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朱自清的《春》有感(精选12篇)

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篇1

在作者朱自清的笔中,春天不仅代表着希望,代表着生机,更代表着他对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怀念。在朱自清的记忆中,春天来临时,母亲都会带着他和兄弟姐妹们养蚕,卖出蚕丝,用蚕粪做枕头,依靠着这些钱来供朱自清和他的兄弟姐妹们读书上学。

时光匆匆,它不肯放慢脚步看看我们,看看沿路的风景,也许到那个时候,时光才会发现,它竟错过了那么多,可它不会,这让我们既无助又无奈,它带走了岁月,带走了容颜,带走了那个春天,那个童年。

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篇2

“我是个国文教师”

朱自清先生有一篇《写作杂谈》, 对他自己的散文写作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一开头就说:“我是个国文教师, 我的国文教师的生活的开始可以说也就是我的写作生活的开始。这就决定了我的作风, 若是我也可以说是有作风的话。我的写作大体上属于朴实清新一路。一方面自己的才力只能做到这一步, 一方面也是国文教师的环境教我走这一路。我是个偏于理智的人———我的写作大部分是理智的活动, 情感和想象的成分都不多。”

这对我们理解朱先生其人其文都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他的写作和他所从事的语文教师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是语文教师所写的散文。他写作的对象、写法、风格, 都受到语文教师的环境、素养、眼光、职业习惯……的制约与影响。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集《欧游杂记》的序里, 曾有过这样的申明:“本书绝无胜义”, “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 朱先生的散文都是写给中学生看的, 中学生至少是他的隐性读者。这就有点像今天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 写作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既是亲身体验学生作文的甘苦, 更是对学生作文的指导, 这是一种“示范性写作”。这样看来,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成为中学语文的经典课文不是偶然的:这正是他的自觉追求。

由此, 就决定了朱自清散文的两大特点。首先是———

“有意的尝试”

朱先生曾把自己的散文分为两类, 一类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举出的例子是《背影》和《给亡妇》, 都是在感情喷发时, “不曾怎么费力写出”的:“《背影》里引了父亲来信中的一句话。那封信曾使我流泪不止。亡妇一生受了多少委屈, 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她。写《给亡妇》那篇是在一个晚上, 中间还停笔挥泪一回。”另一类, “却是费了力琢磨成的”, 是“一个有意的尝试”。举出的例子, 有《儿女》《笑的历史》, 我觉得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绿》《春》都是这样的“有意的尝试”。而据朱先生说, 即使是《给亡妇》这样的“自然流露”, 或许还有《背影》, 也都有所“尝试” (《写作杂谈》) 。就总体而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都是程度不同的“有意的尝试”之作。

所谓“有意的尝试”, 主要是进行文体、语言、写法、风格的试验。就拿我们讨论的这三篇来说, 《背影》是在尝试“写人、记事”, 《春》是典型的“写景”之作, 而《绿》则显然是在试验“写景与抒情的结合”。在语言试验上, 我们已经说过, 《春》是自觉地追求口语化, 即所谓“用笔如舌”;《绿》显然更多地糅进了文言成分;《背影》则兼容口语与古语, 是一次自觉的现代白话文的试验。就文字风格而言, 《绿》艳丽, 《春》漂亮, 《背影》平实, 都是有意为之的。

这自然有语文教学试验的意义。比如, 朱自清曾写过好几篇文章, 提倡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如收入《国文教学》一书的《论朗读》, 《标准与尺度》里的《论诵读》《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等;他的《春》一文的写作, 显然是要为这样的朗读教学提供范本。

这样的试验更有文学史的意义。朱自清先生在《〈背影〉序》里, 讲五四散文的成就时, 就特意谈到文字表现上的多种试验:“或描写, 或讽刺, 或委屈, 或缜密, 或劲健, 或绮丽, 或洗练, 或流动, 或含蓄。”鲁迅则指出:这写法的“漂亮和缜密”, “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 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 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小品文的危机》) 。在我看来, 鲁迅的这一评价, 是特别适用于朱自清的散文的:他正是五四散文“漂亮、缜密”这一路的一个代表。像《绿》这样具有“古典美”的散文, 或有可议之处 (我们在下文会有讨论) , 但其在现代散文史和现代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 却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

“不放松文字”

这也是朱先生一再强调的:“我做到的一件事, 就是不放松文字。我的情感和想象虽然贫弱, 却总尽力教文字将它们尽量表达, 不留遗憾。我注意每一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想多少可以补救一些自己的贫弱的地方。已故的刘大白先生曾对人说我的小诗太费力, 实在是确切的评语。但这正是一个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 (《写作杂谈》) “ (我) 写作散文, 很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 我都用心较量, 特别是句式” (《关于写作答问》) 。

“不放松文字”,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括, 它集中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师的工作、作家的工作, 以及语文教学、散文写作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这首先是朱先生的“语文教育观”。他说自己在中学教过五年国文, 最感困难的,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字句的修饰, 篇章的组织, 声调的变化等”。在他看来,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 字句, 篇章, 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文心〉序》) 。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中, 如果“放松了文字”, 就不但不能丰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以学生“原有的语汇”去理解课文的思想, 也只是“浮光掠影”, 甚至会歪曲、变形。因此, 他强调, 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 是要下“咬文嚼字”的工夫, 对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不止于要了解大意, 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也便是言外之意” (《〈国文教学〉序》) , “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 章句和全篇的组织,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才是切实的受用” (《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 。

这也是朱先生的“语文教师观”。在他看来, “不放松文字”, 对语言文字的特殊敏感, “咬文嚼字”的能力与习惯, 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本来面目”。而传授汉语言文字, 捍卫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做“汉语家园”的守护者, 更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语文教师个人或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如朱先生自谦地说自己情感、想象的贫弱, 但只要“不放松文字”, 就尽职尽责了。

这更是朱先生的“散文写作观”。散文写作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这不仅是因为作家就其本质而言, 就应该是一个语言艺术家;而且如前所说, 中国现代散文家, 尤其是朱自清先生这一代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家, 他们的散文写作更担负着一个特殊的历史使命, 即创造现代汉语文学语言, 成为现代汉语的范本, 通过中小学语文教学, 将现代汉语扎根于民族下一代心灵。朱自清先生的写作, 始终“不放松文字”, 不放松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创造试验, 这显示了一种历史责任感。

在我们懂得了朱先生散文的“现代汉语范本”意义以后, 我们也就清楚应该如何欣赏他的散文, 并如何教学了: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具体地说, 就是要抓住朱先生自己所强调, 他自觉追求、特别注意的那几个方面:“每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即文章的用词法、用句法、章法,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就以《绿》为例。这一篇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显然是这一个“绿”字。因此, 首先要注意的, 自然是有关“绿”的词:“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醉人的绿”“满是奇异的绿”“女儿绿”, 这都是全文的关键词。这里, 自然有可琢磨之处。比如, 声调的选择:“油 (顿) 、油——— (拖长, 扬) 的绿 (顿) 意 (顿) ”;“闪 (顿) 、闪——— (拖长, 扬) 的绿 (顿) 色 (顿) ”。词语的配搭:以“醉人”与“绿”, “奇异”与“绿”相连, 都出人意料, 引起疑问与好奇。

而这样的词语又都存在于一个句子里, 就更可寻味。比如这一句:“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前文已经交代, 作者是坐在梅雨亭观看的, 而“三面都是山”, “人如在井底”。这样, 这一句里就有了两个视角:先是仰视, 但见“微微的云”;然后低看, 只见“油油的绿意”:这样的蒙太奇镜头组合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

而句子是存在于段落之中的, 段落的安排, 又另有讲究。“油油的绿意”出现在文章第二段, 整体渲染梅雨潭周围的环境, 是一个远眺, 因此, 突出的只是一种“绿意”。第三段, 才具体写到潭水之绿, 这才有“闪闪的绿色”和“汪汪一碧”。而写绿水, 也有两个层次:“闪闪的绿色”, 是写直接的感官的客观观察;到“醉人的绿”“奇异的绿”, 就变成内心的主观感受了。而主观感受又有两个层次:先是主观的联想 (“少妇”“处女”“碧玉”等等) 和比较 (“太淡”“太浓”“太明”“太暗”等等) , 然后, 进一步发展为“可爱的, ……你……”的对话, 不知不觉发生了人称变换, 以至“舍不得你”“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掬你入口”, 又突然改换成“吻着她”, 最后是“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好吗?”把全文的文气推到了高潮, 但又十分自然, 因为前文“少妇”“处女”, 以及“舞女”“盲妹”这一系列比喻, 已经作了铺垫, “女儿绿”早已呼之欲出了。然后, 第四段, 戛然而止:“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这是对第一段的重复, 仿佛一个回环, “不禁”一词的加入, 又显然加重了语气:经过二、三段的反复渲染, 读者也已经有了“惊诧”之感。

如此苦心费力地经营词、句、段、章, 确实是“不放松文字”了。

“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同样是“不放松文字”, 不同的文章, 会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处理。

关于《背影》的写作, 朱先生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尽管并不费力经营, 但因为有“平日的训练”, 也就自然有章法, 仍然有对文字的“控制”———朱先生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 也是一种本领”, 有了这种本领, 不有意为之, 也自会表现出来。总之一句话:“我不大信任‘自然流露’, 因为我究竟是个国文教师” (《写作杂谈》)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应该从这“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两者的张力中去解读《背影》这篇文章。

前文已经介绍过, 朱先生是因为父亲的信深受感动, 以至泪流满面, 这才触发了《背影》的写作。但在文章里, 却把这封信引在最后一段;而我们要理解《背影》里“自然流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就需要从最后一段读起。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 自然是父亲信中所流露的老年心境的“颓唐”,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 确实催人泪下。问题是, 父亲并无大病, 只是“膀子疼痛”, 为什么竟如此感伤?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这一段开头的交代:原来父亲是因为“少年出外谋生, 独立支持”, 创下了家业, 到晚年却“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触目伤怀”, 这才如此颓唐的。尤可注意的是, 在作了这样的交代以后, 朱先生又特意写了一笔:“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是全文的一个关节点, 需要细加体察。首先, 它告诉我们, 父亲原来并不是这样什么事都替儿子办妥帖, 呵护有加, 心细得甚至超过母亲的;相反, 他因心境不好, 经常为家庭琐屑而“怒”, 并“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大概父亲的“怒”也经常发泄于“我”吧。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了前面一句交代:原来“我”近几年来, 也和父亲一样“东奔西走”, 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好心境吧。朱先生只把话说到这里, 就不往深处说了。但我们读者却不难想象, 或者不难理解, 由于家道中落, 造成彼此心境不佳, 父子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冲突, 以至于形成了深刻的隔膜。这正是理解《背影》“自然流露”的“情感”的关键。

抓住了这一点, 前面的许多文字就容易懂了。父亲的种种看来似乎有些过分的呵护 (“再三嘱咐”“甚是仔细”“不放心”“怕”“颇踌躇”“忙着照看”等等) , 固然是父亲的爱的天性使然, 却也显然有对曾有过的感情伤害略作弥补之意。而“我”的种种“聪明过分”的不理解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 其实也都是隔膜未解的表现。这样, 在琐细的叙述中, 就隐含着一种紧张。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讲解时, 细加体会的。

而这样的隔膜的打破, 这样的紧张的消解, 就发生在“我看见他的背影”的那个瞬间。“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不仅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 更为自己曾有过的对父亲的误解, 为父与子的隔膜, 而悔恨、悲哀!

情感的冰块一旦消融, 就露出了真情。“我”“赶紧”拭干了眼泪, “怕”父亲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赶紧”去搀扶:这“赶紧”, 这“怕”, 都把儿子急于回报, 又竭力掩饰自己情感的心理, 写得惟妙惟肖, 又恰到好处。而并不知道儿子情感、心理的这一变化的父亲, 依然一往情深 (“一股脑儿”放下, “走了几步”又“回头看”) , 却有了几分“轻松”———其实, 我们读者也有了几分轻松, 为父子间隔膜的终于消除而欣慰。

最后, 是一个长长的镜头:儿子在远望———父亲的背影逐渐“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儿子泪流如注———

这又是一个永恒的瞬间, 这里所传达的, 是天地间最真纯的父子之爱;但又不是一般的父子之爱, 而是在人世艰难的年代, 父子间曾有过深刻的隔膜, 终于被天性的爱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以后, 显示出的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这就是《背影》一文“自然流露的情感”, 这情感因其丰厚与深刻而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而且这情感是超越时空的, 也就是说, 它是能够引起生活在另一个时间和空间中的我们, 以及今天的中学生的共鸣的:因为“父与子”的关系与感情, 是一个具有永恒性的生命命题, 但却是容易被忽略的, 人们一谈到血缘之爱, 更容易想起的是母亲;而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 中学生, 特别是高中学生, 在他们要“告别童年”时, 更容易和父母, 特别是和父亲发生某种冲突, 这样的父与子之间的隔膜, 是一个深深困扰着中学生的生命命题。我们正应该抓住朱先生的生命体验和当代中学生的生命困惑之间的联结点, 通过本文的阅读, 引导中学生重新审视、思考“父与子”的关系和情感, 并因势利导, 让孩子也来写写“我和父亲”, “自然流露”他们的“情感”:或许这正是将《背影》引向中学生心灵之路。这大概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吧。

但“也不尽然”, 因为无论是朱自清先生的作文, 还是我们的语文教学, 关注的不仅是“写什么”, 也还有“如何写”的问题。其实,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中, 已经不难看出, 朱先生在自然流露其情感的同时, 对词句的选择、文章的布局, 还是大有考究的, 尽管如他自己所说, 这都是出于写作习惯。比如, “怕”字的重复运用 (先是父亲“怕茶房不妥帖”, 后是儿子“怕”父亲和别人看见自己流泪) , “赶紧”一词的连用 (“赶紧”拭干眼泪, “赶紧”去搀他) , 近义词的一再使用 (“嘱咐”“嘱”“嘱托”) , 等等。而将触发自己写作的父亲的信, 以及相关背景的交代, 置于文章最后, 从而给前面的叙述留下一些悬念, 这更显然是精心的布置。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就应该引导学生注意琢磨作者如何选择与“控制”文字。记得叶圣陶先生在所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 (甲种) 》里选了《背影》, 其中有这样的“提示”:“当时作者与父亲同行, 到南京站上分别, 彼此说的当然不只那几句话, 而写在文字里的只有那几句。这就叫做‘取舍’的功夫。”并因此提出要求:“篇中的对话, 看来很平常, 可是都带着感情。试逐一体会, 哪一句带着哪种感情。”———这样的“提示”, 就把“自然流露的情感”和“不尽”自然的对情感表达方式的着意经营统一起来了。

类似的提示, 还可以有许多, 总之, 要找到“自然”流露与“不尽”自然的刻意追求之间的契合点。

“费力太过, 繁了却也腻人”

朱先生说“我只是一个老实人”, 因此, 他在坚持自己的追求的同时, 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可能有的局限。比如, 他一面说“我还是费力”, 如前所说, 在他看来, “费力”经营文字, 是“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但他又说, “费力太过”就可能有问题。他还有“繁了却也腻人”的自我警戒 (《写作杂谈》) 。

这就说到了余光中先生对朱先生的散文的批评。余先生可能对朱自清散文写作的历史情境体察不够, 对其历史贡献估计不足;但他作为一个散文艺术家, 对朱先生散文可能有的局限的观察, 还是敏锐的。

读《朱自清散文》有感 篇3

朱自清,字佩弦,他的散文以描写见长,在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每次捧卷都被他文字中富有诗意的画面吸引,文字外洋溢的真情打动。

他的散文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传神。

与上述绚丽和浓艳风格不同的是朱自清还有另一种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画面。文中用平易的文字刻画出父亲爬上站台的细节,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惨淡的处境和对父亲深深地歉疚。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匆匆》,我早在十几年前就曾经读过,至今已看了很多遍。每次读时内心中都有所感,仔细品味时,却又无法真切的明了其中的滋味。多年后,我在生活的磨练中,品味了世事 的艰难,人生的变迁,对社会、对人生渐渐有了看法,经由这许多经历淘洗之后,在闲暇时偶尔内心里会浮现出《匆匆》上的一些话语,平淡里却蕴含至深哲理,倏尔似有所悟,才渐渐体会到这篇文字优美的散文,在淡淡的愁思里却有着深刻的寓意。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生命?回答会有很多种说法,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茫茫然然,正如《匆匆》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是啊,我们懵懵懂懂的来,糊糊涂涂的走,在生命的过程里,如一场黄梁,了无所得。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若是旅途,这一站起点是生,这一站的终点便是死,没有一个死去的人会让生者明白死去后的体验,可是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对生的无知,最终导致了对死的恐惧。我们活的时候,争名夺利,无休无止,我们的欲望大的可怕,我们总是看见自己没有的,却总是看不见自己拥有的;我们总是追名逐利,可是却不知道休养生息。因此,老子说:“知止不辱,知足长乐”。孔子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匆匆》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以前总是似懂非懂,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日子竟是从我们的手中溜走的。不错,仔细回想一下过去,每天不是看电视就是去聊天,我能得到的只是一时的快感,但失去的却是宝贵的时光。多么可怕,为什么当时我竟全无所知?!时间不知不觉从我的手中溜走,不知不觉的

溜走„„现在我该怎么办?开始珍惜时间吧!认真工作,干一行爱一行,把溜走的时间夺回来,从现在开始,不让美好的青春在匆匆中虚掷。

我喜欢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钦佩先生的人格,1948年,国民党节节溃败,通货膨胀。朱自清每月的薪金只能买3袋面粉,体重降到只有38.8公斤。但当吴晗送来《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领美国面粉宣言》时,朱自清毫不犹豫地签上了名字。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读朱自清《背影》有感 篇4

距离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已有多年了,然而它依然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令我久久无法忘怀。就像喜欢一个人一样,喜欢一篇精彩的文章也是没有缘由的,那样深深地爱着。不知不觉,无数个这样的背影曾反复地出现在我的脑海和我的梦里,以至于我对于背影有了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和一种独特的感觉。

文章描写作者从背影中观察父亲在火车站月台边上为自己买桔子的情形和年迈的父亲吃力地爬上月台回来时的情景,作者看见父亲的背影泪就很快地流下来了,可见作者而对于父亲的背影有着一种何其深刻的理解。这有何止是一个简单的背影,其中包含着无限浓厚的父爱,作者也正是因此感动而流泪。

父子久违后的相见,迎接他们相遇的却是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和父亲事业上的颓败,这使得原本就家境贫寒的一个家庭遭受了重创,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一点在文中“祸不单行”一词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面对着门庭败落的景象,作者无限感伤而触景生情,父亲在这时作为家庭的主宰者依然十分冷静坦然处之并且安慰儿子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由此可见父亲在一个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和在儿子心目中的伟大形象。

读朱自清《背影》有感 篇5

我读朱先生的《背影》好象是26、7年前的高中,语文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阴阳顿挫、摇头晃脑地为我们朗读完,便开始独自感慨好文章,还让我们必须背下来。那时15、6岁的我们,其实真的没觉得写得多好,不就写老爸有点迂腐,老爸送他到车站,为他买桔子,还写信给他嘛。甚至在心中还暗暗怪,买个桔子就掉眼泪了,当时我老爸给我送辆自行车也没掉泪呀。再说文中最后老爸来信说连写信都困难了,为啥不回去看看,为啥不将老爸接来同住呀……如此想着,如此胡乱背着,为了应付可恨的考试,也就这样过去了!

前些日子的一天傍晚,我和几个朋友到清华,还特地去了朱先生旧居处,居前便是那荷塘,初秋荷花已凋,但水清叶绿,门前古树参天,曲径通幽,物是人非,唏嘘不已。便遥想先生当初《荷塘月色》的心境,想《春》的蓬勃,想《匆匆》的无奈,便也联想到《背影》的深沉。随着自己经历的愈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朱先生这些文章便如他的品质,愈来愈打动着我。现在想来,不是先生的文章不好,是自己的感悟太浅。

今天,已不用重读《背影》这样的好文章了,因为其文字已刻在脑中,其深情已浸在心里。已过不惑之年的自己,何尝不被父亲的背影深深触动……

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好人,不善言辞,也不做文章,一辈子只做了普通的粮站会计直到退休,由于家境贫寒,父亲一辈子都极其节俭。18岁我高考进军校便也参军入伍了,从此便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22岁毕业分配到边疆一干就是6年,那时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一封信来回要1个月。每次来信都是父亲亲笔写的,字迹特别工整。28岁我在新疆结婚,父亲没来,他说舍不得花来回的路费,给我寄来了他全部的积蓄2万块钱。后来我调到了北京、总参,父亲每年冬天都会大包小包地来看我,在我这过年后就回老家,而每次来京,我都因他到处跑去买便宜菜、便宜货而责怪他。老家的同学朋友每年春节都看不到我,问我为什么不回家了,我说父母来京了。而我不知道父亲来京是因为担心老家条件差、冬天没暖气,我和老婆、孩子回老家不适应;担心我们过年回家春运拥堵,来回辛苦……这样又过了15年……

今年春节后,我送父母回老家,父亲说明年春节不来了,我说为啥?他叹了一口气,喃喃地说:“孩子,爸老了,不想跑了,也跑不动了!”我忽然一阵揪心,想掉泪的感觉,嘴上还故作轻松地说:“老爸永远不会老呵!”。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是我参加工作22年来第一次节日休假回老家,也是第一次7天都陪在父母身边。我哪也没有去,就陪在父母身边,陪他们吃饭,陪他们散步,陪他们聊天。中秋节那天,我陪父母一起暮送夕阳,迎来一轮圆月,我们一起坐在公园空旷的草地上,躲过那些繁杂和喧嚣,象小时候一家人坐在故乡的小院一样,举头望月,品尝月饼,轻声叙聊……父亲说好多年都没有这样过中秋节了,这是他最好的中秋节。我心中一阵愧疚,一阵心痛。过完中秋,我要回北京了,父母送我,我右手拉着母亲,左手搀着父亲,一起过车流如织的马路,父亲说不是你拉着可不敢过这样的马路。晚上,我上了车,父亲和我摆手,我分明看见父亲眼里含着泪,满头银发被晚风吹乱。车行了,走了很远,我回头,依然能看见晚风中父亲略略弯曲的背影……

此时的我,也如先生写父亲的《背影》时一样,流下了眼泪,一份感动、一份悲伤:我在成长,父亲在苍老;我在远方,父亲在守望;我在奋斗,父亲在祈福!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先生的《背影》都向我们道出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父爱亲情,向我们道出:“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篇6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作者将桃杏梨这些花时不同、颜色各异的花总体描写,文段中没有使用表示时间顺序的副词,仅用一个“都”字加以概括,若不是凭着生活经验阅读本段文字,总感觉这些原本次第开放的花在文中“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是同时绽放的。然而,这绝不可能。

任何艺术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贵在诲人真知。桃杏梨虽然同为春花,然春季也有三个月之长,桃杏既非花时相同,又绝非花开不败,岂能同时开放!白居易诗《大理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陆游诗《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云:“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古往今来,描绘春花的作品很多,可有哪个作家描绘过桃杏梨同时开花的情景?农谚有:“桃花开,杏花绽,梨花妈妈急得把脚转。”理至易明:桃花开放最早,桃花盛开,杏花初绽,最是梨花滞后;往往杏花凋谢时,都很难觅到有梨花绽放的迹象,所以有“梨花妈妈急得把脚转。”的说法,而且桃杏花期往往较短,只有10天左右,再加上次第开放,怎能见得到桃杏同辉、梨杏争艳的情景?

显然,阅历丰富的作者不会不谙熟以上生活常识。原因有二:第一,桃杏梨排列有先有后,且次序正确;第二,花色排列符合桃杏梨的开花次序,且一丝不苟。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该文的表现手法和读者的理解做进一步探究。

从读者理解的层面来看,首先,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中它们不相让的到底是什么?习惯上,我们将这段文字概括为《春花图》,而实际上,这幅图包含有三幅图:即《桃花图》《杏花图》和《梨花图》。若不加以分辨,习惯地将这属于不同时段的三幅图从空间上加以叠加,产生桃杏梨同在一幅图画中的错觉,就曲解了作者的本意,反而认为作者的描写欠妥。其次,从某一确定的时间点来讲,桃杏梨开花所依赖的气候条件不同,在春天不同时段开花,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改变,不可互“让”,那么关于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的表述也似无道理:难道杏花还能早过梨花不成?所以,互不相让的不应是时间的先后,而应理解为不同时间所开的花在数量、味道、颜色上互不示弱。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它们互不相让比试的目的是看谁更“繁盛”,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结果是“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桃杏固然不能同辉,但却能“长江后浪推前浪”式的各领风骚于春天。作者描写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就将整个春季百花烂漫、争妍斗艳之态尽显了出来。由此来看,本段文字既能从空间角度描绘春花,自上而下写了树上的花、地上的野花;又从时间变化的角度依次写了开放于春天不同时段的桃花、杏花、梨花。时空交织,匠心独用,可谓妙极!

通过探究本段的表现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这种时空交错的描写手法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立体的动人画面,通过不同时段的景色描写就将春天全面动感地呈现了出来;三种花的开放,没有使用任何时间副词,仅用一个“都”字概写出不同春花之共状,使得三幅图画一个接一个在读者眼前加以呈现,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使人目不暇接,收到了绝好的表现效果。

读朱自清《匆匆》有感 篇7

看书时,我们正在沉迷书籍的大海时,书的页码被我们的手一页页的翻过,而那时间匆匆的脚步在我们书的页码上跳过了,而我们却全然不知;上课时,我们正专心致志的听课,老师的问题我们认真思考,而时间却从我们皱起的眉头中间溜走了。下课铃响了,我们才恍然大悟!

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我才知道时间过得如此匆匆,过的神不知鬼不觉,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过去的可以得来吗?如果回不来了那我们以后就得抓紧时间,不要让时间过的如此匆匆,不要让自己的生命再如此浪费下去,不要再如此的挥霍自己的生命。

读朱自清匆匆有感 篇8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写的一篇文章《匆匆》,这是他在“五四”落潮期写的一篇文章,句句使人体会深刻,句句使人由衷的感叹!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使我感受很深,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匆匆地来,匆匆地走,就更不应该无所作为,要抓住时间,做一切有用的事情!

在有限的时间做有用的事情,我想我根本没有做到。周末的早晨总是很晚才起床,大好的时光全都浪费在床上;起来以后,迟迟也不肯写作业,总是等,但是时间没有因为我的祈求而为我等候,依然匆匆地消逝,天渐渐黑了……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时间它走了,再也不回来了。我不可能挽留它,但我可以抓住它:早晨早早起床,写完所有的作业,剩下的时间还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这样时间虽然走了,但它走得很有意义,起码我问起我自己那些时间是怎么过去的,我也问心无愧!要想抓住时间,我就和时间赛跑!让我过去的每分每秒都充满着意义,充满着乐趣。

其实时间并没有匆匆地离开,而是在自己的手中溜去,我们永远都跑不过时间,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比原来跑得更快一步,几步虽然很小,但是用处确实很大的。

读《朱自清散文》有感 篇9

你的荷塘,别具一格。

“曲曲折折的河面上,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每欣赏到此,月下芙蓉的样子便涌入我的脑海,又想到她婀娜多姿的形态:菡萏害羞躲在荷叶后,荷花怒放尽展身姿,温柔的月光轻抚每一朵莲,朦胧月色笼罩水面。我迷失在在如诗如画的字里行间,仿佛闻到了莲的香,听到了河水的潺潺,使我联想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场面。荷塘啊,你是那么美,又那么惹人醉。

你的春景,栩栩如生。

你的笔下,春是个不失生气的淘气孩子,春又是为美丽大方的佳人。你笔下的物是充满生命的:草可以探头,树可以炫耀,周围的景物还可以睁开双眼。你的《春》美丽又可爱,绿绿的、偷偷地、悄悄地、软软的……这么多的景物竟一一呈现在你的笔下!“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雨来临,我也迫不及待跑到檐下,欣赏那花针般细,牛毛般密的雨,也想冲进雨中和雨共舞,看那薄烟漫上人家的屋檐,更像留在老屋听得那春雨声。春雨啊,你是那么妙,有那么惹人愁。

你的背影,令人深思。

我不喜欢父母的背影,因为它会让我不舍与担忧,会让我想起你笔下父亲的背影,即使笨重又不失小心,即使匆忙又不忘问候,因此,我特别难过父母的背影,他给我的,只是不舍的记忆。“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站台买橘见真情,我读到这儿,总忍不住叹息。我的父亲也是如此朴素,也总是关心他的孩子。我越长大,和他的沟通越少,但他的关心却如酒愈久愈浓烈。我要搬东西,他即使腰不好也会咬牙帮我搬走,我学习上有需求,他省吃俭用只为满足我的需要。有事从窗户看到父亲在楼下拖着行李箱去工作时,我都会触目伤怀,背影留下的,只是自责与不舍。背影啊,你是那么冷,又那么令人哀。

读《朱自清散文·匆匆》有感 篇10

傍晚,我斜靠着窗台,在日暮的余光里读着朱自清爷爷的散文《匆匆》。我已经看过这篇文章几遍了,妈妈也给我读过一次,可我却是在这夜幕将临的时刻,感觉到了时间轻轻巧巧、从容不惊地迈着小步。前望漫漫,回首才是匆匆。

现在,我只能珍惜每一分钟。我可不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窗外恰好地飘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喜欢这个旋律,也喜欢里面的歌词。去年,我还把这当成阅读理解,非在歌词里面找答案。我窝在妈妈怀里,告诉她:时间不就在新芽上,不就是新开的花吗?

现在,我只看到枯黄的树枝了。我想时间还是会回来的吧,不过,她不能回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因为我们要成长。

我真不敢想,如果转眼我的爸爸妈妈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我又会是怎样?我有点害怕但我更渴望长大。如果爸爸妈妈有一天回忆变得“匆匆”了,那么,我希望里面没有忧伤和病痛,没有离愁和遗憾。

现在,我想太多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读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篇11

二年级二班程丽

已经不是第一次拜读朱先生的作品了,但每一次读总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虚虚实实,朦朦胧胧中我不断探寻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却无法触及作者的真实心迹。以《背影》为例,小时候躺在地板上仰着头看它,觉得那篇幅里笼长,语言直白无韵,便丢在一边;初一时在课本上遇到它,竟也能品味得父子亲情一二,却也只是拼命记录老师所讲,笔不离手,安有间思考?现观之,觉其文笔朴实无华,颇得读者之心,篇幅短小精悍,却在流露真情的同时,抨击大革命落败后使其家庭变故的黑暗社会,令人感动,令人愤怒!“虚,柔也。”柔似水,水者无形,心有间,以无形入有间,留下一片瑕思的空白。其文是如此,平静的水面下暗波汹涌——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忠厚中来,腴厚从平淡中来。

《荷塘月色》中“采莲花”几段颇受争议,余光中先生将其贬为全文挫败之笔,“祸患千万子孙”。这样的评论夸大颠倒了是非。“女人情结”乃其“柔”风之至。那是超越世俗污浊的高尚境界,安能以鄙夷邪念之心比之。《歌声》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訣,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绿》也有“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多么形象的比喻!当他的心逐渐趋于平静时,便带着这种把女人作为艺术鉴赏的审美情趣和经验去感知自然万物,以独特的艺术感觉写下了记景抒情的传世名篇。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在那个封建时代竟能用得“少妇、处女”等词,足见其思想之开放。他是用自己的笔打碎那面压在人们心中的沉重的镜子,因为

在那个世界里,人们只能看到自己,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他在追寻光明的道路上,虽因此而置身于风口浪尖,却恰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篇12

有感

假期里读朱自清的《匆匆》是最有感触的,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向往着假期生活。在假期中,我们可以在被窝里呆到厌烦为止——尤其是这样寒冷的冬天;我们还可以懒散一点儿生活,甚至个别同学会懒散到内心觉得空虚……所以待到这紧凑的学校生活再次降临时,我们内心既渴望又担忧,渴望摆脱内心的负疚感,担忧未知的繁重学习任务。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有名的问话让我印象深刻。是的,桃花一年一年开放、凋落,可是想起去年的今天我还在为中考奋斗,而今年我已然是一名高中生了,在不久的将来,我又要为我的高考奋斗,这一切的一切来得太紧凑、太突然,我甚至会觉得有些茫然。

朱自清对时间拟人化的描写,引发了多少学者的赞叹与感慨,我们一天天地生活,只感觉日子过得飞快,有多少人会如此细腻地去感受时间?作为学生,我们总是觉得课堂时间、上学时间真难熬。我们也许会一分一秒地计算着下课时间,将表对到与教室里的钟一样快,连秒针都不放过,这样的日子真是太漫长了。可是当你打盹儿时,或者兴致勃勃地看一部电影时,你会掐着表不停地看时间吗?我知道我不会,然而时间就是这样溜走的。

朱自清在过了八千多个日子后,察觉到时间的匆匆,自己在大千世界中匆匆地行走、徘徊、生活着。我们正处于自己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的起点——青春。多么美好的时代啊,如果说过去的十六年中,我们是懵懂的、无知的,年复一年了无痕迹。那么跨过年关,我们会真正开始那多彩的人生,青春便是我们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让会掌握时间的人觉得充实、多彩,但如果你不懂得珍惜,那么后悔也会接踵而至。

又是一年的起点了,再读《匆匆》内心感慨颇多,我不想虚度我的年华,所以我会抓紧我的时间,抓紧我可以上学的时间多学点知识,我不仅为我的高考奋斗,我也要为我未来的人生奋斗。

我相信我们曾经都荒废了很多的时间,既然明白了日子一去不复返,那就要重鼓士气,扬帆起航。

上一篇:新出国留学协议书下一篇:淘宝服装店竞争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