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路安全调研(精选8篇)
如何加强管理、提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汤原县公安交警大队
汤原县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务院“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及“汽车摩托车下乡”新政出台,农村县乡道路建设日新月异,乡村公路快速延长,路面普遍拓宽,农村道路的改善,极大促进了乡村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大幅度增加。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道路建设突飞猛进,机动车和驾驶人大量增多,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道路交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上采取的措施和做法。
工作做法
汤原县公安交警大队担负汤绥公路、汤黑公路、汤竹公路、汤亮公路等县乡道路131.1公里,其他公路18.7公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辖区共有4个镇、10个乡、205个自然村、各型四轮车8542台、摩托车9651台、其它车辆3148台、机动车驾驶员13965人。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矛盾日益突出,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汤原县公安交警大队围绕如何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省、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直接领导推动下,结合辖区实际,采取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得到一定加强。
(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组织管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交警大队作为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的牵头单位,积极工作,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相应成立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纳入交安委直接管理,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制定有效的工作措施、深入推进“平安畅通县区”活动,明确了县和乡镇政府、县直各部门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应履行的工作职责,从“切实改善农村道路的通行条件”、“切实消除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隐患”、“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实行县领导包干到乡镇,乡镇领导包干到村,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包车辆、包路段、包驾驶员的层级管理措施,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管控网络,形成了社会整体联动的管理模式。在农村和乡镇,推行农村交通安全服务网络,在每个乡镇设两名交通安全助理员(由乡镇干部担任),协助本乡镇分管领导抓交通安全生产工作;每个行政村共设1至2名交通安全信息员,负责本村的交通安全宣传、维护交通秩序、举报交通违法行为等工作,切实加强对人、车、路的管理,切实做好“三盯”工作措施的落实。
(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机制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县委政法委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县安监部门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工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置于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巡逻管控,严管、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交警大队与乡镇派出所、农机交管站、交通部门密切配合,对乡、村道路进行综合治理,净化了交通环境。扎实开展创建“交通安全示范村、示范学校”活动,宣传普及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增强全民交通安全法制意识。
(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大队会同公路、交通和乡镇等道路建设主管部门,经常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排查,制定了完善计划。围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安全设施资金投入,加强了交通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环境,目前,辖区农村公路通过“村村通”建设,公路硬化率达到100%,交通标志、标牌逐步完善。
工作措施
(一)立足模式创新,形成联动机制。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统筹安排,互相配合,才能全面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优化警力布局,形成群防群治工作态势,汤原交警大队按照省总队指示精神,经请示汤原县县政府批准,经汤原县公安局党委于2009年12月组建乡镇联合中队,统一由汤原公安交警大队下设的乡镇联合中队综合办公室负责管理。乡镇联合中队由交警大队鹤立中队、香兰中队、及14各乡镇派出所、香兰公安分局、10个农机监理站、一个农机监理总站组成,共有人员110人,担负县乡道路131.1公里;其他公路18.7公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辖区共有4个镇、10个乡、205个自然村、各型四轮车4542台、摩托车6651台、其它车辆2148台。
乡镇联合中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黑龙江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赋予公安交通警察的职权,按照省总队、市支队、县局党委及交警大队的工作要求,依法履行道路交通管理的各项职能,负责对辖区乡镇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机动三轮车、摩托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及教育培训、偏远地区一般性道路交通事故的先期处理、辖区内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维护乡村公路交通秩序,依法查处各种交通违法行为。
(二)立足排查隐患,逐步完善各类设施、制度。大队认真实行路段承包制和包保责任制,对辖区道路进行全面检查督导,积极排查路面隐患,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财政投入,不断完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和标志、标线,并及时做好道路养护,提高农村道路通行能力。同时针对辖区内农村道路较多、车辆杂等特点,大队要求各中队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农用车辆进行调查摸底,摸清车辆行经路途、驾驶人的信息,杜绝农村地区存在的道路交通事故隐患。
汤原交警大队乡镇联合中队成立以来,有效缓解了大队警力不足等问题,使农村公路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自2009年以来,三轮车、四轮车、摩托车办证率达到65%。农用车辆反光标志张贴率达到80%,农村公路无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交通事故,全县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下降30%。
(三)立足农村宣传,切实提高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大队组织宣传民警深入辖区村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及时把交通安全常识送到田间地头,通过举办宣传专栏、宣讲安全常识、剖析事故案例、张贴宣传挂图、刷写警示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光碟等形式,为农民讲解无证开车、无牌上路、开带病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真正使广大农村驾驶人从思想上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发生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道路交通安全氛围。
(四)立足强化管控,实行农村公路点线面巡查。大队继续下沉警力到执法一线,加大农村道路的巡逻密度,进一步强化路面管控,着力提高见警率与管事率,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交通巡逻机制,随时随地纠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乡镇联合中队按照黑龙江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省交警总队、佳木斯交警支队、汤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各项工作要求,依法查处农村公路“黑车非驾”、脱检脱保、人货混装、非法载人、酒后驾驶、农用、货运、拖拉机未贴反光标识等违法行为及机动车辆驾驶员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提高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机动三轮车、摩托车驾驶人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全面做好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与交警大队联合开展各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专项治理行动,持续保持对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以及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违法载人、货车超限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起,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本着执法为民的原则以教育为主,实行“首次不罚”制度,为农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五)立足优化警力,加强路面管控力度。汤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乡镇联合中队由交警大队鹤立中队、香兰中队、振兴派出所、吉祥派出所、裕德派出所、永发派出所、胜利派出所、汤旺派出所、竹帘派出所、正阳派出所、黑金河派出所、西城派出所、东城派出所、香兰监狱公安分局、香兰派出所、鹤立派出所14个乡镇派出所、10个农机监理站、一个农机监理总站组成,共有人员120人,大队要求各中队要认真分析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特点,采取固定检查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区分好重点时段与一般时段、重点区域与普通区域,有的放矢地开展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巡逻管控工作。与此同时大队在辖区农村积极发展交通信息联络员,发挥他们的力量加强大队对农村道路的实时管控。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大部分农村人员缺乏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仅交警一家唱独角戏,宣传声势小、覆盖面低,农村道路违反交通安全的现象严重。
一是农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落后的交通行为习惯与日益复杂的现代交通环境不适应,部分农民群众对交通法规、安全常识乃至机动车的性能、车速等认识不够,交通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多拉快跑,超载超速、争道抢行、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二是农村地区机动车驾驶人安全素质和驾驶技能较低,与交通安全管理的本质要求不适应,许多农民由于缺乏严格的技术培训,又不熟悉交通法律法规,遇到紧急情况惊慌失措等。三是未经任何正规的安全教育和驾驶训练的无证车手大量增加,与交通安全法制化管理的要求不适应,一些农民车主嫌学习培训、申领驾驶证麻烦,还要交纳各种费用,干脆不去办证,甚至购买假牌假证使用。四是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与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不适应,机动车随意占道停放、农用车人货混装超载、拖拉机载人现象屡见不鲜,无证驾驶、酒后驾车、低龄人驾驶、驾驶无牌车辆上路、摩托车驾乘人员不带头盔超速行驶的现象在农村也普遍存在。
(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配套设施不完备。
随着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稳步实施,农村公路得到长足发展,但农村公路总体等级不够高,相当一部分道路通行路面相对较窄,只有3.5至5米宽,有的坡陡、弯急,而交通安全标志标线、防护墩、隔离桩等交通设施跟不上,道路路基差,造成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无法分离,各种交通方式混行。特别是新修“村村通”公路,基本上没有交通安全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增加交通事故隐患。
(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机制有待加强。现有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管理力量薄弱。虽然乡镇联合中队(即:农村公安派出所)承担了辖区内交通安全管理职能,但是现有的警力要承担辖区内的社会稳定、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任务,已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呈现管理措施不力、管理手段落后的状况,许多源头管理的措施难以落实。长期以来,由于警力不足等原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大多数时间处于失管失控状态,没有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
二、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第一,加强宣传,提高安全意识。一方面以“五进”为载体,将进农村、进农户、进乡村学校与“大培训”相结合;针对不同对象如乡村干部、驾驶员、老人和外出务工农民等,举办多种类型培训班,全方位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同时,加强驾驶员教育管理。加强农村驾驶员源头管理,强化驾驶员法制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帮助驾驶员从思想上杜绝侥幸心理,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交警部门要深入农村,配合乡镇、村委会、沿线单位适时组织农村驾驶员进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和安全常识教育,对驾驶员的培训教育做到经常化。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及村民的交通安全教育。利用相关典型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案例制成展板、专题片向乡村公路、学校、村民播放,积极推进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建设,教育警示群众依法驾驶,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第二,标本兼治,强化源头管理。公安交警部门要经常深入到辖区农村公路,了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在乡镇和村委的配合和支持下,消除影响安全的不利因素,进一步优化通行环境,确保车辆畅通无阻。对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等农村车辆注册登记情况和驾驶证申领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逐车逐人建立动态管理台帐,全面掌握辖区农村各类机动车辆的底数。积极开辟“流动车管”服务渠道,动员农民群众自觉办证,采取定期下乡和预约上门等多种便民、利民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办牌难、办证难等突出问题,提高农村地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办牌办证率和定期检验率。
第三,完善交通设施,消除安全隐患。一方面公安交警部门要积极会同安监、交通、农机等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对事故多发和危险路段进行认真排查整治;重点增设急弯、陡坡、无护栏桥梁等路段警告标志;在学校、村口增加减速标线或增设减速带等。对不能及时设置和完善标志标线的路段,及时向当地乡镇政府报告,提出预防交通事故、消除安全隐患的建议。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事业,着力解决农村公路运力不足的问题,满足群众出行、赶集的需要。
另一方面在农村公路建设上,从交通规划、交通组织设计、建设和改造上充分考虑农村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逐步提高道路建设等级标准,凡是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道路,必须将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确保农村公路建设水平。
第四,强化农村车辆监管,杜绝安全隐患。
一是公安部门要严格车辆登记和查验。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的监督,加强对农村机动车的日常管理,建立并完善大型客运、货运车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学校校车等重点车辆动态管理档案,杜绝不合格车辆上路。
二是强化农村客运车管理。要严厉禁止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摩托车等非客运车辆载客,提高客运车辆安全性,淘汰安全性较差车辆,要规范客运市场,健全农村客运体系。
三是查处违法车辆。公安、交通部门对使用拼装车、报废车从事非法营运的行为,一律扣车、卸载转运并强制报废,严禁私自改装机动车辆、变更机动车技术参数,对擅自改装、改型机动车的行为,要依法处罚并责令其恢复原状。
第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增加交警编制,在重点乡镇建立交警中队,全面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同时,充分发挥乡镇联合中队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参与交通管理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利用驻村民警走村入户与农村群众接触多的有利条件,开展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和宣传教育。
关键词:客运交通,安全,道路状况
前言
近几年来, 随着农村道路交通的发展, 农民出行及乘车需求大大增加, 而农村客运发展相对滞后, 给非客运车辆载客带来了广阔市场, 同时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而非客运车辆由于稳定性、防护装置、制动等安全性能较差, 给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但是由于道路客运点多、面广、线长, 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管理难度大, 造成农村客运秩序乱。在村村通道路的新形势下, 深入分析农村交通事故的特点与成因, 对于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健康发展, 安全畅通, 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客运安全事故的原因
1.1 农村道路状况不适应农村客运安全需要。
我国农村道路总量不足, 缺乏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资金, 不能满足农村客运安全需要。第一,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道路建设发展迅速, 但其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 农村道路等级低, 与农村客运安全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从全国来看, 四级以下等级道路里程仍超过120万千米, 占全国道路通车总里程的66%。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严重不足, 农村客运安全行车环境条件差。在农村道路规划和建设中, 缺乏安全因素的考虑。农村道路 (尤其是山区道路) 的特点是交通环境复杂, 路面急弯、易滑岔口多, 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1.2 车型不适应农村客运安全需要。
目前, 农村客运车辆状况, 无法保证农村客运安全。 (1) 农村公交线网尚不发达, 各种价格低、安全性能差的交通运输工具增多, 如中巴车、小客货车、农用车、变型拖拉机、三轮摩托车、电瓶三轮车等生产技术水平低、安全性能较差的车辆混杂行驶, 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2) 农村车辆失管漏管严重, 许多旧破车、无牌车、报废车违章行驶, 有的甚至为降低运输成本, 对车辆只用不修或使用报废车辆上路, 由于这类车辆大多不能按规定通过年检或根本不具备注册登记条件, 更没有参加法定保险; (3) 交巡警部门对国省道加大整治力度后, 有些外地超载车辆向农村道路转移, 逃费车辆绕开收费站涌向农村道路, 给农村道路交通埋下安全隐患; (4) 许多农村低成本“黑车”抢占市场, 客运中“黑车”横行, 是威胁农村客运安全的重要因素。
1.3 人员出行方式不符合安全要求。
当前农村人员的出行主要依靠三种途径:以摩托车和自行车代步;乘坐农用车、货车甚至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乘坐客运车辆。三种方式并存构成了农村人员出行的基本格局。其中以乘坐非客运车辆的成本最低, 成为边远山区农民的首选,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人员交通安全意识薄弱, 出行习惯不能适应新的客运环境条件和管理规范;农村客运企业的客运组织方式不能适应农村人员出行特点和需要;二是机动车驾驶员队伍迅速扩大, 但安全素质和驾驶技能较低, 与交通安全管理的本质要求不适应, 多数人员驾驶资历短, 缺乏严格的技术培训, 又不懂交通法规和处理紧急情况;三是未经任何正规的安全教育和驾驶训练的无证车手大量增加, 存在安全隐患, 甚至成为“马路杀手”。
1.4 农村客运安全管理不到位。
从管理角度看, 对农村客运的管理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农村道路管理力量不足。农村道路点多、线长、面广,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道路里程和交通流量不断增长, 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基层交巡警部门管理国省道线道路的任务重, 警力严重缺乏;二是对农村客运安全问题存在观念上的偏差。长期以来, 在交通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 重干线道路、轻县乡道路”的倾向, 对农村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三是管理责任不明确, 对落实乡镇交通安全责任制缺乏严格的制度保障。
2 农村道路客运事故安全对策
为确保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 服务好“三农”, 必须针对我国农村道路客运事故的原因, 寻找相应对策, 必须大胆突破传统的客运管理方法, 寻找一条既符合交通安全要求, 又适应客运发展的路子。
2.1 加大农村客运的“减负”力度。
尽管目前对农村客运班车实行了一些优惠政策, 但调查表明上缴的各种规费仍约占经营成本的1/4, 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减免范围和力度。如可以考虑减免道路养路费, 农村客运绝大多数跑的是自修自养的道路, 如果跑国家道路, 按“跑多少缴多少, 不跑则不缴”的原则来收取养路费就较为合理;从支农的角度来合理收取运管费, 改革保险费。要保障农村客运安全, 其前提是要使经营者有利润空间。
2.2 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多种经营, 繁荣农村客运市场。
针对挂靠经营严重这一情况, 按照《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鼓励道路客运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 禁止挂靠经营”的规定, 积极、稳步地推进农村“清挂”工作;针对“五小”非客运车辆载客的现象, 要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总之, 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多种运营, 繁荣农村客运市场, 切实解决农民乘车难、乘车贵、乘车险的问题, 才能让挂靠、非客运车辆退出农村客运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积极引导农村个体客运经营业户通过股份制等形式尽快实行公司化经营, 逐步取代“挂靠”经营模式, 使农村客运向“规模化”、“专营”方向发展。可由乡镇或行政村牵头组建农村客运联合公司, 鼓励和引导运输经营者走股份合作的道路, 切实提高农村客运集约化规模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稳步推进客运班车的更新换代, 要利用规模优势、车辆优势与非法客运车辆竞争, 使之在市场上难以获利, 不得不退出农村客运市场;实行农村客运“专营”, 根据各乡镇集市、节假日和学生周末回家返校的客流量, 合理调配运力, 开通集市班车、节日班车和学生班车, 满足特定条件下的出行需求。二是在有条件的线路试行公交化的经营模式, 当地政府要制定特别优惠政策, 使之与城市公交车享有同等待遇。对各营运线路“定时滚动发班、沿线均衡设站、统一管理规范”, 对司乘人员统一培训, 严格考核, 择优录用。三是对未达到等级道路标准的路段, 因地制宜特批一些农村客货运输线路, 选择安全合格的双排座微型客货两用车, 专门从事农村特批线路的客货运输, 以此逐步取代、最终淘汰“五小”非客运车辆。
2.3 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 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一是要整治从事农村客运的运输工具。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 首先对安全性能不好, 没有从事客运条件的车辆进行取缔;其次是淘汰运输性能差、运输能力不强的运输工具;再次是引导更换适应于农村道路的客运车辆, 如采用目前国内一些汽车企业按交通部《乡村道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标准生产的农村客运专用车型;最后是建立强制报废制度, 在必要时, 要对报废车辆的处理过程进行监督。二是加大对农村客运驾驶员市场的整治力度, 对农村驾驶员进行严格管理, 大力提高客运驾驶员素质。当前对于农村从事大型客车运输的驾驶员要求较高, 而对于从事大客车以下的客车驾驶员要求太低, 建议提高对这部分驾驶员的要求, 实行等级管理, 并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驾驶员多学习, 不断提高技术素质。三是各级政府部门要上下联动, 交警、运管、农机等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 以维护安全为己任, 开展联合执法, 整治农村道路交通秩序行为。针对交通、交警执法人员少, 导致深入农村执法性不强的现象, 建议可以考虑从农村的实际出发, 把农村客运安全管理责任委托给各级农村党委、政府管理, 进入国家道路才接受国家行政部门的管理。四是加强管理, 纠正不正之风。要采取严厉措施处罚向农村客运乱伸手的单位和个人, 严肃处理利用职权对农村客运压榨盘剥的违法违纪行为, 制定交通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并坚决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对农村客运的扰乱。
2.4 完善交通安全设施, 改善农村道路通行环境。
各级政府及交通部门要多方筹集资金, 利用社会力量, 对道路基础差、达不到4级以上标准的农村道路, 尽可能按照等级道路的要求进行建设或修复;对基础条件较好或已经完成路面硬化的农村道路, 要尽快完善和设置规范的交通安全标志标线;要将乡村道路养护列入当地政府的财政, 建立和完善农村道路的养护机制。
结束语
道路交通以其快捷、方便的优点,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成为居民出行方式的主要选择。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普遍落后, 抵御安全事故的能力低, 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高, 成为阻碍农村客运发展的“瓶颈”。应从各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 提高农村人口的出行安全。
关键词:冷藏设施 隐患性 加工场所 进货渠道 卫生意识 交叉感染 宣传 培训 制度 落实责任
中图分类号:R1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4-0030-02
农村食品安全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而农村因红白喜事自办的家庭宴席更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由于这种群体性聚餐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往往被忽视,导致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加强监管,强化宣传,规范行为,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杜绝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尤为重要。
蒙城是农村城市,有着厚亲重友的传统习俗,全县130万人口中70%居住在农村,致使农村有一个庞大的自办宴席的需求。同时,随着蒙城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家自办宴席的人也在不断增加。针对蒙城县农村自办宴席的现状和问题,笔者做了社会调研,总结出了:
1 蒙城县农村自办宴席现状与问题:
家庭自办宴席的现象在我们蒙城农村由来已久,这样的聚餐活动具有与红白事紧密结合、邻里相聚热闹、家人帮忙方便、自家畜禽随可宰杀、剩菜剩饭利用率高等特点,所以深得老百姓的喜爱。但这种自发兴起的办家庭宴席的活动,也存在着不少食品安全隐患,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村家庭自办宴席能力不足将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由于蒙城农村家庭办酒席一般桌数都较多,而且都是几天连办,办事当天往往要办上几十桌,客人分为两三轮就餐,由于时间紧张,剩菜的再利用、炊具的洗刷质量等,都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由于客人较多,临时烹饪显然不能保证用餐速度,得提前将食品制成成品或半成品,半成品、熟食、原料长时间混放,容易引起食物中各种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特别是高温、蚊蝇乱飞的夏季,更是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隐患性。
(2)食品加工卫生条件简陋、不完备将带来食品安全隐患。自办宴席场所大都选择在家里,条件十分简陋。炉灶采用地锅,燃料使用煤球或木柴,灰尘较多。食品加工用具一般都是临时租借,没有消毒设备。生产、加工场所不分,加工工具也是生熟不分,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猫、狗、鸡、鸭、鹅等家禽家畜可长躯直入加工场所,极易污染,成为肠道传染病滋生之源。
(3)食品原料进货的渠道非常复杂。由于考农村卫生意识差,蒙城农村自办宴席在原料进货上本着节约的目的,大部分是从集贸市场上购买的,进货渠道比较混乱,肉制品常常未经有关部门检疫,特别是熟食,就近购买一些无证经营的,导致一些假冒伪劣食品成了农村宴席餐桌上的常客。
(4)健康安全意识淡薄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由于农村宴席所请的厨师均是临时雇用,这些人未经过健康体检,没参加过卫生知识培训,没有领取健康证;由于缺乏卫生意识,其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和加工方式不规范,如个人卫生状况不佳、烹饪菜肴过程中随手擦汗、用锅铲品尝菜味等,都为宴席的食品安全埋下卫生隐患。
(5)聚餐人员复杂容易带来疾病交叉传播。农村宴席,邀请的人员较多,除亲戚朋友外,还有同事、领导和本村居民,难免有个别人患有肝炎、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或携带病源菌,增加了发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机率,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极大。
2 蒙城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卫生安全督查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笔者认为:作为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形式,杜绝农村自办宴席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我们加强宣传,因势利导,加强监督,规范管理,就能不断改进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加强宣传,提高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认识。要把农村自办宴席的监管列入政府年度食品安全日常工作要点。大力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把食品安全宣传当作大事、要事,创新形式,采用小品、戏曲、广播、电视等群众最易接受的宣传方式,细化分解食品安全的各项内容,从广大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联系最为密切的肉、菜、粮、油、米、面、豆制品等入手,介绍食品安全科普常识,切实将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2)延伸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管触角,建立组织。县、乡(镇)人民政府应成立专项工作机构,乡镇一级应当成立食品卫生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工商、公安等各级派出机构负责人参加。制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实施细则,依托乡镇卫生院这个平台,明确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人,加大对农村流动厨师的食品卫生安全培训工作。凡从事农村家宴的厨师,必须到所在乡镇食品办登记备案,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以增强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意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完善制度,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农村宴席所需食品及原材料、佐料检查制度。大实行对农村自办家庭宴席食品采购、加工、制作的全程监管。村食品安全负责人必须在办宴席前一天派相关人员到主办户实地察看,包括对家宴加工场地、卫生条件、采购、厨师健康状况、原佐料、用水等进行监督检查。实行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申报备案管理制度。凡在自家举办5桌以上宴席的,要提前三天报告;食品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应填好本辖区家宴情况的当月报告备案表,并及时上报所属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分季度将本辖区内家宴举办的整体情况书面上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4)落实责任,强化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追究责任。对红白喜事自办宴席的食品安全实行辖区责任制,每季度核查一次,每年要对各级相关部门进行一次严格考核。针对农村自办宴席面广量大,为了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县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建立督查制度,结合“食品放心工程”不定期对准备自家办酒席的家庭进行抽查、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作为年终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一项内容。对由于监管不力而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或对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隐报、瞒报、谎报、迟报的单位,要严格追究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报
告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脉,是农村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一部署,解决基层群众所盼,在全镇范围开展以农村道路建设和需求的调研,目的是了解我镇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分别对全镇9个村道路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实地查
看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群众对我镇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五仙的西南部,由于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制约,长期以来,农村公路特别是村组公路建设滞后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农村公路建设是我镇当前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广大农村群众最迫切希望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全镇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农村交通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全镇通行政村的公路已全部实现硬化,142个村小组有1个村民小组由于农户数极少,公路建设成本高,其余村小组已全部通公路。同时,通过实施镇公路建设、通过脱贫出列村道路硬化等项目以及“一
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途径提升
农村公路等级,去年实现进村公路硬化项目12个,15.2公里,今年光明村、鹧鸪坪村公路加宽项目正在施工中。
二、我镇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总体滞后。
农村公路建设与群众的期盼差距很大。虽然近年来全镇农村公路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总体上绝大部分等级还很低,加之断头路较多,村组道路服务保障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村发展需要。当前农村群众对农村公路提级改造的期望很高,愿望十分迫切,建设需求量很大,就目前而言,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农村群众的期盼相去甚远。(二)存在“等靠要”思想。
群众缺乏参与建设积极性。“等靠要”思想是部分农村公路建设的“痼疾”。目前,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的宽裕程度不高,农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安于现状。看到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越来越重视,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依赖思想,认为修路是政府的事,政府会投资建设的,我镇2017年的项目还有4条新建公路的资金未筹集到位至今未到位。因此,缺乏通过自身努力对村组公路进行提级改造,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的意识。(三)管养缺失,农村公路损毁快。
我镇农村地域广阔,村组分散,人口密集度低,加之我镇属于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质地形复杂,增加了修路难度,加大了修路成本,在建设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公路建设投入不足,造成建设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相对较低,涵洞、边沟等设施不完善,村组公路管养没有资金来源,加之群众护路、养路、惜路的意识比较差,建设标准较低的村组公路在缺乏管护的情况下,损毁快,使用年限短。三、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建议
(一)编制规划,做好项目储备。
根据县交通局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和县脱贫攻坚的要求,“未纳入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项目库的建设项目,不得列入计划。”坚持规划优先的原则,科学编制我镇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建立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库,统筹考虑财政投入、建设重点、养护能力等因素,编制建设项目计划。(二)多措并举,打好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今年镇争取光明村、鹧鸪坪村窄路加宽项目,东冲村新修公路2条,同时要加强与上级汇报对接,掌握政策动向,积极申报项目、跟踪对接。二是申报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镇,争取奖补资金,在做好镇、村公路“建、管、养、运”的基础上,将“四好农村路”向村组公路延伸。三是将农村公路硬化融入到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我镇金朝山村、畔头村、山上村,鹧鸪坪村新修公路已完成,但是还有畔头村、金朝山村、碕石村三条公路已纳入了脱贫攻坚项目库,通过项目带动农村公路建设。四是采取资源开发、企业赞助、个人捐资等方式,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同时,按照“先建后补”方式,对已列入建设计划的项目采取施工企业垫资形式提前实施。(三)广泛动员,提高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虽然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明确以国家投入为主,但“僧多粥少”,要想先人一步享受便利,就要克服盲目等待、乐观的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机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要在遵循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适应性的资金筹集与管理办法。要向农民群众讲清楚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是增加农民负担,更不是乱摊派,而是自己为自己办事。二是落实农村公路建设扶持政策。建议在政策制定上,“以奖代补”可每公里奖励40万;补助可采取“政府补助一半、群众自筹一半”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镇和村委会组织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建设农村公路,充分发挥镇和村委会的基层组织作用。(四)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管养机制。
在多渠道争取上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的同时,每年还要从镇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设置农村公路管养基金,用于农村公路管养。建议由各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运输业水平的高低,某种意义上讲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使运输行业快速发展?一方面靠提高运输水平;另一方面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这里我要重点提到的是安全问题,因为安全是运输行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虽然道路运输行业一直把安全生产列入行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像“一道高压线”
一、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
1、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是运输业发展的命脉,必须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个人虽然也狠重视做好安全工作,制定一系列安全制度和措施,但我认为仍然只是流于形式,尤其是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司乘人员教育管理不到位,一些司乘人员不能严格遵守行业的安全管理规定,不准超员超载,可你上有政策,他下有对策,例如:一些司乘人员,他在站内不超员,在站外超员;二是制订建立了各种安全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发放悬挂安全明示卡和制订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宣传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三是企业客运站更换司乘人员不能严格履行资格审查手续,严把资格审查关,在我们进行安全检查中,多次发现个别司乘人员不能随身携带从业资格证和上岗证,甚至个别临时更换的司乘人员根本就没有从业资格证,特别是县内的短途客车不能做到100%持证上岗等不安全因素。
2、受利益的驱动,唯利是图。由于一些企业或司乘人员存在唯利试图的思想,在站内管理中,能严格遵守站内不超员超载的管理规定,但在行驶途中,承包车主和司乘人员,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只管让旅客上。就拿“3.1”事故暴露的情况来说,该车起始点上只有3名旅客、但路途中不断上人,最终超载一倍,造成严重超员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严重后果。
3、人的因素也是造成不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发生交通事故,人是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以五种人,六种行为来归纳这些不安全的因素和主要隐患。一是五种人:①安全意识不强,事故苗头或违章现象较多的人员;②性格急躁,爱开赌气的人员;③爱开超速车和抢超抢会车的人员;④夜生活活跃的人;⑤家庭矛盾突出或有严重后顾之忧造成精力分散,情绪不稳的人员。二是六种行为:超速、超载、抢超、枪会、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车辆带病行驶等这些都是造成不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
4、车辆技术状况好坏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直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①车辆技术性能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未能及时进行二级维护和检修。②未能及时按要求对车辆的制动系统、电器等主要部件进行检修,造成失灵。③车辆超载、超高、超宽、改型、货物装载不牢固。④维修企业对车辆进行维修时不能严格按照维修项目进行作业,该维修的不维修。在手续不齐全、维修不到位的情况下签发竣工出厂合格证,更有甚者使用假冒伪劣配件对车辆进行维修。⑤对道路环境不适应。表现在对道路不熟悉,突遇窄桥、险桥。加之公路沿途两边群众的交通意识差,堆放障碍物给
车辆正常运行带来不安全隐患或交通道路复杂、交通信息的影响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影响等所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二、提升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和措施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关系到公众的安危,影响到行业形象,波及到企业生存,如何创新安全管理理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我们行业管理部门推进传统道路运输业向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进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拿出对策和措施,来提升道路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把“三关一监督”落到实处
1、严把经营单位市场准入关。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是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落实的关键,关键严把市场准入关。在经营资格的审定过程中,加强对客、货、维、驾培四大市场的管理,要把运输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条件作为市场准入和确定经营范围的重要依据。确保所承包辖区内运输经营者经营资格全部达到规定条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制度,并按规定安装gps和配备灭火器。签订安全合同,核发经营许可证和营运手续。
2、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标准关。严格落实执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和营运车辆定期维护综合性能检测制度,强化二级维护,并要求维修企业对维修车辆按合同要求建立单车维护档案,特别是客运车辆,做到一车一档案,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减少车辆因技术故障原因而造成的事故。
3、严把从业人员资格审查关。严格落实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制度,运管部门要不断的督促检查运输企业,落实营运驾驶员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确保营运驾驶员100%持证上岗。同时对临时更换司乘人员要严把资格审查关,决不能留死角,确保安全驾驶。
4、搞好道路运输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督检查。首先严格监督运输企业、汽车客运站安全,从源头抓安全,认真落实客运驻站管理规定,履行驻站的管理职责,把“三关一监督”落到实处。其次,认真督查运输企业、汽车客运站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交通部提出的“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的通知要求,把“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管理落到实处。同时要大力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立法治本、源头治本、政策治本力度,着力推进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5、严格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和事故报告制度。对于承包辖区发生的事故,要按照落实“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交通事故认真调查并形成处理意见,并总结出发生事故的原因、经验和教训。
(二)加强全员业务学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道路运输行业的运管部门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主要的主要职责是做好行业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因此,我们首先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和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岗位业务培训,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就必须每年要进行一次系统的业务学习,在学习中要把行业管理
部门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系统的学习,并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通过培训合格人员颁发从业人员上岗证。对持证人员每年也要进行一次业务培训,培训合格后加盖年审合格章,这项工作可结合一年一度的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同步进行。其次,要求各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三是加强对行业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安全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学习。行业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对企业每季度实行安全例会制度,把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座谈分析,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和消除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使人人提高业务水平,人人讲安全,处处想安全的安全氛围。
(三)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和警示教育
安全管理重在于教育,特别是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墙报、板报标语和各个时期出现的各类重特大交通事故,进行宣传和警示教育,企业每月最少要召开一次由司机,承包车主(包括家属)参加的安全例会制度,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要把国家制定的安全方针、政策、交通法规、安全常识,规章制度等贯穿于教育之中,也可以由行业管理部门每季度到企业进行季度性的安全管理和学习,使之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
(四)强化监督管理
要抓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强化行业监管和加大对企业的监督检查。首先要遵循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围绕“三关一监督”,实行企业责任主体,政府监管主体的管理体制,建立制度明确、制度完善、考核严谨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机制,强化监管力度,明确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和工作人员实行“一岗双责”制度(既对分管的业务工作负责,又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把目标管理纳入制度化,做到企业法人每年向属地行业管理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状),自上而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安全目标管理,依法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使安全管理安全责任明细化。也可以按照省厅提出安全“四项机制”分片、分包、分口的管理模式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使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形成上下结合,左右配合,齐抓共管的安全氛围和安全体系。其次,开展经常性的执法督查检查,形成严密的监管网络,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限期整改,落实责任,明确人员督办一抓到底。其三,要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行业管理部门要做到每年不少于四次的安全检查,重大活动、春运、“五一”、“十一”要加大检查督查力度,做到安全生产着重一个“防”、落实一个“督”,强化一个“严”。
(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六)建立车辆安全例行检查制度
按照《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项目及要求,对营运车辆进行安全例行检查,并采取以下措施防止不检查或漏检的车辆出站运行,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
指定专门的安全例检人员,制定检验方法和相关技术标准,并经汽车客运站考核合格;二是设置专门的检查场地,配备汽车安全检验台及必要的仪器、设备;三是严格填写车辆安全例行检查表,对符合要求的客车,安全例检人员应当填写车辆安全例行检查表,经安检人员签字,加盖汽车客运站安全例行检查印章后,出具“安全例检合格通知单”,“通知单”24小时有效,汽车客运站调度部门在调度客车发班时,应当对其“通知单”进行检查,确认完备有效后才能准予报班。同时应当建立出站检查制度,对出站客车和驾驶员的相关情况进行检查,严禁不符合条件的客车和驾驶员出站营运。设立出站口,对出站口要检查“安全例检合格通知单”行驶证、运输证、从业资格证、驾驶证、客运标志牌和实载人数。检查合格后应当在出站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并经受检客车驾驶员签字确认。
(七)落实“四项机制”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道路运输经营单位,应按照道路运输安全的“四项机制”要求,认真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的承包、督察、日报、奖惩机制。把薄弱环节抓实抓好,从现在的运行中,承包机制基本到位,日报机制逐步完善,要落实关键在督察和奖惩方面。因为,通过督察能让大家明白安全工作这根弦要绷紧,时刻不能放松。在奖惩方面,要建安全生产保障金,用足上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低于上本站客运代理费总额的0.5%,加强奖惩的投入,特别要在安全生产设施购置和维护、检查、评价、教育培训、应急救援演练、事故的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工作等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把奖惩机制落到实处。
因此,笔者认为,要切实搞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提升行业安全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09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内务司法工委组织工委委员和部分区人大代表,在区人大常委会xx副主任的带领下,于3月13日上午到xx交通大队,对我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重点听取了近年来我区《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建设和规范执法
等方面的情况汇报。现将这次调研的主要情况综合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xx交通大队在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做了大量工作:
一、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一是在主干道、主要路口通过设立宣传点、展板、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二是成立交通法规宣讲团,采取“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户”五进的方式,开展讲法、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三是聘请法学专家,举办培训班,及时对全大队260余名民警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知识的轮训考试,并实行考核上岗等。通过以上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执法制度建设。为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准确贯彻落实,xx交通大队依据新颁布的法律以及上级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地修改、制定和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的规定》、《关于强制措施管理和使用的补充规定》、《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的工作意见》以及《绩效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有效地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正确执行。
三、完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明确执法责任,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在制定《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的基础上,成立了大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委员会;实行了警务公开,建立了执法档案、案件审批层级把关等制度,促进了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的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xx交通大队执法案件行政诉讼败诉率为零,执法的准确率达99%。
四、加大投入,科技强警。针对交通管理面积大、点多、线长,警力不足的问题,xx交通大队。先后配置了数码相机、摄相机、雷达测速仪、酒精检测仪、笔记本电脑、录音笔等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了网上执法办案系统,既解决了执法中取证难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警力不足的矛盾。通过网络比对的技术手段,在近年来专项打击盗抢机动车犯罪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五、严格执法,力保交通畅通。xx大队本着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严肃查处了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为。为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做出了积极地努力。仅2008年xx大队就依法拘留严重交通违法人员近500余名,有效地遏止了因严重违法行为而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的产生。针对当前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而由此引起的复杂交通环境,科学安排警力,合理增设交通标志和护栏,优化施工路段上的公交车及长途客车的发车频率和间隔等,较好地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
(二)道路交通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够。《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xx大队虽然在法律宣传和教育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仍有不少市民对该部法律及相关法规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还时有发生。
二是部分路段的交通信号灯、标识及护栏的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及护栏的设置不够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如xx街沿街的文华、xx中学门前红绿灯的设置,虽然保障了学生出行的安全,但在学生上课期间,不时亮出的红灯不利于车辆的通行;有的路面较宽,绿灯时间设置只有15秒,经常在斑马线上出现行人与机动车抢道的现象;有的路口信号灯不亮或被车辆撞损、有的车辆通行标识不够清晰或设置位置不合理,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交通的畅通;再者,泊车矛盾较为突出;隔离护拦高度太低,容易发生因行人翻越护拦而出现的交通事故。
三是少数公交巴士闯红灯、争道抢行、越线超车等违规行为影响了道路交通秩序,群众时有反映,意见比较大。
四是“套牌车、麻木、黑的”的非法营运现象依然存在。在市区的小街小巷不时有运营的麻木从身边穿行而过;在行人较多的车站、码头和路口,经常有黑的招揽生意;套牌车辆违法上路现象依然存在。
五是在少数交警中仍然存在着执法用语不够规范、执法态度不够文明等现象。
(三)几点建议和意见
1、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单位以及社会团体要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法制课的教育内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和青少年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2、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科学合理地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及交通设施,妥善解决好泊车难的问题,在以人为本的同时,进一步确保道路交通的畅通。
3、加大对套牌车、麻木、黑的等车辆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道路交通有序和畅通。
4、建议区政府应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要求,尽早设立我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利于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的救治,促进社会的和谐。
一、秦皇岛县区农村食品安全调研
1.调研对象与方法。选取秦皇岛市四县农村为调查地点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率为83.33%。问卷采用无记名调查, 问卷调查表经反复研讨、修改, 正式调查前实施预调查对易引起歧义个别条目修改后形成。问卷当场回收, 不配合者不予调查, 问卷内容涉及食品安全关注和态度、购买行为、安全管理情况认知等问题。
2.调研结果。 (1) 对食品安全关注和态度。调查显示, 问及“最关心的食品问题”时, 有5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质量安全”, 还有26%的被调查者选择“质量安全”和“价格”并重;问及“所在地区的食品安全现状如何”时, 65%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 23%的被调查者认为很糟糕, 12%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好, 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饭店环境、卫生情况较差;问及“最不放心的食品”时, 被调查者首选担心酒、油、肉类的质量安全问题。 (2) 购买行为分析。在购买食品时, 集市、村里商店、市场等场所出售的食品由于新鲜、价格低、购买方便等优势, 成为八成被调查者首选购买途径。品牌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准, 关于品牌对购买行为的影响问题, 被调查者中有30%的人认为自己在购买食品时是“注重品牌”的, 35%的人则是“一般”, 而有35%的人在购买食品时“不注重品牌”。多数被调查者没有在购买商品的时候选择品牌, 问及原因, 六成被调查者表示“没有注重品牌的习惯”。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批号、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存期限等信息必须在包装袋或者产品说明书上列明, 它反映着该商品的基本情况, 是消费者鉴别产品真伪、确定产品质量的要依据, 查看这些信息以作取舍, 将有效地保证购买食品的安全性。然而, 只有38%的被调查者“每次都看包装袋上的信息”, 42%的被调查者只是“简单看看”, 20%的被调查者则“不看”。问及“不看包装袋信息的原因”, 六成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习惯”, 两成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必要”。问及“对食品质量如何鉴别”时, 被调查者首选是看保质期, 其次是通过肉眼观察其新鲜程度做出判断。 (3) 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的认知。八成被调查者认为食品安全责任部门是卫生部门、工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对于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能, 所知甚少。平时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等途径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的内容。问及“是否会主动去获取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时, 只有32%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主动获取。在所有曾经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的被调查者中, 三成的被调查者“自认倒霉, 不去追究”, 二成的被调查者“主动索赔”, 九成被调查者认为应通过加强监管提高食品安全。
二、农村食品监督管理长效措施
(一) 监管长效措施
1.加强领导, 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部门间统一协调、分级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明确食品安全各环节、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机制, 将农村食品市场监管成效作为年终考核项目, 使农村食品监管成为一个系统工程, 达到长效监管效果。
2.建立和完善市场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进货查验备案、索证索票、质量巡查监管、质量管理责任、食品退市等制度;二是农村所有食品经营户全部建立“经济户口”, “户口簿”记载经营户基本情况和工商执法人员的监管行为;三是推行农村食品安全四项制度, 即“一户多档制”、“食品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制”、“熟食登记制”、“散装食品标牌公示制”;四是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加大与新闻媒体的配合, 对违法、违规的食品经营者进行曝光, 广泛形成部门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氛围;五是建立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 通过平台对商品实行在线溯源追踪, 锁定目标, 变地毯式检查为网上巡查, 实施精确打击, 实现动态和目标管理, 提高监管效能。
3.继续加强日常检查。要使检查日常化, 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在专项检查前, 注重调查摸底, 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科学制订专项整治方案, 为有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打好基础, 针对性地开展儿童食品市场、时令食品市场以及节日市场专项整治, 狠抓重点场所 (旅游景区景点、车站、码头) 和经营者 (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小食品店、小摊点、小餐馆) 的整治, 严格规范经营行为;加大对消费者反映强烈和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关系密切的食品品种的监管, 突出抓好粮、油、肉、蔬菜、禽蛋及其制品、饮料 (酒) 、糕点、奶制品等品种, 切实保障食品质量, 有效地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环境, 扎实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4.实施网格化监管模式。食品产业链条长, 监管环节多, 法规不够完善, 技术支撑缺乏, 不易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因此, 要实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软实力。将农村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 所有市场主体按地理位置定位到相应网格, 实行“以网定格、以格定人、以人定岗、以岗定责”的监管模式, 建立起“纵横交错、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网格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网格化监管的关键是要实施“四网共建”, 即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行业自律网, 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网络, 并将整个网络信息汇总通报各监管部门, 使各部门共享这一社会监督资源, 形成“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群众参与、行为规范”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 (1)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从体制、机制上确保执法合力的形成, 实现严格、有效、到位的市场监管, 解决“怎么管”的问题。建立三个层面的责任机制:一是明确各级政府以及基层组织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二是按照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分工要求, 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 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三是在各监管部门内部实行纵向分级落实和横向分片定责。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 完善工作机制, 强化协调配合, 形成监管合力。按照从田头到餐桌的分段监管原则, 落实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一是初级产品抓治理;二是生产加工重疏堵;三是流通领域严准入;四是消费终端防事故。 (2) 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消费者是食品安全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 要充分发挥农村群众监督食品安全的积极性, 构建反应快捷的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设立消费维权监督点, 聘请群众监督员,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提高监督效果。 (3) 农村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注重整治与建设相结合, 有条件地区增设连锁超市网点, 条件不足地区要建立“食品安全放心店”, 引导大型超市以“流动放心店”的形式, 向农村市场配送安全食品, 延长放心食品供应网络。 (4) 行业自律网。行业协会是社会生产专业分工和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发挥行业协会的带动作用, 建设行业自律网, 自管、自律, 共同维护好市场秩序。
5.设置网络监控平台。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网站, 该网站包括商店、小作坊经营人、位置、联系电话、经营种类等, 能够直接从网络上调出所要的信息。由于农民对食品安全方面知识了解的较少, 或者根本就不了解, 该网站可以建立一个相应的界面进行宣传, 并不断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知识的更新, 同时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重大问题进行通报。
6.建立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将食品生产、加工与零售企业区分为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等不同情况, 实施信用分类监管, 促进经营户诚信经营。培育一批注重品牌质量、恪守商业信誉的食品生产、加工与零售企业。运用失信惩戒机制, 把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者列入“黑名单”, 使其在农村也寸步难行。促进自律式监管, 进而守信经营。
(二) 保障措施
从各国经验看, 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下降除了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有效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增强、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及时等, 食品安全意识增强、食品安全知识增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1]。
1.强化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是弱势群体, 而农村消费者是弱势中的弱势。因此, 在做好监管的同时,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及宣传车、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 结合农村实际对农村消费者开展普及性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 重点放在转变农村消费者的意识、思维、观念上。一方面, 增加他们的食品安全知识, 使其认识劣质食品的危害并能做到基本识别, 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改变不良消费观念;另一方面, 不断增强他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 自觉抵制劣质食品, 提高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2.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中, 道德约束和法律建设是一对互补关系。道德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覆盖领域要比法律广泛得多, 可以弥补法律规范的不足[2]。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呼唤人的良知、抨击丑恶现象, 以群体的力量指引和迫使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 真正做到自律。农村食品安全不能仅靠单一的政府强制性监管, 提高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既有助于从源头消除食品安全的隐患, 又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3.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水平和执法能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培训教育, 监管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工作技能和自身素质, 应对食品安全执法中的复杂局面。
参考文献
[1]刘亚平.美国食品监管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山大学学报, 2008, (4) .
他去的地方没有通车,走三天两夜才到达。进村的第一天,村人全跑出来,站在山坡上,像看一个怪物那样看他。村人木讷的表情让他吃惊。这里没有电视,手机也没有信号,村长小学都没毕业。他在心里计算,这与他所在的城市得相差一百年。
他没想到还有这么贫穷,这么偏僻的地方,一切的一切,还都是原生态。
次日早上,他突然发现,他的围巾不见了。门外传来嬉闹声,他抬头看见一群妇女正抢着他的围巾,相互戴在自己的脖子上,像是一种体验。
他看得傻了眼,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别人的东西。当围巾还给他时,已经黑乎乎脏得不成了样子。隔天,他又发现他的记事本没了。门外,一群村娃正翻着他的本子认字。那笔记本,竟成了村娃们的教科书。街人还给他时,那上面画满了字迹和图画。他快被气疯了,笔记本能是随便翻看的吗,那上面记载着他和女友的一些来往故事,都是隐私,这要在城市,他可以去告对方一个侵犯隐私权!
再往后,他吃饭的饭碗也成了村人的稀罕物。村人拿着他的饭碗,像是拿着天外来物,翻来覆去瞧着新鲜。一个碗有什么好看的,然而村里却没有这种搪瓷碗,一律都是黑色的,上百年不变的土烧碗。更让他受不了的事发生了。村人结婚,竟然来借他的被子。说是只在新郎家里摆两天。他真的愤怒了。那是他从县城特地买来的一床花棉被。这怎么可以,再说他又盖什么?村人想到了,送来一床又脏又厚的被子。
他哭笑不得。但还是咬着牙,让村人抱走了他的被子。那一夜,他什么也没盖。他想,他得再去县城买一床被。他想,不然还是快点走吧,这叫什么地方,简直无法忍受。
一个月后,他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这里就是这里,一切都朴实到家。他要把这一切好好地写进他的报告。谁想,村长来了,开门见山,说乡里给他的每月三百块钱补助,被村里克扣了,并让他写上捐献二字。
这回他真的怒了。乡下人克扣粮款,克扣教师费,克扣抗灾救济金……他都听说过。可村长竟然来克扣他的补助了,还让他写上是捐献。这还有王法吗!他想说不给。可他根本没有拿到过,看来早就在村长的手里了。
第二天,他走了几十里山路,来到乡里反映克扣情况。他想好了,他的调研报告里一定要真实地写上这一笔。太不像话了!
谁想,乡长的回答更让他吃惊。乡长说,村子之所以同意接纳你,就是因为这三百块的补助费,这是条件。因为你,村里每天得派专人去十里外挑干净水给你喝;因为你,每半月,村里要派人到乡里来给你挑十五斤青菜。这些就算一百五十块吧,剩下的一百五十块,才是村里克扣你的。
他惊呆了,万没想到是这样。一百五十块,怎么可以够一个人每天专门为他挑水喝,又怎么够一个人每半月为他往返乡里买菜的……乡长却说够了。他们只克扣了你一百五十块,用于村里的办公费。那天他回村,村长正等着他,手里拿着每月克扣他的一百五十块,是要还给他。他推回村长的手。那一瞬,他的眼泪都快要掉下来。
大雪封山的日子,他病了,村里七个男人轮流抬着担架送他去看病,六十里的山路走了一整天,他想起在旅游区坐过的滑杆,一里地一千块。他悄悄地哭了,这得多少个一千块。
躺在担架上,他觉得他像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小人。他还计较他的围巾、饭碗、被子、笔记本,这一切的一切都算什么,是他该着村里人啊!
本来他以为,他的调研报告写起来该是一件难事,现在他胸有成竹,只要把这一切如实地写上,便是最好的调研报告了。
【农村道路安全调研】推荐阅读:
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报告11-28
浅谈农村道路交通安全05-25
辽宁省农村道路建设10-31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状思考与对策12-03
以五寨县为例浅谈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22
城市道路绿化调研报告07-16
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研问卷11-19
上海市道路交通信息化情况调研10-29
道路安全驾驶11-10
道路施工安全整改方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