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失败(精选8篇)
成功的企业有两个核心秘诀:
1、要有好的产品
2、该产品要有一个广阔的市场
换句话说,创业公司应该能进行扩张。为实现合理的扩张,创业公司应能平衡五个核心领域的增长:
1、顾客
2、产品
3、团队
4、商业模式
5、资金
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上述某一或某几个领域过早的扩张。
1案例一:市场就是“钱”
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到银行借贷创业资金,但他说不清产品的市场在哪里,也未曾接触任何可能的潜在客户。这位科学家认为,做市场调查并不必要,只要产品功能优异,顾客自然就会上门。然而,尽管他有高明的创意和高科技产品,银行还是没有贷款给他。
孤芳自赏,是许多创业者的通病。不知道市场在哪里,是创业者的最大缺陷。一个创业者如果不能从市场的需求来客观地审视自己的成果和创意,如果不能客观地论证自己将遇到的风险因素,想到的只是成功,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市场的“惩罚”。在这里笔者提醒创业者,如果你想创业,首先就要记住:想到的和遇到的永远会有距离。
2案例二:许小姐适合做老板吗?
许小姐一门心思想做老板,经过7年的努力工作和省吃俭用积蓄了一笔资金,其中10万元做了注册资金,5万元用作流动资金。她认为,个人创业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在过去的工作中,她总是分内分外的事全都抢着干,且从不计报酬。尤其是经营方面的事,她更是竖着耳朵听,目的就是为了多积累经验,为自己开公司做准备。另外,她认为个人创业必须有一个好的项目。她选择了一个当时的朝阳项目——房地产租赁咨询。
2009年年底,许小姐在办齐所有手续后,门店终于开张营业。她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但最初3个月几乎没有生意,直到第六个月才稍有收入,而且生意很不稳定。半年来,她赔了3万多元。她开始动摇了,觉得自己是在靠天吃饭,靠运气吃饭。她认为做生意不应该是赌博,肯定是哪儿弄错了。她不想再这样干下去了,觉得自己不能等到这15万元都赔光的时候再行动。她要去弄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于是,她在第七个月关掉了公司。
导致许小姐失败的原因很复杂,首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她没有一个完整的创业计划。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很低,不考虑成熟,一厢情愿,自然危机重重;其次是没有考虑到创业的政策风险,房地产紧控政策,使得二手房市场也受到了极大冲击;最后是没能坚持下来。要想创业成功,还要学会怎样避免“打水漂”。
3案例三:热情和眼光不是关键
穆波是个时尚前卫的女孩,正是对自己的独到眼光特别自信,所以她在大学毕业后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开了个时装店自己当起了老板。在这个并不繁华的小街,20平米的临街铺面经过精心装修,花钱不多但时尚前卫。前3个月辛辛苦苦小赔,半年之后生意开始火爆,第9个月,房东要收回店面自己经营,而穆波没有太多犹豫就将店铺出让给房东,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签订合同。说起自己当老板的经历,穆波的脸上没有失败者的颓唐和消极,“如果我的房东不那么狠,也许我的小店会成为人生的第一桶金。”
穆波也认真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首先是自己找店铺的时候操之过急,没有认真考虑店铺的位置;第二个致命硬伤就是在租用店铺的时候,没有和房东签订租房合同;第三,在出现问题时,没有积极地考虑对策,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穆波告诫那些刚刚跨出校门准备自己开店的创业者,作为一个学生,社会阅历很少,缺乏经验,所以难免会在创业上遇到挫折,尤其在人际关系上,在遇到问题时,千万不能冲动,要有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失败了也不要气馁,要及时总结,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创业中更加成熟。穆波还建议那些想创业的年轻人,最好先将自己的梦想储存几年,先从别的地方学习经验,等有了心理、人际和经济的基础后,再考虑自己的创业计划。
4案例四:开店选址很重要
2009年8月中旬,小侯走上了创业之路。因为喜欢汽车,他把目标锁定在与汽车有关的项目。不久,一家汽车饰品店在短暂的忙碌之后诞生了。然而仅仅半年,他就鸣金收兵。回忆那段创业的日子,让小侯很是痛苦:付出了很多,回报太少。
其实,创业之前,小侯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因为喜欢汽车,他就琢磨着在汽车方面找路子。他先到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汽车消费品的创业项目。最终,他自己分析:买车的人越来越多,而爱车的人一般都比较注重车内装饰,那么,开一家汽车饰品店,生意应该不错吧。
觉得自己的想法还是比较顺应市场发展的,小侯忙碌地开始了第二步工作。他先从网上搜索了一些经营汽车饰品的代理商,并对各家的产品质量和价位进行了比较,然后选定了一家代理商。经过联系,他和那家代理商签好了协议,交了6000元的加盟费,就开始租房子、装修、进货,脑子里满是憧憬的小侯很快就成了老板。但是现实给小侯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开张后,顾客寥寥。尽管他店里的饰品很吸引眼球,无奈饰品店所处的位置比较偏,路过的车倒是不少,但也仅仅是路过,而且大部分是大货车,根本不会在这样一个地段停车,更不会来买车内饰品。小侯每天都早早开店,很晚才打烊,商品的价位也定得很低。即便这样,开业半年,总共才卖出两三千元的货。房租到期之后,小侯不敢再恋战,把剩下的货放到朋友空着的车库里,从此不提开店的事。
5案例五:好吃还要会经营
老李是个下岗职工,在一家公司里当司机。老李开店不容易,因为是下岗职工,还拖家带口,所以从资金和心理上,老李都有很大压力。在权衡许久之后,老李看上了一个投资小回报快的项目——风味灌汤包。虽说店面不大,但房租、设备、原料、员工,还有学习技术的费用,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得三四万元。为了开店,老李除了把自己的储蓄拿出来,还向朋友借了一万多元,总算是把自己的店开起来了。开张的一个多月里,老李的店每天都是顾客盈门,可是就在这一个多月内,风味灌汤包的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没过几个月,老李小店的顾客数量明显减少,老李在朋友的建议下,也开始兼营其他风味小吃,但生意仍然没有多大的起色。
在连续亏本两个月后,老李的店就关门大吉了。他还了外债之后,赔了一万多元。对一个下岗职工来说,这并不是个小数目。老李失败后,没有再选择创业,而是选择给别人打工,老李说,给别人打工虽说赚得少些,但心里踏实。
夏军:没有投资的时候 你是在做项目
夏军,90后创客,爱狗团创始人。此前,他曾是一家估值过五千万元的公司创始人兼CEO,但后来由于投资人的撤资,他一切又得重新开始。对于有如从天堂到地狱般的经历,夏军可谓是感触颇深。大起大落之间,他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要想清楚是做产品还是做功能
我一直提倡一句话:没有投资的时候,你是在做项目,有了投资,你才叫创业。创业不是做个APP就行了,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各种精彩到你没法想象的坑。
很多没有拿到投资和产品没做出来就拿到投资的团队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外包,有现成团队,开发速度快;招人,团队磨合需要时间,但是很稳,那么到底该怎么处理呢?如果你是一个重运营的APP,功能至上,可以外包;如果你是一个重产品的APP,体验之上,还是自己开发吧。外包只能做功能,产品还是得自己把握。
怎么来搭建一个团队
创业初期,团队可能只有三四个人。我们有五个人,分别负责运营、市场、技术、产品、杂事。当你的产品即将上线时,就需要大量招聘优质人员,来补充团队的短板。如果招人不慎,很容易出现大规模人员变动。那么究竟如何招人呢?先看价值观、兴趣爱好;再看能力;然后看性格;薪资不用谈,不是要多少给多少,是值多少给多少。怎么看值不值?参考前面几点。
如果你的产品经理病了 怎么办
创业不是开玩笑,等待你的永远是未知的困难。创业第二个月,我真正迎来了第一个坑,两个噩耗:一个是人事负责人的母亲病重;另一个是我的合伙人之一产品负责人的妈妈生病。前者离开了团队,后者半兼职。
这时候,就意味着我要负责:人事、行政、运营、产品、对外、还有管理。那两个星期如魔鬼般的生活,每天近乎不睡觉。那么如何应对意外情况发生呢?
1、把自己整牛逼了,遇到紧急情况,缺人了可以顶。
2、重要的事情不要交给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全职的,配一个实习生,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并且可以预防不时之需。
团队人员一起离职怎么办
在近7月份的时候,由于两个合伙人离职,外加团队管理问题,从运营到设计再到技术,接二连三离职,我几乎丧失了花了三个月建立起来的整个团队,一度崩溃。有两天近乎放弃了爱狗团,一直在思考:我哪里做错了?是管理错了?招聘错了?还是待遇错了?我总结为:招聘不慎、管理不当。
关于管理,引用一段话: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和很差劲的人做斗争当成了所谓的管理,你应该费劲去找到优秀的人共事,而不是费劲去管理一帮差劲的人。
罗勇林:失败主要在于产品价值低
罗勇林,1994年生,黑龙江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他自认为是一位“骨子里的创业者”,也曾经疯狂浮躁过,期待能像余佳文他们一样,获得千万投资,实现“一夜暴富”。而今,他从失败中清醒,沉下心来,以一名产品实习生的身份进入百度贴吧事业部,希望借此重新开始。
聘爱失败原因
聘爱,是一款垂直于90后的婚恋APP,曾经拿过10万元的种子投资。产品上线后做到了4万用户量 ,安卓,IOS,Web都上线了,被各大媒体多次报道。看起来,这个项目发展得还不错。
但互联网创业不是做一个APP就可以成功的事,聘爱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没落的命运。其失败主要在于产品价值低,很难吸引投资人兴趣;同时在功能、体验上还有所欠缺,并非令人满意;最主要还是因为没找到最佳的盈利模式。
与投资人沟通技巧
1、加投资人微信的时候不要附带留言,特别是一些夸张的语句。其实只需要一句很简单的话:“给您看下我的项目,麻烦过一下,谢了”。
2、一定要虚心,被质疑可以跟他们适当辩论但不宜过强反驳,因为他们是好心指导你。要学会感激,不管对与错一定要挑到干货去吸收和学习,不断地反思自己以及项目存在的问题。
3、第一次沟通首先要介绍下自己是谁,做什么事,目前做到什么程度了,不要太罗嗦,一定要让你的项目能够一句话就解释清楚。
4、项目计划书一定要简单,最好是10页左右的PPT,用最简短的语言把你的项目描述清楚。每天投资人都要看上百个策划书,一个项目太长了投资人根本不会仔细看的。
管理经验之谈
1、相信直觉,找合伙人还是招成员如果第一感觉不好的话果断放弃,因为最后结果往往是一样的。
2、创始人要一直努力跑在前,你要拥有团队其他人都不具备的能力和资源,这样才能hold住他们。这跟谈恋爱一个道理,自己不争气女友跟别人跑了,不要怪对方,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3、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给成员足够的自由以及权利,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创始人累成狗,成员却很轻松,这样的团队不是优秀的,要学会放权。
4、招人的时候对应聘的人给予清晰的职业规划,让对方知道到在你们公司会得到什么,最好是什么结果,最差是什么结果,未来是怎样规划的,让对方觉得这家公司靠谱,总会替我着想,这样做肯定亏不了。
5、不要总是讲公司利益第一,如果你能做到他们的利益与公司利益都重要,那么效果会更好。
李宗琨:我的错误是过分追求名利
2012年毕业后,在一家公司从运营专员做起,花了一年半时间成长为运营总监的李宗琨,辞职之后,利用原有的工作经验开始创业。虽然创业项目和之前的工作内容相同,但还是以失败告终。对此,他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希望能从中吸取教训,同时也给后来人提供一个反面教材。
价值观扭曲
创业,有的人是为了兴趣;有的人是为了梦想;还有的人是为了改变世界;大部分人还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简单说就是赚钱。我属于最后一种,为了名利。其实最后一种并不能说不对,我的错误是过分追求名利。
在上一家公司,我工资条上的数字变化,可以写一部励志都市剧了。可我还是不满足,不管这个数字增长到多少。另一方面,团队的项目在业内渐渐有了名气之后,我们老大的知名度也随之高了起来。作为幕后工作者,我不免开始羡慕嫉妒恨,这也是我决定创业的原因。现在看来,价值观的扭曲导致自己对名利的过分追求,产生了创业决定,实际上并不理智。
创业时机不成熟
在我决定创业的那段时间,恰好整个行业处于转折点。电商导购行业,对上游的平台依赖性强。而那时,上游平台发生政策变化,整个行业由高速发展转为平稳发展。所以,从头做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资本市场也不被看好,融资十分困难。马太效应也开始显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按我当时的情况,只有一点积蓄,只能支撑进场费,融资无望。我知道创业时机不成熟,按理来说,应该终止。但由于对名利的过分追求,导致自己做出了非理性的决定,也为最终的失败埋下伏笔。
无融资能力
我所说的融资,不是单指找投资人融资,也包括其他任何可以得到的资金。比如,你有个土豪亲戚或者富二代朋友,可以说服他们投钱进来。再或者,众筹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欠缺融资能力,即使身边也有一些资源,但我在这方面做的努力少之又少,对股权和融资方面的操作也无经验。所以自始至终,公司运营的资金都是自己存的那点家底,杯水车薪。
团队建设不足
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团队最多的时候是七个人,其中一个是技术合伙人,其他都是运营。推广和产品两方面,没有擅长做的人,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因而也导致我们的产品最后做的很垃圾,推广也毫无建树。
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对运营擅长,所以重兵放在运营。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资金已经用的差不多了,无力去招募人才来补这个空缺。
总之,这次创业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认识到金钱、物质、名利这些东西无法维持恒久的幸福感,只有精神上的充实才可以。除此之外,我对创业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创业不是一定要自己当老大带领一帮兄弟打天下。加入牛逼的团队,做牛逼的事情一样是创业,能不能当老大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吴幽:很多细节想不细致
作为一个没完成学业就去创业、野路子杀入垂直电商的90后创业者,吴幽很怕别人说他不靠谱,尤其是在他创办的食品B2C品牌好吃乐hoslent.com失败之后。事实上,吴幽自上大学开始,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做服装生意,并且还赚了不少钱。他开始接触电商,是在卖掉服装公司之后。
走上食品电商之路
当时,徐州一个做纸类生意的商人李天找到了他,希望做休闲食品的电子商务。本来就对电商颇感兴趣的吴幽很快被说服了。当时徐州悄然兴起了一股休闲食品风,“线下发展都这么迅速,线上发展的速度会更快。”这是他当初的想法。
于是吴幽投入之前积累的十几万元,李天承诺总共投资超过200万元,双方在共同朋友的见证下简单约定,组建了一个20多人的团队,开始做食品电商。
运营问题凸显
虽然前几个月销售额还不错,但运营方面还是有很多问题。首先是新用户的获取。高峰时期每天200-300单的销售额,推动力完全来自于广告联盟的投放。当广告投放停止后,用户量增加就会急剧放缓,每天订单量也不断下降。平均100元甚至越来越高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让吴幽吃不消。
其次是原创品牌的供应链要求太高。当时给“好吃乐”的供货商,最大的工厂规模有3000多人,最小的就是家庭式的小作坊,供应链的标准很难统一。此外,食品安全问题也是重中之重。
与投资人矛盾分歧
在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与投资人之间的矛盾分歧。在吴幽看来,“好吃乐”运营初期还是不错的,比如客单价能够达到150元,高于同行的90-120元;顾客对于食品的评价很好,退货率几乎等于零。他希望能够以品牌为主,进驻多个电商平台分销,这样可以节省大量市场、技术等费用和中间环节。
尽管吴幽多次向李天提出上述理念,但李天一直不同意。200万元最终也在网站上线10个月后烧完,此时累计的销售额差不多也是200万元。吴幽认为用垂直B2C的思路再做下去实在没有什么前途,于是提出来停止网站运营。
反思与教训
在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时,吴幽也不断在反思。他说由于自己太年轻,对电商理解不是很深刻,很多细节想不细致,“仅凭一股冲劲和猛劲,很难踏实地把事情做好。”此外,由于对资本市场关注较少,创业初期的资金约定太随意,容易为日后扩大规模埋下隐患。而由于不懂VC方面的知识,也不太能理解估值,导致当时一些VC找到吴幽时,他和团队很难用更大的格局来思考。
1.准备不足
精心规划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而这通常可以通过企业的稳定性和收益性反映出来,许多时候创业者急于让创意实现,而忽略了大量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这份计划书应描述企业的前景,并说服别人支持你来实现这个目标。
2.资金不足
另一个常犯的错误是低估公司启动所必需的资金,缺乏资金会很快让企业陷入困境,威胁企业的成长潜力和稳定性。创业者应了解并估算所需的启动资金。不只包括公司启动的资金,还要考虑到维持企业运转的花费。如果你的钱连公司一年的开销都不够,那请慎重创业!
3.没有良好的市场营销策略
就算价格够低产品服务够好,但你的公司仍有失败的危险,因为目标用户群体或许对产品服务不了解。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如果创业者不知道如何很好的向公众销售产品,他应该寻求更好的创业伙伴支持。此外,还应该设计一个看起来很棒的公司网页,让顾客能很容易的了解公司信息,以及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4.不靠谱的供应商
对许多成功的企业而言,优秀供应商是保证良好服务不可或缺的一环,
与供应商打交道或许很有挑战,但通过适当的交流与调查,创业者可以成功拓展出高效的供应渠道,找到优秀的合作伙伴。
5.缺少适合的员工
人力是许多小公司最大的支出,公司应雇佣对应行业出色的员工,且员工数量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人员过剩是在浪费不必要的劳动支出,如果人手紧缺,那员工的工作负担会过重,最终会影响公司的整体业绩。创业者应意识到这个问题,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情,远离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的人。
6.产品卖不出去
销售是任何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销售低迷是企业处于危险中的信号。公司应时刻了解其销售数据与趋势,并准备好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了解竞争对手的最新情况,相应调整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雇佣更有能力的销售人员。
7.产品缺乏多样性
有些企业只有一种产品或服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很危险。如果唯一的产品出现问题,整个企业就完蛋。所有公司都应该尽可能使产品和服务多样,确保企业的生存能力。
8.没有良好的口碑
失败的教训:不顾国情的模仿
在到那波商务SNS的Copy 2 China高潮中,若邻还算是活下来的。不过中间经历了多次的波折,创始人邹岭二进二出。网站一度也裁员,几乎关站。
若邻和其他的商务SNS一样。用户一直上不来。一度大家相信的所谓六度交友的人际关系理论,在实践中毫无成功的希望。一个普通人可能通过六度能联系到奥巴马;但是这不代表他能认识奥巴马并寻求到实际的帮助。因此六度理论和庞氏骗局也差不多。
更大的差别在于,美国是一个专业社会,尊重个人的履历和专业能力。这是LinkedIn崛起的社会学原因。而中国是个关系社会,权力决定了经济。如果你认识省委书记,你会主动把人脉介绍给别人吗?更何况是,中国绝大部分掌握财富和权力的人,压根都不会上这类网站。
盲目创业,缺乏契约精神,过分倚重人脉是中国式创业失败的三大主因。国内创业企业每 100 家企业中只有 20 家到 30 家可以熬过 1 年,而熬过 3 年的企业只占这其中的 30%; 至于如今流行的大学生创业,其失败率更是高达 99%。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创业企业每 100 家企业中只有 20 家到 30 家可以熬过 1 年,而熬过 3 年的企业只占这其中的 30%;至于如今流行的大学生创业,其失败 率更是高达 99%。创业企业从无到有,创业者需要做资金分配与调度、人才招募、营销策略制定、管理控制,以及面对来自竞争和市场的变化,因此,任何一个环 节出现问题,对于脆弱的创业企业而言都是致命的。岁创业晚不晚? 40 岁创业晚不晚? 年轻人不宜盲目创业,要先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和商业运营经验,有了一定 的资金、客户资源或者独特的商业模式后,再寻求创业,那样失败的几率就会大 大降低。陈碧富 20 岁出头进入台湾奥美广告公司,从调研员做起,一步一步做到北 京奥美的总经理,这期间几乎跨越了 20 年,积累起来了丰富的行销经验和客户 关系。直到 40 岁,陈碧富觉得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创业的时候,就果断放弃了北 京奥美总经理的职位,出来创立了观唐广告公司,以前奥美的很多客户都成了观 唐广告的客户,公司成立第一年营业额就做到了几千万元。陈碧富当时对媒体谈论自己创业最大的感受就是:水到渠成。当自己的经验 积累、资金实力、人脉关系、团队建设都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层次后,出来创业 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许在很多年轻人看来,陈碧富 40 岁才开始创业,显得 太保守了,失去了很多机遇,但是其创业成功的概率却是大大提高了,10 年来 这家不求最大的广告公司依然比较健康地活着。创业失败往往源于盲目,创业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创业者在创业前需要明 确地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是技术、产品、服务、人脉资源,还是资金 实力、政府关系等等,如果上述资源中在所在的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创业初期 就比较容易生存下来。因此,创业咨询专家普遍建议,国内的年轻人不要盲目的进行创业,而是先 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和商业运营的经验,有了一定的资金、客户资源或者独特的 商业模式后,再寻求创业,那样失败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如何避免敌人式散伙? 如何避免敌人式散伙? 在创业之初,合伙人之间最好都建立起契约精神,把未来可能预想到的情况 设计出来,体现在公司章程中,使未来的变化有据可依。另外可以拿出部分股权 给后来地业绩出色的合伙人进行再分配,预留出一个活口,在
制度上保持一定的 弹性。
国内某知名的咨询顾问公司最近还是解散了。这家顾问公司曾经是国内管理 顾问方面最成功的咨询公司之一,公司的 4 位合伙人在业界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当初 4 位合伙人在组建这家公司时按照每人 25%的股份平均分配,每人负责一块 业务。由于这 4 位创始合伙人每人都在各自领域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该公司在 创业初期一帆风顺,很快就发展成为业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然而,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的 4 块业务出现了发展的不平衡,其中两块业 务占据了公司经营额的 80%。很快 4 个合伙人之间出现了矛盾,但是当初约定的 25%的股份却难以改变,在矛盾难以调和的情况下,该公司意外地解散了,4 位 合伙人各奔东西。初创企业的合伙人或者股东之间往往是按照出资的比例来决定股份,忽视了 个人能力和智力层面的无形资产,尤其在技术导向或者智力导向的行业,企业后 续的发展往往更依托专业技术和智力上的推动,资本反而成了次要因素。创业型 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变化非常快,协商不好就容易分家。目前很多创业型公司多数采取的是有分红权无股份和股份制模式,这两种模式 各有优缺点,也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个案,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进行摸索。但 是在创业之初,合伙人之间最好都建立起契约精神,把未来可能预想到的情况设 计出来,体现在公司章程中,使未来的变化有据可依;此外,除了按照出资的比 例,分配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股份比例,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团队骨干成员进行 评估,对股份的比例可以做出适时的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还可以在初创的时候,除了出资人,规定可以拿出多少比例的股权给后来的 业绩出色的合伙人进行再分配,预留出一个活口,在制度上保持一定的弹性。社会关系能一劳永逸吗? 社会关系能一劳永逸吗? 在创业过程中不可过分倚重人脉关系,以此为支点开始创业没错,但问题是 关系并不能保障一劳永逸,一旦失去,创业之路就很容易戛然而止。毕竟最终还 是业务决定人脉,不是人脉决定关系。陈风多年以来从事着一个相对自由的职业——个人工作室,帮助一些小企业 做一些设计印刷的业务。然而一个机遇改变了陈风的命运。陈风的一个老朋友张 岩在一家外企刚被提拔为运营总监,手里掌握着一年几百万元的印刷业务。在张 岩的“帮助”下,陈风顺理成章地拿到了这个大业务,于是招兵买马,迅速成立 了一家颇有规模的制作公司,一年几百万元的印刷和设计业务,利润竟然也可以 达到上百万元。在张岩的照应下,陈风很知足地做
做着这家外企的印刷业务。然而两年后张岩 意外地离开了外企,接替张岩的继任者毫不犹豫地把这笔印刷业务给了自己的关 系户。失去了业务支柱的陈风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几个月后只得关闭了公司。“中国式创业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关系创业。中国人比较看重关系,在创 业过程中也比较倚重人脉关系,往往以此为支点开始创业,但是问题是关系并不
能保障一劳永逸,一旦关系失去,创业之路就很容易戛然而止。毕竟最终还是业 务决定人脉,不是人脉决定关系。”王东晖觉得人脉资源在国内的创业过程中虽 然很重要,但不能过度地依赖关系资源,而应当未雨绸缪,加强人际资源优势以 外的其他方面,例如通过提升服务、产品,开拓新的客户,不过分依赖单一客户 生存。
关键词:创业板市场,NASDAQ,可持续发展,上市资源
创业板市场 (又称“创业板”)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经过3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目前全球有40多个创业板在运作, 在此期间也有许多创业板因经营不善而倒闭, 而国际上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NASDAQ) 。创业板市场是中小创新型企业进行上市融资的股票市场, 它主要服务于高新产业, 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创业板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一种, 具有一般证券市场的共性, 包含上市企业、券商和投资者三类市场主体, 是企业融资和投资者投资的平台。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 创业板市场在上市公司数量、单个上市公司规模以及上市条件等方面的要求较低, 所以创业板市场的性质属于二板市场。
一、德国创业板失败的原因
德国作为一个各项制度都很健全的国家, 依然未能让创业板成为中小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的舞台。究其原因, 除了全球网络股泡沫破灭的大背景, 还存在固有的内在原因。
1. 行业覆盖面过窄。
创业板市场 (在德国又称“新市场”) 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给大量高科技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平台, 使其能够在初创期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 新市场的行业覆盖面过于狭窄, IT企业占据很大比例, 以至于新市场的发展紧跟IT行业的发展, 最终新市场随着网络股泡沫的破灭开始走下坡路。恰逢德国证券交易所整体战略调整, 关闭新市场成为改革的一部分。
2. 上市标准过低。
德国新市场设立之初以NASDAQ为榜样, 希望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与国际上成功的创业板相比, 德国新市场的上市条件宽松许多, 再加上审核制度的不严密, 使得一大批依靠包装、概念股炒作的公司以及一些治理效果很差的公司涌入新市场, 新市场上市资源的整体质量不高, 最终沦为垃圾板。
3. 监管部门的审核制度不够严格。
基于本土资源的限制, 为了吸纳更多国外企业来德国新市场上市, 新市场相关审核部门并没有很严格地依照制度对上市公司进行审核, 导致大量依靠包装和概念股炒作的公司混入市场。另外, 保荐机构的两名保荐人只作为公司申请上市时的一个必要条件来满足证券交易的要求, 弱化了保荐机构的责任意识, 再加上利益的驱使, 保荐机构放松了对保荐责任的履行。
4. 缺乏明确的退市机制。
健全的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是决定创业板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德国新市场在成立之初, 缺乏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 运作几年之后这一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不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怎样、经营业绩如何, 只要它还在经营、没有破产, 便不会被摘牌, 这样下来, 大量的垃圾股没有被淘汰而继续充斥市场, 其他一些优质的上市公司由于受到这些劣质公司的影响, 最终陷入泥沼之中。德国新市场整体形象严重受挫, 大量投资者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被迫纷纷离场。
二、我国香港创业板失败的原因
我国香港创业板的失败,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时机不对。与德国创业板相比, 它经历的网络股膨胀期更短, 但遭到全球网络股泡沫破灭的劫难。另外, 还有许多因素也造成了我国香港创业板市场的低迷。
1. 缺乏上市资源。
虽然国际上成功的创业板的经验表明上市资源已趋于国际化, 但是本土企业仍然是上市的主要资源。香港作为我国的一个经济特区, 高新技术企业占创业板市场的比重较低、研发成果较少, 地域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我国香港创业板的本土上市资源匮乏、自身竞争力不足, 从而其上市资源主要依赖于外部, 尤其是我国内地的资源。全球网络股泡沫破灭之后, 我国香港创业板的融资功能大幅减弱, 加上不少国家创业板纷纷建立起来, 我国内地的企业大部分选择在NASDAQ、韩国科斯达克市场 (KOSDAQ) 等一些运营状况良好的创业板上市, 另外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板市场也能够分流一部分成长型创业公司, 我国香港创业板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2. 交易制度不能保证股票的流动性。
目前国际上两种主流交易制度是做市商报价驱动交易制度与委托指令驱动交易制度。我国香港创业板在考虑到市场透明度等因素后选择的是委托指令驱动交易制度, 虽然这种制度会带来一些弊端, 如处理大额买卖盘的能力较弱、某些不活跃的股票可能会持续萎缩从而最终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当我国香港创业板大幅下挫时, 这种制度性因素加大了交易者以市场价交易的难度, 有些股票甚至全天都没有一笔交易, 创业板市场的流动性严重不足。
3. 投资者结构错位导致过度投机。
根据国际标准, 机构投资者超过33%的市场份额就是成熟的交易市场。NASDAQ的投资者多为机构投资者。我国香港创业板创建初期, 由于上市公司规模小且不稳定、风险极高, 大多数机构投资者都不愿意选择我国香港创业板市场, 而将资金投向有一定实力、收益有保障的项目。散户往往对上市公司的情况不了解, 信息获取渠道大多是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分析报告, 一旦市场内缺乏机构投资者, 散户也就无法获取入市的参考信息。我国香港创业板创立首日及最初数周, 股价系统高估给投资者尤其是盲目参与“炒新”的散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最初挂牌上市的14家公司中, 有3家的股票首日价格就是历史最高价格, 有7家的股票的历史最高价格都出现在最初5个交易日内, 参与“炒新”的大批散户至今都没有解套的机会。
4. 转板机制不合理。
我国香港创业板初始定位于作为一些不符合主板上市标准的企业的融资平台, 但这些企业往往被外界贴上了次等的标签, 加上投资交易不旺盛, 达不到集资的目的, 不少创业板上市公司都力争去主板市场上市。2008年5月, 港交所将创业板市场重新定义为二板市场及跃升主板的“跳板”, 这一改动触发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转板潮, 单是2008年第三季度就有8家公司成功转至主板市场上市, 是过去三年转板公司数量的总和。按低标准上市的劣质公司和未能在创业板内成长起来的公司, 在创业板内大量沉淀, 导致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下降。我国香港创业板目前进入恶性循环状态, 简化转板程序令大批公司转去主板市场上市, 创业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 剩下的公司多半不好, 投资者也少有兴趣投资, 我国香港创业板很难吸引新公司入市。
三、对我国内地创业板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我国内地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既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创业板市场的成功经验, 又要认真汲取其他国家和地区创业板市场失败的深刻教训, 要立足于国情, 不断深化对创业板市场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创业板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分析完德国和我国香港创业板失败的原因之后, 我们可以得出很多有益的启示。
1. 上市资源应多元化。
上市公司结构对于创业板市场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上市公司结构过于单一会导致风险的集中, 降低市场抗风险和抗冲击的能力。创业板资源应包括广泛的内容, 网络股只是一小部分, 新材料、生物科技、通讯技术等领域的企业都不可少。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能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数量不在少数, 但在创业板推出之初以及今后的运行过程之中, 必须严格控制上市资源的类型, 行业不能过于单一, 避免风险过于集中;应建立起严格的挑选机制, 让真正具有成长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公司上市, 接受市场的考验。
另外, 国内有不少创新型企业, 尤其是在新能源、新服务这块, 它们不认为我国创业板是一个很好的融资渠道, 而希望去国外上市以获得更高估值。如何留住这些优秀种子企业, 还需要逐步完善各项交易机制, 并有待市场进一步发展。
2. 上市标准应严宽适中。
我国内地创业板制定了较高的上市门槛, 它要求公司必须经营三年以上, 并且要完成相关的绩效指标, 除此以外还设计了两套重要的财务门槛指标, 这些严格的上市条件意在筛选出真正能经得起市场考验、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但过高的上市门槛无疑会“扼杀”一些没有达到上市标准但具有成长潜力的优秀企业, 长此以往会影响市场的发展。日本创业板的上市标准就非常灵活, 没有设定数字性的标准。随着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我国内地创业板应该不断调整上市标准, 保持标准的灵活性, 积极扶持我国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同时, 创业板应着重引入成长性指标, 关注企业长远发展, 吸纳更多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
总之, 太宽松的上市标准不能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 同时还增大了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太严的上市标准又会阻碍市盈率不高但有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上市。笔者认为, 创业板市场必须要根据经济环境制定严宽适中的上市标准。
3. 调整投资者结构。
综观世界上成功的创业板市场可知, 机构投资者是投资者中的主力军。个人投资者的投机性过强、数量过多会使市场面临风险, 不利于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目前是一个散户市场, 我国可以借鉴KOSDAQ的做法, 由政府出台一些政策保护散户的利益, 提高散户的专业素养。同时, 还应该着重吸收机构投资者, 扶持一批有实力的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公司等, 保证机构投资者达到一定比例, 使精通投资技巧、善于控制投资风险的机构投资者成为二板市场的主力军, 减弱市场的投机性。
4. 增强市场流动性。
针对二板市场流动性差的问题, 美、英等国皆采用了做市商制度, 德国采用的是做市商与集合竞价相结合的制度。做市商制度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很好地解决市场流动性等问题。目前, 我国两大证券交易所采用的均是委托单驱动型的电子撮合交易制度。在这种交易制度下, 交易活跃性差, 当市场突然面对较大的买单和卖单时, 无法保证流动性和稳定性。然而, 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及相关法律完备情况来看, 短时间内我国不具备引进做市商制度的能力, 委托指令驱动交易制度在一段时间内仍然符合我国国情。
为保证我国内地创业板市场的交易活跃性, 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如适度放宽创业板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提高每手交易股数、降低交易费用等, 以弥补集合竞价制度的不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应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严格的监管体制, 待时机成熟后, 再引入做市商制度, 将其与集合竞价制度结合起来。
5. 建立严格的监管体制。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规模较小, 与主板市场的公司相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此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比主板市场更为严格, 这样才能为投资者提供大量信息, 将风险降到最小。
我国应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 建立健全创业板监管制度, 加大对中小高新技术型企业的监管力度。监管不仅要体现在财务标准上, 更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有所体现, 用以提高创业板市场运作的透明度, 防范和化解创业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从而促进创业板市场的规范、稳健、有序和高效运作。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的账目混乱、财务体制不健全的状况, 必须督促企业完善财务体系, 实现财务信息的透明。对于保荐人制度, 可以借鉴我国香港创业板的多重保荐制度, 将保荐人分为三种, 即保荐人、合规顾问和独立财务顾问。保荐人承担对申请人上市前的推荐和辅导责任, 承担发行人上市后的持续协助和监督责任, 承担对发行人重大交易的审查责任。
6. 完善退市制度。
我国主板市场的退市制度不完善也是造成A股市场投机气氛过重、炒作盛行的原因之一。在对海外创业板市场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之后, 我国创业板采取了比主板更为严格的摘牌制度, 增加的三条退市标准和直接退市的方法使得创业板更市场化。一旦达不到规定的标准, 上市公司就会被摘牌, 这样就规避了主板市场上壳资源过度炒作带来的风险。在退市程序上, 从创业板退市后不再像主板那样要进入代办股份的转让系统, 而是针对三种退市情形启动快速的退市程序。但是严格的退市制度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如果仅仅因为企业短期内的经营困难就让其“快速退市”, 可能会像上市门槛过高一样“错杀”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良企业。因此在退市机制上, 还应该制定一些与创业板发展相符的灵活的规则, 尤其是对退市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渎职处罚要有所突破。我国创业板开板时间不长, 退出机制仍然停留在制度层面, 能否落实下来还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郭凤雯.德国新市场和英国AIM市场的考察.经济咨询, 2001;4
[2].贾飞.德国新市场的失败对我国二板市场的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1
[3].张书华.香港创业板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金融与经济, 2008;11
[4].庄学敏, 张蔚文.香港创业板对建立创业板市场的借鉴作用.财经纵横, 2009;4
[5].深交所.海外创业板最新发展——香港创业板:在困境中谋求改革.创企园地, 2008;1
[6].张环宇, 徐可.国际创业板教训.金融实务, 2008;5
[7].欣士.海外创业板最新发展——德国新市场:已经关闭的创业板市场.深交所, 2008;1
[8].宋琛.美国与香港创业板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创业板的启示.特区经济, 2009;1
[9].胡进.二板市场:国际经验与中国的模式选择.荆州师专学报, 2001;1
[10].盖建飞.全球各地创业板发展之鉴.国际融资, 2009;6
2001年的4—7月,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一段日子。那段热浪翻滚的郑州初夏,我走过了人生中最失败的一次经商历程。正是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教会了我太多太多营销的实质,书本上所写的一切,在幡悟我的生意时都明明白白了。
丝瓜展开的梦
那是《大河报》(河南第一大报)的一则报道,说是驻马店(河南一地市)有一下岗职工,因生活所迫,用丝瓜晒干后的筋络做成鞋垫卖,偶然被一台湾客商看中,很感兴趣,当场向他订购数十万只,可这工人不过是为了糊口的小生意,做一年恐怕也做不出来这么多,此生意只能泡汤。报道还说,此工人已准备赚点钱之后兴建丝瓜种植基地,大力开发系列产品,为下岗工人谋一条生路,政府有扶持之意云云。
当时这则报道刊出约是2000年10月份,彼时的我正在双汇集团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拿一份令人羡慕的薪水,干一份不轻不重的差事,提升得很快,得意之余不免忘形,只觉得聪明才智有所浪费,只想白手起家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则不大的报道正好点燃了心中的那份狂热,既然有市场需求,又属市场空白点,基本谈不上竞争,只需解决产品问题,这样的生意何乐而不为?
有了这样的想法,就在工作之余搜集这方面信息。当时的前期调研分为几步走:
一、了解丝瓜筋络到底有哪些好处,做成的产品与其它同类产品有何不同?
二、丝瓜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是哪里,都做何用?种植方法如何?
三、国内有无其它的厂家已开发和生产此类产品?
四、报纸报道的那人现在经营状况如何?
几个简单的问题列举出来后,通过网络查找和E-mail联系,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知道了结果,喜忧参半。首先了解到丝瓜络确实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一种药材,《本草纲目》记载其“味甘,性平”,有通经活络,清热化痰功能。其它书籍则介绍其具有天然的保健作用,长期使用能加强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等功能,可制成洗浴用品、鞋垫、拖鞋等,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其次了解到丝瓜的种植集中在海南和山东一带,用于卖新鲜瓜菜,并未有人大规模开发使用丝瓜络;较易种植,如用大棚,三个月即可成熟,并可一株多果,另外在浙江的一些地方已有人生产此类产品,但并未在全国市场铺开,而且产量较小;而报纸报道的那人确实不成气候,只是在自家院子里外种了一些,妻子制作,丈夫销售,并无大的发展。一些简单的了解之后,虽知道有人生产同类产品,但想到市场竞争并不激烈,我更坚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
转眼间春节到了,节日的那段时间,我不停地游说于家人和几个知心朋友间,大家几乎都被我煽动了,只是可惜我的那份工作,说再等等看。春节后上班的一个月,我天天沉迷于丝瓜之中,看书上网电话联系,疯了一般,最后联系到了浙江新浦镇有专门种植丝瓜的大户,其丝瓜络用于药材和制作洗浴用品。联系到这个人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当时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了职,真正开始了我的经商历程。
曲折的经历
在去浙江之前,我对以后的生意已有了规划,大致如下:
一、未来的运作以公司+农户的方法操作,这是现在农产品开发的通行方式;
二、以批发渠道为主,靠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批发商覆盖地市;
三、设计精美透明的包装袋,内附丝瓜络的详细药用说明吸引批发商和消费者;
四、价格定位在高端,彰显其药用价值。
这几点考虑,是基于自身情况而定。因为资金有限,资金的大部分将用于产品原料及首批生产上,不可能自建网络;此类小商品要想进入市场,只有超市和批发两条路;没能力大做广告,只能通过包装吸引客户,再通过详细说明促使其购买。
有了这些计划,我并未走访小商品批发市场和超市,就迫不及待地在4月初赶到了浙江新浦镇。去的主要目的是想偷学丝瓜的种植技术和丝瓜络用品的制作技术。若原料价格低,可购进一批制作。
以丝瓜络收购商的身份见到了接头人,是一位30余岁的汉子,虽没有北方人的豪情,但也很具好客之道。他是做药材收购的,丝瓜络做为药材的一种,每年收购一些,但我去的不是季节,据说要到9月份才收获,他们这里种的很多。当我问起有没有用丝瓜络做成洗浴用品、鞋垫等产品时,他说很多,都是出口。我要求去丝瓜的种植地和加工厂看看,被婉言拒绝了。我只好在他那里买了些丝瓜络原料,匆匆离开。
从新浦镇出来,我心有不甘,感到未能达到此行的目的。把买下的原料寄存在车站,就向一个三轮车夫打听起来,那人很直爽,说最多的是在慈溪镇,他表哥就是做这个的,有种植基地,还有加工厂。我让他马上带我到了他表哥家,途经慈溪镇的时候,看到很多丝瓜络就在房子下晾晒,还有一个个“xx丝瓜络制品厂”的牌子,感觉到这才真算是找对了地方。
车夫的表哥家就是个专业的家庭小工厂。一楼是个大加工车间,几样简单的机械: 一台车床,四台工业缝纫机,一台自制的像北方用的轧面条机一样的东西,一个大的操作台。后院是原料分拣处和原料清洗处,前厅是产品展示处。楼上供住宿,做饭吃饭就在一楼的一个角落。我仍然是以客商的身份与这位蔡姓业主谈起来。这位蔡业主近50岁的年纪,看得出来很真诚,由于语言不通,不能进行深度的沟通,只是感觉他们很上进,很现实,想把自己的生意做得更好。我用了不到一下午就把丝瓜络产品的制作方法了然于胸:
一、将丝瓜络原料放入加有双氧水的大锅中浸泡,水温40度左右,约2小时取出;
二、用裁刀剖开丝瓜络(因其是圆形),弃去中间连筋;
三、用像轧面条机一样的东西把剖开的丝瓜络轧平整;
四、按照需要做成的产品(鞋垫、澡巾、文胸内垫等),刻制专业模具,放入车床下压出雏形;
五、缝纫机上将雏形包边、连接等;
六、检验,打包,出货。
生产就是如此简单。问其如何销售,被告知是每年镇上都有人去参加广交会、联系外贸公司等,全部用于出口,根据订单生产,赚取简单加工费。问其可曾想过开拓国内市场,答曰没精力,外贸的单子不断,也还可以。
第二天上午,我抽个空到镇上的其它厂家看了看,基本都是作坊作业,并无很大规模的厂子,而且全部是为外贸加工,自身无品牌,无包装,未开拓国内市场。下午回到了老蔡处,让他带我去丝瓜种植地看了一遍,与内地种植并无大的差别,只是被告知不能断水,顺便向一老农要了部分种子,以便回去对比试验。
晚上躺在床上,理了理思路,有了新的想法:做这个小厂的代理商!先通过代理积累经验和资金,学习其种植生产方法,再图发展。形成这样的想法,原因有三:
一、本身资金及经验不具备边种植边生产的能力;
二、这里的种植及生产已初具规模,但市场意识不强烈,自己有操作空间;
三、这里生产出来的产品比之《大河报》报道的那位的产品要好得多,样式、质量等均好,并且品类繁多,适宜开拓市场。
有了这样的想法,第二天我就和老蔡立了口头协议,做其代理商,以订单方式合作,第一批货物预付定金,10日内余款到发货。一切谈妥,交付定金,宾主皆欢。
中间还抽了个空与老蔡的两个核心技术人员攀谈(漂白、模具设计,都是外地打工者来操作),并达成秘密协议,如我开始生产,此二人会带部分技术人员前去。他们相信我的真诚!
悲惨世界从此拉开序幕
回家后,没来得及休息,就赶到省会郑州谈经销商。首先走小商品批发市场,竟看到已有此类产品,但产品群单一,仅有鞋垫一种,且制作工艺粗糙,询问批发商,告知走势不好,说可能是刚上市的原因吧。拿出我的样品,几个批发商并未表现出较大兴趣,只是说可以代销一部分,且一定要包装高档。心里很不是味,但也没办法,先去了解包装之事。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包装竟如此昂贵!理想的包装如要做好,基本和货物成本相同!就是次一点的包装,也要占去货物成本的一半。我仍不死心,天天泡在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各类制包装的门店,谈判、了解、比较,折腾了一个星期。期间一直没有催老蔡发货,想的是等这边谈妥,老蔡的货发过来直接进代理商仓库,只需把包装加上即可。等到一星期过去,家里人着了急,钱都付了一部分了,货也不见一点怎么成?打电话过去催,那边说货已准备好,只等货款寄到。家人又怕钱汇过去被骗了怎么办,与那边商谈,人家说第一次还是现款的好,河南人我们怕?!没办法,只好又带着款去了一趟,看到货装在车上,才回到了郑州。
又过了四五天,货才接收到,租了一间小房子,不足20平米,连自己住带仓库,一桌一床,进出门都要侧着身子。其后就不停地奔波于批发市场和包装设计之间,终于带了几个自己较满意的包装与批发商谈,他们都认为现款风险大,只同意代销,如两个月后不见旺销势头就撤下。
这个渠道看着谈不拢,又想从超市那边打开缺口。郑州的超市本来就多,一家一家地谈,给他们谈产品的独特卖点,描述产品的实际用途,人们对绿色手工制品的喜爱,未来的市场空间,甚至于以后政府的扶持等等,几个大的综合超市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一谈到实质,我退却了,进场费x万,上架费x万,店庆费xx,节日商场促销费xx,配备促销员x名……一轮又一轮的谈判下来,三个商场主管被感动了,其它的一些杂费可以免去,但进场费和上架费是万不能少的!一时间,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无助。
那年的夏天暑气来得特别早,进入5月中旬晚上已很难入睡。走绝了批发市场和商超两个渠道后,我想到了宾馆!对,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的产品全能在宾馆用上,洗浴用的、洗面用的、卸妆用的、鞋垫、拖鞋等,并且产品的外形及独特的卖点绝对给人以高档的感觉。一时间感到天地豁然开朗,鼓足精神每天出没于高档宾馆。又是那一套,一家家地谈,每天早出晚归,中午就找个带空调的商场或是管得不严的宾馆里休息一阵,等人家上班再去。为了保持形象,每晚都将衣服洗净晾干,第二天再穿上,天天睡前背诵的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不幸的是,大多数宾馆虽都有意向,但最后却均以代价太高而拒绝了,只有一个四星级的和一个五星级宾馆的业务人员有诚意,但说得等领导决定。这一等等了我一个多星期,期间天天去,有时主管在有时不在,最后不敢再去了,怕人家烦,一直等到最后,也没有结果。
将进入6月,丝毫没有任何起色,不得已之下,想到了降价。此时的降价只能和批发商谈,偏偏此时郑州最大的两个小商品批发市场整顿装修,大部分批发商此时都不知转到哪里去了,联系上两三个,都说这时生意都做不成了,不敢再吃货!一时庆幸一时失意,庆幸的是当时没有贸然把货交给那几个批发商,要不此时连人都可能找不着了,失意的是连批发市场最后一条路也完了,我该怎么办?
最终想到了退货,与老蔡联系,被告知我们当初就没有说到退货之事,只谈可以调换货。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兜里的钱一天比一天少,身体一天比一天瘦。家里人打电话说要过来看看我,我死活不让,说什么都好、生意已有起色、别惦记、最近忙有空就回去等等。每次接完电话都是满脸泪水,想到这么大了还让家人操心,自己怎么这么没本事,笨到这种地步,有何颜面回家见亲人……想归想,愁归愁,生活还得过。到了6月中旬,吃饭都成问题了,每天一壶开水两根黄瓜四个烧饼,再也撑不下去时决定去练摊,不在于能卖出多少,只期望能碰到一个独具慧眼的主儿,能与我合作,注入资金,将这件事做下去。
当时郑州正在评比全国文明城市,提出退路进店工程,一切商贩都不允许在市场以外摆摊,我只有晚上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摆一会儿。第一次出去,心里很惶惑,不停安慰自己,不就是练摊嘛,很多成功人士都走过这一步,有什么呢?但真的开始时,自己像个做贼的一样,始终低着头不敢看人不敢说话。也许是产品好的原因吧,第一晚上还真卖出了不少。旁边的几个小贩都觉得我很奇怪,别人问这个多少钱,我就说多少多少钱,人家说便宜点,我就说随便你吧,还奇怪很多人反而按我说的就给了。
这样白天骑着个自行车,前后都用我自己做的广告牌(纸箱做的,写上产品名,突出卖点)沿街转悠,向人发一些传单,晚上就像贼一样摆地摊。慢慢的,我觉得自己有点变了,我好象那些小贩一样每天想着要卖出去多少东西,这是一个可怕的征兆!恰在此时,一位小女孩给了我当头一记棒喝。那是达芙妮女鞋专卖店的一位女孩,我常在她们门前摆摊。那天她对我说“看你长得挺精神的,不会去做点有前途的事,怎么天天干这个呀!”我被深深的伤害了!就是啊,我怎么会沉迷于练地摊呢?一次失败又能怎样,不过是人生的一次经历而已,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不才是为成功奠定更牢固的基础吗?幡然悔悟后,我打点了回家的行装,作了简单的心理调整,重又回到了这个曾经跌倒的城市。
今天,许多城市的商场都能看到类似我那次生产的产品,价格很高,销售也还可以,证实了自己的眼光是对的,但不对的地方又太多了!
回首这次失败的创业经历,总结以下几点,供朋友们借鉴:
一、盲目自大,不清楚自己的斤两,自己究竟擅长什么,贸然进入不熟悉的行业;
二、对市场浪漫估计,不做深入的市场调研,不清楚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什么价位的需求,臆想市场的接受能力;
三、决策随意;
四、资金分配不合理,在产品上投入了过多资金,造成市场开拓无法进行,最终全盘皆输;
五、基础商务程序不规范,没有签订合法的条约,仅靠诚信来感动人不行,不能受合法保护;
【创业者的失败】推荐阅读:
导致创业者创业失败的因素09-24
创业失败的五大原因07-28
创业失败的案例及分析09-20
创业失败典型案例12-11
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分析09-09
创业者创业团队的问题05-29
创业者的人生格局06-16
对创业者的祝福07-02
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