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中期报告(共8篇)
摘要: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老师大概都有这样的感慨:刚踏入校门的激情满怀不知从哪一天起逐渐消失了,工作的既没有新鲜感也没有挑战性。而学生确实越看越让人生气。无味无聊,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职业倦怠的表现。教师的工作特别是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是需要巨大情感支持的职业。通过对特殊教育老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以及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活质量及特殊教育水平。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
正文 :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专门用于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不得已而为之,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会使师生间的情感恶化,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国内国外都有许多种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但由于条件有限,利用了资料法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等调查方法。
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性别:特殊学校的女教师相比男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特殊教育中成就感对教师的影响比中小学教师小,再加上特教对象比较难以控制,女性教师情感体验深刻,对于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低,因此体验到的工作压力比男性教师大。
教龄:特殊学校教龄5-10年的教师职业枯竭感最高,因为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调查发现30~39岁的特教教师体验到的压力最大,其次是29岁或以下组,压力最小的是40岁或以上的特教教师。
学历:在特殊学校教师中专科与中专毕业的教师相比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身心衰竭维度上,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及本科以上的特教教师;;专科学历的特教教师得分又显著高于本科学历的特教教师。
工作量:特殊学校教师每周授课数量越多,其职业倦怠感越严重。得出特殊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和职业倦怠的程度的成正比。工作的忙碌感越强烈,身心衰竭的程度也越严重。
任教科目:有研究发现,特殊学校生活实践类任课教师情绪衰竭、非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文化知识类、技能发展类任课教师。
特殊教育教师的压力源
1、社会因素
社会方面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压力大。教师承受着高社会期望的压力,特殊教育教师也不例外。同时,在今天迅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校长、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益分歧,教师在无所适从之余无疑会加大工作压力;二是由社会比较产生的不平衡感。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条件较差等也都使得教师感到一种潜在的压力。
2、工作环境因素
学生问题和工作负荷问题。特教学校的学生组成很复杂,有弱智、有自闭症、孤独症、多动症,脑瘫等大脑器质性病变的,所以很于管理。学生的特殊性一般的沟通方式很难见效。老师工作需要大量的重复劳动,负荷很大。
3、职业发展因素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障碍因素,主要体现在职业准备不足,缺乏专业自主和专业感以及专业晋升的机会等方面
另外,特教老师的压力影响因素还有,人际交往因素,个人因素等。缓解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方法
1、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威望。
2、改善学校管理方式,创造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培训,让其获得成就体验。
4、搭建特殊教育教师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使其获得专业帮助与情感支持
5、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自我调控能力。
结论:研究发现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整体程度并不严重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应引起重视,以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与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曾玲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辽宁教育研究,2003,(11):79-80 王玲凤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8期(总第110期)
一、社会期望过高与生活待遇偏低带来的通
教师被认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社会上最崇高的职业, 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面对如此“花环”下的压力, 许多教师产生忧虑情绪;同时, 教师的经济地位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与公务员、金融行业等相比, 其社会地位明显偏低, 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
二、职业艰辛与教育效果滞后性带来的忧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 体现在工作时间的延续性、空间的广延性和身心的极大投入, 他们除了课堂教学之外, 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辅导个别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等, 再加上教师本人的学历进修、各种教育培训、评职称、聘任、学生及家长满意调查等, 的确让教师疲惫不堪, 顾虑重重。由于目前还是实施应试教学模式, 如何提高教育部门调研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升学率是每一个教师夜不能寐的主要原因, 成者王侯败者寇的雾霾笼罩着中小学校园。
三、新课改要求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脱节
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 教材全面更新,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广泛传播,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 在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往往力不从心, 对自己的职业岗位也渐渐失去兴趣, 甚至产生自卑感。
山高水深杨柳依, 百花齐放起涟漪, 对症下药路宽广, 科学管理达如意。作为一名校长, 如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实现快乐管理呢?下面从教师层面谈一些新举措。
一、让教师认清职业的意义———点燃快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同时, 一个人是否幸福, 不仅要看物质, 更要看精神。从事教师职业, 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 经常感受人的智慧、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 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所以, 教师应当以开阔的心境、愉快的心情看待自己的职业, 从内心深处点燃起快乐。
二、让教师与学校融为一体———催生快乐
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的正当的主观愿望是统一的整体, 假如忽视教师的合法利益, 那么教师就不可能在学校的发展中得到快乐, 也不可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因此, 校长必须了解教师的需求和愿望, 在制定实施学校的发展目标时紧密结合教师的愿望。当学校的目标实现时, 教师的愿望也得到了实现。只有当一个人真正明白为谁而做, 为什么这样做时, 才能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 把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人生奋斗的首要任务, 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 才会积极主动, 心情愉快。
三、让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感受快乐
在知识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蒸蒸日上的今天, 教材、学生、教学过程都充满着变数, 这必然要求每一个教师与时俱进, 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努力汲取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 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知识涵养, 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要按照“专家引领, 同伴互助, 自我反思”的模式, 开展系统的校本培训, 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只有践行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才能使教师更能从工作中感受到快乐。
四、让教师沐浴赏识的阳光———享受快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一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可见, 一句赞赏的话语, 一个灿烂的微笑, 一个称赞的动作, 都会给教师带来工作的动力和心理的愉悦。“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每个教师身上都有其长处和短处, 如果校长只看到教师的短处, 时时事事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面对教师, 那么教师与领导的摩擦就会产生。因此, 在教师队伍管理中, 校长要为教师展示风采才华创设一个合理的心理环境, 不断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 让他们在被赏识的幸福感中摘取成功的果子。
五、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收获快乐
学生是一个能动体, 他们不仅接受教育, 而且参与教育过程。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教师劳动的性质与其他劳动性质最本质的差别是其劳动对象之特殊。从认知的角度讲, 反映这种双向联系的是教学相
长;从情感的角度讲, “良师”可以和“益友”并存, 师生感情成为人间最美好的歌颂主题之一。我们只要改变一点点, 给学生一片真情, 就会得到学生的真心;给学生一点快乐, 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学生永远是教师快乐的源泉。
快乐管理,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是学校给教师提供种种实现个人目标的可能, 让教师自己抓住机遇, 达到个人幸福与学校目标的统一。正如有位专家所说:“教育就是要营造一汪沐浴灵府的深潭, 让人沉醉于其中”。
摘要:科技的腾飞, 人才的培养, 基础在教育。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否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将决定能否实现如期实现中国梦。本文作者简要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并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了扭转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倦怠;原因分析;职业意识;职业乐趣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252-01
职业倦怠是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是指个人不能成功的应付各种压力,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地应付工作应激的一种反应。一般来说,患了职业倦怠的教师要经历三种心理反应。第一是情绪耗竭。这个阶段的教师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常常表现为早晨不想去上班,形成对学生的消极的玩世不恭的态度。第二是人格丧失。一般表现为减少和断绝与学生的联系。第三是降低成就感。教师一旦经历着三个过程,就会引起动机上的变化,进而在生活方面出现失败感,社会心理学称之为“习得性无助”。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便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
一、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社会因素社会、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学校、校长便把这种高期望转移到教师身上,使教师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心理的压力不断增加。同时,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趋向多元化,这必然使教师常常陷入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的困境。从而引起教师的倦怠情绪。
2、组织因素教师长期工作在学校这个环境里,课堂是教师主要活动场所,学生越来越难管,课越来越难教。作业、考试、教学评比等等,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与学校领导,同事的关系因为教学成绩和职称晋升等敏感问题而变得越来越复杂。
3、个人因素研究发现教师性别、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教师个体的性格特征等和教师职业倦怠有相关。
教师的职业需要是个体从事教师职业活动的潜在动力,是个体工作积极性的心理源泉,主要有三个基本因素:一是从生活的需要出发,把教师职业需要视为谋生的手段;二是从发展个性的需要出发,满足个人的职业兴趣,发挥个人的专长、特长和才干;三是从承担社会义务的需要出发,把生活的需要作为自己的职业需要。个体由于对这几种成分的偏重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职业倾向。
其中,有代表性的倾向有以下几种(1)献身倾向。(2)成就倾向。(3)兴趣倾向。(4)实力倾向。职业需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个体实践的深入,职业需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对教师的岗前培训不仅需要有教学技能,还要涉及到树立正确的职业需要,而且这种培训要贯彻教育生涯的始终。
职业评价取向是个体在生活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对不同的职业类型的相对等级的综合评判,影响评判的因素包括职业的生活声望和地位,也包括职业本身所能给予从业者物质与精神满足的程度。职业选择原则是指个体面临实际的职业抉择是的依据,它与职业价值取向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职业价值取向是影响个体择业的重要因素,但是个体并不完全是依据职业价值取向进行择业,即在职业价值评价的依据与现实选择职业的依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见,职业意识是个人对职业的最真实的看法及从业后的职业体验,教师只有体验到职业乐趣才不会产生职业倦怠。
二、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感悟生命之趣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其使命就是给予,把自己的知识无条件地教给学生。作为教师,工作之外的工资、福利等是间接满足,工作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却是一种直接的满足。在教师职业活动中,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情感融通都是别的职业难以得到的享受。教师工作的直接乐趣在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看到一批批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取得成功,是教师的最大幸福。
三、教师要沉浸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充实的职业生活
教师除了认真搞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外,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学科、时间和机遇来实施教育科研,进行教育改革;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积极参与富于文化内涵的参观、游览、讲座等社团活动,即可以开阔生活视野增长知识,又可以增强社会交往活动能力;时常反思和进行自我教育。
四、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共创教育幸福,享受育人之乐
教育的幸福来自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体验,它是互相分享的。教师这种幸福表现在时间上,教师可以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表现在空间上,教师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影响巨大。
五、教师要增强自我教育效能感
教师的效能感是教师在教育领域中教育的作用特别是自己是否有能力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主观判断和信念。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有关活动中的行动积极性高,他们乐于付出努力,并采取适当的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而当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和克服时,他当初的自我效能感就得到了证实,也就进一步维持了行为动机。可以说教师较强的教育效能感直接影响其对教育教学的信心和行为,这又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鼓舞,成为其学习的一种动力。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给现代人造成了压力。教师这个职业被全世界公认为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之一 ,职业倦怠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普遍存在。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有超过五成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有很大或极大的压力。近年来,从各种新闻报道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学校的教师有体罚、辱骂学生的情况,各种新闻媒体在对这种现象进行报道的同时也只是讨论了教师的素质问题,而对于案例后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却没有涉及 ,这些现象反映出目前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容忽视。
1.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第一次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概念,专门用来说明个体在职业环境中,对于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与生理综合症。随后,各国的学者开始重视了对于它的研究。国内外的各种研究表明,职业倦怠现象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发生,这是因为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员过分执着于生活的理想和方式,但是又可能无法获得期望的美好,从而产生疲劳与情感衰竭。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社会责任大,教师本人及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期望值很高,这就往往导致教师不能顺利处理工作中的许多压力,从而损害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产生了职业倦怠的心理。
因此,简单的说来,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够顺利应付职业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映,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状态。
2.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日益更新的专业知识,完成各种教学任务,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还需要满足国家及社会、家长、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适应国家教育的改革与变化,适应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变化。如果教师不能够有效地适应变化,释放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会造成教师的心理障碍,产生职业倦怠。具体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职业热情、兴趣消失,消极应付工作。教师一出现职业倦怠后,就会产生厌教心理,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于教学工作得过且过,上课经常迟到早退,不认真备课,写教案,不带教案上课,不仔细钻研业务,教学方法简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对待学生漠不关心,常用讽刺、挖苦、讥笑的语言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虐待,更有甚者用打耳光、拧耳朵或者踢等方式体罚学生。
其次、职业兴趣转移。由于对于教学工作的倦怠,教师往往会将兴趣转移到自己所爱好的事情上去,比如搞第二职业,做生意,交朋友,玩牌,打麻将,吃吃喝喝等,从中获得满足感,丧失职业自豪感。
再次、对于教师身心造成影响。由于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与不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教师会经常觉得空虚、郁闷、挫折、愤怒、烦躁不安,失眠、紧张、食欲不振、全身疼痛,疲惫不堪等症状,并且觉得工作没有意义,枯燥无味,前途渺茫,没有希望,情绪波动很大,产生压抑感,严重者会产生自卑、绝望心理,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3.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首先、教师本身性格与工作态度、动机方面的原因
教师本人的性格方面有缺陷,内向、不和群、缺乏自信心的教师在工作中容易感到有压力,易产生职业倦怠;有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目标不明确,教书只是为了挣大钱,图社会地位,如果一旦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地位不高,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将自己的工作投入及回报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人员进行比较,发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就会感到压抑与疲劳、挫折与失败,就容易产生不满、消极、悲观、失望等职业倦怠现象,丧失工作动机,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社会压力的影响
全世界各国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也十分重视教师,但是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各级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而且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懂的教学规律,并且受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培训,各级教师还必须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同时,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在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比如,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的末位淘汰、按绩取酬、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篇数等等,都使每一位教师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4.我认为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方法与措施。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帮助教师找出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如下:
建立一重种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不同的工作环境对于教师有不同的影响。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将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学校应该建立一种公平合理的具有激励机制的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经济效益制度等,使教师在竞争上岗、晋升职务、评审职称、进修深造、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能够获得公正的对待,大家一视同人。学校的领导人应具有一种民主的领导风格,关心尊重教师,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权,提供更多的参与管理学校的机会,增强责任感。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学校,努力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民主管理制度,适当使用经济奖励、荣誉奖励、感情投资、榜样作用等手段,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产生团队意识,形成集体归属感。增加归属感,并且形成一种和谐的环境。
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一点非常重要。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保持乐观主义精神。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教师也不例外。教师遭受挫折时不要失去信心,应该理性地分析所遇到的困难,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困境中看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对于身心与工作都有益处。
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信心与勇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压力,保持开朗愉快的心境。
增强社交适应能力,发展人际关系。卡耐基说过,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占 85%,这充分说明人际关系相当重要。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社会交往,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及朋友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 ,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来满足彼此之间的心理需要。以宽容之心待人,以诚信待人,才能受人欢迎。通过与人的交往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更多的爱好与兴趣,品味生活。一个人工作压力越大就更应该培养更多的爱好与兴趣,比如听音乐、收集邮票、郊游、游泳、看电影等等,通过欣赏艺术,拥抱大自然使自己的抑郁心情变得“豁然开朗”。
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倦怠在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如:总有少数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乐意办有偿培训班;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
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结合文章中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职业收入过低。
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别人有房和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当面对国家发放的不到2000元的工资,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时,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
二、教师多重角色,身心疲惫。
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这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天和几十个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当教师的家属在学校辛苦付出,不愿意让其为那么点成绩“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
三、应试教育导致精神压力大。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考试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表模等等。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如今,这种升学压力又蔓延到小学,导致为了综合指数和名次,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师生都苦不堪言。
四、行政干预过多,教师工作压力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师份内的事。“备课、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差生、讲公开课”这些常规工作何尝不是教师们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如今教师们平日忙碌的事务并不是那么单纯。许多行政部门都可以向教育安排工作,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去办理。例如办理学生保险、代收各类费用、整理迎检档案、分发学生奶、对家长进行培训、参加文体竞赛等等。这些工作都是教育教学之外的事务,有些工作是短期的,有些确是贯穿整个学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五、个人价值不容易得到肯定。
一所学校里,能够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教师虽然也在努力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讲县级以上优质课、受到上级表彰的机会可能轮不到他们身上。许多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搞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行了,不需要争抢什么,于世无争。由于自身的价值很难有机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所以丧失了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和理想,不再有成功的追求。
六、教育不均衡,挫伤工作积极性。
教育均衡涉及许多方面。无论是学校的硬件环境,还是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是地方教育政策,我们当地和其它大中型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在一些大城市的公立、私立学校,教师工资可能就是我们这边好多倍。另外,那边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管理不像内地严格。因此,内地不少教师为了提高工资待遇,纷纷前往私立学校。要知道出去打拼的教师都是十分优秀的人才,造成了当地人才的流失。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勇气和条件走出去,只能苦守着当地教育。看着别人拿着优厚的报酬,工作积极性难免会受影响。
七、社会风气影响教师的上进心。
眼下,网上资源丰富、“卡五星”之风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每天读书半小时的教育专著相比,打麻将具有更强的诱惑。要求教师撰写教育叙事,备导学案,部分教师会选择在网上下载,网络的便利让人学会了敷衍。想当年,没有网络,没有卡五星,课要自己手写,课件要自己设计制作,下班后没有多的娱乐方式,会选择看看业务杂志。也只有在那几年,人的工作能力才真正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以上分析不知是否在理,字里行间可能透露了些许无奈和抱怨。不管怎样,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需要正视和解决的。俗话说:“带病的大夫如何给病人看病?”教师教学没有激情,工作没有创新,精神萎靡不振,对待任务敷衍了事,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要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多方努力。
1、尽量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近些年,国家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然而,由于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庞大,教师工资的增长过于缓慢。现有的工资并不能适应当地物价房价的增长速度。国家应该加大工资的倾斜力度,多向贫困偏远山区投入,真正落实“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承诺,让广大教师无经济上的忧虑,安心工作。这些年,作为学校,也在致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但投入也不可能太多,并不能真正改善教师的经济状况,所以还需国家加大绩效工资的投入,实现教育均衡。
2、及时调整心态,树立人生目标。俗话说“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你就改变自己。”否则你就是痛苦的。有许多政策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们也不可能逃离当地教育,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改变自己。常年累月重复同样的工作,如果没有一点改变,人不可能不生厌倦。因此,我们需要给自己的人生确定新目标,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让每年都有个奔头儿。例如:今年,我要把班级管理好,形成一个什么特色;我要在学校讲一节公开课;我要有一篇文章发表等等。当某一件事情做成了,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自己会充满惊喜。
3、学校要努力让教师工作的幸福。作为学校,要想方设法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让教师们感到在这所学校工作是幸福的。要舍得投入,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考查的机会;要公平公正绩效考核,真正实现多劳多得;要多给认真工作的教师提供讲课、表彰的机会;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奖罚分明……这些工作,学校都在努力实施着。
工作单位: 姓 名: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摘要】教师是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职业倦怠是指对长期的工作压力作出反应的心理综合症状,其存在严重地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发展。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组织、职业特征、个人等四个方面的因素。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也应从这四方面入手。
【关键字】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够顺利应付职业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映,是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下产生的情绪、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状态。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说:“压力就如一把刀,它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把我们割伤。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还是刀柄”。压力作为一种刺激反应的产物,会对人体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理论与实践均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在一定程度上,教学改革决定于教师的所作所为。教师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上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地区教育质量,形成良好教学风气,造福于他人和社会。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网络交流、电话访问、面对面交心谈心等途径进行调查访问,进行了统计,梳理出了教师目前的思想、心理状况,现就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精神和精力变得枯竭,而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消极和疏离状态。典型症状为在工作中经常有挫折感、刻意回避各种社交活动,有自闭倾向、感到自己的工作毫无实质意义,十分无助、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得过且过。主要体现在一下三方面:
一是表现在思想认识方面,表现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新力,开始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一位教师在谈话中说到:“ 我曾经为教学感到很兴奋,心中有无数种教书育人的想法,希望孩子们因为我的培育,一步步变得更加优秀,但现在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对着孩子们大喊大叫。我感到非常内疚,但是日复一日地应付他们让我很沮丧。”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并过多运用奖、惩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时常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如将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采用体罚等手段。
二是表现在职业规划意向方面,表现为疏于工作,无心投入,感觉工作付出了时间、经历,但成绩平平,对事业追求失去了信心,觉得教学生出成果难,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三是表现在情绪、心理状态上,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所以情绪就会波动很大,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率低,就会产生压抑、忧郁、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对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降低,认为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家长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和配合教师,从而放弃努力,不再关心学生的进步。
据此次小范围调查统计,40%的人“经常会”,36%的人“偶尔会”,60%的教师表示“感到自己经常疲惫不堪,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或者出现失眠、头痛、肠胃不适”等症状,50%、31%的人偶尔或经常感到“自己的知识好像被掏空了一样,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大约有 60%--70%的教师反复出现压力症状,至少30%的教师具有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学校因素
教师的职业疲惫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的管理有关。学校的管理能否提供给教师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情感状态。教育管理当中检查过多,评比过多,而给教师自我发展、创造空间太少,让不少的教师在同事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身心疲惫。
(二)社会因素
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急剧变化的当今社会,教师不得不面临着外在现实和内在信念的冲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承担着为培育人才的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服务对象特殊化因素
1、学生问题的困挠。如今的独生子女学生较多,家庭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个性较强、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思想问题,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
2、家长过分的苛求。一部分家长一方面是不能正确认识到孩子行为、思想状况,另一方面又过多地苛求学校、教师。有的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也不愿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措施,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增加教师的工作难度。有的家长又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和教师做无谓的干扰、评价,造成了教师长期不被理解,致使工作行为退化,工作士气降低。
(四)个人因素
教师个体的认识偏差与个体的人格特征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如教师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降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等都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有的教师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当他们觉得自己对工作的投入与从工作中的所得不匹配时,就可能产生职业倦怠。一位孙老师跟我谈到:“我曾经要求学生在每个周末都要拟定下一周的学习计划,我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做好预习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我也会每周一收上这些计划来看,给他们一些反馈的评价,或者提出建议。但是,已经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没有做这项工作了。日常工作任务已经很繁重了,有很多东西是必须在限期内完成的,我总是感觉很累,时间很紧。我知道应该回复,这样做会对学生很有好处,可烦躁的情绪和现实的压力又使我不想回复,我非常犹豫和为难。”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缓解教师倦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还必须在学生和教师个人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校办学和管理现状,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社会评价方面加以引导
1、广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促进教育公平、学校均衡、政府投入有法律保证。
2、推进社会期望的合理性,让全社会、家庭要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正确面对对和共同担负培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使命。
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要多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育人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师,培养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勇于面对各种困难,有乐观进取的精神。
2、充分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要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更多地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实际状况、以人为本、全方位考虑问题、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正确的评价。
3、给教师“减负”,即尽可能地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改变以学习成绩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并且与各种福利待遇挂钩的做法,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4、为中青年教师搭建专业化平台,关注这个群体的发展,提高能力,增进修养。
5、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以教师为本,加强教师对组织、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个人素养和思想道德方面加以修炼
1、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自我的心理负荷和情绪体验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不切实际,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负担、焦虑不安;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因此,作为个体的教师,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和境遇,及时调节认知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自己认识越深刻,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生活、内心中的困境。
2、放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的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刺激反馈到人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
3、磨练意志,增强个人抗压性。外界刺激到底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所决定的。人的抗压性是靠后天炼就的,教师们要加强人格方面的修养,加强意志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的培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
4、学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从心理期待中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追逐先进教育理念,放松自如地挥洒教坛,减少倦怠,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引用德洛夫斯基的一句话:“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当然越早越好,你必须接受这样一个观念:身体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职位的晋升”。但愿每个教师都能拨开遮住心灵阳光的那层乌云,撇开劳顿的人生旅程中积累的倦意,在灿烂的晴空下快乐地飞翔。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原因,调适策略
中小学教师是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国内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其中情绪衰竭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后,常感到工作没意义、没价值,工作目标渺茫,对教育教学工作失去应有的兴趣,日感焦虑与烦恼,有无助感,缺乏工作自信,缺乏进取心,工作中易躲避困难,敷衍工作,被动应付。这些表现已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的未来,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基于此,我从教师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成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调适策略。
一、形成职业倦怠的原因
1. 不断地教育改革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小学教师每天工作的时间大多超过8个小时;86.7%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日程安排总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应对检查、对付考试等,除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不少教师下班之后也不能彻底“下课”,根本没有放松和调节的时间。还有成绩评比与超负荷的工作量都是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
2. 教师的职业特点给教师带来的压力。
教师职业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和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博大精深,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正因为教师职业自身的高要求,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如果不能很好地调适,就容易引发职业倦怠。
3. 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都想尽心尽力地工作,并希望自己辛勤的工作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但实际情况如何呢?由于教师考核制度不完善、不健全,部分教师在学期初接受工作安排时就已经决定了他的考核分数,因为有的学校在教师的工作量化中引入了“学科权重系数”、“工作量计算公式”,以体现其量化的科学性。而学校不同于工厂,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无法用公式去准确计量的,在学科教学的差别上,张三的一节语文课与李四的一节地理课,到底存在多大差别?如何去衡量他们之间的差别呢?所以,那些用“学科权重系数”和“工作量计算公式”来量化对老师进行考评,必然会导致部分教师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4. 教师自身方面的压力。
外在的环境因素必须通过教师内在的个体因素才能起作用。有研究表明,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及心理健康都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师必备的重要心理素质,不同人格特点的教师面对压力的方式是不一样的。高自尊的教师易于缓解职业倦怠;而那些具有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的人,很容易引发职业倦怠。
二、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
教师中存在着职业倦怠心理是客观事实,但具体到个人或不同的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又有较大差异。既然产生职业倦怠的压力来自于社会、职业、评价体系与个人等方面,那么,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寻找对策,以帮助教师缓解职业倦怠。
1.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同时,也决定该职业的吸引力和从事本职业人员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待遇低,导致心理失衡,失落感也由此而生,倦怠于是不可避免。要让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社会必须将“尊师重教”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经济地位。国家一方面应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注教师行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这样才能让教师从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才能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另外,要确立对教师职业的合理期望。教师是一个真实的人,而非古书中的圣贤,教师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校长、家长、学生及社会大众应对教师抱有合理的期望,以减少教师的压力。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予以关心支持。
2. 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
缓解职业倦怠,不仅要依靠社会、学校的支持,教师个人的努力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师的职业特征。教师个体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清醒的认识,而不要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特别是一些教师,由于在职前培训阶段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当真正进入到教育教学领域时,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各种差距时,就会产生倦怠感。其次,教师要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只有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才能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更理性地分析所面对的种种压力,增强处理问题的信心。同时,教师应努力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质,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最后,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通过适当调适来克服职业倦怠。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教师应勇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症状,查出自己的压力来源,主动寻求帮助,设法加以化解。教师应学习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及时疏导、排解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困扰。教师要努力加强个性修养,增强理智感、自制力、自信心,克服主观臆断、情绪冲动、自暴自弃,经常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和健康、平衡的心态。此外,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等也能够有效缓解压力,必要时还可以求助于心理医生。
3. 建立科学和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首先,学校领导要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赋予教师更大的自由度,并且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其次,要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体现竞争精神。如果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良莠不分,则易使教师限于平庸、懈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动力。最后,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并以严格的赏罚制度来保障。
在学校组织中,校长的角色很重要。校长要发扬民主,关心教师,同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要创造这种氛围,校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长对待所有的教师要公平、民主。
4. 学会放弃,有所为有所不为。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选择就要有所取舍,选择与放弃是同时并存的。人生有太多让你心动的东西想去追逐,实际上你不能全部拥有它,假如你偏偏不愿正视现实,必然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快乐的源泉,为我们带来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因为积极的心态不仅能帮助你克服困难,而且它将是你战胜困难的垫脚石。当情绪低落时,找朋友宣泄一下,适当的时候,外出旅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体验一下成就感,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释放方式。
总之,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是一种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教师应正视弱点,面对先择、学会生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要能够承受挫折、坚韧不拔;要学会在竞争中不断充实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争取发展机会;要通过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个性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明, 邵海燕.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3, (10) .
[2]耿文霞, 陈震.需求关怀:消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6) .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界定;职业倦怠的原因;解决办法;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一、西安市某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调查分析及影响
为了更好地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笔者采用统计学和定量、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笔者以西安市某中学教师群体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抽样分析和类比研究等方法,通过采用国际公认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对调查学校200名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下是问卷调查的基本形式和研究分析。
调查问卷
1.您从事教师工作( )年
2.您从事( )科教学工作
3.您是否后悔选择该科目的教学?
A.是 B.否
4.您觉得平时的工作忙吗?
A.非常忙 B.还可以 C.不忙 D.不一定
5.您觉得假期时间是否充足?
A.是 B.否
6.您对您教授的学科是否熟悉?每年是否需要重新备课?课件用新的还是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您对您的收入状况是否满意?
A.是 B.否 C.一般
8.除了维持家庭生活需要以外,您觉得您的收入能够满足您更高需求吗?
A.能 B.不能
9.作为男性/女性,您觉得您是否合适从事中学教师工作?
A.合适 B.不合适
10.您对选择此职业后悔吗?
A.不后悔 B.后悔
11.您时常感受到身体和精神双重疲劳吗?
A.是 B.不会
12.假期时您选择如何度过?
A.在家休息 B.补课、备课 C.外出旅游 D.其他
13.您认为社会对教师这个行业持哪种态度多?
A.肯定 B.否定
14.您以自己为教师感到自豪吗?
A.自豪 B.不自豪
15.您带的班级是
A.尖子班 B.重点班 C.普通班 D.特长班或其他
16.您对您学生的态度
A.非常喜欢 B.没感觉 C.厌恶,没耐心
17.您所教授的学生与您的关系
A.非常好 B.一般 C.没过多接触
18.您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年龄偏( )好,年龄与学生沟通有无关系?
A.大,有 B.大,无 C.小,有 D.小,无
19.您对评选优秀教师的态度?
A.非常积极 B.无关紧要
20.您认为您现在的教学动力是?
A.教学 B.学生 C.学校 D.个人职业发展
通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现阶段,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社会地位和收入状况与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不匹配,一方面,社会对于教师这一特殊行业的期望值过高,而教师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收入和劳动量不成正比,保障制度不完善。
第二,职业原因,基础性学科的中学教师普遍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模糊,很多教师对职业的定位是谋生手段,而教师职业的实质意义远不局限于作为谋生手段存在,而更多地被赋予社会职责和人类灵魂的延续工程,尤其是中学教师作为基础性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其对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学校因素,一方面,重点学校的重点学科教师工作量巨大,收入往往与自己的成绩挂钩,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体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度呈良好态势,而另一方面,非重点学校的非重点学科的教师生活状态和工作热情度明显较差,学校的地位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个人的情绪,坏的气氛和环境直接导致教师产生情绪倦怠,职业成就感低下,进而在教学工作中创造性逐渐丧失,常年讲授同样的知识,从而形成了持久的职业倦怠。
第四,学生方面,各个学科所应对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品行差异度大。好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学生中影响巨大,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较差,学生不爱听讲,加上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还都不成熟,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个没有热情的老师往往在教学中出现急躁心理,导致教学抵触性大,情绪上懈怠,最终导致职业倦怠,与学生的抵触心理成正比,从而互相形成恶性循环。
第五,教师个人因素,性格及所授学科对教师的个人发展也有一定影响,教师本身的人格特征形成往往受制于他所教授的科目特点,大多英语老师性格开朗外向,而数理化老师往往性格比较拘谨,其本身形成的性格特征反过来影响其能力素养的提高,如果长时间如此,也会导致一种职业倦怠,即其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情绪有很大关系。
三、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解决办法之我见
首先,从社会层面上说,需要重新整合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社会应该重新认识教师这个职业,并持合理期望,全社会应该充分地关爱教师,全方位地建立对教师的支持体系并切实采取各种方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其次,从职业角度上来说,一方面需要学校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尊重、关心、支持教师,给教师提供舒适的教学环境,培植教师职业发展的优良土壤,对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并形成长效机制,多多开展有利于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活动,养成教师“爱岗敬业,互帮互助”的职业习惯,使教师逐步改变自身职业定位和认识,增加机体荣誉感,职业成就感。
最后,需要教师本身正视其职业倦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不断加强心理学的理论学习,把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知识逐步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不从评优中找成就,要从爱岗中找荣誉,认识自己的职业对社会的重要作用,认识教师爱学生、爱学校、爱教学,教书育人的社会角色。和社會对教师的认知感和期望值相对应,做到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其实,只有教师本身从职业中找到工作的热情,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才能真正摆脱职业倦怠感,以教师职业为荣。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资料来源:毕业设计(论文)网 www.56doc.com〗宋振韶.《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1~46.
2:赵玉芳.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资料来源:毕业设计(论文)网 www.56doc.com〗2003/01
3: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预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资料来源:毕业设计(论文)网 www.56doc.com〗2008.
【教师职业倦怠中期报告】推荐阅读:
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感悟11-04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11-04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对职业倦怠的影响11-18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成因及预防06-10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心得体会5则范文05-27
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07-09
教师职业访谈报告06-20
关于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自查报告06-03
浅谈酒店员工职业倦怠09-06
消除职业倦怠的关键是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