2)库存金额

库存金额=库存器材折合金额

(3)库存保障程度

库存保障制度undefined

(4)库存短缺程度

undefined

undefined

3 维度表与事实表设计

维修器材管理库存多维分析主要包括时间、地区、仓库和器材4个维度表和1个库存事实表的设计,分别如表1到表3所示。

(1)维度表设计

* 时间维表

* 地区维表

* 仓库维表(略)、器材维表(略)。 (2)事实表设计* 库存事实表

4 多维分析部属与实施

4.1 应用工具介绍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是一个全面的、集成的数据解决方案,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平台。它由数据库引擎、Integration Services、Analysis Services和Reporting Service四个部分组成,通过选择不同的部分可以完成不同的数据操作。

4.2 多维分析部署

4.2.1 多维数据集创建

结合前面设计的观察角度和分析指标,以及维度表、事实表及其关系设计,采用无数据源的方式创建多维数据集。

4.2.2 关系架构生成

生成关系架构就是利用创建的多维数据集自动地生成数据仓库环境。维修器材管理库存分析的关系架构已经将时间维表、地区维表、仓库维表和器材维表与维修器材库存事实表连接在一起。

4.3 多维分析实施

4.3.1 测试数据导入

按照多维分析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维修器材库存多维分析的多维数据集创建中,应用SQL 2005 提供的Integration Services服务来完成测试数据的导入工作。

4.3.2 多维分析展示

库存多维分析以报表形式展示,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定制适合各种决策支持分析的报表样式。图4是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的库存多维分析报表。

在常规决策支持分析(一般形式)的信息需求中,用户在一开始总是不能明确具体信息需求,报表形式应表述出尽量完整的信息,即“时间、地点、主体、活动、客体、事实”。因此,库存多维分析常规报表形式可以按照时间(年、月)、地点(省、市)、主体(仓库名称)、活动(储存)、客体(器材类型、名称)、事实(库存数量、金额)的顺序排列。

在特殊决策支持分析(特殊形式,例如应急调拨保障)的信息需求中,用户首先关心的一定是某种特定对象(例如维修器材),其次才是这一对象的所处位置、目前状态与事实等信息。因此,库存多维分析的特殊报表结构按照特定对象(器材类型、名称)、库存时间(月)、库存位置(省、市、仓库)、库存状态(库存数量、金额)的顺序排列。

按照维修器材管理决策支持的多维数据模型设计,库存多维分析报表中还可以添加如维修器材规格型号、适用装备、生产厂家等与维修器材管理决策需求相关的信息,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从库存多维分析的报表展示中可以看出,基于多维分析的决策支持能够提供多角度、多侧面、多综合程度的信息,较好地适应了未来决策支持发展的需求。

5 结束语

依据维修器材管理库存决策支持需求,结合具体的分析任务,确定相应的观察角度、分析指标以及数据表内容;利用SQL 2005创建多维数据集和生成关系架构,部署了多维分析环境;应用测试数据实施多维分析,以多维报表的形式演示和验证了决策支持效果。

参考文献

[1]姚家奕.多维数据分析原理与应用实验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上一篇:中考总结会交流材料下一篇:工伤认定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