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通用8篇)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 篇1

摘要:设施农业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转变的有效方式。近年来,中国设施农业虽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条件,对中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展望。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对策;发展趋势 1 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 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20 世纪下半叶设施农业真正作为一种产业得到大规模和迅猛的发展,随着各国在设施农业上的投入和补贴增多,设施农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世界上广泛应用温室进行设施栽培,目前全世界温室面积达60万公顷。荷兰拥有大量连栋温室l~2万公顷,是世界拥有最多、最先进的玻璃温室的国家,已研制出先进的设施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作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由计算机对设施内的环境因子,如温、光、水、气、肥等,进行全面有效的自动监测与调控,使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不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1]。日本是世界上温室面积最大,而又集中发展塑料温室的国家,塑料温室面积占温室总面积的96%,其先进的温室配套设施和综合环境调控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在组培环境调控和封闭式育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发达国家的设施农业已具备了技术成套、设施设备完善、生产比较规范、产量稳定、质量保证性强等特点,并在向高层次、高科技和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形成了全新的技术体系。[2] 1.2 国内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设施农业基础差、起步晚,但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其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放到集约。

我国设施农业目前发展和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及连栋温室,也有少量的先进工程技术的智能温室,其中日光温室发展迅速,其面积已超过温室总面积的60%[3]。目前,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

我国设施农业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不仅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而且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在温室主体结构的建造方面,不仅国产化水平较高,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并形成了多种类型、性能各异、用途广泛的配套设施体系,如加温与保温设施、降温设施、遮阳设施及灌溉设施等。因此我国设施设备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需要和技术进步,设施栽培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品种的培育受到重视,设施栽培作物的总产和单产大幅度上升,设施农业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蔬菜、林果、花卉等农业诸多领域[7],栽培作物的品种不断扩大和丰富,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农民增收。2 发展问题

虽然我国的设施农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但仍与发达国家有一段差距,存在一系列问题。2.1 科技含量低

发达国家发展工厂化农业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路线,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采用的是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温室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力低;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与数量化和指标化生产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温室种植品种也大多是从常规品种 中筛选出来的,还没有专用型、系列化的温室栽培品种,设施条件下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2.2 设施水平低下

从统计数字上看,我国设施栽培面积很大,但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90%以上的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有些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温、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4]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状况和较低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整体设施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2.3 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不多,且多为借用已有的陆地用小型耕耘机械。机械化水平低也是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2.4 运行管理水平较低

现代设施农业具有市场、高技术和企业化3个特点,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当硬件设施建成后,软件技术将起到主导作用。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需要有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管理机制,仍然以经验的和粗放的管理手段为主。硬件设施是可以靠一次性投资在短时期内建成,而后期管理和运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

此外,我国设施农业目前还存在着如土地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太明显等诸多问题。现代设施农业的优势是要靠现代工业管理和生产手段才能充分得以展示。3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对策

我国设施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应学习与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针对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我国设施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1 强化政府在设施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由于设施农业是向人们提供大量无污染绿色农产品的最理想的种植和养殖方式,能大幅度提高单产,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促进了可持续农业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在考虑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时,应注意优先发展设施农业项目,根据各地综合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明确设施农业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和投入机制,确定发展重点和规模,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政府首先要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和鼓励部门、企业和个人创办设施农业项目。带动和吸引对设施农业项目的投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创造宽松环境,发展设施农业[5]。

3.2 提高设施自动化控制水平

目前,国内现有的温室大都处于人工控制或半自动控制状态,为提高控制、作业精度和生产率,必须努力提高温室自动化控制水平,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

3.3加强设施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设施农业科技含量。首先要研究开发适宜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类型的新型系列温室及相关设施,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其次要研发设施配套技术和装备,包括温室覆盖新型材料、小型农用机械,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研究开发温室各种先进技术,比如节水灌溉技术、增温节能技术,降低消耗,节约成本。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是提高水平和档次, 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 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技术和设施体系, 重视现有技术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形成高新技术产业, 实现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4.1 设施农业与现代工业技术进一步结合, 提高硬件质量, 增强配套能力

我国设施农业要在建筑结构工程、材料工程和节水节能工程方面进一步发展, 在提高主体结构质量的同时, 还要不断增强配套能力。4.2 设施与设施农业产品生产向标准化发展

包括温室及配套设施性能、结构、设计、安装、建设、使用标准, 设施栽培工艺与生产技术规程标准, 产品质量与监测技术标准等。4.3 继续加强采后加工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

包括采后清洗、分级、预冷、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过程的工艺技术及配套设施和装备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4.4 设施农业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结合

设施农业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结合, 以实现光、温、水、肥、气等因素的自动监控和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等。4.5 设施农业与信息技术结合

建立以产品、技术和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化运行和远程服务等。

4.6 设施农业与生物技术结合

开发出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耐贮藏和高产的温室作物新品种, 全面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利用生物制剂、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等专用生产资料, 向精确农业方向发展, 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健康食品[6]。参考文献: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 篇2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发展对策

引言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 几千年的发展使得我们对设施农业相当了解。如今,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设施农业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工, 而是朝着高科技含量发展、朝着高效率发展。

1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设施农业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 公元前33年, 我国就出现了生产场所, 到了贞观盛世的时候, 就已经利用地热资源来对蔬菜进行加温生产。到了明朝, 这一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温室蔬菜的生产已经具有很高水平。

20世纪30年代, 我国北方有了日光温室, 这是我国近代温室产业的发端。到了50年代, 日光温室有了工业化的发展, 从而催生了塑料产业的发展, 为塑料温室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到了70~80年代, 我国提出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从国外引进大量先进技术, 再结合我国的实践和研究, 使得我国温室技术进一步发展。我国进入设施农业的高速发展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到了80年代中期, 传统的日光温室进一步发展成节能型的日光温室, 主要表现为建筑结构的改变、栽培技术的优化等。80年代末, 温室产业的雏形已经基本具备。

20世纪90年代, 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 农业技术人员引进国外的温室技术和种植技术, 大大提高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温室设施技术飞速发展。如今, 我国的温室产业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 初具规模, 温室产品也有不同的档次和系列, 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现今, 我国设施农业栽培面积将近90万hm2, 其中塑料中小棚比例最高, 占整个栽培面积的47%, 塑料大棚占27%, 温室占据26%。栽培的主要作物是蔬菜、花卉和瓜果等。

2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对策

21世纪的农业不再是传统农业, 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 因此必须依靠高科技含量的设施。世界范围的农业发展将是朝着科技、生产和管理相结合的工厂化农业的方向进行。为了推动我国农业与世界接轨, 建立自主的、适合我国生态气候的温室,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大型化发展

设施农业要想获得高收益产出, 就必须高投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现代化大型温室的发展方向将是必由之路, 必须从传统粗放型的设施农业向现代化集约方向发展。大型化的温室可以很好地扩大产业规模, 从而最大地提高经济收益。所以, 我们应该主动的发展大型化温室, 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温室技术, 充分利用我国的有利条件, 比如充分利用光照充足的地方和地势较好的地方。此外, 还可以积极打造环境调控技术高的大型化温室,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施农业化道路。

2.2 注重温室节能

要想温室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就需要降低温室能源的消耗, 建设节能温室。因此, 研究节能新技术势在必行, 对温室结构进行优化, 使得温室保温效果增强,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下的光能, 这样就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目前, 节能日光室不断完善, 其充分利用了光能,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应该在我国大范围进行推广。

2.3 提高自动化水平

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高新科技, 因此温室自动控制也将成为主线。当前,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室, 都是采用人工控制或者半自动化控制, 效率远没有自动化控制高。所以, 应该提高自动化控制的应用, 主要是对自动化控制和环境的控制。尽管实现温室自动化控制必定是复杂的过程, 但是它将对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4 实现温室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化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温室的效益。所以, 应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温室生产管理系统, 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 建立适合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机制。政府应该加大投入, 重视温室管理, 为我国温室管理迈向现代化提供帮助和扶持。

3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众对温室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大。人们的生活需求不再满足原本的季节性蔬菜和瓜果、花卉, 而是向着有机蔬菜、绿色蔬菜等方向发展。因此, 设施农业应该抓住需求, 加快发展, 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国辉, 付少平.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需求强度的实证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典型个案[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

[2]朱德文, 陈永生, 程三六.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装备, 2006 (12) .

[3]曹海峰, 许玉龙, 邹继军, 等.黑龙江省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模式初探[J].现代化农业, 2006 (12) .

[4]陈建军, 张辉明, 姜永平.江苏沿江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策略与思考——以海门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 2009 (06) .

[5]Michael T, Belongia, R, Alton Cilbert.The Effects of Management Decisions on Agricultural Bank Failure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0.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 篇3

[关键词]城郊;设施农业;问题与建议

一、城郊设施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现状

设施农业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在最经济的生长空间内,获得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近几年来,我国正将设施农业这样一种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推广到城郊范围内,这样既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种植效益,又为城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蔬菜、肉蛋奶等副食品,所以,发展城郊设施农业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城郊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益要与城区居民的收入相抗衡,所以城郊设施农业必须沿着机械化、集约化、设施化及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的城郊设施农业的发展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设施农业园区面积占城郊农业园区面积的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市区城郊设施农业园区所占比例都超过了5%,一些发达地区的设施农业园区所占比例已经达到10%以上,其中一些设施农业的示范区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全区建成了很多高效农业基地,并在农业项目上有了新的突破,西红柿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日光温室鲜切花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等一些新项目已经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城郊设施农业的品牌效应也有了一定的突破,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一系列的品牌层出不穷。另外,城郊设施农业的产业化建设也有了新的突破,在现有的设施农业企业中涌现了很多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兴的专业合作社和土地合作社在近几年也有大幅递增的趋势。

二、存在的问题

1.城郊设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的城郊设施农业基本上属于传统农业加初步机械化的手段,机械化的基础相比之下较为薄弱,另外城郊设施农业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很多农田间道路年久失修,涵洞等设施破损严重,甚至个别地块在春种秋收时难以用车辆将籽种化肥运送到田间地头,影响了农业生产。水利设施有些也严重老化,农田普遍缺少先进有效的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这样就阻碍了城郊设施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2.发展城郊设施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城郊设施农业具有投入成本高、效益高等特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设,人才培养,销售等各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据测算,仅建一座日光温室大棚就需要6万元左右的项目筹建资金,一般情况下,农户除去各类补贴和自筹资金,仍需2万元左右的贷款。但是,目前金融机构发放设施农业贷款相对偏少,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基本退出农村市场,缺乏设施农业贷款投放意愿,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信贷主体,支农能力有限,难以满足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城郊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3.城郊设施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息不灵

由于设施农业的产品商品性极强,市场波动较大,这就需要高效有序的专业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物化技术服务和产后产品销售服务。而在我国的城郊,设施农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前,产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农户自己来做,在产品销售环节也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依靠一些散户和个人经营的企业来找销路。这就使种什么样的产品,数量多少,播种时间和上市时间,到何处销售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收入的这些实际性的问题成为了发展城郊设施农业的桎梏,使城郊设施农业的产销呈现出了一定的盲目性。

4.城郊设施农业发展的科研创新欠缺

现代农业中设施农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而目前城郊設施农业的发展在科研创新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部分投资者,农户由于畏惧风险,思想保守而不愿通过科研来开发创新产品,从城郊设施农业的大棚蔬菜种植来看,普遍缺少小型多功能、适用大棚使用的装备,蔬菜设施60%是以竹木构架为主的中小拱棚。环境控制技术、水肥调配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以及专用品种选育、种苗开发、温室病虫害控制及污染治理等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在城郊设施农业设施养殖方面,目前很多养殖户采用的还是粗放简易的形式,装备不配套,技术不先进。各项专业技术,科研创新的欠缺成为了制约城乡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政策与建议

为了使城郊设施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不仅要使其沿着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的,技术领先型农业的方向发展,合理的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还要加大政府政策扶植力度,金融支持力度。具体的措施为:

1.大力引进人才和技术

发展城郊设施农业首先要通过开办专业技术学校、田间指导、现场观摩等实用技术培训,制定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的办法,在城郊的农户范围内培养一批实用技术强的新型农民,并引进一批管理经验强、懂技术的社会人才,为城郊设施农业的生产服务。其次要充分运用城郊的地域优势,与市内的农业大专院校的科研单位挂钩协作,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通过聘广泛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嫁接栽培、水肥药三节、生物农药等技术,探索研究设施栽培高产技术,实现多茬次、多品种、立体式、反季节、延时令栽培。服务机构,来帮助农户更方便的解决设施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更快捷的获得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

在产品和技术方面,还应注意加大国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广泛推广应用膜下滴灌、嫁接栽培、生物农药等技术,探索研究设施栽培高产技术,实现多茬次、多品种、立体式、反季节、延时令栽培。

2.加强城郊设施农业生产的全程管理

全程管理包括城郊设施农业的产前研发,产中的物化技术服务和产后的产品销售,要实现管理的全面性,综合性,就必须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功的管理模式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建立健全的设施农业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设施农业协调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制定设施农业的建设和生产标准,分步骤、分阶段对各地区的城郊设施农业进行全封闭式管理,力求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逐渐完善的同时,提高城郊设施农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土地和其他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同时,在产品销售中,还应鼓励发展各种有效的农产品直销形式,其中包括建立配送中心和物流配送,实现间接直销,大型企业、学校、饭店、党政机关等直接与农村蔬菜、林果合作社或生产基地签订合同,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依靠城市的蔬菜市场或连锁超市与农民合作组织建立直接联系,实现直产直销。

3.创新土地的流转模式

这就需要根据“机制市场化、形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程序规范化”的要求,依照相关的原则,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土地向农业园区和种养大户集中,使城郊开展设施农业的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拓展了设施农业的发展空间。在流转确有困难的地区,应在切实保障农民承包经营权的同时,采取示范辐射、大户带动、以地换地等做法,引导农民流转,有效推进城郊设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4.依靠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其发展

农业现代化与我国设施园艺工程 篇4

论述了我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指出了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重心、努力方向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我国的设施园工艺工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1990~2000年,全国以蔬菜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由近14万hm2发展到170万hm2,增长了11倍多。设施蔬菜总产量达8700多万t,人均占有量60多kg,比20年前增长了310倍。此外还有1亿多m2遮阳网和300多万m2的防虫网,以及240多万hm2的地膜用于蔬菜生产。上述情况表明,我国设施园艺总面积居世界第一,已成为设施园艺的大国。设施园艺产业在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设施园艺成为首选项目。全国400多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很多都以设施园艺工程为主要内容,说明了设施园艺工程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关系密切,它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发展的现状

我国设施园艺目前已进入了蓬勃而又稳定的发展时期,基本摆脱了以往忽起忽落的状态,开始步入“发展、提高、完善、巩固、再发展”的比较成熟的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1)设施园艺工程总体布局更加合理,注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如我国日光温室主要集中在北纬33~38°,而遮阳网则集中在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多数地区在发展中体现了以节能为中心、低投入高产出的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

2)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园艺设施类型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设施比例近20年下降了近28%。对国外大型连栋温室成套设备及栽培品种、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大型连栋温室进一步推广普及。

3)园艺设施的结构设计及建筑水平不断提高,新型覆盖材料的研制开发进展迅速,多功能塑料薄膜、厚型无纺布、物理发泡片材以及复合保温材料不断推向市场,使得设施环境的调控能力增强,设施内的光、温、湿、气环境不断改善,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新型保温覆盖材料的出现,取代传统的蒲席、稻草苫,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卷铺,为日光温室管理实现现代化,迈出可喜的一步。

4)设施园艺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用品种培育受到重视,并选育出一批新品种,正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表现在设施蔬菜的总产和单产大幅提高,例如日光温室黄瓜产量最高达3万kg/(667m2?a),番茄达2万kg/(667m2?a)以上,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国

家(如荷兰,日本)的水平。作物种类大大丰富,设施花卉和果树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北京平谷日光温室大桃最早的3月份即可上市,南方的设施葡萄已占相当比例,既丰富了园艺产品的市场供应,也提高了经济效益,使农民增收。

5)设施园艺工程的科学研究,受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视与支持。“九五”期间科技部“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攻关项目,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浙江、广东等不同生态气候型及不同区域经济特点的6省市,同时展开研究及试验示范。全国共有47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654名科技人员参与,完成了61项科研项目,投入的科研经费是“七五”和“八五”总和的10倍,已于2000年通过国家级验收,体现了大项目、大协作、大成果。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设施园艺高产优质的基础研究”列为重点项目正式启动,2000年已通过中期考核,将于2002年底完成。这在我国设施园艺学科领域,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反映出我国设施园艺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水平跃上了新台阶。“十五”期间工厂化农业(设施园艺部分)项目继续进行,而且又首次被列入“863”高技术领域的研究项目。和过去比较,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正处在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令人欢欣鼓舞。2 农业现代化与我国设施园艺工程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由传统的经验式农业,向高度集约化、商品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对中国来讲甚至是比较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赋而就。有专家认为,农业现代化有3个基本特征(或过程):

一是农业工业化过程,要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设施和装备来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并要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经营和管理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过程规范化,生产产品标准化和生产方式产业化。二是农业市场化过程,它包括产品的商品化和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它要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

用上述3个基本特征来衡量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实际情况,就会宿醒地认识到,还有很大差距,要实现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现代化,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重道远。

1)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虽居世界之首,但多为简易的设施。据1999年统计,中小棚的比例仍占到41%,这些简易设施不仅作业不便、劳动强度大、产出率低,而且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北方基本上不能进行冬季生产。即便占到总面积69%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受自然气候制约的因素也很多,2000年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遭遇冷冬,不少地区的日光温室黄瓜减产或绝收,损失惨重;而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虽然温室总面积只有1.2万hm2,但都是现代化.的大型连栋温室,环境可控能力强,可一年四季全天候生产。我国这种温室的总面积才300 hm2左右,说明我国设施园艺还远没有达到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化设施来装备和改造的水平。

2)设施园艺工程的三大主要技术支撑--生物、环境、工程,无论从产品的生产过程还是经营管理,仍以分散的农户的生产经营为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国内现有上百家温室制造厂家,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更没有标准化,为争市场,一些缺乏技术实力的小厂便竞相压价、无序竞争,不仅坑害了客户,也打击了有实力、产品质量好的温室企业。投施环境调控是我国设施园艺十分薄弱的环节,设施内的光、温、湿、气、土五个环境因子的监控手段非常缺乏,就是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试验,也少有理想的测试仪器。国外虽有好的设备,但价格昂贵,国内只有少数的生产厂家研究开发和生产这些设备,生产出的产品不是质量差、不精确,就是不耐用、经常损坏,严重制约了设施环境调控的科研与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至于设施栽培,缺乏专用品种,缺乏规范化的科学的量化指标,凭经验管理仍是主流,受气候制约严重,因而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均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3)从设施园艺产品的市场来看,目前蔬菜市场的需求从量上已是供大于求、卖菜难、卖好价钱更难,成为设施蔬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高质量、无公害、营养丰富、消费者放心的优质产品却又供不应求,出口产品缺口更大;在市场上叫得响,立得稳的品牌产品,无论蔬菜、果品或花卉,更是少得可怜。这与产品生产过程不能实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有密切关系,更无法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来经营和管理设施园艺的生产。因此加入WTO后,虽然给我国的园艺业(含设施园艺)带来了很大机遇,但由于产品商品化程度底,所以一些机遇很难抓住,甚至丧失。

4)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设施园艺是实现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但它是否能保持生态环境安全,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一些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户栽培技术未实现标准化,缺少量化指标、更缺乏控制量化的设备和手段,盲目超标施用农药,过量施用化肥十分普遍,不但使蔬菜品质下降,有害物质超标、危害消费者健康,同时也污染了生产地区的地下水和土壤,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可持续发展。

5)设施园艺工程的科技含量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新成果的到位率、入户率低,因而单产水平低(表1)。

表1 部分国家蔬菜单产比较t?hm-2 波兰 西班牙 荷兰 美国 日本 中国

1980 13.63 18.79 40.65 18.68 27.72 14.44

1985 19.26 20.04 44.36 21.11 27.85 16.0

21990 22.51 22.95 53.21 23.48 27.41 17.72

1995 22.12 26.22 50.89 25.16 27.67 18.77

1999 24.68 29.55 54.97 25.79 27.08 16.94

2001 22.95 31.03 48.01 27.31 27.56 18.25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国际粮农组织(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虽然表中数据并非特指设施栽培的蔬菜产量,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某些方面甚至差距更大。而提高设施园艺的科技含量,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科技成果的普及和推广,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知识形态的科技成果太多,物化形态的成果太少。论文多、专著多,但对农业生产、农业经济有突破性的成果少,科研成果应能够真正变成直接的生产力,而不是间接生产力。3 大力招进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现代化

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形势大好,问题不少。加人WTO后,更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与机遇的吸引。作为设施园艺工程界业内人士,必需面对现实努力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早日实现现代化,由设施园艺大国变为设施园艺强国。

3.1 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基本上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因而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市场经济的关键是市场,因此必需把发展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置身于农产品的大市场中来考虑,从业者的观念必需转变到市场经济轨道上来。无论是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乃至具体产品品种,产品如何生产?都要以市场为出发点来考虑。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农副产品供大于求的占70%以上,供求平衡的也不少,真缺的不多。设施园艺产品菜、花、果,也是如此。未来农产品的市场,数量、质量、花色品种还会增加,说明已经饱和或过剩的市场还会更饱和和过剩。同时加入WTO后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还面临着国外农产品的冲击。目前一些产品是又多又缺,多的卖不出去缺的又买不到,不仅表现在设施园艺生产的菜、花、果,还表现在硬件产品如温室本身、覆盖材料或生产资料等,这是因为产品品质与消费需求差距太大。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消费者对名特优产品需求迫切,反之则会积压过剩,加之假冒伪劣产品的干扰,更加剧了市场的压力和竞争。关键在于产品的质量如何,消费者是否满意。高质量、名牌产品不是靠炒作、包装,必需得到消费者认可,市场认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能只注意产品的生产,更要注意使产品变成商品,才能有价值。

3.2 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设施园艺的特点是地域性强,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各异,从全国宏观范围来看,园艺设施种类繁多,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应有尽有,但某一地区,某一省市,最终具体到某生产地的微观范围,适合发展哪些类型,就必需因地制宜。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经济基础的差异、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的不同,都影响到该地区设施园艺的发展状况和经济效益,必需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跟风。我国许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趋同性太强,与此不无关系。

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设施园艺实现现代化是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发展设施园艺既要有宏伟远大目标,也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发展。设施园艺发达国家的技术路线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而我们的国情,不可能从起步就高投入,许多地区的经验是初级阶段要低投入、低风险,还要高产出,否则广大农户学不起,用不上。但从长远看,有了基础和实力,必然也要向高投入现代化的设施园艺发展,不断提高环境调控水平,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保证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最终获得更高的效益。

三是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我国设施园艺的主要类型是塑料薄膜拱棚和日光温室,而许多示范园区的高科技现代化温室只占总面积的千分之二左右、微乎其微。因此,如何逐步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现代化水平,着眼点、工作和研究的重心必需明确,尤其是各级政府的导向至关重要。只有占99%以上面积的设施园艺生产提高了科技含量,生产出来的蔬菜、花卉、果品高产、优质,能卖得出去,卖好价钱,农民赚了钱,增加了收入,才能拉近广大农民与示范园区的距离。

3.3 加强科学研究,大幅度提高科技含量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 篇5

设施农业,亦称环境控制农业或工厂化农业,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在最佳的生长空间内,获得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是依靠科技进步而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转变,在有限的土地上使用较少的劳力,充分利用土壤、气候和生物潜能,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的有效方式。设施农业是现代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化。因受到空间、技术水平和经济能力等因素的限制,起步比较晚,相应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很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一些大城市郊区兴建规模化养殖场,80年代初开始进行以地膜覆盖、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为主体的设施化栽培。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设施农业初具规模,目前,中国人均占有设施面积达到了发展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蔬菜人均占有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大中城市基本实现了蔬菜的全年供应。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中国大中城市菜篮子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设施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已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的效益的提高。

一、辽宁省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到2008年底统计,该省现有653万亩设施农业,省规划每年还将以80万亩的速度递增,现有,各种园田管理机16000台,水稻育秧设备1500套,卷帘机19.27万千瓦(10万台),微滴灌设备76953台,气肥机39台,增温炉5160台。该省的设施农业机械化除棚内耕作、节水灌溉机械化程度较高外,植保、育苗、移栽、收获等机械化程度有待于提高,智能化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寥寥无几。

1.耕整地机械化

耕整地作业是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环节,包括翻耕、旋耕、深松、起垄、作畦等。其目的是疏松土壤,恢复土壤团粒结构,以便积蓄水分和养分,覆盖杂草、肥料,防治病虫害。多年来,该省农机推广部门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三种小型微耕机作为推广机型。经济实力较好、集体经营的以推广无锡华源“凯马”牌、沈阳大兴“金牛”牌两种机型为主;经济基础一般的以推广“宗申”微耕机为主。这些机具通过多次召开现场会、送科技下乡、电视台跟踪宣传报道等多种形式推广,收到良好效果。

为了加大推广力度,该省从1999年开始对购置园田管理机的用户给予补贴,每台补贴1500元到2500元不等,到2003年共投入省级专项资金400多万元,新增园田管理机2400多台。04年以后执行国家补贴,平均每年新增1000多台。应用该机每人每天可作业80延长米以上的大棚3~4个,每棚收费80元,去掉费用22.34元,净剩57元,每天可获纯收入170~230元,一个月即可回收成本,而且质量好于人工,效率要远高于人工,每亩节省8个劳动工日。微耕机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生产力,为棚室生产实现机械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大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2.卷帘机械化

冬暖式棚室机械卷帘技术,技术先进、效率高,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延长光照时间,提高温度,能使作物提前上市,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等优点,是当前棚室蔬菜生产急需的装备。目前正在使用的有手动卷帘机械和电动机械卷帘两种。使用日光温室草帘卷帘机,100延长米左右的温室卷帘时间为5-15分钟,放帘时间3-8分钟,比人工卷帘提高工效5-8倍以上,每年可省人工工时费300多元,节约草帘费用380元,延长光照时间增收400元以上。该省从2005年开始实施卷帘机补贴,累计补贴近2万台(4万千瓦左右)。

3.节水灌溉机械化

节水灌溉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应用于棚室的滴灌设备,能将水和养分均匀地输送到作物根部,明显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该技术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60-80%,并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增产3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该省自90年代引进该技术,在推广温室大棚滴灌设备的基础上,近年来以推广以色列、北京绿源公司等的滴灌系统为主。目前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省节水灌溉机械主要是利用水利的项目进行补贴,帮助农民购买设备。

二、辽宁省设施农业扶持政策及发展情况

辽宁省设施农业的大发展,得益于辽宁省政府和市、县政府多年来对设施蔬菜发展持之以恒的高度重视和扶持力度的逐年加大。

1.2002-2007年重点推进辽西北干旱地区发展设施农业

为发挥设施农业的避灾效果、实现设施农业规模发展,辽宁省首先对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设施农业进行重点扶持,打造出辽西北设施农业规模效益优势区。2002-2007年,辽宁省省级财政共安排361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辽西北地区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小区,平均每年扶持资金6000万元,对新建的每个50亩日光温室蔬菜小区给予5万元扶持资金。此外,辽宁省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扶贫整村推进等方面的资金也大量用于日光温室蔬菜小区建设和配水、配电。

2.2008-2010年将全面推进设施农业大发展

2008年,省政府在全省已经具备设施农业大发展的基础条件后,把设施农业建设纳入到全省县域经济重要内容之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部署,明确提出了在2008-2010年全省每年建设80万亩设施农业的宏伟目标,每年整合12亿元财政资金进行扶持,明确了市、县政府是设施农业建设的主体,为全省设施农业大发展、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1)扶持资金总量。2008-2010年,全省每年整合省、市、县三级补贴资金12亿元,省、市、县按4:3:3比例分担。其中,省级财政每年补贴资金4.8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各补贴3.6亿元。

(2)扶持内容。一是扶持规模化设施小区建设。对每个新建50亩日光温室标准小区和100亩钢筋结构冷棚小区补助10万元,省、市、县三级按4:3:3比例分担。其中,省财政对每个温室小区补助4万元。二是扶持县级育苗中心建设。对各地每个新建20栋以上辽沈Ⅳ型日光温室的县级蔬菜育苗中心补贴100万元。

3.2008年设施农业扶持情况

2008年,全省共下拨省级设施农业补贴资金48700万元。同时,省直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设施农业小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省电力公司安排了1.5亿元的设施农业小区配电投资支持,省水利厅把中央财政抗旱资金的40%和省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中的25%(2000万元)用于设施农业小区的水源及配水工程建设,省农信社安排了50.2亿元的设施农业贷款额度。各市都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一系列设施农业扶持政策,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级财政扶持资金都在1亿元左右;大连等市建立设施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市县财政承担保费的50%;抚顺市对新建设施小区的保鲜库给予补贴4万元;沈阳、铁岭等市对永久性日光温室(使用年限10年以上)办理产权证,作为贷款抵押的凭证;葫芦岛市经市政府协调,全市设施农业小区配电实行统一限价等。

三、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存在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重视不够,设施农机化投入不足

虽然这几年该省在设施农业上投入较大,但用于农机上的很少。设施农业机械化是近些年发展的新事物,目前此项工作在大多数地区还没有纳入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虽然该省有一些对设施农业的政策支持,但只停留在土建和苗木的补贴上,在该省还没有设施农业的示范点。农民在设施农业机械化上投入不足,发展缓慢。由于建造高标准日光温室投资太大(每个温室投资约6.5万元),并且生产费用较高,再在机械化上投资,农民感到比较吃力,比如卷帘机可以节省人工,增加光照时间,但还有许多大棚目前还是人工卷帘或购买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卷帘机,存在很大的隐患。

2.设施农业装备品种单

一、价格高

现有的设施农业用的农机具品种单一,价格高,通用性差,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加上作业时间短,农民感到购置机具不划算。

3.温室规模小

温室规模小,一家一户在机械化上投资很难收到预期的效益,有的机械需要多个温室联合,但由于意见不统一,无法操作,比如电子杀虫灯就无法安装。

4.部分农机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如微耕机功率较小,旋耕、深耕作业在深度和效率上达不到要求;微耕机配套机具销售价格还偏高,农民难以配齐各种机具,致使微耕机的扶垄、覆膜、开沟、喷药、收获等多功能的发挥受到了限制。

5.植保机械需要更新

目前用于棚内植保作业的机械仍然是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雾化程度差,作业环境恶劣,尤其在病虫害多发年份,往往因工作效率低而贻误了防治最佳时期,造成经济损失。微耕机配备药泵后可以进行植保作业,作业效果也比较好。

6.卷帘机质量亟待提高

目前该省在用的卷帘机有50%以上是小作坊生产的,安全隐患很大,每年都出现伤害人员的事故,急需更新改造。影响机械卷帘设备推广的因素主要是国家定点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偏高。目录内的企业少。

7.部分机具缺乏相应的产品标准

一些农机产品没有国家及地方的标准(如卷帘机、烟雾机、土壤消毒机等),致使一些产品得不到推广鉴定,不能进入国家和地方的补贴目录,农民购买困难。

四、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1.强化组织管理,切实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设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农机部门要组建必要的机构,加强组织协调,负责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的规划和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确保示范工作水平和质量,加强督促检查和信息反馈,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和反映示范园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探索和完善示范园区建设运行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参与示范园区建设。对于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有前景的示范园区要择优给予资金、技术支持。确保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未来有新的提高。

2.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

各级财政要支持农机推广部门不断引进保护地所使用的新机具和新技术,建立保护地机械化示范园,为大面积推广创造有利条件。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发基金用于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购买设施农业机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购机补贴,鼓励和引导农民投资设施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在经营形式上,采取农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合作社,避免重复购机,增加农户负担。

3.强化舆论宣传,提高认识

农民对新的科技成果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需要农机推广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第一线,面向农民宣传、普及先进的农机化科技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现场会、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等手段,通过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农机科技人员素质。通过机手培训、绿色证书培训、青年农民培训、科技示范户培训和现场培训,努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技术人员队伍提高其对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引导、帮助农民应用先进的农机化成果,不断提高农机化水平。在推广中要切实搞好技术服务,协调生产厂家搞好售后服务,减少购机者的后顾之忧。要加强典型宣传,发挥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4.坚持因地制宜,搞好装备选型

要根据农户需要,引进和推广适宜棚室作业的体积更小、效率更高、价格便宜、质量可靠、群众易于接受的微型耕作机;根据生产要求,配备开沟、扶垄、覆膜、育苗及移栽设备;要对棚内植保机械进行更新;要利用微耕机的动力进行植保作业,也可以利用大棚内现有的电力,配套防治效果更好的小型植保机械。

5.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 篇6

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保险是许多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农业保障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用于降低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五个统筹发展战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大力推行,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保险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1农业保险的初步发展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只是在局部地区进行了零星的试点,没有形成大的气候。我国正式的农业保险应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49年10月20日成立。次年,在山东商河、重庆北碚以及北京远郊试办牲畜保险;在江苏南通、陕西咸阳和北京远郊试办棉花保险。1951年在个别地区试办了油菜和水稻保险。1952年牲畜、棉花等农业保险基本覆盖了全国各地。1953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按照国家指示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基本停办了农业保险。1955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又恢复办理农业保险。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保险,经历了起起伏伏,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主要是学习的苏联模式。尽管当时的保险模式还不规范,但不能否认,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1.2农业保险的停办阶段

1958年至1981年是农业保险的停办阶段。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政府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认为人民公社规模大,后备力量强,抑制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灾害的损失,公社有能力弥补。农村保险己不适应新形势,没有必要再继续办下去。’

1.3以商业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发展阶段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需要独白面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1982年国务院决定恢复办理农业保险,在我国停办了24年的农业保险终于重新走上历史的舞台。1985年,国务院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业务最早的法律依据,中央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也提出应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1982年至1995年间,随着农业保险的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曾一度出现繁荣状态,保费收入逐年增加。但是到了1996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农业保险由其中的中保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中保财产保险公司作为国有独资的商业保险公司,在兼顾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对农业保险进行了构调整,停办了一些亏损的险种,从此,农业保险的规模逐年呈现负增长。由一于损失率高,如果保费按照损失率来制定,农民保不起;但降低费率,保险公司赔不起,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法

实现的商业保险市场。总之,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以支持一个完全的商业保险市场体系,因此,需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1.4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农业保险的试点发展阶段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2004年中国保监会遵循“先起步、后完善;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黑龙江、吉林、上海、新疆、内蒙古、湖南、安徽、四川、浙江等9省市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工作。2004年到2010年,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要求,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鼓励各地对特色农业、农房等保险进行保费补贴。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实现了飞速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农保组织形式日益多 元,功能作用也得到有效发挥。

二.我国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我国自1982 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农业保险在我国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对农业保险实行专门立法。农业保险的内容只是体现在《保险法》、《农业法》中,《保险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这些规定内容简单。没有针对农业保险的专门条款,也没有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性质,农业保险经营一直无法可依。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农业保险的许多问题出现法律真空,如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如果政府运用行政管理方式向农民收缴农业保险的保费,容易被农民认为是加重负担而无法开展。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缺乏法律保护和约束,被保险人参保率、保险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等也没有法律约束,被保险人“骗保”只是在道德上受到谴责,起不到根本效果。法律法规的缺位极大影响了农业保险规范化、制度化的健康发展。2.2 我国缺乏相关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通常根据不同险种实行分类财政补贴。而我国由于没有财政补贴的特殊政策,农业保险同一般商业保险一样,服从于国家统一的财政政策,农业保险的连续亏损只能靠其它商业保险险种的盈利弥补,极大地挫伤了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或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必然导致此业务的萎缩。由于缺少财政补贴政策的直接扶持。使农民受经济条件约束,无力投保高保险费用的农业险,而保险公司又受高赔付率的影响,无法承保低保险费的农业保险,致使我国农业保险处于两难境地 2.3 农业保险管理难

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及政府、保险公司及农户三者之间的权利及义务,要实行有效的管理,将面临以下问题:农村区域广,这给保险的宣传发动,组织管理、定损理赔均带来一定的难度。有利益冲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过程中,涉及到保险公司以及入保农户双方的利益。社情较复杂,由于险情复杂灾害发生时的故意行为与和偶然事件在操作中很难界定。

农业灾害特别是自然灾害与气候密切相关,灾后定损时,就是受灾物种的生长期、物种数量、质量、面积均难以准确度量。保险制度不健全,全国尚无统一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地方也未建立简便、合理、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没有管理机构,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个新的政策, 政府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工作经费。缺乏筹资机制,目前还没有形成合理、简便、有效的投保方式。监督机制不全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点,却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2.4农民认识不到位

在认识上,种养业大户均能接受政策性农业保险,而大多数分散经营的农户且认识较差。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风险观念淡薄以及对政策持怀疑态度。

2.5农险专业人才匮乏,业务质量低下

目前我国的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的较少,而发展农业保险要求一批既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又熟

悉保险;既要遵循国家农业保险的政策,还要善于宣传;既要知道保险的内容和条款,还要了解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心理的保险人,而这样的人才现在是少而又少。2000 年,全国从事农业保险的专门人才有9 000 余人,县以上每个行政区平均只有3 人。这么少的农保人员处理全国8 亿农村人口的农保业务,其工作量之大是可以想象的。没有足够的保险专业人员开展保险业务无法提高业务质量,更影响经营范围的扩大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提高业务质量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利益和农业保险业务的进一步开展; 没有高素质的业务人才管理和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业务风险高、经营亏损严重的局面就不能得到改善。

三.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

3.1 健全农业保险法律体系

现行的《保险法》是一部关于商业性保险的法律,不适用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保险公司不愿按商业性经营原则进入险种较少、风险较大、成本较高、政策性较强的农险市场,有的甚至被地方政府作为“乱收费”而强行停止;另一方面农户也因险种较少、费率较高、理赔屡见不鲜、防险意识不强等原因而拒受农险业务,需求动力不足。因此,政府应尽快颁布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将一些关系国计民生,易受灾害的品种、项目和行业确定为政策性险种,由政府对其提供保费补贴、业务费用和免税支持,并配套经营规则,以便实际操作有章可行。

3.2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

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并给予财政支持,是WTO 对农业扶持的重要绿色通道。我国应充分利用这一规则,加快建立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机制。在财政支持的方式上主要有三种:其一,提供保费补贴,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购买力,解决农民买不起保险的问题。其二,提供费用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商业保险公司的费用压力,鼓励其经营农业保险。保险公司应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与其他业务严格分开,对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实行单独核算、专账专人管理。其三,提供再保险费补贴以及为农业保险建立巨灾风险准备基金,解决农业保险中巨灾风险难以分散的问题。在财政补贴的比例上,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合理调整各级政府之间的补贴标准:对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应当大一些;对发达地区,中央财政的补贴比例可以小一些。政府应把农业保险作为一项特别的准公共产品,采取免征或少征农业保险业务的一切税费,加大保险组织自身的积累功能;放松放宽并积极引导农业保险组织资金的运用,增强其资金的增值功能; 利用财政补贴、金融手段来扶持其发展,增强农业保险供给。3.3 坚持多种形式和建立互保机制

农业保险具有风险额率高、损失程度大的特点,加上近几年来自然灾害有逐年加剧的趋势,仅靠政策性农业保险承担全部农业风险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要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体系,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分摊损失。要以农业保险为导向,依托各类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业专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实行“自愿缴费、合作共享、自我管理、专户监管、滚动发展”的经营机制,真正形成组织多形式、所有制多结构多层次、融资多渠道的农业保险新格局,为广大农民提供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农业保险需求。3.4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农业保险作为社会福利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信息分布和传递不平衡,信息来源渠道有限,保险对于广大农民来说仍不熟悉,由于对保险的不了解给农村保险业务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各级各部门应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有效载体,多渠道加强农业保险作用的宣传,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引导农民认识到农业保险是保农、促农、转移分散风险的重要途径,从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农业保险;要全面开展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3.5 加强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

我国有8 亿农村人口,人口基数大,即便是参保率不高,参保人数仍然不少。由于农业保险缺乏专业人才,遇到多起理赔事件时,人员上往往出现捉襟见肘;同时由于专业知识有限,理赔过程耗时太长,对于具有明显季节性的农业生产而言时效性不强,这样既无法提高业务质量,又影响经营范围的扩大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因此政府要认识到培养专业化农业保险人才的重要性,要加快培养专业化的农业保险人才,积极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到农业保险人才队伍中

3.6 加强协调管理和开展指导服务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 篇7

现代设施农业是指利用现代化工业技术装备农业, 在相对可控环境条件下, 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 实现集成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它是21世纪最有活力的农业新产业之一, 是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象征。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 对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 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设施农业装备是指适合于设施农业耕作、栽培、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设施消毒、采收及深加工等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工艺特点, 并主要在各类设施中工作的设施农业机械, 以及控温调湿等构建各类设施环境的配套设备器械。

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 是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就是用大量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起来的农业。因此, 设施农业技术体系的升级必然要包含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优化, 否则将极大地限制设施农业技术层次的提高。

现代设施农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是在一种人工构造的环境里进行, 和传统农业相比有其独自的特点。以常用的温室大棚环境为例, 其工作空间较小, 不利于大型机械进入;温室大棚是一种密闭环境, 设施内空气成分复杂、流通不畅, 不利于人工在内长时间作业;温室内作物栽培种类一般比较单一, 土壤生态环境条件容易变化, 易对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传统的农业机械有很大的局限性, 必须大力发展适于设施农业生产模式的设施农业机具, 提高设施内作物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没有设施农业装备的现代化, 就不可能有设施农业的真正现代化。随着我国设施农业和温室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 全面推广和普及设施农业装备与生产作业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已愈来愈迫切。

2 国内外现代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向农业的扩展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 集约型设施农业在美国、荷兰、意大利、日本及韩国等一些国家得到迅速发展, 并形成了强大的支柱产业。现在, 这些国家的现代设施农业均已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 并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适应设施农业的持续高效发展, 这些国家加强了设施农业作业机具的开发、研究、推广和应用。目前, 其温室生产过程中的耕整地、播种、间苗、灌溉、中耕和除草等作业均已实现机械化, 并实现了温室通风窗自动开闭、温湿度调节装置自动化。日本、韩国及荷兰等国家还研制出蔬菜嫁接机器人、收获机器人和施肥喷药机器人等, 在实现设施农业全自动化生产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日本, 近年实施了“蔬菜机械化紧急发展项目”, 由国家统一协调, 集中研究力量和厂家, 经过几年努力, 研制出多种移栽、收获及加工处理的自动化新型作业机械设备, 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我国设施农业起步较晚, 但进展迅速,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居世界第1位。“九五”期间, 国家启动科技攻关项目“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 设立了“华北型连栋塑料温室结构及调控设施的优化设计与实施”等12个专题。为巩固“九五”设施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成果, “十五”期间, 科技部又启动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设立了“温室环境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等10个专题进行攻关。2001年, “设施园艺可控环境生产技术”又被首次列入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在国家持续投入和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 我国设施农业技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温室结构设计、温室环境监控、水肥调控、设施作物品种选育以及设施作物栽培方法与工艺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缩小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

近10多年来, 设施农业在我国不仅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 而且由于其先进性和适用性,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推动了工厂化设施农业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蓬勃兴起, 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3 我国现代设施农业装备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设施农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很多严峻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程度低, 作业机具和配套设备很不完善, 栽培及种植技术和农产品采收、采后贮藏及加工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薄弱, 远远不能满足工厂化设施农业生产的要求。

目前的温室劳动和作业均为原始手工劳动, 强度大, 工作环境差, 效率低。据统计, 每亩 (1亩=1/15hm2) 温室按年平均3600个工时计算, 人均管理面积仅相当于荷兰的1/4, 日本的1/5, 西欧的1/30, 美国的1/300, 而且作业质量差, 产出效益不尽如人意, 如平均单产约为荷兰的1/3~1/4。设施农业中的机械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是综合设施技术中的薄弱环节, 对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已构成约束。目前, 市场上对小型设施机械及配套机具、增温设备和无土栽培设备需求迫求, 虽然国内已研发出一些设施机械, 但生产率低、适应性差且成本高, 在作业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设施农业装备技术水平的落后已成为我国设施农业技术应用的瓶颈, 严重制约了我国设施农业的进一步持续高效发展。

造成我国设施农业装备水平落后的原因主要有2个, 一是我国整体农业装备技术水平本身并不先进。目前我国农业装备综合技术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水平, 落后世界水平30年, 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领域, 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加大。二是国家在设施农业装备领域的投入明显不足。“九五”、“十五”期间, 国家尽管投入资金, 启动了国家科技攻关“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和“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以及“设施园艺可控环境生产技术”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 使我国设施农业技术有了很大发展, 但这几笔资金主要投入到了设施环境建设和调控、种子种苗和种植工艺等农作物农业工艺的研究中, 基本没有涉及到设施农业机械化领域。尽管国家对农业装备的研发投入和在其他农业装备领域投入较大, 但由于设施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通用农业机械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设施农业环境中。“十一五”期间, 国家启动了诸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等项目, 加强了对现代设施农业装备的研发力度。但总体说来, 现阶段我国现代高效设施农业装备的研究和开发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整体合力, 还远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设施作物栽培技术和温室环境设施建设的发展, 出现了一条腿长 (设施环境建设和农业农艺) 、一条腿短 (设施农业装备) 的现象。

4“十二五”我国现代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由于国家10多年的持续投入, 我国设施农业在棚室环境、农业生产工艺领域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 工厂化设施农业在我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吸引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极大兴趣, 深入人心。

近年来, 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生态农业日益为国家重视, 现代高效设施农业作为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之一, 同时又由于其具有节能降耗、节本增效等方面的显著效果, 因此设施农业必将得到更大发展, 现代设施农业成套装备技术也因此将有极大的市场需求。

在“九五”、“十五”、“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 为使设施农业现代化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解决设施农业领域一条腿长 (设施环境建设和农业农艺) 、一条腿短 (设施农业装备) 的问题, 进一步加大投入, 加快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成套装备的条件已经具备, 现代高效设施农业装备业市场前景将无限广阔。

5 我国现代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发展建议

5.1 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 以“九五”、“十五”、“十一五”发展起来的各类大宗蔬菜、花卉棚室环境为载体, 重点解决设施作物生产过程中各个作业环节的机械化问题。

针对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特点, 注重与设施农业的特殊农艺紧密结合, 有重点、有步骤地研制开发性能先进、功能实用、价格适中且适合我国各地设施农业需要的系列化成套作业机械适用机型。重点抓好大宗连片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设施蔬菜作物生产基地的产前播种育苗机械化, 产中耕整、移栽、嫁接及收获机械化, 产后蔬菜清理、分选及包装械化。研究开发适合设施农业环境的系列成套装备, 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朝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研发温室用多功能作业机具, 提高设施内各种生产作业的机械化程度, 解决设施内农艺复杂、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 研究开发工作性能可靠、生产效率高, 作业质量好的微耕机具平台, 重点突破增强作业功能, 一机多用, 实现施耕、犁耕、开沟、作畦、起垄、培土、铺膜、打孔、播种、植保、灌溉、施肥和运输等多项功能, 并兼顾露地作业, 提高机具利用率。在多功能成套耕作设备、设施栽培设备及自动化嫁接设备研制推广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工厂化育苗设备、自动化收获设备及蔬菜清理分选设备领域的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5.2 关键技术

根据现有研究基础, 区分轻重缓急, 处理好研究、开发和推广之间的关系,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 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的原则, 建议“十二五”期间设施农业装备领域的发展重点 (关键技术) 如下。

(1) 研制开发温室设施微型多功能成套耕作机械设备。研发适合我国棚室设施环境作业的多功能微耕机系列机具, 提高设施内各种生产作业的机械化程度, 解决设施内农艺复杂、劳动强度大及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要求机具具有小巧轻便、功能齐全、性能可靠、生产效率高、作业质量好、动力需求较小及环保节能等特点, 重点突破增强作业功能, 做到一机多用, 可以配套多种农具, 通过更换不同农具来实现施耕、犁耕、开沟、作畦、起垄、中耕、培土、铺膜、打孔、播种、植保、灌溉及施肥等多项作业功能, 并能兼顾露地作业, 提高机具的机械化程度和利用率。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特别是各种栽培方法所需作业机具有些还是空白, 而设施或大棚内的耕作机械更是用户急需的, 现有产品机型不多, 应用不普遍, 多为借用现有露地用小型耕耘机械, 其适应性差, 生产效率低, 而且作业质量不稳定。近几年, 针对温室、大棚等特殊耕作环境, 国内研制生产了一些小型耕作机械, 但由于产品大多存在外型尺寸及结构质量大、操作不便、生产率低、适应性不好、作业性能不稳定且可靠性和耐久性差等问题, 均无法推广。

(2) 研究开发工厂化育苗成套设备。研究开发适合温室作物的穴盘播种成套设备。重点研制小型蔬菜精密 (精量) 播种机;研制开发与钵盘育苗播种成套设施配套的高效机械化制钵机, 关键是提高其机械化程度, 能自动完成钵盘装土、刮平、压窝、播种、覆土和浇水等多道工序。引进和开发蔬菜液体播种机。研究开发育苗栽培技术的其他关键设备, 包括基质消毒机、基质搅拌机及恒温催芽设备等。

研究开发自动化苗床设备。重点研究开发使用电力驱动的双层结构移动式苗床。配置根据温度、光照强度、降雨强度自动控制苗床移动的控制系统, 开发适合穴盘输送需要的穴盘输送设备。技术关键为移动苗床往返驱动机构和苗床移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3) 研究开发温室设施栽培配套机械设备。研究开发适合于温室设施内作业的自动化移栽机及其配套设备。设施内钵苗栽植技术关键是钵苗移栽机, 配套设备主要有穴盘育苗及钵育苗设备、高效机械化制钵机等。移栽机能保证移栽深浅一致、间距均匀, 有利于设施作物成活和生长, 促进高产。我国目前还缺乏适合于温室设施内作业的小型移栽机, 国内现有的机械化育苗移栽设备一般都不是明确针对设施农业, 因此不适合进入设施内作业。

(4) 研究开发设施蔬菜嫁接自动化机械设备。研究开发适合设施内蔬菜的高效自动化蔬菜嫁接机械成套系列设备, 要求能自动完成供苗、扶植、输送、切割、粘接、排苗、夹苗、切口及插入等作业, 实现设施农业嫁接技术全自动化。

(5) 研究开发设施蔬菜收获自动化机械设备。研制开发适于温室设施环境的小型自走式设施作物收获机械化、自动化设备。重点研发大宗型、成片种植的设施内蔬菜 (如油菜、萝卜、韭菜及芹菜等) 的收获、转运系列成套收获机械化设备。要求收获效率高、性能稳定和蔬菜伤害率低。

设施内作物没有固定的成熟期, 需要适时采摘, 劳动强度大, 而且温室环境密闭, 不利于人工长时间停留, 研究开发适于温室设施内高效自动采摘机械化设备是需求迫切。我国目前蔬菜收获机械化程度极低, 亟待加大投入, 进行研发。

(6) 研究开发高效精量施肥成套自动化设备。根据土壤肥力成分和作物生长需要, 实时自动化精量增施二氧化碳和施肥。技术关键是土壤肥力的测定装置、二氧化碳浓度测定装置以及增施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设备。

(7) 研究开发设施蔬菜清理分选自动化机械设备。重点研究开发蔬菜产后的分选、清理成套机械化及自动化处理设备。

(8) 研究开发土壤消毒设备和自动化喷药设备。由于温室属于密闭空间且栽培种类单一, 病原菌易于繁殖, 生态条件恶化, 土壤病害严重, 作物易受病虫害侵袭, 需要开发研制环保、高效土壤消毒设备和自动化喷药设备。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现状分析 篇8

一、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评价的特点

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它的投资结果和投资效率表现出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社会效益先于经济效益,即我国公共物品和服务必须由政府提供,但是公共产品的生产可以由私人来完成,然后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最终由政府来提供。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过程亦是如此。由政府投资时更加注重的是项目的社会效益,因此包含基础设施项目的大多数政府投资项目它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效果。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二是直接效益大于间接效益,且效益大多不可计量,即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为整个社会带来的效益和所做的贡献要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因此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目的不局限于经济意义,更重要的是这能够为人们带来生产和生活条件更高水平的改善。但是基础设施项目明显的外部效果导致它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大多难以量化。三是整体效益重于局部效益,即基础设施投资应考虑对国家或地域发展的影响,甚至要考虑其对国家和行业拥有战略性意义,因此对这类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评价就必须提升到全局角度来考虑。四是长期效益优于短期效益,即注重基础设施投资的长期效益,这主要是依据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原因是由于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因此无论从前期规划、投资建设直到未来运营维护都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要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人类文明协调统一。

二、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现状分析

影响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社会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影响投资效率的因素也是动态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各地的发展定位、经济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低效率型投资项目的成因也十分复杂。除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宏观上影响投资的效率和规模需求之外,还包括人口规模、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存量水平、其他主客观因素等。首先从人口规模角度看,随着人口的不断聚集和增加,因为在一定时期内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在数量上并不发生变化,即它边际成本为零的特征,使基础设施的服务对象逐渐被划分。其次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来看,地理位置赋予了各个地方不同的地域特点和资源票赋,从而形成了拥有地方特征的产业结构,所以基础设施在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这些自然因素。再次基础设施存量水平考虑基础设施存量水平是基于投资规模的限制,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满足地方产业发展和带动经济的需求,而且通常只有当基础设施项目达到一定的建设规模才能够发挥出产出效益,所以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存量水平进行评估,针对存量不足、投资效用大的方面进行投资。最后主客观因素也会对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存在着影响,如技术进步会对社会效率从长期来讲都存在影响,腐败问题和政府投资的偏好等都会影响投资效率。

三、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策略

(一)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规模与经济水平相适应

投资规模的合理性是基于存量水平来考虑,只有当基础设施项目达到一定的建设规模才能够发挥产出效益,所以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定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存量水平进行评估,针对那些存量不足且投资效用大的方面进行投资,这样才能有效满足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滞后会制约地方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的产业规划和发展要求,区分轻重缓急,保证社会资金的合理投向。政府投资要和私人投资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经济处于低谷、民间投资不足时,政府投资可发挥引导作用刺激整个经济的回暖,但也要注意政府投资范围和职能的界定,政府投资应该主要投向公共工程领域。在宏观经济形势好时,政府可适量减少投资,以防止社会总投资过热、需求过度和通货膨胀。从长远来看,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两者不可或缺,二者相辅相成。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管理体系

对于基础设施项目来说,其投资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营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良好的健康社会,因此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两个问题必须提上日程。通过投资政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保证地方投资政策的权威性、稳定性和可行性,避免政策与制度朝令夕改,或为吸引外部投资而为某些项目“量身定制”临时政策,以当下经济利益换取地方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采取行政手段加以规范,建设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保证政府权利与责任范围隶属关系明确,避免政府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失位、缺位以及越位行为,从引进项目到全部投产的每一环节力求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化、操作规则标准化、执行过程制度化。

上一篇:《石壕吏》教学设计 李欣下一篇:寒假读书心得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