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应急预案卫生院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辐射应急预案卫生院(精选6篇)

辐射应急预案卫生院 篇1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辐射事故的发生及危害,规范有序地组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保障工作人员及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依据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和防护条例》、卫生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令第16号《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和国务院令第376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特制定《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预案适用于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药物)丢失、被盗,或者射线装臵、放射性同位素失控而导致工作人员、患者或公众人群受到意外的、非自愿的异常照射等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

二、在辐射事故中的职责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及军队日常工作要求开展预防与检监测工作。

三、发生放射事故后,应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和潮州市环

保局报告、协助监督部门开展现场调查、接受当事人或军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组织放射事故鉴定。

四、辐射事故分类与应急机制

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

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

1.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钴

-60治疗机钴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

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

臵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2.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钴-60

治疗机钴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

位素和射线装臵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

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

性、局部器官残废。

3.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

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失控导致9人

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性、局部器官残废。

4.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

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失控导

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医院应急机构组成:医院主管领导,医院放射安全

防护领导小组,医务处,院务处,放射科,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臵的科室应急小组。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一)发生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时,相关科室应当立即向医院报告,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医院

放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院务处保卫科等相关人员立刻到达现场,保卫科负责保护现场,控制范围。放射防护人员负责现场检测,相关科室迅速报告放射源基本情况。并以书面形式同时上报军队辐射防护主管部门和潮州市环保局。

(二)发生放射事故时,有关科室应当立即向医院报告。由院领导统一指挥,启动应急预案程序,并以书面形式同时上报分部辐射防护委员会和潮州市环保局核应急与辐射环境管理处。放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事故现场调查处理:检测检验:放射损伤诊断鉴定工作。应急预案程序如下:

(三)发生人体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时,迅速安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或者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同时对危险源采取应急安全处理措施。

(四)发生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事故时: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迅速开展检测,严防对食物,畜禽及水源等环境污染。

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或者放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其他医学救治及处理措施。

3:迅速查明放射性同位素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4:污染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前,不得解除封锁。

(四)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时,总务科应当保护好现场,并认真配合公安机关,军队辐射防护及卫生行政部门,市环保局进行调查、侦破。

五、现场调查和检测

按照职责,现场调查处理小组和检测检验小组协同

军队辐射防护及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共同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不得单独或自行到事发现场进行调查或采样检测。现场调查和检测尽量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小组在初步了解事故情况后,必须携带相关快速检测仪器,携带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等,携带现场记录或档案表等。

调查小组进入现场后会同军队辐射防护、市环保局

及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的工作有: 现场控制; 保护现场;决定相关人员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医学检查;向现场负责人和作业人员了解事发经过,必须包括受照人员所描述的事发情况; 记录受照人员的临床症状和医疗机构检查的情况; 现场决定是否进一步进行现场检测;现场决定病人是否必须进行其他项目的辅助间查: 进行现场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进行必要的个人防护;将

检测数据及时送检测检验组进行分析;放射源丢失的应当对事发单位的可疑地点进行检测,并告知其危害性。

六、检测分析与诊断鉴定

检测检验小组在收到事故现场检测数据后应当立即进行分析,即早得出检验结论,如涉及超出检测能力的项目要及时与上级单位或外部实验室联系,并负责送取分析报告。检测检验应当首选国家公布的标准方法进行,无国标方法的要予以注明。检测检验结果应当返回到调查处理小组。需要对事故进行鉴定的应当由当事人或卫生监督部门提出,科室负责收集相关医学、现场等资料,联系有资质机构依法进行诊断鉴定。诊断或鉴定结论应当返回到调查处理小组。

七、结论

辐射应急预案卫生院 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核与辐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军事和医学等领域, 很大地促进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我国的核能发展非常迅速, 秦山、大亚湾和田湾等核电站相继并网发电。根据国家核电发展规划, 到2020年, 我国核电总量将建成5 800万k W, 在建3 000万k W。然而, 核与辐射技术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 还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带来伤害和威胁, 除了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外, 还会引起大大的心理恐慌[1,2], 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并及时控制核辐射与放射事故、恐怖袭击事件的后果, 防止事态扩散, 做好处置核与辐射重大事故和恐怖袭击事件相关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储备尤为重要[3,4,5]。本项研究是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准备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它可指导卫生应急人员在核、辐射事故时或在地震等灾害及战争导致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时, 能及时、正确、有效地抢救伤员, 采取措施保护公众。

1 系统设计

本系统利用DELPHI编程语言、SQL数据库技术建立底层数据库, 采用Map Info技术研制并集成了不同语言编制的剂量估算软件[6], 并使用VB计算机语言进行数据库链接, 实现了不同模块和数据的调用。提出了B/S+C/S混合架构技术, 并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快速直观地表述调用数据和应用功能, 可实现人机对话和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共享。本系统利用相关的核电站所在地区的环境和健康基线调查数据, 在GIS上建立数据库并展示, 可为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和事故后的后果评价提供基线数据;通过分析受到辐射照射人员、公众的生活环境和饮食等相关辐射参数, 对受照人员、公众以及医学救援人员可能发生的健康影响进行快速评估, 并提供医学应急处理建议和心理干预措施;在核与放射突发事故发生时, 能迅速、准确地估算受照人员所受辐射的剂量, 提出合理的医学应急救治建议, 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同时, 通过核应急资料检索子系统快速检索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为医学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治提供技术依据, 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 并将有关各子系统中外照射剂量重建、体内放射性污染剂量估算、人体外周血染色体和微核剂量估算、人体皮肤照射剂量估算、地理信息系统、检索系统、底层数据库和系统管理进行集成, 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做到数据共享、剂量估算程序共享、软件界面统一, 操作简便, 安全设置合理。同时, 将不同计算机语言编制的底层数据库格式进行归一处理, 转变成更加广泛应用的PDF格式、Word格式和Excel格式进行储存, 将文件中的文本数据、数字数据和图表数据以数据库形式储存, 并建立逻辑关系数据库, 通过编写判断函数和关系函数, 进行数据和逻辑关系的连接, 形成更加方便快捷的人机交互界面[7],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 系统功能与应用

2.1 技术支持管理模块

技术支持管理模块包括不同环境和受照条件下快速估算受照人员可能的受照剂量, 为医学应急救援和响应提供信息支持, 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主要包括: (1) 根据烟羽、地面沉积核素2种受照途径进行核事故和放射事故外照射剂量估算; (2) 根据个人检测、现场检测及食品或饮水的检测数据进行内剂量估算; (3) 根据不同实验室建立的生物剂量标准曲线, 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生物剂量估算; (4) 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进行皮肤剂量估算。

2.2 辅助指挥管理模块

利用数据库技术将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资源相关信息以及统计分析的结果在GIS上展示, 通过GIS来表述这些数据, 提供直观的界面, 可指导合理配备资源, 为辅助决策提供依据。主要包括应急响应实施模块、分析决策辅助模块、地理信息图形管理模块。建立的数据库主要有: (1) 医学应急机构的基本信息、放射损伤救治的专业设备和条件、辐射防护检测的专业能力和人员技术能力等情况的医学资源数据库; (2) 各级应急组织基本情况和专家基本情况的应急组织及专家库数据库; (3) 放射损伤救治专用药品储存种类、储备条件、储备数量和储存地点为主的核辐射救治专用药品储备数据库; (4) 核能和核技术应用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地址 (包括经纬度) 、主要工作内容、主管应急的部门信息在内的设施资料库。

2.3 核应急资料检索模块

预先对技术标准、规范和预案进行信息化处理, 统一以.CHM格式储存文本文件, 便于决策人员快速检索;在事故发生时, 应急相关人员通过该快速检索系统, 查阅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指导整个救治过程, 为事故后进行评价提供依据。主要包括技术规范模块、文件快速检索模块、文件管理模块。

2.4 健康基线地理信息模块

根据环境放射性监测资料和公众健康调查治疗, 建立基线数据库, 主要包括: (1) 设施周围信息数据库:包括村庄和镇的人口信息、地形地貌、气候、经济、水源、传染病、恶性肿瘤发病情况等信息; (2) 设施周围放射性本底数据库:包括水、食品、蔬菜等的放射性本底数据等; (3) 设施周围居民核能认知数据资料等。

2.5 后果评价信息管理模块

通过分析放射性损伤人员、公众的生活环境和饮食等相关辐射参数, 对受照人员、公众以及救援人员可能发生的健康影响进行后果评估[8], 是核应急指挥决策的有效辅助工具。主要包括数据传输系统、救援人员健康影响后果评估系统、公众健康影响后果评估系统、应急人员风险评估系统、应急指挥和医学应急资源管理系统为一体的后果评价计算机软件系统, 具有数据采集、信息查询、屏幕显示、自动分析和辅助指挥等功能。

2.5.1 人员健康影响后果评估

对在核和辐射事故中受到放射性损伤的人员, 根据源项数据、照射情况, 快速进行γ外照射剂量、中子外照射剂量、生物剂量、皮肤剂量、内照射剂量计算机估算, 为医学救治提供受照剂量支持。按照临床症状和剂量估算结果, 提供医学处理方案, 初步完成现场快速个人后果评价, 并根据人员受损伤情况提供心理咨询。同时, 应急专家也可通过远方传来的损伤患者的音视频信号和检验报告, 在异地进行放射损伤患者救治的技术支持。

2.5.2 公众健康影响后果评估

在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发生时, 根据事件发生状况, 通过地理信息库等显示应急计划区内或事件发生地有关居住人口、地形的信息。根据源项和气象资料, 调用大气扩散模型库, 经过计算, 模拟显示放射性烟羽图像。通过放射性环境监测库数据, 经计算给出公众可能受到的污染水平和事件后食品与饮用水可能受到的污染情况, 调应干预原则与水平数据库, 进行公众后果评价。此外, 针对核和辐射突发事件中公众出现的心理恐慌等问题给予相应心理干预措施。

2.5.3 应急人员风险评估

通过调用医学应急组织资料库、核设施周围地区人口地理数据库、医学应急机构资料库、应急专家和应急队伍数据库、应急响应装备数据库和应急响应 (预案) 库等数据资料, 实时显示应急资源分布、应急能力情况和应急救援情况。同时, 可储存现场应急人员接受剂量情况, 权衡救援人员承受的危险和救援行动带来的利益, 及时保护应急人员, 避免误入放射污染地区或在污染区停留时间过长, 减少事件后果影响。此外, 针对救援人员遇到的心理障碍提供相应干预措施。

2.5.4 应急决策

根据后果评价结果, 调用应急实施程序, 根据不同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响应, 采取最为合理的应急措施, 开展健康效应评价;合理调配医学救援人员;提出公众和应急人员的干预原则。

2.6 放射损伤救治咨询模块

集放射事故子系统、放射损伤人员救治子系统、重度骨髓型及以下急性放射损伤临床救治规范及临床路径于一体, 同时提供多媒体培训教材, 具备专家远程会诊功能。

2.6.1 放射事故管理

对国内外主要放射事故进行整理、分析和管理, 用户通过输入查询条件可获得有关放射事故的相关信息、事故现场处置情况、伤员损伤情况、伤员受照和救治情况、医学随访信息、图像信息和信息发布情况;还可对具有相同特征的放射事故进行纵向对比分析, 得出相关信息。

2.6.2 放射损伤人员救治

通过输入相关参数, 该系统可根据核和辐射事故实际情况和伤员伤情给出现场医学处理建议;根据受照剂量和伤员临床表现, 结合优化的重度骨髓型及以下急性放射损伤临床救治规范和临床路径给出院内临床救治方案和相关建议以及事故后期要实施的医学随访建议。

2.7 现场快速剂量估算模块

根据受照人员的血象检测结果、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给出初步的剂量估算结果并进行现场初步分类, 以便快捷、有序、高效地对大批量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并指导紧急救治及伤员后送。本模块提供的初步剂量估算方法是以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为指导, 结合多种数学方法建立起来的剂量效应曲线方程, 建立的快速、实用、可靠、多指标系统化的剂量估算方法, 给出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后受照人员早期分类诊断建议。

3 系统特点与展望

本系统实现了数据的信息化、可视化。用户通过授权, 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实时更新数据并查阅相关材料。 (1) 系统首次利用GIS展示了核与放射事故相关的核能认知水平情况和放射性本底大小; (2) 本项目也研制并集成了各类事故情况下的各种剂量估算功能, 并首次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制了放射事故外照射剂量估算软件; (3) 本项目所采用计算模式、参数、标准、技术规范和研究成果均为国内外最新的数据信息, 且计算模式和数据库可实时更新。

本项目研究成果可为政府宣传核电站建设政策提供基础数据, 为事故损伤人员的临床救治、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效应和辐射危害评价、核和辐射事故医学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以保证医学应急响应能力, 减轻辐射损伤后果, 对于提高我国核、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响应能力, 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起到一定作用。

4 讨论

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已开发出多套核事故应急决策/后果评价系统, 但是已研制开发出的核事故应急软件系统中均不包括医学应急救治和对健康的后果评价等卫生应急领域内容, 所以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辅助指挥系统在国内外还是空白。虽然本系统已研究设计完成, 并在多次应急演练中得到应用, 但仍未在严重核和辐射事故中得到检验, 仍有需要完善的内容。同时, 还缺乏更为细化的应对不同类型核和辐射事故的数据模块, 因此, 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摘要:目的:研究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指挥关键技术, 为决策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一套辅助指挥工具。方法:根据国内外有关技术规范, 结合本课题组研究成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方式完成该系统的设计。结果:设计完成了集技术支持、辅助指挥、核应急资料管理、健康基线地理信息、损伤人员后果评价、放射损伤救治咨询和现场快速剂量估算为一体的计算机软件。结论:该系统将在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核与辐射事件,卫生应急,辅助指挥,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Loganovsky K, Havenaar J M, Tintle N L, et al.The mental health of clean-up workers 18 years after the Chernobyl accident[J].Psychol Med, 2008, 38 (4) :481-488.

[2]苏旭, 秦斌, 张伟, 等.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沟通、媒体交流与信息发布[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2, 32 (2) :118-119.

[3]Bromet E J, Gluzman S, Schwartz J E, et al.Somatic symptoms in women 11 years after the Chornobyl accident: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J].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2, 110 (Suppl 4) :625-629.

[4]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电离辐射源与效应[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5]尹忠伟, 谢怀江, 杨成君, 等.核辐射事件的社会心理效应及防护对策[J].沈阳部队医药, 2007, 20 (3) :203-205.

[6]杨昌跃, 马卫东, 秦斌, 等.核设施及周围地区健康基线GIS的建立[J].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 (1) :12-13.

[7]GS-G-2.1 2007.IAEA Safety Standards Series:arrangements for preparedness for a nuclear or radiological emergency[S].

辐射应急预案卫生院 篇3

群体性食物中毒[1]以病人短时间内先后发病,病人多,集中在一个科室治疗护理为特点,是对急救护理、应急与管理能力的考验。我分院于2009年10月2日收治了一小区的23名集体食物中毒的物业管理人员,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后陆续就诊,我分院经过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院领导亲自到场指导,药房、设备、总务等部门作好物质准备,开启绿色通道,安排检验、药房、后勤等科室协助救治工作,人力、物力上的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进行分工,分为预检分诊组、治疗组、护理组、观察组。病人按食物中毒处理原则进行处理,给予补液、解痉、抗炎及对症等治疗。危重患者在两侧手腕系红布条。做好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该起食物中毒系本市一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共23例,男22例,女1例,年龄19-22岁,平均20.11±1.23岁。经抗感染、降温、补液治疗,23例全部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5天

1、2临床表现:该23例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均有恶心、腹痛、腹泻、全身乏力等表现,其中12例伴发烧,7例出现心律失常,1例出现荨麻疹。

2、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了提高应付各种意外灾害事故的抢救工作能力及工作质量,院医务科、护理部特制定了应急工作预案。当发生群体食物中毒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该起突发食物中毒,最早就诊时间为凌晨4时,当收治到第4名患者时,四时二十分,值班护士立即电话报告总院总值班,分院院长、总护士长。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当日恰逢国庆长假期间,分院部分医务人员已外出度假。总院应急领导小组立即调配应急人员到分院配合工作[2],物品准备,补充各类急救用品、药品及抢救设施。第一批医护人员四时四十分到位,五时二十分全部急救人员到位,一切物品齐全并处于应急状态。

3 护理急救工作管理

3、1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从凌晨4时起有患者陆续就诊,将护士分为预检分诊组、治疗组、护理组、观察组,分别安置在不同岗位[3]:不集中在护士站,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预检分诊组设2名护士,在病区入口处进行登名、发大小便标本杯及血标本试管、安排床位;治疗组6名护士,负责执行医嘱,如建立静脉通道、抽血、皮试、肌注等;护理组3名护士,负责采集大小便标本,并送检各类标本,更换患者因急性腹泻弄脏的被服;观察组4名护士,负责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呕吐、腹痛、腹泻情况,记录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次数及量,以及心电监护,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及时向医生反馈观察情况,以确保治疗措施。由于该起食物中毒除一名女患者,其余22名为青年男患者,衣着单调,短时间就诊,护士不易区分,且患者先后就诊,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情不符,如一男患者入院3小时出现荨麻疹,9名患者入院1-2小时才出现发热或原有发热症状加重,7名患者常规检查心电图,发现心律失常。出现轻症患者与重症患者混住一间病房,部分重症患者不靠近护士站。我们根据医嘱给重症患者两侧手腕系红布条,优先治疗及护理,便于加强观察病情。

3、2 心理护理: 23名患者均为年青未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由于突发性事件,多无心理准备且无家属陪伴,往往表现为恐惧、紧张,对预后甚为担忧,由于心理作用和相互影响而使自觉症状加重。而发生事件的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则表现为紧张、不知所措、怕负责任。这时医务人员给予充分理解,做好解释工作, 解除病人的恐慌、烦躁不安、紧张等思想情绪,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3、3 健康教育: 23名患者在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以腹痛、腹瀉、全身乏力为主要表现,没必要进行催吐及洗胃。轻症病人可以多饮盐水、姜糖水,吃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白稀饭。重症病人应禁食6-8小时,待病情好转后再进食米汤、白稀饭等易消化食物,2-3天内不吃油腻食物。平时要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做好厨房的卫生消毒,妥善保管好食品,防止蝇虫叮爬,要将生、熟食品分开,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3、4 加强疫情报告: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配合地方卫生部门对食物样品的取样、封存、中毒原因调查或传染源、传播情况等调查。

4、 讨论

争取抢救时间是抢救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有效对策[4],当收治到第4名相同病史的患者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食物中毒管理小组统一指挥、调配,相关部门及时到位,参与抢救,如检验科、药房、后勤等,开启绿色通道,发挥通讯工具的作用,电话通知药房、库房、食堂所需药品、物品、治疗餐等,送至病房,为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秩序井然,效率高。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护理抢救指挥系统,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分组进行,采取流水作业法,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责任,重症患者两侧手腕系红布条,优先治疗及护理,严格"三查七对",使组织内部井然有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团结协作,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工作,确保了群体性食物中患者的抢救成功。

参考文献

[1]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62-483.

[2] 陈秀荣,张利岩,王颖,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01.

[3] 董淑华,集体急性食物中毒的抢救护理,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2001,21.

[4] 聂翀,王荣,对农村群体性聚宴引发食物中毒与传染病流行的思考及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02.

核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篇4

为了应对核辐射、核泄漏、放射源丢失引起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消除核污染,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和损失,保障公司员工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凡属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放射性事故,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具体包括:

1、在生产、进出口、销售、使用、贮存、运输、处置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核辐射、核泄漏、放射源丢失事件;

2、放射源被盗事件;

3、其它突发性的核辐射、核泄漏、放射源丢失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

二、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划分等级

Ⅰ级:事故可能产生国际原子能机构《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中定义的越界影响,丢失、被盗、失控1类放射源或导致1人死亡或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

Ⅱ级:事故可能在设施边界之外产生明显影响,丢失、被盗、失控2类放射源或导致1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或局部器官残疾(含截肢等)或10人以上急性轻度放射病。

Ⅲ级:事故后果局限在设施的边界之内,丢失、被盗、失控3类放射源或人员受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Ⅳ级:事故后果局限在单一房间、实验室或其他建筑物内,丢失、被盗、失控4类、5类放射源。

三、处置原则

1、预防为主,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大面积核事故与辐射事故的发生及污染范围、程度的扩大;

2、迅速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有关事故控制的建议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尽量减少污染范围;

3、采取适当对策措施对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进行处理处置,同时注意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

四、组织领导机构和职责

公司成立应对核辐射、核泄漏、放射源丢失事件紧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全公司范围内发生突发性核污染事件的指挥领导。

(一)公司应对核辐射、核泄漏、放射源丢失事件紧急处置指挥部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各部门主要领导组成,其职责:

1、根据核污染事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2、统一指挥和组织指导公司应对核辐射、核泄漏、放射源的应急处理工作,研究解决应急处理中的重大问题;

3、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报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二)指挥部下设若干应急工作组:

1、应急工作组办公室:是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其职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分工和职责;建立定期应对突发核污染的工作磋商机制;做好污染事件紧急处置的人员、车辆、监测仪器、通讯联络、后勤保障等相关准备工作;组织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演练、提高紧急处置能力;传达指挥部的各项命令,组织应急处置预案的实施;负责与上级和其它部门的报告、联络和协调工作;统一对外发布环境污染事件的相关信息。

2、事故调查处置组:其职责:开展现场监察、处置工作;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为事故处理提供依据;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制定放射性物质的处置和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

3、医疗救护组:其职责:及时联系医院、卫生院,并配合做好抢救转运和医治受伤、中毒人员工作,力求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4、后勤保障组:其职责:组织应急处理相关物资的调度,保证应急物资的供应和运输。

5、治安保卫组:其职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根据现场勘验情况,配合划定警戒线范围并进行现场警戒,必要时通报或疏散周围单位和群众;组织营救受害人员,阻止无关人员随意靠近现场;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进行丢失和失窃放射源的侦查。

6、善后处理组:其职责是: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事故伤亡人员善后及其亲属的安抚工作,安置受害家属的生活;做好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的理赔工作。

五、紧急处置工作程序

(一)、迅速报告(报警):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值班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公司应对核辐射、核泄漏、放射源丢失事件紧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办公室将立即向总指挥、检验检疫部门和地方政府报告。公司应对核辐射、核泄漏、放射源丢失事件紧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设置24小时值班电话(电话号码)并向全公司公布。

(二)事故评估和预案启动:公司应对核辐射、核泄漏、放射源丢失事件紧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对事故的类别、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和确认。经评估确认,凡符合本预案适用范围之一的,由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启动应急处理预案的建议。指挥部接到办公室启动应急处理预案的建议后,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视事故情况研究决定启动公司应对核辐射、核泄漏、放射源丢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或部分启动预案。

(三)处置救援应急预案启动后,公司应对核辐射、核泄漏、放射源丢失事件紧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事故调查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善后处理组即进入工作状态,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紧急调集应急处理队伍、物资、交通工具等,组织实施各项应急处理的具体措施,并随时将事故应急处理进展情况上报指挥部。

六、其他事项

(一)本应急预案为指导性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相应进行处理。

(二)各专业救援工作组要根据其职责,制定相应的实施救援预案。

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篇5

生效日期:2011年5月24日 修订日期: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有效防范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 及时控制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山大二院院字〔2007〕19号),经医院研究,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核与辐射污染,影响我院甚至全市、全省、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院发生的所有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

第三条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高效”的原则,依靠各级领导、专家、广大群众的力量,建立我院防范有力、指挥有序、机动灵活、协调一致的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体系,规范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妥善处理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的原则,将医院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与各科室分工负责结合起来,根据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的性质,由院务会研究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第四条 任何科室和个人都有义务通过各种途径向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 医院成立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负责重大、特大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具体组成如下:

总 指 挥:王一彪、毕建忠 副总指挥:孙强

三、周建华

成 员:贾红英、许玉华、李彤冰、张 霞、刘伟红、李树丰、李延鹏、董传国、周庆博

孙爱民、邵广瑞、姜玉华、刘 勇、王荣梅、袁奎封、张春敏、宫良平、孙德清

工作职责:

(一)研究部署全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制定和组织实施医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二)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全院重大和特大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三)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医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相关情况;

(四)统一对外发布医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有关信息;

(五)配合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第六条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部。具体组成如下: 主 任:孙强三 YJ—009: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生效日期:2011年5月24日 修订日期:

副主任:周庆博

成 员:邵广瑞、姜玉华、刘 勇、张春敏、袁奎封、宫良平、杨玉海、孙洪强、傅 强

杨中军、张春红、吴金田、韦 玮 秘 书:王红娟 工作职责:

(一)制定和修订医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二)接到启动本预案紧急通知后,迅速组织相关科室具体实施。

(三)督导检查各科室全面、有序地落实应急指挥部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

(四)负责报送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处置工作中的各类信息,并写出全面详细的总结报告。

(五)及时收集、分析总结省内、外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置的信息资料,不断完善本预案。

(六)定期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医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救援相关信息,及时上报重大变更事项。

(七)负责医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日常工作。 第七条 相关科室工作职责

各相关科室应配备必要的现场应急和工程抢险装备(如铅衣、铅帽、铅围脖、铅手套等)并造册登记,严格落实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信息报告制度,设信息报告员,收集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信息并即时上报,各科室应急救护人员统一服从应急指挥部的调用命令。

总务部、保卫部负责应急交通保障工作,为应急工作提供快速、高效、顺畅的道路设施、设备、运行秩序等交通保障。根据工作需要,报应急指挥部同意后组织应急救援“绿色通道”;道路设施受损时应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队伍进行抢修,确保交通顺畅。

医务部、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门诊部负责建立包括医疗救治资源分布、救治能力等的医疗动态数据库,负责人员的联系和安排,组织急救车辆、医疗器械和医务人员;根据“分级救治”原则,按照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医护的不同环节和需要组织实施救护;负责应急工作中救护保障的组织实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疾病控制和事故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及时向现场指挥部报告人员伤亡、抢救和防疫等情况,必要时负责向上级部门或其他医疗机构求助。

保卫部负责制定事故状态下维持治安秩序的各种措施,包括人员集结、布置方案、值勤方式和行动措施等,并组织实施;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人群的保护,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活动。

总务部、设备科、药学部负责必需的物资、器械和药品等的储存、调拨和紧急供应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应急供应;加强储备物资管理,防YJ—009: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生效日期:2011年5月24日 修订日期:

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散和失效,并及时补充和更新;总务部负责联络水电等管理部门做好事故现场供电、供水工作。

第三章 预测与预警

第八条 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方针,并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逐级上报”的原则报送。

第九条 各相关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要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可能导致放射性污染的各类事故的发生,避免放射性污染危害,及时消除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的隐患。

第十条 按照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重大(Ⅱ级)、特大(Ⅰ级)四级预警,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标示。

一般(Ⅳ级)预警:事故后果局限在单一房间、实验室或其他建筑物内,丢失、被盗、失控4类、5类放射源。

较重(Ⅲ级)预警:事故后果局限在设施的边界之内,丢失、被盗、失控3类放射源或人员受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重大(Ⅱ级)预警:事故可能在设施边界之外产生明显影响,丢失、被盗、失控2类放射源或导致1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或局部器官残疾(含截肢等)或10人以上急性轻度放射病。特大(Ⅰ级)预警:事故可能产生国际原子能机构《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中定义的越界影响,丢失、被盗、失控1类放射源或导致1人死亡或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

第十一条 当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达到一般(Ⅳ级)预警标准时,医院预警;当达到一般(Ⅳ级)预警标准时,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报告;当超过一般(Ⅳ级)预警标准时,尚未达到较重(Ⅲ级)预警标准时,医院向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预警并立即上报;当达到较重(Ⅲ级)预警标准时,医院立即启动本院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向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报告;当超过较重(Ⅲ级)以上预警标准时,医院立即启动和组织实施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立即上报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

第十二条 在院内发生的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如涉及或影响到医院以外的地区,医院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有关行政部门并做好协调工作,如有港、澳、台或外籍人员伤亡等情况时,医院按规定上报省政府和有关部门。

第四章 应急响应

第十三条 迅速报告。一旦发现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知情科室和个人要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正常工作日)或医院总值班(夜间及节假日期间)报告。

第十四条 快速出击。应急指挥部立即召集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应急工作,并迅速赶赴现场,成立现 YJ—009: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生效日期:2011年5月24日 修订日期:

场指挥部,组织成立应急救援队伍,指挥协调应急工作。

第十五条 指挥有序,明确分工,快速有效,全面开展应急工作。现场指挥部根据污染事故的实情及上级领导的指示,组织、指挥参与应急工作科室相互协调配合,控制污染事态。对各科室工作做出明确分工,做好人员疏散和安置工作,安抚民心,稳定局面,尽快消除污染危害。防止污染事件“放大效应”和次生、衍生灾害。

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处置程序为:

(一)控制现场:初步确定污染性质和控制范围,划定警戒范围,迅速布控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指挥部安排有关科室相互协作,协同作战。

(二)现场调查:应急指挥办公室按照现场指挥部的安排部署,迅速展开监测布点和摄像、拍照等调查取证工作,确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污染物种类、性质、数量,已造成的污染范围、影响程度及事发地地理概况等情况。

(三)情况上报:现场指挥部负责人按照1小时速报、24小时确报的要求,及时向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报告已掌握的重要情况。

(四)污染处置:根据调查取证和现场监测结果,结合专家组意见, 现场指挥部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内的污染物处置方案,减少污染危害。

(五)污染警戒区域划定及应急状态的终止:现场指挥部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宣布终止应急状态。并写出应急处置工作的详细书面报告,报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

(六)信息发布:现场指挥部组织专家拟写并汇报上级有关部门,经批准后发布。

(七)污染跟踪:应急指挥部结合现场指挥部和专家组意见确定污染事件可能长期存在的潜在或间接危害及社会影响,对污染危害实施跟踪调查、监测,直至危害消除。

第五章 后期处置

第十六条 奖惩:对在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中各个环节有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对应急工作中出现过失行为及应急工作中畏缩不前的工作人员,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处分,对犯有严重过失,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事故责任处理:在开展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同时,应急指挥部协助配合卫生厅、环保局、公安局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调查。

乡镇卫生院防汛应急预案 篇6

为确保突发汛情来临后,能够及时有效的组织防汛抗洪工作,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涝灾害所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预防洪涝灾害之后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防汛指挥部的有关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在市、镇、及卫计局的领导下,建立快捷灵敏的预警应急机制,做到指挥统一,密切协作,一旦发生汛情快速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组织领导

成立我院卫生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院长 副组长:XXX 副院长

XXX 副院长

XXX 副院长

XXX 党支部副书记 成员:XXXXXXXX

医院急救电话:XXXXX 主要职责:

1、负责领导和指挥辖区内防汛医疗救护、卫生防病体系的组建工作。

2、检查、督促辖区医疗救护、卫生防病组织各项工作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

3、负责防汛期间医疗救护、卫生防病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4、负责协调、组织、供应药物和医疗器械及其他有关设备。

5、负责向上级防汛指挥部请示、报告有关医疗救护、卫生防病工作情况。

三、应急措施

发生洪涝灾害后,根据上级防汛指挥部的工作安排,负责医院的防汛抢险工作,并组织医务人员做好灾后防疫工作。

1、汛情预警期

接到汛情预警后,要按以下步骤开展工作。

(1)检查抢险人员、车辆、物资储备情况;要迅速将汛情警报下达到各个成员。对落实不到位要督促整改,并迅速向县卫生局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2)要将人员、车辆等迅速集结待命。

2、汛情发生期

(1)及时组织各科室进入抢险状态;做到物资、人员双到位;为抢险队伍提供食品、饮用水及其他后勤保障;并及时将防汛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外宣传。

(2)按防汛领导小组的要求,到达指定地点执行抢险任务;(3)要组织人员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及时疏导被困人员。要对防汛工作高度重视,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确保抢险工作落实到位,将汛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防汛抢险医疗防疫

1、成立卫生防疫队。落实人员、消杀物资、车辆等。主要是配合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做好辖区内灾区的消杀、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

2、成立医疗救护小组,院长为组长,成立医疗救护队。救护队至少有两名医生,两名护士。落实人员、技术、车辆、设备配套。

四、应急响应行动

1、启动应急预案,检查落实储备急救药品、急救器材、消杀药品、检测试剂、防护用品等。

2、加强信息沟通,与上级防汛指挥部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及时掌握洪水情况,并向相关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通报情况。

3、确保人员到位,院卫生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到位,根据水情定期召开防汛防病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卫生防病工作。

4、加强24小时值班制度的落实。

5、立即组织医疗救护队、卫生防疫队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护、卫生防病工作;医院要做好院内接收和救护准备,迅速有效地救治伤病员。

6、灾区人员伤亡情况和传染病疫情要及时逐级报告。

XXXX镇卫生院

上一篇: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总结下一篇:考试心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