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关健词]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
前言
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举止大方、言行一致;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有礼貌,有修养;尊重别人的意见,但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不轻信;正确地对待自己周围各种各样不同的关系;行为协调、反应适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等。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素质发展极为主要的阶段。他们身心发展极为迅速,在精神上处在断奶期,在内心上想摆脱成年人的依赖,愿以独立的思考、独特的个性去拥有世界,渴望独立自主,他们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很大,这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动力,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既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又是人生的暴风雨时期。这一时期是否能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期望值高,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还存在过于重视智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成为教育的盲区。研究表明:很多学生的心理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心理疾患,迫切需要科学、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要求“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并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直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以疏通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主要途径。而现在大部分学校从思想认识、师资水平到必要的条件还难以适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要讲究实效。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而这个过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师生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其他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体育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其个性,进一步端正其体育态度,培养运动兴趣,提高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实践作好心理准备。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这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
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相对环境宽广,其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与学、学与练,既有人人参与的集体统一的活动,又有分散的小群体的个人练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和行为交往;以往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教学知识;针对上述不平等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改善师生关:首先是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是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其次,师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第三,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改善师生关系后,师生交流多了,情绪情感互相感染,造成了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做到认知上相近,情感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上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学练效果处于最优化,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增强心理素质。
二、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吃透教材精神,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深深感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课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优化教法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韧不拨、奋发进取、开拓竞争、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球类课教学中,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素质;体育理论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特别是我国体育健儿在悉尼奥运会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了我国体育在奥运会的新突破,令人欢欣鼓舞,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奋勇争先,以顽强的拼搏精神、精湛的运动技术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为我国在悉尼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令人振奋,启迪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动态平衡。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干扰性,教材的难易性和组织教法的多变性,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无不影响着体育教学。以往在追求表面上的效率和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方面出现了忽视学生参与练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不能很快地掌握运动动作,把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感到体育课上得乏味和生硬。“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做到:“抓大放小”。在教学中,笔者把握住基本的环节,一些小的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要求去准备、去领做;放松活动、游戏活动也是这样。笔者及时总结,肯定和表扬富有创意的动作,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跃跃欲试。在游戏或比赛时让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在新授课时让学生讲述动作要领、尝试练习等;在复习课时让学生进行练习,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巩固正确动作定型,做学习的主人。
四、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改善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由于体育教学受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知识与技术技能,需要在课外与校外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练习,才能掌握与巩固体育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学习方法有自学法、自练法、自评法、自我养护法、创新法等。笔者在实践中知道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完全出自于学生内发性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跳山羊时,有的学生有惧怕心理,不敢练习,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阅读,知道动作结构;讲解示范后安排勇敢大胆的学生带头练习,教会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评价、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同学看到同伴轻松完成动作,在自尊心的驱使下,也能大胆练习;对于一些还不敢练习的学生,笔者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我保护你”“你能跳过去”“勇敢些”等等,使他们增强练习的自信心和勇气。运用游戏“跳背接力”、“越障碍接力”等,增强练习的兴趣,课外学生也自觉进行游戏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掌握“三基”,发展智力、体力,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严于律己,勤学苦练,完善自我,拼搏进取,提高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学习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体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显而易见,一个动作做得好坏,一个动作学会没有、学得怎样都展现在师生面前,学生通过比较容易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解除不良的情绪干扰。队列练习中,学生出错时,不能让学生出列“示范”,让他们当众出丑,无形中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某个学生练习动作失败时,笔者给以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分析和耐心的帮助,增强继续练习的信心和勇气;上课时进行比赛或游戏,有胜利者也必然有失败者,笔者抓住“失败”这一时机,进行引导、鼓励,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寻找成功机会的途径和办法;某些教学内容由于技术动作复杂而难以掌握,尤其是体操项目需要高度的协调性和一定的身体素质,有一部分的学生往往完不成动作,笔者通过分层次教学,降低器械或练习的难度、要求等方法,让那些能力有限、素质较弱的学生也能完成动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习的成功往往是兴趣的催化剂。笔者积极创造条件,注意和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是处在动态之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师生心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明察秋毫,审时度势,利用教学艺术,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他们的情绪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一、健康、亚健康及心理健康
(一) 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学模式的演变,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完善。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1948年,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其宪章上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90年, WH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加以补充, 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由此可见, 伴随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 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拓宽。从单纯的躯体健康, 逐步扩展到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及道德健康, 即理想的健康状况不仅仅是免于疾病的困扰, 还要充满活力, 与他人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处于健全、美好的状态。
(二) 亚健康的定义
所谓亚健康, 通俗地说, 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 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 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 机体处于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一般来说, 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 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 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 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 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三) 心理健康的定义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 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 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 (Jahoda, M.) 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 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 (positve mental health) ,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很有教益。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 自我认知的态度。
心理健康的人, 能对自我作出客观的分析, 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
2. 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态绝对不会是消极的、厌世的或万念俱灰的, 他会努力去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 自强不息, 即使遇到挫折, 也会成长起来, 去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
3. 统一、安定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各种能量, 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 保持均衡心态。他对于人生有一种统一的认知态度, 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 有较高的抗压力与坚韧的忍耐力。
4. 自我调控能力。
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 能保持自我相对的稳定, 并具有自我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从于他人, 善于调节自我的情绪和能力, 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5. 对现实的感知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 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世界, 判断现实。
6. 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 不会受环境的支配、控制, 而是顺应环境, 适应环境, 并积极地变革环境, 使之更适应人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 他热爱人类, 适当地工作和游戏,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 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 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 而且能自我实现, 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 体育教学过程是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是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情感上获得成功感的愉悦体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反映,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的外在表现, 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 教师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
(二) 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
体育教学通常在室外进行, 学生不仅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 而且要承受一定的负荷。采用体育竞赛, 运用学生共同认可方式和规则, 以相互间身体对抗的形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赛活动, 在伴随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后, 学生会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 培养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奋勇拼搏, 塑造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
(三) 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
体育活动是一项群体活动, 学生通过体育活动, 相互交往、相互保护、相互协作, 能促进自身的社会化。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看, 体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交往的过程, 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是一种社会生活的模拟, 在这过程中, 学生能获得胜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
(四) 体育教学过程是使学生消除精神紧张、培养自信心的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有计划地控制学生运动强度, 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实验研究证明:有氧代谢运动能逆转精神紧张、忧郁症等恶性症状, 使自信心增强, 使焦虑和压抑等情绪障碍得以缓解。有氧代谢运动影响情绪平衡用生理学方法来解释有两个方面:一是缓解情绪紧张。在运动中, 机体的代谢增强, 有助于消除体内积蓄的肾上腺素和其他代谢产物, 使储存在肝、脾的血液大量进入循环, 有利于脑的血液供应。二是内啡呔效应。内啡呔是在有氧代谢运动中由脑垂体腺分泌的一种吗啡类激素, 它的镇痛作用比吗啡强200倍。据研究, 许多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能经常保持饱满的精神和生活信心, 与内啡呔效应有关。生理学上的这种解释与1980年美国学者迪什曼 (RK.DISHMAN) 所做心理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他发现进行体育活动 (慢跑、游泳、自行车、力量训练等) 对于抑郁症的治愈率达85%, 于焦虑症的治愈率达60%, 对于化学药有依赖性的治愈率达45%。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的作用
(一)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意志, 推动他们进行各种体育学习活动, 激发他们自觉进行体育运动和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二)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在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排除心理困扰, 纠正心理缺陷, 克服心理障碍, 开发心理潜能, 提高心理品质, 确保体育运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四、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宗旨
根据新的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 参考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整体要求, 结合体育对学生的心理效能, 确定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总的宗旨是通过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促进学生心理生活的健康和谐, 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完善与充实, 达成普遍意义上生活质量的提高, 真正实现体育“心灵”与“躯体”本质功能互为一体的教育与养成作用。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积极、合理、健康的自我认知, 提高知觉和反应的敏感性, 提高自信心;提高社会的交往与沟通能力, 培养和谐、理性的人际关系;培养有社会意义的竞争、合作、团队、领导、生态等意识和观念, 提高学生健康的社会健康心理能力;塑造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耐挫力, 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 发展学生理性和稳定的情绪, 提高情绪的自控力;培养学生持续的进取精神, 发掘生活体育潜能, 培养自我心理疗治调适的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旨在培养和健全学生自尊自信、忍耐坚强、开拓进取、沉着果敢、勤奋踏实、公正诚实、体谅友善、互助合作、责任心强、善于思考、乐观、理智等品质, 促进个性完善与人格健全, 预防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教育途径有:寓于严密的体育组织教学之中;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 与体育德育教育触为一体;结合体育教材特点;发挥体育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通过学生自我心理活动与体验来教育、培养。方法有说服法、锻炼体系竞赛法、课堂教法。
五、体育与心理教育的综合运用
(一) 体育心理咨询。
咨询的形式有会见、电话、书信等多种。有的学生存在生活中的困惑、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或者来自家庭中父母不和所带来的痛苦, 这些深层次心理问题难以在心理课、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以解决, 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在运动中体会成功和失败的酸甜苦辣, 在运动中减轻心理负担, 同时也可以求助于体育心理咨询。体育心理学教师应本着为学生保密、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做学生的密友, 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二) 体育心理档案。
在学生刚入学时施行一些心理测试, 如情绪稳定性测试, 性格测试、自我概念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 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及个体差异, 为学生设立心理档案, 并根据测试结果将学生中情绪不稳定、性格存在偏颇、过于抑郁、自我概念极低的学生筛选出来, 进行特别的辅导, 使他们尽快回归正常行列。
(三) 心理协作小组。
由学生自发组成, 在课余时间交流和阅读心理学科普书籍, 就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在电话或网络上沟通。一致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求助于体育心理学教师。组内成员以帮助与被帮助的方式进行疏导, 交谈的话题不设边界, 自由、广泛而富有开放性, 以学生自己的方式关注和解决自身问题。
(四) 体育心理资询室。
体育教学部门成立专门的体育心理咨询室, 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 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知识, 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 心理辅导站。
建立体育教研室与心理辅导中心联接体系, 用运动方法和语言暗示疏导学生, 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站, 并对部分学生 (心理障碍明显者) 建立个人运动处方, “对症下药”。
(六) 改进教学方法。
将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融入体育教学, 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安排适当的课时, 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的相关教学。
六、结语
综上所述, 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健全个性心理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当代的大学教育, 个性化心理素质教育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不仅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适合当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 体育心理素质教育还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它是一种超越了的学校体育教育, 是一种面向社会的教育。我们希望体育心理素质教育能够像基本的健康教育或基本的素质教育一样, 在我们当代的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隆瑞, 粱向阳.体育社会学报.人民体育出版社.
[2]皮连生.教学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心理素质的发展为目标,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的心理指导、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个性教育、人际关系指导等多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借助课堂教育渠道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心理常识外,更多地要结合课堂之外的的活动辅导来实施。体育活动就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
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健康与否必然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反过来,身体健康与否也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体育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基础。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必然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是互相影响,并可以互相促进的。新课程标准下,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二、发挥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作用
体育教学就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运用适当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体育和健康知识,掌握、运用基本技术和技能,以此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其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其他科目的教学过程有着明显不同。
这些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独特优势,己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1.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在自信中完善人格
参与和竞争意识是现代人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没有参与和竞争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提高,而这种参与和竞争精神则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
体育教学中时常伴有竞赛的因素,而只要有竞赛就会有胜负,胜者可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并对自我有所认识,从而有助于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体育学习中不甘落后、勇于探索的精神,正代表着时代的风尚,它促使学生像学习体育那样,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并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去完善自己的人格。
2.体育有利于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对环境和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
首先,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的智力、体力、情绪都处于紧张状态,可以更多地体验到繁杂的环境变化,从而逐渐地培养和锻练了学生对种种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付能力。再者,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双向或多向式的,其交往次数之多、频率之高,是其他学科中少见的。这种交往不仅能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促进身体发展,而且可以通过不断交换意见和看法,增进相互理解,增强亲近感。
体育教学可以使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缩小心理距离、清除隔阂,彼此坦诚相待,少有戒心,关系融洽亲近,从而心理相容,改善人际关系并增强适应能力。
3.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增进心智发展
由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对自己能力的高低,对自己在认知、情感、意识方面的优缺点最易于得出接近正确的估计,就可能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增强自控能力,这样就有利于应付各种精神压力、养成活跃开朗的性格和果断的精神,也有利于克服懒惰散漫等消极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体育教学中的大多数教学内容是学生经过自己的身心努力可以掌握的,学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克服困难,表现出人对高度、远度、速度、精确度等目标的追求,因而伴随学生体育学习的,经常是兴奋、激动、对发现动作关键及技术原理的诧异与惊讶,进而产生愉快的体验。这种健康的情绪能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易于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也易于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和使旧有的联系复活,从而提高记忆的速度、准确性,使思维变得敏捷活跃,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特别是运动感知能力、创造性思维,集中与灵活的注意力,高效率的运动记忆等运动智力。
4.体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愉悦,消除心理障碍
学生在适当的体育活动中,会产生运动愉快感。这是一种在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最优化的心理状态。体育活动所产生的运动愉快感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是很大的,主要表现为满足、愉悦、舒畅、能力感增强、积极参与活动等。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大脑开发与利用,增强神经系统功能,消除疲劳和提高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通过能够充分展示与发挥主题性和创造性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乐趣,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消除焦虑、孤僻等心理障碍,从而保持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具体方法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学生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教育。这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对学习、生活的乐观态度,对社会的适应程度以及是否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因此,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教育观念上要有正确的认识之外,在具体教学方法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应了解学生整体与个体的心理、身体、运动技能等状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特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组织教学、比赛和练习的内容。
2.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个环境中,第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充分时间和空间,以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创造的机会。第二,教学手段上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运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竞争、合作、走向成功”中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承认学生发展中存在着差异,不去追求达到同一标准,实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就能达到既定目标的成就感,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让每个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运动而获得的成就感,并使其在每节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中都能有愉快的心情体验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满足,尤其是对一些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的学生,更要为他们提供机会和条件体验成功,从而使他们相信白己的实力,增强自信心。
5.在对一些比较自卑、胆怯、运动技能比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给于特别的关心与帮助,以缓解他们的自卑、胆怯心理,使他们逐步体验到参与体育锻炼的乐趣。在集体项目的教学和比赛中,对一些缺乏责任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方面的学生,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通过教学与比赛,使他们克服自我情结,融入集体项目中,团结协作、荣辱与共。
6.在课余生活上,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学习有目的、生活有情趣,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思考与建议
1.体育不能自发地成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体育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是教师的心理卫生意识、知识和相关理论水平。体育教师没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丰富的心理卫生知识是不可能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
2.作为一个身心统一的人,其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体育教学中的育心功能应和育体功能同等重要,并互为基础。因此,学校体育教学的功能是育体育心,并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充实了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拓展了学校体育的方法和途径,这是任何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但是二者结合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学校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标准与体育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使之便于体育教师具体操作和检验。学校体育中要制定出适合各种学生群体、各个年龄阶段、具有一定信度和效果的心理健康的检测标准和评量,尚需研究者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清黎.体育与健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李彩秋.浅谈中学生体育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3] 陈玉霞.体育心理学新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开 题 报 告
一、问题的提出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自身条件,是人类最关心、最珍惜的基本需要。它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健康一直是人们追求和关注的永恒话题。回顾历史漫漫长河,人类对健康的认识,经历了神灵医学模式阶段、经验医学模式阶段、生物医学模式阶段、现代医学模式阶段四个发展阶段。伴随着这四种模式的发展,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也由“无病”而逐渐深化。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性的完美状态”,而在1989年,WHO又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健康的概念,建立了身体上、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的多维健康观。自此在人类完成自身繁衍进化的过程中,在一次次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健康的概念不断地具体化,拥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好多家长片面地重视知识教育,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少学生身上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自私、偏执、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等。虽然国家教育部要求在全国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我们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不足。那么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做对学生健康成长与终生发展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将“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作为课题,立项攻关,以努力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和积极、健康向上的个性,来积极推进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以使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中“体育教学”主要是指初中体育的学与教两个方面;“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和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良好功能状态。也就是说,学生具有开朗、活泼、积极向上的个性心理,有自信心、进取心和不屈不饶、互帮互助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渗透”是指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体育修心养性的特殊作用,协助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对学生进行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心
理适应为主的教育,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
三、本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日趋完善。三维健康观的概念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由此可见,作为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的学校体育,其地位、作用更加突出。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21世纪的激烈竞争,社会的发展,要求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心理素质的影响。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范畴。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常见,有的还有抑郁、焦虑、厌学、自杀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为此,笔者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二)研究内容
1、调查我校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分析其原因。
2、研究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3、研究在体育活动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4、研究如何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课堂心理氛围,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四、研究原则
1.有意渗透原则:牢固树立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针对中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特征,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有序渗透原则:根据中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性,对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以求得良好的整体效应。做到教育进程有条不紊,层次清楚;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有机渗透原则:找准渗透点,选择教学的某一环节、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突破口,适当、适时、适量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水乳交融,避免穿靴戴帽,牵强附会。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中学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的资料进行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
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在开展教育实验前后有关素质指标的变化,为分析教育实验提供事实依据,对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成果进行总结,筛选出教学的新经验、新方法,用以指导实际操作。
3、行动研究法。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筛选和研究来自实际的关于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科研的即时应用价值,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六、具体实施步骤、成果及成果实现形式
1.准备阶段(2011 年7 月至2011年 12 月)
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制定课题计划,填写申报表。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2年 1 月至 2012年 12 月)
根据课程计划和课题计划,在初
一、初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和指导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注意收集多方面的资料,最终形成相关课题的比较丰富的研究素材和资源。
预期成果:论文《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体育教
案-障碍跑》、《体育教案-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3.总结阶段(2013年 1 月至2013 年 12 月)
阶段性地做好各种资料整编,并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 形成课题体系和整体研究框架,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论文,整理汇编实验成果。
预期成果:论文《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报告《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七、研究保障条件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校领导及学校教科室的重视、关怀和指导,使本课题有了组织保障;
2.课题组成员曾参与过各级教研课题,有丰富的教研经验和实力,使课题研究具有了人员保障;
3.我校学生体育兴趣浓厚,特别是参与学校体育活动或训练积极性较高,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
4.信息社会的通讯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收集资料的工具和渠道;
5.现代教学理论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策略的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6.各方筹措确保课题研究的经费支出有足够的经济保障。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作者: 苏 刚
通榆县边昭镇边昭学校
1、存在的问题
1.1小学生未能达到基本运动技能小学体育与健康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体育健康课程至今没有具体的检测和考核的标准和体系,该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体育与健康老师忙里偷闲,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因此,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很难使小学生获得运动技能。以晏坝中学为例,300多初中新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连基本的队列队形都不会,打球投篮不是投,而是扔或甩。不会羽毛球、乒乓球发球。初中学校需要用一学期来教学基本的队列队形、口令、步伐、篮球动作、术语、羽毛球发球姿势及动作技巧、乒乓球发球及动作、接力赛有关知识、跑跳技巧等,而这原本应该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已经完成的内容,现在只有从头再来。
小学生未能在小学阶段学会基本运动技能由此可见一斑。
1.2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落实课标明确提出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具有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双重功能,这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和以往的体育课程最大的不同。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依然停留在老的体育课思维定势当中,缺少怎样做一个健康人的引导,学生对于预防疾病常识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知之甚少。可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么流于形式,要么依然仅仅停留在强身健体的水平,没有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应有的功能。
1.3专业体育课教师严重不足以本人所在晏坝镇为例,全镇共有四所农村小学,至今没有一位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课程都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
虽然兼任体育课的教师在师范职前教育中,大多都系统学习过体育课程,但和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相比,对于学生运动技能、运动知识、运动水平教育与培养都有极大的差距。正因为如此,上述学生无法获得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以及身心健康常识的缺失现象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1.4运动器材及场地匮乏很多农村小学生在进入初中后还没有碰过篮球,不会羽毛球、乒乓球发球和小学体育教育流于形式有关。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广大农村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的匮乏也是造成此种现象的重要原因。还是以本镇为例,四所农村小学,仅镇中心小学有两张乒乓球台,两只篮球架,其他学校都没有任何的乒乓运动和篮球运动器材。一个小学接受外界捐赠了一只篮球,由于没有篮球架,这只篮球要么长时间被搁置,最多在体育课上被学生抱着当橄榄球玩儿。
2、对策
2.1重新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农村小学只不过是把课程名字由体育改成体育与健康而已,形式依然是自由活动。要改变广大教师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掌握《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全面的了解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意义和价值,要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有全面的把握。
第二,教师重新思考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位。新课标只是一个目标、导向,即使熟记于心,但如果没有切实转变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无异于是纸上谈兵。因此,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大胆尝试改变,并走出以往那种散漫放羊式的教学模式,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真正上成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2切实搞好学生健康教育如果没有健康教育做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会成为半成品、废品。所以,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强化人们的课程意识,对“卫生宣传”“心理咨询”等原有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卫生保健教育,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使学生掌握预防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加强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教研与建档。
2.3抓好师资培训工作目前,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匮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由于村镇小学规模较小,配备专职的体育与健康教师不现实。一个比较可行的途径就是加大对兼职体育与健康教师的培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不挤占编制。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培训中,不但要重视体育教育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能力的培训。使培训结业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既具备较强的体育教育技术,而且能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授运动保健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
一、基于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改革缺乏创新意识
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往往过于求稳怕乱、因循守旧,所以无法有效打破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如果要想走出一条发展和改革的新路子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标准化、格式化以及统一化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老师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导致课程改革的步伐相对较为缓慢[1]。虽然很多研究学者表示应该打破学校以往的课程教学体系,转变以体育运动技术作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但是经过多次的改革实践,效果依然不是很明显。
2、教学实践与新教学理念之间的冲突
学校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没有将老师的.教学思想和“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理念进行有机的结合,导致指导思想和体育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而体育老师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执行人员,这种认识会对课程改革的成效和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当前体育老师的课程理念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换个角度考虑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老师的指导思想又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3、体育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课程理念
为了调动广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在进行课程改革过程中主要采用选项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选择2个或者3个专项体育项目进行学习,这样虽然符合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特征,但是无法推动终身教育和健康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学生能够选择的体育项目也相对较少,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最多只能选择3个左右的项目,虽然这样有利于增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实现专项教学目标,但是距离全部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距离,进而也就无法完成“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教育使命[2]。学校普遍采用“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等教学模式,缺乏自身的教学特色,让原来充满自由、娱乐、轻松的体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而且过于注重对学生的运动训练和生物改造,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一种反感心理,极大的降低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策略
1、更新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就是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多难度、多因素以及多层次的教学过程。老师应该深刻认识和了解新课标改革精神和要求,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确立服务观念、全体观念以及主体观念等。体育课程改革应该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果一味的运用“时间、高度”等统一标准来进行考核的话,那么很容易打击身体素质先天不足的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而且有的学生会一直无法“及格”。健康体魄是广大青少年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前提,是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所以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树立起“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强化体育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健身,淡化竞技,帮助大学生锻炼出健康的体魄,逐渐养成自觉锻炼的生活习惯。
2、创新体育改革教育意识
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决策者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转变传统标准化、统一化以及格式化的教学模式,为体育老师提供更广阔的创造空间,调动老师进行课程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他们在一线教育的优势,运用自身的教学资源将体育教学做的更强、更活。同时,体育老师要将自身的教学理念与“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身体特质和兴趣爱好,制定具有层次性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此外,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老师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老师的学历水平,使其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和补充,确保知识结构的先进性、适应性以及合理性。
3、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弹性化
针对传统“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特点,适当增加体育项目内容,减少必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拓展课外体育活动,从而加强体育教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3]。例如,某一学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攀岩项目作为体育教学发展中的特色内容,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影响。此外,在制定选修内容时,不仅要保证内容的广泛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同时还要具有实用性,防止与中小学教学内容出现重复,保证体育选项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而且还要将运动场地、技术、器材以及规则等进行简化处理,使其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论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深化,“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要想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需要不断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创新改革意识,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弹性化,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体系,增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效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季浏。深化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关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0:1―6。
1.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制订的健康定义中提出了全面健康的三要素:无躯体残疾;无生理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由此拓展到初中生群体, 我们可以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的表现定义为能正常地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具备一定的学习效率;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基本稳定;有浓厚的社会交往欲望;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感;心理符合其年龄水平, 自主及定位能力强。
在初中阶段, 学生通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类问题, 这也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 表现方式有心理压力增大, 精神萎靡不振, 产生厌学情绪, 对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考试、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出现抵触或消极情绪。
(2) 人际关系问题。表现在与教师、同学、父母以及社会交往中他人的关系。
(3) 青春期问题。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其主要表现为封闭自我、情绪不稳定、敏感, 早恋等。
(4) 挫折处理问题。初中阶段的挫折主要来自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兴趣和愿望方面、自我尊重方面等。
2. 体育课堂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原理
(1)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转移消极情绪。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 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 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苦和懊丧的情绪之中。如果这时去从事体育运动, 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心, 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 从而把烦恼抛到脑后, 恢复情绪。
(2) 体育项目本身的特点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团体竞技的课堂项目, 例如, 拔河、篮球、足球等可以让学生在团体合作中, 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流, 有效克服孤僻、封闭的性格, 增强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3) 体育锻炼有促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的积极作用。体育教学过程是融知识、技能、情感、意志和团结协作为一体的教育过程, 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 有目的地感知、观察、记忆和思维。
3. 体育课堂上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体育教师在把握教学方向, 设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制订教学活动的计划的过程中可以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 使学生心理与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
(1) 注重教学中的心理调节。中学生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上所述, 那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调整。 (1) 练习时先降低要求, 循序渐进, 认真做好保护、帮助工作, 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2) 根据情景鼓励学生, 常用“你行”“你能跳过去”“我保证你不会摔跤”等话语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 (3) 对落后生加以区别对待, 增强他们的信心。所以,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是消除学生不仅是在体育课堂上, 也包括日常学生生活中的胆怯、恐惧心理的良策。
(2)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过去, 体育课堂都以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为主。但这没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学习方法来兴趣更强、效果更好。
(3) 重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常大家都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户外运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它对于教育的影响不断深入, 体育教学也可以在其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让教学电视、计算机进入体育课堂。采用生动形象的图形、多媒体动画、声光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 让学生领略人体运动的力与美,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强烈兴趣。
(4) 在体育教学中控制合理的运动负荷。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等。从运动类型来说, 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的一般是令人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等;从运动强度来说, 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能够改善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所以, 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运动负荷, 从而起到良好的心理调节作用, 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张敏锋.浅议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05) .
一、加强教师自身心理健康修养,树立学习的榜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自身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新课标,使自己的教育心理理论水平得到更新和提高,能胜任新形势的教学任务与要求。
二、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规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各不相同,在教学中采取的方法和培养的重点也应有所区别。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期,由于身体各机能还不完善,特别是神经系统还不成熟,因此,情绪不稳定,活泼好动,易与小朋友相处,但喜怒无常。这个时期应注意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重点培养,在体育活动中多采取一些活泼、欢快的游戏和集体项目,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重点培养他们参加活动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遵守一定的行为规则能力。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会即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又激发和维持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比如,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对身体胖的学生安排一些力量练习,对瘦小的学生安排一些灵敏性练习,使他们在各自的运动项目中显示出自己的优势,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成功的信念。
其次,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多受家庭溺爱,任性、自我控制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和要求或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容易发生波动,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在指导时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态,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是处在动态之中的,师生心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规律和学习发展的规律,利用教学手段,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学生的情绪情感,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个性,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家校联系,塑造健康人格
家庭是孩子品行形成和发展的摇篮,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多观察和了解学生,对学生日常交往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行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意见。因为在家里,孩子不仅需要呵护、关心,更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家长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感染、鼓舞和引导孩子。有一次,我在上体育课,做准备活动时,发现有一名女同学眼睛红红的,头一直没有抬起来,做操也心不在焉,直觉告诉我这名学生有心事。我利用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主动与她在一起活动,与她闲谈,得知她伤心的原因是今天早上,她父亲莫名其妙的对她大发脾气,让她受不了,继而她怀疑她的父亲不再喜欢她了。下课后,我打电话与她的父亲沟通,她父亲告诉我,因为工作不顺利,心情不好,给她带来了伤害,他以后会克服这个毛病的,他晚上一定给女儿道歉。第二天早操下了之后,这名学生悄悄的对我说谢谢老师。
五、利用体育课外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愿意积极参与,同时它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形式上的局限,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深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自然延伸。由硬性统一课业向自主选择课业转变。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使大量无效流逝的间隙时间就得充实有意义,使玩所涉及的人、物、事就促进自我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的活教材,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锤炼,使身心健康成长在课外活动时间,比如:让那些个子较矮和体胖的学生或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先练习下节课所要上的内容,给他们提供练习的器械和场地,在课中就让这些学生出来做示范,如在沙包掷远教学中,让臂力强的大胖子来示范,在技艺课练习中,让那些个子较小但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同学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要我们体育教师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关怀、情的感染、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学生的心理一定会健康愉悦。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推荐阅读:
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06-18
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10-14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06-12
肖临骏:浅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09-21
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制度10-06
体育心理学一12-15
体育锻炼心理卫生教案09-17
体育心理学教学大纲09-14
体育活动的心理学意义11-14
谈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