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鉴赏试卷答案(精选4篇)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
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题解:
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此次考试,苏轼、苏辙兄弟同时中进士,曾巩亦在榜中,可谓一时之盛举。欧阳修见人才济济,而作此诗。
全诗写出了作者主持礼部考试时,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
注释:
礼部: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的政令。
贡院:科举时代考试贡士之所。紫殿:指京都贡院。暖吹:暖风,指春风。席:犹言列坐。
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比喻人人肃静。
乡里:犹言郡县。献贤:献举人才。先德行:以德行为先。
列爵:分颁爵位。此处代指官职。公卿:指执政大臣。衰病:衰弱抱病。耗:无,尽。赖:幸亏。
群公:指同时主持考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梅尧臣等人。鉴裁:能赏识人才、辨别是非。
译文:
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
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诗歌鉴赏专题1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
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赏析:
从诗中可知,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
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试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增添祥瑞肃穆的气氛。
颔联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人对此景象不禁发生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的栋梁。
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那是谦逊之辞。
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BE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以声衬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诗歌鉴赏专题2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词句注释:
⑴适:往。
⑵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凌:冲冒。
⑶天骄: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此处指契丹。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⑷ “单于”二句:《新唐书·李揆传》:“揆美风仪,善奏对,帝(肃宗)叹曰:‘卿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信朝廷羽仪乎?’故时称三绝。”德宗时他曾“入蕃会盟使”,至蕃地,“酋长曰:‘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因绐之曰:‘彼李揆安肯来邪!’”苏氏一门,尤其是苏轼在契丹声名尤著,故化用此典,说明中原人才众多,不止苏氏。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白话译文: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其时,苏轼54岁,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苏辙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在汴京。是年八月,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主生辰。
契丹本是东北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公元916年。阿保机建立辽朝,成为与五代、北宋并立的国家,雄峙北方近200年,成为宋朝的北方之患。宋自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订立“澶渊之盟”以来,每年要向辽国、西夏进贡银两、绢匹,岁以百万计。其国主生辰,还要派使臣去庆贺。卑事小国,国弱臣辱,做这样的使臣内心是屈辱的。苏轼写诗送别,尽劝慰告诫之意。
作品鉴赏:
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
诗歌鉴赏专题3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旬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故事,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B、D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诗歌鉴赏专题4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三、【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前言:
《晓行巴峡》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羁旅之思。此诗描写了巴峡周围的景色和风土人情,表现了在外流浪漂泊异乡人的思乡之情。全诗词句清丽,景象雄伟,情景交融,富于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⑴巴峡:长江自巴县(重庆)至涪州(涪陵)一段有明月、黄葛、铜锣、石洞、鸡鸣、黄草等峡,这些峡皆在古巴县或巴郡境内,因统称为巴峡。
⑵际晓:犹黎明。
⑶帝京:帝都,指京都长安。《汉武故事》:“上幸河东,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唐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⑷女浣:即浣女。浣,洗。
⑸朝日:早晨初升的太阳。鸡:一作“禽”。
⑹水国:犹水乡。临水城邑。南朝宋颜延之《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水国周地险,河山信重复。”唐孟浩然《洛中送奚三还扬州》诗:“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⑺树杪:树梢。《陈书·儒林传·王元规》:“元规自执楫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于树杪。”杪:一作“上”。
⑻井:即市井,村落,指山城住户。万井:千家万户。唐陈子昂《谢赐冬衣表》:“三军叶庆,万井相欢。”
⑼眺迥:远望。二流:其一为长江,另一当指在巴峡一带入江的河流,如嘉陵江、玉麟江、龙溪河等。一说为阆水和白水。
⑽殊方语:异乡语言。殊方:远方,异域。汉班固《西都赋》:“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⑾故:一作“旧”。
⑿赖:多亏。多:一作“谙”。
翻译:
拂晓时分直向巴峡而去,春日将尽使我思念京城。江色晴明有位女子浣洗,旭日初升群鸡竞相啼鸣。水边城市人在船上做生意,山间桥上人如在树梢走行。
诗歌鉴赏专题5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登上高处万家井邑出现,眺望远处阆白二流明莹。人们都说着异乡的方言,黄莺却啼着故里的声音。幸赖自己深知山水情趣,稍可排解离乡背井愁情。
鉴赏:
此诗描写了巴峡周围的景色和风土人情。词句清丽,景象雄伟。开头点明时间和地点,说在暮春的黎明作者行经巴峡,心中却思念着遥远的京城。接着写诗人沿途所见所闻,清江边有浣衣的少女,朝阳里传来一片鸡鸣。江面上舟船聚拢,水上人家的集市已经开始了;遥望江岸远山,山桥竟横跨在树梢之上。有人认为“万井”是指千泉万涓,而不是指千家万户。因为以巴峡的地势,不可能像平原一样聚居很多人家。也有道理,可备一说。然而这些美丽的景象并不能让诗人欢快起来,因为身在异乡,难免有思乡之愁。尤其是听到人们说着异乡方言,莺啼还是故乡声音的时候。诗人最后说,幸得山水有许多的意趣,才能稍稍缓解他的离别之情。
从格律上说此诗是一首五言排律,中间几联在形式上都是对仗,在内容上都是写景,很有特色。作者既好山水,自然善于捕捉异地的自然景物、风俗民情等特殊的美感。“晴江一女浣”、“水国舟中市”等句子,写出了作者即目所得的优美风光。水国舟市,道尽水乡的独特风貌;桥过树梢,极写山乡的奇幻景观。“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使人视野开阔,诗歌意境也随之宏远。不同的方言俚俗,相同的莺啼鸟叫,写尽在外流浪漂泊异乡人的思念之情。此地虽有山水情趣,也只能稍事排解离别之情、思念之苦。虽然有淡淡的离乡之愁,但总的说来,全诗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并不消沉。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巴峡”山区峡谷,不会有万亩良田。)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C应该是“万家井邑出现”,不是“万亩良田,井然有序”。结合地理位置分析。】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B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试题分析: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把情感寄寓于叙述、议论、细节描写或景物描写之中,间接地抒写出作者内心的情感),间接抒情一般有借(触)景抒情、寓(融)情于景、以景结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借典抒情等。
A、借黄鹂之声传递女子伤心之情 C、借仓鸠之声传递情人相思之情 D、借莺声传递春来之讯
诗歌鉴赏专题6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晓》: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水》《秋》:所用“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
试题分析: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四、【上海卷】
杂诗(明)丰坊
孤松挺穹壁①,下临万里波。激湍啮其根,惊飚撼其柯。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 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②。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
{注}①穹壁:高高的崖壁。②嵯峨:高耸的样子。
13.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B)。(1分)
A.写景诗
B.咏物诗
C.哲理诗
D.闲适诗
14.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孤松”二句使用起兴的手法,巧妙引出描写对象。
B.“激湍”二句中“啮”“撼”动词使用准确,有表现力。
C.“纷纷”二句运用叠词,描摹事物的形态,鲜明生动。
D.“群攻”二句巧用问句,语意形成转折,承转自然。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示例一: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君子身处困厄(1分)仍然坚守气节、孤高傲世的赞美(2分),以及对奸佞小人的愤慨和蔑视(1分)。
示例二:作者以孤松自比,表达了对奸佞小人的蔑视(l分)和对遭受打击的愤慨(1分),表现了自己孤高傲世的精神和坚守节操的意志(2分)。】
五、【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诗歌鉴赏专题7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诗作解析:
《太湖恬亭》是王安石游览太湖恬亭所的一首七言律诗,诗如亭名,抒发了恬静闲适的情怀。
首联“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首联写恬亭所处的环境。恬亭靠近溪流,亭子的栏杆探到水面上,周边是浓浓的的绿阴围绕。溪岸沿着地势高低错落,一直深入到清脆的山峦。环境如此幽静,溪流、绿阴和翠微,切割了红尘;一时间,人心也超脱了俗世的羁绊。
颔联“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颔联写恬亭日落的景象。在这静谧的环境里,黄昏到来了。由恬亭西望,断桥桥头,殷红的夕阳缓缓下坠;幽暗的树影包涵映现在水中,归禽相互依偎,偶或有一两声啾鸣。天地间一片肃穆,诗人独立恬亭,他的心也同样肃穆吧。
颈联“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颈联写恬亭闲处的感受。绿阴环绕的恬亭适宜静思,西坠的落日引来沉思,诗人不能不想到人生的意义,想到生命的归宿。清闲悠游,心无牵累,劳形案牍全可抛掉;岑寂环境,人事心机,世间诡诈尽皆忘却。这感悟是如此清晰。
尾联“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尾联写恬亭萌生的期待。诗人多想就这样远离世事,陶然忘机吧,但这无非是“菰菜莼羹一梦”罢了。那就期待徘徊流连到深夜,然后在西斜秋月、习习秋风中,驾着一叶钓船回归好了。回归哪里?是住处、家乡、田园还是官场呢?
奔走在官场政坛,纠缠于人事纷争的王安石,用《太湖恬亭》这首诗作,为“偷得浮生半日闲”做了很好的诠释。轻松的文笔中有多少沉重。
古诗今译:
亭槛靠近溪水周边绿树环立,溪岸高低错落延入青翠山里。断桥那边夕阳西下一人独立,幽暗树影涵映水中归鸟相依。清闲悠游才会觉得心无牵累,岑寂之处谁能知道世有玄机。更期待着夜深时候徘徊流连,在秋风斜月中乘坐钓船回归。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诗歌鉴赏专题8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六、【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诗作解析:
一说起“秋兴”,人们一般马上会想起杜甫忧国忧民的组诗,著名的《秋兴八首》。陆游写过的《秋兴》有十几首,也多为忧国之作。“白发萧萧欲满头”这一首约写于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前后,诗人57岁左右。“秋兴”既是季节之秋,秋天情思;也是人生之秋,人生感怀。
首联“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首联概写现实情状。首句对“白发”这一典型意象做简捷的描写,清晰地表述出自己人过中年,迅速衰老的情状。次句诉说自己愤然辞官归家,已经过去了三个秋天。故山故园依旧,而时间和年华就这样一个秋天,又一个秋天地悄然流逝。平静的诗句,难静的情怀。
颔联“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颔联忧怀国危体衰。当此秋高时节,国事拥塞心头。买醉解忧。登上高阁,凭栏北望,光复无望,现有的半壁河山,也日削月割,不断沦丧,日渐狭迮。醉因忧国,醉不忘国的爱国诗人,怎能不心如刀割?回看自己,已过中年,疾病侵入,更觉得日月飞逝,分外无情。
颈联“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颈联抒写失落忧愁。诗人45岁时曾在大散关一带亲临抗金前线,八个月的军旅生活,他一生难忘。眼见历经百战的铠甲闲挂壁上,一如自己以身许国的壮志;耳边还不时响起当年军营五更时凄厉的号角,也只能平添国势衰微、报国无门的忧愁。国事身事,情何以堪!
尾联“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尾联表达无奈感慨。国忧身愁,郁结难消。可是又有什么用处?又到哪里去施展自己的抱负呢?索性全都放下吧,明天早点儿起来,到烟雨迷蒙的富春江垂钓吧,累了倦了,就挑选一棵秋叶正红的枫树系住小船。烟雨迷蒙能向何方?还是系住自己砰砰跳动的心吧。
这首秋天的诗,坚定的报国信念中交织着迷惘忧愁。烟雨系舟,也是谈何容易。陆游两岁时遭逢“靖康国难”,他是一位高产诗人,存世诗词9300多首,大半都是光复报国的诗篇,临终写下《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愿,深深植入每个中国人的心田。在这个背景下读这首《秋兴》,会有更深的体悟。
古诗今译:
诗歌鉴赏专题9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头上差不多全是萧疏的白发,回到故乡已经过了三个清秋。高阁凭栏醉望疆土更趋狭窄,中年疾病侵体更觉时光迅遒。百战铠甲闲置空怀报国壮志,五更画角声传只能催生深愁。明天烟雨清晨会到桐江岸边,姑且选占一株丹枫系住钓舟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分)
【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这是针对诗歌情感设题。诗歌的情感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① 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类似的情感。
② 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 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 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 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 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对于本题,考生必须先关注诗人陆游所处的朝代和他的遭遇以及一贯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颔联和颈联所写的内容,圈出导致“愁”的内容,可以是国家朝代的状况,可以是个人的遭遇,可以是所见之景,也可能是所思之事,从本题中来看,主要是南宋的国运衰微、战事连连,是个人的壮志未酬、身体多病。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这是针对诗歌的尾联和尾句设题,是江苏卷的常考题型。首先分析“尾联”所使用的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效果。“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尾联主要是写景,“明朝”说明这是想象之景,诗人想象自己明朝在烟雨之中于桐江岸边把小船系在“枫树”上去垂钓,画面很悠闲,反映了作者的愿望——隐逸,但结合颔联和颈联可以知道,这一愿望是建立在国土沦丧、战事连年、自己壮志未酬又中年多病的基础之上,故这一愿望中就饱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怀,把一个中年多病、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解答本题之前,应先审题,明确考查的方向,“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赏析”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尾联”又暗示了思考的方向。
作为诗歌的尾联和尾句,一般有如下特点:直抒胸臆和以景结情,运用典故和想象(虚写)。明确方向之后再来看这个题目,目标非常明确。“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明朝”二字暗示考生,此句所写都为虚景,是诗人的想象;“烟雨桐江岸”是景,“占丹枫系钓舟”是人物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看似非常悠闲自得,但结合颔联和颈联以及诗人“陆游”的平生经历来看,可见这想象的情景只是壮志难酬之下的无奈之举,问题迎刃而解。
诗歌鉴赏专题10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七、【浙江卷】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也同“锸”。铁锹。插:也同“锸”。铁锹。‚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词句注释:
②口食:口粮。
③易:换取。糇(hóu):干粮。糇粮:泛指饲口度日的粮食。④凌晨:清早。荷锄:用一侧肩膀扛着锄头。⑤不盈筐:采不满一筐。⑥朱门家:指富贵人家。⑦白面郎:指富贵人家养尊处优不懂事的子弟。南朝宋代的沈庆之在一次讨论北伐大事时,曾讽刺徐湛之等世族出身的文官说:“为国譬如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指宋文帝)今与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这里借用其讽刺含意。
⑧啖(dàn):给······吃。
⑨“可使”句:是说马吃了地黄后,膘壮有力,毛色光亮,可以光彩照地。⑩马残粟:马吃剩的粮食。
白话译文:
春季里麦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茁又遭霜。挨到年底断了烟火,只好到出里采地黄。采来地黄做什么用?打算拿它换口粮。荷锄出门天麻麻亮,直到天黑才采了半筐。拿到红大门的人家,卖给白脸孔的儿郎。用这喂你的肥马,能使它浑身闪光。
愿换些吃残的马料,去填塞全家的饥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13年。诗人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内)渭村见到农民遭到春旱秋霜之灾后,入冬就断了口粮,而富贵人家却用粮食喂马,为此深有感触,于是以采地黄者的遭遇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同情贫民疾苦的诗歌。
作品鉴赏:
诗歌鉴赏专题11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农民采取地黄,向富家换取马料以饱饥肠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荒年头,连牛马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
本诗通过对一茕茕于荒野的饥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荒年农民的生活境况,进而揭示了社会贫富差别及阶级矛盾的尖锐对立。[5]
诗人通过对“地黄”、“残粟”等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事物的描写,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当时贫困人民的恶劣生活,表达出诗人对当时豪门的厌恶以及对自己无法改变事实的无奈之情。
诗题是“采地黄者”,为何去采地黄,是因为天灾所致,所以诗开首一联写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交代了全诗的背景。庄稼一年两季,春日没雨,夏粮绝收;秋天又降早霜,秋粮减收。这样,农民的生活自然就很成问题了。紧接着第二、三两联便对农民生活景况作了交代:入冬后农民便断了口粮,为了活命,只得冒着风寒到荒郊野外去采挖地黄,希图借以度过饥荒。第四联“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写农民采地黄之不易。以上四联为第一部分,中心就是写了为度荒采地黄。
后六句叙写卖地黄的情形。采了地黄卖与富家白面郎。那卖地黄者对“白面郎”求告的几句话,颇为凄切动人。辛苦一整天采得不满一筐的劳动成果,只敢说给朱门人家拿去喂马。可以想见,这位可怜的农民忍饥挨冻在荒野采了一天地黄,可能连点像样的干粮也没吃上。也许他家中还有老小,都等他卖了地黄换回粮食下锅。那不足一筐的地黄,他哪敢说卖多少钱呢,只是央告说:“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只要能换回一点儿马吃剩的玉米、高粱之类,也就心满意足了。其可怜之状跃然纸上。
本诗通过对采地黄者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穷苦农民的深切同情,而且对社会深层问题的揭示也自在不言中。
名家点评:
近代学者李文钟:“诗题《采地黄者》,不云“卖地黄者”,描绘出一个茕茕于荒野的饥民形象,惨厉令人难忘。”
19.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分)采地黄
卖地黄
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分)【叙述: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对比:
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诗歌鉴赏专题12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八、【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词句注释:
⑴五盘岭:亦称七盘岭,位于梁州利州交界咽喉处。即今陕西宁强、甘肃成县与四川广元交界处,有石磴七盘而上,号称西秦第三关。诗中五盘亦指五盘岭。
⑵旷(kuàng)然:山势十分辽阔的样子。⑶江回:指嘉陵江在此回转。⑷烟景:烟云缭绕的景色。⑸曙(shǔ):日出。⑹森沉:低沉幽暗貌。
⑺畲(shē)田:火耕之田。
⑻知己:指杜鸿渐,时作者随杜鸿渐入蜀。
白话译文:
清晨我驱赶着四匹马拉的高车,空旷绵延的五盘岭尽收眼底。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峙,太阳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曙光中烟霭笼罩着苍翠的山色,入云的树木幽暗阴沉充满寒气。稀疏的松柏间露出孤零零的驿站,湍急的河道隐藏在繁密的花丛里。雨后溪水潺潺栈道湿滑难行,农田里的荒草干枯没有绿意。因为此次远行是为了知己,也就不觉蜀道难行。
创作背景:
大历元年(766年),杜鸿渐以宰相、剑南西川节度使兼副元帅之职入蜀平乱,并荐表岑参为其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其幕府。这首诗即写于大历元年二月,作者入蜀途中,是为记录在五盘岭的所见所感。
作品鉴赏:
诗歌鉴赏专题13
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诗人入蜀作杜鸿渐的幕僚,感知遇之恩,兼寄济国心愿,诗人心绪也较为明快开朗。全诗以开合变幻笔法写远景布近景,着力于染,归结于点,皴染调匀其色泽,勾勒妙画其形神,风烟美景,琳琅满目,尽人于画面,而又疏密有致,层层有序,诗人从容悠然的心绪也豁落落地毕现。诗句组对精严,语言华美而不繁缛,是岑参融六朝丰美华艳的艺术风格与唐之清新俊逸于一体的佳作。
诗末说“此行为知己,不觉行路难”,前文也只是比较有节制地描写蜀道之难。杜鸿渐也是一位作家,岑参的新诗肯定是要给他看的,这就不可能完全自由地抒写,也就不可能十分精彩了。
先前杜甫入蜀时也经过此地,有《五盘》诗云:“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馀。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东郊尚格斗,巨猾何时除?故乡有弟妹,流落随丘墟。成都万事好,岂若归吾庐!”《杜诗详注》卷九:“栈道盘曲有五重”,仇注云:“栈在上,江在下,岭在中间,故云仰凌俯映”。杜诗及其注释可以与岑诗互参。
名家点评:
四川财经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此古诗多对句者,语语皆佳,精确可诵。”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
【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
一、选择题(题数:50,共 50 分)1 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下面哪一项:()A、视觉性;非语义性
B、没有视觉性;没有语义性 C、没有视觉性;语义性 D、视觉性;语义性
我的答案:B 下面哪一项不是与声音高对应的联觉反应:()A、兴奋 B、运动迟钝 C、形状体积小 D、视觉亮
我的答案:B 偏离“最近期待”,而又在期待可接受的范围时所产生的感觉:A、“俗”的本质 B、“雅”的本质 C、“新颖性”的本质 D、“求异心理”的本质
我的答案:C 下面关于“期待什么”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期待听众的反应 B、期待它以什么音出现 C、期待它带给你什么快感 D、期待演奏的效果
我的答案:B 审美的第三个要素经验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创作与理解 B、风格与文化 C、形式与体裁 D、内容与题材
我的答案:A 有序,体现为下面哪一项的结构“严谨”:()A、音响 B、节奏 C、音准 D、演奏
我的答案:A 《古钢琴协奏曲》是一首典型的什么主义的作品:()A、简约
()B、古典 C、流行 D、现代
我的答案:A 《花房姑娘》的时长是下面哪一项:()A、4分15秒 B、5分15秒 C、6分15秒 D、7分15秒
我的答案:C 特里西亚科夫画廊在下面哪一个城市:()A、新西伯利亚 B、叶卡捷琳堡 C、圣彼得堡 D、莫斯科
我的答案:C 下面哪一位被舒曼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A、柴可夫斯基 B、肖邦 C、贝多芬 D、巴赫
我的答案:B 下面关于《莫斯科河上的黎明》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穆索尔斯基
B、该作品对于人们培养联觉、展开联想是很好的例子 C、曲子从低音进来、长音进来
D、曲子刚开始部分给人黎明来临沉重之感
我的答案:D 理解音乐作品不够深刻的原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目的过于功利 B、经验太少
C、文化功底太浅 D、情感体验不够深厚
我的答案:A 下面关于格兰古尔德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极为感性的人 B、作品《致爱丽丝》
C、曾在乐谱上画满分析的符号 D、过于冲动
我的答案:C
()Scelsi是下面哪一国的作曲家:()A、法国 B、西班牙 C、意大利 D、德国
我的答案:C 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A、格里格 B、弗洛伊德 C、青主 D、格什温
我的答案:C 《影子之歌》选自下面哪一部歌剧:()A、《迪诺拉》 B、《梦游女》 C、《天鹅湖》
D、《费加罗的婚礼》
我的答案:A 下面关于《芬兰颂》中主题2的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苦难 B、觉醒 C、沉重 D、压抑
我的答案:B 审美偏好是依据下面哪一项标准的:()A、客观大众 B、客观个人 C、主观大众 D、主观个人
我的答案:D
19《十面埋伏》的时长是下面哪一项:()A、4分25秒 B、5分35秒 C、4分35秒 D、5分25秒
我的答案:B 下面哪一项是艾尔加的作品:()A、《蝴蝶》
B、《致爱丽丝》
()C、《爱的致意》 D、《梦游女》
我的答案:C 下面哪一种时尚出现在浪漫主义时期:()A、作曲家等同于于演奏家 B、作曲家凌驾于演奏家之上 C、演奏家凌驾于作曲家之上 D、遵从音乐原作
我的答案:C 美的第二个本质是下面哪一项:()A、单调性 B、丰富性 C、艺术性 D、现实性
我的答案:B “音乐是感性人生的精神家园”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A、周作人 B、周海宏 C、周广仁 D、周树人
我的答案:B 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是下面哪一个国家的:()A、爱沙尼亚 B、委内瑞拉 C、罗马尼亚 D、意大利
我的答案:B 下面哪一项不是与声音高对应的联觉反应:()A、物体形状大 B、物体重量重 C、情感体验强 D、空间距离远
我的答案:D 《音乐审美经验的感性论原理》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A、周广仁 B、邢维凯 C、周海宏 D、李谷一
我的答案:B
()()27 惯性心理产生保持性期待和下面哪一项要求:()A、完整性 B、丰富性 C、变化性 D、连贯感
我的答案:D 中国演奏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下面哪一项:()A、天赋差 B、学习能力差 C、想象力弱
D、文化知识匮乏
我的答案:C 还音乐质朴、本真的面貌是下面哪一位当年进行歌剧改革时的一个重要任务:()
A、肖斯塔科维奇 B、格鲁克 C、格什温
D、理查·斯特劳斯
我的答案:B 《歌剧精灵》是下面哪一位的作品:()A、刘珅 B、李谷一 C、朱蓬勃 D、孙隆基
我的答案:A
《西西里之歌》选自下面哪一项:()A、《蝴蝶夫人》 B、《莫扎特》
C、《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D、《星条旗永不落》
我的答案:C
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是下面哪一项:()A、感受听觉的美;体验情绪的变化 B、感受视觉的美;体验情绪的变化 C、感受听觉的美;体会创作形式的变化 D、感受视觉的美;体会创作形式的变化
我的答案:A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A、拉赫玛尼诺夫 B、贝多芬 C、格什温 D、西贝柳斯
我的答案:C
下面关于《蝴蝶夫人》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一首悠扬的钢琴曲 B、一首雄壮的进行曲 C、一首热闹的舞曲 D、一首安静的合唱曲
我的答案:D
《展览会上的图画:两个犹太人——一穷一富》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
A、巴赫 B、肖邦
C、穆索尔斯基 D、柴可夫斯基
我的答案:C
下面哪一部作品是变化力度与速度再现:()A、《红色娘子军》南霸天主题 B、《红色娘子军》洪常青主题 C、《芬兰颂》 D、《拉二三乐章》
我的答案:C
《第七交响曲》首映是在下面哪一个城市:()A、列宁格勒 B、华盛顿 C、伦敦 D、莫斯科
我的答案:A
《第十一交响曲》的创作者是下面哪一位:()A、西贝柳斯
B、斯特拉文斯基 C、肖斯塔科维奇 D、穆索尔斯基
我的答案:C
被很多人称为拥有“神圣简约主义”风格的20世纪爱沙尼亚作曲家是下面哪一位()。A、Arvo Pärt B、Heino Eller C、Tubin D、Neeme Järvi 我的答案:A
《鹧鸪飞》是下面哪一地方的民间笛曲:()A、河南 B、河北 C、湖南 D、湖北
我的答案:C
下面关于弗朗茨·李斯特李斯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牙利作曲家
B、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 C、创作歌剧《梦游女》 D、首创了交响诗
我的答案:C
《间奏曲》选自下面哪一部歌剧:()A、《圣母悼歌》 B、《乡村骑士》 C、《梦游女》 D、《天鹅湖》
我的答案:B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时间最长的是哪一乐章:()A、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我的答案:A
《F大调第六交响曲》,又名下面哪一项:()A、爱情交响曲 B、田园交响曲 C、浪漫交响曲 D、命运交响曲
我的答案:B
下面哪一项不是与起音速度快对应的联觉反应:()A、急躁 B、可怕 C、迟缓 D、生硬
我的答案:C
在音乐的创作中,下面哪两种主义是违反音乐审美原则的:()A、偶然主义;古典主义 B、偶然主义;极简主义 C、偶然主义;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极简主义
我的答案:B
上行+渐强等于下面哪一项:()A、安逸 B、失望 C、激情 D、脆弱
我的答案:C
音乐欣赏的关键的心理活动是下面哪一项:()A、了解音乐的创造背景 B、体验微妙的情绪变化
C、深刻理解曲音乐表现的主题 D、了解音乐的创作形式
我的答案:B
理解音乐,从关注下面哪一项的联觉体验开始:()A、作曲家 B、他人 C、作品本身 D、自己
我的答案:D
注意能力的“保持”是注意的第几个能力:()A、4.0 B、3.0 C、2.0 D、1.0 我的答案:D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 分)音乐欣赏时,在不敏感的音区也要有意识地注意。我的答案: √ 顺应求异心理,使人产生乏味、紧张加强的感觉。
我的答案: × 音乐是情绪的艺术。
我的答案: √ 和声从来都是音乐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我的答案: √ 瑞典宗教合唱充分体现了音准之美。
我的答案: × 丰富性是重要的美学原则。
我的答案: √ 从丰富性原理出发,好的音乐,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坏的音乐,单调枯燥,没有变化。
我的答案: √ 除非你是天才,否则你的演奏空间会很小。
我的答案: × 中华民族有那么多的苦难,所以我们民族有许多部惊天地、泣鬼神的音乐作品。
我的答案: × 所有的作曲家都把理解的权力归于听众。
我的答案: × 旅游与观光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目标,后者强调过程。
我的答案: × 同一个作品具体想表现什么,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
我的答案: √ “中景结构”中的层级安排常常不被人们注意,所以直接导致作品表面演奏很粗糙。
我的答案: × 有多少人对世界的感受,就有多少音乐的题材。
我的答案: √ 不要总想把自己的偏好,强加到别人头上。
我的答案: √ 每一步音乐作品都是有原作的,所以我们在理解阐释它时要遵从原作。
我的答案: × 《沃尔塔瓦河》的作者是斯美塔纳。
我的答案: √ 音乐在表现一个人伟大时,要用慢速来体现。
我的答案: √ “听不懂”——说不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说明听者欣赏水平差。
我的答案: × 联觉反应就是对下一个音应该是什么有明确的要求。
我的答案: × 深刻的理解能够强化审美体验,但需要我们深厚的生活与文化积累。
我的答案: √ 音乐通过自己特有的途径——乐曲本身来体现视觉印象、情绪、感情体验及思想观念与戏剧性内容。
我的答案: × 惯性心理产生保持性期待,符合惯性心理要求,产生生硬造作之感。
我的答案: × 惯性产生保持性要求、连贯性期待。
我的答案: × 音乐中的“中景”指的是每一个音符。
我的答案: × 音乐评论行业在中国的缺失,是我们音乐事业不能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我的答案: × 斗争、前进是《芬兰颂》里主题6的内容。
我的答案: √ 音乐高潮点之前的渐慢,一定要有明显的渐强。
我的答案: √ 整体体现在细节的关系中,没有整体对细节的支撑关系,整体就没有严谨可言。
我的答案: × 合奏像拔河,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把自己放在指挥的位置上考虑问题。
我的答案: √
没有关注他人内心的期待,就没有强烈的对音乐的要求,就没有乐感。
我的答案: ×
整体布局是需要设计的,但是细节更是不能忽略的。
我的答案: √
“听不出来”,不是听众的错,因为那些内容音乐根本就无法表达。
我的答案: √
对于演奏者来说,不同的欣赏水平导致不同的演奏水平。
我的答案: √
人们不喜欢这样的音乐:总也听不到旋律。
我的答案: √
求异心理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我的答案: √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音乐的风格不同。
我的答案: √
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是清代的著名思想家李贽。
我的答案: ×
周广仁曾讲到“古琴拥有人类的一切情感的表现的可能性”。
我的答案: ×
谢德林的管弦乐曲《鲍莱罗》被称为配器史上的里程碑。
我的答案: ×
最伟大的音乐剧作品都是最流行的。
我的答案: ×
每一首作品的绝大多数部分作曲家都有透露明确的表现意图。
我的答案: ×
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当成公论。
我的答案: √
人们心目中的大师的评价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针对某一件作品时,他不一定是世界上弹得最好的。
我的答案: √
听觉是音乐与表现对象之间的桥梁。
我的答案: ×
音乐欣赏中的通俗指的是音乐的音响与它要表现的东西在联觉上对应德特别准确。
我的答案: ×
周广仁,亚洲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钢琴家。我的答案: ×
《第七交响曲》既充满正义感又不乏力量感和紧张感。
我的答案: √
维瓦尔蒂的作品《四季·冬》第二乐章给人以舒适感。
我的答案: √
刻板印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B.《魔弹射手》
C.《欧利安特》
D.《魔笛》
2.主导动机是___首创的.A.柏辽兹
B.帕格尼尼
C.李斯特
D.韦伯
3.固定乐思是__首创的。
A.门德尔松
B.李斯特
C.莫扎特
D.柏辽兹
4.标题性序曲是__首创,标题交响曲是__首创
A.贝多芬
B.梅耶贝尔
C.唐尼采蒂
D.威尔第 E.拉威尔
F.门德尔松
G.柏辽兹
H.奥芬巴赫 I.瓦格纳
5.交响诗体裁是__首创
A.莫扎特
B.舒曼
C.海顿
D.李斯特
6.主题变奏手法是由___首创。
A.李斯特
B.贝多芬
C.肖邦
D.莫扎特
7.被誉为意大利第一步赋于战斗性的正歌剧是____?
A.《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B.《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C.《威廉退尔》
D《唐克雷蒂》.8.1829年罗西尼创作最后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歌剧
A.《塞尔维尔的理发师》
B.《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C.《灰姑娘》
D.《威廉.退尔》
9.1816年罗西尼仅用2个半星期完成了____,这也是其喜歌剧创作的高峰
A.《塞尔维尔的理发师》
B.《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C.《灰姑娘》
D.《威廉.退尔》
10.《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送葬与凯旋交响曲》和《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奠定了__在法国以及欧洲的巨大声誉
A.兰迪尼
B.唐尼采蒂
C.贝里尼
D.柏辽兹
11.____被世人誉为“意大利的夜莺”
A.兰迪尼
B.罗西尼
C.贝里尼
D.唐尼采蒂
12.代表作有《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____.A.兰迪尼
B.罗西尼
C.贝里尼
D.唐尼采蒂
13.一生就一部歌剧《费得里奥》的作曲家是___。
A.海顿
B.舒曼
C.贝多芬
D.莫扎特
14.___的代表作《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将俄罗斯专业音乐提升到欧洲强国水准
A.格里格
B.格林卡
C.斯特拉文斯基
D.柴可夫斯基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其特点是追求感官印象的___.A.美感
B.体验
C.描绘
D.抽象
16.____前奏曲基本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A.《海》 B.《欢乐岛》
C.《牧神午后》
D.《水中倒影》
17.第一部真是主义的意大利歌剧是______.A.普契尼《图兰朵》
B.莱翁卡瓦罗《丑角》
C.威尔第《奥赛罗》
D.马斯卡尼《乡村骑士》
18.(匈牙利)20世纪最成功的民族主义作曲家是____.A.艾凯尔
B.格林卡
C莫纽什科.D.贝拉.巴托克
19.格林卡第一部歌剧《____》
A.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B.《伊凡.苏萨林》
C.卡玛林斯卡亚
D.《为沙皇献身》
20.___为话剧《彼尔.金特》配乐。
A.格林卡
B.瓦格纳
C.格里格
D.德沃夏克
21.___的歌剧创作是戏剧、诗歌、音乐高度结合的“乐剧”并坚持“音乐是手段,戏剧才是目的”
A.拉威尔
B.瓦格纳
C.威尔第D.罗西尼
22.《奥赛罗》汇聚意大利300年悲剧的精华,是__的巅峰之作。
A.兰迪尼
B.罗西尼
C.贝里尼
D.威尔第23.法国歌剧新倾向的代表德裔法国作曲家____其代表作《地狱中的奥菲欧》
A.瓦格纳
B.奥芬巴赫
C.拉威尔
D.威尔第24.下列哪位属于浪漫时期的作曲家?
A.海顿B.舒伯特C.莫扎特D.亨德尔
25.发源于欧洲中世纪的爱情歌曲,通常在黄昏或夜晚演唱,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是下列哪种体裁
A.夜曲B.小夜曲C.前奏曲D.无言歌
26.下列属于多乐章结构的乐曲体裁是
A.练习曲 B.交响曲 C.交响诗D.序曲
27.下列属门德尔松作品的是
A.仲夏夜之梦B,六月船歌C.蓝色多瑙河 D.土耳其进行曲
28.下列属柴可夫斯基作品的是
A.悲伦奏鸣曲 B.1812序曲
C.军队进行曲D.欢乐岛
29.下列乐曲中属舞剧体裁的是
A.《天鹅湖》B.《卡门》C.《塔索》D.《六月》
30.下列曲目中那首是属于钢琴曲?
A.《1812序曲》 B.李斯特《前奏曲》C.德彪西《大海》D.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31.长于描写叙事且具有抒情性、戏剧性的单乐章管弦乐曲是()。A,交响诗B.奏鸣曲C.交响曲D.协奏曲
二、判断改错(每空1分,共7分)1.大歌剧:①在一般情况下,指场面浩大,内容比较严肃,多为历史悲剧或史诗性内容的歌剧。剧中不用说白,朗诵调全部用乐队伴奏,重视合唱的运用,并常插入芭蕾。②泛指各种形式的正歌剧。③专指法国大歌剧。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交响诗的名称为F.李斯特所创。
3.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
4.乐剧:乐剧(Music Drama),是由德国音乐家瓦格纳在歌剧基础上加以改革而创立的一种新样式,它结合了文学、表演和音乐,成为一门庞大的综合艺术形式.德国人将瓦格纳的这种大型作品称为“Gesamtkunstwerk”,意为“完全的艺术作品”.5.无词歌:是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听似歌曲,但没有歌词。强力集团:又被称为“五人团”。19世纪60年代,由俄国进步的青年作曲家组成的“强力集团”(即新俄罗斯乐派),是俄罗斯民族声乐艺术创作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有5位,他们分别是: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1837—1910)是“强力集团“和新俄罗斯乐派的领导人,凯撒•居伊(1835—1918)、莫捷斯特•彼得诺维奇•穆索尔斯基(1839—1881)、亚历山大•波菲利维奇•鲍罗丁1823—1887)、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民族乐派: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是激进的,同情或参加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艺术上他们主张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民族乐派的音乐家经常采用本国优秀的民间音乐素材去表现具有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借以激发本国人民反抗封建和外族统治。民主性、人民性、民族性,始终是他们艺术活动的鲜明标志。
三、连线(每题1分,共 11分)
《牧神午后》
梅耶贝尔
《伊凡.苏萨林》
罗西尼
《尼博龙跟的指环》
柴可夫斯基
《塞尔维尔的理发师》
德彪西
《罗密欧与朱丽叶》
古诺
《被出卖的新嫁娘》
威尔第《奥赛罗》
瓦格纳
《胡桃夹子》
格林卡
《辣妹摩尔的露琪亚》
唐尼菜地
《新教徒》
斯美塔那
《浮士德》
柏辽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法国大歌剧有什么特点?
2.肖邦的音乐创作有什么特征?
3.为什么在有些音乐史书上将贝多芬列为古典主义作曲家,而有些则将他列为浪漫主义作曲家?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谈谈威尔第的音乐创作
2.谈谈门德尔松的音乐创作
3.论述拉赫玛尼洛夫的生平及创作。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1分)1.B
2.D
3.D
4.FG
5.D
6.A
7.D
8.D
几个首 创意大利的几个“尼”
A兰迪尼
14世纪
盲人音乐家,154首作品 Tre cen to Music时期
B罗西尼
19世纪
《唐克雷蒂》《意女阿尔及尔》《塞理发》《威廉退尔》
C贝里尼
19世纪
“意大利的夜莺”《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
D唐尼采蒂
19世纪
正歌剧:《辣妹摩尔的露琪亚》喜歌剧《爱的甘露》《军中女郎》
E普契尼
19世纪末
《蝴蝶夫人》《图兰朵》《托斯卡》《曼侬。列斯科》
10.D
11.C
12.C
13.C 民族乐派的两个“格”
A 格里格
挪威
1843-1907
9.A 《彼得.金特》《索尔维格之歌》《奥赛之死》
B 格林卡
俄罗斯
1804-1857 《伊凡.苏萨宁》《鲁斯兰与硫德米拉》
14.B
15.C
16.C
17.D
18.D
19.B
20.C
21.B
22.D
23.B
24.B
█按时期分█【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有: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肖邦、罗西尼、贝里尼、唐尼采蒂、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约翰.斯特劳斯父子、奥芬巴赫、古诺、比才、(以下是是【民族主义】)格林卡、柴可夫斯基、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居依、穆索尔斯基、包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斯美塔那、德沃夏克、艾凯尔、莫纽什科、格里格、西贝柳斯、(以下是【19-20世纪之交的】)德彪西、拉威尔、马勒、沃尔夫、理查德.斯特劳斯、斯克里亚宾、拉赫曼尼诺夫、普契尼。
25.B.26.B
27.A
28.B
29.A
30.D
31.A
二、判断改错(每空1分,共7分)
都对
三、连线(每题1分,共 11分)见图片文件: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完整缜密的宏大结构、及其壮阔的舞台效果以及强烈的戏剧性和动人的音乐
2.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它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肖邦又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这特别表现在他深入地挖掘和丰富了诸如前奏曲、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即兴曲、谐谑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赋予它们以新的社会内容。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3.在交响曲的创作中,贝多芬在配器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确立单簧管在乐队中的地位,在第九交响曲中使用四支长号等等,形成了一个新颖的风格,开始了一个新的领域,用这种创新的音乐形式充分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思潮,将欧洲古典乐派的音乐发展到了最高峰,开创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I.门德尔松艺术创作,1、在创作上首创了无词歌这种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音乐,它是一种在伴奏音型的衬托下旋律如歌的钢琴小品,其特征与歌曲非常接近,能像日记一样把日常感受记录下来;他对标题交响乐作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等作品,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音乐既含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表现出生活中明朗的一面,是举世公认的精品;
2、在音乐的启蒙运动上,他使人们遗忘了几乎一百多年的作品——巴赫的《马太受难乐》重放光芒,这是音乐史上的最重大事件之一,从此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赫;
3、在音乐教育上,他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为近代的过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II.威尔第歌剧创作。
创作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渊源,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歌剧以题材的社会性,现实性,人物和环境的质朴真实,音乐,戏剧的紧密结合,声乐歌唱的主导地位和变化丰富的动人旋律而著称。《茶花女》,《弄臣》,《阿依达》,《奥塞罗》等是其代表作,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9.1 1 以下关于乐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期待感 B、联觉反应 C、可以训练 D、不可以训练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在培养乐感过程中我们要首先培养下列哪一项期待感技能:()
A、下一个音如何出现 B、下一个音以何种方式出现 C、当前音的效果
D、下一个音的“表现性”感觉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因惯性心理引起的()产生保持性期待和连贯感要求。
A、归属感 B、期待感 C、安全感
D、新鲜感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人的情绪活动和刹车是一个原理,所以我们在欣赏和演奏音乐时也要考虑人的情绪活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有乐感的人在演奏音乐和欣赏音乐时会对下一个音是什么产生期待行为。()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9.2 1 由于下列哪一项因素使得我们在演奏“激情型”乐句时必须拿下“制高点”:()
A、惯性因素 B、规律因素 C、客观因素 D、主观感受因素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 我们安排音乐的结构时,在音乐演奏的高潮点之间要保持下列哪一种状态:()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渐慢渐强 D、越来越弱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下列哪一种音乐表现状态不是顺应了惯性心理期待的结果:()
A、自然 B、流畅 C、连贯 D、生硬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我们心理活动中的惯性心理会让我们期待音乐中出现突兀的变化。()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我们普通人的演奏水平是可以超越著名的伟大的演奏家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9.3 1 下列哪一项可以弥补我们在没有炫技能力的演奏:()
A、演奏经验 B、理论知识 C、乐感 D、视频教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下列哪一位演奏家被世界赞誉为“钢琴诗人”:()
A、李斯特 B、朗朗 C、莫扎特 D、肖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人类演奏音乐技术能力达到巅峰的演奏家是:()
A、李斯特
B、理查德·弗里德曼 C、马克西姆 D、Cziffra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 大多数的音乐作品特别是伟大的作品都是需要炫技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现代录音技术发达的一个弊端是某些大师可能会将其意志强加于演奏者之上。()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10.1
下列哪一项感情状态不是顺应求异心理产生的结果:()
A、满足 B、释放 C、厌烦 D、缓解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下列关于“求异”心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本能的反应 B、无处不在 C、是一种心理活动 D、寻求与众不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下列哪一项因素决定着我们对音乐的审美价值判断:()
A、理论知识水平 B、内心的期待感 C、听众的音乐天赋 D、听众的乐感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在演奏音乐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演奏超过了观众的期待阈限就会使观众产生厌烦情绪。()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作为一个听者,其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是其对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的重要能力。()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10.2 1 一个作品能得到大众一致的评价的心理学原因在于:()
A、权威引导性 B、社会趋同性 C、从众心理 D、主体间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我们通常所说的“俗”其实是下列哪一项要求实现时我们内心所产生的感觉:()
A、最远期待 B、最近期待 C、最优期待 D、最满意期待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创新活动以及我们创新性培养的内在心理依据是:()
A、顺从规律 B、求异规律 C、期待规律 D、趋同规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创造力其实是偏离我们期待的一些奇思妙想的设计。()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我们所说的“新颖性”是指偏离期待所能接受范围时我们的感受。()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10.3 1 在创作和演奏音乐的过程中,违反了下列哪一项规律会导致音乐无法为人所接受的后果:()
A、人们的传统 B、人们心理期待 C、人们的欣赏惯性 D、人们的习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在社会行为上我们往往强调中规中矩,在艺术行为上我们强调:()
A、尊重传统 B、一成不变 C、新颖创新 D、墨守成规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从个人角度来讲,下列哪一种方法不是提高人的想象力的途径:()
A、仔细分析乐谱,做出变化 B、演奏时强调变化 C、加入出人意料的因素 D、社会环境的宽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人们往往对平庸者持宽容态度,却对标新立异者十分苛刻,甚至群起而攻之。()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我们通常所说的怪异是指音乐作品违反了人们的习惯或传统。()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10.4 1 《影子之歌》选自下面哪一部歌剧:()
A、《迪诺拉》 B、《梦游女》 C、《天鹅湖》 D、《费加罗的婚礼》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50.0分 《百鸟朝凤》是下面哪一项民间乐曲:()
A、长号 B、琵琶 C、唢呐 D、古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50.0分
11.1 1 根据联觉对应关系,悲伤的音乐情感传递应不在形式上表现为:()
A、低音 B、明亮 C、缓慢 D、暗淡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通常我们演奏是声音的控制是渐强或是减弱取决于:()
A、音量上下行规律 B、个人演奏习惯 C、落键的力量强弱与否 D、赋予音乐的情感指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下列哪一项是音乐与表现对象之间的中介环节:()
A、听众 B、作曲家 C、联觉 D、演奏家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音乐的非造型性和非语音性屏蔽了外界对音乐的干扰,所以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来宽慰我们的心灵。()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通常表演者依据其联觉反应来寻求和组织对应的音响结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11.2 1 音乐音响所传达的表情情感取决于:()
A、声音大小 B、声音强度 C、声音长短与高低 D、声音五种属性的配合效果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在演奏时,音量的明暗程度取决于:()
A、音量大小 B、音量长短 C、音量高低 D、音量刻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下列哪一种表现效果不是演奏者掌握联觉对应关系后的效果呈现:()
A、不稳定 B、明确 C、稳定 D、丰富且有序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 一般的音乐规律认为,大三度的音高于小三度的音。()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一般情况下,在不可突破的限定下,不同演奏家对于同一作品的情感阐述大致相同。()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11.3 1 当我们在创作乐曲时,如果意图表达渴望或内心涌动的情感时应采用下列哪一种变化手法:()
A、渐弱 B、渐长 C、渐强 D、渐缓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所传达的中心思想和感情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激动不安 B、渴望 C、失望伤感 D、欢欣愉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在《第二钢琴协奏曲》中使用了明显的强烈的强弱对比手法的演奏家是:()
A、拉赫玛尼诺夫 B、里赫特 C、卡钦 D、科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我们在演奏乐曲时除了要注意分句的结构,还要注意分句间小语气的拿捏。()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在乐谱中,弦乐部分并不是旋律,而是伴奏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11.4 1 在所有《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演奏家中,下列哪一位的演奏是其巅峰和极限:()
A、卡钦 B、里赫特 C、拉赫玛尼诺夫 D、科特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有时我们不能有效地利用音乐传递情感是因为我们内心没有细腻、真挚的感情。()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在音乐评价中,评价一个作曲家的指标主要是他创作的乐曲数量。()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12.1 1 下列哪一项是我们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目的:()
A、获得理性知识 B、获得感受 C、提高演奏技能 D、提高欣赏水品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下列哪一位作曲家倾向于将听众的理解限制在自己的意图范围内:()
A、柴可夫斯基 B、科萨科夫 C、理查·斯特劳斯 D、贝多芬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下列哪一项是我们探究音乐作品内容的最终意义:()
A、满足教学要求 B、获得理性知识 C、满足兴趣
D、强化和丰富个人综合音乐审美体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我们必须按照作曲家的意图来理解音乐。()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音乐在传达当时历史背景、人文知识方面的职能比文字、历史书籍所传递的职能弱。()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12.2 1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插部的主题表现的历史人物是:()
A、斯大林 B、希特勒 C、列宁 D、勃列日涅夫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的第一个主题的关键词是:()
A、战争 B、胜利 C、人民 D、苦痛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是在以下哪一场战役的背景下完成的:()
A、卫国战争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列宁格勒保卫战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某些经典音乐与电影场景结合的时候,我们会更有耐心和兴趣去欣赏这些经典音乐。()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第七交响曲》是在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以后首演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12.3 1
丰富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100.0分
12.4 1 格里埃尔是下列哪一个国家的伟大作曲家:()
A、奥地利 B、苏联 C、芬兰 D、英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下列哪一项因素不是导致我们感受不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的原因:()
A、太过功利 B、太过现实 C、太过感性 D、太过理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我们通常所讲的感性的思维是下列哪一种感性形式:()
A、思维训练 B、思维引导 C、思维培养
D、思维习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音乐在人文教育领域主要负责培养人的理性素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现实场景中的光感、形态等要素来对应音乐中的高低音、节奏等属性,这是用音乐的态度生活。()
【西方音乐鉴赏试卷答案】推荐阅读:
2024年尔雅通识课音乐鉴赏考试满分答案06-18
西方音乐史207-22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范文11-04
电大西方经济学试卷10-13
西方政治制度答案10-01
音乐鉴赏中国通俗音乐学案10-31
音乐鉴赏汇总07-23
音乐鉴赏心得09-24
感受音乐鉴赏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