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目标(推荐3篇)
2010年03月12日 11:57 来源:阳光高考平台
(本文为阳光高考平台专稿,禁止任何媒体未经允许转载本文,如需转载或摘引,请与本网联
系。)
进入大学,并不意味可以停下脚步轻松一下。与过去相比,现在大学的学习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当然,对每个进入大学殿堂的学生来说,大学校园也意味着无限可能。
每个人的大学是相同的,但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四年大学很充实,在面临就业时能够从容不迫,尽管现在就业压力很大,但对有准备的人来说,压力与垗战意味着更多的机遇;而有的人,尽管大学过得很轻松,就业却成为迈不过去的门槛。这么大的差异并不取决于专业的冷热,学校的名气,更多的取决于对待“大学”这门课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大学,是我们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校门。如何读好这门课,顺利迈出校门,关键还在于如何规划。
四年的大学,如何读?
我的大一
大一关键词:
1、专业学习
对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大学是与以往学习经历完全不同的全新环境。最主要的不同就是学习方式。过去的学习完全在老师和家长指导与监督下,而大学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见到外,你不去找老师,老师是不会主动找你的。有些老师甚至一学期下来,也不一定认识你。这种“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开放式教学与学习方式,对刚从高考中闯过来的学生来说,许多人不能很好的适应。有些人会因此而放任自流,专业学习成了“辅修”,吃喝玩乐倒成了主业;而有些人习惯于老师说什么是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学得很辛苦,但成绩却平平。
问题1:进入大学快一个学期了,学习好像没找对门。老师的课一直听得很认真,笔记也很详细,而且对所学专业,也很喜欢,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学得轻松呢?难道是我的智商有问题吗?顺便说一句,我是学新闻专业的。
答:这是很多大一新生所面临的困惑。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中学习惯于接
受老师的传授与课堂灌输,而大学老师更注重问题的讲解与思维方式的引导。大学的专业学习是一种开放式、启发式的,专业课老师只给学生讲解基本原则与规律,是导师式的,更多是要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会一种解决手段。
对于大学学习,课堂只能解决专业学习很小的一部分问题,更多的需要在图书馆、在社会上去学。像新闻这类社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尤其如此。我们提倡学生学习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学习几个知识点。当然还要注意的是,不同专业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文科与理科、工科以及医科等专业在学习过程与方式上有很大差别。建议大学新生,首先要深入了解自己所读专业的特点与特色,向老师与学长请教,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不要延用过去中学时代的学习方式。
问题2:听很多人说,大学专业成绩好不一定能够找到好工作,是这样吗?这是不是意味着大学的学习不是最重要的?
答:确实是这样,专业成绩好不一定能够找到好工作,但这并不表明大学的专业学习不重要。专业成绩与好工作之间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对于一份工作而言,它需要所从事的人能够完成工作的既定目标,甚至超越既定目标。因此,工作需要的是工作能力,也就是专业能力。这种专业能力与专业成绩之间是有区别和差距的。专业成绩是一个人在学习这个专业课时所表现出来的,对这个专业的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而专业能力是一个人在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但这种差距并不意味着专业学习不重要。相反,各类用人单位在录用、考核新员工时依然看重毕业生专业成绩的优劣。究其原因,一是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在当今技术迅速更替的社会,会学习意味着不容易被淘汰;二是专业成绩与专业能力之间有着较大的关联度。专业成绩好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知识向能力转化。专业知识没学好的学生,用人单位在录用时会考虑面临的风险。
问题3: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我所读的专业好像不热门,是不是以后的就业会很困难?
答:这一轮经济危机确实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大学生找工作将面临更大困难。但从国家人才需求来说,大学生就业空间并不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给自己定位。有很多专业在社会上并不热门,甚至是冷门,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求职时困难更大。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面的,并且是不断变化的。以这次金融危机为例,金融专业一直是高考的热门专业,但此次危机影响最直接最大的就是金融专业。因此,冷与热从时间上看是相对的。对于大学新生来说,提前考虑就业是明智的,但考虑就业不要否定专业,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考虑如何以就业为目标,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
问题4:录取时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我该怎么办,是放弃还是读下去?
答:对这个问题,应该区别来看。很多人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看不是自己报考的第一
志愿,就很灰心。如果是自己陌生的专业,就更反感了。其实这种情况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读的专业,尤其是刚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大学还没有开始,就打上了退堂鼓。
我们建议,对非第一志愿录取的,而且被录取到不理想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深入了解该专业的背景、特点以及它在社会的应用,然后对比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以及家庭的经济情况等,经过认真详细分析之后再做取舍。因为专业本身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2、校园生活
大学是全新的体验,四年中,有同室相处的室友,有同桌的学友,也有相知相恋的爱人,校园生活的绚丽多彩将使大学更加令人难忘,但大学生活同样面临许多挑战与不适,如何过好大学生活,过得更加充实,需要从大一开始用心经营。
问题1:大学有很多社团,每年都在新生入学时大张旗鼓的招新。有人建议,大学里应该多参加社团活动,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大学社团是不是参加得越多越好呢?
答:大学社团一般是学生自己组织的小团体,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取向。如书法协会、舞蹈协会、无线电协会、计算机爱好者协会、摄影协会等等。这些协会通常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确实,这些社团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协会的各项工作也能给大学生提供相关的锻炼机会。对大学生而言,学习虽然是主要任务,但从提高自己的能力来讲,参加社团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参加社团并不是越多越好。一方面我们的精力有限,社团虽然对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有所帮助,但不能把专业学习放在一边,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社团活动中,本末倒置。另一方面,选择社团要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如果只是一个社团成员的名义,对自己来说得不偿失。再者社团良莠不齐,有些社团本身开展活动很有限,属松散型,参加这样的社团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锻炼。
因此,选择社团首先得了解它的宗旨与指向,只有与自身兴趣爱好相投,同时社团本身建设很好,参与进去才能有很好的锻炼机会。
问题2:以前没住过集体宿舍,现在很不习惯,有些室友的习惯很不好。我担心与他们关系处不好,这样会影响我的大学生活,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答: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生活自理方面有些不足,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往往缺乏包容性。中学同学来自同一个地区,语言、生活习惯差异不大,但大学同学来自四面八方,差异往往很大,容易引发各类矛盾。
我们建议,进入大学,大家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大学其实是一个小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是对我们智慧的考验。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对今后走向社会,顺利融入社会都有帮
助。
处理大学同学的人际关系有几个原则:一是真诚,以心换心;二是包容,包容别人的不足就是包容自己的不足。三是珍惜,大学同处一室,是人生中一段非常特别的经历。珍惜与室友相处的每一天,珍惜大学的每一天。
我的大二
进入大二,我们就已经开始熟悉大学的方方面面了。朝夕相处一年的同学与老师,熟悉亲切的校园,大学已经成为生活的全部。这个时候的大二,最关键的不再是不适应,而是如何过得更好,更充实。
大二关键词
1、社会实践
通过一年的学习,大二已经开始知道专业是什么,将来要做什么。对大部分人来说,如何将大学学习与社会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问题,因为社会实践将为我们打开一扇接触了解社会的窗户。
问题:我学的专业与社会应用差距很大,范围很窄。如果按照专业应用进行社会实践,肯定没有办法去做,我该怎么办?
答:社会实践毕竟不是实习,社会实践更多的强调大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因此,并不限于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研究的方向。当然如果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那是最好的。但大二所学的知识还是很基础性的,应用性还不够。
大二的社会实践如果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解社会对这个专业的应用、使用等方面情况,同时了解社会对该专业应用的不足点,回校后有针对性进行调整,这对今后的专业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是丰富大学学习内容的好手段,对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层面,增长社会见识是有积极意义的。
2、职业规划
大二,我们最想提醒大家的就是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许多人到了大四才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就有点晚了。因此提前规划自己的大学,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就业将会更加主动。
问题1:大二时候,我刚刚了解自己的专业。老师希望我们能够做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是不是有点早呢?
答:大二进行职业规划并不早,因为我们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了解自己的专
业。当我们融入大学生活环境时,就应该开始为自己如何融入职场做规划。职业规划不是生产计划,它是对自己职业发展路线所做的描绘。进行职业规划的前提是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对自己的需求清晰明确。另外,职业规划还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和个人的发展机会做适当的调整,才符合自己发展的实际情况。
问题2:对职业不太了解,也不知道今后该做什么,职业规划应该从哪方面着手呢?
答:着手自己的职业规划第一步应该了解自己,包括性格、爱好、能力、所学专业等,可以通过相关的测评软件来做,也可以自己进行归纳总结;第二步了解职业。了解职业可以先列出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再列出大型企业所设的相关职位,并进一步了解职位的内容,包括素质要求、职位职能、职位发展等;第三步结合职业与个人专业、能力、性格等,提出基本的职业发展路线。
对于大二时期的职业规划,不提倡过于详细。因为大二还是处于探索期,大学的专业学习开展逐步深入,对职业的了解也刚刚开展。应以粗线条来描绘职业发展的轮廓,以后再一步一步细化。
我的大三
大三是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开始进入分水岭。许多人面临选择就业还是考研,而要走好这一步,需要我们保持清楚的头脑。
大三关键词
1、实习
经过两年多的大学专业学习,就到了检验我们学得如何的时候了,而实习这个环节是最好的检验手段。与社会实践不同,实习是在实际岗位做实际工作,检验的是我们的职业能力。
问题1:我找了一家单位进行实习,但公司好像对我不放心,没有把实际的工作交给我。我跟正式员工一样上班,但就是没事干。这次实习会不会很失败呢?
答: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对于公司来说,实习生毕竟不是正式员工,相关工作,实习生并不熟悉,因此,很多用人单位在使用实习生时,往往是让他们从事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很少让他们涉及关键的工作环节。但这样的实习是不是就很失败呢?
这种实习并不失败,相反很正常。从用人单位角度看,对实习生不放心是很自然的,也是合理的。从学生角度看,学生目前的能力也很难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很多实习生到用人单位实习会感到无所事事,这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从实习角度看,实习内容并不仅仅在于实习生能够为用人单位创造多少效益,承担多大工
作量,还在于对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环境、融入职业环境的一种锻炼,感受职业氛围的熏陶也是实习的一个基本内容。
学生实习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学习和做事同样重要。学习别人的工作方式,总结别人的工作经验,也是实习的成果。二是主动性。三是融入性,把自己实习的身份忘掉,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单位成员,融入职业环境中。
问题2:实习时,工作性质最好与自己专业对口吗?
答:最好是对口。实习的关键是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岗位与专业对口有助于专业知识与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进行对接,从而更好的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另外,实习最好与自己的职业规划相符。在寻找实行岗位时,不宜与职业规划的行业差距太大,否则实习经验对求职起不到加分作用。
2、考研、大三时期,最重要的选择就是考研或求职。许多人为此而烦恼。我们认为,无论考研还是求职,都是职业规划应该体现的重要环节。
问题1:大三结束了,面临求职还是考研的两难选择。求职吧,害怕找不到工作,考研吧,又担心考不上,影响了求职。我该如何选择?
答:从规划角度看,大三考虑考研还是求职有点晚。因为作为两种选择,在职业规划中还是有不同的规划路线。对于你现在的问题,首先应了解就业与考研哪种更符合你的职业发展路线?不能因为回避一种选择背后的风险与困难而被迫选择另一种。
两种选择,本身没有更好,只有更合适。从专业和职业发展考虑,应用型专业通常在就业上有更好的前途,而研究型专业更适合往高层次方面发展。另外还要考虑个人的职业需要和事业需求。所以无论考研还是就业,要根据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而做出合理的选择。
问题2:我想考研主要是因为我这个专业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好多同学也在考虑考研,不知道这种选择对不对?
答:如果因为就业形势不好而选择考研,只能算是一种下策,谈不上是一种错误。因为考研也是应对就业困难的一种措施。但纵然读研,三年之后依然要面临就业。而且作为更高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可能就业选择面不一定宽,这种风险也应预见到。另外,还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情况,如果举全家之力而做这样一个下下之选,并非明智。
从规划角度来看,在做出考研决定之前,要认真分析这个专业的发展情况,和期望的行
业就业情况,以及所在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情况,如果确实不如意,那么你的选择就不算是被迫所做。
我的大四
大四最大的追求是找一份好工作,或者顺利考上研。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该如何去面对四年之后或好或坏的就业状况呢?
大四关键词
1、考证
考证是许多大学生最舍得做的一项投资。特别在就业压力下,多一份证书就多一点保障。因此证书的价值被逐步标签化。而对用人单位而言,录用一个有证书的人就一定好用吗?
问题:为找好工作,我该多考证书吗?社会上的证书真的能够帮助我找到好工作吗?
答:证书确实有利于找工作,前提是这个证书是否适用于用人单位,是否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不能拿着程序员的证书去应聘教师岗位或者编辑、记者岗位,如果你应聘的岗位确实需要证书所体现的能力,那你的证书就考对了。同时,我们应该了解到,一些岗位或职位是需要相应资格证书的,也就是说,只有获得证书才有资格去应聘上岗。这类证书主要以会计、法律等为主。而更多岗位则是以能力为选择标准,证书只是录用考核时参考的一个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证书已经泛滥贬值,只要交钱就能拿证的现象最终会使证书在求职时一文不值。所以选择信誉好、业内认可度高的证书,才能为自己的求职加码。
2、求职
求职的关键是什么?什么能力是用人单位认可的?这是许多毕业生想知道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其实在大四的时候提出来有些晚,如果从大一开始规划自己的大学,从大二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到大四就会有明确的答案。
问题1:考公务员还是去公司求职?家人希望我考公务员,这样比较稳定,但我不喜欢那种职业。我性格外向型,喜欢跟人打交道,所以希望到公司应聘。
答:公务员热是近几年的事情。之所以热,一是公务员待遇高;二是公务员比较稳定,尤其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时期,失业风险小;三是公务员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社会地位高。但公务员也不是适合所有人,它对政治品质、性格、学历等有较高要求。
对性格外向,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来说,确实不太适合考公务员。这种性格更适合在商业环境下的各类职业,如记者、律师、营销等等。
问题2:找工作,用人单位最看重什么?怎么才能让用人单位选择自己呢?
答:能力,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时不变的主题。这种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等,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要让用人单位选择自己,首先得表现出相关的能力,并为这种能力提供相关的证明。如应聘程序设计职位,应该提供相关的程序员证书等IT业内认可的证书,并说明所做的程序设计,表明自己具备相关的经验。
另外,作为应届毕业生,很显然用人单位的录用会更看重他的发展潜力,所以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强的人更容易被选中。
问题3: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通常要求具备工作经验,但毕业生哪来的工作经验呢?
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经验的要求不同于职场人员,主要是从了解、熟悉或者上手快等浅层次、参与性经验来要求。但经验从何而来一直困扰着许多毕业生。许多毕业生之所以谈经验色变,原因在于接触社会或参与社会程度不够,或者说前几年的大学生活,对参与社会实践、实习等环节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这些环节是影响今后找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重视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和实习,甚至勤工俭学、社团活动,都是积累工作经验的途径。
总的来说,找工作需要大学四年的全程准备,而不是最后一段时间一蹴而就的。
引用
一、引子:从毛毛虫的故事的谈起——为什么要确定自己的大学学习目标?
法国的一位著名的自然学家费伯勒用毛毛虫做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实验,这些毛虫喜欢盲目地追随着前边的一个。费伯勒很仔细地将它们在一个花盆外的框架上排成一圈,这样,领头的毛虫实际上就碰到了最后一只毛虫,完全形成了一个圆圈。在花盆中间,他放上松蜡,这是这种毛虫爱吃的食物。这些毛虫开始围绕着花盆转圈。它们转了一圈又一圈,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它们围绕着花盆转了整整七天七夜。最后,它们全都因饥饿劳累而死。一大堆食物就在离它们不到6英寸远的地方,它们却一个个的饿死了。唯一的原因就是它们按照以往习惯的方式去盲目地行动。
许多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只会盲目地、毫不怀疑地跟着圆圈里的人群无目的地走着。
另外一些人则是似乎经常迷失方向。他们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下子试试这,一下子又试试那,似乎永远没有定向。他们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他们不知所求的是什么。如果你也不知道所追求的是什么,那就永远不会有击中目标的一天。
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明确的方向性,即始终携带着取得人生决搏胜筹的行动计划,无一不对自己随时随地的去向一清二楚。他们有目标也有行动,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他们确定目标,同时又决定通向那个目标须走的道路。而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目标,就像一艘轮船没有舵一样,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掌握,最终搁浅在绝望、失败、消沉的海滩上。
作为一个大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也是如此。
二、解读确定目标的SMART模式
确定目标的SMART模式,是指Specific(具体化)、Measurable(可衡量)、Attainable(可行)、Realistic(切实),以及Trackable(可追踪)的总称。
首先,目标要尽量具体,要有标准可以衡量。你也许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个世界级的跳高运动员,会随随便便地说:“明年我要跳得更高一些。”事实上,在他内心里面的目标,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确定的高度。同样,一个学生,制定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时,如果笼统地说:“我要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那么,这个目标几乎没意义。比较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可以按着这样的形式说,“在2个月内,我要掌握300个新单词。”
其次,目标之所以为目标,正是因为我们当前还不能达到它,所以,它是作为一种可能性而存在的。但是,一个人的目标还得切实可行才好。要把切实可行性和富有挑战性相互兼顾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张有弛,伸展自如。一项目标,如果它的实现可能性等于零,那不管是谁,都会觉得没劲;而如果反过来,它的实现可能性是100%,那它就不再是目标了,它纯粹是一种施舍。本来目标能够激励自己的就是这么一种努力:比以前更勤奋一些,时间、精力等投入得更多一些。
最后,还要了解,自己怎么知道自己已经取得进步了?因此,要在大目标之下建立一些循序渐进的小目标,这就像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放上一个个的里程碑。这样,对照着自己的总目标,你就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下自己的进步——比如每隔一天、每隔一周或者每隔两个月检查一次。
三、有效确定自己大学学习目标的12个举措
1、在全面、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用白纸黑字将大学学习的总目标记录下来
唯有将大学学习目标写下来,你才能将目标详细的内容规划出来。同时,当你把目标写下来的时候,你就把这个目标具体地呈现在自己面前。这个时候你的潜意识就会很清醒:“哎,这会儿是来真的了!”你就不能逃避自己对目标的承诺。因为你要追求成功,实在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必须将目标写下来,明确、具体地呈现在你的面前,承诺自己会达成目标。
具体在纸上用肯定的语气写下:“我一定要实现……的目标”不必太多,一句话即可,这是你的总目标,或者说是大的方向。
2、设定一个具体的期限
审视你所写的大学学习目标,预期希望达成的时限。你希望何时达成呢?有实现时限的才可能叫目标,没时限的只能叫梦想。
3、列出你要实现大学学习目标的充分理由
建议你明确地、扼要地、肯定地写下你实现它们的真正理由,告诉你自己能实现目标的把握和它们对你的重要性。如果你做事知道如何找出充分的理由,那你就无所不能,因为追求目标的动机比目标本身更能激励自己。
问你自己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问题可以回答两件事。第一就是这个问题使你确定这是你的目标而不是别人的。第二,这个问题会增强你达成目标的欲望。因为,你有越多的做事的理由,你达成目标的欲望就会越强,你就越能够达成这个目标。尽可能多的将这些理由一一列出,这将成为你实现目标的动力源泉。
4、将大学学习总目标切割成若干个分目标
请你针对你的大学学习总目标,订出实现它的每一步骤。别忘了,从你的目标往回订步骤,并且自问,我第一步该如何做,才会成功?是什么妨碍了我,我该如何改变自己呢?一定要记得你的计划得包含今天你可以做的,千万不要好高鹜远。
从时间上来说,假如你设定了一个一年的目标,你就应该再分别设定12个单月的目标,两个半年的目标,四个每季的目标。同时设立一个奖励自己的办法,这样的做法能让你常保积极心态。
5、进一步分析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盘点你自己的基础以及能获得的帮助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唯有知道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你才知道下一步应该是如何地走。找出自己的长处,分析个人最强和最弱的地方分别是什么?规划出你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大部分的人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常会犯下一个重要的错误:他们很快地着手于设定自己的目标,但是却没有先仔细地检查一下他们是不是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支撑着他们。盘点你自己的基础以及能获得的帮助,例如,自己的个性、朋友、时限、能力、以及其他,这份清单越详尽越好。
6、回忆并总结自己过去学习的成功经验
接下来请你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在哪些方面自己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7、确认自己在学习中需要克服的障碍
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就是一个克服障碍的过程。没有一次学习的成功不是由障碍阻拦所成就的。确认你的障碍,将他们一一列出来。然后,对你面前的障碍设定重要性的优先顺序,找出哪一件事影响最大。
8、将自己的大学学习目标视觉化
视觉化,是将你所期待的大学习目标建立一个清楚的心中景象并且想象它的结果,印出你的心中景象,由你已经达成目标的样式来看你自己。在你心中的荧幕上,不断地放映出这个你认为已经达成的景象,一直等到你觉得自己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样式。尽你一切可能建立这个心理景象。而后不停地想到这个景象,不断地想象你的目标已经被实现的样式。不断地重复,一直等到这个景象深深地印在你的潜意识当中。
9、为自己找一些值得效法的典范
从自己周围的同学或从名人当中找出三、五位榜样,简单地写下他们的特质和事迹。在你做完这件事,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仿佛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提供你一些能达成目标的建议,记下他们每一位建议的方法,如同他们与你私谈一样,在每句重点下记下他的名字。
10、核对自己所确定的大学学习目标,是否与以下五大规则相符
(1)用肯定的语气来预期自己的大学学习目标;(2)尽可能具体,还要明确订出完成目标的期限与项目;(3)目标实现时你要能知道实现了;(4)能抓住主动权,而非他人左右;(5)要使目标多样化且有整体意义,还要在行动中对目标的实施进行定期总结、检查和更新。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1-2 00:10
树立大学目标,大学是人生中最珍贵的部分之一,大学能为人生打下基础,大学的目标要服从你的人生目标,这是从大的长远的方面考虑。你有什么梦想,你就可以在大学里向那个方向偏。如果还没有人生目标或比大学更大的目标,那就跟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方向,然后再立目标。
大学期间的目标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学习二是生活(为人处事等)。大学仍然需要以学习为主,自己选择的专业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需要拿到哪些证书等,这些都是目标。
生活上,要学会独立,增加社会经验,需要达到什么样的交际水平,自己身体应该怎样锻炼等,要在学习和生活上同步发展,综合提高自己。
设立目标要跟据自身实际情况,切记不可盲目照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然什么计划都是“浮云”!
祝你元旦快乐,学习进步,新年好运!
回答者: 笑食人间烟火 | 五级 | 2011-1-2 00:25
目标什么的都是浮云
回答者: hecara | 四级 | 2011-1-2 00:50
要分为总的目标和近期目标来实现,其实定目标只适合与考证考研之类的,重要的是有想法就去实践,不要搁在一边,那就很容易荒废时间了。呵呵、加油吧!!!!!
第一,学到真本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拿到足够的证据,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或潜力。这个别人可能是你应聘的单位,可能是你申请的美欧大学,总之,是一切需要你向他们证明自己能力或者潜力的单位或 个人。
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许多大学生犯的错误,就是只看
到硬币的一面,或是认为我只要有了真本事就能闯天下,蔑视各种形式化的考试,如果借
用政治上的术语来做比喻,他们可以被称为大学里的极左派,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
;另一个极端则是迷恋于参加各种考试,拿各种证书,而最终腹内空空,缺乏真才实学。
这些人我们不妨称他们为大学里的极右派,极端的循规蹈矩 接下来我会将两种情况详细加以说明。
首先说第一种人,也就是真本事至上的那种人。对这种人来说,我想首先要解决几个根本
性的问题。第一就是,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究竟能不能识别什么是真本事?如何能够在
大学四年之内学到真本事?第二就是,在目前的中国,有了真本事就一定能够成功吗?
根据我的经验。几乎没有几个大学生能够弄明白哪些玩意算真本事的。我认识一个大学生
朋友,特别迷恋一种计算机语言,认为自己只要掌握了这门计算机语言,好工作根本不在
话下。结果等到他毕业的时候,会这种语言的人多如牛毛,而且,IT业已经流行另外一种
语言了。这让他叫苦不迭,说早知这样,还不如把宝贵的时间节省下来去考研。我在大学里也是如此,有段时间特别迷恋电视节目制作的学问,于是买了大量电视书籍阅
读,还买了台电视机煞有介事的研究画面构图解说等等。可毕业后真的进了电视台,发现
自己在大学里学的东西全都没用,一个师傅用了一个星期就把电视摄像、剪辑这点玩意把
我教会了。而要更进一步,成为高手甚至大师,那就太难了。这跟下棋一个道理,如果没
有高人指点,没有高人给你提供机遇,你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大学里,不仅缺乏
实战的机会,更缺乏大师的指点,所以自以为学了点真本事,实际上只是一些非常皮毛的 东西。
当然,在大学里是有可能学到真本事的,那得需要冷静的头脑,把大学里真正有利于自己
学到真本事的资源吃透。比如,如果你的老师恰好是一个在某个行业举足轻重的人物,你
极有可能跟着他学到很多东西,但据我的观察,大学里这样的老师凤毛麟角。而对于文科生来说,最好的资源就是图书馆和网络了。如果你能够学会利用图书馆或者网
络,很有可能学到真本事。因为文科生学到真本事的关键,在于读书的厚度,在于思考的
深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个永远不会过时的道理。
关于如何在大学里学到真本事的话题很重要,我会用专门的篇幅探讨这个事情。在本文中
我主要想告诉大学生朋友的是,对于一个从高中进入大学,对社会一无所知的大学生来说,是很难正确判断出究竟哪些东西是真正有用的,是社会真正需要的。眼下,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也许你兴冲冲学了一样本事,到毕业的时候早已经过时。你
想在大学里迎合社会需要,追赶技术潮流,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目前各个高校从
专业设置上也基本放弃了迎合社会需要这样的思路,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不过,基
础的东西有时候更加没用,这是个很无奈的事情,所以在当今的时代,大学其实是个很尴
尬的存在,形同鸡肋,不过,聪明的学生还是能从鸡肋上剔出肉来,许多人在大学里想学真本事却大多数沦为空想,很多人为此丢西瓜,拣芝麻。这样的教训
有很多。所以我认为在大学里学真本事一定要抱着谨慎的态度,同时不要抱过高希望,有
些同学,包括当初的我,梦想靠大学学的一点皮毛毕业拿高薪,牛气冲天跟老板侃价,这
基本是不现实的想法。
下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有了真本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吗?
我看过一篇发明家自述自己悲惨境遇的文章。文中发明家说自己的发明虽然申请了专利,但还是不断被人侵权。有同学可能会问,国家有专利法,你可以去告他啊。在理论上是可
以这样想的,但实际上呢,专利权人最怕打官司,这是既费钱又费时的事,有理的官司打
下来不一定就有利。专利权人多是知识分子,是真正的无产阶级,而对手则是企业,是大
老板,势力绝不对称。取证费、律师费、起诉费、鉴定费、旅差费、执行费,一个官司没
有三、五万元绝对拿不下来。一个知识分子一年才赚一、二万元,筹这么多钱可不是件容 易的事。
企业有的是钱,他们有办法对付你。他们可以制造伪证,可以对你的专利进行无效宣告,可以钻法律的空子,可以不服判决和你拖时间。
一位发明人打了一场官司,一审在某市中院进行,侵权企业打输了,他上诉至省高院,同
时制造伪证,在国家专利局进行专利无效宣告,在打无效时侵权企业老板给这位发明人上
了一课,他说,如果无效宣告他再输了,他还将在北京中院和高院再打两次行政诉讼,最
后还要到省高院打再审,这五个诉讼(他把无效宣告也当一次诉讼)打下来就能拖3—5年,最后实在不行就宣告破产不干了。
他告诉这位发明人,不要忘记他们可是有限责任制公司。言外之意是打赢官司也执行不下
钱。当这位发明人完全弄明白老板的话之后,就像膨胀的皮球被扎了一刀,一下子把气全 泄完了。
此外,不少发明人不但拿不到应有的收益,甚至可能赔钱。比如,专利研究出来以后,要
请代理人写专利申请,交申查费、检索费、专利年费等,两项专利,四年下来就要花去近
两万元。今后每年还需交纳两千多元的专利年费。这使很多发明人由于经济拮据无力申请 专利。
再举一个文科方面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在国外,如果能写出一本畅销书来,会有一笔可
观的收入,甚至进入富人的行列。但在中国,这只是一个梦幻。各种各样的盗版会冲击你,甚至有一些无法无天的出版社会故意隐瞒印数,盘剥你可怜的版税。在这两下夹击之下,中国的作家很少发财致富的。有一句话说写书的不如出书的,出书的不是卖书的,卖书 的不如盗版的,这跟80年代流传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作者写
作的积极性不高,大家读到的好书自然会越来越少。
再说电视行业。我以前就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对这个行业了解比较清楚。如果你有了好创
意,想自己做一个电视栏目的话,你极有可能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这个事情非常典型,所以我多说一些,希望读者可以举一反三。
举例来说,如果你有了个好创意,想做一个制作公司。很好,现在中央开始支持文化产业,如果单纯做电视节目的内容不用找挂靠单位,可以自行制作了。但是,国家的这条鼓励
政策实施下来依然会有许多障碍。那就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各个电视台,许多电视台会从自
己的利益出发,千方百计的让中央的政策变味。
我在光线公司工作过,这家公司制作了《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等电视节目,是最
早涉足电视制作的民营公司之一。光线公司的总裁王长田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但他说起独
立制片人的生存状况,可以用悲愤来形容。他认为中国独立电视制片人在与电视台打交道
时要面对10大难关。我把这十大难关异常仔细的列出来。可以说,几乎每个字都凝结着独
立制片人的辛酸。我希望这些文字能够触动你,然后请你进行一下换位思考。你可以发挥
想象力,虚拟一个情景。比如某一天,你在大学里看到中国的电视节目很差劲,于是气不
打一处来,便立志毕业后做独立电视制片人,改变中国电视的弱智状况。这个志向很好,不过我希望你的志向尽量科学一些,这样会让你少走一些弯路。如何做到科学有一个简单 的方法,那就是,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款游戏中很厉害的人物,然后开始闯关。如果你
觉得能够顺利闯关,那么这个志向就可能是合理的,如果不能,那么你的这个志向就得斟 酌一下。
(民营电视要闯的十个难关见附录)
不知道你是否从这十关中顺利闯出,也不知道你是否还有信心在中国做独立电视制片人。
我经常看到一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在那里痛心疾首的说如果让我做这个节目会如何如何
。还有的所谓学者连大学生都不如,他不去研究电视生产的机制如何,而是在那里大声斥
责中国电视人如何弱智,这种人应该先玩玩上面的通关游戏然后再出来说话。以上我用一些例子讲了在中国知识产业从业者的艰难处境。实际上,中国知识产业的问题
远远不止这些,满天飞的盗版软件一方面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是对于创作者是个折磨
。可一些有个性的大学生,一想到靠本事吃饭想得最多的也可能就是进入知识产业,搞发
明、搞软件或者搞创作。但以上我用特别详尽的篇幅把这个现实揭示给大家,就是让大家
在设定自己的目标时不要理想化。
不过,一切都是变化的。我们也许可以乐观一些,相信未来会有改变,会好起来。但是,必须承认,这也许只是乐观的想法,事情可能变得越来越糟,或者这个变化只能发生在10 年之后,20年之后,这些都是无法确定的。所以在大学里,你的思维应该处在特别灵动的
状态,随时观察外界的变化,如果你啥时出现了僵化或者迷信,你离犯错误的时候不远了。
对“才华”迷信的人还有另外一种想法,那就是我有才华,有真本事可以到外企啊,到IB M,到MICROSOFT,这种想法也是特别幼稚的。难道你真的认为进了IBM或者MICROSOFT的人
都是特别有才华的人吗?10个人里有1个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这不是说,IBM这样的企业喜
欢招平庸的人,而是因为,识别一个有才华的人太困难了。能够有10%的识别率已经很不
错了。一些差劲的企业,可能100个人中也就1个有才华的人,而这1个有才华的人还被挤跑
了。而IBM高明的地方就是,他不仅能搞到10%有才华的人,而且能把他们留住。这些话是
我从一个人力资源专家那里听来的,公开的场合你听不到这些,所有人力资源经理都会说
自己招到了最有才华的人,否则他这个人力资源经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说这个的目的是想告诉你,如果你是个有才华的人,看到搞发明创作在中国比较难混,想投身大企业的话,那么,你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想办法让大企业的人知道你真正有
才华。可惜的是,才华是在脑袋里的,寻常人是看不见的。许多有才华的人犯的最大错误
就是在关键时候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自己,哪怕证明自己有潜力的证据也拿不出来。这给许
多滥竽充数的人机会。比如,有人特别能攒论文,在SCI都能搞好几篇,这几篇东西甚至有
可能是他雇了人搞的,或者用了其他弄虚作假的手段。总之,他通过这些玩意把自己包装
成了一个有才华的人。所以他也就堂而皇之的混进大企业了。记住一个假定,人力资源主
管都是很愚蠢和懒惰的,如果他们不愚蠢不懒惰,就不会有90%平庸的人混进来。
所以你如果真正有才华的话,你的前途并非一番坦途,更何况,真正有才华的牛大学生简
直是凤毛麟角,你极有可能并非牛人之一。所以,这时请你翻转硬币的另一面。这一面就
是去搞到一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潜力。这句话再详细说明就是,如果你没有才华 的话至少可以向别人证明你的潜力,如果你真有才华的话,必须让别人知道这点,酒好不
怕巷子深,三顾茅庐,姜太公钓鱼那样的典故早就过时了。
“证据”可以是文凭,可以是证书,可以是论文,可以是发表的著作,可以是高分的成绩
单,可以是推荐信,可以是某段经历,总之,可以是一切稀奇古怪的能够证明你能力和潜 力的东西。
有不少自认为有才华的同学特别固执,会很轻视这些东西,他们还会找到各种证据来支撑
自己的看法。比如,他们会认为某个专业课很枯燥,某个老师很无能等等。然后就下结论
说,好好学这门课的人都是傻瓜,纯属在浪费时间。而实际上,最有可能是傻瓜的恰恰是
你自己。你的错误就是,自以为去学了不少有用的玩意回来,实际上,你学的这些东西很
可能并没啥用,你只不过是把时间浪费在另外一些地方而已。而你反感的那些专业课,瞧
不起的所谓高分,却恰恰有着神奇的作用。
我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非常反感大学的专业课,然后把时间花在了自学计算机上,后来他在大学里拿了一个高级程序员的证书,据说,那证书非常难拿,他们年级只有为数
不多的人拿到了这个。
不过,等这家伙毕业的时候发现,程序员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我前面已经说了,盗版
以及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的事情让程序员们很受伤,混个饭碗还成,可发财就比较难了,这
家伙觉得在国内的软件企业里没有任何前途,想出国了。这时候麻烦来了,他大学时的成
绩一团糟。其实这并非是他不能学好,而是因为他不感兴趣,懒得学,所以有几门功课挂 了。
这在国外大学录取委员会的眼里是致命伤,他们才不看你的高级程序员证书,他们也不测
你的智商是多少,更不会单独给你出题看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只看那几个硬邦邦似乎
很有科学性的玩意,GRE成绩,托福成绩,大学成绩,论文等等。尤其是你的大学成绩,他
们更是重视的不得了。有时候你真想骂他们,“你们这群shit,你们难道不知道中国的专 业课很shit吗?”
但是,不管你怎样咒骂,老外自有他们的道理,也有他们的苦衷,那就是,不看这个又能
看什么呢?这个东西或许会错误地筛掉一些有才华的人,但总归比没有标准强吧。
所以,我的这个朋友留学美国的梦想基本破灭。他的感慨就是,这个世界是按照一些规则
运行的,有些规则其实是没有什么道理的,但是,这个规则能够存在又必然有他的道理,美国大学的录取制度如此,中国的录取制度不也如此吗?比如那个高考,显然把一些有才
华的人拒之门外,而接纳了大批有头无脑的呆子。但是,不实行高考行吗?那只能把更多
有才华的人拒之门外。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盯着这些规则或制度的缺陷一味说三道四,更
没必要特立独行反抗这个制度,我们只需按照人家的游戏规则玩游戏即可。这些年我最大的发现就是,大学里越是觉得自己聪明的人越容易做傻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就是说的这回事。
上面我说了很多,基本上将那些思维活跃、有个性、想在大学里有所作为的大学生打击了
一番。但实际上,我们的大学里更多的是另外一些人。这些人就是考试狂。他们不追求独
立思考,缺乏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是热衷于各种考试,钻各种空子,比如美国大学录取 的空子,大企业招聘的空子,政府公务员录取的空子。我在前面说过,连IBM、微软这样的
大企业都有可能混入90%的平庸者,更何况其他部门和单位了。所以这些人是永远有市场 的,这也是我鼓励大学生注意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原因所在。
但是,我在本书的第一章说过,大学的成功不过是阶段性的成功。如果大学里只一味的参
加各种考试,积攒各种证书,而忽视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真知识的获取,又是一件非
常可惜的事情,这是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因为即使你混入了IBM这样的大企业,未必就能
一直混下去,东郭先生总有露出马脚的那一天。大学四年时间还是很宝贵的,如果有可能,我建议你掌握一些真本领。
关于真本领的问题非常复杂,这里我还是留个悬念,后面详述。
结语:大学里应该树立这样的目标:努力学真本事并拿到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潜
力,这是硬币的两面,你在大学里一样都不能偏废。当然,这两者之间肯定会发生冲突,有时候是比较激烈的冲突,比如,你在学某个技术的时候肯定会把专业课的时间挤占;你
还会觉得学某门课程纯属浪费时间,有那个时间不如背几个英语单词,这时我建议你千万
不要走向极端,要把握好度,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最聪明的大学生一定是善于在这两者
之间寻找平衡的。比如,美国大学录取时对专业课的要求一般平均在80以上,这个平均80 分就是你的底线(关于具体的算法我后文有详细讲述)。如果你实在厌恶你的专业课,那
你就争取平均分在80分以上,然后你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去学别的。我经常看到这样自作聪
明的说法,如“我认为没有用的东西我就不学,当然前提是及格”,这种说法在我们那个
时代也颇为流行,叫60分万岁,我在前面已经连篇累牍的说了,大学生阶段是很难判断到
底什么有用,什么没用的。就算我工作多年也难判断这个问题,所以为了那个没准有没有
用的东西在手里攒下一大堆60分,你就有可能断了自己的另一条出路,比如出国留学读博
士,或者读MBA。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行为风险太大,而收益却微乎其微,是一种很不合 算的买卖。
我同时希望大学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奔忙于参加各种考试,拿各种证书,我希望
大家能充分利用宝贵的四年大学时光,学到一些真本事。其实对于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来
说,四年都是一段异常非常珍贵的时间。
如果把真本事称为“实”,把证书、考试成绩称为“虚”的话,我建议你 “虚”“实”结
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我希望每个大学生都能在大学阶段打下很厚很厚、很宽很宽的基础,大学阶段要种
关键词:大一学生,目标教育,培养途径
本文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其中将大一定义为适应期, 这个时期学生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对新环境、新学习和生活方式不熟悉, 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不太适应, 目标也没有高中时那么明确, 缺乏动力, 难以融入新集体, 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时期。掌握了这一时期学生的基本特征, 我们通过以下步骤来开展目标教育工作。
1 开展目标问卷调查
为了使大一学生目标教育的开展不盲目, 做到有的放矢, 了解学生对目标的认知情况, 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采取抽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投放问卷515份, 回收515份。
总结问卷了解到:当时在选专业时认为专业适合自己的47.5%, 服从学校调配的23.8%, 剩下的是家长帮选的, 33.2%认为所学专业很有前途, 45.58%走一步算一步, 264人4年后想直接找工作, 210准备继续深造, 255人明确知道目标规划, 其他很多都是一知半解。绝大多数人没有思考过除了学习外还要提升自己那些方面的能力。
2 目标教育的渗透和普及
在对目标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主张积极进行目标教育的渗透和普及。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目标规划动员大会、提升非专业素质主题讲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讲座。通过理论灌输, 让学生了解目标教育的概念, 使他们明确制定目标, 提升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 以及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去制定目标。激发学生想要进步的动力。
3 构建目标教育个人规划量表
除了加强了大一学生对目标教育认知, 要让他们能够合理的去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能力提升计划, 还需要教育者不断的引导。本文提出帮助大一学生制定个人目标规划量表。在适应期目标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养成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快熟悉、适应新环境、新学习和生活方式, 顺利融入到新的集体中来, 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开发、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技能。所以本文中将适应期的个人目标规划量表分为价值目标、学业目标、职业目标、健康目标这四个方面, 以此作为一级指标, 进一步分解, 形成若干个不同的二级指标, 其中价值目标二级指标从参加团日、班会活动 (次数) , 参加党团知识培训, 撰写入党申请书, 积极写思想汇报 (每季度) , 为社会和集体服务 (献爱心、志愿者) 无违规违纪行为等方面引导;学业目标二级指标由综合平均分专业排名、单科排名、报考证书等考核项目进行约束;职业目标二级指标主要是引导他们在职业规划中需要掌握的技能, 开始制定职业目标规划;健康目标二级指标是通过参加社团活动 (次数) , 参加早操 (出勤率) , 参与各种体育赛事, 和同学、辅导员积极沟通等方面进行引导。
4 目标培养途径
在适应期的目标教育中, 还应结合这个时期学生集体归属感不强, 容易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出现心理问题的特征, 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特色工作, 拓展培养途径来更好的落实目标教育。
4.1 开展心理工作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很多大一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出现沉迷网络、逃课、学习积极性降低、迷茫等问题, 久而久之造成心理障碍, 很多心理问题学生都是在此期埋下的隐患, 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时排解心理压力, 走出心理障碍, 尽快找到适合自身的目标点,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建议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心理工作坊活动。
工作坊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它是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 10-20名左右的小团体在该名主讲人的指导之下, 通过活动、讨论、演讲等多种方式, 共同探讨某个话题, 探讨的话题往往具有针对性。各种不同观点、群体的人在交流讨论中, 缓解自己的压力, 并相互鼓励。
在一年级开展的工作坊活动可以以“我有哪些压力”、“我想过怎样的大学生活”的话题为中心, 由专业的心理学教师来引导,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针对此话题题进行分小组交流讨论, 讲述自己的困惑、压力和想法, 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相互倾听、相互建议, 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 以能让大家都参与其中的小游戏开场以活跃现场气氛, 降低学生的敏感度, 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做好铺垫。第二, 专业教师作为主持人, 来对学生进行小测试, 了解学生都有哪些压力。通过测试, 让大家逐渐进入活动状态, 并放松心情。第三, 自发形成小组, 选出组长, 达成小组保密条, 开始就设定的话题各小组开始进行交流, 讨论。第四, 小组交流讨论结束后, 由各组长就讨论情况进行总结, 教师对此进行指点并提出建议。
此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 能够让学生真正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以及各种纠结、烦恼。通过倾诉, 释怀纠结拖沓的问题, 解开心结, 是他们感到轻松, 避免形成心理障碍, 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保障。
4.2 开展特色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传播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价值观念的理想载体。在学生的大学适应时期, 通过多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去培养他们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 提升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让他们学习体会活动背后的文化价值, 对学生今后价值观的形成, 和健康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应当积极开展常规性的体育活动, 如:校级, 院级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及田径项目比赛外。还应多开展能够全员参与的集体性活动。如可以在大一的学生中开展以增强学生集体归属感且能够让更多学生参与的类似“我爱班集体”友谊三项赛等特色活动。友谊三项赛的内容课包括像拔河、绑腿跑和迎面接力等竞赛项目。并且要求参加比赛的每个班将其所有人分成三组, 分别参加拔河、绑腿跑和迎面接力三项比赛, 以保证无论男生、女生每个人都会与其他人合作参加一项比赛。三项合计总分最高的, 为获胜班级。三项比赛不同时进行, 比赛时除参赛的小组成员外, 其他班级成员则为啦啦队, 为比赛选手打气加油, 让每个人时刻都参与其中。
此类型活动的开展,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意识, 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践行目标教育的理念。
综上所述,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来开展大一学生的目标教育工作, 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在开展的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也不断的总结经验, 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方法, 为更好的开展和落实大学生目标教育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琴.大学生心里预防方式的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10.
[2]廖峻.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特点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11.
[3]向华琼.实施目标教育的初步尝试.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2005.
[4]李崇志.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教育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曾不止一次看《飞屋环游记》, 对两万只五彩气球和78岁的老头卡尔印象很深。当所有的气球依次破裂, 卡尔和那座老屋最终落回到他朝思暮想的瀑布边时, 我内心感触良多。范光远同学的感触与我颇为相似, 他说自己感动得难以言喻。一个人有梦想很简单, 但能为最初的梦想执著却极不容易。当有着绚丽羽毛的大鸟让整个荧幕布满了跳跃、生动的色彩时, 我不禁问他:你的青春是什么底色?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嘭”的一声, 还没来得及思考, 他就从一米多高的鞍马上重重摔下来, 左腿的痛楚马上弥漫开来, 蔚蓝的天空在视线里慢慢模糊。“不行, 不能哭!”他咬紧牙关, 努力支撑着从地上爬起来, 拖着受伤的腿黯然离场……那一摔, 摔断了他左腿的两根韧带。“完了, 我的飞行员梦就此终结了。”那时, 这个想法一直回旋在他的脑海中……
他说就在高三那年, 空军招收飞行员时, 发生了上面的一幕。他曾仰望着广袤的天空, 觉得那片蓝色应是他青春的颜色。
就在他几乎认定自己被淘汰时, 却意外接到考官的通知, 由于其他项目表现出色, 他顺利通过了飞行员的体能测试, 考官让他好好养伤, 准备高考。就在那一刻, 他感觉自己被那两万只气球牵引着冲上了云端, 飞入了梦想的天空。
“有人说, ‘90后’远离了流血牺牲的年代, 远离了无法温饱的年代, 不成熟、没毅力、怕吃苦是我们的特征。”而他坚定地告诉我:“不!绝不是这样!”他说他一定要证明:他能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和坚持。事实也证明, 他的坚持让本不可能的事情成为现实, 他获得了空军招飞的资格。
我对故事的发展更感兴趣, 马上追问后来呢?
然而, 怎么也没有想到, 就在他以为自己的蓝色梦想快要实现的时候, 一把无情的“剪刀”剪断了所有连着五彩气球的丝线。高考成绩公布, 只差几分, 他的蓝色青春梦想破灭了。他告诉我, 那段时间, 他没有任何话, 沉默得让自己都觉得可怕。有一次, 他默默翻阅自己的日记本, 突然发现泛黄的一页上写着:“梦想就像天上的星星, 我们可能永远够不到它, 但它们可以照亮我们奔向远方的路。”他又渐渐地振作起来, 开始思考:即使平直的大道也会有挫折。他说, 他的远方还很远。
其实何尝不是呢?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有直达车把我们送到梦想的彼岸, 但至少有星星为我们照亮远方的路。一颗执著的心, 是绝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相反, 它会因坚强而变得更加饱满、更加厚重。
随后他又与我分享了当他跨入浙江师范大学的校门, 从迎接他的志愿者身上感受到了师大无微不至的关怀, 从学校的十佳大学生报告会上学到了“90后”为理想的拼搏精神, 从军训中他找到了“90后”的毅力和坚持……
我建议他低下高昂的头平视远方:生活和学习的远方一个又一个, 但青春的远方只有一个。这个远方已经开始, 甚至早已开始——开始在一次次的挫折之中, 开始在一次次的磨炼之中。我们承接了这个远方的过去, 但未来却要靠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去创造。
【大一的目标】推荐阅读:
大一学生的个人总结07-04
大一生活的总结与感悟06-27
大一新生面试的自我介绍09-25
老师给大一新生的寄语09-27
大一的生活优秀作文10-31
给大一学生的一封信06-02
大一学年的个人自我鉴定07-01
大一一学期的自我总结07-27
大一班幼儿发展的评估总结09-27
大一新生竞选班长的自我介绍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