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精选8篇)

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 篇1

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较为固定化,大致如下:

(1)确立研究课题。较为常见的研究领域包括:

①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时间、内容、文字风格等的影响因素;

②公司为何采用这种信息披露策略;

③选择和变更会计方法的制约因素,等等。

(2)寻找有关理论。

(3)提出假设。

(4)假设的可操作化。为了收集到检测所需的实证数据,往往需要将假设具体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5)设计研究方案。在实证研究中有两种基本的设计方法:

①实验设计。一般需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是测试组,另一组是对照组,将两组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来体现实验的效果。

②调查设计。社会调查的主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及利用现有资料等。

(6)分析数据,检验假设。

(7)结论分析。除证实或否定假设外,研究者还应对其研究结果加以引申,这一般从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

第一,说明是否接受假设对现有理论的意义,指出现有理论的正确性或者需要重建或/和修正的必要性,并提出实际的思路做法;

第二,讨论研究结果的实际政策意义,包括对会计准则制定者、公司管理人员等意味着什么;

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 篇2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历史经历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和“职业分析导向”等三个阶段后, 正在向“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1]。目前以赵志群、徐涵、姜大源等为代表的国内学者结合国内职业教育的特点对“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教育一线的专家夏美莲、赵迎春等老师对英语类课程《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改探索, 但是《汽车英语》课程尚未有人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模式的系统研究。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基本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 重理论, 轻实践, 容易出现理论脱离社会现实需要的现象也无法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2]。为此, 笔者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英语实证研究, 旨在切实提升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和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研究案例。

2 理论简述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 以培养能力人为目标, 把岗位要求、工作任务、能力目标、知识深造和综合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3]。其原理主要以“从做中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等为基础。该课程模式特点是将学科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 按照一项工作任务由开始到完成的完整工作过程而重新排序。在课程实施上主张活动是教学的起点和载体, 学生是创新与自我发展的主体[4]。在课程教学评价上注重因学定教, 因学论教。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主要有典型工作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和学习情境设计五个步骤。

3 前期研究

笔者在前期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研讨, 实地走访调研提炼了汽车销售、市场部、客户服务等15个主要的汽车行业工作岗位, 然后通过对各工作岗位群的分析, 结合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 归纳出了汽车销售经理、汽车产品服务经理、车辆保险理赔经理和市场经理4个典型工作岗位。参照汽车营销预备技师、汽车销售顾问等职业资格标准, 确定了课程所应完成的汽车市场调研、车辆检测与维护、汽车设计与生产、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5项典型工作任务。然后结合课程特点, 本着“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原则, 以学生从事汽车服务行业行动领域过程 (即熟悉汽车市场——了解汽车设计生产——开展汽车检测——走进汽车营销——销售汽车——办理汽车保险——接待售后服务) 为线索共为汽车专业英语领域分解出了7个学习情境。

4 教学实践

2011年, 笔者将研究成果在所在学校开展了课改实验研究, 通过教育统计法科学地验证了课改研究的显著效果。由于篇幅有限, 下面以“汽车市场调研”学习情境为例阐述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

成果形式:小组完成一份某车型的国内市场调研报告 (英文版) 。

教学准备:汽车展销会视频;教材;汽车市场调研报告 (英文版) 案例;汽车市场问卷调查表 (英文版) 样板;汽车市场调研报告PPT模板 (英文版) ;多媒体教学设备。

任务分解:根据这一典型工作任务转换而成的汽车市场调研学习情境特点, 可以考虑将典型工作任务分成6个子任务, 各子任务的划分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设计 (见表1) 。

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二、三年级学生。在该课程的开设同时汽车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如汽车营销、汽车电器设备维修等也将同期开设或提前开设,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和调研基本能力。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开设了大学英语课程, 具备了一定的大学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语用能力。

情境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以源于工作, 用于工作的原理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本学习情境是以汽车销售行业中汽车市场调研的真实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设计和开展教学。在本教学情境设计中, 引用了汽车展销会 (英文版) 的视频, 让学生直观地进入工作现场, 了解车型, 了解汽车市场,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通常会采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结合本学习情境的特点, 在项目教学方法设计上各子任务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工作任务的实现, 其主要教、学方法设计 (见表2) 。

教学组织: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中, 结合各子任务教、学方法的特点和教学情境的选择, 应以不同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在保持各方面能力相互平衡的划分原则下, 将实验班级划分为5个小组, 每组7名成员。划分过程中将不同能力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 便于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然后对7名成员进行分工, 设定陈述员、调查员、PPT报告制作员、英语翻译和翻译员、统计分析员等岗位。这些小组成员分工明确, 能力互补, 工作又相互关联, 是一个紧密的合作团队。

教学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设计主要以6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来开展教学工作。各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设计 (见表3) 。

5 实验检测

课程教学实施评价是对课程实施过程及结果的评价。为了更好地检验课程设计的效果, 笔者在任教的两个同进度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自然班级中随机抽取了一个班, 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进行了《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实验。其中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2) 班的课程是按照改造后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模式来组织实施的,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1) 班是按照传统课程模式来组织实施教学的。

5.1 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

为了确保实验前实验对象的可比性, 本次实验所选择的实验班与对比班在实验前为平行班, 班级人数均为35人。在教学改革之前, 两个班级均接受了两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 教学进程安排一致, 任课教师的匹配也一致。实验班开设前两个班级英语基础成绩的比较见卡方检验表4和T检验表5。

结论:由以上卡方检验表的结果可见, 两个班在70分以上、60-70分之间以及60分以下的人数分布上没有差异 (χ2=0.0897, P>0.05) , 即两个班的英语基础成绩结构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由以上T检验表的结果可见, 实验前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两个班在整体成绩之间也没有本质差异 (t=0.2683, P>0.05) 。由此可见, 这两个班是符合进行实验假设条件的。

5.2 实验实施计划

实验中的自变量: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模式。因变量:学生在接受不同课程模式授课后学习成绩、能力和兴趣等的提高程度。控制干扰量:实验中的两个班级均为自然班, 由同一个教师同时任教, 学生前期所学课程一致, 实验事先未告知被试的学生, 以确保实验的自然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时间为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5.3 实验结果分析

1) 实验后学习成绩分析

在一学期的课程改革实验后, 笔者统计了两个班级的《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的期末成绩登记表, 进行了实验班开设后两个班级的英语成绩分析 (见卡方检验表6) 和T检验表7) 。

结论:由以上卡方检验表的结果可见, 两个班的成绩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两个班在70分以上、60-70分之间以及60分以下的人数分布能通过1%的卡方检验, 说明在实验班开设之后两个班的成绩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差异 (χ2=9.6307, P<0.01) , 且实验班的学生高分比例要高于对比班, 低分的比例少于对比班。

结论:由以上T检验表的结果可见, 实验前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两个班在整体成绩之间也有显著差异, 且实验班的成绩要显著高于对比班。由此可见,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使得之前成绩相近的两个班级出现了成绩结构和平均分的显著差异 (t=2.6314, P<0.05) , 实验班成绩显著好于对比班,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模式对提升学生成绩是有显著效果的。

6 教学评价

在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后笔者感受很深,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学习意识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也实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共赢。首先, 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驱力提高明显。由于教学项目内容贴近学生今后的工作实际, 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学生变得喜欢学习该课程。其次, 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英语应用能力提高明显。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和实践, 很多原来不擅长言语表达的学生, 已能在课堂上激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发布实验报告, 英语表达能力已有较大进步。另外, 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明显增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部分原来同学关系不好的学生通过项目活动融洽了同学关系。通过项目活动的分工, 模拟表演, 改变了单一的听讲模式。通过小组间的相互竞争, 刺激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由于每个项目完成后学生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努力之后的成果, 鼓励了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和平时的积累。最后,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 将实现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改善的共赢。期中、期末教学评价中, 接受课改实验的班级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较非实验班好, 学生普遍认为在接受程度、学习气氛、能力提升和教学活动参与等诸多方面收获很大。

7 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在阶段性评价中显示出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学生尚未毕业, 没有进入实际的工作岗位, 长期的试验结果尚待社会的进一步检验。此外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教材和教学设施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课程模式下的教师不仅需要良好的交际能力、任务设计技能, 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 又能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熟悉行业市场需求。在教材上要求结合行业发展需要, 满足学生实际技能提升和方便教学任务设计。对教学设备和场地的要求也较高, 不仅要求能方便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部分学习情境的教学要求能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中开展。

没有哪一种课程教学模式是完美的, 要求我们开展课改的每一位老师都能辩证地看待这些方法和模式, 扬长避短, 积极合理地吸纳各种教学理论、教学模式、课程模式的优点, 并加以合理利用, 使得我们的课程建设日益进步。

摘要:该文以汽车专业英语课程中的“汽车市场调研”学习情境为例较全面地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并利用教育统计法对课改实验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 得出了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改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锻炼教师职业技能的结论。

关键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实验结果,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宇.刘博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J].机械职业教育, 2009 (1) :65.

[2]蔺宏良, 彭小红.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 :23-24.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6) :112-113.

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 篇3

【摘 要】通过对校企合作框架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现状的调查发现:不同变量的教师对于“校企合作”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现状的认识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明显的不相适应性。对此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 关系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39-03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规定,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当前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院校办学的主流模式,企业参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也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

一、研究假设

本研究目的是:在了解教师对于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认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企业参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现状与趋势。本研究提出的假设有两点:一是教师在“校企合作”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两个维度上的等级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二是“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校企合作”之间有正相关。研究中使用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是指,根据预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等环节进行监督和调控,以确保教学过程质和量都能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或行为。本研究中“校企合作”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以利益为基础,以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二、研究方法

(一)编制问卷

本研究编制了问卷《高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即高职院校教师共有4种变量,即性别、类别、职称与教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有7个项目,分别是:严格执行教学管理文件;常规教学检查;听课和评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各级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为了便于分析,分别用编号“教学过程质量监控1、教学过程质量监控2……教学过程质量监控7”表示各项内容。企业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共设计3个项目,分别是: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合作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在分析过程分别用“校企合作1、校企合作2和校企合作3来表示”。问卷整体的可靠性系数是0.927,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即统计数据对调查结果的解释力充分。

(二)调查对象及数据处理

调查数据来自广西5所高职院校193名教师,这些学校中有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和普通院校,共发出问卷240份,收回196份,有效问卷是193份,回收率是80%。问卷的人口统计量信息如表1所示。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校企合作”频数分布。表2 是“校企合作”描述性统计量分布情况,用平均值和标准差来检验“校企合作”的等级分布,总体上看,“校企合作2(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均值最大,是4.23(最高值是5),标准差最小,说明该项的得分主要围绕平均值,教师对于这一项的认识也较集中,等级分布为“重要”。最小值是“校企合作3(合作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是3.78,且标准差稍大,说明教师对于该项的评价较为分散,等级分布为“一般”。

2.“教学过程质量监控”频数分布。表3 是“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描述性统计量的分布情况,总体上看,与“校企合作”各项目相比,“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各项指标的均值都不大,在3.70左右,等级分布为“一般”。说明教师都对目前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普遍不太满意,并且认识较为集中。

(二)差异显著性分析

运用SPSS卡方检验分析教师的不同变量在“两个系统”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各维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如下:

1.教师的不同变量与“校企合作”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教师的职称变量与“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等级分布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性,表现为职称越高的教师认为其重要性程度越高。教师的性别变量、类别变量和教龄变量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等级分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即不能拒绝假设。

2.教师的不同变量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教师的职称变量与“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的等级分布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性,表现为职称越高的教师认为其重要性程度越高。教师的其他变量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各项目的等级分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校企合作”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相关性分析

因为“校企合作”、“两个系统”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都是用等级量表测量,所以检验任意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要用到“Spearman”等级相关工具。检验输出结果共包括三方面的信息:相关系数、相关分数的数目和P值。

由表4可知,总体上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校企合作”之间的相关系数偏低,但有2个值超过0.50,即中等强度的相关,一个是校企合作3(企业参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6(学生参与技能大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50,第二个是校企合作3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7(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之间的相关0.518。教学过程质量监控5(学生评教)和教学质量过程监控6(教师评学)与校企合作各项的相关系数较低,分别是0.181和0.143。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教师对于“校企合作”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从描述性分析看,教师对于“校企合作”的态度表现“一般”和“重要”之间,对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评价是“一般”。从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发现,总体上看教师对“校企合作”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只有职称变量上显示差异显著,一是职称越高的教师认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越低,可能是因为与高职称教师受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有关;二是职称越高的教师认为“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这一指标越重要,这个原因目前没有研究出来。

2.“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明显的不相适应性。从校企合作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相关系数分析结果发现,校企合作与“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等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相关很高,而与“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形式相关很低。这说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足以成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革的主要动力,或者说在推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过程中,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

3.教师对于不同层面调查项目的态度不稳定。对问卷的整体分析来看,教师的态度不是很稳定,表现为涉及学校层面改革的项目教师的态度很积极,而涉及教学过程改革项目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说明教师的态度、理念和行动既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也可能成为教学改革的最大阻力。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对于校企合作,有些老师可能在思想上质疑合作企业对于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学改革的教育作用,还有一些老师在理念上认可校企合作,但在实际合作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开展具体的工作。

(二)建议

1.建立校企双方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中的责任分担机制。目前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主导模式,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基本上是在学校主导的框架下进行的。学校要体现自身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就应以积极、主导、开放的姿态正确处理好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关系,促进校企关系深度发展。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主要是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但是校企合作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才有可能成功,因为职业院校学生要进入企业实习,是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论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优势,而实践教学则是企业的强项。职业院校需要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而不是把学校没有完成的培养责任推给企业去完成。所以校企合作的重点要放在师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上,这也可以看做校企双方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的责任分担。同样企业需要参与到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但不是所有的环节,而是与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有关的领域。

2.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教育理念,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重要环节的质量标准。重视来自企业的声音,运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开放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使其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3.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师是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大贡献者,当然也是完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关键。因此,要通过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学能力,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和素质提高的相关培训,使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化、经常化和制度化。同时,高职院校内部要自觉改革和创新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从制度上鼓励和约束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要求,创造性地进行校企合作框架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赵志群,等.浅论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12)

[3]申家龙.学校职业教育应该教什么之四——校企合作我们收获什么[J].职教论坛,2009(10)

【基金项目】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0JGZ074)

浅议实证会计研究 篇4

实证会计源于哲学中的实证理论,实证理论是19世纪30年代由孔德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的。实证理论所奉行的实证主义只承认存在的事实,一切关于事实的概念都要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依据。应用到会计理论上,实证主义就是根据效用来选择会计概念和技术,而不是以某一个人或集团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

在方法论上,实证会计研究着重强调以下方面:

一、价值中立。实证会计要求将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排除在研究过程之外,以经验数据等来证实或证伪某一假说,因而其内容是经验的而非价值的评价。

价值中立这一观点是直接针对以特定价值判断为指导的规范会计理论而提出的。实证会计研究的先驱、著名的“罗切斯特学派”创始人简森教授,在其名作《有关会计研究现状和会计管制的评论》中指出,传统会计研究只关注规范性和限定性命题,致力于探求会计“应该是什么”,这对于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根本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因而是不科学的。以瓦茨、齐默尔曼为代表的实证会计研究者继承并发扬了简森的思想。他们认为:价值判断是一个涉及是非、好坏及善恶等道德标准的问题,其中包含有研究者个人的主观意愿和偏好,无法进行客观的经验检验。采用价值判断的可能结果之一就是对于同一个命题,不同的观点、意识的人可能做出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论。而且,从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来考察,规范会计理论所坚持的价值判断也并非如其标榜者所宣称的那样是建立在公众利益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政治家(政治市场的“经济人”)和既得利益集团私利的基础上。基于对传统会计理论的上述批判,实证会计研究者尤其强调价值中立在实证会计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二、可证伪性。实证会计研究的`命题要求与现实世界中的经验现象一一对应,从而最终可证伪该命题。

会计研究的可证伪性是实证会计区别于规范会计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在规范会计理论中,所研究的会计命题并不必然要求与现实中会计现象一一对应,也并非一定要接受来自客观事实的直接检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规范理论研究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而“会计理论真要在开拓会计的理解上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上有说服力,他们就必须接受检验或证实”(Eldon.S.Henderiksen),实证会计研究则恰好迎合了这方面的要求。“实证或科学理论中不存在着绝对的事实。事实的解释取决于理论。此外,我们无法证明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只能证实假设不成立。因而,这种理论强调的是对理论进行批判,并试图证明它们是错误的,而不试图验证它们是正确的”(Watts & Zimmerman)。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时出现这样的例子,即实证会计研究者根据不容辩驳的经验事实,有理有据地证伪了传统规范会计理论的一些主观臆断成分,从而推动了实证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譬如,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规范会计中,人们普遍认为会计收益会影响股票市场价格,而会计收益又深受会计方法选择之影响,因此股票价格理应也受所选择之会计方法的影响,但实证研究结果却表明,股票市场并不会受到会计方法的系统性干扰。

实证会计也有其经济学的基础。在实证会计理论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即主要研究会计与资本市场行为的这一阶段,其经济学基础主要是有效率市场假设(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从微观经济学中移植过来的有效率市场假设,从本质上讲研究的是不确定情况下竞争市场中的动态价格行为。有效率市场要求价格能够完全和瞬时的反映出所有可获得的有关信息。按照市场对各类信息反映程度的不同,有效率市场理论将资本市场划分为三类:弱式市场、半强式市场和强式市场。其中在弱式市场中,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历史上一系列交易价格和交易量中所隐含的信息,证券价格过去的变化趋势对判断价格的未来变化毫无用处,投资者不可能利用技术分析来发现证券价格的变化规律而始终如一地谋取超额利润;在半强式市场中,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可获得的全部信息,其中包括与过去和现在证券价格有关的信息。半强式的资本市场同样不能帮助投资者始终如一的获得超额利润;在强式市场中,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有关该证券的消息,不管是公开发布的,还是内幕消息,都不能用来被谋取超额利润。通过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观察信息披露与市场反映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建立切实可行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提供思路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之后,实证会计研究逐步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由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转向着重于解释和预测企业的会计实务,即会计选择的实证研究。这时,它所依据的经济学理论更加广泛,包括契约理论,代理理论,并引入了机会主义行为和政治成本等概念,进一步丰富了实证研究的理论体系,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综上所述,实证会计是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和经济学中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会计理论研究中形成的。它通过分析、解释所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寻找其发生的原因,以预测会计实务的一种会计研究方法。

中国实证会计的发展(四) 篇5

后我国实证会计发展迅速,但是,仔细研读,仍可发现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尤其在研究背景上对中国特色关注不够。

1.从论文的结构形式上看,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如,国外的实证文献往往在“abstract”后注明“data availability: contact the author”。实证会计以可验证性为突出优点。为别的研究者验证提供方便,既是学术严谨的表现,也可节约审稿成本、节约进一步研究的成本。在我国,恐怕还没有人真正验证过已有的实证成果,因为这需要费时费力地重新收集数据。其实,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电脑软件计算验证并不十分繁复。因此,增加研究的开放度而不是敝帚自珍,将有利于实证会计发展。又如,有些实证成果在结尾处缺乏进一步研究的指引,也有待改进。

2.在运用实证方法的各个环节上,我国学者都还存在掌握不够娴熟的问 题。有些实证研究证实的是“冬天冷了要添衣服”、“肚子饿了要吃饭”之类毫无价值的命题;有些实证研究在对事实的观察分析、样本选择上存在明显的主观随意性;有些实证研究在假设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建立模型、推导结论;更有甚者,有些把低水平的问卷调查也堂而皇之地冠以“实证”研究,其结论让人怀疑研究者是否真正发过问卷、做过调查(赵德武,)。这些问题中,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原因应当靠前述有关制度的完善来解决,而技术上的问题则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对实证会计方法的认识。

3.在研究背景上,我国实证会计普遍存在对中国特色关注不足的问题。表现在样本采集、研究选题、提出假设、结论分析等方面。如果说前两者所解决的是“形似”,中国特色问题则属于更深层次的“神似”。形似只能为匠,神似方可成家。

中国会计研究面对的环境大不同于西方,其中最关键的是资本市场,

前已论及,我国实证会计发展的必要条件中,最后形成的是资本市场,影响力最大的可能也是资本市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尚存在很多不够成熟、规范的因素,必然会对会计研究产生不良影响。举其要者,有:(1)国有股限制流通。我国a股市场上,国家股和法人股所占市值比重高达70%以上。国有股虽可协议转让,但转让价格远低于市价。(2)上市资格采取核准制,而不是注册制,配股权也受到严格控制。因此有了“壳资源”、“财务包装”之类的特殊术语。发行额度成了各行业与地区利益争夺与分配的结果,而难以体现产业政策,发挥资源配置功能。(3)境内股票市场被分割为a股、b股,境外上市的还有h股、s股、n股等。同时发行多种股票的企业未能做到同股同权。(4)将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于融资,而上市公司并未转变治理结构(林义相,)。(5)资本市场缺乏退出机制。琼民源也好,郑百文也好,都是中国股市能进不能出的典型。

以上特色对实证会计的影响在于:(1)考虑到国有股流通、市场分割等问题,市场实际规模较小。这使实证研究的样本空间受限,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减弱,弃真错误与取伪错误的可能性加大。更具体地说,假设检验中的α值加大。(2)考虑到上市核准制、退出机制、公司转制等问题,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可信性值得怀疑。以之为依据所得的实证结论,也可能令人难以相信。从另一方面看,盈余管理、ipo(股票首次发行)行为成为当前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十分自然的了。(3)中国股市存在若干国外研究较少的特殊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如,国有股与社会公众股的股东行为差异、经营者非货币报酬的有关问题、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质量、职工持股与公司绩效、外部董事监事的有效性等等。

会计实证论文 篇6

关键词:实证会计

一、实证会计研究的相关概念

对实证会计研究的历史检验,需要厘清实证会计研究相关的实证、实证会计、实证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等概念,并以此作为探讨的理论前提。

(一)实证

实证是指实际证据。所谓实际是指现实的、确定的、有用的和积极的证据;所谓证据是指证明事实的经查证属实的书证、物证、人证和视听资料等的依据。可见,实证需要证明事实的实际证据的取得是多渠道的,证据的表现形式是多元的,只强调某种渠道取得的证据和某种形式的证据是不全面的。

(二)实证会计

研究者因其研究的内容不同,所使用实证会计的涵义也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多种观点,主要包括:①实证会计体系论。②实证会计研究论。③实证会计理论论。实证会计是一个多义词,要视研究者研究实证会计的内容所应用实证会计的性质来确定其涵义。但需要指出:如把实证会计当作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来研究,应在分支学科层面上确定其含

义;在会计分支学科范围内,实证会计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知识体系。

(三)实证会计研究

会计研究通常是会计人员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实证会计研究过程一般包括:确立研究课题,根据经济发展、资本市场和经济管理的需要确立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根据有关基本理论和制度背景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根据研究课题的研究任务设计研究方案,安排研究工作,提出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搜集资料,选取研究样本,开展调查;检验假设,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经验验证;提出结论,分析研究结果,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

(四)实证会计理论

实证会计理论是采用一定逻辑形式对实证会计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性认识。它来自实证会计实践,又指导实证会计实践。实证会计理论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目前所称实证会计理论实际上是实证会计的应用理论,除需要继续完善和体系化外,对于实证会计基础理论还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实证会计如作为会计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基础理论如实证会计的性质、特点、目标、原则、对象、内容、理论基础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五)实证会计研究方法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是研究人员完成实证会计研究任务的手段、工具、方式、程序、途径和措施的总称。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是以实证检验为特征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体系,不能把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局限为只

是实证假设检验或数据分析。

二、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与局限

(一)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

会计理论需要实践来检验,会计实证研究是一种检验会计理论的有效途径。会计实证研究在理论假设的前提下,以事实为依据,借助于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结论具有较强说服力,并对所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解释,证实研究命题的理论假设是否正确,告诉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能够做些什么”。会计实证研究所得的结论有时看似简单,但能显明地加深人们对某些现象的认识。对会计理论的证实,促进会计理论研究面向现实,加强了会计理论的科学性,更能发挥会计理论的作用。

推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理论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重要性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规律性、稳定性、规范性和层次性等。会计基础理论如会计本质、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会计核算前提)、会计准则、会计系统、会计信息、会计管理、会计控制等。实证会计研究虽然不能解决这些会计基础理论问题,但其研究成果有助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

增强会计预测功能。会计预测是根据已有的信息或资料,考虑未来一定期间可能的变化,对未来一定时期目标的测算。实证会计研究的宗旨之一是要对未来的会计实务作出预测。实证会计研究结论有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未来会计实务的预测。例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利用实证研究所得的结论,预测股票或债券的市场价值,或预测收益、预测签订有利的契约、预测报酬方案、预测制定有效方案等。丰富会计研究方法,促进会计学科建设。引进实证会计研究并采用以实证为特征的研究方法,丰富了会计研究方法。实证会计研究是根据经济学等有关理论,设立各种影响会计事物因素的假设,依据相关的实际证据,采用数据分析等方法,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从而形成研究结论。实证会计研究为原有会计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方法,增添了有效的研究手段,丰富了会计研究方法体系,有利于促进相关会计学科的建设。

(二)实证会计研究的局限

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由于受到实证主义的影响等有关原因致使实证会计研究存有局限,主要包括: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要求研究者有旗帜鲜明的价值取向,是为什么目标而进行实证会计研究。

有失偏颇的基本理论指导。现行的实证会计研究一般采用西方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为指导,据以确定实证会计研究的命题、理论假设、模型、数据、分析和结论。研究目标不明确。在实证会计研究方兴未艾的情况下,不少研究者并不明确为什么要开展实证会计研究,是为了学术探讨,或是为了学科建设,为了证明自己的研究水平,为了向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出建议,为了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参考这实际上是实证会计研究定位不明确。

经验实证绝对化。实证会计研究的命题及其理论假设,要求与现实世界的经验现象相对应,从而最终要以可观察的为经验所验证的事实来检验或证实。

操作方法的局限性。在实证会计研究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还存在操作方法的局限性。

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 篇7

软件组织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企业, 知识转移对软件企业来说至关重要[1,2,3,4]。软件过程 (Software Process) 就是人们用以开发和维护软件及其相关的软件工作产品的一系列活动、方法、实践和变换过程, 包括软件工程活动和软件管理活动[1,2,3,4,9]。软件过程管理的目标是在按计划生产出软件产品的同时改进组织生产更好产品的能力。软件过程改进是旨在提高组织的软件过程管理能力, 具有渐进性、系统性、长期性、协作性和知识密集性特征[1,2,3,4,9,10]。本文将从软件组织角度对软件过程改进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1 前言

1.1 知识转移的定义

知识转移是指知识在不同组织或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6]。知识转移包括三个方面: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拥有者到接受者的传播过程;知识转移活动是在特定情境或环境中发生的;知识转移有着特定的目的, 但最终目的是使知识拥有者的知识成为知识接受者的知识, 缩小知识拥有者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知识差距, 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本文认为知识转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实现知识从知识源到知识接受者的转移过程。

1.2 知识转移模型

知识转移模型主要包括过程模型和要素模型。其中过程模型主要是将整个知识转移分为不同的阶段, 具有代表性的是Nonaka知识螺旋模型、Szulanski的四阶段模型以及Gilbert和Cordey-Hayes的五步骤模型。要素模型是以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要素为基础建立研究模型, 比较典型的是Jeffrey L.Cummings和Bing-Sheng Teng提出的知识源 (source) 、知识受体 (recipient) 、转移的知识 (knowledge) 及转移情境 (context ) 四要素模型, Vito Albino等人归纳出的转移主体、转移意境、转移内容、转移媒介四部分知识转移分析框架。本文采用Jeffrey L.Cummings和Bing-Sheng Teng提出的知识转移的要素模型作为基础建立研究模型[7]。

1.3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8]: (1) 被转移知识 (knowledge transferred) 特性, 包括被转移知识的因果模糊性 (causal ambiguity) 和未经证实性 (unprovenness) 。 (2) 知识源 (source of knowledge) 特性, 包括知识提供者缺乏转移知识的动机和不被信赖。知识拥有者可能因为害怕失去拥有权、优越感、权利地位等而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知识, 也有可能是因为知识拥有者不愿花时间与他人分享, 或者是分享知识并不会得到适当的回报和补偿。当知识专家未被发现或不被别人信任时, 则他的建议可能会不被采用, 并且可能会受到较多的挑战。 (3) 知识接收者 (recipient of knowledge) 特性, 包括知识接收者的吸收能力和保持能力。在知识接收者愿意接收并非自己开发的知识的前提下, 知识接收者吸收别人知识并整合内化为个人知识的能力也就至关重要。 (4) 情境 (context ) 特性, 无益的组织情境 (barre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和不佳的人际关系 (arduous relationship) 会影响知识转移。

2 研究模型和假设

综上所述, 本文提出软件过程改进中知识转移的模型, 该模型包括了五种要素, 分别是转移的知识、知识源、知识接受者、转移双方的关系以及转移的环境。模型还考虑到软件过程改进中知识转移是一个过程, 将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传递阶段、吸收阶段和反馈阶段 (图1) 。知识在软件过程改进中的知识源和接受者之间转移要经历三个阶段: (1) 传递阶段, 指知识源将知识传递给知识的接受者。 (2) 吸收阶段, 指知识接受者在接收到新知识后, 将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在自己的心智模式中进行加工、整理、吸收的过程。 (3) 反馈阶段。知识接受者在知识吸收的过程中不断与知识的传递者之间进行交流和反馈, 以掌握知识传递者所转移的知识。本文以软件过程改进中知识转移模型为基础, 提出软件过程改进中知识转移的十大关键影响因素的概念框架, 影响因素包括模糊性、系统性、转移意愿、传授能力、吸收能力、激励机制、文化氛围、技术支持、信任关系和知识距离 (图2) 。基于以上知识转移模型和影响因素的概念框架提出了研究假设 (表1) 。

3 研究设计

3.1 问卷设计

本文研究变量指标采取5级李克特量表。预调查的问卷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问卷说明, 包括问卷的背景和基本情况的介绍;第二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和学历等;第三部分是问卷的主体, 主要是关于影响因素的问题项, 共有问题项46个;第四部分知识转移的绩效问题项, 共有问题项4个。预调查问卷编写完成之后, 在符合研究要求的小部分目标群体中预调查, 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问卷, 共发出10份问卷, 回收6份。最后, 本研究共收回问卷114份, 其中有8份为无效问卷, 有效问卷106份。

3.2 数据收集

本文研究的样本全部来自广东地区软件组织 (企业) 中的软件过程改进人员, 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和珠海三个软件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从被调查者的职位级别来看, 一般人员所占比例为66.0%, 项目经理比例为25.5%, 高级经理占8.5%。从被调查者的学历来看, 大学本专科所占比例最大, 为74.5%, 研究生为25.5%。从被调查者的年龄看, 大部分人员在24岁到30岁, 所占比例为67.9%, 24岁以下和30岁以上分别为14.2%和17.9%。从公司过程改进人员规模来看, 10人以下的公司最多, 为63.2%, 11人到30人所占比例为17.9%, 31人以上的为18.9%。可见, 样本的分别有一定的代表性, 适合进行下一步的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分析和解释

3.3.1 统计结果分析

为了确保命题验证的科学性, 有必要先对测度模型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测。首先, 所有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指标的信度都大于最小临界值0.70, 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都满足参照标准, 可以判断指标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具有较高的信度。其次, 对所有因子测度, KMO都大于研究所建议的最低临界水平0.50, 巴特利球体检验的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都远小于0.01, 达到构建效度的要求。同时, 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也都符合要求。从综合信度和效度检验可知, 研究问卷可靠且有效, 能用于模型假设研究验证。

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绩效进行相关分析, 得到如表2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 文化氛围因子与知识转移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 传授能力因子和激励机制因子与知识转移绩效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模糊性特征因子与知识转移绩效在0.01的显著水平上负相关, 其余所有因子均与知识转移绩效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为产生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 在讨论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因果关系时, 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因子值作为自变量, 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如表3结果。

从总体回归效果来看, F=18.967, P=0.000, 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 证明回归效果较好, 同时方差膨胀因子VIF值较小, 多重共线性问题不明显。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为0.339, 表明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3个指标能够解释33.9%的变异。常数项和各自变量对应系数的检验值都小于0.05, 说明它们都具有显著性意义。

为更清晰地说明软件过程改进中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向, 将表4的检验结果用图3来表示。其中, 实线表示正向关系, 虚线表示负向关系。

从表4和图3可以看出, 实证研究的大部分结果与本文的假设一致, 具体分析如下:

在知识特性因素中, 模糊性对知识转移的绩效影响主要表现在转移的满意度上。知识源的模糊性越强, 知识源将知识表达出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越多。知识的系统性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知识转移的效果方面有负面影响。知识的系统性越高, 知识传递者在表达的时候越要考虑到其关联知识的影响, 越不容易表达出其实质内涵。

注:*代表在0.05显著水平上;**表示在0.01显著水平上

注:R为复相关系数, R2为判定系数

3.3.2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得出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如表4。

在知识源特性要素中, 知识源的转移意愿对知识转移的满意度和知识转移的频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知识传递者的传授能力同知识转移满意度方面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知识接受者因素中, 知识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在软件过程改进中, 知识转移的环境因素中的激励机制对知识转移的满意度和知识转移的频率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组织中有一些员工担心一旦把知识传授出去, 自身会失去权威, 因而对自身的知识会有所保留, 针对这种情况, 软件组织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分享软件过程改进中的知识。

在知识源和知识接受者的关系因素中, 信任关系是所有影响因素中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最大的因素。这说明知识源和知识接受者的信任关系是软件过程改进中知识转移最为基础的因素, 没有了知识源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信任, 那么知识转移就无从说起。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曲线关系不明显。此外,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 如果双方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那么转移更容易发生;而水平差不多的转移双方的知识互补性不强, 知识的交叉性比较大, 这使得难以发生知识转移。转移双方如果水平相当, 那么知识转移难以形成, 所以本文认为知识距离和转移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消极相关关系, 而不是明显的曲线关系。

4 管理启示及建议

本文认为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中, 除了知识本身之外, 知识源因素、知识接受者因素, 转移环境因素及知识源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关系都在组织可控范围内, 所以, 在实践中要提高软件过程改进人员的知识转移的绩效, 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软件组织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以加强知识源的知识转移意愿和知识接受者的意识, 同时也可以增进知识源和知识接受者的信任关系。要增强知识源的转移意愿, 就要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上的补偿, 尊重知识源的知识成果。对知识接受者来说, 要接受新知识, 并且运用这些知识, 也需要一定的激励。通过利益的共享, 可以促进转移双方更积极地参与其中, 从而促进组织的软件过程改进。

(2) 对转移双方进行必要的培训。措施一旦解决了转移双方的转移意愿问题之后, 对知识转移影响较大的就是知识源的转移能力, 知识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及知识源和知识接受者的知识距离。为此, 软件组织需要对知识转移双方进行相应的培训, 对于从事软件过程改进比较久的员工, 他们的职位相对都较高, 经验也比较丰富, 往往处于知识源的位置, 这时他们的转移能力就很重要了。企业如果有条件的话, 可以聘请专家对这些人进行培训技巧方面的培训, 从而使他们知识的传授能力不断提高。而对刚从事软件过程改进的人员, 除了给予软件过程改进中的基础知识的培训之外, 还要让企业中软件过程改进经验丰富的员工给他们培训。通过培训提高转移双方的转移能力和吸收能力, 缩短双方的知识距离,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知识转移的绩效。

5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软件过程改进中知识转移模型和软件过程改进中知识转移十大关键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实证结果表明, 软件过程改进人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对于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最大, 组织的激励机制对软件过程改进中的知识转移也有促进作用。希望能够对软件过程改进人员知识转移绩效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德毅, 万江平.基于SECI的软件需求获取过程中知识转移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27 (11) :77-81.

[2]SANDRAASLAUGHTER, LAURIE J KIRSCH.The effectiveness ofknowledge transfer portfolios in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A fieldstudy[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6.

[3]万江平, 杨建梅.软件过程改进中的知识管理[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2, 19 (5) :1-3.

[4]万江平, 杨建梅.软件生产支持结构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5, 22 (2) :18-20.

[5]W S HUMPHREY.Managing the software process[M].Reading, MA:Addison-Wesley, 1989.

[6]BLOODGOOD J M, SALISBURY W D.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strategie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1, 31 (1) :55-69.

[7]CUMMINGS J L, TENG B S.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The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 20:39-68.

[8]POLANYI M.The study of man[M].London:Routledge&Keg-an, 1957:12.

[9]张晓刚.软件过程改进的知识管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 2004.

实证会计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篇8

摘要:实证会计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起了我国会计学者的注意。迄今已成为我国会计学者广泛接受的一种会计研究方法,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与青睐,有效地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实证会计研究适用性

0 引言

实证会计学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会计界,并初步形成了一种旨在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研究方法,发展至90年代后日趋国际化。我国的实证会计学发展较晚。

1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优越性

1.1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首先,实证会计的研究过程与自然科学研究过程是一致的,它以对假设的实证检查代替研究者的价值判断,对先提出的理论性假说不是进行纯粹的逻辑推理,而是使用客观、可观察、可检验的实际证据来进行检验,因此实证会计研究具有较强科学性。其次,实证会计研究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到假设,主要依靠定性、概念化的逻辑分析,而分析实际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主要赖于数量方法,由于采用了定量分析的种种技术,使得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1.2 拓展深化了会计理论研究的领域。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是实证经济学,其他学科如心理学中实证研究亦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为开展实证会计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实证会计研究覆盖领域日益宽广,研究方法日益纵深。

1.3 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国际学术间的交流。目前我国对实证会计理论的探讨还没有完全开展,而西方国家对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却极为成熟。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正积极同国际接轨,这必然决定我国会计界要吸收、借鉴国外会计经验,而实证会计理论则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增加对实证会计的研究,便于我国与西方国家会计的学术交流,促进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二是有利于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已经在2006年颁布,并于2007年开始在上市公司中率先实施。实证会计理论具有评价会计准则的理性作用,实证会计理论将注重解释为什么企业要采取这种会计程序和方法,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可以预测出某些会计准则在实施时所产生的影响,并以此来评价准则的实用价值。三是实证会计研究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股票市场的完善,都会因为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引入而更具活力,必定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 我国实证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研究方法本身存在的问题 ①理论基础局限。实证会计研究前提理论是“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但这两种理论都建立在大量的假设前提基础之上,存在一月效应、交易周的日效应、星期五——13号效应、市场的过度反应等悖例。②统计方法的局限性。统计学方法以概率论为基础,假定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并且在对样本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和推断总体时存在误差。③线性模型有效性问题。实证研究中,契约中的变量都是线性的,并使用了粗略的替代变量,然而某些问题的内含变量之间实际不一定存在线性关系。

2.2 数据可靠性问题 实证研究是依据经验数据说话的,但从我国会计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可靠性较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在不可靠数据基础上作出的实证研究结论是不可靠的。此外,在很多情况下,实证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价值判断)的需要比较随意地选取数据进行假设检验,从而保证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结论。当然,上述问题与实证研究方法本身没有关系,特别是对于真正的学者而言,数据的收集是非常严谨的,在他们的研究中不仅要报告数据的来源,而且要报告数据的收集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关数据可靠性问题实际上是使用实证研究方法不恰当造成的,并非实证研究方法本身的缺陷,在实践当中较容易克服。

2.3 研究的人员和研究体制方面的问题 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与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实证会计研究的需要。突出表现在现有会计研究人员大多为会计专业背景,其知识结构上的突出缺陷在于定量分析能力不高。因此,研究人员难以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数据,难以选取适当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对假设做出检验,这将极大地制约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

我国会计研究体制历来是影响会计研究水平以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会计研究项目和渠道尤其缺乏,即使有项目,其经费来源也极其有限,根本不可能维持实证会计研究。另外,很多高校、科研院所现行科研考核体制的重量不重质、考核周期短、不鼓励合作等也严重制约着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所以说,现行学术杂志的政策导向偏好不改变,现行科研考核体制不创新,实证会计研究的形势是不容乐观。

3 我国开展实证研究的建议

3.1 正确认识实证会计研究 实证研究固然以数据分析为基本特征,但其完整的过程还包括“数据本身质量的分析”。在数据普遍失真及各年数据计算口径方法不断变化的现实条件下,机械地就现有数据作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毫无实际意义的。问卷调查是实证会计研究的常用方法,然而对答卷的可信性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对于调查问卷真正深思熟虑实事求是作答的可能只是少数,科研人员要明确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下,调查问卷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因此,要大力宣传实证会计研究的相关理论,增加人们对实证会计研究的关注,提高人们对实证会计理论的认识。

3.2 完善各种研究基础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公开化,学者们开始运用定量技术研究我国会计问题。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传递与处理的速度,随着计算机、软件工具的普及以及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定量研究的技术处理不再成为主要的困难。最后,我国会计学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可以高水平地从事会计研究的人才。大批年轻的学者正走向世界会计研究领域的前沿,特别是留学西方国家的学者不断将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经验带回来

3.3 拓宽实证会计研究的领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实证会计研究前景非常广阔,大有可为。首先,今后证券市场一些新的管理规定和会计规范将会不断出台,上市公司会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加之一些经济业务超前于会计规范,必将带来许多新的会计现象。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变量发生改变,已经得出的结论随之不再适用,亟待重新研究。其次是会计准则研究。为了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规范,就必须深入研究会计系统的运作过程、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会计管理与其他管理活动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会计系统的运行效率等问题。再次,管理会计、审计研究前景广阔。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的运用具有极大潜力,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企业还需要哪些管理会计方法?如何解决企业在实施管理会计中碰到的问题?这些都为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课题。

3.4 创造条件,构建合理的会计研究方法体系 目前,我国的会计研究,传统的规范会计研究占主导地位,实证会计只是引入阶段,因此,对会计理论的研究有些滞后和空泛,需要引入实证会计研究,弥补规范会计研究的不足,拓宽会计研究领域。实证会计研究是与西方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有其存在的特定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性效应十分明显,非会计性信息对市场的影响较大。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数据有相当程度的失真,大大影响了统计样本的可信度。这是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不能照搬国外的研究方法,而应更多地根据我国的国情,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西方实证会计研究迅速发展与其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完善的数据资料检索系统有关,而我国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会计报表是不公开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尽管是公开的,缺少专门的机构收集、整理,不利于用模型分析处理,这需要

上一篇:品控感受下一篇:狐假虎威哲理故事