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阅读答案(精选8篇)
1.根据文中[]内的拼音写出成语,并给每个成语写一个反义成语。
A.[déyìyángyáng]——
B.[miànbùgǎisè]——
C.[ānjūlèyè]——
2.君王招待来使的宴席上,为什么会有囚犯出现?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一句中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
4.你认为“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5.楚王想取笑晏子,反而被晏子取笑,请用一个成语或一句谚语来概括楚王的下场。
答案
1.A.得意扬扬—垂头丧气(气急败坏)
B.面不改色—一晾慌失措(面红耳赤)
C.安居乐业——背井离乡(民不聊生)
(反义词答案不唯一)
2.这是楚王有意安排的,想借此侮辱齐国人。
3.是讥笑、嘲笑。(意思对即可)
4.心胸狭窄的人。(意思对即可)
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
2.理解晏子的“礼”在与楚王三次交锋中取胜的作用。
3.学会通过提示语揣摩人物内心,有感情地演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礼”字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板书:礼)你能组词吗?
(生组词,师提炼出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有关的词语。)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为人处世当以“礼”为先,今天我们来读一个和“礼”有关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这样的———(师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生自读。)
二、质疑激趣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你想了解什么?(总结梳理板书:原因、经过、结果)
带着这些问题快去故事中寻找答案吧!(现场发放课文纸)
【设计意图:真实地质疑,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性阅读的兴趣。】
三、整体感知
1. 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2. 换词理解“不敢不”。
3. 交流总结: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哪知自取其辱,结果“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四、演读体悟
请同学们再读故事,用不同的记号勾画出晏子与楚王的对话。这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故事,我们先走进晏子与楚王的第一次交锋。
【设计意图:情节环环相扣,逻辑严密,采用顺序教学才能凸显故事性。】
第一次交锋:体会“看了看”
1. 出示: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指名读)
晏子在看什么?他的心情怎样?换成“想了想”行吗?
(生再读体会)
2. 角色转换,体会人物内心。
如果你是晏子,面对这样的侮辱你会怎么做?
还未见楚王,楚王就先给晏子来了个下马威,但是第一次交锋,楚王完败,若你是楚王,你会怎么做?
小结: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于是第二次交锋开始了……
【设计意图:角色转换,体会人物真实的心理活动。】
第二次交锋:演读,读出人物内心
1.出示: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从一个“瞅”字看出了什么?“冷笑一声”又说明什么?
(生自由练读,师指导。)
在正常对话中,这个笑声应该伴随在语言中,时而前,时而中,时而后。用心品读,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朗读的较高境界就是表演,把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注意关键性的提示语。
2.拆读第二次交锋中的语言,注意在“严肃”“装作很为难”等词语上着重指导。
3. 教学“礼”字。
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依然“拱了拱手”,说明什么?你觉得这样的礼节,在这次交锋中可不可以省去?
你来个“笑里藏刀”,我就还个“请君入瓮”;你无礼,我便“以礼相待”。
4. 出示:
“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去除提示语后,你能读好这段对话吗?
(生练读;分角色读。)
5. 小结:
第二次交锋,楚王又败下阵来,怎么办?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二计不成必有三计。
【设计意图:还原语言真实情境,指导学生变“读”为“说”,体会人物内心。】
第三次交锋:体会楚王自取其辱
1.教学“指桑骂槐”之计。
第三次交锋楚王又用了什么计?
2.质疑楚王的计谋。
在第三次交锋中,楚王的安排有没有明显的漏洞?
3.出示: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教学“面不改色”。晏子面不改色是因为什么?仅仅是面不改色?不改的还有什么?
4.文白对读,做积累。
出示:齐人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请对读补充材料中的文言段落,积累成语。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积累和运用,在文白对读中知晓成语的意思,再加以运用。】
五、总结梳理
1. 体会楚王的“连环计”与晏子的“将计就计”。
出示: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三次交锋的结果如出一辙:楚王是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二计不成再施三计,这就叫“连环计”,晏子是“将计就计”。
【设计意图:故事中晏子和楚王都在上演着“三十六计”,适当地点明能对学生理解文本有所帮助。】
2. 分析晏子取胜的因素。
故事结束时“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你们现在能分析出其中的原由吗?(晏子云: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引导学生认识“礼”在交锋中的作用。)
3. 为故事写一个题目。
故事读完了,请写出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故事题目。
(生汇报)
引出根据《晏子春秋》改写的故事《晏子使楚》。
4. 再识“晏子”。
“子”是对有贡献的、有学问的成年男子的尊称。晏子原名晏婴,以“子”相称,你觉得名副其实吗?对!晏子当之无愧!
【设计意图:不同于常规开门见山先识“子”的方式,因为只有真实地了解了晏婴其人,才会对“子”有准确甚至更深的理解。】
六、问题回归
1. 文言文与剧本的渗透。
(选择性出示本文的文言版与剧本版,进行欣赏。)
2. 晏子使楚的原因。
我们知道了晏子使楚的经过、结果,可是晏子使楚的真正原因故事中并没有提及,希望同学们课后去查找资料,或许你对晏子使楚成功的原因还有更深的认识。下课。
【设计意图:课的结束不应当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应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问号,质疑—释疑—再质疑……让问题循环往复起来,才会充满探究的意愿和学习的兴趣。】
1.教材简介
本文选自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十课。这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的事。作者善于用人物的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又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在简短的对话中妙趣横生。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把握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个性化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的爱国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把握鲜明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知识,本文属浅易文言文,应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同时也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三、教授方法
1.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2.為创设好的情境,增强感染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先扫除课文里的字词障碍,通过阅读的形式进行整体感知,再回到文本体会人物形象,以演助学,让学生融入文本。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周总理的故事。有一次,周总理接受了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这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看到总理办公桌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位记者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这支钢笔是位朝鲜的朋友送给我的,他说这是抗美的战利品,让我留下做个纪念,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顿时哑口无言。
周总理用他的智慧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彰显了政治家的本色。在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也有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能言善辩,口才极好,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出使楚国,现在我们一起到那里去看一看。
(板书课文题目:晏子使楚。)
【设计意图:好的导语能够启迪思维、创设情境,犹如一把开启新课的金钥匙。用周总理的爱国故事导入,学生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为新课创设了情境。】
(二)认识晏子
(多媒体展示。)晏子名婴,字平仲,夷维人。春秋后期著名政治家,历任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的很多故事都收集在一本叫《晏子春秋》的书里。
【设计意图:积累名人的有关常识,增加知识储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正音。)
2.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多媒体展示朗读要求:读准字词的读音;读出人物的语气。)学生认真地读课文。
3.检查朗读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点评。
(采用个别朗读、小组分读、集体朗读的方式。)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通过读,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四)师生合作答疑解惑
师:同学们在读顺课文的基础上结合书中注释,小组内交流学习,提出不懂的,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1.文言实词、虚词
生:方、使、避、坐、病、曷。
2.特殊句式
生:通假字:熙同嬉,开玩笑;曷同何。
古今异义字:其实,它的果实。
倒装句:曷为者也;何以也。
一词多义:之;使。
3.疏通文意
师生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是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掌握新知的过程,所谓温故而知新。】
(五)深入探究课文,突破重难点
1.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理清脉络:起因: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他。
经过:晏子与楚王斗智。
结果:楚王佩服晏子。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思考。
(多媒体展示问题: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楚王想如何侮辱晏子?晏子是如何反击楚王的?楚王侮辱晏子的结果如何?可以看出楚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晏子又是怎样的人?)
学生画出有关词语和句子。
生:晏婴,齐之习辞者。
生:诬陷齐人偷盗。
生:用橘、枳做类比。
生:反取病焉。
生:楚王自作聪明、仗势欺人,晏子聪明、机智、勇敢、能言善辩。
【设计意图:在反复的品读中体会语言,明确人物形象。】
(六)小试牛刀
师:晏子成功地反击了楚王的无礼,维护了齐国的尊严,让我们重回楚国宫殿,再现历史精彩时刻。
学生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
(教师提示:注意把握人物的心理、语言、神态、动作。表演后教师给予积极评价。)
【设计意图:变被动的、枯燥的读背为主动的、新奇的探求。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必须主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动作。这是一个需要多种才能的综合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能力。】
(七)拓展延伸,口语交际
师:结合晏子的外交语言艺术,请同学们谈谈在平时的生活中,与别人说话时要注意什么?
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以理服人。
生:说话时要委婉,注意方式方法,易于被别人接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八)总结
一个人要获得尊重,不仅要讲外在的道德智慧,更要有内在的实力。国家要获得尊重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都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是国家得到尊重的前提。每个人都努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班级、集体、学校乃至国家的被尊重。所以,首要的前提是━━你必须首先做个有尊严的人。
(九)布置作业
把课文改成一个500字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
(十)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开始: 楚王和臣下谋划侮辱晏子
结果: 楚王反取病
【设计意图:借助板书,学生能直观感知和理解所学知识,增强识记效果。学生在再识和回忆某些知识时,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板书内容。】
七、课后总结
1.要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分角色朗读楚王与晏子的对话,帮助学生准确体会楚王侮辱晏子时蛮横霸气、盛气凌人的神情,领略到晏子反驳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的论辩、反击技巧,从而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
2.教学中体现双向互动性。授课时,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深入地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这样真真切切地把口语交际落实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3.新课导入部分的例子有些牵强,不能很好地衔接新课的内容,导致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下次教学时,我要注意导入的内容和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E-mail:vipdjl@163.com
2.因为晏子是齐之习辞者;机智设喻进行回击
3. 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的发难。
4.译文:当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5.齐、楚、不盗之民、盗贼
6. 楚王狂妄愚蠢;晏子机智灵活。楚王兴师动众,却显得心劳舌拙,不堪一击;晏子单枪匹马,却具有千钧之力,所向无敌。(意近即可)
7. 让楚王看见并借此侮辱晏子。
8. 成理成文即可
9. 成理成文即可
10. .叙述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战胜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表现了他外交上的机智。
《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虽然距离我们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文章中的思辩之美能令我们赏心悦耳。
本文主要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一次又一次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锋相对,一次又一次反驳了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的事。故事盛赞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高超的语言艺术和智慧。
课文人物对话比较多,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教学中让学生仅仅阅读文本、理解文本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融进文本、内化文本。因此,语言实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我在课堂上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选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尝试用晏子的思辩方法和语言技巧反驳楚王,然后让学生作为随行小记者采访晏子和楚王,主动参与到语言的实践中来;另一方面,充分的调动学生主动阅读、主动建构、主动创造的激情,通过晏子模仿秀,揣摩人物的心理,模仿人物的语气,进一步加深对文本语言的理解,进一步促进文本语言的内化。
反思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
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需要教师能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枯燥的读背,学生肯定要丧失兴趣,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喜欢展示自我。表演是孩子喜欢的节目,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必须主
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的动作。教学中体现双向互动性。授课中,我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商量一下”“小组交流”“讨论探究”等,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把交流深入,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这样真真切切把口语交际落实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二、领悟到了晏子语言的巧妙机智
课堂上重点研读三个故事中体现的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教学设计采用的是先拢后收,先果后因,先找后议的方式,意图从教学设计中就能突出本课的教学研读重点,即体会晏子语言的高妙之处。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先找出三次交锋中晏子反驳楚王巧妙语言,学生理解了晏子的话的意思后,我又提出问题:如果是你,当时你会用什么话来回答楚王? 比较一下,你的回答和晏子的回答,哪一种好?为什么?借机引出背景介绍。晏子出使楚国的目的是什么?再追问:你理解晏子为什么这样说话了吗?生答:“采用最直接的方式不好!直接说会伤楚王的自尊,楚王肯定会杀了他,也决不会和齐国联盟。而这样说让人感到晏子很有礼貌。晏子委婉的语言,既不伤楚王的尊严,而且也让楚王感到他的厉害。所以不得不一次次妥协,最后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我接着学生的话,说:“晏子的语言就巧妙在这儿。有时委婉含蓄比正颜厉色更有力量。”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懂得了:礼貌、委婉的语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样的语言才叫真正的语言艺术。
三、选好文章切入点,理解“尊重”的内涵
第二课时的开始我就直奔主题:晏子使楚的结果是什么?学生立刻找到答案: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我抓住课文结尾的一句话:“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进行提问:
1、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的什么?(多数学生回答“口才”)我又巧妙引导孩子作深入思考:仅凭口才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了吗?不,是智慧。那么,晏子的智慧从那体现出来的?抓住了“看了看”“故意笑了笑”“面不改色”三个看似平淡无奇的词大做文章,在大量补充阅读的基础上,渐渐突出了晏子的冷静,勇气,智慧,风度。到这里,孩子们似乎都懂了“尊重”的内涵。
四、抓住契机,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积累,提升学生的思维。我在课堂上巧妙地让学生进行了积累,当欣赏到第二个故事时,我告诉大家,晏子的话中可以总结出三个成语:“挥汗成雨,摩肩接踵,张袂成阴。并及时对学生说:“把这三个成语赶紧写下来,看谁一边写一边记在心里。(待学生写完。)我问三个成语都形容人多,但哪一个成语的意思现在已发生变化了?学生说:“挥汗如雨”。在学生评价晏子凭借智慧和实力赢得尊严之后,我又抛出了一位记者的观点:有人说晏子的聪明只是一种语言游戏,算不得真正的聪明,你同意吗。前后桌互相讨论后发表观点,可赞同,可反对,或赞同某一句,不同意某一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求异思维再度被激起,这种学生个性化思维的争辩如泉水涌动,争辩声此起彼伏,智慧的光芒在课堂上熠熠闪烁。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独立的思考习惯、独立的价值立场,不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的复制品,而将是自主、开放的思想者。
《晏子使楚》中对晏子的描写,虽然只有一个动作(避席)和一段对话,但表现力强,寥寥数语,一个机智沉着、能言善辩、勇于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家形象跃然纸上。
一、面对挑衅,针锋相对。楚王策划阴谋在前,实施阴谋时更是露骨――“王视晏子曰”,一个“视”,写出了楚王目光的威逼和神态的轻狂。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衅,晏子首先想到的是国家的尊严不可辱,他毅然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瞬间思考后,机智地“避席对曰”。“避席”这一动作固然是表示郑重,但如果仔细体会,还能悟出晏子此时特有的一种抗拒侮辱的严肃和正义;“对曰”紧随“避席”之后,不仅凸现晏子反应之敏捷,而且传达着一种毫不退缩、针锋相对的豪气。
二、巧设类比,尽显辩才。
晏子反击时,没有直接说“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这一观点,而是先说人所共知的一个自然现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接着用一个设问句“所以然者何”作一停顿,加强迫问语气,逼出原因――“水土异也”。至此,晏子的反击已有了无可辩驳的前提条件,使结论的出现呈水到渠成之势。由此可见,正是晏子巧设类比的辩才使其在交锋中占尽先机。
三、戏中见庄,柔中寓刚。
晏子的反击由自然现象进至社会现象,将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相似”而“味不同”与齐民入楚变为“盗”相类比,由自然现象之因――“水土异”推出社会现象之因――“楚之水土”(国情民风)不如齐,“使民善盗”。晏子在得出这一使对方无言以对、深感难堪的结论时,用了“得无”这一较为委婉的语气,但读者分明从“戏”中读出了庄,从“柔”中读出了刚,就连晏子的对手楚王也只能自我解嘲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四、详笔铺垫,反衬晏婴。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 属于精读课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述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想侮辱晏子, 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 针锋相对, 反驳楚王, 从而维护了国家尊严的故事。课文结构严谨, 思路清晰, 语言特色鲜明, 开篇介绍时间和起因, 结尾紧扣全文写结果, 简洁明了, 浑然一体。教学时, 教师要紧紧抓住晏子的语言技巧,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交流互动中感悟语言的精妙和晏子的能言善辩, 通过比较, 发现“描写人物语言时, 巧妙地加上人物神态或动作的辅助描写, 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的写法, 并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迁移运用, 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 巧引入
1.游戏激趣。做“说反义词”的游戏。如:高贵———低贱, 热情———冷漠, 鄙视———尊重, 傲慢———谦逊, 大人———小人……
2.谈话导入。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别人沟通, 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 活跃我们的生活。今天, 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欣赏品味我国春秋末期一位士大夫机智巧妙的语言, 这位大夫就是晏子。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开课由游戏引入, 自然过渡到语言的精妙, 并引出主人公晏子, 能让学生在初步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 积累语言、训练思维,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
二、解课题, 明背景
1.读课题,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关于“晏子”的资料和背景。
(1) 晏婴, 字仲平, 春秋时齐国夷维人, 夷维就是今天的山东高密市附近。他在齐国担任大夫之职, 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称他“晏子”是表示尊称, “子”在古代是对人的敬称, 用在姓氏之后, 比如孔子、老子、孟子等。
(2) 当时出于时政需要, 齐景公想联楚抗晋, 决意与楚国修好, 便派晏子到楚国去访问。但楚王目空天下, 狂妄自傲, 处处想侮辱晏子, 于是便有了“晏子使楚”的故事。
2.理解“使”的意思, 让学生明白“出使”一词的含义, 并知道晏子使楚的时候晏子的身份就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
设计意图:对于古代历史故事, 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自主搜集关于晏子的资料进行交流,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讲故事, 知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述了春秋末期, 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 想显显楚国的威风, 晏子巧妙回击, 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2.同桌交流。课文讲了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 都被晏子巧妙地回击, 其实每次交锋都是一个小故事, 同桌同学各选择一个故事互相讲一讲。
3.讲述故事。指名学生讲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教师相机点评。 (点评时着重评价学生对晏子的语言是否讲述清楚。)
4.回答问题。在课文的三个小故事中, 晏子表现最突出的是什么? (语言。) 现在, 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晏子的语言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的故事, 遵循了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认知规律, 接着让学生同桌互相讲述课文中的一个小故事, 在落实“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的学段目标的同时, 训练学生组织语言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并通过点评聚焦到晏子的语言, 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四、品语言, 悟形象
1.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 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 同桌议一议。
(1) 晏子反驳楚王的话中哪句话最厉害, 最有威力?为什么? (分别悟出晏子巧用“推理”, 将计就计“自贬”, “打比方”的语言技巧。)
(2) 文章抓住晏子的语言来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学生反馈读书和讨论情况, 教师相机进行点拨引导概括出晏子与楚王的性格特征, 指导朗读。
(1) 出示第一回合中晏子说的话:晏子看了看, 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 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 才从狗洞进去。……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1指名读。2在什么情况下晏子说这样的话?此时晏子的心情怎样?教师指导朗读。3这些话中哪句话最厉害, 最有威力?为什么? (“这是个狗洞, 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 才从狗洞进去。”最有威力。这句话里话中有话, 话外有音。) 4透过语言,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晏子?
(2)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第二、第三个故事。指导朗读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男女生分角色或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楚王的尴尬、傲慢以及晏子的智慧和不卑不亢。
(3) 讲述“摩肩接踵、挥汗如雨、张袂成荫、联袂成云”的故事。
(4) 出示句子:晏子面不改色, 站起来, 说:“大王怎么不知道……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引导学生根据资料了解句子“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3.回答问题。
(1) 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能言善辩、机智勇敢、不卑不亢的人。)
(2) 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来表现晏子的性格特征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意在学生读懂文本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资料的补充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学方法, 巧迁移
1.默读课文, 思考问题。课文除了写晏子的语言, 还写了晏子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个故事:体现了晏子的心平气和和遇事冷静的性格特点;第二个故事:体现了晏子不卑不亢、彬彬有礼的品质特点;第三个故事:体现了晏子临危不惧、从容自若的品质特点。)
2.比较句子, 回答问题。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 出示第一组句子。
1晏子看了看, 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 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 才从狗洞进去。……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2晏子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 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 才从狗洞进去。……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2) 出示第二组句子。
1楚王瞅了他一眼, 冷笑一声, 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2楚王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3) 出示第三组句子。
1晏子面不改色, 站起来, 说:“大王怎么不知道……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2晏子说:“大王怎么不知道……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预设:人物描写除了注意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外, 描写人物语言时, 巧妙地加上人物神态或动作的辅助描写, 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
3.阅读故事, 巧妙填词。出示故事, 请学生在括号里填上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词, 使表达更生动。
齐景公死了一匹心爱的马, 勃然大怒, 拿起戈要击杀养马的人。晏子 () 说:“你这样刺死他, 他死得糊里糊涂, 我替你宣布他的罪状, 也好让他死而无憾。”晏子将戈接过来, () , () 说:“你罪大恶极, 一死都不足抵罪。第一, 你替国君养马却让马死了, 该死!第二, 你让国君为了一匹马, 要杀养马的人, 又该死!第三, 你让国君为了一匹马杀了养马者, 丑名闻于诸侯, 更该死!”景公听到这里 () , () 说:“把他放了吧, 免得伤害我仁义的名声。”晏子说出了景公未曾思虑过的角度, 点醒了景公, 救了养马人一命。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突出文章写法, 并进行有效迁移,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从理解到积累, 从迁移到运用, 在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六、回整体, 拓阅读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说一说从每一个故事的最后一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写作特点? (前后照应, 行文照应。)
2.自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中的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3.晏子是个能言善辩的人, 关于他的很多精彩的语言, 生动的故事, 都收录在了《晏子春秋》一书中, 请大家课后读一读这本书, 进一步了解晏子这个人物。
这学期又是教学《晏子使楚》这一课的时候,起初备课的时候还是准备按照惯例,用串讲的思路来教学,但是一想到一成不变地去讲字词,讲翻译,讲手法,自己都觉得乏味,想必学生也觉得枯燥无味。于是笔者想尝试着改良一下。
文言文阅读教学,既要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又要重视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情感价值的品味。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已经从原先教学大纲规定的以积累为主过渡到积累理解并运用的层面。文言教学就不能满足于记住字词和句子的意思,还要学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晏子使楚》是一篇短小精致的文章,放在苏教版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单元),不仅是要简单地学好文言,更要体现人物的爱国情怀。针对这一要求,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四个教学环节:初读文本 品读文本
赏读文本 续写文本
一、初读文本
初读课文主要是完成字词教学和课文朗读。笔者采用先让学生自学字词,尤其是特殊字词重点字词,可以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学完成。然后采用练习的形式进行检查,努力帮助学生把握文中关键字词的音形义。在此基础上初次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在初读的基础上再去分辨人物相关的描写语句并作简要的梳理疏通,最终达成读顺读准的要求。
二、品读文本
这个环节主要结合相关人物的动作神态,尤其是语言描写及其前后对比来赏析人物的性格,体会晏子是如何巧设类比,以楚王之矛攻楚王之盾的智慧,以及捍卫自己及国家尊严的品格。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来品析人物形象。例如“避席”这个动作表现晏子的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的形象。语言描写更能体现晏子的智慧。“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并没有直接的回应“齐人固善盗耶”这个问题,而是举了一个生活中的现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还说明一个道理:环境影响成长。“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然后以退为进,暂时承认这个犯偷盗罪的就是齐国人(今民生长于齐不盗),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一个结论“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虽然是用了反问的语气,但是却不容楚王有任何反驳的余地。以至于楚王只能自我解嘲,由开始的“辱”变成后来的“熙”。通过品读文本最终把握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赏读文本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这次要求以人物对话的口吻来读,读出人物的语气。然后要求学生分角色对话,再用白话来对话,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在分角色对话的这个活动中,笔者先分男生组和女生组来模仿人物对话,然后让学生自告奋勇的选择角色来对读。笔者选择了班上几个活泼的,语文学的还不错的孩子来对读。要求他们用文言对话的时候,要模仿人物的语气,也可以发挥想象,加上一些动作和神态。读晏子的那个学生在“避席对曰”的时候,真的离开自己的座位,两手抱拳打躬作揖,逗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扮楚王的学生在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时候,还假装捋一捋自己的胡须,教室又传来一阵大笑声。再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描写文字对分角色进行朗读课文进行评点。
四、续写课文
看到孩子们说得这么开心,似乎意犹未尽,笔者突然灵机一动,何不要学生续写情节,用文言写出晏子回齐国后的群臣对话。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想象:晏子回去之后,会怎样跟齐王汇报?齐王会怎样评价晏子?学生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等学生说的差不多了,笔者请了几个学生来说说回国后,齐国君臣可能会有什么对话。看学生们兴高采烈,笔者又顺势问一句:晏子走后,楚国君臣会有什么对话?然后要求学生把刚才的对话用文言写出来。学生一听说要用文言续写情节,一个个兴奋不已。虽然有部分学生写得不尽如人意,但是也不乏写得不错的。以下是两个学生续写的对话:
晏子归,齐王召见,曰:“卿此去楚,何如?”晏子对曰:“幸不辱使命,不敢有愧于大王。”遂言使楚之事。齐王大笑曰:“卿真乃神人也!”(齐国君臣对话)
晏子归。楚王叹曰:“晏子,真乃齐之习辞者也。寡人欲辱之,反取病焉。”吏一前曰:“晏婴神人,臣等不及,令大王蒙羞,臣等之罪也。”楚王笑曰:“卿等不必自责,寡人之过也。”(楚国君臣对话)
虽然写的略显稚嫩,但是这个环节让学生一下子战胜了文言难学的心理,原来自己还可以写文言,那么读懂文言就不再是难事。
课堂上沸腾的场面,学生的出色表现也让笔者幡然醒悟:原来文言还可以教的这样有趣,有梯度的分解教学目标,分层次用三读一写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应该说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晏子使楚原文及译文09-25
七年级语文晏子使楚同步练习10-20
《晏子使楚》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07-25
《晏子使楚》课件教学设计06-01
晏子使楚的教学反思06-30
小学五年级《晏子使楚》语文教案09-17
晏子使楚(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1
《晏子故事两篇》教学设计10-05
特工王妃楚乔传小说阅读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