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2课时教学设计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口耳目2课时教学设计(推荐12篇)

口耳目2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借助插图,介绍了 “口、耳、目、手、足”这五种人体器官,并训练学生正确的“站、坐、行、卧“的姿势。编排本篇课文的一是让学生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3种基本笔画;二是引导学生了解“口、耳、目、手、足”这五种人体器官的功能,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姿势可以表现出人的精神面貌,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教学目标:

1、会认“口、耳、目、手、足、站、坐、”7个生字,会写“口、耳、目、手”4个生字,认识“横折、横、弯钩”3种基本笔画。

2、了解“口、耳、目、手、足”这五种人体器官的功能。

3、训练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卧姿,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会认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难点:

了解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卧姿,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教法与学法:

教法: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足”这五种人体器官,直观感受“松、钟、弓”等事物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五种人体器官的功能,训练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卧姿。学法:采用多种方式自主合作识字,联系生活实际,口头给学生组词、造句。小组合作,训练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卧姿。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

2、了解“口、耳、目、手、足”这五种人体器官的功能。教学重点:

会认“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认识器官。

1、老师指着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手、脚,引导学生说说这些人体器官具体的名称。

2、过渡:这些人体器官在古代有不同的说法,嘴巴就是口,耳朵就是耳,眼睛就是目,脚就是足。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汉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认识汉字。

1、学习“口”。(1)出示“口”的图片和汉字口,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口”字和实物的联系。(2)学习“口”的读音。(3)我们的口能做哪些事?(4)学生用口组词并说句子。

(5)小结:凡是有“口”的词语都和人的嘴巴有关系。

2、学习“耳”。

(1)出示“耳朵”的实物图图片和汉字,学生认真观察。说说“耳”字像什么?

(2)我们的耳朵能做哪些事?(3)学习“耳”的读音。(4)学生用“耳”组词并说句子。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目、手、足”3个汉字。

(1)出示有关“目、手、足”的实物图图片和汉字,学生认真观察。说说“目、手、足”字像什么?(2)我们的眼睛、手、足分别能做哪些事?(3)学习“”目、手、足的读音。(4)学生用“目、手、足”组词并说句子。

三、游戏巩固,加强记忆。

1、“指一指”:教师读“口、耳、目、手、足”5个汉字中的一个汉字,学生快速用手指指出相应的器官。

2、“找一找”:教师举起事物图片,学生快速找出相对应的汉字。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口耳目2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修订前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都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大部分已有识字积累,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组词教学时,教师能明显发现他们的同音字“区别意识”很弱。这就说明,学生之前的“识字”,全是通过死记硬背或者生活中不断强化而记住的,并没有真正理解字义。换言之,原本含义丰富的汉字在他们面前仅是一堆符号。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对于简单的字理还是能消化和接受的。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文化史。低段识字教学,不应是死记硬背或活背巧记的“技能之学”,教师理应从文化的角度发掘其内涵,给学生渗透一些字理意识。

此外,从儿童本位角度考虑,作为教师,绝不能忽视他们内心的“游戏精神”。游戏之于儿童,是一种认识世界、收获知识的重要途径。具体到低段的语文识字教学中,身为教师,一定要“满怀童心”,通过各种各样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获得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不是把识字数量的多少当作识字教学的全部目的,也不能将其当作衡量一种方法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识字教学不是教学生识了字就算完成任务,能否独立识字才是关键。

鉴于以上认识和学习现状分析,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点是通过各种有趣的字理识字方式让学生理解这些字的形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让这些字形象、生动起来,从而感受象形字的神奇与有趣。

【目标定位】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一课的编排体现了编者强烈的汉字文化意识。一幅小鸟图、一个甲骨文汉字“鸟”、一个现代汉字“鸟”,这中间浓缩的是汉字几千年的变迁,体现的是汉字象形造字的规律。从一年级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来讲,通过游戏、表演、情境体验等活动,让他们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不仅对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有帮助,而且还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教学资源,通过图文对照,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实现一年级学生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效对接。基于这样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结合游戏情境,用多种方法识记“口、耳、目、羊、鸟、兔”等6个字。

2.通过字理识字,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体悟汉字的丰富魅力。

3.对“象形字”概念有初步了解。

【案例描述】

这次的识字课,我和学生将经历一次“丛林探险”,叩开一个又一个神秘部落的大门。

一、带上宝贝,出发探险

1.猜谜识字形

师:小朋友,想和孙老师一起去森林探险吗?不过探险可充满了危险和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带上这三件宝贝!(出示甲骨文“口、耳、目”)谁来猜一猜?

生:第一件应该是嘴巴,这个字是“口”,它就像我们张开的大嘴巴!

师:你可真会联想,恭喜你获得第一件法宝!

生:第二件应该是眼睛,这个画的就是一只眼睛,外面的是眼眶,里面的是圆圆的眼珠。

师:瞧,把这个甲骨文转过来,就和我们现在的“目”字很像了。不过里面的“眼珠”变成了两横,可要记住哦。

生:第三个字是“耳”吧。弯弯的这一圈就像我们耳朵的轮廓,里面的小三角特别像耳蜗。

师:真是太有想象力了!恭喜你们顺利获得这三件法宝,它们就是———口、耳、目。

2.游戏热身,熟记字形

师: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火眼金睛谁最亮”。根据老师的提示,看谁能又快又准地找到它,并指出它们的位置。(师提示,生认读生字)

......

(设计说明:探险需要“智慧和观察”,因此设计了“口、耳、目”三件法宝。情境创设合理,衔接自然。这三个字比较简单、直观,能体现汉字的“形象性”。由简到难的梯度设计,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自信,自然动力十足。后面的游戏环节,不仅是对“口、耳、目”三个字的巩固,更是一种学习热身,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二、部落探险,趣味识记

1.羊部落

(1)辨字形,识羊群。

生:我觉得它是“羊”部落。弯弯的两根线就是羊角,下面的三角形就是羊的嘴巴。

师:听你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这个字和羊头还真的挺像呢!弯弯的是———(生:羊角)下面的这部分就是山羊的———(生:脸和长胡子)

师:这个甲骨文“羊”,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弯弯的角变成了一点一撇,长长的胡子变成了这一竖。让我们亲切地叫叫它的名字。(师指名读,生小组读)

......

(2)巧编儿歌趣记“羊”。

师:我们和草原上这么多羊都打了招呼,可爱的山羊宝宝专门编了一首儿歌来介绍自己呢!

(出示儿歌:“咩咩咩,是山羊。角儿弯,胡子长。”师生配合读)

2.鸟的王国

(1)辨字形,读儿歌。

生:我觉得它特别像一只停在树枝上的小鸟,还在回头看看有没有伙伴来找它玩呢!

师:哇,你都知道这是一只正在和同伴玩捉迷藏的小鸟啊,太厉害了!

生:那个小小的圆应该是小鸟的头,尖尖的就是小鸟的嘴巴,下面的就是它的爪子。

师:你也很会观察呢!

......

师: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鸟”字就变成现在这样了。看谁的小眼睛最亮,找一找,这个楷体的“鸟”,哪一部分是小鸟的身体?哪一部分是小鸟的头?这一点就是小鸟的———(生:眼睛)

师:小鸟们正用很好听的声音和我们打招呼呢!

(出示儿歌:“叽叽叽,是小鸟。眼睛亮,头儿小。”男女生比赛读)

(2)捡鸟蛋,积词语。

(生识记词语)

3.跳跳兔部落

(1)辨字形。

生:我觉得这个像一只老鼠。

师:你喊了开门咒语,门没打开呢。赶紧使用你的法宝,睁大眼睛再看一看。这个小动物的尾巴和老鼠的尾巴有什么不同呀?

生:它是兔子部落。它就像一只蹲在地上扭头往后看的小兔子。我从它短短的尾巴那里猜出来的。

生:我也觉得是兔子,因为它有一对长长的耳朵!

师:(指着甲骨文“兔”)你们瞧,这就是兔子的———(生:长长的耳朵)下面这部分是———(生:兔子的短尾巴。)那现在这个楷体“兔”这一点,就是小兔子的———(生:短尾巴)

(2)巧编儿歌,巩固识记。

(出示儿歌:“跳跳跳,是小兔。耳朵长,尾巴短。”)

4.象形字总结

(出示相应的甲骨文和现代汉字)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根据事物的样子创造出来的,我们把这些字亲切地叫作“象形字”,它们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呢!

(设计说明:三个部落的闯关,就是“羊、鸟、兔”三个生字的学习。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第一关都是从学生对甲骨文门牌的推测开始,通过甲骨文和图像的对照,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中,感受中国汉字造字的神奇,体会汉字“表意”的特点。后面的环节,如“草原识羊群”,是通过认识羊的种类,再次识记和强调“羊”的字音与字形;“捡鸟蛋”,是对“鸟”的词语积累,词语学习由易到难;“和跳跳兔捉迷藏”,是让学生说出兔子的习性和特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积累短句。后面每一句儿歌,都是根据该字最突出的特点来编写的,还原象形字的图画性,加深学生对汉字象形造字规律的理解,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三个字,三个不同的侧重点,每个环节的设计,情境贯穿始终,可谓匠心独具。)

三、课中操

嘟嘟嘟,去探险。口耳目,好法宝。

咩咩咩,是山羊。角儿弯,胡子长。

跳跳跳,是小兔。耳朵长,尾巴短。

叽叽叽,是小鸟。眼睛亮,头儿小。

象形字,有奥秘,带上法宝探究竟!

......

(设计说明:课中操,首位的作用就是让学生放松。其次,本首儿歌也是本节课的教学缩影。第一,将每个字相应的儿歌整合重现,是再次对生字的重点进行强调和巩固;第二,完整呈现了整个“探险”过程,让学生对“探险”意犹未尽,很自然地过渡到了后面的拓展环节。有趣、有识、有过渡,这是课中操在本节课作用的体现。)

四、延伸拓展

猜一猜,说一说,连一连。

(设计说明:学以致用,趁热打铁。利用课后的练习,让学生在“探险”的热情中继续闯关。将象形文字的造字规律和汉字的表意特点相联系,使学生通过图文对照溯源,感受汉字的魅力和特别的历史温度,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教学反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保证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形式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综观上述案例,笔者认为本次识字课,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探索欲望方面,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同时,字理识字的科学性和趣味性这两点,体现得也比较好。

第一,发现汉字文化基因,激发识字热情。

汉字是藏在我们中华民族掌心的纹路。汉字里蕴含着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基因。横竖撇捺的神奇组合,不再仅仅是僵硬冰冷的符号,而是充满魅力的文明结晶,这就是汉字与英语等其他表音文字的最大区别所在———它饱含历史的温度。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汉字的特点,提高教学效率,还要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感受汉字文化的深厚内涵。本节课是学生进入汉字学习之后第一次接触甲骨文,第一次有机会感受汉字造字的奇妙和象形字的直观生动,因而笔者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和字理识字的教学实施,让学生感受象形字“以意附形,以形写意”的特点,从而爱上汉字。汉字王国很神秘,需要有探险精神去发现它们,了解它们,所以笔者把情境设定为“丛林探险”。这一节课,从最简单、最形象直观的几个象形字入手,从非常具体有趣的探险情境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得出汉字造字最基本的特点,对于识字启蒙阶段的孩子而言,这无疑是积极的开端。“字理识字”教学法就是这样把枯燥的汉字变成一个个故事、一幅幅图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热情。

第二,图文并茂,文字溯源,保证科学性。

唐兰先生曾有这样的说明:“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本节课的这几个象形字教学中,学生都是通过甲骨文和现代汉字的比较来完成学习的。一个是“图画”,一个是“文字”,这其实是一种图文“溯源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和古字的联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其配成对。课上,每个学生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伙伴间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津津有味地看、兴致勃勃地想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认识了生字,观察了字形,更了解了字义。直观的刺激使其在脑海中留下鲜明印象,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识字的兴趣。通过认识这几个字的“前世今生”,把枯燥无味的识字写字变得活泼、生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还让他们获得前所未有的新鲜知识和探索动力。一旦学生发现这些由横竖撇点折搭成的符号,原来就是自己熟悉的事物形象经过几千年演变而成的,一旦他们饶有趣味地推测所见汉字为什么这样构形时,他们对汉字魅力的体悟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花样游戏,形象识记,不丢趣味性。

运用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更高效地达成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如果把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能力看作我们语文教师努力要抵达的目标,那么字理识字教学法就是怎么去抵达的一种途径。但是,现在更重要的还要搞清楚目前我们和学生的出发点在哪里。只有搞清楚了出发点,才能更好地选择赶路的最佳方式,以便最快地到达目的地。

《画风》(第2课时)教学设计 篇3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到事情要善于思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中小朋友“画风”的情景,让学生从中感悟,学会“画风”。

2.让学生通过读、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画风”,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在教学中生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到事情要善于思考。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

(看不见,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水儿见它皱眉,云儿见它让路。)

(学生猜谜语。)

你知道哪些有关风的词语或句子呢,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

(春风拂面、和风细雨、暴风骤雨、寒风刺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你们知道的真多!风姑娘都迫不及待地跑来和我们打招呼呢!大家听一听!(播放风的声音)是呀,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说出来,可是,风可以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画风》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新课,并针对课题进行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继续进行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复习生字,巩固旧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生字的时候,认识了三位新朋友,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吧!(出示图片:宋涛、陈丹、赵小艺)今天这三位小朋友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词语朋友呢,看看有哪位同学可以来读一读?

(指名读词语)出示:乌云、旗杆、雨丝、斜斜的、忽然、眨眼、转动、呼呼的

学生开火车练读词语。(注意易读错的字)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以文中的小朋友带来的生字词语朋友的形式,进行开火车练读,使枯燥无味的读生字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巩固生字词。】

(三)学习课文,理解感悟

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把风给画出来的呢?

2.小组讨论,用波浪线标出三个人画风的句子。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3.学习赵小艺画风的句子。

有谁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谁画风的句子?(点名回答)

板书:赵小艺——旗子飘动(画)

你找的真准确,大家看,(开窗)流动红旗随风轻轻地飘着,好像也在夸奖我们呢!赵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的心情怎么样呢?(高兴、自豪)那谁愿意来当聪明的小艺,用高兴自豪的语气来读读这段呢?(点名读)刚才小艺读得多自信呐!

我们从宋涛的话中可以知道,赵小艺画出了风,是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我们再来说说,还有谁把风给画出来了?

4.学习宋丹画风的句子。

原来是宋丹不甘示弱,有谁找到了宋丹画风的句子吗?(指名朗读)

板书:宋丹——小树弯腰 (画)

瞧!小树正在风中点头弯腰呢!多可爱啊!老师都忍不住想要读一读了呢!现在请大家站起来,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听老师读,你们来做动作。

(师范读,合作表演)

5.学习宋涛画风的句子。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小男生宋涛是怎么画风的呢?(指名朗读)

我找一位同学来当宋涛,到黑板上来画一画!(请生上台)我们轻轻地读,他来画。

(生齐读,指名画)

你画的真不错!同学们你们看,太阳公公悄悄地躲起来了,天边飘来了几朵乌云,不一会儿,小雨点们就一个接一个地跳了下来,形成了细细的雨丝,可是为什么雨丝会是斜的呢?(有风)

板书:宋涛——雨丝斜下

斜斜的雨丝好像一幅帘子挂在空中,多美啊!请漂亮的小女生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吧!(女生读)

读的真好听,现在三位小朋友都把风给画出来了,画完了吗?有谁又画出了风吗?

6.学习赵小艺第二次画风的句子。

赵小艺真爱动脑筋,她又画出了风,有哪位同学来读读赵小艺第二次画风的句子?

(指名读)原来啊,赵小艺又画了个风车,我们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有风呢?(转字)

板书:赵小艺——风车转动

风一吹,风车立刻就转起来了,多神奇啊!课文中风车转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大家能模仿一下吗?(呼呼!)

听!转得多快啊!那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也要注意“呼呼”要读的重一点,用力一点!在座的小男子汉们,我知道你们最会表现这种神奇有力的样子了,请你们读一读吧!(男生读),读的真给力!

7.读完了课文,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呢?为什么?

8.这三位小朋友都非常聪明可爱,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读旁白),注意,“我能”“我也会画风了”“我还能画”这几个地方要读得一次比一次更自信,更自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以读带讲,在读中感悟,明白了三个小朋友通过不同的方式“画风”,更懂得了事物之间的联系,遇到事情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我们班的小朋友会画吗?假如你是一位小画家,你要怎么来画风呢?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播放音乐,师朗读启发灵感)

一阵阵的风向我们吹来了,它在小朋友的身上,它在家中的阳台上,它在我们的教室里,它在高高的天空中,它在清澈的小河里,在碧绿的田野里……

【设计意图:借助文本,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让学生发挥想象,动笔画一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五)课堂总结

学习了《画风》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呢?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学生谈收获。)

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三位小朋友通过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终于把画风的问题解决了,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要向这三位小朋友一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畅谈收获,既巩固了新知,完成了知识的构建,让学生在总结中提升。】

(六)作业超市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项去完成吧!

小画家:用你的画笔,画风或声音、气味。

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演员: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

小诗人:编一首关于风的儿歌。

小巧手: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风中去放飞你的欢乐。

【设计意图:设计作业超市,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去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习在课后得到延伸。】

2《口耳目》三案 篇4

课题:《口耳目》主备人:唐家琼审核人:班级:姓 名:日期: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一)认识12个生字。

(二)会写“

十、木、禾”三个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二、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景,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15分钟)学习指导一:

1、图字对照,认记“目”字。

(1)看图读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学习

用数量词“一只”。)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是“眼睛”。

(2)比形认字。

比一比:图画、图画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3)识记生字:学生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2、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目”的方法:看图识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

3、小组合作,自学其余的11个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3分钟)学习指导二:

1、认识新笔画“竖”。

(1)出示 “竖”的笔画卡片,介绍笔画名称。(2)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

2、书写“十”。

(1)学生观察课本上的范字。分析笔画。(2)介绍笔顺规则:先横后竖,教师范写。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把“十”带拼音写三行。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一)认识12个生字,会写“木、禾”两个字。

(二)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景,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18分钟)学习指导一:

1、“给字宝宝戴帽子”。

(1)出示12个“字宝宝”和12顶“帽子”(12张制成娃娃状的字卡和张制成帽子状的音节卡片)字卡与音节卡各自打乱顺序排列。

(2)指名给“字宝宝”戴“帽子”。

(3)开火车认读上述带拼音的生字(以与音节一一对应)。

2、“拾贝壳”。

(1)出示沙滩图(沙滩上有12个贝壳,贝壳背面为本课生字;贝壳按课本中生字的分类,有四种颜色)

(2)指名“拾贝壳”,拾到“贝壳”后要领读背面的生字。

(3)指名给“贝壳”分成四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这四类分)

3、加一加,变一变 同桌互相考一考。

4、猜字谜、编字谜。

学生围绕本课生字试编字谜让大家猜。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0分钟)学习指导二:指导书写“木”、“禾”

1、认识新笔画“撇、捺”。

(1)出示“撇”的笔画卡片,介绍其笔画名称。(2)教师范写,讲述书写要领。(3)学生书空。

(4)同样的方法学习“捺”。

2、书写“木、禾”。

(1)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师示范写。(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正确书写“

《口耳目》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抽读、齐读、开小火车的形式,会读会认“站”、“坐”这两个生字,并且会读“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四个三字顺口溜,2、通过课堂作业本的练习,会写“手”字,并说出其笔画。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读会认“站”、“坐”这两个生字(重)

2、会写“手”字,并说出其笔画(难)

三、教学工具:生字卡片

四、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复习第一课时的知识——“口、耳、目、足、手”,将生字宝宝依次请到黑板上,进行小游戏“我指你做”,即老师指一个生字,学生自己指部位器官。(二)课堂作业本讲解:复习完生字,及时带入课堂作业本。

1、读一读,认一认。(齐读、抽读、开小火车)

明确:坐一坐(一变调第四声),词语连读干净利落,不拖沓。

2、照样子,连一连。(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三行分别是什么,再自己连一连,最后对答案)

明确:第一行是图片,第二行是刚学的生字宝宝,第三行是甲骨文。

3、想一想,说一说。(除了口、耳、目、足、手,身体还有哪些器官?)

明确:脖子,胳膊,膝盖,鼻子,脸颊等等。

4、读一读,猜一猜。

明确:谜底是目和耳。

(三)新的生字宝宝“站”和“坐”的教学

1、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请出“站”字宝宝,让同学们观察,和昨天所学的生字,有什么联系?

明确:都有一个口。

2、教读音:zhàn,翘舌音,舌头微微向上翘,第四声。

明确:开小火车,一个一个读。

3、小朋友们自己先开动小脑袋组词,然后带入顺口溜“站如松,坐如钟”

4、紧接着,引入“坐”字宝宝,矫正读音“zuò”,平舌音,第四声,“两人土上坐”的象形教学,让学生一下子记住这个生字。明确:小组读,抽生读,读正确音。

5、顺口溜“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明确:齐读,抽读,开火车读,多种形式进行,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熟记生字,朗读干净有节奏,切忌拖沓懒散的朗读方式。(四)“手”字笔画书写教学

1、“坐如钟”要用到什么器官?

明确:手

2、那么,“手”字怎么写?“手”字这样写,伸出你们的小手棒

明确:平撇:右上格起笔,顿(重)一下,往左(轻)撇过去,第一横在横中线上面一点,第二横比第一横长,并且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弯勾,在竖中线起笔,带点弧度往下走,落笔也在竖中线,最后出勾,整个过程是重到轻再到重。

3、小手棒练习之后,请同学们拿出同步抄写本,描一个写一个,教师转圈指导握笔姿势和笔画书写顺序,引导学生书写规范。

六、课堂小结: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朗读声中结束本课。

七、作业布置:

1、同步抄写本,书写“手”字

2、正确朗读“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八、板书设计:

口耳目教学实录 篇6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数字的生字,现在,来看看小朋友们还认识吗? 生:认读生字。

师:看来小朋友们掌握的不错。我们从今天开始会学习越来越多的生字宝宝,认识了这些生字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记下来,这样的话,我们很久很久都不会忘记。那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了,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代的时候,古人还没有发明这些文字的时候,他们是怎么记东西的呢?你们有好办法吗? 生:交流自己的办法

师: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想了一个好办法,用简单的线条把他们看到的东西画下来,那我们现在就来猜一猜,看看我们的祖先画的是什么?(出示眼睛图)图上画的是? 生:眼睛

师:经过很长时间的慢慢地进化、演化就变成了这样的一个字(出示“目”)谁来拼? 生:指名拼读,齐读。

师:小朋友仔细看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目”字跟这只眼睛对比一下,看看这个目字是不是由它变来的,你在当中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

师:圆圆的像里面的二横,外面的框框像什么?我们把它转过来是不是更像了?(转动图片)这就是“目”,“目”就是眼睛。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画的是什么?(出示图:耳朵)(出示“耳”字)谁来读?这个“耳”和我们看到的耳朵有什么相像的地方,谁看出来了? 生:汇报

师:(出示图:嘴)嘴巴就是什么? 生:口

师:出示“口”字,这个口就像一个张开的嘴巴。生:指名读,齐读。

师: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三个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第二课---口耳目(板书)生:齐读课题

师:刚才呀,我们了解到古人在造文字的时候,他们模仿事物的样子把它简单的用线条画下来,最后演变成我们今天的文字,这种文字就叫做---象形字(板书)就是像物体形状的字,所以我们在学习这类字的时候我们就有一个好办法,只要想一想什么?(形状)对,想一想物体的形状,我们就会记住它们的字形了。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出示生字)现在就用老师刚才教你们的方法自己学这些字,先拼再读,然后对照图片上物体的形状,看看这个字它们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再和你的小伙伴交流。生:自学交流、讨论

师:现在来考一考,你们学的怎么样? 生:汇报反馈学习情况 师:做找朋友游戏识字

生:做游戏识字——开火车读生字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好多生字,现在我们会认字了,我们还要学习会写字。现在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上节课老师教给你们的一个笔画:横,写横的时候要从左到右,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笔画:竖,认识悬针竖、垂露竖。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字“十”,有几笔组成?谁知道先写哪一笔? 生:先写横,再写竖

师:这里有一个书写规则,叫先横后竖,师范写。生:描红,写字

《口耳目》教学反思 篇7

《口耳目》是一篇识字课文,并且用图文结合的办法展示了汉字构成法中的一类——象形字。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我把它分成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认识“口耳目羊鸟兔”和新笔画“竖”,会写“十”,第二课时认识“日月火木禾竹”和新笔画“撇、捺”会写“木和禾”,我上第一课时,我发现在这些生字之中,以小动物“羊、鸟、兔”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把这部分教学内容提前,把它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开路石”,以小兔贝贝贯穿全文,然后在学生掌握了象形字的“以画构字,字就是画”的构字特点后,再迁移到“口耳目”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安排,能让学生马上实践象形记字的方法,从而始终保持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在巩固生字阶段,我通过让学生对所学生字分类,课件出示两辆车,这些生字宝宝应该坐哪一辆车,还进行拓展思维训练,你知道还有什么也可以坐上这辆车呢?学生积极性很高,我又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让孩子们在趣味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记住生字,学生始终在游戏状态下学习,这个环节,孩子们的热情充分地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好。

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节课学生虽说学习积极性较高,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不错。尤其是说句子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的。但是这节课离自己设想的预期效果相差甚远,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其中,自己的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以至于揭示课题这个环节处理的不好,另外,个别学生第三声读不到位,没有及时纠正。这些都有待于今后在教学中进一步学习与改进。

《口耳目》优秀教学设计 篇8

1、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禾、木3个字。

2、认识3种笔划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3、培养观察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禾、木3个字。

【教学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禾、木3个字。

【用具准备】

生字卡片、音节卡片、自制课件。

【教学设想】

本课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生字特点,我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通过看图比较,识记字型,并理解汉字所代表的含义,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在汉字王国里,同学们认识的朋友已经不少了,还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么?(屏幕出示已学过的字,学生认读。)现在,汉字王国里几位十分有趣的朋友,正焦急的等待着跟大家见面呢,瞧,他们来了。(屏幕出示12个生字及其图)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这些新朋友有趣么,为什么?

2、了解学情: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是怎么认识的?(请学生发言,及时鼓励肯定学生)

三、教学目,学习生字

1、出示课题:

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自对照,认记目字。

3、看图读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图,并说说图上的内容,认识目字。说明目所表示的意义。

4、总结方法:

看图读字 比形认字 识记字形

5、小组学习其他的字。教师巡视,点播。

6、汇报交流:着重说一说鸟、兔不能少一点。

7、认识部首角字头,让学生从认识的字中找出带有角字头的.汉字。

8、练习用数量词说话。如:一张口、一把火、一棵禾苗等。

四、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题:我会连。

〖板书设计

口 耳 目

一( )口 一( )火

一( )鸟 一( )兔

一( )禾苗 一( )竹子

〖教学后记

结合图片记忆字形,使抽象的汉字变成形象的画面,降低了学生识字的难度,利于学生的掌握。授课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找出相似点、异同点,在想象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记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巩固了汉字的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学过的生字。

二、指导生字的书写

1、认识新笔划竖:

出示新笔划竖,介绍名称。

2、教师范写,并介绍两种写法:

悬针竖、垂露竖。

3、学生跟老师书空。

4、书写十。首先,介绍笔顺:先横后竖。其次,教师范写:十的上面短,下面长。最后,学生描写。

5、教学木、禾:

认识新笔划:撇、捺:

讲解书写要领:撇,从右上向左下写,起笔重,收笔轻。捺,从左上向右下写,起笔重,收笔轻。

比较记忆:十、木、禾异同点。

6、练习书写。

三、拓展巩固

你还能发现向他们这样的字么?

教师提醒:口与日 口与中 日与目等。

〖板书设计

口 耳 目

十 木 禾

〖教学后记

《识字1手足口耳目》教学设计 篇9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属看图读拼音识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表现“人、手、足、口、耳、目”的四幅图和儿歌“手足口耳目,人的五件宝。学习和劳动,天天离不了”。这部分内容先出现描绘实物的图画,再出现描摹实物形状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和小篆,接着出现与其相应的楷书。每一部分都是由图画到象形文字再到楷书,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呈现了出来,不仅体现了汉字文化,还极大地增强了识字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课文中的一首儿歌,讲了人的手、足、口、耳、目五件宝的重要,“宝”是珍贵的东西,人们最珍贵的手、足、口、耳、目,是“学习和劳动”离不开的宝贝。儿歌语句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课后列出的会认字表和会写字的书写教材。出示了“撇”“捺”“横折”三种新笔画。

学情分析:对于入学刚一个月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刚学完汉语拼音,认识的汉字比较少,但对于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比较熟悉。通过观察自己的手、足、口、耳、目,让他们跟这几个字紧密的联系起来,头脑中显现这几个字的音和形。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人”“口”“八”“目”4个字。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撇、横折、捺。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身体的构造。了解各种器官作用。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认字,写字。

2、了解各种器官的作用,教育学生保护身体器官。难点:认字、写字。区分“人”和“八”两个字。教法学法:观察、自读、认读、齐读、识记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汉字演变动画课件。生字,儿歌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汉语拼音,你知道汉语拼音能帮我们干什么吗?(对,识字)今天我们就带着同学们拿着拼音这把金钥匙打开生字王国的大门,去生字王国遨游吧!(出示课件1)

2、我们先从我们自己的身体开始认字,好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出示课题:《手足口耳目》。(出示课件2)

二、观察图画,学习汉字

1、学习汉字“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出示课件3)(1)学生看图反馈:人

(2)演示“人”的象形字,这是什么字?(3)再演示“人”的篆书,这是什么字?(4)指导读“rén”。

(5)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形体表示出“人”,加深对“人”的认知。(6)你发现了什么?小伙伴们相互说说什么发现?(7)指名讲:小朋友们真棒!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他们根据我们人体的形状造出了这些字,叫象形字,我们今天要学习这些汉字是揩书,是由象形字慢慢演变过来的。

2、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部件组成,请看这幅图,(出示课件4)这个小女孩多可爱呀?她的头部都有哪些器官组成呢?

(1)学生观察后,回答:人的头部有“嘴巴、耳朵、眼睛、鼻子”。(2)(出示课件5)猜猜看: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是什么?(3)学生会说:眼睛。是呀!眼睛用一个字表示,叫什么呢?

(4)(出示课件6)学生观察眼睛图:了解“目”字的演变过程。认识“目”。(5)指导读“mÙ”。

(6)(出示课件7)学生观察嘴巴图:了解“口”字的演变过程。认识“口”。(7)指导读“kǒu”。区分“口和目”。你发现了什么?(8)学生回答:目比口多两笔。(出示课件8)口加两笔就是目。

(9)(出示课件9)这是什么呢?观察“耳”字的演变过程。认识“耳”。(10)指导读“ěr”。

3、我们每个人除了头部这些器官,身体还有那些部位呢?

(1)(出示课件10)学生观察“手”的演变过程,认识汉字“手”。指导读“shǒu”。(2)(出示课件11)学生观察“足”的演变过程,认识汉字“足”。指导读“zÚ”。

三、初读儿歌,学习生字

1、瞧!这些汉字多有趣,想不想学好它?太好了,它们跑到我们的课本里去了。你还会认识它们吗?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识字1,自己看拼音读一读儿歌,开始。

2、儿歌告诉我们了我们什么呢?

3、是的,我们的学习和劳动是天天离不了的。

4、(出示课件12)我们一块学习生字,请一个同学上台来读一读。

5、没了拼音你还会读吗?(指名读、齐读)

6、开火车读生字。

7、摘苹果读生字。

四、再读儿歌,弄懂大意。

1、出示儿歌,齐读儿歌。同学们读得真好!读了儿歌你知道人的五件宝是什么吗?同学们真会读书,那么我们可以用这手足口耳目来干些什么呢?咱们先议同学们议论议论。(学生们积极讨论。)

2、学生思考后回答。

3、儿歌中是怎么说的呢?学习和劳动是天天离不了的。

4、这么重要,我们该怎样保护这些宝贝呢?

5、总结:人的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他们,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夯实基础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找学生演板,给生字注音。

二、再读儿歌,指导朗读

1、自由读课文。小组内检查读文的情况。

2、大家一起读课文。

3、指导学生打节拍读儿歌。

4、人的身上除了这五件宝之外,还有什么宝贝,你能说一说吗?同桌间交流交流。

5、汇报交流结果。

三、认识笔画,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四个生字,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观察口和目,人和八,说说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指导学生认识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指导写新笔画“横折”“撇”“捺”。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这四个生字。(1)出示课件,教师按字的笔顺规则写好示范字。(2)学生观察、书空。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巡视学生的写字情况,包括笔画是否写对)(3)教师巡回辅导。

(4)投影展示:师生互评共赏。

(写得好的给予表扬、奖励,不足之处要及时指出、纠正笔顺是否正确、写字姿态是否规范等)

四、作业设计

田字格的字1个写5遍。板书设计

1、手、足、口、耳、目 人的五件宝:手、足、口、耳、目

横折 撇 捺

口耳目2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坐上时光机呀,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就跟着考古学家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看,因为古时候的人写的字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要考察考察中国的汉字是怎么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直接切入,感知象形字的特点

1、出示古文字“日”和“月”的图片。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古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他们看到的事物的。这就是古文字。那你们能不能猜猜看,这两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字?(你为什么这么说?)

2、课件出示古文字“日”和“月”的演变过程。

在远古时代最早出现的文字就是古人对照事物用符号画下来的,这种用符号描摹事物形状,后来几千年里逐渐变化成的方块字,我们称为象形字。

3、大家知道吗?像“日”“月”这样很像事物外形的字还有很多,(出示课件)这些字都表示什么?你快猜猜看。

4、到底是什么字呢?答案就在书上,快打开书找找吧!

5、(看书时的要求:)

仔细看图验证你猜得对不对。

看音节把字读准确。

出示课件,分四组识记汉字。

第一组:日 月 火

第二组:口 耳 目

第三组:羊 鸟 兔

第四组:木 禾 竹

三、自主观察发现

1、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然后老师把这些卡片贴在黑板上。

2、谁向同学们大声介绍你认识的字宝宝?(生上前指读卡片并组词)

四、指导、领悟象形字的特点

1、师指黑板上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里面有两个字的字音相同,但字形不一样,你发现了吗?

区别“目”和“木”:

认读“目”,并知道“目”即“眼睛”(指导学生发现把眼睛的图片转过来,就是现在的“目”)

“木”就是树。口诀:木是一棵树。

两个字表示的意思完全不同。

2、还有两个字发音不同,但长得很像,是哪两个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出示课件区分“木”“禾”)学生试着发言。对,“木”字是棵树,禾苗低下头是“木”字加小撇,也叫上撇或平撇。

3、我们发现古文字和图片上的事物太像了,那么现在我们使用的文字也有很像的,你发现了吗?

如:“鸟”点是眼睛,横是尾巴;“兔”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

五、课中休息

六、准确读字、指导写字

指读卡片(带音节)。

2、教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

3、指导书写:

师出示课件指导“木”字的写法。

写“木”出示两笔这是什么字?他和“十”哪里不一样?接着写什么?先撇后捺;动笔描红、写一个字;你是怎样记这个字的?(按笔画记、用十字加两笔)

2)观察你怎样记“禾”?生汇报两种方法出示课件;学生书写。

七、用游戏强化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自己读读;

教师打乱顺序开火车指读;

这些生字也能连成一首儿歌呢!听--师拍手范读;生练习。

八、总结:今天的活动真有趣,想对同学、老师还有考古专家说说你今天最大的收获吗?

九、作业:

1、书写汉字;

2、到生活中寻找今天学过的字,下节课带到课堂。

口耳目2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

2、感悟汉字的形象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音节卡片、实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寻找规律

1、今天,学校来了一位客人,他是一个考古学家,他送给我一块大石头的照片,上面刻着许多很久以前的文字,这些就是甲骨文,

口耳目教学教案

。其中有这样一个字,想请小朋友帮我认认。(出示象形字 鱼)这是什么字?你们是怎么想的?

2、(出示图片)呀,真的很像呀,看的出来,古时候的人就是看着东西的形状来造出字的,我们把这些字就叫做象形字。过了许多年以后,这个鱼字就成了这个样子。(出示 鱼) 看着这个字,哪些笔画像鱼的哪个部位?

(二)创设情境学习口耳目

1、过渡:看了这么可口的鱼,看,谁来了(出示小猫图)。猫妈妈让小猫送三封信,你能根据象形字的特点告诉小猫这三封信是送给谁的吗?(出示 口耳目的甲骨文)

2、请小朋友帮忙贴图 采访:你是怎么想的?

师:是啊,口字和嘴巴长得多像啊!很久以前,人们要说嘴巴,就画一张嘴巴表示,后来画越来越简单,就变成了古代的字。后来,为了把字写漂亮,口就变成了(出示 口) 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 小结:谁来联系实物形状想想另外两封信送给谁?学生说依据。

3、那我们现代用什么字表示耳和目呢?( 出示:耳目)根据拼音来读读这些象形字。

4、开火车读口耳目:现在3封信都送到他们的家了,让我们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耳,舌头卷起来,第3声读到位。

5、这三封信里都藏着这些生字宝宝组成的词语。猜一猜信封里有哪些词语。

学生猜,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最后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6、(去拼音)做游戏:指五官”:真棒,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如果老师点到“耳”字,那你们就大声的读出来,还要马上用手指着耳朵,好吗?看看哪个小朋友反应快。

小结: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很快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我们根据汉字和实物的联系可以很快记住生字,我们还可以给汉字宝宝组词来记住汉字。记住汉字的方法很多,以后还要小朋友多想办法哦。

(三)自主学习 羊 鸟 兔

过渡:送完了信,小花猫来到了动物园。小猫遇到了三个好朋友,看这三个象形字你知道他们是谁吗?(课件出示古代鸟 羊 兔)

1、 随学生回答出示实物。

2、见了这三个小朋友,小猫很高兴,想把这三个气球送给他们,气球上都写上了他们的名字,你能帮小猫送吗? 你为什么这样送?(借助拼音)

3、你能说说这些汉字哪些笔画长得像他们的样子?

预设:兔--上面像他的耳朵,一点是他的尾巴。

羊--上面像羊的两只角

鸟--一点像他的眼睛,一撇是他头上的羽毛。

4、拼一拼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名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

(四)巩固生字

1、太阳要下山了,生字宝宝要回家了,这里有两辆车,谁和谁同车比较好?说理由。(人体器官 动物)

2、跟他们打招呼告别吧。齐读

3、小花猫也要回家了,临别前小花猫送给小朋友一首儿歌,现在我们全体起立,把椅子轻轻放进桌子,我来读黑色的字,你们来读红色的字,边读边做动作。

出示:点点头,扭扭腰,我们来做生字操。口口口,指指嘴巴口口口,耳耳耳,拉拉耳朵耳耳耳,目目目,眨眨眼睛目目目。羊羊羊,我学小羊咩咩叫;鸟鸟鸟,我学小鸟飞得高;兔兔兔,我学小兔蹦蹦跳;

(五)写“十”字(作业纸上放十字)

1.过渡:(课件出示十)我们这里这么热闹,引来了我们的老朋友,你们看,一起叫叫它的名字。仔细观察,十由什么笔画组成?(横竖)(1)指导笔画竖:竖的尾巴尖尖的,像一根针,这样的竖叫(悬针竖)(板书),竖要竖得直。

2、指导规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笔画?(横)横和竖都很好胜,碰在一起老为谁先写谁后写吵架,怎么办呢?(先横后竖,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是啊,我们给它们定个规则:先横后竖。

3、提问:仔细观察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横在横线上,竖在横中线上。

4、范写十字:

(1)范写,书空:小朋友们拿出手指,跟着书空,它是由一横一竖组成的,横在横线上,竖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是竖要直,下面是尖尖的。

(2)生练习写“+”字:书上整排写好。写字姿势漂亮的孙老师给他一个小红星

5、出示学生写的字,引导学生评议。

(1)选一般的:他哪里写得好?哪里不好?

(2)一本好的:他写得怎么样?

(3)同桌交流:同桌互相看一看,哪里不好给他指出来,请他改一改。

(六)读书:小朋友们个个是写字小能手!看看谁是朗读小明星,把课本翻到47页,读一读今天学的6个生字宝宝。人坐正,背挺直,口,预备起。

(七)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小花猫一起认识了六个生字宝宝,下节课我们继续跟着小花猫认识更多的象形字。

口耳目2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耳”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识记生字。教学难点:

1.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2.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三、教学策略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用情境活动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理解字义,产生喜爱汉字、学习汉字的愿望。

四、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画,初识生字

1.仔细看图,小朋友们来到了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预设:小朋友们来到花园里,被美丽的花朵吸引了,纷纷过来欣赏。

2.你们认识图上的汉字吗?指名读。在你的身上找找这些器官。3.想想我们的口、耳、目、手、足都能干什么?说一说。4.出示象形字与汉字互连。

5.汉字游戏: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指身体部位。【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在找一找、指一指、连一连等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降低识字难度,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韵文,深入识字

1.听老师读韵文,介绍小韵文的作用。

预设:告诉我们四种姿势“站、坐、行、卧”,及姿势的要求。

2.老师带读韵文。注意读好句逗停顿。3.小伙伴互相试着读一读。4.老师带着学生圈出生字“站、坐”,并引导学生记住字形:认识立字旁。坐,用顺口溜记忆,可以编出口诀“两个小人坐土堆儿”。

5.看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韵文的意思,并说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预设:站有站相,坐有坐样,既是正确的行为习惯,又是个人文明礼仪的体现。

6.结合习惯培养要求,引导学生互相练习动作,互相纠正。7.复习会认字。没有了图片,你们还认识这些汉字吗?想一想,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再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8.回读课文中的识字及韵文。

【设计意图】观察图画、动作演示、给生字编顺口溜,实践会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

(三)观察例字,写好生字

1.学笔顺,认识“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记字形。口:二笔横折,三笔写成。目:关注与口比较的不同之处 耳:说笔顺,记字形。手:横撇平短,手中有弯钩。生生互相练说笔顺。2.写生字。

(1)口,花盆口。上宽下窄。横折有肩膀。

(2)目,长方形,两横不碰横折,横横之间距离均等。(3)耳,横要平,竖要直。关注横横之间距离。

(4)手,短撇,短横,中间横最长。弯钩起笔收笔在竖中线。3.学生描写,师示范写,学生静心书写。4.生生互相欣赏,找不足,反馈后再修改。

【设计意图】第二次书写,要引导学生继续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感悟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口、耳、目、手、足”的重要作用,也知道了“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上一篇:别样的青春风景中考满分作文下一篇:六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