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共7篇)
2009年,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和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生态市建设,发挥本部门职能职责,态度坚决,工作措施到位,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两手抓,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生态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当好参谋,搞好服务。2009年,市发改委按照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能职责,高度重视生态市建设,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切实履职尽责,扎实稳步推进生态市建设。
(一)领会精神,提高认识。
2009年,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市建设工作部署,深刻认识到创建国家级生态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地重要工作。增强了做好生态市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扎实稳步推进全市生态市建设。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年初,根据委领导班子调整情况,及时对我委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完善,我委生态市建设工作由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任务到科、责任到人。
(三)加强调研,当好参谋。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建设进程中也必然会出现许多热点、难点问题。一年来,市发改委组织力量适时开展调查研究,对全市生态市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研究如何争取国家和省发改委对我市生态市建设的项目资金支持,积极为生态市建设建言献策,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
(四)改进作风,搞好服务。
生态市建设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需要各方面配合参与。我委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了对区县和部门有关生态市建设项目的指导,及时传递国家和省对生态市建设的最新投资政策信息,及时总结交流项目工作的经验,指导帮助项目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对区县和部门报市发改委审批、核准、备案和转报的生态市建设项目,我们都在最短的工作日内予以完成。
二、高度重视,履职尽责,全力做好生态市建设工作。1、2009年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全年预计GDP245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2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以上。全年预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左右;工业集中布局成效显著,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左右。三产发展势头较好,预计三产增长10%左右,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旅游业快速发展,预计全年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0%和40%以上。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消费热点再度回暖。服务业效益不断提升,金融运行环境趋好。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财政收入增幅加快,预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0亿元,增长23%。企业效益平稳增长,全市规上的工业企业增长16%。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展,预计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以上,全年完成省下达的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5.5%的目标。居民收入稳定增加。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增长10%左右。人均GDP16450元;人均财政收入7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13200元。
2、节能减排工作有新进展 2009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关键的一年,为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2009年万元GDP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5.7%的节能目标任务,我委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按照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能耗目标完成情况
万元GDP综合能耗目标完成及预测:今年省政府下达我市万元GDP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5.7%。按照“十一五”节能规划,到2010年万元GDP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的目标要求,我市前三年GDP综合能耗下降情况分别为:2006年下降1.83 %,2007下降4.21%,2008年下降2.75%,三年累计下降8.79%,仅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43.95%。在“十一五”的后两年中,万元GDP综合能耗必须下降11.21%才能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我市能源消耗主要以工业为主,以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基础,初步测算2009年我市全年GDP能耗下降5%左右(GDP能耗指标是省统计局统一核算,市州测算与最终省统计核定数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因此,要完成省上下达我市今年GDP综合能耗下降5.7%的目标压力较大。工业增加值能耗目标完成及预测:2009年省政府下达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8.55%。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68.4亿元,同比增长27.1%,能源消费量110.8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0.8%,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2.64%。据统计部门测算,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左右,要完成下降8.55%目标任务仍有一定压力。污染物总量控制完成情况:省上下达我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别是COD:16000吨;SO2:10000吨;NH3—N:1400吨。我市2008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1.264万吨,二氧化硫(SO2)排放量0.695万吨,氨氮(NH3—N)排放量687吨。三项主要污染物连续2年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控制目标范围内。(2)狠抓节能措施落实
一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市政府下达了各区县人民政府2009年的节能目标任务,并与重点项目企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按照《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精神,我委代市政府草拟了《雅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全市深入开展了全民节能行动节。市节能减排办多次召开联席会,研究分析节能减排的重大问题,及时向政府汇报节能降耗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使之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二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改和科技创新工作。按照省政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要求,2009年我市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4家。鼓励企业节能技改,争取国家财政奖励,名山神虹化工公司通过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技术改造,每年节能量约2.2万吨标煤,获得2009年国家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荥经一名特种合金公司4×12500KVA矿热炉节能技改、雅安三九药业、建安公司燃煤锅炉改造等,每年可节能2万吨标煤以上,企业通过一系列节能技改,降低了能源消耗。积极争取科技创新项目,支持企业进行节能降耗的研发,共争取省市级项目7个,资金60万元。
三是认真开展宣传和专项工作。狠抓宣传,强化服务,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活动,在“节能宣传周”、“绿色照明”、“限塑”专项检查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悬挂巨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节能减排知识,增强了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并参与开展了形式多样“节能宣传周”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
四是开展了节能照明产品推广工作。按照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要求,我市下发了《关于开展2009年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节能照明产品推广工作,市发改委与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召开了雅安市公共机构工作会议,会上重点布置了推广使用节能灯的工作,推动群众参与节能降耗工作积极性。
五是认真进行了“限塑”专项检查。根据省发改等部门要求,我市下发了《关于开展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专项检查的通知》,重点对市区超市、农贸市场、零售批发市场、生产厂家等进行专项检查。查处了天全县一家无营业执照、无塑料购物袋生产销售许可证的企业。环保塑料袋的有偿使用,使企业的节能降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六是积极开展了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四川省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要求,今年我市逐步展开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评工作,在省发改委、省工程咨询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对《四川金红叶公司年产12万吨生活用纸新建项目》、《雅安浩森水泥公司4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雅安永旺工业硅公司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等工业项目和《雅安市人民医院灾后新建门诊综合大楼项目》等社会事业项目,进行了节能评估审查,使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逐步趋于完善。
七是认真开展了节能减排的督查工作。为掌握了解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和动态,保证年度节能目标的顺利完成,市节能减排办先后发了《关于做好雅安市2008年节能目标责任省级现场评价考核准备工作及2009年工作建议的通知》、《关于上报2009年上半年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及下全年节能目标预测的通知》、《关于认真开展2009年节能降耗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等。对各区县和部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进一步加强企业节能基础工作,对企业耗能大户进行重点管理,特别是对列入省重点3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实施了现场监测和检查,及时通报工业用能情况。加强了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和培训,今年共组织了40多家年综合能耗5000标煤以上的企业参加省上的节能培训班,使用能企业统计、计量等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
3、环保基础项目建设得到加强(1)2009年环保基础项目成效显著。
我市列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四川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共17个,其中:已建成项目4个,在建项目7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6个。
已建成项目:雅安市污水处理厂、雅安市垃圾处理场、名山县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石棉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
在建项目:天全县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完工,完成投资2500万元;石棉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管道铺设完成1.5公里,完成投资2280万元;汉源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已完成管网铺设18.31公里,污水厂施工图设计及地勘已完成,完成投资1420万元;名山县污水处理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已进场施工,道路、围墙、场平等已基本完工,完成投资275万元;宝兴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已基本完工,完成投资700万元;汉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已基本完工,完成投资2100万,尚有新县城转运系统未建(受萝卜岗地质地形环境的影响,整个转运系统规划滞后);荥经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目前正进行主体工程施工,累计完成投资990万元。
加快前期工作的项目:荥经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芦山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宝兴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雅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芦山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天全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截止目前,我市已建、在建的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共争取国家、省补助资金18333万元,其中:2009年争取污水处理项目3个,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140万元。已建及在建的项目全部建成后,我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8.2万吨/日,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将达到585吨/日。对削减水污染排放总量,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及长江上游水污染治理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积极争取资金,加强2010年全市环保基础项目建设 我市地处长江上游,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较重,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比较困难,资金自筹能力较弱。因此,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省的资金支持尤为重要。截止目前,我委已上报争取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垃圾、污水处理项目6个,其中:续建项目3个(天全县污水处理厂、名山县污水处理一期工程、荥经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新开工项目3个(荥经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芦山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芦山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2010年计划投资12392万元,其中,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9078万元。宝兴县城市生活污水厂已纳入国家统借统还的国外优惠紧急贷款项目规划,目前已通过世行的评估,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前期工作完成后,将尽快组织实施。
3、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2009年,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236.8万元,解决农村5.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问题;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0万元,在天全县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000亩;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281.6万元,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其中:人工造林2.2万亩,封山育林16.6万亩;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11万元,在雨城、名山、荥经、天全建设退耕还林配套荒山人工造林1.1万亩,封山育林1.3万亩;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53万元,在芦山、天全两县继续实施血吸虫农业综合治理项目,改扩建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水改旱、养鱼灭螺、家畜圈养;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600万元,在汉源县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治理岩溶区面积30平方公里。会同有关部门,在编制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对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8400多万元,进行了分解安排,目前,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之中。
4、认真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使命感,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认真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适时提出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建议。
三、存在的问题
(一)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目前全市节能降耗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农业、商业流通、教育等领域还未真正建立节能降耗的工作机制。
(二)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国家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经济增长是按照年均7.5%速度确定节能约束性指标的,而去年以来,全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10%以上,我市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3%以上,经济的高速增长为节能减排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灾后重建加快发展阶段,能源、资源消耗强度较大,完成节能减降耗目标压力巨大。
(三)节能降耗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我市尚未设立节能专项资金,与节能的任务还不相适应,没有能有效地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节能降耗。环保设施项目前期工作滞后或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工程建设进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雅安在国家和省上的信誉和形象,对我们今后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十分不利。
四、2010年工作建议:
(一)加强生态市建设规划 将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制定、完善加强生态市建设,促进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政策措施。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改步伐。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高耗能企业的过快增长;进一步加大节能技改、科技创新、新能源项目的争取与实施的工作力度。
(三)强化目标考核,加大节能监管,加强重点领域节能。进一步强化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的考核,明确各县市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科学制定用能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增强企业节能的责任意识。实行节能激励机制,应用财税手段,对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的企业和单位,给予扶持和奖励,提高企业节能的积极性。针对薄弱环节,强化措施,深化监督效果,全面实施固定资产节能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的一律不得审批,严格执行建筑业节能标准,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推动交通节能,加快市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实施。
(四)进一步夯实节能基础工作。
逐年增加节能专项资金的比重,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节能工程项目。加强节能管理、统计和检查力度的建设,增加区县相应的机构人员、经费配置,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加强能源统计基础工作,加大能源的计量工作,节能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建议表彰、奖励。
(五)继续加快环保设施建设。
加快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前期投入,抓紧储备、上报争取项目。2010年完成天全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研、初设审批,争取申报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继续加强环保基础设施项目资金、质量、安全、工期等管理。确保在建垃圾、污水处理项目按期投产并发挥效益。继续积极向省发改委汇报、争取2010年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
(六)有序推进生态恢复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自然修复、人工干预和工程治理相结合,加速灾区生态系统修复。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严格执行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七)继续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2008年是德阳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金融生态环境经受了特大地震灾难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尤其是金融生态主体(银行、保险、证券)在“5.12”特大地震中908个办公营业网点有663个遭受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6.6亿元。其中办公营业网点坍塌及严重危房46处,受损617处;受灾员工3721名,其中死亡20人,受伤116人。凤凰涅槃,多难兴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县(市、区)金融办和市级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员单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韧不拨,奋力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从容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巩固和发展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震后全市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力度加大,对基础实施和重点企业恢复重建、永久性农房建设、中小企业以及“三农”的信贷有效投放创历史新高,金融业整体稳健安全运行;政府行政、金融执法、中介服务和社会信用环境总体向好,震后经济金融和谐互动,取得了恢复重建重大阶段性胜利。
一、德阳金融大灾之年取得骄人业绩
1、银行业存款净增370亿、信用总量净增100亿,双双刷新历史纪录。截止2008年末,全市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为960.9亿元,比年初增加371.5亿元,增长63.0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488.42亿元,比年初增加129.7亿元,增长36.2%。各项贷款账面余额327.42亿元,比年初增加53.38亿元,增长19.5%(农行因股改剥离不良资产27.64亿元,同口径计算各项贷款余额为360.28亿元,比年初增加86.24亿元,增长26.34%),创下了存贷增长的新高。
2、保险业保费业务收入净增1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2008年末,全市共有保险机构23家,当年新增3家。其中财险业务机构11家,当年新增1家(都邦);人寿业务机构12家,当年新增2家(人保人寿、人保健康)。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5.93亿元,比上年增加10.53亿元,增长68.38%。其中财险保费收入5.51亿元,同比增加1.31亿元,增长31.2%;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0.41亿元,同比增加10.21亿元,增长100.09%。
3、证券业。截止2008年末,市区2家证券营业部证券开户总数75497户,其中本年开户10275户。2家证券营业部全年累计交易量为350.06亿元,交易活动安全平稳。全年辖区金融机构在支持加快恢复重建的同时,不断强化风险防控,有效实施风险监测,未发生任何大要案件,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全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所抓的主要工作
(一)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重点,努力打造区域金融生存发展的新环境。一是继续加大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继去年市财贸(金融)办与德阳日报社联合在《财富周刊》上推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系列报道后,今年继续连续刊登了系列宣传报道,为进一步打造“诚信德阳”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继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考核机制,制定了《德阳市2008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三是4月22日召开了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了2007的工作,通报表彰了2007的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市政府印发了《德阳市2008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意见》。四是抓好预防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9月27日市政府召开了处臵非法集资工作会议,出台了《德阳市处臵非法集资联系会议制度》、《关于加强预防和处臵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和《2008年德阳市处臵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方案》。五是继续做好国家公职人员信用卡超期透支催收工作,全年发出催收函119份(126人),催收超期透支本息46.14万元。六是围绕“打造中国西部最佳生态区域”和“震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二)以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为中心,促进各项经营业务上新台阶。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从2004年9月全面启动以来,按照“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三项重点,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好成效。一是各项业务迅猛发展,截止08年末,各项存款达到174.79亿元,比年初增加64.9亿元,各项贷款95.2亿元,比年初增加20.76亿元。二是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内控制度不断健全,经营机制有效转换,全市6家信用联社全面完成统一法人社组建。三是积极创造条件申请央行专项票据6.98亿元的兑付工作。罗江信用联社已在6月6日兑付0.56亿元,其余五个联社已在12月5日6.42亿元全部兑付。德阳市商业银行从2005年以来,通过政府政策支持、臵换和清收不良资产、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实现了步步上台阶。一是存贷款规模迅速扩张,截止08年末,各项存款达106.6亿元,贷款达65.58亿元,增加21.5亿元。二是内控机制不断完善,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三是金融创新工作取得了成效,2007年率先在广汉小汉创办会员制担保公司,2008年积极推广小汉模式又新建立6家。
(三)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政府与开发银行合的业务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合作办在市开发性金融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加强与开行合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建立健全合作办的各项制度,办公设施设备及人员配备得到了加强,实现了专人负责。二是积极向开行推荐新上项目。经过与发改委、规划和建设局等部门的协调,今年两次向开行省分行推荐建设项目。“旌江”、“天星”两条快速通道新上项目总投资17.37亿元,拟向开行申请融资13.00亿元,9月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长江西路延长线及一环路西半环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拟向开行融资9.40亿元,目前正在落实中。三是积极做好已贷项目的跟踪管理,并积极主动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四是协调帮助县(市、区)与开行合作,08年,国开行与广汉、绵竹各授信10亿元。
(四)以发挥保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助推、稳定器为标准,促进保险业务新发展。一是评选“保险诚信明星”,加强保险队伍的自身建设。二是加强保险宣传,提升保险意识。3月21日至4月7日,我办与市保险协会共同组织全市保险行业的20多个会员单位,分别到六县(市、区)的6个乡镇开展“保险知识下乡宣传活动”,参加宣传人员达600多人,各保险公司共散发各类精美宣传材料2万多份,参与咨询人数近万人,参与猜谜和保险知识问答的6000余人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积极开展灾后保险理赔工作,各保险公司共开展地震灾后理赔金额达1.2亿元,全年累计赔付8.6亿元。
(五)以推进各类担保机构设立、完善为突破口,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新改善。一是积极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推介机制,1月4日,市政府专题就2008年全市重点项目、企业的融资需求项目向市级金融机构进行推介。共推介2008年重点项目96个,投资总额66.47亿元;工业项目187个,投资总额125.91亿元。二是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积极探索企业融资新模式。08年1月,由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牵头,财政、银行、企业三方携手创立有27名会员股东,0.20亿元注册资本金的辉高担保有限公司成立。这种由政府引导并投入担保基金,企业自筹担保风险金成立的会员制互助担保公司的创新融资模式,将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立当日,德阳市商业银行与琪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5户企业现场签约发放贷款0.55亿元。市商业银行率先在全省设立了“微小企业贷款中心”,在全省率先推出的会员制自助担保融资新模式,建立的“小汉投资担保公司”已成为“省投资担保机构孵化基地”。截止目前,全市六县(市、区)都成立了担保公司,现有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含分支)45家,累计为775户中小企业提供了19.83亿元的贷款担保,担保余额达16.91亿元。其中会员制担保公司23家,已为291户中小企业融资担保12.61亿元。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户数达到6111户,贷款余额139.77亿元。市商业银行着力打造中小企业伙伴银行品牌,全年为1059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29.62亿元,增加净投入17.6亿元,期末中小企业贷款户数达1734户,贷款余额54.43亿元。
(六)以规范中介机构市场秩序为标准,促进中介机构在市场服务中树立新形象。一是认真落实市纪委关于印发《德阳市加强腐败工作试点方案》的通知的相关工作,及时上报工作进度。二是根据市府办《关于建立德阳市促进和规范中介机制发展联席会议的通知》,草拟了《2008年促进和规范中介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并以市府办[2008]77号文件下发,目前正在收集有关部门落实情况。三是5月6日与市监察局联合组织召开了促进和规范中介机构发展联席会议,认真对2008年促进和规范中介机构发展工作进行了研究,要求市级25个相关部门尽快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四是对《德阳市中介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德阳市中介机构监管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再次修改报市政府审定。
(七)以万众一心,众志城成,攻坚破难,负重前行为指导,实现了金融尽快恢复营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我迅速启动《德阳市财贸(金融)口地震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组织人员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全市银行、保险、证券业运行秩序良好,金融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工作紧张有序有力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1)精心组织靠前指挥。一是在地震发生后的5月12日15时40分,班子成员带头第一时间对市区银行网点、证券经营场所的安全和受损情况进行巡查,掌握地震灾情和应急预案的启动情况。并对金融业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二是克服时间紧、通讯不畅等困难,及时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的各项要求和相关信息传达到归口的30多个金融单位,并督促落实。三是及时全面掌握金融单位抗震救灾工作情况,从5月13日起开展了归口抗震救灾专项统计工作,每天定时收集相关数据,编发《金融抗震救灾专报》,并按时上报德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保证了信息畅通。四是根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认真分析金融单位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了抗震救灾恢复正常生产的方案。五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协调解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2)千方百计抗灾自救。地震发生后,全市金融人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快速有效地组织全系统员工奋力抗灾自救,一个个帐蓬银行、活动板房银行、保险理赔服务站(点)、全功能金融电子服务车等流动银行在灾区的各个地方迅速建立。据统计,全市金融机构共新建立帐蓬银行和活动板房银行37处,保险理赔服务站(点)56个,全功能金融电子服务车等流动银行26台。截止5月底,全市所有金融营业网点全部恢复正常营业。在抗震救灾中有5个先进集体和6个先进个人受市委、市政府表彰;有81个集体、个人230人次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中行德阳分行获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中行绵竹支行、吕仕洲等3人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建行德阳市支行汉旺分理处、市商行什邡支行、德阳银监分局团组织、中行德阳分行团委吕春获中央金融团工委表彰;德阳银监分局、工行德阳分行等6个先进集体和吕仕洲、傅白章获银监会表彰;德阳银监分局什邡监管办事处、农发行绵竹市支行等8个先进集体和谭建学、樊玉蓉、罗毅等12名先进个人获四川银监局表彰。
(3)积极开展金融服务。一是加强银政合作,积极支持灾后重建投资项目。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全市恢复重建项目规划,区分轻重缓急,及时向上级争取政策,不断改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开辟信贷绿色通道。截止年末,已发放灾后重建贷款62.9亿元,其中:工业贷款34.77亿元,农业贷款9.66亿元。二是全市各保险机构积极开展灾后理赔,截止目前,全市各保险机构收到报案16728件,已理赔案件2755件,累计赔付金额1.19亿元。三是在市农发行和市商业银行的支持下,全市已在灾区收购生猪30.60万头,支付收购资金0.39亿元。市农发行还积极投放灾后夏粮收购资金5.09亿元,支持收购小麦24049万公斤,收购油菜籽3915万公斤。四是为支持灾后重建,自6月份以来,积极筹建我市首家村镇银行——什邡思源村镇银行,2008年12月3日,已正式对外营业。五是大力支持地震灾后居民住房重建,会同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分别到各县(市、区)了解受灾情况、恢复重建情况,代市政府草拟《关于我市农村信用社灾后重建和支持灾区灾民重建急需政策支持的请示》和《关于金融机构对地震灾后农户住房建设恢复重建工作给予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从9月27日起每天向市领导及相关部门报送灾后农房重建贷款情况专报,将金融支持地震灾区农村居民住房相关文件收集整理并印制《文件汇集》100余册,分别送发到各县(市、区)、市级相关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使其能及时、全面、准确了解掌握国家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政策,积极动员各银行业全力支持。截止12月25日,全市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已开工211642户,累计已完工98839户,永久性农房建设贷款累计发放45541户,金额9.09亿元。
(4)全力以赴支援灾区。地震发生后,我办党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中流砥柱作用,把金融业抗震救灾减少损失尽快恢复营业和支援灾区重建放在各项工作首位,一切为了灾区,全力以赴支援灾区。5月14日,组织召开全市金融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通报全市灾情和金融业受灾情况,安排部署金融机构抗震救灾工作。一是抓紧收集并统计上报全市金融机构办公营业网点在地震中员工伤亡、房屋和机具设备受损情况;二是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对受损办公及营业网点房屋进行安全检测,尽快恢复营业;三是草拟金融机构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四是代市政府草拟《关于我市农村信用社自身灾后重建和支持灾区重建急需政策支持的请示》和《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启动猪肉储备计划的通知》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五是从人员上支持灾区,选派两名年轻干部到绵竹土门、富新镇帮助开展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作。据不完全统计,“5•12”以来,我办共组织召开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20余次,编写《金融抗震救灾专报》31期、《金融恢复重建专报》17期,代市政府草拟有关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相关文件16余篇、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写专题报告20余份、报送各种信息74条。接待上级机构到灾区了解情况21次。
(5)情系灾区组织捐助。全市金融业在自身遭受重创的同时,还积极向灾区群众争取援助资金和捐款捐物。一是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救灾款物,据统计,我市市级金融机构已共计向上级部门争取救灾款物3838.5万元,其中:省以上保险和证券部门定向捐助德阳3160万元;省级以上银行业定向捐助德阳678.5万元。二是市级金融机构积极捐款捐物,据统计,全市金融机构共向灾区捐助款物392.66万元,其中集体捐助246.22万元,8450名员工个人捐助107.46万元,1783名党员交纳“特殊党费”38.98万元。三是积极向我市遇难学生家庭重建家园特别捐款81.18万元,其中银行业捐款466070元,保险业捐款309425元,证券业捐款3万元,市财贸(金融)办捐款6300元。四是积极组织向灾区捐赠过冬款物,合计价值近10 万元,其中市财贸(金融)办捐赠棉被20床,价值2000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缺口巨大。“5.12”特大地震给德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570亿元。按照 “三年全面恢复,五年提升跨越,八年全面小康”总体奋斗目标,必须有足够的重建资金作保障。然而,据初步测算,德阳今明两年恢复重建需要总投资超过千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即或减去自筹资金100亿元、今明两年各级政府扶持200亿元以及北京、江苏等对口援建100亿元,重建资金缺口仍高达600亿元。如果金融部门今明两年内能贷款250亿元,仍有350亿元重建资金硬缺口。
(二)金融生态主体尤其是地方金融机构自身重建的任务异常艰巨。地震给德阳金融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6亿元。据初步规划,我市金融机构需恢复重建的营业网点508个,计划在原址上恢复的营业网点407个,异地建设的营业网点101个,计划总投资10.16亿元。特别是极重灾区的农村信用社恢复重建3.9亿元资金尚未落实,加上受灾贷款企业数十亿元的信贷资金损失自身难以解决。而农村信用社又主要担负着支持“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当前尤其是受灾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任务,这就更增添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和工作压力。
(三)重建资金需求与银行信贷“门槛”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德阳全市恢复重建需投入3800多亿重建资金,(其中仅28.2万受灾农户永久性住房重建按每户8万元计就需投资225.6亿元,如国家户平补助2万,也只能解决56个亿),巨大的资金缺口,如十万火急;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信贷资金的有偿性、流动性和物质保证性等基本制度形成的信贷准入门槛,以及现行体制机制原因,又导致贷款很难发放出去,银行同样为此而感到心急如焚。这种灾后重建过程中资金需求与银行信贷“门槛”之间的矛盾已显得十分突出。
(四)银行业不良贷款迅速攀升,潜在风险增大。“5.12”特大地震,导致德阳全市5882户贷款客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涉及107.32亿元贷款不能正常周转,损失类贷款预计超过50亿元。据年末数据统计,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360.28亿元贷款中,只有234.5亿元的贷款能基本维持正常周转。不良贷款比年初净增加42.78亿元,不良占比达到23.02%,上升1.11个百分点。而且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因素影响,不良贷款上升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资产质量下滑,已威胁着德阳金融生态主体内生环境的改善。
(五)震后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中明确规定:“对灾前已经发放,灾后不能按期偿还的各项贷款延长还款期限6个月,在2008年底前不催收催缴、不罚息、不作为不良记录,不影响其继续获得受灾地区其他信贷支持”。加上电视、报刊等媒体仅对“四不”进行了广泛宣传,未对银行贷款的偿还性加以正面引导,这使本已遭受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心理创伤的灾区群众,误认为原来贷款可以等待国家给予豁免核销。再加上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的悬空逃废金融债务现象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因此,城乡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六)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对灾区金融生态环境构成双重影响。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正在进一步加剧,这无疑会给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带来更多难以预测的困难和严峻挑战。
经济运行环境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作为德阳现有产业结构中的重装机械制造出口型企业已经出现合同退单,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下滑;纺织服装、化工、房地产、旅游等行业经济景气指数继续恶化;来料加工型、生产力低下、“两高一资”等中小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而导致的停产关门,工人失业状况进一步显现;外出务工农民“返乡潮”而导致的就业与创业压力;灾区农房重建建材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因素而导致的安居工程进展迟缓、兴业难局面等等,致使经济增速放缓形势更加严峻。
金融运行环境方面: 一是“5.12”特大地震本已给德阳银行业金融机构造成了50多亿元的贷款损失,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迅速增加并呈攀升之势;二是国家出台的对地震重灾区的贷款“四不”政策,正面宣传不够,导致金融信用环境恶化,废债倾向逐渐蔓延;三是极重灾区金融生态主体尤其是绵竹、什邡农村信用社遭受重创,元气恢复异常艰难,加上各级政府承诺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如期妥善解决,不良资产占比高企,经营状况恶化,潜在的流动性支付风险正在逐步累积;四是灾区农房重建金融支持尚需加大力度;五是“三有一无”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担保补偿机制的建立仍然滞后;六是保险行业机构过度发展,行业内部不规范竞争和潜在道德风险正逐步积累;七是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出台的4万亿拉动内需政策和央行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一方面将“信贷”从银行逼出,导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对重点骨干企业和大项目的信贷资源争夺更加激烈,对中小企业仍然是“嫌贫”以待;另一方面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虽有强烈的信贷冲动,但因存贷比偏高,头寸偏紧,且流动性支付风险已开始暴露,灾区金融安全与稳定的维护任务将变得更加繁重。
四、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是震后德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关键之年,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德阳”和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取向,把灾后恢复重建与辖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通过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灾后德阳经济社会全面恢复振兴,实现“三年全面恢复、五年提升跨越、八年全面小康”提供更为宽松和谐的投融资环境。为此,应明确以下工作重点:
(一)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支持重灾区加快金融网点恢复重建,提高并完善金融服务功能。
2.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和人民银行、银监会以及省政府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国发[2008]21号、银发[2008]225号和304号、川办发[2008]49号文件精神,继续加大信贷投入,全力支持灾后重建。①各项贷款余额比上年净增200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增长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长水平;②不良贷款率低于上年水平;③加强流动性监测,确保不发生银行流动性支付风险。
3.继续加大灾后重建保险支持力度,增强防震减灾能力。①全市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②农房保险覆盖面明显提高;③积极开展“三农”保险,增长比例不低于保费收入增长;④加强保险行业风险监测,严防恶意竞争和道德风险。4.鼓励已有上市公司对本市企业实施重组或购并,支持未上市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培养有条件上市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确保本市证券交易市场健康稳定。5.积极稳步推进村镇银行建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6.鼓励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机构,总结推广会员制担保机构发展经验,完善担保风险防控机制。
(二)全力推进并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1、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运行机制,加强政府主导,有条件的县(市、区)要相机组建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并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其职责;
2、进一步创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宣传方式,诚信公益宣传覆盖面扩大到全市城乡;
3、配合灾区农房重建,重点抓好农村社会信用工程建设,推广旌阳区经验,在全市范围开展信用乡镇(村)、信用农户创建活动;
4、加强银、政、企信息交流沟通,完善联系会议制度,打造优良稳定的经济金融的行政服务平台,全方位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5、加强金融生态司法环境建设,严厉打击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和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确保辖区金融安全稳定;
6、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明确监管职责,提高中介服务的市场公信力;
在生态市建设暨全市环保工作会议上主持词
(2012年3月8日)
同志们:
现在开会。这次生态市建设暨全市环保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和生态XX建设大会、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以及市第XX次党代会精神,总结回顾“十一五”及2011年全市生态环保工作,分析当前我市的环境形势和存在问题,研究部署“十二五”时期尤其是2012年生态市建设和环保重点工作。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有关领导,各县区长、分管县区长,开发区、高新区、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分管主任,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区监察、住建、水利、农业、畜牧、环保等单位主要负责人,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
今天的会议有五项议程:
下面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市政府副市长XXX同志传达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生态XX建设大会和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宣读《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市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
会议进行第二项,颁奖。
请获奖单位和个人依次上台领奖(分四组)。
……
会议进行第三项,请XX同志代表市政府与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签订责任书。因时间关系,选四个单位签订责任书,其他单位会后再签。(依次为XX县、XX县、市XX局、市XX局)
首先,请XX县委副书记、县长XX同志上台签订责任书,XX县准备;
……
请XX县委副书记、县长XX同志上台签订责任书,市XX局准备;
……
请市XX局同志上台签订责任书,市XX局准备;
……
请市XX局党组书记、局长XX同志上台签订责任书。
……
会议进行第四项,表态发言。
首先请XX县委副书记、县长XX同志发言,XX县准备;
……
请XXX委副书记、县长XX同志发言,市住建局准备;
……
请市住建局同志发言,XX集团准备;
……
请XX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XX同志发言。
……
会议进行第五项,请市委副书记、市长XX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以上,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宣读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通报,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XX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全市环保工作成绩,深入分析了当前的环境形势和环境问题,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市建设和全市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措施。XX市长的讲话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坚决落实。
一是迅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参加今天会议的主要是县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同志,以及各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会后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迅速召开常委会、党组(党委)会,认真学习传达这次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XX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明确市里的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并结合各自实际,确定本县区、本部门的工作重点,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是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当前生态市建设和全市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功能。市政府与县区和有关部门签订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责任书,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按照责任书要求,科学编制污染减排、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
等专项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各县区要制定“十二五”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计划、建设项目责任制,明确各项工程的责任单位、进度要求和资金来源,确保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部门协作,严格督导考核。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级政府作为辖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各部门之间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各级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政府督查室等单位要按照生态市建设任务目标要求,加强现场督导,严格检查,强化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价,对考核结果好的优先提拔重用;对考核结果差的,取消评先树优资格,不予提拔重用。
工作总结
20××年区法治××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及司法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实施“五五”普法工作规划,突出重点,全面深入开展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明确工作任务,加强组织领导
今年以来,区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2006——2010年依法治市暨“五五“普法工作规划》的工作要求,在多次征询基层司法所及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并完成了20××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使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今年8月,为了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和人事变动,区委区政府将××区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机构及组成人员作了相应调整,制作了新的印章、印制了新的文件格式,将××区财税金融办等21个单位新增为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达到45个,并依据各部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新增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使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机构更加健全,目前正筹备召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会拟讨论修改《关于开展法治××建设的工作意见》稿。
二、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法治××建设工作调研 今年4月至5月,由区委政法委、区政协、区司法局、区教育局联合开展了主题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活动。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司法局宣教股抽调2人全程参与了××中学等10余所中小学的座谈会,认真听取了教师学生的发言,了解和掌握了大量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一手资料,协助完成了《××区青少年违法犯罪之现状与对策》专题调研报告,为法治××建设工作提供了大量而客观的信息,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三、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深入推进“法律六进”工作 针对“法律六进”对象多、涉及面广的特点,我们开拓思路,力求普法形式的多样化、形象化、通俗化。今年4月中旬,我们组织工作人员到陶店乡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活动现场采取的形式有“普法问卷”调查;有律师解答咨询;有免费发放读本和资料。据统计,这次活动有村民和学生千余人参加,收回普法问卷300多份,解答咨询60余人次,发放普法资料读本4000册。4月30日,我们局组织律师、公证员和机关干部在××购物中心门前以“法律援助与科学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法律进社区”活动。本次活动共解答群众咨询70余人次,发放《农民〃居民法律知识300问》、《法律援助便民手册》等普法资料4000余份。5月中旬,区司法局、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法律进学校”大型活动,由区司法局组织8名干部、律师分赴路口、堵城等16所中小学展开巡回法制讲座,通过以案说法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网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据
统计,这次大型活动平均每场听讲学生达千余人。11月上旬,由区司法局、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组织实施了对在校中小学生的法制讲座,由司法局派出干部、律师分赴××中学、××中学、××小学、松杨小学、余岭小学,宣讲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听讲学生达2000余人。11月下旬,区司法局组织力量编辑印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300问》2000册,免费发放到各乡镇街道所辖企业、区城建办、区财税金融办、区经济局等单位。各方反馈这些普法读本资料贴近生产、生活,针对性强,通俗易懂,较好的帮助了公民学法用法,有力地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12月中旬,区司法局再次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组织律师、公务员,将13块法制宣传展牌巡回到区辖乡镇的6个村组展出。展牌以案说法,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配合律师、公务员的讲解,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精心组织安排,认真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12月4日,配合全国法制宣传日,区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司法局联合了市司法局、市区两级国土局、工商局、劳动局、计生局、质监局、卫生局、税务局、保密局等十余个单位,在黄商购物中心广场举行大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现场有律师、公务员解答群众咨询,有工作人员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图片,有图文并茂的法制展牌50余块展出,据统计,此次活动共解答群众咨询200多人次,发放各种法律法规知识读本、手册、图片、传单等资料近万份,对这次规模巨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电视台也跟踪进行了报道。
过去一年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突出的是:一是法制宣传力度不大,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二是区直各部门工作考核没有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完全挂钩;三是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形式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创新。
(二)规范建筑市场,促进健康发展。
(三)强化监督检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投资40余万元新上了室内空气检测项目,完成了主要检测项目的自动采集、传输、报告出具、平台共享的改造并网,提高了检测能力。组织开展了多次质量大检查活动,全年累计下达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174份,提出有关问题近xx条。全面推行了分户验收制度。二是建筑材料全部纳入质监通道。通过对建筑市场彻底整顿,所有建筑材料从购入到使用每个环节,都受到了严格、科学的一系列新的管理制度的全面制约,狠抓落实,目前已检测在建工程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物件共计15000余组。三是重点抓了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和监督检查,目前新墙材占建筑面积总量的65%,建筑节能工程占建筑面积总量的80%,节能设计率达100%。四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文明施工水平提高,完善了安全报监制度和工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办理报监手续40份,报监率100%,意外伤害保险办理率100%,签订建筑工程安全双向承诺责任书40份,采取日常巡查、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后组织多次拉网式大检查,共查出安全隐患1000多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00份,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7份,通过典型带路、现场观摩等活动的开展,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争创文明工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德州市组织的春、秋两次安全大检查中,其中创省级文明工地1个,创德州市文明工地10个,工程合格率100%。
(四)优化服务质量,开拓外地市场
(五)加大执法力度,加快村镇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村镇规划编制为龙头,在协助各乡镇完成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乡镇驻地详细规划的编,今年共完成详细规划58公顷,详规覆盖率达到28%。加强对村庄现状图绘制的指导,今年共完成村庄规划168多个,完成全市35%的村庄规划;加大执法力度,下达各类违法通知书54余份,强制拆除各类违法建筑7起,发放新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300余份;开展了全市村镇建筑工匠培训,以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发行的《村镇建筑施工基础知识》为培训教材,聘请专业讲师对建筑工匠从业资格管理、建筑工程识图、土方工程、砌体工程、农村建房安全生产管理、冬季施工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进行理论指导,采取当场培训,当场考核的方式,严把考试关,保证培训质量和结业标准,对于考试合格的学员,颁发《村镇建筑工匠资格证书》,对于不合格的举行二次培训和补考。今年以来共举办二期培训,符合村镇建筑工匠从业资格的人员180余人,提升了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水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通过实施“三清、四改、五化”工程,提升亮点,消除暗点,村镇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2年,我局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离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希望还有很大距离。当前城市建设工作中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建设中违反规划、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仍然存在;城建资金比较短缺,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一些工作项目的正常运转和进展;建设系统源头防治腐败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今后,我们要继续开拓创新、努力拼搏,不断提高我市城建管理水平,为把我市建设成生态园林宜居城市而努力奋斗。
三、2012年工作计划
(一)注重基础建设,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市政工程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一是高标准完成安居路、渤海路改造,进一步拉大城区框架。二是重点实施好地下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及中水回用工程,尽快组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招标,实施工程建设。三是全面启动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完善落实市委市政府即定实施方案,加大供热管网铺设,使城区内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四是全力打造盘河、跃马河风景区;五是突出抓好城区饮用水工程。
(二)注重规范整治,不断加强建筑市场管理
【范文网】
规范建筑市场管理。发挥现有体制和组织人员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应有作用,突出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人劳保等问题,将所有工程全部实行招投标,规范好招投标程序,规范好评委行为,依法查处施工队伍无资质、乱挂靠、打招牌等违法行为,严把《施工许可》审批关,确保工程报建报监率达100%,工程招投标率达100%;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监督行为,提高监督队伍素质和政治素质,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进一步严格规范工程质量监督行为,重点对工地的五大员、资料以及挂靠等问题实施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扩大工程建设监督覆盖率,监督范围要扩大到乡镇及农村,力争监督覆盖率达100%;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建筑工地的安全监管力度,全力搞好建筑工地安全生产防范,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施工程序操作施工。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治理整顿活动,通过总结评比,树立行业典型,创建文明建设大市场,促进全市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注重科学定位,不断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
一是进一步完善乡镇以及村镇规划。在乡镇驻地详细规划的编制等工作中,积极指导、协助和搞好服务,配合合村并居工作,搞好全市的新农村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二是加强规划管理。积极探索规划管理新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规划审批,规范规划验收;严格规划执法,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违章建筑,确保各类建设按规划实施。三是协助扶持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条件好、意识超前的五个乡镇编制“五个市场、五个景点、五个样板”,突出亮点工程建设,打造省、市级示范镇、示范村,促进村镇建设工作上水平。四是加快中心镇和小城镇建设改貌工程。加大乡镇、街道驻地的规划建设改造力度,提升中心镇和小城镇的承载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注重节能降耗大力推广建筑节能。
创造资源节约型行业是建设系统的一大工作目标,以政府推动、试点推广,促进生产与搞好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示范工程,运用典型的实例广泛进行宣传,深入开展工作,积极组织好新型墙材和节能材料的生产供应工作,做到保质保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工作,强制“禁实”,全面推动建筑节能降耗。
(五)注重招商引资,全力搞好城市经营
发挥主观能动性,继续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成立专业招商队伍,明确招商任务,强化招商责任,激发干部职工招商积极性,积极找线索、抓机遇,把招商引资工作推向新境界,同时为客商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通过优良的服务让客商在我市安营扎寨,大展宏图,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盘活城市现有资产,以及搞好土地收储、开发与拍卖,为城市建设积累资金。
(六)注重工作实效,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同步推进,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作风整顿。以多种形式掀起学习新高潮,切实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精神上来,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二是认真抓
2005年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会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增强创建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实践性和长效性,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全年工作总要求是:“一条主线、四个着力”。一条主线,即要以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四个着力,即思想教育,要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道德建设,要着力狠抓基本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创建活动,要着力于丰富思想道德内涵,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群众性、实践性;基层精神文明阵地建设,要着力于规范运行机制,切实发挥作用。做到主题不变,丰富内容,劲头不减,一抓到底,在巩固基础上提高,在深入创新中发展,在深化改革中前进,努力开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思想道德水平
1、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重中之重的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推进全市《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作方案》实施,力求使党员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学透一点,发挥表率作用,自觉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切实把学习的热潮转化为推动xx发展的高潮,用发展的成效来检验学习贯彻的效果。要组织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和学习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入基层,开展宣讲辅导,以各级党校、行政干校、宣教中心为阵地,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专兼职基层理论学习教育队伍;组织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推出一批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组织好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列采访活动,在新闻媒体开辟栏目,宣传各地各部门推进改革与发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组织好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基层群众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三中全会精神。
2,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顾全大局、团结奋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力倡导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精神。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兴我xx,建我小康”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大力弘扬谷文昌的创业精神,树立和宣传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使之成为加快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强市、实干兴市”战略,推动xx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鼓舞干劲,一心一意促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形成宣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热潮。拟在适当时候组织开展“兴我xx,建我小康”征文比赛。
3,继续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持久地进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紧紧抓住知行统一和日常养成两个关键环节,在宣传和普及力度上下功夫。要继续在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上,开辟“文明礼赞”、“市民信箱”、“道德评议台”等栏目,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组织好第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系列活动;继续推进“公民道德教育千百十工程”建设,进一步发挥各级各类文明市民学校、镇村宣传文化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特别要进一步加强文明市民学校工作对调研、指导,巩固和提高市民文明学校的办学效果,使之成为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继续加大创作力度,创作一大批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道德教育文艺作品,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继续组织好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唱好公民道德教育“四季歌”,引导人们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工作者,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第三季度开展“诚信建设”专题研讨活动,并适时组织对各地各部门开展文明市民教育、青少年德育工作及文明市民学校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督查。
要突出抓好诚信教育活动。以建设信用xx为目标,以“共铸诚信”为载体,广泛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万人行”“诚信企业”签名等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增强信用观念,加强信用监督,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评选一批诚信单位、诚信企业、诚信中介组织、诚信村镇,宣传树立一批“质量信得过企业与产品”、“消费者满意街与满意店”、“购物放心街、放心店”、“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最佳信用企业”,着力打造“信用xx”,倡导诚信风尚,形成以德引资、以德引才、以德兴业的良好社会环境。适时表彰一批建设信用xx的先进单位、企业、村镇和个人,编印《信用企业风采》。
4,继续深化
和厦大xx校区建设,支持办好xx师院,积极推进xx职业技术学院、电大业大、医学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龙江学院、南方艺术职业学院、福建现代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建设。
13、大力推进科技兴市进程。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立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加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xx农业科技园区、东山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提升科技竞争水平。加大科普力度,认真落实《福建省“十五”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纲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组织万人科技人员开展百场科技下乡,办好在我市举办的第十九届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抓好每年一次的科技周大型科普活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巩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成果。
14、着力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要积极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和文化先进乡镇、村活动,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实施精品战略,创作一批宣传党的十六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尽快完善市博物馆和芗剧团艺术中心配套建设,加快市直影剧院改组、改造,深化文化体制特别是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重视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以及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以市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启用、xx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开播、xx广播电视报扩版为契机,抓好“模数平移”工作,加快有线电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改造,提高节目制作水平,使广播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节目质量明显提高。要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加快市体育中心建设,争取年底基本建成华阳体育馆主体工程和少体校校园,进一步健全乡镇、社区和各类基层体育组织网络,深入开展争创体育先进乡镇、社区活动,丰富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制定体育后备人才发展战略,努力提高我市体育竞技水平。
15、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要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进一步深化创建卫生单位、卫生村镇、省级卫生县城活动,漳浦、龙海、诏安要创建成省级卫生县城(城市),东山、平和、云霄创卫工作要有新进展,力争全市创卫工作上新水平。要突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改善农村人居卫生环境和卫生服务条件,全面启动乡镇卫生院新一轮建设改造,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要深入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强化公共卫生网络建设,严密监控传染病疫情动态,规范疫情报告制度,加大病源临测力度,坚持做好非典防治和禽流感防治工作,严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要扎实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完成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公共卫生监督的组建,实现监督与监测分离。要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医疗卫生改革,加快卫生产业化运营进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加快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新机制,大力推进综合改革,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活动,努力提高全市计生工作整体水平。
16、继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龙头,认真组织实施新一轮环保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九龙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力度。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围绕“绿色社区与公众参与”主题,积极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交通噪声、建筑噪声、饮食噪声、娱乐场所噪声等专项治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四、继续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
17、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活动。广泛开展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依法办事、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教育村民,共同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培养文明言行,强化信用意识。深化“十星文明户”创评活动,树立宣传先进典型,不断扩大农村社会先进面。继续深入开展“六提倡六反对”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建立健全和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妇女禁赌会”、“道德评议会”、“孝子户评选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广大村民讲卫生、讲礼貌、讲道德,移风易俗,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组织机关企事业的文明单位与村镇结对共建,共同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指导芗城、龙海深入推进与龙岩市永定、长汀县的共建文明区域活动。
18、努力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积极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农民预测市场、开辟致富门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要继续加强各行各业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工作,真心帮助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经营环境。加强依法综合治理,开展农村基层创安活动,建立起群防群治的网络体系,为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秩序、公共秩序和生活秩序。
19、不断加快文明村镇创建步伐。继续以长泰全国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点和角美、港尾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为示范,以16个省级文明小城镇示范点、13个精品文明村和市级文明村镇为重点,点面结合,连片创建,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步伐。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村活动,按照竞赛活动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坚持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建好文明卫生专兼职队伍,大力推进镇貌村容的整治,切实解决脏乱差问题,努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适时组织文明村镇观摩交流考察活动,借鉴外地经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XX年,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xx大和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保障和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党政重视,领导到位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从制度上保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切实负起领导责任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了切实抓好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政一把手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层层分解了XX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统筹安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形成了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组协调,股室各负其责,分工协作,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二、切实履职,工作到位
为切实做到教育为先,预防在前,关口前移,今年我们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从思想上行动上筑起了一道反腐倡廉的钢铁长城。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为使廉政教育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注重在学习方法上力求一个“活”字,学习形式上力求一个“灵”字,学习效果上力求一个“实”字。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必读篇目。先后学习了《公务员法》、《党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党纪条规,以及省委书记刘奇葆、达州市委书记李向志的讲话精神。坚持每周五下午的集中学习,全局职工均认真完成了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24篇,并组织召开学习交流座谈会,交流学习心得。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霞亲自为全局党员、干部上了以《提高认识,加强自律,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为题的廉政党课,并将廉政党课材料上报了市纪委,编发学习简报、廉政信息4篇上报市纪委;二是开展专题讨论。根据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领会,积极组织职工结合业务工作,联系自身实际,认真开展讨论,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切实解决突出问题的办法和措施。通过讨论既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和理解;三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发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干部群众对人事局机关和全体党员在思想观念、工作状态、行政效能、勤政廉洁和依法行政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做到学习与整改相结合。不怕暴露问题,不隐瞒缺点,围绕热点、突出重点、抓住难点,通过“自己找、群众提、相互查、领导点”等多种形式尽最大努力把存在的问题找准找实,认真解决存在于人事编制系统中的突出问题,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行动,立说立改,立竿见影,对一时不能解决的,制订有效整改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
根据我局实际重新制定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设立了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各乡镇、市级各部门征求意见和建议;由纪检组长牵头,对我局涉及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做到了一个不漏、一个不错。通过清理,对一些审批项目进行了规范,办事流程进行了精减,办结时限得到了明确。同时,将审批项目及其条件、程序、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承办股室、责任人、联系方式等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公示,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同时对重大事项、重要人事工作随时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如在今年组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中,公开发布招聘信息和简章,公开考试成绩和拟聘人员名单,特别是在考试过程中,从命题、制卷、运送试卷、考场巡视、监考到统分、查分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邀请纪检监察、保密部门的领导全程参与监督,真正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同时,严肃考风考纪,对报名和考试中存在违规违纪的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受到考生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廉洁从政教育活动
班子成员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党组成员首先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想办法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坚决不做,自觉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严格小车管理,不准小车参与红白喜事。到基层后一律在机关食堂就餐,不增加基层负担,不进营业性歌舞厅,不参加任何形式的赌博。对全局国有资产进行清理并登记造册,录入计算机,进行动态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定的项目、标准统一收费,统一管理,全部进入财政专户,全局没有一例乱收费的现象发生。在经费支出上,年初编制开支计划,年终在职工大会上通报各项开支情况。
(四)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
1、周密部署,积极排查。结合人事工作特点,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网上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内部管理、工资业务、职称办理和招聘考试等重点岗位,通过岗位人员自己找、其他同事帮助提、分管领导分别点、服务对象积极评等形式,深入查摆思想意识、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外部环境存在的廉政风险。确定工资福利退管股、职称专家管理股、人事考试中心为a级股室。
2、制订措施,强化监控。一是开展廉政教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远山的红叶》等警示教育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收看,不断增强全体干部职工反腐倡廉政的意识。建立完善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通过开展“每人读一本好书”、廉政学习经验交流会、廉文荐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和反腐防腐的能力;二是制订防控措施。通过明确局领导及股室的职能职责,进行风险的辨别和评估,提出风险的预防措施,构建本局各项廉政防控机制,分类制订防范措施和内控制度;三是开展公开承诺。通过前期的廉政教育和风险查找,我局重要股室人员和岗位人员深刻反思,认真总结,签署了《岗位廉政承诺书》;四是进行适时监控。通过增设网上“投诉和受理”、公开监督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定期汇总分析信访举报、效能投诉、纠见投诉的相关情况,查找不足,限期整改。把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工作纳入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目标任务考核和党风廉政责任制一起考核,确保党员干部零违纪,实现对廉政风险的有效防控。
(五)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一是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信访值班制度、信访热线联系和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纳入目标考核,确保该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二是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建设,对群众来信来访办理的诸多环节均进行了规范,对办理过程进行了跟踪督查,把办理进展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指定专人对各类信访件进行归类、整理、登记和督办,始终坚持不推诿、不上交的原则,尽量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四是抓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我们按月足额兑付了全市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补助,发放“八一”慰问金,为生病住院的企业军转干部报销医药费。同时,为确保企业军转干部不参与赴蓉进京上访,维护社会稳定,牵头、组织召开企业军转干部工作联系会议3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矛盾解决在内部,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了全年无一人到达、赴蓉、进京上访。今年,共接待各类来信来访近220余件次,所有信访来访都得到了较好处理,办结率达 100%。
三、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为提高人事部门形象,我局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规定,并将规定和制度印制在本局通讯录背面,随时对照检查,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建立工作制度。我局进一步完善了《xx市人事局机关管理制度》,制定了《xx市人事局股室审批办理工作管理制度》和《xx市人事局股室及挂靠单位目标量化管理办法》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简化了办事步骤,规范了办事程序,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活动中,我局提出五个承诺,即:不让办事的同志在我这里受到冷遇;不让工作事项因我而延误积压;不让工作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不良风气在我这里出现;不让人事部门的形象因我而受到损害。通过逗硬检查,督促落实,工作程序更加规范,干部职工敬业精神显著增强。
二是严肃工作纪律。出台了《中共xx市人事局党组关于进一步严肃各项纪律的有关规定》,对执行政治纪律、工作纪律、会议纪律等情况作出了详细规定,包括执行上级决议不坚决,在班子或队伍中闹不团结,上班时间上网游戏、聊天等。同时,对干部职工实行层级管理,各分管领导对局长负责,股室负责人对分管领导负责,股室工作人员对股室负责人负责的管理体制。干部职工有违反各项纪律时,实行责任倒查,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及分管领导的责任。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出台了《xx市人事局机关工作纪律监督检查制度》。制度规定由局纪检组对本局全体干部职工上班期间的工作状态、执行签到制度、遵守会议制度、对待办事群众态度、工作责任心、节假日值班、服从组织领导等情况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每周不少于三次,实行每月定期通报制。对被督查到违反纪律的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同时,自98年以来,一直坚持聘请人大、政协、监察、直工委、信访等部门的领导作为人事行风监督员,主动接受法律、民主、社会和干部群众的广泛监督。
【2024年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办公室年度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总结06-23
2024年中考政治专题五 建设生态文明10-01
白杨村生态建设总结10-02
政治生态建设工作报告10-23
关于文明生态建设工作的总结10-21
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06-26
水系生态建设06-24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07-15
生态社区建设方案05-30
生态建设社会实践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