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共15篇)
——庆祝教师节、国庆节
为弘扬民族精神,传递正能量,涵养朝阳精神,展现班级文化和朝阳梦,营造教师节、国庆节的氛围,培养和激发学生“感恩、爱国、责任”良好的情感和的意识,坚持学生为本,重在实践体验,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现制定绘画书法主题创作活动。
二、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精神,践行朝阳精神
三、参与对象:全校各班
四、活动时间:9月4日—9月20
五、绘画内容:
1、规定主题:班级班徽
(每个班级一面墙壁,落款班级名称,可在适当位置书写班级口号、班风班训)
2、申报主题:
统一主题:
朝阳升起——朝阳梦。反映朝阳师生的一种梦想,一种美好憧憬,一种美好愿望。
年级主题:
七年级:感恩老师(例如老师的肖像画,素描等多种形式,书写上我最喜爱的老师话语)
八年级:热爱祖国(凡是符合主题的内容均可,国旗、地图、和平、伟人肖像,历史人物,时代特色的突出成就重大发明,用画笔描绘着心中的梦想,讴歌祖国的美丽,畅想未来的绚烂:画出心中美丽的村庄,描绘了未来的城市。)
九年级:理想责任(写意,体现出一种追求、励志、进取的内涵,凡是符合主题的内容均可)
六、创作要求
1、图画种类不限,水彩、水粉、蜡笔、素描或国画„„均可,围绕主题进行创作,绘画所用材料工具自备,绘画地点校园围墙,请各班级填好申报单,审核通过后指定墙面作画。
2、统一主题每个年级都可以选择申报,年级主题每个年级必须选择自己年级的主题。
3、班徽创作是规定主题,每班必须完成,先上交创作构思草图,可打印,可手工,审核后即可开工。申报主题,班级自主申报,数量不限,待审核通过后告知位置即可作画。
4、在作品的右下方注明自己的年班级,绘画者,指导老师。
5、截止时间:申报截止时间:9月6日下午三点;创作截止时间:9月20日下午三点。
七、活动要求: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结合学校实际,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积极落实,展现班级文化特色,展示班级精神风貌,保证质量。
2、开展活动立足本班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活动作为凝聚班级合力的抓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民族精神的真切感受和学校精神的弘扬。
3、让学生利用课间和中午时间,及其他空余时间,班主任要负责学生活动安全。
八、评选方式:全校学生参与投票评选,按照学生投票60%、评委投票40%综合评选出各类奖项。获奖作为班级月考核的加分。
教导处
活动组织:年级组
美术组
中华民族虽然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并非人类学社会学里的民族。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当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它是种族、血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等所熏陶、融汇而成的文化慧命,也可说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心态和存养。民族精神表现在一个民族的节操、气度、风范和日常行谊上。尤其表现在一个民族处于逆境中,所呈现出的镇定自若、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志节和心情上。民族精神也是一个民族的生命魂;是一个民族的独特人格的彰显;是一个民族的慧根。同一民族之间,必须其有相同的文化意识、生活习俗、道德规范、忧患心态,与哲学思想;否则必形成民族间的分歧。因此,民族精神乃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所系,是民族同心、同德的关键,更是民族绵延、发展的重要枢纽。礼运大同篇、易经的时中观、大中以正的思想,春秋的夷夏之辨和王道精神,先秦儒家的仁道、忠恕、博厚的思想,道家的博大真人、寥天一的开矿胸次,墨家的刻苦耐劳、实践笃行,以及文天祥的正气歌,张载的西铭,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慧命,也是构成我中华民族精神的资产。
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发展和强大,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屈原、文天祥、郑成功、邓世昌、杨靖宇等,是其中杰出代表。
为了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通知,加强对全校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安排具体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时间
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2010年10月1日——10月31日,为期四周二、活动目标
通过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及措施
第一阶段: 10月1日——10月7日
利用国庆长假期间开展“和谐、欢乐、奋进”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活动,主要内容包括:
1、“踏着先烈的脚步”寻根问史活动。
2、“新农村建设采风”活动。
3、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看一部解放战争影片,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4、社区服务活动
第二阶段:10月8日-17日
本周内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传统美德”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1、国旗下讲话“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2、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校史、德育展馆
3、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访德育基地
4、倡导“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活动,营造温馨、浓烈的书香校园氛围,举行临沂第十八中学第三届“读书节”活动
5、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庆征文活动
第三阶段10月18日-24日
本阶段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主题继续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并推向高潮。
1、国旗下讲话“参观校史德育馆有感”
2、举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美丽校园”金秋绘画、书法、摄影展,并组织学生有序参观。
3、开展布置“金秋十月,美化校园”花展
第四阶段10月25日-31日
总结深化阶段
1、举行表彰活动,根据活动参与情况,政教处组织评选临沂第十八中学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先进集体、教育标兵以及学生先进个人。
2、向区教育局上报活动情况总结。
政教处
活 动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丰富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教育青少年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现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实施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精神,树校园新风
四、活动时间:2011年9月8日——10月8日
五、活动内容 1、2010年9月9日下午开学典礼上,首先成申利主任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发表讲话,其次,校团委书记谢代娟和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弘扬民族精神”的倡议,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2、9月13日在班主任会议上进行再次动员,明确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以及要求。3、9月14日,各班召开班会。(159班的班会开的很成功)4、9月20日早晨举行升旗仪式,初三(156)班的学生黄丽芬代表进行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国旗下讲话。5、9月21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各班进行收集能具有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比赛。6、9月20日——22日(周一周三),全校各班出一期黑板报、设计一期广播节目,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7、9月21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全校各班分年段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班会课活动比赛,通过歌曲传唱、故事演讲、畅谈体会、诗歌朗诵、哑剧哑谜等形式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每一位学生心灵都受到一次有力的震撼。8、9月20日——30日,全校学生进行庆国庆书画比赛和黑板报比赛,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10、9月22日(中秋)下午3:30—5:00,全校各班以班为单位在操场搞中秋晚会,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11、9月1日——30日,校园广播沃西之声每天中午、傍晚各朗诵《论语》中的一篇文章,让学生感受中华儒家文化的精髓。12、9月份,充分利用学校校刊、校园广播站、宣传窗等宣传形式,向全体老师、同学介绍整个活动的开展情况。
榕江县古州一小
(2011年9月)
根据榕江县教育和科技局《关于开展好2011年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切实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奋发学习,健康成长,经学校研究启动我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特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活动目的1.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民族精神和伟大力量,体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而奋发向上。
三、活动口号
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
四、活动要求
1.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2.活动力求“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3.有效地将民族精神的培育弘扬与日常的教育教学相结合。
五、活动内容
1.举行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升国旗仪式。
2.向全校学生发出“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倡议书,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弘扬民族精神活动。
3.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活动。
(1)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五、六年级)。
(2)“牢记历史,报效祖国”的黑板报竞赛(全校)。
(3)“党在我心中”手抄报比赛(五、六年级)。
(4)参观具有革命意义的红七军旧址(全校师生)。
关键词:民族精神 和谐 探索 社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课堂教学中,这个源头活水是什么?我认为它就是和谐,是教育环境的和谐,是师生关系的和谐,是生生关系的和谐,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和谐中尊重个性的发展。发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课堂,这也正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在和谐氛围中感知民族精神
和谐社会的特征就是六个方面: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课堂教学要突出民主和活力,就要给学生构建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平台,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智慧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尊重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我国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广泛、深刻地了解伟大的民族精神,我让他们从网上、书本、电视电影等多种渠道找体现民族精神的格言、故事,让学生到前边讲解,然后引导学生给他们分类。爱国类: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勤劳类: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节俭类:如“成由节俭,败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强不息类:如:“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求学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这样学生能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有系统、全面、生动的理解。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也是实现和谐社会所应具备的精神力量。
二、在和谐中主动的探索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
和谐也要突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实质是自由精神,思想政治课堂努力为学生成长创造一个充满个性,有生命活力,自由轻松,弥漫着创造意识和求真、求实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设置好思考的主题,让学生主动地寻找答案,人人参与问题,人人有机会展示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决定和推动一个民族的进程,是激励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为了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意义,我设置了三个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答案。一是我国人民发扬哪些民族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在中国近代,我国人民又靠什么精神才使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终未得逞?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初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分小组去讨论去寻找答案。然后各组派一个代表到前面来讲解,其它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同学们都各显其能,各得其所,有的学生找材料,有的学生们在组织语言,有的学生在执笔记下本组同学的讨论结果,有的学生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到外组去“招商引资”。学习气氛很和谐,分工合作,团结帮助,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在公布答案时,同学们更是慷慨激昂。第一组的同学们提出我国古代科技文化之所以光辉灿烂、独领风骚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具备勤劳智慧的优秀品质,别的同学给补充说还有创新的民族精神,因为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脑体的分工都靠创新精神,有的学生又补充道,最主要的应是先进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要比西欧早得多。在谈第二个问题时同学更是激动万分: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畏强敌,各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才使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没有得逞,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三组同学骄傲地谈起我们依靠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基本的实现了人民生活的小康水平,取得了抗洪、抗击非典的胜利,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返航成功。有的学生具体地描述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景观,有的学生讲到航天员费俊龙在舱内连做了4个“前滚翻”,用时约3分钟,以飞船每秒7.8公里飞行速度计算,费俊龙一个“跟斗”就飞了约351公里时,大家都笑了,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骄傲,那分明是一种和谐的美。
三、发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各司其职,承担起自己的角色和社会的角色,尽职尽责,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各守其责,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只要人人行动,人人有贡献,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和鼓舞,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设和谐河北、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和谐家庭做贡献,班级做贡献,构建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得到切实的落实,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师生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自我加压,知难而进,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伟大精神得到发扬光大,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工作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切实得到改善和发展。最后我让学生在懂得这些道理之后,做一两件有利于和谐校园、班级的事情。有的学生进行举办了和谐社会知识的板报,有的学生自发组织如何构建和谐河北的演讲比赛和讨论会,还有的学生付诸行动,为学校的环境保护做贡献,自愿组织起校级“卫生监督小组”。自发为学校一些贫困生进行节约救助的活动。有的班级利用节假日去公园和车站等公共场所捡白色垃圾。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伟大的民族的精神作支撑,和谐社会的特征也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体现人文关怀,讲究尊重、宽容、沟通、善待;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完善自我约束的精神,教师要敬业、乐业、无私奉献,学生要乐学、苦学、自觉成材报国。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大力发展校园文化的底蕴,把团结、务实、求索、创新的校园文化,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我校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根据瑞安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 ”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中华美德伴我行
二、活动目的:
教育和引导队员了解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活动口号:
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建设了不起的中国。
四、活动内容: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组,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调动全体师生参加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活动中去,做好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学前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师德学习,每周周前会共同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全体教师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交流学习心得。
2、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升旗仪式、板报、橱窗、横幅、红领巾广播、班队活动等阵地和形式广泛宣传和发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着力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做到全面动员、全面参与、全面渗透。
3、利用邓小平诞生100周年、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迎国庆等有利之际,开展全校性的教育活动。
4、从学生情感体验入手,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积极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召开一个主题班会,出一期黑板报,观看一次文艺演出,诵读一篇中华优秀传统名篇,写一篇心得体会,开展一次美德实践活动,组织一场演讲比赛。
5、召开一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总结和表彰大会。评选“讲文明,讲道德”的十个先进典型;评选美德标兵。
五、活动行事历
9月5日挂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月 ”横幅、出好“中华美德伴我行”宣传栏。
9月6日全校师生进行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发扬民族精神,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9月7日全校师生进行大扫除活动。
9月8日全校师生利用早自修学习“新守则,新规范”。
9月9日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开展“走近伟人邓小平”主题队会活动。
9月10日学校大队委利用广播形式,用言语和歌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高敬意。
9月13日全校师生进行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9月14日三、四、五、六年段开展“爱国百分百寻宝大行动”,即:寻找让中国自豪的100个理由;寻找中华民族自豪的100个声音;寻找五星红旗升起的100个时刻。
9月15日出好“中华美德伴我行”主题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9月16日利用班队课诵读一篇中华优秀传统名篇;写好一篇心得体会,上交大队部。
9月17日组织大队干部到敬老院开展“敬老、尊老”美德教育。
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征集文明用语活动。国旗下讲话:“学会做人”。
9月23日召开“中华美德伴我行”主题队会,上交队会教案。
9月24日二、三、四年段观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艺演出。
9月25日五、六年段观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艺演出。
9月27日国旗下讲话:“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9月28日五、六年段举行“爱我中华”演讲比赛。
9月29日开展校内送暖活动;评选“讲文明,讲道德”的十个先进典型;评选美德标兵。
9月30日一、二、三年段举办“祖国多美丽”画展。
2016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9月也是第13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小学生爱国热情,提振全民族精气神,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国家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组织开展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群众性纪念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决定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教育暨2016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
一、总体思路
立足学生实际,通过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主题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并将其转化为具体行动,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时间
9月1日-10月15日。
三、活动安排
(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教育
围绕“长征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具体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2(2)上述所有比赛作品请于9月28日至10月7日之前完成,10月9日前上交齐,超过时间不再接收。
(3)作品上交数量,每班只选3幅最好的作品上交参评。3.评委 儿童画组:
张建国(组长)曾喜芳 李曼利 张 玲 孔 涛 征文组:
李昌慧(组长)龚 玲 罗兴敏 王 静 王 兰 书法组:
张忠杰(组长)李治洪 王启云 詹红霞 谌贻燕
评委组组长请于10月10日上午领取学生作品和评分表,组织其他评委评选作品,评选出结果以后立即交回给我。
4.评选办法及文明班级考核加分。
分级评选,各级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优秀奖4名,文明班级考核加分1人次依次为一等奖加4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2分、优秀奖加1分。不按时完成的文明班级考核总分上扣分5分,少1人次上交作品扣2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突出主题。组织开展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校要突出弘扬长征精神教育主题,充分认识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教育暨2016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在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要加强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制订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面向全体,创新载体。各班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围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力求主题鲜明,形式生动。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教育暨2016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相结合,与学校的“一评三管好”活动相,与其他德育教育活动相结合。
(三)正面宣传,务实节俭。各班在开展各项活动中既要隆重热烈,又要务实节俭。要充分利用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教育暨2016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宣传的正能量,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展板等宣传阵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注重在活动中发现、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在校园及时刊登典型材料。要加强对外宣传,努力将学校的特色活动、突出成果、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及时向外界推荐。
织金县第二小学
关键词: 古代诗歌 传统节日 语文教学 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的诗歌焕发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除旧布新的革新气象、敬祖绍宗的家庭美德和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活情趣,为人民生活增添无限乐趣,为教育青少年平添许多生动教材。传统节日为新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又为传统节日注入了不少新的内容,二者相得益彰,使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充满无限生机,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赏析丰富多彩的古代诗歌,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斗争中创造的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语言精练、声韵优美、朗朗上口,充满诗情画意和人性哲理,具有其他文学样式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艺术魅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隐含着许多难以言表的对人生、历史等的精辟见解和内蕴,给后人以深远的道德启迪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何从世界竞争和民族复兴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古典诗词的育人地位,发挥它们在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实在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才能适应新大纲的要求,更好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
第一,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古诗歌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历史,告诉学生这种优秀的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讲一些关于诗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或诗歌产生的背景;特别是上课时,适当引用诗句,可以加深印象,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折服并产生兴趣。
第二,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美: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哲理美。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应该在对作品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从而提炼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达到美的享受。
第三,培养学生运用古代诗歌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恰当使用古代诗歌。这样的口语训练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还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实现自我表达的需要。
二、感受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民族精神的豪迈雄奇
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岁月长河中欢乐的盛会。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使我国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灿烂瑰宝。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几千年来,中国人延续着谦让有礼、尊老爱幼、互敬互爱、团结和睦、思念亲人等传统美德,代代传承歌颂。因此,语文教学中应把这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重拾起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透过这些传统节日了解深刻的文化内涵,感受母语文化之博大精深,感悟民族精神之豪迈雄奇,从而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民族情感,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一,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向学生简单介绍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意义。并不要求学生了解所有传统节日,而是选择那些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适合孩子们学习探究的语文素材,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交流等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
第二,把传统节日文化和语文教学融合起来。让学生背诵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让学生参与各种形式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活动;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举行有关传统诗词的背诵比赛,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性认识。
实施方案
XX年
今年9月是第十二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进一步培育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中华传统美德。为加强对学生的民族传统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根据上级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制定我校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民族精神及创新精神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把学生的理想、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让学生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二、活动时间:XX年9月
三、主要内容:
.以“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国家版图意识教育。
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上好国家版图知识教育课。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宣传国家版图知识。相关知识和宣传内容可在国家版图知识网站下载。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美丽中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于9月30日前在国家版图知识网站进行注册、答题。
2.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以庆祝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为契机,围绕“团圆、关爱、感恩”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组织学生编制“手抄报”、黑板报专刊,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知识、思想和精神。
3.以“节俭养德”为主题,开展全民节约行动。
利用少先队活动课、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演讲征文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六节约六倡导”为主要内容,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增强全校师生对节俭节约的认知认同和自觉自律。具体内容是“节约一滴水,倡导珍惜资源”、“节约一粒粮,倡导光盘行动”、“节约一分钱,倡导节俭办事”、“节约一度电,倡导绿色生活”、“节约一张纸,倡导环境保护”、“节约一升油,倡导绿色出行”。
4.以“洒扫应对”为主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就是让学生从生活礼仪开始学会谦恭待人。各班围绕“洒扫应对”这一主题,创设环境、组织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爱劳动、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5.开展文明素质提升活动
(1).扎实开展“人人争当文明有礼xx人”活动。学校要大力普及基本礼仪知识,广泛开展“xx市民礼仪之歌”传唱活动,积极培育学生诚信友爱、奋发进取、开放包容的道德品质。
(2).认真组织“品味书香·感悟文明”读书月活动。围绕xx市第十四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演讲征文、图书漂流等活动,进一步形成“人人读好书,人人好读书”的浓厚学习氛围。
四、活动组织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各中队辅导员
五、活动内容与具体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负责人
9月上旬
制订学校“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领导小组
9月1日
中秋节传统教育活动
胡央云史月敏
9月10日
“感恩教师节”活动
各中队
9月中旬
国家版图知识教育
各任课教师
9月中旬
开展“好书伴我行”读书征文活动
语文教研组
9月中旬
推普周主题班会活动
各中队
9月19日
“节俭养德”,开展全民节约行动
各中队
9月26日
“洒扫应对”,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各中队
9月29日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书面总结
领导小组
全月
“六节约六倡导”活动
各中队
全月
参观xx支部、第一战纪念馆、xx故居等实践活动
各小队
全月
“品味书香·感悟文明”读书月
各中队
全月
“美丽中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
信技老师
xx市xx镇xx小学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
现将《衡阳县2011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方案》转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领会通知精神,按照县教育局要求加强领导,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请你们于10月8日前上交以下材料:
1、活动方案1篇
2、活动总结1篇
3、社会实践活动体会或实践报告1篇
附:衡阳县2011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方案
岘山乡中心学校
2011.9.18
衡阳县2011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积极贯彻《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全面落实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以“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为主题的“湖南省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要求,根据市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衡阳文化、船山文化的特色,开展“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为主题的具有衡阳地方文化特色的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
二、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活动时间
2011年9月1日-30日。
四、活动主题
“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
五、活动内容
1、了解以衡阳文化为主题的湖湘文化精髓。
2、感受家乡的新发展、新变化,组织开展“服务家长”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活动方式
1、学校可以利用开学典礼启动活动,积极营造氛围。一是邀请专家到学校宣讲衡阳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或作学术文化讲座,认真组织观看光碟资料,关于“衡阳文化”的名人讲座,让全体师生了解和学习衡阳文化的精髓,即“宗教文化”、“哲人文化”、“生态文化”的完美融合。二是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家乡名人、英烈故事,并在校内外进行宣讲;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传承和发扬衡阳文化为主题的班、团、队等活动;四是校内组织一次“传承和发扬衡阳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主题演讲比赛活动。
2、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调研,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学生可以用作文、书画、摄影、摄像、电子报刊、网页制作等形式描绘家乡建设成就。在参观考察的基础上,开展“爱我家乡,祝福衡阳”寄语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伟大成就,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淳朴诚勇为核心的衡阳精神,坚定信心,增强中小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寄语提倡人人写、班班比,每校都要辑印成册。
3、本着就近就便安全的原则,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服务家乡、服务社会的乐趣,指导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学生撰写活动体会和社会实践报告。
七、活动要求
1、认真落实各项活动,县属各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要加强领导,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并加强对活动开展的督导检查和指导,保证教育月活动要普及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个学生。
2、积极发挥老师和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各班要充分发挥班级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力求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习、贴近学生群体。
3、各学校各班级在组织学生参与人数较多的群体活动时,必须制定安全防范预案,并严格执行报告审批制度,并切实加强管理,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师生安全。
4、县教育局决定对“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主题活动月的社会实践活动体会或实践报告优秀作品进行评选。县属各学校每校限送作品4件,各乡镇
初中学校每校限送作品4件,各乡镇小学西渡镇限送作品8件,其它乡镇每中心学校限送作品4件。
5、县属各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要认真制定方案,并写出活动总结。对优秀组织单位将直接报送市教育局进行表彰。
6、所有参评作品和活动总结材料必须在标题左上角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参赛作品,标题正下方注明“衡阳县××乡(镇)××学校作品姓名”、文章最后注明指导教师,均用A4纸打印(请自己保留电子文档)于2011年10月10日(星期一)11:00前送县教育局基教股。
衡 阳 县 教 育 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因此,在整个政治课教学中都应始终贯穿这一内容,而且民族精神也在近几年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及各时期的具体表现。
2.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愿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案例描述
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渲染气氛,
(一)创设情境,话题导入
1.播放歌曲《红旗飘飘》,配以视频“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瞬间,通过播放这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师:看到这样的场景,听到这样的歌曲,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生1:心情很激动,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生2:中国真了不起,中国真棒,我爱中国。
生3:很激动,很兴奋,感到非常自豪。
师:我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感到无比兴奋。其实,中国的伟大成远不止这些,请大家再举一些例子。
生1: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生2: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生3: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
师:成就使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大家可曾想过:中国是靠什么精神支撑才有今天的成绩呢?
学生齐回答:是靠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合作学习,共同感悟民族精神
1.多媒体投影课件:主要从中国的服饰文化、戏剧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饮食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等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师:想一想,为什么中国文化能够源远流长,不中断?
生:中华文化中深深熔铸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并且在组内讨论“什么是民族精神的内涵?”
师:哪位同学可以回答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活动:填写下表,共同感悟民族精神
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讨论交流,补充下面表格:
学生交流完成后,各组派一名代表本组展示,由全班进行评选,选出3名做得最好的同学。
【教学思路:通过情境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的更深入,引导学生思考,认识民族精神的特点;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
2.交流讨论,共同感悟民族精神的作用
播放视频: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精神;抗日战争胜利的片段。让学生思考,而后提出问题。
师:抗震救灾的精神内涵是什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生:是因为有中华民族精神作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是积极的、向上的,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师:既然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呢?
(一分钟讨论时间)
生:培育民族精神,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师:下面老师来总结一下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明确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该抛弃的,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也在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四、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导入达到了预期效果,播放了歌曲《爱我中华》,利用汶川地震救援视频,给人震撼的力量和振奋的精神,顺势导入课题,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明确学习主题。
2.对于本课的重点解读的到位,让学生收集名言警句,历史典故,通过收集和交流,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到位。
3.材料的选择具有代表性,2008年“地震”、“抗日战争”、“神舟七号”无一不展现着民族的伟大精神,学生历历在目,恰恰能加深对民族精神内涵与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1.课前可安排学生搜集更多体现民族精神的事例;
2.引导学生思考民族精神作用时,语句欠斟酌;
在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中,我校以系列活动为载体,以“真”“诚”“实”为重点,校长带头,群策群力,开展“民族精神在新中”主题活动。
一、营造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
1、利用开学典礼召开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
2、利用展板激发民族自豪感:
展板一:弘扬民族精神挂图,缅怀爱国主义精神。展板二:小学生文明礼仪展板,社区教育进新中。
3、利用每周一次升旗仪式进行教育讲话。
4、利用板报做弘扬民族精神主题宣传。如教师节尊师重教黑板报比赛
二、寓民族精神于活动之中
1、结合常规教育月,校行政常抓仪容仪表,规范“做、立、行”。
2、班级活动小而实:开学初各班结合本班实际进行始业教育;教师节各班给教师以送贺卡、鲜花的形式过节日;召开主题班会;形式多样庆国庆。
3、弘扬民族精神迎奥运:进行2010学年秋季运动会,展学子运动风采。
4、弘扬民族精神表演——师生共同打造“中秋曲艺晚会”,激情共度中秋夜。
5、弘扬民族精神实践活动——观看影片《冲出亚马逊》,领略当代中国特种 兵风采。
6、弘扬民族精神爱心工程——全校师生捐款筑爱心,资助学校贫困学生;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苦难的历程,精湛的演出。
7、弘扬民族精神国庆升旗——学生200余人参加国庆广场升旗暨成人宣誓,感受国旗升起的凝重,体味成长的快乐和使命。
三、弘扬民族精神成果卓著。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生普遍经受了一次民族精神的洗礼。
经过开学初由班主任负责的始业教育,学生对新学期的工作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高一新生也了解了学校的各项常规并基本适应了高中学习生活;文理分科后的高二学生是关键性的一年,因此更加努力;高三学生向着更明确的高考目标奋进,学习氛围更加浓烈。勤奋刻苦的民族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
学校行政班子全体出动,群策群力,狠抓学生行为规范。政教处协同府东社会举办“小学生文明行为宣传展”。在这些举措下,全校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习惯都能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要求。文明之花在新中处处湛放,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民族传统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9月8日中国“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来校演出慰问演出,残疾演员的凄惨历程、精湛演出使时而使学生激情澎湃,时而使学生热泪盈眶,演出结束后,学生们深受感动。校团委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向新中贫困学生献爱心。大家纷纷慷慨解禳,共计捐款1645.9元,这部分捐款学校很快支助给吴洪仙、游世汉等30多位贫困学子。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2010年9月10日是第25个教师节。当社会各界都在庆祝这一节日时,新中学子以自己的方式抒展这一情怀。各班都在教师节前出了一期主题黑板报弘扬尊师重教精神;有的班级,有的学生或一张卡片、或一朵康乃馨、或一句祝福送给老师,既表达了对老师的爱,有拉进了师生的距离。
校行政主管德育的翁关琴校长亲自负责制定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面展板并放在学校的橱窗中进行了为期15天的展出,展板全面展示新中国的创建和成长过程,凝聚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为实现现代化而拼搏的伟大民族精神。展板前每天都聚集了许多观看的学生,新中学子经历了一次血与火的“考验”。9月12日,政教处安排学生观看了电影《冲出亚马逊》,领略中国当代特种兵风采,感受当代军人的艰苦训练。课后大家都写了观后感或讨论,学生们都立志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读书。
中秋夜,这是一个相聚的日子,这是一个思念的日子。政教处、团委协同打造了一台“中秋曲艺晚会”。古筝、葫芦丝、二胡;越剧、京剧、黄梅戏;民族舞蹈、健美操;流行乐、民族乐、音乐剧。同学们用各种形式度过这一传统的节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新中学子再次弘扬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010年8月是一个令中国人激动的日子,当五星红旗在雅典冉冉升起,中国奥运军团以金牌榜第二的成绩向世人展示中国的体育崛起了。2010年9月29、30日是新中学子激动的日子,2010年秋季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奋勇拼搏,啦啦队们声嘶力竭,工作人员忘我工作。大家再一次展示了力与美的魅力,再一次谱写了团结就是力量。
十月一日,这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祖国迎来了55华诞。在此之前,各班采用各种方式迎接国庆,有黑板报,有周记,有组成志愿者上街捡垃圾等等。而这一天,新小学生200余人参加了新安江广场升旗和成人宣誓仪式。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国旗升起的庄严;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成长的责任。
关于组织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活动 的 总 结
为了更好发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榜样作用,引导我校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服务集体;努力在各种环境下,坚定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勤奋学生、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根据镇文教体发〔2008〕122号文件的具体安排,结合镇文教体发〔2008〕123号文件精神,我校扎实开展了“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设计实施方案
为保证此项活动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我校在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的组织领导下,由教导处牵头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方案中对活动的组织领导、阶段活动安排、落实情况督查等做了明确的阐述,并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具体要求。
二、着力营造浓厚氛围
我校充分利用各教学班的学习园地、校园墙报、“红领巾”广播站、文化橱窗等宣传阵地,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充分让学生了解“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英雄事迹,展示了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坚强勇敢、团结互助、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组织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我们组织开展的活动有:集中组织观看《“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光碟、英雄少年故事会、英雄事迹绘画作品展、“学习英雄少年、做有道德的人”校园征文活动等。
四、教育效果落到实处
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抗震救灾精神与自己的成长联系起来,我们将此项活动的开展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与他们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例如我们提倡学生能够为身边的受灾困难户做一件事、向灾区小朋友写一份慰问信。通过这些活动的落实,保证了每个学生能够在“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陪伴下成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开展,让我校师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涤,学生的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所有学生成长为有道德的人。
镇巴县三溪中心小学
一、重植人文精神之根
新课标重视了文化传承,提高了“文言”要求,首先是提升了古诗文的学习目的。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课标把“形成传统文化底蕴”确定为学习古典诗文的价值追求,并且加大了学习古诗文的“难度”,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同时强调了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这一先进理念指导下,针对中学生人文精神失落的现象,我们进行了省级结题“古诗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人格失落是当前我们学生中极为普遍的现象。改革开放的国策,将我国的社会生活推向了崭新的时代,但是伴随着急剧变革的时代步伐,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许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也进入我国校园,尤其是唯我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没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取向极易腐蚀青少年头脑,使得我们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陷入了冲突、困扰甚至混乱状态,人格“低落”、“缺失”、“扭曲”、“变态”等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树立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文化的工具的理念。因为语文本身也是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诗文是人文精神之根,学生在诗海遨游,采英撷粹,定能完善人格、悟道做人。
二、古诗文中的育人本质
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古诗文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古诗文教学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古诗文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对祖国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如教授《登泰山记》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后,让学生绘出“泰山日出图”,突出日出时迅速变化、大风云雾、群峰色彩。讲解后,学生就能感悟出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认识到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坚强信念。
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作者介绍”,它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人格,更好地观照鉴赏作品的风格。因为作者要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如苏轼的人格旷达乐观,他拥有极强的心理承受力和近乎完美的心理品质,环境适应能力极强,近乎于全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是很好的人格培养材料。此外还有,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我们了解张继上京赴考失意,但他却能在失败中升华痛苦,在归途中写下千古绝唱的《枫桥夜泊》,他这种扭转失败,升华痛苦的做法对考试失利(尤其是高考落榜)的学生有重要指导意义;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了解邹忌的智勇双全是综合素质高的典型例子。还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顾全大局、挺身而出;韩信的能屈能伸。这些材料注入到学生心中,一定会成为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还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古诗文中名人的典范作用,它潜在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我们经常用名言警句激励学生。例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学生人格,时刻提醒学生要为传承民族文明而不懈追求。
三、利用与开发课外学习资源
1.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实验
为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我们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开展了以民族英雄“文天祥”为主体的“庐陵文化”研究,编写了《正气浩然》校本教材,它包括历代庐陵知名人士的诗词、曲、散文,有关庐陵的人文、地理、历史、政治、教育、人文的文章,以及庐陵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单元。文天祥是庐陵文化“节义”的典范,是吉安人民的骄傲。我们除了参观考察,还举办了“我对庐陵文化的认识”、庐陵学子风范(我的理想)、诗歌朗诵、演讲、征文比赛活动和校本教材《正气浩然》知识竞赛等活动,师生在学习中积极性很高。
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重节操、写文章是庐陵人的传统美德和人生追求,崇儒重贤、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是庐陵文化的体现。庐陵教育发达、民风淳朴,正如欧阳修在《吉州学记》中说“长幼相孝,慈于其家”。历代名人辈出的古庐陵,正用博大精深的思想哺育了一代代庐陵学子。我们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走进了学生家庭、走进了学生生活,也走进了民族精神的最深处。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古诗文教学的主阵地
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例如我们开展了家乡古名人故事会。古名人故事折射出民族的文化心态,是民族文学的丰富矿藏,可是民间故事的流传日渐衰微,我们让学生搜集故事,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学生在“名人故事”中完善人格,在“名胜古迹对联交流会”上妙联抒怀,在收集名言警句中采英撷粹,在“古诗文诵读”中意兴盎然,在古诗文知识抢答赛上燃烧起智慧的火花,在“新时期中学生形象设计”征文中悟道做人,在“我是庐陵人”电视报道中展现风采。
四、古诗文教学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新开地
有的老师在古诗文教学中事事亲历亲为,尤其是有的老师实行“三帮”政策,帮学生查工具书、帮学生翻译、帮学生积累,生怕挂一漏万。我们课题组力争改变这一弊端。比如我们在讲授古代游记文时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收集有关知识,课堂交流,之后,展示学习成果,有人采用了知人论世法研究,有的同学采用了比较阅读法,最后开展单元知识抢答竞赛,整个过程均由学生自主完成,自己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新,让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这样就避免了将文质俱美的古诗文“大卸八块”的弊病。课堂上教师始终贯彻以诵读为主的古诗文教学法。注重教师范读,形成情感共鸣,学生齐读,制造感染气氛,配乐朗诵,激荡情感氛围,以及对比朗读,显现情感魅力,有时起始读,有时收尾读。总之,实验表明诵读作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产生的效果是教师单纯的“讲”完全达不到的。教师要始终结合学生语感水平、心理特点及语感的心理基础,循循善诱,把“诵读”寓于教学中,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审美价值和文化取向。
【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铁桥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07-06
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06-19
小学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总结12-06
少先队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方案12-18
弘扬民族精神月总结11-07
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文明学生活动方案07-12
弘扬民族精神班会课07-01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10-01
弘扬民族精神手抄报横06-28
传承中华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